幼儿英语15数字教学

2022-09-29

第一篇:幼儿英语15数字教学

英语数字教学游戏(定稿)

英语数字教学游戏

加减运算对抗赛

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对抗赛在两个小组中进行,在教师宣布游戏开始后,第一组的第一名学生立即出一道加减题,如:Three and four.等,第二组的第一名学生应立即用英文将答案说出来,如:seven,three等,然后,该学生出另一道题,由第一组的第二名学生回答,答错或不能迅速答出的记负分,最后哪组扣分最少优胜。

 猜袋中东西数

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抽一人到前面,背对着班级。教师拿一个袋子,并向学生们借一些书本,铅笔,钢笔,橡皮等,放入袋中,然后让各组学生轮流猜袋子里东西的数目,猜对的给该组记10分。  找邻居

教师让全班学生依次报数,然后用汉语说一个数,如“三十六”则三十六号学生应立即起来并用英语报数“thirty-six”,然后前面一号(35号)和后面一号(37号)就要相继站起来,用英语说“thirty-five”和“thirty-seven”。这个游戏也可以分组竞赛,教师可将学生按左右分成两组,一组报单数,另一组报双数,在教师说一个数(如“二十七”)后,某一组中的27号学生应首先站起来用英语说“twenty-seven”另一组中其后面一号(28号)的学生要紧接着站起来,用英语说“twenty-eight”,不能迅速站起来或是说错了的要扣分,最后扣分最少的组为优胜。

 拍七

将全班按纵行分成若干组,每组派一至二人到前面围成一圈,教师任意指定一个学生开始说one,然后依次让第二个two说,第三个说three„说到seven,seventeen„或七的倍数(如fourteen,twenty-one等)时,就不报数而用拍手代替,该拍手时报了数,或者报错了数字,就被罚下去。游戏重新开始,直到剩下最后两个人,给这两个组记10分。做这个游戏,还可以与记单词结合起来,可以在该拍手时说一个刚学过的比较难记的单词,如language等,说错了要被罚下去,并换一个单词重新开始游戏,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读英语单词,还可以复习单词,这个游戏除了可以分组竞赛外,还可以在全班进行。

第二篇:数字化与英语教学文献综述

英语教学数字化发展综述

(一)“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历史

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有着非常深厚的学术渊源。英语语言学术界广泛运用的“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CALL)被定义为“研究计算机在语言教学与学习中的应用”(Levy, 1997). 关于“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最早的应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当计算机刚刚以大学里的巨型主机的面目出现的时候。美国伊里诺依大学的PLATO项目就开始开发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系统。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涵盖了大量的信息与媒体技术在语言学习上的应用,从传统的“操练与练习”软件(drill and practice)到最新的应用虚拟技术开发的虚拟学习环境,以及利用网络技术开发的远程学习。此外,近来兴起的互动式白板,计算机辅助交流软件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 在线社交网络(online social networks), 以及移动互联支持下的语言学习(Mobile-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MALL)也逐渐成为“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主要支撑技术。 Warschauer & Healey (1998)将“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CALL)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行为主义指导下的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Behavioristic CALL)。

这一类软件主要兴盛于20世纪60到70年代,主要内容为操练和练习(drill and practice)的资源。 计算机提供“刺激”(stimulus), 而学习者作出相应的“反应” (response)。最初的时候,这种“刺激-反应”的内容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的。计算机会对学生的输入内容进行分析并且提供反馈。更加复杂一些的程序会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连接到“帮助”页面或相应的补救性学习活动的页面。 这种“操练和练习”为主的软件程序和其背后的“行为主义”教学模式在今天仍然存在,但是大多数的语言教师已经不再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给“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2.交互式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软件(Communicative CALL)

这一类软件兴起于20世纪70到80年代。 交互式理论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理论,强调交流既是语言学习的方法,也是语言学习的目的。以交互式理论为指导的计算机语言教学软件强调对语言的使用,而不是对语言的分析。 语法等知识隐含在交流的内容中,而不是进行专门详细的讲解。 同时这类软件也强调学生的语言输出的原创性与灵活性。 交互式理论的出现的年代与个人电脑(PC)的出现同步,而个人电脑的普及也带来了语言学习软件的兴盛发展。在这个阶段最早出现的计算机辅助学习软件仍然提供语言能力的练习,但已经不是机械式操练的模式。 主要的练习形式变为文段依次分步骤显示的阅读、文段重组、语言游戏等。 在这一类型的软件中,计算机为学生提供使用语言的语境(如问路),另外,一些原本不是为语言学习而设计的软件(如Sim City,一种城市建设和规划游戏; Where in the World Is Carmen Sandiego,一种地理知识游戏等),也被用于语言教学。批评者认为这类软件的内容过于零散,学习的目标容易从语言学习分散到其它目标。

3.整合式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软件(Integrative CAll)

这种软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尝试着通过将语言技能的教学整合在任务和项目中解决交互式学习软件中存在的内容和目标分散的问题,从而体现语言学习目标的方向性和连续性。 这类软件同时也与多媒体技术(文字、图片、声音与动画)的发展以及“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软件”(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的发展相呼应。这一阶段的“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软件中对于计算机的使用目的完成了从“操练和辅导”(drill and tutorial)到把语言学习从教室扩展到更广阔学习空间的媒介的转变。

(二)新技术带来的“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发展方向

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技术、虚拟技术以及人类语言辅助技术(Human Language Technology)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也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 互联互联网上成千上万的地道的外语网站,给语言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无数的资源和学习可能性。此外,随着网络建设的发展,在线声音和视频传输的速度和质量也得到了大幅的提高。这使得以往需要光盘才能高质量展示和应用的多媒体软件在互联网上也得应用。 从2000年开始兴盛的Web 2.0工具的兴起也提高了语言学习者输出与分享的可操作可能性。 Walker, Davies & Hewer (2011)列举了语言教师常用到的Web 2.0工具,包括:wiki(维基百科), 图片存储与分享工具, 社交化书签分享工具, 论坛、博客与社交网络(工具(social networking), 聊天室,虚拟学习环境(如MUDS, MUVE), Podcasting (音频分享工具), 视频分享工具, 动画工具等。

此外,虚拟环境中的语言学习也是“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重要形式。最早的虚拟语言学习环境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例如一个叫做"Colossal Cave Adventure"的游戏,就是一个人们在电脑上通过文字来进行交流,从而完成探险活动的游戏。 语言教师们发现通过这种以文字交流为主的游戏可以成为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讨论的工具。 如Jones(1986)就曾经做过一个名为“虚拟王国”的实验,通过一台计算机模拟场景,全班来进行角色扮演(扮演议会中的不同人物),从而制定政策统治一个虚拟王国。后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用户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成为可能。 最早的多用户虚拟环境被称为MUDs (Multi-user domains),在这种环境上,用户仍然是用文字进行交流,与70、80年代不同的是,网络中在线的参与者数量大大增加.特别用在语言教学方面的虚拟环境被称为MOOs (Multi-user domains object oriented)。 在这样的环境中,语言教师能够有针对性地带领学生探索外语学习和多元文化理解 (Shield, 2003)。 80年代后期有以二维图形交流的多用户被开发出来,到了90年代,三维的虚拟环境也陆续出现。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是Traveller, 在这个项目中人们可以在三维环境中,通过虚拟替身(avatar)进行语音交流。目前对于语言教学潜力最大的虚拟环境是“第二人生”(Second Life)。这一个以角色扮演为主的大型多用户在线虚拟环境最早发布于2003年,目前被广泛运用于商业、军事、医药、教育等领域。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如何进行语言教学和学习正在成为研究者们感兴趣的热点( Walker, Davies & Hewer, 2011; Molka-Danielsen & Deutschmann, 2010)。

人类语言辅助技术(Human Language Technologies, HLT)则是在多语言环境下辅助人类进行交流的技术, 属于“语言工程学”的一个分支 (Gupta & Schulze, 2011)。 该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 仿真人声 (speech synthesis), 语言识别(speech recognition), 以及语义分析(parsing)。 其中仿真人声技术主要用于电子辞典, 自动语言识别技术主要用于纠正学习者发音, 而语义分析技术主要用于分析学习者输入的句子或语段并找出错误。

在移动互联开始快速兴起的今天, 有学者在CALL的基础上提出了“移动互联支持下的语言学习”(Mobile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MALL) 。“移动互联支持下的语言学习”能够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与在“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环境下相同诸多功能,如独立的, 有目标的阅读练习, 以及及时的纠正反馈等。在此基础上,移动互联所具有的特性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的学习支持特性,如移动性,社交互动性,情景敏感性,内容互联性, 个人化学习, 以及即时性等 (Attewell & Webster, 2004) 。

(三)“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环境下的数字教学资源

美国教育交流与技术联合会(1994)(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AECT)曾将教学资源定义教学材料、教学环境及教学支持系统。由这个定义来看,“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教学资源既应提供目标语言材料,又应支持更加广泛和丰富的互动交流,建立高效真实的交流环境,同时又对教师的教学(包括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理念)进行支持(武法提,庄萌萌 & 李彤彤,2013)。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学资源不仅仅局限于提供以往小学英语教科书所拥有的输入性目标语言和相关练习,更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支持建立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和交流的环境,同时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引导和支持。

此外,教学资源可以是非数字的,也可以是数字的。但是在网络速度不断提高,网络资源不断丰富,网络和移动互联技术不断提高,个人终端开始逐渐普及的今天,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已经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刘俊,2013)。当前数字资源两种形式:一种是“数字化资源”(digitalized materials), 即将其它资源(如纸质资源)进行数字化而形成的数字资源;而另一种则是“原生数字资源”(born digital materials),即专门设计开发的数字资源 (Mahesh & Mittal, 2008)。

相比起将已有资源进行电子化,原生的数字资源被认为更能与“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的相关技术有更高的融合性和可整合性,实现语言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空间的真正拓展。当前信息化教学环境中的资源大多为“数字化资源”(digitalized materials), 即将其它资源(如纸质资源)进行数字化而形成的数字资源;而非“原生数字资源”(born digital materials)专门设计开发的数字资源。这样的资源无法很好地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为教学带来的智能交互性、共建共享性、无限拓展性、个人定制性、时效反馈性等优势。且由于受限于纸质教学资源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样态,造成了标准缺乏、零散无系统性、应用繁琐不便捷等,这些都部分导致了学校、师生对数字资源使用的消极(Nachimuthu & Vijayakumari, 2012)。

第三篇:幼儿早教系列之学数字-玩具教学(趣味数字卡)

幼儿早教玩具教学系列之宝宝学数字

-木制趣味数字卡 在论坛里看到很多关于怎么教宝宝学数字算术的贴子,各位宝儿妈们真是煞费苦心,早教专家们也是各出奇招,看的我眼花缭乱。在我看来,根本没那么复杂,前些天我在网上给我家宝宝淘了一款趣味数字卡玩具,才几天,我家宝宝简单的算术都会了,我想在这跟宝儿妈们分享下

这款趣味数字卡有10张数字卡片,10片动物卡片,20个笑脸卡片和加减等于号,都是木制的,不用担心宝宝撕破了。 整体效果就是这样的 每张数字卡片上都有可爱的卡通图案,并印有数字儿歌:1像铅笔细又长

2像小鸭水中游

3像耳朵听声音 4像红旗迎风飘 5像秤钩称东西 6像哨子吹口哨 7像镰刀割青草 8像葫芦架上摇 9像勺子能盛饭 10像油条加鸡蛋

这样宝宝看到图案就知道那个数字是几喽!

下面就是让宝宝对数字所代表的数量认知了

宝宝对空洞的数字是没有概念的,好了,动物卡片上印了很多的小动物,宝儿妈们教宝宝数吧, 每张动物卡上的数量就对应了一个数字, 这下宝宝对数量就有认识了

接下来就是加减算术了 这些笑脸卡片就是用来数数,教宝宝加减运算的,怎么做,我想宝儿妈们不看下面的图也明白了

第四篇:英语九年级unit15教学反思(整理)

英语九年级unit15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话题内容主要是围绕着有关濒临灭绝的动物这一话题,学习应该

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及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根据话题内容本单元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复习语法:现在进行时、一般现在时、用used to表示一般过去时、现在

完成时、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学会表达同意和不同意;复习并学会以下基本句型:

--We are trying to save the manatees.

--Manatees eat about 100 pounds of food a day.

--There used to be a lot of manatees.

--In 1972, it was discovered that they were endangered.

--Some of the swamps have become polluted.

在能力上我要求学生学会说各种动物的名称以及用描述动物的形容词等描

述它们的习性;学习有关环境保护的语言;能使用简单的目标语言制作环抱宣传海报;能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有用的物品,并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能使用本单元语言进行辩论。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了解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濒临灭绝的原因,教育学生应该如何保护环境。在文化目标上我要求学生了解西方人士保护动物和爱护环境的做法和行动。

本单元的重点是要学生学会有关辩论的基本用语,对濒危动物和环保话题进行辩论。

难点是复习一些语法:现在进行时、一般现在时、用used to表示一般过去时、现在完成时、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并进行准确运用。

第五篇:九年级英语Unit 15 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一个有关保护动物和保护环境的话题。在通过上节课对濒危动物海牛的生活环境的了解,引导学生对保护动物这个话题进行思考。这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节课,教学目标是进一步了解动物们的生存环境和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并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对于动物园存在的优劣进行辩论。

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

1. 首先从我个人感觉来说,我觉得我比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1)继续沿用视频吸引眼球的教学方法;用视频内容让学生了解目前动物们和人类自己的生存状态;并由此带出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环境破坏滥杀动物给我们带来的严重后果(2)在进行3a部分的教学时我运用了进行辩论赛的竞争方式,在此环节的设置时我在对学生发表观点时根据内容来进行不同的得分制,鼓励原创,奖励思考,表扬理解。将教学设置于无形,将学生们可以独立完成的部分交给学生自己处理,我只做引导。预习和课堂教学在此处达到了很好的结合(3)尽可能的关注多一些学生,互动学生的范围大。(4)由阅读到写作的英语能力的过度自然,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2.从学生角度来说:(1)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看视频重视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并思考自己能做的事情。将目前最该引起重视的问题渗透到课堂。(2)学生们在课堂中通过音乐图片等方式觉得生动有趣,乐学愿学。

3. 再来谈谈课堂中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视频剪辑方面可以再出色点,内容可以再紧凑些,占用的时间可以节约些。(2)学生在进行作文训练时,关键词的导入和提示代表性还有所欠缺。对他们的发散思维没有很好的引导。今后在这些方面还要加强。

每一次上课都是我一次提高的机会,希望自己通过一次次的上课,一次次的反思,取得越来越大的进步

上一篇:医院工会工作总结下一篇:1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