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传统文化新教案

2023-02-01

撰写教案是教师备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教师备课信息经过思维加工后的输出结果。教案撰写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份优秀教案应是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智慧、教学经验、教学个性、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教师应尝试编写具有个性、富有创意、具有活力的教案。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七年级传统文化新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七年级传统文化新教案

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七年级传统文化之“二十四史”教案 2011-03-30 17:47 二十四史

教学目标:1.了解二十四史包括哪些?

2.知道二十四史发展的过程以及它的地位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它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此后又出现了二十多部纪传体史书,它们和《史记》并称“二十四史”。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二十四史”。 二 学习过程

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二十四史又是中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正史”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正史”一称即专指“二十四史”。按《四库全书》的规定,正史类“凡未经宸断者,则悉不滥登。盖正史体尊,义与经配,非悬诸令典,莫敢私增”。即未经皇帝批准,不得列入正史。

1921年,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重视历史的国家之一。我国民族有着忠实记载历史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使得我国在几千年来能够保存下大量的历史资料,史料之丰富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媲美的。这部《二十四史》,就是从汉武帝时起,到清朝乾隆年间止,经过历代史学家们编著积累而成的。

这套史书,总共3249卷,约有4000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可以说是我国的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编年大史”。《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包含着大量的历史资料。它不仅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而且还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的阶级斗争和人民的一部分真实生活情况;有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材料,更是触目皆是。

《二十四史》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是它都是出自封建史学家之手,存在很多问题。从隋文帝杨坚禁止私人修史以后,史书的编写完全由官府掌握。朝廷设官修史,一般都由当朝宰相监修。因此,歌颂帝王的文治武功,抹煞人民的作用和成就,歪曲阶级斗争的事实真相,丑化农民起义领袖的形象,用封建道德标准来褒贬人物等,比比皆是。历代的封建王朝,都妄图用修史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二十四史》里的史料,是被封建统治阶级挑选过的,有的甚至经过歪曲和篡改。我们今天利用这些材料的时候,必须谨慎,要加以分析和批判。

【二十四史的形成历史】

三国时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史”被称为“正史”。“正史”这个名称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当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以后,“正史”一称就被“二十四史”所专有,取得了“正统”史书的地位。

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脱稿,民国十年(1921年)大总统徐世昌以《新元史》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

七年级传统文化之《资治通鉴》教案 2011-03-30 17:49 教学目标;

1、掌握《资治通鉴》的作者,年代,体例

2、了解《资治通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故事难点:了解《资治通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资治通鉴》

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纪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纪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二、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三、 写作背景介绍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宋神宗熙甯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这段悠游的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3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历经19年编辑完成。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谓,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成书不到2年,他便积劳而逝。《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司马光实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清代学者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四、地位与作用

首先它建立了编年体通史的规模,重振编年史体,因编年体自《春秋左氏传》后,地位渐受断代史所挫。《资治通鉴》不单改善了编年体的组织,增加了编年史体的数据,更重要的是把断代编年体改为通史编年体,这实在是史学史上一大创举,其亦是我国首部编年体通史。后世仿效者亦众,如南宋末年金屐祥作《资治通鉴》前编、李焘撰《续资治通鉴后编》、朱熹着《资治通鉴纲目》、清人徐干学编写《续资治通鉴后编》、最后有毕秋帆(毕沅)之《续资治通鉴》。

七年级传统文化之“类书与《永乐大典》” 2011-03-30 17:55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类书的概念并自己搜索一些类书。 2. 了解《永乐大典》的内容编纂过程和它的价值。

3. 通过了解《永乐大典》的遭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百科全书为我们展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知识。其实,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开始编撰百科全书了。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些古代的百科全书的情况。 二学习新课

(一)类书

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并依内容或字、韵分门别类编排供寻检、征引的工具书。以门类分的类书有二:兼收各类的,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玉海》、《渊鉴类函》等;专收一类的如

《小名录》、《职官分记》等。以字分的类书,亦有二:齐句尾之字,如《韵海镜源》、《佩文韵府》等;齐句首之字,如《骈字类编》。

类书这一词在宋朝才出现,如宋太祖就喜欢看《太平御览》

(二)《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这一古代文化宝库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永乐大典》常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

说到《永乐大典》,不能不提到主持编纂这部典籍的两个大功臣:解缙和姚广孝。

解缙生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正是明太祖朱元璋刚刚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王朝的时候。明成祖朱棣很赏识他的才华,任用他主持过《太祖实录》和《列女传》的编纂。不过最让他名垂青史的,还是他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经历。

姚广孝生于元元统三年(1335年),苏州长洲人,比解缙年长34岁。姚广孝14岁就出家当了和尚,法名道衍。姚广孝被明成祖朱棣请出来主持纂修《永乐大典》一则是因为解缙编纂的《文献大成》(《永乐大典》前身)还是遵循儒家正统,没有兼收佛道之书;另一则是朱棣听说建文帝隐姓埋名在佛寺中,要通过姚广孝主持《永乐大典》编纂的机会,拉拢佛道信徒,以找到建文帝,根绝后患。

解缙等人在明成祖的全力支援下,果然不负嘱托,成功编纂出《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前后编纂过两次,第一次编纂开始于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由解缙、胡广、胡俨、杨士奇等人负责,召集了147人,于次年完成了编纂工作。

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再命姚广孝、解缙等人重纂,这次因为采选的书籍众多,参与的朝臣文士、宿学老儒达到2,169人。

《永乐大典》完成后,明廷又在各地征召了大批缮书人进行描栏、清抄、绘图和圈点工作,人员数量现在已经无法统计了。

参与编修《永乐大典》人员的生活条件优裕,他们居住在离皇家藏书处文渊阁不远的崇里坊等地,由光禄寺早晚供给酒肴、茗果,还发给膏火费,官员参与编修的可以免朝,待遇十分优厚。当时有人就以“天下文艺之英,济济乎咸集于京师”来形容《永乐大典》编纂的盛况。 三 作业

课下同学们可以从图书馆借阅,也可以上网查找一下《永乐大典》,翻阅一下其中的内容,了解它的卓越成就。

第二篇: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1课《大学》选读

教学目标:

1.

借助工具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2.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3.

理解《大学》中的 “三纲”“八目”并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

重点: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难点: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一、导入新课

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于2008年9月27日至29日在孔子的故里曲阜举办。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86个儒学研究机构的逾160位专家学者参会。儒学在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走进儒学经典作品《大学》,领略其中的奥义。

二、知识积累

1.了解文化背景

《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

朱熹为《大学》作成章句,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

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 .课题释疑

《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

1

A.大人之学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

B.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

2.《大学》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

如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请将文章中的类似论证整理出来,体会其中的逻辑关系,弄明白它们所说的道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个论述,先是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条目之间脉络清晰,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剖析深刻,逻辑严密。

本文论证特色:

总分式论证结构,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3.《大学》的论述可谓“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深刻的道理,对现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请以“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为例进行分析。

提示: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自己身上具备了美德,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美德;首先要去掉自己

2 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也就是说,要提高别人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要求别人,首先要要求自己。

它体现了儒家重视注重内向用功、律己甚严的内省的修养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它告诫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甚严,而要求自己甚宽。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一个部门内部的管理,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五、小结

本文介绍了儒学文化的主体“三纲”“八目”,两者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文章告诉人们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摆脱外在诱惑、困扰,真心诚意地培养高尚的情操,才能够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以提高,进而使自己家庭关系符合人伦道德,并最终完成为国建功立业、使天下太平的伟大理想。

第2课《中庸》选读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庸》的写作背景及作者

2.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

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名句

难点: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作家作品常识积累

1、《中庸》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2、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二、中庸之道

3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三、课内阅读: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四、拓展讨论:

什么是"中庸"精神实质? 你心目中的“中庸”是什么呢?学完本课,你的感想是什么呢?你认为“中庸之道”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参考:所谓"中庸之道",其实就是君子之道,就是君子模范遵守社会规则(原意还应该包括"天道"即自然法则)之道.

儒家哲学注重的是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在我看来,它是做人的完美境界。

具体的思想是: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统治者要仁政爱民。对待其它人要博爱。对待上司要忠诚。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尊重知识。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追求的是理想人格——圣人。

儒家哲学的思想精髓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即不偏不倚;庸:即平常。

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时中”、“中正”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中庸之道是目前全世界最为重视的合理主义。它注重人在处世的行为及态度上的“适度”。要求人们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和心态,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辨察、修正其中的丑恶,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以求在为人处事上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中庸之道的关键是对人的思想及精神世界的构建,重在时时刻刻对人的灵魂进行洗礼,让灵魂保持纯洁、高尚以及正直!

4

中庸不是教人软弱,而是教人自立、自强、自信、自息!

“中庸之道”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完美境界,所以它是无法达到的,但是可以无限地接近。

五、中庸的主要原则

(1)慎独自修(2)忠恕宽容(3)至诚尽性,请围绕其中一点谈自己的理解。

六、知识延伸:

《中庸》名言积累

1、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译文】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自然形成的禀赋叫做人性,遵循各自的人性叫做道,修明并推广这些道叫做教化。

4、 君子和而不流。

【译文】所以君子性格平和而不随波逐流。

5、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译文】有的人天生就知道这些道理,有的人通过后天学习知道了这些道理,有的人则是遇到困惑之后,经过磨难才知道了这些道理,无论是哪种情况,他们最终了解这些道理的结果是一样的。

6、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第3课《论语》选读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5 教学重点:

1. 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

2.重点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及“朝圣”,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跪拜、跋涉着的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向圣地麦加前行的浩荡壮观情景,还有电影《红河谷》那一老一少一步一拜朝前走令人震撼的一幕。而在我国人们也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同学们知道它的缘故吗?

作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板书文题),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为儒家的重要经典。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冶天下”之说。而在国外,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全美第7所孔子学院、新英格兰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于20日在美国麻州大学正式揭牌成立。

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去聆听先哲的教诲。

二、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简介:

1.孔子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人物。老百姓叫他做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子,历人皇帝给他加过许多封号,其中以“大成至圣文宣王”最显赫,以“至圣先师”最为人们所熟悉。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出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更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了一整套仁学理论,创立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富有人文特色的哲学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在中国哲学的总体面貌,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2.《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三、教师讲述孔子二三逸事,鼓励学生及时点评:

6

(一)孔子带着弟子去齐国。路上听见有哭声。孔子对弟子说,这人的哭声不像是家里死人。上前问哭者。哭者说,我从小就好学,游遍列国后返回家乡,可双亲已经过世。往而不来着,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说罢哭者就跳河自杀了。孔子对弟子们说,小子们记住此事,要引以为戒。从那以后,孔子的弟子告辞归家的达人数到30%。

(二)孔子带弟子去郑国推销自己的政治观点,但是与弟子失散了。孔子独自一人站在东门外。有人对子贡说,东门外有一人焉,其长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颡,其头似尧,其颈似皋陶,其肩似子产。可是腰以下,比禹短三寸。如丧家犬一样失意不得志。子贡将这些话告诉孔子。孔子显出高兴的样子,又叹了口气说,他表述的形状未必准确,可我的神色确实是象丧家犬啊。然乎哉!然乎哉!

(三)孔子东游路上,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论。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在早晨离我们近,中午离我们远。因为,太阳在早晨象车子的顶篷那样大,而中午则象盘子那样小。另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在早晨离我们远,中午离我们近。因为,早晨凉快,而中午热。孔子也不能判断谁说得对。两个小孩说:“谁说你知识渊博?”

(四)孔子被围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整整10天没有饭吃。有时连野菜汤也吃不上,真是饿极了。学生子路偷来了一只煮熟的小猪,孔子不问肉的来路,拿起来就吃;子路又抢了别人的衣服来换了酒,孔子也不问酒的来路,端起来就喝。可是,等到鲁哀公迎接他时,孔子却显出正人君子的风度,席子摆不正不坐,肉类割不正不吃。子路便问:“先生为啥现在与在陈、蔡受困时不一样了呀?”孔子答道:“以前我那样做是为了偷生,今天我这样做是为了讲义呀 ” 。

(五)鲁国以前有条政策,是说如果鲁国人到其他国家去,发现有鲁国的奴隶的话,那就帮他赎身,然后回鲁国找国家报销.

一天,子路帮个鲁国奴隶赎身后,就说不要国家报销.然后人们都称赞他品格高尚.但是孔子却把子路找来骂了一顿,说他应该找国家报销.子路不解,说那样就不是高尚品格的表现了.孔子说:你这样做的确能显示你的品德高尚.但是你有没想到,如果以后再有人帮奴隶赎身,就会有顾忌:若不找国家报销,就能显示品格高尚,但是自己的钱没了还是很心痛.如果找国家报销,那就显得自己品德不高尚了.那在进退两难时候会则么做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到奴隶就不帮他赎身,当作没看见,就不会有进退两难的困难了.但是奴隶就不会被拯救,更多的奴隶会继续处于苦难当中.所以你应该去报销.

(六)孔子在十七岁上,死了母亲。依照当时的习俗,母亲是应该和父亲合葬的。可是孔子不知道父亲葬在哪儿,他于是把母亲的棺材暂且停在一条叫“五父之衢”的街上。五父是五个老人的意思,衢就是街,如果是现在的北京街名,大概就叫什么“五老胡同”了吧。孔子这时还是一个少不更事的青年,虽然小心谨慎,但人事经验是不多的。他单纯地想到有机会就该出一出头,同时他也觉得自己已经有一些本领了。有一次,鲁国的贵族季氏欢宴名流,这位十七岁的居丧的孔子便穿着孝服跑去了。季氏的家臣阳虎向他喝道:“我们请的是有地位的人,并不招待叫花子。你走吧!”孔子便只好退了下来。经过这一番挫折,孔子更发愤了。过了三四年,他的道德修养和各种才能,一天比一天进步,虽然年轻,却已出了名。。由于刻苦学习,孔子逐渐成了博学多能的人。在他住宅的附近有一条街叫达巷,达巷里的一个老百姓就这样说过:“孔子这么渊博,他会的玩意儿我们简直叫不上名堂来。”孔子听见了,便谦虚地说:“我会什么呀?我会赶车罢了。”原来在这时有六种本领是一个全才的人必须具备的,这就是:礼节,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在这六种本领里头,赶车是被认为最低下的,所以谦虚的孔子只承认了这一桩。

四、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如何评价孔子的言行和观点?从古至今人们对孔子有哪些评价?

五、 布置作业:

1、 认真背诵《论语》中的精彩片段。

2、 根据对孔子的了解,写一篇和孔子有关的人物传记以及一段颁给孔子的颁奖词。

第4课《孟子》选读

教学目的:

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

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学难点:

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 法:读析、质疑、合作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孔子和孟子都身处乱世,但都没有仅仅追求个人的幸福。他们认为任何人都必须并且只能在社会生活中完成他自身的价值,这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以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值得我们永远去学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专题——天下国家,《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二、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三、背景介绍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

8

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历代为《孟子》作注释比较重要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的焦循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义》一书,是集大成的著作。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孟子的名言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五、合作探究

你怎样看待孟子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论断,希望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活动)

六、作业:

搜集关于《孟子》的内容与故事

第5课 戒子歆书

教学目标:

9 1.了解《戒子歆书》的写作背景及作者

2.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

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名句

难点: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刘向是沛县人,是刘邦的同父兄弟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是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先后担任过谏大夫、宗正、光禄大夫、中垒校尉等职。他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有《新序》、《说苑》、《列女传》、《五经通义》、《刘中垒集》等著作传世。

二整体感知

刘向、刘歆这一对父子的相同之处如此之多,而相异之处也是这样巨大,真是绝无仅有的特例。其一,虽然都是蒙受祖荫,加之天生聪颖,两个人都是少年得志,学问渊博,官运亨通,但刘向为人低调谦和,而刘歆则锋芒慑人;其二,学问上,刘向崇尚今文经学的《梁传》,而刘歆则是古文经学的代表,推崇古文《左传》;其三,刘向对汉家王朝忠心耿耿,誓死效忠,而刘歆则成为王莽篡汉的帮凶,成了刘汉王朝、宗族的罪人。以结局来看,二人虽然都成为学问大家,一代宗师,但刘向得以善终,而刘歆以73岁高龄国破家亡,被迫自尽。

这封家书是刘向于刘歆初登仕途、出任黄门郎时写的。“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这个警告可以说来得并非不及时。刘向还列举了春秋时代齐顷公的典故,来说明“吊者在门,贺者在闾”,“贺者在门,吊者在闾”的道理。告诫刘歆在“新拜皆谢,贵人叩头”之时,一定要谦虚谨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只有这样才能免除祸患。所谓“知子莫若父”,刘向应该是个目光精准的人了吧,但刘歆听进去了吗?

刘歆是个聪明人,不过,政治上的不得意和屡遭挫折,扭曲了他的心态。他苦苦反思的结果不是要让自己做一个淡泊明志、潜心为学的人,而是决定不择手段谋求功名利禄。当时学者扬雄不愿与王莽同流合污,潜心著述,以至“家素贫”,“时人皆忽之”。刘歆劝扬雄说:“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一句话,把自己庸俗势利的腐臭气息暴露无遗。

三课外拓展

读《塞翁失马》回答问题:

《塞翁失马》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哲理?

《塞翁失马》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哲理?

10 要说明“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58章)这两句话的,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事情的好坏可以转化,要辨证地看待事物。

好事变坏事或坏事变好事,都是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条件。

四、小结

五、课外阅读

诸葛亮《诫子书》和司马光《训俭示康》。

6.《世说新语》二则

○教学目标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③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身无长物》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桓子野吹笛》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设计

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

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11 导人

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身无长物》选自“言语”一门,《桓子野吹笛》选自“方正”一门。

诵读课文

教师教读

(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过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疏通文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导学

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身无长物》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

12 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b.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

d.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身无长物的名句。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身无长物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教师导学]

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得很好。运用以上的学习方式学习下一篇,希望同学们的收获更大。

《桓子野吹笛》问题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b.“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c.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d.多媒体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错误,如无条件,可让学生讨论: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家,你是怎样接待的?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查阅《世说新语》,讲给其他同学听。

小结

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所学知识的运用,是这节课的重要的内容。阅读浅易日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7课 祖逖传(节选)

1.理清结构:

闻鸡起舞

年轻时胸怀大志

请缨北伐

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来源:中.考.资.源.网]

中流击楫

矢志不渝、义无反顾的决心

2.语言特色:[来源:中.考.资.源.网]

《资治通鉴》体例严整,文笔简洁流畅,内容博大精深。人们可以从《资治通鉴》所记载的丰富史料中,了解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状况,得到宝贵的经验。《祖逖》一文在语言运用上很好的体现出了简洁流畅的特色。[来源:中.考.资.源.网][来源:中.考.资.源.网]

3.把握重点:

本文主要通过具体事例的描写,表现了晋朝爱国名将祖逖素怀大志、忧国忧民的品格及为收复失地大胆进言、身体力行的胆识。

第一段,闻鸡起舞,表现祖逖年轻时便胸怀大志。古人有迷信说法,认为半夜鸡鸣是恶之兆;祖逖认为半夜鸡鸣正可以令人觉醒,振奋精神,所以说“此非恶声也”。刘琨是祖逖的朋友,晋室渡江南迁后,任侍中太尉,一直坚守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因孤军无援,兵败遇害。

第二段,请缨北伐,表现祖逖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祖逖慷慨陈词,请求统军北伐 ,得到的却只有千人的军饷,连铠甲兵器都没有。胸怀收复中原大志的祖逖与“素无北伐之志”的司马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来源:中.考.资.源.网]

第三段,中流击楫,表现祖逖矢志不渝、义无反顾的决心。请注意,祖逖不是率领晋军北伐的,他只带着自己的部属一百多家人,他的胆识和志气,实在不得不叫人佩服。

4.攻克难点:

参考译文

范阳郡的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两个人住在同一个寝室,半夜听到鸡叫,就用脚蹬醒刘琨,说:“这不是不祥之声!”于是二人起床舞剑。

等到渡江之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骁勇强健的人士,向司马睿进言说:“晋室之乱,由于皇族争权,自相残害,这使得匈奴等外族乘机进犯,毒害遍及中原。如今沦陷区的人民已然遭到残害,人人都想着奋发自励。大王如果能任命将领带兵出征,让像我这样的人统帅军队去收复中原,全国各地的豪杰一定有听到消息就起来响应的!”司马睿一向没有北伐的决心,他让祖逖担任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供给一千人的军饷,布三千匹,不供给铠甲和兵器,让祖逖自己去招募士兵。

祖逖率领自己的部属一百多家人渡江,船到江心,祖逖拍击船桨发誓说:“我祖逖如果不能肃清中原的敌人再渡江回来,就像这大江的水,一去不回头!”于是在淮阴驻扎下来,修筑起冶铁炉铸造兵器,招募到二千多人,然后向北进发。

5.质询疑点:

14

祖逖认为晋王朝战乱不断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局面?

[来源:中.考.资.源.网]

由于皇族宗室争权夺利,自相残杀,从而让戎狄乘虚而入,屠戳中原。任命将帅出师北伐,激起沦陷区人民奋起反抗的斗志,赢得天下英豪的响应,定能取得北伐的成功。

主干知识1.tì

xiāo dí

jùn kǎi mù

zhù

2.⑴因:于是,就。⑵既:已经。⑶素:从来,向来。⑷将:率领,带领。⑸诚:果真,果然。

3.⑴等到渡江之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⑵如今沦陷区的人民已然遭到残害,人人都想着奋发自励。⑶我祖逖如果不能肃清中原的敌人再渡江回来,就像这大江的水,一去不回头。

4.《资治通鉴》 编年

司马光

5.略

第8课

狄青为将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②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作品:《梦溪笔谈》是我国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的传世著作。沈括在晚年用笔记文学体裁写成《梦溪笔谈》二十六卷,再加上《补笔谈》三卷和《续笔谈》,共列有条文六百零九条,遍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物以及冶金、机械、营造、造纸技术等各个方面,内容十分广泛、丰富,是中国科学史的重要著作。《梦溪笔谈》中所记述的许多科学成就均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称《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参考译文:宝元年间(宋仁宗),党项人(西夏)侵犯边塞,当时新招募的军队号称“万胜军”,没有经过什么战阵,一打仗就败北。狄青统军后,一天,把“万胜军”的军旗换给“虎翼军”(是打仗的劲旅)用,命令这些老兵出战。党项人望见军旗有“万胜军”字号,很不以为然,全军一直冲过来,被久经战阵的“虎翼军”打败,全被歼灭殆尽。此外,狄青在泾原时,曾经遇到敌众我寡的阵仗,他想一定要以奇制胜,就提前告知军士全都扔掉弓弩,都执短兵器,下令军人听到第一次钲声就停止前进,听到第二声就严阵而假装要跑的样子,钲声一停马上大叫前冲,士卒就按他的号令去做。与敌人相遇,还没交战,钲声马上响起,士兵都停止不动;第二声钲音响起,士卒都往后退。党项人大笑,互相说:“谁说狄天使(对狄青的畏称)勇敢啊?”钲声停止后,士兵突然冲前,西夏兵大敌,互相践踏死亡的不可胜计。

第9课 丁一士

15 [学习目标]

1、阅读《丁一士》,能够复述课文。

2、分析故事情节,理解、概括寓意并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3、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学习重难点]

分析故事情节,理解、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和独立创新地解读文言寓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导课。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今天我们将学习寓言《丁一士》。

(二)、检索文学常识(作者、作品、写作背景)

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说说自己学过或读过的寓言。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标注出你认为重要的生字词。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则寓言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复述课文大意

三:疏通文意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读后应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者提出自己的不明白之处,互相讨论解决。

2、结合生活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3、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请你从这两则寓言中各概括一个成语。

4、

(三)、交流合作、质疑问难。

通过以上学习,你还有哪些困惑,试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共同解决。

16

思考:这则寓言分别通过什么内容揭示寓意?

四:拓展延伸

1、译文

乡里有个叫丁一士的人,矫健敏捷,勇武有力,又学了搏击、超高越远的本领。两三丈高的地方,可以轻捷地一跃而上;两三丈宽的地方,可以轻捷地一跃而过。„„

后来路过杜林镇,碰见一个朋友,邀请他到桥边酒店中喝酒。畅饮之后,一同站在河岸上。朋友说:

“你能跳过这河吗?”一士随即纵身一跃而过。朋友招呼他再过来,于是他又应声跳回来。脚刚踏上河岸,没想到河岸本来就快要崩塌了,靠近水边陡直的地方袭开了一道缝隙,一士没有看见,误踏在上面,河岸崩塌了二尺左右,一士也随着掉进河里,被水流冲了下去。一土历来不会游泳,只是一个劲儿从波浪中往上跳,跳起来有好几尺高,但他只能直着住上跳,而不能跳往旁边靠近河岸,最后仍然落到水里。这样反复跳了好几次,一士就精疲力竭,再也跳不起来,竟被淹死了。

大凡天下的祸患,没有比有所倚恃更大了。自恃有钱财的人最终因为钱财败落,自恃有权势的人最终因为权势而败落,自恃机智的人最终因为机智而败落,自恃勇力的人最终因为勇力而败落。这是因为有所倚恃的人,常常敢去冒险的缘故。。

2、改动寓言情节后讨论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五:课堂检测

熟读课文后,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分)

(1)可翩然越也

越:

(2)岸崩二尺许

许:

(3)素不习水

素: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盖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

译:

3.作者年幼时见识的丁一士的本领是()(2分)

A、矫捷

B、多力

C、技击

D、超距

17 4.作者认为丁一士最终溺水而死的原因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1)越过(2)左右(3)向来,一向(共6分。每个2分。)

2、.大凡天下的祸患,没有比有所倚仗更大的了。(4分)

3、.D(2分)

4、.有所恃,则敢于蹈险故也。(3分)

第10课 《十三经》

教学目标:

1.了解十三经是指哪13部儒家经典?

2.六经的排列顺序有什么讲究?有哪两种不同的排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四书五经”指的是那些儒家经典呢?

二、学习内容:

儒家十三经,是指封建统治者先后将13部儒家书籍“法定”为“经”,形成了封建社会具有特殊地位的“十三经”。在今天,“十三经”作为反映先秦历史状况的古籍还有很大价值。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南宋硕儒朱熹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四书》,并为官方所认可,《孟子》正式成为“经”。

至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献确立了它的经典地位。清乾隆时期,镌刻《十三经》经文于石,阮元又合刻《十三经注疏》,从此,“十三经”之称及其在儒学典籍中的尊崇地位更加深入人心。《十三经》的内容极为宽博,

《周易》是占卜之书,其外层神秘,而内蕴的哲理至深至弘。

《尚书》是上古历史文件汇编,主要内容为君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记录。《诗经》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诗歌集,内分“风”、“雅”、“颂”三部分,“风”为土风歌谣,“雅”为西周王畿的正声雅乐。“颂”为上层社会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周礼》主要汇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期各国制度。

18

《仪礼》主要记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礼记》是秦汉以前有关各种礼仪的论著汇编。

《春秋》三传是围绕《春秋》经形成的著作,

《左传》重在史事的陈述,《公羊传》、《谷梁传》重在论议。

《论语》是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录。

《孝经》为论述封建孝道的专著。

《孟子》专载孟子的言论、思想和行迹。

《尔雅》训解词义,诠释名物,经学家多据以解经。

儒家文化在封建时代居于主导地位,《十三经》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其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广,是其他任何典籍所无法比拟的。最高统治者不但从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方针大计,而且对臣民思想的规范、伦理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导向,无一不依从儒家经典。儒家经典施于社会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了解和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不能不阅读《十三经》。

三、拓展活动:歌曲《在水一方》的歌词就是根据《诗经》中《蒹葭》一篇改编的。请你欣赏这首歌曲后,读读《蒹葭》一诗,感受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魅力。

四、作业:搜集《诗经》的优秀诗篇,体味经典的魅力。

第11课

《二十四史 》

教学目标:1.了解二十四史包括哪些?

2.知道二十四史发展的过程以及它的地位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它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此后又出现了二十多部纪传体史书,它们和《史记》并称“二十四史”。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下“二十四史”。

二 学习过程

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二十四史又是中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正史”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

19 马,以为正史。”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正史”一称即专指“二十四史”。按《四库全书》的规定,正史类“凡未经宸断者,则悉不滥登。盖正史体尊,义与经配,非悬诸令典,莫敢私增”。即未经皇帝批准,不得列入正史。

1921年,中华民国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重视历史的国家之一。我国民族有着忠实记载历史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使得我国在几千年来能够保存下大量的历史资料,史料之丰富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媲美的。这部《二十四史》,就是从汉武帝时起,到清朝乾隆年间止,经过历代史学家们编著积累而成的。

这套史书,总共3249卷,约有4000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可以说是我国的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编年大史”。《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包含着大量的历史资料。它不仅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而且还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的阶级斗争和人民的一部分真实生活情况;有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材料,更是触目皆是。

《二十四史》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是它都是出自封建史学家之手,存在很多问题。从隋文帝杨坚禁止私人修史以后,史书的编写完全由官府掌握。朝廷设官修史,一般都由当朝宰相监修。因此,歌颂帝王的文治武功,抹煞人民的作用和成就,歪曲阶级斗争的事实真相,丑化农民起义领袖的形象,用封建道德标准来褒贬人物等,比比皆是。历代的封建王朝,都妄图用修史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二十四史》里的史料,是被封建统治阶级挑选过的,有的甚至经过歪曲和篡改。我们今天利用这些材料的时候,必须谨慎,要加以分析和批判。

【二十四史的形成历史】

三国时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在中国古代,“二十四史”被称为“正史”。“正史”这个名称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当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以后,“正史”一称就被“二十四史”所专有,取得了“正统”史书的地位。

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脱稿,民国十年(1921年)大总统徐世昌以《新元史》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

20 12.《资治通鉴》

教学目标:

1、掌握《资治通鉴》的作者,年代,体例

2、了解《资治通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故事难点:了解《资治通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资治通鉴》

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纪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纪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二、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三、

写作背景介绍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宋神宗熙甯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这段悠游的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3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历经19年编辑完成。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谓,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成书不到2年,他便积劳而逝。《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司马光实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清代学者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四、地位与作用

首先它建立了编年体通史的规模,重振编年史体,因编年体自《春秋左氏传》后,地位渐受断代史所挫。《资治通鉴》不单改善了编年体的组织,增加了编年史体的数据,更重要的是把断代编年体改为通史编年体,这实在是史学史上一大创举,其亦是我国首部编年体通史。后世仿效者亦众,如南宋末年金屐祥作《资治通鉴》前编、李焘撰《续资治通鉴后编》、朱熹着《资治通鉴纲目》、清人徐干学编写《续资治通鉴后编》、最后有毕秋帆(毕沅)之《续资治通鉴》。

13.类书与《永乐大典》

教学目标:

21

1.

让学生了解类书的概念并自己搜索一些类书。

2.

了解《永乐大典》的内容编纂过程和它的价值。

3.

通过了解《永乐大典》的遭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百科全书为我们展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知识。其实,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开始编撰百科全书了。今天,我们就了解一些古代的百科全书的情况。

二学习新课

(一)类书

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并依内容或字、韵分门别类编排供寻检、征引的工具书。以门类分的类书有二:兼收各类的,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玉海》、《渊鉴类函》等;专收一类的如

《小名录》、《职官分记》等。以字分的类书,亦有二:齐句尾之字,如《韵海镜源》、《佩文韵府》等;齐句首之字,如《骈字类编》。

类书这一词在宋朝才出现,如宋太祖就喜欢看《太平御览》

(二)《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这一古代文化宝库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永乐大典》常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

说到《永乐大典》,不能不提到主持编纂这部典籍的两个大功臣:解缙和姚广孝。

解缙生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正是明太祖朱元璋刚刚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王朝的时候。明成祖朱棣很赏识他的才华,任用他主持过《太祖实录》和《列女传》的编纂。不过最让他名垂青史的,还是他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经历。

姚广孝生于元元统三年(1335年),苏州长洲人,比解缙年长34岁。姚广孝14岁就出家当了和尚,法名道衍。姚广孝被明成祖朱棣请出来主持纂修《永乐大典》一则是因为解缙编纂的《文献大成》(《永乐大典》前身)还是遵循儒家正统,没有兼收佛道之书;另一则是朱棣听说建文帝隐姓埋名在佛寺中,要通过姚广孝主持《永乐大典》编纂的机会,拉拢佛道信徒,以找到建文帝,根绝后患。

解缙等人在明成祖的全力支援下,果然不负嘱托,成功编纂出《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前后编纂过两次,第一次编纂开始于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由解缙、胡广、胡俨、杨

22 士奇等人负责,召集了147人,于次年完成了编纂工作。

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再命姚广孝、解缙等人重纂,这次因为采选的书籍众多,参与的朝臣文士、宿学老儒达到2,169人。

《永乐大典》完成后,明廷又在各地征召了大批缮书人进行描栏、清抄、绘图和圈点工作,人员数量现在已经无法统计了。

参与编修《永乐大典》人员的生活条件优裕,他们居住在离皇家藏书处文渊阁不远的崇里坊等地,由光禄寺早晚供给酒肴、茗果,还发给膏火费,官员参与编修的可以免朝,待遇十分优厚。当时有人就以“天下文艺之英,济济乎咸集于京师”来形容《永乐大典》编纂的盛况。

三 作业

课下同学们可以从图书馆借阅,也可以上网查找一下《永乐大典》,翻阅一下其中的内容,了解它的卓越成就。

23

第三篇: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七年级传统文化之《大学》教案

(2009-11-08 16:56:28) 转载

标签: 分类: 传统文化教案

宗教 《大学》 《四书集注》 朱熹 中国 教育

教学目标:

1. 借助工具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2.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3. 理解《大学》中的 “三纲”“八目”并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 重点: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难点: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一、导入新课

第一届世界儒学大会于2008年9月27日至29日在孔子的故里曲阜举办。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86个儒学研究机构的逾160位专家学者参会。儒学在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影响?今天我们就走进儒学经典作品《大学》,领略其中的奥义。

二、知识积累 1.了解文化背景

《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认为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学》在儒家思想学术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论述了儒家为学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则、方针、步骤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渐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唐代韩愈、李翱始把它看做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到北宋得到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成为了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

朱熹为《大学》作成章句,通过注释阐发己意,并将它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成一书,这就是《四书集注》。

《四书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绍熙元年,当时没有被封建统治者重视。元仁宗延祐年间复科举,官方规定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统思想文化中的地位。

原属于《礼记》中的《大学》,也从此获得了官方的正式认可与推崇,对古代教育,甚至整个中国社会、传统文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 .课题释疑

《大学》是体现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论文。 A.大人之学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 B.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朱熹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但却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大学》以相当成熟的理论思维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儒家人生教育的总体框架,构建了一个中国封建社会士人人生发展的宏观图式。全篇将道德修养和政治议论结合在一起,将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合而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体现。 2.《大学》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

如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请将文章中的类似论证整理出来,体会其中的逻辑关系,弄明白它们所说的道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个论述,先是由大至小,条目之间是条件关系:平天下必先治国,治国必先齐家,齐家必先修身,修身必先正心,正心必先诚意,诚意必先致知,致知必先格物。再由小至大,条目之间是因果关系: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条目之间脉络清晰,无论是由大至小的条件关系,或者是由小至大的因果关系,剖析深刻,逻辑严密。 本文论证特色:

总分式论证结构,层层推进,逻辑严密

3.《大学》的论述可谓“微言大义”,精微的言辞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这些深刻的道理,对现代人也是很有作用的。请以“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为例进行分析。

提示:这句话的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自己身上具备了美德,然后再要求别人拥有美德;首先要去掉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再去批评责备他人。也就是说,要提高别人的道德水平,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要求别人,首先要要求自己。 它体现了儒家重视注重内向用功、律己甚严的内省的修养方法。这种方法在现代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它告诫我们,不能要求别人甚严,而要求自己甚宽。这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一个部门内部的管理,都有着深刻的启示。

五、小结

本文介绍了儒学文化的主体“三纲”“八目”,两者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文章告诉人们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摆脱外在诱惑、困扰,真心诚意地培养高尚的情操,才能够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以提高,进而使自己家庭关系符合人伦道德,并最终完成为国建功立业、使天下太平的伟大理想。

七年级传统文化之《中庸》教案

(2009-11-09 11:35:52) 转载 标签: 分类: 传统文化教案

教育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庸》的写作背景及作者 2.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 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名句 难点: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作家作品常识积累

1、《中庸》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早在西汉时代就有专门解释《中庸》的著作,《汉书?艺文志》载录有《中庸说》二篇,以后各代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相沿不绝。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朱熹的《中庸章句》,他把《中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中庸》被推崇为“实学”,被视为可供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成为后世读书人求取功名的阶梯。

朱熹认为《中庸》“忧深言切,虑远说详”,“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章句?序》)并且在《中庸章句》的开头引用程颐的话,强调《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都是实用的学问。善于阅读的人只要仔细玩味,便可以终身受用不尽。

2、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二、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三、课内阅读: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四、拓展讨论: 什么是"中庸"精神实质? 你心目中的“中庸”是什么呢?学完本课,你的感想是什么呢?你认为“中庸之道”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参考:所谓"中庸之道",其实就是君子之道,就是君子模范遵守社会规则(原意还应该包括"天道"即自然法则)之道. 儒家哲学注重的是人的自身修养,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提倡人要到达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境界。在我看来,它是做人的完美境界。 具体的思想是: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朋友之间真诚守信用。为官者要清廉爱民。做人有自知之明,尽份内事。统治者要仁政爱民。对待其它人要博爱。对待上司要忠诚。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尊重知识。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追求的是理想人格——圣人。

儒家哲学的思想精髓是“中庸之道”。所谓中:即不偏不倚;庸:即平常。 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尚中”是中庸的逻辑起点,“时中”是中庸的内在本质,“中正”是中庸的规范准则,“中和”是中庸的理想目标。“尚中”的基本内涵是“无过无不及”,“时中”的基本内涵是“无可无不可”,“中正”的基本内涵是“礼义”,“中和”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其中,“尚中”观念为传统所固有,为孔子所继承。“时中”、“中正”及“中和”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尚中”观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

中庸之道是目前全世界最为重视的合理主义。它注重人在处世的行为及态度上的“适度”。要求人们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和心态,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辨察、修正其中的丑恶,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以求在为人处事上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中庸之道的关键是对人的思想及精神世界的构建,重在时时刻刻对人的灵魂进行洗礼,让灵魂保持纯洁、高尚以及正直! 中庸不是教人软弱,而是教人自立、自强、自信、自息! “中庸之道”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完美境界,所以它是无法达到的,但是可以无限地接近。

五、中庸的主要原则

(1)慎独自修(2)忠恕宽容(3)至诚尽性,请围绕其中一点谈自己的理解。

六、知识延伸: 《中庸》名言积累

1、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译文】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自然形成的禀赋叫做人性,遵循各自的人性叫做道,修明并推广这些道叫做教化。

4、 君子和而不流。

【译文】所以君子性格平和而不随波逐流。

5、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译文】有的人天生就知道这些道理,有的人通过后天学习知道了这些道理,有的人则是遇到困惑之后,经过磨难才知道了这些道理,无论是哪种情况,他们最终了解这些道理的结果是一样的。

6、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七年级传统文化之《论语》教案

(2009-11-09 11:33:38) 转载 标签: 分类: 传统文化教案

教育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1. 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

2.重点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及“朝圣”,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跪拜、跋涉着的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向圣地麦加前行的浩荡壮观情景,还有电影《红河谷》那一老一少一步一拜朝前走令人震撼的一幕。而在我国人们也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同学们知道它的缘故吗?

作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板书文题),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为儒家的重要经典。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冶天下”之说。而在国外,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全美第7所孔子学院、新英格兰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于20日在美国麻州大学正式揭牌成立。

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去聆听先哲的教诲。

二、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简介:

1.孔子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人物。老百姓叫他做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子,历人皇帝给他加过许多封号,其中以“大成至圣文宣王”最显赫,以“至圣先师”最为人们所熟悉。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出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更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了一整套仁学理论,创立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富有人文特色的哲学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在中国哲学的总体面貌,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2.《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三、教师讲述孔子二三逸事,鼓励学生及时点评:

(一)孔子带着弟子去齐国。路上听见有哭声。孔子对弟子说,这人的哭声不像是家里死人。上前问哭者。哭者说,我从小就好学,游遍列国后返回家乡,可双亲已经过世。往而不来着,年也;不可再见者,亲也。说罢哭者就跳河自杀了。孔子对弟子们说,小子们记住此事,要引以为戒。从那以后,孔子的弟子告辞归家的达人数到30%。

(二)孔子带弟子去郑国推销自己的政治观点,但是与弟子失散了。孔子独自一人站在东门外。有人对子贡说,东门外有一人焉,其长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颡,其头似尧,其颈似皋陶,其肩似子产。可是腰以下,比禹短三寸。如丧家犬一样失意不得志。子贡将这些话告诉孔子。孔子显出高兴的样子,又叹了口气说,他表述的形状未必准确,可我的神色确实是象丧家犬啊。然乎哉!然乎哉!

(三)孔子东游路上,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论。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在早晨离我们近,中午离我们远。因为,太阳在早晨象车子的顶篷那样大,而中午则象盘子那样小。另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在早晨离我们远,中午离我们近。因为,早晨凉快,而中午热。孔子也不能判断谁说得对。两个小孩说:“谁说你知识渊博?”

(四)孔子被围困在陈国与蔡国之间,整整10天没有饭吃。有时连野菜汤也吃不上,真是饿极了。学生子路偷来了一只煮熟的小猪,孔子不问肉的来路,拿起来就吃;子路又抢了别人的衣服来换了酒,孔子也不问酒的来路,端起来就喝。可是,等到鲁哀公迎接他时,孔子却显出正人君子的风度,席子摆不正不坐,肉类割不正不吃。子路便问:“先生为啥现在与在陈、蔡受困时不一样了呀?”孔子答道:“以前我那样做是为了偷生,今天我这样做是为了讲义呀 ” 。

(五)鲁国以前有条政策,是说如果鲁国人到其他国家去,发现有鲁国的奴隶的话,那就帮他赎身,然后回鲁国找国家报销.

一天,子路帮个鲁国奴隶赎身后,就说不要国家报销.然后人们都称赞他品格高尚.但是孔子却把子路找来骂了一顿,说他应该找国家报销.子路不解,说那样就不是高尚品格的表现了.孔子说:你这样做的确能显示你的品德高尚.但是你有没想到,如果以后再有人帮奴隶赎身,就会有顾忌:若不找国家报销,就能显示品格高尚,但是自己的钱没了还是很心痛.如果找国家报销,那就显得自己品德不高尚了.那在进退两难时候会则么做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到奴隶就不帮他赎身,当作没看见,就不会有进退两难的困难了.但是奴隶就不会被拯救,更多的奴隶会继续处于苦难当中.所以你应该去报销.

(六)孔子在十七岁上,死了母亲。依照当时的习俗,母亲是应该和父亲合葬的。可是孔子不知道父亲葬在哪儿,他于是把母亲的棺材暂且停在一条叫“五父之衢”的街上。五父是五个老人的意思,衢就是街,如果是现在的北京街名,大概就叫什么“五老胡同”了吧。孔子这时还是一个少不更事的青年,虽然小心谨慎,但人事经验是不多的。他单纯地想到有机会就该出一出头,同时他也觉得自己已经有一些本领了。有一次,鲁国的贵族季氏欢宴名流,这位十七岁的居丧的孔子便穿着孝服跑去了。季氏的家臣阳虎向他喝道:“我们请的是有地位的人,并不招待叫花子。你走吧!”孔子便只好退了下来。经过这一番挫折,孔子更发愤了。过了三四年,他的道德修养和各种才能,一天比一天进步,虽然年轻,却已出了名。。由于刻苦学习,孔子逐渐成了博学多能的人。在他住宅的附近有一条街叫达巷,达巷里的一个老百姓就这样说过:“孔子这么渊博,他会的玩意儿我们简直叫不上名堂来。”孔子听见了,便谦虚地说:“我会什么呀?我会赶车罢了。”原来在这时有六种本领是一个全才的人必须具备的,这就是:礼节,音乐,射箭,赶车,识字,计算。在这六种本领里头,赶车是被认为最低下的,所以谦虚的孔子只承认了这一桩。

四、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如何评价孔子的言行和观点?从古至今人们对孔子有哪些评价?

五、 布置作业:

1、 认真背诵《论语》中的精彩片段。

2、 根据对孔子的了解,写一篇和孔子有关的人物传记以及一段颁给孔子的颁奖词。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教案

《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教案

七年级传统文化之《孟子》教案

2010-11-01 17:00:16| 分类: 【教学资料】 | 标签:孟子 孔子 乱世 论语 儒家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风和日丽《七年级传统文化之《孟子》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

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

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

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学难点:

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

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 法:读析、质疑、合作讨论、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孔子和孟子都身处乱世,但都没有仅仅追求个人的幸福。他们认为任何人都必须并且只能在社会生活中完成他自身的价值,这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以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值得我们永远去学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专题——天下国家,《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二、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诗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三、背景介绍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

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

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历代为《孟子》作注释比较重要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的焦循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义》一书,是集大成的著作。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

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四、孟子的名言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五、合作探究

你怎样看待孟子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论断,希望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生活动)

六、作业:

搜集关于《孟子》的内容与故事

1.了解《戒子歆书》的写作背景及作者 2.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 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名句 难点: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刘向是沛县人,是刘邦的同父兄弟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是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先后担任过谏大夫、宗正、光禄大夫、中垒校尉等职。他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有《新序》、《说苑》、《列女传》、《五经通义》、《刘中垒集》等著作传世。

二整体感知

刘向、刘歆这一对父子的相同之处如此之多,而相异之处也是这样巨大,真是绝无仅有的特例。其一,虽然都是蒙受祖荫,加之天生聪颖,两个人都是少年得志,学问渊博,官运亨通,但刘向为人低调谦和,而刘歆则锋芒慑人;其二,学问上,刘向崇尚今文经学的《梁传》,而刘歆则是古文经学的代表,推崇古文《左传》;其三,刘向对汉家王朝忠心耿耿,誓死效忠,而刘歆则成为王莽篡汉的帮凶,成了刘汉王朝、宗族的罪人。以结局来看,二人虽然都成为学问大家,一代宗师,但刘向得以善终,而刘歆以73岁高龄国破家亡,被迫自尽。

这封家书是刘向于刘歆初登仕途、出任黄门郎时写的。“受福则骄奢,骄奢则祸至”,这个警告可以说来得并非不及时。刘向还列举了春秋时代齐顷公的典故,来说明“吊者在门,贺者在闾”,“贺者在门,吊者在闾”的道理。告诫刘歆在“新拜皆谢,贵人叩头”之时,一定要谦虚谨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只有这样才能免除祸患。所谓“知子莫若父”,刘向应该是个目光精准的人了吧,但刘歆听进去了吗?

刘歆是个聪明人,不过,政治上的不得意和屡遭挫折,扭曲了他的心态。他苦苦反思的结果不是要让自己做一个淡泊明志、潜心为学的人,而是决定不择手段谋求功名利禄。当时学者扬雄不愿与王莽同流合污,潜心著述,以至“家素贫”,“时人皆忽之”。刘歆劝扬雄说:“空自苦!今学者有禄利,然尚不能明《易》,又如《玄》何?吾恐后人用覆酱瓿也。”一句话,把自己庸俗势利的腐臭气息暴露无遗。

三课外拓展

读《塞翁失马》回答问题:

《塞翁失马》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哲理? 《塞翁失马》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哲理?

要说明“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58章)这两句话的,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事情的好坏可以转化,要辨证地看待事物。

好事变坏事或坏事变好事,都是要在一定的条件下。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条件。

四、小结

五、课外阅读

诸葛亮《诫子书》和司马光《训俭示康》。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②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③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设计

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

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导入

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学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诵读课文

教师教读

(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过渡)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复述,为疏通课文打好基础。学生四人小组复述,也可以全班交流复述。

疏通文意

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教师要提示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导学

① 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质疑、讨论、解疑,教师巡回指导。

② 要求学生写下讨论笔记。把研讨中有代表性的和有难度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提出。全班讨论,得出结论。必要时,教师加以点拨。(可不必考虑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教师灵活把握,如重点问题尚未提出,可由教师提出。)

《咏雪》问题组:(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

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b.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c.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多媒体投影下大雪的画面(让学生观察画面,再讨论分析。)

d.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教师导学]

以上的学习,同学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得很好。运用以上的学习方式学习下一篇,希望同学们的收获更大。

《陈太丘与友期》问题组:

a.文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b.“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c.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d.多媒体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指出其待人接物的一些错误,如无条件,可让学生讨论:家里来了客人,家长不在家,你是怎样接待的?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作业

① 完成课后练习

②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查阅《世说新语》,讲给其他同学听。

小结

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所学知识的运用,是这节课的重要的内容。阅读浅易日文言文,积累文言词语,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原文):宝元中,党项犯塞,时新募“万胜军”,未习战阵,遇寇多北,狄青为将,一日,尽取“万胜”旗付“虎翼军”,使之出战。虏望其旗,易之,全军径趋,为“虎翼”所破,殆无遗类。又青在泾原,尝以寡当众,度必以奇胜,预戒军中尽舍弓弩,皆执短兵器,令军中闻钲一声则止,再声则严阵而阳却,钲声止则大呼而突之,士卒皆如其教。才遇敌,未接战,遽声钲,士卒皆止;再声,皆却。虏人大笑,相谓曰:“孰谓锹天使勇?”时虏人谓青为“天使”。钲声止。忽前突之,虏兵大乱,相蹂践死者,不可胜计也。

(译):宝元年间(宋仁宗),党项人(西夏)侵犯边塞,当时新招募的军队号称“万胜军”,没有经过什么战阵,一打仗就败北。狄青统军后,一天,把“万胜军”的军旗换给“虎翼军”(是打仗的劲旅)用,命令这些老兵出战。党项人望见军旗有“万胜军”字号,很不以为然,全军一直冲过来,被久经战阵的“虎翼军”打败,全被歼灭殆尽。此外,狄青在泾原时,曾经遇到敌众我寡的阵仗,他想一定要以奇制胜,就提前告知军士全都扔掉弓弩,都执短兵器,下令军人听到第一次钲声就停止前进,听到第二声就严阵而假装要跑的样子,钲声一停马上大叫前冲,士卒就按他的号令去做。与敌人相遇,还没交战,钲声马上响起,士兵都停止不动;第二声钲音响起,士卒都往后退。党项人大笑,互相说:“谁说狄天使(对狄青的畏称)勇敢啊?”钲声停止后,士兵突然冲前,西夏兵大敌,互相践踏死亡的不可胜计 -- 《祖逖传》译文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逖少孤,性豁荡,不修仪检。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每至田舍,辄称兄意散谷帛以赒贫乏,乡党宗族以是重之。后乃博揽书记,该涉古今,见者谓逖有赞世才具。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就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京师大乱,逖率亲党数百家避地淮泗。以所乘车马载同行老疾,躬身徒步,药物衣粮与众共之,又多权谋,是以少长咸宗之。达泗口,元帝逆用为徐州刺史。逖以社稷倾覆,常怀振复之志。时帝方拓定江南,未遑北伐,逖进说,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

屯于江阴,起冶铸兵器,得二千余人而后进,遂克谯城。逖镇雍丘,数遣军要截石勒,勒屯戍渐蹙。勒又遣精骑万人距逖,复为逖所破,勒镇戍归附者甚多。逖爱人下士,虽疏交贱隶,皆恩礼遇之,由是黄河以南尽为晋土。

逖躬自俭约,劝督农桑,克己务施,不畜资产,子弟耕耘,负担樵薪。又收葬枯骨,百姓感悦。石勒不敢窥兵河南,使成皋县修逖母墓,因与逖书,求通使交市。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

(《晋书·祖逖传》)

【译文】

祖逖字士雅,范阳遒县人。祖逖少年时父亲去世,他性格豁达,不修习仪表。但他轻视财物看重义气,为人慷慨有气节,每到农家,就托称哥哥的心意散发谷物布帛来接济贫困人家,乡间宗族的人们都很敬重他。后来他就博揽群书,多涉猎古今史实,见到他的人都说他有治国的才干。他与司空刘琨同任司州主薄,两人志趣相投,共卧就寝。半夜听到野鸡啼叫,祖逖用脚把刘琨踢醒,说:“这鸡鸣不是坏声音呀。” 于是起床习舞剑艺。

比及京城洛阳发生变乱,祖逖率领亲族数百家避难到淮河、泗水地区,他用自己所乘坐的车马收载一同逃难的老人和病人,自己步行。所带的药物和衣服粮食与大家共同分享,祖逖很有计谋,因此老少都以他为首。到达泗口后,晋元帝司马睿任命他为徐州刺史。祖逖因为西晋政权遭颠覆,常常怀有振兴复国的大志。当时晋元帝正在拓展平定江南地区,无暇北伐,祖逖就进言,元帝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并提供可供一千人吃的粮食和三千布匹,但不提供盔甲武器,让他自己招募士兵。祖逖就带领着先前同流亡来的部属几百户乡亲一起渡过长江,船到江心,他用船桨敲击着发誓说:“我不能扫平中原而再来渡过这条江的话,就像大江流逝不能复反。”他言辞形容慷慨壮烈,大家都为之慨叹。

祖逖屯兵江阴,发起冶炼铸造兵器,又招募了两千多新兵,然后进发,随后攻克了谯城。祖逖镇守雍丘,多次派遣军队拦截石勒部属,石勒屯兵戍守的地盘日渐狭小。石勒又派遣一万精锐骑兵来抗拒祖逖,再次被祖逖打败。石勒手下镇守戍卫的士兵归附祖逖的很多。祖逖亲爱众人礼贤下士,即使关系疏远地位低下的人,都以恩礼相待。因此黄河以南地区都成了晋朝的土地。

祖逖自己生活俭朴,奖励督促农业生产,自我节省尽量资助他人,不积蓄私有财产,他的子弟辈从事农耕打柴。他又为死者收葬枯骨,百姓感动高兴。石勒不敢出兵到黄河以南,命人在成皋县修祖逖母亲的坟墓,并写信给祖逖,请求互通使节和互市贸易。祖逖不回书信,但听任双方互市,获利十倍,因而官方、私家都富足起来。兵马日益强壮。

第四篇: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2

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第1课入孝出悌

【教学目标】

1. 借助工具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2.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3.联系生活实际,真正悟透“孝悌”的含义,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重点: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词汇及重要意义。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难点: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讨这些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让学生认识“孝”

可以利用教材中“历史镜鉴的故事或学生可感知的身边故事引入课题。可以进行课堂讨论,分小组交流彼此对“孝”的感受和理解,并谈谈自己是如何在生活中付诸行动的。之后各组推选代表进行总结,在课堂上交流。

二、了解中国的孝道、孝文化

1. 走进经典

利用好教材所给的经典章句,同时补充与之相关的经典文本,帮助学生理解大意。 让学生做到学习经员与修身为本相结合,了解道酸主题,并在心中有所触动,且能反馈于行动之中,是我们的终极目的。

(1)反复诵读,以小组为单位,疏通大意,谈谈自己的理解。

(2)“记忆之星”评比,看看谁记得快而准。

(3)就所读所悟补充自己的储备,并可以由此引发更深层的探讨。

(4) 学生提出质疑之处,先让学生彼此进行解答,之后由老师补充,解决问题。

(5) 教师给出几组体现生活现象的主题图片或文段, 学生来总结弘扬孝道的重要性。

2.拓展延伸

(1 ) 学生活动: 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体验、所见所闻等,谈谈孝在社会发 展中所起的作用,如“最美孝心少年”的评比等。

(2)教师提出问题,引发探讨:①你如何评价“二十四孝”的传说故事?设计意

图是让学生辩证地看待孝, 认识真正意义上的孝文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同时也

要辨别伪孝给社会带来的消极作用。 ②独生子女如何理解 “悌” 的含义?

3.小结

教师补充齐鲁孝文化资源: 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给学生补充, 既可以是讲故事、 播 放视频的形式,也可以是文字材料的方式等。

教师总结: 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已传承了几千年, 孝道文化在中国历

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 从个体来讲, 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 。 通过践行孝

道, 每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得到完善。 失去孝道, 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 。 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 可以实现长幼有序, 规范人伦秩序, 促进家庭和睦。 蕴藏在孝道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 在历史的发展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为维持社会稳定和国 家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

孝,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不仅是一种“善事父母” 的日常伦理意识、规范和实践,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是整个中华文化的首要精神, 其影响既深且远 。

三、思考践行

l.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些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D)。谈一谈,你准备怎样做?

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

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2.以小组为单位,拍身边的感动,并进行展示。

活动形式: 让学生以报告的形式, 写出自己小组的拍擬意图, 并配图介绍镜头下的 “孝” 。 当然, 也可以是一个学生长期在家庭生活中有关孝道的点滴细节记录。

展示方式: 可以是瞬问镜头的展示, 可以是图文并茂的形式, 也可以是纪录片、微电影的方式, 甚至可以是访谈录的方式等 。

2. 联系白身思考,你有无兄弟姊妹?你是如何践行“悌”的?

第二课

博学于文

【教学目标】

1.流畅、准确地诵读,将经典熟记于心。

2.借助注释和大意理解文本内涵,学习古人的刻苦精神。

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内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用终身学习的态度和博大精深的学识,为将来立足于社会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今中外关于学习的故事很多,可选择引入,告诉学生:人生重在学习,学习是 成长的基础;要广博地学习,同时要讲求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二、教学过程

1.走进经典

在这一环节中,利用好教材所给的经典章句,同时补充与之相关的经典文本,帮 助学生理解大意,充分感知“好学”这一道德主题的要求。 (1)反复诵读,以小组为单位,疏通大意,交流心得体会。 (2)“记忆之星”评比,看看谁记得快而准。

(3)联系过去所学,分析本课的四则经典是从哪些方面教导我们学习的。 (提示:四则经典都兼具了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4)学生提出质疑之处,先让学生彼此进行解答,之后老师来补充,解决问题。 (5)思考:通过四则经典的学习,我们得到了怎样的启发?让学生充分思考、表达。

2.拓展延伸 (1)学生活动

①讨论:小组讨论,看看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身上有没有展现出与本课所学相符的 品质,分别对应哪一则章句所表达的哪一种品质。小组讨论之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 交流。

②论文答辩:选择教材中的任意一则章句,做深入性的理解与阐述。 ③辩论赛:博学与专精,哪个更重要? ④给出一组古代名人的书高名称,猜一猜这些名称有何用意;给自己的书房起一 个名字,并说明理由。

6姓名中的学习。你身边有没有同学的名字与学习有关?这些名字的含义是什么试着说一说。⑥古代勤奋博学故事接龙。 (2)教师提出问题,引发探讨。

问题:以下章句分别对应孔子的哪些教育理念? B)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D)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A)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C)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A.谦虚好学B.兴趣使然C.学习方法D.学思关系 3.小结

(1)“博学”指的是知识面广,程度深。只有掌握的知识多了,广了,才能称之为 博学。一个博学的人,必定也是一个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人。但是,博学离不开思 考,只有背学习又勤于思考,才能学问丰富、知识渊博。

(2)先博后精,先知后深。博是前提,精是发展,博精并存。孟子说:“学者之所 以要广博地学习,并把所学的内容详细说明,是为了将来融会贯通以后,可以回过头 来用它说明最精要的原理。”

(3)新时代对博学提出新的要求。21世纪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学贯 中西、博古通今,还要文理兼备。

(4)与博学的人交往。与喜欢阅读的人交往,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这样能给你 更多阅读的灵感,并让你知道哪些书更受欢迎。

三、思考践行

古今中外许多卓有成就的专家、学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博览群书。博览群书 并不单纯地仅仅表现为“读”,更不是不讲方式方法的“苦读”。相反,博览群书要更 讲究方式方法,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丰富和广泛的知识。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大诗人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宋代的玉安石是杜甫的崇拜者,他编《四家集》时将杜甫列为第一。有人问道:“老杜诗何故妙绝古今?”王安石答道:“老杜固尝言之矣。”对方不大明白,王安石大声地吟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两句诗是杜甫37岁写的,他不仅读万卷书,而且能“破”而取神,这种破卷取神的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读书,不局限于他自己专门研究的领域,而是对各门与生物学相关的学科,甚至生物学以外的各种书刊、资料都有极大的兴趣,这对他创立进化论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材料二:

我国语言学家吕叔湘认为,“读书人”应该读三类书,首先是“有关自己专业的 书”,因为它们是一个专业人员的立身之本。第二奏书是“与专业有关的其他门类的书”,这类书对于开拓思路、增长见识、加深情养、提高理解和判断力是很有好处的。第三类书精是“做一个现我中国人的必读之书”。每个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都应试了期自己的民族,以观民族路久的思想、文化、科学史,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以及在这种时代环境里萌生的各种新技术、新思潮和新文化。

美国作家打南道尔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自己的知识结构。他通过作品《福东摩斯探案》中主人公福尔摩斯之口告诉我们:人的脑子本来像一间空空的小阔楼,应该有选择地把一些家具装进去,只有傻瓜才会把他造到的各种各样的破烂儿一股脑儿装进去。这样一来,那些对他有用的知识反而被挤了出来或者,最多不过是和许多其他的东西捧杂在一起。因此,在取用的时候也就感到困难了。”

材料三:

宋代诗人陆游,终生酷爱与书相伴,他曾说自己“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 叹,未尝不与书俱”。但他读书虽多,但很会选择。一是有目的地读。为了研究杜甫的见解。他选择了有关书籍数本,专心致志地攻读。他曾在《老学庵笔记》中,记录了研究二是系统地读。他从小立下大志,用祖父陆细“映月读书”的精神范励己。少年时,读古人的诗歌;青年时,读“上世遗文”至“先秦古文”,“蛋读夜思不止;后来又把《六经》《左传》《离骚》等历代重要著作,都有计划、有选择读完。

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认为,读书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自己所需要的读物。他在该到读《死魂灵》一书时,说这本书不是读一遍就能了解读第

二、第三遍时,还完全像读一本从来没有读过的书那样,可以说读一遍有一遍收获。

请思考:

这些材料与本课章句的主旨有什么相通之处?

第三课

仁者爱人

【教学目标】

1. 准确流畅地朗读经典选文,背诵经典章句。

2.借助注释和大意理解选文意思,用心体会儒家的仁爱思想。 3.生活中做到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仁爱共济,立己达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一则故事《吴枯赠衣》。

关枯是东汉人,年轻时在家多的水边一边放猪,一边读书,生洁很贫困。后来他做了胶东地区的长官,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仁爱清廉。

有一次,负责收税的下属孙性,偷偷地多放了百姓一点儿钱,给父亲天了一件新衣柔。孙性的父亲知道衣我的来历后,把他确写了一顿:“吴长官是多么好的一个人,色你怎么忍心瞒着他干这种事?”然后通着儿子去自首。孙性又羞憾又害怕,最后还是拿统着衣术去自首了。在办公大变里,吴枯看到孙性局促不安的样子,就让身边的人都退交下,然后说:“现在没有别人了,有什么事,就告诉我吧。”化孙性支支香香地把事情讲了一遍。吴粘听完,严肃地说:“你私自收钱,应当严厉处河!”孙性一听,吓得“扑通”魂倒在地。吴枯见状,语气支得温和起来,说道:项“你现在能知错就改,难能可责,以后千万别再犯这种错误了!你应该感谢你父亲,也李代我谢谢他老人家。”书随后,吴枯拿出自己的钱,连同那件衣震交给孙性,嘱咐道:“把这些钱退给老百姓。这件衣服,就以我的名义送给你的父亲吧。”孙性被吴枯的仁息感动了,以后再也未犯其他过错。

学生讨论之后,让他们对照课本,熟读文本所选经典章句,看是否与刚才讨论的问题相契合。

二、走进经典

1.学生反复诵读,根据注释和大意硫通文意。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问题。 2.学生针对章句理解提出问题,老师与学生共同解决。

3.结合社会现象,针对文本,学生各打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 4.给出与文本有关联的其他段落,对比分析: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战?”颜渊曰:“请问某目。”子日 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匆动。”

概括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核心思想是“仁”和“礼”)

三、历史镜鉴

1.学生分享仁者爱人的历史故事或名人故事。 2.齐鲁大地上又有哪些仁者爱人的故事? 3.生活中有哪些让我们感到温暖的有关善良仁爱的事例,又有哪些事情 感到不快甚至厌恶的呢?我们今后应该怎样将仁爱思想付诸行动? 4.说说儒家所倡导的仁与礼的内涵,并分析礼与仁的关系。

仁是儒家为人类生活确立的最基本的和最高的道德原则,仁即爱人,也就 爱的精神协调人际关系,并由此解决社会问题。礼即礼仪,即社会政治秩序。 仁与礼的关系:仁是思想,礼是内容;仁是内核,礼是仁的具体而现实实的反应。仁与礼必须相结合,礼才有价值。没有仁的礼是虚假,没有礼的仁则是野弹。

四、拓展延伸

1. 如果你家要开店铺,你会给自家的牌照上写什么呢?说说理由。

2. 《论语·乡党》:“艇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则句读为:“概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两则含义有何不同?这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为人处世有什么启发?

五、思考践行

1. 每年有一些青年优秀人才经过培训,作为全职教师输送到我国教育资源既乏地 区,从事为期一年以上的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帮助当地学生和社区实现在教育上的突破性发展。

假如你上大学的表哥要去支教了,你准备给他怎样的建议,让他不虚此行呢?

2.这个假期,学校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做“爱心传递”的公益活动,你打算做什 么?又该怎样做呢?

第五篇:七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孙子兵法(定稿)

《孙子兵法》三章

教学目的:领略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国古代军事家的人格魅力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不战而屈人之兵》

一,了解孙武和孙子兵法

二,诵读课文,理清文意

【原文】

【翻译】孙子说:大凡指导战争的法则,(使)敌国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差一些;(使)敌人全军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军就差一些;(使)敌人全旅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旅就差一些;(使)敌人一卒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卒就差一些;(使)敌人一个伍全部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伍就差一些。因此百战百胜,并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不战而使敌人降服的,(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

三,探究:孟子认为,统治者如果用武力去征服天下,其结果只能是“缘木求鱼”。结合上

文,谈谈你对孟子观点的认识。

四,直面人生:战争真的无法避免吗?请你发表一下对战争的看法。

六,小结

第二课时《进不求名,退不避罪》

翻译: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

译文:所以根据当时的情况确有打胜的把握,就算国君下令不要打,也要坚持开战;根据当时的情况不能取胜,就算国君下令要打,也要坚持不战。将领不为谋取名利而前进,不为躲避罪罚而后退,只把民众的利益放在心上,以有利于国家为最高原则,这才是国家的宝贵人才。

第三课时《视卒如子,而不可骄》

翻译:对待士卒像对待婴儿,士卒就可以同他共患难,对待士卒相对自己的儿子,士卒就可以跟他同生共死。如果对士卒厚待却不能使用,溺爱却不能指挥,违法而不能惩治,那就如同娇惯的儿女,是不可以用来同敌作战的。

上一篇:七年级上册道法知识点下一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题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