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中考数学

2022-12-31

第一篇:江苏省扬州市中考数学

江苏省扬州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2018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开心果2015 制作】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商鞅受到秦孝公的重用,推行改革,提振国力。这件事发生在(

) A.商朝

B.西周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答案】D 2.右图为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其中,中书省的职责是(

)

A.监察百官

B.起草政令 C.审核政令

D.执行政令 【答案】B 3.魏源发愤编著《海国图志》,宣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直接触发他去编著的原因是(

)

A.鸦片战争的爆发

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C.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 【答案】A 4.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先后输入了“李鸿章”“自强”“求富”“江南制造总局”等关键词。由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答案】A 5.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文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

)

A.平等、自由

B.自由、民主 C.民主、科学

D.科学、平等 【答案】C 6.据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回忆:张学良问,联蒋抗日行吗?周恩来立刻答道,可以,只要他放弃攘外必先安内,只要他能够同意合作共同抗日,我们就能跟他联合。这历史场景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中? (

)

A.南昌起义

B.遵义会议 C.西安事变

D.万隆会议 【答案】C 7.1964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某试验现场发贺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对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这一贺电是为了祝贺(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

D.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顺利升空 【答案】A 8.右图是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的新闻照片。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乔副部长开心大笑是因为(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香港回归祖国 【答案】A 9.下列城市中,于1980年被设置为经济特区的是(

) A.上海

B.广州

C.福州

D.深圳 【答案】D 10.《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明的著名作品,它的作者是(

) A.但丁

B.达·芬奇 C.达·伽马

D.莎士比亚 【答案】B 11.“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典故表明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了约束。这一约束的法律依据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民法典》 【答案】A 12.牛顿被后人誉为“现代科学之父”,他最突出的成就是(

) A.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

B.提出了“相对论” C.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

D.创立了进化论 【答案】C 13.下图是某学校九(1)班同学的课本剧演出单。据此可知,该剧的主人公是(

)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拿破仑

D.林肯【答案】C 14.促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事件是(

)

A.大化改新

B.1861年农奴制改革 C.明治维新

D.十月革命 【答案】B 15.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最终签署了(

)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凡尔赛和约》

D.《九国公约》 【答案】C 16.在法国启蒙运动中,把教士称为“文明的恶棍”,骂教皇是“两足禽兽”的思想家是(

)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哥白尼

【答案】B 17.1940年与1913年相比,苏联重工业增长14.5倍,轻工业只增长3.9倍,农业总产值仅增长41%、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这种状况与下列哪一政策或模式有关?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斯大林模式 【答案】D 18.右图为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曲线图。造成A段失业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内战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经济大危机

D.美苏“冷战” 【答案】C 19.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是(

) A.德国突袭波兰

B.苏德战争的开始C.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D.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答案】C 20.20世纪50-70年代,日本经济保持着9.6%的高增长率。这除了日本自身的努力外,还得益于哪一国家的扶持?(

)

A.美国

B.苏联 C.中国

D.法国 【答案】A 21.扬州城建城之初被称为(

)

A.江都

B.维扬 C.邗城

D.广陵 【答案】C 22.刘细君嫁给乌孙国王,成为“万里和亲第一人”。这件事发生在(

) A.汉武帝时期

B.唐太宗时期 C.元世祖时期

D.明太祖时期 【答案】A 23.“身经乾嘉文物鼎盛之时,主持风会数十年”,被当时的知识分子“奉为山斗”的是(

)

A.鉴真

B.史可法 C.郑板桥

D.阮元 【答案】D 24.他是高邮人,是中国当代文坛影响深远的作家、剧作家,著有小说集《晚饭花集》、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他是(

)

A.朱自清

B.江上青 C.吴征镒

D.汪曾祺 【答案】D 25.2012年5月8日,扬州取得的有突出影响力的成就是(

) A.荣获“联合国人居奖”

B.扬州泰州机场正式通航 C.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正式通车

D.宁启铁路扬州火车站建成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8分,27题9分,28题8分,共25分) 26.(8分)品读经典,穿越时空,历代先贤的智慧和情怀会在你的心灵中慢慢沉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人通过著书立说实现了文化的薪火相传。据不完全统计,从西汉到清代,古代中国人留下的典籍有18万种,236.7万卷,涉及经学、史学、地理、法律、医药、诗歌、农学等丰富的门类。在文化传承中,中国人的“书”也从单调的竹木简演变成了图文并茂的图书。

——摘编自肖东发《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史专论》 材料二

历经几千年的风雨,中国人的文化风味都留在了一部部厚重的典籍里。

——摘编自《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

材料三

《建国方略》是孙中山先生的《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三本著作的合称。通过对一系列革命挫折的深刻反思,孙中山先生从思想、经济和政治层面对未来中国进行了系统化的设计,字里行间表达出他博大的革命胸襟和深沉的家国情怀。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带着理想未成的遗憾溘然长逝,弥留之际,口中仍念记着“和平、奋斗……拯救中国”。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国人“文化的薪火相传”主要依靠什么途径?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人的“书”从竹木简演化为图文并茂的图书,主要得益于哪些重要的发明?(2分) (2)根据所学知识,填写材料二书目中①、②两处被隐去的信息。(2分)

(3)某位书友建议将(本草纲目)列入《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你觉得好不好?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2分)

(4)依据材料三,我们阅读《建国方略》时,除了解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主张外,还应从他身上学习什么优秀品格?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应该持怎样的态度?(2分) 【答案】(1)著书立说;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2)①《史记》;②司马光。

(3)不好;《本草纲目》是一部科技著作,不足以影响历史。

(4)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等;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批判地继承。

27.(9分)科技创新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成了瓦特等人进行蒸汽机改进的动力。1800-1850年间,性能不断提升的蒸汽机被运用到英国的各种动力机械中。

——摘编自霍伊斯、弗伯斯《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1900 年,电力工业开始成为美国现代体系中的重要部门。1910年,美国电话增加到700万台,出现了无线电广播,无线电发展到电子管时代。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最早的电影院。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

材料三

今天,网络计算机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和便利的交流空间,人们能够在瞬间弄清楚自己需要的东西在哪里,自己生产的东西哪里有需求。一个地球村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交流空前密切。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找出推动瓦特等人进行技术创新的原因。持续的技术创新使英国的社会生产进入了什么时代?这一时代,英国的史蒂芬孙在交通工具方面有什么重要发明? (3分)

(2)据材料二,1900年前后美国的工业生产中出现了什么新动力?人类社会又进入了什么新时代?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一个发明与创造成就突出的美国科学家。(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网络计算机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一个地球村出现了”反映了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 (2分) (4)综合本题所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认识。(1分)

【答案】(1)不断扩大的生产需求;蒸汽时代;火车。 (2)电力;电气时代;爱迪生。 (3)第三次科技革命;世界经济全球化。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28.(8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人民才能得幸福,国家才会更富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人数及党员人数

——选编自新华网

材料二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党的“八大”在这样的历史关口召开,开始了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摘编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断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展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是哪年召开的?提出了怎样的奋斗目标?材料一体现了党的队伍建设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3分)

(2)据材料二,写出党的“八大”召开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次大会取得的重要成果。(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什么指导思想?(1分)

(4)材料三中的“伟大飞跃”指的是什么?从这一“飞跃”中,你会得出什么结论?(2分)

【答案】(1)1921年;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扩大化的发展趋势。

(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要符合我国国情。

第二篇: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扬州市二〇一八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裨益(bì) 亘古(gân) 镌刻(juān) 面面相觑(qù) B. 愠怒(wân) 蹊跷(xī) 女工(gōng) 感人肺腑(fǔ) C. 驾驭(yù) 攒聚(zǎn) 宽宥(yóu) 熙来攘往(nǎng) D. 澎湃(pãng) 竣工(jùn) 迸溅(bìng) 鲜为人知(xiān)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一拿到语文试卷,小明忍不住笑了,拿起笔开始答题,信心满满,手不释卷....,怯者畏缩不前,我们当做前者。 B. 危机时刻最能看出人的胆识,勇者首当其冲....,毫不迟疑。 C. 时光的淬炼、岁月的磨砺让他日渐成熟,处理事情变得优柔寡断....。 D. 我们应做“文明有礼二十四条”的践行者,不能让它在我们手中成为一纸空文....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第十九届省运会开幕在即,维扬城已做好了招待从祖国四面八方而来的客人。 B. 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C. 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D.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

4. 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 园林 藤萝 阳台 枣核

解说:这四个词的词性相同。

B. 良师益友 片言只语 聚族而居 炉火纯青

解说:这两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

C. 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喜欢挑战的人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解说:这句话的主干是“时刻是享受”。

D. “光辉的理想像明净的水一样,洗去我心灵的污垢。”他在心里默念了

三、四遍。

解说:该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5.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童年的朋友》中外祖母把“我”从黑暗中叫醒,领向光明;《月迹》A. 文学作品中祖母形象往往光彩照人。中的奶奶是一位高明的教育家,不断把孩子心灵带进新的高尚境地。

《黔之驴》告诉人们,不能被貌似强大的东西吓到,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愚公移山》B. 寓言给人启迪。启示人们,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脱下和穿上军大衣的细节,凸显了他的机智灵活、处变不C. 细节常常独具魅力。惊;《百合花》中多次提到百合花被子,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

;有的柔婉清D. 散文作为一种相对自由的文体,风格多种多样。有的深沉冷峻,如鲁迅的《二十四孝图》丽,如郭沫若的《白鹭》;有的自然真挚,如巴金的《繁星》;„„ 6. 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方格内)

此刻,自然万物完全醒来了,到处生机(àng)然;一(lǚ)幽长的阳光穿过远近的树叶洒了下来,几只蝴蝶拍着翅膀翩翩而至。汤姆摇醒了其他两个海盗,他们一起大喊了一声,嘻嘻哈哈地跑开了,在白色沙洲上清(châ)的浅水里,相互追逐着、打闹着。他们不再向往浩(hàn)水面远处沉睡中的小村庄。 ——选自《汤姆·索亚历险记》

□ □ □ □

7.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2)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 (王之涣《凉州词》) (3)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6)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7)____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8)某书店拟选用两句有关“读书”的对仗工整的诗句作为楹联,请写出你认为合适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名著阅读。

(1)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

鲁智深道:“‘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两个公人听了,暗暗地道:“苦也!却是坏了我们的勾当,转去时怎回话!且只得随顺他一处行路。”

从鲁智深的话可以看出其什么品质?“兄弟”指谁?“兄弟”到了沧州,未能立足,最终上了梁山,其原因是什么?

品质:________________ 兄弟: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西游记》中悟空和唐僧之间关系变化过程填空。

五行山获救,师徒结缘——①___________,师徒心生嫌隙——中计戴上紧箍咒,师徒关系始稳定——②___________,师徒关系“破裂”——战黄袍怪救回师父,师徒彼此慢慢信任——③___________,师徒关系再次“破裂”——观音指出假悟空,④___________。

9. 语文实践活动。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斝(jiǎ),其形状像爵,但比爵大。基本造型为侈口,口沿有柱,宽身,下有长足。斝的器身有圆形、方形两种,腹有直筒状,鼓腹状及下腹作分档袋状几种,底有平底、圆底,足有锥状空足、锥状实足、锥形足等。斝可作温酒和饮酒之用。

(1)这段文字是从形状、________、________三个角度介绍斝,划线部分的说明顺序为________。 (2)结合下图,指出斝和爵形状上的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潭上作 [唐]张养

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注】①翠微:青山。

10. 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

11. 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藩国名臣 [明]朱国桢

赵准,藁城人,长身美髯,性刚毅方严,终日无惰容,不轻言笑。年二十余,始读书。时有敏少年,日记数千言,赵先生耻居其下,日所诵书必与之埒。日不足,竟夜读忘寝。举顺天乡试,为学官。王令诸郡王皆受经,为讲说甚详恳,门弟子常数十。矩矱严,诸生步立皆有则。尤重背诵,以身先之,无倦,诸生侍侧凛凛。时太守有十子,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一日,闻赵先生严,自领其子来,且遗一朴,广二寸,厚半寸,书其面曰:“专治五子,毋及余生。”诸子一望见,即凛然,皆折节受学守规。

1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日记数千言___________ (2)赵先生耻居其下___________ ..(3)诸生侍侧凛凛___________ (4)且遗一朴___________ ..13.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埒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A. 日所诵书必与之..讲说甚详恳 二虫尽为所吞 B. 为..身先之 太医以王命聚之 C. 以..面曰 其真无马邪 D. 书其..14. 翻译句子。

(1)五子骄纵甚,虽守无如之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作为学官,赵准有哪些特点?请概括出三点。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让崇尚英雄成为时代风尚

余荣华

①“谁是英雄?今天,我们一起寻找”,5月21日开始,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和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引发互联网上的传播热潮。与此同时,全国中小学也正在同步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活动。“崇尚英雄”并不是要让孩子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而是教导他们从小拥有远大志向、宝贵勇气和拼搏精神。相信,“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用什么方式去报国”会成为孩子们之间热切讨论的话题。

②国家也在回应着人民的情感与心声。为了捍卫英烈,《英雄烈士保护法》上月底全票表决通过,并于5月1日起施行。该法庄严宣告:“国家和人民永远尊崇、铭记英雄烈士为国家、人民和民族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③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英雄情怀更显珍贵。“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活动中,有一句话被网友反复点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军人、警察、维和战士、消防官兵……他们在这些高风险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少人为了国家和人民、和平与发展壮烈牺牲。

④寻找英雄、崇尚英雄,更要努力成为英雄。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默默钻研数十载的科技人员、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累倒在手术台旁的医生、对每个孩子都关怀备至的教师……英雄精神不仅体现在刹那间的生死抉择,而且体现在经年累月的执着坚守。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⑤“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无论哪一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期盼“崇尚英雄”成为风尚,荣光永远传承,英雄永不独行。

16. 文章①②两段,从哪三个方面表明“崇尚英雄”正在成为风尚?请简要概括。

17. 第③段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为什么会“被网友反复点赞”?

18. 简析第④段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80—100字) 19. 联系文章和下面材料,谈谈你对“英雄”的认识。材料:5月14日,航船空客A319在飞经成都上方时驾驶舱右前挡风玻璃突然破裂,面对瞬间释放的驾驶舱压力、每秒250米的直面风、零下40℃的低温和大部分设备失灵的困境,机组人员沉着应对,凭借技术和经验成功迫降。机长刘传见被人们称为“英雄机长”。

(四)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的背影 章中林

①和父亲没有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

②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④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就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

⑤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会不对他翘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 ⑥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望着他步履蹒跚,我的眼泪流了出来。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

⑦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望着树顶上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我叫嚷着跑到父亲的跟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

⑧倒吊在树上的父亲,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这时我的泪又来了。父亲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一件夹克被风扬起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那手更是让人不忍直视——黢黑的烧火棍一样,没有一点光泽;皲裂的麻秆一样,没有一点肌肉。这还是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了我的视线。

⑨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的背影。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父亲,和他说一说今天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20. 本文写了父亲哪几件事?

21. 请从人物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

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22. 第④段中写到油画《采石工》有何作用?

23. 作者在第⑤段中说“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文章开头和结尾又说“常常梦到”“忘不了”一年多以前见到的父亲背影,这两者矛盾吗?为什么?

三、作文

24. 夏日傍晚,沉寂多时的蛙声突然在你耳边响起;售书现场,敬仰已久的作家终于在你面前出现;语文课堂,默默无闻的你因一次精彩的展示而获得掌声;潜心沉思,绞尽脑汁的你因一个偶然的契机而豁然开朗„„那一刻,相信你的心会像小鸟一样跳跃不止。这些景、人、事给我们快乐,催我们奋进,促我们成长。

请以“我心雀跃”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 (2)不得抄袭和套作。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4)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答案】我心雀跃

稻穗翻滚,金浪滔滔,丝丝的藕香齿颊留芳,淡淡的喜悦涌上心头。我的心开始雀跃,因为温暖美好的回忆里一直有您相伴。

秋高气爽,红枫似火,漫山遍野灼灼燃烧,荷花调谢了了,藕也成熟了。每当此时,奶奶总会带着些许溺爱问我:“囡囡,吃素心饼吗?”那是藕夹,我童年的最爱,奶奶管它叫素心饼。

记忆中的奶奶,满头青丝,笑意盈盈,动作麻利,身姿轻盈。

奶奶手仿佛穿花的蝴蝶,取一段洁白的藕,去皮,切片,一片片匀称的藕片如无瑕的美玉绽放在台面上,仿佛精致的工艺品,藕的清香萦绕在鼻翼。奶奶在两片藕之间夹上鲜肉,按平,肉调皮地钻到藕洞里去了,然后把藕片在面糊里一滚就下油锅。锅里的素油滋滋作响,藕片下过便泛起阵阵油花,烟雾缭绕,蒸汽氤氲,袅袅上升。小小的灶房内热气腾腾,香气扑鼻,我垂涎欲滴,满心期待。

素心饼出锅了!一片片金黄色的美味,闪烁着点点油花,散发着诱人香气,那是庄稼成熟的颜色,农民丰收的喜悦,更是奶奶慈爱的味道!我不管不顾,就抓了一片,奶奶赶紧提醒我:“烫!”我感觉手上像火烧一样,赶紧扔下来,奶奶一边笑着嗔怪我,以便递给我一双筷子。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夹起来,放在嘴边马虎地吹两下,就一口咬下去。嗨!真香啊!尽管我被烫得直伸舌头。奶奶笑得合不拢嘴,用手轻轻地摸了摸我得头。

吃完了素心饼,奶奶领我来到老屋前,给我讲老屋的故事。晚霞明艳,金风飒飒,空气清新,池塘泛起涟漪,稻香扑面而来,奶奶为我轻声哼唱起质朴得歌谣,我得视线追逐着黯淡天色中偶尔飞过得萤火虫,偎依在奶奶得怀里闭上了眼睛。

现在我在喧闹的城市里奋斗,奶奶生活在乡下。每当我想起农村的老家,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枫树、萤火虫、晚霞和奶奶的素心饼。宁静美丽的乡村、美味可口得藕夹,质朴慈祥的奶奶,是我心里最珍贵的收藏,每次想起,倍觉温馨,满心雀跃。

【解析】本题是一篇命题作文,注意以下几点:认真审题,明确题意这是写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一步;明确中心,选好材料:在弄清题目的要求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确定好中心来选取、组织材料;列好提纲,确定详略。以“我心雀跃”为题,“雀跃”的意思是“用以形容人因高兴而非常兴奋,像麻雀一样不停跳跃,也形容非常高兴”,所以应该写一件令自己高兴的事,注意运用心理描写,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结尾可以议论抒情,升华一下文章的主题。

点睛: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扬州市二〇一八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可以归纳整理,分别列出不同词语下的不同读音,系统性地复习。A项正确。其他各项错误的应更正为:B项中“愠”应读yùn,“蹊”应读qī。C项中“攒”应读cuán,“攘”应读rǎng。D项中“迸”应读bâng,“鲜”应xiǎn。

2.【答案】B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B项没有语病。其他各项语病如下:A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加上“的准备”。C项语意重复,“约有”与“左右”重复,可去掉其中一个。D项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可把“能否”去掉。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盎

7.【答案】

(1). 长风破浪会有时

(2). 春风不度玉门关

(3). 苔痕上阶绿

(4). 谁家新燕啄春泥

(5). 但愿人长久

(6). 长河落日圆

(7). 黄沙百战穿金甲

(8). 黑发不知勤学早

(9). 白首方悔读书迟

8.【答案】

(1). (1)仗义

(2). 林冲

(3). 因为高太尉要两个差人在途中杀死林冲

(4). (2)悟空杀盗贼

(5). 三打白骨精

(6). 真假美猴王

(7). 师徒关系融合 9.【答案】

(1). (1)种类

(2). 作用

(3). 逻辑顺序

(4). (2)三足

(5). 两柱 10.【答案】 刻画出了一副绿水青山中野鸟遨游的优美闲逸的场景,为下文的抒情坐了铺垫。

11. 【答案】后两句诗通过对渔家生活的简述,抒发了诗人向往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情感。 12. 【答案】

(1). 每天

(2). 以„„为耻

(3). 陪从

(4). 留下

13. 【答案】 C

14. 【答案】

(1). 五个孩子非常骄慢放纵,即使是太守也没办法。

(2). 像这样寻找宝剑,不也是很糊涂吗?

(3). 这确实已经到了关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了。

15. 【答案】 勤学,有上进心;以身作则;规矩严明

16. 【答案】 ①网络媒体发起“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网络互动活动②全国中小学同步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活动③上月底全票通过《英雄烈士保护法》。

17. 【答案】这句话点出了在社会稳定的背后,那些默默无闻的高风险岗位上的奉献者们,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引发了人们对这些行业和奉献者的关注。

18. 【答案】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社会中处处是英雄这一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0. 【答案】①国庆放假开电瓶车接我;②年轻时帮人炸石头;③父亲挑粪浇地;④父亲上树为我摘苦柚。

21. 【答案】 用几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我印象中父亲健硕强壮的形象,与现在枯瘦的形象做对比,写出了父亲的辛劳与苍老。

22. 【答案】 通过与现实的比对,表明了父亲并没有那么强壮,写出了父亲当年的辛劳,和现在的苍老。

23. 【答案】不矛盾。“”我喜欢那个砸石头的背影,这个背影让“我”崇拜,让“我”依赖;但是“我”常常梦到一年多以前见到的父亲背影,那时的父亲已经不再年轻,他需要“我”的陪伴。

第三篇:扬州市中考满分作文-2011江苏扬州中考满分作文:忍不住愤怒

作文题目要求:生活中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会有不期而至的风雨,它有时让人思考,忍不住欢乐,忍不住哭泣,忍不住叫好,忍不住愤怒,忍不住好奇,忍不住感慨„„忍不住是一个人常有的现象,能够表现一个人的真感受、真想法、真性情。

请以“忍不住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医生说:“怒伤肝,伤脾进而伤心、伤胃。”这么一来,怒仿佛成了魔,让人不敢发怒。

有史为证,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当晚就倒在了风波亭;布鲁诺因怒斥教廷蒙蔽人们的卑劣行径,结果被活活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上。

而愤怒仿佛和寿命成反比,那些寿星们则不怒不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于其何有哉?他们把一模一样的作息时间重复了一百年仍乐此不疲。

如果让我选择,我会把生命换作愤怒的权利,有些事,让我忍不住愤怒,让我不能不怒。

我不能磕着瓜子看着美军在伊拉克狂轰滥炸后,得出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结论;我不忍看30万南京大屠杀同胞的累累白骨;我不能冷静地面对一个几乎被掏空的敦煌,我忍不住愤怒,我要怒愤。

面对英、美、法等国联军进攻利比亚进行大规模武器战争,却打出人道主义的旗号,我

会大喝所谓人道主义,不过是虚伪的;面对日本的核辐射,我会怒斥日本那极不人道的核安全设备;面对美国的红客大军,我会斥责那是“阎王易见,小鬼难缠”;面对他人的人身攻击,我会毫不犹豫地给予还击;面对··„面对邪恶,面对污秽,面对黑暗,我忍不住愤怒,我不能不怒。

如今,高度的物质文明像酸雨一样浸泡着我们,使我们骨骼缺钙,精神萎靡。而愤怒则是我要的碱,中和掉一切软弱。

愤怒吧,愤怒与寿命是否成反比还有待质疑,愤怒与伟大成正比则无需质疑,愤怒是人生之河奔涌而下的雄壮瀑布,是人生之曲弹奏出的华美篇章。

忍不住愤怒,让我感受到自己;忍不住愤怒,让我感受到正义的力量。

第四篇:2014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吴涛整理

(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26题,第1至13题为思想品德试题,第14至26题为历史试题。每题2分,共52分)

(2014·江苏徐州)14.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A.乙B.丙C.甲、乙D.甲、丙

(2014·江苏徐州)15.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蜀 东晋 金B.东汉 南宋 隋C.蜀 东晋 隋D.蜀西夏元

(2014·江苏徐州)16.今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在《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一文中指出:“l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这里主要是指甲午战后()

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

(2014·江苏徐州)17.为悼念在战争或其它灾难中的死难者,许多国家都设立悼念活动日。今年,我国将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是因为1937年的这一天()

A.日本在南京开始大屠杀B.签订《南京条约》

C.日本侵略者占领上海市D.日军占领东三省

(2014·江苏徐州)18.《海国图志》成书后(如右图),“许多守

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

之一炬”。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这部书()

A.学习西方的主张打击了守旧派的盲目自大

B.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与顽固守旧思想相违背

C.“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

D.暴力革命的主张危及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2014·江苏徐州)19.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广州春交会向

38户美商发出邀请,应邀到会42人,这是中美贸易中断20多年

后美商首次到中国参会。与这一事件有直接关系的是()

A.中日关系改善B.《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C.中美正式建交D.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2014·江苏徐州)20.近几年来,两岸关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实现“大三通”、共同抗议外国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国共两党高层持续良性互动、通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8~2012年两岸贸易总额达5542.7

亿元等。这些变化充分

说明海峡两岸()

A.统一的阻力已经完全消除B.和平发展、中华民族复兴是共同愿望

C.相互交流仅限于经济领域D.“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已变为现实

(2014·江苏徐州)21.2013年12月15日,月球车“玉兔号”顺利驶抵月球表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月面软着陆的国家。追溯历史,新中国在同一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

C.导弹核武器的成功研制D.“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

(2014·江苏徐州)22.下列示意图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是()

ABCD

(2014·江苏徐州)23.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325年前,为把王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英国资产阶级确立的政治原则是()

A.主权在民B.议会至上C.君权神授D.三权分立

(2014·江苏徐州)2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时满足“闪击战”、“海战”、“日本发动”这三个条件的著名战役是()

A.法西斯进攻苏联B.珍珠港战役C.法西斯进攻波兰D.台儿庄战役

(2014·江苏徐州)25.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纽约时报》称:“冷战的幽灵突然卷土重来了”,并把这一事件称为“新冷战”。下列关于新旧冷战的说法错误的是()

A.带有浓厚的大国强权色彩B.尽量避免直接的军事对抗

C.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纷争D.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2014·江苏徐州)26.下列图标所示的国际和区域性经济组织中,中国加入的有()

①②③④

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③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6小题,共48分。第27至29题为历史试题,24分;第30至32题为思想品德试题,24分)

(2014·江苏徐州)27.(6分)历史时空: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改变了人类生活的轨迹,但也打破了农业社会田园生活的宁静。让我们展开历史的画卷,去见证科学技术的威力。请根据下列图文信息,在空格中填写相关内容。

图一图二图三

图四图五

(1)图一为英国人瓦特。他于1769年研制了改良的▲,并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200年前,英国工程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

(2)图二是美国“发明大王”▲,人们称赞他为“打开▲时代的领袖”。

(3)图三是美国人▲制造的四轮汽车,其使用的动力机械是▲。此后又建成了汽车装配线,汽车开始进入美国的千家万户。

(4)图四为中国近代某条约签订场景。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为寻求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社会。

(5)图五为小高炉群,反映的是中国1958年掀起的“▲”运动,这场运动在工业上的主要表现是▲,该运动造成了农田荒废,资源浪费,环境破坏。

(6)工业革命是▲上划时代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工场手工业逐渐被▲生产所取代,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但是“污染”、“拥挤”也是工业文明带给人类的另一“礼物”。

(2014·江苏徐州)28.(6分)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在答题卡上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史料:郑和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航海家,他留下了一份伟大的精神遗产。这个遗产就是要天下共享太平之福的伟大理想。——毛佩琦《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祭》推论:郑和下西洋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把世界联成一个整体,维护了世界和平。()

(2)史料: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孙中山推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劳动人民掌权的国家。()

(3)史料:惟属望於新鲜活泼之青年,……

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六、科学的而非想像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

推论:陈独秀提出的民主、进步、开放、科学的思想,为知识青年吹响了奋进的号角,促进了他们的觉醒。()

(4)史料: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由于无产阶级的领导,引出了阶级关系的新调度,农民革命的大发动,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革命彻底性,……。所有这些,都是在资产阶级领导革命时期不可能出现的。——毛泽东《矛盾论》

推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5)史料:为了牢记历史,……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新华社推论:伟大的抗日战争留下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并不断发扬光大。()

(6)史料: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可可,以及各种当时鲜为人知的蔬菜瓜果,通过各种渠道传至旧大陆各地区。饮荼、饮非洲出产的咖啡逐渐成为欧洲的风尚。——《世界通史》推论:新航路开辟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2014·江苏徐州)29.(12分)综合探究:“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主席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人类一个永恒的课题——保障粮食安全。徐州某校九年级一班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围绕这一课题,搜集多则史料,进行系列探究。请你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参与活动,回答问题。

【世界篇】

材料一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新经济政策的灵魂在于给农民发展经济、谋求生计的应有的自由自主权利。

——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苏联真相——对l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1)新经济政策给了农民怎样的“自由自主权利”?斯大林执政后,逐步形成了什么经济体制代替了新经济政策?(2分)

材料二“大萧条”到来后,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西部牧场主牲畜卖不掉又养不起,只好宰杀后抛入山谷。另一方面,部分必须品的价格又不像农产品价格下跌那么大,农民因无力偿还债务,l929—1933年间,有l00多万户农民因被取消抵押品赎回权而失去了他们的财产。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大萧条”中美国的农业现状。罗斯福新政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是什么?(3分)

【中国篇】

材料三夫欲盛而费广,费广而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耶!

——唐太宗

(3)唐太宗这句话包含了什么治国思想?在其统治政策中是如何体现的?(2分)

材料四毛泽东早在1958年11月的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指出:“在没有实现农村的全民所有制以前,农民总还是农民,他们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总还有一定的两面性(即革命和保守)。”在1959年2~3月的第二次郑州会议上,他几次重申了这一论断,并认为,在现阶段,在工农关系中仍然扮演着“老大哥”角色的是工人,而不是农民。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4)1958年,毛泽东为提高公有化程度,改变农民的地位,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农业发展造成了什么危害?(2分)

材料五我刚到安徽那一年(1977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心里怎么能不犯愁啊?

——万里《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

(5)据材料五,概括说明1977年安徽农村存在什么严重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安徽省率先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综合篇】

(6)综合分析上述古今中外的主要案例,指出不同国家(或政府)解决粮食问题的共同目的。(1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下面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部分l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7题6分,第28题6分,第29题12分。共24分。)

27.(每空0.5,共6分)

(1)蒸汽机;史蒂芬孙;

(2)爱迪生;电气;

(3)亨利·福特;内燃机;

(4)南京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

(5)大跃进;全民大办钢铁;

(6)生产技术;大机器;

28.(一个l分,共6分)(1)×;(2)×;(3)√;(4)√;(5)√;(6)√。

29.(1)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1分)实行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或斯大林体制、斯大林模式)。(1分)(2)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农民破产。(1分)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的价格,(1分)政府以优惠贷款补偿农民的损失,以复兴农业。(1分)(3)重视民生。轻徭薄赋。(2分)(4)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分)(5)贫穷落后,粮食短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6)保障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1分)

第五篇:2017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常州市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文化考试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考试,可查阅所带教材、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料。 考试时间为 50 分钟。试卷满分 50 分。

历史(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中,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钻孔石斧

B.骨耜

C.铁犁铧

D.(青)铜铲

2.2017年5月,我国成功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下列人物中,为我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A.商鞅

B.张骞

C.鉴真

D.郑和

3.清朝蓝鼎元的《论南洋事宜书》云:“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窘迫)。”该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戚继光闽广抗倭

B.明朝强化了封建专制统治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4.创刊于19世纪70年代的《申报》,紧密结合社会生活,报道社会新闻。右图所示的这份《申报》发行于

A.1905年

B.1911年 C.1912年

D.1924年 5.按照下列思想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④“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6.“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以此为基本目的,我国进行了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三大改造

D.“包产到户”改革 7.1984年12月,中英双方通过长达两年多的外交谈判,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中国政府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促成和谈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B.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C.《南京条约》已被废止

D.中国胜利重返联合国 8.雅典在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下列说法与此相关的是

A.神与人及众生都是平等的

B.“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

D.成年男人享有完全民主 9.世界文化史上著名的文学和艺术大师中,被誉为“心理描写大师”的是

A.毕加索

B.莎士比亚

C.贝多芬

D.托尔斯泰

10.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国家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掀起了一场国家体制改革和革命的狂潮。下列历史事件不属于该“狂潮”的是

A.英国宪章运动

B.美国南北战争

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农奴制改革 11.右图是1801年—1911年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统计, 图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是

A.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两次工业革命推动 C.对外加强殖民掠夺 D.“电气时代”的到来

12.针对相当长时间内社会主义必须与资本主义并存这种情况,列宁在《论社会主义》一文中指出:“和狼在一起,就要学狼叫。”为此,苏俄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A.“加速发展战略”

B.“新经济政策”

C.“门户开放”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3.阿兰·麦杰逊在《二十世纪世界史》中描述道:“德国坦克滚滚地越过波兰边境……在四周之内……波兰已经从地图上消失。”该军事行动实施的是

A.“霸王计划”

B.绥靖政策

C.“白色方案”

D.“巴巴罗萨计划” 14.杜鲁门总统强调“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为了谋取“领导地位”,美国签署了 A.《联合国家宣言》

B.《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C.《全国工业复兴法》

D.《北大西洋公约》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5题8分,第16题10分,第17题11分,共29分。 15.(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 材料二

海外贸易的兴盛刺激了中国的内部生产,宋代的冶铁数量在当时整个世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如制造瓷器、丝绸、茶叶、酒类以及各种工艺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也是惊人的。也因为这些缘故,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而在完全失去北方以后,偏安在南边的南宋,地方小了,人口少了,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

——上述材料均选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形及其原因,并指出北民南迁的影响。

(5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的一个事例,并分析宋代之所以能这样做的原因。(2分)

(3)结合所学知识,以南宋农民阶层为例,说明材料二中“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的结论。(1分) 【答案】(1)两种情形:①北方少数民族移迁到中原地区;(1分)②中原汉族南迁到南方地区;(1分)原因:①北方地区寒冷出现得更早;(1分)②北方汉人人口增加、南方土地肥沃。(1分)影响: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或:改变了中国的人口结构。)(1分) (2)事例:北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南宋与金订立和议;宋夏议和。(答到其中一点即可,1分)原因:宋代经济发达(海外贸易兴盛)。(1分)

(3)大部分农民是拥有少量田产的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多数农民能够维持温饱问题;农民的文化生活也在不断丰富和改善。(答到其中一点即可,1分) 16.(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和建立在私有制财产基础上的民主制相反的社会主义,在1917年初次获得了政权。这一政治制度如果蔓延开来,很明显会带来一种新的文化。

——【英】波特兰·罗素《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

事变起因如此:二十六年七月六日夜间十时,日军一联队在卢沟桥附近以演习为名,突然声言一士兵失踪,意图进城搜索。当时宛平驻军……已窥知日军企图又在挑衅,对其要求严加拒绝……敌人见狡猾惯技已不生效,乃于七月七日凌晨五时向我宛平守军开始攻击。……事件便这样的扩大了。而中国人民抗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也就这样揭开了。

——蒋星德《冯治安将军关于“七七”事变的回忆》

材料三

日本帝国主义……必须在军事上造成以控制华北的首脑——平津的形势,才能遂行其政治阴谋;卢沟桥在地理上既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以一旦日军占据卢沟桥,平汉交通为之堵塞,而将使北平进退失据……这末以来,日本在华北取得了政治和军事的两重控制。

——《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

(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社会主义“初次获得了政权”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的“二十六年”指的是公元哪一年?“事变”指的是什么?说出该“事变”的世界影响。(3分)

(3)据材料

二、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发动“事变”的借口及其真实目的。(4分)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给中国带来的不同影响。(2分) 【答案】(1)十月革命。(1分)

(2)1937年(1分);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1分)拉开了中国抗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1分)

(3)借口:日军在卢沟桥附近开展军事演习,以一名士兵失踪为由,意图进城搜索,遭到拒绝。(1分)真实目的:扩大对中国的侵略。(1分) 17.(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启蒙运动的理想包括:人的个性从迷信和传统中的解放,自由战胜专制,与理想和正义相一致的社会制度的重建,以及粉碎一切阻止平等的障碍。

——【美】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人权宣言》所具有的伟大的进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神权和特权,用人权和法治取而代之,并以后者作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基石。

——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三

法国人民对安宁和秩序的渴望十分强烈,甚至愿意接受一个强有力的领袖人物。……他更改了宪法,于1804年12月2日他为自己戴上了皇冠。就此,法国革命确实是结束了。但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和在欧洲第一次制定的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却得以发扬光大。

——【德】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用关键词概括启蒙运动的理想。(3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新的社会秩序”的“基石”,并说明其实质。(3分)

(3)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他”将法国革命的成果发扬光大的措施。(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与法国革命的关系。(2分) 【答案】(1)自由、平等、否定封建王权。(3分)

(2)基石:用人权和法治取代封建王权、神权和特权;(2分)实质:《人权宣言》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法律文件。(1分)

(3)拿破仑;(1分)措施: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法典》;发动一系列对外战争,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扩大了法国疆域。(2分)

(4)关系: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2分)

上一篇:建设什么样的美丽乡村下一篇:江苏省最新版安全资料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