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幸福是什么范文

2022-06-16

第一篇:散文幸福是什么范文

问我幸福是什么抒情散文

问我幸福是什么;

我告诉你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一家人在一起,

吃着热腾腾的饭菜,

说着笑语欢歌的家事。

问我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在阳光下搀扶着老人,

相伴着孩子,

携手着妻子丈夫,

走在林间小道上的,

暖暖细语。

问我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邻居的和蔼,

四周的安详,

还有栖息的小鸟,

大地的茂盛。

问我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一个团体的协助,

是一个共进与分享的快乐。

问我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小小的我大大的家,

在永恒与和谐里相互依附着。

问我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国家的安定,

国家生产力的发展,

国家人民的祥和笑容安居乐业,

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团结。

问我幸福是什么;

我在认认真真的告诉你,

幸福是一个国家的强大,

一个民族的强盛,

一个祖国的繁荣,

一个走向更大幸福的国家。

幸福到底是什么;

我在认认真真和你说;

去看看天安门广场,

人民英雄纪念碑,

历史博物馆,

人民大会堂,

幸福是什么;

我在认认真真的和你说;

幸福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才有小家的更大的幸福,

幸福是国家的财力上涨,

科技的巨大发展,

才有富足的钵满。

问我幸福是什么;

我在清清楚楚的说你听;

幸福是全民建设祖国,

才有小小的我大大的家,

才有昂首阔步走在世界的寰宇里。

才有我中华民族尊严的气节里。

才有站在外国土地上的骄傲。

这就是一个幸福的总体的感联。

第二篇:什么是幸福,幸福需要寻找

——看《2011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幸福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只要你肯去寻找。 自信,就是你通向幸福源泉的金钥匙。 冰和雪融化后就变成了春天。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是围绕“幸福”二字来开展的。里面的一个个深动感人的故事,都包含了一双双温暖的眼神。 第一课里的主角是刘浩小朋友。刘浩今年10岁,我今年12岁,他比我年纪要小。却在4岁学电子琴,7岁学钢琴。刘浩曾经还参加过德国国际舒曼钢琴大赛,得了第3名。 刘浩真是太厉害了!竟然参加过德国国际舒曼钢琴大赛,而且得了第3名!我想,我也要去学一种乐器。我比较喜欢古筝,我打算征求一下妈妈的意见。 “妈妈,我想去学古筝,可以吗?”

“可以。但是,别人都是很早就学的,你已经六年级了,要抓紧哦,比别人付出多一倍的汗水。可以吗?”妈妈用询问的眼神看着我。

“嗯,我会努力的。”我点了点头。 “好,就这样说定了。”

耶!我要去学古筝啦!将来,也像刘浩小朋友一样,去参加一些国际大赛。

嗯,我要加油了! 相信你自己,你是最好的。

一句话,一个鼓励,一声赞美,都是对一个人成长的动力。

相信自己,你就一定会成功。

第二课里的王忠华老师是一名很受同学们欢迎的老师。有同学是这样评价王忠华老师的:“王老师简直就是一位千年等一回的好老师!”这种老师,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以后我长大了,我也要当一个受同学们欢迎的好老师。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栋梁之才,为祖国培养更多的科学家,为祖国的将来充满希望之光!

你就是第一。

成长也许比成绩更重要。

我行,你也行,不要说自己不可能,要说我能行。 第三课的主角是孟佩杰姐姐。她3岁没了生母,被托付给了邻居刘芳英。1年后,养父走了,养母刘芳英患上了骨髓病。孟佩杰姐姐4岁就开始自己烧饭,每天还要照顾养母,可见她们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辛啊!

由此,我联想到了自己。我们现在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掌上明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对当今社会的我们最好的比喻。我们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已经很少有人能够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辛苦。 是啊!如果没有父母的努力打拼,能有我们今天的幸福吗?能让我们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吗?我希望大家都能去体会父母的辛苦,体会衣食的来之不易,体会父母以前生活的艰辛。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好孩子。

开学了,我们一起去成长吧。

我们离幸福越来越近,我们的中国也会越来越强大! 未来中国因为有我而更富强,未来中国因为有我亲人会更加幸福!

第三篇:对什么是正常什么是幸福的感想

积极心理学 期末作业

题 目:对什么是正常什么是幸福的感想

课程名称 积极心理学 任课教师 柯晓东 学生姓名 学 号 系 别 专业班级

成绩评定

积极心理学,选这课主要是看这名字比较可以就选了。不过还真选对了,老师的讲课风格完全不同于其他老师,给人的感觉就很积极。对于上课所讲的东西,例如路缝中的小草,踩狗屎效应,销售技巧,什么是正常什么是幸福等,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下面我就写一点我对什么是正常什么是幸福的一些想法。

记得有次课,老师先以“没人来上课是正常,有人来上课是幸福”为例子,要求每个人来说一句,现在想一想什么事都是这样,我们只要把幸福点放低,许多事都可以很幸福。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个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小孩子说:“幸福嘛,当然是吃好多好吃的,有一群小伙伴玩”,小学生说:“幸福当然是作业少一些,,就不用整天写那么多作业,有时间出去玩了”,大人们认为幸福就是不用为生活而苦恼,为钱财而奔波,安居乐业就是幸福。老人们认为年轻就是幸福。

有人说过:“真正的幸福是不能描写的,它只能体会,体会越深就越难以描写,因为真正的幸福不是一些事实的汇集,而是一种状态的持续。”幸福不是给别人看的,与别人怎样说无关,重要的是自己心中充满快乐的阳光,也就是说,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在别人眼中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应该是愉快的,使人心情舒畅,甜蜜快乐的。

幸福是一种心情,是一种感觉,是一份满足,是舒心、安心、放心,和对未来的信心,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受,是我们个人的主观体验,是人的需求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愉悦感。

孔子周游列国到泰山时,看到了快乐的隐士荣启期。当时,荣启期正无忧无虑地在郊外散步,身上随意裹了张鹿皮,腰上随便系了根麻绳,抚琴而歌,且歌且行。

那些年,孔子总是走得很累,看到这么一个有趣的人,就像下班回家打开电视看到一个很轻松的娱乐节目,想先睹为快。孔子问他为何如此高兴,荣启期回答得十分圆满,说:“我快乐的内容很多。天生万物,以人为贵,我有幸为人,一乐也;男尊女卑,以男为贵,我有幸是个男人,二乐也;有人胎死腹中,有人夭于襁褓,我行年九十,三乐也。我很穷,但我有音乐和书籍,当何忧哉?” 孔子万万没有想到,荣启期是个幸福点这么低的人,看看自己累累若丧家之犬的衰样,忍不住脱口而出:“善哉,能自宽者也!”。

能自宽者得幸福,荣启期虽然什么也没有,但他感到很幸福,他把自己的幸福点定的很低。老子说,知足常足,终生不辱;知耻常耻,终身不耻。也就是知足常乐。对一些事,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就会更容易感到幸福。期望值一高,就会常怀“早该如此”的失落;期望值一低,倒有“真没想到”的惊喜。把幸福的底线放低,该努力时努力,该舍弃时舍弃,我们的人生就会少了一些失意和忧愁,少了许多挫折和打击,少了很多怀疑和打击,而快乐、幸福就会时常伴随在我们周围左右,我们就会有真正的幸福感。

有一种晴朗的心态,才会有一个晴朗的明天。把幸福点放低一点,再放低一点,就会发现,原来,幸福如此简单。

最后,我也造一个句:老师给个良好是正常,给个优秀是幸福。

第四篇:幸福是什么

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对于在大城市里的孩子来说,幸福可能是一个昂贵的游戏机,或者是一次奢华的旅行。可对于山村的孩子来说,可能是一本崭新的练习本,也可能是一碗妈妈亲手做的午餐。

幸福是什么?幸福该怎么解释?本质上的意义来讲,幸福是按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 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哦,原来幸福是一种愉快的心情。

幸福是什么?其实幸福没有绝对的答案,关键在于你的生活态度。善于抓住幸福的人才懂得什么是幸福。一直以为感受幸福是件很困难的事,那是一种灯火阑珊处的境界。经过岁月的流年以后,才明白,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心灵有所满足、有所慰藉就是幸福。

幸福是一个谜,你让一千个人来回答,就会有一千种答案。

有人说过:“真正的幸福是不能描写的,它只能体会,体会越深就越难以描写,因为真正的幸福不是一些事实的汇集,而是一种状态的持续。”幸福不是给别人看的,与别人怎样说无关,重要的是自己心中充满快乐的阳光,也就是说,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在别人眼中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应该是愉快的,使人心情舒畅,甜蜜快乐的。

但我心中的幸福很简单,那就是感恩、奉献和收获。

第五篇:幸福是什么

老天给了我们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这条命照看好、把这颗心安顿好,人生就是圆满的,就是幸福的。所谓的幸福就是让生命和精神处在一个好的状态。

今天我想借这个题目和大家谈谈心。我给哲学下的一个定义就是,一种和自己谈心的方式及活动。这种哲学,与在座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问题、遇到困惑,每个人都在过具体的生活,过具体的日子,做着具体的事情,和一些具体的人打交道。而哲学,实际上就是让你从具体的事情、日子里面跳出来,想一想人生中间,到底什么东西是重要的,什么东西是不那么重要的。哲学就是教你如何看准、抓住重要的东西,如何看开、放下不太重要的东西。如此,你才会拥有一个好的心态,不至于过得太纠结。

哲学让你对人生有一个定位,有一个目标,让你分清楚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所以我想,实际上哲学就是教你如何从价值观的角度去谈幸福问题。

幸福是不痛苦,是一种感受良好时的情绪反应,一种能表现出愉悦与幸福心理状态的主观情绪。大部分人在谈论“幸福”时,都是指这种“幸福”--个人愉悦的感觉,积极的情绪,它是短暂的,易逝的,获得也相对简单,有许多的捷径。 一般人会说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打小怪兽.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经因此幸福也可以理解为对欲望的满足。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猪在污泥中找乐,驴子找到草料吃是幸福的。” 每个维度的幸福都是好的,但是将浅层次的快乐转化为深远的满足感和持久的幸福感是一件益处更大的事情。

有人会说,幸福这个东西,很难说,好像是很主观的感觉,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确实是这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若深入地问一下,为什么会不一样?还是有标准的。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是体现了价值观的,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之所以做所有其他的事情,最后都是为了得到幸福。也就是说,你做的所有事情,其实都是手段。一个人想要赚钱赚得多一点,这本身并不是目的,他是为了因此可以过幸福的生活。有人可能就要反驳了:我不要那么多钱,也可以幸福,比如说我读几本好书,就会感到很幸福。其实对后一种人来说,读书就是他获得幸福的手段。

在西方哲学史上,对于什么是幸福,主要有两种看法、两个派别。一派叫做“快乐主义”,其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近代以来,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如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休谟对此也有所阐发。这一派认为,幸福就是快乐。但什么是快乐?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快乐,就是幸福。他们还特别强调一点,人要从长远来看快乐的问题,要理智地去寻求快乐。你不能为了追求一时的、眼前的快乐,而给自己埋下一个痛苦的祸根,结果得到的可能是更大的痛苦。 另一派叫做“完善主义”。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就是精神上的完善,或者说道德上的完善。他们认为,人身上最高贵的部分,是人的灵魂,是人的精神。你要把这部分满足了,那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等,包括马克思,他们强调的是人的精神满足。

这两派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都十分强调精神上的满足。如伊壁鸠鲁强调,物质欲望的满足本身不是快乐,物质欲望和生命本身的需要是两码事。生命需要得到满足那是一种快乐,但是超出生命需要以上的那些欲望反而是造成痛苦的根源。约翰·穆勒则强调,幸福就是快乐,但是快乐是有质量和层次的区别的,一个人只有各种快乐都品尝过了,他才知道哪一种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强烈、更美好。

在中国哲学里,我感觉,道家比较接近“快乐主义”,尤其是庄子强调生命本身的快乐,还强调精神自由的快乐,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快乐。儒家比较接近“完善主义”,儒家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最高的享受就是道德上的完善。

道家有一部经典《淮南王书》说,“全性保真,不以物害形”。 “全”就是完全,“性”就是天性,“保”就是保护,“真”就是真实,“全性保真”就是指要保护好你完整而真实的天性,保护好你生命的原初状态。“不以物害形”,就是不要用物质的东西去损害它。庄子也非常强调这一点。他反复说,“不失其性命之情”,“任其性命之情”,他说的性命之情,实际上也是指的同一个意思:生命本来的天性,一定要保护好,不要失掉。西方哲学家如伊壁鸠鲁也同样强调:人要过得简朴一点、简单一点,不要有那么多复杂的欲望。

如果我们仅仅从满足身体的、物质的欲望层面来理解的话,幸福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我们超越欲望层面来看幸福,这个观点就不成立了。比如你非常爱读书,你渴望去读那些好书,你知道一些好书在等着你读,那个时候你会痛苦吗?你不会。读完了以后你会无聊吗?不会。你感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你会因此快乐。这就进一步说明,我们谈幸福问题,一定要超越纯粹欲望的层面,要从价值观角度去谈。

当然,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但不同的价值观之间还是有标准、有尺度的。比如,人生中到底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判断的根据就是人性,就要看人身上,到底什么东西是最宝贵的。我觉得是两样:一个是生命,没有生命,什么都谈不上;还有一个是精神,或者说心灵,或者说灵魂。人和其他生命体的区别就在于,人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所以我认为,所谓的幸福就是让生命和精神处在一个好的状态。

我认为幸福是由两大块所组成,一个是生命的单纯,一个是精神的丰富。 说到生命的单纯,我觉得特别要区分,生命本身的需要和物质欲望的不同。生命本身的需要其实就是大自然规定的,它应该是比较容易满足的,但是超出生命本身需要的那些物质欲望,其实是社会刺激出来的,是人比人比出来的。当然,像私家车这样的东西,你有条件,可以去追求,但是要弄清楚一点,这些东西并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名字、身份、地位、权利、财富等,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后来附加上去的,我把它们称为“生命的社会堆积物”。当然,你在社会上生活,不能缺少这些堆积物,但是我想,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你不能永远为这些堆积物而活着,你应该经常给自己创造机会,把附加的东西抖落掉,回到生命本身,想一想你生命中最需要的是什么。依我看,生命中更重要的东西,应该是与自然的交流,让自然感情得到满足。 还有一点,我们应该珍惜平凡生活的价值。你可以去创造不平凡、去争取不平凡,干出一番事业。但是,所有的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到平凡,都要用它对平凡生活的价值来衡量它自身的价值。如果你的不平凡是以破坏你的平凡生活为代价的,那我认为,这个不平凡就没有多大价值。真正有价值的不平凡,它应该让你的平凡生活过得更好,起码应该能够兼顾。法国哲学家蒙田说过:一个人能和他的家人和睦相处,这是人生的重大成就。英国哲学家霍布斯也说过一句话,他说:那些有野心的人,是舍不得把时间浪费在自己的朋友和家人身上的,他们把全部时间都奉献给了他们的敌人。我觉得这些人很可怜,因为人生中真正美好的东西,他们没有享受到。

所以我说,一个人活在这世上,一定要珍惜这些平凡的感情,一定要有相爱的伴侣、和睦的家庭、知心的朋友。这个东西比你有车、有房、有钱重要得多。

那么,有人就会问我,你认为钱不重要吗?当然,钱也重要,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商品社会里。钱是个好东西,但不是最好的东西,你可以去争取,但是你不能为了它把你最好的东西扔掉了。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就是我刚才说的,生命的单纯,那些普通的、平凡的东西。钱仅仅只是个手段。当然,钱多一点可以给人比较好的心态,但是如果你除此之外没有更高的目标,仍然是为钱而生活,那我要说,金钱的最主要的好处你仍然没有享受到,你在金钱面前仍然是不自由的。

一个人有了钱以后,他就应该干什么呢?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觉得一个人和金钱之间最好的格局,就是不必仅仅为了钱去工作了,而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时候你的心态是最好的。当然要达到这一步还是需要有一点运气的。但是我想,即使在没有这个运气的时候,你也不要把钱看得太重要。尤其是青年人,你开始的时候肯定是有一个目标的,包括在经济上会有一个目标。但是我觉得不妨把目标定得低一点,这样可以更早一点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不要一直走在为钱而活的路上。

追求精神的丰富

我们不光要在这个世界上做事情,还要在这个世界上带着情感生活,让自己的心灵越来越丰富。一个内心贫乏的人,他眼中的世界一定是贫乏的;一个仅仅关心利益的人,他一定看不到世界万象的美。

这也就牵涉到我接下来要讲的问题,人要追求精神的丰富。

人有两个身份:一个是“自然之子”,作为自然的孩子,你要顺应自然,让你的生命保持一种单纯的状态;另一个是“万物之灵”,人是有思想、有灵魂的精神性的存在,人的精神属性是人之所以幸福更加重要的源泉。尤其在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问题解决以后,你幸福不幸福、生活质量怎么样,主要取决于你的精神素质。那么人有些什么样的精神素质?第一个叫做智,智力。第二就是情,情感。人不但有认识能力,而且有感受能力,对世界的美、丑是有体验的,对生活是有感受的。第三个就是德,道德。人是有精神追求的,要让自己生活得有意义,有精神目标,必须是有道德、有信仰的。实际上前两个方面牵涉到精神的丰富,第三个方面牵涉到精神的高贵。我重点谈谈精神的丰富。

我觉得人应该享受自己的智力属性,享受自由的头脑,享受独立的思考。看一个人是不是在过一种高质量的智力生活,主要看两个东西。一个是好奇心,你对世界、对事物、对知识,是不是有兴趣。一个对事物没有兴趣、对世界没有兴趣的人,他的生活一定是单调的、平庸的。另一个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个人应该养成这样一种智力活动的兴趣和习惯,这一点对你幸福不幸福其实非常重要。

上一篇:外国教育史汇总范文下一篇:我国的立法程序范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