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文言文翻译详解

2023-01-30

第一篇:全国卷文言文翻译详解

2013江苏卷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

5、C

解析

制度

6、D

解析(1)体现的是清白(2)体现的是做事圆滑世故

7、A

解析

已经远远传播到了东吴一代。

8、

(1)明帝问左右“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

(2)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

(3)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任的人为谁?”

解析

重点关注“安国所在”“以丰对”“谁可补者”三个短语的翻译方法。

译文:

李丰,字安国,原先的卫尉李义的儿子,黄初年间,因为父亲任职的缘故召来随军。起初还没有做官时,年龄十七八岁,在邺下名声行为清正,有识别人物的观察力,海内一致称颂,没有人不注意他。后来跟随军队到了许昌,声望一天天高起来。他的父亲不愿意看到他这个样子,于是命令他关闭大门,命令他跟客人断绝交往。起初,明帝作太子,李丰也热衷文学。等到明帝即位,得到吴国投降的人,问道:“江东一带听说中原一带的名士都有谁啊?”投降的人说:“听说有个人叫李安国。”当时李丰做黄门侍郎,明帝问左右“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明帝说:“李丰的名声都广泛传播到了吴越之地么?”后来升迁为骑都尉,给事中。明帝归天后,李丰做了永宁太仆,因为名声超过实际才能,才能并不大。

正始年间,升为侍中尚书仆射。李丰在台省,常常假称自己有病,当时台省的规定,生病请假满一百天应当解职。李丰生病不满几十日,就暂且上班,不久在请假,像这样很多年。当初,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李丰的弟弟李翼和李伟,做官数年间,都做到郡守,李丰曾经在总人面前明显告诫两位弟弟。等到司马宣王长久生病,李伟作为郡守,因为酗酒荒于政务,祸乱新平。扶风两个郡而李丰并不召回问罪,众人认为是依仗自己得到皇帝的宠幸。

曹爽专政时,李丰虚与委蛇与两个人之间,没有亲疏之别,所以当时有诋毁李丰的歌谣:“曹爽的势力如热水,太傅父子冷如凉水,李丰兄弟如同怪兽游光。”这其中的意思时李丰虽然对外显示清净,而内心贪图省事,跟游光相似。等到宣王下令诛杀曹爽,停车在宫门前,把事情告诉李丰,李丰很害怕,马上昏厥,脚站在地上抬不起来。

等到嘉平四年宣王归天后,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任的人为谁?”有人推荐李丰。李丰知道这虽然不是很明智的选择。然而自以为跟皇帝联亲,想着可以依附皇帝,因而接受没有推辞。于是大将军上奏任用了他。李丰担任中书令二年,皇帝常常单独召见他跟他交谈,不了解自己说什么。景王知道他非议自己,请他谈,他不说实话,就杀了他。这个事情做得很隐秘。

李丰做官前后经历了两个皇帝,不为自己的家庭生计考虑,只是仰靠俸禄生活。李韬虽然娶了公主,李丰常常约束命令他不能侵占朝廷财物,有时得到朝廷赏赐的钱财布匹,就拿来施舍给亲戚族人;皇帝赏赐的宫女,给的很多仆人,李丰都把他们给了外甥们。等到死后,朝廷登记他家财物,家里没有多余的积蓄。,

第二篇:2013高考全国2卷政治试题及答案详解

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政治

12.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 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 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13.近年来,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除传统手机制造商外,许多网络公司也纷纷斥资研发智能手机,并将内置其网络产品的智能手机推向市场。在下列选项中,能够解释“网络公司造手机”原因的是( ) A.生产智能手机的利润率高于其他行业 B.网络公司的业务创新速度不断加快 C.传统手机制造商生产智能手机能力不足 D.网络公司延伸产业链提高综合竞争力

当前我国农业补贴的重心已由流通环节向生产环节、由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初步形成了支持价格、直接补贴和一般服务支特相结合的农业补贴模式。回答14-15题。 14.我国农业补贴重心转变的目的在于( ) ①增加农业生产者收入 ②优化农产品需求结构 ③缩小农产品供需缺口 ④稳定农产品市场供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

15.支持价格是指一国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而对粮食等农产品所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我国某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如图4所示。

该产品的支持价格和供给数量分别为( ) A.P0,Q0 B.P1,Q2 C.P1,Q4 D.P2,Q1

16.为了使政府部门与群众的沟通日常化,Q市开展了“网络在线问政”活动。2011年前9个月,共有19个政府部门组织了287次在线访谈。受理建议及咨询9482件(次),网民在线参与43657人次。Q市开展“网络在线问政”活动是( ) ①提升行政管理水平的要求 ②提高政府决策效率的基础 ③健全权力制约机制的关健 ④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的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2012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进行界别分组讨论时,政协委员就如何管理政府预算外资金、治理“小金库”展开激烈辩论。这种辩论是( ) ①人民政协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的体现 ②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表现 ③政协委员管理国家事务的具体表现 ④政协委员参与政治协商的基本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

18.在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区域外的国家中,中国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第一个明确支持《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第一个确定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这表明( ) ①中国重视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 ②中国与东盟之间用战略伙伴关系取代了竞争关系 ③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共同利益高于各国的自身利益 ④中国对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事务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魅力( )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统一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 ) ①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②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 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21.201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唯物史观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①是顺应群众期盼、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的重要形式

③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举措 ④以宣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为根本目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有人把一块关玉献给子罕,子罕不交。似玉者说:我把玉给工匠看了,他们认为是宝物,所以才献给你。子罕回答:“你把玉当作宝.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给我,那么你失去了玉,我失去了不贪的德,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子罕拒玉的历史典故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事物的价值是变化的因为其属性和功能具有不确定性 ②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 ③人们的立场和需要不同,其价值选择就不同 ④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 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②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

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畜余劳动力和企业逐渐在空问上泉集而转化为城镇的经济要素,成为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过程。

材料一:2004年,某县在R镇征地近2000亩(1公顷=15亩)建立了一个工业园,在一家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后.150多家配套企业相继入园,2012年该因区实现产值120亿元。在园区周围,学校、医院、银行等纷纷出现.2012年,该镇人口由2.3万增加到3.5万,新增人口中有7000多人足脱离土地的农民,他们在接受培训后成为园区的产业工人。务工农民留下的土地由一些经管大户集中起来、统一经管,建立了一批优质稻米、蔬菜和水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该镇90%的劳动力实现当地就业,人均收入明显增加。

材料二: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被征地农民的许多现实问题受到广泛关泣.M省2010年对1460户被征地农民进行了入户调查.调查显示,被征地农民户均失地2.1亩,99%的家庭得到各种形式的补偿,每户平均获得政府货币补偿76271元;与土地被征前相比,34%的家庭收入增加,户均增加7125元,37%的家庭年收入下降,户均减少10409元,其余家庭收入变化不明显;69%的农民拥有固定职业,31%的农民没有固定职业;在有固定职业的农民中,10%的农民是通过政府、社区介绍就业的;70%的农民拥有医疗保险,17%的农民拥有养老保险,3%的农民拥有失业保险。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城镇化对R镇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14分) ① 企业的聚集发挥了规模经济优势,带动了产业发展,促进了产值增加;(4分) ② 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为园区和该镇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3分) ③ 土地的统一集约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3分) ④ 居民收入的增加刺激了消费,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或有利于扩大内需)。(4分) (其他诸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等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劳动生产率、产业化经营、生产与消费等相关知识。以“城镇化”的重大时政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根据题意对知识进行整理、重组、运用的综合判断及逻辑思维能力。解答第(1)问要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解题的核心在于结合材料解读信息,重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涉及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劳动生产率、现代农业、生产与消费等相关知识。应注意材料与教材知识的紧密结合。

5

(2)假设你是M省人大代表,请结合材料二向政府部门提出解决被征地农民问题的政策建议。(12分) ① 被征地农民获得的补偿偏低,应提高补偿标准,完善补偿机制。(3分) ② 部分被征地农民就业困难、收入减少,应提高就业指导和政策支持。(3分) ③ 部分被征地农民未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应扩大保障体系覆盖范围,并提高保障水平。(3分) ④加强对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监督,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3分)

【解析】 第(2)问要求运用《政治生活》中人大代表的权利等相关知识,问题指向比较集中,解答时应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把知识和材料结合起来。要求提出合理化建议。可从材料中找建议,从课本知识中找建议,从当前政策中找建议,应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有条理地组织答案。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一: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000人次,最多时约7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000人次以内。大量游客进入洞窟,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

材料二: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合防沙体系;研发了无线传感环境检测分析系统,开发了十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的数字处理系统等。随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进展。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地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

(1)结合材料一,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14分) ①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分)游客增多加大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的压力,若限制客流会影响利用的效益,但合理利用和科学保护是能够相互促进的。(4分) ② 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分)从实际出发,探索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有机结合的途径和办法,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在合理利用中保护。(4分)

6

【解析】 第(1)问考查《生活与哲学》中的辩证法的相关知识。需要我们对设问本身“如何处理”作出全面细致的剖析。涉及到对立统

一、两点论与重点论、及矛盾特殊性原理等相关知识。

(2)结合材料二,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8分) ① 科技创新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3分) ② 科技创新带来更快捷、方便的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了文化的交流;(3分) ③ 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因素。(2分)

【解析】 第(2)问考查《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的作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等相关知识。丰富了高考实现对考生进行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考查的形式。

(3)除互联网展示和吸引海外游客实地参观以外,请就如何增强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另提两条建议。(4分) ① 在国外举办敦煌莫高窟艺术展览和主体艺术节; ② 扩大含有敦煌莫高窟文化元素的商品出口; ③ 开展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国际合作。

(每项2分,答出任意两项可得满分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 第(3)问考查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等相关知识。此问为建议类,要找到题中关键词为题眼,要求考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造成某个问题或现象的原因,采取某种措施或对策的依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7

2013政治答案

12.A。

【解析】 本题考查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作用。财政赤字即国家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国家扩大财政支出在市场形成社会总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拉动生产,故A项正确;B项中的税负的减少不是财政赤字造成的结果,排除;C项与题目无关,排除;财政支出形成的是社会需求增加,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13.D。

【解析】 考查公司经营的知识。“网络公司造手机”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有利可图,二是公司产品有竞争力。材料强调网络公司可以将其网络产品内置手机中,将手机的产业链延伸,可以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获得更大的利益,故D项正确。A项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是网络公司造手机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C项不是网络公司造手机的原因,排除。

14.B。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宏观调控、农业发展、社会再生产环节等知识。农业补贴从流通环节项生产环节转变,说明国家运用财政手段促进农业发展。材料中的补贴模式增加了农业生产者的收入,①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增加生产供给,不是需求,故②错误;③说法不确切,供求不平衡,并不能体现供需缺口;增加农业生产环节补贴,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市场供给,故④正确。

15.C。

【解析】 考查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设问的是支持价格应该是高于均衡价格,故P1是支持价格,相应Q4点时供给数量,故选C项。

16.B。

【解析】 政府通过网络在线问政,与群众进行沟通,充分反映民意,从而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自觉接受群众近代,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故①④正确。接受网络在线问政,与提高政府决策效率无关,排除②;健全政府权力制约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故③错误。

8

17.A。

【解析】 本题考查政协的知识。政协委员就如何管理政府预算外资金进行讨论,体现了政协参政议政,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故①②正确。政协委员不直接管理国家事务,③错误;辩论不是政协委员参与政治协商的基本形式,④错误。

18.B。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关系的知识,可以采用排除法。②③的说法错误,排除。

19.A。

【解析】 之所以将这幅画作为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角色,说明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与美丽,也说明两岸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故①②正确。将这幅图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说明了这幅画在台湾及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能说明③,排除;④说法明显错误,排除。

20.C。

【解析】 本题考查认识论的知识。实践决定认识,①错误;材料中联合国对发展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故②正确;认识的发展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故③错误;材料体现了认识的无限性和上升性,④正确。

21.C。

【解析】 题目的要求是唯物史观的道理,①不是哲学道理,排除;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活动,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故④错误。

22.D。

【解析】 本题考查价值观的知识。子罕拒玉体现了人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故③④项正确。①错误,事物的属性和功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错误,事物是否欧价值,取决于其自身的属性而并非人们的价值判断。

23.C。

【解析】 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①错误,客观存在的多样性决定了意识的多样性;②正确,意识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③错误,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④正确,意识的形成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制约。

第三篇:2013高考全国2卷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特别详细

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

2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26.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2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1

29.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0.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31.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32.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33.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34.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2

35.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

材料二

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之际,正是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前者以道德文明为核心,后者以科学精神为核心。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摘编自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8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对科学的重视; 相对论的提出是科学领域的重大革命; 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 大战结束有利于相对论传播。

3

(2)根据材料

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17分)

态度:普遍欢迎,引进宣传。 评析: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的结果;

提升中国的科学水平及民众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6分) 态度: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 评析:西方近代文明暴露出弊端,一战教训;

有一定合理性,有助于反思科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高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将西方文明、物质文明与科学等同起来,不利于新文化运动,助长保守思想。(11分)

答案解构:第二问中,评析国人欢迎“科学”时,采用的是“原因+积极意义”;评析国人质疑科学时,采用的是“原因+积极意义+消极影响”。根据本人多次参与高招阅卷的经验,本题会据此“采点赋分”。题干中如加上“分别”二字,即根据材料

一、二“分别”指出国人对科学的态度,会使本题更容易些。

【解析】 考点:西学东渐。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7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

图8 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解析】

考点:东西方政治制度。 能力:基础知识,概括归纳能力。

解题关键:由建筑转移到清朝君主专制制度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对比。

4

答案:

(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8分)

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

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 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

(2)概括综合。(4分)

示例: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

考生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做答,可加2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臵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6分)

土地兼并严重,户口不实,贫富两极分化,国家财政紧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9分)

简化了税制,扩大了纳税面; 朝廷收入增加; 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税赋负担相对公平。

5

【解析】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赋税改革)。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县设六十议员,是谓县议员;府设六十议员,是谓府议员;省设六十议员,是谓省议员。县议员于秀才中选择其人,公举者平民主之……府议员于举人中选择其人,公举者秀才主之……省议员于进士中选择其人,公举者举人主之……公举法:凡男子二十岁以上,除喑哑盲聋以及残疾者外,其人能读书明理者,则予以公举之权……兴革之事,官有所欲为,则谋之于议员,议员有所欲为,亦谋之于官,皆以叙议之法为之,官与议员意合,然后定其从违也。从违既定,乃由县详府;府议员意合,则由府详省;省议员意合,则详于君;君意合,则书名颁行;意不合,则令其再议。若事有不能衷于一是者,则视议员中可之者否之者之人数多寡,而以人多者为是,所谓从众也。推之,凡军国大政,其权虽出于君上,而度支转饷,其议先询诸庶民,是真为政者矣。——何启、胡启垣:《新政论议》(1895年)

(1)概括指出材料中民主设计方案的主要原则。(10分)

议员选举和科举功名相联系;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有一定限制;

仿行宪政,议事原则自下而上,少数服从多数; 军国大政仍归君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方案在中国近代民主进程中的意义。(5分)

进行制度设计;

为之后的政治改革提供了思想资源。

【解析】 考点:戊戌变法。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析:注意材料的来源及写作时间。

6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盟国组成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该审判原则于1946年12月11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据此制定了《纽伦堡原则》,其内容有:

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罚。

违反国际法应受处罚的罪行是:

(一)反和平罪:计划、准备、发起或进行侵略战争或破坏国际条约、协定或承诺的战争;

(二)战争犯罪:违反战争法规或习惯,出于某种目的或在占领区内,实施包括但不限于谋杀、虐待或奴役平民居民,谋杀、虐待战俘;

(三)反人道罪:对任何平民居民进行谋杀、生物实验、放逐和其他非人道行为,或基于政治、种族、宗教背景的迫害,而此类行为已实施或此类迫害已执行或此类行为与任何反和平罪或任何战争犯罪相关联。——摘编自何勤华《纽伦堡审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惩处的战争责任对象有何不同。(5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国家为惩处对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增加了对战犯个人(及组织等)的惩罚。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纽伦堡原则》的意义。(10分)

对国际法有所发展和创新;

为处理有关战争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有利于清算法西斯的战争罪行; 有助于警示后人,维护和平; 保护了人权。(10分)

【解析】

考点:两次世界大战。

能力:考查基础知识,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7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个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其庙庭。功臣配享皇帝,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主导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庙庭”。南宋建炎初,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社稷,其源实出于安石”。于是,“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宋史》记熙丰(宋神宗年号熙宁、元丰)事实者,成于南渡以后史官之手,而元人因而袭之,皆反对党之言,不可征信。今于其污蔑荆公(王安石)处,皆一一详辩之……荆公不仅为中国大政治家,亦为中国大文学家。——摘自梁启超《王荆公》(1908年)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宋对王安石的评价及其主要理由。(6分)

北宋褒扬王安石,认为王安石变法对朝廷有功; 南宋贬斥王安石,认为北宋灭亡根源于王安石变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重新评价王安石的目的及采用的方法。(9分)

目的:弘扬历史上的改革精神;推进改革,挽救民族危亡。(4分) 方法:重视历史记录者的态度;考订历史材料的真伪。(5分)

【解析】

考点:王安石变法。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8

2013

24. 考点:史学理论。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历史答案

解题关键:“记述内容不一”,“常遇人传颂黄帝事迹”,“择其言尤雅者”。A项与题干“记述不一甚至荒诞”矛盾;史学著作历史文献记录没有要求说“一定”(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排除C项;历史文本记录具有主观性,排除D项。

答案:B

25. 考点:中国古代农业。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宋代“不抑兼并”,即放任土地兼并。土地兼并严重,必然导致自耕农手中的土地减少。(土地是一定的,集中在地主手中的多,自耕农手中的土地就少。小学数学题,呵呵!)B项中的流民问题严重,不能从材料中直接得出(不过,该项推测也属合理)。A、C与材料及史实不符,C项公然与题干冲突。

答案:D

26

考点:中国古代商业。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北货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悉盐铁粗重之类,南北互通有无。B、C从材料中无法体现,且与史实不符。材料可以体现岭南地区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但仅从南北运输数量,无法直接体现南北经济发展程度的高低,排除A项。

答案:D

27. 考点:中国古代文化。

能力:基础知识,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清代小说兴盛的背景。依据基础知识可直接作答。A与史实不符,B与材料无关,D在材料中无体现(材料体现了爱好小说者甚众,与“价值观”的整合无关)。

答案:C

28. 考点:中国古代戏曲。

能力:常识。

本题分析:古代戏曲把人物脸谱化,显然没有真实再现历史,排除A、C;脸谱化的结果可能提升也可能贬低(即歪曲了)历史人物的价值,排除D。

答案:B

9

29. 考点:近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能力:基础知识,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清政府在国外设立领事馆,说明清朝抛弃“天朝外交”体制(我是全天下主宰,“天下观”),转向近代外交(国与国外交,“国家观”)。

答案:C

30. 考点:中国近代经济。

能力:基本史实,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排除A(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国民党还是有意保护“物权”的);“未得肯定”与“阻止”含义不同,排除B(况且仅是“减租”而不是“抗租”);C项与材料及史实无关。

答案:D。

31. 考点:新中国的教育。

能力: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本题分析:“全国各高校”开设政治课、文化部举办马列讲座,旨在对“全社会”进行政治教育,排除B。CD与材料无关。

答案:A

32. 考点: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

能力:基础知识,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辩护人打动陪审团,说明辩护人得到了多数票支持。常识:雅典陪审法庭中的陪审团投票,以多数原则决定罪责及惩罚:第一轮对被告有无罪责进行投票,如有罪则就进行第二轮投票,以确定如何惩罚。

答案:A

33. 考点:美国联邦制的建立。

能力:基础知识。

解题关键:1787年“3月”,对“现行制度”进行变革。解题关键为“时间”。当这封信出台时,美国尚不是联邦制,美国宪法是当年9月份通过的(考查的知识点太细了),排除A;“三权分立”也不是“现行体制”(注意时间),排除B;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无关,美国独立时已于英国脱离“母子”关系,排除C。

本题分析:考生需要知道美国1787年宪法通过的具体时间。 答案:D

10

34. 考点:西方近代代议制度。

能力:基础知识。

解题关键:19世纪晚期,德国已完成统一,排除B;19世纪晚期,欧洲各国勾心斗角拉帮结派,但离“战争”还有“时间差”,D项与史实不符。C项不是“骨子里”的原因,德国的专制色彩是“娘胎”里带的,排除C项。(C项再解读:按照“宇宙真理”,那啥决定啥,前者不是“消解”而是“推进”后者才对。请不要联系此时本地哦!呵呵~)

答案:A

35. 考点:斯大林体制。

能力:基础知识,史料阅读与分析的能力。 解题关键:1931,赶超先进国家。 答案:B

第四篇:07-12年高考全国卷语文文言文答案

07-1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答案

07年全国卷1

三、(9分,每小题3分)

8.答案:D

解析:挠的意思是屈服不是阻碍。

9.答案:C

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①为皇上所言,排除了B,D由A,C差别可知③正确,故选C。

10.答案:D

解析:“只是限于当时形势,因而未敢上奏。

四、(23分)

11.答案:(1)译文:现在成为百姓的祸害,是酷吏的过失,而劳民伤财并不是

体恤百姓的根本办法。

(2)译文:大多忠心的臣子坚持道义,没有二心,如果害怕皇帝的威

严而不坚持正义,我即使死,也不改变我的志愿。

解析:本题考察了对原文的理解,注意对个别关键字的翻译,然后将句子愿意翻译出来

即可。

08年

8、A

11、(10分)

(1)每天等着吃从东南地区运来的军粮,浙地人民已经困乏,要解救这一患难不如屯田。

(2)兄长为国君时就用国君礼对待他,自己为国君时用兄长礼对待他就可以了

09年

8、【答案】D

【解题指导】本题主要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的掌握情况,能力层级为B级。要做好此类题目,一是靠平时多积累,二是要学会借助上下文语言环境进行推断,两者结合,则问题迎刃而解。

9、B

10、D

【答案解析】D项“动”,总是,常常。

9、 【答案】D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不符合要求的选项一般有两类:一是将别人做的事或说的话说成主要人物做的或说的,致使陈述对象不一致;二是答非所问。排除法时作此类题目较简便快捷的方法。

【答案解析】排除法,③ “未尝辄敢出门”是表明滑人赵君实害怕魏德深,故排除A和C,而④“请阙留德深”显然是表明百姓爱戴,且⑥“乃断从贵乡”的主语是两使,不能说明百姓爱戴。)

10、【答案】D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在做此类题时,选项中每一个意思都要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地方,注意排除把“无”说成“有”和“曲解意思”的干扰。此类题目设错误项时,有一个典型的做法,就是把两件事或两个人物的是混在一起,或把属于这件事的内容说成是另一件事的内容,有的甚至是无中生有。

【答案解析】C项中“逃窜之徒”是指四处流亡的人,而不是指与赵君实之流。

11、 【答案】⑴(赵君实)与群丞元宝藏互相往来,结交密切,先后来到馆陶做令长的人,没有不受他们指挥差遣的。⑵馆陶境内的老百姓,全都悲伤乃至下泪,于是跟随他到贵乡居住的有几百家。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注意对关键词的翻译。

【答案解析】⑴中“相”译为“相互”,“交结”译为“结交”,“未有”译为“没有不”。(相、交结、未有各1分,大意1分,共4分)

⑵“庶”译为“老百姓”,“合”译为“全都”,“因”译为“于是”,“数”译为“几”。(庶、合、因、数各1分,大意2分,共6分)

参考译文:魏德深,本来是巨鹿人。祖父是魏冲,在周作过刑部大夫、建州刺史,于是就安家在弘农。父亲名为魏毗,作过郁林令。德深最初作文帝的挽郎,后来作过冯翊书佐、武阳司户书佐,因为才能卓著升任贵乡县令。为政清净,不采用严厉的办法治理县政。正好赶上辽东作战,朝廷想出各种办法征税,派人到各个郡县责成催办。当时,朝纲废弛,法治紊乱,官吏贪赃贿赂成风,横征暴敛,老百姓不堪以命。只有德深所在的贵乡县,贫富相通,不竭尽老百姓的全力,上面要求的全部满足了,却没有惊扰百姓,所以被称为“大治”。当时盗贼群起,武阳等城大多被攻陷,唯独贵乡得以保全。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经常进剿失败,每次都丢盔弃甲,军械丢得干干净净,于是就又从老百姓那里征集,并且以军法要挟百姓,像这样已经多次了。临近的城池在建造,大家聚集在一起,官员民众互相指责,日夜喧哗,还是不能完成。德深问众人想做什么工作,安排并让人们便宜从事,官府安静了,就象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只不过约束负责的官员,修造的城池也无须超过别的县,而使百姓辛劳困苦。但是他的属下办事尽力,为各县中最好的。

很快他又调任馆陶县令,贵乡官员百姓听说这个消息后,互相谈论这件事,都感慨流泪,说不出话来。到了去任职那天,全城的人都去送他,哭号的声音传便整条道路。魏德深到了馆陶,全县的百姓都象见到父母一样。有一叫赵君实的狡猾

的员外郎,和郡丞元宝藏互相勾结,前后任的县令没有不被赵君实左右的。自德深到县任职以来,君实呆在家中不敢出门。逃犯纷纷来自首。贵乡百姓冒着危险到城里请求德深留任,上级下令答应了。馆陶的百姓也去向郡守投诉,称贵乡的任命文书是假的。郡守不能决断。正好有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到了,两县的百姓拜见使者并诉讼,才判给贵乡.贵乡官员百姓在路上歌舞庆祝。而馆陶的全县人民都悲伤痛哭,规模达到了几百家之多。

元宝藏对魏德深很厌恶,正好越王杨侗在郡中征兵,元宝藏就令魏德深带一千士兵去东都洛阳。不久元宝藏以武阳归顺李密。德深所带领的士兵都是武阳人,因为家乡已被敌人占领,想到亲人,都出洛阳向东痛哭,然后又回洛阳了。有人对士兵们说:“李密的军队在金墉,离此仅二十多里地。你们要是去投靠李密,又有谁能够阻挡呢?何必这样痛苦。”士兵们都哭着说:“我们和魏大人一起来,不忍心丢下大人而逃走,并不是因为道路难走啊!”魏德深就象这样深得民心。后来他和敌人作战,牺牲在战场上,贵乡、馆陶的百姓至今仍然怀念魏德深。

10年

10、【答案】D

【解析】他先是晓谕梁王,迅速归顺,不然朝廷的征讨很快到来,又对梁王说朝廷怜惜云南百姓,不想动用武力;继之又警告梁王,若倚仗险远、抗拒朝廷,将后悔无及。。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11、【答案】

(1)适逢元朝派遣脱脱征集粮饷,拿故意吓人的话威胁梁王,一定想要杀死王祎。

(2)上天已经要终结你们元朝的命,我们明朝确实要取代你们。你们(元朝)就像火把将要烧完,怎么敢和太阳月亮(一样的明朝)争夺光明呢!

【解析】(1)注意“会”“遗”“必”“胁王以危言(状语后置)”的翻译。(2)注意“既”“讫”“实”“馀烬”“敢与日月争明”的翻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执行直译的原则;找准得分点:重点实词、活用词、句式特点、重要虚词、通假、偏义复词;保持译句流畅通顺让,译句和原文语境吻合。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11年

8—10 CDB

11题:(1)熊鼎到任,上奏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部贪官污吏得以肃清。

(2)皇帝派遣使者慰问,送貂皮衣服帽子,又派遣中使赵成召回熊鼎

12年

4.D5.C6.A

7.(10分)

(I)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 力未富,应当外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

(2)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片原管 辖地区不管不问呢?”

03年

三.文言文

11.C。C选项的“遇”因为“对待”,本句很好翻译,后半句“遇„„尽礼”合在一起为“以礼善待”之意。

12.C。“咸私哂其矫饰焉”中的“焉”很明显是语气词,“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的“焉”则是代词“之”;A项两个“为”皆是表被动的介词;B项的“以”则都是表目的的连词“来”;D项的“因”都是连词“于是”的意思。此题依然沿袭 高考 考查虚词题的一贯风格,即一半句子出自课本。所以,今后文言文教学一定要立足课本,重视课本。

13.B。A项中第二句只是裴矩强调该罪犯的罪行,C项中第一句是裴矩为人乖张之道,D项是太宗对裴矩敢于讽谏行为的称赞。都不符合题意。

14.C。C项裴矩主张立即回京总观大局,而非主张立即平定。其他选项都可在原文中找到答案。

15.B。此题是今年 高考 的新题型,司马光说,“裴矩佞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愿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为直言,则佞化为忠”就是强调裴矩之变非裴之变而是君王之功。司马光在本段中主要强调一方面(表动)而非双方面(即表动则影随)。考生应当注意,《资治通鉴》本身就是给君王作辅证,司马光当然站在劝谏君王的角度论事。而《旧唐书》则是站在裴矩的角度。文言文

难度较大,尤其是

14、15题。今年文言文有两个变化,一个是人物形象有所变化,是发展的,而非往年的人物形象或忠或奸都是一贯而终;二是文章分为两部分,分别引自不同的典籍。这两种变化给所有语文教师一个新的提示:今后文言文中的人物将有可能比以往更加丰满,富于变化。因为一篇文章中对一个人的评价一般是一致的,但两部不同典籍中的相同人物形象可能就不同甚至相反。这类题的好处就在于人们可以学会辩证的看待人或事。

16.翻译:

(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译文: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此题得分的关键在于能否看出“廷”和“面”是“名词作状语”,因此要翻译为“当廷”、“当面”。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为直言,则佞化为忠。译文: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佞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佞伪就会变为忠诚。本题较为简单,大多数考生应该能准确翻译出“佞”、“直言”等知识点。

第五篇:2006全国高考北京卷文言文的多种解读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

柏遽巡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徒行见公曰:“霖雨...

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敝②撤无走,四顾无告。而君不恤,日夜饮酒,令国致乐不已。马食府粟,狗餍刍豢,三室之.

妾俱足粱肉。狗马室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有上矣;.

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婴随百官,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尽于氓 ,任器存于陌。公.驱,及之康内。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

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

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乃返。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

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橑,使足以毕霖雨。令柏巡氓 ,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财乏者,三日而毕。后者,若不用令之罪。

公出舍,损肉撤酒。三日,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钟,薪橑万三千乘;坏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取材于《晏子春秋》) 注释:①任器:装粟米的容器②敝撤:艰难的样子

③乐:喜欢、乐意④康:大路 ④③①

【文本解析一】

2005年北京高考文言文阅读文本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记载了有关晏子进谏的一个故事。“晏子,齐之习辞者也。”对于这个人,同学们并不生疏,但只知道他能言善辩,不辱使命,而对他为救助百姓不惜倾尽家财,为劝谏景公不惜放弃官位的事迹,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文本记载了齐景公在国内连续下了十七天大雨的情况下,只知饮酒作乐,不恤民情,晏子为民请命,得不到准许,不得不辞官而去,用自家的财物救助百姓的故事。应该说文本的难度不大,但有个别词语比较生疏,补充注释于下。

[补充注释]

霖雨,连续下雨超过三天就叫霖雨,就是现在所说的“淫雨”。

柏遽,历来有不同说法,有一说认为是一个近臣的名字,有一说认为“柏”就是“伯”,官名,君主的近臣。译文从此说。“遽”,立刻。

家粟,春秋时,诸侯称国,大夫称家,“家粟”指晏子自己封地的粮食。

请身,就是“乞身”,请求辞职的委婉说法。

兼于涂,“兼”是“溓”的假借字,读“黏”。兼于涂,是说连续下雨十七日,道路泥泞难行,所以才“令趋驾”。

有约,这里的“约”是“屈”, 这里意思是说,我本不足以委屈您侍奉了,但是社稷百姓又该怎么办呢?

遂拜于涂,这里的“拜”,解释为授予官职为好,因为前面晏子已经辞官了。 命禀,和前面的“命柏”同,就是命令官吏。

后者,若不用令之罪,意思是过了三天没有办完,就是没有尽心办事,将要治罪。

[参考译文]

齐景公的时候,雨一连下了十七天不停。景公却日日夜夜喝酒。晏子请求发放粮食给灾民,请求了多次,也没有被允许。景公命令近臣急速巡视全国,招致会唱歌的人。晏子听说后,不高兴,就把他自己食邑出产的粮食分给百姓,并把装运粮食的工具放在路上,徒步去见景公,说:“雨一连下了十七天了,毁坏房屋的一乡有好几十,挨饿的百姓一里(二十五户)有好几家,百姓年老体弱,地冻天寒时连粗布短衣都得不到,饥饿时连酒糟谷糠都得不到,踟蹰徘徊,无家可归,环顾四方,求告无门。您却不担忧这些,还一天到晚喝酒,不停地叫人到全国寻找乐师歌手。马吃官府的粮食,狗饱食牛羊猪肉,三宫的妻妾,都有充足的美食佳肴。狗马妻妾,(享用的东西)不是太多了吗?黎民百姓,(得到的东西)不是太少了吗?因此.乡里人穷困而求告无门,就不会喜欢他们的君主;乡里人饥饿而求告无门,也不会喜欢他们的君主。我随同百官办事,使人民饥饿贫困而求告无门,使君主沉迷酒色,失去民心而不知忧虑,我的罪过已经很大了。”于是他拜了两拜,请求辞去官职,就跑出去了。

景公追赶他,路途泥泞追赶不上。就命令驾车追到晏子的家里,还是没有追上。晏子的粮食全部分给了百姓,装载粮食的工具还放在道边。景公驾着车,在一个四通八达的大路口追上了晏子。景公下车跟在晏子的身后,说;“我有罪,先生背弃我,不帮助我,我不值得您屈身(帮我治理国政)了,难道您就不顾及国家和百姓了吗?希望先生保全我,请允许我拿出齐国的粮食财物,送给百姓,送多送少,送轻送重,就听您的命令了。”就在路上任命晏子官职。晏子才(和他)回去。(晏子)命令大臣到民间巡视,百姓家中有农田蚕桑却没有饭吃的,使他们有一个月柴米积蓄;连农田蚕桑也没有的,使他们有一年的食物;没有积蓄柴草的百姓,给他们柴草,使他们足以度过连绵的雨天。又命令近臣到民间巡视,百姓中房屋不能抵御风雨的,给他们钱;巡视查找百姓中缺钱少用的,三天内要完成,超过三天按不服从命令治罪。

景公走出(日夜饮酒听歌的)馆舍,减少肉食,撤去酒席。三天后,官吏的报告全都上来了:贫困百姓有一万七千家,用去粮食九十七万钟,柴草一万三千车;毁坏房屋的二千七百家,用去三千金。景公从这以后才回到内宫节缩膳食,不调琴弦,不列钟鼓。晏子请求斥退景公身边的亲信和那些用歌舞娱乐君主的人。

【文本解析二】

本篇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五》,《晏子春秋》是战国时期一部记事的散文著作,包括《内篇谏上》《内篇谏下》《内篇问上》《内篇问下》《内篇杂上》《内篇杂下》《外篇重而异者》《外篇不合经术者》,共八篇。相传是春秋末齐国的政治家晏婴所作,但从内容看,大致是后人追记、整理晏婴思想言行的一部书。所记内容也不完全是写实,即使是有史实作根据,作者也多加以夸张和渲染。因此,该书虽然是记晏子言行的,却可以当作历史小说来看。《汉书〃艺文志》将此书列于儒家,但因书中有宣扬墨家兼爱、非乐、节用等主张的内容,所以有人认为该书应归入墨家。

晏子,名婴,字平仲,是管仲之后齐国的大政治家。他生活朴素,爱国爱民,在国内敢于主持正义,抑强抚弱,又善于辞令,出使能对抗强权,所以在当时名声很大。《晏子春秋》着重宣扬晏子的才能和美德,写得生动有趣,也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对当时荒淫残暴的君主、无恶不作的佞臣等都有所揭露和批判。书中作者善于运用简炼生动的语言写人叙事,展开矛盾和斗争,使这部书故事性较强,人物形象鲜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本文记述在齐国遭受霖雨灾害时,景公却一味追求享乐、不恤国事、不顾百姓死活。晏子敢于主持正义,为了劝谏景公而不惜放弃自己的官位。表现了晏子爱民爱国的美德。

[参考译文]

齐景公在位时,有一年齐国大雨一连下了十七天。面对大雨灾害,齐景公却仍然日夜饮酒作乐。国相晏婴请求景公散发官仓的粮食救济灾民。多次请求,都不被景公准许。景公命令伯官赴各地视察,寻找能歌善舞的美女。晏婴听到后,很不高兴,他就先把自己家的粮食

拿出来,分发给饥饿的百姓,把装粟米的容器放在路边,然后步行去拜见景公,劝谏说:“大雨接连下了十七天,每乡倒塌的房屋以数十计,每个村子都有好多户饥饿无靠的灾民,老弱病残的百姓,受冻没有粗布衣服穿,挨饿没有粗劣的食物吃,处境艰难无路可逃,翘首四望求告无门。而你作为国君,却不体恤自己的子民,日夜饮酒作乐,下令寻求能歌善舞的的美女不停止。你的马吃着官府的粮食,你的家畜吃得饱饱的,你的后宫都有精美的食物享受,和你的子民百姓相比,你不觉得你的狗马后宫享受太多,你的子民享受太少了吗?本来百姓在走投无路求告无门时,生活困苦心里还惦着国君的体恤,饥寒交迫,求告无门时,愁苦不堪仍然把希望寄托于国君啊。今晏婴率百官,却使百姓饥寒交迫处境困窘而又求告无门,使国君沉溺于享乐不恤国事不察民情,我晏婴实在是罪大恶极。”说完向景公拜了两拜叩头后,起身迅速离去。

景公在晏子后边紧追,加倍赶路却没能追上。景公命快马加鞭追到晏子家,还没有追上。只看到晏子把自家的粮食分发给饥民,装粟的容器摆在路边的情景,景公驱车继续追赶,一直追到郊外大路上才追上晏子。景公走下车子,跟在晏子后边说:“我有罪,先生你可以违背不施援手,我的德行也不值得你用臣礼约束自己,难道先生你就不考虑齐国和百姓吗?希望先生你能继续关心帮助我,我愿拿出国库的粮食财物分发给灾民,分发标准一切听从先生你的安排。”景公就在大路上拜谢晏子。晏子这才返回城里。发布命令视察全国,百姓家尚有织物而没饭吃的,先供给一月的粮食;完全没有生活来源的,供给一年的粮食;没有物资储备的百姓,供给柴禾,使他们能够度过这场大雨灾害。下令伯官视察各地百姓,那些房屋不能抵御大雨的,发给他们救济金。视察落实灾民生活困难无力自救的,限三天时间全部调查清楚,拖延推迟的,按不遵从命令治罪。

景公自己也走出宫室,每餐减少肉食,撤掉酒宴。三天以后,各地巡视的官员汇报上总:贫困无靠的灾民有一万七千多家,需救济粮食九十七万钟,需救济薪柴一万三千多车;房屋倒塌的有二千七百多家,需发放救济金三千两。这以后,景公回到宫室裁撤用度,不再陈设歌舞。晏子又清退了那些平日在景公身边专以歌舞声色享受引诱国君的小人。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D] ...

A.致能歌者致:使……到来 .

B.徒行见公曰徒:步行 .

C.兼于涂而不能逮逮:赶上 .

D.委之百姓委:任命 .

【解析1】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委”,在这里是“交付”“交给”的意思。从前文“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可知,齐景公是要把粮食财物“委”之百姓,讲成“任命”显然不通。这实际是一个省略句,“委之”后面省略了一个介词“于”。实际是请求晏子把这些粮食财物交给百姓。

【解析2】

此题考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对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D中“委之百姓”的“委” 解释为任命是太明显的错误,联系上下文“委”在句中应是舍弃的意思,。此题中A句“致能歌者”的“致”解释为“使……到来”也很勉强,恰当的解释应为招引、招来,引申为寻找、寻求。因为“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句中“柏”即伯,古代的官名,“遽”,传驿。柏按景公的旨意主动搜寻歌者的意思非常清楚,没有使动的意味,解释为“使……到来”显得牵强。尽管因D项错误太显眼,考生大部分会选D,但如果认真的考生选了A,又该如何裁定呢?所以命题还是要慎之又慎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答案D]A许B令国致乐不已 ..

徒行见公曰狗马室妾,不已厚乎 ..

C康内D晏子乃返 ..

愿夫子之幸存寡人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

【解析1】

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本题要求学生能够把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自觉迁移到阅读中,因而历来采用将课文所学例句与阅读材料中的句子对照组合的考查形式,但今年例句只有最后一句选自《黔之驴》,其余均选自阅读材料。D项的两个“乃”均表示时间上前后紧密相接,相当于“才”。其他三项,A项的两个“见”,前者表示被动,是介词,后者表示“拜见”,是动词。B项两个“已”字,前一个是动词,“停”;后一个是副词“太”。C项的两个“之”字,前者是代词,代晏子;后者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需要指出的是,本题所考的四个虚词,除了“之”字以外,其他三个都不在规定的18个虚词范围之内。

【解析2】

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文句,把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自觉迁移到阅读中,准确把握同一虚词在文中不同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既有同一虚词在文中不同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辨析,也有将课文所学例句与阅读材料中的句子对照组合的考查形式。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D。D组两句中的“乃”都是副词,作才讲。A组中“三请,不见许”中的“见”是介词,加在动词前,表被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被;“徒行见公曰”名中的“见”是动词,作往见、拜见讲。B组中“令国致乐不已”中的“已”是动词,作停止讲;“狗马室妾,不已厚乎”名中的“已”是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甚、太。C组中“公驱,及之康内”句中的“之”是代词,作他讲,代晏子;“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句中的“之”是助词,其作用是取消“夫子幸存寡人”这一主谓句的独立性,使之相当一个短语,作“愿”的宾语。

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答案A] ...

A.(但)无乐有上矣。

B.(景公)令趋驾追晏子其家。

C.惟夫子之令(是听)。

D.后(于三日)者,若不用令之罪。

【解析1】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式。考查对文言省略句省略内容的理解,这一点和以往并没有根本区别。不同的是,往年省略句补出的成分不是主语就是宾语,今年补出的内容比较复杂,既有主语,也有谓语,还有补语。但在解题思路上,都同样要建立在对文意理解的基础之上。

A项,“无乐有上矣”前一个分句是“故里穷而无告”,前后是假设关系,而不是转折关系,应该补出的是“就”。

【解析2】

此题考查考生辨析括号中补出的文字的正误,实际是考查对句意的正确理解。各句括号中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联系上下文看,“故里穷而无告,无乐有上矣”,“里穷而无告”与“无乐有上”顺承关系,在“无乐有上矣”前的括号中加“但”,使“里穷而无告”与“无乐有上”变成转折关系,这样的理解与原文意思不符。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晏子爱民爱国的一组是[答案C]

①遂分家粟于氓。

②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

③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④公出舍,损肉撤酒。

⑤三日,吏告毕上。

⑥晏子请左右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A.①②⑤B.②④⑤

C.①③⑥D.③④⑥

【解析1】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①为了救民于饥渴,拿出自己封地的粮食,当然是爱民之心。③为民请命不得,弃官而去,自是爱民。⑥请求斥退小人,完全是为国家考虑。所以C项是正确的。解答这类题,应该充分利用排除法,根据题干要求,找出不合要求的去排除。②是说乡里百姓,在饥寒无告的情况下对君主的态度。与晏子无关,据此可排除AB;④是景公的行为,也与晏子无关,这样就只有C项是正确答案了。

【解析2】

此题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全部表现晏子爱民爱国的一组是C。(1)遂分家粟于氓晏子在齐国霖雨十有七日,自己三请景公发粟于民,不见许的情况下,遂分家粟于氓,充分表现了晏子爱民爱国的美德。(2)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陈述的对象是百姓不是晏子。(3)请身而去,遂走而出这是晏子徒行见景公,对其在霖雨灾害面前,仍一味追求享乐、不恤国事、不顾百姓死活的行为劝谏后的行为,突出表现了晏子爱国爱民的美德。(4)公出舍,损肉撤酒陈述的对象是景公不是晏子。(6)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写晏子在景公认识并改正错误后,及时清退景公身边那些专以歌舞享乐娱君的小人,表现晏子爱国爱民的美德。综上可知全部表现晏子爱民爱国的一组是C。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B] ...

A.百姓生活困苦而得不到救助,就会对统治者不满。

B.景公是一个从谏如流、知错就改的开明君主。

C.景公降尊纡贵,并以社稷百姓的名义追回了晏子。

D.晏子爱民爱国,为了劝谏景公不惜放弃自己的官位。

【解析1】

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B项错在说景公“从谏如流”,从原文看,“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恐怕谈不上“从谏如流”。

【解析2】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从全文看在齐国霖雨十有七日的的严重灾害面前,“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一味追求享乐、不恤国事、不顾百姓死活的昏君。在晏子徒行见景公,不惜放弃自己的官位对景公劝谏后,“景公出舍,损肉撤酒。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应该说景公对其错误是有所认识和改正的。晏子趁机及时“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就是担心景公一有机会又会旧病复发。所以从全文看根本得不出“景公是一位从谏如流,知错就改的开明君主”的结论,属以偏概全,故意拔高。

上一篇:全国人大会议主要内容下一篇:全国党建服务中心数量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