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

2022-10-11

第一篇: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

2017最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文

第9课

三峡郦道元(南北朝)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同:泝;暮到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巘写作:山献)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注释

(1)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略无:毫无,完全没有。阙:通“缺”,空缺。 (3)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非:不是 (5)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8)沿:顺流而下(的船)。溯: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的时候。王命:皇帝的圣旨。宣:宣布,传达。

(10)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名,在重庆奉节县东。朝:早晨 (11)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

(12)虽:即使。奔:奔驰的快马。御:驾着,驾驶

(13)不以:不如。此句谓和行船比起来,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或为“以”当是“似”之误。(见清赵一清《水经注刊误》) 疾:快。 (14)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绿潭:碧绿的潭水。 (1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6)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绝:极。巘:高峰

(17)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飞漱:急流冲荡。漱:冲荡。 (18)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19)良:实在,的确,确实。 (20) 晴初:(雨后或雪后)天刚刚放晴的时候。霜旦:下霜的早晨。

(21)属引:连续不断。属(zhǔ):动词。连接。引:延长。凄异:凄凉怪异。

(22)哀转久绝:悲哀婉转,猿鸣声很久才消失。绝:消失,停止。转:通“啭”鸣叫。 (23)巴东:汉郡名,在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24)三声:几声。这里不是确数。 (25)沾:打湿。 (26) 裳(cháng):衣服。

第10课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南北朝)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夕日 一作:阳) 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注释

1.答:回复。谢中书:即谢微(一说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2.山川:山河。之:的。 3.共谈:共同谈赏的。 4.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5.青林:青葱的树林。翠竹:翠绿的竹子。 6.四时:四季。俱:都。 7.歇:消。

8.乱:此起彼伏。

9.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10.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竞相跳跃。 11.实:确实,的确。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12.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文学家。

13.复:又。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异。

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苏轼(宋代)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注释

选自<<东坡志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市南。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当者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解:把系着的腰带解开。 欲:想要,准备。 月色:月光。 入:照入,映入。

户:堂屋的门;单扇的门。 起:起身。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行:出行。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想到。无与为乐者,没有可以共同交谈(游乐或赏月)的人。者:……的人。 遂:于是,就。 至:到。 寻:寻找。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寄居承天寺。 亦:也。 寝:睡,卧。 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于:在。中庭,庭院里。

空明:清澈透明。

藻荇:泛指生长在水中的绿色植物。藻,藻类植物。荇,荇菜。这里借指月色下的竹柏影。 交横(héng):交错纵横。

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这里解释为‘原来是’。 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盖……也:原来是。) 为:动词。做。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但,只(是)仅仅。 闲人:闲散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首先“闲人”指具有情趣雅致,能欣赏美景的人。其次“闲人”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苦闷心境。 耳:语气词,“罢了”。

第11课

与朱元思书吴均(南北朝)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注释

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风烟,指烟雾。俱,全,都。净,消散尽净。 3.共色:一样的颜色。共,一样。

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从,顺,随。 5.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6.自:从。 7.至:到。

8.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9.独绝:独一无二。独,只。绝,绝妙。 10.皆:全,都。

11.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 12.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3.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4.急湍(tuān):急流的水。急,迅速,又快又猛。湍,水势急速。

15.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甚,胜过,超过。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6.若:好像。 17.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18.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

19.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负,凭借。竞,争着。上,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20.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向高处伸展。邈,向远处伸展。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 21.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指,向,向上。 22.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23.激:冲击,拍打。 24.泠(lí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25.好:美丽的。

26.相鸣:互相和鸣,互相鸣叫。

27.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

28.蝉则千转(zhuàn)不穷: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则,助词,没有实在意义。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千”与下文“百”都表示很多。转,通“啭”鸟鸣声。这里指蝉鸣。穷,穷尽。

29.无绝:就是“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绝,停止。 30.鸢(yuān)飞戾(lì)天:出自《诗经·大雅·旱麓》。老鹰高飞入天,这里比喻追求名利极力攀高的人。鸢,俗称老鹰,善高飞,是一种凶猛的鸟。戾,至。

31.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息,使……平息,使动用法。

32.经纶(lún)世务者: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经纶,筹划、治理。世务,政务。 33.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窥,看。反,通“返”,返回。

34.横柯(kē)上蔽: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蔽,遮蔽。

35.在昼犹昏: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昼,白天。犹,好像。

36.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疏条,稀疏的小枝。交映,互相遮掩。交,相互。 37.见:看见。

38.日:太阳,阳光。

第12课唐诗五首

黄鹤楼 / 登黄鹤楼崔颢(唐代)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 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2.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3.乘:驾。 4.去:离开。 5.空:只。

6.返:通返,返回。

7.空悠悠:深,大的意思 8.悠悠:飘荡的样子。 9.川:平原。

10.历历:清楚可数。

11.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12.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13.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

上鹦鹉,故称鹦鹉洲。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14.乡关:故乡。

使至塞上王维(唐代)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 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注释

⑴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

⑵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⑶属国:有几种解释: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的《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⑷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⑸归雁:雁是候鸟,春天北飞,秋天南行,这里是指大雁北飞。胡天:胡人的领空。这里是指唐军占领的北方地方。

⑹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⑺长河:指流经凉州(今甘肃武威)以北沙漠的一条内陆河,这条河在唐代叫马成河,疑即今石羊河。

⑻萧关:古关名,又名陇山关,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⑼都护:唐朝在西北边疆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其长官称都护,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前敌统帅。燕然:燕然山,即今蒙古国杭爱山。东汉窦宪北破匈奴,曾于此刻石记功。《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这里代指前线。 ⑽“单车”两句:一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 ⑾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渡荆门送别李白(唐代)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

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

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 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 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注释

⑴荆门: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三对峙,地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⑵远:远自。

⑶楚国:楚地,指湖北一带,春秋时期属楚国。 ⑷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⑸江:长江。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

⑹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 ⑺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⑻仍:依然。怜:怜爱。一本作“连”。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⑼万里:喻行程之远。

春望杜甫(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释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欲:想,要,就要。胜:受不住,不能。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 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

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 注释

⑴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⑵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华。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⑶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不久。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⑷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

⑸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⑹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⑺浅草:浅浅的青草。才能:刚够上。没(mò):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浅浅的青草刚够没过马蹄。

⑻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东北面。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

⑼阴:同“荫”,指树荫。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

课外古诗词诵读

龟虽寿 / 神龟虽寿曹操(两汉)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腾一作:螣)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神龟的寿命即使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我非常庆幸,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注释

1.该于建安十二年(207),这时曹操五十三岁。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这首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此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

2.“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寿,长寿。 3.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4.“螣(téng)蛇”二句:腾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乘云雾升天。 5.骥(jì):良马,千里马。 6.伏:趴,卧。 7.枥(lì):马槽。

8.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暮年:晚年。 9.已:停止。

10.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盈,满,引申为长。缩,亏,引申为短。 11.但:仅,只。

12.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怡,愉快、和乐。 13.永:长久。永年:长寿,活得长。 14.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两句是附文,跟正文没关系,只是抒发作者感情,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性结尾。

赠从弟刘桢(魏晋)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注释

①亭亭:高耸的样子。。

②瑟瑟:形容寒风的声音。

③一何:多么。

④惨凄:凛冽、严酷。

⑤罹(lí)凝寒:遭受严寒。罹,遭受。

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二句是说,难道松柏没有遭到严寒的侵凌吗?(但是它依然青翠如故,)这是它的本性决定的。 本文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刘桢(?--217),东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的修辞手法。这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从弟:堂弟。

泰山梁甫行曹植(魏晋)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译文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破旧的草屋是他们的栖身之地。妻子和儿子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周围自由穿梭毫无顾忌。 注释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1.异气:气候不同。 2.剧:艰苦。

3.草墅:用草搭盖而成的简陋房屋。 4.行止:行动的踪迹。 5.林阻:山林险阻之地。

6.柴门:用树枝等物编成的门。 7.翔:绕行。

移居二首(其二)陶渊明(魏晋)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译文

春秋两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经常同友人一起登高吟诵新诗篇。 经过门前互相招呼,聚在一起,有美酒,大家同饮共欢。 要干农活便各自归去,闲暇时则又互相思念。

思念的时候,大家就披衣相访,谈谈笑笑永不厌烦。

这种饮酒言笑的生活的确很美好,抛弃它实在无道理可言。 穿的吃的需要自己亲自去经营,躬耕的生活永不会将我欺骗。 注释

1.“春秋”两句:大意是说春秋多晴朗天气,恰好登高赋诗。

2.斟:盛酒于勺。酌:盛酒于觞。斟酌:倒酒而饮,劝人饮酒的意思。这两句是说邻人间互相招呼饮酒。

3.农务:农活儿。辄(zhé):就。相思:互相怀念。这两句是说有农活儿时各自回去耕作,有余暇时便彼此想念。

4.披衣:披上衣服,指去找人谈心。厌:满足。

5.此理:指与邻里过从畅谈欢饮之乐。理:义蕴。将:岂。将不胜:岂不美。兹:这些,指上句“此理”。这两句是说,这种邻里之间过从之乐岂不比什么都美?不要忽然抛弃这种做法。 6.纪:经营。这两句语意一转,认为与友人谈心固然好,但应当自食其力,努力耕作必有收获。

第21课《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1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2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3焉4得为大丈夫乎?子5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6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7门,戒8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9,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10天下之广居11,立天下之12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13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14,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注释

(1)岂:难道 (2)安居:安静 (3)是:这 (4)焉:怎么 (5)子:你 (6)命:训导 (7)之:去,到 (8)戒:告诫 (9)戒:谨慎 (10)居:居住 (11)居:住所 (12)之:的 (13)得:实现 (14)移:改变

(15)大丈夫:指有志气,有作为的成年男子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 译文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任用,百里奚从买卖奴隶场所被选拔用为大夫。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的每一行为都不能如他所愿,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波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以后才能(注意)改正;内心困惑,思虑堵塞,才能奋起,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这个国家时常有灭亡(的危险)。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在忧患中得以生存,在安乐中衰亡。 注释

(1)选自《孟子.告子下》(《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2)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原来在历山耕田,三十岁时,被尧起用,后来继承尧的君主之位。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地、田间。畎,田间小沟。 (3)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殷王武丁用他为相。举,被任用,举用。版筑,筑墙时在两块夹版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版,打土墙用的夹板。筑,捣土用的杵。

(4)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胶鬲起初贩卖鱼和盐。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

(5)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士,狱官。举于士,从狱管(手中获释)并得到任用。

(6)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举用。

(7)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亡被俘后,他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所以说举于市(集市)。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赎回后)任用。 (8)任:责任,使命。

(9)也:语气助词,用在前半句末了,表示停顿,后半句加以申说。 (10)苦其心志:使他的意志、感情痛苦。心志,意志。 (11)劳其筋骨:使他的筋骨(身体)劳累。 (12)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至肌肤消瘦)。

(13)空乏:贫困,资财缺乏。空,使……穷。乏,使……绝。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14)行拂乱其所为:他的每一行为都不能如他所愿。行,指每一行为,每做一件事。拂,拂逆,违背。乱,扰乱。其所为,指其随心所欲,意即愿望。 (15)所以:用来

(16)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忍,通“韧”,使……坚韧。

(17)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的所不具备的能力。曾,通“增”,增加。所不能,指原先所不具备的能力。

(18)恒过:意思为常常犯错误。恒,常常。过,过失,这里用作动词,指犯错误。 (19)困于心:心意受到困惑。

(20)衡于虑:思虑受到堵塞。衡,通“横”,梗塞,不顺。 (21)作:奋发,指有所作为。 (22)征于色:把心情表现在脸色上。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征,验,显露,表现。色,脸色。

(23)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24)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喻,明白,知晓。 (25)入:里面,此指在国内。

(26)法家拂(同“弼”)士:法家,懂得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bì),通“弼”,辅佐,辅弼。

(27)出:外面,此指在国外。

(28)敌国外患:指来自于敌对国家的忧患。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29)生于忧患: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 (30)死于安乐: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31)于: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32)发:被任用 (33)举:被举荐

第22课

愚公移山列御寇(先秦)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注释

1、太行山: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之间。

2、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3、方:指面积。

4、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5、冀州:古地名,包括现在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地区。

6、河阳:黄河北岸。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

7、且:副词,将近。

8、面山而居:面对着山居住。

9、惩(chéng):戒,这里是“苦于、为......所苦”的意思。

10、塞(sè):阻塞。

11、迂(yū):曲折、绕远。

12、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

13、汝:你。这里做复数看,为“你们”的意思。

14、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

15、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豫州,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

16、汉阴:汉,就是汉水;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

17、献疑:提出疑问。

18、以:凭借。

19、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成。杂然,纷纷的样子。许,赞同。 20、损::削减。

21、曾(céng):副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也……”,常与“不”连用。

22、魁父:古代一座小山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开封县陈留镇境内。魁(kuí)。

23、丘:土堆。

24、置:安放。

25、且:况且。

26、焉:疑问代词,哪里。

27、荷(hè):扛的意思。

28、夫:成年男子。

29、箕畚(jīběn)簸箕,一种用竹片或柳条编成的器具。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 30、孀(shuāng):孀妻,寡妇。

31、遗男:遗孤,单亲孤儿,遗腹子。

32、龀(chèn):儿童换牙齿,乳齿脱落后重新长恒齿。这里始龀表示年龄,约七八岁。龀,换牙。

33、寒暑易节:冬夏换季,指一年的时间。易,交换。节,季节。

34、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反,通“返”往返。焉,语气助词。

35、河曲:古地名,在今山西省芮城县西。

36、叟(sǒu):老头。

37、惠:同“慧”,聪明;不惠,指愚蠢。

38、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39、长息:长叹。

40、一毛:一草一木,地面所生的草木,这里指山的一小部分。

4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彻,通。

42、匮(kuì):竭尽的意思。

43、虽我之死:即使我死了。虽,即使。之,用在主谓之间,无实意。

44、苦:愁。

45、亡(wú)以应:没有话来回答。亡,通“无”。

46、操蛇之神:神话中的山神,手里拿着蛇,所以叫操蛇之神。操,持。

47、惧其不已:怕他不停地干下去。其,愚公。已,停止。

48、帝:神话中的天帝。

49、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感,被……感动。 50、夸娥氏:神话中力气很大的神。

51、负:背。

52、厝(cuò):同“措”,放置。

53、朔东:就是朔方以东地区,指山西省的东部。

54、雍:就是雍州,在现今陕西、甘肃省一带地区。

56、陇断:即垄断,山冈高地

57、列子:这是一部古书的名称,属于中国先秦时期道家的著作。关于这部书,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战国初年的列御寇著的;另一种认为是后来晋代的人著的,没有定论。书中记载了许多寓言和传说故事。

第23课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两汉)

文帝之后六年(1),匈奴大入边(2)。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3),军霸上(4);祝兹侯徐厉为将军(5),军棘门(6);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7),军细柳(8),以备胡。

上自劳军(9)。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10),锐兵刃,彀弓弩(11),持满(12)。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13):“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14):“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15):“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16)。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17):“介胄之士不拜(18),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19)。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月馀,三军皆罢。乃拜亚夫为中尉。

孝文帝且崩时,戒太子曰:“极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文帝崩,拜亚夫为车骑将军。

(出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译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旋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兵器锐利,开弓搭箭,弓拉满月。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即将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过不多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皇上也只好放松了缰绳,让马慢慢行走。到了大营,将军亚夫拿着武器拱手行礼,并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能跪拜,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为之动容,马上神情严肃地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了。刚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的,至于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的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过了一个多月,三支军队都撤防了,文帝就任命周亚夫做中尉。

文帝将要去世的时候,告诫太子说:"如果发生危急情况,周亚夫是能真正担当领兵重任的人。"文帝去世后,景帝授予周亚夫车骑将军的官职。 注释 (1)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刘恒,前180年至前157年在位。吕后死后,周勃等平定诸吕,他以代王入为皇帝。在位期间,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地税、赋役和刑狱,使农业生产有所恢复发展,又削弱诸侯势力,以巩固中央政权。旧史家把他与汉景帝统治时期并举,称“文景之治”。后六年,即汉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年)。 (2)匈奴: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

(3)宗正:官名,负责皇族内部事务的长官。

(4)霸上:古地名,一作灞上,又名霸头、霸陵,因地处霸水西高原上得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

(5)祝兹侯:封号。

(6)棘门:原为秦宫门,在今陕西咸阳东北。

(7)河内:郡名,今河南北部地区。守,郡的行政长官。 (8)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渭河北岸。 (9)上:指汉文帝。 (10)被:通“披”。 (11)彀(gòu):张满弓弩。 弩(nǔ):用机括发箭的弓。 (12)持满:把弓弦拉足。

(13)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略低于将军。 (14)节:符节,皇帝给的凭证。 (15)壁门:营门。 车骑:汉代将军的名号。 (16)按:控制。 辔:马缰绳。

(17)揖:拱手行礼。

(18)介胄之士:穿铁甲、戴头盔的士兵。介,铁甲。胄,头盔。《礼记·曲礼》:“介者不拜。” (19)式车:式通“轼”,俯身靠在车前的横木(轼)上,表示敬意。 (20)中尉:负责京城治安的武官。 (21)罢:结束。这里指撤防

第24课诗词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魏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注释

(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指作者自己。

(4)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尔:如此、这样。 (5)悠然:自得的样子。 (6)见:看见(读jiàn),动词。 (7)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8)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9)相与还:结伴而归。

行路难·其一李白(唐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通:馐;直通: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一作: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碧一作:坐)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注释

⑴行路难:选自《李白集校注》,乐府旧题。金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清酒:清醇的美酒。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⑵玉盘:精美的食具。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 ⑶投箸:丢下筷子。箸(zhù):筷子。不能食:咽不下。茫然:无所适从。 ⑷太行:太行山。 ⑸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这两句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碧:一作“坐”。忽复:忽然又。

⑹多岐路,今安在: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岐:一作“歧”,岔路。安:哪里。 ⑺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会:当。 ⑻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济:渡。

雁门太守行李贺(唐代)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向日一作:向月)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一作:塞土)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

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注释

⑴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雁门,郡名。古雁门郡大约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部族的边境地带。

⑵黑云:此形容战争烟尘铺天盖地,弥漫在边城附近,气氛十分紧张。摧:毁。甲光:指铠甲迎着太阳发出的闪光。金鳞:是说像金色的鱼鳞。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⑶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向日:迎着太阳。亦有版本写作“向月”。向:向着,对着。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开:打开,铺开。

⑷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⑸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即胭脂,这里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凝夜紫,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凝,凝聚。“燕脂”、“夜紫”暗指战场血迹。

⑹临:逼近,到,临近。易水:河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易水距塞上尚远,此借荆轲故事以言悲壮之意。战国时荆轲前往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荆轲慷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不起:是说鼓声低沉不扬。

⑺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响亮。此句一作“霜重鼓声寒不起”。

⑻报:报答。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战国策·燕策》载燕昭王求士,筑高台,置黄金于其上,广招天下人才。意:信任,重用。 ⑼玉龙:宝剑的代称。君:君王。

赤壁杜牧(唐代)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注释

⑴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⑵销:销蚀。 ⑶将:拿起。

⑷磨洗:磨光洗净。

⑸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⑹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

⑺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曾参与赤壁之战并为此战役中的主要人物。

⑻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⑼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宋代)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译文

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回天庭,天帝传话善相邀。殷勤问:归宿何处请相告。

我回报天帝说:路途漫长啊,又叹日暮时不早。学做诗,枉有妙句人称道。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岛去。 注释

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隐括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之意。日暮,隐括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嗟,慨叹。

“我报”二句:意谓人生路长而时光渐晚,徒有诗才,志事难酬。报,回答。路长:意仿《离骚》上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王灼《碧鸡漫志》云:李清照少时便有古诗名气,“才力华赡,逼近前辈。”但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会,其才华被扼制,不能有所作为,故说“谩有”。谩:徒,空。惊人句,化用《江上值水如海上势聊短述》有“语不惊人死不休”诗句 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课外古诗词诵读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五代)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般一作:一番)

译文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注释

①锁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笼罩。清秋,一作深秋。 ②剪,一作翦。

③离愁:指去国之愁。

④别是一般:另有一种意味。别是,一作别有。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朱敦儒(宋代)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译文

南京城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散了,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试请悲风吹泪过扬州。 注释

金陵:南京。城上西楼:西门上的城楼。 倚清秋: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

中原乱:指公元1127年(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侵占中原的大乱。 簪缨:当时官僚贵族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人。 收:收复国土。 倩:请。

扬州:地名,今属江苏,是当时南宋的前方,屡遭金兵破坏。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宋代)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 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注释

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旧,旧时。 ⑷夕阳: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徘徊:来回走。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宋代)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

应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时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 一直玩到没了兴致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深处。 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不小心,却惊起了一群的鸥鹭。 译文二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被美景陶醉而流连忘返。 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池深处。 划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译文三

曾记得一次溪亭饮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着了道路。 兴尽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却不小心进入了荷花深处。 怎么渡,怎么渡?(最终)惊起水边满滩鸥鹭。 注释

常记:时常记起。“难忘”的意思。 溪亭:临水的亭台。 日暮:黄昏时候。

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 兴尽:尽了兴致。

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回舟:乘船而回。 误入:不小心进入。 藕花:荷花。

争渡:怎渡,怎么才能划出去。争(zen),怎样才能 惊:惊动。 起:飞起来。 一滩:一群。

鸥鹭:这里泛指水鸟。

第二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默写训练

班级

姓名

一、《桃花源记》

1.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2.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

3.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

4.描写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

5.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

6.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1)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

7.渔人发现桃花林的语句::

8.写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原因的语句:

9.渔人如何离开桃花源的语句:

7.出自本文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

二、《陋室铭》

1.文中的主旨句:

2.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

3.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

4.从反面表现作者情趣高雅句子:

5.实写诗人情趣高雅的句子:

6.运用类比表明作者志趣抱负句:

?

7.文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三、《爱莲说》

1.《爱莲说》中集中表现莲高洁品格的主旨句:

2.描写莲的生长环境的句子:

描写莲的体态、香气的句子:

描写莲的清高风度(总概莲的品格)的句子:

3.文中“

。”道出荷花象征君子庄重质朴、洁身自好、不落尘俗的品格。

4.文中“

。”道出荷花象征君子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格。

5.描写莲的形象,先用衬笔,其中

是一般映衬,

是重点映衬,菊是

牡丹是

6.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7.第一段中,作者描写了“莲”美好的形象,是从的

、和

等方面,将莲人格化,把它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赞美她是“花中君子”。第二段中,作者把菊喻作

用它的蕊寒香冷表现人的

;把牡丹喻作

用它的浓丽妖艳表现人的

;把莲作

用它的纤尘不染表现人的

。这些比喻运用得巧妙而贴切。

8、你还知道有哪些关于莲的古诗文吗?写几句出来:

9.

作者在文中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联系你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喜爱的理由。

最喜爱的花

;喜爱的原因

三、《核舟记》

1.闭之,则右刻“

”,左刻“

”,石青糁之。

2.描写东坡外貌的句子:

3.佛印绝类弥勒,

,神情与苏、黄不属。

4.

,若听茶声然。

四、《大道之行也》

1.全文纲领性句子是:大道之行也,

2.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句是: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

,矜、寡、孤、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③货恶其弃于地也,

;

,不必为己。(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3全文总结性句子是:

是谓大同。

4.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

五、《古诗三首》

《望岳》

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

2.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

3.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

4.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

《春望》

1.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

2.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

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

4.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的:

《石壕吏》

1.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

2.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

3.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语句:

4.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

5.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

6.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语句:

7.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语句:

【课外古诗】

1.少壮不努力,

2.树树皆春色,

3.乡泪客中尽,

4.

,波撼岳阳城。

5.黄鹤一去不复返,

。6.日暮乡关何处是,

7.常恐秋节至,

8.相顾无相识,

9.

,平海夕漫漫。

10.气蒸云梦泽,

11.坐观垂钓者,

12.晴川历历汉阳树,

【拓展延伸】

1.“神舟六号”遨游太空,让全体中国人的心随着它跳动了五天五夜,也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

”的雄心和气概。(填写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2.请写出一句含有

“鸟”的诗句。:

3.请写出一句表现诗人对故乡或对亲人思念之情的诗句:

第三篇: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古诗文默写练习

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练习(全)

一、根据原文默写:

1、毅魄归来日, 。

2、角声满天秋色里, 。

3、 ,自缘身在最高层。

4、谁家新燕啄春泥, 。

5、荡胸生层云, 。

6、 ,一览众山小。

7、青树翠蔓, , 。

8、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 , 。

9、庭下如积水空明, , 。

10、落红不是无情物 , 。

11、海内存知己, 。

12、五岭逶迤腾细浪, 。

13、感时花溅泪, 。

14、商女不知亡国恨, 。

15、 ,铁马冰河入梦来。

16、金沙水拍云崖暖, 。 , ,

17、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 , , 。

18、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 , ; ,显出努力的样子。

19、婴闻之, ,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 ? 20、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 , , , ,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如 , , ,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21、 , ,盖竹柏影也。

22、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 ; , ,似与游者相乐。

二、理解性默写:

1、《望岳》一诗中既表现泰山雄伟,又表现出诗人心胸气魄的诗句是:

2、《望岳》一诗中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将大自然写得充满感情的诗句是:

3、《望岳》一诗中写凝望泰山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心胸为之荡漾的诗句是:

4、《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的景象的诗句是:

5、《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植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

6、《登飞来峰》一诗中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7、《雁门太守行》一诗中表现激战中苍凉悲壮之氛围,奇异的边塞风光的诗句是:

8、《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写救援部队不畏寒夜浓霜,勇往直前,夜袭敌阵的诗句是:

9、《雁门太守行》一诗中写唐军将士以死报效朝庭,揭示奋勇杀敌原因的诗句是:

10、《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的诗句是:

11、《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山河沦丧极度悲愤的诗句是:

,

12、《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抗清斗争充满坚定信念,感情悲壮但又显示冲天豪气的诗句是:

14、《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用奇妙的比喻描写月光洒满庭院的句子:

15、《小石潭记》一文写潭中小鱼呆然不动的句子是:

16、《小石潭记》一文写潭中小鱼与游者逗乐,调皮活泼的句子是:

17、《小石潭记》一文写潭边树、蔓优美姿态的句子是:

18、《小石潭记》一文写用形象的比喻、动静结合描写远望溪岸的句子是:

不可知其源。

19、《小石潭记》一文描写小潭周围凄清的环境,抒发自己寂寞处境中悲凉心绪的句子是:

。 20、《治水必躬亲》一文中写治水必须亲自实地勘测、询访才能得到真实情况的一组对偶句是:

21、《治水必躬亲》一文中写所治之水实际情况有各种不同情况的一组排比句是:

22、《治水必躬亲》一文中写假设治水不能成功的一些人为原因的句子是

,则事不举而 水利不兴矣。

2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记述作者志向,表明作者忠心报国之情思的诗句是: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背诵与默写

一.(1)‘‘爬雪山,过草地’,红军就是铁脚板,万水千山不怕难。毛泽东七律 长征 描写这一情景的诗句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毛泽东再七律 长征中用浪漫主义的手法,以轻松幽默极度夸张的笔调,视

困难如游戏,展示了红军顶天了地的英雄形象的诗句是: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

礴走泥丸。

(3)‘‘渡金沙,巨浪涛;过铁索,凌空高;视困难,乐逍遥。’’毛泽东在七律 长 征中描写红军抢渡金沙,飞夺铁索的情景的诗句是: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 铁索寒。

(4)游览风景名胜是一种享受,置身灯红酒绿是一种享受,克服困难是一种享受,而

且是一种回味无穷的享受。毛泽东七律 长征中描写红军翻越雪山战胜困

难,全军将士无不喜悦兴奋的诗句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1)《春望》中描写安史之乱后国都长安破败,荒草遍野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成春草

草木深。

(2)《春望》中采用反衬手法以乐衬悲,运用互文的名句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春望》中谢战火不断,家书珍贵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春望》中写诗人忧国思家,心情沉重,以致华发稀疏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

不胜簪。

(5)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的句子是:国破

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三.(1)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泊秦淮》一诗中揭露统治阶级纸醉金迷,荒淫享乐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

江犹唱《后庭花》。

(3)《泊秦淮》一诗中包含着诗人对唐朝国运日衰深重忧虑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4)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抒发了对

国家兴亡的感慨,《泊秦淮》中意境与之相似且富含哲理的句子是: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四.曹操在《龟虽寿》中唱到:‘‘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以此

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2)有许多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无法实现,只有寄寓于梦里完成。《十一月四日风

雨大作》中陆游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报效祖国的愿望以梦境的形式展现出来的

句子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五.(1)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在《过零丁洋

》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也道出了类似的生死观。 (2)《 过零丁洋》中诗人感慨国家多次的命运和自己苦身世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3)《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大义凛然,以死明志,号召人们为正义事业而斗争的诗

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高尚的民族气节的舍生取义的生死观诗句是:人生自古谁

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过零丁洋》中巧用地名表明形势险恶和境况危苦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

零丁洋里叹零丁。

(6)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巧借两个情感色彩的地名与他的心情吻合,表现

他‘‘昨日’’与‘‘眼前’独有的怅然与凄苦,在诗史上堪称绝唱的这两句诗是: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六.(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达自己忠心报国,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的千古名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用“舍生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文天祥在《

过零丁洋》中也体现了这种追求的两句诗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过零丁洋》中,表现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从而号召后

代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民族气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七.(1)晏子避席而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

不同。所以然者和?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到,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八.(1)•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九.(1)李白面对友人汪伦折柳相送,满怀激情地吟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

情”,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与这句意境相似的诗句是: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作者道出惜别之情,宽慰之意的诗句是: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3)你和你的好友好友将天各一方,好友非常伤感,这时你可以用王勃的《送杜少府

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还可以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

几时有》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你和你的朋友将各奔前程,朋友伤心难过,作儿女情长态,几欲执手相看眼泪,

你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无为在歧路,天涯若比邻。

十.(1)知心朋友之间,身相远,心相近,如果表达这层意思,你可以引用王勃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好友离别,有人用王勃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相赠,这略显伤 (3)朋友是人生的财富,古诗句中有许多表达友情的诗句,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

及汪伦送我情。”请写两句表达对朋友思念或牵挂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

邻。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5)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歌颂友谊的千古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如

比邻。

(6)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因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

共沾巾。

(7)读到美国哲学家欧美文的名言:“志同道合的人并不需要永远待在一起”时,我脑

海里不禁浮现了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8)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

邻。

十一.(1)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自喻,融入议论,表明自己心志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王老师已退休多年,还一直义务担任学校的课外辅导员,他这种退而不休的为民

精神,呕心沥血培养人才的奉献精神,正如龚自珍的诗句描述的那样:落红不是无

情物。

(3)《己亥杂诗》中与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意境相似的

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红楼梦》中林黛玉用“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来感慨自己的命运,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可见两者对人生的感慨是何等的不同。 十二.(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代落花立言,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己亥杂诗》中表现作者任愿报效祖国并蕴含哲理的名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

化作春泥更护花。

十三.(1)伐竹取到,下见小谭,水尤清洌。

(2)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4)潭中鱼可百许头,洁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明,明灭可见。

(6)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俏怆幽邃。 十四.(1)《小石潭记》中给小石潭取名的缘由是:全石以为底。

(2)《小石潭记》中描写小石潭周围的环境的句子是:四面竹树环合,蒙落摇缀,参

差披拂。

(3)《小石潭记》中以潭中游鱼的活动反衬潭水清澈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

皆若空游无所依。

(4)《小石潭记》描写溪流曲折的句子是:斗折蛇明,明灭可见。

(5)《小石潭记》描写环境优美,但不可久居的原因的句子是:以其境过清。

(6)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7)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十五.《记承天寺夜游》中记述作者寻找张怀民的原因的句子是:念无与了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

(2)《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苏张二人见到承天寺美丽夜景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

明,水中藻荇交横。

(3)《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体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何夜无月,合夜无竹柏,但少

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景的诗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月光如水。

(5)《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光的传神之笔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

交横,盖竹柏影也。

十六.(!)《望岳》中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语意较近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 山小。

(2)《望岳》中,被人们引用,富有哲理的千古名句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3)《望岳》中,描写泰山雄奇秀美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4)《望岳》中,表现出诗人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具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会当临 绝顶,一览众山小。

(5)登高极目,世间尽收眼底。杜甫在《望岳》中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 小”和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在这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6)杜甫《望岳》中表现作者的登临决心的豪迈壮志的诗句是:会当临绝顶,一览

众山小。

(7)在课内外的探究活动中,我们常常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感慨,请你有学过的

一句诗来表达: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温家宝总理在“两会”结束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毛泽东同志长征时期所写《忆

忆秦娥•娄山关》诗中“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名句,抒发他

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雄心壮志。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唐代示人杜甫《望岳》

中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杜甫在《望岳》中,用“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来表现自己敢于攀登绝顶

,俯视一切的雄心的气魄。

十七.(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表达自己喜悦 之情得到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

(3)《钱塘湖春行》中谢花草的诗句是:乱花欲见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钱塘湖春行》中最能体现早春气息的诗句是:乱花欲见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钱塘湖春行》中谢作者对钱塘湖倾注深情,流连忘返的诗句是最爱湖东行不足

浅草才能没马蹄。

(6)春天是诗人笔下最绚丽的一笔。请从课内外学过的某首古诗中写出两句描写春景

的句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7)春天,香格里拉草原上野花次第开发,芳草如茵,游客起码踏青,陶醉在优美的

自然风光之中,真可谓“乱花欲见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8)从初中学过的诗文中,写出两句咏花的名句:乱花欲见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9)注重阶段学过的古诗中写到“莺”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0)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小鸟的活动写出早春特色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

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十八.(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句有异曲 同工之妙,且富含哲理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2)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表现了作者对前途充满信心,充满自豪,不畏艰难,立志革新,一展雄心抱负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亲近文化传统。让我们走近陶渊明,去 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进王安石,去学习“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坚毅与无畏。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寄托。

(4)只因身在高层,立足点高大而襟怀阔大,眼光宏远,一切障碍物尽屏眼外,少许浮云更无所谓。正如王安石诗句中所描写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十九.(1)•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置,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 胼胝。

(2)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是事不举而水利不心矣。 二十.《雁门太守行》描写敌人兵临城下,我军战士严阵以待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

甲光向日金鳞开。(2)《雁门太守行》从听觉的视觉的角度描写战斗惊心动魄的诗句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3)《雁门太守行》描写天气奇寒,救兵将至的诗句是: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4)《雁门太守行》谢将士们拼死疆场,报效祖国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雁门太守行》中与“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二十一.(1)夏完淳在《别云间》中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表达自己对清军入侵

中原的强烈义愤和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的诗句是: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2)陈毅在《梅岭三章》中写道:“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以此来表

达自己革命到底的决心。夏完淳的《别云间》中与此意境相似,且表达诗人坚定的抗清斗志的对抗清事业充满必胜与殷切希望的诗句是: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第四篇: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古诗赏析题

望 岳 杜甫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①齐鲁青未了 未了:不尽 ②会当凌绝顶 会当:终要,终当

2.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D 上句是虚写,下句是实写 )(2分)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答: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2分)

答: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或‚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若从诗句字面含义去理解也可。

5.有人评价此诗‚‘割’字奇‛,品析‚割‛这个字,指出奇在何处?(2分)

答:‚阴阳‛分别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向阳,天色明亮;山北背阴,天色晦暗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同一时刻却是两个世界,‚割‛字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请说你的理解: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意愿,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7.这首诗的颔联,描写了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做简要分析。 答: 这两句诗运用拟人赋予泰山生命的感情,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 8.联系全诗,谈谈尾联写出诗人怎样的精神和气概?

答:体现了诗人不怕阻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和登上绝顶俯瞰一切的气概。

9.诗中‚齐鲁青未了‛一句写出了泰山(绵延不绝)的特点,‚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高峻)的特点。 10.(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观泰山的心情。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涵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答:诗句表达了诗人登上泰山顶峰的决心,表现了诗人敢于征服大自然的气度。其中包含了深刻的哲理:人生的进取如同登高望远一样,只有胸怀宽广,高瞻远瞩,才能展望明天,把握未来。(答:站的高才看的远) 12.请从艺术手法上对‚造化钟神秀‛一句作赏析。

答:诗句给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间,让人产生了对神奇泰山的无限神往,‚钟‛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感情,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出泰山的雄壮多姿。 13.‚岱宗‛指(泰山)‚造化‛指(造物主也指大地)。

14.这首诗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的好,试分析好在何处?

答: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形象。

15、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望 字,赞美了泰山的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景色。

1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的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17、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诗是杜甫现存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18、‚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高大巍峨的特点。

春 望

1.解释加线的词:A、家书抵万金 。书信 B、浑欲不胜簪。简直

2.鲜花、鸟鸣平时给人以美好愉悦的感受,你怎样理解诗人‚溅泪‛‚惊心‛的独特感受?

鲜花、鸟鸣平时给人以美好愉悦的感受,在山河破碎,骨肉分离的情况下,人忧心如焚,看到鲜花,听到鸟鸣,都让人心惊泪下,这是特殊情况下人的特殊的感受。

3.诗中首句的一个(破)字使人触目伤怀,一个(深)字叫人满怀凄然。

4.花溅泪和鸟惊心运用(拟人)手法,生动感人。5.全诗抒发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情怀。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的‚国‛是指(国都长安城)。

7.首联写出了作者所望之景,‚破‛和‚深‛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破败荒凉)的画面。 8.诗的颈联运用(夸张)的修辞,表现了作者(对家乡亲人无限思念)的情感。 9.‚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结合这句话,对诗的颔联作一赏析。

答:诗的颔联一反常态,平时给人美好的花朵和婉转的鸟鸣,在作者心中不是勾起愉悦的情感,而是无限的哀愁。这一切都是因为国家命运的坎坷而引起的,景决定于情。

10、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

11、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答: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12、这首诗寓情于写景叙事之中,句句都有言外之意,深沉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13、古人论诗‚凡景语,皆情语‛请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联作简要赏析。

答:这一联诗运用融情于景的写法,诗人触景生情,因感时而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惊心。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移情于物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思想感情。

石壕吏

1.解释加点的词语:吏呼一何怒

听妇前致词

室中更无人

出入无完裙 .....2.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第

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第

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 15.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 ;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 ;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 。

16.‚妇人‛致词分为三层,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并归纳层意。

归园田居 陶渊明 1.解释加点的词语: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但使愿无违 2.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 归隐 的遁世思想。

3.颔联写诗人劳动归来,但有明月陪伴,其中洋溢着诗人

。 4.这里的‚愿‛蕴涵着诗人 的志愿。

5.‚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全诗在平淡与 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映衬下显得柔和完美。 6.赏析‚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答:这两句将劳动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和向往

7.他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一诗中说:‚但愿常如此,躬耕非所叹。‛本诗中‚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8.下面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D )(2分)

A.这首诗描绘出劳动中淳朴真率的生活情态。语言自然而平易近人,不加雕饰,是诗人乐于归田隐居、弃绝尘世的精神境界之流露。

B.‚带月荷锄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C.五六句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D.‚种豆南山下‛与‚采菊东篱下‛有着同样的韵律,同样的韵味。采菊是十分认真的,而种豆则是漫不经心的。

9、‚衣沾不足夕,但使愿无违‛中的愿是什么意思? 答: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了自我的意思。

10、‚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生活图景和生活状态?

答: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 虽然很苦, 但他并不抱怨., 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C.‚大漠孤烟直‛就是说沙漠上没有一丝风,‚长河落日圆‛预示着一天的结束。

D.末尾两句写快达到目的地时的所见所闻,表现了诗人那种急于赶赴边关以及他对前方将士由衷敬佩的心情。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请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1分) 仍怜故乡水,万 里送行舟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 任选一个角度进 行赏析(2分)

答题示例:①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②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臵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④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 3.为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山随平野尽(

)A.全 B.完 C.死 D.用力完成 (2)仍怜故乡水(

)A.怜悯 B.怜惜 C.怜爱 D.怜恤 4.解释下列诗句画横线的词语。

(1)江入大荒流:莽莽平原;

(2)月下飞天镜:月亮;(3)云生结海楼:海市蜃楼; (4)仍怜故乡水:始终。 5.对诗的内容、写法理解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

)

A.诗的一开头,就以明快的手法点明了此行的特点、途中已经到达的地方以及将要前往目的地,以至乘坐的交通工具。

B.诗的颔联景象雄阔,颈联景象瑰丽。‚荆门外‛的山川胜景,兼收笔底。尾联抒发诗人作别故土与亲友的诚挚。 C.全诗以远游起笔,中间写途中所见景色,最后以惜别作结,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写景用语着字,也独具匠心。 D.诗中所写景物,既有远景又有近景,远景广阔而雄伟,近景明朗而秀丽,可见诗人很善于摄取自然景物到诗境中来。

6、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中的‚随‛和‚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变化?

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它用高度凝炼的语言,写诗人坐在船上,举目所见地面上的景色变化。穿过蜿蜒起伏,千姿百态、高耸入云的三峡,来到辽阔的湖北平原,高山峻岭逐渐消失,随着山势的变化,滚滚奔腾而来的长江,也渐渐平静下来,在广阔的原野上,缓缓东流。

7、‚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是写‚离情别绪‛的?赏析并对比‚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有什么不同。 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这两句诗的妙处在于,明明是诗人有离乡惜别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采用拟人化手法,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不辞劳苦。从四川一直送他到荆门外,即‚万里送行舟‛ ,显得更曲折含蓄,更有诗味和情趣。而马致远却直抒胸臆,用‚断肠人‛陈述离乡之情,显得直白。

使至塞上 王维

1.请写出这首诗押韵的字,及所押之韵。押韵的字有: ;所押之韵为 。 2.诗的首联叙事,交代了(出使路线),颈联描写塞上秋色,也写出诗人(身世浮沉漂泊)的感受。 3.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妙处。

示例:(1)这句诗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中‚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描绘塞外雄奇壮观的独特风光。开阔鲜明,气势雄浑。(2)两句诗讲究线条美,一望无际的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 ,线条简约,物态毕现。 4.全诗有三层意思,分别是什么?(1)出使路线;(2)沿途风光;(3)最新消息。

5.苏轼称这首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说说你的理解。这首诗的五六两句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历来被人推崇,请简要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这两句诗充分体现景物的画面感,大漠向无尽的远方延伸,给人以开阔广袤的感觉。‚孤烟直‛则使画面有立体感,‚长河‛把画面分割成两段,‚落日圆‛则为被分割的画面涂上了统一的色调,显出浑然的气势。

6、这首诗的颔联以‚征蓬‛‚归雁‛即景设喻,用于自比,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7.请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①征蓬出汉塞。( )

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8.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通过‚属国过居延‛和‚都护在燕然‛,形象写出了国势的强盛,充满着自豪感。

B.颈联两句抓住景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鲜明地勾勒出塞外高原上苍茫辽阔而又壮丽雄奇的景象。

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悲融于一体(2分) 2.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

A.首联点明登临位臵,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3.尾联情景交融,请分析。

八年级上册课后古诗词赏析

(一)《长歌行》

1.作者借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来比喻韶光之匆匆易逝,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惜时劝学)。

2.写法有何特点? 以景寄情,由情入理。

3.诗中写大自然的景物目的是什么?

用自然景物由盛到衰,从生到灭的规律暗示人的寿命有限 4.如何理解‚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一句? 以江河东流入海不复西归为喻说明光阴一去不返。

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完全烘托出作者思乡怀亲之情和前路茫茫欲归不得的愁绪。

(四)《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B)

A ‚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 ‚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 ‚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D 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2.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C)

A 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 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

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 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3.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八月秋高,湖水盛涨,圆圆满满,与岸齐平;远远望去,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景象极其壮阔。 4.品味‚蒸‛与‚撼‛。

‚蒸‛字意思是蒸腾,给人以蒸蒸日上的动态感;‚撼‛字犹如万钧雷霆,‚炸‛得岳阳城天摇地动,这这两句锤炼词语,以静衬动,凸现洞庭秋水虎吼雷鸣的勃勃生机。 5.后两联一语双关,请分析。

‚舟楫‛是渡江的工具,顺着上面的写景流转,自然恰切。但诗人巧借‚舟楫‛,转而言他,不仅不显造作,反而接得天衣无缝,于情于理无碍,可谓一语双关。‚舟楫‛的另一层意思便应理解成‚引荐的人‛或‚伯乐‛。‚端居耻圣明‛似有奉承阿谀之嫌,但确属诗人肺腑之言。‚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申足上文,表示自己愿意出仕。言外之意,希望得到对方的指点引荐,不要落个‚转头空‛。

6、 诗中‚太清‛的意思是 天空

(二)《野望》 王绩

1. 说说‚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句中那几个词用的好?

这一句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入一股活力。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的自然而准确,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远景与近景的搭配,自然和谐,令人不能不产生某种遐想,甚至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田野之中。

2.‚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表现了孤独抑郁的心情。 3.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举目四望,树林和山峦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整个画面萧瑟恬静。 4.本诗写景有特色?

颔联写的是秋野静景,颈联写的是秋野动景,以动衬静,意境更显静谧。 5.‚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孤独抑郁的心情和避世退隐的愿望。

(三)《早寒有怀 》孟浩然

1.本诗写的是哪个季节? 秋天

2.首联‚木落雁南度, 北风江上寒‛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萧瑟凄清的景象。

(五)《黄鹤楼》崔颢

1.解释下面的词浯。①历历:分明可数;②乡关:故乡。

2.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 3.诗的

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抒发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 4.品读全诗,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5.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日暮怀归之情,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愁思)

(八)《鲁山山行》梅尧臣

1.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答:傍晚,暮色降临,霜雾弥漫,山林空荡,熊爬到树上逗乐,小鹿跑到溪旁饮水。 2.颔联中‚改‛与‚迷‛妙在哪里?

答:‚随处改‛这个‚改‛字用的妙。幽静的鲁山,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景色也在变化。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个画面。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幽静独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容易走错路,于是‚迷‛了。这里把一个人游山的体验逼真地便显出来了。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闲适自得,愉悦欣喜,热爱大自然。

4.本诗中与‚鸟鸣山更幽‛意境相类似诗句是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六)《送 友 人》李白

1.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横‛与‚绕‛写得极妙,试分析。

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洁白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横‛字写青山的静,‚绕‛字写白水的动,用词准确而传神。

2.颔联写送别之事。其中‚别‛照应诗题中的‚送‛,‚孤蓬‛是比喻手法,照应诗题中的‚友人‛。‚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3.颈联情景交融,试分析。浮云‛‚落日‛之景与‚游子‛之‚意‛、‚故人‛之‚情‛交融,拓展意境。 4.尾句‚班马鸣‛犹作离别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

(九)《浣溪沙》苏轼

1.从表达方式上看,上片写景,描绘清新明丽的春景,流露出词人愉快心情。下片议论,表达出词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乐观豪迈、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

2.同为《浣溪沙》,晏殊却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易逝的感伤。(感时伤逝)

3.描绘上片所展现的画面。

山下溪水潺潺,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溪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至日暮,松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

(七)《秋词》刘禹锡

1.自古‚秋‛‚愁‛难离,马致远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王绩有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晴空一鹤排云上‛,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在秋日晴空中,一鹤凌空而去,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画面积极乐观。 3.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表达作者乐观豪迈、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

(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表达了作者要为光复故土、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炽热的爱国情怀。

3.本诗表现诗人处境的词语是僵卧孤村,表现诗人情怀的词语是戍轮台。 4.请你对‚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一句略作赏析。

‚风吹雨‛既是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的联想起来,是‚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了爱国之情。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2、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4分)

答:《秋词》表达了豪迈乐观之情《秋思》表达了游子悲秋思乡之情

第五篇: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理解性默写

《望岳》

1.

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

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

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

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1.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诗人感时伤别、 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

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

1.

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

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3.

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语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4.

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5.

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6.

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语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7.

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语句:天明的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归园田居》

1.

表明诗人带着闲适、自豪的心情,写一日的情形,可见诗人勤奋、执著的语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

表明诗人热爱田园、怡然自得、不愿在污浊的现实中迷失自我(画龙点睛)的语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使至塞上》

1.

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

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渡荆门送别》

1.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心情、朝气蓬勃活力的语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游山西村》

1.

含困境中蕴含希望哲理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

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名句综合运用

1.

生活中,常有艰难险阻后豁然开朗的情形,引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应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

农民早出晚归,辛勤劳作,引用《归园田居》中的诗句表达: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3.

表达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引用《归园田居》中的诗句最合适的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引用《望岳》中的诗句表达应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

古诗中劝学的诗句很多,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

我们想达到某个目的,又苦于没有途径,可以引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诗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6.

表达豪迈乐观之情,引用《秋词》中的诗句应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7.

劝他人要老当益壮,珍惜时间,可引用苏轼《浣溪纱》中诗句: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相关文章:

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文05-03

语文八年级下册古诗文背诵默写答案04-11

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05-14

9年级上册语文古诗05-04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古诗02-20

八年级上册语文重点05-15

上一篇:八年级生物上册教学案下一篇:八年级上历史教学计划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