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恶臭来源

2022-08-28

第一篇:污水处理厂恶臭来源

污水处理站废气利用及恶臭治理措施

污水处理站废气利用

将沼气收集至沼气柜自动点火燃烧,将沼气燃烧的热能综合利用,污水处理厌氧阶段每天产生的1500m3沼气通过燃烧放热,既解决了沼气的环境污染,又利用了沼气的热能产生蒸汽。沼气中含60%~70%甲烷,含热值约23000~27000kJ/m3。当利用沼气燃烧锅炉时,1m3沼气可代替煤炭1.0kg。

恶臭治理措施

臭气来源:恶臭发生源主要是预处理间(格栅井)、厌氧处理部分和好氧进水部分、污泥处理部分(储泥池、污泥浓缩池、污泥脱水机房)。

恶臭气体的收集:为了有效地处理恶臭气体,首先是要有效的收集。针对恶臭源的具体情况,要求预处理间和污泥处理间以封闭建筑物收集气体,而好氧进水部分则以加罩收集为主,收集效率不低于90%。

恶臭气体的处理措施:在预处理部分、厌氧处理部分和好氧进水部分、污泥处理部分的构筑物上设有废气排气系统,将废气送至废气吸收塔底部,废气管道采用玻璃钢材质,使用碱液作为循环使用的吸收剂,由底部泵送自塔上部喷淋,使废气得以净化,净化效率不低于90%,然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H2S和NH3净化后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二篇:吸收氧化法处理恶臭气体

从国外对近年恶臭处理工艺的应用情况统计,结果表明应用最多的是吸收工艺和吸附工艺,对高浓度、无机气体以吸收为主,低浓度以吸附为主,高浓度有机气体以催化燃烧为主。下面对比较常用的吸收氧化法处理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1 原理

化学吸收是利用臭气成分与化学药液的主要成分间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生成新的无臭物质以达到脱臭的目的。臭气成分不同,其对应的化学药剂也各异,一般用酸液(盐酸、硫酸等)去除NH3 及胺类;用碱液(氢氧化钠等)吸收H2S 及低级脂肪酸类;由于低分子脂肪酸、胺类、醛类、酮类、醚类、卤代烃以及脂肪族的、芳香族的、杂环的氮或硫化物都带有活性基团,容易被氧化,因此也可以用氧化剂溶液如NaClO、H2O

2、O

3、K2MnO

4、K2CrO4 等氧化上述臭气去除异味。

化学氧化法是利用氧化剂如臭氧、高锰酸钾、次氯酸钾、氯气等氧化恶臭物质,使之无臭或少臭。氧化除臭主要靠两种作用来实现:一是将恶臭物质氧化分解,二是靠氧化的气味将恶臭掩蔽。

化学吸收氧化法结合了吸收与氧化两种机理,首先恶臭气体被吸收进入氧化吸收液,然后在吸收液中,恶臭气体某一组分或者某些组分被氧化成新的物质,以达到除臭的目的。

2 氧化吸收法的特点

吸收氧化法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恶臭控制工艺,该工艺最适合于处理大气量、高浓度的恶臭气流,如污泥稳定、干化处理和焚烧过程所产生的恶臭等。常用的设备有填料塔、喷雾塔和文丘里洗涤塔。

最显著的特点是:

①操作弹性大,脱除硫化氢效率高,可使净化后的气体含硫量低于10ppm,甚至可低于1~2ppm;

②可将H2S一步转化为单质硫,无二次污染;

③可在常温、常压下操作;

④大多数吸收剂可以再生,运行成本低。

在吸收氧化法处理工艺中,恶臭气体首先被化学溶液吸收,然后被氧化,处理效果取决于恶臭气体在化学溶液中的溶解度。当恶臭气流中同时含有氨气、硫化氢和其它含硫气体时,通常需采用多级吸收系统。优点是通过两级或三级吸收系统,可以广泛地除去多种恶臭气体,并达到很高的去除效率。该系统可以通过调节加药量和溶液的循环流量来适应气流量和浓度的变化,因此具有较强的操作弹性。

吸收氧化法直接借用了化学工业里的单元操作理论和实践经验,具有非常成熟、可靠、有效,特别是占地面积小等优点。特别是针对老厂的改造和有土地局限性的新建厂,除恶臭更具优势。吸收氧化法也有它的缺点,如消耗大量的水、化学溶液和电力等。如果除雾装置设计不当,可能会在排放气体中夹带残留的氯化物,使得排气中有类似于漂白剂的气味。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许多科研单位都致力于恶臭污染物的治理研究工作,在物理、化学、生物等治理恶臭污染物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我国恶臭治理方面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到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才进行了恶臭污染的调查、有关测试和标准方面的研究,在1993 年才对恶臭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作了暂时的规定,包括臭气浓度及氨,三甲胺,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醚,二硫化碳,苯乙烯8 种单一恶臭物质的厂界标准及排放标准,同时对其测定方法也做了具体规定。《大气污染防治法》第32 条、第34 条对恶臭气体排放作了严格规定,限制恶臭污染事故的发生。2002 年12 月24 日颁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限定了污水处理厂废气污染物的控制项目和标准值。

在环境工程中,吸收法是控制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方法对处理大风量、常温、低浓度有机废气比较有效且费用低,而且能将污染物转化为有用产品。由于吸收法治理气态污染物技术成熟,设计及操作经验丰富,适用性强,因而在大气污染物治理中得以广泛应用。

目前国内吸收法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或添加活性剂组分增加废气在吸收液中的溶解度进行合适吸收剂的选择研究。

选择合适的吸收剂是吸收法的关键,需根据有机物种类及生产工艺条件的不同,选择溶解度大、不易挥发、价廉的吸收剂,这些都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实验。

例如,郑连英等采用气相色谱法选择从工业有机废气中去除苯和甲苯的吸收剂。

姚恕等用柴油作吸收剂,吸收喷漆尾气中的苯类废气,试验结果认为用二级吸收可以使废气的排放浓度达到标准。也有用乳化柴油作吸收剂来吸收有机废气的研究,但因乳化柴油本身会造成二次污染,处理工艺难于控制,而不能广泛应用。另有报道,苏建华等]以纯柴油、环丁砜、二甲基亚砜作为吸收液吸收苯乙烯的废气,结果认为环丁砜、二甲基亚砜的混合吸收剂对苯乙烯有更好的吸收能力。张文俊[44]等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从众多溶剂中筛选出一种W-O吸收剂吸收苯系物废气,试验结果显示这种吸收剂与0#柴油和45#机油相比,具有吸收率高、容量大等优点。程从兰等提出了一种以水为主,添加少量无机盐类活性组分及表面活性剂的新型苯系物吸收剂,可以达到对苯系物70%左右的吸收效率。陈蔷研制的9501#新型吸收剂,用于含苯类废气吸收净化具有良好的吸收、解吸性能。李湘凌等以水和无苯柴油作为主配方,添加MOA助剂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并调节吸收液至弱碱,该复方液处理低浓度苯类有机废气,其处理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吸收液,使低浓度苯类废气的净化处理效率由70%左右提高到85%以上。罗教生采用水-洗油及表面活性剂研制成的混合吸收剂,其对苯系物的吸收效率较好,可获得较为满意的净化效果。另外,曹春城等对AES水溶液、0#柴油、碳酸丙烯酯及LWP等几种吸收剂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认为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吸收能力太小,0#柴油对含苯废气吸收能力较大,但溶剂损失大。且造成烃类二次污染,LWP则吸收能力较大,又不易挥发,而且无毒。林增坤、王良恩等人以LWP作为吸收剂处理含苯类有机废气,研究发现,LWP对含苯类废气的吸收效果较好,吸收率可达90%,但其残液处理较为困难。王良恩等[51]在LWP的基础上又选择了一种性能较好的LWP-2吸收剂,可有效地除去空气中少量的苯、甲苯、二甲苯,对苯的吸收率在80%以上,对甲苯、二甲苯的吸收率均在90%以上,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2)硫系恶臭气体治理的研究。例如李立清应用鳌合铁吸收剂处理硫化氢恶臭气体,实验表明:此方法处理含硫化氢恶臭污染是行之有效的。处理的最佳工艺参数为:pH=8.5-

9、鳌合铁浓度为0.2%、吸收温度30℃、适当搅拌吸收液,气流速度以低速为宜。刘常青等人采用从硫化氢中获取单质硫和氢气的液相回收硫化氢的方法处理难度更大的低硫化氢含量的废气。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温度对氧化吸收过程的影响,为回收单质硫的温度条件选择提供了理论和实验根据。认为60~70℃为最佳的吸收反应温度,在此条件下,既能保证有足够大的吸收率,又能得到易于过滤的单质硫。刘克杰等人针对一些企业排出的浓度较高的H2S废气,但其总量较小的特点,经过实验开发了吸收氧化法,提出以水为介质,碳酸钠为吸收剂,对苯二酚为催化剂,空气为氧化剂,将硫化氢吸收并转变成硫磺,同时再生吸收液碳酸钠溶液。已在工业生产装置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3)工业废气方面的应用研究。刁春燕提出以BDO作为新型吸收剂治理有机废气,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实验采用θ网环填料吸收塔,以自行配制的有机废气为研究对象,系统地考察了吸收有机质进口浓度、BDO喷淋量、空塔气速、液气比、吸收温度、塔高等因素对吸收效率的影响。衣新宇对表面活性剂吸收“三苯”废气治理工艺与装置进行了中试研究,认为在排放的气量约为3000m3/h、浓度为300~600mg/m3的三苯废气净化中,表面活性剂吸收法要优于组合式三苯废气治理工艺;此中试实验证明了填料塔吸收治理三苯废气在工业上实际应用的可行性,为三苯废气、乃至有机废气的治理开辟了一条经济可行的途经。浙江大学硕士刘畅对吸收法治理合成革有机废气问题进行了研究。以典型合成革厂中水吸收DMF溶剂的流程为对象,提出了一种较为合理的治理流程。该流程使用DMF和水两级吸收塔设备,在不需引入新的挥发性有机物的前提下,能够高效低耗地治理合成革有机废气中的甲苯、丁酮和DMF。李立清,杨健康应用螯合铁离子吸收剂对恶臭污染治理进行了实验室研究,并建成了一套处理气量为10.9m3·s-1的工业

化脱臭装置。

(二)国外研究现状

在吸收过程中吸收剂的性能是影响整个吸收过程效果的重要因素。

国外已有利用添加表面活性剂而提高憎水性气体溶解度的研究。也有利用喷雾装置消除恶臭的研究开发应用报道。

日本的上殊勇等人将环糊精的水溶液作为吸收剂在有机卤化物和其它有机化合物共存时,对有机卤化物进行吸收,效果良好且解吸率高。

英国F.E.Hancock等人对次氯酸钠氧化吸收空气中硫系恶臭气体过程中添加的催化剂催化原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镍离子在亚铁离子的存在下能强化次氯酸钠氧化吸收液的氧化能力。

德国汉堡科学与技术大学的Kai Freudenthal等人对选择性气液分离吸收处理恶臭气体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指出吸收法处理恶臭气体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恶臭处理方法,通过实验,对HC1O、TEGDE及腐殖酸钠盐等几种吸收剂分别进行了筛选实验,获得了对硫化氢、甲硫醚恶臭气体较好的吸收效果的吸收剂。

法国的A.Couvert等人对H2O2用于化学吸收法处理含硫化合物恶臭气体进行了实验室研究。通过实验研究,他们指出H2O2作为一种氧化吸收剂处理含硫恶臭气体效果很好;并通过添加聚α羟基丙烯酸稳定剂来稳定H2O2,处理效果良好。此外,Charron I.等人对用H2O2用于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治理进行了系统研究。

第三篇:全区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水收集系统调研报告

人大关于区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系统

交办意见办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2010年*月**日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次会议对我区城乡建设与管理开展了专项工作评议,会议提出了“对污水收集管网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全面维修,重新验收合格后才能结算”的交办意见(以下简称“交办意见”)。*月中旬,我们在***副主任的带领下,对交办意见的办理情况了调研,走访了相关单位、现场察看了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系统管网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区人民政府对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系统交办意见的办理

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政府分管领导***副区长组织相关单位召开了专门会议进行研究,明确了责任和要求;由责任单位区住建局负责,组织施工单位对污水收集系统存在的排污管网损毁、井盖缺失、污水接入管网等问题进行了检查、修复;对管网进行了疏浚、清理,并重新组织了验收;区环保局多次深入**中学督查,促使该校污水与管网连接,不再往河道直排;污水处理厂目前运行正常,处理后的水质达到了排放标准。

二、存在问题:

调查中,我们发现,污水收集系统仍然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验收把关不严,疏浚不到位,管网对接不科学,污水外流直排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调研中我们看到,区域排污管口径大,连接干管的连接管口径小,容易堵塞形成直排。如***、****等有多处地方出现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的情况,特别是****有两处污水直接从连接管外流向河道,水量还很大。

二是新建改建工程的雨污分流连接监管没有到位,综合验收时没有把关,污水没有接入污水收集系统。如***、***及***新建的居民户污水没有接入污水收集系统。**沿河一些居民户、市场部分经营户,仍有向河道直排和倾倒污水的现象。

三是长效管理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虽然区政府确定了**局为监管的责任单位,但是由于没有专人专款,因而对污水管网缺乏经常性的检修、维护、疏通,导致了污水管网不畅。河道污染问题没有得到彻底根治。

从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统计数据看,现在是**的旅游旺季,用水量在增加,用水量增加应该排污量也是增加的,但是目前每天污水处理量在6-7000吨,比运行初期减少了30%左右;这就充分说明了至少有30%以上的污水没有进入污水收集管网,从红星河道里的水质污染现象也证明了这个问题。

三、建议:

一是区人民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采取措施继续进行整改,彻底解决支干管网对接存在的问题。防止

污水外流直排及及雨污混流。

二是加强监管,严把质量关和新建改建工程综合验收关。尽管现在污水收集系统已经验收,但是对污水收集系统的工程质量仍然要加强监控,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对于新建改建工程、要严把综合验收关,确保污水接入到污水收集系统。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

三是确定专人专款,对污水收集管网实行常态化管理和维护,建立污水收集系统管理维护长效机制;完善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制度及相应的考核办法,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充分发挥公共投资的效益。

第四篇:来料进料加工贸易的税务处理来源:

-进料加工是自己购买原材料加工再出口,一般是由自主经营权的企业,现在比较普遍。

来料加工是客人提供原材料甚至机器,只进行简单的加工业务,收取加工费,也就是常说的三来一补企业,现在已经不多了 来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境外企业提供、经营企业不需要付汇进口,按照境外企业的要求进行加工或者装配,只收取加工费,制成品由境外企业销售的经营活动。进料加工,是指进口料件由经营企业付汇进口,制成品由经营企业外销出口的经营活动。

两者的区别为:

1、料件付汇方式不同,来料加工料件由外商免费提供,不需付汇,进料加工料件必须由经营企业付汇购买进口;

2、货物所有权不同,来料加工货物所有权归外商所有,进料加工货物所有权由经营企业拥有;

3,经营方式不同,来料加工经营企业不负责盈亏,只赚取工缴费:进料加工经营企业自主盈亏,自行采购料件,自行销售成品;

4、承担风险不同,来料加工经营企业不必承担经营风险,进料加工经营企业必须承担经营过程中的所有风险;

5、海关监管要求不同,经营企业进料加工项下的保税料件经海关批准允许与本企业内的非保税料件进行串换,来料加工项下的保税料件因物权归属外商,不得进行串换。

进料加工有退税的

退税办法按新颁布的退税率执行

来料加工产品复出口不退税

一、基本概念

来料加工

来料加工是由境外委托方提供一定的原料、元器件、零部件,不需付汇进口,由加工企业根据外商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交外商销售,由加工企业收取加工费的业务。来料加工贸易,海关对进口材料全额免税,货物出口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出口货物耗用国内材料支付的进项税金不得抵扣应记入成本。

进料加工

进料加工是指企业用外汇购买进口原料、元器件、零部件和包装材料,经生产加工成成品返销出口收汇的业务。进料加工贸易,海关对进口材料全额或按比例免税,货物出口免征消费税,按“免、抵、退”计算退(免)增值税。

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

1、自进原料-加工企业用外汇从国外自行购买进口料件。

2、自定生产-加工企业进口料件后自己决定产品生产的数量、规格、款式。

3、自定销售-加工企业根据国际市场情况自行选择产品销售对象和价格。

4、自负盈亏-加工企业完全自行决定进料、生产、销售,其盈亏也由加工企业承担。

二、保税料件仓库管理

1、实物管理

保税料件与非保税料件不能串料领用;

保税料件与非保税料件应当分仓库存储;

不同加工贸易手册保税料件按照不同储位列管;

保税料件之入库单、领料单、缴库单、出库单等应当对保税品、手册号等作出标示。

保税料件(含原料、节余料件、边角料、残次品、半成品、成品等)

2、仓库帐簿管理

保税料件与非保税料件应当分不同仓库账册作数量进、耗(销)、存核算,不能串料登记帐簿核算;

不同加工贸易手册保税料件按照手册号、料件品号别作数量进、耗(销)、存核算;

保税材料不能先出后进;

加工贸易手册间不能串换。

三、来料加工会计处理

1、科目设置

原材料--来料加工—手册号—XX料件

待转来料加工料件款:存货抵减类科目,也可采其它名称

生产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材料

生产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人工

生产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制造费用

产成品--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主营业务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2、会计核算

进口免税料件时

DR:原材料--来料加工—手册号—XX料件

CR:待转来料加工料件款

领用保税料件时

DR:生产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材料

CR:直接材料--来料加工—手册号—XX料件

核算直接人工时

DR:生产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人工

CR:应付工资

核算制造费用时

DR:生产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制造费用

CR:制造费用—XX费用

结转产成品时

DR:产成品--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CR:生产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材料

生产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人工

生产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制造费用

结转销售成本

DR:主营业务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CR:产成品--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DR:待转来料加工料件款

CR:主营业务成本--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确认工缴费收入

DR:应收帐款

CR:主营业务收入--来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四、来料加工税务处理

1、来料加工业务的税收规定

(1)出口企业采取“来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设备,海关免征(保税)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或消费税)。

(2)出口企业从事来料加工、来件装配业务,可享受以下税收优惠政策:

①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复出口货物免征增值税(或消费税);

②加工企业取得的工缴费收入免征增值税(或消费税);

③出口免税货物所耗用的国内货物所支付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也不予退税,计入生产成本。

当期应转出的进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X(当期免税销售额÷当期销售总额)

会计分录:

DR:主营业务成本

CR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来料加工业务的涉税单证及其管理

(1)生产企业填报《生产企业来料加工贸易免税申请表》

生产企业自海关取得《来料加工登记手册》后,依据《来料加工登记手册》、《来料加工进口料件报关单》,填制《生产企业来料加工贸易免税申请表》,并及时报送主管退税税务机关;

(2)取得税务机关的《生产企业来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

主管退税税务机关审核企业报送的《生产企业来料加工贸易免税申请表》,出具《生产企业来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生产企业在来料加工货物复出口并做销售,申请来料加工复出口货物的免税时,必须提供相关《生产企业来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

(3)生产企业填报《生产企业来料加工贸易免税明细申请表》

生产企业在《来料加工登记手册》核销期限内,并取得相关《生产企业来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的实际已出口货物,向主管退税税务机关报送《生产企业来料加工贸易免税明细申请表》;

(4)取得税务机关的《生产企业来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

主管退税税务机关审核企业报送的《生产企业来料加工贸易免税明细申请表》及其它相关资料,出具《生产企业来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此时,《来料加工登记手册》的来料加工贸易业务涉税手续才全部完成。

五、进料加工会计处理

1、科目设置

原材料—进料加工—手册号—XX料件

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材料

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人工

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制造费用

产成品--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主营业务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2、会计核算

购入免税料件时

DR:原材料—进料加工—手册号—XX料件

CR:应付帐款、银行存款等

领用保税料件时

DR: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材料

CR:直接材料--进料加工—手册号—XX料件

核算直接人工时

DR: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人工

CR:应付工资

核算制造费用时

DR: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制造费用

CR:制造费用—XX费用

结转产成品时

DR:产成品--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CR: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材料

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直接人工

生产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制造费用

外销确认收入

DR:应收帐款

CR:主营业务收入--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结转销售成本

DR:主营业务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CR:产成品--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

每月免税申报时

DR:主营业务成本----出口征退税差

CR: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收到税务机关《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或《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依据不予抵扣税额抵减额:

DR:主营业务成本--进料加工—手册号-XX成品(红字)

CR: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收到税务机关《免抵退税通知书》时,依据应退税额、留抵税额:

DR:应收出口退税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CR: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成交方式为CIF时,应当先按照出口专用发票金额确认收入,收到运保佣单据时,冲减收入、成本

CR:主营业务收入—出口(红字)

CR:应付帐款、银行存款等

DR:主营业务成本--出口(红字)

CR: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红字)

六、进料加工税务处理

1、进料加工贸易业务的税收管理方式

对于实行免抵退税的生产企业开展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的免税进口料件的处理,主要有“购进法”和“实耗法”两种管理方法。“购进法”是在实行人工审核的条件下,为减少作业量而实施的一种简易管理方法;“实耗法”则是借助于计算机系统,对进料加工复出口业务的免税进口料件进行及时处理,目前,大多数地区采用的是“实耗法”,故本文结合“实耗法”阐述相关涉税手续。

2、进料加工业务的涉税单证及其管理

(1)取得《进料加工登记手册》时的涉税手续

生产企业自海关取得《进料加工登记手册》后,应当及时向主管退税税务机关进行备案,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登记申请表》,并根据《进料加工登记手册》上合同约定的进、出口总值,计算确定计划分配率。

计划分配率=计划进口总值/计划出口总值X100%

(2)《进料加工登记手册》项下料件进口时的涉税手续

生产企业就当期《进料加工登记手册》项下的进口料件,根据进口报关单,向主管退税税务机关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明细申报表》

(3)退税申报时的涉税手续

生产企业根据填报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汇总申报表》、《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退税明细申报表》,就进料加工复出口部分,向主管退税税务机关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申请表》。

(4)取得《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

主管退税税务机关审核《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申请表》及其它资料后,出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

(5)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抵扣明细申报表》

生产企业在取得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或《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的次月,根据取得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向主管征税的税务机关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抵扣明细申报表》。

(6)取得《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

生产企业在《进料加工登记手册》核销的当月,应如实反映免税进口料件的剩余边角料金额等减少进出口金额的信息,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登记手册核销申请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手册免税核销手续,税务机关审核后,计算确定“实际分配率”,对已出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中的“免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免抵退税抵减计划额”、“进口料件不得抵扣税额抵减计划额”进行调整,出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次月,生产企业应根据取得的《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核销证明》,向主管征税的税务机关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抵扣明细申报表》。

*实际分配率=(实际进口总值-剩余边角余料金额-结转至其它手册料件金额-其它减少进口料件金额)/(直接出口总值+结转至其它手册成品金额+剩余残次成品金额+其它减少出口成品金额)×100%

七、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之计算

1、应纳税额的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出口货物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2、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出口货物离岸价(FOB)以出口发票计算的离岸价为准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3、应退税额的计算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根据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额”确定

八、免抵退税额会计科目设置

1、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借方

进项税额:核算准予抵扣的增值税

已交税金:核算当月上交本月增值税,对应科目“银行存款”

减免税金:核算直接减免增值税,对应科目“补贴收入”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核算免抵税额,对应科目“出口退税”

转出未交增值税:核算月末应交未交增值税,对应科目“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贷方

销项税额:核算销售货物(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

出口退税:核算免抵退税额,对应科目“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应收出口退税”

进项税额转出:核算不予抵扣之进项税额,对应科目“主营业务成本”

转出多交增值税:核算月末止多交的增值税,对应科目“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2、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核算上期应交未交增值税,对应科目“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银行存款”

3、特别提醒

出口企业应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90日内,向退税部门申报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手续。逾期不申报的,除另有规定者和确有特殊原因经地市级以上税务机关批准者外,不再受理该笔出口货物的退(免)税申报,视同内销予以征税。

对出口企业出口货物纸质退税凭证丢失或内容填写有误,按有关规定可以补办或更改的,出口企业可在规定的申报期限内,向退税部门提出延期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的申请,经批准后,可延期3个月申报。

出口企业在申报出口货物退(免)税时,应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但对尚未到期收汇的,也可不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退税部门按照现行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的有关规定审核办理退(免)税手续。但是,出口企业须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上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起180天内,向所在地主管退税部门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否则,出口货物已退(免)税款一律追回;未办理退(免)税的,不再办理退(免)税。

第五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程)竣工资料目录

城市污水处理厂施工技术文件归档目次

一、施工准备技术文件

1、施工承包合同

2、设计技术交底及图纸会审记录

3、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预算的编制、审查

4、开工报告

5、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6、水准点、导线点、控制点的交桩记录与复核记录

二、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构配件的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及进场复检报告

1、主要原材料、构配件的出厂证明、进场复检汇总表(包括见证取样复检)。

2、水泥的出厂检验报告及进场复检报告。

3、钢丝、钢筋的出厂合格证及高强钢丝、受力钢筋的复检报告。

4、混凝土用砂、用石、粉煤灰的试验报告。

5、混凝土添加剂、外加剂的出厂检验报告及进场复检报告。

6、商品混凝土出厂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7、预制混凝土管道、玻璃纤维夹砂管道、硬聚氯乙烯(PVC)管道及管件、铸铁、球墨铸铁管道及管件、钢制管道、管道阀门、管道拍门的出厂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

8、管道接口密封橡胶圈、垫圈、橡胶止水带、防腐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

9、钢材、焊接材料的出厂合格证,钢材力学性能检验报告,可焊性检验报告。

10、成套设备及配件、压力容器及配件的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安装使用说明书,进口设备、产品的商检证明文件。

11、电气设备、电缆、电线、仪表、开关、灯具、空调、计算机等的出厂合格证,安装使用说明书。

12、自动控制、监视系统所用的控制器、调节器、信号、联锁及保护装置、模拟盘、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有关设备、配件、材料的产品质量合格证书,性能检验报告。

13、防水材料、防火材料、门窗材料、地面材料、装饰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出厂 1 检验报告。

14、钢制闸门、启闭机的出厂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三、施工试验、检验报告记录

1、基坑基底、复合地基、挡土墙槽基承载力试验报告。

2、管道沟槽槽基钎探记录。

3、沟槽、基坑、路基填土(素土、石灰土、砂砾土)击实试验报告。

4、填土含水率现场检验记录。

5、沟槽回填土压实度检验汇总评定表。

6、沟槽回填土压实度现场检验记录(环刀法)。

7、基坑回填土压实度检验汇总评定表。

8、基坑回填土压实度现场检验记录(环刀法)。

9、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检验报告。

10、混凝土强度、砂浆强度见证取样送检试验汇总表。

11、混凝土强度检验汇总表。

12、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统计评定表。

13、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报告(自检、抽检)。

14、混凝土抗渗性能检验报告(自检、抽检)。

15、砂浆抗压强度检验汇总表。

16、砂浆抗压强度检验统计评定表。

17、砂浆抗压强度检验报告(自检、抽检)。

18、钢筋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检验报告。

19、钢筋机械连接接头拉伸性能检验报告。 20、焊缝质量综合评价汇总表。

21、焊缝超声波探伤报告、探伤检查记录。

22、桩基(钻孔灌注桩、沉入桩)承载力检验报告,钻孔灌注桩完整性检验报告。

23、钢构件焊缝射线探伤报告。

24、管道、钢构件、设备涂料、油漆、防腐层质量检查记录。

25、管道吹洗、消毒、脱脂检验记录。

26、补偿器冷拉试验记录。

27、电机单机试运行试验记录。

28、水泵试运转试验记录。

29、联动通水试运行记录。

四、工程安全及功能性检验报告、记录

1、无压力管涵严密性(闭水)试验记录。

2、压力管道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记录。

3、阀门安装强度及严密性试验记录。

4、给水管道通水试验记录,燃气管道通球试验记录。

5、水池、卫生器具的满水试验记录。

6、屋面淋水试验记录,厕所、浴室蓄水试验记录。

7、污泥消化池、沼气柜、压力容器气密性试验记录。

8、电气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9、电气接地、避雷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10、电气器具通电安全检查记录。

11、电气照明全负荷试运行记录。

12、设备(起吊设备)负荷联动试运行记录。

13、闸门启闭试验记录。

14、混凝土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报告。

15、现浇结构侧模支撑稳定性检查记录,顶模支架荷载试验报告。

16、房屋幕墙及外窗气密性、水密性、耐风性检验报告。

五、预检记录

1、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预检记录。

2、设备安装前对混凝土基础的预检记录。

3、补偿器预拉预检记录。

4、拦污格栅导轨、吊车梁轨道、闸门槽安装的预检记录。

六、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1、沟槽、基坑、路基处理、隐蔽检查验收记录。

2、预埋管线、预埋件、预埋钢筋、螺栓隐蔽检查验收。

3、电气接地装置隐蔽检查验收。

4、土建、安装中间检查交接记录。

七、施工记录

1、水泥粉喷桩施工成果汇总表。

2、水泥粉喷桩施工记录。

3、石灰挤密桩施工记录。

4、水泥砼浇筑施工记录。

5、同条件养护混凝土测温记录。

6、沉入桩施工成果汇总表。

7、沉入桩打桩施工记录。

8、静压沉入桩施工成果汇总表。

9、静压沉入桩施工记录。

10、钻(挖)孔砼灌注桩主要成果汇总表。

11、钻孔桩钻进施工记录。

12、钻孔桩灌注水下砼检验汇总表及施工记录。

13、沉井下沉施工记录。

14、壁板缠绕钢丝应力测定记录。

15、构件吊装施工记录。

16、补偿器安装记录。

17、设备调试记录。

18、运转设备试运行记录。

19、自动控制、监控系统调试运行记录。

20、泵房、池身、沼气柜、综合楼基础沉降观测记录。

21、施工日记。

八、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1、设计变更通知单。

2、变更设计洽商记录。

3、施工技术联系单。

九、质量事故及处理报告

1、工程质量事故报告。

2、工程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3、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报告。

十、竣工测量记录

1、管道测量成果记录。

2、构筑物定位测量记录。

3、构筑物高程测量记录。

4、控制轴线、坐标、高程测量一览表。

十一、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3、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4、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十二、竣工图

1、竣工说明。

2、污水处理厂总体平面布置图。

3、污水处理构筑物(进水闸、格栅池、沉砂池、沉淀池、曝气池、配水井、调节池、生物反应池)的工艺图、结构图、建筑图。

4、污泥处理构筑物(集泥池、浓缩池、消化池、贮泥池)的工艺图、结构图、建筑图。

5、泵房(进水泵房、污泥泵房)的工艺图、结构图、建筑图。

6、工艺管道(污水管、污泥管、空气管、回水管、沼气管、放空管、投药管)的工艺图、平面布置图。

7、沼气柜、压力灌结构图、安装图。

8、出水管涵平面图、纵断面图、结构图。

9、室内、室外给排水管道布置图。

10、配电房、脱水机房、鼓风机房、锅炉房、综合楼、职工宿舍结构图、建筑图。

11、出水构筑物结构图。

12、电气动力、电气照明、自动控制接线图,电气接地、防雷接地布置图。

13、厂区道路、绿化平面布置图,道路结构图。

十三、工程竣工验收

1、施工单位的工程竣工报告。

2、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3、监理单位的工程竣工验收质量评价报告。

4、勘察、设计单位的工程竣工验收质量检查报告。

5、建设单位的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6、工程竣工验收证书。

上一篇:污水处理厂项目总结下一篇:我身边的师德小故事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