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切入养老话题

2022-07-13

第一篇:如何切入养老话题

如何寻找文章的切入点

------二年级总结与反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对话,用怎样的话题和方式开展对话,这就是教学的切入点。

一、从文章题目切入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抓住文章的题目,打开心灵之窗是迅速切入文章内容的有效途径。例如教学《太空生活趣事多》,先引导学生描述:题目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文中内容讲的是太空的生活;太空生活是怎么样的?有哪些有趣的生活?那在太空遭遇的这些不同一般的事情又如何去解决呢?

二、从写作背景切入

在教学古诗《赠汪伦》的之前,先通过学生自主了解或者老师介绍李白和王伦之前成为好朋友的故事,用背景故事渲染情感,这样,孩子们在开始学习故事的时候就很容易理解诗里的内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王伦送我情。”又例如,在教学《假如》的时候,我们都知道《神笔马良》的故事里的这支神笔具有实现心中愿望的魔力,在教学之前先引导孩子们观看《神笔马良》的故事,然后提问这支神笔到底神在哪里?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想画什么?书中的小作者又有什么愿望呢?这样的导入很自然地帮助孩子进入情景,也帮助孩子理解文中的内容。

四、从文眼切入

课文里常有或者点明主旨、或者概括内容、或者凝聚情感的句子。这类句子往往起着统摄全文的作用。假如你无法找到这个句子,首先是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不够。教学时,我们抓住这类句子并且以此为切入点,它可以引导我们学生的思维走向文章的各个角落。

五、从文章的疑点切入

从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疑难点入手,会更加快捷地找到矛盾的突破口,同时又可以避免机械化,模式化的教学套路,有利于促进教学过程中的民主与互动。如《我要的是葫芦》里面,为什么葫芦都掉光了呢?葫芦非常可爱,主人这么喜欢葫芦,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是什么?从这个疑点切入,再扩展到种葫芦人的言行来探讨,趁疑问而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自觉、自主、地学习。

七、从文章结尾切入

文章的结尾方式有很多,有的文章,作者习惯在最后为整篇文章做总结。这时,我们不妨从“结论”入手,用先果后因的方式促使学生研读课文。如《农业的变化真大》,在文章的结尾,作者说:“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想,有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的变化真大!”农业的变化体现在哪些具体的事物上,是怎样变化的。是科学的技术推动了一切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前半部分,概括农业进步的主要表现。然后又回头本部分的语言进行赏析。直奔结论,先果后因适用文末作结的文章。

除了刚才这几个方法,文章的切入点还可以从“从预习提示切入” 切入从“从文中的人物切入”,从“从故事高潮切入”切入和“从文章的开头切入”等。不管使用哪种切入,是要根据文章文体,结构和内容及写作手法的不同决定。不管哪种方法,都要以课文的学习目标为中心,从切点进来,扩散到目标中心指向的句子和词语,并且在过后要反思,你的方法时候用得恰当。

如何找到切入点让文章高效

上传: 赖扬平

更新时间:2012-6-11 20:11:24 笔者认为,一篇课文,如果我们总能把握住“四两”的火候而顺势发力,透过“一斑”的本质特点去认识其全貌,紧紧牵住“一发”的点去带动它的面,阅读教学,就能化繁为简,层层推进,有效提高课堂功效,减轻学习负担。

一、关注文本题目,由题眼处探究,理清文章脉络

俗话说“好题目会点亮读者的眼睛”。纵观小学阶段的课文题目,无不体现了这一特点。如《“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桥》等。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题目——题眼,进行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以揭示题眼的“表面”,步步深入揭示其“正面”。如六年级上册《穷人》(本文均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一课,在学生读文、讨论基本理清“课文讲一件什么事?”后,就可以围绕课题“穷”字做文章:(1)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桑娜和西蒙家穷?(让学生以“穷”为基点深入的读文、品文、悟文。)(2)穷人之间的品质也如同生活一样“穷”吗?(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高尚的品质——品质上却是“穷”的反面“富”)(3)课文是怎样来展示穷人在品质上表现出来的“富”?三个不足层层递进,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权,谈的热烈,读得深入,品得入情,悟得透彻:穷人有着一颗富有的心灵。这样,就为进一步研读课文“人物心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以“题眼”为圆心,以几个“扇形”把课文“拼”圆。一位老师在执教一年级下册《美丽的小路》,首先板书“的小路”,接着让学生发散思维组成“弯弯曲曲的小路”、“种满鲜花的小路”等短语,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成功地将描写线索“美丽的小路——肮脏的小路——美丽的小路”几个部分梳理出来,并在“美丽的小路”后面加上“笑脸”的图标,“肮脏的小路”后面加上“哭脸”的图标。学生很快就体会到课文是写什么和怎么写的,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情感。

二、紧扣关键词语,从字词间推敲,感悟人物品质

一篇好的文章,总能从中提炼出几个关键词语(成语)。这些词语,在揣摩文本内容、感悟人物个性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如在执教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一文中,我紧紧抓住“神机妙算”这一关键词语,让学生通过诸葛亮的所作所为,深入理解“神”在何时、“妙”在何处。我设计了几个不足:“(1)诸葛亮为什么请鲁肃而不请别人帮忙?(“神”在断定鲁肃一定不会告诉周瑜)(2)当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是怎么说的?诸葛亮怎么会如此自信?(“神”在判断大雾天气曹操绝不敢贸然出兵)(3)诸葛亮为什么敢立下军令状,要在三天之内完成十万之箭,且在前两天毫无动静?(“神”在对如此关系生死的大事却泰然自若、若无其事)(4)诸葛亮在借到箭后,为什么敢高呼“谢谢曹丞相的箭”他不怕曹兵追来吗?(“妙”在充分利用船顺风顺水的自然条件,曹操的兵想追也来不及)。这样,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诸葛亮“洞悉人事本质、精通天文地理”的运筹帷幄的“神机”与在时机、条件调控上恰到好处的“妙算”的过人之处。诸葛亮“军师”的人物形象在孩子心目中具体丰满起来。

三、抓住重点语句,围绕重点段落,把握文本精髓

一篇文章中,总有几个关键句子,在文本中起到核心地位作用。要么点明文章主旨,要么突出文本要义,要么揭示事物规律和本质特点。这些句子或居于文章的开头或居于文章的结尾,或居于事件的高潮之处。引领段落的总起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对事件哲理的概括句、设问句等,是常见的表现形式。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重点语句,去繁就简,直奔主题。

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中,两组句子的深入理解就大有文章可做。一组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般认为“人人为我”是结果,“我为人人”是前提,但在德国已成为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现实了,你怎么解读这句话都是实在的:人人都在为他人着想。这是一种美的心灵、是一种美的传统,与我国古代孟子描述的理想社会的博爱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真有异曲同工之妙。故“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另一组是“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花的梦,做了思乡的梦。”在朗读、对照、回忆、欣慰过程中,分享德国人“人人观”保持几十年不变的“奇异”与“奇特”性,使“我”浮想联翩,如痴如醉、如花如梦!德国人那种只要“我为人人”,就会得到“人人为我”的思想意境就会不断地流入学生的心田,作者季羡林先生那美好的祈愿、深沉的爱国情怀在读者深入的体验中产生共鸣。教师在教学时不必面面俱到,要善于抓住重点段落,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对比、实践、深思、总结,不断推动论文范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的提升。

四、紧扣课后不足,自矛盾面释疑,认识人生或文本真谛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有的作品创作时代离学生较为久远,总有部分学生在学习文本时会进入认知的盲区抑或认识的误区,难以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使教学效果打折扣。因此课文在课后大都设计了一些深思不足,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不足,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在讨论《落花生》课后不足时,就有学生提出“难道苹果、桃子、石榴高高地挂在枝头上就错了吗?我就是喜欢它们,好看也有用”,这时教师就应该相机引导“像苹果、石榴、桃子这样花枝招展,个性张扬,也没有错,他们也是有用的人,在当今社会也很需要这样敢于表现自我的人”。在这里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真真成为“苹果”式的名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将成为“花生”一样,可以扎根与全国大江南北,默默无闻地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的普通一员。如果你最后成了一颗“花生”,就应当扮演好应有的社会角色,而且要知道: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优质的“花生”,仍然是受到人们青睐的。因此,作者许地山提出“做人要低调,要做有用的人”的时代意 义并未降低。同时要让学生明白文学写作中,作者有权利把东西人格化,可以根据植物的某些特点,夸大某些特点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思想,这种行为是允许的。在这里花生与苹果、桃子、石榴并论文格式范文形成严格意 义的对比。老师只有善于把握,在矛盾中释疑、消疑,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使课堂轻松高效。

如何找准切入点

袁燕美

【摘要】:正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在阅读教学中也有这样的支点,那就是教学的切入点,选准了切入点,就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帮学生找到了与文本对话的最佳途径,也摆脱了面面俱到的情节分解式讲解。

一、从课题入手课题是一篇课文的高度浓缩,是文章的眼睛,从课题切入最常用也最有效。对课题质疑,很能抓住课文的重要内容。如在教学《小镇的早晨》时,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小镇的早晨是什

找准解读文本的切入点

慈溪市周巷镇第二小

学 鲁秀珍 [内容摘要]

与文本对话,如同庖丁解牛,选好切入点至关重要。何谓“切入点”应是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起主导或支撑作用的,富有凝聚力的,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或品析创造的重要提示或问题。那个恰当而有效的突破口究竟在哪里?本文从“围绕标题、介绍作者、学生需求、抓住文眼”等方面作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文本解读 切入点

语文实验教科书中所选课文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语言规范,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与文本对话,如同庖丁解牛,选好切入点至关重要。何谓“切入点”应是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起主导或支撑作用的,富有凝聚力的,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或品析创造的重要提示或问题。它可以减少许多无效的提问,穿针引线,带动对课文流畅连贯的品读,能长时间激活学生的情感,推动更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那个恰当而有效的突破口究竟在哪里?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一、围绕标题寻找切入点。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简洁明了,生动形象,能引导读者理解文章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果能围绕标题设置一些相关的问题切入新课,不仅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还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参与,对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文思维大有裨益。如阎学老师执教《冬阳·童年·骆驼队》,读题后,让学生看这个题目的特点,由“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语组成,让学生想象从这三个词语中,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生动的语言描述中,一幅幅画面色彩斑斓,精彩纷呈。阎老师告诉大家,这也是林海音女士无数次在脑海中浮现的画面。然后随着遥远的音乐声,出现了冬阳下骆驼队向我们走来的画面,老师引领学生去文中寻找作者心头浮现的童年的往事。带着深深的留恋,带着淡淡的忧伤,学生走进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到童心、童真、童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最后,阎老师让学生再读课题,学生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

二、以作者为切入点。

有时,作者生平事迹就是丰富的课程资源,其动人的故事或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或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甚至仅仅他的名字就引人思考。在执教《生命生命》时,教师先出示作家杏林子照片,介绍她的事迹:“杏林子12岁的时候患了类风湿关节炎,在长达50年的病痛煎熬中,她曾因病变而呼吸困难,一度有生命危险,全身的关节也已经损坏。轮椅上的杏林子在膝盖上架上小木板,用两个手指夹着笔写作。在这种几乎无法执笔的情况下,她硬是凭着坚强的毅力在病中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她的作品中充满了求生的意志。这节课让我们走近杏林子,感受她的作品带给我们的生命的震撼!”生命这个话题对小学生来说显得凝重深厚,如果学生不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可能很难理解她对生命深刻的理解。所以,以作者为切入点,引领学生读懂“求生的飞蛾、不屈的香瓜子、律动的心脏。”这些生命的迹象,学生会有更深刻的感悟。

三、以学生需求寻找切入点。

教学中教师要常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如果我是学生,我会对什么样的问题感兴趣,我现在急于想了解的是什么,根据学生的需要去寻找突破口。让学生“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疑问之处可能正是最佳切入点。问题的提出比问题的解决更重要,这里往往闪现着智慧的光芒,是学生步入“最近发展区”的前奏。如《尊严》这一课,学生对“尊严”这个词的理解有困难,文中哈默的表现为什么体现了他的尊严?两个“囫囵吞枣”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带着这些问题,走进了哈默的内心世界。

四、用文中语句切入课文。

学会抓文眼,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文章中的一句话,一个观点,一幅图,或是一个细节„„从小处切入。只有抓住了关键的问题,学生才能快速、准确的把握文本的内涵。

1、锤击关键词句

汪曾祺先生的《思想· 语言· 结构》中提到:“语言是树,是长出来的。树有树根、树干、树枝、树叶,但是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树的内部的汁液是流通的。一枝动,百枝摇。”文本中,总有一些言简意赅的与众不同的词句,它往往是“动全身”的“一发”,教学时可引导学生重点品味,重锤敲打,使之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一位年轻教师执教《巨人的花园》时,从童话的特点入手,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感知大意。然后他出示了两组词语:

北风呼啸 阳光明媚

鲜花凋谢 鲜花盛开

树叶飘落 草翠花开

冰雪覆盖 小鸟欢叫

学生读准、理解词语后,他引导学生寻找这两组词语的特点,描绘头脑中出现的画面,然后引出话题:“这两种不同的画面为什么都出现在巨人的花园里,你能到文章中找到原因吗?”在他的引领下,学生沉浸在美丽的童话中,感受阅读的快乐。

又如《白鹅》这篇课文,“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是文章的中心句,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高傲”的意思,从文中去寻找白鹅的高傲表现在哪些地方,帮助学生轻轻松松走进了文本。

2、 点击悬疑点

学生充满了好奇心,点击悬疑处,激发起学生阅读的探究心理,引领他们走进文本,往往起到很好的效果。如,上《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抓住“借”这个中心词,设计问题来深挖“借”的含义。如,谁借?向谁借?为什么借?怎样借?借了以后还吗?学生围绕这些问题阅读课文,去感受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又如学习《灰雀》这篇课文,初读课文以后,怎样做才能使学生进入列宁和小男孩的心灵世界?逐段讲读或者问答当然不行。按时下流行的教法,把写列宁和小男孩的语言和行动的句子找出来,一句一句脱离课文语境意境,零零散散地谈感受,又显得枯燥乏味,也不行。从哪儿切入课文能使阅读既突出重点又联系整体,又能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呢?问题是探究的向导,途径之一是让学生去寻找课文中最能使自己生疑的语句。课文倒数第2自然段有这么一句话:“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而问不会说话的灰雀?我们在课文中见到了一个怎样的列宁呢?

人物的内心世界是通过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的,语言和行动又是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展现的。问题并不急于回答,重要的是把学生引到课文中的白桦树下,进入列宁和小男孩对话的那个情景,在情景中进行情感体验。教师可让学生细读这部分内容:“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通过各种朗读来进行情感体验,读出对话的语气,读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如男孩说:“没„„我没看见。”小男孩说话犹豫,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愧疚;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列宁有意用一句叹息的话使孩子的内心受到震撼。“一定会飞回来!”小男孩肯定的语气,反映出内心因受到列宁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的教育,决心要改正自己的错误,把捉去的灰雀送回来。读好了,再回到中心问题上来,感悟列宁善于观察、善解人意,以问回到枝头上的灰雀来表达自己的惊喜,也体现了小男孩的尊重和爱护。

3、拨动情感点

文本不是无情物,学生更有赤子心,要让学生动情,教师首先要激发自身内蕴的才情,披情入文,去点燃学生学习文本的热情,在“激荡”上下功夫。寻找情感切口,联系扩展,组织讨论,竭力帮助学生深掘人性人情的内层,增添感情浓度,可形成余“音”缭绕。如王崧舟老师执教《长相思》时,王老师用凝练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概括了王安石《泊船瓜舟》和张籍《秋思》中的乡愁,引发学生对纳兰性德《长相思》中乡愁的探究。通过反复朗读,去探寻词人心迹的路径。整体感悟词人“非常思念家乡”,从字里行间问其“身”在哪里、“心”在何处。此时学生真真切切体悟到词人“身在征途、心在故园”,身心分离的乡愁。

总之,文本教学中那个奇妙的“切入点”,应该是结合具体班级学情、结合新课程的背景、结合新教材编排和教师的个性潜能等确定。备课时教师先要对文本进行“陌生化”的确阅读,先要原汁原味地“浸泡”,做到“人生若只如初见”(清·纳兰性德语),拥有新鲜的阅读感知,才能找到师生间的最佳交流“通道”,拥有那巧妙的“切入点”。这样的阅读教学,更容易开出“带着生活露水”的鲜花,学生也更有兴趣和文本亲切对话。

阿基米德可以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我也要说,选好一个奇妙的“切入点”吧,我们可以将阅读教学变得更有声色。

谈谈现代文阅读教学如何找准切入点

上传: 邱巧玲

更新时间:2012-6-11 19:18:56 众里寻他千百度——谈谈现代文阅读教学如何找准切入点

众里寻他千百度

——谈谈现代文阅读教学如何找准切入点

羊头镇中学 虞林德

现代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堂课只有45分钟,一篇课文需要教师讲的、需要学生学的内容很多,阅读教学必须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问题来引导学生研读、探究整篇课文。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问题,就是文本解读的切入点、突破口。宋代陆九渊在《陆象山语录》中诗云:“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陆九渊的这首诗强调的也是在阅读过程中要寻找突破口。那么,在现代文阅读当中,应该如何找到文本解读的最佳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题目入手

有些课文的标题本身就具备趣味性和神秘性,很符合初中生好奇、群殴、求知欲强的特点,教学这类文章,不适宜教师平铺直叙,而是要充分利用标题来设置悬念、故布迷局,让学生兴趣盎然的往“圈套”里跳,在不知不觉中顺利过渡到教学程序,而且学生往往过目不忘。教学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天上真的回有街市吗?如果有,那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注意力。从题目入手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另拟题目法。我们教师可以请学生为课文重新拟定一个题目,并且说出理由。例如上《变色龙》一课,学生要通读课文之后,给课文拟定这样一些题目:“一个看风使舵的人”、“一个变化多端的人”、“一个多变的人”、“双面人”等等。我们都非常清楚,学生为课文重新拟定的题目是很难超过原作的题目。这只不过是一种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手段而已,学生要在整体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才能提出自拟的题目;说明所拟定题目的理由,正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在教师方面,通过学生所拟定的题目和陈述的理由,可以了解学生初步阅读的水平,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待这一步工作完成以后,我们老师顺势提出问题:“刚才同学们给课文重新拟定了不少题目,无妨再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却要用„变色龙‟作题目呢?”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进入精读阶段,而且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二、从关键词入手

把关键词作为解读课文的“切入点”。一般来说,一篇文章总有它的关键词,作为教师,我们应深入文本,找出关键词作为我们解读文本的突破口。如教学鲁迅的《故乡》,我引领学生聚焦一个“变”字,然后追问“故乡的什么变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很快总结出:故乡的景和人都发生了变化。然后,通过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青年杨二嫂和老年杨二嫂的对比,以及对他们变化原因的思考,体悟到小说深刻的主题,也学到了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故乡》这篇小说,我没有刻意去讲小说的三要素,但对三要素的解读已经包涵其中。这样一篇3000多字的小说,按照传统方法去讲,3课时未必完成。而用这种方法去上,仅用一课时,学生品读细腻,活动充分,理解深刻。用一个词切入文章,我还尝试过:《核舟记》用“奇巧”这个词;《我的叔叔于勒》用一个“钱”字;《孔乙己》用一个“哀”字;《口技》,用一个“善”字等等。

三、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 切入点要先声夺人,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产生兴趣,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对话的话题(切入点)选得好、选得准,就能发挥出教学杠杆作用,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去自主学习,去探究发现,使阅读的信息、阅读的心理、阅读的主体状态这三个因素互相作用,和谐发展,让学生在教师的恰如其分的引领下,始终处于阅读活动的主体控制状态,有所感悟,有所体味,促使阅读达到预期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雪》这一课,整体感知课文后,抓住学生最感兴趣的堆雪人这件事切入文本,利用多媒体播放北方雪后大人小孩一起堆雪人的动画片,学生学习的兴致马上就会激发起来,进而去主动探究课文,从而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准确生动的语言。

四、从概括入手

概括就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或课文里的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例如《皇帝的新装》一课,老师让学生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并说出理由。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筛选出一个“骗”字,进而研究课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这一个“骗”字,进而研究课文中各种人物是怎样围绕一个“骗”字进行活动的。抓住一个“骗”字,课文的灵魂就显现出来了。用简洁语言概括课文内容,能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大致内容,又训练了学生概括能力的目的。

五、从复述入手

例如,《巍巍中山陵》一课,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假如你是中山陵的一名讲解员,请你以讲解员的身份,用讲解员的口吻,向前来参观的游人介绍中山陵的景点。又如,教学《苏州园林》一课,老师可以请学生以苏州园林中的工作人员或导游向客人介绍一下苏州园林的风光,说明苏州园林“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又如《七颗钻石》这棵,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用讲故事得口吻讲述水罐变得过程,从而体会浓浓的爱。通过这样的“切入”,不仅使学生们对课文产生了极大兴趣,阅读课文十分专注,而且对课文的复述能力得到锻炼。不管我们老师如何设计教学切入点,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去感知课文的大致内容,为后面的教学开好头,打基础。

阅读是是一种非常个性化行为,教师帮助学生找准最佳切入点,有利于培养他们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因材施教,统筹安排,抓住能既有目的性,又有针对性的问题找到解读文本的最佳切入点。

找准切入点,读写两相融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也是新课标给我们提出的要求。但是随着新课程的推进,阅读与写作这一对语文学习中本来不可须臾分离的“孪生兄弟”,变得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今天上阅读课,明天上写作课,语文变成两门课程。由于这种理解和运用的偏差,当前的阅读课堂经常出现动口不动手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部分教师把阅读课上成了内容理解课,问题分析课和浅层次的读书课,单一的教学方法,浅尝辄止的理解感悟,导致阅读教学高耗低效。叶圣陶说:“阅读的基础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由此可见,阅读是一种吸收,写作是一种表达,吸收是表达的基础,从阅读中获取写作资源和写作技巧,在写作中表现自己的阅读积累和文化素养,可以反过来促进阅读。

简而言之就是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以此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能巧妙地帮助学生去“悟”道,并将“道”(人文精神)内化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去,更要求教师启发、引领学生去了解、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文章来向我们阐发这个“道”的,文章是如何选材剪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起承转合的,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等。所以在教学时,找准每篇文章读写结合的切入点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个切入点有时在文本中是显性的,教师可以一下就发现。有时它也是隐性的,需要教师去精心发掘、设计。那么,又如何把握写的时机和方式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如何做到读写结合。

一、仿写。

高年级课文中从句式表达、段落构成、过渡照应、抒情联想、精彩描写等很多方面都可以作为学生仿写训练的材料。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使学生明白“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就与作文中“要写什么”、“怎么写”、“这样写怎么样”的基本问题衔接起来了,使学生在范文中借鉴谋篇布局的框架,把自己想要表达的零星的感性材料组织成文。所以,我认为仿写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

1、仿句式。句子是文章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应从最基本的句子开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一些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特别值得学生仿写,如比喻句、排比句、反问句、设问句等。在教学《匆匆》一课时,我设计仿句式练习: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排比句描写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洗手、吃饭、默思,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经意中来去匆匆。让学生进行句式练习:()时候,日子从();()的时候,日子从()过去;()时,便从()过去。

2、仿顺序。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语言表达时要注意表达的顺序,如事情发展顺序、时间先后顺序、倒叙、插叙等,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范例,如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让学生了解课文是采用倒叙来写的,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我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训练。

3、仿描写。文章中有许多细节描写值得学生仿写。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幻象描写,她在临死前产生了四个发人深省的幻象:一是坐在大火炉前取暖;二是看到喷香的烤鹅;三是在美丽的圣诞树下欢乐;四是见到温和、慈爱的奶奶。这四个幻象是在特定的情境下产生的。一是幻象与生活处境相连。卖火柴的小女孩家贫如洗,由于生活所迫,大年夜还在街头卖火柴。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又冷又饿,又不敢回家,只好蜷身于街头。此时此刻的她自然渴望有个温暖的火炉,有只肥美的烤鹅,有棵圣诞树,得到亲人的关爱„„引导学生总结出这些幻象就是由实际生活所产生的,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依照这种形式写一段话,来表现由实际所产生的幻象。

4、仿结构。结构的仿写可以是段落结构仿写,包括转折、递进、顺承、并列、总分五种,例如《桂林山水》也可以是文章结构仿写。例如开头、结尾、层次、段落、过渡、照应、详写、略写等。篇章仿写犹如书法临摹,是利用好的文章框架,去填充新的内容。如《威尼斯的小艇》 一文,抓住了小艇的特点,分别从几方面加以介绍。而且在介绍船夫驾驶技术好一段时,还运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所以我让学生按照本文的写法进行仿写《长春的出租车》。学生们很感兴趣,仿写起来很轻松,而且质量很高。《顶碗少年》一课时,让学生明确课文的写作顺序就是总分总式。

5、仿主题。如《桃花心木》一课,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作者林清玄通过种树人给树不定时、不定量的浇水让树苗不养成依赖的心对比领悟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学习完这篇课文后,引导学生谈谈,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然后选择一种熟悉的事物写一写。

6、仿文体。如学习了《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课,在充分阅读,理解了文章的结构和说明方法之后,指导学生自选内容也写一篇说明文,有的学生写一件玩具,有的写一件商品„„

二、拓展 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掌握了较多的写作方法,拓展练笔比较适合他们。

(一)于教材简略处合理拓展。

如《一夜的工作》一课中,作者着重描写了总理是如何来审阅我整理的报告。而对其它文件是如何审阅的只字未提。我让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他是如何审阅其它文件的,体会周总理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爱国热情。《草船借箭》一文,我看准了诸葛亮立军令状是第一段内容的“聚焦点”,于是以其作为要填补的空白,让学生依据文意代诸葛亮写一份军令状,而且措词要使周瑜满意。于是人人思考,个个动笔,课上得非常成功。由军令状扩展到写其具体内容,既有趣又有效地进行了语言表达的训练。

(二)于课文精彩处合理拓展。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不顾自己的安危,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自己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的故事。“不论发生什么事,我总是和你在一起!”这是父亲和儿子共同的信念。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拦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我在教学时引领学生,从课文对父亲的外貌描写,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由父亲在废墟中挖了36小时,联想到阿曼达在废墟下等了36小时,并由此想象废墟下的阿曼达面临怎样的困境,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我就以此来指导学生写课堂练笔。要求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展开想象,来描写阿曼达在逆境中的坚强,以照应课文后的“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三)于教材留白处合理拓展。课文常因表述需要而对某些内容有所省略,这些“留白”处,往往言有尽而意无穷,是读写结合的最佳切入点,应适当地让学生依据文意发挥想象,补足情节内容。让孩子们充当故事的主人翁,想他所想,说他所说,填补故事中主人公心理、语言的空白处,在这过程中孩子们直接进入了角色,融入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和主人公的感情融为一体,这样的练笔是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是孩子们纯洁的心灵与主人公的融合,这样的练笔带动的是孩子们真实的感悟和思考,在思维与情感引发主动积极的情态下,学生所言就会言之有物,言之动情,让文本生色不少,同时也能更好地深化了文本的主题,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互利效果。《桥》这篇课文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但由于本课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遥远,孩子要想走进文本,感受老汉全心全意为群众着想的品质难度很大,于是我先引导感受前面老汉和小伙的“揪”、“瞪”与后面的“推”字的矛盾,并通过小练笔,写出父亲与儿子的内心独白,然大家感受到:因为儿子在老汉心中,不仅仅是儿子,他更是一名党员。老一开始抛弃了亲情,牢记着党性。后来却说:“少废话,快走!“那是当群众安全过桥,仅剩下父子的时候,老汉才想到自己是一位父亲。学生在两句话的对比下,很自然地感悟出了老汉的矛盾心理,再次深刻地体会到老汉高尚品质。

三、续写

有许多课文的结尾处,虽意犹未尽却戛然而止,留给了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教师引导学生,依据原文,进行创造性的续写,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合理性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凡卡》一课,文章的结尾是凡卡寄出了那封地址不详的信后,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着了,梦中看见爷爷正在读他的信。这个结局似喜实悲,暗示凡卡甜蜜的希望将变成痛苦的失望。在学生充分理解这一点后,故事到这,戛然而止,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暇想。凡卡的命运究竟如何?我让学生打开想象的翅膀,续写《凡卡》。刚刚学了这篇文章,学生的心中充满了对凡卡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痛恨,心中一定有千言万语想要述说。于是,这样的续写,刚好给了学生倾述的机会,学生的创作欲望也非常高涨。

四、改写

古诗教学中,我有选择性地让学生在熟读、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把一些古诗编写成一个小故事。这样既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学生大都是非常喜欢的。如《学弈》这篇课文是讲述了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一齐学下棋的故事,当然学习结果也是不同的。对于课文内容,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在此基础上我就让学生改写成小故事。我还指导过学生改写《游山西村》。 可以变换人称,教学《山中访友》一文后,就可以让学生假设自己是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

五、自学课文批注时写。培养学生自学课文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如何在培养自学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思的。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时也可挤进写的训练。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在指导其预习或自学课文时,一般应要求他们边读边思边动笔圈生字、点重音、划中心、注词义、批理解。在这圈、点、划、注、批中,“批”与“注”也是一种书面语言的重要训练方式。在“批”时,既可以写出自己对文中精彩之处的共鸣与赞叹,又可以写出自己对文中不当之处的质询或见解。“注”主要是对新学的词语进行注释,即写出词义。批和注都需要学生较好地组织书面语言方能表达得恰当得体,因而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批和注这一写的训练。

六、写读后感

在学生研读课文的同时,或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特点之后,引领学生进行研讨、探究、议论、评价,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类文章,抒写学习所得、所思等,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思维和思想认识水平。

读完《鲁滨孙漂流记》这本精彩的小说后,一个高大的形象时时浮现在学生的眼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险家、航海家鲁滨孙。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永不放弃的精神,实现了自己航海的梦想。还有什么比让学生写一写此时的感受会更好的呢?

教材中丰富的训练内容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了鲜明的画面和可以延伸的思维空间,也给教师们提供了广阔自由的操作空间。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说:“一种教学策略方法是一把钥匙,各种教学策略方法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 相信在座的各位教师都能够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反思和调整,掌握“读写结合、从读学写、文薏兼得”的精髓。

第二篇:浅析如何寻找语文教学的切入点

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语文阅读课文的字数,少则几百,多则几千,而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如何才能使阅读教学富有成效,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是至关重要的。切入点不同于导课,导课好比是做个引子,切入点事实上就是你整堂课的脉络走向。

切入点就是文章的突破口,它并不是固定在某一点,而在于每个老师在充分挖掘课文之后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实际,所选取的充满个性化的设计。语文教学中若能找到一个最佳的切入点,就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最大程度上的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去,同时这个最佳切入点也能为教学设计的提问环节做好铺垫。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牵课文这头“牛”,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呢?

一、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文章标题入手

题者“额头”也,目者“眼睛”也。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标题都是作者经过反复斟酌推敲之后定的,是文章内容、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的承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文章标题入手学习课文,能够正确的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也会从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在以后的习作中树立一种标题意识。

有的标题,是对全文内容的提挈,有的标题揭示文章的中心,有的标题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如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问题:“谁在套谁?”随着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讨论的深入,学生的结论会越来越深刻:沙皇专制套别里科夫;别里科夫套身边的人;别里科夫套自己。

例如鲁迅的《药》是一篇老课文了,怎么切入?有的老师从文章的标题切入,问:这药是指什么?病人是谁?药效如何?何人开的药方?让学生对文章的情节、人物形象、主旨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和把握。

又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师可以通过标题中的“百草园”“三味书屋”来进行对比教学,既简洁明了又深刻地揭示出文章的中心。《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一文,根据标题的暗示,分析先生的“说”与“做”来达到教学目的。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从插图入手

课文的插图有着不可低估的教学价值,无论是形象的写实画还是抽象的写意画,都不会是教材中的装饰物而已。插图一般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绝不能小视插图的作用,在吃透文本的同时,可以大胆地利用插图作为文章的切入点,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相对现代文较抽象的诗歌教学中,学生单凭想象很难达到真正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意境,一幅插图,就可以将诗歌与绘画结合,二者交相辉映。诗歌的教学往往是由景入情、由情至理。如诗歌《天净沙?秋思》的教学,大可以通过叫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找出诗中的十个意象来进行本诗的教学。“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通过教师的引导,在直接形象的观察中,以画解诗,更好地理解“思”意。又如在《童趣》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鹤唳云端”景象的插图进行教学。

三、车到山前必有路――从关键语句入手

以课文杨绛的《老王》的教学为例:

(一)在快速阅读课文之后,请大家来找找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对老王情感的句子。

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能一眼找到文章的着眼点。也就是文末的“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

(二)进一步提问:这个幸运的人是谁?不幸者又是谁呢?

这样一问,学生很容易找到本篇文章的主角:“我”,老王。

(三)回味一下文章的基本情节,之后,用一个字来评价老王。

大部分学生都回答出老王的“苦”和“善”,到这步,文章的很多细节描写和语言描写都自然而然的会被学生所注意到,那么重点的赏析也就能水到渠成了。

(四)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衰弱不幸的老王,在送完鸡蛋和香油的第二天,就去世了,而,幸运的我,所谓幸运的人,真的是那么幸运吗?从而引出对于作者的介绍,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本文作者杨绛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又如张晓风的《行道树》文章的首尾都出现了“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快乐而忧愁的树”。这句话的反复出现为我们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围绕这句话可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能看出行道树为什么既快乐又忧愁吗?找出相关的句子并反复品读,行道树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形象就会逐步展现在我们面前。

四、插上想象的翅膀――从文章留白入手

留白,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让欣赏着拥有独立而富有个性的想象的空间。国画中常用一些空白来表现画面中需要的水、云雾等景象来渲染表达含蓄内敛的意境。文学,亦有“不着一字,而形神俱备”的留白。

如《项链》一文中结尾的叙述在马迪尔德得知真相之后戛然而止,给师生留下了许多遐想的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借“留白”发挥,给《项链》构思一个后续。又如一老师在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教学中,让学生想象共工与颛顼争帝失败之后,赢者的颛顼会对共工说什么?通过填补这个空白,学生就能进一步理解颛顼的自大和共工的愤怒,对后文共工怒触不周山的行为就有了个全面的解读。

留白是作者的一种智慧,教师能恰到好处的利用课文中的留白,是一种境界。通过学生有依据的想象,不仅可以在初步探究的基础上可以清楚的看出学生的感知有没有偏离文章的中心,而且经过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和渗透教学目的也变得更加容易,最重要的是,这个时候的课堂,是真正属于学生的。

语文教学是充满活力、充满生机的灵感教学,语文教师要在深入研究文本的基础上,根据文章特点和教师个人的喜好,多的角度去设计课堂的切入点。教无定法,让我们在自由的语文课堂中,尽情徜徉。

参考文献:

[1]燕桂荣,《选点突破,牵一发而动全身》,《文史资料》2010年2月号中旬刊。

[2]邵红立,《在阅读中找到解读文本的支点》,《现代阅读》2010年2月第2期。

[3]侯艾华,《抓住切入点,挖掘知识链》教育》P34页。

,《语文

第三篇: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切入点

一、 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笔者在中小学第一线工作,通过长期深入语文课堂调研发现,部份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思路不清,教学程序混乱,教师教得十分吃力,费力不讨好,学生学得十分辛苦,云里雾里,教学效果低效。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的切入点把握得不好。

二、 把握好切入点的重要作用

语文课本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一篇文章包含了无数的信息,包含了很多的教学内容,如果将所有的内容都面面俱到,那根本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当堂教学的任务目标、课文的自身特征,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从而选取一种或几种教学切入点,作为有效的突破口,并以此为抓手,将课文、教师、学生这些课堂教学因素整合起来,实现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三、 如何把握语文教学的切入点

如何寻找文章的切入点呢?“切入点”的确定同课文重点的确定密不可分,既相似又不完全等同。切入点一般就是文章的精彩之处:有的是好的题目,有的是主旨句或中心句或重要的语句,有的是特殊的结构等等。

选择好切入点,就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欣赏课文,学习课文,研究课文。一个好的切入点,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使教和学两方面都心中有数,目标明确,教学起来就顺利得多。

(一)、从文章的题眼切入

1 多数文章的题目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尤其是题眼,我们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从文章的题眼切入,可以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的训练。

如小学语文第五册《走马灯的奥秘》,课文的写作顺序是先介绍走马灯的结构,接着介绍走马灯的奥秘,最后写科学的种子在作者茅以升的心中生根发芽。在教学中如果按课文的写作顺序进行教学,效果不会很好。如果抓住“奥秘”作为切入,按以下顺序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得到激发,学习效果会倍增:“从课文题目看,本文的重点是走马灯的结构还是奥秘?”显然是奥秘,“走马灯有怎样的奥秘?”“走马灯为什么有这样的奥秘?”“走马灯有这样的奥秘与结构有关,结构是怎样的?”“科学精神的萌芽”。

(二)、从文章的中心句切入

中心句不仅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能体现课文结构,反映中心思想,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它们往往是理解一篇文章的捷径,因此,以中心句为切入点来展开课文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如小学语文第九册毛泽东七律《长征》一诗,首联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就可以作为教学本诗的切入点,感情基调是“不怕难”,而“难”又从“千山”的难和“万水”的难两条线进行描写的。只要抓住了这一点,教学脉络就非常清晰。又如《赵州桥》一课,可抓住“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一句,从“坚固”和“美观”两方面理解、感悟,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完成教学目标。

(三)、从文章的重要的句子切入

课文中有的语句十分重要,准确的抓住这些语句作为切入,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

1.轻松把握文章内容。如《少年闰土》一课,作为小学五年级学生是比较长的文章,如何把握文章内容,我们抓住语句第十四节“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一句切入,学生思考:“我知道了哪些新鲜事?”这样四件事“捕鸟”“拾贝”“看鱼”“刺猹”就清清楚楚了。

2.整合教学流程,把握文章结构。如《少年闰土》一课,常规教学流程可能是一开始就重点学习第一节“月夜看瓜”描写自然美景,但显得十分生硬。抓住一些重要语句进行教学,整合文章结构,学生会掌握得很轻松。首先从“我知道了哪些新鲜事?”了解课文内容,“你喜欢哪一件新鲜事?”多数学生会喜欢“月夜看瓜”,学习这一部分(第8-13节)可用一过渡句“每当读到这里,我眼前就会浮出一幅一个少年在月光下看瓜刺猹的图画”让学生找出,就很自然的引出第一节进行教学。

(四)、从文章的疑点切入

“学贵有疑”,抓住课文的疑点,引导学生去探求,能迅速激起学生穷根探源的好奇心,有利于对整篇文章的阅读理解。例如教学《荔枝》一课时,提出疑问:“为什么吃荔枝?荔枝好吃吗?这次吃荔枝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作者这么难忘?真的是荔枝好吃吗?”带着这些问题学生迅速进入课文,很快从阅读中发现,题目虽然是“荔枝”,

3 内容没有写作者怎样吃荔枝,却是通过围绕荔枝写的几件小事,反映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由此切入从而带动学生对整篇文章的分析理解。

寻找文章的切入点,其目的不只是为了读懂课文,而是最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切入点要中肯,应是师生研读全文的一个突破口,必须有较强的辐射性,有一定的深度,对学生理解文章,学习写作有帮助,而不能搞花架子。

第四篇:《英雄联盟lol》如何把握进攻时切入时机

先借用一下网络的一句话:LOL就是一个以塔为核心展开进攻和防守的游戏。

所以DPS在游戏中的作用就是拆塔和输出,那么作为一个刺客型的DPS怎样才能安全地收割人头呢,在这里就要注重战场的切入时机了,把握好切入的时机,你就是英雄。

在这里以易做介绍:

第一:。无视野不入草丛,我们是DPS,要做的就是后来居上收割人头,并不是追着一个英雄到埋伏点,然后给GANK。当然这个描述可能有点模糊,并不是说没有视野就什么草丛一概不能进。比如你在满HP情况,对面有4个人都在线上可见范围内,只有一个人不见,而这个不见的人不可能一套技能秒掉你,你可以进草丛。但是反之线上一个人都没有,你还要乱进草丛,给GANK后就会让对方多打一人,对我们十分不利,所以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只能跟在大部队的后面,不冲动。

第二:需要留意对方是否所有英雄都已经在战场上,比如要对付一些隐形的,如小丑、EVE、老鼠这类英雄,我们就需要购买先知药水。因为对方和我们一样,都在等候切入的时机,我们要在他们进入团战后,我们才从侧面或者后面切入,切记尽量不要从正面切入。

第三:切入进场的时机是需要看对方的阵形,我们需要等待控制型和强力法师把技能都扔出来后,因为我们是DPS所以没多少承受伤害的能力,所以要等对方的限制技能和AOE技能释放后,或者我方压倒性进攻的时候才冲进人堆抢人头。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先打血少的,因为易的大能在击杀对方英雄后刷新技能,所以我们先找残血的打,然后再砍法师或DPS。

第四:当无法切入或者切入失败后,处于劣势了该怎么办?对于这种情况,我是建议先守家的塔,因为当团灭后,外围应该会被爆1~2个塔的,这时我们只能据守高地,只能等待我方英雄复活,杀出去。但是如果只是被逼撤退,而我方英雄比对方英雄有优势时且对方没强力推塔英雄而我方有,就建议从中路推进,只要打好这一波团战就可以奠定胜负。

最后需要说的是,随身都带着眼睛,分别插在上下河道和经常带线的草丛,一个75元的眼才是几个小兵就可以了,几个小兵就能换来防守或进攻GANK的视野,是十分值得的

第五篇:如何找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牵一发而动全身

——关于文本解读研讨总结

辛安二小

一、 问题的提出:

什么是切入点?王松舟说是“语言的秘妙”;支玉恒说是“最触动自己的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我的理解是能引发学生触及作者“情动”的一道“门”,找到这个“门”, 老师就可以“造势”与“顺势而导”,学生就能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顺着作者的“情感历程”感受语言的魅力(魔力)。

如何找准这道“门”?这是这次集体研讨的重要内容。

二、选择切入点的策略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对话,用怎样的话题和方式开展对话,这就是教学的切入点。一个好的切入点,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思维的火花。选择阅读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往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和业务素养。

(一)从文章题目切入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抓住文章的题目,打开心灵之窗是迅速切入文章内容的有效途径。如朱自清的《匆匆》一课,根据题目,我们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课文写的什么匆匆呢?(时间)那么作者是怎样写出时间来去匆匆呢?

(二)从文章开头切入

每篇文章的开头都是精心雕琢的,也是最有意味的。如《手指》一课开头一段: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那么这五根手指都有什么特点呢?由文章的开头直接引出切入点。

(三)从文眼切入

1 课文里常有或者点明主旨、或者概括内容、或者凝聚情感的句子。这类句子往往起着统摄全文的作用。教学时,我们抓住这类句子并且以此为切入点,梳理出它与课文各个部分的联系,往往会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如:《一夜的工作》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抓住这句话,我提出一个问题做为本课 的切入点: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总理劳苦、简朴?

(四)从文章结尾切入

龙头,猪肚,豹尾。好文章的结尾总是意犹未尽,余味无穷。如:《匆匆》一课结尾: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借此,我提出了一个切入点: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能感受到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呢?

(五)阅读教学选择切入点还应该注意:第一,切口要精道小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篇文章,无论从那个角度都有无尽的味道,选取切入点的目的就是要确定阅读的方向。切点越小,越便于师生集中有限的时间突破重点难点。第二,切点要提纲挈领。好的切入点,是能够发散和收缩全文内容的,即“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选择切入点之前,必须整体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第三,切法要富于变化。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具体操作起来,因课而异,因人而异。但只要我们用心思考,用心创造,阅读教学课堂既可以精彩纷呈,还可以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

二、今后备课研讨的流程。

1、第一次备课。教研组确定上课教师后、上课教师按确定的教学课题进行基于个人经验进行备课。备课的流程大约分为:文本解读、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

2、第二次备课。上课教师经同伴互助后,对教案进行修改,提交教研组审查。

3、第三次备课。根据上课教师的备课进行集体研讨,研讨的内容:一是文本解读是否正确,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二是课堂上切入点 的提出是否能把握全文,引领学生学习。三是教学重难点定位是否准确;四是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和教学时间是否安排合理。

2

上一篇:如何计算应纳税额下一篇:如何统计调查问卷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