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方寻找希望 作文

2024-04-18

在远方寻找希望 作文(通用15篇)

篇1:在远方寻找希望 作文

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去外面看看,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去外面体会新的生活,去感受更多的真理。

昨天下午,我的姐姐从英国留学回来了。晚上,我来到姐姐家,同姐姐一起聊天。

姐姐说,外国跟我们这儿的风俗、习惯都不一样。在外国,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是平等的,而且,不管是领导还是小工,他们之间的等级是一样的。在大街上碰到乞丐,也不会嘲笑他们,反而会给他们很多的施舍。最重要的是,在外国,金钱,只是奢侈品,大家都不在乎花多少了钱,只在乎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与友爱。大家更不会为了一点钱而斤斤计较。在外国,单亲家庭的人非常的多,因为只要夫妻两个性格不合,他们就会分开,他们总是和平共处,不像中国人那样勾心斗角。

我觉得这几点都非常的重要。在中国,所有人都把金钱放在第一位,已经完全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还一味的追求高质量的物品,还总是为了赚钱而残忍地杀戮动物们。可总是没有人在觉悟。

于是,我开始向往外国的世界。虽然只隔着一个太平洋,但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这两个世界有着天壤之别。我希望中国跟外国一样,所有人之间都是平等的,包括动物。只要是生命,他们都有生活的权利,他们也可以在生活的舞台上尽情散发出自己的光芒。

姐姐还说,只要我努力,也可以像她那样去外国留学,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感受爱,学会爱,让我的家人们为我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我决定,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努力地学习,长大后去外国留学,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去感受外面的生活。

我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远方,当我想要放弃时,我就会想起姐姐说的外面的生活,我浑身充满了斗志与勇气,我一定要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那一天,我期待了很久。我相信,经过我的努力,那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篇2:在远方寻找希望 作文

西藏,很远吗?西藏的天气属于那种尘沙满天的世界。西藏的荒凉、孤单、寂寞,不是用言语能说得清的。当冬季的来临,凡尘的狂风大作,尘土的飞扬,是否真的可以让我选择在那里栖息?在那里停留?萧条的景象有可能让我继续走下去的信念吗?其实,是有的。

西藏的萧条无法阻止有希望的人前进的脚步。那些边防兵在镇守边关,他们的希望是保家卫国。而我的希望是看到了白杨树在那恶劣的环境下所展现的坚强。它鼓舞了我的坚强,我的信念,发现了我永不止步的原因。白杨树,很普通的一种树,但是,却是最珍贵的一种树,它的坚忍不拔,扎根的深远,让我为自己所放弃的今天感到自惭形秽,在那恶劣的环境下坚强的抵抗每一次的沙尘暴,而我却在每天的学习中懒散不前。它的可贵精神,让我看到了我应该坚持不懈的希望。

内蒙古,是个游牧的故乡。绿油油的草原,美丽的蒙古包,各个部落的友好,和谐的故乡,在一层美丽的包围下,是天气的挑战。从所周知,游牧民的居住地总是不定向的迁移,迁移的地方也总是变化无常。他们在跟狼战斗时的团结是我所向往的,他们的勇敢、聪明、机智是在多次与野狼战斗的情况下取得的成果。面对他们,我总是束手无措。我不勇敢,不坚强,他们的种种行为对我来说是可望不可及的,我希望像他们一样有面对事物的临危不惧,像他们一样有勇斗野狼的决心。所以,我选择了去那一片绿油油的草原上锻炼自己的坚强。

不管是西藏还是草原,都是在我的远方,也许学不到我所需要的坚强,我引以为傲的勇敢,我所期盼的聪明,但一定要去看看那一片美丽的白杨树,去见那游牧人的勇敢。

远方像一簇圣火,引领着我前进。希望就在远方,插上梦想的翅膀,飞翔那些引以为傲的土地,吸允着那里的精华,感受着那里的风土人情。

篇3:《希望在远方》、《归园田居》

赵博,1984年出生于辽宁,鲁迅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生命被赵博看作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他认为,万物要是没有了生命,世界也就消亡了。在艺术创作方面,赵博着重表现的是犹如少年般原始、毫不加掩饰的蓬勃生命力,他力求每根线条都富有生命力,首先感动自己,然后再去感动别人。同时,他的创作也具有自我成长性,当一个系列的作品完成后进入完美的成熟阶段,随着个人体验的积累,他会进入另一个全新而更深刻的系列创作中。在展出的作品中,赵博通过探讨自然界的生命消亡、弱肉强食、能量变幻来表达他对社会的思考。尽管人生之路荆棘重重,但年轻的他,对未来还是充满着希望。

荀贵品,1985年出生于云南,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生于云南、长于云南、学于云南、生活于云南,可以说他是个固执的乡土派。毋庸置疑,所谓的城市化、城镇化不仅改变了很多人的居住地,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是情感,尤其是从乡村到城镇再到城市接受教育的学生流。在成长的敏感期,他们敏锐地体察着这种巨大的落差和改变,怀念消失的质朴情感,有回不去的清醒认知,但对美好乡土情怀的宣泻无疑是有价值的。新一代技法高超的年轻艺术家们,普遍都有耀人的学院背景,而真正优秀的少数,还是保持了本真自我,赵博、荀贵品就是其中的一份子。赵博忧伤,如同叔本华的极端悲观主义,也如同中国哲学里的物极必反,忧伤的极致便是对生命和生活的无限热爱。相较而言,荀贵品较显阳光,也许因云南受社会变迁的影响弱于其他地方,也许因他贴近乡土,得以保持了人的质朴与知足。

nlc202309031520

篇4: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作文600字

当你意识到失败只是弯路,你就已经走在了成功的直道上。

每个人都有梦想,可它有时却很遥远。一部电影《中国合伙人》让我看到了实现梦想和赢得尊严的艰难曲折,感受到了他们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坚强。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曾两次高考落榜的农村青年成东青考入北京大学,并在毕业后与大学好友孟晓峻、王阳一起为梦想而奋斗的励志创业故事。《中国合伙人》中的成东青以新东方英语学校创始人俞敏洪为原型,电影把他经历的真实故事改编后重新展现给我们。

电影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是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美国轰炸后,义愤填膺的国人带着对美国难以发泄的怒火,把仇恨的苗头指向了“新梦想”——这个培养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的英语学校,他们打砸学校,殴打老师。面对着无端的指责和无辜的伤害,校长成东青在这关键的`时刻忍着被打伤流血的剧痛挺身而出,他大声说:“谁是民族罪人?谁是卖国贼?美国人炸了大使馆,你们就来砸英语学校!要是外星人来炸地球,你们要去砸航天部吗?中国人打中国人,懦夫!蛮横!去向打你的人学习,直到你变得比他更强!……”这些话,赢得了“新梦想”的尊严。是呀,一个能在无边绝望中勇于同困难反抗、去直面现实的人,才不会被绝望打倒;才能愈战愈勇,最终看到希望。

成东青说过:“梦想就是让你一直坚持,觉得特别幸福的事儿”。他就是凭着自强不息、充满希望和对梦想的努力执着获得了成功。我想,成东青只是千千万万个奋斗者的缩影,他们都曾在路上失败过、绝望过,但是他们总有一种不断向上的动力,在最痛苦的时刻、在最残酷的现实中顽强不屈地挺过、拼过,直到那无边黑暗中的一点希望的光亮姗姗来迟……

篇5:《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读后感作文

大多以议论文为主。讲述了自己对于许多事物的看法。有些看法与社会现状不同,也许是反对如此现状。比如,中国的教育体系这一件事,就体现出了俞敏洪的思考。

他也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但是,中国教育之现状并非他一人可以改变的,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变化期。需要许多先觉者。

还有,他对于人生的见解,人要活到点子上。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定目标,做的时候要沉住气,不要急。悄悄干的效果会更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不要低估自己,更不要高估自己。要有自信心。但是,自信少了会变得自卑,而自信多了会变得自傲。所以,你需要的仅仅是自信就够了,不要多,也不要少。

篇6:寻找远方作文800字

在这个梦开始的地方,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纯净。从214国道出发,走过大理,丽江,一路聆听着许巍的《温暖》,感受着心灵被《蓝莲花》彻底的洗涤。

起点·大丽

旅人等待在路途,虔诚地望着云聚云散。

对云南执念,怕都是从洱海边那辆甲壳虫开始的吧。在去双廊的路上,听着通向星辰大海的歌声,幻想着海拔4680米的玉龙雪山,上帝撒下了蓝色的颜料,变成蓝月谷。咏起第一首诗,是去西藏的开始,一路看遍风花雪月,阅尽人世尘俗。

偷得浮生半日闲,这两座由异乡人组成的城市,收留着一颗颗被生活碾压的心。

中转·迪庆

若要通往神圣的青藏高原的第三极,必须走过举世闻名的香格里拉。

横断山脉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区,一道极其神秘的藏地密码,有着最圣洁宗教色彩的风景。独克宗古城里转经的人流,虔诚祈祷;在哈巴村,惊叹万里长江第一峡;飞来寺旁,恰逢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卡瓦格博;巴拉格宗上,聆听香巴拉大峡谷中回环往复的清音……

往上啊,朋友!心中的日月一生抵达。

天路·天险

上了香格里拉,过了芒康,到了作文wWw.ZuoWenWang.Net/怒江72拐。

滚滚怒江,江如其名,怒气磅礴,江水两旁的天路又怎会忍气吞声?从海拔4644米的业拉山垭口一路下至3020米的怒江大桥。在通往远方的路上,大地之神将业拉山化作了一条无边际的哈达,延绵不绝;又似一条经幡,圣洁中透露着坚韧,考验着拜访者内心的灵愿。

回忆·林芝

你想和谁把回忆留在林芝?

来到林芝,当地人说:“江南无雪,瑞士无花”真是太谦虚了。进藏线上先惊艳我们的是大丽香,其次就是秀气的林芝。桃之夭夭,嘎拉索松;灼灼其华,波密倾多。除了武陵之美,还有神幻莫测的南迦巴瓦峰。比起世界第一美的神山梅里雪山,它更不易被目睹真容。求而不得是人生常态,雅鲁藏布江掩护着它的神圣。十人九不遇,也许是诗与远方的一道风景吧。

未止·拉萨

西藏的终点是没有终点。

西藏美好的汇聚是拉萨,但终点却永无止境。在海拔3646米的布达拉宫,仿佛可以看到吐蕃部落的强盛。不过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藏民虔诚的跪拜,感动了上苍,留下了纳木错,在圣象天门,亚当之美,一生一次的信仰,从未停止。

篇7:在远方寻找希望 作文

未见任长箴前,一直觉得她會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在过往印象里,镜头后的导演们似乎都有着一张严肃的脸。早前,风靡一时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使这位幕后总导演走入大众的视线,在媒体前讲述更多关于纪录片、事业和她自己的故事。

都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观众们看腻居高临下的鸿篇巨制,不再被假大空的说教片所感动的当下,这部纪录片细说“美食”却在食物之外将中国人关乎家庭、对自然感恩、鲜活生命乃至承袭传统的普世价值观彰显得淋漓尽致。而“人”与“人文”才是任长箴试图表达的主体。在与任长箴长达七小时的交谈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忠于自我、对事业如信仰般执著的专业导演,是她的乐观与豁达,以及骨子里那股敢作敢为的执拗劲儿。工作之余,工作室里大至电脑、家具,小至盆景、杂货等物什皆自淘宝而来,又使得她那股女性独有的温暖可爱气显露无遗,“不工作的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网购。”显然,这位一手打造了近几年内中国最受推崇的纪录片的导演钟情于工作,却又不止于工作。不大的工作室里,家具、绿植等物品因配合拍摄不厌其烦地多次腾挪转移,“做纪录片这行常常需要别人配合,所以这点小挪小动算不了什么。对被拍摄者往往有一种敬畏之心,以己度人,会更感同身受一些。”问及她一直拍自己想要的片子、不为任何所妥协的坚持到底为何时,她诗意地告诉我们:知音都在远方,我要用作品去寻找。

“越主观,

纪录片越好看”

如果你以为“越真实,越能称之为纪录片”,那么你就错了!事实上,纪录片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区分:往往有鲜明观点或主张的,多为作者纪录片;如《舌尖上的中国》这类信息量繁多且剪辑次数较高的纪录片则多为商业纪录片,而这些几乎在拍摄前期就已完成了充足的策划。目前在国内拥有庞大的收视群体,也深受观众喜爱的不少为英国BBC、美国Discovery等电视台所拍摄。“其实我们只不过是用国外最普遍的拍摄手法做了一部有关中国的纪录片,大家之前很少有公共渠道去收看,一下出现这样的片,很新鲜,就火了。”

在任长箴看来,《舌尖上的中国》走红是意料中的笃定。与之前传统沉闷的拍摄手法相比,当下的中国太需要这样一部鲜活的纪录片来增添新鲜血液了。

在中央电视台工作多年的任长箴,有着丰富的媒体经验。诚然,她更懂得无论是报纸、电视还是杂志上的新闻报道,都是经过N次流水线作业结果的人工合成新闻,反映的只是一部分事实的呈现或再现,而非事实的本身。谈及纪录片的真实性,她亦坦言,“我们将真实的元素置于纪录片中,但也为这些真实因素组建了一个主观概念。例如(《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里的采藕人,采藕人、泥泞、藕都是真实的,并非我们让他踩入泥里的,而是他真的就在泥里工作。但拍出来的故事走向如何,表扬或批评,表达采藕的艰辛或只是说藕的品种好坏,最终都是镜头后编导们的主观呈现。所以说,纪录片终极立场是主观的,而且,立场越主观越好看。”

“用西方的方式

表现中国普世价值观”

作为一位职业的纪录片导演,任长箴自定义的纪录片标准显得简单:普世价值观、人际关系与人的焦虑。这三重标准看似简单,却突破了传统纪录片一贯的主张。

所谓普世价值,更准确地说是拍摄一部纪录片,并非只是单纯满足导演的个人情怀,而是令其与观众的道德观甚至是人生观某种呼应。当下,我们所能观看到的大多纪录片停留在对于大量信息及知识点的单纯叙述,仅依靠技术的革新无法表现出类似“百善孝为先“这类藏在中国人血液里所认同的价值观。“其实,我们的电视台已经把技术做到了极致,但是却传达不了那种中国人心里的普世精神,这才是核心的问题。首先要有普世的价值观,而这些,中国一直以来就有,用自己的方式讲出来,让大多数人去呼应你,这才能形成一种合力。”

也许,正是常规制作手段的限制,实现这种“合力”的艰难,《舌尖上的中国》更像是任长箴和七个分集导演在纪录频道这个平台上进行的一次集体的博弈与尝试:“我们用非常高调的声音把中国人内心深处觉得已然消失的某些想法用正确的手法放大了,用仪式感的方式把它给呈现出来,并告诉你这些东西还是存在,还在非常有生命力地活在中国。所以,观众看了一定感动。这些,并非是我一个人在自说自话,而是触碰呼应到你心里也有的东西。”

无论是在纪录片作品里,抑或面对面交谈中,都不难发现任长箴对“人”的尊重。她待人接物拿捏得精准,也知晓如何才能将真情实意的人物情感用最人文的方式予以表现。《舌尖上的中国》中,东北老大爷的冬捕、云南姑娘卓玛与母亲采松茸的故事看似精短,剧情节奏掌控及剪辑都经过缜密的推敲。故事的跌宕起伏,情绪的高潮推进,甚至包括对背景音乐的选择及处理,都是任长箴研习了数百集国外纪录片所积累并成功借鉴的经验。

“孤胆英雄”在中国人的电视节目中最常见。个体从人群中抽离出来,而观众也习惯了这高高在上却缺乏人情味的形象。任长箴却执著于真实的人与人性,“人的情绪有高有低,当卖馍的黄老汉说‘我58(岁)了,我要好好干’,当卓玛在松茸市集里因松茸而焦虑不安时,他们作为个体的形象立马鲜明了。而老汉卖掉了辛苦做出来的馍,卓玛在雨后也收获了新鲜松茸,这种由急而安的情绪令片中的人物真实。而这种将人的焦虑与不安写到故事里,是因为其本质是指向他们的骄傲,小人物的骄傲。”而“将人物放入人际关系中去表现”亦是更大程度上增加了人情味,而非再铸就另一个孤胆英雄的形象。之后,《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以事实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

“我不留

遗憾给自己”

《舌尖上的中国》在掀起一场连一场热播热议后,各类商业合作找上门来。做了多年电视专题、纪录片的任长箴却始终有自己的坚持,“我是有信仰的。”相较于那些目的明确,想抓住纪录片大热狠赚一笔的商业邀约,她在采访中坦言,“我现在对题材的选择会比较谨慎,过于商业的活儿我不会去接。虽然‘舌尖’后,找我拍的也很多,但就我个人而言,我不想重复同类型的题材,就全部拒绝了。”

谈及目前的生活与工作状态,一度热闹后的清净反而使得她更为冷静地去判断眼下的人、事以及未来。“我做事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别人都这么做的话我肯定不这么做,而且我还不是故意拧着这样的,我愿意用我的方式去做。所以,即便外面的单子很多,从我的角度,一个也不接,除非它很吸引我,觉得很有意思才会去做,或者它本身有文化层面上的基础,才有可能合作。”

当下她最想做的就是纯粹的创作,不想重复自己,“找到干净的素材,将普世价值托起来,并把我目前所拥有的最佳的技术手段融进去。”简单执著的愿景,如此而已,很坚定,但想必会是一条披荆斩棘的坎坷路。有人问,拍完“舌尖”后有无遗憾?她回答道,“什么遗憾也没有,因为我已经用一年的时间将所有的遗憾都弥补了。如果说我有遗憾,就是在这个年龄、这个阶段自己的水平就是如此。可能再过三五年,水平提高了,彼时回忆遗憾,那就已经是看回头路了。若问当下,我毫无遗憾,我不留遗憾给自己。”

“拍片是一个

相互学习的过程”

但凡身处工作团队中的人势必深有体会,与工作搭档之间相互信任与合作、彼此分享经验和启发的过程,都是成功完成一项工作必备的要素,讲求团队协作的纪录片拍摄更不外乎此。

自嘲“十分强势”的任长箴告诉我们,正是这种“强势”,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全片的风格统一。而在策划纪录片的前期,任长箴将样片拍摄完并制作成PPT,从画面到解说词的风格,再到摄影细节的处理,事务巨细地与分集导演们逐一梳理,“我自己会先把大量的信息吞吐过后转化成一种方法,然后由分集导演们往里面装,直到要素基本上都具备了,再进行梳理内部的结构,接着找编导们谈,诸如如何跟一对夫妻聊天,或是如何更好地去采访一个人。”

最值得她最骄傲的是,这一部看似西方风格浓郁的纪录片,整个团队非但没有一个外籍人员,甚至连留学背景都没有,全然依靠高度统一的风格、严谨的计划与协作来完成。身任总导演的任长箴可谓是魂之所在,但她却自谦自己只是抛砖引玉,“我只是抛出了砖,他们(分集导演们)按照这模式消化吸收,便引出玉来了。整个团队中是有很多‘玉’的,分集导演里不乏黑马。”

《舌尖上的中国》的前期策划是在她那并不宽敞的工作室中完成的,如今回忆起来,任长箴说那是一个团队、一群朋友相互学习相互激发的过程,而自己能够给予团队的,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再传达给分集导演。在某些艰难的阶段,她与团队成员彼此扶持。“大家非常支持我,否则可能根本挺不过来。在状态疲累甚至颓丧到不想干了的时候,往往分集导演一个电话给我,对方会抛给我一个自己不得不去面对和解决的事情,往往坎就这样过去了。其实很多时候,大家是在这种‘推搡’的过程中将事情完成的,互为支撑,无论是行动上的还是信念上的。”且不论在执著于纪录片的这条路上,有多少昔日团队成员同她并肩前行,至少在这个愈发功利化与浮躁的世界中,仍有任长箴这样的人在单纯地坚持于自己的信仰。

:如果站在观众角度来评论一部纪录片需要具备的特质,你觉得应该是什么?

任长箴:除了之前谈到的普世價值观、公共道德之外,你的片子要有情感。比如说,很多人对第一集《自然的馈赠》里面的故事印象特别深,采松茸女孩儿卓玛、挖藕人,包括冬捕老爷爷,大家对这些人物的故事印象很深。那是因为我们在技术处理上,就把人放在了人际关系里。谈卓玛时,你们能看见爸爸骑摩托车载着她,妈妈在山里头会有头晕(低血压),这就把人的一些生老病死穿插进去。说回来,这是人之常情的东西。中国常态做纪录片的方式是,这人就是孤胆英雄,从人群里抽离出来,老说他抛家舍业抗洪抢险,航天员不生孩子,特别高大,你把这个人抽离出来扔到一个不现实的人堆里。这个人没有人之常情吗?这个人没有头疼脑热吗?这人不关心他的父母吗?你为什么不去讲这种人之常情的故事呢!我们这个片子里头有人之常情;有人之常情,这片子就有人情味儿。

:你试图用西方人的方式来看待中国,这样独特的视角在《舌尖上的中国》有所体现吗?

篇8:寻找着自己的远方作文

——题记

每个人自身都是会有自己的过错,但是自己能够及时找到并且及时改错自己的过错很难。有的时候人们与他人发生争吵的时候很少会认为是自己的错,往往都会认为是他人的错,与自己没有关系,俗话说:“乌鸦站在煤堆上看得见别人黑,却看不见自己的黑。”

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都会觉得自己很完美,自己没有过错,自己都是对的,其实往往自己的过错也很多,只是自己没有察觉,这样会让你伤害很多的人,孔子的论语中曾子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什么古人能够每天都能够反省自己的过错?而我们却能去学习古人的这种反省自己的精神呢?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古人,我们也不是古人,我们也不可能完全像古人那样每天都反省自己的过错。但是,我们为什么在于别人争吵的时候想想自己的过错呢?

我们生下来并不是完美的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不足,都会犯错,并不能每天都确保自己不会犯错,无论是谁都不能,就像古人,君主也会犯错,但是自己能否察觉,并且改错它。这就是为什么别人很优秀,自己却不如他人的地方,每个人不是看他学会了什么,而是看他能否改错自己的不足,并且发现自己的过错。找到自己的不足与过错很简单,但是改正它却不简单。

每天我们都会犯一些小的错误,有些人会认为这些小错误没有什么,但是如果有一天小的错误变成大的错误呢?那么会发什么呢?这个谁也不会说准,有些人一定会说没有那么严重吧,那么你就会大错特错。有这样的一个新闻:“一男子出去买东西却忘记家里用电褥子热酒,就出去了,之后就变成了一场大火”这就是一个小错误却变成了一场大火,仅仅是买东西回家的时候家里却变成了一场大火。自身的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能改正它,不能发现它。有的时候寻找自己的过错会受益一辈子,知道自己缺点并改正他的人,才是完美的人,每个人并不是完美的,余姚我们一点一点的改正它。

篇9:读《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有感

曾经的我,年少稚嫩的我,一直认为我和我那帮兄弟哥们可以扛起整个世界,可以像电视里的陈浩南.山鸡那样,去拼,去闯,去靠自己的双手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学习的念头已经是曾经的念头,可是我发现这一切都是错的,因为我们还是太嫩。初二的年纪我承认我是一个大坏人,烂泥扶不上墙,真的是气坏了我的爸妈。帮哥们打架因为他说兄弟坏话,可是闯下祸后,没有几个人真心愿意帮你,只有我的爸妈在一直陪着我。曾经的我还是对这个世界少解了一些,没有陈浩南,有没有山鸡那样的兄弟,我有一点的失望,今年我上了初三,回看初二的成绩,心中好不是滋味,决心在努力一年,不为别人,为自己!

最近我在读一本《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一本书,书中虽然没有华丽的语言来装饰,没有生动形象的修辞,但它从质朴的语音中传递哲学,传递真理:它和我们一起分享快乐,一起去寻找属于我的梦;在这本书上我可以真切感受到作者俞敏洪身上的“永不言败”的精神,读它的书就像和他相处,我如果不读这本书也许我会认为每一个成功者都是很高傲的,不易中得到更多的知心朋友!

农村与城市相比,在条件上确实有不少的差距,虽然我们不能决定我们追逐梦想的起跑线,但是我们可以决定我们的速度,跑得快不如跑得久,当我们低下头慢慢的往前走时,不知不觉的我们就超越了目标;也不可以停下来,不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相信,只要跑下去,坚持下去,早晚会到达你所向往的终点。

曾经的我,花着爸妈的钱,却不好好读书,做了一个大坏人,这些像刺一样扎紧了他们的的心,但我在这本书中可以感受到他的质朴与真诚,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

每一个人都会为自己的梦想努力,而成功者的背后不是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而是他们所具有的品质。他们在与人交往中懂得尊重,懂得谦让,他们也有失败的那一次,而他们对失败的态度不是气馁,不是抱怨,而是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问题,从中寻找错误及时改正,他们面对生活的热情;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不仅可以少走弯路,还可以在交往有更好的收获;曾经还以为这世界上一个人开开心心就够了,可是这样我明白我亏欠的太多太多,对不起父母的也太多,而今天的我愿意努力读书,让爸妈不再担心。

篇10:《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读后感

全书针对当下年轻人面临的一系列困扰,呈现出他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在这个充斥着不安浮躁的社会,给年轻人内心坚强的力量,让每个人思考应该怎样更积极地度过人生。他的文字有种朴实而坚定的力量,阅读他的文字,能让人感受到向上的张力,昂扬的态度和智慧的人生哲学。他说:“我希望大家能从痛苦中读出快乐,从绝望中读出希望。不要太相信三十而立之类的话,不要太给自己压力,生活是慢慢成功的。他30岁时还是穷光蛋一个,只要保持努力心态,坚持目标不放弃,早晚都会成功。”每当看到这时,心底里都会闪烁一片希望的光

人的一生非常短暂,正如著名学者余秋雨所说“你不可以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生命需要有安排。一生何其短暂,我们不可毫无方向的忙忙碌碌磕磕碰碰。人生需要好好规划。在不同阶段更要有不同阶段的计划。

俞敏洪曾是一个平凡的人,却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事业,一手创造了中国外语培训的航母——新东方,亲身演绎了一段传奇。作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他乐于把经验与众人分享。他告诉我们在创业的艰难过程中,面对各种困难,最重要的是坚持,他善于在演讲中激励学生,我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大树小草”:“人的生活方式人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像小草一样活着,尽管你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你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让他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也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你也许两年三年长不大,但是十年八年二十年你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当你长成大树以后,在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一片阴凉,你能帮助别人。即使人们离开你以后,回头一看,你依然是地平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树,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

篇11:在远方寻找希望 作文

认真回味,如今港片的面目和10年前已大不一样,其实是好的更好、差的更差,除去电影工业总体萎缩的因素,港片在质素的追求上实际是在不断进步的,因为在无情的事实面前,电影工作者早已知道,无诚意的桥段、制作已经不能吸引观众进入影院。或许这10年,也是香港电影最痛定思痛、锐意进取的10年。也有人将这10年看作是过渡期、转型期,“后九七”心理、SARS后遗症、《无间道》风潮、CEPA政策……林林总总,不断在寻找发展的契机、适合的方向,但有句话说得好,香港又几时不在转型、过渡?又或者,永远都在转型代表着永不绝望。用一个港人爱用的词——的而且确,这种永不言败的态度在今时今日的港片里仍然清晰可见,所以即使是每一年的低迷之后的更为低迷,也没有让人轻言放弃。2006年笔者最喜欢的一部港片是《放·逐》,忠于自我也许是现在的香港电影最缺乏的,港片黄金时代的极度自信到今天已经所剩无几,放手外在、追逐内心也许是一条漫长然而唯一看得见曙光的道路。

“北望神州”是文化拓展求存

有香港的音乐人认为整个香港文化不再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主流,在逐渐被边缘化,这其中当然包括音乐、电影等元素。大中华的文化包围势不可挡,港片的独立体系正在被迅速瓦解。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片不仅是香港观众的主流选择,也是内地和整个东南亚观众的首选。彼时好莱坞大片尚未大举“进攻”内地,港片却在内地大中小城市全面开花。那时的港片和港片所带出的香港文化都是引领潮流的代表。有相当一部分内地观众在录像厅里度过他们的青春期,成为港片的忠实粉丝。而这些忠实的粉丝们直到今天,还在继续支持港片。但香港经历了金融风暴,经济的衰退首先影响到电影这一当初就带有泡沫性质的娱乐产业,香港电影节节败退,港片在东南亚市场也远没有过去好卖,1998年韩国电影开始兴起,香港电影的亚洲龙头位置受到威胁。

香港电影向内地市场的“进军”就是一种承认边缘化的行动,从“进军”开始的放弃某些、打探某些、融合某些虽然是为了生存必须采取的积极姿态,但此即意味着本土市场已不能自给自足,必须“北望神州”才能拓展求存。承认文化上的被边缘化,首先代表至少在心理上认清了自我的位置,香港已经不是10多年前充满优越感的香港,对于内地也不再是仇视、恐慌或不屑。2005年的《神经侠侣》中,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香港警察和市民对待“自由行”游客的良好态度,80年代或90年代港片对内地人的嘲讽和丑化已经彻底地留在了上个世纪。

合拍片的路怎么走

2003年CEPA政策推出,合拍片可以不占引进片名额,内地市场似乎对港片敞开了大门,合拍片开始兴起。之后,相当一部分港片开始有了两个版本,一个港版,为本地市场而设;一个内地版,为了通过内地的审查而做一些修改。《无间道》、《门徒》等都预备了双结局以供两地市场。然而,自由惯了的香港电影人,对内地的审查看上去还有些似懂非懂,杜琪峰的《黑社会之以和为贵》在内地未能上映,黄精甫的《江湖》送审后搁浅,合拍片的路该怎么走,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少林足球》操作违规未能在内地上映之后,周星驰在他的另一部作品《功夫》的剧本交流过程中,曾打电话小心翼翼地问电影局相关管理人员:“台词中出现如来神掌会不会有问题?”得到令他放心的答案后才明白所谓的尺度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严。

合拍片规定内地演员必须达到一定比例,于是港片中出现越来越多内地演员的面孔,内地影片中也不乏香港明星。这种两地交流带来影片的多元,但也有些合演的影片因演出方式、演员气质等方面的两地差异,整体看上去不够协调。如何将二者自然地糅合在一起,也是合拍片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隔膜了百五十年的历史之后,这种磨合应是一种必然,甫一放开又怎能马上达到如胶似漆的地步?

目前,80%~90%的港片都必须考虑内地市场。投资越大的港片,对内地市场的份额就越是看重,同样,内地市场的回报也确实可观,比如2006年的《宝贝计划》在并未大规模宣传的情况下票房收入达9000多万,而香港本地市场只有2000多万。但仅仅重视内地市场而忽略香港本地,对于港片而言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情。2003~2004年间,一拥而上的合拍片里就出现了一味揣度内地观众心理、却两头都未讨好的作品,之后,这股风气才偃旗息鼓。寻找到既适合内地市场、又保持香港文化特色的合拍片路线恐怕是今后港片的艰巨任务。

港片应当寻回自信

谈10年港片,《无间道》系列是不能不提的。经历金融风暴后市道惨淡,2000~2001年的影市亦无甚起色,2002年末出现的《无间道》以及延至2003年的续集,成为港片多年不遇的高潮。香港观众之所以对卧底题材反复受用,在于“后九七”时期港人依然存在着身份问题的彷徨。《无间道》中,仁与明由于身份错位互为卧底而产生的身份挣扎的切身痛楚,深刻地打动了香港本土观众的心。

《无间道》之后,港片愈显出明显的匠气,卧底、心机几成潮流,全都奔着双重、三重甚至多重复杂叙事而去,不断追求让观众跟着线索转。《无间道》之后港片大量刻意求工的手法背后,暴露的仍然是不自信。不只从《无间道》开始,“九七”之后的港片大多为解决港人的心病而拍,比如《新警察故事》让不死的英雄变成一个平凡的面临自我困境的中年男人,《三岔口》表现三个面临命运交叉口困顿不堪的男人,这些为突破困境而拍的电影,虽然切合着当下观众想要突破现状的心情,但那份沉重,就已经表明港人的不再自信。

由此看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港片所具有的情绪几乎称得上是盲目乐观,乐陶陶不知其所以然,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单线叙事,却是自信得随时随地都能与观众同乐。它随时随地带着糊弄观众的嫌疑在逗趣时,骨子里却是知道观众会受用我这一套的信心。因此观看过去的港片,常常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汹涌而来的乐观气息。香港电影目前挣脱不出缺乏自信的宿命,并不是导演个人的问题,也不只是电影工作者的问题。意识到这个问题,就知道港片的振兴不单单是电影的问题,这将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在这一路上,也许还有难以想象的风雨坎坷,但也有乐观者言,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篇12: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读后感

俞老师在这书里面写过这样一段话,“当你是地平线上的一棵草的时候,不要指望别人会在远处看到你,即使他们从你的身上踩过,也没有办法,因为你只是一棵草,而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即使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因为你是一棵树。”因为只要你心中有光,任何外来的`不利因素都毁灭不了你对人生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向往,很多时候,击败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对自己失去信心,心中有光,就是信念的基点,就是力量的源泉,就是照亮人生之路的探照灯,就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迷惘期,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压力常常使我们感到无法承受,但只要不轻易丢掉自己的初心,无论你处于多么卑微的状态,只要你有了梦想,不忘初心,就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人生就像过山车,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永远怀抱期望和梦想,自强不息,积极上进,不管生活多么艰难都一如既往的充满希望,面对日益激烈的机械市场环境,作为一名优秀的徐工人,必须再接再厉,自寻差距,自我超越。把青春和智慧撒播在徐工这片热土上。用勤勉奋进的汗水,描绘出徐工炫彩的光景。

篇13:《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读后感

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看轻自己,不管是困境还是磨难都要微笑面对。面对困难的时候不要暗自伤心,一蹶不振,从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一份努力不够,就用两份努力,总之要振作。把别人的批评当做自己的动力,改掉自身的坏习惯,总有一天,胜利会降临在你的头上。

没有经历人生的苦难挫折,成不了强者。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每一个想要脱离逆境的人,都要挣脱禁锢自身的枷锁,而这需要付出努力和额外的辛苦。在逆境面前,我们的本能会提醒我们退却,可是我们不能逃避,必须拿出勇气去面对。苦涩里才会产生甜蜜,我们的潜能和力量都在逆境中得以彰显,要是真具有内在的价值,那么,其在外力的磨练下就会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自我约束是进步的前奏。一个能够自我约束的人,一般自律自爱,做事井井有条、认真负责,进步只是时间的问题;反之,一个不会约束自我的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管不住欲望、不会遵守规则…..放任自己的结果,就是再也难以进步,甚至会走向更深的歧途。一个人在很多方面,都需要有能够自我控制的勇气,这种勇气只有在真正地生活中才会体现的最真实,自私的欲望会控制那些不能自我控制的人。

你的选择决定了你的前途。无数无关命运的选择决定着一个人的前途,选择决定了你的前进方向,如果选择的方向不对,即使你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成功。勇气,有助于一个人品格的形成,真正勇敢的人有着宽广的心胸。

所谓的成功,很少有平坦的道路,只有那些意志力非凡的人,不畏艰苦,勇于攀登,才有希望看到顶点的美好风光。

篇14:《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读后感

引申开来,书中诸多的道理也适用于工作中,比如我们一直倡导的安全管理。作为煤炭企业,安全是第一位,我们不断用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完善我们的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搞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安全生产所产生的效益是隐性效益,不像普通投资那样直接反映在产品数量的增加和提高产品质量上,而是体现在生产的全过程,不发生事故,才能保证生产的正常开展和连续进行。就现代企业整体工作而言,经济效益是中心,这是企业全部工作的归宿,但是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不安全不能生产。如果没有安全保证,生产就是一句空话,事实上一个企业安全生产如何,必然会影响企业的效益,企业一旦发生事故总要或多或少造成经济损失,此外,由于事故影响,员工人心不稳,生产难以进行,这也是无法估量的损失,由此可见,安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但是安全毕竟不等于效益,安全上去了并不等于经济效益就能提高,效益与安全是企业的两项根本性任务,要以安全保效益,以效益促安全。

中国有句古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产过程中,如果不重视安全因素,那么等在后面的将是无数毁灭性后患。作为世界上头号超级大国,美国的电力设施也堪称是世界一流的。如果把它的电网比喻成千里之堤,也可以说是铜墙铁壁铸成的长堤。曾发生于美国东北部及加拿大部分地区的大面积停电的那次停电事故,对美国及加拿大的航空和陆路交通,正常科研,生产与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并直接影响到美国国家秩序的稳定,成为当时震动世界的大新闻。 然而,就那样一个世界一流的大电网,由于对预警迹象的不够重视,致使电网陷入了大面积瘫痪的状态,真是应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这句中国老话。

篇15:在以色列寻找和平的希望

在耶路撒冷的商业区,“和平”成了最受欢迎的生意。一家没有名字的T恤店,门口并排陈列两件T恤,上面分别印着阿拉法特和拉宾的头像

美国外交部在撰写悲观的中东报告,巴勒斯坦正酝酿一次新的大选,而以色列正热闹地举行“感知中国——以色列行”,一个无关“战争与和平”的文化交流活动。

10月17日深夜11点,以色列特拉维夫歌剧院。观看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我的梦”演出后,以色列总统佩雷斯和他的中国朋友从二楼出口走出来。两个打扮时髦的以色列女青年来到总统面前,递上一张小卡片。佩雷斯笑着揣到西装口袋里。

“我们只是给总统先生一张卡片,上面呼吁我们的国家实现真正和平。”其中一个叫瑞玛的女孩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是的,我们是犹太人,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和巴勒斯坦人成为朋友。我们相信,只要政府重视民意,不放弃,和平会到来的。”

“别问这么无聊的问题”

南月明说,卡片事件绝对是个意外。“以色列人生活中并不只有巴以问题,真的,尤其在特拉维夫。”

南月明今年79岁,她还有个以色列名字奥拉•纳米尔。她出生在以色列,曾在议会当了23年的议员。已故总理拉宾在任期间,她担任政府劳工与社会福利部长。

“拉宾遇刺后,我主动要求到中国工作,干了4年的驻华大使(1996至2000年)。”南月明说,“很遗憾,我现在还没看到以巴对话的努力和和平的希望。历史遗留问题咱们不说了,其实,巴以各自内部都有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

特拉维夫是位于地中海海滨的以色列第二大城市,最初只是雅法老城城外的一个犹太居民区。1921年,特拉维夫的犹太人和雅法的阿拉伯人之间矛盾激化,促使犹太人在特拉维夫兴建新的生活中心。此后,由于毗邻雅法港,大量新移民的到来推动了特拉维夫的发展,使之逐渐成为以色列的经济、文化中心。

事实上在特拉维夫,“巴以冲突”等政治话题离年轻人很远。咖啡厅、小酒馆、慢摇吧,成了年轻人挥霍精力和体力最好的地方。

在一家名为“NANA”的酒吧前,几个年轻人叼着烟,大声聊天。里面的人太多了,保安让他们等一会儿再进去。

一个叫丽丽的女孩子,穿着黑色吊带裙,左臂文一个类似图腾的图案,居中的是汉字“福”。当记者向她解释了“福”的中文含义,她笑着跳起来,“是啊,是啊,我就是有福的。”

“你是犹太人?”

“当然,我们都是。”

“干吗这么问?朋友。”丽丽身旁的一个高个子男孩搭腔。

“我是说,你们有阿拉伯人的朋友吗?是不是经常看一些报道,比如关于巴勒斯坦的?”

“别问这么无聊的问题,好吗?”丽丽拍着记者的肩膀,“我们不看报,我们只上网。我关心工作,挣钱,找个男朋友,还有马上要上映的MJ的遗作。”

那个高个子男孩是丽丽的男朋友,他服完了兵役,正在选择上哪所大学。“每个以色列的年轻人都要服兵役,之后很多人上大学,找个好出路。在特拉维夫,说实话,我们不关心联合国关心的问题。”

特拉维夫不是耶路撒冷,更不是约旦河西岸。尽管以色列国土面积很小,从南走到北只有470多公里,但实际冲突、恐怖威胁集中的地点在约旦河西岸等处,正如华裔以色列导游王清仪所说,“离这儿远着呢”。

但即便在特拉维夫,安全检查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进商场,进影院,都必须把包拉开,让面无表情的保安看一眼,翻一翻。“这是在以色列,你会习惯接受检查的,因为我们是最安全的国家。”皇冠酒店的女保安如恩娜如此解释。

把阿拉法特和拉宾放在一起

在以色列以外的人们看来,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似乎永远水火不容。最近的新闻是,上月底,大批游客参观圣殿山上的阿克萨清真寺。当地巴勒斯坦人认为他们是犹太教极端分子,并向其投掷石块,而以色列则坚称该批游客来自法国。

随后,以色列颁布临时禁令,对巴勒斯坦人进入圣殿山加以限制,在没有特殊许可的情况下,只允许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入内祈祷。巴勒斯坦也做出强烈反应,包括东耶路撒冷在内的诸多地区都出现了大规模抗议以色列的游行和示威活动,而圣殿山地区的抗议活动尤为激烈,不断出现当地巴勒斯坦青年向游客投掷石块的情形。

《纽约时报》等媒体担忧这将点燃巴以新一轮冲突的导火线。

被一圈城墙所围绕的耶路撒冷老城,面积大约只有1平方公里,却分为4个宗教与种族聚居区:犹太区、基督徒区、亚美尼亚区和穆斯林区。耶路撒冷最重要也是引起重大争议的宗教圣地均位于此处:包括犹太教的西墙(一般报道称为“哭墙”)和圣殿山,穆斯林的金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以及基督徒的圣墓教堂和苦路。

今天的耶路撒冷,是一个对比强烈的城市。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阶层,同处一城:老城雅法门以西的西耶路撒冷是现代以色列的核心地带,而老城及东、北、南三面的东耶路撒冷则以巴勒斯坦人为主。

在老城纵横交错的街道,“和平”成了最受欢迎的生意。一家没有名字的T恤店,门口并排陈列两件T恤,上面分别印着阿拉法特和拉宾的头像。店主是一个小伙子,他不告诉记者究竟是犹太人还是巴勒斯坦人,只一个劲儿地推销,“你好,你好,中文你好,是这样说吗?买件T恤吧,都是40谢克尔(相当于80多元人民币)。”

根据了解,不管是经营犹太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旅游商品,绝大多数店铺都由阿拉伯人经营。为招揽生意,简单的英语、法语、中国话、日本话,他们开口就能说。

“怎么没有印沙龙头像的T恤?”记者问道。

小伙子皱了皱眉头,连着摇头,“没有,没有,不卖,不卖。”

一件蓝色T恤,上面印有三只和平鸽,一直摸着耳朵,头上写着“hear peace”(听见和平);一只摸着眼睛,写着“see peace”(看见和平);另一只拍打翅膀,“touch peace”(触摸和平)。老板说,这件30美元。他不接受砍价。

“我不关心政治家在谈什么,我就怕生意不好。”一家巴勒斯坦工艺品店店主阿迪说。他头发梳得油光锃亮,食指上戴着个造型夸张的金戒指。在他的小店内,摆着许多犹太教纪念品,其中有象征犹太教会和政府的9枝和7枝烛台,“这些犹太教纪念品,不算贵,又受欢迎,为什么不卖?”

正在特拉维夫大学留学的郑爽,到以色列还不到半年,就已经多次光顾“老城商业区”了。“阿拉伯和以色列,国内和国外,历史和现代,在这里融合在一起。”

学习国际关系专业的郑爽在课上经常听教授讲解巴以问题。她的同学有以色列人,也有阿拉伯人。他们把这个问题当学术研究,但在现实生活不会总是谈论,甚至有刻意回避的心态。

“和平就是微笑,和孩子在一起,和情人在一起,平安地过每一天。”以色列司机寇翰说,“我也开车去过约旦河西岸等地方,确实怕回不来。不管是谁,为什么要破坏和平呢?”

他开着车在耶路撒冷街道上飞速前行,联合国标志的军车不时从身边驶过。

10月24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接受《华盛顿邮报》专访时谈到了“相处问题”。他强调,为解决巴以冲突,巴勒斯坦人需要承认以色列为犹太人国家。

内塔尼亚胡解释说:“以色列不是双民族的国家。以色列有拥有完全、平等权利的非犹太人居民,但是有两件事情足以说明问题的特殊性:以色列是任何一位犹太人的祖国;同时在以色列国内,有一点获得广泛共识,即巴勒斯坦难民问题必须在以色列国境以外解决。”

上一篇:于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赏析下一篇:心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