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防治技术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裂缝防治技术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在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是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在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水利施工中,混凝土经常出现裂缝,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本文首先介绍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种类,再说明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最后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第一篇:裂缝防治技术论文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分析

摘要:在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类型有很多,与此同时导致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也有很多,混凝土裂缝问题不仅仅能够反映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更关乎到水利工程项目的使用安全。基于此,本文就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1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类型及形成因素

1.1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类型

1.1.1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通常出现在混凝土养护两周后,混凝土在外界因素影响下,其内部水分损失较多,造成严重形变,其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其形变程度越小。此类型裂缝多以网状细小裂缝呈现,其宽度约为0.05~0.2mm,针对较薄梁板中,主要以短向延伸分布。干缩裂缝降低混凝土渗透能力,进一步损伤钢筋,使混凝土承载能力、持久性大幅度下降。形成此类裂缝的因素较多,如水泥成分、剂量、水灰比等。

1.1.2塑性收缩裂缝

混凝土凝结冷却之前,若其表面损失水分速率过快,易发生塑性收缩裂缝,此类裂缝多在干热或大风季节,主要形态为中间较宽、两边细长,且没有连续性,长短不一,最短为20~30cm,最长为200~300cm。其主要由于混凝土在完全凝结前,自身未有较强的强度,在外界因素影响下,使其表面水分丢失速率过快,内部湿度短期内发生变化,使混凝土发生较大收缩形变,其强度难以抵挡自身收缩,形成塑性收缩裂缝。其与凝结时间、水灰比、温度等均有关。

1.1.3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形成因素较多,如地基结构不均衡、填土不充实等,尤其在冬天模板放置于冻土层上,随着气温升高,冻土层逐渐解冻,产生不均衡的沉降,使混凝土形成沉陷裂缝。此种裂缝呈现为贯穿性裂缝,其实际延伸状况与沉陷成正比,温度变更对裂缝的宽度影响不显著,待地基形变稳定后,其沉陷裂缝也定形。

1.2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

1.2.1温度因素

温度为混凝土发生裂缝核心成因,水利工程混凝土在初期凝结进程中,若外界温度变化较大,对最终凝结成效具有重要影响,易产生结构裂缝。一般正常状况下,混凝土结构凝结拉应力与其自身强度相匹配,表明混凝土凝结正常;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异较大,使其表面应拉力与其强度相距较大,尤其在凝结初期,混凝土自身强度较小或并无强度,受外界因素影响,表面散热较快,内部热量难以散出,使表面拉应力超过强度最大值,易出现结构裂缝。两边体积较重、中间较轻,是致使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核心特征。

1.2.2材料因素

混凝土施工进程中,材料一旦出现问题,易导致配比不当,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在配比进程中,水泥剂量较多、水灰比较大等,均会对凝结最终成效造成影响。材料使用不当或配比不合适,均会使混凝土收缩程度不均,如泥沙含量较多,使其收缩程度加大。混凝土收缩程度与内外拉应力存在较大差异,会增加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风险。对材料存放未加以重视,水泥堆放在较为潮湿的区域,使其强度降低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最终导致结构产生裂缝。

1.2.3人员因素

人员为混凝土施工核心因素,在实际施工进程中,受人为因素影响,出现混凝土裂缝较多,为水利工程质量保证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混凝土施工进程中,未严格根据施工规范及标准进行操作,易使最终凝结冷却效果不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施工若未标准化、规范化,易使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管理进程中未能对混凝土施工严格把控,对其细部未加以关注,养护进程中缺乏预防及保护体系,会使混凝土抗压能力下降,最终养护效果不佳,增加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风险。

2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

2.1严格控制材料质量与配比,强化监督

众所周知,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量的混凝土材料,而混凝土实际上是一种由砂石和水泥经过不同比例配置成的综合性材料,在这一过程中,水泥沙石的质量以及水泥沙石的具体配置比例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进而直接影响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如果混凝土材料的质量达不到实际的工程施工标准的话,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会导致大量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因此,在水利施工过程中务必需要做好对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作。当时结合相关的实践调研不难发现的,近几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导致水利工程项目的数量也急剧增加,这在为广大施工单位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加大了其业务量,这就导致很多施工单位在进行材料选择与材料配置方面不够上心,过于粗糙。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大部分施工单位在经济利益的趋势下,忽略了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材料质量的要求和标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混凝土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2.2提高施工技术,强化技术培训

施工技术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安全影响重大,现阶段,由于工程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很多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人员的选拔与招聘的过程中忽略了对部分人员专业技术素养的关注于导致,这就使得很多施工单位的整体施工技术难以满足水利工程的施工需求和施工标准,甚至部分施工单位中的施工人员还存在零经验的现象,这种情况的频繁出现不仅仅会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比如各种混凝土裂缝的出现;更重要的是还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对于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具有直接的威胁。因此,相关施工团队在相关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要想提升施工质量以及避免混凝土裂缝的出现,需要从严抓施工技术入手,一方面要不断提升现有施工团队的整体技术素养和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不断引入更加优质的技术人员的方式来提升施工团队的整体施工水平。

2.3完善预案,做好后期防护

在水利工程施工项目过程中,仅仅依靠前期的技术完善和材料完善其实也很难实现对混凝土裂缝现象的百分之百避免,在工程后期或者投入使用过程中,由于气候条件因素以及地形地势变化因素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水利工程项目还是很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的问题。换言之,精进施工技术和精准进行原材料筛选与配比只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可能性,但是不能杜绝混凝土裂缝的出现。针对于这种情况,相关施工团队就需要防患于未然,在裂缝出现之前,在完善施工技术和原材料配比工作的基础上,完善实际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预案,其中不仅仅包括对正式施工环节与施工流程的设计与规划,更重要的是包括对工程后期防护和修缮方案的设计与完善。其中首先需要确定是具体水利工程项目的混凝土可允许裂缝宽度,之后的设计标准与施工标准都需要围绕在该宽度标准上进行,这样做不仅仅能够有效控制水利工程项目中混凝土裂缝的出现,还能够为后期的防护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还要强化对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时观察与定期维护,当发现混凝土裂缝的时候,需要严格按照预定的设计预案对其进行科学和专业的防护与治理。

3结束语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对其工程整体质量较为关键,若其施工中出现裂缝,易造成工程坍塌、渗透等不良状况,使水利工程价值难以发挥。施工进程中,应根据实际状况,对其施工各环节加以控制,在易出现裂缝部位,应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保障水利工程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杨绪辉.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工程建設与设计,2020(16):175-176.

[2]蒋新光.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6):150-151.

[3]徐喆,周海疆.对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浅谈[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7):2531.

1.辽宁辽河水利工程有限公司;2.辽宁合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 110400

作者:邓琨 程子玥

第二篇:水利施工的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摘 要:在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是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在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水利施工中,混凝土经常出现裂缝,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本文首先介绍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种类,再说明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最后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Absrtact: Concret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aterials in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gineering. However, in the current stage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concrete cracks often occur,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d the causes and types of concrete cracks i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then explained the prevention technology of concrete crack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specific prevention measures.

1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种类及其产生原因

1.1 沉陷裂缝

在水利施工中,由于在地基开挖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要求选择正确的土质结构,导致在后期操作中发生沉降,引发沉陷裂缝。如果工作人员选择较松软的土质进行开挖,那么就会因为所在区域土质分布不均而影响回填土的夯实工作,导致地面出现沉陷裂缝。沉陷裂缝具有一定角度,呈侧向30°分布,并垂直于地面。所以,地面一旦出现该类裂缝,就会受到地面重物承载力的影响,如果裂缝较大,具有一定危险性,解决难度就会增大,给施工人员带来一定困难。

1.2 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又叫伸缩裂缝,由于施工时水泥水化热产生的热量以及水泥在运用中外界温度的变化使建筑物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形成的。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多为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2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防治方法

2.1 填充法

填充法是采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适用于修补较宽的裂缝。填充法的裂缝修补材料主要是聚合物水泥砂浆和聚合物砂浆,当施工人员看见裂缝表面出现V型裂缝或者U型裂缝时,将其直接灌入裂缝中即可。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费用低。

2.2 聚合物浸入法

聚合物浸入法分为重力渗入法和真空渗入法。重力渗入法是将液态树脂填入裂缝中,或者是将其刷于裂缝表面,又或是在裂缝四周筑上临时围堤,使树脂溢于表面。真空渗入法更适合封闭多重无规则表面裂缝。先将裂缝表面密封,抽去真空,使裂缝中和孔隙中的空气全部排出,再在大气压力下将纯环氧树脂浆料注入裂缝。

2.3 钢筋加固法

如果裂缝体积较大,已影响到混凝土的整体结构,那么可以根据周围的实际情况,运用加固法。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是将钢筋套在结构外部,以起防护作用,同时要进一步增加钢筋的横截面积,不断提升混凝土的承载力。当混凝土的开裂程度较严重时,可以先用工具凿掉钢筋的保护膜,在外部套上一层钢丝网。在一些大型设备中,可以先选择钢板,不断增强保护套的抗压程度[1]。

3 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3.1 加强施工管理

首先,工作人员要严把材料关,认真检验水泥和砂石的质量,并且控制砂石的粒径,保证其质量合格之后方能进入施工现场。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有任何不符合规定的材料,需要立马停止使用并及时将其清理出施工现场。其次,对人员进行管理,要求人员严格按照管理规范进行施工,建立起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检验制度。

3.2 加强混凝土养护

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是确保硬化混凝土力学性能增长、防止裂缝产生、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的重要措施。现行的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第8.5.1条规定:“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保湿养护可采取洒水、覆盖、喷涂养护剂等方式。养护方式可根据现场条件、环境温湿度、构件特点、技术要求、施工操作等因素确定。”具体来说,混凝土养护开始的时间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混凝土工程所使用的水泥品种来确定。对于一般环境下普通水泥品种的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后的12~18h后开始养护,养护时间要持续21~28d,一般采用洒水自然养护、喷涂薄膜养护及塑料薄膜包裹养护等几种方法。

3.3 避免不均匀沉降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不均匀沉降始终都是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对于该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法是采用减轻重量的方法避免不均匀沉降。然而,这种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因为重量减轻以后,结构的稳定性也会受到影响。笔者认为,解决该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做好预防。第一,对松软土、填土地基在上部结构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加固;第二,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能牢固支撑;第三,模板拆除的时间不能太早,且要注意拆模的先后次序。

3.4 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配比

在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材料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即要考虑水利工程的具体特点,从而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首先,要选择质量上乘的材料,材料要具有一定坚实度,既不能过高,又不能过低。其次,要控制好砂石和骨料的比例,根据施工具体要求,掺入外加剂,保证各成分合理的配比。再次,在对混凝土收缩裂缝进行修补时,要根据施工标准选择相应的膨胀剂,掺料的选择要注意与混凝土的裂缝相适应。最后,为了使混凝土材料的配置更加合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坍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调整混凝土原材料的配比。

3.5 合理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

控制混凝土温度是防止混凝土在施工期和运用期产生裂缝的主要措施之一,是混凝土浇筑质量的重要保证。不同季节,对混凝土的浇筑温度要求不相同,需要采取的控温措施也不相同。夏季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不能高于35℃。具体措施是:将混凝土浇筑施工尽量安排在早晚和夜间;运输混凝土的工具应有隔热遮阳措施,缩短混凝土暴晒时间。

在冬季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措施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能低于5℃。具体措施是:尽量在白天气温较高时浇筑混凝土,避开在夜间低温时浇筑;浇筑混凝土后,要立即对其进行保温覆盖,可先铺一层塑料薄膜,再覆盖一到两层草袋进行保温[2]。

4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越来越注重质量的提高,所以加强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管理十分必要。对于混凝土裂缝,工作人员要认真分析其类型成因,以及时找到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加强混凝土技术运用,最终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秦宇.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混凝土裂缝施工技术分析[J].化工管理,2018(32):45-47.

[2]谷涛.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技術[J].居舍,2019(1):56-58.

作者:吴晓燕

第三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有了极大的完善和创新。建筑科学技术也不例外。目前建筑行业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并没有十分统一的标准,一般来说,浇筑量超过1000m3或断面尺寸在1m以上或结构厚度超过5m或内外温差最高超过5℃的均可称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但从实际建筑工程项目来说,业内人士将那些需要采取措施妥善处理温差的变化,防止水化热、体积变形等问题,裂缝开展控制到最低程度的现浇混凝土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而这一类混凝土浇筑也通常都具有较大的面积和厚度,必须进行散热等控温处理,因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定义不可只注重于表象,要结合其施工影响因素、施工要点和施工效果等合理区分,并根据其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及养护方案,以充分保障该技术的应用效果。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做论述,详情如下。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引言

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建筑工程始终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历史的不同时期里承担着不同的使命和任务。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对建筑工程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一方面是人们城市生活的重要物质保障,另一方面也是城市功能得以运行的重要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混凝土施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振捣以及混凝土養护在内,都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效果。但是从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角度来看,往往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企业和施工人员进一步做好混凝土浇筑技术的优化,切实保证混凝土施工和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持续稳定发展。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

1.1内外温差过大导致的裂缝问题

从当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作业的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首要问题是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异过大,从而导致的混凝土裂缝问题。从过往的工作展开来看,混凝土出现裂缝问题的时间点往往是混凝土浇筑后的第三天,造成裂缝的主要原因便是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异,从而导致混凝土水泥水热化散发延迟。针对大体积混凝土,往往采用的是一次浇筑,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因此,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作业后,水泥和水便会产生化合作用,进而在混凝土内部产生水化热凝聚。

1.2干燥收缩导致的裂缝问题

干燥收缩同样是导致混凝土裂缝问题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在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混凝土的表面和内部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分蒸发。但是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蒸发速度和混凝土外部的水分蒸发速度不一样,这就导致了混凝土的凝固速度差异。其中,如果混凝土的内部和外部在应力方面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就很容易连带出混凝土的裂缝问题。

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2.1配合比的确定和控制

水热化是混凝土施工过程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若没有控制好水热化,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这种过大的温度差异就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如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混凝土裂缝由此产生。为了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采用高强度水泥来代替低强度水泥,降低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这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措施。二是添加外加剂。外加剂的添加对于混凝土的拌制质量也非常关键。比如减水剂。减水剂作为一种外加剂,其具备的化学特性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拌制中的水含量。水含量减少,就能够减缓水跟水泥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产生的水热化情况,从而达到预期的缓和效果,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就能得到改善。三是掺入粉煤灰。目前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还可以添加粉煤灰,该材料的加入不会对混凝土拌制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并且还能降低水泥的掺量,从而缓解混凝土产生水热化。掺入粉煤灰也是一种有效措施,在很多相关工程实践中得到了论证。

2.2施工作业注意事项

(1)进行灌胶作业前需要处理裂缝,清理干净裂缝表面的灰尘、浮渣及松散层等污物,将裂缝两侧20mm~30mm范围内用有机溶剂擦洗干净、并保持干燥。(2)灌胶机具、器具及管子在灌浆前需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使用。(3)灌胶作业前所有参与作业的人员均需进行全面技术培训或交底,确保所有操作人员清楚知道各自操作工序的技术标准、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4)针对发现的裂缝需先进行裂缝情况数据收集、裂缝分析后再确认裂缝处理方案,处理过程及处理后需对全过程各相关情况及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建立有关台账。

2.3混凝土浇筑

①浇筑前要先验收模板和钢筋施工质量,检查钢筋和预埋件是否安装准确牢固,确保其达到设计标准要求,并清理干净模板,涂刷界面剂;②根据结构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浇筑方法,控制好混凝土装车到泵送完毕的时间,避免长时间放置导致性能改变;③为了实现无缝浇筑,要保证浇筑连续性,尽量避免浇筑中断;④控制好混凝土温度,入模温度控制在28℃以内,并根据现场测温结果控制混凝土结构内外部温差;⑤混凝土入模后,充分振捣,根据浇筑方式、表面和泌水处理要求布设振捣点、选择振捣设备、控制振动棒移动间距和速度,当其表面出现泛浆时即可停止振捣;⑥振捣时要避免钢筋及预埋件位移或变形,加强对定位筋、受力钢筋等的防护;⑦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抗渗性等性能,在混凝土尚未凝结时可进行二次振捣,但要控制好振动力度和时间,以避免混凝土无法塑形,或是因振捣扰动过大而造成破坏;⑧振捣完后要进行抹面处理,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在表面均匀施撒一层25mm粒径的碎石,用木模抹平拍实,以减少凝块表面裂缝。

2.4混凝土的保湿与养护

在过高的温度、干燥的环境下,混凝土出现收缩和变形现象,继而开裂。混凝土裂缝始终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与振捣施工后,还要做好养护工作,养护时间要达到14d,养护期间按时为混凝土洒水保湿。养护方法的选择同样十分重要,如果养护方法不得当,很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可以为混凝土模板设置保温层,以避免混凝土表面温度发生大幅度变化,影响其必备应力。在混凝土初凝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降低表面水分的蒸发速度,尤其是冬天施工,更应该第一时间用薄膜养护,避免混凝土被冻害。养护过程中,其他施工作业可以同时进行,但是施工结束后,应立刻为混凝土覆盖保温层。还应保持混凝土结构表面热潮湿,用富水养护混合了膨胀剂的混凝土。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若温度低于5℃,则不可给混凝土洒水。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原材料、搅拌与运输、下料与振捣、养护等环节,同时控制商用混凝土的坍落度。

结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同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问题,影响混凝土和建筑工程的质量。基于此,还需要企业和施工人员进一步做好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质量把控,切实提高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冷佰坤.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房地产导刊,2018(15):63.

[2]韩志贤.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93.

[3]沈强.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2015(14):123.

[4]朱宝勇.建筑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研究[J].门窗,2019(12):100.

作者:刘雄波

上一篇:公路工程建设论文下一篇:信托投资基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