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学试题答案

2022-09-03

第一篇:行政组织学试题答案

全国2007年10月自考行政组织理论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31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英国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政府改革的核心方向是(

)

A.放松规制 B.地方分权

C.结果取向 D.市场取向

2.中国早在夏朝就创立了(

)

A.王位世袭制 B.三公九卿制 C.九品中正制

D.宰相制

3.主张将组织中管理者的职能与工人的作业职能加以分离、各负其责的学者是(

A.威尔逊

B.韦伯

C.古立克

D.泰罗

4.公元前30年渥大维上台,确立了(

)

A.总统制

B.内阁制 C.元首制 D.议会制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实行的行政组织体制是(

)

A.议行合一体制 B.政企合一体制 C.计划经济体制 D.多党合作体制

6.职责与职权不一致是违反了(

)

A.系统原则

B.职能原则

C.统一原则

D.服务原则

7.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被誉为(

)

A.行政学创始人

B.科学管理之父

C.组织理论之父

D.行政管理之父

8.组织内部人际关系基本达到平衡时,成员对组织变革的态度是(

)

A希望变革

B.支持变革 C.反对变革

D.无所谓

9.认为“执行与指挥的事务应采取首长制,制定政策法令宜采用委员会制”的人是(

A.古德诺

B.怀特 C.泰罗

D.西蒙

10.结构的研究方法在行政组织研究中经常被采用,又被称为(

)

)

)

A.动态的研究方法

B.系统分析的方法 C.阶级分析的方法

D.静态的研究方法

11.行政组织宏观纵向分工的总体结构呈现出(

)

A.倒金字塔

B.棱柱型

C.金字塔

D.矩阵型

12.提出“一切政体都应订立法制并安排它的经济体系”的学者是(

)

A.马基雅维利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

13.行政组织横向结构形成(

)

A.层级制

B.职能制

C.混合制

D.联邦制

14.行政组织的要素中,构成组织存在的灵魂和前进的方向是(

)

A.目标

B.权责结构

C.人际关系

D.经费

15.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的人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16.在现代社会,政治职能作为独立职能在行政职能中所占比重(

)

A.越来越大

B.越来越小

C.日益强化

D.固定不变

17.周恩来在《反对官僚主义》一文中,列举了官僚主义种种表现,共有(

A.11种

B.15种

C.20种

D.25种

18.决定行政组织规模和独立性的因素是 (

)

A.政治制度

B.社会形态 C.经济制度 D.价值观念

19.地方政府对辖区内事务有自主权,中央一般不加干涉的行政体制是(

A.集权制

B.分权制

C.完整制

D.分离制

20.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孙中山主张(

)

A.中央集权制

B.分权制 C.联省自治

D.地方自治

21.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既对上级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又要对(

)

) )

A.上级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

B.同级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

C.上级中共党委负责并报告工作

D.同级中共党委负责并报告工作

22.行政组织结构表现形式是(

)

A.行政组织名称

B.行政组织规模

C.行政组织编制

D.行政组织层次

23.国务院直属机构设立由(

)

A.全国人大决定 B.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 C.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决定 D.国务院决定

24.避免专业机构设置过多过大的核心是(

)

A.将专业相近的业务合并到一个部门

B.以宏观管理为主

C.实现职能转变

D.专业对象分工不宜过细

25.在两党制与多党制的条件下,能够增强行政组织稳定性的是(

)

A.议会制度

B.内阁制度

C.文官制度

D.总统制度

26.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第一要素是(

)

A.效率管理

B.目标管理

C.制度管理

D.组织成员管理

27.影响行政组织结构与效率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人员素质和结构 B.物资设备

C.图书资料

D.经费

28.在以民为本的行政文化环境下,政民关系首先要求(

)

A.政府服从民意

B.民众服从政府

C.政府保护民众

D.民众参与政府

29.在专制政体国家中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主要方法是(

)

A.多元协商

B.说服教育

C.强制命令

D.分权自治

30.行政组织中为达到共同目标而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集合体是(

)

A.品位

B.群团

C.结构

D.职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缺乏生机活力的行政组织具有下列特点(

)

A.重人际关系的稳定 B.重事不重人 C.明哲保身 D.晋升失去激励作用 E.重视权力斗争

32.行政组织编制总体设计的依据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职能种类 C.人口数量 D.行政区划

E.国际关系

33.根据行政领导权力模式的不同,统率机关可以分为(

)

A.首长制

B.合议制

C.混合制 D.集权制

E.分权制

34.行政职位最初结合的要素有(

)

A.人员

B.目标

C.经费

D.权力

E.责任

35.大约在公元四世纪,罗马帝国被统一划成几大行政区,具体是(

)

A.爱沙尼亚

B.高卢

C.意大利 D.伊里利亚

E.东方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6.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组织的特点。

37.简评日本行政组织改革。

38.简述行政组织岗位责任制度的基本内容。

39.简评完整制与分离制的行政组织体制。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0小题12分,第41小题10分,共22分)

40.试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分析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41.试述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主要观点及现实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4分)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42. 牛肉面一直是北原市民早餐的首选,近年来随着原料价格的上涨,牛肉面价格一升再升,让部分市民抱怨连连。为此,该市物价局规定牛肉面每碗售价不得超过2.8元,违者将严厉查处。此一措施出台之后,引起很大争议。有学者指出,政府竟然细微到直接去干预牛肉面的价格,这是典型的向计划经济的回归。因为餐饮业早就市场化了,价格早就放开了,牛肉面涨价与否应该由市场供求去决定。

近日,上级政府有关部门也就此事表态:政府部门用行政手段去干预应当由市场调节的商品价格,这一做法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略欠妥当。令人没想到的是,北原市物价、卫生、质监等五部门联合向新闻媒体发布通报,认为上级政府部门此一表态是不了解当地实情,牛肉面是市民生活必需品,其价格是典型的民生价格,其地位不亚于水电气暖和公交票价,能否控制住牛肉面价格已经成为政治问题。

民间调查显示,有市民认为,政府限价后,对老百姓来讲是件好事。也有60%的市民认为,牛肉面每碗2.8元还是3.3元,差价不大,无所谓多大影响。

请根据行政组织功能有限性的特点,结合案例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政府应不应该对牛肉面价格进行控制,为什么?(7分)

(2)你是否相信政府有能力执行牛肉面限价令,为什么?(7分)

2007年10月 行政组织理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一分,共30分)

1.D 2.A 3.D 4.C 5.A 6.C 7.C 8.C 9.B 10.D 11.C 12.B 13.B 14.A 15.B

16.B 17.C 18.B 19.B 20.D 21.B 22.C 23.D 24.C 25.C 26.D 27.A 28.A 29.C 30.B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ACDE 32.ABCD 33.AB 34.ABDE 35.BCDE

三、简答题 (本小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6. (1)具有充分的人民性。(1分)

(2)行政组织的设置与运行,本着精简、统

一、效能的原则。(2分) (3)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1分)

(4)行政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也存有弊端:如机构臃肿、分工过细、部门林立、职责不清等。(2分)

37.(1)改革是以分权化、放松规制为重要内容。首先是政府向社会分权以缩减政府职能和机构;其次是中央向地方分权以减少中央对地方过多的干预。总之,它反映了现实发展对政府的需要。(2分)

(2)改革中强调民主参与和公开透明,赢得了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使改革有了实质性的进展。(2分)

(3)改革能有效地防止机构膨胀。其公务员交流制度也颇有特色。(2分)

38.(1)岗位责任制度,是指在行政机关内部的各个职位之间进行责权划分的制度。(3分)

(2)根据每个行政机关的任务设置工作职位,进而确定职位的责权范围,幷因事择人。(3分)

39.(1)完整制的优缺点。

①优点:第一,在同级政府内权责集中、指挥统

一、令行禁止、防止推诿。第二,在同级政府领导下,各部门相互配合,减少摩擦与重复。(2分)

②缺点:易形成个人专权与地方保护主义。(1分)

(2)分离制的优缺点

①优点:第一,领导权力分散,互相牵制,可防止首长独断专行。第二,实行二元化领导,利于上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也利于下级政府因地制宜地实施。(2分)

②缺点:权力分散,易形成多头指挥、政令冲突、政出多门、无所适从。(1分)

四、论述题 (本大题共2小题,第40题12分,第41题10分,共22分)

40.(1)行政组织的国际社会环境是指一国在于外国或各种国际组织的相互交往中所形成的,影响该国行政组织及其功能的各种因素的总和。(2分)

(2)国际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不仅影响着国家行政组织的设立,地位的高低,而且制约着行政权力的行使。(3分)

(3)具体表现:①国家之间的密切交往,影响各国行政组织的职能、政策与机构;②重大国际事件的发生,促使一些国家专门设立处理这些事件的临时性机构;③各国政府设置机构及职能,专门处理国际社会中的共同问题;④国际组织的出现,使各国政府产生了与之对应的职能与机构;⑤国家行政组织受到国际法的制约。(5分)

(4)结合北京奥运会进行具体分析,有理有据。(2分)

41.(1)新公共行政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行政学界出现的一个学派,以弗雷得里克森为代表,主要关注社会公平和行政道德。(3分)

(2)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主要观点:

①对传统公共行政学“效率至上”的反思与批判;(2分)

②强调“公平至上”,主张公平行政的改革;(2分)

③提出公共行政存在着分配、整合、边际交换和社会感情的四种基本运作过程。(1分)

(3)联系实际,谈谈现实价值或对我国的启发。(2分)

五、案例分析题 (本大题14分)

42.(1)行政组织的功能是有限的:

第一,行政组织功能发挥的领域和程度要以社会需要为限;(2分)

第二,凡是私人生活领域,只要不触犯法律,行政组织就不应干预;(2分)

第三,行政组织功能发挥要以法律为依据,不能超越法律所赋予的权限。(2分)

结合牛肉面价格的市场化特性进行分析,指出政府控制行为不当性。(1分)

(2)行政组织自身的能力也是有限的。(2分)

行政组织不可能永远正确,(1分)也没有力量对社会事物包揽无遗。(1分)

因此行政组织要量力而行,尽量减少犯错误的机会。(2分)

结合政府执行限价令所必需的物力、人力、财力等成本进行分析,指出政府能力有限性。(1分)

第二篇: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组织理论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0年1月自学考试行政组织理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1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组织赖以产生、发展的基础和原因,也是组织存在的灵魂是( C

) 1-3 A.人员

B.经费

C.目标 D.权责关系 2.行政组织最明显的外在表现是( A

) 1-4 A.行政组织结构 C.行政组织环境

B.行政组织过程 D.行政组织意识

3.下列国家中,实行“行政二头制”的是( C

) 2-35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4.隋唐时期形成并确立的三省六部制中,负责决策的机构是( D

) 2-40 A.尚书省 B.门下省 C.内侍省 D.中书省

5.1912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实行总统制,其行政首脑是( A

) 2-42 A.总统 B.总理 C.国民政府主席 D.行政院长

6.卢梭在论述政府与人民的关系时,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法律体现的是人民公意,主权者的意志体现的是(

C

) 3-56 A.个人意志 B.团体意志 C.公意 D.精英意志

7.密尔提出并论证衡量一个行政组织工作好坏的标准是( D

)

3-58 A.是否能让优秀人才适才适任 B.应以不妨碍个人自由发展为前提 C.行政职能是否分立 D.能否促进社会利益的增长

8.帕森斯认为,任何组织都是一个系统,而系统又是分层次的,如决策层级、管理层级与技术层级,其中负责解决组织内外协调的层级是( C

) 3-71 A.决策层级 B.技术层级 C.管理层级 D.行政层级 9.孟子行政组织思想的核心是(

D

) 4-89 A.义 B.礼 C.法 D.仁

10.在行政组织结构中,人、目标和权责三者的最初结合,就是( B

) 6-146 A.职责 B.职位 C.职能 D.职权

11.把行政组织分为决策、执行和监督等部门,其划分标准是(

A

) 6-159 A.按管理程序划分 B.按业务性质划分 C.按管理对象划分 D.按地区划分

12.在一定的管理工作量或地域条件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是( B

) 6-164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 C.正态分布关系 D.非线性关系

13.行政组织首脑的权力来自世袭,这种观念属于( A

) 8-201

A.血统论的行政文化 C.法治论的行政文化 A.经济环境 C.国际环境

B.唯意志论的行政文化 D.民主论的行政文化 B.政治环境 D.文化环境 14.行政组织外部环境中最基本的方面,且是行政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最深层环境的是( A

) 8-193 15.在行政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中,决定一个行政组织团结或分裂的关键是( B

)

9-228 A.行政领导者与一般行政人员之间的关系 B.行政领导者相互之间的关系 C.一般行政人员之间的关系 D.行政人员与行政环境的关系 16.行政组织管理最根本的、最具全局性的大问题是( D

)

9-227 A.物质设备问题

B.图书资料问题

C.人际关系问题 D.制度问题 17.目标管理的基础和核心环节是( A

)

10-269 A.制定目标 C.检查成果

B.执行目标 D.反馈信息

18.根据单位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量的某种临时性或不确定性需要,而下达的具有暂定性质的人员编制被称为(

C

) 11-273 A.专项编制 B.单列编制 C.临时编制 D.机动编制

19.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在行政组织结构的变化中,变革较多的是( B

)

12-316 A.纵向层级的变革 B.横向部门结构的变革 C.组织环境的变革 D.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革

20.推行市场化行政改革最早,被称为当代行政改革先驱的是(

A

) 13-337 A.英国 C.日本

B.美国 D.法国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属于行政组织动态研究内容的有( AC

) 1-14 A.行政组织的建立与管理 B.行政组织结构 C.行政组织变革 D.行政组织体制 E.行政组织类型

22.中国古代主张尚贤的思想家有(

BCD

) 4-89/90/93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E.韩非子

23.新公共行政学派认为,公共行政组织的基本运作过程包括(

BCDE

)

3-77/78 A.生产过程

B.分配过程

C.整合过程 D.边际交换过程 E.社会情感过程

24.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的标准主要有(

ABCE

)

6-150/151 A.任务与组织平衡 B.各个组织、人员之间按比例配置 C.分工明确,合作良好 D.行政经费充足 E.适应环境,具有弹性

25.影响行政组织宏观纵向分工的因素主要有(

BCE

) 6-154 A.内部员工责任感 B.政体 C.国家发展战略 D.领导者的素质 E.外部性

26.下列属于传统行政组织理论的有(

ABDE

) 3-60/61 A.威尔逊的行政组织思想 B.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 C.西蒙的组织决策理论

D.法约尔的一般组织理论与原则

E.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7.简述行政道德观念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8-203/204 答:

行政道德是指行政组织成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遵循的调整个人之间、个人与行政组织及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不是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法律,而是通过社会舆论确立的,它依靠人们自觉遵守。

(1)行政道德指导着行政组织成员的政治方向。

(2)行政道德制约着行政组织成员个人利益的实现程度。 (3)行政道德影响着行政组织成员的社会地位。

28.简述行政组织创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与方法。

9-240/241 答:

(1)平等民主的原则与方法。 (2)利益共享的原则与方法 (3)意见沟通的原则与方法

(4)激励强化的原则与方法

29.行政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机制包括哪几个方面?

5-129 答:

提供公共服务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因此,这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实践过程。

(1)首先,社会成员通过各种方式向政府表达自己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具体方式包括:参与选举活动,向权力机关的代表表达意愿,通过各种媒体向相关机构和其他社会公众传达信息,参与各种利益团体的活动。

(2)其次,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组织整合这些关于公共服务的需求,制订提供公共服务的政策和计划,安排具体的公共项目。

(3)最后,以政府行政组织为主通过各种方式执行其政策和计划,管理公共项目。这些方式主要包括:政府采购,契约外包,公私合营,政府授权,政府间合作,公共事业民营化、公司化运营,以及向社区和公民社会授权等。

3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关系?

7-173/174 答:

一、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总的要求。

二、市场经济要求中央政府具有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秩序的职能。

三、市场经济要求地方政府在中央统一法制规范下主要负责实施本地区的各种保障职能。

四、中央适度集权与地方适度分权相结合即均权制的优越性。

五、综上所述,

1、市场经济要求凡属宏观的经济及社会事务的调节与控制(包括全国市场秩序的维护)都属中央政府及其在各地的分支机构管理,地方政府不得染指;

2、凡属纯地方事务,在中央的统一法制规范下,由地方政府自主决策,独立经办,中央政府一般不加干涉。只有少数事项,由中央与地方共同负责。 31.简述行政组织设置的效能原则的要求。 10-253 答:

(1)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尽量精简。

(2)层级与幅度要适中。 (3)进行专业化分工。 (4)简化办事程序。

32.简述在行政组织的改革中,发动群众民主参与变革的主要措施。

12-327 答:

(1)引导大家共同认识现行行政组织体系的问题,共同分析其弊端,从一般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从别单位到本单位的问题都应求得共识。为此,应改正说好不说坏、报喜不报忧的陋习,培养自我批评、不讳过的革新精神。

(2)引导大家共同认识变革后的好处,包括对社会的好处,对本单位、个人全面发展的好处。这些好处有满足社会需要、使本单位效率提高、使个人获得更公平的升迁机会等。

(3)引导大家参与决策方案的讨论,为变革献计献策。这样,一是可以吸收大家的智慧,使变革方案更正确;二是可以使变革方案尽可能地照顾多数人的利益;三是可以增加组织成员的自尊心和满足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四是可以使大家从思想上认同、从行动上服从变革方案,使变革方案得到更好的贯彻执行。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3.结合实际,谈谈行政组织体制中纵向结构的优缺点。

6-156 答:

行政组织纵向结构形成的行政纽织层级制,在行政组织运行中有其优缺点。

一、其优点是:

1、分层负责,使各级政府在各自管辖地域范围内,能做到事权集中,统一指挥;

2、行动迅速,能及时地根据本地情况作出决策,就地组织实施,并有利于就地监督、控制;

3、能发挥各个层级行政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主动开展工作;

4、各层级行政首长负责全面管理工作,有利于培养全面型的行政管理人才。

二、但层级制也有缺点:

1、各层级行政首长管辖事务过多,责重事繁,难以事事精通;

2、容易形成地方的块块分割,不利于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3、容易犯地方主义的错误,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宏观控制;

4、容易导致信息传递失真,难以直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降低行政组织的反应速度,无法体现结果导向。

34.试述当代日本行政组织改革的主要内容。

13-348/349/350 答:

一、放松国家规制,调整官民关系,缩减政府职能及机构

1、主要是政府向社会放权,尽量减少政府的规制活动,市场和民间充分发挥其功效,也即是所谓的自由化的改革。

2、日本政府根据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对经济性规制的改革坚持了自由的原则。

(1)对于社会性规制,根据政策目标的要求,将其控制在最低限度,从事前控制型的规制向事后监督型的规制转变。

(2)实行规制的公开化,将政府规制的原则和规定公布于众,规制实施后的结果,原则上也予以公布,并承担向社会作出说明的责任。

(3)注意同世界其他国家规制措施的比较、整合。

二、推动地方分权,重新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1、改革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加大地方政府的财权。

2、重新划分地方自治事务,实行“道州制”,扩大地方政府的规模和管理范围。

三、建立防止行政机构膨胀的机制

1、公务员编制之所以能够减少,是因为实施了削减编制的法规,通过组织法和编制法,以及严格的财政控制手段,使各机构、各部门不得贸然和随意地增加人员。

2、在行政组织机构的控制上,奉行“加一减一”的原则,即新设一个组织就必须废除一个现存的同等组织。机构的数目,由国家行政组织法设定最高限度,不得增加,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四、建立公务员交流制度,纠正条条行政的弊端

1、日本为避免各个部门条条争权的弊端,采取了太规模、有计划、有系统地推动中央机关、驻外机关、地方政府之间的干部职员的交流制度。录用条例规定:中央各机关的所有职员被录用并工作三年之后,原则上都必须到中央其他机关工作两年,到驻外机构或国际机构工作三年。

2、各地方公共团体和政府之间也有人员交流的相应规定,从而较好地消除了条条行政的部门利益观念,也有利于培养全面型的管理人才。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4分) 35. 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职能配臵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即“三定”方案,将原来由质监部门负责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职能划归工商部门;质监部门主要负责生产领域的商品质量监管。A市转发了这个通知,上述职能调整的规定也在该市质监部门改革的“三定”方案中得到体现。

但由于A市的生产型工业企业非常少,为了照顾质监局的利益,该市治理经济环境办公室随后又发了一份通知,决定在该市暂缓执行国务院的上述规定及该市质监部门改革的“三定”方案。 2004年,A市发生了轰动全国的劣质奶粉事件,很多婴幼儿的健康受损。为求一个说法,许多婴幼儿的家长拿着奶粉到该市卫生局下属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严重不足,全部为不合格产品,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些奶粉正是造成婴幼儿严重营养不良,以致死亡的罪魁祸首。其实,早在2003年1月就有家长带受害婴幼儿前往医院就诊,并要求有关部门进行调查。但当时该市质监局以疾病预防控制是卫生部门的职能为由,认为应该由市卫生局负责调查处理;市卫生局则认为致病奶粉属于产品质量问题,应由市质监局负责查处;而质监局认为,本市销售的婴幼儿食用奶粉非本地生产,是外来产品,属于流通领域的问题,应由市工商局负责。

几个部门各执一词,各言所难,协调困难,一个本应及时处理的问题一拖再拖,以至在酿成全国性奶粉事件之前一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问:

1、有关部门在该市出现的劣质奶粉事件中,“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的原因是什么? 12-307

答:

原因是行政组织部门林立、机构臃肿、职责不清、协调困难,各部门的工作既有重复,又有遗漏。

2、试从行政组织编制管理的角度,分析该市治理经济环境办公室的做法。

11-279

答:

职位的设置和配置是组织机构得以成直的依据和基础,是组织目标的具体体现。为此,必须对职能进行科学的划 分与配置,剔除不合理的部分,将交叉重复的职能和应由社会组织承担的职能剔除出去;对保留的职能要进行逐步分解,按其性质和地位,编制成一个相互协调的职能体系。

应当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划分部门职能。

3、结合本案例,谈谈行政组织编制管理的意义。11-277

答:

(1)科学的编制管理,有利于勤政、廉政和提高行政效率。

(2)科学的编制管理,有利于节省财政开支。

(3)科学的编制管理,有利于整个行政组织管理的法治化。

第三篇:行政组织学作业4答案

(第九章~第十五章)

二、单项选择题:

1、( D )是管理冲突的基础。

A、提出解决原则 B、找出解决策略 C、形成解决方法 D、冲突分析

2、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此种形式的信息沟通为(D)。

A、非正式沟通 B、单向沟通 C、组织沟通 D、正式沟通

3、20世纪90年代( A )开始研究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并提出了组织学习系统理论(OLST)。

A、陈国权 B、曾士强 C、吴琼恩 D、张国庆

4、行政组织文化主要包括行政制度文化和( A ),但是受行政物质文化的客观影响。

A、行政精神文化 B、行政人员文化 C、行政领导文化 D、行政规范文化

5、行政组织文化相比于正式的组织规章制度的控制作用,它具有( D )的特性。 A、稳定性 B、实践性 C、强制性 D、软约束性

6、效率就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其关心的是( C )问题。

A、投入 B、结果 C、手段 D、质量

7、1957年麦格雷戈应邀到联合碳化公司与公司人事部门联合成立顾问小组,把训练实验室的技术系统地在公司使用。这个小组后被称之为( C )。

A、“团体动力小组” B、“拓展训练小组” C、“组织发展小组” D、“T训练小组”

8、美国心理学家埃德加·薛恩在其《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 C )。 A、组织变革模式 B、有计划的变革模式 C、适应循环的变革模式 D、系统变革模式

9、缓解策略比回避策略更( B )。

A、退一步 B、进一步 C、不退不让 D、没有可比性

10、组织发展起源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的调查反馈方法和实验室培训运动。它的先驱是法国犹太籍心理学家( D )。

A、哈特地 B、孔茨 C、西蒙 D、烈文

三、多项选择题:

1、行政组织学习途径之一的试验,可分为( AD )

A、持续性试验 B、稳定性试验 C、设计性试验 D、示范性试验

2、以资料为基础的组织发展技术包括( BD )。

A、统计法 B、调查反馈法 C、工作分析法 D、职位期望技术

3、从组织沟通的一般模式和组成要素来看,组织沟通具有( ABCD )等特点。 A、动态性 B、互动性 C、不可逆性 D、环境制约性

4、目前在理论界,对行政组织文化的题解主要有( ABC )等观点。 A、大行政组织文化概念 B、小行政组织文化概念 C、辩证综合的行政组织文化概念 D、多元行政组织文化概念

5、绩效指标包括的要素有( ABD )

A、考评要素 B、考评标志 C、考评对象 D、考评制度

四、简答题:

1、简述格雷纳组织变革模式。(P266)

答:哈佛大学教授格雷纳1967年在《组织变革模式》一书中,提出了一种按权力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他认为,一般组织的权力分配情况可分成三各种:独权、分权和授权。这三种权力分配可以有七种不同的变革方式。

1、独权,在传统组织管理中,独权的领导方式往往是独裁式的,将权力集于一身,因此,组织变革也往往是由掌握最高权力者来决定,由下级来执行。在这种管理方式之下,组织变革有三种方式:命令式;取代式;结构变革。

2、分权,就是实行权力分享,让下级参与变革的决策。在这种情形下,有两种变革方式:团体决策变革方式;团体解决问题方式。

3、授权,就是将权力和责任转交给下属,由他们自己去决定变革什么和如何变革。这种变革也有两种形式:个案讨论的变革方式;敏感性训练的变革方式。

2、简述民主的基本价值。(P296)

答:民主的基本价值有(1)民主有助于避免独裁者暴虐、邪恶的统治;(2)民主保证公民享有许多基本权利,这是非民主制度不会去做也不可能做到的;(3)民主较其他可行的选择,可以保证公民拥有更广泛的自由;(4)民主有助于人们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5)只有民主政府才能够为个人提供最大的机会,使他们能够运用自我决定的自由,也就是在自己选定的规则下生活;(6)只有民主的政府才为履行道德责任提供了最大的机会;(7)民主较之其他可能的选择,能够使人性获得更充分的发展机会;(8)只有民主政治才能造就相对较高程度的政治平等;(9)现代代议制民主国家彼此没有战争;(10)民主的国家,一般会比非民主的国家更为繁荣。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减少冲突。(P179)

答:防止冲突的破坏性功能放大,力争减少或化解冲突。主要策略包括: (1)谈判。

这是最常用、最便当的方式,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总比两败俱伤的争斗更可取。谈判实质上是一种交易,一方先提出建议和要求,另一方作出评估和反应,反之亦然,直至达成协议。 (2)设置超级目标。

当对立双方的目标不可调和时,可以考虑有没有设置双方一致的、更高层次的目标的可能性。

(3)第三方介入。 在矛盾陷入僵持局面时,引入第三方力量有助于缓和紧张态势。第三方可以充当调停者、协调者或仲裁者的角色。 (4)结构调整。

一种办法是对个别人员实行调整,把在冲突中起关键作用的人调离或者撤换。另一种方法是作机构重组,对人员、职责、资源等重新配置;或者设置一个综合领导,让冲突各方归并到其属下由其协调管理。

2、试述行政组织绩效评估的意义。(P251-252)

答:行政组织绩效评估是指用实现确定好的指标和标准来衡量绩效实践状况,以确定绩效实践水平的活动。绩效评估作为绩效管理的中心环节对行政组织绩效管理以及组织自身都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 (1)绩效评估对绩效管理具有基础性作用。

①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的中心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②绩效评估凸显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

(2)绩效评估是行政组织内部管理的重要机制。 ①绩效评估为行政组织提供了控制机制; ②绩效评估为行政组织管理提供了监督机制; ③绩效评估为行政组织管理提供了激励机制。

第四篇:行政组织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行政组织学

一、填空题:

1. 是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履行国家行政职能的机关,能独立行使职权。 2. 国家行政组织的本质特征。

3. 是行政组织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它规定了行政组织的运转法相,是行政组织的灵魂,在本质上体现了行政组织的基本功能。

4. 第一次对国家行政组织原则进行了论述。 5. 是著名的“组织理论之父”。

6.在一定的被管理的工作量或地域条件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 关系。 7.韦伯把权力划分为传统型权力、魅力型权力和 。 8.最早提出“社会人”理论的是 。

9.影响行政组织激励的客观因素包括目标结果、政策、组织状况和 。 10.强化理论改造行为的手段有 、负强化、惩罚和自然消退。 11. 是指行政组织“决策-执行-监督”的矛盾运动过程。 12. 是影响和制约行政组织执行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

13. 是行政组织及行政人员在行政组织活动中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 14. 是上级机关依据行政隶属关系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

15. 是指机关组织的下级人员通过正式的指挥权责系统,将意见或信息等由下而上传达给上级人员的过程。 16.行政组织决策的原则主要有 、客观原则、系统原则、预测原则、效率原则和民主原则。 17.根据行政决策主体的地位,可分为中央决策、地方决策和 。

18. 是指通过机关组织结构体系,在平行单位或平行人员间互相交换信息或意见的过程。 19.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中的双因素包括保健因素和 。 20.公平理论是美国学家 于1967年提出的。 21. 是指组织的纵向等级结构和层次数目。 22.与议会制政体相对应的行政组织形式是 。

23.行政组织决策方案的设计方式主要有类比设计、例行设计、 、创新设计。 24.在行政监督活动中,必须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体现了行政组织监督的 。

25. 是指在行政系统中的机构与人员,通过以组织程序和层级关系为基础的正式渠道进行沟通。 26.弗雷德.里格斯提出了三种行政组织模式,即 、 、 。 27.新公共行政学关注 ,致力于 问题研究。 28.按激励的性质可把激励分为 和 。 29.二战后, 成为西方主流经济理论。

30.引起挫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 和 。

二、单项选择题:

1.社会组织中规模最大的是 ( ) A.行政组织 B.立法组织 C.司法组织 D.非政府组织 2.行政组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者,具有( ) A.政治性 B.社会性 C.权威性 D.法治性 3.保护环境属于体现为行政组织的(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社会功能 4.古雅典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 A.元老院 B.公民大会 C.公民陪审团法庭 D.五百人议事会 5.古罗马帝国时期,掌握最高行政权力的是( ) A.执政官 B.财务官 C.检察官 D.皇帝 6.英国确立议会制的君主立宪政体是在( ) A.1640 年 B.1649 年 C.1660 年 D.1688年

第1页共8页 7.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最为典型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8.法国确立“半总统制半议会制”是在( ) A.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C.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D.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9.确立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是( ) A.夏朝 B.秦朝 C.汉朝 D.明朝 10.我国古代主管监察的御史台设立于(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1.根据雷格斯的生态行政组织理论,工业社会的行政组织模式是( ) A.融合型 B.棱柱型 C.衍射型 D.圆柱型 12.当今世界上比较大的国家,其行政组织纵向结构一般的层级是( )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13.以行政组织中同一层级各个行政部门所隶属领导的不同为标准分类,行政组织体制可分为 ( ) A.首长制、委员会制和混合制 B.集权制、分权制与均权制 C.层级制与职能制 D.完整制与分离制 14.下列属于狭义上的行政组织范围的是( ) A.中国共产党组织 B.人民检察院组织 C.妇联组织 D.政府组织 15.在我国历史上提出“均权制”的是( )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毛泽东 D.宋教仁 16.职位是( ) A.目标与权责的结合 B.权责与人的结合 C.目标与人的结合 D.人、目标与权责的结合 17.提出理想型行政组织理论的是( ) A.法约尔 B.泰罗 C.韦伯 D.梅奥 18.提出在组织中设立职能工长制的是( ) A.法约尔 B.泰罗 C.韦伯 D.梅奥

19.把组织文化分为物质层、价值层和基本潜在假设三个层次的学者是( ) A.沙因 B.路易斯 C.斯莫西奇 D.威廉大内 2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职能的是 ( ) A.计划 B.组织 C.监督 D.协调 21.从狭义上理解,我国的中央行政组织是( ) A.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系统 C.政协系统 D.法院、检察院系统 22.促进公正的收入分配属于行政组织的(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社会功能 23.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是( ) A.州长 B.市长 C.法老 D.宰相 24.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行政首脑是( ) A.执政官 B.检察官 C.保民官 D.营造官 25.下列不属于法国地方行政区域的是( ) A.大区 B.省 C.市镇 D.州 26.中国历史上的三省六部二十四司的行政组织体制形成于( )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27.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C.国务院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28.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

A.威尔逊 B.泰罗 C.法约尔 D.韦伯

第2页共8页 29.孔子行政组织思想的核心是( ) A.法治 B.礼 C.仁政 D.义 30.提出“管理就是决策”观点的学者是( ) A.梅奥 B.巴纳德 C.西蒙 D.法约尔 31.依法行使国家权力推行政务的组织是( ) A.行政组织 B.立法组织 C.司法组织 D.非政府组织 32.现代行政组织特有的特征是( ) A.政治性 B.社会性 C.权威性 D.主动性 33.对外防御侵略,对内打击犯罪属于行政组织的(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社会功能 34.古雅典负责行政事务的是( ) A.元老院 B.公民大会 C.公民陪审团法庭 D.五百人议事会 35.古罗马共和国时期,掌握最高行政权力的是( ) A.执政官 B.财务官 C.检察官 D.皇帝 36.英国“光荣革命”发生在( ) A.1640 年 B.1649 年 C.1660 年 D.1688年 37.实行总统制度最为典型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38.实现“半总统制半议会制”是( ) A.路易十四 B.拿破仑 C.戴高乐 D.密特朗 39.创立我国王位世袭制的时期是( )

A.夏朝 B.秦朝 C.汉朝 D.明朝 40.中国历史上的三省制终结于(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41.国家组织不包括( ) A.行政组织 B.立法组织 C.司法组织 D.非政府组织 42.行政组织不断创新观念,开张创新活动,具有( ) A.政治性 B.社会性 C.主动性 D.法治性 43.控制人口增长属于行政组织的(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社会功能 44.古埃及的地方行政长官是( ) A.法老 B.宰相 C.州长 D.市长 45.古雅典的城邦民主制始于( ) A.公元前5世纪 B.公元前6世纪 C.公元前7世纪 D.公元前8世纪 46.英国宣布为共和国是在( ) A.1640 年 B.1649 年 C.1660 年 D.1688年 47.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48.在西方,实行立法、行政、司法分权制的地方行政组织是( ) A.州 B.郡 C.镇 D.市 49.我国最早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建制的是( ) A.夏朝 B.秦朝 C.汉朝 D.明朝 50.我国历史上有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结束于(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51.社会组织中管辖范围最广的是 ( ) A.行政组织 B.立法组织 C.司法组织 D.非政府组织

第3页共8页 52.行政组织是职责分明、协调有序的有机整体,具有( ) A.政治性 B.社会性 C.系统性 D.法治性 53.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体现了行政组织的(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社会功能 54.古雅典的负责军事的组织机构是( ) A.元老院 B.公民大会 C.十将军委员会 D.五百人议事会 55.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实际上掌握最高国家权力的是( ) A.执政官 B.元老院 C.检察官 D.保民官 56.英国王权复辟是在( ) A.1640 年 B.1649 年 C.1660 年 D.1688年 57.实行总统制最为典型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58.美国的白宫办公厅属于( ) A.内阁 B.行政部 C.独立行政管理机构 D.总统直属机构 59.法国掌握最高行政权的是( )

A.总统 B.总理 C.国民议会 D.国防部 60.我国古代的郡、县两级地方行政组织始设于( ) A.秦朝 B.汉朝 C.明朝 D.清朝

三、多项选择题:

1.行政组织的物质要素包括的( ) A.人员 B.经费 C.目标 D.物资设备 E.权责结构 2.三公九卿制的“三公”是指( ) A.丞相 B.太尉 C.节度使 D.钦差大臣 E.御史大夫 3.宋朝的地方行政组织有( ) A.道 B.府 C.路 D.州 E.县 4.美国的联邦行政机构有( ) A.总统直属机构 B.行政部 C.独立管理机构 D.内阁 E.联邦法院 5.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一般方法有( ) A.规制型管理 B.情感型管理 C.法理型管理 D.道德型管理 E.市场化管理 6.行为科学的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 A.梅奥 B.法约尔 C.巴纳德 D.孔茨 E.西蒙 7.行政组织的特性包括( ) A.阶级性 B.社会性 C.权威性 D.法制性 E.主动性 8.根据行政组织中掌握最高决策权的人数多寡,行政组织体制可分为( ) A.市经理制 B.首长制 C.委员会制 D.名誉市长制 E.混合制 9.下列属于巴纳德协作系统组织理论的分析要素有( ) A.诱因 B.能率 C.贡献 D.组织的有效性 E.组织的生存能力 10.行政组织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 ) A.管理职能 B.政治职能 C.经济职能 D.文化职能 E.社会职能 11.国家组织包括( ) A.行政组织 B.立法组织 C.事业组织 D.企业组织 E.司法组织 12.清朝的地方行政组织有( ) A.省 B.道 C.州 D.府 E.县 13.规制型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 A.组织标准化 B.工作秩序化 C.管理市场化 D.管理规范化 E.组织法制化 14.邓小平行政思想中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四化”标准是指( )

第4页共8页 A.革命化 B.年轻化 C.知识化 D.现代化 E.专业化 15.我国行政组织建立中的统一原则包括( ) A.机构设置统一 B.领导指挥统一 C.计划统一 D.层次与幅度统一E.权责统一 16.行政组织的功能包括( )

A.政治功能 B.社会功能 C.宗教功能 D.文化功能 E.经济功能 17.行政组织编制的性质包括( ) A.统一性 B.多样性 C.政治性 D.服务性 E.系统性 18.英国地方行政组织包括( )

A.郡 B.州 C.教区 D.社区 E.区 19.墨子的行政组织思想有( ) A.“尚同” B.“节用” C.礼法结合 D.非乐 E.法 20.英国当地行政组织改革的内容有( ) A.部分政府职能市场化 B.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改革内部管理体制 D.加强中央宏观调控 E.改革人事制度 21.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是( ) A.人 B.司法组织 C.目标 D.行政组织 E.人际关系 22.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中央机关组三大组成部分是( ) A.元老院 B.高级长官 C.人民大会 D.总督 E.执政官 23.英国的中央行政组织主要有( ) A.众议院 B.枢密院 C.参议院 D.内阁 E.政府各部 24.法国议会的权力有( ) A.任免总理 B.立法 C.组织政府 D.监督政府 E.批准政府财政预算 25.情感型管理方法的内容有( ) A.激励 B.沟通 C.参与 D.指挥 26.现代社会的组织系统包括( ) A.国家组织 B.企业组织 C.事业组织 D.群团组织 E.政党组织 27.汉密尔顿认为强而有力的行政组织应包含的四大因素是( ) A.民主 B.统一 C.充分的法律支持 D.稳定 E.足够的权力 28.孙中山的行政组织思想有( ) A.实行“五权宪法” B.构建“万能政府” C.“均权主义” D.“议行合一” E.人尽其才 29.行政组织的社会功能有( ) A.进行科学文化教育 B.提供社会保障 C.促进公正的收入分配 D.控制人口增长 E.环境保护 30.法国的中央行政组织的组成部分有( ) A.总统 B.总理 C.国民议会 D.司法与掌玺部 E.中央各部

四、简答题:

1.简述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的系统权变行政组织理论。 2.简述巴纳德的组织平衡论。 3.简述泰罗的组织思想内容。

4.简述梅奥对非正式组织优点及对策的认识。 5.简述行为科学时期组织理论的历史贡献。 6.简述行政组织的精神要素。 7.简述梅奥的人际关系组织理论。

五、论述题:

1.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构建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

第5页共8页

8.简述行政组织的特殊性质。

9.简述资本主义时期外国行政组织的特点。 10.简述我国古代行政组织的特点。 11.简述巴纳德的组织理论的内容。 12.简述行政组织功能的主要内容。 13.简述规制型管理方法的主要内容。 2.试论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方法。 3.试论述本尼斯对官僚制的评价。

4.试论述巴纳德的诱因与贡献平衡理论,并对此做出评价?

5.试论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如何正确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配置关系。 6.结合实际,试论如何为行政组织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 7.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为行政组织创建良好的经济环境。 8.试论当代我国行政组织改革的背景。 9.试论述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组织的影响。 10.试论该如何有效地解决组织摩擦。

11.请论行政组织一般行为的期望对行政组织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12.试论我国应如何实现编制手段的全面化。

六、案例分析题目:

1.《新京报》信息: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存在执法不公、办事拖拉等行为,有关企业或个人可进行投诉。青岛市近日出台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办法,规定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工作机构必须在接到投诉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作出处理,投诉人要求给予答复的,应当及时给予答复;需要转办的,应在一个工作日内转交有关机关处理。办法明确规定了企业或个人可投诉的各类情形,包括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存在执不公、办事拖拉、态度生硬、不履行职责、政务不公开、“吃、拿、卡、要”等行为,以及“对不属本单位职权范围或不宜由本单位办理的事项不说明、不请示、不移送”等。按照规定,对被投诉查实者,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扣发奖金、诫勉、调离工作岗位、辞退等处理;构成违纪或犯罪的,移交有关部门依纪依法处理。对投诉事项查处不力,致使投诉人重复投诉、造成不良影响的,将对承办单位或相关责任人通报批评或追究其行政责任。 青岛日前将三部公务员效能投诉电话整合成为市行政效能投诉中心,改变过去单纯注重被投诉事项的解决而忽视追究相关责任的做法,对查实的被投诉对象,将根据《青岛市行政效能投诉处理暂行办法》进行严肃处理。[问题]:根据题中案例,分析我国行政组织应如何提高行政效率。

2.阅读案例,谈谈加强行政组织伦理建设的途径。

据《华商报》报道: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一些乡镇的农民反映,几年来有人一直将国家的退耕还林补助粮高价出售,然后将补偿给村民的粮食按折低价进行兑付,从中牟取私利,村民却始终见不到一粒补助粮。 近年来,我国投入大量资金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在风沙源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大事,给退耕还林的农民一定的补助,是一种对农民失去土地和农民实际生活的政策性关怀,本来是一件好事,却让一些人办砸了。退耕还林政策虽好但是落实不好,就会在群众中造成极坏的影响。在退耕还林中,农民已经作出了巨大牺牲。一些退耕还林区的农民生活本来就不富裕,不少农民靠国家救济维持生活。按《退耕还林条例》,供应补助粮食的企业不得回购退耕还林补助粮食;兑付给农民的补助粮食,不得折算成现金或者代金券。而商洛市商州区黑龙口粮管所违规操作,竟将退耕还林补助粮食进行回购。竹园村的村干部竟借机做手脚倒卖退耕还林补助粮从中牟利,不让农民见到一粒补助粮。不知这些人是否替农民考虑过,怎么舍得再在农民的伤口撒把盐,让农民再伤心呢?党和国家都非常关注“三农”问题,已把“三农”问题列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且相继出台了一些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和措施。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不仅仅为了封沙,也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长久之策,农民能够理解。国家的经是好经,却让基层的干部给念歪了,既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又伤了农民的心。

3.运用行政组织管理方法的有关原理分析下述案例中“让‘破烂王’下岗”的建议。

因为“破烂王”的存在,杭州市一部分废旧物资得以回收再生;同样因为他们的存在,公共设施偷窃者有了稳定的“回收点”。杭州有人就此提出建议:杭州应提前一步行动,让“破烂王”下岗。应当承认的是,确实是有一些收废品人员为偷盗者提供了“销赃”渠道,但也必须看到的是,并非所有的收废品人员都会这么做。也就是说,不应把个别人的行为加诸所有的同行。我们更不能因为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好现象而就让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都下岗,就像不能因为其他一些行业也存在着不良现象,就可以将那整个行业给封杀掉一样。现在有不少城市因为市容及其他一些原因,而将收购废品等归入禁止行列。应当说,这样一些封杀行为也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净化市容市貌,但这种禁止所取得的一时效果却是以牺牲弱势群体的生计为代价的。不管是否有违法行为一律让“破烂王”下岗,就可能使部分正在读大学的农民的孩子失去生活来源,从而使窘迫的父亲更加愁苦,甚至因此而走上违法犯罪之路。而这样一些简单禁止做法导致的潜在后果是,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同情意识、帮助意识会因此而下降。如果说市民的同情意识下降了,社会中的关怀意识变稀薄了,那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城市就难说是真正变得美丽了。希望市容市貌得到改善无可厚非,但市

第6页共8页 容市貌的改善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生计为代价、为前提。如果为了求取一些问题的解决,就动辄采用“铲除”、“消灭”的手段,那就不仅是管理办法简单的问题,更会导致对人的权利及民生构成伤害,就不能说是体现出了“以人为本”、“以民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就是与全社会正在掀起的对弱势人群的关注、关怀背道而驰。

4.据《现代快报》报道,连日来,南京市区弥漫着一股莫名的恶臭,市民们被这股恶臭困扰着。而据说,从2003年8月南京遭遇第一次大面积恶臭投诉之后,恶臭问题日趋严重。照理说,面对这种情况,有关职能部门应当迅速出击,查清恶臭来源,并采取有效措施,还市民以清新空气。然而,事情看来并不简单,这么长时间了,人们对此还是束手无策。说实话,我们这些非环保专业人员当然不好断言,查清恶臭源头这项工作究竟是难还是易。很可能,其中的难度是很大的。比如说查找SARS的元凶,确实很难,毕竟人类初次遇到SARS。然而,有报道说,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专门研究大气污染的一位老师认为,采取适当方法,一般在两三天的时间里就可以找出恶臭源;一位老环保人更是拿出了确凿证据:上世纪80年代,南京也曾出现过恶臭现象,环保工作人员分三班倒,吃住在在嫌疑的工厂里,十多天后就找到了臭源。尽管这些可说是“一家之言”,但其中包含的某种质疑成分是显而易见的:某些部门是否重视不够,行政效率是不是低了点?据悉,南京市环保部门已经召开论证会,就查找臭源问题问计于专家。就这一点来说,如今其重视程度是可以想见的了。但是请注意,这是在“满城恶臭”的情况下才着手做的,那么,这又是为什么„„[问题]:根据题中案例,分析我国行政组织应如何提高行政效率。

一、填空题:

1.行政机关 2.阶级性 3.行政组织目标4.马基雅维利 5.马克斯.韦伯6.反比 7.合理——合法化权力 8.梅奥 9.团体气氛 10.正强化11.行政组织过程12.利益13.行政道德14.一般监督15.上行沟通16.信息原则 17.基层决策 18.平行沟通 19.激励因素 20.亚当斯21.管理层次 22.内阁制 23.渐进设计 24.参与性原则 25.正式沟通26.融合型、衍射型、棱柱型27.社会公平、行政道德28.正激励、负激励29.凯恩斯主义30.客观环境、主观因素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A 3.C 4.B 5.D 6.D 7.C 8.D 9.B 10.B 11.C 12.B 13.D 14.D 15.B 16.D 17.C 18.B 19.B 20.C 21.B 22.D 23.C 24.A 25.D 26.B 27.C 28.D 29.B 30.C 31.A 32.D 33.A 34.D 35.A 36.D 37.C 38.C 39.A 40.C 41.D 42.C 43.D 44.C 45.B 46.B 47.A 48.A 49.C 50.C 51.A 52.C 53.C 54.C 55.B 56.C 57.C 58.D 59.A 60.A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BD 2.ABE 3.CDE 4.ABCD 5.ABE 6.ACE 7.ABCD 8.BCE 9.AC 10.BCDE 11.ABE 12.ABDE 13.ABD 14.ABCE 15.ABE 16.ABDE 17.CDE 18.ACDE 19.ABD 20.ABCDE 21.ACE 22.ABC 23.BDE 24.BDE 25.ABCE 26.ABCDE27.BCDE 28.ABCE 29.BCDE 30.ABE

四、简答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答:⑴提出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⑵强调组织是一个整体系统。⑶提出组织的权变观念:①强调组织的多变量性②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各分系统都处于动态的变化中,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组织原则和管理方法。③致力于谋求组织与其环境之间及组织内部各分系统之间的动态的、具体的一致性。

2.答:巴纳德认为,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在于保持组织系统内外平衡。组织内部平衡是组织成员之间满足(诱因)的平衡,是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组织外不平衡则是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即当环境发生变化,组织也应适时作出反应。

5.要点:学生可以简单阐述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然后总结其贡献。

6.答:(1)目标。行政组织的目标从本质上反映了组织的基本功能。组织目标包括任务、目的、指标、数量、质量和时限等内容。组织目标分为总目标、分目标和工作目标三类。(2)权责结构。权责结构指的是组织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工作单元,以及各组织成员、各工作职位之间在工作任务、权力和责任方面的一系列从属并列关系。它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权责关系的安排,是各个组织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3)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状况如何,对于能否稳定组织的各种内在因素,能否调动组织成员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否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7.答:⑴提出了“社会人”理论。认为“社会人”不仅要求通过劳动获取收入,而且作为人他还需要得到友谊、安定和归属感。⑵指出组织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以效率逻辑作为价值标准;而非正式组织则是以感情逻辑作为价值标准。⑶指出作为新型的组织领导人,其能力主要表现在通过提高组织中成员的满足程度来激励人的“士气”,以提高组织效率。

8.答:⑴阶级性。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行政组织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者,其管理活动必然表现出鲜明的阶级性。⑵社会性。社会性是行政组织的基础,阶级性是其核心。⑶权威性。强制服从时行政组织权威性的突出特征。⑷法制性。任何一个行政组织的建立、撤销都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据,并要依据宪法和法律开张活动。⑸系统性。行政组织是依法设立的由若干要素按照一定的目标结构、层次结构、部门结构、权力结构所组成的职责分明、协调有序的有机整体。⑹主动性。这是现代行政组织的特征。

9.答:⑴行政组织日趋独立并且职能不断扩大,总量不断增加。⑵从原来的以政治职能为主转变到现在的一经济和社会职能为主。⑶行政权力越来越大。⑷在中央行政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关系上,有地方自治传统的国家在逐步扩大中

第7页共8页 央集权(如英国),有中央集权传统的国家在逐步扩大地方权力(如法国)。

10.答:⑴强化中央集权,皇帝集立法、行政、司法、军事大权于一身,使国家权力的垄断者,形成高度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集权程度,大大超过中世纪的欧洲各国。⑵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特点呈前后因袭、循序渐进的特点。⑶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结构严谨,分工精细,层级节制,集中统一。⑷具有强烈的宗法色彩。

11.答:⑴指出组织的本质是一个协作系统;⑵提出了组织的三要素理论。一是共同的目标;二是协作的意愿;三是信息;⑶提出了权威来自接受的思想;⑷提出组织平衡理论,认为组织作为一个写作系统,能否持续存在,取决于能否保持组织的内外平衡;⑸阐述了非政府组织理论。

12.答:⑴政治功能。指政府防御外来的入侵与渗透,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打击犯罪活动,进行民主建设,其核心问题是巩固国家政权。⑵经济功能。保护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⑶文化功能。一是进行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二是进行科学文化教育。⑷社会功能。包括提供社会保障;促进公正的收入分配;控制人口增长;环境保护。

13.答:⑴组织标准化。①分工专业化②工作指标化人员统一化⑵工作秩序化。①强调组织内部各要素、环节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使相关组织之间相互协调、密切配合。②理顺组织内外的各种关系。③彻底清除人的随意性和传统组织的杂乱无章。⑶管理规范化。①组织成员间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坚决排斥一切人为的、情感的、偶然的因素,尤其排斥不良的人际关系。②对所有人一视同仁③明确组织成员的职权范围和协作方式④精确计算组织成员的工作成果,以业绩做奖惩的尺度。

五、论述题:本大题2个小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2分,共22分。

1.答:(1)任务与组织平衡。每个职位、单位、部门,一级组织的设置,刚好与所要行使的职能、任务相平衡。既能充分地满足工作的需要,又能使每个组织和个人工作量饱满,人与事得到最佳组合。(2)各个组织、人员之间按比例配置。(3)分工明确,合作良好。(4)适应环境,具有弹性总之,良好的行政组织机构应该是以职能为中心,在数量上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在质量上相互协调,呈现一个有机的、充满活力的网络整体。

2.答:1)克服利益本位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大无畏的精神积极推进行政组织的变革 (2)广泛宣传和深入动员,造成有利于变革的强大舆论声势,并有针对性地克服心理障碍(3)发动群众,民主参与改革:①引导大家共同认识现行组织体系的问题,共同分析其原因,求得共识。②引导大家共同认识变革后的好处。③引导大家参与决策方案的讨论,为变革献计献策。(4)尽量减少损失和代价,从而减少阻力,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建立专门研究行政组织变革的高层次议事机构。让人民团体积极参与国家事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5.答:①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总的要求:调控宏观经济职能;维持市场秩序、纪律的职能;各种保障的职能②市场经济要求中央政府具有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秩序的职能。 ③市场经济要求地方政府在中央统一法制规范下实施本地区的各种保障职能 ④中央适度集权与地方适度分权相结合即均权制 的优越性。(评分细则:答卷时应有所发挥,否则酌情扣分。)

6.答:①树立民主意识;只有由民意产生的政府,才是合法的政府;政府的权力只能来自人民的委托。②树立法律意识;法律要反映民意,人民要服从法律。树立法律意识就是要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思想,任何人、团体都要服从法律。 ③树立双向沟通意识;一方面,社会各界的人民大众要广泛地、经常地参与行政组织的输入活动,以向政府表达自己的意见,并监督政府的行为;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向人民大众宣传、解释自己的方针、政策,引导人民的活动。④树立政绩意识;行政组织的职权分配以个人的成就或政绩为标准,而不能看个人出身及其与领导者的特殊人际关系。 ⑤树立新的行政道德意识。与民主行政相适应的行政道德标准,应该是爱国、民主、服务、创新、廉洁。

7.答: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建立健全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体制 。例如我国建国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开始对其进行改革,逐步实行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大则正式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调动一切人、财、物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充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建立科学的微观控制机制;建立科学的宏观调控机制。

8.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要求行政组织进行相应的改革。民主化政治体制的改革为我国行政组织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空间。传统的行政组织体制,是行政效率低下,导致社会公众不满,为行政组织改革提供了社会动力。国外行政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给我国行政组织改革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借鉴。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我国的行政组织该机构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9.答:国家之间的密切交往,影响各国行政组织的职能、政策、及机构。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这种相互依赖和制约的关系首先影响各国政府的政策、职能;进而影响各国政府行政组织的设置及该组织在政府中的地位。重大国际事件的发生,会促使一些国家专门设立处理这些事件的临时性机构。如美国政府在海湾战争尚未结束就设立了重建委员会,专门负责战后中东的重建工作。国际社会中 共同问题,是各国政府都相应设置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职能机构。如生态环境污染、关税保护、邮政通讯、外层空间开发、禁止贩卖人口,打击国际贩毒和救济国际难民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各国政府都相应设立行政组织来进行处理。国际组织的出现,使各国政府产生了与之相对应的职能及其机构。国家行政组织的活动还要受到国际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的约束和调整, 受到规范国家间相互关系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法所制约。

10.答:订立平衡目标。群团之间的摩擦往往是由于他们各自的利益和目标不同而引起的。解决这种群体摩擦可以采用订立一个能尽量满足各群团合理需要的目标的方法,是摩擦双方利益的合理部分都能得到满足。增加沟通机关会。组织摩擦常常是由于彼此沟通机会少或缺乏充分讨论,以致发生误解而引起的。对于这类组织摩擦,应当十分增加摩擦

第8页共8页 双方的沟通机会,通过角色互换,促进他们之间的互相了解。设立共同而合理的竞争目标与规范。强调组织的整体效率和群团、个人对组织的贡献。

11.答:(1)不同的国家队组织的管理范围有着不同的期望。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公共事务及其简单,社会只要求政府承担一些简单的管理功能,如维护治安,发展经济;到资本主义初期,人们仍然希望政府是“守夜警察”,认为“管得越少的政府就是越好的政府”;随着近代社会的发展,公共事务日趋复杂,人民要求政府管辖的事务越来越多,几乎覆盖了“从摇篮到坟墓”的所有范围。(2) 不同的国家对行政组织的输入、输出有着不同的期望。在依附型行政文化为主的国家,社会只对政府的输出有较大取向,如对政府的战略目标、政策、法规、措施等持拥护或反对、热情或冷漠的感情取向;对政府的输出,如公民参与则漠不关心。在参与型行政文化为主的国家,则社会对政府输入有较大取向,公民民主参与意识强烈;社会对政府输出也同样表现出强烈的取向。反映在政民关系上,首先要政府服从民意,其次才是大众服从政府。(3) 对行政组织的认同程度不同决定着群众参与行政输入方式的差异人们对政府有强烈的认同感,政府在人们中的威信高,那么人民对其信息输入时通过法制的轨道、以温和的方式提出来;反之,如果人民对政府没有认同感和信任感,那么人民对其信息输入的方式则容易脱离法制轨道,以激烈的、冲突的方式提出来。

12.答:(1)法律手段;用法律手段进行编制管理是指,运用宪法和法律,通过颁布编制法规,依照这些编制法规对编制工作进行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编制立法工作,其次要严格编制司法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 经济手段;在宏观上,要确定各级行政预算在财政预算中的数量比例,以及行政预算与行政编制的数量比例。既保证各级行政经费的最低要求,又要保持行政预算在财政预算中的合理比例。在微观上,要确定各个单位的人员编制与办公费用的比例,确定人员工资基金和办公费用的定期包干数额,实行超编超支不补、节编节支部分或全部归己。(3) 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指行政组织依靠自己的权力,通过下达命令、指示办法来管理行政编制。其优点:具有权威性;无需以物资利益作为执行指示的条件,具有无偿性;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作出某项要求和指导,具有直接性。可以根据变化了的实际情况作出比较迅速的决策,具有灵活性。其缺点:权威性不如法律手段大;无偿性不能与经济利益结合;直接性和灵活性使其易于忽略编制的整体系统性和稳定性。(4)只有将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优化地结合起来,各取所长,各尽其用,才能实现编制管理全面化。

六、案例分析题: 1.答:(1)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世界各国都把政府的高效廉洁作为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政府“提速”,即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应因地制宜。(2)打破旧的习惯,树立新的效率观念,使得人人重视效率,事事讲究效率,让提高行政效率的观念在行政机关乃至整个社会蔚然成风。(3)中国入世首先是政府入世,要推进机构改革,合理划分权限,建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4)贯彻依法行政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日常工作制度,使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律化,实现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5)大力反对官僚主义,转变机关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坚持顾客取向,积极推广窗口服务、上门服务、现场办公等“一站式服务”形式。(6)全面提高行政领导者及工作人员的素质,正确运用激励手段和竞争机制,完善公务员制度,充分调动行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行政管理干部队伍。(7)逐步实现管理技术手段的现代化,大力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工作的速度和质量。 2.答:分析:(1)加强行政伦理教育。一是加大行政伦理建设的力度,提高公务员对行政伦理的认知水平,使公务员认识到良好的行政伦理是为政之本;二是加强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强化公务员的道德自律意识;四是行政伦理教育的内容应当体现时代精神,内在地显示时代的本质和历史发展趋势。(2)强调行政伦理立法。行政伦理立法,是把伦理行为上升为法律行为,使伦理具有与上层建筑的政治、法律同等地位的监督、执法权力的法律效力和作用。为了保障行政伦理,还必须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通过以法制权,以权制权,以民制权,以德制权,从而使权力变成相对的权力,可以监控的权力。(3)发展公民社会对行政活动的干预和监督。在民主政治中,行政人员的公务活动是公共责任的行为,促进社会成员对公共决策的干预和参与,加强公民的政府责任意识。 3.答:(1)行政方法是行政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要依靠行政机关、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继承和汲取本国传统的和国外行政管理方法的精华,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借鉴现代学科的理论予以补充、丰富、改进和完善。不同的行政方法,其作用也不同,各有得失利弊。行政方法的运用还受管理主体的知识、能力、情感等的制约,受管理对象的性质、特点、范围以及管理过程的时空等因素的制约。所以即使同一方法作用于不同对象,其效果可能差别很大。(2)由于行政管理对象具有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以及社会问题的复杂多变,决定了行政管理机关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时,采用的行政方法也必须是灵活多样的。本案例中的建议试图采用单一的方法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显然不妥当。

第9页共8页

第五篇:行政组织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2014年3月整理)

行政组织学作业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进行了7次政府机构改革,请你查阅资料,把6次政府机构改革的情况进行简单归纳,总字数不少于1800字。

第1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1981年,国务院的工作部门有100个,达到建国以来的最高峰。臃肿的管理机构已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亟待改革。

1982年3月8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决议。这次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提高了素质;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从原来的5.1万人减为3万人。

第2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1988年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启动了新一轮的机构改革。

这次改革着重于大力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其内容主要是合理配置职能,科学划分职责分工,调整机构设置,转变职能,改变工作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完善运行机制,加速行政立法。改革的重点是那些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的经济管理部门。改革采取了自上而下,先中央政府后地方政府,分步实施的方式进行。

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原有的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在国务院66个部、委、局中,有32个部门共减少1.5万多人,有30个部门共增加5300人,增减相抵,机构改革后的国务院人员编制比原来减少了9700多人。

第3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1993年3月2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方案实施后,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机构从原有的86个减少到共59个,人员减少20%。1993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国务院的直属机构由19个调整为13个,办事机构由9个调整为5个。国务院不再设置部委归口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8个。此外,国务院还设置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第4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1998年3月10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根据改革方案,国务院不再保留的有15个部、委。新组建的有4个部、委。更名的有3个部、委。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有的40个减少到29个。

从1998年开始,国务院机构改革首先进行,随后中共中央各部门和其它国家机关及群众团体的机构改革陆续展开;1999年以后,省级政府和党委的机构改革分别展开;2000年,市县乡机构改革全面启动。截至2002年6月,经过四年半的机构改革,全国各级党政群机关共精简行政编制115万人。

1 第5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2003年3月10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以绝对多数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方案特别提出了“决策、执行、监督”三权相协调的要求。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29个组成部门经过改革调整为28个,不再保留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其职能并入新组建的商务部。

根据方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其任务是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总量平衡,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组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属于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同时,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更名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设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以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以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金融机构安全、稳健、高效运行。

第6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被称为“大部制改革”,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共1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具体内容包括:

——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减少微观管理事务和具体审批事项,集中精力抓好宏观调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要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形成更加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加强能源管理机构。设立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国家能源委员会。组建国家能源局,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

——组建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国家烟草专卖局改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不再保留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组建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民用航空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国家邮政局改由交通运输部管理。不再保留交通部、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组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建国家公务员局,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管理。不再保留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组建环境保护部。不再保留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不再保留建设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明确卫生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责任。

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强调,到2020年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专家普遍认为,国务院这轮机构改革是在以往改革基础上的继续和深化,体现了积极稳妥的指导思想。

第七次政府机构改革情况:

改革的重点是,紧紧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实行铁路政企分开,整合加强卫生和计划生育、食品药品、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海洋、能源管理机构。具体内容是:实行铁路政企分开;组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重新组建国家海洋局;重新组建国家能源局。这次改革,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其中组成部门减少2个,副部级机构增减相抵数量不变。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5个。

行政组织学答案2

一、名词解释

组织

组织是在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构成的,为达成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外环境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 组织环境

从广义而言,组织的环境是无限的,包括组织外部的每一一个因素。组织环境是指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可能对组织的总体或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要素。 行政组织结构

行政组织结构就是行政组织内部各构成部分或各个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模式。 群体

群体是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关系而集合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的人们的集合体。

二、单项选择题

1.行政组织是追求( A

)。

A.公共利益的组织

B.利益最大化的组织

C.公共价值的组织

D.行政权力的组织

2.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人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

D )。

A.罗森茨韦克

B.卡斯特

C.孔茨

D.帕森斯

3.学者( A

)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征、法制特征、自然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

A.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

B.罗森布鲁姆和法约尔

C.帕森斯和里格斯

D.斯蒂格利茨和巴纳德

4.上世纪六十年代,钱德勒出版了一本专著,提出了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此本书名为(

A )。

A.《战略与组织结构》

B.《组织管理战略》

C.《战略管理》 D.《组织与战略》

5.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 B )和自治县三级。

A.自治乡

B.自治州

C.自治市

D.自治地方

6.个体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 D )两方面的内容。

A.人的能力

B.气质

C.性格

D.个性心理特征

7.领导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是领导者个人的品德修养和(A

)。

A.人格魅力

B.个人形象

C.个人履历

D.个性特征

8.(

A )是决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A.选择方案

B.科学预测

C.调查研究

D.收集情报

9.群体凝聚力是一个(

C )的概念。

A.褒义

B.贬义

C.中性

D.创造性

10.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

C )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

3 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

A.《管理心理学》

B.《人类动机的理论》

C.《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 D.《组织与管理》

三、多项选择题

1.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交换学派的代表布劳及史考特,根据组织目标和受益者的关系,把组织划分为(ABCD)。

A.互利组织

B.服务组织

C.企业组织

D.公益组织

2.行政组织环境的基本特点为(ABCD)。

A.环境构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B.环境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动性

C.行政组织环境的差异性

D.行政组织的相互作用性

3.县级政府包括(ABCD)政府。

A.自治县

B.市辖区

C.旗

D.自治旗

4.群体意识主要包括(ABC )。

A.群体归属意识

B.群体认同意识

C.群体促进意识

D.群体抵触意识

5.美国学者西蒙认为构成权力的基础有(BCD)。

A.信仰的权威

B.认同的权威

C.制裁的权威

D.合法的权威

四、简答题

1.特别行政区长官行使的主要职权有哪些?

(1)领导特别行政区政府;

(2)负责执行基本法和依照基本法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其他法律;

(3)签署立法会通过的法案,公布法律;签署立法会通过的财政预算案,将财政预算、决算报中央政府备案;

(4)决定政府政策,发布政府命令;

(5)提名并报请中央政府任命各司司长、各局局长、各处处长等主要官员;

(6)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各级法院法官;

(7)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公职人员;

(8)执行中央政府就基本法规定的有关事务发出的指令;

(9)代表特别行政区政府处理中央授权的对外事务和其他事务;

(10)批准向立法会提出有关财政收入或支出动议;

(11)根据安全和重大公共利益考虑,决定政府官员或其他负责政府公务的人员是否向立法会作证或提供证据;

(12)赦免或减轻刑事罪犯的刑罚;

(13)处理请愿、申诉事项。

2.简述双因素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在组织激励中要更多考虑人的社会性、情感性、心理性需要,充分重视人的成就欲与事业心在调动工作积极性中的作用。特别是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这点将越来越重要。要尽可能防止激励因素向保健因素的转化所导致的激励成本上升和激励手段减少。

五、论述题

1.试论集权式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4 优点:(10政令统一,不会出现政出多门,分歧互异现象。(2)能统筹兼顾,集中人力、物力资源,实现管理效能。(3)组织上下形成一个层级控制体系,指挥统一,命令易于贯彻执行。

缺点:(1)组织目标、规划与决策偏重整体划一,容易忽视下层利益,刻板,缺乏弹性,不能收因地制宜之功效。(2)下级机关没有决策权,一切秉承上级的意志而行事,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例行公事、消极处事的工作作风,容易缺乏积极创新精神。(3)上下控制严密,容易形成公文旅行、推诿责任、贻误时机、缺乏效率的流弊。(4)在集权制下,重内轻外,“能密不能疏”,“知控制而不知纵舍”,一方面容易导致个人专断、独裁、滥用权力、压制民主的弊端;另一方面容易导致庸愚无能、分崩破碎、分裂割据等问题。

2.试分析如何实现组织决策的法制化?

所谓决定法制化是指通过宪法和法律来规定和约束决策主体的行为、决策体制和决策过程,特别是通过法律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组织决策的民主权利,并使组织领导者的决策权力受到法律和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

实现组织决策的法制化,必须做到:

第一,理顺决策主体关系,完善决策规则。特别是要理顺同级政权机关的中国共产党组织、人民代表大会与政府这三个决策主体之间的关系。具体措施有:(1)党政分开。党组织要从过去集中管理一切权力的领导方式中跳出来,在保证大政方针领导的同时,不包揽、代替政府决策,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决策作用。政府要在贯彻党的主张、意图的前提下,作出执行党的决策的具体执行性政策。(2)理顺党委对决策的领导权与人大最高决策权的关系。人大在决策时要充分体现党的意图,党委要支持人大充分行使决策权。(3)处理好人大与政府的相互关系。(4)人大在监督政府决策时,应切实加强与政府的联系,促使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与可行性。

第二,决策程度法制化。决策过程中应加以规范的程序有:(1)调查程序。(2)方案设计程序。(3)可行性论证程序。(4)社会交流程序。(5)决策合法化程序。

第三,充分发挥决策监控子系统的作用。(1)发挥内外两大监控体系的作用。(2)依法保护监控子系统成员的权利。

行政组织学作业3 以组织结构的方式为标准对信息沟通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下行沟通、上行沟通与平行沟通三种方式。

一、请你分别详细分析这三种组织沟通方式的优缺点。

下行沟通是指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和沟通。其优点主要有:(1)领导把组织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意图传递给下属,从而给下属指明工作的目标,明确其职责和权力;(2)领导可以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要求传达给下属,与下属协商解决,可以增强下属的归属感;(3)下行沟通可以协调组织中各层次的活动,增进各层次、各职部门之间的联系和了解。其缺点是由于信息是逐级传递的,所以在传递过程中会发生信息的搁置、误解、歪曲,从而影响沟通的效果。而且长期使用下行沟通,一方面易形成一种“权力气氛”,影响士气;另一方面会养成下级依赖上级,一切听从上级裁决的权威性人格,从而使下级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上行沟通是指组织中的成员、群体通过一定的渠道与决策层进行的信息交流,如下级向上级定期或不定期的汇报工作,进行情况或问题的反映,征求意见等。其优点是:(1)下级和组织成员将自己的看法、意见向上级和领导反映,能够获得一定的满足感,能够增强下级的参与感;(2)上级和领导可以通过上行沟通了解下级和组织成员的状况、存在的问题等,作出

5 符合实际情况的决策。其缺点主要是:在上行沟通的过程中,下级因地位、职务的不同有一定的心理距离和障碍;下级往往害怕领导打击报复,致使下级不愿反映真实情况。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上行沟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层次过多,下级的意见不能及时反映到上面;上行沟通 的渠道不畅通,人民群众缺乏上情上达的机会与途径;领导作风不民主,存在压制下级意见、打击报复、官僚主义等恶习,致使人民群众敢怒不敢言;下级和下属的权威性人格使其缺乏参与感;等等。

平行沟通,又称横向沟通。指在组织系统中处于相同层次的人、群体、职能部门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其优点主要有:(1)办事程序和手续简便,节省工序和时间,办事效率高;(2)可以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协调,消除相互之间的冲突、扯皮,增进团结;(3)可以增进组织之间和组织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助,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克服本位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弊病。

二、针对上述分析,结合你的工作实际,举实例具体分析这三种组织沟通方式是如何运行的?在具体的组织沟通中,这三种组织沟通方式是如何互为补充并发挥优势的?(可以举实例进行分析,也可以拟题写成一篇小论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1998年,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开展了“沟通宣传周”活动,向员工推出了众多的沟通方式:

(1)“我建议”。这是上行沟通。通过这种沟通,可以使下级和组织成员将自己的看法、意见向上级和领导反映,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增强其参与感;同时,上级和领导可以通过上行沟通了解下级和组织成员的状况、存在的问题等,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决策。

(2)“畅所欲言”。这是平行沟通。这种沟通方式可以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协调,消除相互之间的冲突、扯皮,增进团结;还可以增进组织之间和组织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助,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克服本位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弊病。

(3)“报纸及杂志”。这是下行沟通。通过这种沟通方式,领导可以把组织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意图传递给下属,从而给下属指明工作的目标,明确其职责和权力;领导还可以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要求传达给下属,与下属协商解决,可以增强下属的归属感;还可以增进各层次、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和了解。

(同学们实际回答本题时,还应对以上案例进行分析,说明这三种组织沟通方式是如何互为补充并发挥优势的。)

行政组织学作业4

一、名词解释

1.行政组织学习

以行政组织为主体,是指行政组织为应对环境变化,提高治理能力,进行系统化、持续的集体学习过程。

2.行政组织文化

所行政谓组织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行政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对组织及其成员具有持久影响力的行政价值观、行政意识、行政规范和行政思维模式的总合。

6

3.标杆管理

所谓标杆管理,就是从分析本行业的标杆的行为着手,学习其成功的经验,以提高自身绩效的一种绩效管理方法。

4.工作再设计

就是通过对工作进行重新调整和再设计,使工作更有趣并富有挑战性,以此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

二、单项选择

1.( D )是管理冲突的基础。

A.提出解决原则

B.找出解决策略

C.形成解决方法

D.冲突分析

2.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此种形式的信息沟通为( D)。

A.非正式沟通

B.单身沟通

C.组织沟通

D.正式沟通

3.20世纪90年代( A

)开始研究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并提出了组织学习系统理论(OLST)。

A.陈国权

B.曾士强

C.吴琼恩

D.张国庆

4.行政组织文化主要包括行政制度文化和(A),但是受行政物质文化的客观影响。

A.行政精神文化

B.行政人员文化

C.行政领导文化

D.行政规范文化

5.行政组织文化相比于正式的组织规章制度的控制作用,它具有(

D

)的特性。

A.稳定性

B.实践性

C.强制性

D.软约束性

6.效率就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其关心的是(

C )问题。

A.投入

B.结果

C.手段

D.质量

7.1957年麦格雷戈应邀到联合碳化公司与公事人事部门联合成立顾问小组,把训练实验室的技术系统地在公司使用。这个小组被称之为(

C )。

A.“团体动力小组” B.“拓展训练小组”

C.“组织发展小组” D.“T训练小组”

8.美国心理学家埃德加.薛恩在其《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 C

)。

A.组织变革模式

B.有计划的变革模式

C.适应循环的变革模式

D.系统变革模式

9.缓解策略比回避策略更(

B )。

A.退一步

B.进一步

C.不退不进

D.没有可比性

10.组织发展起源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的调查反馈方法和实验室培训动力。它的先驱是法

7 国犹太籍心理学家( D )。

A.哈特

B.孔茨

C.西蒙

D.烈文

三、多项选择题

1.行政组织学习途径之一的试验,可分为(AD)。

A.持续性试验

B.稳定性试验

C.设计性试验

D.示范性试验

2.以资料为基础的组织发展技术包括( BD)。

A.统计法

B.调查反馈法

C.工作分析法

D.职位期望技术

3.从组织沟通的一般模式和组成要素来看,组织沟通具有( ABCD

)等特点。

A.动态性

B.互动性

C.不可逆性

D.环境制约性

4.目前在理论界,对行政组织文化的理解主要有( ABC)。

A.大行政组织文化概念

B.小行政组织文化概念

C.辩证综合的行政组织文化概念

D.多元行政组织文化概念

5.绩效指标包括的要素有( ABD)。

A.考评要素

B.考评标志

C.考评对象

D.考评标度

四、简答题

1.

简述格雷纳组织变革模式。

哈佛大学教授格雷纳提出了一种按权力来划分的组织变革模式.他认为,一般组织的权力分配情况可分为三种:独权、分权和授权。

一是独权。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变革往往由掌握最高权力者来决定,由下级来执行。在这种管理方式下,组织变革有三种方式:命令式、取代式和结构变革。

二是分权,就是实行权力分享,让下级参与变革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种变革方式:团体决策变革方式、团体解决问题方式。

三是授权,即将权力和责任转交给下属,由他们自己去决定变革什么和如何变革。这种变革也有两种方式:个案讨论的变革方式、敏感性训练的变革方式。

2.简述民主的基本价值。

第一,民主是社会成员人格尊严和生存权利的基本保障。第二,民主是实现社会各种利益诉求有效整合的基础。第三,民主是实现社会有序沟通的唯一途径。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减少冲突。

为了防止冲突的破坏性功能放大,从而减少或化解冲突,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谈判。谈判实质上是一种交易,一方先提出建议和要求,另一方作出评估和反应,反之亦然,直至达成协议。(2)设置超级目标。当对立双方的目标不可调和时,可以考虑有没有设置双方一致的、更高层次的目标的可能性。(3)第三方介入。在矛盾陷入僵持层面时,引入第三方力量有助于缓和紧张态势。第三方可民主充当调停者、协调者或仲裁者的角色。(4)结构调整。一种办法是对个别人员实行调整,把在冲突中起关键作用的人调离或者撤换。另一种办法是作机构重组,对人员、职责、资源等重新配置;或者设置一个综合领导,让冲突各方归并到其属下由其协调管理。

2.试述行政组织绩效评估的意义。

绩效评估作为管理的中心环节对行政组织绩效管理以及组织自身都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包

8 括:

(1)绩效评估对绩效管理具有基础性作用。首先,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的中心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绩效管理的目标是提升组织和个人的绩效,通过对绩效的科学有效管理,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组织效率和服务水平,因此,绩效管理需要建立一套机制来衡量绩效。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提供了一套指标体系和相配套的操作机制,寻找目标绩效与实际绩效的差距,并以此作为奖惩、晋升、培训等的依据。同时,绩效评估凸显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绩效管理源于现代企业管理应对信息技术和激励市场竞争的需要,而行下组织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与企业管理有着相似之处,包括市场取向、社会取向、分机取向等,而其中最根本的还是服务取向。这不仅是现实的市场竞争需求,也反映了行政组织公共服务的本质属性。传统行政管理以过程为中心,以权力、命令为特征,追求内部管理效率,重点在于管制。绩效管理的引入,把社会公众当成顾客,强调服务和顾客至上的管理理念,增强了行政部门对社会公众需求的回应力和对管理活动产出、效率与服务质量的重视。绩效评估通过设定绩效指标、民众参与评估等方式,使得行政组织的绩效管理逐步体现出按照顾客的要求提供服务、让顾客作出选择的原则和做法。

(2)绩效评估是行政组织内部管理的重要机制。从绩效评估对行政组织自身管理及组织目标实现的角度看,绩效评估具有以下几项功能:第一,绩效评估为行政组织提供了控制机制。如果发现绩效管理实施过程或具体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可通过评估及时纠正错误,使之导向组织目标所要求的方向。第二,绩效评估为行政组织管理提供了监督机制。它的存在促使政府必须按评估的标准而不是按自己意愿去行事,从而将政府行为导向更有效的为人民谋得的轨道上。同时,行政组织绩效评估为整个社会从外部监督政府作为提供了基准线。第三,绩效评估为行政组织管理提供了激励机制。根据绩效评估的结果确定奖惩、晋升及培训等是绩效管理起到激励作用的重要体现。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为公务员设定了心理预期,若获得怎样的绩效评估结果就能够获得怎样的奖励,这就会激励他们向这个组织预期的绩效目标积极、努力、创造性地工作,提高服务水平,改善工作态度。

上一篇:乡镇青年干部演讲稿下一篇:乡镇水利办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