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秋天教案范文

2022-06-07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文字表达形式,直接体现着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设计教案是教师落实教育思想、实施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计划的总体方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编本秋天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部编本秋天教案范文

部编本《比尾巴》公开课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比尾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比、尾”等11个生字和提手旁,会写“把、巴”2个字。

2、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识字游戏——“摸尾巴”。

(1)导言: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快拿出你的小手,我们来做个摸身体的游戏吧!摸摸你的鼻子,摸摸你的耳朵,摸摸你的嘴巴,摸摸你的头发,摸摸你的尾巴„„ 预设:生疑惑,我们没有尾巴啊? (2)导学:我们人类没有尾巴,那谁有尾巴呢?(动物。)你知道哪些小动物有尾巴吗?它的尾巴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小动物尾巴的资料。) 预设: 我见过马的尾巴。马的尾巴长长的,和长头发一样。 我见过猴子的尾巴,它的尾巴也很长。 我见过燕子的尾巴,它的尾巴像剪刀。

(3)小结: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知道这么多有尾巴的动物。 2.板书:“尾巴”,识记生字。

(1)指名读词。 (2)指导学生观察拼音。发现“巴”没有声调,没有声调,要读轻声,我们把巴读得又轻又短,谁会读?(指名读,齐读)一起来拼一拼,读一读。

3.过渡:动物王国里有尾巴的动物可多了,前两天,它们进行了一场大比赛呢!它们要比什么呢? (板书:在“尾巴”前加上“比”) 4.认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1.过渡:你知道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比尾巴大赛了吗?想去看一看吗?那就赶快读一读课文,读完圈出生字认一认。 2.提出自读要求:

(1)边读边看插图,不会的字可以看拼音,注意把每个字的音读准确。 (2)找一找有哪些小动物参加了比赛,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三、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导学:瞧,字宝宝从词中蹦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多媒体课件出示:比 尾 巴 谁 长 短 把 伞 兔 最 公。 ) (1)指名小老师带读。(如果他读正确了,我们跟他读三遍) (2)一起拼读。

(3)带拼音读三遍,去掉拼音再读。

(4)做巩固游戏。(师出示生字卡片随机识字。) (5)学习新偏旁“扌”,识记生字“把”。

扌:读作提手旁。提手旁表示用手做某些动作。在字的左侧。(出示相应的字,如:打、拍、拾等。) 导学:今天的生字中也有一个带“扌”的字,它是哪个?“把” 和“把”很像的是?“巴”

你会给它们组词吗? 预设:把(车把)(把手)巴(尾巴)(下巴) (6)学生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再写在课堂作业上。

三、读句子,读好问句的语气

1、生字宝宝又跑到了句子当中,你能读好句子吗?(齐读) 一句一句出示三个问句。

2、细心的小朋友会发现在这三个句子的末尾都有一个像小耳朵一样的符号,他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标点符号,叫问号。问号出现在问句的末尾,怎样才能读好问句呢?听老师来读。

3、师范读三个问句。

4、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5、师生一问一答。

6、齐读三个答句。

7、同桌合作读读前两节,一问一答。

8、填一填前两节。 结束语:

猴子、兔子、松鼠比尾巴的结果是: (长、短、一把伞)还有三只小动物即将参加第二轮比赛,比赛结果怎样呢?咱们下节课再学习。

第二篇:2018部编本二年级教案第6单元

15.《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苦,感受大禹的顽强意志,读懂”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大禹的献身精神,从而了解大禹是一位伟大的英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复述课文内容,引读下面词语

滔滔 淹没 冲倒 无家可归 治理洪水 仔细察看 挖通 劈开 被制服 非常感激 伟大英雄 代代相传

2.齐读这些词语:想象故事。 3.理解“英雄”:什么样的人是英雄?

4.提出话题: 15课里被代代相传的伟大英雄是______? 大禹是做了什么事成了伟大的英雄的呢?齐读课题。 为什么大禹治水能成为伟大的英雄呢?

二、朗读感悟

(一)了解洪水的危害

1.观看洪水的视频:我们先来看看大禹治的是什么样的水? 2.交流

(1)说说, 你看到了什么?

(2)可以用第一小节的那个词来表达你所看到的? (3)把你看到和想到的这个词语所描绘得情景读出来。相机引导想象:读这个词语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会担心什么? “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 、“无家可归”

3.有感情的朗读第一小节:想象当时的情景有感情朗读。

4.小结:洪水多么凶猛啊,它夺走了人们的食物和家园,给人们带了巨大的灾难,人们没有吃的,没有住的,生活该多悲惨啊!

(二)感受治水的艰难 1.感受“决心”大。

(1)看到这样的情景,禹心中会怎么想?(提炼概括出“下决心”,有感情朗读这个词。) (2)出示“决心句”,朗读。 2.感受“治水”难。

(1)整体感知:他又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请你读出描写的句子。 你感受到治理洪水怎么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 (2)体会“察看句”

a治理洪水有多辛苦呢?先来看禹治洪水做的第一件事,出示“察看句”,指名读。 b交流:你看到禹在察看水流和地形时有多辛苦?

c引导: 看图,这就是千山万水,一座座、一条条,你能想象到要“走遍”会怎样的辛苦?走得路多脚疼,腰酸背痛,晴天,太阳当空照,会------,雨天,大雨滂沱,会--------, 刮风,被----- 下雪,被----- 多辛苦啊!读“走遍”“千山万水”

d小结:累、渴、饥、热、冷、疼、酸等等,这么多的苦,可以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千辛万苦),读这个词。把这些苦都经历了,就是“吃尽”,读这个词。

e朗读:这么辛苦,禹抱怨了吗?怕了吗?放弃了吗?为什么?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禹? (3)体会“引导句”

a 出示句子读:察看才是准备工作就已经千辛万苦了,引导洪水流入大海就更加辛苦了,有多辛苦?读一读句子。

b交流:引导洪水流入大海就更加辛苦了,有多辛苦? c引导深入:为什么,这些事做起来更辛苦?有多难? 古今对比:看图,现在人怎么挖河,怎么劈山的?

那时候有挖土机、有卡车、拖拉机、铲车吗?要把那么多的河挖通,要劈开这么多座山,只能靠什么?多难啊!简直难以想象。读 “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 感受艰难。 d小结:这么艰难,禹怕了吗?放弃了吗?为什么?你感受到禹是个怎样的人?

e 朗读:禹治理洪水的决心多么坚定阿,不怕苦,不怕难,勇敢顽强地和洪水进行斗争,这都是为了什么?齐读这小节,一起来感受禹的这份英雄气概。

(三)感受“三过家门”的无私 1.出示:治理洪水是多么艰难,多么辛苦啊,禹用了13年的时间治理洪水,在这十三年里,有一件事特别感人,是什么事呢?读一读课文第3小节。

2.这个故事就是有名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为什么那么有名呢?先来填一填故事里的那些数字。

3.抓住数字想象体会。

禹在外治水好多年了,好久没回家了,都不知道家里是什么样了,这一次看看快到自己的家了,他多想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_____,如果进了家门就能_____,那多么幸福啊!可是,一想到_____,他就这样走了,这一次,他没进家门。 又过了好长的时间,第二次看看快到自己的家了,他多想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_____,如果进了家门就能_____,那多么幸福啊!可是,一想到_____,他就这样走了,这一次,他又没进家门

又过了好长的时间,第三次看看快到自己的家了,家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他多想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 _____,如果进了家门就能_____,那多么幸福啊!可是,一想到_____,他就这样走了,这一次,他又没进家门。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抬脚就能进去阿,可是他却,齐读“一次也没有进去看看”。

讨论感悟:他不爱自己的家吗?为什么一次都不回家看看? 4.通过“儿子”深化 禹的儿子十多岁了,为什么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难道禹不爱自己的儿子吗?

小结朗读:禹为了治水,为了让大家过上幸福的生活,而顾不上自己的家,自己的儿子,这就是伟大的“舍己为民”精神。这种舍己为民的献身精神多么令人感动阿,所以这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就成了千古美谈。谁记住了这个故事,按照课文说给大家听一听。配乐背诵第三小节。

三、总结拓展。

1.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禹不怕千辛万苦,不畏千难万险,无私献身地一心治理洪水,十三年啦,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洪水被制服了”,看图,看洪水在各条河道里乖乖地流向大海,不再乱跑,不再淹没农田,不再冲倒房屋,老百姓呢?看图(读“安定的日子”。) 2.看看,人们是怎么感激他的 称他为“大禹”,代代相传 舜传王位给了禹。

人们建立纪念馆,塑像等纪念他。

3、对照着“英雄”的意思,联系大禹治水的精神,说一说,大禹为什么被称作伟大的英雄? 像大禹这样,------就是伟大的英雄,我们为有这么英雄的祖先而无比自豪。齐读这个代代相传的名字------- 四.写字。(略) 板书 略

16、《朱德的扁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会认双横线中的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体会到朱德军长在“挑粮”运动中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10个字,会认双横线中的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共苦的高尚品质,培养热爱革命领袖的思想感情。 第l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识字写字;学习第1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介绍课前收集的关于朱德的资料,师补充。

2、 板书课题。认识“朱、扁、担”三个生字。

3、 全班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给不会读的生字注上拼音。

2、自由读课后生字,在同座互相认读课后生字,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3、全班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5、相机学习第1自然段。

三、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宝宝,认读生字。

2、说说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写后面的生字。

2、学习课文,体会到朱德军长在“挑粮”运动中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明确学习目的

1、复习生字

师:昨天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朋友,小朋友们还认识它们吗?谁能将这些生字宝宝,搬到朱德爷爷扁担两头的箩筐里呢?

2、(看插图)井冈山在我国江西省,周围500多里都是高山,

地势险要。1917年,毛主席带领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队伍上井冈山.与毛主席的部队会师。

3、上一节课,小朋友们想知道有关朱德爷爷的扁担的许多事情,其中最想了解的是:朱德爷爷干嘛要在扁担上写上“朱德记”三个字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精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学习第2—第4自然段:

1、朱德用这根扁担干什么用?(板书:挑粮上山)

2、为什么需要挑粮上山?自由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板书:严密封锁,粮食奇缺)

3、说得对。你瞧,朱德正挑着担子从远处走来呢!(出示投影)说说你看到的朱德。 回答后出示书中的句子:“他穿着草鞋,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走起路来稳健利落,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常被他甩得老远。”

师:从”满满”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导用敬佩的语气读。强调“满满的”。) 师:谁想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师:谁能给他一个评价?(指名评)这个同学哪儿读得好,可以表扬一下他。

4、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好好读读课文,想一想。(如果朱德不挑粮,可以更加专心研究国家大事;他们希望朱不要过度疲劳……)

5、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再读读课文,找一找。

师:刚才通过大家的想象,把挑粮的困难再现到了我们的面前。是呀,这些就是战土们藏扁担的原因所在。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师:现在,你能用读表现出来吗?(指导学生读出心疼、关心的语气) 师:男女生比赛,比一比谁更关心朱德爷爷,更着急地把他的扁担藏起来?

6、真是“藏中见真情”哪!战士们这种情有没有实现?(没有) 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仍然) 师:朱德做扁担的行为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是的,朱德愿意与战士们同甘共苦。这就让大家——(崇敬之外更增添了几分干劲) 师:是啊,朱德爷爷的一个“做”,让我们看见了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这种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大家,当时井冈山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 (出示)(齐拍手念) 朱德挑谷上坳,粮食绝对可靠。 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7、让我们再次朗读第2一第4自然段,感受朱德爷爷的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三、写字教学

1、小朋友们,你们看朱德爷爷用扁担送给咱们4个字。(出示“任、切、材、防”)

2、请你们来观察一下,怎么记住“切”这个字?哪位小书法家愿意讲给我们听—下?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4、仔细观察一下,这4个字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5、学生说,教师评。

6、学生练写。

四、拓展延伸

小朋友们在课后还可以找一些革命先辈的故事来读一读,增长自己的知识。 板书设计:略

17、《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字,会认10个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课文,体会周总理和蔼可亲的形象和平易近人的作风,更体会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亲如一家、鱼水情深。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书写正确、规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人情入境,读中感悟.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会认本课德望19个生字,指导书写4个生字;学习课文的

1、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出示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2、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 师简介泼水节的来历及傣族的风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给不会读的生字注上拼音。

2、自由读课后生字,在同座互相认读课后生字,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3、全班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的

1、2自然段。

1、 自由读课文的、2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 有感情地朗读。

四、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度、敬、赶、驶”四个字,问学生:你有什么发现?又是怎样记住它们的?(让学生了解撇的写法,学会运笔、顿笔写出笔锋)

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教师范写“度”。

3、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地朗读课文,学写后面底个生字。

2、学习课文3-8段,体会周总理和蔼可亲的形象和平易近人的作风,更体会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亲如一家、鱼水情深。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里。而泼水节是傣族所特有的一个盛大节日。记得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格外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总理和他们一起欢度节日,你们也想参加吗? 行,那就让我们一起度过这个——

2、齐读课题。

3、复习生字

二、自主探究,会文悟情

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么过泼水节的?

1、白由读第3-6自然段,勾画有关句子。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1)先来看看傣族人民是怎么欢迎周总理的? 学生读出有关句子后,课件相机出示句子,顺序不限。 A、“一大早,人们敲起象脚鼓。兴高采烈地从四面八方赶来。”从中你体会出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抓住“一大早、兴高采烈、四面八方、赶来”等词体会人们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指名读、评议、齐读。 B、“为了欢迎周总理……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毽。”从中你体会出什么?(傣族人民用撒花瓣这种独特方式隆重迎接尊贵的客人,他们多么开心呀!) C、一条龙船驶过江而,一串花炮升上天空。从“一条条”“一串申”更能体现当时场面热闹非凡,人们激动万分。引读,表演:人们搬动地欢呼起来:“周总理来了!” 师生赛读。

D、配乐读第3自然段:

课件配乐(葫芦丝乐曲〈月光下的风尾们〉),伴着这婉转动听的乐曲。让我们也加入欢迎的人群,迎接周总理的到来! (2)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过泼水节的? A、学生读出有关句子后,相机出示句子o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同傣族人民一起载歌载舞。” a.说出表示动作的词:接过、敲着、踩着、载歌载舞。

b.谈体会:从周总理的衣着、神态、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平易近人)周总理和普通的傣家人一样,是那样的和蔼可亲。有感情地朗读。 B、“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一手拿着的树枝蘸水向人们泼洒。” a、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说一说。 b、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说—说。 c、演一演:配乐师生表演,交际互动,互相祝福。

C“他还乐呵呵地舀了一碗水……幸福的热泪和清凉的水一起流淌……” a、指名读,

b、说一说:说说姑娘和小伙为什么留下幸福的热泪?他们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C、周总理是多么的可敬可亲.姑娘、小伙的脸上已分不清哪是清凉的泉水,哪是幸福的热泪,他们已陶醉在这深深的祝福与关怀之中。此时,什么语言也无法表达他们的激动、兴奋、快乐、幸福! 教师范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赛读。 引读“清清的水,祝福的水……是那么开心!” 课件展示泼水节的场面。

分组配乐有感情地朗读第3-6自然段。

五、释疑小结,激情升华

1、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幸福、难忘?

总理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把幸福和快乐送给傣族人民,与人民心连心.那么可亲可敬。

2、傣族人民沉浸在这幸福的回忆之中,让我们深情地读读第7-8自然段!

六、课外延伸,激趣探究

1、查找、收集周总理的有关故事、图片。

2、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风俗。

七、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分析结构。

2、教师范写“祝”。

3、学生描红1个、写2个,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略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

语文园地六

第三篇:部编本二年级上7-8单元完整教案

第七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大自然中的自然景观,选择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风》《雪孩子》这几篇文章,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八”,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48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似、散、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理解文章内容,清楚文章大意,体会作者的感情,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学会欣赏文章的语言,体会语言的优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会认48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似、散、累”。 2.掌握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语言,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感悟课文优美的语言,学习课文的写法和用词,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课时安排

18.《古诗二首》„„„„„„„„„„„„„„„„„„„„„„„„„„ 2~3课时 19.《雾在哪里》„„„„„„„„„„„„„„„„„„„„„„„„„„ 2~3课时 20.《雪孩子》„„„„„„„„„„„„„„„„„„„„„„„„„„„ 2~3课时 语文园地七„„„„„„„„„„„„„„„„„„„„„„„„„„„„ 2~3课时

18.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似”。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4.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2. 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夜宿山寺》。 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

1.背诵《静夜思》,介绍诗人李白。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讲解题目的含义。

二、读通古诗,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生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圈出诗中的生字,努力做到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词语、古诗,在读中学习生字。

三、理解字词,了解诗意。

1.再读古诗,思考问题:你从哪句话看出山寺很高?作者站在这么高的楼上是什么感受呢? 2.想象自己处于作者的境地,会是什么感受。 3.结合自己的感受再读古诗。 4.朗诵比赛。

四、指导书写,尝试背诵 1.指导书写生字,老师范写。

2.结合诗意与课文插图来背诵,比一比谁背得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似”。 2.朗读、背诵古诗《敕勒歌》。 3.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这美丽辽阔的大草原名叫敕勒川。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它的民歌,叫《敕勒歌》。(板书:敕勒歌)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出要求:一边读一边想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2.老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读书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纠正读音并指导学生读通句子。

三、熟读课文,了解诗文。 老师提出要求:

1.把诗句读流利。想想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你读懂了哪些词句,还有哪些词句不明白,把它画下来。 3.教师提问:学了这首古诗,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为什么? 4.教师指导学生按节拍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四、指导书写。

1.读要求会写的字:阴、似、野、苍、茫。 2.按结构记忆字形。 上下结构的字:苍、茫。 左右结构的字:似、阴、野。

3.指导书写:让学生观察字帖的字,然后描红和书写。 板书设计

19.雾在哪里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深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4.感受文章对“雾”的描写,结合自己的体会。 教学重难点

1.识字、朗读课文;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 理解课文内容,得出自己的感受。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识字、朗读课文;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揭示课题。

1.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关于天气的谚语,能谈谈你们知道雾的哪些知识吗?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 3.展示云遮雾绕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

二、读文识字,整体把握 。

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练读有难度的句子。 4.借助拼音,自读词语。

三、朗读感悟,学习方法

1.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 2.学生自由读雾说的几句话。

3.教师示范指导,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惊喜。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词,观察本课要学的生字,分析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动笔临写。 3.给出评价和评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深入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感受文章对“雾”的描写,结合自己的体会。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得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认读生词。

2.回顾课文内容,导入新课。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自由读第2~4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练习说话。

2.朗读第

5、6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顿号的停顿,理解和体会“甚至”的含义。 3.同桌互读课文第7~10自然段,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三、练习说话。

1.想象说话:淘气的雾朦朦胧胧,像一层纱笼罩着大地,它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 2.出示图片,开拓思路: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 3.同桌练说,说出所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板书设计

20.雪孩子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累、奔”。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明白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了解课文内容,明白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道理。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累、奔”。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课件出示谜语:“说是花,不是花,不长叶子不结果,没有树根没有杈,漫天遍地都是花。”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谜底吗?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2.引导同桌合作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并评议。 3.组织全班齐读。

4.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8个会写字,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范写。 3.强调书写要点。

4.组织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布置作业。 课件出示作业:抄写8个会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明白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道理。 2.巩固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明白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二、品读课文。

1.引导学生学习第1自然段。

过渡:雪后,大自然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课件出示第2~3自然段,引导学生自由读。 3.引导学生学习第4自然段。

引导学生带着开心的心情读这个自然段。 4.引导学生学习第5~9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5~8自然段的图画(网上找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2)启发学生思考:小白兔是如何得救的? 5.引导学生学习第10~14自然段。

(1)提问:雪孩子哪里去了呢?小白兔看到这样的场景,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段落。

三、续编故事。

1.课件出示:以《雪孩子又回来了》为题,想象小白兔与雪孩子再次见面了会做什么,说什么。 2.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3.组织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拓展识字。 2.学习拟声词,学会赏析词语和句子。 3.学会想象,试着描述自己所想象的画面。 4.辨析字形字音,发现特点。 5.积累诗歌。

6.了解绕口令的特点,能正确读准“鸭”和“霞”的字音。了解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并从中发现乐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8个生字,积累词语;熟练运用部首查字法学习生字,并赏析词句;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绕口令。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

一、识字加油站 1.学生自学生字。 2.老师指导学习生字。

3.小组交流识字方法,熟读生字。

4.老师指导学生结合课本插图和多媒体播放的图片,朗读词语。

二、字词句运用

1.用部首查字法查出下面的字,再填一填。

(1)给出一个生字“亏”,指导学生说出它的部首和笔画。

(2)说明部首查字法的使用情况,示范用部首查字法查所示生字的步骤。 (3)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课文练习。 (4)全班交流,评议。 2.描述词语描写的景象。 (1)全班齐读词语。

(2)讲解重点字的意思,启发思考。 (3)这些都是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可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拓展,积累更多的词语。 (4)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学习拟人句。

(1)老师讲解什么是拟人句。 (2)根据课文所给句子仔细讲解。 (3)学生试着说拟人句。

三、写话

1.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描述图片内容。 2.引导思考接下来会发生的情景,给出范例。 3.要求学生写一写。 4.全班交流,给出评价。

第二课时

(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一、展示台

1.展示第一组词语,讲解写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展示第二组词语,引导学生发现加点字的特点,辨析形近字。

3.读第

三、四组词语,发现加点字有什么特点,两组词语中的加点字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4.全班读这些词语,书写词语。

二、日积月累 1.借助拼音朗读诗歌。

2.指导朗读,小组朗读,比赛朗读,读准字音,感受韵律。 3.背诵诗歌。

三、我爱阅读

1.话题引入,导入阅读《数星星的孩子》。 2.自由读文章,把握文章大意。

3.讲述文章描写的故事,理清文章的脉络,分析文章的人物。

4.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张衡身上的精神品质,拓展关于张衡的知识,启发思考。

第八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选择了《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纸船和风筝》《风娃娃》这四篇故事作为课文内容。从内容上看,《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为我们描绘了一只狡猾的狐狸形象,《纸船和风筝》讲述了松鼠与小熊间难能可贵的友谊,《风娃娃》意在让学生明白做好事光有美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对别人是否有用。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八”,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

在教学本组教材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感情朗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中理解课文内容,并在读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把语言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62个生字;会写3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转、闷、俩、便、扎、漂、号”。 2.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3.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用想象、质疑、比较、讨论、评价等学习方式,感悟故事中的人和事,引导学生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主动读故事的兴趣。

4.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明辨是非美丑,懂得该怎么做事情以及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识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让学生在朗读和想象中感悟语言,感悟故事中的人和事,培养学生读故事的兴趣,使他们乐读故事,会读故事。

3.利用情境说话、角色体验等方法,让学生感悟事理,明辨是非,培养学生看问题、想问题的能力。 单元课时安排

21.《狐假虎威》„„„„„„„„„„„„„„„„„„„„„„„„„„ 2~3课时 22.《狐狸分奶酪》„„„„„„„„„„„„„„„„„„„„„„„„„ 2~3课时 23.《纸船和风筝》„„„„„„„„„„„„„„„„„„„„„„„„„ 2~3课时 24.《风娃娃》„„„„„„„„„„„„„„„„„„„„„„„„„ 2~3课时 语文园地八 „„„„„„„„„„„„„„„„„„„„„„„„„„„„ 2~3课时

21.狐假虎威

教学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字;掌握多音字“转、闷”。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重难点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2.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狐假虎威”这一成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字;掌握多音字“转、闷”。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2.小组交流生字词学习方法。 3.课件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自主识字。 (1)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方法自主识字。 (2)引导学生用组词的方法巩固识字。 4.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

2.标出课文自然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 (1)课文共几个自然段? (2)故事中的狐狸是怎样狡猾的?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

(3)第2自然段中,“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表现了狐狸怎样的心理活动?

四、巩固生字,布置作业。

1.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巩固本课所应该掌握书写的生字词。 2.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狐假虎威”这一成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生字词。 2.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3.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指导学生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2.思考“假”的意思,并深入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再用“狐假虎威”造句。 3.再读课文,师指导朗读。

三、总结课文,感悟拓展。

1.教师小结:《狐假虎威》是一个有趣、深刻的故事。大家在生活中既不要当那只狐狸,也不要当那只老虎。

2.请同学们猜想接下来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小组讨论,说一说。 板书设计

22.狐狸分奶酪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掌握多音字“俩、便、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重难点

1.学习重点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2.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让学生在朗诵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增强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与朗读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掌握多音字“俩、便、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由读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

(2)根据课本上的读音读生字,多读几遍。 (3)和同学一起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检查初读课文。

(1)课件出示带注音的生字卡片,先读生字,再读课文。 (2)齐读,开火车读。 (3)赛读。

三、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标出课文自然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 (1)这篇课文写了几个人物?

(2)用自己的话讲述狐狸分奶酪的过程。 (3)启发学生思考狐狸分奶酪时的心理活动。

四、巩固生字,布置作业

1.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巩固本课所应该掌握书写的生字词。 2.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让学生在朗诵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增强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与朗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生字词,认读。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3.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综述故事发展过程,指导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

2.注意在表演过程中要表现出狐狸的狡猾之处,以及熊兄弟俩的失望与生气。

三、总结课文,感悟拓展。

1.小结: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学生需理解故事的发展过程以及体会狐狸的狡猾之处。 2.狐狸说他分得很公平,谁都没多吃一口或少吃一口,他说的对吗?想想熊兄弟俩会怎么做? 板书设计

23.纸船和风筝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扎、漂”。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正确交朋友和维护友谊。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

2. 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认识到友谊的可贵。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扎、漂”。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中“我会读”的导学图片,引导学生齐读。 2.导入新课,读好“风筝”。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课件出示长句,指导学生读准、读通。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3.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小组里交流识字的方法。 4.设置识字情境:“摘果子”游戏,巩固识字。 5.重点学习“抓”和“哭”两个字。

6.指导学生自主完成“我会写”中其余6个生字。

三、朗读段落,品读感情。

1.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指导读出小熊“乐坏了”的心情。

2.教师边用语言叙述,边板画小溪、纸船,贴出小熊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模仿小熊表情、动作,体会“乐坏了”的意思,进行情境朗读。

3.教师板贴松鼠图片,指导学生体验并朗读第5自然段。 4.播放音乐,指导学生合作朗读第1~6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从本课中找到表示祝福的语句,把它们写在卡片上,送给周围的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2.引导学生正确交朋友和维护友谊。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认识到友谊的可贵。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进入角色

1.讲讲小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的故事。 2.导入新课。

二、情境创设,体验朗读。

1.教师配合哀伤的音乐,范读课文第7~11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7~11自然段,汇报读完后的感受。 3.利用图片区别“漂流”和“飘荡”,交流,延伸训练。

4.指名朗读第

8、9自然段,请学生扮演松鼠和小熊,老师进行采访:松鼠,你为什么还折纸船?小熊,你为什么还扎风筝?

5.讨论交流,体会小熊看到“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这句话的感受。 6.情境体验:如果你是松鼠,你会主动放这只纸船吗?

三、生活感知,布置作业。 1.你和小伙伴吵架后,会怎样做?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24.风娃娃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3.引导学生懂得风妈妈说的“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这句话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品读课文,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教学重难点

初读课文,了解风娃娃都做了些什么事。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猜谜激趣: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 2.板书课题:风娃娃,引导读题。

二、读文识字。

1.提出自学要求: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组织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效果。

(1)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字。

(2)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生字:自由读、齐读、抽读等。 (3)开火车读词语。

(4)出示带有词语的句子,读通读顺,巩固字词认读。

三、借助语境,识字学词。

1.出示三幅插图,引导学生回答:风娃娃到了哪里?做了什么? 2.观察图画,读课文后交流。

3.你从文中哪几个自然段中找到答案的,指名读第2至6自然段。

四、指导书写 1.出示本课会写字。 2.口头组词,试着写一写。

3.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感受,教师相机范写、指导。 4.教师指导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5.小组内合作,书写本课会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2.引导学生懂得风妈妈说的“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这句话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品读课文,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教学过程

一、求助信导入

1.出示风娃娃的求助信,质疑,风娃娃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2.导入新课。

二、研读中感悟。

1.出示第1自然段,师提问:风妈妈让风娃娃去做什么?

2.出示第

2、3自然段,指导学生朗读感悟,想一想人们是喜欢还是责怪风娃娃? 3.自由读课文,品读句子。 4.学生合作学习,汇报。

5.指导学习第4~6自然段,交流人们是喜欢还是责怪风娃娃,说说理由。 6.指导朗读第4~6自然段。

7.课件出示:“风娃娃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你认为这句话对不对呢?为什么?

8.师朗读第7自然段、思考:如何理解风妈妈说的话?

三、对话中明理

1.知道风娃娃做的这些事后,你能不能对风娃娃说一说,哪些事做得好,哪些事做得不好? 2.学生交流。 3.情景对话。

出示风娃娃想的两句话。 4.全班交流。

风娃娃凭着力气,为人们做了那么多件事,可人们还要责怪他?风娃娃想不通,我们来帮帮它。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通过“识字加油站”认识10个生字,引导学生学会分类词语。 2.学习拟声词,学会运用拟声词。 3.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注意汉字的结构,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4.积累与“动物”相关的词汇,体会词语的意思,并能够合理运用。 5.阅读《称赞》这篇文章,把握文章大意,感悟文章说明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个生字,正确认读词语,能正确分类词语。 2.引导学生学习并能够正确使用拟声词。 3.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正确书写汉字。

4.对学生进行阅读的方法指导,使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

一、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动物的特点。 2.让学生分组讨论词语分类的标准。 3.请小组派代表发言,说说有哪些分类标准。

二、字词句运用

1.猜测词语读音,再选词填空。

2.让学生猜测词语的读音,小组讨论、交流。

3.指导学生把词语读准确,引导他们发现词语的特点——拟声词。 4.讲解拟声词适用的情况,再选词填空,指名读句子。

5.引导学生进行拓展,联系生活实际想一下除了这里给出的拟声词,还知道哪些拟声词,并说说这些拟声词适用于哪。

三、书写提示

1.出示4个生字,要求学生观察它们的结构特点。 2.师说明“左右”结构的字在书写时应注意的地方。 3.师范写,生描红、临写。 4.全班讨论书写的好方法。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一、日积月累

1.出示词语,让学生借助拼音尝试朗读。 2.老师带读,读完说说这些词语的特点。 3.指名说说这些词语里说到了哪些动物。

4.指导学生发现每列词语的特点,再让学生想想类似的词语。

二、我爱阅读

1.谈话导入课题《称赞》,引发学生猜想。 2.自由读文,小组讨论文章的主要内容。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4.引导学生感悟称赞的意义,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第四篇: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15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大禹治水虽然吃尽千山万苦,却仍意志顽强的语气。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洪灾、无家可归”等,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洪水的凶猛,了解大禹是一位为民造福的大英雄。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第

二、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

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受大禹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

一、导入揭题,复习词语

1、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齐读课题。

2、组词语 洪(洪灾)(洪水)毒(有毒)(毒蛇)蛇(毒蛇)(蛇尾) 兽(野兽)(禽兽)伤(受伤)(伤害)灾(灾难)(灾害) 难(灾难)(苦难)继(继续)(后继有人)续(后续)(继续) 退(后退)(退步)被(被动)(被子)耕(耕田)(耕地)恢(恢复)(天网恢恢)

3、你能用洪水淹没毒蛇猛兽恢复安居乐业上几个词语说说课文讲了生一个什么故事吗?

大禹治理的是什么样的洪水呢?快读读第一自然段吧。

二、创设情境,读书入境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读完了吗?在这段话中,你认为哪些词最能看出洪水的凶猛?把它们圈出来。 2. 出示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牲畜和百姓,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 (1)哪些词语写出了洪水来势凶猛?(泛滥淹没冲毁) (2)抓住这些词语,你能读出洪水的凶猛吗?

(3)淹没了田地,人们将——冲毁了房屋,人们将—— 谁再来读读?

3.多么悲惨呀!谁再来读读?

过渡:这一切禹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所以——

三、品读文字,精读感悟 学习第二自然段

板块一体会“治水”决心 出示: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1.指名读。是啊,洪水摧毁了家园,害惨了百姓,真该治一治它!板书:治好它 2.谁愿意做禹,再把决心表一表?(决心还不够坚定!决心很大) 3.咱们一起来表表决心。(齐读,读好“下决心”)

过渡:禹这样想的,又是怎样做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小节,边读边画出禹做了哪些事情?

禹先做了什么?后做了什么?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 板块二感受大禹的无私

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据说禹为了寻找治水的好办法,他的脚跟泡烂了,脚上的皮磨破了,汗毛都磨光了。这么多的苦都尝遍了就叫做吃尽了” 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大禹?(„„„„)

第二课时

板块三感知“治水”之智 没有挖土机挖河,没有炸药炸山,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大禹劳动时怎么干的?多不容易呀!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生有感情地练读。 读到这儿,老师不由得想起了禹的父亲鲧(gǔn),他治了9年的洪水,采用的是堵的方法,治水没有成功。禹吸取了父亲的教训,这种引导洪水流入大海的方法叫——疏,治水最后取得成功,从这里你能看出禹是一个怎样的人?(聪明,爱动脑筋、肯吃苦、有智慧) 感受禹治水的艰辛和智慧。

过渡:禹治水13年中,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课文第三自然段就有一个,请小朋友读一读,然后请读得认真的小朋友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四、咀嚼数字,境中悟情 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1.大家读得很投入。谁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2.故事听完了,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谁刚才读得最用心!你会填吗?

3.出示: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

禹的儿子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4.禹真的不想妻子和儿子吗?那为什么到家门口也不进门去看看?谁代表大禹说句话?

5.是的,禹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民造福,真是——大公无私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故事叫作——出示:“三过家门而不入”(齐说)

五、深悟文本,提升形象

1.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十三年啦,禹一心一意扑在治水的工作上,终于“洪水被制服了”,洪水像听话的孩子,在各条河道里乖乖地流向大海,不再淹没农田,不再冲倒房屋。

2.让我们怀着对大禹的感激之情,一起读读最后一段。

3.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你觉得这还是什么样的日子呀?(幸福、快乐、安居乐业)

4.假如你是老百姓,你想对禹说些什么?

5.是的,所以呀,大家非常感激大禹,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

6.为了纪念他,人们还为他塑了像,你能代表当时的百姓表达一下对大禹的感激之情吗?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像大禹这样的伟大英雄多得数不请,有:开天的盘古,补天的女娲,尝药的神农,射日的后羿„„课后,我们多读读这些故事,不知不觉,我们身上也会感染他们的优秀品质,也许有一天,你的名字也将代代相传。

六、指导书写,阅读链接 指导生字:洪、灾、难、道等

1.观察字形:这些字分别是什么结构? 2.师指导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五、作业:

1.教材上的第75页习题

2.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推荐阅读神话故事《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板书:

15 大禹治水

奔走 疏导开通

13年 三次过家门 一次也没进 安居乐业

16朱德的扁担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朱、攻、守”等于1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悟革命领袖不畏艰险、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识字、朗读课文。

2.难点:了解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了。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对关怀人民的革命领袖毛主席产生了敬爱之情,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老一辈领导人。

2.课件或图片出示朱德像。认识“朱德”这两个字。 你们知识他是谁吗?

3.这篇课文讲的是关于朱德的什么事呢? 板书:朱德的扁担,请你们读一下课题。

4.课件或图片出示扁担图,也可出示实物。认识“扁担”这两个字。 这就是扁担,谁知道用它可以干什么? “扁担”这两个字怎么记。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1)圈出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序号。

(3)遇到不懂的词句和问题作记号。

2.小组学生互读、互查、互教生字读音,互相解疑。 教师巡视,了解生字认读情况。 3.集体认读生字词。 朱(朱德)(朱红)德(德行)(品德)扁(扁担)(压扁)担(担子)(扁担) 志(志气)(志向)伍(队伍)(行伍)敌(敌人)(敌军)抽(抽到)(抽签) 陡(陡坡)(陡峭)难(困难)(难办)斗(北斗七星)(升斗)仗(打仗)(仗势欺人) 疼(心疼)(疼痛)根(树根)(根本)料(意料)(预料)敬(尊敬)(敬爱)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手势告诉老师,这课有几个自然段。

2.请三名同学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看谁能读正确。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这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先评读,再说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朱德和大家一起挑粮。战士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后来朱德在扁担上写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大家就不好意思藏他的扁担了。] 4.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 (1)什么是“斗笠”? (2)“会师”“不料”是什么意思?

(3)战士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不藏了? 5.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采用不同方式解疑。 (1)利用实物、图片、插图解决以下问题:

(2)引导学生带着质疑3读课文,找有关的句子,初步了解战士为什么藏朱德的扁担,后来为什么又不藏的原因。

①让学生带着质疑3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有关的句子。 ②让学生读有关的句子,说说战士藏扁担和后来又不藏的原因。 (因为战士心疼朱德,所以要藏他的扁担。后来大家敬爱他,不再藏他的扁担。) 板书:心疼敬爱

(四)研读、感悟、理解战士为什么心疼朱德。

1.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哪些地方让战士心疼,找出相关的词句。

2.小组交流。结合自己找的词句,谈看法,互相补充。

3.集体交流。

学生先读找出相应的句子,然后抓住重点词,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看法,教师相机指导。

重点研读以下句子。随学生发言投影以下句子,随机在重点词下面点点。 (1)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从“不远”这个词看出敌人离井冈山很近,是要进犯井冈山。朱德到山下挑粮会遇到危险。

(2)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 ①想想“五六十里”是多远,要走多长时间。(天不亮出发,开黑才能回来。) ②陡峭的高山,你有什么感觉?(难爬、累、喘不过来气。)

想想朱德还要挑着满满的一担粮食走这样难走的路就更难更累了。 ③指导朗读:评读、赛读。 谁能把挑着粮爬这样的山,来回走五六十里那种艰难的感觉读出来。

(3)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晚上,还要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①朱德穿着草鞋,肩上担的满满的一担粮食,走那么难走那么长的山路,实在让人心疼。

②朱德白天挑粮,晚上还不能休息,而且不是一个夜晚,是整夜整夜地研究打仗,他太累了,太辛苦了。

③想想朱德最需要的是什么?(休息) ④让学生进入角色。

如果你是红军战士,你会对朱德同志说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练读,小组交流读、个人展示读。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

上节课我们通过读书、讨论,知道了战士心疼朱德,所以把他的扁担藏起来。大家想,朱德找不到扁担,没办法去挑粮,就可以多休息一会儿。

(二)研读读课文,感悟理解。

这节课,我们再认真读书,找找大家因为什么敬爱朱德同志,而不藏他的扁担。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请你们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找找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找到答案的。 2.同桌互相交流。

3.集体研讨。教师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悟理解。 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词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看法。

(1)课件出示句子: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了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①朱德为了不让大家再藏他的扁担,就在扁担上写了“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②从“不料”这个词看出朱德这样做是大家没想到的。从这句话能看出战士藏扁担是挡不住他和大家一起挑粮,共度难关的决心。 (2)课件出示句子: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①大家被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动。所以越发敬爱朱德同志。 ②从“越发”这个词看出大家更加敬爱朱德了。

③大家对朱德产生了敬爱之情,所以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④再联系上文,想想大家都敬爱他什么? (勇敢、不怕危险和战士同甘共苦等) ⑤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三)总结谈话。

读了《朱德的扁担》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战士心疼朱德而藏他的扁担。当大家看到““朱德的扁担”五个字,被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所感动而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朱德的扁担》是朱德同志以身作则、艰苦奋斗的象征。在1958年已是72岁高龄的朱德同志还亲临十三陵水库劳动,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坝。

(四)拓展。

关于朱德同志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请你们课后收集有关他的故事,开个故事会。

(五)指导书写。

1.让学生读、描字帖中的字,找出难写的字。 2.小组研究书写方法。

3.教师课件演示指导。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6朱德的扁担 战士们藏扁担 朱德找扁担 (以身作则,同甘共苦)

17 难忘的泼水节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会写本课生字,会认生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了解,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难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在我们国家的南部有一个优美的地方,那里的风土人情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我要介绍的地方就是云南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的山美,水美,人更美,傣族人民最有特色的节日就是泼水节,这么开心的活动大家想去体验一下吗? 2.教师(板书:泼水节)相机认识生字“泼”,左右结构的字,左边写得窄一点,右边是个发,水泼头发,泼泼泼。

3.教师播放傣族泼水节的课件,初步感受泼水节的热烈场面。 4.谁知道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傣族)

5.谁知道泼水节是怎么回事?介绍一下你查的资料。(每年凤凰花开的时候,人们穿上漂亮的服装,背起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这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6.谁知道傣族人民居住在哪儿?(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西双版纳地区)

7.再观察图画,图上的人们表情怎么样?穿着什么手里拿着什么?

(人们喜气洋洋,兴高采烈,人们穿的衣服色彩鲜艳漂亮,头上包着头巾,多数人衣服都没有领子,绣着花边,赤着脚。周总理穿着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人们手里有的拿着碗,有的包着水罐子,还有的敲着鼓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

8.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工作十分繁忙,还抽出时间与傣族人民一起共度泼水节,把幸福和欢乐带给了傣族人民,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总理和人民心连心,他心里装着各族人民)。

9.周总理是怎样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为什么说这次泼水节难忘?下面我们一起走近课文,从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思考:

(1)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泼(泼洒)(泼水)度(度过)(一年一度)敲(敲门)(敲打)龙(龙舟)(龙船) 驶(驾驶)(行驶)容(容易)(笑容)踩(踩到)(踩死)铺(铺上)(铺开) 盛(盛饭)(盛满)碗(碗筷)(大碗)祝(祝福)(祝愿)福(福气)(有福) 健(强健)(健康)康(安康)(康复)寿(长寿)(寿命)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初读情况(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主要讲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的情景。)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领读,齐读。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1~3自然段

(1)默读第1自然段,这短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凤凰花开时就是泼水节到来时,凤凰花是什么颜色的? (火红火红的)

(2)指名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今年”指哪一年?(今年周总理要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人们特别高兴。“今年”指1961年)

(3)齐读第3自然段,看看傣族人们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画出描写人们动作的词语。(敲起赶来撒满欢呼) 如果把“赶来”换成“走来”行吗?为什么(“赶来”有“急切”的意思。泼水节是傣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大家都愿意来到最热闹的地方欢度节日,最重要的是听说周总理也来参加今年的泼水节,人们早就想亲眼看一看总理,大家恐怕来晚了,赶不上和周总理一起联欢,所以起了个大早。)

人们把最鲜红的凤凰花瓣撒在地上表示什么?(表示人们对总理的无限热爱,这是傣族人民迎接最尊贵的客人和最亲的亲人时的一种礼节。由此可以看出总理在傣族人民心中的地位。

人们为了欢迎周总理还准备了什么?读一读有关句子。 “一条条”“一串串”说明了什么?(江面驶过很多轮船,很多的花炮齐放,场面非常热闹。)“欢呼”一词表达了人们的什么心情?应该怎样读?(人们渴望见到总理,今天愿望终于实现,人们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用欢呼声表达自己的情感。读时声调要高,要表达出傣族人民激动、高兴,情不自禁的心情。) 2.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指名读,齐读。 3.学习第4~6自然段

(1)读第4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一自然段介绍了周总理的外貌和神态以及总理敲着象脚鼓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的情景。)

(2)看图上总理的服装,他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3)画出这一段中描写总理动作的词语,说说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接过、敲着、踩着、跳舞。说明总理和人民心连心和人民是一家人。)

(4)小组学习第5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总理向傣族人民泼水,为人民祝福。傣族人民向周总理泼水,祝他健康长寿。)

(5)齐读第6自然段,这一段写了什么?(总理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欢乐场面。把节日热烈、欢愉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4.学习7~8自然段

(1)这两个句子各用上叹号表达了什么?“幸福哇”“难忘啊”提到句子前面起突出和强调作用。

(2)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幸福的、难忘的?(因为周总理来到这里,把幸福欢及好的祝愿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 (3)齐读这两个自然段,体会“难忘”。

四、总结

我们为有这样的总理而感到骄傲与自豪,让我们齐读课文,来表达我们队总理的热爱吧! 1.齐读课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填空,再读一读。

()的地毯()的龙船()的头巾 ()的花炮()的泼水节()的山峰

(鲜红的地毯漂亮的龙船水红色的头巾好看的花炮难忘的泼水节高高的山峰)

二、自学生字

1.小组互查生字的读音。

2.说说怎样记住这几个生字,哪儿容易错,相互提醒。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2.识记生字,对号入座

3.指导书写。学生仿写,写在书上的田字格里。 4.给生字组词。

四、巩固生字,新词。

五、总结

本课生字较多,希望同学们选择最巧妙的方法,准确记忆。

板书设计

17 难忘的泼水节 周总理傣族人民

泼呀,洒呀笑哇,跳哇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

教学目标:

1、看懂图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讲故事。

2、培养学生通过合理想象,完整讲述故事的能力,培养认真倾听和乐于表达、交流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爱阅读的习惯。 重点难点:看懂图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讲故事。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前活动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明确要求

1、早就听说我们二年级一班的孩子们个个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能写善画,很会看图讲故事、编故事呢?

2、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看图讲故事、编故事。有没有信心?再大声一点!

3、请你们把书打开81页,这节课我们要看这幅图编一个完整的故事,听老师读图下的两段话,看看有会么要求?(板书:看——想——说)

二、观察图意,指导方法

1、引入课题,出示图画。

(1)请你们看,图中讲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事? (2)学生自由看图,看懂了举手向老师示意。

(3)孩子们:请把书放好,看大屏幕。你们看懂了?

2、观察图意,分图说话。 (1)幻灯片出示第一幅图

①、看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②、他们吃饭是在什么时候呀? ③、他们在什么地方吃饭呢?

④把时间、人物、地点、事情连起来说说。板书:(吃饭) (2)幻灯片出示第二幅图

①大家看看第二幅图,图上又来了谁?

②孩子在做什么?爸爸开门做什么?(板书:看书) (3)幻灯片出示第三幅图

①仔细观察第二幅和第三幅图,看看孩子和爸爸有什么变化? ②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第三幅图。 (4)幻灯片出示第四幅图

①餐桌前是谁和谁?谁不在?猜猜他做什么去了? ②同学们刚才说得真好,那第四幅图谁来说说呢? (5)幻灯片出示第五幅图 ①猜猜妈妈可能会说什么? ②谁能来说说? (6)幻灯片出示第六幅图

①猜猜第六幅图可能画的什么? ②把你想像的画面用语言进行描述。

3、完整叙事,交流评价。

(1)那你们能把六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请看要求,(幻灯出示)齐读,按要求试着跟你的同桌说说。请同桌同学互相补充。

(2)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介绍一下?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完后可以评价,也可以补充。

(3)你觉得自己说得怎样? (4)抽生评价。

三、创设情境,表演故事

1、刚才同学们编的故事都很不错,你们愿意做个小演员,把你们编的故事演一演吗?(幻灯出示图片),读题目要求,想一想:这个故事需要几个角色:小明、爸爸、妈妈,剩下的小朋友就请做观众,对于成员的表演提出合理的建议,然后轮流进行表演。好,现在开始吧!

2、小组代表上台进行故事的表演。

四、感悟故事,拓展升华

1、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2、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这节课大家学到了很多:A、养成阅读的好习惯。B、学会了怎么样说清一件事。C、在交际活动中,培养了认真倾听、合作的良好交际习惯,老师把大拇指送给你们!。

5、老师还给大家推荐一部非常好看的书《绿影仙踪》,我们也能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五、总结: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很美好、很可爱,同时,书中也有许多乐趣,让我们畅游书的海洋吧!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生活中的车船的方式,认识生字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

2、学会根据词语的意思猜测多音字的读音。

3、要求学生熟悉句号、感叹号、问号,掌握句号、感叹号、问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

4、学习“我的发现”,会通过观察、对比、分析等方法识字。

5、积累关于励志的名言,培养阅读和积累励志名言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名言的魅力。

6、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通过认识生活中的车船的方式,认识生字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

2、要求学生熟悉句号、感叹号、问号,掌握句号、感叹号、问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课时分配: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轿、救、摩、托、防、渔、货、科、考。 另外组词: 轿(轿子)(花轿)救(救命)(营救)摩(摩的)(摩托车) 托(拜托)(托住)防(预防)(防止)渔(渔夫)(渔民) 货(货车)(货物)科(学科)(科目)考(考察)(考试)

2、读生字:自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讨论:你还知道哪些车或船?

下雨车,下雨车,边下雨来边唱歌。洒水车 长长一条龙,走路轰隆隆,跨河又钻洞,呜呜向前冲,载客又运货,运输立大功。火车

用脚踩,不需要用汽油的车。自行车

要排队等,一个一个投币才能坐的车。公共汽车 失火的时候一定需要它帮忙。消防车

抓坏人的时候,警察就会开着它出来。警车 小朋友真棒!都猜对了

4、小结识字的方法。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看谁读得准。 盛开床铺种子好人分别 盛饭铺路耕种好客水分 重新高兴口号干净难忘 重点兴起号叫干活灾难

2、看谁能给这些多音字注上拼音。

3、师出示正确的拼音,生检查自己的注音情况。

4、说一说,我们学过的多音字还有哪些?

5、我会选一组多音字说话。

6、请同学交流汇报。

7、感受标点符号的奥秘。 句号:表述完整的一句话。 问号:用于问题的末尾。 感叹号:又称惊叹号、叹号,用于句子结尾,表示惊讶。主要用在感叹句的句末,表示强烈的感情。

8、学生试着给3个句子打标点。

(1)一阵秋风吹过树叶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 (2)我们去公园玩公园花真多呀 (3)这棵树的叶子真奇怪是什么树呢

9、想一想一般以什么词结尾的句子打问号?什么词结尾的句子打感叹号?

10、你能说一句问句和感叹句吗?

三、我的发现。

1、先观察,再读一读,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巴—把爸吧 包—饱抱炮 方—放防房 青—清晴情 马—妈蚂吗

2、请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3、体会形声字的特点。

4、感叹中国汉字的魅力。

四、我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多音字引入新课。

二、日积月累

1、师:孩子们知道我们今天要积累什么吗?

2、打开83页,读读:

(1)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 (2)志当存高远。

-----《诫外生书》 (3)有志不在年高。

-----《传家宝》

3、读了这3个句子,你还想再了解些什么?

4、简要了解出处及用法。

有志者事竟成,意思是指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告诉我们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奋斗,在风雨中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南朝《后汉书•耿弇传》中《临淄劳耿弇》(刘秀):“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志当存高远,志:志向。存:怀抱。是指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出自《诸葛亮集•诫外甥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有志不在年高,下句是无志空长百岁。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也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心里有远大的志向要从小就培养,心中没有理想,到老也是白活。

5、想一想,这3句话有什么共同点?

6、同桌交流:你有什么志向?有什么目标?长大以后要做什么?

7、全班交流。

8、师小结:作为小学生,我们也要有自己的理想,只要心中有了理想,我们便会为之奋斗,最终取得成功。

三、我爱阅读:鲁班造锯

1、读一读。

鲁班是我国春秋时期有名的工匠和发明家。相传木工用的锯,就是鲁班发明的。 有一回,鲁班领着大家建造一座宫殿,需要很多大木料,于是让他的徒弟们上山去砍树。当时还没有锯,砍树全靠斧子,一天砍不了几棵。鲁班很着急,就亲自上山去看。

山很陡,鲁班抓住树根和杂草,一步一步往上爬。忽然,他的手指被一根小草划破了,流出血来。

一根小草怎么会这样厉害?鲁班仔细一看,发现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他在手指上试了试,一拉就是一道口子。这可提醒的鲁班,他想如果用铁打一把有齿的工具,在树上来回拉,不是比用斧子砍快得多吗? 鲁班马上回去打了一把,拿到山上一试,果然又快又省力。 鲁班就这样发明的锯。

后来,人们不断改进,制造出了各种各样的锯。

2、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3、讨论:鲁班是根据什么来造锯的?

4、和同桌讲一讲鲁班造锯的过程。

5、鲁班根据小草上的小齿便发明了锯子,那人们还根据大自然中的哪些动植物及现象有了新的发明的?

6、请同学交流。

7、拓展:你想根据生活中的哪些特别进行发明创造?仔细想一想。

四、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第五篇: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4.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1.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其中蕴含的道理,知道要灵活运用知识,才会想出好办法。

2.学会15个生字,正确运用“象、像”、“称、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议论、果然”的意思,知道“直、才”在句子中的作用,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复述曹冲称象的具体步骤。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难点: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 课前准备:

玻璃器皿装上水、木船、玩具象、天平、投影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放《三国演义》主题歌,你们看过(听说过)《三国演义》吗?

2、请学生自由回答。

3、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的名字?你怎么知道的?(随机表扬阅读面广的学生,告诉学生搜集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

一、导入

1、 启发谈话:曹操是三国时魏国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就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象”

2、 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 (设计意图:由课题的出示,引发学生思考质疑,。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造、秤、得、倒”等字的读音。

(课件出示反馈时,学生会读哪个就读哪个,读对了的,其他学生跟着将这个字读3遍。)

3、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识字办法学习生字、掌握读音。(生自主识字,师巡视指导)

4、多种方式认读注音生字: 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曹(曹操)(曹营)称(称重)(称量) 员(人员)(队员)议(商议)(议论) 论(讨论)(争论)重(重量)(体重) 杆(一杆秤)(笔杆)秤(台秤)(一杆秤) 砍(砍刀)(砍断)倒(倒车)(倒是) 割(切割)(割开)线(直线)(线条) 止(止血)(停止)量(数量)(量词)

5、去掉拼音读生字:

(1)同桌比赛读(2)男女比赛读(3)全班齐读。

6、开火车认读生字。

7、指名读文

把生字放到课文中,读一读。(提示读书姿势)读书时身体要站直或坐直,双手捧书,眼睛与书本保持一段距离,吸气定神再开口这是会读书的表现。其他同学仔细听,评价。

三、讨论(交流读书体会,整体感知课文。)

1、这篇课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让学生用手势表示。) 思考: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四、朗读(在理解中感悟读文,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段指读课文,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教师适时范读指导。

2、抓住“一边„„一边„„”的句子,认真体会,练习说话。

3、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组内的同学听。

五、写字(针对学生实际,激发写字兴趣。)

1、出示“我会写”中的“再、象、像、做”四个字,组织学生认读观察,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先描红,再书写。

2、针对学生实际,对典型字进行重点指导。如“候”等。

3、学生自由练写,组织展示评价。 (

六、拓展练习

想一想,有没有更好的称象办法?

附课堂检测:

一、我会读:在会读的词语后面的打“√’。 称象官员象腿柱子议论 称杆一艘下沉停止微笑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一(

)象 一(

)秤

一(

)船

四(

)柱子

两(

)树

一(

)线

三、比一比,组词。

官(

)

称( )

柱()象()

宫(

)

秤 (

)

(

)

像()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 (设计意图:实现新旧过渡,促进学生表达。)

二、讨论(读书讨论,比较称象方法,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1、 引导学生读1----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

官员们是怎样说的呢?

学生汇报,师适时板书:官员:造秤宰象割块

2、师引导:那么当他这样说的时候其他人有什么意见呢?曹操呢?曹操听了为什么直摇头?谁能边说边做动作给大家看。(学着摇了一下头)这叫直摇头吗?谁再做做看?“直摇头”说是不住地摇头,表示很不同意。曹操为什么不同意呢?

3、现在请大家试着学官员的口气读一读他们的话。

这里面有三个官员说话了,读谁愿意来当官员学着官员的口气读一读。指名3个来读。

师:其他同学想不想也来读一读,那么老师提议

一、

二、三小组分别读三个官员的话,第四小组的同学读旁白,同意吗?(分小组读)

过渡:七岁的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好办法。曹冲又想出什么办法呢?

(设计意图:围绕核心问题,读书讨论,避免了繁琐的分析理解,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语文思维,促进学生合作及表达能力的发展。)

三、演示(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

1、引导学生读

4、5自然段,请大家用“-------”画出表示曹冲做法的语句。

2、课文用几句话来讲曹冲的办法呢?(四句)也就是四个步骤,现在我们把这四步总结出来:

板演:赶象(上船)沿水(画线) 象下(装石)称出(重量)

师:谁能解释一下这四步的做法?

3、师:曹冲的办法可真好,想不想当一回小曹冲?老师这儿有一些东西,大家请看(师出示教具)请大家前后桌的同学一起来读他的办法,合作讨论怎样来演示这个办法,等一下派代表来演示。

4、师生或生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影片进行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进而体会曹冲的聪慧。(可以多组进行,进行比赛。从语言表达,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5、师:现在你们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对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 (可能有下列问题,请学生回答,师点拨)

(1)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

(2)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上面一条线.

(3)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

(4)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办法好在哪儿?

6、师:我们知道曹冲的办法是按四个步骤来的。那么有谁能用: (师板书:先„„然后„„再把„„再„„)来说一说 师:谁再来用其它的自己喜欢的词语来说一说曹冲的办法?

7、提问: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果然”一词什么意思?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来的呢? 适时板书:以船代秤以石代象

8、指导朗读课文,抓住表示称象顺序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

四、扩展(引发思考,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1、引导学生思考课后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

3、小结:现在看来,依靠科技无穷的力量,称象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可是在古时候要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就困难了。曹冲才7岁就想出了科学的称象方法,是很了不起的。同学们平时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就应该像曹冲一样,要多观察,多向别人学习,爱动脑筋,祝你们都成为聪明的孩子。

五、写字(加强写字指导,培养写字习惯。)

1、出示“我会写”中的“点、照”,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特点。

2、指导书写,强调“四点底”书写时的注意事项。

3、自由练写,展示评价。

六、课外延伸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称象 ↙↘

官员们

曹冲 造秤

以船代秤

宰象割块

以石代象 赶象(上船),沿水(画线)象下(装石),称出(重量);

先„„然后„„再把„„再„„

附课堂检测:

1.连线组词语,再读一读。 称员栏下 官子倒杆 柱象微秤 议艘大笑 鸡腿沉没 一论不止

2.选字填空。 在再象相像

①这件事过几天(

)说吧! ②河边来了一头大(

)。

③你不要(

)他一样贪(tān)玩。 ④你现(

)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吧? ⑤朋友之间应该互(

)帮忙(bāng máng)。 3.用词语写句子。 一边,一边。 微笑。

4.按顺序把句子排起来,组成一段话。(填序号)

(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

)把大象赶到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

(

)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

)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

)然后称船上的石头。

(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5.红马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独立学会要求掌握的1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学习运用工具书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自由、含苞待放、居然”等词语。

2.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3.能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重点:

1、注意“帮”的结构;“待”是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懂得: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到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难点:学习冒号的用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读顺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了解小作者的创作过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趣。

1 你逛过动物园吗?谁能说说你见到的马有什么特点?

2 你见过红马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故事,故事的题目是——

板书并指名读课题——《红马的故事》

3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法指导:(课件出示)

1、标:标出自然段。

2、记:画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

3、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4、问:不懂的问题。

(二)讨论:

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按自学步骤自学课文

3、检查生字情况

A 出示文中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圈出,再齐读。 级(高级)(年级)术(算术)(武术) 由(理由)(由来)挥(指挥)(挥手) 粉(米粉)(粉红)板(木板)(黑板) 妙(奇妙)(美妙)瓶(水瓶)(酒瓶) 合(开合)(合上)盛(茂盛)(盛开) 丑(丑八怪)(美丑)兴(兴奋)(兴旺) 奋(勤奋)(兴奋)干(干净)(饼干) 标(鼠标)(目标)补(补救)(修补) 认(认识)(认出) B 扩词。

含苞待放 滑稽 自由 一片叶瓣 一只苍蝇 一头牛 一匹马 C 你还能找出这样的词组吗?(一幅画)

(三)师生交流。

1 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 课后延伸:边读书边想象并动手画一画小作者的画上画了些什么?

四、写字指导。

1、自主观察“我会写”中的字,说说你的发现: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生字?

2、重点示范写以下几个字:老、师、由、画、妙

3、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

强调:左右结构的字不能太分开等等。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体会文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懂得: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到尝试后的喜悦。

一、复习巩固。听写生字,用“瓶”组词。

二、创设情境,抓住关键词句。

1、平常你最喜欢什么老师上课,为什么?

2、读了红马的故事,说说文中的老师你喜欢吗?为什么?

3、从课文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这位老师不仅你们喜欢,他的学生们更喜欢?

4、喜欢他什么?从哪些词句读出来?

三、朗读指导,读中品文。

1、引导学生读不同的段落,想象不同的心情,试用不同的语气读出来。

2、分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出对老师的喜爱、敬佩、感激,为我大胆创作得到肯定而惊喜、自豪。

四:引导学生说出冒号的作用

出示句子:

1 老师走到我旁边,笑着问:“画好啦?这是什么马?”(表示提起下文)

2 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叶瓣在桌面上。用于总说后面,表示分说。)

五、拓展想象:

其他的同学看到了我的画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板书:

5、红马的故事

牛 画得妙 百合花 (总起)(分) 自由的画

画得好创新的画

6.一封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师:孩子们写过信吗?在写信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告诉朋友或亲人一些什么事情?

2、揭示课题: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根据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师:这个故事就藏在课本的第 35 页,读之前看看老师给大家的小提示。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我会认的字画上圆圈。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再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识记生字。 封削锅朝叠刮胡灯 修肩团重完期束鲜 封(一封信)(密封)削(削皮)(削苹果)锅(下锅)(锅炉)朝(朝向)(朝着) 叠(叠加)(重叠)刮(刮风)(刮下)胡(胡说)(胡人)灯(点灯)(电灯) 修(修养)(修竹)肩(肩上)(肩膀)团(团员)(团圆)重(重复)(重新) 完(完结)(说完)期(期望)(星期)束(一束花)(结束)鲜(鲜花)(新鲜) (1)带拼音认读生字。

大家看,这里有这么多信封,只要孩子们能将上面的生字读正确,我们就能顺利地将信封打开。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借助拼音读一读吧! (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调皮的生字宝宝丢掉了它的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给你的同桌读一读吧! (3)开火车读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

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他们吗?先跟你同桌交流交流!老师也出几个字谜考考大家! (5)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请孩子们汇报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给爸爸报告家里的坏消息,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他向爸爸报告了妈妈的好消息。

2、找一找,看看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第一封信? 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二封信?

3、自由读读露西两封信的内容,体会一下两封信给你带来的感觉。

四、写字指导。

1、观察要求写的生字,说说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全班交流,互相提醒。

3、观察“珠、圆、笔”,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

6、教师点评。

五、总结全文。

第 2 课时

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对照批阅。

3、写字指导。

二、理解过程,品味语言

1、学习第一封信。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这些事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找出相关句子画下来!

2、汇报交流。

(1)重点句 1“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开门见山的告诉爸爸他们的生活不开心,这样的信,爸爸看到以后会怎样?只能徒增烦恼。

(2)重点句 2“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从这句话看出爸爸不在的日子,家里的生活过得很不好。特别是“总是”一词。

(3)学习用“总是”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 (1)师引读。 (2)生领悟读。

4、学习第二封信。

请自由读课文 7 到 14 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这封信和第一封信的内容一样吗? 他表达的是露西怎样的心情?找出相关句子画出来。

5、汇报交流。

(1)找出露西第二封信的内容,读一读。 (2)重点句子

1“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 这句话写出了什么?也写出了什么?(我们家的希比希过得很快活,我们也跟着过得很快活) (3)重点句子

2“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从这句话,感受到了我们的生活怎么样?

6、这封信里面讲了台灯坏了的事情了吗?是怎么讲的?和前一封信表达的方式一样吗?哪一封信的表达方式更好?为什么?

7、“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妈妈说。这句话有什么特点?说话的人物在说的话的后面。仔细观察它的标点符号,应该怎样打标点? 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哪些?在文中找找。

8、将露西写的第二封信在课件上完整的呈现出来,再读一读。

三、对比分析,明白道理。

1、对比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第一封信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第二封信表达的又是什么思想?

2、小组讨论:你认为第一封信好些?还是第二封信好些?为什么?

3、明白其中的道理。

4、朗读全文。

四、课堂延伸,拓展练习

你有亲人不在身边吗?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呢?请拿出本子,拿起手中的笔,一起来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吧!注意信的书写格式,试着写一写。

7.妈妈睡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14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同学之间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建立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情感。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请先听一首歌。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师生共唱。

1.看来学生都很喜欢这首歌,那歌中唱到了谁?(妈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爱我们的妈妈,你们每天都在观察自己的妈妈,现在就把你观察到的妈妈介绍给大家。

2.同学们都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妈妈,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他的妈妈,(出示挂图),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 3.揭示课题并板书:妈妈睡了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那应该怎样读这个题目呢?

4.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69页,听老师读一遍课文。 (师配乐范读。)

二、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哄(哄骗)(哄人)先(先后)(首先)闭(闭上)(关闭) 紧(紧张)(紧握)润(红润)(湿润)蛋(鸡蛋)(脸蛋) 等(等级)(等待)吸(吸水)(吸收)发(头发)(理发) 沾(沾水)(沾湿)汗(汗水)(流汗)额(额头)(扶额) 沙(沙滩)(风沙)乏(疲乏)(困乏)

1.老师看出来了,你们都很喜欢这篇课文,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呢?在读的时候,要多和生字朋友打招呼,把课文读到你满意为止。 2.那现在找两名学生读一读。(师找学生读,其他学生听后评议。) 3.现在我们就来过一过生字关。谁顺利过关,谁就将成为本节课的“识字大王”。 (师检查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单字,并进行奖励。) 4.还有这么多同学也想成为“识字大王”,现在小组内检查并奖励。 (小组内检查并进行奖励。)

三、读中感悟,体会深情。

1.有这么多同学都成为了“识字大王”祝贺你们,现在我们已经顺利通过了“读文”和“识字”,那下一步该干什么了?

2.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什么?把不懂得地方画出来。(生自由读文)

3.集体交流。

四、小结:

睡梦中的妈妈是那么美丽,那么慈祥,又是那么的累现在就让我们随着音乐再读课文,读给我们亲爱的妈妈,读完后,从这三部分中选出一段背下来。注意一定要小声点儿,别吵醒了睡梦中的妈妈。 (生随音乐读文。) 作业设计

1、妈妈辛苦了,为妈妈做一件事,如倒茶,捶背,拿拖鞋„„

2、写一首小诗或画一幅画表达你对妈妈的爱意。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字、词、句。

2、让学生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3、熟读并背诵古诗《小儿垂钓》,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4、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展示自己在课内外积累的字、词、句。

2、熟读并背诵古诗《小儿垂钓》,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准备自己要展示的字、词、句卡片。 课时分配:一课时 第1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弹钢琴、练舞蹈、唱京戏 画图画、捏泥人、下围棋 滚铁环、荡秋千、滑滑梯 弹(弹力)(弹性)钢(钢琴)(钢笔)琴(弹琴)(口琴) 泥(泥土)(水泥)滚(滚来滚去)(滚动)铁(铁丝)(钢铁) 环(铁环)(环绕)荡(回荡)(荡漾)滑(滑冰)(滑梯)梯(楼梯)(梯子)

1、请孩子们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积累认识的字、词、句都有哪些?

2、请同学们依次上台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课内外认识的字、词、句。

二、字词句运用 1.园与圆 只与支 带与戴 进与近 展示台

2、用一边„一边说句子 3.写段话

我最喜爱的玩具

(出示玩具城的玩具图片,点击小熊、风车、芭比娃娃、积木、水晶宝宝、机器猫)学生说玩具名称点击小熊图片

师:这是一只可爱的小熊。贴词卡“怎么样的什么”,我们还可以用上“怎么样的什么”来说这些玩具。谁也来试试。 生:这是彩色的风车。(“彩色”多漂亮的风车啊!我也收藏起来。) 生:这是一个漂亮的芭比娃娃. (说话真完整,“漂亮”这个词宝宝说得多好,我可要收藏在词语宝库里) 生:这是五颜六色的积木。

“五颜六色”颜色真多,我也把它收藏在词语宝库里) 生:这是五颜六色的水晶宝宝。(跟积木一样漂亮。) 生:这是可爱的机器猫。“可爱”多么有趣的词宝宝)

三、课件展示: 白云乌云朝霞晚霞 雨点霜冻雪花冰雹 小溪河流湖泊海洋

1、请孩子们好好读读,说说这些词语分别描述的是什么地方的景物?

2、你还搜集了同类的其他词语吗?请同学们补充。

3、出示描写春天的景色的词语: 含苞欲放百花争艳花红柳绿春色满园

4、请同学们想想还有哪些描写春天景色的词语,把它补充在书的旁边。

5、出示关于读书的名言锦句。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1)请孩子们读一读,记一记。

(2)找一找我们学过的关于读书的名言锦句。

四、日积月累。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最有名的一首诗《小儿垂钓》。

2、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垂”字的横画比较多,中间这一横字得稍微长一点,字应站稳了。“钓”字里面有个点。

3、“垂钓”就是钓鱼的意思,那“小儿垂钓”的意思就是小孩子钓鱼。

4、同学们,钓鱼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你们钓过鱼吗?钓鱼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5、钓鱼是一门学问,诗人笔下的小儿垂钓可是另有一番情趣呢!

6、你们都被这首小诗吸引了。它呀就写在书上,翻开书p43,自己读读,看谁能把诗歌读流利?

7、在这首诗歌里藏着这样几个汉字朋友呢! (出示生字“稚、侧、纶、莓”。)谁会读?(个别读、开火车读、领读)

8、离开了拼音朋友的帮助,你还能读准这些字吗?开火车认读生字。你们读得真准!

9、“稚”和“侧”这两个字我们不光要会读,还要会写。师范写。

10、请同学们大声地把这首诗读一遍,然后读给你的同桌听听。个别读。

11、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每一行有7个字,共四句。每行停顿都是2/2/3。 所以我们朗读时字音要准确,停顿节奏也要准确。

12、大家都陶醉在了童趣之中,其实古诗中写童趣的诗还不少,老师给大家推荐几首诗。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村居高鼎

单长鹰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五、我爱阅读。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阅读《王二小》。 王二小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有一天,敌人来扫荡,走到山口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小英雄王二小。

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2、学学讲《王二小》的故事。

3、请孩子们讲讲同类的其他故事。

4、请孩子们多读课外书。

六、孩子们说收获。

上一篇:八达岭长城简介范文下一篇:宝宝的入园攻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