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2022-06-30

报的具体内容也是多样化的,包括对于工作的概述、总结、要花费的时间周期、时间节点、需要的资源、完成情况等。在撰写汇报时,你是否感觉到困惑,缺乏逻辑性?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开学工作情况汇报材料与开学情况汇报

开学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在XX年春季期开学期间,我校认真按照县教育局的部署,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早抓实抓细抓开学工作,现在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正逐步进入规范化。现将有关工作简单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规划。

早在2月8日起,校长就着重思考、规划本学期开学工作。2月10日上午张璋校长带领相关领导对校园进行了全方位安全大排查;2月11日上午9:00,张璋校长主持召开了学校行政领导会议,传达了县教育局开学工作会议精神,讨论研究落实新学期的具体工作,会后全体领导各司其职积极投入到紧张的开学准备工作中去;

2月12日上午9:00,召开了新学期第一次全体教职员工会议,按照县教育局开学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了学校的开学工作;2月12日上午11:00,召开了新学期第一次全体班主任会议,特别强调要做好“控辍保学”工作;2月13日下午2:00教务处组织人员分发好教参、课本,当晚,教师认真备课,写第一课时教案,学生在教室自习;2月14日早上6:00起,全体师生正式上课;2月15日下午3:00召开了本学期第二次全体班主任会议,布置实施学生个人量化管理和班级量化管理……。学校将开学工作的具体责任落实到位个人,确保开学期间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目前,我校的开学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工作已逐步进入规范化。

二、具体措施,成效良好。

1、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为了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早在春节前夕的

1月15日,我校就组织全体教师,以班级科任教师为组,深入各村进行家访。全体教师冒着严寒冷雨,给学生家长送去了浓浓的春意,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2月12日的教职工会上,每位教师都与校长签订了控辍保学责任状,要求全体教师,要继续深入各村各户进行家访,发动学生返校上课。本期,我校应返校学生数为1574人,现已返校1513人,尚缺61人,返校率为96.12℅

2、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组织学生进行礼仪常规、校纪校规、法制安全等方面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热爱学校,尊敬老师,遵守纪律,勤奋学习,让学习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开学之前,学校总务处领导就利用假期,请工人维修了各班、宿舍破损的课桌、床;对教室、宿舍进行水电方面等的检修;认真检查水源,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4、做好安全、卫生工作。学校组织安全大排查,教育学生要注意交通、人身、财物安全,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学校校园安全。持之以恒地进行一日两扫的卫生制度,全面搞好清洁工作,为师生营造成一个清洁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团委书写张贴开学标语,营造浓厚的开学氛围。

5、做好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保证了良好的教学秩序。学校教务处及时把教参、课本发放到师生手中,并根据学校实际,编制并严格执行课程表和各项教学活动安排,使各项教学活动规范有序地运行;进一步加大了教学常规的督查力度,检查教师写好开学第一课时教案,上好第一节课。加大教学监控力度,规范教师授课,要求按课程表上课,不得私自调课,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6、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在开学期间,我校严格按照县物价局文件精神办事,全面规范收费行为,依规依法管理和使用学校经费,严禁任何人以任何理由私订学习资料,坚决杜绝乱收费行为,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由于我们措施得力,在开学过程中,我们没有发生一起乱收费现象,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总言而之,我校的开学工作正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进行,现在全体师生精神饱满,士气昂扬,正以积极向上的心态继续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特别是控辍保学工作,力争今年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开学情况汇报

按教育局的要求,XX年9月4日至6日在莫主任的领导下,教育局普教科对我镇11所中小学及23所幼儿园开学情况进行了检查,现将检查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学“三到位”工作

教师按时到校情况。全镇应到教师 人,实到教师 人,(其中资教教师应到 人,实到人

)。未到教师 人,原因分别是: 参与县镇交流教师 人(其中县级交流 人;镇内交流 人),现已全部到岗。(具体情况见附表1)。

学生到校情况。全镇各个中小学幼儿园通过刷写宣传标语、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在校门口设置专栏、上门走访,走访的效果与教师的待遇挂钩等方式确保了学校开局良好。初中应入学 人(去秋年报人数—转出人数—休学人数—毕业人数+复学人数+新生人数),实入学 人。辍学 人 ,入学率 。其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厌学。小学应入学 人(去秋年报人数—转出人数—休学人数—毕业人数+复学人数+新生人数),实入学 人。辍学 人 ,入学率 。与去年同期相比,初中净增 人 ,主要的原因:一是教育局大力实施均衡教育所致,在一定的区域内严禁择校,就近入学;二是城关镇区域优势,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具体情况见附表2)。

教材到位情况。学生用书全部符合省市规定的相关要求,循环使用的教科书回收 、保管情况良好,基本能够满足XX年秋季学生正常使用(两个初中七年级和个别学校的个别年级差教材较多),处理的办法一是及时向教育书店及书刊发行社联系予以争取,二是实行镇内协调予以解决一部分。

二、安全卫生工作

从检查的情况来看,全镇所有的中小学幼儿园于8月31日,在学校的校长(或园长)的带领下,不同程度的对学校校园环境都进行了整治,消除了卫生死角,铲除了杂草、垃圾、纸屑等,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对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建立健全了安全制度,有效的设置了安全岗位,落实了安全责任,强化了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和各种应急演练的防控工作,“三防”工作基本落实,安全视频基本覆盖。

三、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情况

第二篇:工作汇报-乡镇民政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对民政工作进行调研的具体要求,现就乌加河镇民政工作总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牧民大病医疗救助情况2005年根据旗民政局文件精神,针对我镇农村实际医疗情况,经过下乡入户调查核实,符合我旗民政局大病医疗条件的有34人,整理后上报34人,实批24人,合计补助金额3.6万元,下拔经费已全部发放到患者或家属手中,今年根据实际情况,镇民政办将不分批次,凡有即报,以确保患者及时能够得到资金上的资助,以助他们早日得到康复。

二、春荒期间灾民、贫困户缺粮情况 介于2005年我旗大部分地区旱情严重,我镇受灾情况虽不及山旱区严重,但对农民收入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根据年末我镇组织人员下乡的摸底调查,受灾农户共750户,计2625人,灾后贫困户370户1295人,经我镇党委、政府一再努力,现仍有受灾贫困户141户509人,需民政资助、救济口粮户141户509人。

三、五保户供养情况 根据撤乡并镇后原乡镇材料总结,以及今年年初民政工作人员下乡入户的调查统计,全镇共有五保户68户68人。其中集中供养10人,分散供养58人,集中供养人员除民政拔付生活费外,乡镇每年付五保户生活费3.4万元,镇敬老院,除上级拔付经费外,我镇给予解决院民部分生活开支,医疗费用实报实销,并在节假日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努力让集中供养人员吃好、喝好、安享晚年。

四、优抚对象基本情况 撤乡并镇后,我镇共有优抚军人40人,现这部分优抚军人大多年已古稀,生活收入偏低,而民政每年拔付的生活费仅有1700元,远远不够优抚老军人一家人一年的生活开支,而大多优抚军人子女均没有工作,在家务农,加子女上学,生活开支的费用外,能真正给予老人的补贴并没有多少,经过镇民政办入户调查,这些家庭年开支都在6000元以上,其中包括老人的医疗费用。有一部分优抚军人家庭年开支在万元以上,这部分生活费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希望上级民政部门调查核实后,能够在经济上给予这批优抚军人更多一点资助。

五、撤乡并镇后,婚姻登记方面存在的问题 撤乡并镇以后,我镇面积增加,而且镇政府所在地位置靠东,距石兰计地区最远距离达到80公里,这就给这部分农民办事造成许多不便。因为办一次结婚往来所需路费就要32元,而且交通很不方便,因此,办完手续后只能在镇里过夜,第二天才能够搭班车回家。这些问题同时也给镇民政工作造成了许多不便,如有些人嫌路途远,便请人代办,由于婚姻法规定,在婚姻登记时双方当事人必须在场,因以上的不便因素,有些人只举行了结婚仪式,而办理结婚证却一拖再拖。这不仅给民政工作带来了不便,同时也给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影响。鉴于此,特请民政部门同意,我镇在石兰计地区的民政助理员,在当地将相关手续办好签字后,统一拿到镇民政办领取结婚证。

六、撤乡并镇后,进一步发挥农村专业经济组织服务功能的具体措施 撤乡并镇后,在乌加河镇党委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以实施“双链双推”活动为载体,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以广大党员和旗、镇、村干部为骨干,继续深化“党员三结合致富链”,完善“干部服务链”,推进农民组织化进程和基层组织建设,努力开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全镇共结成种、养、科技、信息、法制、林业、水利、计划生育、流通服务业产业链10大类1058链,涉及党员763人,全镇7071户农民168名产业带头人全部组合在链内,并把347户贫困户作为干部服务链的重点结链帮扶对象。 在三结合致富链上,镇党委对各种链结进行了规范整合提高,就“一链三户”扶贫帮困的传统模式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延伸拓展。一是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链,由党员牵头链接农户,依托龙头企业进行产业生产经营。二是发展市场引导型产业链,通过结链把农村的信息、生产、经营、科技、服务、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把农户组织起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三是发展协会支撑型产业链,充分发挥各种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以农畜产品营销合作社为主体,下设番茄、脱水菜、葵花、肉羊等10个规范运行的专业协会。四是发展经济人组织型产业链,由经纪人与产业链合作,签订产销合同,使农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加工一体化,全镇经济人队伍达到566人,链内接链农户5874人。

七、撤乡并镇后进一步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村各公开和民主管理 撤乡并镇后,我镇镇域面积扩大为729平方公里,南北宽约30公里,东西长约78公里,其中距镇政府最远的小组为86公里,这样便给各项具体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加大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力度,进一步规范公开内容和形式,完善公开工作机制,健全公开监督保障措施,提高公开针对性和实效性。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重点,通过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解决。

八、殡葬改革方面 继续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殡葬改革的各项制度,完成了清平坟工作。通过宣传教育,对本地丧殡中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陋习有所抑制,但部分群众思想觉悟差,观念落后,文化素质低,说服教育困难,今后还将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改变陈规陋习。 以上是我镇民政工和的一些经验和总结,如有不妥,不足之处,望主管部门领导批评、指正。

第三篇: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DG县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DG县卫生计生局 (2011年6月10日)

尊敬的xxx 首先,感谢您们对我县卫生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并对你们身临我县基层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县医改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得益于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与社会各界的配合,通过卫生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卫生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民生工程逐步拓展,基础设施和卫生医疗条件得到相应改善。现就医改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及下步的打算汇报如下

一、 基本情况

(一)基本县情 略

(二)卫生计生基本情况

1、医疗机构覆盖情况

全县拥有医疗机构180个,其中县级医疗机构5个(分别为县人民医院、县藏医院、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妇幼保健院、县计生指导站);乡(镇)中心卫生院5个,乡一般卫生院20个;建有村卫生站148个;全县共设床位120张;全县建有1个二级乙等综合医院,1个一级乙等乡中心卫生院,村卫生站覆盖

-1-

率与规模化建设逐年上升。全县每千人拥有床位数1.6张,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正在显现效能。

2、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全县卫生系统职工总数为 216 人,其中在编专业人员为188人,临聘藏医21人,行政7人(行政公勤人员1人),26个乡镇卫生院共有专业技术人员99人(实际在乡镇一线的在编人员仅79人,临聘藏医12人);县卫生局现有职工20人(从卫生院借调事业人员8人,从执法大队借调5人),县人民医院现有职工43人(含临聘西医1人)、县藏医院现有职工19人(含临聘藏医4人)、县疾控中心现有职工13人,县妇幼保健院现有人员11人,卫生执法大队现有人员8人(其中5人兼卫生局工作)计生指导站10人。

3、医疗设备装备情况

全县医疗设备有CT机1台、B超机40台、彩超1台、心电图机28台、微波治疗仪6台、制氧机18台、多功能麻醉机1台、多参数监护仪3台等,乡镇卫生院基本拥有常规医疗设备。

4、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建立情况

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体系基本建立,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乡卫生院为框架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县人民医院、县藏医院、乡(镇)卫生院为框架的医疗救治体系基本形成。村卫生站覆盖率逐年上升,妇幼保健网络体系有所改善,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逐年下降,人口计生工作稳步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正在显现效能。

二、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医改政策情况

-2-

按照省、州医改工作“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我县在加大医改宣传力度、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保障医药卫生体系规范有效运转等方面狠下功夫,确保了全县医改各项目标任务顺利推进。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一是于2010年2月成立了以人民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常委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发改局、卫生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十二个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医改领导小组。并明确在县发改局设立医改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二是为顺利推进全县医改工作,分别从县发改局、县卫生局抽调1名工作人员充实到县医改办,并指定县卫生计生局局长担任办人主处理医改办公室工作事务 ,负责研究国家、省州医改相关政策,督促、指导、协调全县医改工作。三是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安排医改工作经费3万元,确保了全县医改工作顺利推进。四是2011年为卫生系统考聘临床专业技术人才36名、中西结合专业人员1名、口腔专业1名、检验专业人员1名、影像专业人员1名、护理专业人员6名、藏医专业人员6名、公共卫生人员2名,共53名医务人员。通过请示县委政府解决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设备购置经费30万元、解决药品周转金50万元,县委政府配套了基本药物零加成后的地方补助 A万元。及时拨付中央、省、州下达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 A万元,为全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二)认真研究,制定方案。一是县委、政府、医改办多次研究全县医改工作。随着医改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今年5月初,深入学习了州卫生局下发的《甘孜州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

-3-

实施意见(试行)》、《甘孜州公立医院重点改革实施意见(试行)》等A个配套政策文件。庚即我县通过政府行文召集全县各医疗机构负责人、各乡镇负责人等120余人召开了2011年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会暨医改工作会,总结回顾了十一五期间和2010年医改工作推进情况,并安排部署了十二五期和2011年医改工作任务。并起草报请县委政府印发了《DG县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甘孜州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试行)》《DG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DG县医改工作实施方案》,调整了DG县医改领导小组,以文件形式确定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与分工。

(三)分解责任,确保落实。一是认真对照县人民政府与州人民政府签订的2011年责任书考核内容进行具体分解,并按照全县三年实施方案与26个乡镇、5个县级部门签订了《DG县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主要工作任务目标责任书》。二是为确保责任书明确的目标责任落到实处,县人民政府组织4个调研组,于2011年6月14日至20日对26个乡镇及县级医改成员单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进行了考核调研,对乡镇和部门存在的问题督促进行限期整改,并要求全县各乡镇党委政府在党代会、人代会期间召开培训会,营造全县医改工作的良好氛围。三是先后认真组织修改了《DG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意见》、《DG县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主要工作任务目标责任书》等文本,并按照州医改办要求按时、按质上报了医改工作进展情况和医改相关信息情况。

三、2011年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

-4-

根据《DG县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主要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计划》要求,州人民政府与我县签订的《DG县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主要工作任务目标责任书》的责任目标任务有序开展,具体情况是: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情况。一是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证覆盖面。截止2011年7月,城镇职工参保人数达3345人,参保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68706人,参合率达97%;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374人,参保率达95%,基本实现城乡医疗覆盖全县人民的目标。二是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新农合人均筹资额度从2010年的140元逐年提高到2011年的230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标准从2010年的305元/人/年提高到425元/人/年。2011年,全县新农合累计有12168人次享受到门诊住院补偿,补偿金额达68.91万元。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从2008年的1.5万元逐年提高到2011年的5万元,是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并积极探索医保门诊统筹,用于支付门诊医疗费用报销的基金控制在了统筹基金总量的30%以内。三是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2011年,城镇医疗救助支出A万元,救助A人次,平均救助资金A元;农村医疗救助支出A万元,救助A人次,平均救助资金A元。A年,我县启动实施了新农合大病补充保险工作,并将新农合报销补偿政策与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有机结合,实现了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A年A月,又启动实施了提高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水平省级试点工作,将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纳入重大疾病予以保障。

-5-

(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情况。一是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从2011年1月1日开始,我县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基本药物品种达A种,县级和乡村两级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率分别达37%和100%。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报销政策,基本药物全部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按照国家和省、州安排部署,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于2011年1月1日全部实行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使群众用药更加安全实惠。二是积极探索实施深化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工作。制定了《DG县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和《DG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明确了乡村两级考核指标和任务。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了内部绩效考核办法。目前,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2010年的绩效工资已经全部兑现。三是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偿工作。根据《xx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意见》和《xx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偿办法》的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明确了乡村两级医疗机构补偿办法,对乡镇卫生院的补偿从三方面予以保障,第一是确保基本支出,乡镇卫生院人员经费按编制数全额预算保障,空编人员按3.5万元/人预算,公用经费按在职在编人员人均1万元予以补助。第二是实施绩效考核,以奖代补,核定了各乡镇卫生院的基本收入和奖励基数,绩效考核以奖代补资金核定基数100万元。第三是统筹安排乡镇卫生院发展和风险准备金,其中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00万元、培训经费30万元、设立医疗风险金20万元、安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经费30万元。对村卫生员

-6-

补偿办法采取定额补助和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两方面予以补偿;定额补助采取整合村卫生员、计生宣传员、残疾人联络员等资金来提高补助,同时在执行原补贴标准(贫困村200元/人.月,非贫困村150元/人.月)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200元。2011年5月,核拨了乡镇卫生院公用经费、空编人员经费、救护车燃修费等基本支出经费214.19万元,核拨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取消药品加成省级补助经费61.04万元。同时,各乡镇卫生院向县财政预算外专户缴入2011年第一季度收入127.79万元。

(三)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情况。一是不断夯实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群众就医环境明显改善。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由“十五”期末的4318万元增加到13743万元,增长了3倍;万元以上诊疗设备由147件增加到235件。“十一五”期间,投资9425万元实施了县、乡、村医疗卫生单位恢复建设、国债和中央扩大内需建设项目122个(其中:村卫生所室项目90个、乡镇卫生院项目26个、县级医疗卫生单位项目6个),县、乡医疗机构新增业务用房面积37509平方米,有94个村卫生所(室)拥有了达标规范的业务用房;投入资金1000万余元,分批配置了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诊疗设备。二是加强卫生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组织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中短期轮训、骨干进修和“三基三严”全员岗位技能大练兵等活动,不断提高县、乡、村卫生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认真实行“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和巡回医疗等卫生支农制度,2010年共选派35名县、乡卫生技术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选派了75名管理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和技术骨干参加了省、州卫生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类专业培训班,对160名乡、村卫生人员开展了

-7-

适宜技术培训。积极争取省、州卫生主管部门的支持,县医院与上海东方医院建立了为期3年的对口支援帮扶关系,上海东方医院已分3批派驻了16名专家到县医院开展技术扶贫,并赠送了800毫安X光机等价值126万元的诊疗设备给县医院,县医院选派了三批10名业务骨干赴上海东方医院进修学习,在上海东方医院的的技术支援下,县医院于2011年1月开创了显微外科手术,增强了医疗服务能力。三是全面实施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除县医院外,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县计生服务站和14个乡镇卫生院及12个乡镇计生服务所、13个县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中心的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员共计505人,于2010年9月补发和正常发放绩效工资。县级公共卫生事业单位月增资695元,退休人员478元;乡镇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月增资621元,退休人员447元。

(四)继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情况。按照省、州要求,我县于2009年11月全面启动实施了“三类九项”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一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截至2010年末,全县城镇居民建档29446人,建档率达38.19%,农村居民建档90413人,建档率为42.37%。二是开展健康教育。在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设置了健康宣传栏166个并及时更新,制作了健康教育光碟、宣传资料,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公众健康咨询、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等活动,并在县电视台开办了专题电视栏目《四季养生》。三是认真开展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和老年人保健工作。全县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3岁以下儿童管理率、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65岁以上乡村老年人管理率等指标均达到省州要求。

-8-

四是做好慢性病人管理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工作,认真实施免疫规划和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工作,为6972名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接种率达99.63%。为3426名农村孕产妇补服叶酸。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3年平均发病率均控制在122/10万以内。五是组织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和农村改厕和农村饮水水质监测项目。目前,已免费为335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全面完成3000座农村卫生户厕改造任务,对26个集中式供水点和51个分散式供水点进行了水质监测260份,年内未发生饮水安全事件。六是严格考核评估,及时兑现公共卫生项目资金。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推进的同时,我县严格按照绩效考核结果,及时将2009年348.98万元和2010年452.95万元项目资金兑现至项目实施单位,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五)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情况。一是优化拓展现有卫生资源,改扩建县人民医院。为解决县人民医院发展不足和群众普遍反映的“住院难”问题,把县医院毗邻的县政府招待所(占地15亩)和县委党校(占地9亩)资产(含土地及地面建筑等)全部划拨给县人民医院作为扩建发展用地。二是在将县委党校、政府招待所划并县医院的基础上,投资3125万元实施县医院改扩建,新建外科大楼和急诊大楼,建筑面积13143.8㎡,预计今年10月底可竣工投入使用。三是鼓励社会资本到我县举办民营医疗机构。县委、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成功促成云南平安中西医结合医院到我县兴办民营二级综合医院(大姚平安医院),项目总投资1亿元,建设总住院床位不少于499张(其中第一期至2012年底建成住院床位不少于250

-9-

张),该项目目前进展顺利。同时,促成湖北武汉一家企业成功收购了发展后劲不足的原民营大姚中医医院,并投资1390万元对民营大姚中医医院进行了技改扩建,进一步提升了中医服务能力。四是转变服务模式,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2008年通过整合转型,建成了金碧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五是加强对公立医疗机构的管理。探索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加强成本核算和控制。提升住院医师的服务能力,选派骨干医师参加全科医师培训;规范公立医院临床检查、诊断、治疗、用药行为,推行处方点评制度,有效控制治疗费用。

四、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已经全面启动,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较大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卫生基础设施滞后,服务设施不配套,服务功能不完善。虽然近年来在省州有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下,我县卫生基础设施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农村卫生工作基础仍然薄弱,房屋、设备、人才、技术还不配套,服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健康保障水平较低。二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应急机制仍不健全。艾滋病、结核病、不明原因猝死等重大传染性疾病和地方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三是城乡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优势资源相对向上集中,农村公共资源不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2011年的部分医改任务(如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达50%;慢性病管理人数)过大,难

-10-

以完成。

五、下步工作打算

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县将按照“落实医改任务,提高服务水平,改进医德医风,增进人民健康”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省、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吃透医改精神、明确医改任务、理清医改思路,进一步加强调研,科学合理制定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县人民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督促医改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强大合力。认真落实国家新医改方案提出的各项卫生投入政策,调整支出结构,转变投入机制,切实保障改革所需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医改各项重点工作顺利推进。

(二)继续加强宣传引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制定分步骤、分阶段的宣传方案;采取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广泛宣传实施方案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逐步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使改革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及时总结、宣传改革经验,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环境。

(三)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巩固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医保基金管理水平。不断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在确保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全省统一集中招标网上采购和统一配送的基础上,引导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逐步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

-11-

(四)健全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注重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培养和段炼,加强县医院、妇幼保健院、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13个乡镇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9个村卫生室项目建设及配置所需的设备设施,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

(五)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和完善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改革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深入开展对口支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健全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

(六)巩固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落实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工作按计划扎实推进,不断加强完善医疗保健和卫生防预工作,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尊敬的普副主任、各位领导,虽然我县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展顺利,但离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以及广大人民群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以本次督查考核为契机,针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的存在问题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认真贯彻落实,确保领导到位、投入到位、整改到位、督促到位,促进全县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努力解决群众“看好病”的问题,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12-

第四篇:三资管理情况汇报

于家务乡西马坊村“三资”管理情况汇报

一、 于家务回族乡西马坊村基本概况

于家务乡西马坊村位于通州区城南约21公里处,东临于家务,南邻果村,西邻柏福,北临东马各庄,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全村共有1118人,常住人口1018人,村域面积522 亩,耕地面积3651亩,人均土地面积约3亩,属于中型村落。农业生产主要以粮食种植为主,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10665元。

二、 我村“三资”管理工作情况

当前农业和农村正处在农业结构转型、农村体制转轨和市场格局转变的新阶段,为了管好集体资金、盘活集体资产和挖掘资源潜力,实现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利用的最大化、最佳化,我村“两委”班子一直按照上级“三资”管理的要求,同时努力进行管理模式的有益尝试,力争把村级资金、资产和资源三方面内容进行统盘考虑、统盘管理,确保“三资”规范、合理利用。

(一) 资金管理方面

村级财务问题一直是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最敏感的因素之一。近年来,我村一直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规范管理文件的规定,配合乡经管站做好“村帐托管”、“大额资金专储账户管理”等工作。并依据我乡的《村级财务管理规定》、《村级大额资金“专储账

户”管理实施办法》、《农村经济合同管理办法》、《村级干部离任审计制度》等4个文件,结合我村实际,制定和完善了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债权债务管理制度、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制度等13个具体管理制度,同时做到了制度上墙,为方便群众参与村级财务监督提供了依据。

为了使我村财务管理更加规范,我们坚持做到了以下四点:

1、“一条主线”即民主管理。从集体资金使用的决策程序,到民主理财小组的理财和监督,到最后的财务公开,均做到民主、公开。

2、“两个程序”即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程序。明确两程序的实际、实用和实效,确保其操作有依、切实可行。并在公开后,认真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对村民反映的问题及时解答、解决。

3、明确“三个职责”即民主理财小组、农村财务服务中心记账员和村级财务专管员的工作职责,使之更好的履行职责,完成工作任务。

4、“四个必须”即必须做到公开栏公开、“明白纸”到户、财务报告列入村民代表会议和使用财务公开触摸屏。

(二) 资源管理方面

土地是农民手中最大的资源,因此如何做好土地流转工作便是农村资源管理方面最重要的一环。我村农民手中土地较多,但

许多村民收入不仅仅依靠农业,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多数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儿童,每逢农忙时节都忙得焦头烂额,外出的农民还要回家料理农田,非常不方便,有些户就自发的进行了土地流转,然而农户之间自发进行的土地流转,有着地域的局限性和信息的封闭性,而且个人之间签订的流转合同也不够规范,不仅条款内容差异大,而且有些条款千疮百孔,禁不起法律的推敲,土地流转纠纷频发。

发现了这些问题后,我村“两委”班子成员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解决村民在土地上的投入不小、收入却不高的问题,根据我村实际,我们遵循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协调、联系各方面关系,采取多种措施,将部分土地流转给东升农业等一些企业,增加了村民的土地租赁收入,规范了土地流转行为,有效的减少了土地流转纠纷。近些年,我村共流转了土地共计1500余亩,既维护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又合理的配置和利用了土地资源,促进了土地集约规模经营,提升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三) 资产管理方面

1、重大经济事项招投标情况

我村八斗地有一个占地75亩的鱼池,由于原租赁协议到期,需重新签订承包合同。为了维护村集体利益,我村于2010年4月5日召开了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就八斗鱼池承包问题进行探

讨。形成如下决议:

1、成立代表小组负责鱼池承包的日常工作,组员包括两委班子成员,理财小组成员,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

2、鱼池租金初步定为每年每亩2000元,租期20年,一次性付清10年租金。

3、鱼池承包采取竞标的方式进行。

4月6日我村召开代表小组会议,会上我对鱼池承包草图进行了说明,代表们就租金及公示内容进行了讨论,决定起价为每年每亩2000元,第一个10年期满后若续约,租金应在原基础上上调10%-20%,或者根据当时情况进行价格浮动。同时鱼池发包公示书应以书面形式通知到各家各户。

4月14日代表小组会议上,对报名参加竞标人员王XX、刘XX、王XX等9人进行了介绍,并决定就下发的参加竞拍通知内容进行修改,规定参加竞拍者应将10万元的押金存入村委会指定帐户,对未竞拍上的竞拍人员所交的押金按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返还。 押金应于18日前打入指定帐户,竞拍于2010年4月19日上午9:30进行,参加竞拍的人员凭存款条进入会场。

4月16日代表小组会议上,代表们讨论确定了《西马坊村土地(渔池)租赁竞标规则》、《土地租赁合同》、竞标票、承租确认书等文件。

我村于2010年4月19日上午9:30召开了鱼池承包竞价现场会,鱼池承包代表小组成员、区经管站、乡经管站、乡纪委、乡信访办、司法所的主要领导参加了现场会。由于截止到18日,

只有2名竞标者(张XX,王XX)按时交纳了10万元押金,其他人自动放弃,而张XX未能按时参加竞拍会,经沟通得知其自愿放弃竞拍。因此只有王XX一家参加竞拍,我将情况向与会代表做了说明后,宣布王XX以每年每亩2000元的价格竞得渔池承包权,并与其签订了渔池竞拍成交责任书,三日之内签订租赁合同。

通过这次鱼池的招投标活动,我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代表们对推行村级组织重大经济事项招投标的认识均有了一定的提高,也使村集体的资产得到了保值增值。

2、产权制度改革情况

三、 “三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村级“三资”复杂性强,管理难度大。农村“三资”涉及面广、项目多,既有现金的,又有实物财产的,还有资源性质的;既有可移动的,又有不动的;既有国家支农资金、各项补偿补助款,又有集体收入,还有筹资、捐资等,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多样性,带来管理难度较大。

2、村务公开只强调财务公开,“三资”管理的公开还需加强,“三资”登记的台账管理还需进一步完善。

3、合同签订不够规范,合同条款不够完善,使得集体利益可能会得不到有效保证。

4、“三资”管理人员需要充实,业务素质需要加强。“三资”

管理中涉及到多方面知识,而村和财政所人员都只具备一定的财会专业知识,在政策、法律方面、市场运行中所需资质等方面都需要有相应能力的人员参与。需要在这方面对村财经委员、财政所的所有人员都加强培训学习,必要时要引进中介机构参与。

四、 进一步做好村级“三资”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培训,提高素质。我们要把提升村级“三资”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作为重要环节来抓,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选择贴近实际工作的课程,定期进行集中培训,目前的重点是要加强法律、法规、规章的教育,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的政策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切实有效的增强做好“三资”管理工作的本领。

2、加强监管,净化环境。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理财、集体资产和资源、债权债务等管理制度,确保村民代表会、民主理财小组等民主管理组织真正发挥监督作用,对集体资产、资源的承包和承包合同的签订,严格推行公开招标制和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制。

下一阶段,我村将进一步加强“三资”管理工作,做好正在进行的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抓好落实,严格日常监管,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卫生情况工作汇报

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卫生系统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新农合稳步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渐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不断增强,居民健康状况进一步改善,为县城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1、 医改稳步推进,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

——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能力全面提升。5年来,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增至167家。医疗机构布局日趋合理。初步完善了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中心、村卫生所(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现有床位837张,年诊疗483908人次。卫生技术人员增至862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有职业(助理)1.6人;职业护士248人,每千人拥有职业(助理)1.6人;执业护士248人,每千人拥有职业护士1.11人,均有大幅提升。 ——基本药物制度有效落实。全面推进基本药物制度,乡镇卫生院全部实行药物网上采购和零差率销售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使用300种以上,药品品种普遍增多,药品价格普遍下调,群众医疗费用降低30%。

——完成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和人事制度改革。县卫生局准确把握国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相关政策,在完成基层绩效工资水平核定、清理规范津贴补贴、确定奖励性工资和妥善安置分流未聘人员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按需设岗,职工实行竞聘上岗,实行聘用合同管理制度。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扎实开展。居民健康水平、满意度逐步提升。全面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健康档案143000份,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开展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疾病,精神疾病管理工作。推进落实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109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1560人,预防神经管缺陷,补服叶酸1267人。

——新农合取得突破,保障水平稳步提高。2007年以来,我县新农合参合率始终保持98%以上,新农合管理运行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定点医疗机构管理系统与新农合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开展了医疗救助对象中特殊优抚人员的二次补偿,各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开展了门诊统筹,实现家庭账户补偿、门诊统筹补偿和住院补偿同时开展。农民的参合率、收益率、政策性补偿比逐年提高。

2、 基层基础建设全面加强,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五年来,通过对上争取和自身投入,我县三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争取国家扩大内需投资1800万元,地方配套1979万元,新建县医院住院部综合楼16316.93平方米,目前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完成中医院整体搬迁规划。累计投入538万元新、改、扩建7所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房屋面积、服务流程、科室设置、服务条件明显改观。投资722万元新建县结核病防治中心、县医院传染病区、新农合办公楼。自筹资金完成37所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提高了村级卫生服务水平。总计投入858万元购置医疗设备581台套,提高了医疗服务能力。

3、 公共卫生、依法行政有力,居民卫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一是妇幼卫生保健水平明显提高。积极开展婚前、孕前保健、孕产期系统保健和儿童系统保健工作,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保持在99%以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达到85%,儿童计划免疫13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9%。二是重大疾病防治体系逐步完善。甲流、手足口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长效防控机制初步形成。全县传染病发病率由2005年的298.69/10万下降为2010年218/10万。三是公共卫生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不断健全。重点从机构、人员、资金、物资、设备、演练等方面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强化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设。

经受住了甲型H1N1流感、“3.19”重大交通事故、三聚氰胺奶粉等重大突发事件的考验。四是依法行政工作不断加强,遵循“依法、规范、高效、便民、廉洁”的原则,努力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不断规范卫生行政审批行为,提高了卫生行政审批效率。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监督实现全覆盖。五是爱国卫生运动扎实开展,不断推进卫生城镇创建工作和改水改厕工作。

在肯定成绩、增强信心的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经济社会进入以转型促发展的新阶段,我县卫生工作水平与城乡居民健康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深化医改依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全县医疗卫生高端资源相对不足,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数量少,水平低,不能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卫生需求。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以医改统领卫生事业,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增强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二、

上一篇:管理评审汇报材料下一篇:各类人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