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缆中间头制作

2022-08-12

第一篇:高压电缆中间头制作

供电局10KV电缆T型头、电缆中间头制作安装技能鉴定培训班相关流程

10KV电缆T型头、电缆中间头制作安装技能鉴定培训班相关流程

一、 目的性:为了防止发生10KV环网柜(分接箱)电缆T型头、10KV电缆中间头由于施

工原因造成的设备故障,提高电缆头制作工艺水平,确保安装质量。

二、 考试时间:2012年11月13~19日(上午8:30-12:00,下午2:30-5:30)

备注:每年的考试时间是不定期的,大概两年举办一次培训。

三、关联人:各所属供电局基建部负责人

由公司工程部负责人决定的需参加培训人员。

四、关联地址:汕头供电局带电作业基地,汕头市龙湖区衡山路66号紫虹南街汕头供电局

五、具体流程:

1、由人力部接收来自澄海供电局基建部联系人所转发的广东电网文件《关于举办2012 年汕头供电局10KV电缆T型头、电缆中间头制作安装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

2、人力部进行着手准备报名工作。

1)联系莲上工区工程部负责人确定参加培训人员名单。

2)填写参加培训人员申请登记表,需准备一寸照片2张,学历证明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岗位证书复印件‘即电工进网作业证书’。

3)填写完每位培训人员申请登记表后,对培训人员申请登记表进行扫描,再把登记表扫描件和电子档一起发送给澄海供电局计建部联系人。

4)根据澄海供电局计建部联系人要求再把培训人员申请登记表文本档拿到汕头供电局作业基地上交,并进行缴纳费用,每位培训员500元。

3、培训准备阶段

1、由人力部联系工程部负责人确定培训时间并由其安排人员根据所附文件《10KV冷缩电缆中间接头产品配套》、《10KV冷缩式电缆T型头产品配套》及《配套施工工具》准备好材料并准时参加考试。

4、考试成绩公布后续工作待续中……

5、等成绩出来后由人力部联系工程部负责人通知考试结果,并

5、归档保存相关文件,存档位置:“我的电脑—F盘—上级部门下发文件—供电局—‘2012

年度电缆头、中间头培训’文件夹”。文本档存放于文件柜‘供电局文件’

文件盒中。

第二篇:电缆头制作教案

高压电缆头制作技术

一、高压电缆头的基本要求

电缆终端头是将电缆与其他电气设备连接的部件;电缆中间头是将两根电缆连接起来的部件;电缆终端头与中间头统称为电缆附件。电缆附件应与电缆本体一样能长期安全运行,并具有与电缆相同的使用寿命。良好的电缆附件应具有以下性能: 1.线芯联接好

主要是联接电阻小而且联接稳定,能经受起故障电流的冲击;长期运行后其接触电阻不应大于电缆线芯本体同长度电阻的1.2倍; 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耐振动、耐腐蚀性能;此外还应体积小、成本低、便于现场安装。 2.绝缘性能好

电缆附件的绝缘性能应不低于电缆本体,所用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要低,在结构上应对电缆附件中电场的突变能完善处理,有改变电场分布的措施。

二、电场分布原理

高压电缆每一相线芯外均有一接地的(铜)屏蔽层,导电线芯与屏蔽层之间形成径向分布的电场。也就是说,正常电缆的电场只有在做电缆头时,剥去了屏蔽层,改变了电缆原有的电场分布,将产生对绝缘极为不利的切向电场(沿导线轴向的电力线)。在剥去屏蔽层芯线的电力线向屏蔽层断口处集中。那么在屏蔽层断口处就是电缆最容易击穿的部位。电缆最容易击穿的屏蔽层断口处,我们采取分散这集中的电力线(电应力),用介电常数为20~30,体积电阻率为108~1012Ω〃cm 材料制作的电应力控制管(简称应力管),套在屏蔽层断口处,以分散断口处的电场应力(电力线),保证电缆能可靠运行。下图中左边是没装应力管,右边是装应力管的电场分布情况。要使电缆可靠运行,电缆头制作中应力管非常重要,而应力管是在不破坏主绝缘层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分散电应力的效果的。在电缆本体中,芯线外表面不可能是标准圆,芯线对屏蔽层的距离会不相等,根据电场原理,电场强度也会有大小,这对电缆绝缘也是不利的。为尽量使电缆内部电场均匀,芯线外有一外表面圆形的半导体层,使主绝缘层的厚度基本相等,达到电场均匀分布的目的。为尽量使电缆在屏蔽层断口处电场应力分散,应力管与铜屏蔽层的接触长度要求不小于20mm,短了会使应力管的接触面不足,应力管上的电力线会传导不足,(因为应力管长度是一定的)长了会使电场分散区(段)减小,电场分散不足。一般在20~25mm左右。在做中间接头时,必须把主绝缘层也剥去一部分,芯线用铜接管压接后,用填料包平(圆)。这以后有二种制作方法:

1.热缩套管:用热缩材料制作的主绝缘套管缩住,主绝缘套管外缩半导体管,再包金属屏蔽层,最后外护套管。

2.预制式附件:所用材料一般为硅橡胶或乙丙橡胶。为中空的圆柱体,内孔壁是半导体层,半导体层外是主绝缘材料。

中间接头预制管要两头都套在电缆的主绝缘层外,各与主绝缘层连接长度不小于10mm。电缆主绝缘头上不必削铅笔头(在电缆芯线上尽量留半导体层)。

铜接管表面要处理光滑,包适量填料,关键技术问题: 附件的尺寸与待安装的电缆的尺寸配合要符合规定的要求。

另外也需采用硅脂润滑界面,以便于安装,同时填充界面的气隙,消除电晕。

预制附件一般靠自身橡胶弹力可以具有一定密封作用,有时可采用密封胶及弹性夹具增强密封。

预制管外面同热缩的一样,半导体层和铜屏蔽层,最外面是外护层。目前35KV以上电压的基本上都用预制式电缆附件。

三、电缆附件适用标准

电缆附件的标准主要有三个层次。

1、第一层次:IEC标准

IEC62067《额定电压150kV(Um=170kV)以上至500kV(Um=550kV)挤出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的电力电缆系统----试验方法和要求》

IEC60840《额定电压30kV(Um=36kV)以上至150kV(Um=170kV)挤出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试验方法和要求》

IEC60859《额定电压72.5kV及以上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的电缆联接装臵》

IEC60502《额定电压1kV(Um=1.2kV)以上至30kV(Um=36kV)挤出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IEC60055《额定电压18/30kV及以下纸绝缘金属护套(带有铜或铝导体,但不包括压气和充油电缆)》第1部分“电缆及附件试验”中第七章:附件的型式试验

IEC61442《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0kV(Um=36kV)电力电缆附件试验方法》。

2、第二层次:国家标准(GB标准) GB/Z 18890《额定电压220kV(Um=25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GB/T 11017《额定电压1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GB5589《电缆附件试验方法》 GB9327《电缆导体压缩和机械连接接头试验方法》

GB14315《电线电缆导体用压接型铜、铝接线端子和连接管》

注:GB11033《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技术要求》已下放为JB/T8144

3、第三层次:行业标准

JB标准(机械行业协会标准) JB/T8144《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技术要求》原GB11033 JB6464《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直通型绕包式接头》

JB6465《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户内型、户外型瓷套式终端》

JB6466《额定电压8.7/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户内型、户外型瓷套式终端》

JB6468《额定电压8.7/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户内型、户外型绕包式终端》

JB7829《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户内型、户外型热收缩式终端》

JB7830《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直通型热收缩式接头》

JB7831《额定电压8.7/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户内型、户外型浇注式终端》

JB7832《额定电压8.7/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直通型浇注式接头》

JB/T8501.1《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塑料绝缘电力电缆户内型、户外型预制装配式终端》

JB/T8503.2《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塑料绝缘电力电缆户内型、户外型预制装配式接头》

★ 电缆终端电应力控制方法: 电应力控制是中高压电缆附件设计中的极为重要的部分。电应力控制是对电缆附件内部的电场分布和电场强度实行控制,也就是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得电场分布和电场强度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高电缆附件运行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对于电缆终端而言,电场畸变最为严重,影响终端运行可靠性最大的是电缆外屏蔽切断处,而电缆中间接头电场畸变的影响,除了电缆外屏蔽切断处,还有电缆末端绝缘切断处。为了改善电缆绝缘屏蔽层切断处的电应力分布,一般采用 以下几种方法:

1、 几何形状法

采用应力锥缓解电场应力集中: 应力锥设计是常见的方法,从电气的角度上来看也是最可靠的最有效的方法。应力锥通过将绝缘屏蔽层的切断处进行延伸,使零电位形成喇叭状,改善了绝缘屏蔽层的电场分布,降低了电晕产生的可能性,减少了绝缘的破坏,保证了电缆的运行寿命。

采用应力锥设计的电缆附件有绕包式终端、预制式终端、冷缩式终端。

2、参数控制法

采用高介电常数材料缓解电场应力集中

高介电常数材料:

采用应力控制层---上世纪末国外开发了适用于中压电缆附件的所谓应力控制层。其原理是采用合适的电气参数的材料复合在电缆末端屏蔽切断处的绝缘表面上,以改变绝缘表面的电位分布,从而达到改善电场的目的。另一方法是增大屏蔽末端绝缘表面电容(Cs),从而降低这部分的容抗,也能使电位降下来,容抗减小会使表面电容电流增加,但不会导致发热,由于电容正比于材料的介电常数,也就是说要想增大表面电容,可以在电缆屏蔽末端绝缘表面附加一层高介电常数的材料。

目前应力控制材料的产品已有热缩应力管、冷缩应力管、应力控制带等等,一般这些应力控制材料的介电常数都大于20,体积电阻率为108-1012Ω.cm。应力控制材料的应用,要兼顾应力控制和体积电阻两项技术要求。虽然在理论上介电常数是越高越好,但是介电常数过大引起的电容电流也会产生热量,促使应力控制材料老化。同时应力控制材料作为一种高分子多相结构复合材料,在材料本身配合上,介电常数与体积电阻率是一对矛盾,介电常数做得越高,体积电阻率相应就会降低,并且材料电气参数的稳定性也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长时间电场中运行,温度、外部环境变化都将使应力控制材料老化,老化后的应力控制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体积电阻率变大,应力控制材料成了绝缘材料,起不到改善电场的作用,体积电阻率变小,应力控制材料成了导电材料,使电缆出现故障。这就是应用应力控制材料改善电场的热缩式电缆附件为什么只能用于中压电力电缆线路和热缩式电缆附件经常出现故障的原因所在,同样采用冷缩应力管和应力控制带的电缆附件也有类似问题。

采用非线性电阻材料---非线性电阻材料(FSD)也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它利用材料本身电阻率与外施电场成非线性关系变化的特性,来解决电缆绝缘屏蔽切断处电场集中分布的问题。非线性电阻材料具有对不同的电压有变化电阻值的特性。当电压很低的时候,呈现出较大的电阻性能;当电压很高的时候,呈现出较小的电阻性能。采用非线性电阻材料能够生产出较短的应力控制管,从而解决电缆采用高介电常数应力控制管终端无法适用于小型开关柜的问题。

非线性电阻材料亦可制成非线性电阻片(应力控制片),直接绕包在电缆绝缘屏蔽切断处上,缓解这一点的应力集中的问题。

采用应力控制层和采用非线性电阻材料缓解电场应力集中分布 (也叫综合控制法)

★中低压电缆附件主要种类:

中低压电缆附件目前使用得比较多的产品种类主要有热收缩附件、预制式附件、冷缩式附件。它们分别有以下特点:

热收缩附件:

所用材料一般为以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EVA)及乙丙橡胶等多种材料组分的共混物组成。该类产品主要采用应力管处理电应力集中问题。亦即采用参数控制法缓解电场应力集中。

主要优点是轻便、安装容易、性能尚好。价格便宜。

应力管是一种体积电阻率适中(1010-1012Ω•cm),介电常数较大(20--25)的特殊电性参数的热收缩管,利用电气参数强迫电缆绝缘屏蔽断口处的应力疏散成沿应力管较均匀的分布。这一技术一般用于35kV及以下电缆附件中。因为电压等级高时应力管将发热而不能可靠工作。

其使用中关键技术问题是: 要保证应力管的电性参数必须达到上述标准规定值方能可靠工作。另外要注意用硅脂填充电缆绝缘半导电层断口出的气隙以排除气体,达到减小局部放电的目的。交联电缆因内应力处理不良时在运行中会发生较大收缩,因而在安装附件时 注意应力管与绝缘屏蔽搭盖不少于20mm,以防收缩时应力管与绝缘屏蔽脱离。热收缩附件因弹性较小,运行中热胀冷缩时可能使界面产生气隙,因此密封技术很重要,以防止潮气浸入。

预制式附件:所用材料一般为硅橡胶或乙丙橡胶。主要采用几何结构法即应力锥来处理应力集中问题。 其主要优点是材料性能优良,安装更简便快捷,无需加热即可安装,弹性好,使得界面性能得到较大改善。是近年来中低压以及高压电缆采用的主要形式。

存在的不足在于对电缆的绝缘层外径尺寸要求高,通常的过盈量在2-5mm(即电缆绝缘外径要大于电缆附件的内孔直径2-5mm),过盈量过小,电缆附件将出现故障;过盈量过大,电缆附件安装非常困难(工艺要求高)。特别在中间接头上问题突出,安装既不方便,又常常成为故障点。此外价格较贵。

其使用中关键技术问题是:附件的尺寸与待安装的电缆的尺寸配合要符合规定的要求。另外也需采用硅脂润滑界面,以便于安装,同时填充界面的气隙。 预制附件一般靠自身橡胶弹力可以具有一定密封作用,有时可采用密封胶及弹性夹具增强密封。

冷缩式附件:所用材料一般为硅橡胶或乙丙橡胶。冷缩式附件一般采用几何结构法与参数控制法来处理电应力集中问题。几何结构法即采用应力锥缓解电场集中分布的方式要优于参数控制法的产品。

与预制式附件一样,材料性能优良、无需加热即可安装、弹性好,使得界面性能得到较大改善,与预制式附件相比,它的优势在如安装更为方便,只需在正确位臵上抽出电缆附件内衬芯管即可安装完工。所使用的材料从机械强度上说比预制式附件更好,对电缆的绝缘层外径尺寸要求也不是很高,只要电缆附件的内径小于电缆绝缘外径2mm(资料上这样的,这与预制式附件要求2-5mm有偏差—编者)就完全能够满足要求。因此冷缩式附件施工安装比较方便。其最大特点是安装工艺更方便快捷,安装到位后,其工作性能与预制式附件一样。

价格与预制式附件相当,比热收缩附件略高,是性价比最合理的产品。

其使用中关键技术问题与预制式附件相同。

另外,冷缩式附件产品从扩张状况还可分为工厂扩张式和现场扩张式两种,一般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冷缩式附件多采用工厂扩张式,其有效安装期在6个月内,最长安装期限不得超过两年,否则电缆附件的使用寿命将受到影响。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冷缩式附件则多为现场扩张式,安装期限不受限制,但需采用专用工具进行安装,专用工具一般附件制造厂均能提供,安装十分方便,安装质量可靠。

★铅笔头问题:

制作电缆头(端头和接头)时,为什么在电缆端部将主绝缘层削“铅笔头”形状?不削会有什么害处?

在制作终端头时,可以不削铅笔头。但是,如电缆绝缘端部与接线金具之间需包绕密封带时,为保证密封效果,通常将绝缘端部削成锥体,以保证包绕的密封带与绝缘能很好的粘合。

在制作中间接头时,如果所装接头为预制型结构(含预制接头、冷缩接头),绝缘端部不要削成锥体,因为这种类型的接头,在接头内部中间部分都有一根屏蔽管,该屏蔽管的长度只比铜或铝连接管稍长,如电缆绝缘削成锥体,锥体的根部将离开屏蔽管,连接管部分的空隙将不会被屏蔽,从而影响到接头的性能,造成接头在中部击穿。如果所装接头为热缩型或绕包型结构时,绝缘端部必须削成锥体,即制成反应力锥,同时必须将锥面用砂带抛光,因为锥面的长度远大于绝缘端部直角边的长度,故而沿着锥面的切向场强远小于绝缘直角边的切向场强,沿锥面击穿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接头的性能。

★应力管和应力疏散胶:

电缆附件中应力管和应力疏散胶主要用于缓和分散电应力的作用,能否介绍一下应力管和应力疏散胶的材质构成,应力管和应力疏散胶中是否含有半导体成分?

应力管和应力疏散胶的材质构成都是由多种高分子材料共混或共聚而成,一般基材是极性高分子,再加入高介电常数的填料等等。应力管和应力疏散胶中是否含有半导体成分这就要看生产厂家的材料配方了,有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电缆接地问题:

高压电力电缆的铜屏蔽和钢铠一般都需要接地,两端接地和一端接地有什么区别?制作电缆终端头时,钢铠和铜屏蔽层能否焊接在一块?制作电缆中间头时,钢铠和铜屏蔽层能否焊接在一块?

35KV高压电缆多为单芯电缆,单芯电缆在通电运行时,在屏蔽层会形成感应电压,如果两端的屏蔽同时接地,在屏蔽层与大地之间形成回路,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样电缆屏蔽层会发热,损耗大量的电能 ,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通常采用一端接地的方式,当线路很长时还可以采用中点接地和交叉互联等方式。 在制作电缆头时,将钢铠和铜屏蔽层分开焊接接地,是为了便于检测电缆内护层的好坏,在检测电缆护层时,钢铠与铜屏蔽间通上电压,如果能承受一定的电压就证明内护层是完好无损。如果贵单位没有这方面的要求,用不着检测电缆内护层,也可以将钢铠与铜屏蔽层连在一起接地(我们提倡分开引出后接地)。

为什么高压单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要采用特殊的接地方式?

电力安全规程规定:电气设备非带电的金属外壳都要接地,因此电缆的铝包或金属屏蔽层都要接地。通常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缆都采用两端接地方式,这是因为这些电缆大多数是三芯电缆,在正常运行中,流过三个线芯的电流总和为零,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外基本上没有磁链,这样,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就基本上没有感应电压,所以两端接地后不会有感应电流流过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但是当电压超过35kV时,大多数采用单芯电缆,单芯电缆的线芯与金属屏蔽的关系,可看作一个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当单芯电缆线芯通过电流时就会有磁力线交链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使它的两端出现感应电压。

感应电压的大小与电缆线路的长度和流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电缆很长时,护套上的感应电压叠加起来可达到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在线路发生短路故障、遭受操作过电压或雷电冲击时,屏蔽上会形成很高的感应电压,甚至可能击穿护套绝缘。此时,如果仍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三相互联接地,则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将会出现很大的环流,其值可达线芯电流的50%--95%,形成损耗,使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发热,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电能,而且降低了电缆的载流量,并加速了电缆绝缘老化,因此单芯电缆不应两端接地。[个别情况(如短电缆或轻载运行时)方可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三相互联接地。]然而,当铝包或金属屏蔽层有一端不接地后,接着带来了下列问题:当雷电流或过电压波沿线芯流动时,电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不接地端会出现很高的冲击电压;在系统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流经线芯时,电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不接地端也会出现较高的工频感应电压,在电缆外护层绝缘不能承受这种过电压的作用而损坏时,将导致出现多点接地,形成环流。因此,在采用一端互联接地时,必须采取措施限制护层上的过电压,安装时应根据线路的不同情况,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的一定位臵采用特殊的连接和接地方式,并同时装设护层保护器,以防止电缆护层绝缘被击穿。

据此,高压电缆线路安装时,应该按照GB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程》的要求,单芯电缆线路的金属护套只有一点接地时,金属护套任一点的感应电压不应超过50-100V(未采取不能任意接触金属护套的安全措施时不大于50V;如采取了有效措施时,不得大于100V),并应对地绝缘。如果大于此规定电压时,应采取金属护套分段绝缘或绝缘后连接成交叉互联的接线。为了减小单芯电缆线路对邻近辅助电缆及通信电缆的感应电压,应尽量采用交叉互联接线。对于电缆长度不长的情况下,可采用单点接地的方式。为保护电缆护层绝缘,在不接地的一端应加装护层保护器。

由此可见,高压电缆线路的接地方式(主要是单芯电缆)有下列几种:

1.护层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通过护层保护接 地----可采用方式;

2.护层中点直接接地,两端屏蔽通过护层保护接地---常用方式;

3.护层交叉互联----常用方式; 4.电缆换位,金属护套交叉互联---效果最好的接地方式;

5.护套两端接地---不常用,仅适用于极短电缆和小负载电缆线路。

★有关绝缘的三个问题:

从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结构中可以看出,在电缆主绝缘层外面有一层外半导体和铜屏蔽,如果电缆中这层外半导体层和铜屏蔽不存在,那么三芯电缆中芯与芯之间会不会发生绝缘击穿?

在三芯电缆终端头中必然有一小段电缆的外半导体和铜屏蔽层被剥除,那么该小段电缆是不是薄弱环节? 能否通过少剥除外半导体和铜屏蔽层(尽量保留较长的外半导体和铜屏蔽层)的办法来克服这个问题? 保留较长外半导体和铜屏蔽层有什么坏处?

在电缆结构上的所谓“屏蔽”,实质上是一种改善电场分布的措施。电缆导体由多根导线绞合而成,它与绝缘层之间易形成气隙,导体表面不光滑,会造成电场集中。在导体表面加一层半导电材料的屏蔽层,它与被屏蔽的导体等电位并与绝缘层良好接触,从而避免在导体与绝缘层之间发生局部放电,这一层屏蔽为内屏蔽层;同样在绝缘表面和护套接触处也可能存在间隙,是引起局部放电的因素,故在绝缘层表面加一层半导电材料的屏蔽层,它与被屏蔽的绝缘层有良好接触,与金属护套等电位,从而避免在绝缘层与护套之间发生局部放电,这一层屏蔽为外屏蔽层;没有金属护套的挤包绝缘电缆,除半导电屏蔽层外,还要增加用铜带或铜丝绕包的金属屏蔽层,这个金属屏蔽层的作用,在正常运行时通过电容电流;当系统发生短路时,作为短路电流的通道,同时也起到屏蔽电场的作用。可见,如果电缆中这层外半导体层和铜屏蔽不存在,三芯电缆中芯与芯之间发生绝缘击穿的可能性非常大。

制作电缆终端或接头时剥除一小段屏蔽层主要目的是用来保证高压对地的爬电距离的,这个屏蔽断口处应力十分集中,是薄弱环节!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应力处理。(用应力锥或应力管等)

剥除屏蔽层的长度以保证爬电距离;增强绝缘表面抗爬电能力为依据。屏蔽层剥切过长将增加施工的难度,增加电缆附件的成本完全没有必要。 ★电缆头安装的基本操作工艺:

(1)基本要求:电缆头是电缆线路中最薄弱的部分,其安装质量的好坏是电缆线路难否安全运行的关键,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1)电缆头在安装时要防潮,不应在雨天、雾天、大风天做电缆头,平均气温低于0℃时,电缆应预先加热。

2)施工中要保证手和工具、材料的清洁。操作时不应做其他无关的事(特别不能抽烟!)。

3)所用电缆附件应预先试装,检查规格是否同电缆一致,各部件是否齐全,检查出厂日期,检查包装(密封性),防止剥切尺寸发生错误。 ★电缆头安装的前期工作:

1.电缆敷设前要检查电缆本体的绝缘,在电缆头上找出色相排列情况,避免三芯电缆中间头上(为对齐相序)芯线交叉。

2.电缆敷设后要做电缆的直流耐压试验,试验后对电缆头做好密封,防止受潮。

3.中间头电缆要留余量及放电缆的位臵。

★基本操作工艺:

1)剥外护套:为防止钢甲松散,应先在钢甲切断处内侧把外护层剥去一圈(外侧留下),做好卡子*,用铜丝绑紧钢甲并焊妥钢甲接地线。最后剥外护套

2)锯钢甲:上一步完成后,在卡子边缘(无卡子时为铜丝边缘)顺钢甲包紧方向锯一环形深痕,(不能锯断第二层钢甲,否则会伤到电缆),用一字螺丝刀撬起(钢甲边断开),再用钳子拉下并转松钢甲,脱出钢甲带,处理好锯断处的毛刺。整个过程都要顺钢甲包紧方向,不能把电缆上的钢甲搞松。 3)剥内护绝缘层:注意保护好色相标识线,保证铜屏蔽层与钢甲之间的绝缘。

4)焊接屏蔽层接地线:把内护层外侧的铜屏蔽层铜带上的氧化物去掉,涂上焊锡。把附件的接地扁铜线(分成三股),在涂上焊锡的铜屏蔽层上绑紧,处理好绑线的头,再用焊锡与铜屏蔽层焊住,焊住线头。

下图是终端头的接地线安装方法(中间头也一样,只是接地线不用向后),外护套防潮段表面一圈要用砂皮打毛,涂密封胶,以防止水渗进电缆头。屏蔽层与钢甲两接地线要求分开时,屏蔽层接地线要做好绝缘处理。

5)铜屏蔽层处理:在电缆芯线分叉处做好色相标记,按电缆附件说明书,正确测量好铜屏蔽层切断处位臵,用焊锡焊牢(防止铜屏蔽层松开),在切断处内侧用铜丝扎紧,顺铜带扎紧方向沿铜丝用刀划一浅痕(注意不能划破半导体层!),慢慢将铜屏蔽带撕下,最后顺铜带扎紧方向解掉铜丝。

6)剥半导电层:在离铜带断口10mm处为半导电层断口,断口内侧包一圈胶带作标记。

①可剥离型:在预定的半导电层剥切处(胶带外侧),用刀划一环痕,从环痕向未端划两条竖痕,间距约10mm。然后将些条形半导电层从未端向环形痕方向撕下(注意,不能拉起环痕内侧的半导电层!),用刀划痕时不应损伤绝缘层,半导电层断口应整齐。检查主绝缘层表面有无刀痕和残留的半导电材料,如有应清理干净。

②不可剥离型:从芯线未端开始用玻璃刮掉半导电层(也可用专用刀具),在断口处刮一斜坡,断口要整齐,主绝缘层表面不应留半导电材料,且表面应光滑。

7)清洁主绝缘层表面:用不掉毛的浸有清洁剂的细布或纸擦净主绝缘表面的污物,清洁时只允许从绝缘端向半导体层,不允许反复擦,以免将半导电物质带到主绝缘层表面。 8)安装半导电管(终端头):半导电管在三根芯线离分叉处的距离应尽量相等,一般要求离分支手套50mm,半导电管要套住铜带不小于20mm,外半导电层已留出20mm,在半导电层断口两侧要涂应力疏散胶(外侧主绝缘层上15mm长),主绝缘表面涂硅脂。半导电管热缩时注意:铜带不松动表面要干净(原焊锡要焊牢),半导电管内不一点空气。

9)安装分支手套:在内绝缘层和钢甲这段用填料包平,在手指口和外护层防潮处涂上密封胶,分支手套小心套入,(做好色相标记)热缩分支手套,电缆分支中间尽量少缩(此处最容易使分支手套破裂),涂密封胶的4个端口要缩紧。

10)安装绝缘套管和接线端子:测量好电缆固定位臵和各相引线所需长度,锯掉多余的引线。测量接线端子压接芯线的长度,按尺寸剥去主绝缘层(稍有锥度),芯线上涂点导电膏或硅脂,压接线端子(千万要对好接线螺丝穿孔的方向!)。处理掉压接处的毛刺,接线端子与主绝缘层之间用填料包平(压接痕也要包平),套绝缘热缩管(套住分支手套的手指),在接线端子上涂密封胶,最后一根绝缘热缩套管要套住接线端子(除接触面以外部分),绝缘套管都要上面一根压住下面一根。最后套色相管(户外式套雨裙)。 ★中间头安装方法:

中间头制作方法在准备工作上同终端头是一样的,做钢甲接地线和屏蔽层接地线的(扁铜线)引线方向可不一样(向后也可以,软线可以反过来的),只是电缆芯线尺寸有严格要求(包括铜屏蔽层)。中间头的电缆引线有长(895mm)短(565mm)之分,这长度包括30mm一头的钢铠接地线位臵。

1.钢铠接地线

按照尺寸(895mm和565mm)处用刀割断外护层,往电缆头30mm处再割断外护层,去掉这30mm外护层,用砂皮打光(去掉油漆),上好焊锡(要放助焊剂),用铜丝把接地扁铜线绑紧,再用焊锡把扁铜线和铜丝同钢铠焊结实(特别是扁铜线头和铜丝头要焊住),然后擦掉助焊剂(助焊剂有腐蚀性,一定要擦干净),最好在铜丝外层用铁皮打一卡子,最后剥掉外护层和钢带,在钢带断口往外20mm割断内护(绝缘)层。把内护层去掉,保护好色相细条,一般用有色胶带绑在引线上。

2.安装应力管

把引线分开弯曲好,在引线离头(长675mm,短345mm)处用记号笔划一圈,圈外包2层胶带(边沿在线上),擦干净铜带表面,用焊锡固定铜带,再在线上绑2圈铜丝,用刀在铜丝与胶带之间把铜带划出痕迹(不能划太深,不能划破半导电层),去掉胶带,顺铜带绑紧方向撕下铜带,铜屏蔽层断口不留毛刺。离铜带断口50mm处扎2圈胶带(胶带外沿在50mm处),在胶带外沿用刀把半导电层割一圈,同终端头一样把引线头部半导电层剥去,并处理干将主绝缘层表面,在半导电层断口涂上应力疏散胶。把半导电应力控制管套住铜带20mm,用喷灯热缩(注意把空气排出)。

3.压铜接管

离引线头60mm至85mm处削锥形(铅笔头),以后留出5mm内半导电层,剥出芯线,涂导电膏,把铜接管孔内处理干净,芯线穿进半个(半个不到1mm)铜接管,压紧铜接管。把2支外护套管分别套到两电缆上(过分叉),把2支半导电管和2支绝缘管穿在一起套进电缆长引线上,检查6支应力控制管全部热缩到位后,14支套管全部套好后,把芯线对好相位,穿入铜接管(到底),压紧铜接管。(注意:在压铜接管之前,必须把所有套管都套进电缆。)

4.缩护套管

处理掉铜接管上的毛刺,在锥形(铅笔头)用半导电带包平,外层包填充胶。 按下图第1缩内绝缘管,第2缩外绝缘管,第3缩外半导电管(2支,保证在铜屏蔽层上长度不小于20mm),中间交叉。热缩时要从中间开始,防止套管内留空气。热缩时热量要尽可能均匀,注意火焰喷到另外两相引线上,铜带上要涂硅脂。

5.接好屏蔽层

套管缩好后,把三根引线并在一起,在半导电管外包紧钢丝网。把两根铜屏蔽层的接地扁铜线绑紧铜丝网后对接,用焊锡焊住接头。

6.钢铠接地和外护套

当钢铠接地与屏蔽层接地有分开要求时,要把钢铠接地的扁铜线做绝缘处理,然后对接,接头处绝缘要求更高些。外护套(2个)对接处不小于100mm,电缆外护层与外护套连接处要打毛,涂上密封胶,最后把外护套缩紧。 复习题

一. 填空 1. 良好的电缆附件应具有以下性能(线芯连接)好(绝缘性能)好。 2. 电缆(终端头)和(中间头)统称为电缆附件。 3. 电缆附件的(绝缘性能)应不低于(电缆)本体。 4. 电缆附件应与电缆本体一样能(长期安全运行),并具有与电缆相同的(使用寿命)。

5. 应力管与铜屏蔽层的接触长度要求不小于(20)mm 6. 应力管的作用是(分散)断口处的{电力线(电应力)} 7. 硅脂用来(润滑)界面,以便于(安装),同时填充界面(气隙),消除(电晕)

8. 预制式附件所用材料一般为(硅橡胶)和(乙丙橡胶) 9. 交联聚乙烯电缆主绝缘层外有一层(外半导体)和(铜屏蔽)层 10. 电缆头在制安时要防潮,不应在(雨天)(雾天)(大风天)制作。

11. 内半导体也叫(内屏蔽层)作用是避免(导体)与(绝缘层)之间发生局部放电。

12. 外半导体也叫(外屏蔽层)其作用是避免(绝缘层)和(内护套)之间发生局部放电。

判断题 1. 电缆终端头是电缆与其他电气设备连接的部件。 √ 2. 电缆中间头是将两根电缆连接起来的部件。 √ 3. 电缆附件的绝缘性能应不低于电缆本体 。 √ 4. 电缆最容易被击穿的部位是屏蔽层断口处。 √ 5. 电缆终端电应力控制法无非就是几何形状法和参数控制法。 √ 6. 热收缩附件是采用参数控制法来缓解电场应力应力集中。 √ 7. 制作终端头时,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削铅笔头。× 8. 剥除屏蔽层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局部放电。× 9. 几何形状法就是应力锥法。√

10. 参数控制法一般见于热缩附件。√ 论述题

1.试论电缆终端电应力控制方法:

电应力控制是中高压电缆附件设计中的极为重要的部分。电应力控制是对电缆附件内部的电场分布和电场强度实行控制,也就是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得电场分布和电场强度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高电缆附件运行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试论预制式附件是如何处理电应力的,有何优点。

预制式附件所用材料一般为硅橡胶或乙丙橡胶,主要采用几何结构法即应力锥来处理应力集中问题。

主要优点是材料性能优良安装更简便快捷,无需加热即可安装,弹性好,使得界面性能得到较大改善。 四.简答题

1.中高压电缆附件有哪些主要种类 答:热缩式,预制式,冷缩式

2.几何结构法即应力锥与参数控制法相比,哪种方式在处理电应力集中问题上更优越

答:几何结构法

3.电缆终端头的定义是什么?

答:电缆终端头是将电缆与其他电气设备连接的部件 4.电缆中间头的定义是什么?

答:电缆中间头是将两根电缆连接起来的部件

5.做电缆头时,剥取屏蔽层,将产生对绝缘极为不利的什么电场?

答:切向电场(沿导线轴向的电力线) 6.电缆附件预先试装的目的是什么?

答:检查规格是否同电缆一致;各部件是否齐全,检查出厂日期,检查包装(密封性),防止剥切尺寸发生错误。 五.选择题

1.做电缆头时,剥去屏蔽层将产生对绝缘极其不利的(C) A径向电场 B轴向电场 C切向电场

2.热缩附件是如何处理电应力集中问题的(C) A几何结构法 B绕包法 C参数控制法 3.电缆最容易被击穿的部位是(C)

A三叉口 B端部 C屏蔽层断口处 D剥去屏蔽的部位 4.电缆线芯与主绝缘之间有一层(C) A铜屏蔽层 B外半导体 C内半导体 5.冷缩附件的材料一般采用(C)

A高分子材料 B高介电常数材料 C硅橡胶或乙丙橡胶 6.硅脂在制作电缆头时的作用主要是(B,D) A密封 B润滑 C增加绝缘 D填充气隙

7.制作电缆头时,剥除一小段屏蔽层的主要目的是(A) A保证爬电距离 B改善电场分布 C消除局部放电

8.我公司10KV电缆供电线路其终端头大都采用(D) A绕包式 B浇注式 C热缩式D冷缩式

第三篇:电缆敷设与冷缩、热缩电缆头制作技术

(1) 主要技术内容

采用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热缩接头技术和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冷缩接头技术,首先对电缆确定绝缘外径提供电缆头套管范围,用PVC 带绑扎剥开电缆,保留35mm 铜屏蔽,进行良好电缆头预处理;用恒力弹簧将接地编制线固定在铠装带上,对冷收缩套管安装要保证冷缩终端的有效距离及顶部防水密封;安装冷缩式终端头要保证主绝缘光滑,并分段标识。

(2) 技术指标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

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

3、《额定电压26/35kv 及以下电力电缆附件基本性能要求》

(3) 适用范围

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热缩接头技术对于单芯的适应于6kV~35 kV 单芯户内外热缩终端接头芯线截面积为35~630mm2的铜带屏蔽、无铠装的聚乙烯绝缘电缆;三芯的适应于6kV~35 kV 三芯户内外热缩终端接头和热缩中间接头电缆为铜带屏蔽、钢带铠装的聚乙烯绝缘电缆。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冷缩接头技术对于单芯户内外冷缩终端和冷缩中间接头,芯线截面积为35~630mm2的铜带屏蔽、无铠装的聚乙烯绝缘电缆;三芯的适应于6kV~35 kV 三芯户内外冷缩终端接头和冷缩中间接头电缆为铜带屏蔽、钢带铠装的聚乙烯绝缘电缆。

(4) 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电缆敷设与冷缩、热缩电缆头制作技术在国内的许多大型公共建筑、工业厂房等电气工程建筑工程中得到普遍应用,比较典型的工程有镇海炼化热力站、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北仑热电厂等。

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下载。

第四篇:ZR-YJY-T电缆终端头制作方案

**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汇编

ZR-YJY-T电缆终端头制作方案

一、工程概况:

**国际机场新航站楼为国家重点工程,楼内专业系统多,对供电系统品质要求高,因此设计选用了ZR-YJY-T型电缆,此电缆为四芯电缆,外加同心保护地线。同心保护地线采用细铜线,沿电缆芯线外圈,在外护套内侧包裹一周。此种电缆在以往的工程中没有使用过,询问各大电缆厂,均无相应配套的电缆终端头、中间头,国家也无相应的规范及工艺标准,为此我们制定了《ZR-YTY-T电缆终端头制作方案》,以便指导施工。

二、施工工艺与方法:

(一)准备工作:

1.施工需要的材料、加工件、工具等应准备齐全;

2.检查电缆的敷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符合电缆的规格并将电缆的受电端与供电端确定准确;

3.电缆绝缘状况应良好,无受潮;

4.核对相序并加标记。

(二)制作要求:

1.电缆终端与接头的制作,应由经过培训的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

2.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从剥切电缆开始应连续操作直至完成,缩 短绝缘暴露时间;

3.剥切电缆时不应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附加绝缘的包缠、装 配、热缩等应清洁。

(三)工艺流程:

摇测电缆绝缘→剥切电缆护套→收拢地线及包缠地线→装配手套及 1

**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汇编

热缩管→装接线鼻子

(四)制作步骤与方法:

l.摇测电缆绝缘:

A 选用1000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10MΩ。

B 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及时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

2.剥切电缆护套:

A 根据电缆与设备联接的具体尺寸,确定剥切处并做上标记,锯掉多余电缆;

B 清洁标记以下外层护套,沿割切标记绕电缆周长用电工刀在外层护套上切出一个环形深痕,注意不要损伤外层护套内层的周圈地线线芯。切完深痕后,细心将外层护套剥开。

3、收拢地线及包缠地线:

A ZR-YJY-T电缆按其规格不同,收拢长度一般控制在50~100mm范围内;

B 为防止地线收拢后松散,其根部用1.5mm裸铜线将收拢的地线绑扎5~8圈,其后每间隔30mm用粘胶布绑缠一道。

C 剥切内护套。内护套剥切长度应比外护套要短,即剥切位置在外护套剥切位置上方,大于收拢地线长度20~50mm,保证芯线与地线间绝缘程度不下降。

4.装配手套及热缩管:

A 手套内径的选择应与电缆芯线截面相符,确保紧贴在芯线上; B 套手套,一手扶住线芯,一手往下捋,要防止用力太大损坏线芯根部绝缘,套到离线芯根部约20mm处即可。如果在套装手套时较紧,不易捋下,可涂少量的中性凡士林油润滑,即可较快的套入。

**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汇编

C 热缩管长度确定为600mm。套前,应将芯线外层绝缘擦净。 D 手套与热缩管的热缩工艺采取碘钨灯通电后利用灯管散发的热量进行烘烤热缩。方法优于喷灯,易操作且表面干净不留积炭,但应注意用电安全。

5.装接线鼻子:

采用油压钳制作线鼻子。为保证芯线与线鼻子压接紧密,压接钳模具应配套。为防受力不均,视模具压制情况,适当加垫铁解决。

用压线钳子压紧接线鼻子,压接一般为三道。

三、质量保证措施:

1.坚持质量第一及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管生产必须管质量,谁负责施工,谁对质量负责的原则。所有施工过程必须按《电气工程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标准进行。

2.电缆头制作时应提前打扫施工场地、清除垃圾,保证环境清洁、干燥,电缆头的制作应一次完成。

3.电缆头制作前应对所用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在材料、配件合格的前提下使用。

4.同心接地线收拢时应认真操作,避免断股。

5.在制作电缆头的过程中,制作人员应戴白手套。

6.施工人员严格按照ISO9002标准填好各种记录表格。

四、成品保护措施:

1.对于小间、电缆夹层沟内电缆一定要做好防水措施。通过穿墙套管入户的电缆,在未穿电缆前套管应做封堵防水措施,在电缆敷设后也应立 3

**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汇编

即将套管与电缆之间的缝隙封堵,避免因受潮影响电缆头的制作质量。

2.每个参与施工人员都应互相监督和充当一个成品保护员的角色,在施工时,不但要作到自己不对成品破坏,同时还要防止别人对成品进行破坏,对成品有意损坏的要给予处罚。

3.进入机房、变电站、小间时,要注意保护已安装设备。

4.电缆敷设前及敷设后,终端头、中间头在做头前用密封套密封。

五、安全、消防措施:

1.应对施工人员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防止麻痹大意。

2.加强工前教育,每天上工前应检查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及所用工具、器械,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3.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必须戴安全帽。使用操作平台时,先检查是否安全可靠,再上去作业,作业时应系上安全带,并有专人看护,严禁上下抛物。

4.所有用电设备必须有二级漏电保护设施,电线严禁私拉乱接,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5.严禁酒后操作和疲劳作业。

6.在地下室等昏暗场所作业,应拉临时照明,保证一定亮度方可作业。

7.在使用碘钨灯照明及使用喷灯时,附近应清理干净,避免发生火灾。尤其是在较狭窄的场所使用喷灯时,一定要有防护措施。

8.在预留孔洞周围作业时,必须做好安全防护设施,须经施工安全负责人检查可靠后方可施工。

**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汇编

9.建立健全消防组织,消防工作要作到五同时:同进度、同检查、同布置、同总结、同评比,要建立施工现场临时义务消防组织。专职消防人员要时常进行现场巡回检查,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

10.仓库、料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执行24•小时的消防值班制度。对易燃材料要集中管理,并设有明显标志,严禁在消火栓周围堆放设备材料,以确保消防设施道路的畅通。各施工小组工具房内不得存放汽油、煤油等易燃材料。

11.冬季严禁用电炉取暖。

12.施工人员要严格执行现场消防制度及上级有关规定,•尤其是在施工现场严禁吸烟。

六、环保与文明施工措施:

1.施工队对现场文明施工管理要统一布置,统一按排,要有平面布置分区负责,贴在现场,每个班组要有岗位责任制,贴在小组工具房。 2.施工现场堆放的成品、材料要整齐,以免影响美观。

3.在电缆头施工时,剥切下来的电缆绝缘层等应集中运出,不得焚烧;清洁剂不得随处倾倒,以免污染环境。

4.电缆头制作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

5.现场垃圾应及时清运,对现场垃圾的清理,应采用容器吊运,不得随意抛洒。

6.对施工现场使用的油料不得有跑、冒、滴、漏,污染水和环境。

七、附图

附ZR-YJY-T电缆终端头制作示意图

**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汇编

6

第五篇:电缆中间接头

录A: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

A.1 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

1、电极的布置如下图A-1所示。电流极与接地网边缘之间的距

离d1,一般取接地网最大对角线长度D的4~5倍,即d1=4.5D,

d2=2D以使其间的电位分布出现一平缓区段。在一般情况下,

电压极与接地网边缘之间的距离d2约为电流极到接地网的距离

d1的50~60%。测量时,将电压极沿接地网和电流极的连线移动

三次,每次移动距离为d1的5%左右,如三次测得的电阻值接近

即可。

2、(补偿法)如d1取4D~5D有困难,在土壤电阻率较均匀的地

区d1可取2D,d2取0.618×d1,以地网中心为起点;在土壤电

阻率不均匀的地区或域区,d1可取3D,d2取1.7D.

3、电压极、

电流极也可

采用如图

A-2所示的

三角形布置

方法。一般取

d2=d1≥2D,

夹角约为30°。

A.2测量注意事项

1、电流极、电压极应布置在与线路或地下金属管道垂直的方向

上。

2、应避免在雨后立即测量接地电阻。

3、采用交流电流表-电压表法时,电极的布置宜采用图A-2所示

的方式

接地电阻的测量

影响接地电阻的因素很多:接地桩的大小(长度、粗细)、形状、数量、埋设深度、周围地理环境(如平地、沟渠、坡地是不同的)、土壤湿度、质地等等。为了保证设备的良好接地,利用仪表对地电阻进行测量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很多,使用的测量设备也五花八门。我们比较常用的测量仪器是测量精度较高的手摇式地阻表(ZC-8型),由北京电表厂制造。

测量原理:手摇式地阻表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测量仪表,它的基本原理是采用三点式电压落差法。其测量手段是在被测地线接地桩(暂称为X)一侧地上打入两根辅助测试桩,要求这两根测试桩位于被测地桩的同一侧,三者基本在一条直线上,距被测地桩较近的一根辅助测试桩(称为Y)距离被测地桩20m左右,距被测地桩较远的一根辅助测试桩(称为Z)距离被测地桩40m左右。测试时,按要求的转速转动摇把,测试仪通过内部磁电机产生电能,在被测地桩X和较远的辅助测试桩(称为Z)之间“灌入”电流,此时在被测地桩X和辅助地桩Y之间可获得一电压,仪表通过测量该电流和电压值,即可计算出被测接地桩的地阻。

接地摇表又叫接地电阻摇表、接地电阻表、接地电阻测试仪。接地摇表按供电方式分为传统的手摇式、和电池驱动;接地摇表按显示方式分为指针式和数字式;接地摇表按测量方式分为打地桩式和钳式。目前传统的手摇接地摇表几乎无人使用,比较普及的是指针式或数字式接地摇表,在电力系统以及电信系统比较普及的是钳式接地摇表。

凡施工图上有防雷接地装置的建筑物、构筑物、配电室、高压输电线路等,当防雷接地体地下部分工程完工后要及时对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进行测量;单位工程竣工时还要进行复测,作为工程竣工的资料之一。

以ZC29B-2型摇表测试方法如下:

(1)在E-E两个接线柱测量接地电阻时,用镀铬铜板短接,并接在随仪表配来的5m长纯铜导线上,导线的另一端接在待测的接地体测试点上。测量屏蔽体电阻时,应松开镀铬铜板,一个E接线柱接接地体,另一个E接线柱接屏蔽。

(2)P柱接随仪表配来的20m纯铜导线,导线另一端接插针。

(3)C柱接随仪表配来的40m纯铜导线,导线的另一端接插针2。2 接地电阻测试仪设置的技术要求

(1)接地电阻测试仪应放置在离测试点1~3m处,放置应平稳,便于操作。

(2)每个接线头的接线柱都必须接触良好,连接牢固。

(3)两个接地极插针应设置在离待测接地体左右分别为20m和40m的位置;如果用一直线将两插针连接,待测接地体应基本在这一直线上。

(4)不得用其他导线代替随仪表配置来的5m、20m、40m长的纯铜导线。

(5)如果以接地电阻测试仪为圆心,则两支插针与测试仪之间的夹角最小不得小于120°,更不可同方向设置。

(6)两插针设置的土质必须坚实,不能设置在泥地、回填土、树根旁、草丛等位置。

(7)雨后连续7个晴天后才能进行接地电阻的测试。

(8)待测接地体应先进行除锈等处理,以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3 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操作要领

(1)测试仪设置符合规范后才开始接地电阻值的测量。

(2)测量前,接地电阻档位旋钮应旋在最大档位即x10档位,调节接地电阻值旋钮应放置在6~7Ω位置。

(3)缓慢转动手柄,若检流表指针从中间的0平衡点迅速向右偏转,说明原量程档位选择过大,可将档位选择到x1档位,如偏转方向如前,可将档位选择转到x0 1档位。

(4)通过步骤(3)选择后,缓慢转动手柄,检流表指针从0平衡点向右偏移,则说明接地电阻值仍偏大,在缓慢转动手柄同时,接地电阻旋钮应缓慢顺时针转动,当检流表指针归0时,逐渐加快手柄转速,使手柄转速达到120转/分,此时接地电阻

指示的电阻值乘以档位的倍数,就是测量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如果检流表指针缓慢向左偏转,说明接地电阻旋钮所处在的阻值小于实际接地阻值,可缓慢逆时针旋转,调大仪表电阻指示值。

(5)如果缓慢转动手柄时,检流表指针跳动不定,说明两支接地插针设置的地面土质不密实或有某个接头接触点接触不良,此时应重新检查两插针设置的地面或各接头。

(6)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测量静压桩的接地电阻时,检流表指针在0点处有微小的左右摆动是正常的。

(7)当检流表指针缓慢移到0平衡点时,才能加快仪表发电机的手柄,手柄额定转速为120转/分。严禁在检流表指针仍有较大偏转时加快手柄的旋转速度。

(8)测量仪表使用后阻值档位要放置在最大位置即x10档位。整理好三条随仪表配置来的测试导线,清理两插针上的脏物,装袋收藏。

接地要求和接地电阻标准: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工作于小电阻接地系统时,保护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式要求:

R≤2000/I (12.4. 1-1)

式中 R――考虑到季节变化的最大接地电阻(Ω);

I――计算用的流经接地网的人地短路电流(A)。

2 当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工作于不接地系统时,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列要求:

1)高压与低压电气装置共用的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式要求,且不宜超过4Ω:

R≤120/I (12.4.1-2)

2)仅用于高压电气装置的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

式要求,且不宜超过100,:

尺≤250/I (12.4.1-3)

式中 R――考虑到季节变化的最大接地电阻(Ω);

I―计算用的接地故障电流(A)。

3 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网中,当接地网的接地

电阻按本规范公式<12.4.1―2)、(12.4.1―3)计算时,接地故障电流应按下列规定取值:

1)对装有消弧线圈的变电所或电气装置的接地网,其计算电流应为接在同一接地网中同一电力网各消弧线圈额定电流总和的1.25倍;

2)对不装消弧线圈的变电所或电气装置,计算电流应为电力网中断开最大一台消弧线圈时最大可能残余电流,并不得小于30A。

4 在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当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达到上述规定值,技术经济不合理时,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可提高到30Ω,变电所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可提高到15Ω,但应符合本规范第12.6.1条的要求。

低压系统中,配电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电阻不宜超过4Ω。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当达到上述接地电阻值困难时,可采用网格式接地网,但应满足本规范第1

2.6.1条的要求。

配电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向建筑物供电的配电变压器安装在该建筑物外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工作于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当该变压器的保护接地接地网的接地电阻符合公式(12.4.3)要求且不超过4Ω时,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可与该变压器保护接地共用接地网。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式要求:

R≤50/I (12.4.3)

式中 R――考虑到季节变化时接地网的最大接地电阻(Ω);

I――单相接地故障电流;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为故障点残余电流。

2)低压电缆和架空线路在引入建筑物处,对于TN-S或TN-C-S系统,保护导体(PE)或保护接地中性导体(PEN)应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宜超过10Ω;对于TT系统,保护导体(PE)单独接地,接地电阻不宜超过4Ω;

3)向低压系统供电的配电变压器的高压侧工作于小电阻接地系统时,低压系统不得与电源配电变压器的保护接地共用接地网,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应在距该配电变压器适当的地点设置专用接地网,其接地电阻不宜超过4Ω。

2 向建筑物供电的配电变压器安装在该建筑物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工作于不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高电阻接地系统,当该变压器保护接地的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不大于4Ω时,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可与该变压器保护接地共用接地网;

2)配电变压器高压侧工作于小电阻接地系统,当该变压器的保护接地网的接地电阻符合本规范公式(12.4.1―1)的要求且建筑物内采用总等电位联结时,低压系统电源接地点可与该变压器保护接地共用接地网。

保护配电变压器的避雷器,应与变压器保护接地共用接地网。

保护配电柱上的断路器、负荷开关和电容器组等的避雷器,其接地导体应与设备外壳相连,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TT系统中,当系统接地点和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已进行总等电位联结时,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可不另设接地网;当未进行总等电位联结时,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应设保护接地的接地网,其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式要求。 R≤50/Ia (12.4.6-1)

式中 R――考虑到季节变化时接地网的最大接地电阻(Ω);

Ia――保证保护电器切断故障回路的动作电流(A)。

当采用剩余动作电流保护器时,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式要求:

R≤25I△n如 (12.4.6-2)

式中 I△n--剩余动作电流保护器动作电流(mA)。

IT系统的各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保护接地可共用接地网,亦可单个地或成组地用单独的接地网接地。每个接地

网的接地电阻应符合下式要求:

R≤50/Id (12.4.7)

式中 R――考虑到季节变化时接地网的最大接地电阻(Ω);

Id――相导体和外露可导电部分间第一次短路故障故障电流(A)。

建筑物的各电气系统的接地宜用同一接地网。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

架空线和电缆线路的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低压TN系统中,架空线路干线和分支线的终端的PEN导体或PE导体应重复接地。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在每个建筑物的进线处,宜按本规范第12.2.2条的规定作重复接地。在装有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后的PEN导体不允许设重复接地。除电源中性点外,中性导体(N),不应重复接地。

低压线路每处重复接地网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在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允许达到l0Ω的电力网中,每处重复接地的接地电阻值不应超过30Ω,且重复接地不应少于3处。

2 在非沥青地面的居民区内,10(6)kV高压架空配电线路的钢筋混凝土电杆宜接地,金属杆塔应接地,接地电阻不宜超过30Ω。对于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低压架空线路和高低压共杆的线路除出线端装有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者除外,其钢筋混凝土电杆的铁横担或铁杆应与PEN导体连接,钢筋混凝土电杆的钢筋宜与PEN导体连接。

3 穿金属导管敷设的电力电缆的两端金属外皮均应接地,变电所内电力电缆金属外皮可利用主接地网接地。当采用全塑料电缆时,宜沿电缆沟敷设1~2根两端接地的接地导体。

以上内容资料由电工技师孙积军友情提供,特此表示感谢。

以下是标准接地电阻规范要求:

1、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0欧;

2、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3、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4、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

5、防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小于等于100欧。 6 共用接地体(联合接地)应不大于接地电阻1欧

上一篇:关于对女朋友的说说下一篇:工业工程试题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