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远方风雨兼程作文

2023-04-21

第一篇:选择远方风雨兼程作文

选择远方,风雨兼程(精选)

选择远方 风雨兼程

赵观顺

蔡元培先生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我想,这句话完全可以推而广之,那就是: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优秀的教师。在我的理解中,一个懂得教育的老师一定是优秀的,再加上有爱心,有善心,有良心那就更加无可挑剔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了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路

弹指一挥间,十三年的时光匆匆而过,当初的弱冠少年,如今已过而立。十多年的教学生涯里,我始终牢记一句话: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是奉献的事业,更是行善的事业。知道吗?这句话是十多年前在新教师培训会上进修校的白老师所讲,尤其是当我听到他说“教育就是行善”这句话的时候,我无比震惊:能有什么比行善更让人感到快乐?能有什么比给予更让人满足呢?

十多年里我多方辗转,在旺苍的东、西、北都留下了我的足迹,尤其在北山地区,可以说吃尽苦头,朝不保夕。那时的我在物质上是一个十足的穷屌丝,但在精神上我比谁都富足,那时一个人包班,什么课都教,孩子们特别喜欢到学校,喜欢听我上课。按常理说孩子们都喜欢放假,可是那些孩子们一听到说放假---不高兴了,我纳闷了。我问孩子们这是为什么呀?他们告诉我:他们喜欢听我教他们唱歌,教他们做各种有趣的体育活动,教他们学英语,教他们背古诗,写作文,给他们讲奇闻趣事,宇宙星球。他们学得开心,玩得痛苦,他们在学校里如此快乐,自然不想回家,哎呀!真没想到,孩子们居然这么喜欢我,我感到很满足。那时的我,我从不会因为孩子成绩差,不爱学习去惩罚他们,我只是在品德纪律上严格要求他们,这样班风好了,学风自然浓厚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感觉教育变得功利了,我的教育乌托邦覆灭了,我一度颓废,茫然,沮丧,堕落了,难道就这样随波逐流吗?还好,我日思夜想,拼命地查阅资料,阅读教育类书籍,我要在宏观上理解教育,明白教育。通过对比东西方的教育背景,教育现状,我知道教育没有完美的,就如同这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没有完美的人一样。我释然了,我找到了我的教育方向,我重获新生,走出了瓶颈。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我取得了成绩,获得了肯定。

不管教育变得再功利,我有我的思想,我始终明白,教育的目的都是一样的,不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育目的都是为了教会学生学习,学会做人,学会适应社会,能够更好的生活生存,服务于社会。小学教育的目的更细化一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

在我任班主任的时候,我是很少带孩子们出早操的,也不会亲自安排他们做清洁,包括夜间查寝,我也很少去。因为我觉得没必要,做无用功会浪费我很多时间,我很讨厌。或许有人会想,那班级岂不是一团糟?恰好相反,孩子们都很乖,因为我的班规就有90多条,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全写出来了,况且人人都是班干部,人人都是班级管理者,孩子们很自觉,我省心多了。运动会,六一庆祝,学校的墙报,班级的板报,我都不用操心。在我的教育下,孩子们轻松、快乐。

今天的我,在教书育人上依然是不成熟的,但是今天已经比昨天好了,我相信明天一定会比今天更好。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词语,这句话原是斯大林对作家的称谓,后来被教育家引用到教育界,从此,“人类灵魂工程师”成为老师特定的称谓,这也是社会给予教师的崇高赞誉。既然是工程师,而且是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就要无愧于这个称谓,虽然我们从事的仅仅是小学教育,但我们要始终牢记无论什么教育都是艺术,我们干的是艺术活,不是技术活。我们所教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我们的艺术作品,我们要让这些艺术作品有思想、有灵魂,有品位,有个性,有属于自己的鲜明特点。要使我们的作品经得起考验,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属于他们的优势。

教育没有神话,教育需要的是一个又一个师德高尚老师。一个师德高尚的老师一定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有德行的人,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一个师德高尚的老师,他会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手段,与时俱进,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快乐学习,愉快成长;一个师德高尚的老师,一定拥有一颗仁爱之心,爱自己,爱学生,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桃李满天下或许正是每个教师们最终的梦想。我们随处可以看到,我们学校的教师们无时无刻不在起着示范作用,亲爱的老师正以执着的精神、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发挥着光和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默默的奉献和无私的牺牲。我们正在用青春和生命谱写着最无怨无悔的诗篇。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还好,一路上都是风景!

2015.9.25

第二篇: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演讲者:郭浩云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在这八月的金秋,我们迎来了又一个新学期的开始。

上一届高三在高考之中再创佳绩。今年文史类,理工类参考人数共计1685人,二本B类以上达线人数1406人,达线率83.44%,其中600分以上123人,占全省人数5.4%。这是三晋大地响当当的成绩,是让忻中人引以为豪的结果。这不是奇迹,而是全体忻中人奋斗的结晶。

而现在学哥学姐已然带着他们的辉煌离去,新的学子又怀着昂扬的梦想走来。

高一的学弟学妹们,这是你在忻中的第一次升旗。我在这里由衷地道一声:欢迎你踏入忻中学府的大门。进入忻中将会是你一生的骄傲。不要问忻中能给你什么,而要问你能从忻中得到什么。你将在忻中求真务实的校风之中,学会“先做人,后做事”的准则。你将在“勤慎敏爱”校训的教导下,懂得“追求卓越,担当责任”的内涵。你在这里耕耘青春,收获知识,你在这里晨读研书,成人成才。忻中将是你梦想的起航点。

然而两年时光弹指一挥间,曾经也懵懂的我已然成为你们眼里的高三。 走入高三意味着必须长大,必须面对人生重大的转折点。走入高三就不能再退缩,只有脚踏实地,千锤百炼才能真正成为笑到最后的勇士。 高三时艰辛的一年,我们不能放弃一分一秒的时间。

鲁迅说,他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工作,所以才有了鲁迅的成绩。没有量变怎有质变,唯有厚积才能薄发。

高三亦是是繁忙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将经历模考、拉练、大考小考十多次。面对这些考试,我们要正确对待,不能痛恨紧张,也不能置之不理。相反我们必须借助每一次考试来检验自我,排查漏洞。只有在这些考试之中不断的磨练自己,才能在将来高考场上沉着应对,不急不躁。

有人说,高一是开端,高二是关键,高三时决战。此刻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奋勇拼搏,我盟一往无前。十年磨一剑,试锋在今朝。一心朝着自己梦想之路的人,全世界都会为他让路。亲爱的同学们,接下来的五个月时高三最重要的一段时间,只有紧紧把握,才能超越自我。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奋斗吧!奋斗在这蓬勃的校园之中,奋斗在这朗朗的晴天之下。让我们搏击长空,激流勇进,无愧父母,无愧师长,无愧天地!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400班全体师生

2012年8月27日

第三篇: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新教师岗前培训总结

为期一个月的农村教师和幼儿教师的岗前培训即将结束了,我不知道是漫长还是短暂。在这段时间里我收获了很多,不论是专业知识还是个人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次培训是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城关区教师进修学校的精心组织下举办的。给我们讲课的很多都是外校的专家,还有一部分从一线工作十几、二十几年的资深教师。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包括教育教学技能,方法,教师道德,法律法规等方面。并且,在教育改革,教学职责等方面与骨干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让我更深的体会到了做一名教师的高尚与艰辛。

首先,从这次培训中我更加坚信:心态决定一切,有了积极的心态就成功了一半!要想在教育事业上有所作为,要想在文中立足、发展、收获,良好积极的心态必不可少。只有相信自己,相信学校,怀着执着的信念才不会惧怕阻拦在面前的困难。

培训会上,我欣喜地听到多位教师向我们道出了他们多年的工作经验,我觉得这些经验是非常的宝贵。牛顿曾说过: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没有牛顿那样的伟大,不敢奢望能有他那样的成就,但我想,这些成功的经验,至少能给我们青年教师一个较高的起点,缩短了我们探索真理的路途。

其次,作为一名年青教师,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进步,争取早日融入到教育行业这个大家庭中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不断的读

书、不断的学习,在读书中寻找乐趣,在学习中充实自己。我们要边教书,边学习,边读书、边科研。要在读书中寻找快乐。快乐是一种感觉,每个人的感觉不同,对快乐的认识也就不同。我们要做一块有思想的石头。读书可以让一人的心变得安静,不再浮躁;读书也可以让一人的生活变得充实,充满企盼。

再者,我觉得在这次培训课上体会到当一名好老师还需要新的思想和理念。当一名好老师不容易,这该需要多少的汗水和智慧!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想我们不能仅仅再信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既然身处新时代,就得与时俱进,应当有新的信念,新的做法,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学校注入新的血液,才能让自己不落后! 所以,想想即将来临的工作的心情是丰富的,一面是怀着激动的心情,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业的追求;另一面是有了一定的压力,但我相信适当的压力也是最好的动力!

最后,我想用一句汪国真的诗来结束,那就是:“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们一定会在教育这片热土上奋发拼搏!

第四篇: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司考高分经验)

一年一度的司法考试终于落下了帷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的人坚强的走了出来,有的人却依旧深陷于司考的泥沼。司法考试成绩出来那天,我们所有参加司法考试的人心中的酸甜苦辣,冷暖自知。没有人愿意做失败者,只是取得成功,除了努力还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我羡慕那些突击了一两个月便通过司法考试的人,我觉得上帝是在眷顾他们,但是,你要相信,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幸运儿。司考,是一场艰苦而漫长的战役。从三月份开始,我就坚持每天看书听课10小时以上,我把司法考试取胜的关键放在平日知识的积累,而不是考前临时的投机取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司法考试的每一分都是日日夜夜寒窗苦读而积累起来的。 成功需要坚持和恒心是所有人都明白的道理,但是要通过司法考试并不能一味的打持久战,下蛮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学会使巧劲,巧使劲,尽量以自己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每个人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自己摸索的不一定适合其他参加司考的朋友,但是,我相信,也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我的方法总结成一句话来说,就是先将书读厚,再将书读薄。面对司法考试浩如烟海的法律条文,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读教材,称之为打基础。第一遍,要闲散,淡定,要学会做笔记,勾重点。或许第一遍会花去你很长的时间,但是不要紧,因为这个时候你已经将大多数不重要的文字略去了,剩下的就是你需要记忆和理解的精华,以后的每一遍复习就会越来越轻松,速度越来越快。同时,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注意利用好记忆的遗忘规律。在第一遍、第二遍与第三遍的复习中,尽量要快,间隔时间要短,反复循环,知识点才会深刻。随

着复习的深入,脑海中的东西遗忘的速度变慢,到考试的时候,你脑中的知识点已经能够顺手拈来。同时,我喜欢把自己容易遗忘和容易弄混的知识点用笔记本记好,空的时候拿出来记一记,临考前看一看,使自己不至于考前心情太慌乱。 在我备考的过程中,新华考资()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为了提供很好的名师课件,它在我的复习计划中起了引航及穿针引线的作用。我在基础强化班开班之前已经把基础知识都过了一遍,筛选出了重点,但是重点还不明晰,经过强化班老师的提点,各科知识构造和重难点了然于心,加上新华考资提供的练习题,这些练习题都是由主讲老师精心筛选编制的,可以帮助我们将课上的知识再一遍巩固,不易遗忘。接着法条串讲班,把我们心中本已经明晰的各个重点知识点再拉通串讲一遍,不断巩固。前面几个阶段基本都是在夯实基础的,在撒大网,目的是多捕鱼。最后一个考前冲刺班,说是押题,还不如说是老师们再次提醒本学科重难点和易考点,保证我们在常考点上不丢分,少丢分就等于多拿分。我的学习计划是跟随新华考资进度一起的,每次课前我都先将该科的所有知识复习一遍,重点是老师的讲义,课上跟随老师的思路和技巧复习一遍,课后再自己将讲义上的内容温习一遍,然后做练习题进行巩固,周而复始。新华考资引导我进行了几轮复习,在每轮复习的过程中我又将知识进行了几轮消化,期间,老师们还教会了我很多的技巧和方法,让我学习得很巧很轻松。

备考的最后一个阶段,大家的心情都很紧张了。其实很多知识点大家都知道,只是梳理不好,其实在这个时候,只需要调整自己的考试状态。考试之前做一两套模拟题,按照正常的考试时间作答,适应一下考试的强度及紧迫感。把平时积累的各科的错题集和易混知识点再出来记一记,就可以安然的走进考场了。其实走过那段备考生活之后,发现备战司考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了,树立

一个目标,运用合理的学习方法,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加之新华考资的名师课件,再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这条通向成功的道路,你就已经走了一大半。每一个选择司法考试的人都是勇者,未来的道路总是有很多的崎岖和困苦,但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要坚信,你会看见最美的彩虹。

第五篇:志在远方,何惧风雨兼程

——中国电影的回眸与展望

任艺萍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17日 24 版)

产业改革13年,中国电影在艰难中奋起,从低谷边缘走到世界中心,成功改写了世界电影的版图。

在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双重作用下,电影的语言、电影的观念、电影的受众、电影的环境甚至电影的边界,正在不断被打破、被刷新、被重构。我们需要更新甚至重塑对电影的认识。

“400亿”是一个高点,更是一个起点,它点燃了新的梦想。比“400亿”更值得欣慰的,是比黄金更贵重的信心,是电影行业拔节生长、昂然向上的姿态。

截至12月3日,2015年全国电影票房突破400亿元大关。新纪录的惊喜还未远去,电影《师父》《寻龙诀》《老炮儿》领衔的强劲贺岁档便接踵而至。2015年全国电影票房最终将定格何处,成了新的猜想。与打破纪录相比,更耐人寻味的是中国电影的发展趋势。在全球经济疲弱、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这一年,中国电影市场以预计45%的增长率,划出了一条振奋人心的上升曲线。

中国电影产业何以逆势上扬?自2002年启动院线制改革以来,中国电影一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一路调整自我、融入世界。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中国电影全年票房还不足10亿元人民币。那时,谁也无法想象,产业改革会引领中国电影市场一路狂奔——2010年底全年票房突破100亿,2013年底突破200亿,2015年9月5日突破300亿,随后只用不到一百天便实现了400亿的飞跃。13年时间,中国电影在艰难中奋起,从低谷边缘走到世界中心,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和世界电影生产大国,成功改写了世界电影的版图。中国电影的速度,毫无悬念地成为“中国故事”的华彩篇章。

或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有些事情不该被遗忘。110年前,北平前门外丰泰照相馆里,一个叫做任景丰的沈阳人悄悄开启中国电影的大门。从那一刻始,中国电影便以坚忍不拔的意志描摹着这片土地上的万千气象,塑造着这片大地上的无数心灵。今天无论如何书写中国近代思想史、当代文化史和中国人的心灵史,都不可能抹去电影的光芒。人们也许淡忘了,36年前,面对当时电影界的一片萧索,导演张暖忻等在《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一文中大声疾呼:“我们应该不应该向世界电影艺术学习、吸收一些有益的东西?”“我们目前有很多影片的电影语言太陈旧了!”新世纪之初,中国电影还曾经那么脆弱,生产凋敝、市场寥落,电影企业经营困难,电影界几乎没有“产业”的观念。加入世贸组织、即将与好莱坞大片短兵相接的消息一出,忧心如焚的电影工作者不约而同地喊道:“狼来了!”

“狼”的确来了,但中国电影没有退败。面对席卷全球电影市场的好莱坞,中国电影“与狼共舞”了13载,牢牢矗立在自己的土地上。尽管数字不能代表一切,但对如此历史语境下成长的中国电影而言,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不简单。它是一颗又一颗炽热中国心的倾情选择,它见证了中国电影作品、电影人才、电影观念的“蝶变”与“重生”,它标注着中国电影昂首走进了新的时代。

眺望前路,希望与挑战同行,机遇与难题共存。在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双重作用下,电影的语言、电影的观念、电影的受众、电影的环境甚至电影的边界,正在不断被打破、被刷新、被重构。我们需要更新甚至重塑对电影的认识。

今日之电影,是现代社会的社交方式,是自我表达与文化同构的话语媒介,是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的公共平台,是国家形象与民族精神的符号象征,更是经济全球化下硝烟四起的文化战场。假如写作《主流》的法国记者弗雷德里克·马特尔知道,中国电影市场从13年前只占到北美电影市场的1%增长到现在的70%,那么,他一定不会为好莱坞制片公司将时钟的指针调向“中国时间”而感到惊讶。瞄准中国市场的好莱坞电影大方地植入中国元素、中国面孔,蓬勃的中国电影市场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好莱坞面孔、欧洲面孔和亚洲面孔。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交流与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前所未有。

今日之电影,以视听艺术和高科技为媒介,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电影正在重新塑造我们的视觉思维和听觉类型,定位我们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甚至整合我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电影产业不仅是文化创造与消费,也是文化建设、民心工程;电影的市场份额,表面看是经济指标,实质上是争夺文化主权与文化尊严的前沿阵地。中国电影所面对的,不啻是一场母语与英语的较量,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较量,工业文明与民族文化的较量,更是一场抢占未来和机遇的较量。

中国电影如何把握“十三五”的历史机遇,如何破解这场变局?

内容,始终是决定电影生命力的根本。无论120年前,在法国一家咖啡馆放映《火车进站》的卢米埃尔兄弟,还是110年前,用胶片复制京剧《定军山》的任景丰,他们不会想到,电影会有今天这般多彩的模样。电影120年的历程告诉我们,不论电影语言、传播介质如何变幻,电影的本质不会变,电影始终是人们观察世界、感受世界、表达世界的方式,始终汇聚着当代人最热切的目光和心跳。未来五年,电影技术的更新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电影的生产力,甚至开拓新的“蓝海”,但是再先进的技术、再精准的计算,都不可能准确阐释人生的诗意和心灵的默契。只有技术与内容相辅相成,方能推动中国电影抵达文化的高地。

观众,永远是中国电影不能背弃的生命线。从面对自我到面对观众,是“产业”留给中国电影的一条经验。从当年的《泰囧》到今年的《大圣归来》证明了,只有真心诚意地面对电影、面对观众,真正地理解观众、尊重观众,才不会被观众遗忘与辜负。这条“黄金法则”曾帮助中国电影在过去几年连连挫败好莱坞大片,让中国观众树立对国产电影的信心。相反,当前电影产业的一些弊病或者问题,多少源于对观众对市场的理解过于偏狭。那些始终把观众摆在心中的电影人,会自觉地遏制急功近利的利益冲动,面向更广大观众的观影诉求,更新创作方法和电影创意,追求电影工业水准的提升。

多样化,仍然是中国电影优化升级的必由之路。截至12月4日,全国银幕总数接近3.1万块,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电影产业的人口红利还将进一步释放。目前城市影院票房观影人次为11.7亿,按人口总量平均下来,还有大量沉寂中的观影人群、观影需求有待激活,更加理性多元的观影文化有待养成。目前,中国电影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巩固发展速度与数量,转移到了如何提高品质、实现优化升级。未来5年,中国电影应着力建构一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道路,通过开拓影片类型、人才队伍、院线类型、观影人群,以及影院之外的营利空间,进一步平衡中国电影的生产格局,构建健康多样的电影生态。

政策治理,需要持续为中国电影保驾护航。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电影政策的助力。仅仅最近一年来,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全国电影工作座谈会的精神、七部委联合出台八项产业优惠政策、即将出台的《电影产业促进法》,都为电影的发展吹来了春风。而未来日益壮大的产业规模、日益多元的利益主体、日益复杂的市场状况,势必会提出新的挑战,如何“管而不死,活而不乱”,进一步简政放权、规范秩序,将成为管理部门必须解答的课题。

回首往昔,110岁的中国电影书写过辉煌与骄傲,也有过徘徊与低迷;年轻的中国电影产业曾泥沙俱下、躁动迷茫,但最终大浪淘沙、回归理性。昨天已然成为历史。对中国电影而言,“400亿”是一个高点,更是一个起点,它点燃了新的梦想,让我们憧憬远山之巅,不惧风雨兼程。而比“400亿”更值得欣慰的,是比黄金更贵重的信心,是电影行业拔节生长、昂然向上的姿态。

鲁迅先生曾对青年鼓励说:走上人生的旅途吧。前途很远。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今天,这同样适用于充满青春活力的中国电影——

挺直你的脊梁,前行吧,路在前方!

上一篇:乡镇森林防火工作方案下一篇:乡镇文物安全管理制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