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类学的读书报告

2022-12-07

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报告在工作与学习方面,已经成为了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是有着写作格式与技巧的,写出有效的报告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人类学的读书报告》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关于人类学的读书报告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书报告

时间停止,历史的特写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书报告

关于作品与作者

作品概述:每当一个能够真正影响世界历史的时刻——一颗人类的群星闪耀的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经历一段漫长的昏暗枯燥的岁月流逝。当这种关键的时刻到来之时,那些平时都慢慢悠悠地按着时间顺序发生或者并列发生的事件,都会被压缩在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刹那间表现出来,就如同发生了时间停止。人类的群星闪耀的时刻,这一时刻对世世代代的发展进步作出不可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作者简介: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出身于富裕的犹太人家庭。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作者青年时代游历世界各地,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鼓吹欧洲的统一。20世纪20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和理想幻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心得体会

看完了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之后,有了一种当初看完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一样的感慨,也许名人的事迹被广泛流传,然而当一件件不被人注意的细节事件在大师的分析叙述后,就变得更加的透彻入理,引发了读者无限的深思。

读完这本书后,最令我触动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作者对这些群星的选取,二是作者展现的一个个真实的鲜活的历史人物。

初看这本书的书名时,很下意识的就认为里面基本就是一些生命绚烂的,事迹出名的,功绩贡献名垂千古的,被众人膜拜了一代又一代的泛滥的名人,然而事实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整本书中,我真正比较了解的只有这几位:

拿破仑·波拿巴,人称奇迹创造者,法国近代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数学家。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保护人,瑞士联邦仲裁者。曾经征服和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广大领土,然而在书中,格鲁希却成为了对滑铁卢一战至关重要的人物。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是19世纪群星灿烂的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他所走过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即如有人所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伍德罗·威尔逊,美国第二十八任总统。少年时代就醉心于政治,他曾获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博士学位,是美国“学术地位最高”的一位总统,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他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之最杰出的六位总统之一,近代史上是具道德使命的政治家、“联合国”组织的启蒙者、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 虽然这些妇孺皆知的广泛为人所传颂的名人似星星般闪耀时,那一刻历史的天空变得澄澈,然而也可能在这一刻,可能是一个微小的,并不那么起眼的星辰在那一刻闪过光,改变了很多,却没被人们所注意,然后就消失了。书中记传的不全是那些被尊为神般的人,还有一些,在我看来是更加接近于一种小人物的心态,而又因为种种机缘巧合的原因留下了一

些辉煌或者不凡的人。 然而正是这种真实的接地气的选材,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无常和戏剧性,也许许多在历史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明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完美强大,在他背后,或许有着一个不知名的人物在历史上轻轻地推了一把,历史的车轮就前进了。

生活中亦是如此,很多时候,也许我们一直想要成就非凡,苦苦追寻,羡慕着风光的成功者,然而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没有发现的是,我们一个漫不经心的举动,其实产生了真正巨大的影响。不要妄自菲薄,不要轻言放弃,这是我从作者选材想到的。

回到内容,作品紧接着序言之后的就是一位名字都得念叨几遍才记住的历史人物——巴尔沃亚。他的身上有着一股冒险家的气质和特点,敢做敢想,不会去思考思量太多。他对于未知的财富宝藏有着偏执的可以说是深入骨髓的渴求,这种无尽的贪欲和对权力的追求,是一种赤裸裸的没有一丝崇高的目的,然而这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更加促使了他的发现欲望和进程,让他能在未知的海域穿梭探险,在危险的热带雨林跋涉,爬上落基山脉,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双同时看见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眼睛”。

巴尔沃亚有一个冒险家的勇敢,也有着不被各种外界条件所限制的天分,他能自己想出奇特的方法穿山越岭,在作者笔下,我可以清楚的感觉到他内心渴望着被人敬仰他发现太平洋的伟大功绩,并被人类历史所记载。但书中可以发现的是,他同时也有着许多的缺点,贪婪无止,残忍无情,原始野性等。作者笔下,他是一个优缺点并存的像身边人一般的历史人物,真实的人性展现在读者面前,比起那些神话了的圣人们,我个人认为这种被历史记住却被人们遗忘的人物,更加触动人心。

我想这也是茨威格的这部作品的特点之一,人性淋漓展现,我们能看见的不是那一尊尊雕像,完美无瑕,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真实的存在 。

就像茨威格笔下的托尔斯泰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大文学家,而是一个夹在理想与现实缝隙之间,在追求与妻子的固执夹缝间痛苦的老人而已;就像那个风光无限,令人敬仰的拿破仑将军,其实也会犯很多错误,滑铁卢命运一战,就是那么几秒钟的决定,格鲁希那么几秒钟的犹豫,就主导了接下来整个法国乃至世界的发展。那些耳熟能详的圣人们,其实他们都不是神,只是普通的人,站在历史闪光灯下格外耀眼而已,在他们背后有着许多同样的普通人,在发光发热,也许他们并不是出于崇高的信仰及理想。

无可否认的是,在茨威格的笔下,历史之所以非此即彼,并非是什么必然性或者历史规律,而往往只是一个偶然甚至是荒诞的细节,就左右了历史的悲惨结局。

回看全书,茨威格所讲的,大部分都具有悲剧色彩,而且有着让人深思唏嘘的巧合荒诞。既有让人叹息的悲剧,也有让人奋起的悲剧。时隔如此之久,唯一不褪色的只有历史,而在茨威格的笔下,历史又格外让人唏嘘,感慨。

第二篇:《人类性幻想》读书报告

这本书较靠前的部分给人感觉很接近《海蒂性学报告》,我想假如没有作者在最后若干章节细致的分析的话,本书除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之外必将一无是处。然而最后几章(准确地说,是第18~26章)的精彩展示让本书的阅读充满乐趣。

作者首先讨论了他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具体措施,非常标准,非常学术化,同时对于一般读者来说也可能非常无聊。事实上,作者可以把自己的研究过程编写成一个案例,然后发布到最新一版的《心理研究方法》上。接下来讨论了大量的性幻想行为,这些行为本身可能并不陌生,没有出现特别令人不适或是特别罕见的内容。虽然有一些人的性幻想非常复杂细致(第14章最后一个案例),但是仍然处在我们的可以理解的范畴之内。

作者首先探讨了一些关于性幻想的一般性理解,比如说其普遍性,特征和对于一般人的意义。首先,性幻想对于每一个个体都是真实存在的,这是一种正常的行为,同时也是我们的思维结构中重要的一部分。弗洛伊德认为性幻想是性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的补偿行为,并且经常是童年经历的放大和夸张。至于幻想本身,它很少被分享,并且在一些案例中,给幻象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第24章中的西班牙天主教移民认为其性幻想会让自己在炼狱中的大火中受折磨)。性幻想在经常和施虐——受虐有关,并且通常的性幻想对象是身边人而非名人。

我想如果把这个结果直接照搬到中国来,可能有些唐突,毕竟包括性幻想在内的性实践和文化有巨大的关联,我最为质疑的一点是在东方的耻感文化下,性幻想是否会像在英国样本下一样给人带来如此之大的心理压力。

作者从第18章开始具体分析性幻想为什么会以现有的形式出现。就像是常见的精神分析治疗师一样,他使用了经历,特别是童年经历来解释性幻想的来源。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因为性幻想并不需要成为现实,便更多的不受外在世界的束缚,也更进一步地表现了童年经历所造成的影响。在作者所列举的许多案例中,童年经历几乎被复制了出来,而不是通过象征的方式予以体现。而这种经历越特殊,在性幻想上的反映也愈加离奇。

第22章《性幻想的十四种意义》是全书的精华所在,其中应着重注意的是,性幻想除了自我满足之外,还可以进行自我安慰,无论是孤独的慰藉,抚平创伤还是平衡自我,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也就是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性幻想让我们更健康。不过根据作者的总结,性幻想之所以能让我们感觉更好,是因为它们只会是幻象。如果试图让性幻想成为现实,那么也许它会让现实变得难堪。书中有这样的一个案例,男士很希望和妻子肛交,他一直通过这种幻象让自己满足。然而在不懈的说服努力之后,在他们肛交的过程中妻子的括约肌失禁,然后把床单上弄得很不堪。从那以后他们的性生活成了灾难,并且最终导致了婚姻破裂。

性幻想是进行自我了解的重要方式。不过正如许多其他心理分析学派的共同特点,它更关注个体间的差异而非共同之处,因此对于最普通的性幻想,其着墨力度很是一般。然而这本书中的分析(第四部分 性幻想之源)应该对于专业人员或是爱好者都有指导意义,并且阅读的过程非常轻松。

第三篇:文化人类学读书报告《菊与刀》

浅谈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

浅谈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

——评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亟需制定战后对德、日的政策。而对日本,美国并不了解,因此美国政府动员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研究日本。《菊与刀》一书便是作者本尼迪克特受美国政府委托进行研究的的研究成果报告。本文是笔者在文化人类学老师的推荐下阅读该书后写下的一些感想。文中对该书剖析和评论的重点主要是作者本尼迪克特在书中使用到的、对笔者影响颇深的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 关键词:《菊与刀》文化人类学

①在本学期的“文化人类学”课程中,笔者有幸聆听了教授这门课程的骆老师关于《菊与刀》这本书的介绍。在介绍中,笔者不由产生了一个很大的疑问:作者本尼迪克特本人从未到达日本,无法进行人类学中最为看重的“实地考察”,为何能够如此准确得得出其研究结论并且该结论如此贴合实际?带着这个疑问,笔者阅读了这本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著作——《菊与刀》及几部相关著作,并将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因而有了本篇读书报告。

(一) 纵向研究方法与横向研究方法

在无法亲自到当地考察的情况下,作者把战时被美国拘禁的日本人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大量参阅书刊和日本文学及电影,才写成本书。因此笔者认为,该书中最主要的两个研究方法是纵向研究法与横向研究法。所谓纵向研究,即通过日本民族在漫长历史中所形成的一些民族性格加以研究,进而推导出当时日本民族的大众心理;而横向研究,则是通过对日本人的民族习惯和西方及东方其它国家的民族习惯加以比较,从而得出日本人性格上的特殊之处,进而推导出日本的民族性格。

纵向比较方法主要运用在该书第三章中,该章从日本幕府时代形成的森严的等级制度出发,参考了当时日本家庭之中仍盛行森严的“家长制”以及战俘中几乎所有人都对天皇有着近乎狂热的崇拜,最终得出了“日本民族制度化”的结论。这个结论的核心观点就是:在日本,天皇是日本精神上的最高统治者,是日本国民的象征,是国民宗教生活的中心,是超宗教的信仰对象;同时,日本的等级制度虽已不再严格盛行,但几乎所有国民都承认天皇的统治权——这种统治权并不是行政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因此,本尼迪克特认为,只要天皇签署投降合约, ① 商务印书馆1990年出版;吕万和,熊达云,王智新译

第1页

浅谈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

即使日本抵抗最为激烈的太平洋战场,也会乖乖放下武器,接受成为敌人俘虏这一待遇。当时,大多数学者对其结论表示嗤之以鼻,因为日本军队被俘与战死者的比例大约为1:120,并且当时日本军队面对先进的美国武器并没有感到丝毫的惧怕,在“精神必定战胜物质”的口号下,日本军队战斗意志之顽强令美国深感震撼。在此情况下,作者的观点很难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但最终结果正如大家所知道的:1945年8月15号,日本裕仁天皇宣读同意接受波茨坦公约的无条件投降诏书,命令各战区的日本军人放弃抵抗,向盟国军队投降并于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正式举行投降仪式。天皇命令下达之后,几乎所有日本军队都放弃抵抗,甚至对投降抵触情绪最大的日本“关东军”也向其战区的苏联及中国表示投降。更令人诧异的是,当以麦克阿瑟将军为首的对战后日本本土实行占领的美国官员踏上日本本土后,非但没有遭到任何形式的抵抗,反而受到日本上下的热情欢迎。不得不说,本尼迪克特十分具有远见,但更为重要的是其得出这个结论的研究方法十分正确。因此,在文化人类学研究当中,研究者应清晰的把握该民族的历史,找出该民族历史中存在并在现实生活中仍具有外在或内在征兆的文化加以研究,力求找到该民族隐藏在历史之中的文化特性以完成对该民族的认识。这种方法也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历史的一个重要作用——通过历史,认知当代,正如美国学者科林伍德说的:“历史学是‘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①

横向比较方法在该书中则运用十分广泛,书中第

四、第

五、第

六、第八章均有用到此方法。作者本人对这种方法十分推崇,在其另一部著作曾提到“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一种使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模式”②,因此必须通过比较,找到一个民族独有的文化特征,才能将该民族从世界众多民族中区别开来。因此在《菊与刀》中,作者将日本的政治、法律、文化等各方面分别同西方及东方其他国家作比较,得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结论。政治上,作者将日本政府机构和西欧国家比较,得出了在日本“人民的舆论”是完全没有地位的,决策者永远只能是那些“阁下”们的结论。法律上,作者将日本人对法律的理解与其它民族对照加以研究,得出了一个日本民族独有的法律观:按照日本人的观点,遵守法律就是对他们的最高恩情——“皇恩”——的回报。因此日本民族不会像美国人那样对待法律,认为法律都是“对个人事 ①② [美]科林伍德:《历史的观念》,38页,何兆武、张文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美]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45~46页,张燕、傅铿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第2页

浅谈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

务中的个人自由的干涉”,从而无条件的服从法律,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由这点来看,似乎日本军队在接到天皇的投降命令后,所表现的前后如同判若两人的矛盾举止似乎是可以理解的了。文化上,作者把日本的人生曲线概括为“浅底U字型曲线”,即幼儿和老年期间具有充分的自由,但青壮年时期则要受到严格的束缚,而美国人的人生曲线则刚好相反,即幼儿老年期间要受到很大的约束,而青壮年时期则有很大自由。作者认为,日本人的人生与美国人相比,无疑是具有很大的优势的:在一个人体力最强、精力最旺盛时,无疑需要背负更大的责任,从而就需要社会、家庭等各个方面的约束。因为他们坚信:约束是最好的精神修炼。总之,本尼迪克特认为,日本文化有着许多其他民族所不具备甚至难以理解的因素,这点与西方十分不同。而笔者认为,如果非要概括,“西方文化的要点是‘以自由为体,民主为用’”①,而日本,则很难概括出它的文化要点,本尼迪克特的“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厌旧,服从而又不驯”理论仅仅揭示了日本民族文化中的矛盾性,而这仅仅是日本文化的一个特点,而不是“要点”。因此,对日本这个民族,还应当加以更加深入的剖析和研究,尤其是对日本对外扩张首选对象的我国而言,更应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以绝对公正的态度进行文化人类学研究

对于《菊与刀》这部人类学,笔者认为它绝对不会是作者站在美国人的角度去审视日本而写出的作品。书中虽然较多的将日本文化与美国文化进行对比,但这只不过是由于美国文化可以较全面的概括西方文化的特点而已。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绝对不能戴上有色眼镜,而应当以绝对公正的态度去进行研究。就作者本尼迪克特而言,她十分清楚地认识到这点并加以行动,对美国当局的许多违反文化人类学的活动,作者都加以否定甚至批判。例如,针对美国当局许多人要对日本进行“完全意义上的占领”——即在战后对日本进行完全管制的情况,作者在第八章对此观点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作者写道:有些美国人叫嚷,只有我们推行平等原则,日本人才能获得自尊。他们其实是犯了民族自我中心主义的错误。诚然,作者受到美国政府的委托,是不应当说出如此攻击当局决策的话来的,但人类学研究就必须有严谨的态度,如果只站在本民族的角度来观察其他民族,是根本不可能得出什么有价值的成果地。因此,在进行有关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时, ① 冯友兰:《冯友兰选集》上卷,665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第3页

浅谈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

既不能抱有民族自尊主义,认为出本民族文化之外,其余民族文化都没有可取之处。也不能带有文化歧视观点,即用自己的眼光来看的,凡是“落后”的文化都没有可取之处。教授笔者“文化人类学”这门课程的骆老师经常给学生强调的一句话就是:不要用“先进”和“落后”两个词去形容文化,文化并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这种绝对公正的态度,是值得每一个研究文化人类学的学者和每一个学习文化人类学的学生都应当怀有的。

(三)多推一的表达方法

在对其它文化进行研究时,常常有需要表达的内容,用本民族的词汇很难准确、完整地概括出来,甚至本民族中根本就没有与之相关的词汇。学者心中了然却表达不出来,确实是文化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个问题。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就使用了一个简单而有效地方法避免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多推一的表达方法,即使用本民族语言中的多个词汇来表达研究民族的一个词汇。众所周知,日本民族的许多文化观点迥异于西方文化及许多东方文化,因此其语言中的许多用词非常之古怪。例如,在日文中,“报恩”、“报仇”、“以德报怨”以及“以怨报德”都是一个词语,统称为“情义的回报”。再比如,日本民族的军人常在最后关头“向天皇尽忠”而剖腹自杀,这点在西方甚至包括在中中国,都是“自我牺牲”的范畴,但日本人却从来没有这么想过。他们认为,这么做只是“报答天皇的情义”,这么做并不是高尚的,相反,不这么去做才是不正常的。因此,这个词不应当完全是“自我牺牲”,而是带有“自重”的性质了。

而本尼迪克特在本书中十分注意词汇的表达,在美国文化与日本文化在用词上有异议时,常采用多个词汇去解释在日文中只有一个词语甚至只有一个字的词汇。这一点在全书各章中几乎都能找到,这里仅仅举一个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日本人所说的的“恩”,在英文中是包含了很多层面的意思的。包括“obligation”(义务),如父母对子女的“恩”;有“loyalty”(忠诚),如臣民对天皇、下级对上级的“恩”;有“kindness”(关切),如同龄人、同伴之间的“恩”;甚至还有“love”(爱)的意思,如丈夫对妻子的“恩”。对于含义如此复杂的“恩”,作者只用了四个词汇就完美的诠释了它,不得不让人对这位伟大的女人类学家的智慧感到由衷赞叹。

多推一的表达方法绝对应当成为文化人类学家最常用的表达方法之一。它

第4页

浅谈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

可以使人类学家不必使用很长的篇幅去描写研究对象的一个词汇,从而使文章显得更加简洁。同时,也可以省去读者苦思许久却难以理解之苦,以增加他们的阅读兴趣。因此,这种表达方法应当值得推广到各个领域的写作之中去。

《菊与刀》一书中涉及到的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笔者对此书把握尚浅,因此无法一一列出并加以评价,就是本篇读书报告谈到的对上述几种研究方法的解析也有很多谬误之处,还请老师雅正。

参考书目:

[1]《日本文化史》,叶渭渠著。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文化人类学》,[美]艾伦·比尔斯著,骆继光等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 [3]《日欧比较文化》,[葡]路易斯·弗洛伊斯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全球通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西方文化概论》,方汉文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美]查尔斯·蒂利著,魏洪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第5页

第四篇:【读书征文演讲稿】读书,人类的灵魂

读书,人类的灵魂

我的人生,注定与校园有个美丽的约定,从走出校园又踏上三尺讲台,是一次生命绽放与职业理想的激情碰撞;我的生活,注定与书本有个擦肩的邂逅,从识字读图又传授育人,是一段梦回萦绕与徜徉书海的蓦然回首。

假如有人问我,你一路走来最喜欢什么?可能我会说,我喜欢溪水的宁静,它让我忘却烦恼,抵达纯洁的彼岸;我喜欢花儿的绽放,它让我万分欣喜,感悟生命的真谛;我喜欢早晨的阳光,它让我心旷神怡,触及自然的情怀。而我最喜欢的是读书的乐趣,它让我流连忘返,懂得用双眼认知世界,懂得用头脑思考人生,懂得用人生的足迹,去丈量历史的深度,时代的高度,生命的广度。

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一篇名为《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引起强烈反响,让人耐人寻味。笔者是一位旅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用他的视角去观察、去感触身边的中国人。在旅途、机场,中国人热衷于聊天玩游戏,而不会静下心来捧起一本书阅读。这篇文章触动了国人的敏感神经,如果疏远了读书,就等同于疏远了灵魂,疏远了再次认知世界的一次次机遇。

有位学者说过:一个人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阅读

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要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那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我们需要阅读充实自己,如果文化沙漠化,是永远无法支撑起五千年甚至更加久远的华夏民族。

读书可以增长见识,也能让人平心静气。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不仅是直接传递知识的方式,也是经验的积累,将一部分人获得的知识抒写成书广泛传播出去,不但促进了不同地域、不同种族文化和知识的交流融合,还能让有限的认识不断深化、扩宽。

读书可以学会思考,也能让人培养情操。读一本小说,我们总能带着情感为主人公的悲惨遭遇而扼腕叹息;读一篇散文,我们总会在优美的段落中涤荡净化难以平静的心情;读一章诗歌,我们总会在字里行间寻找人生的方向和旅途的归宿;读一篇新闻,我们总会在温暖的背后思考着国家的力量和社会的责任。

读书可以增进情感,也能让人萃取甘露。文字传播的初衷,就是让人更加冷静聪明,用知识武装头脑,去不断地创造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里,有的人麻木不仁,有的人袖手旁观,有的人奋不顾身,有的人勇往直前。精神的世界里,只有从喉咙吼出歇斯底里的呐喊声,才是民族的希望。

阅读吧,朋友!

第五篇:《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读书笔记

来源:中国树仁教育网 发布时间:2009-07-13 16:03

公共选择理论的基础奠定在一个十分简单但却很有争议的根本思想之上,即担任政府公职的是有理性的自私的人,其行为可通过分析这些公职担任者在其任期内面临的各种诱因而得到理解。这种思想的主要推论是政府的缺陷至少和市场一样严重,所以政府不一定能纠正市场错误,事实上反倒可能使之恶化。这一学说攻击了势力强大的两大学术集团所珍视的理论:一批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只要采用“福利经济学”的处方就可以实现公众利益,而一批政治学家则认为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多元化竞争将为公众谋得利益。简言之,公共选择理论的宗旨是把人类行为的上述两个方面重新纳入单一的模式,该模式指出,社会行为模式的特点,是在经济市场或在政治市场活动的人采用不同方式处理人类决定的过程。一切传统模式都把经济决定视为制度的内在变化,而把政治决定视为外部因素,人们拒绝就这些外因的规律及其生产进行探讨。该模式指出:承担政治决定的结果的人应该就是选择决策者的人。这番话奠定了整个公共选择理论的基础,从此将经济学引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法和经济学又被说成是法律的经济分析,因此,可以说是将理性选择的方法运用于对法律的研究,这里的法律和教科书在范围上并无二致,都是指法令与条例、法官造法、条约和习惯法。然而我们并非只是来研究法律本身,还要研究法律是如何形成的,尤其是要研究法律实施的效果。

法和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系密切,但科斯(1994)认为仍然可以对二者加以区分。他认为法和经济学强调乃至显示了经济分析对于法律研究的重要性,新制度经济学则着重于制度的重要性——主要是企业、市场,当然也有法律——这对理解经济系统都是非常重要的。科斯还预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领域将会彼此分离,逐渐的变成不同专家的领地。一开始,法律分析中的许多洞见可以通过理解人们的选择来获得,所以,经济学家能够对理解和解释法律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一旦作为实际工作者的律师们熟悉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之后,他们对研究对象进一步的解释和理解将使得他们超越经济学家在这一领域的工作。律师能够提炼出新方法,因此可以加深对特定对象的研究。这将推进法和经济学的进展。

经济学是方法论个人主义的,总是假定个人最大化是决策的基础。这就是说个体行为是进行分析的基本单位,所以像公司或者是州或地方政府的行为也应该在个体的立场上进行考察。作为一个分析工具,在最大化个体利益这个意义上讲,方法论个人主义本身并没有伦理上的含义。

另外,方法论个人主义不需要认定人都是自私的,准确的说应该是自利。在这里,自私的含义是指他在决策时仅仅考虑了自己的福利。多数的法律经济分析中,理性假设并非仅仅意味着利己,但这并不动摇经济分析的性质,而只是对特定对象来说假设必须进行修正的一个例子而已。譬如在家庭法中,通常假定父母对待孩子是利他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也非暗含说个人可以脱离其他人单独进行决策。作为一种经济分析方法,博弈论是研究个人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交互中进行选择的,在博弈论大行其道的今天,这显得尤其重要。

由于信息的缺乏,以及人类掌握信息能力的局限性条件的限制,人类的理性总是有界的。据此可以说,人们并不最大化其效用而只是要达到一个满意的效用水平。然而,在主流法和经济学里信息问题是通过承认获取信息的高成本,从而理性的个体故意限制了信息搜集而来引入的。

近来法和经济学的发展通过分析社会规则的影响效果而将其领域拓展到了市场分析之外。社会规则的存在可以作为对人类行为解释的一个基础,这是对理性方法的一个替代。在许多个案中,个人常常因为规则使然选择一定的行动,而不是通过建立在成本收益基础上的理性计算,Elster认为这可以使得理论的解释力更为强大。在法和经济学中,自从Ellickson得出了不同于科斯定理预言的结论之后,社会规则开始特别引起学者们的注意,Ellickson的那个结论认为即便谈判起点在清晰产权的基础上,讨价还价也并不能得出一个有效解。虽然遵守社会规则并不总是有助于获得高效的产出,人们总还是简单的选择遵守。

因此,人类是在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中进步的,而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大多数人经常是为错误观念所蒙蔽而不觉。当我们回头巡视时,通常会发现那些曾经十分流行的东西竟然只有很少的合理内容。经济学家也不例外,他们经常沉迷于一些空中楼阁的论题而不自觉,等到一天醒悟时才发现大量的论著只不过是废纸一堆。这一过程可以持续数十年,例如20世纪后半期经济发展理论的繁荣却并未解决发展问题;计划经济理论也曾在中国成为“显学”而被长篇累牍地加以“研究”;再如当今充斥各个知名学术刊物的博弈理论也可能又会是昙花一现。正因为如此,科学的进展才如此缓慢时常停滞,真正的创新才难得见到。这也可能是大自然用于控制人类认识进步的一种手段。

上一篇:高一下班主任工作总结下一篇:关于未交作业的保证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