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试卷语文

2022-07-12

第一篇:期中考试试卷语文

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浙江省湖州中学

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语文

考生须知:

1. 全卷分试卷和答卷。试卷8页,答卷4页,共12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 本卷的答案必须做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选择题用答题卡的,把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3.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班级、准考证号、姓名、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本卷命题教师:沈根华

试卷

A.宗教商业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之一。如果说当初少林寺商业化是为了解决经济困境和提升国际知名度,那么如今,它给少林寺带来了一种新的困境——道德危机。

B.印度总理辛格在中国社科院演讲时说,中国在经济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令印度人民钦佩,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促使印度经济变革。

C.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D.深圳交通管理局主动出台下调出租车月缴定额等八项措施,这显然是吸取近期重庆、海南等地“的哥”罢运,主动应对出租车行业诉求的举动。

5.根据下列文字提供的信息,概括出“3G手机”最突出的两大特点。(每点不超过8字)(4分)

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3G)显示了强大的优势,具体表现为手机联网的速率,3G可以让你的手机的网速像家庭宽带一样快;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格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其标志性功能就是支持视频电话。目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公司已取得3G牌照,亚洲已成为全球3G发展最快的地区。

答:(1)▲(2)▲

6.将下列5个句子组成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只填写句子的序号)(3分) ①一个人、一个民族精神上发生危机,至少表明这个人、这个民族有较高的精神追求。 ②但是,与麻木相比,危机却显示了生机。

③如果时代生病了,一个人也许就只能在危机与麻木这二者中作选择,但愿他能正视危机,不要使自己在危机中麻木。

④诚然,与健康相比,危机是病态。

⑤人们常把“精神危机”当作贬义词语,一说哪里发生精神危机,似乎那里的社会和人已经腐败透顶。

正确句序排列:▲

7.仿照划线例句的形式,另选一个喻体,写一段话,阐释加点句子所蕴含的道理。(5分) “.唯有埋头,乃能出头。..........”.急于出人头地的话,除了自寻烦恼之外,不会真正得到什么..........................。就像一只蝴蝶,要想美丽如画,它的蛹就必须要经过地表下漆黑炼狱般的生活。如果不肯接受被压抑的痛苦,展翅欲飞之时就是它的美丽终结之日。

答:▲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试卷第 2 页 共 12 页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有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假设,那就是:求利是每一个人的基本天性,也是其投身经济活动的根本动机。因此,经济学不必担心每一个经济行为主体参与竞争的动力,只需关注如何让每一个求利者能够自由参与并尽可能展开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但这种假设并不完整。在一些情形下,即使市场的游戏规则健全公正,所提供的游戏场所亦充分合适,且每一个参与游戏的人都具备积极的游戏动机和有效目标,也仍然不能确保游戏的公正有效。原因在于,每一个游戏者都是具有复杂心理情感和意愿的个人,他或她可以相信市场所提供的一切条件,但他或她能否对其他游戏者的公正心态和行为抱有同样的确信呢?可见,市场经济的前提设定不只是经济的,还必须有道德的。比如说,必要的公共伦理信念和道德规范,就是市场经济普遍可能和持久进行的前提条件之一。诚实守信之于交易行为,勤劳节俭之于资本积累,团队精神之于企业的组织和发展,社会道义和人道精神之于经济管理等等,都可以说明这一点。

道德资源已被证明是一种可以转化的特殊社会资本。美国著名学者福山在其近著《信任——社会美德与繁荣的创造》一书中,通过对欧美、日本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社会信任度差异的实证审察和分析,揭示了诸如诚信一类的‚社会美德‛在这些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经济生活中所产生的不同作用和效果。一些经济学家未必承认道德资源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可他们却不能不承认,虽然人们还不能精确地证实道德能够给市场经济增加什么,但至少已经可以证明道德能够给市场经济活动减少什么,比如说,普遍的社会伦理信任可以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或‚额外交易成本‛。道德的这种‚减少‛效应,实际也就是一种经济的‚增长‛效益。

道德作为人类行为和关系的一种持久有效的调节方式和规范系统,不仅可以促进和完善社会的公平分配,而且也是社会正义的基本价值标准之一,因而也是保障和促进经济学自我确立的‚富国裕民‛之崇高目标的社会普遍化落实的重要条件。 8.下列不是市场经济能公正有效进行的必要条件的一项是 A.经济行为主体要有参与经济活动的动力和有效目标。 B.市场经济制度健全公正,经济场所充分合适。 C.经济活动参与者都确信其他参与者是公正的。 D.必要的公共伦理信念和道德规范。 9.下列关于“道德资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道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已成为和资金同等重要的资源,故被称为道德资源。 B.福山通过研究,证明“社会美德”在现代化经济生活中产生了积极作用。 C.道德资源已被证明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本,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 D.社会伦理信任可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这是道德资源“减少”经济效益的体现。 10.下列说法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A.人之求利天性是经济学不必担心经济行为主体参与竞争的动力的前提假设。 B.市场经济的前提设定如果只是经济而没有道德方面内容是不行的。 C.道德实际上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经济资源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D.道德在保障和促进经济学确立“富国裕民”之崇高目标中起着重要作用。

11.根据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用意,请你代作者对现代市场经济说一句提醒的话,不超过20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20分)

窗前的母亲 肖复兴

①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

②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乎着做家务,手脚不拾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呆在窗前。

③那时,母亲的房间,一张床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阳光总是那样的灿烂,透过窗子照得母亲全身暖洋洋的,母亲就像向日葵似的特别爱追着太阳烤,让身子有暖烘烘的感觉。有时候,不知不觉她就依在被子上睡着了。一个盹打过来,睁开眼睛,她会接着望窗外。

④窗外有一条还没有完全修好的马路,马路的对面是一片工地,恐龙似的脚手架簇拥着正在盖起的楼房,切割着那片湛蓝湛蓝的天空,遮挡了远处的视线。由于马路没有完全修好,来往的车辆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只有太阳在悄悄地移动,从窗子的这边移到另一边,然后移到窗后面,留给母亲一片阴凉。

⑤我们回家,只要走到楼前,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窗子开着的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门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那时候,我们出门永远不怕忘记带房门钥匙,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庞。有时我们晚上很晚才回家,楼下已经黑乎乎一片了,窗前的母亲也能看见我们。其实,母亲早就老眼昏花,不过是凭感觉而已,可她的感觉从来都十拿九稳,她总是那样及时地出现在家门的后面,替我们早早地打开门。

⑥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她会告诉我们:今天马路上开过来的汽车比往常多了几辆;今天对面的路边卸下好多的沙子;今天咱们这边的马路边栽了小树苗;今天她的小孙子放学和同学一前一后追赶着,像一阵风似的;今天还有几只麻雀落在咱家的窗台上……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她有枣一棍子、没枣一棒子地讲起来时津津有味。

⑦母亲不爱看电视,总说她看不懂那玩意儿,但她看得懂窗前这一切,这一切都像是放电影似的,演着重复的和不重复的琐琐碎碎的故事,沟通着她和外界的联系,也沟通着她和我们的联

系。有时候,望着窗前的一切,她会生出一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联想,大多是些陈年往事,不是过去住平房时的陈芝麻烂谷子,就是沉淀在农村老家时她年轻的回忆。听母亲讲述那些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事情,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沧桑就是这样在她的眼睛里和窗前闪现着。有时候,我偶尔会想,要是把母亲的这些都写下来,那才是真正的意识流呢。

⑧母亲在这座新楼里一共住了五年。母亲去世以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出门总是忘记带钥匙。而每一次回家走到楼下的时候,我也总是习惯地望望楼上的那扇窗,可那空荡荡的窗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这时,我才明白那五年里窗前母亲的身影对我们是多么的珍贵而温馨,才明白窗前有母亲的回忆,也有我们的回忆。

⑨当然,更明白了: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却最动人的一幅画。

12.将第四段中划线句改为“只有太阳悄悄地移过窗前”的表达效果好不好?为什么?(5分) 答:▲▲13.文中第五段划横线的句子所描写的细节,哪些词语最富有表现力?为什么?(4分) 答:▲▲14.文章第六段写到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后面又说“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5分)

答:▲▲▲15.探究思考:写母亲的角度可以有很多,本文为什么单单选择写“窗前”的母亲?(6分) 答:▲▲▲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8分)

新修滕王阁记 (唐)韩愈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①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加恩区内,移

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②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

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人吏浃和③,公与监军使燕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且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 三 十 年 而 公 来 为 邦 伯 适 及 期 月 公 又 来 燕 于 此 公 乌 得 无 情 哉 ‛公应曰:‚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曰:‚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注:①三王:写《滕王阁序》的王勃、写《滕王阁赋》的王绪、写《重修滕王阁记》的王仲舒。②中书舍人太原王公:王仲舒。③浃和:和睦。

16.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移.刺袁州移:调任。 B.窃寄目偿.所愿焉偿:补偿。 C.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造:到,前往。 D.词列三王之次.次:次序、行列。 1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或五十步而.后止 B.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公所为.文,实书在壁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D.其.江山之好则移其.民于河东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仅用数语记叙重修滕王阁之事,其余几乎均是围绕向往登临滕王阁而不得来抒写的,既抒写自己的向往之情,也颂扬了王仲舒的政绩。

B.文章三次写自己没有游滕王阁的原因,其中写前两次不得游是第三次不得游的衬笔。 C.作者写第三次不得游滕王阁,实际上又是叙述王仲舒政绩的衬笔,将王仲舒的政绩在看似不经意中叙入。

D.韩愈极力倡导古文,却称赞王勃的《滕王阁序》“壮其文辞”,以能“词列三王之次”为荣,可见,韩愈还是认为古文不如骈文的。

第Ⅱ卷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今 三 十 年 而 公 来 为 邦 伯 适 及 期 月 公 又 来 燕 于 此 公 乌 得 无 情 哉 20.把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侈前人,无废后观。(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1-22题。(6分)

千 秋 岁① (宋)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 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②,鹓鹭同飞盖③。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 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绍圣元年(1094年),秦观因元祐党祸,贬杭州通判,又因御史刘拯论增损《神宗实录》,中途改贬监处州酒税,此词作于处州任上;②西池会:元祐七年三月上巳,诏赐馆阁花酒,游金明池,琼林苑,与僚友西池宴集赋诗唱和;③鹓鹭:指朝廷百官;飞盖:形容车辆之疾行。

21.“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一句中“乱”和“碎”,用词极为工致,“乱”写出了花的________▲________;“碎”写出了莺声的________▲________。(2分)

22.近人夏闰庵云:“此词以‘愁如海’一语生色,全体皆振,乃所谓警句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如海”之“愁”有哪些内涵?(4分)

答:▲▲▲

(三)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2)孔子提倡仁爱,却不同意“以德报怨”而主张“以直报怨”,谈谈你对这一主张的理解和看法。(3分)

答:▲▲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今两虎共斗,________▲________。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廉蔺列传》) (2)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琵琶行》) (3)________▲________,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___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 (4)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________▲________。欲寄彩笺兼尺素,________▲________?(《蝶恋花》)

四、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旧约》记载了一则三千年前的故事,老先知以利年迈而昏聩,小先知撒母耳却仍是幼童,懵懵懂懂地穿了件小法袍在空旷的大圣殿里走来走去。然而,事情发生了,有一夜他听见轻声的呼唤:‚撒母耳!‛

他虽然渴睡却是个机警的孩子,跳起来跑到老以利面前:‚你叫我,我在这里!‛ ‚我没有叫你,‛老态龙钟的以利说,‚你去睡吧!‛

孩子躺下,他又听到相同的叫唤:‚撒母耳!‛反复三次他都听见那召唤的声音,但都不是老以利叫他。

老以利蓦然一惊,原来是小先知听到了第一次天音,他已面对神圣的召唤。他就告诉孩子:‚撒母耳,如果你再听到那声音,你就说:‘神啊!请说,我在这里。’‛

撒母耳果真第四度听到声音,夜空烁烁,廊柱耸立如历史,声音从风中来,声音从星光中来,声音从心底的潮声中来,来召唤一个孩子。撒母耳自此至死,一直是个威仪赫赫的先知,只因多年前,当他还是稚童的时候,他答应了那声呼唤,并且说:‚我,在这里。‛

根据材料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以“我在这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第二篇: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小朋友们:学习了两个月了,你一定又学到了不少新知识,增长了许多新本领吧!今天,就是我们收获的时候了,请你认真、仔细地答题,别忘了把字写端正哦!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吧 !一、按声母表顺序默写声母。

二、看拼音写词语

huǒshān mù mǎ dàshǒu xiǎoniǎo

gōngren wǒmen shēng rì lái qù

三、认一认,连一连。

péngyou 祖国 xiě zì 树林

zǎocāo 朋友 shùlín 写字

zǔ guó 雨点 kuàilè 说话

yǔdiǎn 早操 shuōhuà 快乐

四、我会组词:

住( ) 向( )本( )

位( ) 问( )木( )

白 ( ) 毛 ( ) 水 ( )

用 ( ) 开 ( )生 ( )

五、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来——( ) 多——( ) 上——( )

前——( ) 出——( ) 大——( )

六、选词填空。

小河 祖国 土地 天空 树林

1、________是白云的家。

2、________是小鸟的家。

3、_________是鱼儿的家。

4、_________是种子的家。

5、_________是我们的家。

七、照样子说一说。

例:爸爸爱我,

妈妈爱我,

我也爱爸爸妈妈。

1、老师爱我,

______________爱我,

我也爱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船上有位老爷爷

2、________上有位______________。

_______有位______________。

八、读一读,把每一组中不是同一类的词划掉。

1、苹果 梨 黄瓜 西瓜

2、小鸡 小鱼 小鸭 鹅

3、笔 尺子 橡皮 书桌

九、按课文内容填空。

1、弯弯的( )( )的船,小小的船儿( )尖,我在( )的船( )坐。

2、亭台( )()座,()()()枝花。

3、曲项( )()歌,()()浮绿()。

十、开心阅读。

星期天下午,我坐在阳台上画画。

我用绿色的水彩笔在纸上画了一片森林,森林碧绿碧绿的,树木长得十分茂密。

我又在森林的上方,画上蓝蓝的天空,天空中有朵朵洁白的云。

我又在森林中画几只小鸟,黄黄的羽毛,尖尖的小嘴,很有趣。

最后,我给图画写上小标题:《小鸟的家》。

1、短文有( )自然段。

2、填一填。“我”在纸上画了 、 、 和 。

3、请在文中用“ ”画出写颜色的词。

十一、看图写话。

请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注意把句子写通顺,把写工整正确,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提示:图上画了什么人?他们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三篇: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12.11

温馨提示:

本试卷共20 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同学们认真、仔细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卷纸上,注意位置对应!...........老师期待与你一起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踌躇( ) 呜咽( ) jī( )身 咬文jiáo( )字 ..

2、默写(6分)

(1)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成功的花》) (2)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浣溪沙》) (3)但愿人长久, 。(苏轼《明月几时有》) (4)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5)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6) ,无欲则刚。(对联)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⑴楚人有涉江者 ( ) ⑵先自度其足 ( ) ..⑶项为之强 ( ) ⑷鞭数十 ( ) ..

4、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走进云台山,映入眼帘的是如诗如画的美景: , , , 。身在山中,白云从身边飘过,犹如身在仙境之中。

①峰峦起伏跌宕 ②天空蔚蓝辽远 ③溪水清澈如镜 ④山谷一片清幽

A.④③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韩非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明道理,《刻舟求剑》就是其中的一则,它告诫人们要随着情势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B.鲁迅的《社戏》写了“我”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经历,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 C.《幼时记趣》中,“鞭数十,驱之别院”,表现了作者幼小的心灵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朴素情感。 D.《端午日》的作者是现代作家沈从文,文章主要写了赛龙舟、捉鸭子等端午习俗,具有浓郁的湘西风情。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 ..

A、周笔畅童年照片曝光,其姿势表情让人忍俊不禁。 .... B、初一(2)班的班长思想品德好,工作能力强,可谓德高望重。 .... C、文艺作品的艺术性越高,对读者潜移默化的力量也越大。 .... D、登上惠山山顶,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

7、.仿照例句,再写一个比喻句(2分) ... 例: 语文是一壶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 语文是 , 。

二、阅读与理解(31分)

(一)(4分)

8、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习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⑴、诗的第一联中能照应题目“望月”的景物是 ,通过听觉觉察到的景物是 。 (2分) ......⑵、后人对王建的炼字功夫十分推崇,请你从诗中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字或词,品味它的妙处,并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2分)

(二)(10分) 张无垢勤学

张无垢谪①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②辄执书立窗下,就③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④北归,窗下

石上,双趺⑤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注释:①谪: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员降级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这里指被贬官。②昧爽:天将亮。昧,昏暗。爽:明朗,清亮。③就:接近,靠近,趋向。④洎(jì):等到。⑤趺(fū):指脚。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4分) ..①其寝室有短窗 其:___________ ②如是者十四年 是:____________ ..③双趺之迹隐然 然:___________ ④至今犹存 犹:____________ ..

10、选出“而”字与“就明而读”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 A.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C. 拔山倒树而来 D.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11、翻译句子。(2分)

句子: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张无垢被贬后仍坚持勤学,这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5分)

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13、本段文字,作者描绘的是一幅生动的“风俗画”。试为这幅“风俗画”命名。(2分)

14、选文在写赛手时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这些描写对表现赛船的场面有何作用?(3分) ..

(四)(12分)

布 鞋

①世上鞋的品种、样式、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但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还是童年、青年时代的布鞋。 ②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故乡的大人、孩子穿的都是布鞋。衣服旧得实在没法穿了,就把补丁一层层拆开,把有用的地方剪成一块块的碎布料。家家都有针线笸箩,里边装满了剪裁缝补衣裳剩下的布片或布条,我们这里叫“铺衬”。那铺衬五颜六色,薄厚不一,颜色不一,新旧不一。铺衬积攒多了,就选个太阳毒的日子,把面板或木锅盖或木饭桌支在院子里,用铁锅调出热气蒸腾的浆糊,把新一些的布料和旧一些的布料错开,将厚一些的和薄一些的摊均匀,将碎布条一块块、一层层粘起来,在太阳底下晒上几个小时,就成了硬邦邦的“阙子”。如果赶上阴雨天,就拿到热炕上或火炉上或热锅里烘烤,那阙子成色也不差。做鞋前,先找村里的巧媳妇,按脚大小,照着棉鞋或单鞋样式,先在纸上剪出鞋样子,然后把这纸鞋样缝在阙子上,刷刷几下就剪出鞋底、鞋帮,然后就可以做鞋了。

③那时乡下孩子很少有鞋穿,谁能穿上娘做的新布鞋,准会挺胸阔步,炫耀一番。我娘一生勤劳,做的一手好针线活。春天,为我做一双或圆口或方口的布鞋;冬天,为我缝一双黑粗布甚至黑条绒的厚棉鞋。看娘做鞋,是我童年记忆里最为鲜亮的风景。纳鞋底是既细致又累人的活儿。娘总要用一块布包着鞋底纳,想方设法不把鞋两侧的白布弄脏。夜深人静时,娘坐着小方凳,弯腰弓背,一手攥住鞋底,一手用力拽针线,指掌间力气用得大、用得均匀,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那动作,轻松自如,透出一种娴熟、优雅之美。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纳鞋底的时间长了,手指会酸痛,眼睛会发花。有时娘手指麻木了,一不小心就会扎着手指。看到娘滴血的手指,我很心疼,便安慰娘道:“等我长大了,挣钱买鞋穿,你就不用吃这苦了。”娘微笑着说:“等你长大了,有媳妇做鞋了,我就省心了。”望着鞋上密密匝匝的小针脚和娘那疲倦的眼睛,我激动不已。多少次我听着油灯芯热爆的噼里啪啦声,那熟悉的麻线抽动的嗤嗤声,渐渐进入温柔缥缈的梦乡。

④娘做的布鞋伴我度过了艰苦的学习生涯。娘经常笑着说:“孩子咱可要听话、争气,咱不和人家比吃比穿,咱得跟人家比学习。识字多了,才有出息,才不愁没鞋穿。”后来,我准备进县城读书了。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我们这些年龄不大就离家的孩子,记忆中娘的一喜一怒、一举一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⑤如今城市人穿布鞋已逐渐成为时尚。穿惯皮鞋的都市人,开始与布鞋有了缘分。无论身在何处,有一双布鞋,一双包含亲人惦记和祝福的布鞋,就学会了感恩,尽管踩着纵横交错的路,有黑暗、有泥泞、有坎坷、有暴雨,可人

生的路不会错、不会斜,心中总是洒满春风、阳光、幸福和欢乐。

15、请从第③段中找出最能具体表现“我娘做的一手好针线活”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

16、认真品味文中第④段加线句子,说说这句话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特点。(3分) ..

17、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贴”的理解。(3分)

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 .

18、如果删去最后一段,文章就会逊色不少,请谈谈本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三、表达与交流(44分)

19、综合性学习:(4分)

星期天,你想邀请你同学一起去新区图书馆看书,联系时你同学李强却说因为学习忙不想去。你将如何说服他,让他同意和你一起去图书馆?

20、请以“心灵深处的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40分)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写“秘密”、“回忆”、“烦恼”、“快乐”、“伤痛”„„; (2)说真话,抒真情;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第四篇:高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定稿)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谄媚(chǎn) 彳亍 (chù) 着陆(zhuó)

B、弄堂(lòng) 河畔 (pàn) 开辟(bì)

C、戮力(lù) 菲薄(fēi) 飨士卒(xiǎng)

D、惩创(chuàng) 颓圮(pǐ) 彷徨(huá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忸怩 气慨 震慑 直接了当

B、 箕踞 屠戮 扼腕 头晕目眩

C、 恶耗 浮藻 窒息 陨身不恤

D、 牌匾 瞋目 凄惋 天伦之乐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 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

②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 ,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③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 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故事。

④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 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 。

A、竟然 至多 营利 制订 B、居然 至多 营利 制定

C、居然 至少 盈利 制订 D、竟然 至少 盈利 制定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受美国次贷危机、美元贬值和石油价格不断攀升等因素的影响,沪深两市股指连续下跌,股民对此忧心忡忡。

B、曾有厂家信誓旦旦,多长时间不会降价。结果,日子未到就陡降了,厂家应当一言九鼎,消费者要的是诚信。

C、这位艺人可谓心细手巧,技艺高超,只要说出你的想法,他就可信手拈来,几分钟就剪出你想要的剪纸作品。

D、近年来,湖南卫视的收视率直线攀升,如“天天向上”等娱乐节目办得绘声绘色,确实深受观众的喜爱。

5、与下面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其实,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的升华。有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凡有成就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往往都是最有才能的人,又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人

B、往往是固然最有才能,但首先耐得住寂寞的人

C、往往不是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

D、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还耐得住寂寞的人

6、下面对作家作品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记念刘和珍君》以作者的悲愤感情为线索,边叙边议,是一篇记叙、抒情和议论结合得很完美的文章。

B、《小狗包弟》一文思路清晰,行文自然;以身边琐事入文,抒发了真挚的情感,在构思上做到了以小见大。

C、《包身工》一文,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原型来揭露丑恶现实的一篇小说。。

D、《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篇幅虽然非常简短,但文意深刻、高远,格调高雅,气势雄浑。

7、下列说法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传说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书共十三卷,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B、《战国策》,最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等名称,由汉代刘向撰写。它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权论辨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余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鲁迅先生赞之很高。

D、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的代表作有很多,如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南腔北调集》、《华盖集》等,其中《纪念刘和珍君》选自鲁迅的杂文集《华盖集续编》。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扶贫工作组的同志经常下到农村了解情况,他们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

B、一位老工人向国家文物部门捐献了一枚祖传的硕大珍珠,具有极高的观赏、保存价值。

C、他们被老人那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以及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D、善不善于选择最恰当的完整可靠的材料,对一篇文章的成败,常常有很重要的关系。

9、下列各句按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②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③ 敢以烦执事 ④ 欲呼张良与俱去

⑤ 得复见将军于此 ⑥ 何厌之有

⑦ 因击沛公于坐 ⑧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此乃天子气也。

⑨ 沛公安在 ⑩ 若属皆且为之虏。

A、 ①⑧/②⑤⑥⑨/③④⑦/⑩ B、①⑤⑧/②⑦/③④/⑥⑨/⑩

C、 ①⑤⑧/②⑦/③④/⑥⑨⑩ D、①⑧/②⑤⑦/③④/⑥⑨/⑩

10、从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沛公军霸上 ②素善留侯张良 ③项伯杀人,臣活之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⑤秋毫不敢有所近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⑦范增数目项王 ⑧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⑨使使以闻大王 ⑩此其志不在小

A、①⑦⑨/②⑤⑩ /③⑧ /④⑥ B、①⑦/ ②⑤ /③⑧⑨ /④⑥/⑩

C、①⑦ /②⑤ /③⑧ /④⑥/⑨⑩ D、①⑦⑨ / ②⑤/ ③⑧/④⑥/ ⑩

11、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约为婚姻

C、财物无所取 D、终已不顾

12、湖南某市仿古建筑步行街。街道建成后,举行楹联征集大赛。其中一幅获奖的上联是“画栋雕梁,溢彩流光,十里长街添胜景”,请选出它的下联是( )

A、灿烂文明,人杰地灵,千年古道辉史策。

B、行商坐贾,怀仁守信,千年古道拂新风。

C、楼台簇锦,市肆争荣,一派堂皇新气象。

D、市繁井华,珠玉溢彩,千秋大业创伟绩。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16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

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于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有删节)

注:①赤泉侯:汉骑将杨喜,后封赤泉侯。 ②舣船;使船靠岸。

13、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壁垓下 壁:营垒。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跟随。

C、此天下亡我,非战之罪也。 罪:过错。

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遭受。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均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B、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乃不知有汉

C、以故汉追及之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D、项王瞋目而叱之 夜缒而出

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

①力拔山兮气盖世 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③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④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⑤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⑥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B、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将杀敌,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C、项羽带领骑兵,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八百余人,到阴陵时迷路,被一老农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及。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过乌江,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阅读现代诗,完成17—18题。

镜 子

艾 青

仅只是一个平面/ 却又是深不可测

它最爱真实/ 决不隐瞒缺点

它忠于寻找它的人/ 谁都能从它发现自己

或是醉后酡颜/ 或是鬓如霜雪

有人喜欢它/ 因为自己美

有人躲避它/ 因为它直率

甚至会有人/ 恨不得把它打碎

17、下面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咏物的哲理小诗,阅读时可以感受到一种清晰的理性思辨力,因为这里 面熔入了诗人艾青对人生的深切体验。

B、诗人以简短的诗节构筑全篇,其中前六句从正面描述镜子的特征,后面八句则写 镜子的遭遇。

C、在诗人的目光里,镜子是很一般的物象,因此对镜子本身无需多费笔墨。

D、有人从镜子身上找见了自己的美丽,从而喜欢它;有人不敢在它面前直视自己,躲避着自己的丑陋,甚至恼羞成怒,“恨不得把它打碎”。

18、下列解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世界是复杂的,镜子也许太天真了,但它却是认真的,一丝不苟地照出人生的美丑。

B、诗中的镜子意象已不是一个具象物了,而是人类普遍认知的一个抽象物。

C、诗人透过意象表层的“一个平面”,看到了其“深不可测”的本质,并且将意象提升到人类认知的普遍高度,使理性获得了超越。事实上,每个人都能从“镜子”身上照见自己的所作所为,看到自己的灵魂。

D、《镜子》一诗凝结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对事业的热爱,可谓匠心独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300万年前的上新世,全球气温比现在高出2-3度。那时的北半球不存在大陆冰川,北极地区生长着树木,海平面比现在高出25米。若未来亦是如此,亚马逊热带雨林的消失将是不可避免的,届时全世界将失去10%的光合作用产物;原先大量贮藏在土壤和半腐烂植物中的碳,当土壤变暖时,细菌的作用加速了碳的分解,使更多的碳进入大气,碳的反向循环将致使全球气温再升高1.5度。而变暖的海洋将引发特强的飓风,引发海水倒灌,毒素将侵入地下水,致使粮食生产严重下降,更多的老年人将因抗不住热浪而死亡。

非洲、中美洲的情况将更糟,粮食供应将发生困难。美国同样将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高山冰雪消失,西部城市和农场将出现水荒,一丁点火星就可以引发森林和草场的大火,直至全部毁灭。同时,印度次大陆将面临尘土侵袭,土地干旱,人们要么就地挨饿,要么四处漂泊,为饮食而争斗;由于海平面的不断抬升,北冰洋将至少失去80%的冰,海水涌进纽约,像1953年曾发生在英格兰东部的惨境将变得司空见惯,北海将使荷兰变得支离破碎,饥民流将无法控制。

19、下列各项中,可用来说明“碳的反向循环”的一项是( )

A、碳是一切有机物的基本成分,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B、生物体内的碳都来源于大气中或溶解于水中的二氧化碳。

C、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把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

20、对地球变暖时面临的危机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极地区形成大面积森林。

B、海洋引发特强飓风,海水倒灌。

C、更多的老年人抗不住热浪而死亡。

D、更多的人面临饥饿的危险。

21、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高山冰雪消融后,不少国家将出现水荒。

B、森林会沦为引火的干柴,直至全部烧毁。

C、有些地区的人们因全球变暖而纷纷迁移。

D、海平面抬升后,有的国家会变得支离破碎。

二、翻译下列句子。(9分)

(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分)

(2)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3分)

(3)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3分)

三、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9分)

1、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

2、又前而为歌曰:“ , !”

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4、真的猛士, ,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5、 , ,发尽上指冠。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

生命是一场美好的相遇。

钟子期遇见了俞伯牙,便有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话。

牛郎遇见了织女,留下的是一场魂牵梦萦的爱情,以及年年夏夜,在星空里再版又再版的永不褪色的神话。

感谢生命的因缘让我们有了这奇妙的相遇,请你以“相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立意自定。②不少于700字。③不得抄袭。④卷面整洁。

2012年下学期中考语文(必修一)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A ( B辟 pì ;C 菲fěi ; D创chuāng )

2、B (A气概 直截了当 ;C 噩耗 殒身不恤 ; D凄婉 )

3、B (①“居然”和“竟然”都是副词,都表示出乎意料, “居然”的语气较重, “竟然”的语气较轻一些。②“至多”表示最大的限度;“至少”表示最小的限度。③“盈利”指获得利益;“营利”指谋求利益。④制定:创制拟定的工作完成,定出法律、规程、计划等。制订:创制拟订。)

5、B (A无主次之分;C否定不当;D弄反了主次关系。)

6、C (《包身工》是一篇报告文学。)

7、B (汉代刘向整理编辑)

8、D (A“足迹”与“踏遍”不搭配;B主语残缺,在“具有”前加“这枚珍珠”;C“他们”不能被“清晰的思路”感染,不合逻辑。)

9、D ( ①⑧是判断句;②⑤⑦是倒装句,状语后置;③④是省略句;⑥⑨是宾语前置句;⑩是被动句。)

10、B①⑦名词活用为动词; ②⑤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③⑧⑨ 动词的使动用法;④⑥名词活用为状语;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11、C

12、B(动宾式联合词组相对即可)

13、A(壁:安营驻扎)

14、B

15、D

18、D(《镜子》可谓匠心独具,但没有“对生活对事业的热爱”。)

19、C 20、A

21、B

二、翻译下列句子。(9分)

1、否则,你们这些人都将要被俘虏。(“不”、“若属”、被动句式各1分)

2、削减秦国(的土地)来使晋国获利,希望你考虑这件事。(“利”使动、“唯”“图”各1分)

3、如今听说(秦王)为了获取将军的头颅,愿意用一千斤黄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奖赏,你打算怎么办?(“金千斤”“邑万家”定语后置各1分,“奈何”1分)

三、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9分)

1、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2、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粪土当年万户侯

4、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5、复为慷慨羽声 士皆瞋目

第五篇: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人:施长发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庠(xiáng)序楔(xiē)子岿(guī)然不动戎马倥偬(zǒng) B、自栩(xǔ)睥(pì)睨不屈不饶(náo)封妻荫(yìn)子 C、煴(yūn)火哥俩(liǎ)杳(yǎo)无音信压轴(zhòu)戏 D、悲恸(dòng)僭(jiàn)越烜(xuān)赫一时道义相勖(x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团结协作,不能孤军奋战,三人成虎,我们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克 服工作中的种种困难。

B、江南的水乡在夕阳的映照下分外的美丽,远处,农家的小屋,升腾的轻烟不绝如缕,极富 诗情画意。

C、重读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我们会感受到,小说句句入探骊得珠,让人认识到人生的 窘况和民族的困境,那些对先生指责的言论是何等的浅薄。

D、经历了足坛反腐倡廉教育整顿,国足的成绩也有目共睹,年初战胜了韩国队,在和德国勒 沃库森队比赛中又不孚众望,以3:0取胜,取得了对五大联赛强队最大的胜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上级主管部门针对开发商囤地炒地做了严格规定,加快已批未建的普通商品住房项目建设, 对于超出合同约定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未动工的责令限期动工、竣工等。 B、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到位的唯一标准。 C、“权贵二代”这一封建残余现象,从法律意义来讲,不仅是对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一种悖 离,而且也是与现代宪法精神背道而驰。

D、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一部分台湾民众对大陆还缺乏了解甚至存在误解,对两岸关系发展还持有疑虑,这是一时难免的。我们愿意积极与他们沟通,以最大的包容和耐心加以化解和疏导。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企业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找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B、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不耐心,买菜报花账,好吃懒做,等等┄┄真让人忍无可忍! C、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彩缤纷,似乎把春天的色彩全聚拢到这里来了。 D、“今天干什么去了?”他诡秘地一笑:“我没干什么。”

5、下列7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恰当的一项是()

①四周奇峰似姿态各异的猴子,或憨或顽,或刁或怒,似在欢迎远来的游客。 ②走过木桥,越过避兵洞,迎面而来的是群猴观景峰。

③张三丰可谓道教之仙,在此有许多遗迹。

④如他在绝壁上飞身用手指镂刻下的诗句,青石上踩过的脚印以及升仙之所。 ⑤——据载,张三丰隐居后在此度过。

⑥他们是大自然凝固的音韵,遮阳山原始情趣的哲学遗稿。

⑦——退出藏经洞,穿过茫茫林海,抬头仰望,远处一线天依稀可见,不禁使人怀疑天外是否还有天。

A.①②③⑤④⑥⑦B.②①⑤③④⑥⑦C.②①⑥⑤③④⑦D.①②⑥⑤④③⑦

6、下列各句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和人物形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老头生病期间,雷斯多夫人来过一次,但不是来看望父亲的病,而是要父亲给她支付她欠裁缝的一千法郎的定钱。(《高老头》)

B、“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是林黛玉说的。(《红楼梦》)

C、桑丘.潘沙是在矛盾对照中刻画出来的。他既咒骂倒霉的骑士,又崇拜主人的侠义行为;他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又抱着发财梦,一心想当海岛总督;他既善良、乐观、机智,又胆小怕事、狭隘自私。(《唐吉诃德》)

D、巴金创作的《家》,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表现了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知识分子内心的激荡,歌颂了觉新、觉民、觉慧、琴、瑞钰、梅、鸣凤等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反抗和斗争。(《家》)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三个月不到,围脖就成了一个全民娱乐的话语场。新浪的“黑手”使劲儿推,微博迅速加入我们这个时代的微家族:微博——围脖、微软、微点公司、微星主板、台湾与俄罗斯合作的微卫星计划„„

博客要当文章写,围脖只需随口说。MSN和QQ上的朋友再多,也没法像围脖上的粉丝那样,多到四五十万。织一条围脖,最短不过几秒钟;再长的围脖,也不超过140个字。它的缺陷是不能修改,但它并不像“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好在还能删除。配图配视频随便你,但互动、交流、分享的乐趣,才是织围脖的致命诱惑所在。你给出的是瞬间、是话语的碎片,围脖回馈你的是呼啸而来的数字生命流,呼呼冒着热气,背后是一张张真名实姓的脸。围脖好写好玩,令人成瘾入迷,渐成不写不舒服的“围脖控”。有脖友自称创下连续26小时织围脖的纪录。“围脖控”有10个典型症状:每天织围脖好多下;每天看好几遍排行榜,找值得关注的人和自己的排名;见粉丝数量噌噌冒上去就心喜,关注却不超过200个;新评论、新粉丝、新转发的右上角提示,跳出来必点灭,根本等不及;与同事热议围脖;偶尔为发一条内容上去绞尽脑汁;开车开会都围脖;不爱写博客了;在MSN或QQ上推荐自己的围脖;在围脖上毫不吝啬地转发帮忙寻人的帖子、喜爱的明星的帖子、朋友的帖子,但最开心的还是脖友转发评论自己的帖子。

若说围脖只是娱乐场,则有点小瞧了脖友的素质。围脖上俏皮话的确不少,追星的、捧超女的也的确够多,但围脖的生态是多元的:有专业围脖、报刊围脖、时评围脖、帮教围脖、求助围脖„„围脖织到现在,连杂志的封面和标题在围脖众议中生成的案例也出现了。

在围脖上,有千里递证,救人于急难之间;有转发传单,寻找被拐儿童;有寻亲启事,圆骨肉亲情团圆之梦„„一则则围脖持续转发,大家都在完成着爱心接力。

在围脖上,你能感受到社会并不如我们想象中冷血:人心未死,就算微博,也是媒体;就算微搏,也是心跳;就算微薄,也是力量。

据说,上午9点至12点是围脖的围观时间,下午是围脖的围困时间。简单、随意、新鲜,围脖使人际关系更加扁平化、更有人情味,并给了每个人被关注的感觉和成为明星的机会。你

想不到,排行榜上的围脖女王会是演员姚晨,而无名草根的寻人启事能被数千人转发。

用手机还是用电脑织围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人都能发言,人人的发言都有人在听。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有删改) 7.从原文看,下列对“围脖"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围脖”,也就是微博,即微型博客,长度在140字以内。 B.“围脖”可以通过电脑、手机上网更改内容或查看页面。 C.“围脖”无需标题及精心的构思,无需复杂的发布程序。 D.“围脖”的致命诱惑是互动、交流、分享所带来的乐趣。

8.下列关于“围脖”在当今社会得以盛行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

一项是()A.围脖在今天成为一种娱乐的话语场,让普通民众也能够参与其中,表达内心隐藏的想法。 B.报刊围脖、时评围脖、帮教围脖等广为出现,著名演员和无名百姓都参与围脖编织之中。 C.人们可以利用围脖连接爱心接力的链条,以千里递证、转发寻亲启事等形式,急人之困。 D.草根一族在人生困窘之时,也可以从围脖中发现希望的曙光,为自己寻求到心灵的寄托。 9.根据原文,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围脖’’能将瞬间的灵感和想表达的语言即时便捷地发布出来。 B.“围脖控"是指对微博极度喜爱的人,他们都已经不再写博客。 C.围脖的生态是多元的,雅俗共存,但主流是严肃的、有意义的。 D.简单、随意、新鲜的围脖创作,能使每个无名草根成为明星。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王家屏传张廷玉

王家屏,字忠伯,大同山阴人。隆庆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预修《世宗实录》。高拱兄捷前为操江都御史,以万历初,进修撰,充日讲官。敷.官帑遗赵文华,家屏直书之,时拱方柄国,嘱稍讳,家屏执不可。奏剀挚,帝尝敛容受,称为端士。张居正寝疾,词臣率奔走祷祈,独家屏不往。再迁侍讲学士。十二年,擢礼部右侍郎,改吏部。甫逾月,命以左侍郎兼东.

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去史官二年即辅政,前此未有也。 申时行当国,许国、王锡爵次之,家屏居末。每议事,秉正持法,不亢不随。越二年,遭.

继母忧。诏赐银币,驰传,行人护行。服甫阕,诏进礼部尚书,遣行人召还。抵京师,三月未得见。家屏以为言,请因圣节御殿受贺,毕发留中章奏,举行册立皇太子礼。不报。复偕同官疏数日,帝为一御门延见,自是益深居不出矣。.

请。帝乃于万寿节强一临御焉。俄遣中官谕家屏,奖以忠爱。家屏疏谢,复请帝勤视朝。居

评事雒于仁进四箴,帝将重罪之。家屏言:“人主出入起居之节,耳目心志之娱,庶官不.

勿反缄默苟容上亏圣明之誉下陷庶僚蒙不测之威臣罪大矣尚可一日立于中,而于仁得善去。

圣世哉!”帝不怿,留时储位未定,廷臣交章请册立。其年十月,阁臣合疏以去就争。帝不悦,传谕数百言,切责廷臣沽名激扰,指为悖逆。时行等相顾错愕,各具疏再争,杜门乞去。独家屏在阁,复请速决大计。帝乃遣内侍传语,期以明年春夏,廷臣无所奏扰,即于冬间议行,否则待逾十五岁。家屏以口敕难据,欲帝特颁诏谕,立具草进。帝不用,复谕二十年春举行。家屏喜,即宣示外廷,外廷欢然。而帝意实犹豫,闻家屏宣示,弗善也,传谕诘责。时行等合词谢秋,工部主事张有德以册立仪注请。帝复以为激扰,命止其事。国执争去,时行被人言,不得.

,乃已。明年已亦去,锡爵先以省亲归,家屏遂为首辅。以国谏疏己列名,不当独留,再疏乞罢。不允,乃视事。

.(选自《明史》)

10.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敷.奏剀挚 敷:写作B.复偕同官疏.

请疏:上疏 C.入预.机务 预:参与 D.时行等合词谢.

谢:辞谢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A.以.官帑遗赵文华 以.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人主出入起居之.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尚可一日立于.圣世哉!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D.不允,乃.

视事 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 12.文中画波浪的部分断句最恰当..

一项是() A.今于仁以庶僚/上言而臣备位密勿/反缄默苟容/上亏圣明之誉/下陷庶僚蒙不测之/威臣罪

大矣/尚可一日立于圣世哉

B.今于仁以庶僚上言/而臣备位密勿反/缄默苟容/上亏圣明之誉/下陷庶僚蒙不测之威/臣罪大矣尚/可一日立于圣世哉

C.今于仁以庶僚上言/而臣备位密勿/反缄默苟容/上亏圣明之誉/下陷庶僚蒙不测之威/臣罪大矣/尚可一日立于圣世哉

D.今于仁以庶僚/上言而臣备位密勿反/缄默苟容/上亏圣明之誉下/陷庶僚蒙不测之威/臣罪大矣/尚可一日立于圣世哉

第II卷(共114分)

注意事项:

第II卷共4页,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时拱方柄国,嘱稍讳,家屏执不可。(4分)

译:(2)以国谏疏己列名,不当独留,再疏乞罢。(4分)

译:(3)而帝意实犹豫,闻家屏宣示,弗善也,传谕诘责。(4分)

译:14.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金)元好问①

百啭娇莺出画笼,一双蝴蝶殢②芳丛。葱茏花透纤纤月,暗澹③

香摇细细风。情不尽、梦还空,欢缘心事泪痕中。长安西望肠堪断,雾阁云窗又几重。

注:①元好问:1190—1257,太原秀容(今山西)人,金亡不仕元。1233年,蒙古军攻陷金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后,元好问与一些官民被羁管在聊城(在山东),过半是囚徒半是苦工的俘虏生活。这首词即写在其作为阶下囚期间。②殢:停留。③暗澹:这里指香气清淡。

(1)下阕“欢缘心事”中的“心事”主要有哪些?(4分)

(2)这首词的上下阕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1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子无良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 (2)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海不厌深,,天下归心。《短歌行》 (3)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兰亭集序》 (4),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扪参历井仰胁息,。《蜀道难》 (5)子曰:“岁寒,。”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劝学》)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优哉游哉 伯尔

在欧洲西海岸的一个码头,一个衣着寒伧的人躺在他的渔船里闭目养神。

一位穿得很时髦的游客迅速把一卷新的彩色胶卷装进照相机,准备拍下面前这美妙的景色:蔚蓝的天空、碧绿的大海、雪白的浪花、黑色的渔艇、红色的渔帽。咔嚓!再来一下,咔嚓!德国人有句俗语:好事成三。为保险起见,再来个第三下,咔嚓!这清脆但又扰人的声响,把正在闭目养神的渔夫吵醒了。他睡眼惺忪地直起身来,开始找他的烟盒。还没等找到,热情的游客已经把一盒烟递到他跟前,虽说没插到他嘴里,但已放到了他的手上。咔嚓!这第四下“咔嚓”是打火机的响声。于是,殷勤的客套也就结束了。这过分的客套带来了一种尴尬的局面。游客操着一口本地话,想与渔夫攀谈攀谈来缓和一下气氛。

“您今天准能捕到不少鱼吧?” 渔夫摇摇头。

“不过,听说今天的天气对捕鱼很有利。” 渔夫点点头。

游客激动起来了。显然,他很关注这个衣着寒怆的人的境况,对渔夫错失良机很是惋惜。 “哦,您身体不舒服?”

渔夫终于从只是点头和摇头到开腔说话了。“我的身体挺好,”他说,“我从来没感到这么好。”他站起来,伸展了一下四肢,仿佛要显示一下自己的体魄是多么的强健。“我感到自己好极了!”

游客的表情显得愈加困惑了,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问,这疑问简直要使他的心都炸开了: “那么,为什么您不出海呢?”

回答是干脆的:“早上我已经出过海了。”

“捕的鱼多吗?”

“不少,所以也就用不着再出海了。我的鱼篓里已经装了四只龙虾,还捕到差不多两打鲭鱼„„”渔夫总算彻底打消了睡意,气氛也随之变得融洽了些。他安慰似地拍拍游客的肩膀,在他看来,游客的担忧虽说多余,却是深切的。

“这些鱼,就是明天和后天也够我吃了。”为了使游客的心情轻松些,他又说:“抽一支我的烟吧?”

“好,谢谢。”

他们把烟放在嘴里,又响起了第五下“咔嚓”。游客摇着头,坐在船帮上。他放下手中的照相机,好腾出两只手来加强他的语气。

“当然,我并不想多管闲事,”他说,“但是,试想一下,要是您今天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出海,那您就会捕到三打、四打、五打,甚至十打的鲭鱼。您不妨想想看。”

渔夫点点头。

“要是您,”游客接着说,“要是您不光今天,而且明天,后天,对了,每逢好天都两次、三次,甚至四次出海——您知道那会怎么样?”

渔夫摇摇头。

“顶多一年,您就能买到一台发动机,两年内就可以再买一条船,用这两条船或者这条机动

渔船您也就能捕到更多的鱼——有朝一日,您将会有两条机动渔船,您将会„„”他兴奋得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您将可以建一座小小的冷藏库,或者一座熏鱼厂,过一段时间再建一座海鱼腌制厂。您将驾驶着自己的直升飞机在空中盘旋,寻找更多的鱼群,并用无线电指挥您的机动渔船,到别人不能去的地方捕鱼。您还可以开一间鱼餐馆,用不着经过中间商就把龙虾出口到巴黎。然后„„”兴奋又一次鲠住了这位游客的喉咙。他摇着头,满心的惋惜把假期的愉快一扫而光。他望着那徐徐而来的海潮和水中欢跳的小鱼。“然后——”他说,但是,激动再一次使他的话噎住了。

渔夫拍着游客的脊背,就像拍着一个卡住了嗓子的孩子。“然后又怎样呢?”他轻声问道。 “然后,”游客定了一下神,“然后,您就可以优哉游哉地坐在码头上,在阳光下闭目养神,再不就眺望那浩瀚的大海。”

“可是,现在我已经这样做了,”渔夫说,“我本来就优哉游哉地在码头上闭目养神,只是您的‘咔嚓’声打扰了我。”

显然,这位游客受到了启发,若有所思地离开了。此时,在他的心里,对这个衣着寒伧的渔夫已没有半点的同情,有的只是一点儿嫉妒了。

16.文章一开篇便借游客照相描写了一幅优美的景象,这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6分)

17.小说先后两次写渔夫“摇摇头”“点点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相同吗?请谈谈理由。(6分)18.小说结尾说,“这位游客受到了启发,若有所思地离开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读过这篇小说后的感受。(5分)

19.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衣着寒伧的渔夫和穿着时髦的游客是新旧不同文明的代言人,他们看法的差异,实质是两种文明的差异。

B.小说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如游客和渔夫的言行对比,不同装束的对比,破旧的渔船和畅想中的机动渔船的对比等。

C.文章先后写了五次“咔嚓”的相机和火机声,为整篇文章平和宁静的氛围增添了动感,动静相映成趣。

D.“他安慰似地拍拍游客的肩膀”,表达了渔夫对游客深切关心的感谢,也流露了他对现状的满足感。

E.“对这个衣着寒怆的渔夫已没有半点的同情,有的只是一点儿嫉妒了”,以出人意料的结局收尾,余韵悠长,寄意深刻。

六、(15分)

20.立秋时节,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时令特征。请以“立秋的时令特征”为题,从三个方面介绍描写,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同时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七、(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摩擦”本义即“阻止两物体接触表面发生切向相互滑动或滚动的现象。”也比喻个人或群体间因彼此利害矛盾而引起低烈度的冲突、抵触,或者人们办事受到的阻力,困难。如,陈毅《送人赴泰州谈判抗日合作》诗:“凭君寄语强梁辈,摩擦自戕慎厥初。”摩擦,既是一种物理现象,又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相处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摩擦有消极的一面,也积极的一面。 请以“摩擦”为题作文.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上一篇:群众工作心得体会下一篇:亲子读书活动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