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的历史回顾

2022-09-14

第一篇:中日关系的历史回顾

中美关系的历史回顾

1784年2月22日,这是中美两国关系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一艘满载货物的商船从纽约起航了,经过半年的航行“中国皇后”号将抵达广州港,开启了中美外交关系。经济上互利,政治上平等是早期中美关系的主流。实际上,美国在鸦片贸易中采取的是利用“中立”地位两面取利的手法,一面保持虚伪的温和态度,以赢得清政府的好感,一面听任英国凌辱中国,坐享其成,最终美国政府反对鸦片走私的立场在1844年的中美《望厦条约》中得到体现,但事实上,当时美国商人的鸦片走私活动是美国政府无法监管的,美商的鸦片走私活动也是早期中美关系中的一大污点,随着贸易关系的发展,早期中美关系间文化联系也随之发展起来。

随着贸易关系的发展,中美两国间宗教和文化联系也发生了。发展教育,创办医院是传教的辅助手段,其他手段还有创办报刊,翻译、出版书籍等。直到60年代传教过冬合法化为止,传教成为美国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宣传传播本国文化而对其他国家文化进行同化,进而达到侵略的目的。文化侵略有利于对侵略国家的人民进行洗脑,更便利于向其他领域进一步侵略,扩大侵略利益。

1900年6月10日,英、俄、日、法、德、美、意、奥组成八国联军两千多人,开始了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腐朽无能的清政府同帝国主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辛丑条约》。 1914年7月28日,因为奥帝国和塞尔维亚的冲突,由萨拉热窝事件这根导火索发展成为世界大战。美国虽打着中立的口号,实际上是支持协约国,而中国也是协约国成员之一。虽然中美都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且都算是战胜国,但参战意义却大相径庭。中国虽为战胜国,却享受不到战胜国待遇,战败国在中国的特权直接转移给了其他战胜国,中国部分地区继续遭受殖民统治。而一战却使得美国迅速崛起,其实力超越了老牌世界霸主,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

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太平洋军事基地珍珠港发动了突然袭击,从而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在二战里,中美有了共同的敌人——日本法西斯。二战期间,中国几乎牵制了日本所有的兵力,美国在8月5日把"小男孩"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在8月9日,把"胖子"投在了长崎。两颗原子弹给日本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它再也没有能力发动战争了,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对中国无条件投降。至此,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完全结束。这次合作以胜利而告终。

1945年8月9日,在日本战败投降的前夕,美国提出以北纬38度线为界,即三八线,美国和苏联分别占领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的提议,并得到了苏联的认可,随后朝鲜半岛也分裂成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

1949年新中国成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美国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但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于建国第一年就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援朝开始。 1953年7月,中美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朝鲜战争后,美国把中国看作是比苏联更危险的敌人,美国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遏制政策主要是要遏制“中国共产主义的扩张”。

朝鲜战争很快被美国人遗忘,因为美国加入了一场令他们刻骨铭心的战争——越南战争。在越战中,美国为了显示对共产主义抵制,支持南越,直接参战。中国和苏联出于国际共产主义大国的职责,对北越共军提供军事援助,但未直接参战与美国对抗。尽管军事上美国并未失败,但它表明美国冷战策略上的重大失误。越战极大的改变了冷战的态势。美国由冷战中的强势一方变为弱势,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美国更积极的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而由于中苏双方摩擦不断,边境关系紧张,中国也向提前美国放出和解的信号。

1971年3-4月,通过在日本举行的乒乓球赛,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并轰动了当时的轰动了国际舆论,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被媒体称为“乒乓外交”。从此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使中美和解随即取得历史性突破。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终于走向了正常化的道路。

从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到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前夕,是两国发展官方关系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前后历时6年,是反对前苏联政权的对外扩张政策这一共同战略利益把两个社会制度截然不同的国家联系到了一起,实现了毛泽东主席和尼克松总统历史性握手。这期间,周恩来先生、基辛格博士以及两国的许多有识之士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双方发表了著名的“上海公报”,自此结束了两国长期互不往来的不愉快历史。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到1989年,是两国关系迅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所剩无几,美国成为全球公认的唯一一个超级大国。美国为了保持自己的霸主地位,不惜采取强硬的手段,美国的外交政策变得较为强硬。因此,中美之间的关系出现一些动荡,曲折,乃至严重的对立和倒退。

1996年4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华,同中国国家主席江 泽 民会谈,并发表联合声明,决定中俄建立互相尊重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关系,共同致力与推进世界多极化。在中俄接近因素的影响下,中美关系也有所缓和、改善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90年代后期到现在,两国关系进入了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同步增长的阶段。 两国关系存在的积极因素是:第一,领导人见面比过去更加频繁,这有助于消除误解,增进了解,加强互信,促进合作;第二,两国贸易和双向投资迅速增长,

2001年1月20日,乔治沃克布什当选为美国总统,在竞选美国总统前后,他把中美关系称为美国最重要的对外关系,并一改克林顿时期中美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提法,把中美关系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还狂妄叫嚣要“保卫台湾”,声称这是美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中美关系可谓是滑至低谷。然而,“911事件”到来可谓是当头一棒,摆在全球人们面前的直接威胁不再是国于国之间矛盾,恐怖主义给世界人民带来极大的恐慌,而美国首当其冲。

2003年温家宝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温家宝总理提出了确保中美经贸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五条原则。

2005年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与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在北京举行首次中美战略对话。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访华。

2006年,次贷危机在美国初显端倪,2008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此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在走下坡路,而由于中国经济体制的特殊性,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平稳的增长,这与全球的大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日趋上升,一些西方国家开是加大与中国的合作,以求度过此次难关。人们目光投向了中国,希望中国能促进全球经济复苏。而更多的人则是关注中美关系,一个是正在崛起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是目前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的影响面已经扩大到全球范围内。合作,对大家都有好处,对立,则影响全球经济的复苏。一旦走上决裂,毫无疑问,将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那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2006年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中美双方一致认为,中美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共同战略利益,不仅是利益攸关方,而且应该是建设性合作者。

2009年胡锦涛主席同奥巴马总统在伦敦举行首次会晤,双方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同意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

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和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访问中国。这是奥巴马政府两位华裔部长首次同时访华,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会见了朱棣文和骆家辉。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首次会议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向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式致辞。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对话双方发布了《联合成果情况说明》。

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基廷在参加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后对媒体说,美中两国同意恢复两军交往。

奥巴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胡锦涛主席与奥巴马总统举行会谈。双方发表《中美联合声明》。

2010年两国贸易超过了3800亿美元,美国已成为中国的主要外来投资国,中国企业也开始在美投资,迅猛发展的经贸关系是两国政治关系稳定发展的重要依托;第三,在国际方面,两国在反恐、防核扩散、打击走私贩毒、预防疾病等非传统安全领域进行了有效合作;第四,布什和奥巴马总统一再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反对台湾独立,有利于双方共同维护台海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第五,两国议会、智库及新闻界人士开始大量交流,有利于增进互相了解,推动互利合作。

这一阶段,两国关系面临的不利因素是:第一,美国内一部分人仍以冷战思维看待中美关系,视中国为美国价值观所不容的对象,再加上两国媒体加以炒作,致使“中美互为对手”的噪音始终不绝于耳,既大大束缚了两国政治家腿脚,也影响了两国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第二,中国30多年的快速经济发展在美国引起了正反双向反应,一方面工商界表示热烈欢迎,政界、知识界表示有条件的欢迎,另一方面一部分美国人则认为中国的发展会对美国构成“潜在威胁”。不同声音使人困惑,就连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也深受其影响,表现为描述两国关系时,言词含糊,前后不一。第三,美国坚持对台出售武器,这严重的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例如当年布什总统将中美关系定位为“十分重要而又复杂的关系”,而副国务卿佐立克先生则用“利益攸关方”来表述对华关系。实际上这两种说法的背后都含有对中国今后发展怀有疑虑之意。这两种表述反应了美国当权者对中国未来捉摸不定,难下决心,这不利于两国关系健康发展。

中美关系的当前形势

2011年9月22日美国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向台湾出售一批先进武器装备,即为台“改装”其现有的F16战斗机,售台军用飞机零配件,并提供有关训练项目,总额达58.52亿美元。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奉命召见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中国驻美国大使张业遂也在华盛顿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

10月3日 ,美国参议院不顾中方坚决反对,以79比19的投票结果,程序性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立项预案。外界普遍认为,美国参议院此举主要针对中国,旨在逼迫人民币加速升值。

很多人对中美关系抱有悲观的态度,其实并不是这样,每个国家都会去保护自己国家的经济,中美关系发展的基础还在。中美两国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推动国际体系改革。中国和美国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发达国家,两国关系稳定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稳定的重大贡献。中美两国在一系列地区热点问题上开展协调和合作,在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保持密切沟通和协作,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防止核扩散的努力取得重要进展,推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等取得积极成果,同国际社会一道维护国际秩序总体稳定,推动国际体系改革和建设。

中美两国都致力于推动亚太地区发展、促进亚太地区发展繁荣。亚太地区是中美两国利益交汇最集中的地区。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实现合作共处,对地区形势和中美关系发展都至关重要。中美两国在朝鲜半岛、阿富汗、南亚等地区热点问题上保持密切沟通和协调,共同为促进地区和平发展、睦邻互信、互利合作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美两国都致力于加强双边各领域合作、造福两国人民。目前,美国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和主要投资来源地,中国是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也是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据不完全统计,过去10年,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为美国消费者节省了6000多亿美元。中国已成为许多美国企业全球利润的最大贡献者。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和2009年,仍有超过70%的美国在华企业实现盈利。目前,两国年跨境旅游人数达300万人次。 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流、相互学习,不仅促进了各自人文领域发展,而且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

中美关系的未来展望

中美关系已进入21世纪的关键时刻,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中国政府对未来中美关系的重要看法和主张。

第一,着眼大局,立足长远,积极推进中美伙伴合作。中美关系不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关系,而应该是相互尊重、增强双方战略互信的关系,是突出共同利益、加强全方位合作的关系。双方应该以更加广阔的全球视野和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走出一条相互尊重、平等互信、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之路。为此,中美两国应该继续密切高层往来,加深和扩大各级别各层次沟通,加深对对方战略走向、发展道路的了解,不断增信释疑、凝聚共识。第二,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努力构建互利双赢的中美经济合作新格局。当前,中美两国都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对环保、新能源、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医疗、教育等事业发展。这些为寻求两国经济合作新的增长点提供了新的机遇。中方愿同美方一道,推动建立两国更加全面积极的经济合作框架,开展更大规模的财政、金融、经贸合作,扩大能源、环保、农业、卫生等方面交流合作,拓展航空航天、基础设施建设、智能电网等新领域合作,使中美经贸合作纽带更加紧密,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财富。第三,加强沟通,密切磋商,深化应对全球性挑战及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协调和合作。中美两国应该开展共担责任、共迎挑战的全球伙伴合作,通过双边渠道和各种多边机制,加强在多哈回合谈判、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上的磋商和协调,继续在地区安全、区域合作和热点问题上保持沟通和交流,努力推动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方向发展。要继续致力于促进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繁荣,推进开放包容的地区合作,让亚太地区成为中美两国相互尊重、密切合作的重要地区。第四,加深友谊,面向未来,积极促进社会各界友好交流。中美关系发展归根结底要靠两国人民和各界人士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要加强对两国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交流合作规划,促进两国立法机关、地方、工商、学术、媒体等社会各界的对话和交流,让更多人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尤其要积极促进两国青年交往,开展更丰富多彩的青年交流活动,让中美友谊后继有人。第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妥善处理重大敏感问题。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表明,两国在涉及对方重大利益问题上处理得比较好时,中美关系发展往往比较顺畅和稳定;反之,两国关系就会麻烦不断,甚至出现紧张。台湾、涉藏等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核心利益所在,牵动着13亿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中方希望美方恪守承诺,同中方一道共同维护两国关系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

21世纪将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崭新世纪,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将是这个新世纪的突出特征。进入新世纪以来,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新亮点,美国依然保持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在高科技和综合国力方面遥遥领先;中国发展迅速,形成了新的世界经济发展动力。

21世纪的中美关系,两国面临重大选择机遇。两国最终还是合作虽然有摩擦,将决定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命运。将两国未来关系定位为建设性合作关系,并就许多重大问题达成共识,具有世界意义。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双方在诸多领域仍然存在差异和矛盾,但与两国的共同战略利益相比,差异和矛盾应处于次要地位。只要处置方式得当,这些差异和矛盾不应成为建设性合作关系的障碍

第二篇:政企关系的历史教训

时代人物周报:政企关系的历史教训

高超群 (作者单位:社科院经济所) 时代人物周报 2005年04月26日

中国最早的工业化运动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在精神和气质上非常近似,但是中日两国的近代命运却大相径庭。甲午战争,事实上就是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较量。日本胜利后不仅获得了战争赔款和在中国的经济特权,明治维新的政治路线也成为其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而中国的失败,导致洋务运动破产,“中体西用”的政治路线和大上军工、重工的经济路线沦为了笑柄。

为什么中日两国的国运差异如此巨大?最根本的原因并不在于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政策的高下,而在于日本的武士通过政变获得了国家政权,而中国的开明士绅则由于内忧外患的压力,非但没有获得政权,而且在朝廷里也只不过是一个权宜性的派别。最生动的例子就是李鸿章只有通过贿赂慈禧,才能发展海军;轮船招商局要面对各种克扣和刁难,还要安置冗员,并容忍他们违法乱纪。而日本岩崎弥太郎的三菱会社在政府扶植下,早就扬帆海外了。所以,中国近代政府和企业关系的开篇就给了我们一个不可忘记的教训——权力的重要性。

进入民国以后,“城头变幻大王旗”,中国丧失了基本的政治秩序,企业与政治的关系变得异常复杂。一方面,企业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能量,从安福系、交通系到江浙财阀,他们操纵国会,为军阀提供财政支援,两面三刀,朝秦暮楚,甚至可以左右政府的产生和政策方向;在民间社会,则有上海总商会这样的重镇可以影响舆论、控制市面。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极为虚弱,任何一个军阀随时都可能勒索企业家,财产和人身安全都没有保证,更不要说建立正常的竞争秩序和竞争规则。“虽然有富人,但没有富人阶级,因为这些富人既无共同的精神,又无共同的目标,既无共同的传统,又无共同的希望,他们只是一伙人,而绝不是一个团体”。所以第二个教训是,企业家之间没有联合。

抗战以前的十年是中国企业的黄金十年,企业无论规模还是数量都有一个很大的飞跃。可一旦战争爆发,中国政治经济关系的弱点就暴露无遗。一方面是政府太强,似乎无所不能;另一方面,政府却没有能力实现税收的统一,走私横行,有法不依,甚至连国内铁路的轨距都不能统一。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南京政府的统治基础还是军阀和乡村地主,它的政治和经济改革必须在维护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开展。

中国的企业家仿佛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政治侏儒症,他们缺乏力量感。一再幻想有一个强权者来保护和支持实业的发展,希望像一个孩子一样被照看,袁世凯、蒋介石都曾经是希望之星。在这样的心态下,实业不过是一种致富的技术,而不是一种新的政治经济关系。所谓实业救国,就成了无源之水。富豪们之所以缺乏力量感,是因为他们缺乏动员社会的能力,“钟情于一种非历史、非政治的精神,陶醉于眼下的成功而只求永保太平”,他们似乎未老先衰,“无能担纲民族的权力利益”。所以第三个教训是,没有动员社会的能力,就没有力量。

构建和谐的政企关系

2005年03月06日 中华工商时报

100多年前,德国奔驰之父卡尔·本茨先生对属下有过这样的训词:请记住,与政府修好是本公司最大的公共关系。而在中国,一位著名商人———胡雪岩,则比他更早悟出这个道理,并且由于其在实践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使自己财源滚滚并且官运亨通。

如果用今天的眼光来衡量,胡雪岩的官商关系显然是一种扭曲的政企关系。但是,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100多年后,扭曲政企关系的胡雪岩却仍然被无数人尤其是私营业主所推崇?

回答这个问题恐怕得从政府的定位说起。长期以来的政企关系,无论是行政管理学家毛寿龙教授所说的“上下级关系,还是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副省长吴瑞林所说的“父子式关系,都说明了两者的地位是完全不对等的。在游戏的跷跷板中,政府因为其掌握的巨大权力和经济资源总是处于强势一方。而作为弱势一方的企业,为了获取有限的经济资源和政策支持,或者干脆就是为了获得正常经营的机会,必然需要付出一定代价。全国工商联所做的调查验证了这一点:企业每年交费、应付摊派及进行公关招待的支出数目惊人。

尽管政府职能的转变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和企业所满意的程度还是有很大的距离。政府手中握有的权力太大,干预、管理的职能还是过分突出,而服务、协调的角色并没有完全到位。政府总是把自己置于比企业高贵和高明的一种角色上,认为企业不过是下级或者子民,导致政府该做的事没有做,而不该充当的角色却频频充当,错位、越位的表现不断,总之,并没有完全到位。

那么,政府到底该如何转变?我们认为,不妨从三方面进行改善:一是要把自己从万能的政府转变成有限作用的政府,让政府变小。经济发展中企业是真正的主体,政府既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万能,政府应定位在该发挥作用的范围。万能政府必然是效率低下、臃肿、手忙脚乱的政府。二是从干预型的政府转变为服务型的政府。政府和企业应该是平等的主体,并不存在谁领导谁的问题,政府是企业的服务者。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些国家,政府是列入第三产业的,属于广义的服务行业的范畴。三是政府要从侧重为国有经济服务的政府变成为所有经济成分服务的政府。从这一点上说,也许,当民营企业的标签在政府的眼里被撕去的时候,就是政府职能真正到位的时候。

我们认为,新型的政企关系中,政府的根本目的不是控制经济资源,而是为企业服务,正是这一点构成了现代政企关系的基础。从现实来看,要实现这种转变,最关键的还是要减少政府手中的权力,除了必不可少的一些公共管理职能之外,能够交给市场的应当尽快交给市场。

所幸的是,中央对此认识深刻。在昨天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就坦承政府工作还存在不少缺点:政府自身改革和职能转变滞后,行政审批事项仍然过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比较薄弱等。他强调,将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这无疑预示着一种好的开始。

再造创富时代的政企关系

责任编辑:陈云 2003年1月07日 人民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中共十六大之后,无论是学界人士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执政者,都对温州乃至浙江投注了更多的关切,人们希望,我们公认的民营经济先行者,可以为即将到来的创富时代写下最富有说服力的注脚,并且继续成为这个时代的领跑者。这固然是温州乃至浙江最大的优势,也未始不是其最大的困惑。因为它们以体制创新赢得了过去20余年,也必须以更多的创新赢得未来。

再造顺应于这个新时代的新型政企关系,即是摆在温州乃至浙江人面前的一盘待破之局。

去年长沙远大搬迁的消息在长沙乃至全国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其中当然不乏媒体炒作的因素,但业界更为关注的是由此凸显的转型期的政企关系。事实上,在同一时期,大企业外迁在温州已经不是个案。不少知名企业将总部和研发中心迁到了上海,而将生产基地迁到了劳动力成本更便宜的中西部地区。然而,温州企业的外迁引起的震动要小得多。从温州市长钱兴中的话语之中,我们甚至还听出了乐见其成的意思。当然,钱市长也提醒企业,不要脱离企业赖以生存的产业链。

温州乃至整个浙江民营经济的勃兴,更多地得益于民间的创造力,然而政府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不察的。去过温州的人都有一个深刻的感受,谈及政府,人们常常有一种政府“无为”甚至“无能”的感觉。然而谁都承认,正是政府的这种看似“无为”甚至“无能”的状态,才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潜藏于温州民间的创造财富的冲动,才使得那些创造财富的源泉没有阻碍地充分涌流了出来。

看似“弱势”的政府格局使温州的民营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样板,也使浙江经济一马当先,长期保持了全国第一的增长率。然而,如果我们认为温州的“弱势”政府格局从一开始就是当政者有意为之,则未免失之偏颇。毋宁相信,温州的为政者只是顺应了民间的意愿,在尚不知该如何面对新兴的民营经济时,在势不可挡的民间创富热情奔涌而来之时,采取了一种宁愿一放的姿态。而且,期间政策的反复确实也使成长中的温州民营经济历经磨难。温州20多年民营经济发展的历程,也可以看作是政府寻找在经济转轨时期准确定位的历程。正如温州民营企业正面临二次创业一样,政府寻找定位的过程也远未结束。在民营经济的总量已经在经济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温州乃至浙江,政府仍然面对创建新型政企关系的考验。

如果说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是温州过去20年政企关系的真实写照,而民营经济也在这样的关系中获益良多。那么面对率先走出青春期的温州乃至浙江民营经济,在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左右地方经济发展趋势和方向的主导力量,甚至开始影响到地方社会政治生态的方方面面的今天,政府是否还能一如既往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是否还能安于其往昔的“弱势”地位,对为政者是一个现实的考验。

我们注意到,正因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的主体,因而在浙江,许多地方的政府部门有重新把民营经济纳入体制内管理的苗头,以当初管理国有企业的方式管理民营企业有回潮之势。为民营经济设定发展计划和目标,几乎成为一些地方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的一大象征。即以上市为例,政府部门在建立证券强省、大省的目标驱动下,虽然没有明确的干预,但却不乏将政府目标作为企业目标,并以行政方式加以推动的冲动。

温州乃至浙江过去20余年所取得的先发优势,更多地得益于体制创新。这种创新固然承袭了浙江的重商传统,政府对自身职能的清晰把握也功不可没。对于新生的民营经济来说,政府不盲目越位为市场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为民营经济提供了施展的舞台。这是温州乃至浙江企业和政府共同带给中国经济的宝贵财富。

已经没有人怀疑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所能扮演的角色。也正因为如此,政府对于民营经济,很容易从过去的旁观者一跃而变为热心的扶助者。在这样的过程中,不适当地以市场管理者的身份,试图左右民营经济的发展轨迹,很可能成为一些为政者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模式。

然而,在经济格局根本性的变化之后,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也面临未曾经历的转型。如果政府在这样的变革面前不能敏于行,不能顺应经济大格局的变化而对自身做全面的审视和及时的调整,政府的行政方式将成为当地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阻碍。作为民营经济的先行者,这是对温州乃至浙江经济是否能够继续保持其先发优势,保持以民为本的经济活力的一大考验。

政企关系:未来政策将有重大突破

2005-02-27 股票勇华证券

责任编辑: 李用

国务院官员在国家经贸委举办的“世界工厂”与中国经济展望论坛上透露,未来政策即将出现重大变化,其中作为发展战略提出的:“构建一种新的执政关系”,将会明显地表现在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当中。在过去,国有企业的改革,所碰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政企不分,国有企业改革了几十年,但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妥善的解决,一旦出了问题,政府和企业,还是谁也离不开谁。而“构建一种新的执政关系”的战略提法,虽然还是面对的同一问题,但高度显然已经大为不同了,这不由得使人对未来政策充满了期待,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充满了期待。因为从“构建一种新的执政关系”战略出发,未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可能真正获得重大突破。

第三篇: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三、近代的中日关系新人教版

专题

三、近代的中日关系

【分值较小5分左右】

热点:钓鱼岛事件、黄岩岛事件等结合纪年热点: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75周年) 注意历史上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

1、历史上的中日关系

2、历史上中华民族捍卫主权的努力(戚继光抗倭、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近代以来抗击外国侵略的民族英雄)。 【1】、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2】、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3】、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4】、制造了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等

一、难忘九一八

(一)九一八事变

1、经过:1931年9月18日,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

2、蒋介石态度:下令不抵抗。(给张学良密电下令不抵抗)。 后果:东北三省全部沦为敌手。

3、人民的态度:中国的局部抗日战争开始了。如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共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二)西安事变

1、发动目的:为了逼蒋联共抗日

2、解决: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出发点),主张和平解决(态度)。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措施)。

3、影响(意义):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二、宁为战死鬼 不做亡国奴

(一)血染卢沟桥

1、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向卢沟桥守军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发动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保卫卢沟桥:国民党二十九奋起抵抗;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长赵登禹为国捐躯。 事变影响: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日本侵略华北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二)南京大屠杀:

八一三事变:1937年,日军又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

侵占南京:1937年12月,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南京大屠杀: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 日本侵略中国发动的事件: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三、血肉筑长城

1、重大的战役

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物资,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百团大战:目的: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 时间:1940年8月。 领导人:彭德怀。

规模: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 主要目标: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意义(地位):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2、中共七大:

召开背景:抗战胜利前夕。时间:1945.4 地点:延安

中心任务: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制定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七大的历史意义: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3、抗日战争的胜利:

加速日本投降: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

结果: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4、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顽强抗战,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中国是正义的战争,得到人民的支持;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援。

5、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四、钓鱼岛问题

1、看待钓鱼岛问题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日方任何旨在强化对钓鱼岛控制的做法都是非法的,他们的行为是对中国领土主权和公民人权的严重侵犯。 2.如何发展中日关系

日本政府应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妥善处理历史问题;

中日两国应增进了解,扩大共识;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断加强两国人民的友好和交流; 巩固和扩大经贸合作;妥善处理台湾问题;加大在国际问题上的沟通与协调;

第四篇:中印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课程的考试

90分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 共 8 小题,总分: 40 分) 1. 《中印边镜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是在哪一年签订的?

A.1990年 B.1991年 C.1992年 D.1993年

2. 2006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印度,双方提出了()

A.《关于加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十项战略》 B.《关于解决边界问题的政治指导原则》 C.《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

D.《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议》

3. 2007年,中印贸易额为()亿美元。 A.387 B.487 C.587 D.687 4. 六十年代,中印双方产生冲突的原因是()

A.经济问题 B.边境问题 C.核试验 D.与美国的关系

5. 指导未来相当长的时间中印关系应遵守的原则的协议是()

A.《关于加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十项战略》 B.《关于解决边界问题的政治指导原则》 C.《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 D.《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

6. 1996年,()访问印度,签订了《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议》。

A.胡锦涛 B.李鹏 C.江泽民 D.朱镕基 7. 年,中印两国共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今后处理国际关系,在国际社会从事活动的基本原则。

A.1952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76年

8. 奠定中印边境安全稳定的基础的协议是()

A.《1954年中印协定》

B.《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 C.《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议》 D.《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

二、多选 ( 共 4 小题,总分: 20 分) 1. 中国印度俄罗斯进行三边交流友好合作的基础是()

A.彼此综合国力相当 B.彼此战略地位重要 C.彼此发展目标趋同 D.彼此国际地位相同

2. 近来,中印之间的经贸往来也出现了相当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

A.反倾销 B.安全门槛 C.质量门槛 D.价格问题

3. 中印对话机制不断完善所包含的内容有()

A.关于边界问题的特别代表谈判机制 B.战略对话机制 C.中印名人论坛机制 D.边境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4. 当前,印度政府对西藏地区采取的态度是()

A.印度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

B.印度政府不允许流亡藏人在印度领土上从事反对中国的政治活动 C.印度政府在心理上不存在利用西藏问题的心理 D.印度政府仍然采取扩张的姿态对待西藏问题

三、判断 ( 共 8 小题,总分: 40 分) 1. 五十年代之前,中印两国关系一直非常密切。

正确 错误

2. 当前中印边界问题基本上还能够保持和平与安宁,边界地区的局势基本上是稳定的。

正确 错误

3. 中印双方都有非产强的政治意愿,同时具备强有力的政府来解决这一问题,但边界问题谈判需要双方都要妥协,最终达成双方公平合理的都能接受的方案。

正确 错误

4. 1952年中印之间爆发了边界战争。

正确 错误

5. 1959年,西藏叛乱后**喇嘛带领部分人逃亡到印度,印度采取了鼓励接纳的态度,**集团在境外的主要基地是印度。

正确 错误

6. 当前比较重要的国际合作主要是指中国、印度、俄罗斯之间的合作机制,三国有一个合作框架——能源经贸反恐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它科技领域合作。

正确 错误

7. 印度进行导弹实验首先将中国作为目标,发射烈火三型导弹时首先将中国的上海及武汉作为导弹可以到达的地区。

正确 错误

8. 目前中印双方的军事对峙关系非常紧张。

正确 错误

第五篇: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反思

摘要:人与自然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关系。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物质水平的丰富和生活水平改善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诸多矛盾,引发了人与自然关系危机。文章回顾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分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及困惑,同时对比了全球及国内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在生态文明中重新定位人类生存的终极价值,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关键词: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生态文明;和谐

引言:

随着社会文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各个角度与领域中,都阐明出一个观点:人是自然演化发展的产物,人类的生存需要以自然为依托,才能够得以生存。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随时空的转换而不断改变,这是一个长远并且深刻的话题。人类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维系自身的生存,但是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从自然中掠去的资料数量超过了自然自身的生产量,从而导致自然界的生态严重失衡。土地的过度开垦,森林的乱砍乱伐,资源日益短缺,环境不断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已成为全球性生态危机。人类的生存需要和生产发展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从而产生的人类生存危机已十分明显的表现出来。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已衍生为全球性危机问题,尽管人们在对于环境保护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深刻的认识,并且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但是由于自然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一些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资金与技术的限制,使得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导致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尖锐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回溯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人类对自然的消极适应阶段

在原始社会和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己经作为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主体呈现在自然面前,可是因缺乏强大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自然的开发和支配能力极其有限,不得不依赖自然界直接提供的食物和其他简单的生活资料为生,同时也无法抵御各种盲目自然力的肆虐。在此阶段,先民们还不可能有重大作为,仅在石器、取火、编织及种植、畜牧、冶金等方面有突破性的进展。因此,在早期人类文明下,人类把自然视为威力无穷的主宰,视为某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的化身,对大自然仅是表现为消极适应,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尽管在人类本性中具有无限扩张的潜力,但这种扩张欲受到具体条件的制约。

(二)人类对自然界能动的改造阶段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人类文明又出现了一个重大转折。在工业文明时期,新技术革命时期,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在开发、改造自然方面获取的成就,远远超过了过去一切时代的总和。人类从消极适应到能动改造这种态度的转变,这个时期开始强调人性,人们开始正视自身的力量,降低神性的力量;其次是科学方面的因素,以培根为代表的近代科学家继承了工业文明早期对人与自然形而上学的认识,即人与自然是异质的对立,自然是与人毫无相关、绝对对立的第三者,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并逐渐成为人类获取知识、改造自然的强大动力。

(三)由对抗趋向和谐发展阶段

在近现代时期,人类开始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根本的改变,在对抗中趋于缓和与和谐。1968年,意大利经济学家、企业家佩切伊发起组织了一个世界性的民间团体—罗马俱乐部,其宗旨是探讨世界经济的未来和人类的前途。罗马俱乐部根据人对自然破坏引发的某些预警信号,敏感地指出了自然界的异化倾向,引起世人关注。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人们逐步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不能过分突出人的主体地位,认为人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人是宇宙的主宰。也不能过分强调自然的客体地位,认为人就应该顺从自然。除了非此即彼之外,在许多情况下,应该承认亦此亦彼,即在保持自然界生态稳定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及困惑

(一)机械自然观对环境问题的影响

机械自然观是一种单纯用机械力学解释自然现象的观点。机械论自然观的形成的哲学基础为笛卡尔哲学。笛卡儿通常被认为是近代机械论哲学的奠基人,用彻底怀疑的方法,得出了他的著名论断:“我思故我在”。在他看来,“我思”比“我在”更确实,二者是独立分开根本不同的。②这样就开始了人对世界的分离性认识,造成了二元化的世界:即物质世界同人的精神世界分离、无机界和有机界分离、自然哲学同道德哲学分离、自然科学同人文科学分离。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和巨大成功又启发哲学家将其概念范畴和思想方法运用到哲学中,使机械论哲学很快发展和成熟,其对社会经济、人类生活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影响也日益加深。因机械论自然观将世界看作是一个巨大的机器,认为自然资源特别是天然的自然资源没有价值的观点导致了经济评价的失真,带来了对自然资源的滥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经历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后,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掠夺和破坏性生产,当代生态危机问题便凸现了。

(二)人类中心主义传统价值观的缺失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是一种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人类中心主义,或人类中心论,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的观点。它的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①作为西方传统价值观的人类中心主义有着悠久历史的演进过程,经历了原始人类中心主义、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三个不同形态。“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以人的价值标准作为评价万事万物的尺度,人类把人对自然的征服、索取和改造、统治看成是合理的。经过西方文艺复兴的运动,人的理性获得高度弘扬,人道思想以及随后在哲学和科学中树立起来的思维方式,使得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价值观的工业实践迅速发展起来,借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大刀阔斧的向自然界进军,对自然资源进行着肆无忌惮的掠夺,全球性生态危机也便因此出现了。

(三)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针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缺陷,以生态科学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和哲学的研究成果,生态中心主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现代工业文明的理论支柱——机械自然观进行了深入批判,唤起了人们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对生态文明的重视。马克思和恩格斯做出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并批判地吸收了前人哲学的基本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论自然观。

辩证唯物论自然观明确的阐述了人、自然、社会相统一的整体论思想,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唯物论自然观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承认自然界的独立性、本原性与系统性。马克思强调作为劳动的物质前提而出现的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而恩格斯认为唯物主义自然观不过是对自然界本来面目的朴素的了解,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第二,承认自然界存在着客观辩证法。恩格斯认为“在自然界里同样的辩证法的规律在无数错综复杂的变化中发生作用,”而我们应该“从自然界中找出这些规律并加以阐发”。

三、当今世界及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现状

(一)目前全球人与自然关系的现状

在人与自然作用的过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日益尖锐,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人类与其生活的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紧张,人与环境的问题已经扩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人类的生存面临着威胁,人类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全球性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一)人口数量激增

首先,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布的2006年任世界人口状况显示,2006年世界人口已经突破65亿,人口数量的剧增将意味着会消耗更多的自然资源,地球的生命承载力日趋下降。其次,人口问题体现在世界各地区分布严重不均上:目前的情况是,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人口较少;而发展中国家则人口极为密集,身负人口增加给经济和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再次,人口素质明显不平衡,发达国家的人口素质要高于发展中国家,人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也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但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这无疑会给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带来巨大的压力。

(二)资源过度开发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人类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进行着过度的开发和利用,使全球自然资源已趋于枯竭。当前摆在人类面前的严峻现实是:能源危机、水资源特别是淡水资源的危机、矿产资源危机及森林面积急剧减少、草场严重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食物短缺等等。

2005年由全球95个国家1360名科学家联合研究提出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人类活动已使地球上约三分之二的自然资源面临枯竭,人类的生存前景十分严峻。科学家指出这是对地球环境的一个“全面警告”。目前全球开发自然资源的方式不利于长期保护地球环境,如果不采取措施来改变目前滥采自然资源的方式,那么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会生活在一个很不安全的环境之中,强烈呼吁各国领导为子孙后代着想,在开发自然资源方面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环境逐步恶化

目前全球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己到了十分严峻的地步。工业发展、人口增加、森林砍伐等原因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等温室气体的含量上升,产生大气污染,造成气候变暖、冰山融化、臭氧层破坏、陆地和海洋生物受到污染、产生酸雨等。水资源也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土壤资源严重退化,全球森林危机,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同时也极大地威胁着地球上原本和谐的生态系统

(二)我国目前人与自然关系的突出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当前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严峻形势下,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然而我国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口问题突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大的国家,人口增长率也远高于其它国家,庞大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然而中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还不够高面对复杂的人口问题,应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人口政策与方案,用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是资源环境破坏。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且浪费严重。中国最大的比较优势是人口众多,最大的劣势是资源不足。由于长期沿用以追求增长速度、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人与自然环境直接的关系也达到了十分紧张的地步。

三是植被状况令人担忧。我国历史上曾是多林国家,可是由于人们不注意环境保护,对森林滥砍滥伐,加上近代史上的多年战乱,使我国在20世纪40年代成了世界上的少林国,森林资源锐减。植被覆盖率低的另一个表现是草场退化,我国84.4%的草地分布在西部地区,面积约3.31亿公顷,由于不合理的利用,草原的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草地退化面积不断扩大。在西北地区草场退化形成的沙漠逐渐扩展,尤其以甘肃省民勤县为典型,荒漠化日益严重,导致沙尘暴频繁发生。

四是自然灾害严重。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涝灾害、干旱、地面沉降、海岸线退化,病虫害、酸雨等多数自然灾害是自然环境恶化的直接结果。

四、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

(一)转变观念,树立生态自然观

当今,要合理审视、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管理,转变人是自然的主人,统帅的观点,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生态文明的生态自然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所谓生态自然观就是指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

(二)树立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

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这种公平和共享的道德,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因此应树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生态文明之路,人与自然和谐的新的生态价值观。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价值需求,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一种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

(三)发展绿色科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通过发展绿色科技,不断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第

一、

二、三产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绿色化”、“循环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应大力开发绿色科技,并着力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高清海.社会发展哲学——中国现代化的理性思考[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 王雨辰.生态批判与绿色乌托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孟宪忠.生态市场经济[J].社会科学战线,2001,(3):68-72。

[4] 李艳丽,王志平.以绿色科技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1):71-72。

上一篇:知识竞赛分工流程表下一篇:中秋员工家属慰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