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学习小结范文

2022-06-08

总结是一种事后记录方式,针对于工作结束情况、项目完成情况等,将整个过程中的经验、问题进行记录,并在切实与认真分析后,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报告。如何采用正确的总结格式,写出客观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第三章学习小结范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一篇:第三章学习小结范文

2012党课学习思想小结《第三次党课心得》

敬爱的党组织:

这次课课前十五分钟的活动是由我们第二组表演,我们组表演的是红歌串烧,我是总指挥,在我看来,我们组这次表演的很成功,在指挥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和组员们已融为一体,大家对祖国的热爱通过洪亮的歌喉,我有力的指挥表达的淋漓尽致。这是每个组员一周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是团结协作的结晶。

这次党课是由政法学院的钟德涛教授为我们讲解《中国***的纲领》这一章,在我看来钟老师是一名很严肃的老师,整堂课下来我从未发现他笑过,这充分说明了党课的严肃性,说明了钟老师是一名很优秀的党员。钟老师重点给我们讲了中国***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以及它们的关系,这是我第一次把这些问题搞懂,我想我应该感谢当给我的这次机会,让我在这次党课中详细的了解我们伟大的中国***。

党的最高纲领是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社会。党的最低纲领是铲除内乱,**军阀,建设国内和平;**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正式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必须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的放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了条件。

在我看来,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既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胸怀****大目标,坚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又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牢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用***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理论的学习,认真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刻苦学习业务,积累知识,为走向社会,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洪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立足现实,任重道远,展望未来,前景无限,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就一定能够实现在本世纪前二十年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推进人类最壮丽的事业——****。 汇报人:思想汇报网

2012年2月22日

第二篇:武汉市硚口区第三届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一班(小学、幼儿园组)学习小结 (1)

武汉市硚口区第三届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一班(小学、幼儿园组)学习小结

时间的脚步总是匆匆,从去年12月26日到今年3月18日,为期三个月的武汉市硚口区第三届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培训接近尾声。我们一班(小学、幼儿园组)全体52名学员作为“高研班”中的一个小团队,在将近三个月的培训学习中,认真聆听教授专家的讲座,做好笔记,悉心考察国家级窗口学校的办学文化,常学常思。回顾学习时光,收获颇丰,让人不舍。

学习之初:恰同学少年意气风发

重回课堂,重温学习时光,聆听到教授与专家高屋建瓴的讲座与培训,真是激动与美好。犹记得开班之初,区教育局华锦山副局长在开班仪式上向我们高研班的91名学员作了热情洋溢的动员讲话,他说:深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办好硚口三件大事,实现硚口由大区向强区转变,根本是质量,没有质量,就谈不上强区。为此,华局长对全体学员提出四点要求,希望每个学员不负重托,圆满完成学习任务。教校项校长对全程培训及考察要注意的事项作了详细说明,并称我们本次高研班是“不容易、不简单、不得了的三不班级”。项校长同时也寄希望于全体学员经过自身努力发奋努力,有所作为,有所成就,早日成为硚口未来的名特优教师!

而我们每一位学员,几乎都带着研究课题或是研究思考而来,怀揣教育研究的满腔热情。恰同学少年,意气风发。在第一天学习的过程中高研班的同学们就纷纷表达了自己对教育教学研究的向往和期待得到指引的渴慕。感谢上级领导与长江教育学院,为我们科学而周到地配置了培训课程和考察学校,这犹如点亮了一盏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教育教学是一条流动的河流。教学情境充满了复杂性。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面对着不同的教育个体,力求实施着不同的教育方法。因为孩子是脚,教育是鞋,真正的教育,决不是削足适履,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鞋。正因为此,教师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追问,不断思考,找寻教育的智慧,正因为此,我们齐聚一堂,充电学习,寻求教授专家丰厚的教育积淀的指点。

学习过程:诲人不倦 求知若渴

讲座报告中的启发:

导师们和专家们的讲座与报告,理论清晰,概念明了,方法直接。或语言诙谐,妙语连珠;或深入浅出,紧扣主题。呈现给我们的既有丰富的理论思想,又有独到的专业研究成果,还有智慧教育的故事,让我们对教师怎样结合新的教育形势,将专业知识、技能与现代化教育理念、手段深度融合的研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更深入的思考。

印象很深的一堂课,是湖北大学博士生导师徐学俊教授所作的《教师职业道德提升与职业倦怠预防》报告。徐教授的讲座亲切随和,在现场和大家用一系列真实的案例进行讨论互动,交流碰撞,使大家逐渐明晰了教师的德与能是相互作用的。我们要不断通过致知、内省、慎独、践履,加强理论学习,强化道德观念,树立民主意识,平等对待学生,和谐师生关系,克服职业倦怠,不断提升自身职业道德修养,言行举止体现教师的专业性。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是一顿精神“大餐”。

成都教育中的借鉴:

根据研修活动计划和方案,高研班于2016年12月27日~30日到成都进行了三天的学习考察活动。我们一班52名学员在长江教育研究院老师和班主任曾霁同志带领下,热情高涨地实地参观了成都市实验小学,我们认真聆听了学校书记对学校办学思想、课程改革、校园文化打造等全方位介绍,并在书记的引导下逐一到学校各功能室、教室、教师办公室等走一走、访一访、看一看,近距离与学校领导、师生面谈,切身感受了成都市这所代表性地集“未来学校、未来教师”办学思想、浓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于一体的小学和学校敢于改革、勇于实验的实践成果......大家对成都的基础教育改革、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与学校的管理、师生员工的发展进行了高位架构和深度融合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收获很多。

学习收获:面朝教研 春暖花开

本期高研班的学习,丰厚了我们的教育理论知识,进一步更新了我们的教育理念,点燃了我们在教师专业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效课堂深度融合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引导我们更加留意和关注课堂。“我的课堂发生了什么,学生在课堂上能收获什么?”这是需要常常反思和审视的,借助课例建构,我们将更加科学地进行课堂观察和实践研修。 本期高研班的学习共分为三个阶段,我们一班52名学员,更是将学习研究深入到每个阶段学习过程中,全体学员分成七个小组,分别就专家教授讲座、参观考察学校办学经验和课程实践实时进行了小组讨论。于是教室里、校园里、餐桌上、网络上、甚至是火车上,随时随处都能看到学员们热烈讨论、认真研究的身影,我们一班幼儿园组第一阶段的学习简报、小结就是在火车上完成的。同时在学习培训的间隙中,全体学员不忘思考和实践,回到学校,忙里偷闲,不仅能全面梳理和总结学习所得,积极完成每小组学习简报、学习心得体会和研修作业;更能学以致用,他们有的回校后即向全校教师作了专题讲座,将所学所感分享给了更多的一线教师,有的将所学的新教育理念、新教育手段运用于教学实践与研究,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欣欣此生意,闻风坐相悦。高研班的学习,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播下了一颗颗种子。当我们努力而执着地走在教育教改的路上,做师德高尚的示范者,做教学艺术的实践者,我们相信,那会一片春暖花开。

第三篇:第三章 本章小结

1. 各理论家关注的发展主题是什么?如何定义该主题?发展的阶段是什么?以什么为划分依据,为什么是这个依据? 1) 弗洛依德:主题是性欲

弗洛伊德认为年幼的儿童也存在性欲,在他看来其意义是非常宽泛的,涵盖了诸如吮吸指头等我们认为不属于性的活动。

作为一个生物体,人具有基本的性和攻击本能,这些本能需要被满足,但在社会规范中这些动机不受欢迎且被限制。

口唇期:(0-1岁)延迟进食和断奶有助于抵抗焦虑能力的发展,施虐口腔期导致攻击本能,吮吸拇指是第一个自我动欲行为,自我形成,口腔性格:自恋-索取依赖

肛门期:(1-3岁)攻击本能得到充分发展,早期(排泄带来快乐)是从破坏和丢失物体得到满足,学习获得爱、表扬与赞赏的关键期;晚期(憋住大小便)对粪便的友好关注,获得认为物品拥有价值的观点。肛门性格:秩序整洁-节约吝啬-固执

性蕾期:(3-6岁)性别角色分化时期:男孩:俄狄浦斯情结,阉割焦虑,对父亲的自居作用;强有力的超我取代几乎完全解除的俄狄浦斯情结;女孩:阴茎嫉妒,俄狄浦斯情结发展为获得阴茎的企图,逐渐认识到俄狄浦斯欲望是自我挫败的;对母亲的自居作用;弱小的超我取代了部分解除的俄狄浦斯情结。

潜伏期:(6-11岁)性感带消失,停息,弥散并未聚集在特定区域。性器期的创伤引起性冲突的压抑,性冲动转移到学习和充满活力的游戏活动中。随着儿童在学校获得更多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对社会价值的内化,自我和超我继续不停地发展。两个原因:父母对幼年性活动的压抑;种系发生的天赋—图腾与禁忌—彻底的压制;本能依然存在,被升华,自体性欲导致同性小群体形成。

生殖器:(12岁以后)生殖器在性感带占主导地位;自恋转向异性恋;人格走向成熟。

2) 艾里克森:建立同一性(一生的任务)。同一性: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中最重要方面前后一致的及较为完善的意识,也就是个人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整合和协调一致。 信任对不信任(0-1):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相依性:信任感的核心。体验:希望的实现。相当于口唇期。过多或过少:依赖-信任感缺乏。 重要关系:母亲

自主对羞怯或疑虑(1-3):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感。体验:意志的实现。相当于肛门期。 重要关系:父母

主动对内疚(3-6):获取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三我之间开始出现一同平衡。游戏期:角色游戏,共同游戏。相当于生殖器期。 重要关系:家庭的影响

勤奋对自卑(6-12):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勤奋与“工艺白痴”的区别。相当于潜伏期。 重要关系:教师与同伴的力量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退化。(自我:理想与现实的协调)

合法延缓期:重要关系:社会群体、领导者榜样 体验:忠诚的(合法的)实现

亲密对孤独(20-40):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同一性巩固的基础上,共享的同一性。 重要关系:友谊、性、伙伴

繁殖对停滞(40-65):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繁殖—创生、创造)体验:关怀的实现(假亲密:童年经验,文化价值观)。 重要关系:工作与家庭的角色

自我整合对绝望(65-死亡):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恶感。(三个超越:社会角色、疾病、死亡)体验:智慧的实现。自我整合:导致对生命的一种超然的哲学智慧。

重要关系:“人类”、“我的同类”

以生物、心理和社会的三个方面作为发展的动力,随年龄的变化而面对不同的问题并解决为依据。因为同一性是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整合和协调一致,所以在多方面的整合中自然存在各种问题,而每个阶段又具有主要的一个问题。

3) 皮亚杰:关注智力的发展。不是儿童知道了什么,而是他们怎么知道的。 心理、智力、思维起源于动作,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主要受图式、同化、顺化和平衡四个因素影响。 感知运动阶段(0-2)婴儿依赖行为图式探索和理解周围环境

前运算阶段(2-7)儿童能够在符号水平上进行思维,但还没有使用认知操作。

具体运算阶段(7-11)儿童获得了认知操作能力,能够对客观事物和经验进行更有逻辑的思考。

形式运算阶段(11以上)个体开始更加理性和系统地去思考抽象概念和假设命题。

依据儿童具有的运算能力,知识水平,逻辑性为划分依据,因为个体依靠主动构建来使内部与外部达到平衡,从而促进智力发展,进而促进个体发展。

4) 维果斯基:社会文化历史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心理活动是心理机能的直接形式的改造和通过符号系统对间接形式的掌握。文化是人的心理发展的源泉和决定性因素,文化是人的社会生活和活动的产物。心理发展就是再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从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

依据每个年龄段主导的活动划分,因为该学派强调社会文化历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社会活动起关键作用。

2. 理论之间的联系: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皮亚杰&维果斯基

虽然都划分了相似年龄阶段的发展阶段,弗洛伊德关注的主题是性欲而埃里克森的是同一性,前者着重于潜意识的本我,后者则是有意识的自我。

皮亚杰强调全人类发展的阶段相似性,维果斯基则看重不同社会历史文化所导致的差异。

3. 各理论家独有的概念及解释: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我的平衡关系决定人格特点。 本我:控制追求快乐的人 超我:控制内疚或自卑感的人

自我:控制心理健康的人

将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发展中的异常:固着或滞留,退化。性驱力。

强调早期发展对成人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影响

埃里克森:把整个心理过程的重心从弗洛伊德的本我过程转移到自我过程。

从无意识动机转向意识领域,从先天本能转到现实社会关系之中,把人格发展看做是终生的任务。

双向发展:成功与失败;乐观主义精神(阶段补偿);毕生发展观。

皮亚杰: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同化:将我们对新经验的感知整合到我们已有的体系中的过程。我们抵制变化甚至可以使我们的感知“屈从”,以适合现有的体系。导向结构的稳定。

顺应:新的经验要求变化,这使我们修正并丰富知识体系中的结构。导向图式的增长。

平衡:儿童的内部和外部的相互作用因素间的均势达到平衡意味着个体对环境的影响。

三个理论支点:逻辑的(“运算”等术语的使用,儿童运算的线索逻辑性);相对的(只是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是通过主动活动建构起来的);辩证的(平衡)

维果斯基:

随意性 反映水平 实现过程 机能的起源 支配规律 发展特点

低级心理机能 不随意的,被动的 感性的,形象的,具体的 直接的、非中介的 种系发展的产物 生物学

伴随神经系统的发展

高级心理机能

随意的,主动的,目的性 概括的、抽象的 间接的、符号或词为中介 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社会规律

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和发

表现

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情绪、冲动性意志、直观的动作思维

中介理论;两种工具观:物质工具,心理工具; 语言的发展阶段:外部语言,私人语言,内部语言;

最近发展区;理论运用了马克思主义观点——文化观——辩证观——文化与社会历史观;方法:建构主义

观察、随意注意、词的逻辑、记忆、抽象思维、高级情感、预见性意志

第四篇: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小结

昆明市实验中学初一(5)班陈璇

3-1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一、事例:生命不息,呼吸不止

二、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咽(食物和空气的通道)肺左肺(2叶)

右肺(3叶)

三、呼吸道的作用

1、保证气流畅通——“C”形软骨

2、温暖——毛细血管

3、清洁——纤毛

4、湿润——腺细胞

四、“食不言”习惯养成:会厌软骨 (主要呼吸器官)

3-2 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肺——主要呼吸器官

1、位置:胸腔

2、结构:肺泡;

3、功能:气体交换

二、呼吸运动(平静状态)

1、吸气动作——膈肌收缩,肋骨向上,肋骨向外——胸廓扩大 2、呼气动作——膈肌舒张,肋骨向下,肋骨向内——胸廓缩小

三、胸围差实验

深呼气

深吸气 胸廓差值(平均值)

四、呼吸频率:(平静状态)16-18次/分

五、呼吸运动原理 外界大气压

肺内气压

六、肺内的气体交换

1、基本单位:肺泡

2、气体交换原理:气体扩展作用

3、肺泡特点:数量多、壁薄(上皮细胞)

4、肺泡和血液之间气体交换

外界 空气呼吸道 空气肺泡 O2毛细血管 O2组织细胞CO2CO2CO2 (血液) CO2 (线粒体)

3-3 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

一、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1、大气污染物:甲醛、粉尘、尾气——强制限制级

2、危害:呼吸系统疾病、其他系统疾病

3、大气污染源:工业生产的排放、秸杆焚烧、地面扬尘、车辆船舶尾气

二、昆明地区空气质量:质量等级:良——优

三、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五点取样法

四、措施

有效措施:植物有吸附和吸收多种有害污染物的功能,大面积的树林效果尤为显著,

因此,植树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根本措施: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五、森林浴、有氧运动和高压氧治疗 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吸气; 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呼气

第五篇: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章小结

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一共三节。第一节“价值尺度”,第二节“流通手段”,第三节“货币”。在作为本书初篇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本章还有第四节“贵金属”,本书中已经略去。关于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与货币的历史部分自然也已略去。除此之外,主要内容、结构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相同,只不过在本书中,有些地方叙述得较为简略。但是,在本章的注中,增加了许多关于货币理

材料。 第一节“价值尺度”。这一节与第一章第三节“价值形态或交换价值”论述的角度相同,都是从理论的、观念的角度展开论述。这一点与第二章“交换过程”不同。第二章是从实际的、人们重复过亿万次的交换事实、交换行为展开论述。“价值尺度”这一节可以看做是第一章第三节“货币形式”这部分内容的继续和补充。在“货币形式”中,作者论述得相当简略,只是开来一个头。因为货币形式的谜无非就是一般价值形式的谜。关于货币的进一步的形式规定在“价值尺度”这一节中得到了详细的论述。这一节要解决的也就是价格问题。价格就是商品的价值用金或银来表现,也就是金或银作为一般等价物。至于贵金属是怎样取得这个“王位”,作者在第一章第三节通过两极的对立运动作了详细的论述。金已经是货币。过程已经看不见了。我原来说过,作者对价值形式的分析是最富创意的,是作者的理论创新,是前无古人的。在这里我们可以学得作者的很多新的思想方法。“等于”、“值”是观念上的、理论上的关系。价值关系并不等于实际上的交换或易手。尽管这种关系源于实际的运动。价格也是这样。一台电脑值五千元,并不等于电脑的价值已经实现。它只是观念上的等同。它实际的存在仍然是作为使用价值的物的存在。电脑要从具体物、私人物变为一般物、抽象物只能在流通中实现。价格只是实际流通的理论表现或准备。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劳动量成正比。这是在生产者的背后,不为他所愿地由社会决定的。表面的物的运动由价值规律所决定。平衡只能为经常的不平衡才能达到。这属于生产过程支配人,而人还没有支配生产过程的那种社会形态。价值尺度已经是属于现象形态的东西。事物内部的真实关系已经被它所掩盖。但这并不是这种生产形态的缺点。不同的价值量必须用不同的金量来表现。为了计量不同的金量,必须采用价格标准。金属的重量单位最初作为价格标准,并且获得了法定的叫名。比如英制的重量单位盎司为英镑、先令、便士所取代。货币名称由国家通过法律来决定。通过价格标准,事物内部的真实关系就更看不清楚了。 第二节“流通手段”。这里讲的已经是实际的运动。这与第二章“交换过程”考察的角度相同。这里货币已经不是作为观念的存在,而是实在的货币、实在的金银。实际的对立运动,使流通过程分为两个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部分,即,W-G和G-W。商品流通表现为货币流通。由于流通的特点,即实在货币转瞬即逝的特点,使得货币可由它的符号或象征来代替。具体过程是铸币由辅币所代替,辅币又由纸币所代替。因为在流通中,货币只不过是实现物质变换的手段。纸币由国家通过法律强制流通。流通手段量由价格总额决定。而不是反过来价格总额由流通手段量决定。这是货币数量论者的错误观点。坚持价格决定流通手段量,就是坚持价值决定价格,就是坚持价格是商品价值量的指数。 第三节“货币”。这里的货币又回到金银的条块状。不管是金银作为支付手段还是作为储藏手段,还是作为世界货币,它都是以条块状出现。这是金银作为货币既不同于作为价值尺度的观念存在,也不同于作为象征性存在的货币。它是实在的金。“在它的坚固的金属实体中,它隐秘地包含着在商品世界中展开的一切物质财富。”(《政治经济学批判》第105页) 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这里的“流通”指的是简单商品流通。在论述的这个阶段,商品生产者与商品监护人融为一体。劳动的占有是商品所有权的基础。这是抽象的“人”。这里的占有是建立在以自己的劳动为占有的基础上。简单商品流通其实是抽象的商品流通,是没有资本所有者参加的商品流通。人只作为价值关系的承担者而存在。资本关系还没有出现。商品流通既是资本关系的历史前提,也是资本关系的逻辑起点。这里的货币是作为单纯的货币,而不是作为资本的货币。这里的生产也只是作为价值的生产,而不是作为资本的生产。资本关系只不过是价值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是价值关系的更具体、更复杂的规定。对于价值关系或价值的质与量的透彻理解和准确地把握是理解流通——物的表面的运动形式或现象形态的前提。

上一篇:点评组织生活会范文下一篇:东莞市环境保护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