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主题范文

2022-05-27

第一篇:红楼梦的主题范文

红楼梦 的教案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学设计

高 云

教学目标:

1、 品读课文中外貌、语言等描写,感受“凤辣子”的人物形象。有语气地朗读凤辣子的重点语句。

2、 初步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文学名著的语言魅力。

3、 通过拓展,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外貌、语言的描写体会与感受凤辣子的性格。 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语句背后的内涵。

教法学法:创设情境、讲练结合;感情诵读、结合语句谈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简介《红楼梦》

(师)梳理文中人物关系,介绍故事前由

二、整体感知,初识“凤辣子”

1、以贾母语导入,引入人物,获取初步印象

板书:性格放纵

不拘小节

2、(生)自读课文,批注和板书对“凤辣子”的其他印象

三、品读描写,深悟“凤辣子”

充分利用(生)获得的感知,引导生成。 <一>品外貌描写

1、 美丽富贵 (1)(生)抓住关键词语感受凤辣子的美丽富贵。 (2)引读中感受文学名著语言表达的魅力。

2、藏着威严

引导(生)细致读书,发现“三角眼”,“威不露”文字背后的意思。 <二>品语言描写

1、 放诞无礼

(理直气壮地出场、出众的打扮显摆其地位)

(1) 出示相关句子。

(2) 引导从关键词语感受凤辣子的放诞无礼。

2、 炫耀地位

(“一味地问”的语句,善于使权弄势) (1) 出示有关句子。

(2) 引导(生)思考,体会“凤辣子”的用心。 (3) 模拟凤辣子说话语气朗读。

3、 八面玲珑

(善于阿谀奉承,讨在场人欢心) (1) 出示句子。

(2) 引导由凤辣子的话推想众人心理感受。 (3) (生)展示朗读。

4、 小结提升对凤辣子人物形象的认识。

四、体会本文写法

文中除了写王熙凤的表现,还写了黛玉的纳罕和贾母对王熙凤的戏谑谈笑的评价,找出这些句子读读,说说她们的想法和语言,对表现王熙凤有什么作用? 【归纳】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外貌。

侧面描写:通过黛玉的想法,贾母对王熙凤的评价,从侧面展现人物性格特点。

五、课堂小结

(生)谈对《红楼梦》的还有那些了解。

六、板书设计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不拘小节

性格放纵

外貌 放诞无礼

八面玲珑

语言 美丽富贵

············

第二篇:《红楼梦》的情节波澜

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学习如何鉴赏文学作品的“美”

2. 过程和方法:学习如何评述文学作品的“美”(初步学习写作书评) 3. 情感态度和价值:突出了贾府必然走向没落的悲剧。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弄清文学短评的特点 【教学设想】 1.合理进行教材整合。

《〈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节选)》一文安排在第二单元(议论文单元部分),笔者将之安排于授完第三单元的《宝玉挨打》一文后,原因有三:

① 学习本文,有利于培养学生较严密的文学鉴赏思维,这必须立足于对鉴赏对象有较深了解的基础之上;

②从学段学习整体设计思考:可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结合进行,在阅读中学习写作。在教授第一单元时,重点指导写作时评;教授第二单元时,重点指导写作短论;教授第三单元时,重点指导写作书评。

③结合第三单元的“点击链接”(《采尽百花细酿蜜》《奇文共赏写书评》)共同学习。 2. 由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

课内学习:理清文章写作思路;总结文章写作手法

课外延伸:① 研讨《抄检大观园》,进一步鉴赏《红楼梦》的叙事艺术成就;

②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学习写作书评的一些方法;

③ 引导学生走入《红楼梦》的艺术殿堂。

课内外结合,体现“阅读探究——评价总结——学习借鉴——反思发展”的学习过程。 3.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

广东教育出版社 (注:此时已进行了《宝玉挨打》一文的整体阅读及人物形象分析,转而分析其情节波澜的设计。)(此环节可安排在《宝玉挨打》一课中进行) 1.思考《宝玉挨打》一文的情节波澜设计:

① 学生简述课文情节,明确“宝玉挨打”的原因及过程 ② 学生阅读思考:

A)读完此文,请用一两句话说说你对其情节设计的评述。 B)哪一个情节你最感兴趣?为什么?

2.学习小组交流思考结果,并作汇总记录。

3.阅读《采尽百花细酿蜜》《奇文共赏写书评》二文,作圈画点评。

第一课时

一、由《宝玉挨打》一文的学习导入

各学习小组派代表交流组员的思考结果,教师及学生均不急于评述,而是记录各学习小组好的思路,丰富对课文情节特点的认识。

引导学生阅读吴功正的《〈红楼梦〉的情节波澜》一文,看专家学者是如何评述的。

二、读懂课文,整体把握

目的:理清思路,提炼观点

要求:初读课文,划出关键句,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本文探讨曹雪芹安排情节波澜的经验,作者认为《红楼梦》情节设计的总特点是什么? 2.以“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为例,作者重点论述了“宝玉挨打”情节设计的什么特点?具体由哪几方面进行阐述?请简述这几方面的观点。 〖参考理解〗

1.《红楼梦》情节安排的总特点:善于在平淡生活中掀波澜 2.“宝玉挨打”情节设计的主要特点:层层铺垫,推举高潮。

具体由三方面阐述:

①高潮的形成有必然性(有社会的必然性;有情节的必然性)

②高潮的组织有层次感(情节波澜起伏隐显,脉络分明,渐次而又迭进地推举上去) ③高潮的发生有偶然性(偶然性为必然性的高潮到来发挥了很大作用)

三、品读课文,探究借鉴

目的:探究鉴赏经验,借鉴写作技巧

广东教育出版社 过程: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阅读探究,之后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再派代表在班上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分两个步骤进行探究,探究应立足文本)

探究点:

第一步(重在探究如何鉴赏):

1.结合你对《宝玉挨打》一文情节特点的分析,对此文的评价,你有何见解?

① 哪一部分的分析你比较欣赏?对你鉴赏《宝玉挨打》一文的情节有何启示?

② 对《宝玉挨打》一文的情节分析,你有无补充意见?

2.结合《采尽百花细酿蜜》一文的学习,请你谈谈学完此文后,你对鉴赏文学作品有 何心得体会?

第二步(重在探究如何写作):

3.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例证法证明论点。请找出文中运用例证法的文句,看看作者是怎样引述例子的,并想想有哪些写作经验值得学习。(可结合《奇文共赏写书评》一文进行思考)

4.除此之外,此文在写作上还有哪些你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参考分析〗

(注:以下分析仅供参考,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探究理解。且应在具体授课过程中作灵活处理:如学生有更好的见解或不同的意见,应对以下分析作相应补充或作适时点拨;授课过程中不强求涉及全部分析点,应视学生的学习反馈作相应调整。)

1.有关此文的分析评价。

①作者抓住了《红楼梦》叙事艺术中最具创造性的突出特点和优点进行阐述。这与作者对作品的精心研读和扎实的鉴赏基础、广泛的材料积累是分不开的。具体体现在鉴赏情节时,应反复思考:情节波澜是怎样组织、准备、形成的,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何要这样安排情节,有何好处或不足等。

②补充观点。

如:“宝玉挨打”是一个疾风骤雨式的大场面,情节设计有层次,而又紧凑急速,极有气氛;矛盾冲突的形成和转化极富戏剧性(如最后贾母的出场);

以人物的性格特点为出发点,通过人物的活动推动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特点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得到充分展示;等等。

2. 总结鉴赏文学作品的要求和方法。

广东教育出版社 ① 要有一定的文学鉴赏基础和占有较丰富的材料

②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应作细品细析,多问几个为什么,以形成独到见解 ③ 选好鉴赏点

3. 总结如何运用例证法进行论证。 精读第六段,分析其中的例子分析: ① 论据典型,有力支撑论点

② 概括引述(对导因、诱因、发因的复述)和具体引述(对贾政神色变化的引述)相 结合。

③ 叙议结合

4. 其他值得学习鉴赏的地方。

如:比喻论证手法的运用;严密的论证逻辑、语言的运用等。

四、布置课后作业。

1. 反复阅读《抄检大观园》一文,认真思考其情节设计的特点,作眉批。 2.积累有关文学作品情节安排的鉴赏知识(如相关术语、鉴赏常识等)

第二课时

(一)整体把握。

“宝玉挨打”和“抄检大观园”这两起重大事件分别是《红楼梦》前半部和后半部的“高潮”。大观园曾是宝玉和少女们的人间乐园,而对其的抄检,是毁灭的开始。

1. 依照提纲内容(抄检的起因——主要抄检对象及结果)简要复述文章内容。 2. 抄检大观园是多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的重大事件,主要矛盾有哪些? 〖参考分析〗

有以邢王二夫人代表的妯娌矛盾,以邢凤代表的婆媳矛盾,以凤姐与王善保家的为代表的主奴矛盾,以王夫人与晴雯为代表的另类主奴矛盾,还有王善保家的与晴雯为代表的奴仆间的矛盾等。

(二)鉴赏情节。

1.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

交流内容:① 有关文学作品情节安排的鉴赏知识的交流

② 对文中情节设计的点评欣赏交流

③ 对文中情节设计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讨论

广东教育出版社 2.围绕以下几个探究点展开深入研讨。(注意引导学生立足文本研讨,举出实例分析) 探究点:

第一步:以已学知识带动理解

①《〈红楼梦〉的情节波澜》一文中的哪些观点在这篇文章中也有典型体现? 第二步:通过对比拓展理解

②对比两篇文章,《抄检大观园》一文在情节设计上还有什么突出特点? 〖参考分析〗

① 《抄检大观园》一文同样体现出《红楼梦》“在平淡生活中掀波澜”的特点,情节设计“层层铺垫”,情节发展亦体现出“必然性”和“偶然性”相结合的特点:“层层铺垫”更多体现于该章节之前,如王夫人对宝玉不肖的担忧、金钏儿事件、大观园的混乱无序等(考虑学生的阅读面,可不提及)

“偶然性”的体现:如“傻大姐误拾绣春囊”

“必然性”的体现:“抄检大观园”在本质上是贾府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这些矛盾由来已久,抄检的结果是必然的。如王夫人对宝玉的担心、对奴才的忌恨;王善保家的谗言等,均体现出矛盾的激化。

值得注意的是探春关于“自家自杀自灭”的一番痛诉,又为贾府的必然倾颓作了铺垫。 ② 相对《宝玉挨打》来说,《抄检大观园》一文涉及的人物众多、矛盾复杂,必然要作不同的处理。

可由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探究:

A 为表现复杂众多的矛盾,《抄检大观园》一文采取什么方式设计情节? 〖参考分析〗

采取“分镜头”的艺术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把一处处被抄的情景逐次突现出来,使每一镜头均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B 对抄检事件本身,作者重点设计了哪些人的反应?园中主人主要写了谁?丫鬟又主要写了谁?这样设计有何作用?

〖参考分析〗

园中主人主要写了探春、惜春;丫鬟主要写了晴雯、入画、司棋。这样设计的作用之一是在对比中形成波澜起伏的动人情节。

如探春,反应激烈,无所畏惧,义正严辞,坚决对抗,表现出敢作敢当的勇气,且相当清醒地认识到这一事件对家族的影响。而惜春,则年幼执拗,始则惧怕,继则无情,二人 广东教育出版社 形成鲜明对比。

其中刻画最突出的是探春和晴雯,二人均强烈反抗,但反抗实质不同。晴雯的反抗体现出一个奴才的清白无辜,自尊自重,大胆无畏,其悲剧更显示出封建大家庭的无情;探春的反抗则突出了贾府必然走向没落的悲剧。

由此可见,这种“分镜头”的艺术手法,强烈地突出了七处抄检的特色,使整个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这种设置最根本的依据是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又在对比鲜明的情节发展中得到更深刻的体现。

(三)写作书评。

1.写作准备。

搜集有关文学作品鉴赏的资料(如鉴赏人物、情节、主题等的知识、方法等)。 2.写作要求。

阅读《红楼梦》,在其中选择最欣赏或最有心得的一段章节,任选角度进行鉴赏评价。 (也可就《抄检大观园》自选角度进行写作)

要求:要有实例分析

附:对初读《红楼梦》的学生,可提供一些经典章节以供其精读鉴赏: 推荐章节:

林黛玉进贾府、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王熙凤协理宁国府、贾元春归省庆元宵、诉肺腑、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香菱学诗、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四)反思发展。

1.自评。

方法:为自己的文章设计作文评分细则可由观点(是否准确、独到、深刻),论据(是

否丰富、是否典型、引述是否精当、叙议结合是否合理等),论证(论证方法的运用、论证结构的安排),语言等几方面列出细则。具体细则应结合自己文章的写作角度设计,体现出本次作文训练重点希望提升的方面。

2.学习小组交流。

先补充完善其评分细则;再根据评分细则,对作文进行评定分析,并提出修改建议。 3.互评之后,修改文章。 4.师生交流。

(五)布置作业。

广东教育出版社

第三篇:红楼梦的艺术特色

《红楼梦》的艺术特色 1、网状形式的艺术结构。

《红楼梦》是具有高度现实主义的悲剧结构。全书一百二十回,上半部“备记凤月繁华之盛”,下半部写“树倒猢狲散”的衰败局面,其中第五十四至第五十五回之间是个转折,由喜转悲,由盛转衰,由荣转枯,第五十四回是全书热闹的顶点,第五十五回便开始急转直下。大体说来,全书按贾府的衰败阶段分为四大段落:第一部分(前5回):序幕。对于全书有着纲领性作用。它对全书的主题、主线、副线以及贾府家事、人丁、四大家庭之间的关系和十几个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命运都作过或明或暗的概括。第二部分(第6-55回):是贾府的全盛时期。第三部分(第66回-104回):是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时期。第四部分(第105回-120回):是彻底衰落时期。作为一部博大精深的百万巨著,作者组织了大大小小的故事,描写了无休无止的斗争,在这蔚为大观的历史长廊里,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衰亡过程,宝黛爱情悲剧的发展始末,两者相互穿插交织,是支撑这座艺术大厦的栋梁。此处每一人物又几乎自成起讫的故事线索,又有如斗拱短柱。条条线索、错落编织,所以《红楼梦》又有网状形式的艺术结构的美称。关于《红楼梦》结构的其他说法还有:近代的“四时气象说”(二知道人)、“二十一大段说”(王希廉)、张新之的“三大支说(张新之)以及当代的“波纹结构说”(无名氏)、“立体式建筑说”(周汝昌)、“复叠框架结构说”(曹涛)等。

2、 典型生动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物描写的成功,因为人物是小说的灵魂。据何绵阶、邢颂恩所著《百二十回<红楼梦>人名索引》统计,在《红楼梦》里,有名姓的人物共七百多人,上至皇妃亲王、公侯太监、夫人小姐、公子士人、世族权豪;下至贫民百姓、丫环村妪、僧侣尼姑、相士医家、市井无赖、艺人门客、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一应具全。在这些人物中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有上百人,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母、妙玉、史湘云、李纨、香菱、袭人、晴雯、紫鹃、鸳鸯、芳官、尤三姐、王夫人以及贾雨村、贾琏、贾蓉、夏金桂等。正是这些人物形象的生活言行,构成了《红楼梦》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一步一步地揭示了全书的主题。限于篇幅原因,人物评析未能展开,只好留待今后更新主页时再做了。这里请读者一定阅读原著进行全面赏析。

3、丰富多样的文学手法。

(1)按照实际生活塑造人物,是《红楼梦》描写人物的基本特征。《红楼梦》描写人物不以奇取胜,而是通过大量的生活细节和人物一般的日常活动来刻画人物性格。在描写人物性格上,中国小说的传统写法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对话表现人物性格,通过人物的生活经历表现人物性格的成熟过程。这个创造典型的民族特点,就具体作品不同的内容而表现不一样。《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写人物采取浪漫主义方法,加以夸张、理想化,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场景下,显示英雄性格,从描写现实生活的深度上,《水浒传》要比《三国演义》高。到《金瓶梅》而变,完全通过生活细节,通过人物一般的日常生活,来刻划人物性格。但《金瓶梅》所写的生细节,欠选择提炼,对描写人物性格不都有意义的,更严重的是,人物性格前后分裂,矛盾不统一,这又大大落在《水浒传》后边。曹雪芹吸取了《金瓶梅》以来失败的教训,从中找到一些经验,又继承了前代小说的传统写法,再加上他对诗、词、戏曲、绘画及各种杂艺的综合利用,创造了描写人物的丰富多彩的方法。如“闲取乐偶攒金庆寿”,本是贾母想法子学“小家子气”凑钱为凤姐做生日取乐,却从欢声笑语中表现了尤氏与凤姐如何“斗法”,凤姐为了多捞一点,一个人的钱也不放过,连两个“苦瓠子”姨娘的钱也要“拘来咱们乐”,而尤氏操办,既“遍施小惠”,拉拢不少人,自己也捞了一笔。更有宝玉“遍地纯素”地先去祭奠金钏,然后再回来凑热闹。这些不仅可以看出人物某些性格,甚至还可以看出人物思想的跃动。

(2)善于在广阔的社会联系中,从不同角度,多侧面地刻画人物的性格。最突出的是王熙凤这一形象。她的性格特征,就是她同贾府内外众多人物的联系中显现出来的。

(3)善于通过对立人物的对比、相类人物的相互映衬来显示人物性格、思想的特点和差异。如思想倾向不同的林黛玉和薛宝钗、晴雯和袭人,就是通过她们对同一问题、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的对比,显示她们的对立,黛玉与晴雯,宝钗与袭人,她们的思想倾向有相同的一面,在互相映衬中,其思想性格收到了相益彰之效。又如许多身分地位大体相同的人物,作者做到了“相犯不犯”,显示出性格的不同。如贾政与贾赦,邢夫人与王夫人,贾琏与贾珍,尤氏与凤姐、周姨娘与赵姨娘、迎春、探春和惜春,尤二姐与三姐,还有更多的丫头们,管家的婆子们,其性格,思想千差万别,无一雷同。

(4)善于通过大场面、大事件、把人物安插在冲突的漩涡之中,从人物对事件的态度来显示他们各自的思想活动和性格特征。如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对贾政、贾宝玉、贾母、王夫人、林黛玉、薛宝钗以及那些婆子们都有生动的表现,从人物的怒与哭及语言、神态均可看出他们的思想活动和性格特征。

(5)善于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来描写人物的心理,提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如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对黛玉心理活动的描写,是以直接的手法剖析人物的心理;第八回“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对黛玉含酸带妒的心理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影射的语言来表现的;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是通过宝钗、莺儿认宝玉佩带的“通灵宝玉”的描写,以“超以象外”,“不写而写”的空灵活脱的手法,来提示隐藏在人物心理深处的奥秘。

(6)善于创造适合人物思想、气质、性格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的意境来烘托人物的气质和性格。如黛玉住的潇湘馆,宝钗住的蘅芜院,探春住的秋爽斋,宝玉住的怡红院等对人物都起着烘托作用。

(7)用诗词韵文来表现人物,是《红楼梦》艺术上的一大特色。《红楼梦》的诗词韵文,不仅艺术成就很高,更主要的大都符合人物的身分、思想气质和性格特点,成为表现人物的重要的艺术手段,又是小说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同是咏柳絮,薛宝钗表现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雄心”, 林黛玉表现出飘泊亦如人命薄,空遣绻,说风流的悲哀.刘姥姥的酒令是她的本色,薛蟠的酒令表现他的粗俗。贾宝玉的题对额和《芙蓉诔》,前者表现他初露锋芒,不同流俗;后者表现了他极度悲哀,满腔愤怒。林黛玉的诗词每一首都是一首凄切的悲歌,而她前后期的诗词,又表现出她从幼稚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毫无疑问,《红楼梦》称得上是我国唯一一部真正“文备众体”的小说,书中的诗词曲赋,共计两百多篇,其数量亦为中国章回小说之冠。相比较而言,书中的曲写得最好,词次之,诗最差。就总体而言,书中脍炙人口佳作俯拾即是。如金陵十二钗的诗词和《红楼梦》曲以及第三回的两首《西江月》,可视为人物写作提纲,尤其是代书中人物拟作的那些诗词,大都富于个性特色,从诗词可以看出人来。著名的《好了歌》《好了歌注》则是小说主题思想暗示。

(8)《红楼梦》写人的艺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而最基本的是白描。鲁迅说《红楼梦》描写人物价值之高,“其要点在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环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4、独具风格的语言文字。 《红楼梦》的语言艺术成就,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诉最高峰。其基本特色是:

(1)质朴自然。这是《红楼梦》语言艺术的基本风格。如柳湘莲对贾宝玉说:“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全石头狮子干净,兴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第六十六回)。”

(2)富有哲理。哲理性的语言,具有形象、隽永、隐喻、明喻等物点,是从生活经验中提炼而成的。这种语言,往往是以一句浅显的成语形式说明抽象的道理,因而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持久的生命力。如“外面架子虽未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第二回),“不是东风压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第八十二回)如此等等。这些言有哲理意味的名言,给人以生活经验和斗争经验的智慧启迪。

(3)对俗谚的改造的运用。运用俗谚,是话本以来的语言传统,《水浒传》、《金瓶梅》运用俗谚都比较出色。《红楼梦》则更上一层楼,它创造的改造更加贴切,更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事物的本质。如“拔一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粗”(第六回,刘姥姥语),“既有今日,何必当初”(第二十八回宝玉语)等等。

(4)富于情趣。小说中,最富于情趣的文字,以凤姐最多,其次是宝玉和黛玉宝钗之间的爱情纠葛的文字。如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双敲”便是这类饶有情趣的典型文字。

第四篇:《红楼梦》里的爱情

《红楼梦》里的爱情主要分为两种:情爱和欲爱。

宝玉和黛玉是纯纯的情爱,是绛株仙子和神瑛使者的前世今生的纠缠,是以泪报恩的最美的童话。

传说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 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 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 也偿还得过他了。

也许是因为他们前世太单纯,也许是今生的环境让他们不得不坚持这样的一种爱,一种凌驾于情欲上的纯爱。他们的爱情无比地自然、真实、不受拘束、丰满,既不流于陈腐,又不流于轻薄。他们的爱是从两小无猜开始的,他们的爱是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开始的。 在他们的爱情中存在着一个障碍,她就是薛宝钗。她有财力雄厚的薛家企业撑腰,有和王夫人亲姐妹的母亲壮胆,还要加上哥哥,虽然不成器,但毕竟是条汉子。在这场爱情的争斗中,薛宝钗是占进天时,地利,人和的。在内,薛宝钗有停机之德,常常规劝宝玉去考取功名,她做事八面玲珑,从不得罪任何人。大观园从上到下都喜欢她,连丫头们都觉得林姑娘说话刻薄,宝姑娘说话好听。所以薛宝钗在当时就是一个标准的少奶奶形象,再加上家里的强大的势力,这场爱情的战争好像就要赢得了,但是最终她却成了宝黛爱情的牺牲品。 看了《红楼梦》我始终觉得宝钗也是可怜的,从小就吃那奇怪的冷香丸,所谓的压制从娘胎里带来的热毒不过是压制着少女应有的天性努力地做着打人们喜欢的事,贾母也时常夸她沉静宽厚。这正是她从小被教育过的为人方式,也是古代女子应有的美德。甚至悲喜都不应形于颜色,否则就是"不尊重",她也从未超出这些束缚。她从小生长在皇商家庭,这种"趋吉避凶"的法门应该是早就深深的印在心中了。.虽然她的做法很自私,但在她,也许认为人理所应当就该这样应对.其实她才是最可悲的人,一生都被别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着。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没有开心也没有不开心,只是按照理所当然的道路走下去。从未得到过全心全意的爱情,也没有谁真正的关心过她.而她,也就认为世界本就如此。认为夫妻间有的不是真诚的感情而是"举案齐眉"的尊重;认为母女间有的不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而是服从的孝道。这样冷酷的纲常,竟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则,而且还毫无知觉的麻木着。也许是宝玉让她的心里有了一丝的波动,也许是宝黛的感情让她嫉妒,在滴翠亭外嫁祸黛玉那一幕足见她的心机之深,也足见她对黛玉的不满。

然而虽然有宝钗的阻碍,却也未曾影响到宝黛美丽纯洁的爱情。就像在第十七回,宝玉随着贾政、贾珍、贾琏等“验收”才竣工的大观园,期间对楼台亭阁吟联题额,甚是得意。可“那宝玉一心只记挂着里边的姊妹们”——那自然是黛玉,急急忙忙地来到内宅;跟随宝玉的小厮见老爷高兴,便向宝玉讨赏,宝玉任其将身边的荷包扇袋等所佩之物尽行解去。而此前,黛玉正送与他一只自己制作的荷包,黛玉见状,以为自己赠与的荷包亦已赏于小厮,十分生气,竟至欲将宝玉央嘱而正作的香袋也要铰了。而其实宝玉把黛玉赠与的荷包珍藏在贴身里衣的衣襟上。可见,宝玉是十分珍视黛玉赠与的物件的,是视如爱情的信物而珍藏的。

在第八回中有这样一段,宝钗生病,宝玉理所应当去看望。此回称为“金玉初识”,即宝玉与宝钗的初识,可说是“金玉姻缘”的肇始。就在这一回,宝钗提出要鉴赏宝玉的“通灵宝玉”,宝玉则以等价而鉴赏了宝钗的“錾字金锁”;并且各自读出镌刻在对方吉祥物上的成为对联的吉祥语:玉上的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锁上的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并由宝钗的使女莺儿说出惊人之语:“两句话是一对儿!”正在此时,黛玉来了。黛玉显然出于“爱情的排他性”、“爱情是自私”的通则,才专门探视以察二人之究竟。小说却偏偏这样描写:“(黛玉)一见宝玉,便笑道:„哎呀!我来的不巧了!‟这是巧还是不巧。看见自己心爱的宝玉和宝钗在一起,自己的担心成了真,这对黛玉来说是多么的心痛和难受啊。这一句巧,把黛玉的心里的酸涩道出,也道出了黛玉对宝玉的珍视和牵挂。和十二回,贾府给宝钗做十五岁生日,拟请来戏班子唱戏,宝玉正兴匆匆地要黛玉说出爱听的剧目好为她点戏。黛玉却冷笑道:“你既这么说,你就特叫一班戏,拣我爱听的唱给我听,这会子犯不上借着光儿问我。”这好像是黛玉在争面子。其实,是她在担心贾府主事者选取宝玉媳妇时的选择,担心自己之可能被抛弃,或者说是她的宝玉被人夺去。因为宝玉对黛玉的爱恋,是她唯一的依恃。因此,这是她最希望得到的,也是她最害怕失去的;她的希望越是热切,她的害怕也越强烈。她害怕宝玉对她未必真心实意,她更害怕她的宝玉被人夺去。黛玉的爱,黛玉的恋,黛玉的痴,黛玉的惧,黛玉的恨都一起存在着。

宝黛之间的爱情也一直让人们感动着同情着,就像歌词《枉凝眉》中所唱: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几多泪珠儿?

怎经得起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是如此美好纯洁的爱情。阆苑仙葩配美玉无瑕,这样的般配适宜。邂逅的欣喜是三生石畔早己注定的奇缘,不是冤家不聚头,然而奇缘却未能开花结果。奇缘带来了希望,紧跟着又带来失望,为什么偏要白走这一遭呢?在尝尽无数的酸甜苦辣后而最后却落的个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的悲惨结局。黛玉焚稿断痴情后泪尽而亡。宝玉也不得不绝望出家。有情人却不能终成眷属。宝黛爱情如此,人世间的奇缘又何尝有多少是完美的呢?

这样执著的情感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幸福,这样遗憾的震撼绵延至今,试问世人有多少这样真挚而可悲的恋情?

贾府里有着如宝黛的纯洁爱情也存在着如野兽一般的欲爱。 王熙凤的丈夫贾琏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捐了个同知的官位,但不务正。.住在叔父贾政家里,和妻子王熙凤帮著料理荣府家务。他一味好色纵欲,女儿巧姐出天花,按迷信要夫妻分房,他一离开王熙凤就找"多姑娘儿"鬼混。王熙凤去过生日宴会,他就把鲍二媳妇勾搭上手,见了尤二姐,又贪图其美色,骗娶为二房。父亲贾赦却夸他能干,又把自己的丫环秋桐赏给他。他和王熙凤同床异梦,也不知她背地里重利盘剥,是个典型的纨绮子弟。

贾琏更是一个“下流种子”。他的突出特点就是满足“肉欲”一实财是一种“兽性”。他是一匹永远饥渴的色狼,而且“淫而不顾色”,诚如贾母所骂的:“不管香的臭的都弄到屋里来”。他把多浑浊的老婆当做“活娘娘”;他因与鲍二家的白日渲淫而使凤姐泼醋:他甚至拿小厮“出火”。真是丑态百出,秽行不断。尤二姐之死,凤姐、秋桐,固然是直接责任者,但杀死尤二姐的真正元凶却是贾琏。就像冷子兴介绍贾琏说:“这位琏爷……也是不喜正务的;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得,所以自今现在乃叔政老爷家住,帮助料理家务。谁知自娶了这位奶奶(凤姐)之后,倒上下无不称颂他的夫人,琏爷倒退了一舍之地。”这说得大致不错。不过,与其说贾琏在荣府当家,还不如说他太太王熙凤更为妥当;他不过是在王熙凤支配下的一个管事人。他在精明干练的王熙凤面前,显得平庸无能,甚至成为一个可怜虫。他们夫妇之间始终是尔虞我诈,钩心斗角,但总是贾琏一次次地惨败在心毒口辣的凤姐之手。这被欺压的丈夫,对王熙凤自然是反感日甚,怨恨日深。他借耍酒疯扬言;“等我性子上来,把这醋罐子打个稀烂!”尤二姐被害后,他赌誓说:“等我查出来,为你报仇:”从王熙风的判词中“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这两句看,贾琏到后来是以休弃凤姐作了报复的。总之,贾琏在《红楼梦》中扮演着两个角色:一个是十足的败家的浪荡公子;另一个就是作为凤姐的陪衬。

在贾府里还有一个人就是贾赦。他世袭一等将军之职,贾母的长子。他好色,平日就不好生做官,整日在家和小老婆喝酒。在他胡子花白,儿子、孙子一大群时,还看上贾母的丫头鸳鸯,非要把她收为妾。由于鸳鸯的强烈反抗,贾母又不舍得,他才没有得逞。但事后,他还是花了八百两银子买了一个十七岁的女孩来做妾。贾母不大喜欢他,这使他颇为不满。八月十五中秋赏月,他用讲笑话的形式影射母亲偏心。席间,贾宝玉、贾兰、贾环作诗,他只对不受贾母宠爱的贾环大加赏赐,并赞他的诗有侯门气概,有世袭前程。后因交通外官,仗势凌弱,革去世职,发往边疆充军。

贾府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有着宝黛的纯爱也隐藏着成人世界龌龊的身体交易。却也无人觉得不妥无人觉得奇怪,因为,这就是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美与丑,那个时代的反抗与享受,那个时代的坚持与荒诞,但无论是美或丑,反抗或享受,坚持或荒诞,那都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一个家族一个时代的悲哀。

第五篇:《红楼梦》的读后感

一直以来,对于中国古代四大经典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的研究热潮就从未停止过,并且还呈现各个时代的特征什么“红学为人处事的研究”、“红学美食的研究”、“红学语言的研究”、“红楼梦养生学的研究”,记得有人笑言,一部《红楼梦》养活了一大批人。对于这个现象我们暂不讨论其利弊,至少我们可以从看出一点——《红楼梦》的确是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的。其实不管你是抱着怎样的心理,只要你用心去看,你都可以从中发现你要的东西。惭愧的说,其实《红楼梦》一开始能吸引我,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其丰富灿烂,妙笔生花的描写,至于总总情节的给人带来的喜怒哀乐,那都是后话了。因为对于我这样的人如果一本书不能在开头吸引我,那么让我继续看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了,不管这本书会是被夸的如何怎样的好,很幸运,《红楼梦》不是这样的一本书。从这一点可以发现我读书是纯感性的事情,当然这也能从我读《红楼梦》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在公交上,在宿舍里,在课堂上等等不同场合我都读过,可是迄今为止给予感觉最好的一次还是那次在一个公园的马路边了,那是一个阳光很好的下午,我坐在柳树下的长凳上,面对着一个很大的湖面,湖面上飘着些许游船,湖面上的风很凉快,从柳树的缝隙里透过的斑驳的阳光渐渐的把人照得有点迷糊,也照在手上拿本很久的古板《红楼梦》上,然后就有了一种慢慢氤氲开的奇妙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仿佛已经与这本百年的名著心心相通。

要说对这部作品的整体感觉,不由得想起莫扎特的那首《第四十交响曲》,世人评价其为“含着眼泪的微笑”,其实《红楼梦》对于我而言就像是一个“含着微笑的悲剧”,这是一部从一开头就以可知其结局的故事,其实文中处处伏笔,秦氏对凤姐说的一番言语:“月圆则亏,水满则溢。” 士隐所解注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如此种种不胜枚举,但如此,我们明知的结局的寂寥却还要中间的种种繁华又作何用,这其实也便是看这本书时的一种执念,虽已知剧中人物的命运,已知他们今日的欢笑都将化为明日的泪水,但却并不为他们悲哀,因为我们何尝不是,相比那种历经磨难最后成功的好莱坞式结尾,其实这种更能引起我的共鸣,命运本不公平,所有人生则已死,但是当结局已经不那么重要时,我们只要确定至少我们过程无悔。就是一个悲剧,我们也要微笑着看下去。

还有一个跟喜欢《红楼梦》的理由是在中国小说史上从来没有一部作品像《红楼梦》这样对一个贵族家庭的经济状况进行了如此全面、精细而真实的描写,这些描写不仅构成情节的重要背景,而且深深楔入作品人物的意识,影响和左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整个情节发展的动力之一。贾家经济来源主要是地租,官俸和爵禄的数额很小,元春的赏赐也有限,贾家主要指望黑山村这样的庄园的地租。但贾家的超经济的榨取已经严重破坏了生产力,这些贵族庄园本已凋敝,又加旱涝灾害侵袭,宁国府八九个庄子,一年中便旱涝了两处,黑山村收成较好,但也只有预计的一半。收入日渐枯竭,可是贾家却不能将就省俭,他们不能不维持贵族应有的体面。王熙凤主张裁减侍候小姐的丫鬟,王夫人认为如今小姐已没有了往日的排场,再要裁减就太不像样了。探春模仿赖大家的花园的经营方式,想在大观园的花花草草上挣点银子,薛宝钗便立即提醒她不可见利忘义,失了贵族体统。这是一幅典型的封建末世贵族地主经济的图景:贵族榨干庄户农民的血汗,还是满足不了自己的挥霍浪费。到了后来,贾家中秋宴席上的米饭都要按人头定量;为了应付贾母八十寿辰,不得不变卖家用器皿;贾赦还不起暴发户孙绍祖的五千银子,竟将女儿迎春嫁他抵债;王熙凤的药方中须用二两人参,荣国府居然就拿不出来。经济的恶化,加深和激化了贾家内外各种矛盾,造成缔结“金玉良姻”的客观情势。

作者环绕着贾宝玉描写了以晴雯为代表的女奴们,为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和争取人一样

的生活而进行的悲剧性的抗争。这是贾府中的对抗性矛盾。晴雯和贾府中的所有丫鬟一样有

着自己的悲苦的身世,但是她和谄媚主子的袭人,钻营攀附的小红迥然不同,她宁愿冒着杀

身危险触怒主子,也不肯低声下气承认自己是可以任人糟践的奴才。她敢于顶撞摆主子嘴脸

的贾宝玉,随时抨击那些表现奴性的丫鬟,一贯地尖锐地和媚主求荣的袭人对峙。到她被赶

出大观园即将告别人世的时候,她怀着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极度悲忿地抗议人世的冷酷、

黑暗和不平。晴雯这样的丫鬟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存在,她形神都像林黛玉,与贾宝玉建立了

超越主奴关系的纯真感情。她还有一群绝少奴性的伙伴。鸳鸯一向沉静温柔,当她反抗贾赦

时却爆发出雷鸣闪电般的力量,她拒绝做贾赦的小老婆,而且拒绝做任何人的小老婆,她蔑

视那个社会作为一个丫鬟所能得到的最高地位,表现着誓不承认自己是奴才的平等要求。司

棋与她表弟偷偷恋爱,这个恋爱被主子发现后,她竟毫无畏惧和羞惭,她是一个人,也要求

得到做一个人的权利。芳官和她的“小戏子”姐妹们,从苏州被卖到了贾家,但她们内心没

有一天接受奴才地位,没有一天过谦卑的生活,她们随心所欲,闹出一个又一个的乱子。情雯和这些没有奴性的丫鬟,与贾宝玉、林黛玉一道,实际上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反抗力

量,冲击着已经腐朽了的贾氏家族。而贾家一如一株从根烂起的老树,不但不能给别人任何

庇护,自己也已走向了崩溃的边缘。

《红楼梦》早已逝去百年,而在这百年之中,有些人已慢慢醒来,而有些人是否还活在梦

里呢?

上一篇:护理学求职信范文下一篇:婚礼摄影技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