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新生情绪安抚

2022-07-19

第一篇:小班新生情绪安抚

2018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应变题:如何安抚情绪更有效

应变能力是公务员面试中最重要的考查要素之一,其中有很多题目在回答过程中都免不了要“安抚情绪”,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就与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安抚情绪更有效。

【例题】某奢侈品店门口的霓虹灯通宵亮着,有群众举报说影响休息,店主说是为了宣传商品并强调自己交了电费,双方僵持不下,情绪都比较激动,领导让你处理,你怎么做? 公务员面试备考攻略 | 公务员面试热点新解 | 公务员面试模拟天天练 历年公务员面试真题解析 | 历年公务员面试考情分析及预测 【第一招——分离隔离】

正如生活中遇到双方打架时,我们需要将双方拉开,避免产生人身伤害,在处理题中此类争执纠纷时我们应首先考虑将双方拉开,使双方能够冷静下来,避免问题升级。

【第二招——耐心倾听】

做好倾听,倾听是良好沟通的开始,先给对方充分表达的机会,让对方的情绪得以宣泄,感受到对其的尊重,对方才会静下心来听我们讲。

【第三招——感同身受】

很多劝说难以取得效果,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一开口就批评教育,引起对方的烦感。最佳的方式是先要理解对方,先换取对方的理解与认同再进行深入的沟通。比如本题中作为进行调解的工作人员我们应理解店主点亮霓虹灯的初衷及群众需要良好休息环境的需求。

【第四招——借助外力】

有时一个人的力量难免显示单薄,如果能找到威望比较高的人帮忙协助就起到更好的效果,如长辈、警察、居委会主任等,本题中没有说明“我”的身份,我们也可以考虑联系居委会工作人员协助处理。

【第五招——以暴制暴】

当情势比较危急的时候,我们可以适当采用暴力手段让双方冷静,例如批评、大声呵斥等,此项运用必须要注意场景和身份。例如如果本题中的我是一名民警,面对肢体冲突,可以先当面呵止,如果呵止无效的话可以鸣枪示警。

第二篇:浅谈如何安抚小班哭闹的幼儿

【摘

要】刚入园的幼儿因突然改变了生活环境、脱离了家庭的熟人而与一群完全不认识、不熟悉的人在一起便显示出了很多的不适应,哭闹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他们宣泄自己内心不满和焦虑的手段之一,教室一度成为“哭海”,安抚幼儿、稳定幼儿情绪,让幼儿逐渐熟悉环境、停止哭闹、爱上幼儿园成为幼儿园小班开学的重点工作之一。

【关键词】安抚 刚入园幼儿哭闹 浅谈

每年的九月份,幼儿园都会在哭闹声中迎来一群新生,特别是小班的孩子哭闹现象更为严重。他们有的还没进教室就开始大哭大闹,有的在教室里拽着家长的衣角不肯松手,有的则从早到晚持续哭喊着问老师:“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还有好久放学?”,有的干脆要逃跑、不进教室等现象,从而导致无法组织正常的活动。如何使这些孩子尽快地停止哭闹,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是老师和家长共同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根据我以往的观察和带班的经验,总结以下方法:

一、在最短的时间内叫出孩子的名字,消除幼儿的陌生 紧张心理。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亲人的庇护之下,很少与同伴或是陌生人一起玩耍,当他独自一人进入一

1 个陌生的环境中,必然会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老师如果能随时地叫出他的名字,会使幼儿感到安全。因此,在孩子来园前我都会提前熟悉孩子的名字,让每个孩子的名字在自己的脑海中都有印象,还为孩子制作精美的奖牌,上面写上每个孩子的名字,并用漂亮的丝带穿好,在孩子来园的第一天,亲手给孩子挂在脖子上,并亲切地告诉他:“我送你一件礼物,我还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你挂上奖牌真神气,如果哭鼻子,就难看了”……这样一做,孩子觉得老师认识了他,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不再是陌生人了,孩子自然也乐意与老师亲近,消除了孩子对老师的陌生感和紧张心理,这样会很容易在师幼间建立友好的感情,减少孩子哭闹现象。

二、创设丰富有趣轻松的环境,“诱惑”幼儿“不想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陈鹤琴先生曾在一次演讲中就提出,教师要解决幼稚生的入园适应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要“设置丰富的教育环境„„以便转移小孩子的心情,使他从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当中消失对环境的陌生感。”创设一个丰富的环境,重要的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乃至不同性别来创设。我们可以投放一些与家庭生活相关联的、让孩子感受到既熟悉又亲切的、情感有所寄托的一些玩具,如:娃娃家的锅、碗、瓢、盆、勺子、炉子、蔬菜、娃娃等玩具;孩子从家里带来的一些宠爱的电动汽车、玩具熊、布娃娃等玩具;以及能让

2 孩子爬爬、跳跳的运动器材等等,这样的环境可以大大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幼儿想家的情绪,减少孩子哭闹现象。

三、用“小动作”多给幼儿鼓励,做孩子们的“妈妈”。 在幼儿每天入园时,用微笑迎接孩子,不嫌弃孩子哭闹,抱抱孩子、亲亲孩子,和孩子聊聊天,让孩子不再感到孤单。哭的孩子可告诉他“老师想你了,你来幼儿园,老师真高兴。”对不哭的孩子说:“你真棒,老师最喜欢坚强、勇敢的孩子!”这些“小动作”不但稳定了幼儿的情绪,又进一步增进了和孩子们之间的感情。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也从不吝啬我的言语和行动,经常夸奖他们、亲吻他们,使孩子真正感到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他们。当幼儿有一丁点儿进步时,教师要及时以肯定和表扬,让幼儿愉快度过每一天。

去年我班有个孩子,第一天一进教室就哇哇大哭起来,我从家长手中接过孩子,对她说:“芳芳,你看幼儿园有好多的玩具,还有这么多好朋友一起玩,咱们不哭好吗?”孩子只顾着哭闹,对我不理不睬,我一看这办法不行,低下头在她小脸上亲了一下,芳芳停止了哭闹,对我说:“老师,只有妈妈才会亲我的,你怎么亲我呢?”我借此机会说:“那就让老师也做你的妈妈吧!”孩子有点不好意思,停止了哭闹,笑了。

四、开展简单好玩的游戏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喜欢野外生活的。”小班幼儿更是如此,因为好玩是幼儿的天性,丰富多彩的活动最

3 能吸引幼儿、留住幼儿,尤其要以幼儿园同龄幼儿集中的优势,让幼儿感到集体生活的乐趣。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幼儿。例如,为了满足幼儿喜欢户外活动的需求,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去玩大型玩具(玩滑梯、迷宫等),组织幼儿玩沙土等;我们还可以开设活动区,在活动时老师参与活动,并且到各个活动区内照顾组织好孩子。这样孩子们会完全放松地去活动,在自由自在的玩耍中,让他们感受到极大的乐趣和满足。教师还可以给幼儿讲好听的故事,带他们唱他们喜爱的歌曲,做他们喜欢做的游戏,教师在游戏中充当角色,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小朋友在一起有无限的乐趣,这样既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又可以利用这些游戏活动转移幼儿想父母的情绪,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的生活、学习。

五、对于个别“难缠”的孩子,可以适当地采用“冷处理”的方式

对于那种哭闹不止并且软硬都不服的孩子,适当地采用“冷处理”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慢慢冷静,然后再进行诱导。我班有个叫李欣的小女孩,由于从小是奶奶带大的,又住在公路边,奶奶担心在外面玩不安全,经常就是把她关在楼上一个人玩,很少与外界接触,造成了她性格孤僻,害怕与任何人交往,整天就是不停地哭,且不参加活动,我们一玩游戏也吓得大哭,不管用什么方式对她都不起作用,并且是老师越哄她哭得越伤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班的三个老师决

4 定对她采用冷处理的方法,看看她自己没人理的时候究竟会怎样,结果过了一会儿,李欣的哭声渐渐地变小了,并且时不时用目光来寻找老师,希望得到老师的回应,寻求安全感。这时,我们再对她加以关心,抱抱她,和她聊聊天,就这样,孩子自己就不哭了。

六、鼓励家长配合要“舍得”疼爱,减少孩子的依赖感。 幼儿园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环境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孩子们在幼儿园时逐渐适应集体生活,但每当下午或是周末回家后,再回到幼儿园,他们又是哭闹成群,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不能过分地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让孩子明白上幼儿园是一件必须做的事情。在家时可多给孩子们讲讲幼儿园有趣的事情、多给他们一些言语上的鼓励、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事情后要及时与老师沟通,配合老师指导幼儿按照幼儿园的要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千万不能包办。对孩子的教育要做到“统一口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幼儿的教育要求要一致,不能让幼儿找到“靠山”而顶撞正确的要求。家庭教育要与幼儿园老师的教育口径也要保持一致,要互相协调配合,使幼儿进步更快。

在工作中,我还会采用给家长模拟打电话、红花鼓励法、选“小老师”等一系列的方法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这些方法的运用,让孩子们渐渐熟悉、渐渐习惯了上幼儿园,在一周左右就基本上不哭了。

5 总之,小班幼儿在入园时哭闹是很正常的事情,相信只要教师不嫌弃孩子哭闹,想方设法地去关心、爱护、帮助孩子,带着一颗童心与孩子交往,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这样,孩子们就会很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忘记哭闹,开开心心的在幼儿园学习。

[1]《幼儿园教育规程》

[2]《如何让幼儿结束哭闹》,蓝之韵教案网。 [3] 《陈鹤琴论幼儿教育》,陈鹤琴

第三篇:如何帮助小班幼儿克服分离焦虑情绪

每一年的九月,是小班幼儿入园哭闹最厉害的一个月,开学的第一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有些幼儿当他被父母抱进幼儿园时刚刚还笑容满面可一看到快要进教室了,他们一下子就变了脸,拉着父母往外走怎么也不肯进教室。有些幼儿当家长抱着他踏进教室门时便紧搂家长的头颈又哭又闹,死活不肯进门,如果老师从家长手中抱过孩子,这些孩子就会大哭大闹,有的甚至打老师,咬老师,当他们看到父母已经真的走了,他们当中有的幼儿在幼儿园就表现出情绪不稳、少言寡语有的甚至是拒绝喝水、进食。如此现象,一般至少要持续几周,有些甚至长达数月之久。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叫作“入园分离性焦虑”。虽说一定的焦虑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但反过来说孩子长时间的焦虑则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这也正是我们老师和许多家长所担心的问题。

幼儿入园焦虑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于陌生环境的一种本能的不安全感和害怕感;二是对父母的依恋行为。为此,我园今年改变以往的方式,把新生幼儿的家长会提前到孩子入园前,目的就是要让家长首先要有个心理准备,了解什么是幼儿的分离焦虑情绪,家长应该怎样面对,怎样积极地配合幼儿园的教育,让幼儿尽快消除入园的分离焦虑情绪。幼儿进入幼儿园,家长如何配合教师消除幼儿的入园焦虑。我们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1.教师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和孩子们建立良好、融洽、亲切、安全的依恋关系

依恋是亲人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依恋对象不是单一固定的,可以是父母、祖父母、甚至没有血缘关系的其他人。因此,可以让幼儿在家长的陪同下提前入园,对于入园焦虑程度较高的幼儿,教师会给予幼儿更多的关爱,适当增加与孩子的交往频率,经常和幼儿进行身体接触,如拥抱、抚摸等。这样使幼儿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建立起信任关系,等到幼儿入园后,他们对老师有了新的依恋,与家人的告别就相对容易了。

2.帮助每个幼儿建立起自信

首先我们会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让每个幼儿学会正确的认识了解自己幼儿,认识到自己的是独立的个体,帮助他们建立“我长大了,我要上幼儿园,我会喜欢幼儿园的生活”的自信。其次是要使幼儿有成功的体验。当幼儿体验到“我会”“我能”“我行”时自信也就随之产生了。第三是教师要及时鼓励幼儿

3.注重培养幼儿的适应能力 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还与幼儿的生活能力差相关,在幼儿园不会做力所能及的事,这种不适应同样会引起幼儿紧张、焦虑。因此,在入园前请家长给予幼儿生活技能上的指导。例如要求幼儿坐好吃饭,自己洗手、洗脸,自己穿脱衣裤、鞋子,自己拿玩具等。还要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如按时午睡,按时起床,按时游戏活动等之类。

4.开展丰富的交流活动转移幼儿的消极情绪

游戏活动可以让幼儿宣泄情感,练习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使现实变得不那么使他恐慌。教师根据新入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需要,精心布置活动室环境和区域角。同时准备大量的活动材料和道具,如图书、玩具等幼儿感兴趣的物品来吸引他们,转移他们的注意力,稳定入园情绪。

家长要配合幼儿园做到以下几点: 1.上幼儿园前,先告诉宝宝:“你在幼儿园里开心地玩,当下午放学时,妈妈一定会来接你的”,这会让孩子感到父母亲并没有扔下他不管,他还会回到父母身旁的。

2. 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做事遇到了困难或受了批评,父母要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或找出做错事的原因,教育孩子要勇于克服困难,承认并改正错误,做个坚强的孩子。

3. 孩子若向父母提要求,对于合理的要求,要尽量满足;对不合理的或虽合理但一时无法满足的,要向孩子讲明原因。

4. 对于因病或其他原因间隔一段时间没上幼儿园的孩子,父母事先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让孩子对重返幼儿园有一个心理准备。同时,送孩子上幼儿园要持之以恒,没有特殊情况不要随意中断。

5. 送孩子上学时,父母一定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孩子看到你不高兴的样子,以免让孩子在幼儿园里为父母担心,这可避免孩子因为你的苦恼而加重他的焦虑。

6. 父母亲不要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路上,叮嘱他要听老师的话,要守纪律,要懂礼貌,唱歌时要大声,画画时要画大些,这些过高的要求、禁令或者劝告也会使孩子感到无法达到要求而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

除了上述几点,家长们还要记住六个字,“坚决、坚持、鼓励”

第四篇:小班幼儿午睡环节的情绪表现及回应策略

对初入园的小班幼儿而言,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会使他们感到不安、紧张、恐惧。尤其是午睡环节,他们的这种情绪表现就更加明显,并呈现出不同的类型。

[案例一]要睡觉了,琪琪却大哭着扑向午睡室门口。老师

一、大哭大闹型

抱住了她,试图安慰。但她却对老师又踢又咬,声嘶力竭地哭喊着:“我不要睡觉,我要找外婆„„”

[分析]从家庭走向幼儿园,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消失的依恋对象,幼儿的安全感缺失,借哭闹宣泄自己的分离焦虑情绪。

[案例二]邹志鑫选了张靠墙边的小床坐了下来。老师帮她

二、孤僻沉默型

脱衣服的时候。刻意与她交流。她却一言不发。躺下后,她一直将脸藏在墙角里默默流泪。

[分析]受家庭教养方式和个性的影响,幼儿分离焦虑感的外显行为各有不同。邹志鑫表现得比较内敛,在孤僻中默默承受分离的苦痛。

[案例三]睡下后不久,轩轩放声大哭起来:“姐姐,姐姐,

三、寻求安慰型

我要姐姐„„”老师坐在他床边轻轻拍着她,轩轩由大哭转为抽泣。当老师起身离开时,轩轩一把拉住老师的手说:“老师,你看着我,你坐这儿看着我。”

[分析]幼儿需要关心和爱护,轩轩已初步建立起对老师的信任,将对姐姐的依恋转移到老师身上,喜欢老师和自己进行情感交流。

[案例四]凤弥将对折的被子直接盖在身上,老师见了,走

四、拒绝帮助型

过去试图将被子打开,帮她贴身盖好。不料老师刚碰到被子,凤弥就一骨碌爬起来嚷道:“不要你碰,不要你碰。”“这样会受凉的。”老师边说边继续打开被子。“不嘛,就是不要你碰。”凤弥固执地又将被子折叠好。

[分析]小班幼儿的自我意识已萌芽,他们更注重自身的感受,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只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懂得别人要他做什么。当成人限制其行为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

一、身体接触

肌肤接触能给幼儿带来身体上的舒适感,情绪的放松及

针对上述不同的情绪类型,老师该如何有效回应呢? 心灵的安慰。老师应亲切地对待幼儿,经常与幼儿保持身体接触。如拍拍幼儿的小脑袋,拉拉幼儿的小手,抱抱、亲亲幼儿等。这不但可减轻幼儿的分离焦虑。还能使幼儿将对家人的依恋转移到老师身上。

一个新环境能否适应,通常取决于幼儿在这个环境中获

二、情感认同

得的实际感受。比如生活需求能否得到满足,情感需要是否受到关注和认同。所以当幼儿哭闹时,老师要表示对幼儿情感的认同,如对幼儿说:“我知道你很难过,好多事情还不知道怎么办。但我相信你会找到办法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三、个别提醒

幼儿年龄越小越不懂得掩饰情绪,而且表达的方式也常令人迷茫。如幼儿都安静地睡下后,一个幼儿忽然大叫:“老师,我要小便。”(睡觉之前,幼儿都上过厕所)“刚才不都小便过了吗?以后别这样了。”老师话音还没落,更多的幼儿叫嚷着要小便。究其原因是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好模仿,且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好的坏的都会模仿。为了避免出现类似情况,老师应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和幼儿说悄悄话,悄悄地提醒幼儿应该怎样做。

小班幼儿的情绪易受环境的影响,他们比较喜欢直观形

四、情境创设

象的事物。老师可创设拟人化的情境激发幼儿相应的情感,同时注重对创设情境的渲染,用自己夸张的表情、动作等来激发幼儿的某种情绪情感。如用柔和的灯光、绚丽的色彩、幽雅的音乐等创设温馨的寝室环境,又如以幼儿的某种情绪情感或其他典型行为为原型创编小故事,引导幼儿迁移故事中的形象、行为及结果,逐渐学会合理表达和分享等。

五、物质刺激

小班幼儿对食物的需要比较显著,当幼儿“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时,老师可采用物质刺激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如老师将糖果放在幼儿能看到的地方,说:“安安静静睡醒了的宝宝,老师就会奖励他一块糖。”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可以逐渐运用小红花、小礼物等物质奖励,或者鼓励性的话语等精神表扬代替物质刺激。

第五篇:情系灾区 安抚学生

4月20日上午8点02分,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大地震。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要求校团委立即对全校雅安地震灾区学生的家庭受灾情况进行摸底,认真做好受灾地区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情绪安抚工作。据排查,此次雅安地震,我校来自地震灾区学生家庭个别房屋在地震中受损,但所幸的是无人员伤亡。4月22日下午,“四川雅安地震灾区学生”慰问座谈会在一校区一楼阶梯教室召开,学校9+3办公室主任万银琼老师,校团委刘俊林老师,以及雅安地区的学生参加了座谈会。 万主任通报了此次雅安地震中受灾的整体情况,并且了解雅安地震灾区学生自己家庭受灾的具体情况。据了解,只有一名同学家住雅安市芦山县地震灾区,得知家里房屋受损外,幸运的是家人都健在。万主任希望同学们一是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念,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爱心援助下,雅安地震灾区的人民群众一定能够夺取抗震救灾的最终胜利;二是要安心学习,乐观生活,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克服恐慌心理,刻苦学习,用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让家人放心,回报社会各界对灾区的支持和关爱;三是要与家人保持联系,归宿假在回去途中注意安全,到家后及时的发短信或打电话向班主任老师报平安,安抚家人的情绪,希望他们早日摆脱灾难,树立美好的信心,重建美好的家园。学校也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同学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同时,要求团委老师要深入学生,继续做好安抚思想交流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地震灾区受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上一篇:宣传稿件写作培训下一篇:小班语言教学反思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