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典诗词常见意象

2022-11-24

第一篇:高考古典诗词常见意象

高考诗词鉴赏常见典故和意象

“高考秘籍大全网”是销售《2012最新高考秘籍大全》官方网站。http://

高考诗词鉴赏常见典故和意象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 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笛中闻折柳,春色官方网站:

http://

客服QQ:943999042 “高考秘籍大全网”是销售《2012最新高考秘籍大全》官方网站。http://

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4、蝉 以蝉品行高洁。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官方网站:

http://

客服QQ:943999042 “高考秘籍大全网”是销售《2012最新高考秘籍大全》官方网站。http://

6、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 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8、芳草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9、芭蕉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官方网站:

http://

客服QQ:943999042 “高考秘籍大全网”是销售《2012最新高考秘籍大全》官方网站。http://

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10、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11、梅花 “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张泽民:“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12、松柏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另外,如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

13、杜鹃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官方网站:

http://

客服QQ:943999042 “高考秘籍大全网”是销售《2012最新高考秘籍大全》官方网站。http://

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14、乌鸦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15、蟋蟀 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官方网站:

http://

客服QQ:943999042 “高考秘籍大全网”是销售《2012最新高考秘籍大全》官方网站。http://

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16、猿啼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

17、关山 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高道《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梅花落”为曲子名。意思是请问笛声飘到哪里去了呢?风吹着悠扬的笛声一夜间就间就飘满了边塞大地。

18、羌笛 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19、明月、白云 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这两句也是借白官方网站:

http://

客服QQ:943999042 “高考秘籍大全网”是销售《2012最新高考秘籍大全》官方网站。http://

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至于对月思人就更多了,如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

20、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21、琴瑟 (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22、螟蛉 《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蜾赢幼虫的食料。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因把作为螟蛉养子的代称。

23、鸿雁 《汉书?苏轼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燕,脚上拴着帛书,是官方网站:

http://

客服QQ:943999042 “高考秘籍大全网”是销售《2012最新高考秘籍大全》官方网站。http://

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单讯。如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不,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

24、神器 指帝位、政权。《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25、月老 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官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见《续幽怪录?定婚店》)。后来因此称煤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26、陶朱 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

27、祝融 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由此,火灾称为祝融之灾。

28、秋水 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春山,指眉。

29、连理枝、比翼鸟 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相传旧中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他衣服,结果官方网站:

http://

客服QQ:943999042 “高考秘籍大全网”是销售《2012最新高考秘籍大全》官方网站。http://

撑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有了这些句子,难怪人们把结婚称为“喜结连理”。

30、孔方兄 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31、青梅竹马 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32、问鼎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凯觎周室之意。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33、见背 背,离开。谓父母去世。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父母见背。”

34、逐鹿 《汉书?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35、三尺 三尺,也叫“三尺法”,是法律的代名词。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三尺法”

36、杜康 《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官方网站:

http://

客服QQ:943999042 “高考秘籍大全网”是销售《2012最新高考秘籍大全》官方网站。http://

有杜康。”

37、鸿鹄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38、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39、彭祖 彭祖,传说故事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40、谢家 唐宋诗词不达意处常用“谢家”之典,这些典故所指意义上主要有二:(1)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问子侄: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这是说,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故用其事指有风度的人。辛弃疾《泌园春?叠嶂西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2)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宋书?谢灵运传》载: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

41、鸡肋 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见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42、婵娟 婵娟,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婵娟。

43、献芹 《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官方网站:

http://

客服QQ:943999042 “高考秘籍大全网”是销售《2012最新高考秘籍大全》官方网站。http://

献”。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44、执牛耳 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左传?哀公十七年》:“诸候盟,谁执牛耳?”后常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黄宗羲《姜山启彭山诗稿序》:“太仓之执牛耳,海内无不受其牢笼。”(太仓,人名)

45、作壁上观 壁:营垒、壁垒。观:观望。在壁垒上观望。比喻观别人成败,不卷入其中。语出《史记?项羽本纪》。

46、虞美人 罂粟科一年生丛生草本花卉,亦称丽春、寒牡丹。相传此花系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自刎坟下碧血所化,故有闻虞兮歌而起舞之说。辛弃疾有诗曰:“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只今草木忆英雄。”亦有英雄惜英雄之意,清代有人以虞姬口吻占诗曰:“君王意气江东,贱妾何堪入汉宫。碧血化为江上草,花开更比杜鹃红。”该诗角度新颖,情切动人。

47、红豆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史载:“出南海人家园圃中”。《本草》称其为“相思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清人失彝尊《怀汪进士煜》:“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即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汪进士。在唐时甚红。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48、豆蔻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官方网站:

http://

客服QQ:943999042 “高考秘籍大全网”是销售《2012最新高考秘籍大全》官方网站。http://

49、精卫 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50、击楫中流 也作“中流击楫”,楫,船桨。出自《晋书?祖逖传》:“(逖)仍将本留徙部曲面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即东晋大将祖逖率部渡江,当船行到江中时,他敲着船桨发誓说,不收复中原,决不生还。后借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文天祥《贺赵侍郎月山启》:“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宋人赵善括《满江红?辛卯生日》:“颖脱难藏冲斗剑,誓清行击中流楫。”又称“中流誓”,如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51、鸡口牛后 《战国策?韩策》:“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当家作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

52、岁寒三友 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这称。

53、花中四君子 梅竹兰菊花称为“花中四君子”。

54、泰斗 “泰山北斗”的简称。典出《新唐书?韩愈传》,比喻杰出的可为榜样的人物。

55、人杰 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指才智突出的人物。

56、仁人 典出《论语?卫灵公》喻指有博爱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57、传人 典出《荀子?非相》,原指道德学问能传于后世的人。今指能得到祖先或师长精神或技艺的人。

官方网站:

http://

客服QQ:943999042 “高考秘籍大全网”是销售《2012最新高考秘籍大全》官方网站。http://

58、玉成 典出《西铬》(西晋张载),比喻为人成全好事。

59、口碑 典出《五灯会元》,比喻众人的口头称颂。

60、壁还 敬词,典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指恭敬地退还别人的赠品,或指毫无损伤地归还借用别人的物品。

61、方家 典出《庄子?秋水篇》,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特指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的专家。

62、等身 典出《宋史?贾黄中传》,敬辞,比喻著作多,堆起来等于该人的身高。

63、西席 典出《称谓录》,代指老师。

64、心许 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心中暗自答应的意思。 6

5、三味 典出《邯郸书目》,比喻深含的意思(多含褒义)。 6

6、洗耳 典出《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汉蔡邕),原指厌听世事,今比喻聆听、恭听。

67、斧正 典出《庄子?徐无鬼》,指请人修改自己的作品,也作“斧正”

68、抱璞 典出《韩非子?和氏》,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含贬损之意的:

69、染指 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比喻沾取不应得的利益。 70、射影 典出《苦热行》(南朝宋鲍照诗),比喻说此喻彼,别有用心。

71、掣时 典出《吕氏春秋?具备》,比喻办事受牵制,不顺利。 7

2、青鸟 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官方网站:

http://

客服QQ:943999042 “高考秘籍大全网”是销售《2012最新高考秘籍大全》官方网站。http://

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南唐中主李王景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7

3、雷同 典出《礼记?曲礼上》,相同的意思,或人云亦云。 7

4、涂鸦 典出《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撰),比喻书画或文章不像样子。

75、城府 典出《宋史?傅尧俞传》,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 7

6、借光 典出《战国策?秦策》,向别人询问或请人给自己方便时的套话。

77、物色 典出《后汉书?严光传》,本指形貌,后指按照一定标准去访求人才。

78、不才 典出《庄子?山木篇》,自谦没有才能。 7

9、方寸 典出《三国志?蜀志》,指人的心。

80、捉刀 典出《世说新语?容止》,比喻代人写文章。

81、下榻 典出《后汉书?徐稚传》,原指礼遇贤者,现一般指接待贵客,也借指住宿。

82、润色 典出《论语?宪问》,比喻对文稿细加修饰。

83、春秋 典出《诗经?鲁颂》,比喻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 8

4、梨园 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官方网站:

http://

客服QQ:943999042 “高考秘籍大全网”是销售《2012最新高考秘籍大全》官方网站。http://

85、抱柱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坚守信约。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86、斑马 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挥的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87、问鼎 春秋时,楚望而却步王北伐,陈兵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后遂以“问鼎”喻篡夺政权。《晋书?王敦传》:“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今常以喻谋求夺得。例:这次比赛,主队连输几场,失去问鼎冠军的机会。

88、辞第 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后以喻为国忘家。杜甫《奉和严中臣西城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89、请缨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落寥。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90、钓鳌 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官方网站:

http://

客服QQ:943999042 “高考秘籍大全网”是销售《2012最新高考秘籍大全》官方网站。http://

顶住,山才固定不动。友伯国有一巨人举起脚来跨出没几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钓去只六只鳌,因此,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后以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李白《赠薛校书》:“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

91、三尺 古代,剑约三尺长,故用为剑的代称。《汉书?高帝纪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又因古代把法律刻在三尺长的竹筒或木板上,故又作法律的代称,也叫“三尺法”。《汉书?杜周传》:“三尺安出哉?”

92、还珠 古时合浦地主盛产珍珠,但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93、金鸡 古代流传天鸡星动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竖起长竿,在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布大赦令。后便以“多鸡”借指大赦令。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94、烂柯 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官方网站:

http://

客服QQ:943999042 “高考秘籍大全网”是销售《2012最新高考秘籍大全》官方网站。http://

95、青眼 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杜甫《短歌行》:“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96、高山流水 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典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录。明唐寅《世情歌》:“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辛弃疾《谒金门》:“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

97、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廓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鸿”一语出自“鸿雁”。《诗?小雅?鸿雁》曰:“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劬(q ,劳苦)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zh 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生活。

98、巴歌 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唐人李群玉《自沣浦东游江表途出巴秋投员外从公虞》:“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元人谢应芳《水调歌头?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官方网站:

http://

客服QQ:943999042 “高考秘籍大全网”是销售《2012最新高考秘籍大全》官方网站。http://

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其典出自战国楚玉《对楚王问》。 9

9、白衣苍狗 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宋刘克庄《沁园春?和吴尚书叔永》:“笑是非浮论,白衣苍狗,文章定价,秋月华星。”人生是是非非如同天上白云,变化无常,难以逆料,只有“定价”文章如“秋月华星”,光照人间。

100、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作钩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衅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乃赏百金,遂服而不离身。不平凡的来历铸就了一柄宝剑,成了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启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10

1、莼羹鲈脍 指家乡风味。典出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或《晋书?张翰传》)。“(张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归。”菰(g )菜羹:菰菜、莼(ch n)羹。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例如,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徐自华《慧僧先生解职归见》:“转瞬西风又起,忽摇动莼鲈乡思。”

10

2、双鲤 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官方网站:

http://

客服QQ:943999042 “高考秘籍大全网”是销售《2012最新高考秘籍大全》官方网站。http://

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敦煌曲子词?鱼游春水》:“凤箫声绝沆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无双鲤跳跃,其实是指千里之外,烟波浩淼,音信全无。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写的也是睹物(双鲤鱼)思人。

10

3、庄周梦蝶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10

4、采薇 借指陷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孟郊《感怀》(之五):“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0

5、碧血 化碧 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顾炎武《赠朱监纪四辅》:“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七日围。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语出《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官方网站:

http://

客服QQ:943999042 “高考秘籍大全网”是销售《2012最新高考秘籍大全》官方网站。http://

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也用“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朱敦儒《木兰花慢》:“化碧海西头,剑履问谁收。”

10

6、折桂 比喻科举及第。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典出《晋书?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唐人权德舆《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握兰中台并,折桂东堂春。” 10

7、怀桔 指孝顺双亲。典出《三国志?吴志?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绩怀三枚,去,拜辞坠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跑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唐人张祜《送魏尚书赴镇州行营》诗云:“伍员忠是节,陆绩孝为心。”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养亲》:“下马人门怀桔拜,身今却在白云边。” 10

8、红叶 代称传情之物。朱叔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据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后来借指以诗传情。如高明《二郎神?秋怀》:“无情红叶偏向御沟流,诗句上分明永配偶,对景触目恨悠悠。”

10

9、昆山玉 比喻杰出的人才。语出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壁),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吴国名剑),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tu ,官方网站:

http://

客服QQ:943999042 “高考秘籍大全网”是销售《2012最新高考秘籍大全》官方网站。http://

扬子鳄之类的动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后来就以“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例如刘禹锡《送李中丞赴楚州》:“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

110、咏絮 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唐人卢纶《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并率尔投赠》:“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据刘义庆《世说新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另见《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东晋谢道韫聪明有才辩,其叔父要求比拟白雪,谢郎谓空中撒盐,而她答以柳絮因风起,深得谢安赏识。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红楼梦》(第三回):“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咏絮才”指的就是林黛玉非凡的咏诗才华。 1

11、柳营 指军营。唐武元衡《送张六谏议归朝》:“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才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如,唐人鲍溶《赠李黯将军》:“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1

12、南冠 指办犯。《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通‘脱’)之。„„ 公曰:‘能乐乎?’对曰:‘先人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公语范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官方网站:

http://

客服QQ:943999042 “高考秘籍大全网”是销售《2012最新高考秘籍大全》官方网站。http://

也。’”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亲。”李白《流夜郎闻不预》:“北阙圣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

免费赠送《2012最新绝密高考策略大全》

以上内容由高考秘籍大全网整理 http:// 进到官网里面就可以问客服拿资料了。免费索取方式,,真的是免费的哦~ 客服QQ:943999042 此套资料极其珍贵,请大家认真对待。

官方网站:

http://

客服QQ:943999042

第二篇:高考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顺口溜

松梅竹菊寓高洁, 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 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 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 草木仍在人事移。

1、“松梅竹菊”寓高洁: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004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格。

2、借“月”托“雁”寄乡思

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所出的诗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

3、“杜鹃”“鹧鸪”啼凄凄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2004年全国卷Ⅱ诗词鉴赏题考察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题目问道: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此问的解答就应从杜鹃的叫声入手,词中也提到了“声声只道不如归”,表达的是作者漂泊之外的思归之情。 古诗词中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4、“梧桐”叶落透悲意

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2004年福建卷的诗词鉴赏题为朱淑真的《秋夜》,其中就写到了“梧桐”这一意象: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中,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5、别时“长亭”“柳”依依

在古典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诗经》中的《采薇》便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此外,“柳”与“留”也谐音。长亭为古人送别之场所,因此也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柳永的《雨霖铃》同时写到了这两种意象,分别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以及“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落“花”流“水”传愁绪

“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喧嚣或舒缓,绵延不绝,最惹人愁绪,因此,在古诗词中常用落花流水来表达忧愁。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如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7、“乌鸦”“燕子”系兴衰

乌鸦这种鸟经常在坟头等地出现,常被视为不祥之兆,诗人常用“乌鸦”这一意象渲染出衰败的氛围。燕子则因其有眷恋旧巢的特点,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历史兴衰感慨的寄托。出现“乌鸦”这一意象的高考题目不少,如:2006年湖北卷《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2006年江苏卷《鹧鸪天》“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2007年浙江卷出了一道对比鉴赏题,分别是刘禹锡的《乌衣巷》、吴激的《人月圆》和元曲《山坡羊.燕子》,三篇作品均通过“燕子”这一意象,表达了深沉的兴亡之感。

8、“草木”仍在人事移

草木常青,人事却已悄然发生变迁。古诗词常用“草木”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如《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2007年湖北卷诗词鉴赏题《过华清宫》也用到了树木的意象:“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第三篇:古诗词常见意象

古诗词中的意象

意象是客观景物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下面对古诗词中的意象作一简单归类。 第一类 自然意象

1 杨柳

古人有折柳惜别的习俗,柳,思亲怀友的意象。 例: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②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勃) ③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 ④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李贺) ⑤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长安陌上无穷树,只有杨柳管离别(刘禹锡)

2 霜 雾

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道路的坎坷挫折。

例: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雨霖铃》 3 流水

比喻时间,愁思,历史。 例:① 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乐府》) ②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 ③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④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1 4 斜阳

伤感的意象。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例:① 山映斜阳水接天,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

② 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 ③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朱敦儒) ④ 斜阳冉冉春无极(周邦彦) ⑤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 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5 细雨、烟雾

表示迷茫、惆怅、伤感。 例:①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 ③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 ④

燕子不归春色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柳永) ⑤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郑文保) ⑥

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 )

鹃啼、猿鸣

声音哀伤,思乡伤感的意象。 例:①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归啼(沈诠期)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孟浩然) ③

杨花落尽子归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 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还(杜甫) ⑤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 ⑥ 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

2 7 风,春风——旷达、欢愉、希望。

例:①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 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春天美好。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李白《送祁昂谪巴中》 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③

咏风 ( 唐·张祜)

摇摇歌扇举,悄悄舞衣轻。引笛秋临塞,吹沙夜绕城。

向峰回雁影,出峡送猿声。何似琴中奏,依依别带情。

狂风——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④ 咏风(唐·李世民)

萧条起关塞,摇飏下蓬瀛。拂林花乱彩,响谷鸟分声。 披云罗影散,泛水织文生。劳歌大风曲,威加四海清。

月:有象征人生的圆满、缺憾,怀念亲人,怀念故乡之意。

例:①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

③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 9 长亭:送别之意。

例:①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②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0 南浦

表示离别的意象。

例:①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江淹)

② 南浦,南浦,翠鬓离人何处。当时携手高楼,依旧楼前水流。(冯延巳)

③ 别浦高楼曾漫倚。对江南千里,楼下分流水声中,有当日凭高泪。(晏几道)

11 竹象征气节,生命力,节操,贞节,气节,谦虚,虚怀若谷,清高。

例:①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 (刘禹锡)

“生死挺然终饱节,荣枯偶尔无本心。”(王寂) 12 兰,高洁的象征。

例:①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张九龄《感遇》)

“幽花耿耿意羞春,纫佩何人香满身。一寸芳心须自保,长松百尺有为薪。”

(

宋·苏辙《次韵答幽兰》)

13 牡丹象征富贵,美好。

例:① “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 邵雍《牡丹吟》)

14 莲 “莲”与“怜”音同,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例:①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是实写也是虚写,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②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感到男方爱恋自己。 15 梧桐、

浮萍、芭蕉

①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例:①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② 其他如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③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②浮萍、芭蕉 多传达漂泊无依,光阴易逝,青春不再的惆怅与哀愁。 例:①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

5 思。

16 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例:①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宋·贺铸《忆秦娥》)三更月光,雪白的梨花,杜鹃鸟叫声凄厉,使人伤心欲绝,倍加思念亲人,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鹧鸪鸟 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例:①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②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6 17 寒蝉

秋后的蝉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例:①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唐·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②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宋·柳永《雨霖铃》)开篇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③ “寒蝉鸣我侧”(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18 鸿雁

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例:①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 ② 以雁写思的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

③ “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赵嘏《长安秋望》) ④ “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戴复古《月夜舟中》)

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①“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②“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

19 梅子

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

7 20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

例: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 《诗经·黍离》

21浮云 ① 比喻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②孤单寂寞

例: “伫立增远意,中峰见孤云。溶溶傍危石,片片宜夕曛。 渐向群木尽,残飞更氤氲。”

(唐·崔涂) ③青云得志

例: “帝乡白云起,飞盖上天衢。带月绮罗映,从风枝叶敷。

参差过层阁,倏忽下苍梧。因风望既远,安得久踟蹰。” (《咏云》唐·董思恭)

22

青鸟、鸳鸯 多传达相亲相爱,情思。鸳鸯还指恩爱的夫妇, 例:①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唐·李商隐《无题》)

23

丁香

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等。

24

1、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展示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

2、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25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2、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3、以水喻人生苦短,命运无常。“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

26

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引出烂漫百花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梅,是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象征。

例:①“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宋·陈亮《梅花》):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③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诗句既写出

9 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墨梅》)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27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例:①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②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③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杜荀鹤《小松 》)

松,又是高洁、坚贞的象征。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28 菊花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例:①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屈原《离骚》)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②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

10 格的追求。

③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菊花成为诗人人格的写照。

29

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的教化。 例:①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②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 志南和尚《绝句》 )

30

喻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例: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

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咏怀 (晋·阮籍 )

31

多方面的寓意,既象征纯洁美好,又象征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例:①“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描写雪景的美丽。

②“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象征环境的恶劣。

11 ③“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象征艰险的前景。

32

落花(落红,残红)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哀叹和哀愁。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或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例:①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满地残红点绿苔。”( 陆游《落花》)

33草 ①荒凉,偏僻,离恨;②身份地位的卑微;③生命力强,生生不息。

例:①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 ②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③ “兰幽香风定,松寒不改容。” (李白)

34

狗、鸡

表达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例: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 35

传达飘零,伤感的感情。

例: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 36孤雁 多传达孤独、思乡、思亲、盼望亲友音信的感情。 例: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第二类

人或事意象

舟、湖、长亭、灞陵(桥)镜、灯(烛、蜡炬)等多传达离情别绪,思乡怀远,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

例:①

“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心若风” (杜甫《夔州歌》)

“皎皎青铜镜,斑斑白丝鬓。” (白居易《照镜》)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 杜牧《赠别》)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2

登高凭栏 多传达相互思念之情、报国之志的激情和壮志难酬的悲伤。

例:①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岳飞《满江红》)

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

花春去也, 天上

间。” (李煜《帘外雨

潺》)

登楼凭栏

又是思亲的意象。

例:①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杜甫)

②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李煜) ③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人谁会凭栏意” (柳永) ④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

⑤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黄景仁) ⑥ “一上高楼万里愁 ”

捣衣

古人有秋季做寒衣的习俗,因此成为怀念亲人的意象。 例:① “香杵纹砧知远近,传声递响何凄凉。”(温子升)

②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张若虚) ③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④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李煜) ⑤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吹笛 吹箫 吹笙,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例:①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②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李白《忆秦娥》)

“切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 (冯延巳《抛球乐》) 5

饮酒,酒,有喜悦得意失意愁苦之含意。饮酒,多传达豪情,悲

14 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

例:①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醉花阴》) ③ “ 晨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 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 (杜甫《夜雨剪春韭》)

“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杜甫《饮中八仙歌》)

折柳,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

例:① “含烟易煮熟,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杜牧《独柳》)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刘禹锡《杨柳枝词》)

第四篇:古诗词中常见意象

常见意象 ●花草类:

(1)菊:隐逸 高洁 脱俗

(2)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 (3)兰:高洁

(4)牡丹:富贵 美好

(5)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6)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7)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8)草: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9)莲 :出淤泥而不染 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 (10)丁香:愁思或情结

(11)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树木类:

(1)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2)黄叶:凋零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3)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4)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5)竹:气节 积极向上 (6)梧桐:凄苦悲伤

(7)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风霜雨雪水云类: (1)海浪:人生的起伏 (2)东风:春天 美好

(3)春风:旷达 欢愉 希望

(4)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5)天阴:压抑 愁苦 寂寞

(6)海浪的汹涌:人生凶险 江湖诡谲 (7)狂风:作乱 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8)西风:落寞 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9)雪:纯洁 美好

(10)小雨:春景 希望 生机 活力 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11)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 (12)暴雨:残酷 热情 政治斗争 扫荡恶势力的力量 荡涤污秽的力量

(13)霜:人生易老 社会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14)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 历史的发展趋势

●动物类

(1)子规:悲惨 凄恻 (2)鱼:自由 惬意 (3)鸿鹄:理想 追求 (4)猿猴:哀伤 凄厉 (5)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6)沙鸥:飘零 伤感

(7)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8)(瘦)马:奔腾 追求 漂泊

(9)(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10)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11)鹧鸪鸟: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12)蝉: 高洁

●器物类

(1)玉:高洁 脱俗

(2)簪缨 (冠):官位 名望

●颜色类

(1)白:纯洁、无暇 丧事 (2)红:热情奔放 青春 喜事 (3)绿:希望 活力 和平 (4)蓝:高雅 忧郁 (5)黄:温暖 平和 (6)紫:高贵 神秘

(7)黑:黑暗 绝望 庄重 神秘 对死者的怀念 命途的多舛

●其它类:

(1)英雄:追慕 自愧自叹

(2)小人:鄙夷 明志 自省 鞭挞

(3)古迹:怀旧明志 昔盛今衰(国家) 衰败 (4)草原:辽阔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5)仙境:飘逸 美妙洁净 忘尘厌俗

(6)天地:人类的渺小 人生的短暂 心胸的广阔 情感的孤独 (7)乡村:思归 厌俗 田园风光 生活气息 纯扑美好 安逸宁静 (8)城市(市井):繁荣热闹 富贵奢华 (9)破晓:初现希望

(10)朝阳:希望 朝气 活力

(11)夕阳:失落 消沉 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 (12)深夜:愁思怀旧

(13)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第五篇: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

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积累(重点部分)

草木类

1.梅花——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

梅花冲寒斗雪,玉骨冰肌,孤高自赏,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咪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已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2.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一追求淡泊——君子隐士

兰,古代通指香草,包括许多花与叶皆有香味的植物,如泽兰、藿香等,是用来作为熏蒸、沐浴、辟邪之用,而不是观赏。大约到唐代后期,人们发现生于山野溪谷之间,悬崖峭壁之上,有香味的另一类兰草,其花优美,才开始栽种开发。兰花值得观赏的一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兰”“兰草”“兰蕙”这些称谓,才逐渐用来专指我们今天所说的“兰”,也就是国兰。兰花是中国的传统花卉,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和外在的审美特征。

兰花,清馨不浊,香气纯正,花姿优美,体态匀称,叶型矫健,交错变化,韵味飘选。因古典诗歌中常写其清雅幽香,芳草自怜,因兰花的幽香和姿态优美,故兰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东西。如兰交——喻志同道合之人;兰途——美好的前途;兰质——如兰一般的品质。兰花诗如:

唐代李白:“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明代徐渭的《兰》:“莫讶春光不属侬,一香已足压千红。总令摘向韩娘袖,不作人间脑麝风。”这首诗写出了春兰的美,兰以幽香取胜,比春光中的“千红”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3.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

竹受中国古代文人骚客喜欢并进入古典文学,在我国传统诗画艺术中得到厚爱不是偶然的,因为它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成为中华民族品格的一种象征,跟隐逸文化大有关系。

(1)古人把竹的自然形状跟人的道德追求联系起来。

白居易的《养竹记》就将竹子“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王丹桂的《秦楼月·咏竹》将这种比喻关系很形象地描绘出来:“性贞洁,柔枝嫩叶堪图写。堪图写,四时常伴,草堂风月。孤高劲节天然别,虚心永永无凋谢。无凋谢,绿阴摇曳,瑞音清绝。”

张九龄的咏竹诗《和黄门卢侍御咏竹》:“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赞美竹的节气与虚心。

苏轼的诗《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说得通俗但也更加入木三分,这可是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志了。

(2)玄学家、隐士、诗人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谈玄论道。而这些画面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他们的诗作中。如:

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4.菊花(黄花、东篱)——临秋而开,颜色淡雅——凌冰傲霜,不畏权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一一志士、隐士

(1)临秋而开——凌冰傲霜,不畏权贵,坚守晚节——志士

在万物枯残萎败,大地呈现一片肃杀萧条景象的秋季,菊却缓缓吐蕊,以细弱的花枝迎接大自然严酷的考验,不因环境艰险而退缩。不因无润枝大叶、巨根高干而妄自菲薄,凭着傲骨展现盈盈生机,有着凌冰傲霜之气;即便老残将死,却依旧飘逸着清芬,进放着热情,宣示它不死的斗魂;菊发华于岁暮霜降之际,既不与春花争妍,又不夺夏绿风采,只本本分分守着志节,终于成为冬寒之前大地赠予人类的微笑,在那微笑里散发着历经风霜的自性芬芳,坚守着晚节。

1

当其人格化之后,菊的这种性格就变为现实社会中的仁人志士,正人君子。

菊花枯尽香犹在,又付东篱一醉眠。

——陆游

与霜更斗晴天日,斗得霜融菊不融。——杨万里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

(2)颜色淡雅——淡泊名利,不求闻达——隐士

菊以“色”而言,无倾国之色;以“香”而言,无馥郁浓香;以“味”而言,无滋口甜甘;以“姿”而言,无娉婷媚态。它不以诱人为能事,人们为它所吸引,大抵出于对它素朴本质的疼惜珍爱。菊的淡雅素朴,也在历代的诗文中人格化,人菊合一,成为文人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的精神载体。当其人格化之后,菊的这种性格就变为现实社会中的隐士。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野菊荒苔各铸钱,金黄铜绿两争妍。天公支与穷诗客,只买清愁不买田。———杨万里

主要作家:陶渊明 陆游 范成大 杨万里

5.草——随时序而流转,碧草连天——触动忧思,思念绵绵——表现离别羁旅之情

“一年一度春草绿”,草随时序而流转,易于触动久别的忧思;在空间的展布上,碧草连天,似将人的思念引向远方。遥无涯际。乐府“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白居易诗“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表现此种情景最为尽致。故古诗文中凡写离别远行、抒发离愁别恨,常以草来作寄托或映衬。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此二句是写睹草色而思离人,愁绪幽深。

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唐代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近代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6.落花——花落春归——伤春悲秋,青春易逝

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落花„‘流水”一去不返,常引起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把水与时间的流逝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多用在惜春词中,惜春词多是一曲曲飘逸着缕缕幽怨的生命悲歌,作者大多从暮春时节残红飘零的景象中感悟到人生苦短,韶华易逝,青春难再。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遇和悲凉心境。

五代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宋欧阳修《乐亭游春》:“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庭前踏落花。”

7.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恩归、好友相别

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人一种飘忽不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容易勾起离别者的愁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在暮春无数明媚的景致中,李白单独挑选了“杨花落”和“子规啼”这两样来点明时令,其飘零之感、流离之恨。跃然纸上。

苏轼《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8.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

“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故有“折柳赠别”的习俗。而且杨柳有着袅娜的风姿,迷人的意态,“一丝柳,一寸柔情”,柳枝依依,含情脉脉,条条有情。被赋予缠绵悱恻,哀怨无心的情怀,这种情怀与离别的凄婉悲伤不谋而合,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

——《诗经》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唐)郑谷《柳》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令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景物组成了一个萧瑟飒然的环境,再加一个酒醒不见情人的“我”,烘托出了离别者的内心苦楚,使读者充分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一片悲愁难已的情怀)

——(宋)柳永

2

9.松柏——岁寒后凋,高大挺拔——正气凛然,坚贞高洁——高洁之士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松柏生长环境恶劣,经寒不衰,枝干坚劲,具有一种凛然之气。在文人笔下,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己对高峰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李白多次称誉松的物性,如“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寄严郑公》:“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0.梧桐——遇秋先陨——悲秋之情——孤独失意者

中国古代文人有“悲秋”的情结,四季之中,秋天万物凋零,最易触发人们的悲凉情绪,而梧桐树,是典型的落叶乔木,秋天到来,往往就是梧桐树叶先行凋落,所谓“一叶落而知秋”。于是,以梧桐写悲秋,便成为古人常用的手法。 李煜《鸟夜啼》的“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就是为了引发下文“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 白居易《长恨歌》的“秋雨梧桐叶落时”,就渲染了唐明皇“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的孤寂哀愁。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动物类

1.大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往——壮士、游子、怀人

(1)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

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意。(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宋)陆游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唐)卢纶《塞下曲》

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 ——(唐)贺朝《从军行》

(2)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如2003年北京春招卷所选诗歌两首:

韦应物《闻雁》:“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赵嘏《寒塘》:“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3)鸿雁传书。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故事,故鸿雁在古代诗文中常代指书信。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北宋)王安石《明妃曲》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北宋)晏殊《清平乐》

沙上未闻鸿雁信,竹间时有鹧鸪啼。

——(五代)李景《浣溪沙》

2.蝉——栖高饮露——志行高洁——高洁之士

古人误以为蝉是靠餐风饮露为生的,故把蝉视为高洁的象征,并咏之颂之,或借此来寄托理想抱负,或以之暗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

得饮玄天露,何辞高柳寒。

——(南朝·陈)刘删《咏蝉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鸣蝉成了具有高标逸韵人格的象征,成了诗人自己是因为立身高洁而不是因为凭借外在的力量才被重用的表白)

——(唐)虞世南《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这首诗借蝉抒怀,以“露重”“风多”喻处境的险恶,以“飞难进”喻政治上的不得意,以“响易沉”喻言论被压制,以“无人信高洁”喻自己品性高洁却不为时人所理解)——(唐)骆宾王《在狱咏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诗人在听到蝉的鸣唱时,自然而然地由蝉的立身高洁联想到自己的清白,由蝉之无同情之人联想自己同样也是无同道相知。于是,不由自主地发出“高难饱”“恨费声”的慨叹)

——(晚唐)李商隐《蝉》

3.猿——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

3

猿的叫声凄切,令人泣下,曾有古民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故古诗中常用猿鸣来烘托悲凉凄清的气氛。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唐)杜甫《登高》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唐)白居易《琵琶行》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

——(唐)李白《长干行》

4.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

传说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名叫杜宇,他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哭,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因名为杜鹃。而杜鹃花则传为杜鹃血染成。后世即以杜鹃啼血来喻悲苦之情,或多用作离愁的寄托。中国几千年一代代文人墨客,已经把杜鹃鸟定位为一种悲鸟,一种悲愁的象征物。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其情景凄苦万状)

——(唐)白居易《琵琶行》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抒写诗人内心极度的哀怨)——(唐)李商隐《锦瑟》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意境颇为清冷)

——(宋)秦观《踏莎行》

器物类

l.酒——促人亢奋,引人抒怀——富于想象,借酒抒情——豪放洒脱,借酒浇愁

酒能使人精神亢奋,思维活跃,幻想丰富。在酒精的刺激下引发人的想象,使一个现实生活中严谨刻板的人冲破理性的藩篱而进入感性的王国,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诗的境界。同时,酒又能让人袒露出真实的情怀。故酒成了诗人的一种抒情言怀的媒介,诗人常常借酒抒情,借酒言志。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借酒表达了强烈深厚的依依惜别之情)——(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借酒将那故国之思、羁旅之愁写得凄苦感人)

一——(宋)李清照《声声慢》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悲中见壮,哀里见豪,借酒抒发出对人生、自我的热爱和肯定)——(唐)李白《将进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借饮酒表现出将士们豪放豁达的个性。以及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精神)——(唐)王翰《凉州词》

2.捣衣(捣练)——寒夜捣衣,寄予征人——战争停止,离妇恩人——忧国忧民、征人离妇

在古代,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帖,好裁制衣服,称为“捣衣”。词调中有《捣练子》等阕,即其本意。捣衣有时是为了给远行之人赶制寒衣,多于秋夜进行。月下捣衣,风送砧声,凄冷的砧杵声又称为“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因妇女洗衣时以杵击衣,使其洁净,也称“捣衣”。

李白《子夜吴歌》之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贺铸《捣练子》:“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通过思妇相思难寐,彻夜捣衣的情节,来表现思妇对征人刻骨思念的主题。

李煜《捣练子令》:“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

气象地理类

l.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思乡怀古

(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夕阳则多给人以凄凉、沮丧和失落之感。古代游子思妇们就特别善用夕阳来抒发他们的情思。如:

南朝民歌《西洲曲》:“鸿飞满西洲,望郎上西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上述四者都是借助夕阳来映衬、烘托、渲染男女相思不相见的伤感情思。

(2)夕阳在特定的环境中,会给人以苍茫沉郁之感。故古人也常以夕阳意象塑造气象浑然、辽阔、苍莽的意境,如: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

范仲淹《渔家傲》:“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柳永《八声甘州》:“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萧瑟凄寒中尤显几分苍莽浑然的气象。

(3)“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罗贯中《三国演义)),夕阳和时序流转有关,故诗人常借夕阳发思古之幽情。如:

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就用“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为现实背景,感喟“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的物是人非。

周邦彦的《西河金陵怀古》则巧妙运用拟人手法,将夕阳与兴亡联系起来:“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李白的《忆秦娥》更见大家手笔,在同一首词中,上阕以月写思妇,下阕却以夕阳写怀古,词末“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八字,展现了一个气象浑然、辽阔、苍莽的意境,其凝重深邃的历史沧桑感力透纸背。

2。流水——流水不返,延绵不绝——时不易逝,情意绵绵——怀古思念、爱恨情长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流水一去不复返,故古人常以流水喻时光的流逝,慨叹时光易逝,生命苦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唐)杜牧《金谷园》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唐)李白《把酒问月》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五代)李煜《浪淘沙》

(2)悠悠流水,延绵不绝,千年未变,诗人常以流水喻感情的绵远、悠长、无尽。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唐)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五代)李煜《虞美人》

3.雨——喜雨:应时而降,无声润物,焕发生机——安静祥和,企望幸福

雨——苦雨:历时弥久,造成阻隔;急骤迅猛,造成破坏——孤独愁苦,漂泊沦落

诗人们的雨中吟唱,主要分喜雨和苦雨两大类情感模式,而在这两大类中,又分别有若干种小类。 第一类:诗人的喜雨情感模式

诗人的喜雨情感模式,最初是从功利的角度滋生的,即如前所述,缘于雨的“辅时生养”的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古人往往把滋润万物、唤起勃勃生机的雨,称作“甘霖”“甘露”“甘雨”。其实,雨水无色无味,无所谓甘苦,对雨的“甘”之体验,与其说是一种味觉感受,不如说是一种心理体验。人们从原始世界开始亿万次重复的祈雨的焦灼和喜悦,凝聚成一种特定的心理模式——喜雨,雨“甘”则是这种喜雨心理的形象而生动的表达。 在喜雨诗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它道出了积存在人们心中雨的初始意象,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找到喜雨诗的一般特征,即①应时而降的时间意义;②无声润物的生命特征;③焕发生机的心理反应。 第二类:诗人的苦雨情感模式

雨造福,但也为祸。在生活中,久雨不绝,洪水泛滥的情景,也曾给人类留下深刻的灾难的记忆。在原始神话中,现在的人类总被描绘成洪荒后的遗民。中国古代也有很多关于“水浩荡而不息”的洪水神话,而造成洪水泛滥的最为直接的祸根,无疑是绵绵不绝的淫雨。唯其如此,原始神话中才既有祈雨的巫术,也有止雨的宗教性礼仪。如果说祈雨意味着拯救与希望的话,那么止雨仪式则可以折射出另一种意义:绝望与幻灭。这种宗教仪式的循环往复同样陶铸着诗人对雨这一物象的另一情感模式——苦雨。苦雨的初始意象主要有两个基本特征。

(1)历时弥久.阴云不开。以雨的阻隔来表现诗人的孤独感、幻灭感,愁苦心境。因雨而生的愁苦.常常意味着、伴随着空间阻隔与路途断绝。如:

日长巴峡雨蒙蒙,又说归舟路未通。 ——(唐)戎昱《云安阻雨》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唐)温庭筠《咸阳值雨》 数间茅屋谁知处,烟雨蒙蒙隔断桥。 ——(南宋)陆游《书怀》

(2)急骤迅猛,破坏尤烈。凄风苦雨为诗人感慨生命悲凉提蜡了广阔而深邃的心灵抒情空间。如: 江湖行客梦,风雨故乡情。——(南宋)文天祥《翠玉楼》

万叶秋心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宋)汪元量《酬王昭仪》 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明)袁凯《客中夜生》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5

4.秋——万物凋零——英雄美人迟暮——英雄、美人 秋——满目苍凉——思乡怀人——游子、思妇

秋——天高云淡——心胸壮阔——壮士、良臣

秋天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季节,天气转凉,秋风萧瑟,草木枯黄,万物肃杀,有一种悲凉的氛围,故中国的古典诗词里产生了一种延续了数千年的特殊情感——“悲秋情怀”,“秋”也成了古诗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秋的意象都与悲愁、悲戚、悲郁的情绪相结合,是一个离愁悲怆的意象。

(1)秋天万物凋零,似乎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古人常借秋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诗中以“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为开头,描绘了一幅秋风劲吹,白云翻飞,草木黄落,北雁南归的秋景,最终以“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结尾,虽感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青春不再,但悲伤中仍然带着豪壮。这是英雄人物特有的“悲秋情怀”。

(2)满目苍凉的秋色:秋风、秋月、秋花、秋天的梧桐、雁声乃至夕阳的楼台常常勾起游子思乡、闺妇怀人的情思,故古人常借秋抒发离别之苦、思乡之情。

《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以西风、秋叶、黄花等秋天的意象,揭示出她爱情受创伤的心理。

李清照的著名词作《声声慢》中,不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和“点点滴滴”等双声叠字,还有晚来寒风、黄花憔悴和霜林飞雁等秋日黄昏的意象,都十分深切地传达出女词人的悲愁的情绪。

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徐再思的《水仙子》:“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秋日的意象来诉说离情。

杜甫的《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秋天,天高、气爽、云淡,故诗人又常借秋天描写开阔壮观之景。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宋)范仲淹《渔家傲》 沙场秋点兵。

——(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游子思妇

月——连接古今,连接异地——感叹时光流逝,追思历史——豪放洒脱

(1)游子思妇,彻夜难眠,唯有天上的明月相伴,此时,月亮的清清冷冷跟游子思妇内心的寂寞冷清融合到一块。再加上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相关联。因而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

(唐)张继《枫挢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恩故乡。”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2)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月光是流逝的。古人常以月的意象伤感生命的流逝、岁月的流逝,表现对历史的浩叹和追思以及对千古亘远深邃浩渺的宇宙的认识。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在李煜眼里,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追忆。他曲折命运的悲剧,尽情地展现在“春花秋月”的时间之流中。

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醉意中探索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哲理,从而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慨。(《把酒问月》)

张若虚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发问中引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伤。(《春江花月夜》)

上一篇:高考短文改错进阶练习下一篇:高举旗帜跟党走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