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2023-01-05

从我们踏入校园到加入工作,汇报一直伴随在我们左右,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然而,很多人一直不明白如何写汇报材料,在汇报中找不到重点,导致在学习、工作中的不如意。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扶贫工作情况汇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教育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乡教育扶贫情况汇报

一、

基本情况

(一)

全乡适龄儿童入学情况:**乡共有6至16周岁适龄儿童3723人,在校3407人(在**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就读的1934人,乡外县内就读的312人,县外就读的1161人),B类不需劝返的283人,辍失学33人。

(二)

全乡B类不需劝返的283人中:就读幼儿园的15人,缓学2人,残疾无法就学2人,义务教育毕业116人,超龄22人,无法联系126人。

(三)

全乡6-15周岁辍失学生26人,16周岁7人,辍学1年内22人,1年以上11人。

(四)

分村情况:

(1)

**社区6至16周岁适龄儿童1102人,在校1009人(在**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就读的691人,乡外县内就读的68人,县外就读的250人),B类不需劝返86人,辍失学7人。

(2)

新胜村6至16周岁适龄儿童872人,在校819人(在**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就读的474人,乡外县内就读的128人,县外就读的217人),B类不需劝返45人,辍失学8人。

(3)

长海村6至16周岁适龄儿童774人,在校737人(在**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就读的408人,乡外县内就读的70人,县外就读的259人),B类不需劝返31人,辍失学6人。

(4)

白云村6至16周岁适龄儿童622人,在校556人(在**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就读的196人,乡外县内就读的19人,县外就读的341人),B类不需劝返58人,辍失学8人。

(5)

中寨村6至16周岁适龄儿童353人。在校286人(在**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就读的165人,乡外县内就读的27人,县外就读的94人),B类不需劝返63人,辍失学4人。

二、

工作情况

自2019年7月以来,根据永善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开展控辍保学摸底核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控辍保学工作,把控辍保学工作列为我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点工作之一。安排全乡干部职工和**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联合行动,全面核查我乡户籍系统中6-16周岁的适龄儿童就学情况,将核查结果同学校数据,学籍系统,各部门反馈数据相互比对,对有差异的数据安排专人进一步细查,确保了数据真实准确。

经近3个月的工作开展以来,现已将我乡学生就读情况基本摸清,梳理成册,对在学生由一线挂联的职工和学校教师持续开展思想稳定工作;对辍失学学生严格落实四个包保责任制,每个辍失学安排四个包保人员进行劝返。现33个辍失学学生的复学通知书都已发放,包保人员正在积极进行劝返,并于2019年9月29日对新胜村大水塘浦明飞户因拒不送之女浦红仙接受义务教育向莲峰法庭提交了起诉书。

三、

存在问题

1、

在摸排核查中,发现有全户外出多年并在外地就读,但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辍学学生,因距离过远且是外地学校辍学,劝返难度大。

2、

学生极度厌学,不听父母教诲,包保人员多次做思想工作,效果不理想,学生宁死不愿读书。

四、

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做好保学工作,确保无新增辍学学生。二是持续开展劝返工作,对33个辍失学学生专题研究一生一策,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劝返、纳入职初班、进行中职教育、依法处置等四个方面做好控辍保学工作。三是继续开展情况摸排,对无法联系的学生保持关注,多方核实。

第二篇:山区教育扶贫年中工作汇报

平山县西柏坡中学

山区教育扶贫工作年中总结

单 位:平山县西柏坡中学联系人:电 话:邮 箱:

高英杰 15831187996 xibaipozx@163.com

平山县西柏坡中学

山区教育扶贫工作年中总结

平山县西柏坡中学位于平山县西部山区,紧邻西柏坡景区,距离县城50公里。

学校始建于1968年,占地10131平方米,建筑面积6903平方米。现有6个教学班,222名学生,教师19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3人,中级教师4人,初级教师8人,大学本科学历14人,专科学历5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我们的教育理念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个孩子,让学生拥有闪亮的初中生活;我们的办学目标是:创办山区一流的现代化学校,使西柏坡中学校园成为每位师生追求知识与实现梦想的殿堂。

校风:自信、阳光、尚德、励志 校训:扎根红色土地,点亮梦想之光

教风:律己、爱生、敬业、奉献 学风:守纪、尊师、勤学、进取

2015年6月我校被确定为石家庄市山区教育扶贫工程项目学校后,我们统一思想,加强管理,内铸师魂,外树形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探索特色学校建设,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整体实力,现将2016年春季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校内校外营造德育氛围

(一)环境育人

今年春季开学以来,我校坚持以“红色教育”为特色办学方向,以“感恩•励志•讲礼”为文化核心,充分利用空 “一墙两廊三楼道”的红色文化来育人。本学期我们安排专

1 人对校园各处景致及宣传展牌进行梳理并制成幻灯片,给各班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学校文化,增强责任意识,也为下一步培养小小讲解员打下坚实基础。

(二)活动育人

我校本学期通过组织电影周、主题团日活动;积极参加河北省文明办组织的网上祭英烈、书画作品大赛等活动;积极参加团县委及中直支教队组织的“给Ta力量”义卖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经济头脑;在平山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派出强大阵容,成绩喜人;利用少年宫十六个社团的带动作用做好各项文体活动尤其是少年宫展演、广播操比赛和校园广播。通过这些活动,真正让孩子们的寄宿生活丰富起来,素质更加全面,也更加懂得“感恩〃讲礼”。

(三)纪律育人

利用早操、课间操等阵地,由带班领导进行思想教育,并及时总结一天来的学生纪律情况,或表彰或批评,让学生时刻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

(四)沟通育人

针对学校留守儿童多,家里老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甚至不会看短信的情况,创办校刊《逐梦桥》,每次放假给学生发放,介绍学校两周来教育教学开展的情况,并将放假时间及注意事项一一写明,逢寒暑假还会加版,印刷成作业纸形式,开学时进行评比并择优展示装订,迄今已经36期。

四、五月份利用放大假空挡组织教师分五组对各年级学生进行摸排式家访,目前已经入户一百八十余家。返校后我们将家访中的学生情况与社会爱心人士,尤其是中直机关支教队进行沟通,最大限度予以帮扶,目前学校超过90%的学生享有生活补贴或帮扶,极大地减轻了家长负担,也更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意识。

此外我们每周每名教师都有座谈任务,通过此种方式拉

2 近师生距离,减小师生隔阂,增进理解,使大家都能幸福、和谐的生活、学习。

二、方方面面实行精细化管理

(一)重谋划、重记录、重评比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利用节假日及政务会、临时会谋划下一步学校发展,同时还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西柏坡中学规章制度,建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董小龙副校长全面负责安全工作,学校其他中层领导按照校舍设施,用电、消防,交通,饮食等明确分工,分项负责,各班确定班主任为所在班级安全第一责任人,任课教师为所任课时的安全责任人,各功能室由专任教师负责,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尤其是24小时无缝隙带班、值班制度、深夜查舍制度、学生出入校门制度、学生安全离校制度、学生习惯养成制度等,还通过法治讲座、安全演练、家长会、安全体验教育、小小安全卫士评比、安全教育等活动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形成了良好校风、教风、学风。

在后勤管理上,学校开动了脑筋,紧紧围绕学校后勤服务教学服务学生的宗旨,注重学校内部管理,注重职工职业素质,在管理上下功夫。成立了以学校校长负总责,后勤主任直接督办的后勤领导班子,有专人负责寄宿学生食宿及卫生,在厕所、宿舍、教室等处均有每日检查记录,班主任或责任人签字备案;有专人负责食品采购及安全,有专人负责食堂饭菜质量。上下一心,分层管理,责任明确。学生在学校吃的好,住得好,能够安心学习,得到了校师生、家长的好评。

本学期我们还利用校园微信平台及时发布校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现问题时实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沟通、第一时间解决”。

(二)重教师素养提升

1、校内历练

我校积极开展教研教改,以“赏识教育”为基石,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创新。在业务能力培养方面,经常组织学校内听课评课,通过“示范课”、“研讨课”、“演讲”、“集体研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教师业务技能大练兵”“民主生活会”“读书交流会”“青年教师结组帮扶”等形式,对教师进行经常性的校内培训和指导,从而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反思自己,将新课标的精髓升华为自已的思想。

2、外出拜师

本学期,我们通过教育局的基地教研等活动提高教师基本素质。继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北京育英中学深入联系,教学资源共享;到平山二中学习参观;与片区内兄弟学校在教学上广泛交流, 加强教育教学信息的采集与学习,名师成为各位老师追求的标准。

此外,从本学期起我们在每周一的政务会上各主任、校长就自己所分管工作方面举证上一周教师典型事例,学校在例会上级学校大会上向全校师生通报表扬,弘扬正气,坚定教师扎根项目学校的敬业信念。

三、2016年春季教育扶贫基本情况

(一)贫困生生活补助发放

2016年春季开学,我校共有学生222名,转移深山区贫困学生149名,其中148人享受贫困寄宿生生活补贴,补助生活费1200元;

八、九年级还有31人享受国家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贴,每生每学期625元。这些资金解决了山区贫困学生的学业问题,为家长排除了后顾之忧。

我校本学期严格按照贫困生评选制度进行评选,具体程序如下:

1、学校成立山区教育扶贫项工作领导小组。

2、教导处协调班主任进行工作宣传并部署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提写申请。

3、政教处协调班主任根据家访情况对提出申请的学生家庭进行筛查。

4、成立由村干部、学生家长、学生代表组成领导监督小组,与学校领导小组共同评审。

5、对选出的贫困生进行一周时间的公示,无异议后再上报。

6、后勤处负责资金发放。本学期我校七年级148名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及八九年级国家贫困生生活补贴均已如数发放。

(二)家长下山致富

我校在山区教育扶贫政策的鼓舞和帮扶下,本学期已有72户家庭尝到了致富的甜头。七年级一班秘子冉同学的父亲去年贷款买了面包车,搞起了运输,一年下来能挣到15000元;还有养蜂的、开餐馆的等等,他们都得益于山区教育扶贫工程的大好政策,自己才能有了精力和时间去创业。

四、下一步谋划

近年来全社会越来越关心教育,和先进学校相比我校还有许多方面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一是办学条件还不能满足群众的住宿需求;二是学校管理工作还不够精细化。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按照市县教育局关于项目学校的三年提升计划,认真布臵,抓好落实。

1、抓好学校硬件建设,谋划学生宿舍楼40间、现代化教学设备、学生宿舍、餐厅配套设备等。

2、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在一正一副两主任的基础上配齐配全各处室主任,并将各项记录表进一步做细。

3、在制度方面,全面修订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

5 “管理有制度,活动有方案,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的良好局面,全面实行精细化管理。

4、在教学方面,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校在开足开齐课程基础上充分发掘地域文化,开设校本课程;注重艺体课教学效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开展学生的社团活动,开展教师汇报课和示范课,督促年轻教师专业过关。做好学生的小发明小制作,鼓励学生自作教具和教学模型。

5、在德育工作方面,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2016年将继续通过组织国旗下讲话、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消防演练、主题班会、宿舍内务整理等形式,不断加强德育工作,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并建立完善的学校综合评价体系,继续每月对每一名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期中、期末全校评选“道德标兵”,表彰先进、鞭策后进。

6、在安全管理方面,制订《学校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实行安全工作日报制度。加强安全督查,排除安全隐患。每周都要集中对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厕所、运动器材、电路电器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决不推脱。

7、在后勤保障方面,加强后勤工作人员的职业观念教育,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做到餐厅秩序井然,卫生环境良好,使学生生活放心,学习安心。

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帮助下,在山区教育扶贫的大好政策下,我们用爱的阳光沐浴校园,用爱的种子播种未来,踏实工作,我西柏坡中学一定能开创崭新的教育新局面。

2016-5-22 6

第三篇:2017年教育扶贫工作汇报

市教体局教育扶贫工作汇报

2017年,我局学生资助、“大数据比对”、精准扶贫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全面推进了资助育人和精准资助工作,建立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教育等学段的资助体系,全面贯彻、有效落实了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各项资助政策,为我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安心上学、完成学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学生资助工作。

2017年全市共落实各学段资助资金1128.4835万元,其中:中央、省级资金793.685万元,市级财政配套资金334.7985万元,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4489人。

1.发放学前教育政府资助资金25.2万元,受助幼儿504人,每人每期500元(因2016年12月份已发受助幼儿每人1000元,故2017年春季就没有发放);

2.发放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261.575万元,受助

学生共4503人次;

3.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324.975万元,受助学生共3235人次;普通高中免学费60.3435万元,受助学生共708人次;

4.发放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23.5万元,受助学生共235人;

5.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资金240.74万元,免学费学生共2237人;

6.为164名贫困大学生办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贷款总金额133.552万元;

7.回收大学生生源地信用贷款本息54万元;

8.完成了地方政府对精准扶贫家庭2015-2017年学龄人口共3067名学生资助扩大覆盖面的扶贫资助,经学校核实确认,发放了资助资金192.15万元(补发2015-2017春季建档立卡136.8375万元、2017秋季民办园及义务教育段非寄宿制学生55.3125万元);

9.完成“泛海助学行动”贫困大学新生每生5000元资助,资助人数127人,资助资金63.5万元;

10.完成“农商行助学行动” 贫困大学新生每生2000元--3000资助,资助人数20人,资助资金5万元;

11.按照《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滋蕙计划管理和实施暂行办法》文件规定,完成“滋蕙计划”

奖励品学兼优学生152人,资金30.4万元。

(二)“大数据比对”工作。

1.完成2015春季至2017春季各学段学生资助数据的录入,向市大数据办提供教体系统各学段学生资助录入信息28267人次、涉及金额1913.7835万元。其中:学前教育 1355人次(135.5万元)、义务教育12721人次(728.9125万元)、普通高中13625人次(992.771万元)、职业教育566人次(56.6万元)。

2.教体局问题线索有8272条,录入问题56条,共计8328条。其中:查实1252条(义务教育段困难寄宿生264条、学前教育200条、高中助学金788条),查实问题中涉及重点对象的有94条。占总问题线索的

14、94%。

(三)精准扶贫工作。

组织局机关及电大、招办、电教馆、实验幼儿园进行了一次集中结对帮扶活动,发精准扶贫简报11期。开展全市教体系统“精准扶贫〃你我同行”“扶贫日” 主题活动,组织各校进行广泛宣传,让全市每一名师生知晓,让全体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让每一名教师积极参与。开展“一日捐”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募捐20多万元。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开展结对帮扶送温暖活动。10月12日上午8时,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以及二级单位党员干部共70余人克服封

渡困难、冒雨绕道弯行奔赴大垸镇大公湖村和三叉港村开展了以“送温暖送物资”为主题的精准扶贫结对帮扶调查走访慰问活动。走访慰问前,教体系统党员干部与大院镇大公湖村、三叉港村的党员干部开展了联合党日活动,一起重温了入党誓词,学习了党章,还观看了中组部与央视联合录制的教育片《榜样》,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决心,争做共产党员。本次活动共慰问困难贫困户131户,送大米3930斤,油1310斤,给两村帮扶资金12万元,给突如其来的寒冷天气带来了一丝丝温暖。

(二)开展“扶贫一日捐”活动。 “扶贫日”期间,组织全市教体系统党员干部、教师和学生开展“扶贫一日捐”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系统共募捐20多万元,已全部存入石首市慈善总会账户。我们建议市政府可否将全市此次“扶贫一日捐”筹集资金主要用于资助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孤儿、残疾儿童、贫困家庭中小学生和教体系统的特殊困难教师,用于驻点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项目建设。

(三)摸清建档立卡数据信息。对于2015-2017春季建档立卡未享受资助和2017秋季学期民营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非寄宿制学生资助资金,以市扶贫办提供的“石首贫困人口数据(即40000多条或30093人信息)”为学生资助信息库,我们迅速摸清了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籍就读学生数据信息,按市政府文件解决此类学生政府资助补助资金问题。

已在2017秋季学期落实此项地方政府扩大资助覆盖面政策。

(四)有序推进问题线索整改。对于大数据办交办的1252多条问题线索,进行了全面整改。一是对照政策、掌握标准、分类统计。已经落实问题线索所涉及的学生894人。符合领取条件的学生811人,不符合领取条件的83人,全额退还了领取的资助款,并按要求存入了石首市廉政账户。二是走村入户,复核排查。坚持属地管理原则,我们安排了专班人员对问题线索进行入户走访、复核排查工作。三是积极配合,耐心解释。我们先后印制了《石首市教育体育局扶贫学生资助政策解读》《石首市教育扶贫实施细则》等宣传资料,积极回应社会质疑,耐心细致的做好各种解释工作。

(五)完成七大类学生资助工作。2017年上半年,完成了包括学前教育贫困幼儿资助、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中等职业教育资助、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等资助工作。

(六)严把资格审核关口。在对受助学生的确认上,我们通过资助管理信息系统采取逐级审核方式(即学生申请--学校—审查认定—教体局审核—财政局确认把关),确定最终受助学生名单。

(七)完善资助资金发放手续。为了规范资助流程,确保资助资金安全,我们进一步完善了资助资金发放手续:一

是资助资金通过财政拨付学校零余额账户,各地各校直达受助学生银行账卡。实行“一人一卡、集中申领,本人激活”,今年我市全学段所有资助项目资金,全部采用银行直达受助学生账户方式按时、足额、准确发放。二是严格履行资金到账签字确认手续。即受助学生或监护人确认资助资金已到受助学生银行账户后,必须到学校办理签字确认手续。

(八)力破生源地贷款回收难题。为了破解生源地贷款回收难题,我们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开展诚信教育。我们印制了“致大学毕业生的告知信”,对其开展诚信教育,将本息偿还和逾期后果等事宜告知学生;制作诚信宣传展板,开展诚信教育专题活动,培养贷款学生和共同借款人的主动还款意识。二是搭建沟通桥梁。我们建立了大学生生源地贷款QQ群,积极通过网络、电话、上门等多种手段千方百计联络到贷款学生和其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并鼓励学生提前还款。三是拓宽还款渠道。我们本着“学生如何方便就采取何种还款方式”的原则,积极联系贷款学生,丰富拓宽还款渠道,通过POS机、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行转账、现金等多种渠道为贷款学生办理还款手续,得到了贷款学生的高度称赞。

第四篇: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汇报(一)

为掌握全县农村教育工作实情,提高教育扶贫实效,教育局积极开展进乡村、进学校、进家庭“三进”活动,就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进一步摸清了全县教育特别是贫困山区学校办学情况,并就如何有效实施教育精准扶贫进行了思考。

体思路是:巩固扶贫助学成果,整合资源、集中相关扶贫助学资金,扩大扶贫助学范围,实行扶贫助学全覆盖,形成教育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形成政府、社会、市场“三位一体”的教育精准扶贫新模式,对全县低保户对象、农村特殊困难对象家庭的学生实施扶贫助学,通过民政临时困难救助、扶贫资金帮扶、共青团、妇联、县扶贫协会、县慈善总会资金资助以及社会各界的捐助等措施,着力解决低保户、特殊困难对象家庭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并在全县中小学建立贫困学生辍学监测跟踪机制,对贫困家庭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工作,确保全县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辍学。

总体要求是:根据中央、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由县扶贫办牵头搭建扶贫助学平台,整合资源,集中相关扶贫助学资金,对低保户、农村特殊贫困家庭学生开展扶贫助学工作,并在全县中小学建立贫困学生辍学监测跟踪机制,对贫困家庭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工作。以州委办公室、州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恩施州瞄准特殊困难对象实施精准扶贫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恩施州办发【2015】13号)、县政府常务会议纪要【2015】5号文件精神为指导,结合我县低保户和农村特殊困难对象的实际情况,按照恩施自治州财政局、恩施自治州教育局《关于印发<恩施州资助贫困家庭学生专项资金暂行办法>的通知》(恩施州财规【2015】1号)要求,建立扶贫助学资金,开展扶贫助学工作,确保全县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辍学,并形成扶贫助学长效机制。

总体目标是:按照“瞄准特困学生、确定资助措施、开展精准扶贫、阻断贫困代际相传”的工作思路,对全县识别认定的低保户家庭、特殊困难对象的学生实施扶贫助学,实现扶贫助学全覆盖的奋斗目标。在全县16个扶贫攻坚片区、92个贫困村(社区)、14.02万贫困人口中,据统计有1932名特殊困难学生(占全县中小学生总数50139人的3.8%),其中:在校孤儿学生110名;建档立卡特殊困难家庭学生1822(其中:小学919人;初中425人;高中214人;职校111人;大学153人)。县民政、扶贫、教育、财政等相关县直部门要多方筹措扶贫助学资金,县扶贫协会、共青团、妇联、县慈善总会等社会团体要继续开展“扶贫助学、放飞梦想”等公益募捐活动,向社会各界募集扶贫助学资金,共同建立起资助特困学生的扶贫助学体系,形成扶贫助学的长效机制,形成政府、社会、市场“三位一体”的教育精准扶贫新模式,打造全省教育精准扶贫亮点县,形成全省乃至全国可借鉴的教育精准扶贫模式。

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汇报(二)

为掌握全县农村教育工作实情,提高教育扶贫实效,教育局积极开展进乡村、进学校、进家庭“三进”活动,就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进一步摸清了全县教育特别是贫困山区学校办学情况,并就如何有效实施教育精准扶贫进行了思考。

一、教育扶贫所做主要工作

我县是典型丘陵地貌,大部分学校为山区学校,典型特点是“点多、面广、人少、路远”,即教学点多,学校辐射面广,学生人数少,交通不便。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所,其中乡镇初中25所、乡镇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乡镇中心小学25所、村级小学(教学点)216所(个);全县在校学生****人,其中乡镇在校学生**人,农村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升初比例98.16%;现有农村幼儿园**所(公办5所),村小附设学前班145个,在园幼儿***人,农村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81.4%。

近年来,我县从着力改善农村尤其是贫困村学校办学条件、优化农村师资队伍和做好扶贫济困助学工作入手,不断提升农村学校办学品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实施教育扶贫工作。

1.不断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以来,我县先后被省教育厅列为全省教育园区建设、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农村公办学前教育和全国营养餐工程、农村薄弱学校食堂改造等5个试点县,争取到项目资金7个多亿,先后改扩建学校校舍5.1万平方米,装备学校图书7.3万册,实验器材、音体美教学器材和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等9.25万件,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先后有48所学校被义务教育合格学校;改建增设村小附属学前班89个;建设教师周转宿舍1万多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学校尤其是边远山区学校教育教学条件。

2.着力强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近三年来,全县招聘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全部分配到农村学校任教;同时,组织选派了近百名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偏远地区学校、薄弱学校支教援教,定期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援助农村学校开展兼职授课和教学交流活动,为农村学校教师进行示范指导和传、帮、带,有效提升农村教师师能素养。

3.全力开展扶贫济困助学工作。积极落实教育惠民政策,不断加大济困助学力度。在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一免一补”普惠政策的同时,全力做好困难幼儿补助、义务教育困难寄宿生补助、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和免学费、贫困高中生补助以及贫困准大学生补助等工作,仅2014年发放各类助学资金**万元,受惠学生**多学生,解决了众多贫困学生读书难问题。

4.努力倡导社会捐资助学。在认真实施好政府层面的教育惠民政策的基础上,广泛宣传扶贫助学工作,努力在全社会营造捐资助学的良好氛围,积极倡导行政、企事业单位与社会爱心人士开展慈善助学活动,汇聚社会正能量。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来,先后接受社会各界义工组织、爱心人士捐资建校助学金930多万元,其中助学金260多万元,惠及学生近3000人次。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调研情况来看,一些农村尤其是贫困村教育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制约着脱贫致富的进程。

1.部分村级学校基础设施薄弱、设备匮乏。①基础设施薄弱。全县农村小学有B、C级危房13万多平方米,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小和教学点,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砖木结构瓦房,建设标准低,属于C级危房;配套设施差,生活用房、运动场地等紧缺。如,江口优新小学和河坑小学教室、教工宿舍等均为80年代建造的砖瓦房,现仍在使用。②教学设施匮乏。对比省定标准,全县边远乡镇尤其是贫困村的学校教学设施缺口很大,其余5所学校教学仪器配备不完善,课堂教学基本还停留在黑板加粉笔的模式上。简陋的教学条件和落后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教育需求,许多家长不惜花重金将子女转入城镇学校寄宿或者租房陪读,这在无形中增加了边远村群众的教育开支,教育成本的增加在一些贫困山村则直接造成了一些孩子的辍学。

2.村级学校教师普遍年龄老化、结构失衡。由于农村学校尤其是边远山村学校位置偏远、工作条件较差,大部分年轻教师不愿意到村小和教学点任教。现在主要是原来民办代课转正教师,或家在本地的中年教师在支撑村级小学(教学点)的教学,这部分教师大部分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基本为初高中学历。同时,农村边远学校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教非所学”问题突出,很多村小都没有专职英语教师,或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或由中心小学派员走教。

3.扶贫助学政策针对不够强、缺乏精准。现有“一免一补”、困难寄宿生补助、学生营养餐等扶贫助学政策,带有“普惠性”,缺乏精准性,有“撒胡椒面”的现象,而且标准不高,如贫困寄宿生补助,受助率达30%多,这其中相当一部分非属贫困学生或者说非属特别贫困学生;同时,因为受助面偏大,导致人均受助资金偏少,小学为500元/学期……

第五篇:教育扶贫工作情况 汇报 2017.9.29

教育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洩湖镇中心学校

2017.9 洩湖镇教育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全镇在册贫困户379户,共有贫困学生163人,(学前段17人,小学段52人,初中段39人,高中段26人,中职段8人,高职10人,大学11人。)镇内学校就读77人,镇外学校就读85人。全镇各学校就读的幼儿、学生均能享受所有满足条件的资助或惠民政策。

自贫困助学工作开始至今,已多次统一下发资助政策宣传手册、资助政策宣传彩页等,累计3109份。帮扶教师进村入户对贫困户进行资助政策宣传至少两次,并且每月都按照要求对帮扶对象进行家访、心理疏导、学习辅导。

二、控辍保学 结对帮扶

全镇义务段小学适龄学生2202人,在校学生1318人,全镇义务教育小学段无辍学学生。所有在册贫困户学生2017年9月均正常入学。

我镇“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专项行动工作正常开展。全镇89名教师“一对一”或“多对一”帮扶学生77人。所有帮扶教师针对所帮扶的贫困户学生都进行了相应的帮扶,在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予以照顾。对每名贫困户学生都建立了帮扶信息台账。

三、现状及存在问题

县内镇外就读学生47人,按照蓝田县教育局安排,由各就读学校安排教师进行帮扶。

县外就读学生38人(25人为高校就读学生,由高校负责资助帮扶),其中13人,仍由我镇教师帮扶,相对帮扶难度较大,只能通过电话联系,帮扶工作难以取得实效。

上一篇:竞选学习部长的演讲稿下一篇:教育读书笔记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