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疫情处置工作流程

2023-04-14

第一篇:学校疫情处置工作流程

学校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阜南县王店孜乡亲情学校高中部文件

亲情(高中)校字〔2020〕02号

亲情学校高三学生返校安排工作

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为了切实保护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安全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传染病应急预案》等法律和文件的精神、积极做好“新冠”肺炎预防工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应急处置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认识疫情的严峻性和复杂性,高度重视疫情防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贯彻落实到位,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确保全体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组织领导

成立亲情学校高中部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长:

姜怀臣

副组长:张子龙

聂广福

员:刘传超

蒋光虎

马培影

陶忠健

陈建华

李文涛

王亚辉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任:周

涛(兼)

员: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长室,负责处理开学期间防控工作事务,办公室负责人由校长兼任,严格落实一把手负总责、

班子成员分工负责、部门有机联动、职责明晰、责任共担的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将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不留空档、不留死角。

(二)应急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平时加强监督管理协调部门之间的工作,负责及时上报信息,配合政府做好救治、隔离、善后工作。校长是防范备类传染病的第一责任人,并建立阶梯负责制,明确分工、明确责任。

2.副组长:在组长的领导下及时展开工作,负责做好现场秩序的维护,车辆调配,配合卫生防疫做好有关人员的隔离防护工作以及消毒工作。

3.成员:做好学校相关学生的宣传教育与抚慰工作,确保教学正常开展。

三、做好预案的基础工作

1.建立阶梯负责制,明确分工,明确责任,实行分层承诺制(学生向班主任承诺、教师向学校承诺),党团员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2.健全和完善校内通讯联系网络,建立两极双向联系通讯网:班主任向学生及家长公布手机号码。

3.将班级学生的家庭地址和家长的通讯联络方式重新核对整理,建立班级家长群,确保能够联系到每一个学生,及时了解情况。

4.学校校办将学校教师的手机号码、微信等通讯联系方式核对整理并向全体师生公布。

5.规范应急情况上报顺序,将有关联系电话整理备用,并备案张贴于通知栏、观察室(会议室)、校门口等显眼之处并及时发给所有教师和学生家长。

四、具体工作及职责分工

(一)开学前应急工作:

宣传组:

(牵头领导:张子龙

负责人:

陶忠健

李文涛)校办、校医、各年级班主任(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做好舆论引导、每天收集教职工和学生信息)

(二)开学后应急工作:

1.宣传组:校办、各年级班主任(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做好舆论引导、每天收集教职工和学生信息)

2.疾控、消毒组:校总务处、医务室(协调全校的疾防工作,检查消毒、疾病监测、与上级疾控中心联系等)

3.晨午晚检、询问组:政教处及全体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传染疾病预防教育,联系家长带学生检查,组织班级晨午晚检,自检,互检。班级消毒,通风。做好每日报告,关心在家治疗的学生(如有确诊或疑似病例),复学后学生补课的安排。)

4.后勤组(食品卫生监管员):(牵头领导:王怀涛

负责人:张曙光

王亚辉)做好检查与督导,物资供应。

5.传染病疫情报告组:各班主任(初步诊断,做好相应处理。学生离校治疗,学生复学审核,印刷防治材料,指导消毒,做好所有资料归档,(每日就诊记录,发病学生记录,消毒处理记录,会议记录)。上报学校有关领导,教育局,疾控中心等有关部门。)

6.教务处:协调各科室开展工作,安排或调整授课,稳定教学,安排开学后的课程,向全体师生发布有关公告。

7.班级生活卫生委员:每日利用间操时间做好班级消毒和通风工作,做好学校,班主任,班级之间联络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组织好班上的预防保健知识的培训。

五、应急物资准备

1.设立应急隔离室,一旦病情突发,进入观察室观察,添置好有关设备,尤其是足量的体温计和体温枪。

2.处理突发事件时,应急人员一律要戴医用口罩、手套。

3.应急隔离室做好物资准备,如体温表、消毒剂、口罩、毛巾等。

4.以上物资储备工作牵头领导:王怀涛

负责人:

张曙光

王亚辉。

六、“新冠”肺炎传染病病人的疑似症状

1.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2.如轻度纳差、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等;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头痛;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心慌、胸闷等;以眼科症状为首发表现:如结膜炎;仅有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

七、应急措施

1.班主任发现各类传染病疑似病人,不得让其与其他人接触。严格执行班级晨检制度,学生缺课登记制度,并查清缺课原因。同时做好学生的自检和互检工作。寝室的夜检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健康情况,如:发烧、发热、头痛、呕吐、咳嗽等身体不适,做到早发现,早检查、早隔离、早治疗。

2.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的学生或教职工,学校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及时联系中心医院医生前来会诊,经确认后,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3.立即送至应急隔离室。学校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4.通知学生家长,送疑似病人到医院就诊(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5.对疑似症状者去过的地方进行消毒;对与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采取健康体检,医学观察等措施,杜绝二代发病。

6.经治愈后复学,必须持医院开出可以回校上学的证明和病历办理复学手续,经同意后,方可回班级上课,并要做好定期检查。

7.对故意隐瞒不报者,学校将严肃处理,并追究其责任,对没有上报而自己处理或拖延导致不良后果追究其责任。

8.对非“新冠”肺炎的普通疾病,班主任也要及时上报;对传染性疾.病,必须发现一个,上报一个。同时实行零报告制和逐级上报制。

9.避免人群聚集和流动。疫情期间我校不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各项活动应进行相应调整。

10.严格考勤制度。对缺勤的师生员工逐一进行登记,并立即与其取得联系,查明缺勤的原因。有发热特征的疑似病例,或发热患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学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

11.调整教学方式。我校若发现有“新冠”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在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的同时,对病人或疑似病人所在班暂停集中上课,学生在家进行医学观察两周后,如无新发病人或疑似病人,再行复课。若学校发现多个班有学生感染,学校报告请示教育局批准后,予以全校停课。

学生停课放假期间,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坚守岗位,注意加强与学校及家长的联系,要求学生不要到公共场所活动。对于家庭确有困难不能离校的学生,学校要给予关心并妥善做出安排。

12.加强宣传教育,安定人心,稳定学校秩序。

13.加强门卫值班管理,不许校内人员擅自离校,校外人员随意进校。来访人员要进学校,要问清来人身份,在取得学校领导同意后测量体温,无问题后方可进校。

14.学校领导发现发热或疑似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及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八、传染性疾病处理流程(开学后)

班主任晨检,学生自检互检→医生诊断、隔离→告知家长→指定医院检查治疗、消毒、上报、晨检零报告→学生治愈后申请返校复课→班主任审核医院证明,上报学校允许后→回教室上课。

亲情学校高中部

2020年3月28日

第二篇:2021学校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一、组织机构与分工

2

二、启动工作机制

2

三、实施应急措施

2

(一)校内职工。

2

(二)校内学生。

4

四、预案终止

6

2021学校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要求,科学有效地应对学校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确保师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公共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卫生防护指南》《XX市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新冠肺炎防控开学工作指南(二)》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我校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一、组织机构与分工

学校在开学前成立防控专项工作组下设新冠肺炎领导组办公室、后勤保障组、信息管理组、应急处置组等。

二、启动工作机制

校园一旦出现新冠肺炎疫情,要立即响应,启动应急程序。病例要立即住院救治,密切接触者要隔离观察,病例接触过的地方开展消毒,同时做好病例康复后的复学、复工等工作。

三、实施应急措施

一旦学校发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或可疑疫情,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一)校内职工。

学校发现有职工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者,应严格执行相关文件要求和制度,规范流程。

1.立即报告:第一发现人要立即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疫情报告人立即报告给学校疫情领导组,同时报告

XX

区教育局和

XX

区疾控中心,启动学校响应。

2.立即就诊:由校医和相关人员联系

120

车辆送定点的发热门诊就诊,协助和配合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密切接触者排查等工作。

3.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由校医将密切接触者转运至隔离观察室,并进行隔离观察;除密切接触者外,与病例曾接触过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判定为一般接触者。对一般接触者要做好登记,并进行健康风险告知,嘱其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腹泻、结膜充血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近期活动史,做好体温检测,佩戴口罩。

4.做好师生的健康监测工作。做好每天的晨午检和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并及时追踪,查明缺勤原因。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集中医学观察人员的健康监测工作,发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时,及时就诊。

5.工作防护:进入隔离场所后,穿好防护服,佩戴手套口罩,每

4

小时更换

1

次医用外科口罩,做好卫生防护措施。一般情况下与隔离者接触时保持

1

米以上的距离。

6.及时消毒:对被病毒感染者、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者污染的场所、物品,应立即做好消毒处理。隔离观察区域内呕吐腹泻物、生活污水、垃圾等处理都应经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生活垃圾经消毒后,按医疗废弃物处理;

终末消毒:疑似或确诊病例转移至定点医院治疗隔离后,由疾控人员对原隔离场所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

7.启动封闭式校园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车辆进入校园。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停止校园群体性聚集活动,调整学校课时安排。按照卫生健康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建议,必要时采取班级或全校停课等措施。

8.每天保持与属地疾控中心和教育主管部门沟通信息,上报学校最新情况。

9.做好安全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所需要应急处置的设施、设备和物资。做好校内餐饮、生活饮用水等生活保障。加强校园巡查管控,及时处置校园安全突发事件。

10.做好宣传和心理疏导工作。疫情期间要做好舆情监测、心理健康引导和健康教育等工作。及时处置涉校舆情事件。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和技能,督促师生严格规范个人卫生行为,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指导师生做好正确防护。根据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人员等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密切家校沟通合作,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支持和危机干预工作,稳定家长和师生的情绪,避免过度恐慌。

(二)校内学生。

学校发现有学生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者,应立即通知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并第一时间安置在健康观察室。

1.立即报告:第一发现人要立即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疫情报告人立即报告给学校疫情领导组,同时报告

XX

区教育局和

XX

区疾控中心,启动学校响应。

2.通知家长:学校要立即通知家长前来接学生,居家观察或去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在家长接回之前,学校保健教师要将儿童安置在健康观察室,并有专人陪伴与观察症状变化情况。

3.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通知密切接触者的家长密切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有发热、咳嗽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要向学校报告,并就医;除密切接触者外,与病例曾接触过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判定为一般接触者。对一般接触者要做好登记,并进行健康风险告知,嘱其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腹泻、结膜充血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近期活动史,做好体温检测,佩戴口罩。

4.做好师生的健康监测工作。做好每天的晨午检和因病缺课追踪登记,对缺课者要逐一登记并及时追踪,查明缺课原因。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集中医学观察人员的健康监测工作,发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时,及时就诊。

5.工作防护:进入隔离场所后,穿好防护服,佩戴手套口罩,每

4

小时更换

1

次医用外科口罩,做好卫生防护措施。一般情况下与隔离者接触时保持

1

米以上的距离;

6.及时消毒:对被病毒感染者、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者污染的场所、物品,应立即做好消毒处理。隔离观察区域内呕吐腹泻物、生活污水、垃圾等处理都应经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生活垃圾经消毒后,按医疗废弃物处理;

终末消毒:疑似或确诊病例转移至定点医院治疗隔离后,由疾控人员对原隔离场所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

7.启动封闭式校园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车辆进入校园。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停止校园群体性聚集活动,调整学校课时安排。按照卫生健康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建议,必要时采取班级或全校停课等措施。

8.每天保持与属地疾控中心和教育主管部门沟通信息,上报学校最新情况。

9.做好安全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应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所需要应急处置的设施、设备和物资。做好校内餐饮、生活饮用水等生活保障。加强校园巡查管控,及时处置校园安全突发事件。

10.做好宣传和心理疏导工作。疫情期间要做好舆情监测、心理健康引导和健康教育等工作。及时处置涉校舆情事件。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和技能,督促师生严格规范个人卫生行为,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指导师生做好正确防护。根据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人员等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密切家校沟通合作,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支持和危机干预工作,稳定家长和师生的情绪,避免过度恐慌。

四、预案终止

当病例已得到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观察

14

天期满,后续无新发病例,环境得到有效消毒,经卫生健康部门评估,可由疫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决定终止响应。复课时间由原决定停课机关决定后执行。

第三篇:学校传染病疫情的处置宣传单

风疹的防与控

风疹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以春季发病为主,由风疹病毒引起,传染性强。一次得病,可获得终身免疫。潜伏期长,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出现,要经过14~21天。病初1~2天症状很轻,可有低、中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纳差、咽痛和眼发红等轻度上呼吸道症状。病人口腔粘膜光滑,无充血及粘膜斑,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伴轻度压痛。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在24小时蔓延到全身。皮疹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以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类似麻疹。出疹第二天开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尖样红点,皮疹一般在3天内迅速消退。在出疹期体温不再上升,病儿常无疾病感觉,饮食嬉戏如常。对于孕妇来说,风疹病毒的侵入会导致胎儿畸形、早产或胎儿死亡。

本病一般通过咳嗽、谈话或喷嚏等传播。

一、怎样预防风疹

★预防接种:风疹是一种有疫苗可以预防的传染病,疫苗的免疫效果极好。可用任何一种含风疹成分的疫苗进行接种预防。如:风疹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

★平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晒衣被,多饮开水,多吃清淡食物。

★均衡饮食、加强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增强抵抗力。

★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流行高发期避免孩子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不到病人家串门,减少患病机会。

二、学校发生风疹疫情后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及时采取措施做好风疹病人的隔离工作。一旦学校发现风疹个案病例发生,校方要立即启动晨检制度,由校医或各班班主任负责,凡发现疑似风疹的学生,一律通知家长带患者到当地卫生院诊治,确诊后则要求患者马上离校,居家隔离休息治疗(病人隔离期为出疹后5天、伴有呼吸道并发症的延至出疹后10天),凡未到隔离期的决不允许复课,坚决控制传染源,保护更多学生不被传染。

2.开展环境通风和消毒工作。对发生疫情的学校所有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等公共场所由校方组织人员开展卫生大扫除,进行环境密闭消毒30分钟(可用食醋薰蒸、过氧乙酸喷雾、含氯消毒剂擦拭等),之后开窗通风。住宿或家中被子要每天勤晒。

3.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实行每日疫情报告制度。学校从发现疫情当日起,每日上午9时前将晨检结果向当地卫生院报告,上午9时30分前由卫生院负责向县疾控中心报告疫情,疫报延续至最后一例之后21天止,以及时掌控疫情发展态势。

4.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由校方负责通过授课、版报、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对师生进行风疹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要求学生增强防患意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疫情发生期间不互相探望、串门,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或停止集体活动,尽量避免全校或较多人员集会。

5.对未发病学生可建议由家长携带到当地卫生院应急接种风疹类疫苗,提高保

护力。

流行性感冒的防与控

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达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等,以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卡它症状较轻为特征,常有咽痛,少数有鼻塞、流涕、呕吐、腹泻等。流感病毒的特性是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传染源为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人普遍易感。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鉴别诊断:普通感冒为多种病毒引起,多为散发,起病较慢,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咽痛等)明显,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轻度畏寒和头痛,一般5~7天痊愈。

一、怎样预防流感

★预防接种: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极好,接种对象为老人、儿童、免疫力低下及可能密切接触患者的人员;接种时间为每年9-11月,每年接种1次。

★平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晒衣被,多饮开水,多吃清淡食物。

★均衡饮食、加强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增强抵抗力。

★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流行高发期避免孩子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不到病人家串门,减少患病机会。

★十五字防病口决:勤洗手、勤晒被、多通风、喝开水、吃熟食。

二、学校发生流感疫情后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及时采取措施做好流感病人的隔离工作。一旦学校发现流感个案病例发生,校方要立即启动晨检制度,由校医或各班班主任负责,凡发现疑似流感的学生,一律通知家长带患者到当地卫生院诊治,确诊后则要求患者马上离校,居家隔离休息治疗(病人隔离期为发病之日起满7天),凡未到隔离期的决不允许复课,坚决控制传染源,保护更多学生不被传染。

2.开展环境通风和消毒工作。有疫情的学校所有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等公共场所由校方组织人员开展卫生大扫除,进行环境密闭消毒30分钟(可用食醋薰蒸、过氧乙酸喷雾、含氯消毒剂擦拭等),之后开窗通风。住宿或家中被子要每天勤晒。 3.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实行每日疫情报告制度。学校从发现疫情当日起,每日上午9时前将晨检结果向当地卫生院报告,上午9时30分前由卫生院负责向县疾控中心报告疫情,疫报延续至最后一例之后7天止,以及时掌控疫情发展态势。

4.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由校方负责通过授课、版报、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对师生进行流感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疫情发生期间不互相探望、串门,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或停止集体活动,尽量避免全校或较多人员集会。

5.对未发病学生可建议由家长携带到当地卫生院应急接种流感疫苗,提高保护力。

流行性腮腺炎的防与控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或被唾液污染的食具、玩具等而被感染。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儿童好发,亦见于成人。在学校集体机构、部队以及卫生条件不良的拥挤人群中易造成暴发流行。流腮临床上常表现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面部耳后腮帮子肿痛),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起病初期可有倦怠、畏寒、低热、头痛等前躯症状,数小时或数天后腮腺肿大,局部疼痛、过敏,开口咀嚼时疼痛明显。可并发睾丸炎、卵巢炎、脑膜脑炎等,导致不孕和其他严重后果。

一、怎样预防流腮

★预防接种: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有疫苗可以预防的传染病。可用任何一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进行接种预防。如:麻腮二联疫苗、麻腮风三联疫苗。

★平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晒衣被,多饮开水,多吃清淡食物。

★均衡饮食、加强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增强抵抗力。 ★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流行高发期避免孩子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不到病人家串门,减少患病机会。

★十五字防病口决:勤洗手、勤晒被、多通风、喝开水、吃熟食。

二、学校发生流腮疫情后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及时采取措施做好流腮病人的隔离工作。一旦学校发现流腮个案病例发生,校方要立即启动晨检制度,由校医或各班班主任负责,凡发现疑似流腮的学生,一律通知家长带患者到当地卫生院诊治,确诊后则要求患者马上离校,居家隔离休息治疗(病人隔离期至腮腺完全消肿后3天止,自发病起约3周时间),凡未到隔离期的决不允许复课,坚决控制传染源,保护更多学生不被传染。

2.开展环境通风和消毒工作。对发生疫情的学校所有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等公共场所由校方组织人员开展卫生大扫除,经常开窗通风,并用食醋薰蒸或过氧乙酸喷雾行空气消毒、用含氯消毒剂对地面、课桌椅等进行擦拭消毒,宿舍或家中被服要每天暴晒。

3.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实行每日疫情报告制度。学校从发现疫情当日起,每日上午9时前将晨检结果向当地卫生院报告,上午9时30分前由卫生院负责向县疾控中心报告疫情,疫报延续至最后一例病例之后21天止,以及时掌控疫情发展态势。

4.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由校方负责通过授课、版报、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对师生进行风疹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要求学生增强防患意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疫情发生期间不互相探望、串门,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或停止集体活动,尽量避免全校或较多人员集会。

5.对未发病学生可建议由家长携带到当地卫生院注射疫苗,以提高保护力。 麻疹的防与控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常可并发肺炎、心肌炎,而危及婴幼儿生命。疹子的特点为先热后疹(发热较重,发热3-4天后出疹),皮疹颜色深,疹间参差不齐,手摸粗糙,疹后皮肤呈皮糠样改变。传染期一般为出疹前5日至出疹后5日,以潜伏期末到出疹后

1、2日传染性最强。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较少见,未患过麻疹,也未接种麻疹疫苗的人容易感染麻疹。近年来,因全省多次组织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麻疹的发病率显著下降,目前多为散发。

麻疹应与风疹相鉴别:麻疹多为高热,发热3-4天后出疹,全身症状较重。皮疹最先出现在面部和前额发际,后漫延到全身,可至足心、手心。风疹为轻、中度发热,热后一天出疹,皮疹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以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一般在3天内消退,疹退后皮肤正常。

一、怎样预防麻疹

★预防接种:接种麻疹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极好。可用任何一种含麻疹成分的疫苗进行接种预防。如:麻疹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麻风腮疫苗。

★平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晒衣被,多饮开水,多吃清淡食物。

★均衡饮食、加强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增强抵抗力。

★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流行高发期避免孩子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不到病人家串门,减少患病机会。

★十五字防病口决:勤洗手、勤晒被、多通风、喝开水、吃熟食。

二、学校发生麻疹疫情后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及时采取措施做好麻疹病人的隔离工作。一旦学校发现有麻疹病例发生,校方要立即启动晨检制度,由校医或各班班主任负责,凡发现疑似麻疹的学生,应安排在单独的留验室,并立即通知家长带患者到当地卫生院诊治,一经确诊,要居家隔离休息治疗(病人隔离期为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的延至出疹后10天),凡未到隔离期的决不允许复课,坚决控制传染源,保护更多学生不被传染。

2.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实行每日疫情报告制度。学校从发现疫情当日起,每日上午9时前将晨检结果向当地卫生院报告,上午9时30分前由卫生院负责向县疾控中心报告疫情,疫报延续至最后一例病例之后21天止,以及时掌控疫情发展态势。

3.开展环境通风和消毒工作。对发生疫情的学校所有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等公共场所由校方组织人员开展卫生大扫除,进行环境密闭消毒30分钟((可用食醋薰蒸、过氧乙酸喷雾、含氯消毒剂擦拭等),之后开窗通风。宿舍或家中被服要每天暴晒。

4.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由校方负责通过授课、版报、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对师生进行麻疹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要求学生增强防患意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疫情发生期间不互相探望、串门,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或停止集体活动,尽量避免全校或较多人员集会。

5.对未发病学生可建议由家长携带到当地卫生院应急接种麻疹类疫苗,提高保护力。

手足口病的防与治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夏季是易发季节。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典型的起病过程是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幼儿表现为流口水、拒食。口腔可发现咽部黏膜上有多发疱疹,手、足等远端部位也出现丘疹或疱疹,米粒或绿豆样大小。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呕吐等症状。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无后遗症。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它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空气飞沫及经口传播。传染性强。

一、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目前手足口病还没有预防疫苗。关键是平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在疾病高发期,家长应加强孩子的营养,增强抵抗力。

★督促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和不净食物的习惯。

★家长还应将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用品及时消毒,预防病从口入。

★尽量避免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以防孩子与患儿亲密接触。

★家长还要注意孩子的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因过度疲劳降低抵抗力。

二、怎样护理、治疗手足口病

★患病后应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一般需隔离2周。

★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

★患儿居室内应定期开窗通风,避免人员过多,保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患儿一周内应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烂时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应保持口腔清洁,餐后用温水漱口。口腔有糜烂时可含“西地碘”的华素片。

★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应宽大、柔软,经常更换。床铺应平整干燥。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等度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患儿多饮水。如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剂。对于手、足皮肤疱疹,可在患处涂抹金霉素鱼肝油,疱疹破裂者,局部可涂擦1%龙胆紫或抗菌素软膏。另外,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如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等具有一定效果,可用水煎服。若出现并发症,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治疗。

水痘的防与控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水痘主要由接触患者的疱疹液而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本病传染性强,易在幼儿园、小学等儿童集体机构内引起流行。水痘临床上以轻微的全身症状和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为特征。发病初起可有低热、乏力等症状,一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背部、胸部多见,疹退后可有轻度的皮肤脱屑。水痘属于自限性疾病,病程约一周,但容易引起皮肤继发感染、水痘肺炎、心肌炎、脑炎等并发症,孕妇如在妊娠早期感染水痘,会引起胎儿畸形。

一、怎样预防水痘?

★预防接种:接种水痘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水痘疫苗的免疫效果好,接种反应轻,接种一针次即可。一岁以上的健康人均可接种。

★平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晒衣被,多饮开水,多吃清淡食物。 ★均衡饮食、加强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增强抵抗力。

★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流行高发期避免孩子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不到病人家串门,减少患病机会。

二、学校发生水痘疫情后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1、及时采取措施做好水痘病人的隔离工作。学校一旦发现水痘病例发生,要立即启动晨检制度,由校医或各班班主任负责,凡发现有出疹的学生,一律通知家长带患者到当地卫生院诊治,一经确诊,要居家隔离休息治疗(隔离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不少于发病后7天),凡未到隔离期的决不允许复课。只有坚决控制传染源,才能保护更多学生不被传染。

2.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实行每日疫情报告制度。学校从发现疫情当日起,每日上午9时前将晨检结果向当地卫生院报告,上午9时30分前由卫生院负责向县疾控中心报告疫情,疫报延续至最后一例之后七天止,以及时掌控疫情发展态势。 3.开展环境通风和消毒工作。有疫情的学校所有教室、宿舍、食堂、厕所等公共场所由校方组织人员开展卫生大扫除,进行环境密闭消毒30分钟(可用食醋薰蒸、过氧乙酸喷雾、含氯消毒剂擦拭等),之后开窗通风。宿舍或家中的被服要每天勤晒。

4.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由校方负责通过授课、版报、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对师生进行水痘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疫情发生期间不互相探望、串门,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减少或停止集体活动,尽量避免全校或较多人员集会。

5.对未发病学生可建议家长携带到当地卫生院应急接种水痘疫苗,提高保护力。

第四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应急保障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市局工作要求和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安排,我们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强化组织保障,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应急保障组由副区长xx任组长,区应急局局长xx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区应急局、财政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卫生健康局、生态环境x分局等负责同志组成,及时召开疫情防控部署会议,明确任务分工。成立中共x市x区“打赢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应急保障组临时委员会,整合力量、全员上岗、履职尽责,将防控工作落实在行动中、岗位上。组织开展“防控疫情宣誓”活动,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迎难而上、舍身忘我的工作斗志,提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和信心。

(二)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确保运行科学高效。每天汇报物资供应、储备和计划采购等保障情况,接收各方面防护用品、生活用品及物资等需求情况,及时调整采购计划,按照所属行业下达到各部门进行采购。先后建立《物资发放审批流程》《物资使用管理制度》《应急采购管理办法》等制度流程及微信工作群,建立健全物资储备、保管、发放工作规程和台账,确保各类物资依规高效保障到位。

(三)全方位落实保障措施,多渠道保障物资供应。第一时间与x超市签订生活用品保障采购合同,与x公司签订医药物品保障采购合同,随时需要、随时调拨,努力满足各方面防护及生活需要;

与区xx服务中心建立物资、应急车辆紧急调用直通通道,保证及时调拨使用各类车辆;

联系x交警大队建立“战疫情、保畅通”通行证发放备案制度,主动帮助各供应企业解决运输通行问题;

会同财政部门落实经费保障政策,统筹应急资金xx万元(先期拨付xx万),开通政府采购绿色通道。截止x日下午5点,累计筹备各类防疫物资约x万元(含已收货未支付款项)。其中消杀类包括浓缩84消毒液x吨、84消毒液x瓶、活性消毒粉x吨、500ml戊二醛癸甲滇铵溶液x瓶、电子喷雾器x个、700ml抗菌洗手液x瓶、消毒湿巾x箱;

防护类包括一次性医用口罩x万只、一次性手套x万只、防护眼镜x个、头戴式呼吸面具x件;

此外还筹集复方西羚解毒胶囊x万盒,额温仪x个、暖手宝x个等。

(四)汇总梳理各类预案,做好疫情处突准备。调度区卫健局、疾控中心、区医院、卫生监督所等单位,梳理全区应对突发事件涉及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卫生事件相关条款,形成综合性专项应急预案。对接x消防大队,指导提示出动力量做好安全防护、现场洗消等工作。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是应急保障物资储备不足,尤其是防护服、护目镜、额温仪、口罩、消毒酒精等一线防护保障物资紧缺;

二是存在物资发放不及时现象;

三是医废物资回收处置流程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发挥主观能动性,全力筹措各类物资;

二是进一步细化物资发放、使用及回收处置等流程,确保运转高效有序;

三是进一步加大对高速卡口、留观点等一线的物资保障力度;

四是全力做好各类企业复产复工前的防疫指导及安全生产监管工作。

第五篇:麻疹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麻疹疫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1、概述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所引起的乙类传染病,常在冬春季发病和流行,传染性强,波及范围广,常可引起暴发及较大规模流行,尤其易在人群密集的小学及幼儿园等处引起暴发。麻疹潜伏期一般为10~11天,最短为7天,最长为2l天,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出疹(全身性斑丘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

为及时发现我区的麻疹疫情,迅速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和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2、本方案适用范围和术语界定

本方案适用于在l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病例时的预防控制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中心在开展疫情应急处置时必须遵循本方案的技术标准和要求。

2.1麻疹病例定义

参照国家标准《麻疹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5983—1995)执行。

2.1.1疑似病例:

(1)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

(2)发热(38"C或更高)。

(3)咳嗽或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或结合膜炎。

具备(1)加(2)条者,或同时伴有(3)条者。

2.1.2临床诊断病例:

(4)起病早期(一般于病程第2~3日)在口腔颊粘膜见到麻疹粘膜斑(Koplik氏斑)。

(5)皮肤红色斑丘疹由耳后开始向全身扩展,持续3天以上呈典型经过。

(6)流行病学史:与确诊麻疹的病人有接触史,潜伏期6~18天。

疑似病例加(4)条或(5)条或(6)条。

2.1.3实验室确诊病例:

(7)一个月内未接种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而在血清中查到麻疹IgM抗体。

(8)恢复期病人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抗体阳转。

(9)从鼻咽部分泌物或血液中分离到麻疹病毒(附录A),或检测到麻疹病毒核酸。

疑似病例加(7)条或(8)条或(9)条,以及具有任何一项临床症状(1)至(5)条中任一条加(7)条或(8)条或(9)条。

2.2暴发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版)的规定,在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病例,确定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必须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网上开展麻疹的相关信息报告。

2.3监测病例定义

在麻疹疫情发生后,为了及时发现和掌握新的麻疹病例,相关的医疗卫生机构在辖区范围内开展麻疹的主动搜索等有关监测工作,期间发现的病例称之为监测病例。而其搜索的范围按现场实际、疫情波及地等情况,由疾控中心具体确定。

3、部门职责与组织保障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要求,县卫生局、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中心以及其它相关部门必须切实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加强对麻疹预防控制工作的组织领导、技术支持、后勤保障、监督检查等工作,提高麻疹预防控制工作的成效。

3.1部门职责

3.1.1县卫生局应组织相关部门提供麻疹应急处置所必要的经费、物资等保障,敦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相关部门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3.1.2县卫生局应急办应组织、协调疫情的调查处理和医疗救治工作,正面引导宣传,加强与其它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3.1.3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麻疹病人或疑似病人的医疗救护、现场救治等工

作;协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标本的采集;及时发现疫情,及时报告。

3.1.4县卫生监督局应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医疗救治、防控措施等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行为;积极开展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

3.1.5县疾控中心负责对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医学观察和疫苗应急接种;指导收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麻疹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开展对有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小学校、幼儿园的麻疹病例的主动搜索;落实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工作;进行有关样本的采集,并在3日内完成实验室检测工作(有条件地区);负责疫情个案报告的审核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与管理工作。

3.2组织保障

3.2.1制定应急技术方案和有关操作规程

根据全市麻疹防制的总体要求,科学分析的疫情发生趋势,制订应急处置技术方案和有关操作规程。对主动搜索发现的病例应由疾控中心负责进行网络直报。

3.2.2开展专业培训和应急演练

在疫情高发季节之前以及在流行期内,疾控中心应对辖区内卫生管理人员、防疫人员、检验人员和临床医护人员等进行专项培训,强化麻疹病例的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的意识,进行流行病学、临床学、病原学、实验室诊断技术的培训,推广有效控制疫情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根据本街道实际情况,适时开展麻疹防制工作的应急演练,锻炼出一支疫情意识强、行动迅速、处置高效的善战队伍。

3.2.3配备各类所需物资

县卫生局均应根据疫情预测和防制工作的实际需要,储备足量的疫苗,配备必要的治疗药械,必要的治疗药品、器械和病床等。

4、应急准备

4.1组织准备

根据疫情应急处置工作的实际需要和事件的级别,疾控中心向县卫生局提出成

立相应的应急指挥组织机构的建议。应急指挥机构应迅速组织现场调查工作组到达现场,必要时,地区和市级相关单位和部门也要派人协助调查与处理。现场调查组一般包括流行病学、实验室和临床医学等专业人员,现场调查组应设立负责人,组织协调整个调查组在现场调查工作,调查组成员应明确各自的职责。

4.2物品与器械准备

现场调查组奔赴现场前应准备必需的资料和物品,一般应包括:

(1)调查和资料分析用品:麻疹个案调查表以及其它相关表格、记录本;

(2)标本采集和现场检测用品:标本采集记录表、标本采集用拭子(注意用于PCR检测标本采集的拭子,应使用灭菌人造纤维拭子和塑料棒)、自封式塑料袋、标签纸、油墨耐水的记录笔等。

(3)应急用麻疹疫苗。

5、疫情报告

5.1报告方式、时限和程序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对于获得麻疹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同时进行网络直报,直报的信息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审核后进入国家数据库。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采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报送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真实性,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同级卫生局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2报告内容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接到辖区内麻疹病例报告后,在以最快的方式向同级卫生局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的同时,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和处理,病例确诊后于6小时内填写基本信息(见附表2麻疹个案基本信息表),以传真形式及时上报有关部门。所有病例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于个案调查(见附表卜l麻疹个案调查表),疫情结束后5日内上报有关部门。

麻疹发生、发展、控制过程信息分为初次报告、进程报告、结案报告。1)初次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名称、初步判定的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己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及通讯方式等,初次报告要快,应在调查后2小时完成。2)进程报告: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或可能因素,势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同时,对初次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进行补充和修正,进程报告要新,需按日进行。3)结案报告:事件结束后,应进行结案信息报告,结案报告要全,在确认事件终止后2周内,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6、应急处置

6.1核实诊断

核实诊断的目的在于排除医务人员的误诊和实验室检验的差错。核实诊断可通过查看病例、访问病人和能够提供较详细的病人发病与发病前生活信息的人、查看病人的检查信息甚至专家会诊等方式进行,收集病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地址、职业以及发病日期等,同时还要收集病人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资料,同时还需要分析临床采样的准确性,必要时重复采样进行检测。最后根据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与流行病学资料相互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判断。

6.2流行病学调查

掌握麻疹暴发的流行规律,查明传染来源、传播途径和疫情波及的范围,阐明流行因素,为及时制定暴发疫情控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调查方法主要有个案调查与暴发调查两种。

6.2.1个案调查:主要为了了解患者的发病原因及疫源地现况,以便控制疫情蔓延,积累资料,作为流行病学分析的基础。对疫点、疫区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及时开展病原检索工作。

6.2.2暴发调查:暴发调查的对象,应该是发生病例的整个地区(单位)及与之有关的地区。暴发疫情调查目的是确定暴发的原因。要迅速摸清发病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及人群分布,确定可能的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6.3病人隔离治疗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严格执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中的各项规定,切实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麻疹预检、分诊工作;在发现疑似患者时,应立即进行诊治,并及时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检查、登记,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消毒隔离和防护措施,防止麻疹在铁心桥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内的交叉感染。医务人员要加强培训,掌握麻疹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及时发现病人;同时要掌握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知识和措施。麻疹病例应当按照属地化的原则就地隔离治疗,收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病例的转归情况。要尽早采取规范治疗,避免或减少并发症。

6.4密切接触者的调查与处理

密切接触者是指家庭成员、病人看护人员以及任何可能暴露于病人口腔、鼻咽分泌物的人员。对密切接触者必须进行医学观察随访,时间至少为2l天(自最后接触之日算起),一旦其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要主动申报,并及时就诊。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等负责医学观察工作。

6.5样本采集、运送和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检测应与流行病学调查密切结合,由铁心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要求在对病人进行抗生素治疗前采集咽拭子和血液等标本,及时送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采集标本时应详细填写标本送检单。病人或疑似病人标本送检单应包括标本编号、姓名、

地址、发病时间、临床诊断、标本种类、采样地点(住院时填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病房名称)、采样时间等内容。

6.6疫点、疫区的划定及处理

疫点、疫区的划定及处理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和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疫情。

6.6.1疫点、疫区的划定

(1)疫点:指发生病人、疑似病人的地方。要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来划定疫点。一般指同门户出入的地方或与病人、疑似病人生活上密切有关的若干户为范围。

(2)疫区:为了防止疫点外污染造成续发感染和向外传播,要根据疫点的地理位

置、交通情况、自然村落等特点来划定疫区。一般以一个或几个居委会或一个街道为范围划为疫区。

6.6.2疫点消毒处理和个人防护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指导开展和指导社区、学校等定期开窗通风。对物体表面可用适当浓度含氯制剂擦拭。负责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样和治疗的工作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及时做好免疫预防工作。同时注意避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的交叉感染与传播。

6.6.3免疫预防

麻疹暴发或流行时,应根据疫情的动态,在县疾控中心的统一部署下,开展儿童和高危人群麻疹疫苗的应急接种。预防接种工作严格按照预防接种技术管理规程及国家对麻疹疫苗使用的有关规定实施,要特别注意掌握预防接种禁忌症。

6.7加强区域联防

疫情调查处理时要加强不同部门或机构间的协作,如疫情发生在街道与街道交界地区,由县卫生局负责协调处理该区域疫情;如属不同区,由市卫生厅负责协调处理该区域的疫情。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及时将有关疫情信息向相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

6.8加强部门合作和健康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

(1)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在流行季节前,铁心桥街道可通过各种媒体宣传防治麻疹的科普知识,增强广大群众预防麻疹的意识。教育群众搞好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勤扫地、勤洗手、淡盐水漱口;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引导群众加强营养和室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2)在卫生部门与各有关部门参与或监督下,托儿机构、中小学校、厂矿、工地、商场和影剧院等公共场所要搞好环境卫生,保证空气流通。

(3)发生麻疹疫情后,卫生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适时公布疫情,做好与媒体的沟通,避免处置过度造成社会恐慌。当疫情严重时,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有关规定,启动应急预案,实行群防群控。

(4)卫生局和卫生监督所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辖区内学校、建筑工地和社区卫生

服务中心的麻疹防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促进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7、疫情控制效果评价

疫情控制期间,在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测的基础上,动态分析麻疹疫情的发展趋势和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疫点和疫区在实施控制暴发流行应急处置预案后21日内再无新病例出现时,可视为暴发流行已得到初步控制,可转为常规防制和监测。

上一篇:学习习总书记广东考察下一篇:学校以案促改整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