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技术推广应用方法

2023-03-02

第一篇:四新技术推广应用方法

一德四新.新方法6

“一德四新”之“新方法”培训达标计划

李恒志

新方法的概念:

新方法就是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参与式,任务驱动式,体验式等适合学生学习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考力、知识建构力及学习实践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增强课堂教学的执行力、创造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首先关注的是大部分学生,不过我也会对后进生进行分析,然后依据个人情况分派任务。比如,词汇量差得学生,我会让他每天坚持在我这里默写几十个词语;而阅读能力差得,我会让他们坚持每天在我这里大声朗读或背诵;对语法差得学生,我会让他们把当天的作业亲自拿来我批阅。如果自己忙不过来,还可以找小帮手,结对子学习,这在我的教学中很有帮助,对学生的学习帮助也很大。我在教学中还发现,如果教师大包大揽,全方位的把每一个知识点讲得清清楚楚,爱学习的孩子跟着走,大部分孩子只是被动接受或被迫接受,时间长了,培养的是学生的依赖心里和懈怠习惯,学生就是张着嘴等饭吃,主动学习的快乐以及创造力的培养无从谈起。如果哪一天强硬要求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并第二天进行检查。上课时让学生讲,学生虽然讲的不是很到位,但经过多方补充,知识点基本就讲清楚了。最主要的是,课堂比较活跃,学生得意之情不予言表,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我心情也很愉快。只是这样的课太少,而且能讲的学生也太少。从初一开始就努力培养他们的预习习惯,尽力创造条件让每一个人开口说,哪怕一个词,一个句子,尽力让每一个学生跑的离起跑线远一些。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面向全体,那么针对一个班级参差不同的学生,教学内容应以“小台阶”逐级升高的形式呈现。也就是说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知识的呈现不能一次就到位,起点要合理,要考虑学困生的接受能力,让他们一开始能跟得上。然后环节与环节之间的空挡不能太大,让学困生和中等生稍微努力就不会掉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所以要“多重现”。从不同角度反复呈现投射所学知识,给学生留下深刻影响。

具体运用的新方法是:

一、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仍然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进行交际的能力,但从更广泛地层面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写作的教学方法:

1、扩展的写的教学

2、分类的写的教学

总之: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时,不要为了迎合教学理念而安排任务,不要为了烘托热闹气氛而开展活动,而应结合教学实际,努力探索出适合自己有效的任务活动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任务活动的实效性和高效性,才能让任务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有效,高效!

李恒志

2013年4月18日

第二篇:课堂教学技术应用方法与效果

《情绪与健康》 课堂教学技术应用方法与效果

1.师生同唱《歌声与微笑》:【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烘托课堂气氛

2.让学生观看2010冬奥会女滑夺冠视频通过直观教学:【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深切感知什么是情绪

3.阅读《冰心在微笑中写作》﹙文字材料﹚和观看诸葛亮三气周瑜(录象资料): 【设计意图】 通过正反对比的方式,让学生鲜明地感悟到情绪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积极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情绪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引导学生调节不良情绪,做情绪的主人,从而过渡到下一环节

4.让学生交流自己遇到过的影响情绪的事,并介绍自己是怎样调节走出低谷的:【设计意图】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调节方法

5. 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及时不断地总结出

调节的方法,通过课件展示调节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对方法的实质进一步理解,从而达到灵活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调节自己情绪的目的,顺利完成本节课的重点任务。

6. 分组讨论:运用所学调节方法调节下列消极情绪:【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当心理咨询师的的时候帮助别人找到了方法,也就是帮助自己解决了问题,从而顺利完成运用学过的方法来调节自己情绪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教师出示学生齐读调控情绪七字歌:【设计意图】总结升华主题

第三篇:浅谈篮球跳投技术的教学方法与应用

xxx (体育教育专业 xx级-x班 新疆xx 83xxxx)

摘 要: 本文以篮球教学中跳投技术教法为研究内容,篮球运动中跳投是投篮技术的主要手段,该技术动作较复杂,要想更好的理解运动技术,必须全面,由浅入深研究它的动作结构,通过正确的理论指导训练和教学,并在实践中敢于运用,加以分析、总结,对技术水平的提高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对所采用的讲解、动作示范实验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跳投技术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正确的投篮技术及投篮命中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篮球;跳投技术;教学方法

1 前言

在篮球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教好投篮技术,还要能及时纠正错误的投篮动作并给予正确的投篮动作示范,科学的教学程序以及有效的练习方法,再加以谆谆教导、循循善诱,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正确示范不仅是教学的首要程序,更是对教学十分有效的手段。如果教师常常做出错误的示范动作,那么学生往往觉得产生了错误动作也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常此以往就会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以后再想纠正就相当困难了。其实,投篮技术动作的教学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教授正确的技术动作规范,对于中、小学生学会和掌握投篮技术动作乃是他们最主要的任务之一。下面介绍教学单手原地和跳起投篮的方法。(技术动作要领)教学生投篮技术动作要从脚的站位开始,原地投篮应使投篮手同侧脚在前,异侧脚在后(该脚尖前不超过另一脚尖、后不超过另一脚跟,这一点常被忽略),两脚距离与肩同宽,全脚掌着地且身体重量落在前脚掌上(脚跟只起维持平衡的作用)。以臀部降低(就象向下做板凳一样)来带动双膝弯曲(不能采用弯膝不降臀的“下跪”式的方法)。上体微向前倾(鼻尖的位置既要正对两脚正中间,也不能因上体过分前倾而超过两膝盖的连线),持球于胸前颌下的部位(应靠近而不要远离),两眼从球上注视球篮。这种持球方法才适合那些手臂较弱的孩子进行投篮,应做的正确准备动作。这样持球的道理就在于增加了投篮手臂的工作距离,便于在投篮时利用双腿的蹬地力量,从而使球的飞行距离增加。同时,持球手臂一侧的脚、膝、肘、肩、头、球都应该在一条直线上,并且在投篮用力过程中还要保持伸展方向的一致性。从脚蹬地开始,持球手臂要向上伸展,并使球贴着脸上升,当球超过眼睛后,上、下肢的伸展同时加速,持球手腕迅速前屈,五指用力伸展,球在食、中指指端拨动下在后旋飞向篮筐。手臂和身体要保持球出手时的伸展姿势,直到球飞入篮筐。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教学实验以三宫乡中心校初三30名男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跳起投篮”为实验内容,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人,第一组为实验组,第二组为对照组。两组的教学时间均为四学时。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经过查阅有关很多篮球投篮的教学论文,为本研究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和理论依据。 2.2.2 访谈法

向多年组织篮球队训练教学的教师进行交流与学习,分析和发现起跳投篮中组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2.3 试验法

试验组:在学习跳起投篮技术时,采用重点讲解、动作示范与录像、挂图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实验步骤是:①学习该动作前先看完整的技术动作,结合技术图解重点讲解动作要领,规格,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都在听、看的基础上,学生自己尝试体会,获得动作感觉;③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练习,对练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法;④学生练习跳起投篮时,教师通过正误对比的方法进行讲解和示范,以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进行。 2.2.4 测量法

实验研究将试验前和试验后跳起投篮的达标成绩与技术评定成绩测试,并对测量所获数据进行检验。

2.2.5 数据统计法

对实验教学的两项测量数据进行分组整理,并对统计结果作出定量分析。

3 教学方法

3.1 模仿投篮法 3.1.1 徒手模仿法

徒手投篮动作主要是解决学生整套动作的用力顺序问题,动作可以慢一些,小臂与大臂、大臂与躯干间的夹角保持在约90度左右,肘关节内收,要求学生上肢各关节保持在同一矢状面上,做完投篮动作后不要立即将手收回,要保持动作的稳定性,要反复多次重复此动作,形成动力定型。

3.1.2 持球模仿法

在学生徒手熟练模仿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后,让学生结合球做原地的投篮练习,这一练习要解决学生从持球到球出手时手指手腕拨球动作问题,使学生体验持球、蹬地、抬肘,翻腕和拨指的感觉及用力顺序。球出手时要从食指和中指的指端飞出,并向后旋转。 3.2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法

此练习首先要强调投篮的距离应该是由近到远进行,因为学生对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动作虽然有正确的认识和实践,但很可能因为距离远的因素急于追求投篮的命中率而产生动作变形,可以从篮下45度角近距离打板投篮开始进行,教师给与适当的鼓励,培养其自信心,水平提高后再逐渐增加角度及远度。此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投篮技术进行严格的规范化,包括球出手后要手臂保持跟进动作,重心是否平稳,球出手时角度和球的旋转情况。 3.3 近、中、远练习投篮法

因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经过上述练习后,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掌握情况进行不同距离的投篮练习,此时,正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集体主义精神的时机。学生在互评互助中技术动作得以提高与巩固,凝聚力也逐渐增强,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的引导方法,为学生创建更加的有利条件。 3.4 投篮比赛法

在学生对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可采取投篮比赛的方法进行教学,有比赛,学生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不仅要有正确的技术动作做保障,连微小的心理变化都会直接影响投篮动作的正常发挥,通过投篮比赛,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心理素质培养,同时也是对自我的一个挑战。 3.5 教学比赛

教学比赛应安排在每次课基本技术学习或复习之后进行,如:半个场地进行三对三为宜,比赛的目的是为了围绕学生对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和其它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而展开的,教师要将如何给队友创造投篮机会进行讲解,如挡拆配合、突破分球等,使学生在实战中得以锻炼,并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投篮技术,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比赛,都会打球,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与竞争意识,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结果

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跳起投篮数(每人投10次)及该动作的计术评定进行测试,其结果见,表1

表1 实验前对照组投篮测试成绩

分组

人数

起跳投篮 (平均进球数)

实验组 对照组

15 15

6 5

5个以下 8 9

6 5

1 1

0 0

6-7

进 球 数 8-9

10个以上

实验后,为检验试验的教学效果,采用同样的测试手段与方法,对两个组的投篮进球数和技评成绩进行测试。其测试成绩结果见表2

表2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后的测试成绩

分组 投篮平均数

实验前

实验前

实验组 对照组 差值 1 2.5

-1

-1

-1

-3

-3

-4

2 5 5.0

0

0 6 实验后 7.5

6分 2

0

0

6.5-7.4

7.5-8.5

9以上

6分 技评成绩

实验后

6.5-7.4

7.5-8.5

9以上

从表2可知,实验组通过实验教学后,投篮进球平均数由实验前6个提高到7.5个,增加值为1.5个,而对照组在实验前后均为5个;在技评成绩方面,实验组在实验前后的差距较大,试验后实验组的技评大多数集中在8.5分左右,而对照组的技评成绩与实验前相比,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两组技评成绩的差值除低分和高分较稳定外中间的分值相差很大,这说明实验组通过实验教学后,其投篮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基本达到了实验设计要求。 4.2 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在两个组投篮技术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试验组教学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试验教学法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1.有助于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2.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跳投技术的应用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运动技能是表现在外部的以完善合理的方式组织起来并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复杂的肢体动作系统。实验教法中促进运动技能形成的方法,是教师按教法设计要求使学生通过视觉观察示范动作的主要结构,理解动作的基本概念,运用直观的示范与重点讲解,从而使学生在大脑中建立起正确完整的动作表象,达到促进动作技能形成的作用。

5.1.2 跳投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技术动作主要由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练习三部分组成。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单一,使学生对动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实验教法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使听,视,练有机结合起来,大大丰富了教学手段。学生可根据教学要求,采用多种练习方法达到学习目的,完成学习任务。实践证明,实验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技术动作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5.1.3 跳投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试验教法运用了讲解与示范,录像与挂图等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练习时可根据多种信息渠道掌握技术动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和提示下,学生对所练习的技术可做到边听边想,边想边练,边看边练,达到“听,想,看,练”相结合。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5.2 建议

在跳投技术教学过程中,及时的发现队员的错误动作并予以纠正,讲解错误的动作原理及会导致命中率低的因素。能够是队员在以后的篮球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我发现错误的技术动作并予以纠正。

参考文献:

[1]孙民治,李颖川,郑刚、投篮原理浅论[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 1995 (18). [2] [2海、篮球教学对手腕和肘关节动觉方位准确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9(1). [3]周婷婷、篮球运动跳投训练浅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4 12. [4]王志祥、关于篮球跳投技术出手时间问题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5]廖枉珊、投篮技术的探索[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19增刊. [6]袁传玲、 运用“链条式”教学优化篮球投篮技术教学的实验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 24(4). [7]程辉、浅谈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教学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18. [8]武国政,贾志强、怎样正确掌握投篮技术[J].中国学校体育,2000 (3).

[9]王振亚、表象训练法在投篮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 38(4). [10]冯守东、高师体育系篮球技术课教学手段改革的实验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 35(1). [11]陈志贤、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篮球投篮技术的教法探索[J]. 体育科学研究,2007 11(1). [12]张正刚、手肩上投篮技术的几种练习方法[J].当代教育,2010.3(B)62.

第四篇:科学技术方法论在医药学领域的应用

15级在职硕士 制药工程丁海宏15996605359

摘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以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实践观为基础,融合了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人文科学方法论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科学技术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它主要研究自然界发展的总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而当今医药学领域的发展成果无疑也离不开科学技术和自然辨证法理论的发展。

本从用3个方便阐述,科学技术方法论与药物不良反应、科学技术方法论与心脑血管病、科学技术方法论与药物开发。

关键词:科学技术方法论

药物不良反应 心脑血管病 药物开发

1. 引言

医药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与自然辨证法联系非常紧密。要想知道医药学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先得从科学与自然辩证法的联系入手。下面我们来看看科学与自然辨证法的关系: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区别,但更有紧密的联系,这涉及到学科门类的层次结构问题。对于一门实际的科学门类,研究内容实际上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这有许多划分方法。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是把一个学科类别分为四个层次:最高的一个层次是哲学层次,第二层是科学层次,第三层是技术层次,最后一层是具体的应用层次。哲学层次研究的内容与自然科学不尽相同。计算机同时也是自然界的一个事物,它的计算过程是类似人脑的,计算机能不能思维,是不是会有意识,未来会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就是哲学层次的问题。而自然科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研究就是在科学层次和技术层次,主要是在比如图灵机原理这些问题。可以看出,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问题比自然科学层次更高一些,研究一些比较宏观的问题;自然科学研究一些理论、比较精确的定理,以及设计实际的机器设备。但是,两者研究的问题显然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计算机从本质上讲是人的思维规律和机器相结合的产物,那么对思维规律的研究和对机器的研究是不可分割的。1998年图灵奖的获得者提出了计算机领域当前研究的12个重大问题,里面有一些科技问题,也有哲学层次也就是自然辩证法的问题。也就说明,在科学研究这个领域,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是密不可分的。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当一个计算机专家去研究分析一个计算机问题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思考它哲学层次的问题,同时依据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哲学层次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从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去总结、归纳,同时很多自然辩证法的问题,在自然科学中得到了解决。在这方面,图灵可以说是计算机学界的哲学大师。在哲学层次上,对于计算机能不能思维,会不会有意识这个问题,他提出了一个检验方法:现有一个人和一台机器,如果对于我们出的任何问题,人写一个答案,机器打印一个答案,如果分辨不出是人的还是机器的答案,就说明机器是可以思维的,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检验法”。现在计算机还是做不到这一点。对于有些问题需要推理论证,总是可以找出计算机回答的规律,这与人脑思维是有区别的。这是自然科学对于哲学层次问题的研究。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科学研究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的。比如机

1 / 6

器能不能思维这个问题,对应于这个问题,科学层次上在研究人工智能,如果说自然辩证法已经明白了机器和人脑思维的差异,那么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就有指导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很多问题是认识研究自然世界不可回避的问题,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辨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自然辨证法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方法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包括有适用某些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适用于各门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即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普遍研究方法。自然辨证法是研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论,总体上划分为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三大部分。

2. 科学技术方法论与药物不良发应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 人体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药物的副反应、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后遗效应、继发效应、特异性遗传素质反应等。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有药物方面、机体方面、给药方法及上市前临床试验局限性的影响等。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是有效地控制药物不良反应,防止药害事件发生,保障用药安全。常用的药物不良监测方法有自愿报告系统(SRS)、义务性监测、重点医院监测、重点药物监测及速报制度等5 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多次通知强调, 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因此,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领导, 促进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和监测能力建设, 推动基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管理水平、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是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众齐二药事件、欣弗事件、鱼腥草事件,以及2008年的“刺五加”事件、“茵栀黄”事件,再到2009 年的“双黄连”事件、“双糖”事件,药品的不良反应连绵起伏,引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高度重视。2011 年,卫生部发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强调要加强药品的上市后监管,规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及时、有效控制药品风险,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近年来,人们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关注与日俱增,今年发生的尼美舒利事件,更早之前的维C 银翘片、文迪雅事件等都体现了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的不完善。众所周知,每一个药品都附有药品说明书,同时,说明书上都载有药品不良反应提示,绝大多数人在使用药品前都会过目,但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其可能导致的风险与防范又鲜有所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提出要督促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主动监测、报告、分析和评价药品不良反应,特别是药品生产企业应主动开展药品重点监测,积极采取风险管理措施,控制药品风险。各地食药监管部门相继成 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委员会, 并采取多项举措推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部门的组织成立,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扎实深入,稳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组织和技术保障,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是全面维护公众用药安全的有益之举。但是,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是,目前公众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很容易产生过多的疑虑,并且与药物不良事件概念混淆。因此,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知识的普及宣传与教育是当务之急。药品不良反应评价体系是目前上市药品再评价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必须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2 / 6

法论认识药物不良反应的评价和控制, 完善药品不良反应评价体系,建立药物不良反应补偿机制。 目前,我国药品不良反应工作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提高监测能力和水平,对于加强药品风险管理,提高用药安全水平,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要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提高报告主体意识及上报积极性,减少迟报、漏报状况,确保不良反应报告数量的准确性,缩短与其他先进国家的差距。二是在报告体系基本完善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报告质量,进一步健全评价方法和手段,完善信息的利用和反馈,探索报告分析与药物再评价相结合的风险管理措施和方法。三是切实完善基本药物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发挥防范药品风险的作用,加大技术支撑力度,提高药品检验人民的综合素质及业务水平

3. 科学技术方法论与心血管疾病

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解决了生和死的关系,通过质量互变规律、运动变化发展规律,充分的阐述了人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生命的基本特征是永不停息的新陈代谢,而人类的新陈代谢是由不停跳动的“心脏”来维持,若心脏停跳了,那么人类的生命也就结束了。故我们应用自然辩证法当中的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质量互变规律给予阐述心血管疾病的方式与发展。1.冠心病: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冠心病直接的根本的原因,也是最核心的问题,其次是不稳定粥样斑块的破裂而堵塞了冠脉血管。首先,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缓慢发展的疾病,从最初的脂质条纹形成,发展到晚期斑块病灶的形成,人一生在35 ~55 岁之间,是形成与发展动脉粥样的高峰时期,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发生与发展全过程是:①,血液中的炎性细胞在粘附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作用下,粘附于内皮,并向内皮下迁移聚集;②,血管壁细胞和炎症细胞分泌促炎因子,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以及胶原的呈递,使斑块发展;③,斑块中的炎性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降解细胞外基质,削弱纤维帽,使斑块破裂,通过高表达组织因子促进血栓形成。患者轻者发生劳力型心绞痛,重者发展为急性心梗(AMI),甚至发生心源性猝死(SCD),若硬化面积更广者,可侵犯脑动脉及肾动脉看,形成脑梗塞及肾梗塞等。经CAG 或IVUS 可明确临床诊断。在治疗上积极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及活化、调脂、稳定斑块等治疗。在生活方式上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减肥,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等。2.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性心梗(NSTEMI),ST 段抬高性心梗(STEMI)及心源性猝死(SCD)。均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心脏病,UAP 及NSTEMI 在治疗上以抗血小板治疗为主,不给予溶栓,必要时给予PCI 术治疗。STEMI 患者据冠状动脉造影(CAG)及血管内超声可在门球时间90min 内急诊给予PCI 治疗,或静脉溶栓3 ~24h 内行补救性给予PCI 治疗,同时积极给予双联抗血小板及调脂治疗。而心源性猝死(SCD)患者应迅速给予心肺复苏(CPR),CPR 后给予相应积极的处理,以免再次发生SCD。3.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在这里重点讨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原因不明,都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父母双方均患高血压,那么子女发病率可达46%。环境因素有长期处在噪声中,心情压抑,高钠盐饮食,肥胖,争强好胜,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均可引起高血压。神经内分泌机制主要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钠水潴留、胰岛素抵抗等。而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肾炎及肾动脉硬化等。从病理镜下观,高血压患者全身细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性,引起粥样硬化性狭窄并闭塞,眼底动脉成铜丝样或银丝样改变,视力下降。心脏引起心肌纤维化,心室肥厚(早期呈向心性,晚期呈离心性),引

3 / 6

起心衰,脑梗塞,甚至脑出血。肾动脉硬化引起肾实质萎缩(颗粒性固缩肾),硬化的肾动脉激活了RAAS 系统,反而又促使血压的更加升高,引起顽固性高血压,甚至形成大动脉瘤而危及生命。在诊断上,正常血压白天<140 /90mmHg,夜间睡眠状态下<125 /75mmHg,24 小时平均血压<130 /80mmHg。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接受药物干预,血压虽然<140 /90mmHg,但仍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的治疗目的不是为了单纯降低血压,而是最大限度的保护靶器官的损害,提高生活质量。治疗的原则是以最小的有效剂量来获得最大的降压效果而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最新诊断的高血压患者不是急于用药物干预,而是给予积极的生活方式改善3 ~5 个月,如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减肥、适量运动锻炼、提高睡眠质量、保持乐观的心态等,若3 ~5 个月后血压还未降到正常,那么就接受降压药物的干预。目前,国际上常用的降压药物有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五大类。利尿剂如安体舒通是通过减少血容量来降压,钙通道阻滞剂如非洛地平是通过阻止细胞膜外的钙离子进入膜内使血管平滑肌松弛来降压。ACEI 和ARB 如卡托普利与科素亚都是通过抑制RAAS 系统来降压,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是通过阻止交感神经兴奋所释放大量的儿茶酚胺及抑制中枢与外周的RAAS 系统来降低血压。血压在2 级及以上者可联合用药,已达到最佳的降压效果甚至有互补作用,不良反应却不增加。若两种降压药不佳时,第三联则必须是利尿剂,同时待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在维持治疗时给予75 ~100mg 的阿司匹林或75mg 的波立维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延长患者寿命,避免脑梗及心梗的发生等。综上所述:应用自然辩证法原理科学的概述了冠心病是由血脂异常到粥样斑块的形成,充分体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演变过程,再由冠心病到急性心梗及心律失常,既是一个哲学的发展过程,又是一个运动变化过程。高血压从病因到并发症,也符合哲学的质量互变规律,由量到质的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结果,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自然会引起质的改变,符合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着。而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也是如此,组织病理中的“变性”是横跨正常与异常组织器官的桥梁,即同一器官细胞中出现不同的细胞成分,或同一器官组织中数量的异常增多也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过程。总之,我们要以满腔热血的心态努力学好医学科学知识,要做到在业务水平上精益求精,在服务理念上体贴入微,在工作态度上和蔼可亲,在工作精神上舍己为人,我们要积极为人类的健康、和谐与发展而努力奋斗。

4. 科学技术方法论与新药开发

新药物的开发一直是药学领域的热门课题,这一工作带有相当大的开创性和挑战性,而要想在工作中事半功倍,并最终取得成功,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理论。

在科研中选题是关系到最终能否取得成果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在选题过程中:首先,要从社会需要出发,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是促进新事物出现和发展的源泉,因为只有是社会需要的,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才有可能创造出比较好的经济利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如新型抗生素的研究和在农药中除草剂和杀虫剂的研究一直是新药开发的热点。其次,创新性原则:创新是推动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的法宝,是科教兴国的灵魂,也是国家名族振兴的灵魂,更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新药一定要力求“新”,是以前所没有的,如研制出一种新的流感疫苗,或是对已有的药物进行改姓性,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进行充分的调研,减少工作的盲目性,避免没有价值的重复劳动。再次,必须以科学理论和事实为依据,不能异想开天,凭一时兴起,而要研制所谓的万能药,当然,我们都知道,根本就不会有包治百病的神奇药物,就像世界上根本不会有永

4 / 6

动机一样。最后,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主客观条件,所具备的实验条件等等),当然这并不是说主客观条件不好或是所具备的实验条件恶劣就一定做不出好的科研成果,如当年居里夫人在简陋的小木屋里提取出了世界上第一克的铀和钋。

在新药的开发中,一定要以科学实验和科学观察为依据。比如在实际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模拟方法,它是现代科学的核心方法,对科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在新药开发中,凭借科学的实验,可以模拟研究对象的活动,在短期时间内重复对象的活动,也可以强化对象,如在进行药物疗效评价时,可以利用动物进行试验,通过一系列的方法,使实验动物符合一定的病理情况:人们研制出一种新药时,常常用小白鼠作为实验对象,以获取在人体中的相应数据。

另外,假设和技术性的预测也常常能促进新药的开发,假设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为原理,对所研究课题的一种假设性推测和说明。技术预测是指人们在技术领域,利用已有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根据技术的过去和现状寻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并借此推测和判断技术发展趋势和未来状态。例如人们发现人体内病变部位一般来说温度比身体的其他部位要高一些,这样人们就可能利用温控材料,把药物包裹在温控材料中,在体内非病变部位药物并不释放,而当到达病变部位时温控材料熔化,药物被释放出来。通过这样的假设和技术预测,可以期待多种新制剂脱颖而出。

药物的开发和分析是密不可分的,在研制出一种新药时,首先要考虑药物本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就需要对药物进行分析,而药物分析的任务就是对药物(原料,制剂,制药原料及中间体等)进行检测和质控,以及药物在作用过程中所可能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的症状进行分析。当今科学的发展推动了药物分析的发展,药物分析正处于迅猛的发展时期。

新的药物分析理论、方法、技术迅速发展,具有高能量、高灵敏、高选择性的优点,如用液相-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法(HPLC-ESI MS),选择离子检测(SIM),可测定样本浓

【2-3】度范围每毫克ng级乃至pg级,为低浓度生物样本测定提供了新方法.利用鲁米诺-H2O2-Cr(III)化学发光体系测定药物试剂中的SD(SD-磺胺嘧啶是磺胺药物制剂中主要成分之一)该法就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宽的线性范围,并且操作方便,非常适宜对药【】物制剂成分的测定4。在示波极谱测定法测定螺内酯含量中,我们根据螺内酯是一种含有机硫的药物,可利用测定有机硫的方法测定,将螺内酯进行消解,使有机硫转化为硫酸根离子,然后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使之生成沉淀,而过量的钡离子可用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用交流示波极谱图形的变化指示终点,从而计算螺内酯的含量,其方法简便,直观,结果准确。

分析仪器由自动化、数字化、仿生化和计算机化并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如近红外光谱技术与计算机和光导纤维技术相结合,采用投射,散射,漫反射等光学检测方法,不可用化学试剂,不进行样品预处理,直接对颗粒状、糊状等不透明的样品进行分析,为药物生产过程质量的实时在线分析,过程控制和无损的药品质量鉴提供了一个很有前景的分析技术。再比如色谱-光谱的联用技术一一与紫外光谱联用(HPLC/DAD),与质谱联用(HPLC/MS),与核磁共振光谱联用(HPLC/NMR)。这些技术使高分离性能的液相色谱技术与能够获取丰富化学结构信息的光谱技术相结合,已成为药物微量杂质,药物讲解产物,药物生物转化产物(代谢产物)的分析鉴定,组合化学产物的高通量分析以及天然产物的化学筛选等在内的现代药学研究领域中最强有力的分析工具之一。 药物分析测定对象,内容亦有很大的扩展如对药物晶型和构型研究,药物中存在的有关物质(含降解产物)结构研究,手性药物的分离分析,药物代谢研究,基因工程药物分析,复杂物资分离分析(含中药成分分析)。如在药物晶型研究中,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DSC和TGA等理化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条件得到的头孢替唑钠晶体。

5 / 6

目前对手性药物分析主要采用HPLC和HPCE法拆分对应体并进行定量测定,可分为手性固定相法和手性衍生化试剂(CDR)法和手性流动相添加剂发。 药物分析在现代药学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是越来越清晰,正如国内著名药物分析专家安登魁在他主编额《现代药物分析选论》书中预期的那样:哪里对现代药物分析的方法和技术运用得及时恰当,哪里就可能对新药的研究与开发以及药物的合理应用打开一个可喜而崭新的局面。

科学技术与哲学历来是密不可分的,科学技术是哲学发展的基础,哲学对科学技术有指导作用。可以这么说,离开科学的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的科学是盲目的。唯物主义哲学,可以推动哲学的发展,目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工作将面临各种严峻的挑战,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科研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我们相信,随着现代药物分析的发展,未来药物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快,品种也会越来越多,新品种也会越来越多,新品种大量出现,形式也将会更加丰富多彩。

6 / 6

第五篇: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探微

摘要:应用技术型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方法不断适应时代需求而改革。思政课作为认知教育的必修课,在教学方法上亦需不断更新理念,探索创新。在此基础上,合作性学习能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PBL教学法能有效的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演讲教学法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强思政课的实践性。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政课合作性学习 PBL教学法演讲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2(a)-0208-02

对于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应用技术型高校多管齐下,综合培养。既需要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和技能,又需要学生具有优良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者兼备才是真正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对于学术专业基础理论和技能专业课的教学,在各高校历来较为重视,已不断地随着发展的需要在改革。而对于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思政课,在应用技术型高校更应提升重视程度,转变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以促进课程的时效性和高校的发展及人才的培养。

1 更新理念促发展

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学向应用技术方向转型应成为必然的趋势。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新定位,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成为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摇篮。与传统高校主要培养学术性人才不同,应用技术型高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从事非学术性工作,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或转换。从而这类应用技术型人才需要具备3个方面的特征:第一,较强的应用能力,善于将理论运用与实践。第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植根于社会需要。第三,较好的创新能力,不仅能够懂理论,会操作,而且积极探索新方法,新路径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目前,为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特征及高校转型发展的需要,提升对教学方法的推陈出新,提升课程的时效性和实践性是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用合作性学习,PBL教学法,演讲教学法三管齐下的方式不失为思政课教学改革行之有效的路径。

2 三管齐下促改革

2.1 以合作性学习创新思政课教学法

合作性学习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学习活动,并凭借小组的整体成绩获得认可和奖励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合作性学习从20世纪70年代出现,90年代传播开了,后传至我国,并在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中实践研究较多。目前,在欧美如英国、荷兰、美国等一些国家,已全面推行。但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尤其在思政课的教学中鲜有应用。

应用技术型人才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合作性学习则有助于形成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方式。在合作中,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共同讨论,从而找到正确的思路,自行分析错误的想法。同时,不同类型的学生组成小组,在共同为小组及其每位成员的成绩努力的过程中,锻炼了与人有效沟通的能力和团队精神,并且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思政课以其较强的理论性常被应用技术型高校学生所反感。但其又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必修课程。学生在必修的同时,还要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性学习则能够同时满足学校培养方式的需求与学生学习方式的需求。故而,引入合作性学习将是对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一大创新。

在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引入合作性学习的具体方式可采用案例教学和变革评价方式。案例教学可使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讨论问题,理解理论知识,较容易使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方式。同时,还需改变对学生传统的评价方式。思政课的目的是通过课程的内容使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并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对学生的评价更应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仅限于结果。这也更符合合作性学习的要求。

2.2 以PBL教学法提升思政课时效性

PBL即英文中“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缩写,是一种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基于问题为导向,让学生通过努力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创始人,美国神经病学教授霍华德?巴罗斯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次创立此种教学法。从而流行开来,到目前,成为国际上使用较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

在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政课中运用PBL教学法,课大大增强思政课的时效性。首先,应用技术型高校学生对思政课兴趣较低,主要源于思政课较强的理论性。很对人只看到了思政课的理论性,往往认为,这只是一门纯理论的课程,没有什么实际的左右。然而,思政课的宗旨是通过理论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其次,思政课的理论是来源于现实,而又引导人们认识现实和解决问题的。这恰恰符合了PBL教学法的理念,从问题中找到方法,再去解决问题。故而,PBL教学法的运用,能够将思政课的理论更具时效性。

根据思政课的性质及PBL教学法的要求,在运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第一,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以问题为导向进行讨论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同时,教师仍然要作为问题的设计者和讨论的引导者。教师需要正确地设计和引导学生在课程范围之内讨论、解决问题,但不过多地主导课堂,让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客观、全面的思维。第二,进行PBL教学法还需对学生进行对方面的综合评价。可用互评、等方式进行。评价时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沟通能力、实践能力、道德品质等都应列入评价内容。这种评价可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同时作为学生成绩的参考。

同时,运用PBL教学法还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传统的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思政课教学方式很难体现出学生的团队合作。加之,目前90后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兄弟姐妹的缺失使得他们确实竞争与合作的意识,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照顾他人的感受。而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方式,让学生必须组成团队,进行通力合作,凭借团队来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在思政课的教学中学会如何进行团队合作。这也正符合了思政课通过理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宗旨,同时让理论更具时效性。

2.3 以演讲教学法增强思政课实践性

演讲教学法,顾名思义,即通过演讲的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首先有学生根据一系列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选题确定适合自己的题目,通过课后查阅资料,撰写论文或演讲稿,在课堂演讲,并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提问来分析和解释课程中的问题。这一教学法需要学生从确定选题,查阅资料到撰写演讲稿,进行研究并回答老师,同学提问的整个过程作为主体进行大量的实践工作。对于应用技术型高校来说,培养思想素质过硬的,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是教育的目标。故而,将演讲教学法引入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思政课的实践性。

在进行演讲教学的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环节:第一,是演讲主题的选定。主体是进行演讲的核心。好的主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根据思政课的特征和性质要求。主题选定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首先,主题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性;其次,主题要理论联系实际,同时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流价值观,弘扬真能量。第二,演讲教学过程的开展。在整个演讲教学法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只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始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未了能让学生有的放矢并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先对基础知识进行大致的讲解,让学生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再根据课程内容拟定相关选题。接着由学生按照各种方式,自由组合结成合作小组,选定选题或自拟选题,查阅资料,撰写文稿并完成演讲。最后,教师和学生评委对学生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价,并由教师汇总,评定学生的成绩。

这样的演讲教学法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又应思政课理论性较强的特点,增强了其实践性。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理论的同时,充分进行了实践,同时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结语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应用技术型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社会责任。而思政课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则是培养学生道德精神和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因而,对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需进行适当的改革,以适应教育目标的需求。

根据上述分析,为适应教育目标的需求,应用技术型高校思政课需从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时效性和实践性几个方面进行改革。而合作性学习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了课程的时效性。演讲教学法则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让学生在完成演讲的过程中增强了课程的实践性。

参考文献

[1] 许剑颖.应用型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宁夏农林科技,2014(1):98-100.

[2] 于红.演讲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4(14):185-187.

[3] 刘振环.合作性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一种探索[J].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2011(5):74-76.

上一篇: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困惑下一篇:市先进班级体主要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