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张宁海演讲稿

2022-07-22

演讲稿分为多种写作格式,有的演讲稿是以工作总结的方式,有的演讲稿是以主题的方式。你知道如何写出主题明确的演讲稿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习张宁海演讲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学习张宁海演讲稿

关于开展向张宁海同志学习的决定

中共黄山市委 黄山市人民政府

关于开展向张宁海同志学习的决定

(2010年12月18日)

张宁海,男,1986年2月出生,安徽太和人,2008年6月毕业于安徽公安职业学院,2009年1月招录到黄山风景区公安局,同年1月至2010年2月在黄山风景区公安局松谷派出所工作,2010年3月至12月在黄山风景区公安局温泉派出所工作,三级警司警衔。2010年12月13日凌晨在黄山非开发开放区域“12·12”紧急搜救18名上海探险大学生行动中英勇牺牲,年仅24岁。张宁海同志在日常工作中勤奋务实、锐意进取,在危难来临时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诠释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用宝贵青春揭示了时代青年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追求,用无言壮举展现了共产党员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勇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张宁海同志是当代黄山人民警察的杰出代表,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的优秀楷模,是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张宁海同志牺牲后,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王三运等省领导先后作出重要批示,对张宁海同志的牺牲表示沉痛悼念,并对学习宣传张宁海同志英勇事迹提出明确要求。省委决定追认张宁海同志为中 1

共正式党员,省政府批复同意追认张宁海同志为革命烈士,团省委、省青联决定追授张宁海同志“安徽青年五四奖章”。为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在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广泛宣传、深入学习张宁海同志感人事迹的热潮,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向张宁海同志学习活动。

要学习他对党忠诚、一心为民的理想信念。张宁海同志思想积极上进,参加工作不久就向组织上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时刻对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我,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坚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牢记人民警察的神圣使命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警短短两年内,成功化解民事纠纷10余起,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60余件,用青春和热血维护了人民警察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向张宁海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笃定理想、坚定信念,把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落实到实际行动上,牢记党的宗旨,心系人民群众,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要学习他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张宁海同志以游客的平安为天职,每次险难特急重大救援工作,总是主动请缨,冲锋在前。2009年农历除夕晚上,刚参加工作20多天正在值班的张宁海接到报警,有一批游客因体力不支在下山途中受困,他听后二话不说丢下手中的饭碗,和其他民警一道迅速赶往现场参加施救,当3个小时后游客安全下山时,他已是被浑身汗水湿透,

饭菜都凉了,却没有一句怨言。在“12·12”紧急搜救中,他毅然决然地把安全让给了他人,把危险留给了自己。向张宁海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不计较个人得失,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英勇顽强,无私无畏,敢于用鲜血和生命来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共同维护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要学习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高尚品格。张宁海同志舍小家为大家,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走访调研深入细致,接警处警严格规范,视责任为使命,一心扑在他热爱的警察事业上。今年9月5日,张宁海的奶奶因病去世,接到家里传来的噩讯,他十分悲痛,但考虑到黄山正值旅游旺季,他没有告诉领导和同事,把悲伤悄悄埋在心中,强忍着悲痛继续投入忙碌的工作,直到不久前,所长硬是给他放假,才回了一趟家。12月12日一大早,他不顾头天晚上刚从家乡回来的劳顿,就来到办公室忙起自己的工作。向张宁海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热爱本职工作,立足平凡岗位,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树立和发扬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默默无闻、辛勤奉献,为推动黄山转型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要学习他奋发向上、务实进取的优良作风。张宁海同志在工作中认真钻研、大胆创新,在责任区内通过信息技术构建覆盖40多位信息员的防范信息共享平台。为适应工作要求,他在工

作试用期就完成刑警学院本科学历教育并拿到法学学士学位,还努力学习英语,已进入黄山风景区公安局外语翻译人才库。他情趣高尚,爱好广泛,生活俭朴,待人热情,赢得了广大群众和游客的一致赞誉。向张宁海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始终保持一股昂扬向上的朝气和锐气,善于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开拓,敢于争先,比学习创一流素质,比责任创一流形象,比服务创一流作风,努力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开展向张宁海同志学习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紧密联系实际,把学习活动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同全面完成今年及“十一五”目标任务结合起来,同科学谋划明年及“十二五”发展结合起来,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促进黄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当前,创先争优活动正在深入开展,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开展向张宁海同志学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把他的先进事迹作为党员干部学习的一个生动教材,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以实际行动为加快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第二篇:宁海旅游概况

宁海旅游概况 宁海旅游概况 旅游

宁海,宁静之海。相传东海之内皆波涛汹涌,惟有此处港湾 风平浪静,故得名。静海溢出的这份诗意,令人欣羡, 令人神往。 宁海置县始自太康元年(公元 280 年) ,至今有 1700 多年的 历史。自古以来,地杰人灵,名家辈涌,如《资治通鉴》的注释 者胡三省;风骨傲然的明代大儒方孝孺;揭竿而起的农民领袖王 锡桐; “左联五烈士”之一的作家柔石;一代国画大师潘天寿等, 他们都是宁海文脉的象征,更是宁海人“台州式硬气”的实践者 与示范者,为秀丽的宁海山水唱响了一首浩然的正气歌! 浙江真山水,精髓在宁海!中华游圣徐霞客将宁海当作其游 记开篇之地: “癸丑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 光,俱有喜态……”仙境般的宁海让徐霞客感受到云、日、人、 山“俱有

始!

第三篇:学习张雅琴

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中共江苏省委下发《关于开展向张雅琴同志学习的决定》文件,在全省掀起广泛开展向张雅琴同志学习活动的热潮。张雅琴同志是当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领导干部的楷模,是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典型。她一生恪守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献身党的事业、鞠躬尽瘁的革命精神;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这是张雅琴同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张雅琴,以其毕生的信念与奋斗,将她一颗赤热的“中国心”镌刻在了金桥这片她所热爱的土地上,镌刻在金桥3900多老百姓的心中。张雅琴走了。她把一个永不逝去的背影留在了金桥,留在了人们心中。

学习张雅琴的精神,就应该像张雅琴那样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她满怀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无怨无悔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至终生。如今,我们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振兴中华是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作为中国人,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要努力学习、认真工作,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和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尽心尽力。

学习张雅琴的精神,就应该就要学习她致力发展、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为改变家乡贫困面貌,舍小家顾大家,不计个人得失,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短短几年时间,让一个贫困村变成了经济强村。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必须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同时,时刻提醒自己任何时候不能因为身份地位的改变而忘本变质。

学习张雅琴的精神,就应该像张雅琴那样绝对不向党和国家提任何不合理的要求。整理张雅琴的遗物,一个小康村的书记,破袜子一双双补好再穿,穿的也都是三五十块钱的衣服。她有医保,可这些年,她看病没花过公家一分钱,包括最后这一次致命的病。我想,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心中应该多想着党、国家、他人的利益,少想自已的得失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对每一名党员来说,这是一个称号,更是一份责任!这是一个追求,更是一份义务!这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警醒!而且,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要把理想和信念印在脑子里,融在血液中,毕生去实践入党誓言,在平凡的工作中,时时事事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总之,张雅琴同志的一生是艰苦奋斗、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身体力行“俯首甘为孺子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业绩。通过学习他的事迹使我体会到,做好事业必须先做好人,必须端正心态,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不能好高骛远,必须从点滴做起,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勤勉敬业。作为一名党员,应该以张雅琴同志为榜样,进一步加强执政为民的理念,随时谨记自己身上的责任,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面对自己的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的成绩,以达到“创先争优”学习提高的目的。

第四篇:学习心得张富国

正确理解“不为分数而教”

——听第五教育集团报告心得

第二十三小学张富国 2011年11月12日,虽属深秋,但却给人寒意十足的感觉,再加上细雨纷纷,周末了还得不到休息,心里倍感十分的晦气。可听了讲师团的几位老师的报告后,心中犹如升起了一轮红日,一扫漫天的阴霾,亮堂了许多。他们的报告各具特色,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精辟地阐述了当今教育的理念,较为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我区教育的现状。使在场的人受益匪浅。特别是郑大明老师的《我们的学习快乐吗》好比一盏明灯,照亮了在黑夜中摸索的一线教师的曲折山路。“我们的学习快乐吗”?的却值得我们老师的深思。尤其是其中的“不为分数而教”其含义深刻,更值得我们去理解。

扪心自问,我们以前有几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并且做到了。又有多少老师不是为了分数而教。我想包括讲师团那几位作报告的老师,在他们成名以前,可能也难逃分数的约束吧。因为很长一段时间,分数成了衡量教师优劣的唯一标志,哪怕是在不断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以分数论英雄的考核制度真的就退出舞台了吗?教师要保住饭碗,校长要学校发展、要政绩,分数低了能行吗?试问,有几个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不是因为所教学生的分数高而一举成名的?当然也不否认他们在其他方面也有过人之处。名人、名师尚且如此,一般教师就更不用说了。

在以往地教学中,教师关注的学生的分数,于是无论是出发点还是落脚点都围绕着那毫无生机的分数。尽干些拔苗助长的、事倍功半的事。从呈现教学内容到备课、上课、练习、补充练习,总之,一切与教学有关的环节都以分数为中心。赤裸裸地毫无羞耻地做着分数的奴隶,而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发展,更谈不上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忽略个别差异,要求一刀切。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有所,由于学生知识的负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学习某些新知就会倍感困难,而老师却一心想到的是分数,对作业统一要求,尤其是长期辅导无果的情况下,认为他得不到多少分,就无形弃之,无形中阻碍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发展,久而久之,严重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

使其厌倦学习生活。

(2).重分数获取,轻能力的培养。

由于教师心中装着的分数,生怕考试中学生失分,对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甚至教学投机取巧,怎样才能得到高分。明明已经掌握的知识,为了克服在考试不丢分,怎么办啊、只有达到轻车熟路的程度,于是就机械地、反复的练习,再练习。

(3).占课现象严重

为了使学生在考核科目的考试中取得较高的分数,占用非考核科目的时间用来上自己的关系着自己考核奖金的功课,还经常出现无端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不为生存而教”这种境界的确太高了。我至少现在还没有做到。教育是一种事业不假,作为教师也应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但现实中究竟又有多是人做到了呢?恐怕是凤毛麟角。至少我现在还没有做到。我到学校,迈入教室其很大的目的还是为了拿到那份工资,因为我有了它才不至于饿肚子,使生命延续下去。也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上述三种现象。然而这种现象真的只是极个别的吗?

因为对教师的考核,现在主要还是以学生在考试中的分数为标准,学校领导看重的也是分数。分数不高,就要受罚。比如,校长在半期考试后的

七、八十人的总结会上,非常认真的宣读、分析、比较了各班各年级的分数。尤其批评了“地位均衡” ,要求我们要“高位均衡” ,考差了不管你的客观原因。总是一二

三、三二一地强调要减负,要提高课堂效益。对于一所学校,对于一个教师而言,是不是单凭一句“提高课堂效益”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它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吗?以前的教师他就不在乎课堂效益吗?难道说他是要降低课堂效益吗?地位均衡——就是整个年级差距不大而分数不高,当然也有整个年级都比较差的可能,难道就没有其他因素?试卷是否和合理,排版是否得当。而对于这些,在上级面前连屁都不敢放一个,见到上级除了恭维还是恭维。所以我认为分数目前还是重要。

以前自己所在的是一所村小村,小和中心校相比,无论生源、教学资源、作息时间、家长辅导还是环境方面,实际上、客观上其实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我认为这是不容否定的事实。谁要否定这种差异,我认为他就没有尊重事实。就学生所承担的工区面积而言,谁敢说没有差异。而下达的目标没有差异,有时比中心校还高,这之间的空缺靠什么来弥补,没办法,也就只好占用其他一点时间

了。

可以负责任地说,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为分数而教的现象的确严重。而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考核机制的错(不合理)也好,老师的过也罢,当然我们不敢说领导有错。而今天的讲解报告,《我们的学习快乐吗》,倡导不为分数而教。的确感人肺腑,触及灵魂。

郑老师讲到:“分数没有错,它只是一种衡器。”“我们的学习快乐吗”。虽然是以学生的口吻提出的问题。难道学生的学习快乐与否不是取决与我们学校、老师吗。不错,可以说,在相当长的的一段时间里评价老师、学校的工作主要还得看分数。而现在又提出“不为分数而教”。这样看来好像有点矛盾。之所以会有矛盾的看法,是因为对“不为分数而教”的一种误解。

首先,“不为分数而教”并不等同不要教学质量。分数可以量化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师赖以生存的土壤。不谈教学质量也就没有谈教育事业的资格。关键是怎样理解教学质量。“不为分数而教”给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能只看学生的分数,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注重能力培养、习惯、品质的养成、身心健康„„一句话,要要着眼与学生的未来与发展。

“不为分数而教” ,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要让学生有理想、有梦想、有思想。要求老师的专业技能要与日俱增。要构建优质的课堂、高校的课堂、快乐的课堂。要抓时间、抓方法、抓经验、抓机会。让学生在各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知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不为分数而教”是否也对对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制度提出了质疑呢?然而又有许多迷茫的地方,也是要不断探索的问题。“不为分数而教,注重个性发展”和“学生行为习惯好,即使考试的分数低一点,也可以说是教学质量好” ,“不为生存而教”这些理念非常好,也是我辈当之努力的,但谁能把了·能力与分数截然分开呢?

我期待着有一种考核机制、一种教育教学环境能让上述理念落实下去,哪怕是一种梦想。

2011年11月21日

第五篇:学习心得(张秀林)

全国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心得

张秀林

2016年5月21日,我和数学科组一行5人去深圳龙岗参加了“聚焦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展现不同流派课堂转型全国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观摩研讨会”,在一天的学习活动中,先后听取了朱德江老师执教的《尝试与猜测》和说课,教坛新秀官兴老师执教的《编码》和说课,高众老师执教的《密铺》和说课,李一鸣老师的麻辣点评,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和报告《数学课堂的“新常态”》,华应龙老师执教的《月饼中的数学故事》和报告《心中有数,无限美好》,最后是非常精彩的陈红杰老师和华应龙老师的大咖辨课。

整整一天的学习下来,受益良多。各位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翔实的课内外资料,充分发掘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在讲授中充分利用动态语言和身体语言,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出了学生的潜力。老师们表现出的新思路、新设计、新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别是官兴老师执教的《编程》,让我受益匪浅。官老师上课伊始,便给学生们播放了一段精心设计的司机出车祸报警怎么也说不清楚出事地点的视频,不但课堂上的孩子们,就连台下的老师也深深的被吸引,从而很快激发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并引出课题,紧接着官老师又从自己出交通事故报警的亲身经历出发,欲擒故纵,吊足了孩子们的胃口,让孩子们跃跃欲试,都想对神秘的编码一探究竟。精心的教学设计,做到了新课引入趣味化、揭示概念深入化、点拨规律条理化、练习形式多样化、选题难度层次化、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技巧艺术化。真正体现出我们老师的角色是“导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老师在自主学习的教学中积极渗透数学思想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发现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和能力,使我们学生的数学素养得以升华。

另外,张齐华老师的《圆的认识》也让我感受颇多。在这一堂课上,孩子们围绕着“刻画一个圆的大小,最少需要几个数(量)?这一个或几个数(量)究竟在哪里?为什么只要这一个或几个数(量)就能够确定一个圆的大小?”这一顶层问题,不断思考和挖掘,在生生,师生及与文本的不断对话过程中,完成了对圆心、半径、直径、各自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把握,并最终完成了这样一种对圆的顶层把握—“园虽然有无数条半径(直径),但因其长度处处相等,古只要一条半径(直径)便能够确定一个圆的大小。”

在思想教育方面,这些老师都处理的比较好,自然真挚的情感流露感染了学生和听课的每一位老师。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学改革就要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当前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上一篇:小学作文春节见闻下一篇:学校迎检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