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清平乐村居范文

2022-06-11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清平乐村居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教案清平乐村居范文

清平乐 村居 教案

清平乐 村居

【目标预设】

1.了解词的特点,比较与诗的不同之处;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朗读、联想,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能说出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写下来。

4.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词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对所有的人民都能生活安定、安居乐业的向往。

【重点、难点】通过朗读、联想,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达到熟读成诵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话题引入,感知词的特点。

1.看老师写课题:板书“村居”。齐读。还记得我们三年级学过的这首诗吗?

指名背

集体背。

PPT1【出示诗歌。】( 同学们学得很好,这是一首多么精彩的古诗呀,短短28个字,就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充满生机与童趣的农村生活画面。)

2.今天我们将再学习一首题名也叫《村居》的课文,PPT2【出示词。】不过它不是诗,而是词(板书),一首宋词,它与唐诗、元曲一样,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结晶。

⑴PPT3【出示诗、词。】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词和诗的题目有什么不一样?

词的题目有两部分组成,前面的是词牌名(它表示词的曲调。古人写词,还要配上相关的曲子进行歌唱,这个“清贫乐”就是词的曲调。所以,这个字读yùe,齐读。板:词牌名。像这些(出示:菩萨蛮、念奴娇、如梦令、摸鱼儿、水龙吟、满江红等)都是词牌名。后面的村居才是真正的题目。

(2) 再看看,词和诗还有什么不一样?

① 每行字数不一样,也叫长短句。

② 分成了两段,不叫段,叫阙,上面一部分叫上阙,下面的叫下阙。

二、指导朗读,初步感知。

过渡:那词人辛弃疾笔下的村居生活又是怎样的呢?谁来“字正腔圆”地读一读这首词。所谓“字正”,就是要读准字音;“腔圆”,就是发音要圆润、洪亮。 PPT4出示词句。

1、“翁媪”读得特别好,翁是后鼻音,来带领大家一起读一下。

最后一句,你能再读给大家听吗?有一个问题,那个剥是读(bao)还是读(bo)?我们一起来想一想,把花生的壳去掉叫——剥(bao)花生?把香蕉的皮去掉叫——剥(bao)香蕉?那剥的意思就是——把事物的外壳去掉。那么课文当中是把“莲蓬”的外壳去掉,就叫——剥(bao) 莲蓬。对了,剥(bao)这个字单独表示这个动作意思的时候,都读剥(bao),记住它。

2、光把音读准了,还不行,还要读出节奏来,读出韵味儿来。PTT5(出示节奏)大家留意了,两片之间有一段空白,这是告诉我们在读到这里的时候,要停顿一下再往下读。

3、真是读得一遍比一遍好。之前我们知道,词是有曲调,是配有音乐唱出来的。我们也来给它配上音乐读一读,好不好?(播放音乐)

老师从你们的脸上看出来了,你已经被那美妙的音乐和清新的文字给吸引住了,来我们一起伴着音乐美美地再读一读。

三、紧扣词句,想象画面。

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读了这么多遍,正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PPT6出示:读了这首词,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看到一幅就说一幅。

▲茅檐低小

这是怎样的房屋?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不够低,不够夸张,这茅檐那个低呀,那个小呀……再试试看。

▲溪上青青草。

这草是怎样的青?是“草色遥看近却无”那样的吗?

把你看到的画面读出来。

读得稍快了点,看来这儿的小草吸引不了你,所以来到这你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就走了。你看,多么碧绿的草啊,多么富有生命的颜色啊,走到这老师忍不住要停下来好好欣赏一番,慢慢地瞧啊,瞧啊,真是——

▲白发谁家翁媪?

你从哪个词知道有一对老年夫妇的?

“翁”指谁?“媪”呢?“翁媪”就是指?

你瞧他们在干什么呢?吴音是什么意思,猜猜看。(镇江人讲镇江话,上海人讲上海话。吴音就是中国吴地的方言,以苏州话为代表,流传于苏州、无锡、常州、上海等地区。在这首词里指江西上饶地区的吴方言。)

▲大儿锄豆溪东

“锄豆”是什么意思呢?

想象一下大儿在怎样的劳动呢?

看到这样的画面,你能用一个词来夸夸大儿吗?

你能用一句带“!”的句子夸夸大儿吗?

你能改写《锄禾》这首诗来夸夸大儿吗?

小结: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大儿的辛勤劳作下,他们的豆苗一定会茁壮成长

▲中儿正织鸡笼。

1、想一想中儿在怎样的织鸡笼呢?(神态 动作)

2、你们猜一猜中儿织鸡笼有什么打算呢?

3、老大正在田里辛勤地劳作着,老二也不闲着,帮着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么懂事的二儿啊!

小结:词中不仅向我们介绍了勤劳能干的大儿,力所能及的中儿,还向我们介绍了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看到这满池的荷花,我们一定会想到这样一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多美的景色啊!再仔细瞧瞧,溪边还有一个孩童呢!他在干什么?小儿是什么样的姿势呢?这句话哪个字最能体现小儿子的无赖?无赖:借助生活经验来解决:无赖是什么意思呢?(不讲道理,不听话……有贬义之意)那一个无赖的孩子怎么会说最喜呢这不是很矛盾吗?那你觉得在这里“无赖”是什么意思呢?(顽皮,调皮)在生活中其实我们的父母也经常会用这样看似批评的话表达对我们的疼爱之情,你能想起来吗?(读出无赖)

“卧”还能换什么词?带到词中读一读感觉怎么样?换成这些就没有那韵味了。

3、“卧”呢有许多姿势,有侧卧、仰卧、俯卧,不管怎样,肯定是小儿最舒服的姿势,你们再看他的小脚丫,在干什么?一起来做一做,送他一个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4、再看小儿的表情。他一动不动,静静的,眼睛正紧紧地盯着手中的莲蓬,用稚嫩的小手剥着莲蓬,他剥的多认真啊!你能送他一个词吗?(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目不转睛、心无旁骛……)书中用了一个词,是什么?这一动一静的巨大反差都出自与“卧”。一个卧字勾画出了多美的图,真是“动如脱兔,静如处子”。

齐读“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四、推敲“醉”字,走进意境

1、吟着吟着就产生了感慨,给这幅画送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

2、所有的景物汇成了诗中的一个字,是哪个?(醉)读!PPT7出示:醉里吴音相媚好,真应了那句话,“沉醉不知归路”。让我们走进这画中,先听听翁和媪再用吴音交谈什么呢?

3、说话训练:

出示PPT8: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由“媚”字展开教学,媚字左边是女右边是一个眉,好象是说年轻女子的眉毛,美吗,好吗?那课文中谁会说谁好呢?(翁说媪)是吗?PPT9引出:“相”——互相?指名解释:互相夸奖对方的好。他们会怎样夸奖对方呢? (设置情境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在一个低小的茅屋前有一条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正亲热的坐在一起,正说着些什么?你听……

4、多么相亲相爱的老公公、老婆婆啊,你想到哪个词?“白头偕老”这让老师想到了一首歌:我知道那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坐着摇椅慢慢聊。也许他们什么也没有说,就这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尽管不说却心里明白。用我们文中的词来形容,这就是(相媚好)

5、“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他们醉了,还有什么让他们醉了?说话训练,出示10出示: 读着“……”,我仿佛听到翁媪夸赞…说:“……”。

6、醉啊!!看来老年夫妻的喜爱是说不完也道不尽的,是不是?那么他们有这么多的喜,为什么这家人偏偏“最喜小儿无赖”呢?其实这还有谁最喜啊?

7、大声地说。还有作者,作者辛弃疾为什么也“最喜小儿无赖”呢?我们联系辛弃疾的生活背景来看一看。看屏幕。小声的自己读一读,快!(PPT11出示: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生活在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从小目睹了在金兵铁蹄下,百姓生活的血泪艰辛,饱尝了亡国之恨,从小就立志平定中原,收复河山,他一生都为收复失地积极准备,主张北伐抗金,可惜受到反对派的排斥,得不到朝庭重用,一生都未能实现抱负。晚年隐居在江西信州(今天的江西上饶地区),在这期间他写了许多恬静安逸的田园的诗词,我们今天学的这首词就是哪时候写的。)

8、谁想到了,诗人辛弃疾为什么也“最喜小儿无赖”呢?

9、经不住,辛弃疾想走上前来问问翁媪,……我就是诗人,你们是翁媪。老大爷,一家人住在这么低小的茅屋,风一吹,茅草就会刮走,冬天更冷,日子一定过的不容易,为什么还这么眉开眼笑这么陶醉?

PPT12出示:老大娘,大儿、中儿劳作很辛苦,也没有很高的收入,为什么你们这么眉开眼笑这么陶醉呢?(生说)

10、老两口醉了,醉在这恬静的风景里,醉在儿子的勤劳里,醉在子女满堂多子多福,醉在小儿子的天真活泼里,更醉在一家人平安、和睦的生活中。 这就是“安居乐业”。

PPT13出示诗词(配乐读)

五、拓展“醉”字,走进辛弃疾

1、看到这一家幸福安宁的生活,其乐融融的场景,作者辛弃疾也被深深陶醉了。

2、我们再回头看看这段资料,师配乐朗读

《破阵子》(出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生齐读)

(醉意中把灯拨亮抽出宝剑细看,一梦醒来营房里号角响成一片。宫兵们都分到了将军奖给部下的烧肉,各种乐器齐把边疆 的歌曲演奏。秋高马肥的季节,战场正在阅兵。烈马奔驰好似的卢马一样飞快,箭发弦动响声如同劈雷一般。替君主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争取生前死后都留下为国立功的勋名。可惜的是而今我已白发斑斑不能报效朝廷。)

你从这首词中能体会出什么?

3、《破阵子》里面也有一个“醉”,和《清平乐 村居》中的“醉”是一样的吗?(配乐 背诵村居)

(此醉非彼醉,《清平乐 村居》中的“醉”是一种陶醉,而《破阵子》中的“醉”是一种借酒消愁的“醉”)

4、这么胸怀大志,忧国忧民的他怎么会陶醉在这里呢?难道他忘了家仇国恨,忘了自己的理想抱负了吗?

5、辛弃疾这个死前还喊“杀贼” 的爱国词人,一生想的就是抗战、爱国,由于遭人陷害,被贬回上饶老家,看似安居的他心中其实无时不刻不在关心祖国的安危。目睹了在战乱年代百姓的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他多么希望所有的人能够像翁媪那样“相媚好”,像小儿那样无忧无虑,像大儿、中儿那样舒心地劳动,过上这安宁幸福的生活。

6、是呀,此词不仅再现了农村人家生活的场景,还寄托了词人的爱国情怀。此时此刻,你就是画中的人,你就是辛弃疾,让我们在音乐的旋律中再读这首词,并试着背下来。

7、词是可以唱的,大家想不想听?播放 再齐唱!

六、小练笔

把这首诗描绘的情景写一些。

第二篇:教案清平乐村居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 村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对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初步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词的意境,初步体会词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田园生活的纯朴和情趣。 难点:体会词的意境。 教法与学法 教法:读议法 学法:自悟法与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文字、音乐)

学生准备:了解辛弃疾的有关资料,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 课件播放音乐《清平乐 村居》导入。 师:听了这首优美的歌,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这与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有关,读课题。

二、新授内容

1、齐读题目。

我听着有人读yue有人读le你认为读什么?

2、讲词牌,中间停顿一下读,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诗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句子字数不一样,分上片和下片。

3、齐读词。

(1)校正“翁媪”的读音,

意思:就是我们指的老爷爷,奶奶就是“媪”。 再读这个词,带在句子里再读。

(2)校正 “相媚好” 、“莲蓬”的读音。

师:正常中读第二个读轻声,但是在古诗中为了押韵,第二个还是读第二声。

(3)出示剥,讨论应该读哪个音?

师:老师分析、教读两遍,放到句子里读。再指名读一遍。 师:注意这次又没有什么读的不正确的地方,还要注意停顿 生再读一遍,放慢速度。

(4)注意无赖一词,老师教读两遍。 自由读,齐读。

4、理解词意思。 (1)读这首词,看看你能想象出什么画面? 生:我的脑中浮现出了两个老人在茅房底下聊天……

生:我看到了有一所小小的茅草房,这个茅草房紧靠着小溪,溪边长满了青草。

师: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村居图 。

(2)第一段,茅檐低小,……这段小茅草屋在长满青草的溪边,非常优美。 生读。

(3)第二段,醉里吴音相媚好……这句话中,感受他们非常幸福,天下非常太平。 解释吴音

师:相媚好是什么意思?

吴音相媚好,就是用方言亲热地交流

师:他们究竟在亲热地交流什么呢,会怎样取笑对方呢? 老头子……老婆子……啊的 读出这句话 齐读

师:再想一想,他们还会想什么呢?

师:说到了小儿子,来读读这句话,看有没有什么要说的? 生:他躺着剥 出示图片,仔细看

师:这就是俯卧,他还能怎么剥 生:还可以仰卧

师:正如你说的,想怎么卧就怎么卧。

生:我要是他的话,我会翻过来翻过去,想干活不干活,干活还是不干活?

(多么可爱的孩子! ) (4)无赖是什么意思?

无赖原指不讲理的人,在这里指顽皮,“最喜”看出,这是夫妻俩最喜欢的儿子

师:还有谁喜欢这个可爱顽皮的小儿子?

师:孩子们,其实像无赖,表达了词人对小儿的喜爱,这是爱称啊,在生活中,爸妈也会指着我们的鼻子说,你这个小调皮、小捣蛋…… 齐读。

师:这样的画面让人沉醉在温馨快乐之中、幸福之中,所以辛弃疾也看到了这一幕,不禁感叹道:醉里吴音相媚好……构成了一幅完美的村居图啊。

5、这副村居图,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感觉?

一家人生活得很美好和温馨的感觉、和睦、恩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把这首词读出来。 齐读。

6、假如你来到这村居前,看到这种场面,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师:孩子们你们所说的汇集成一个字,醉。 板书醉

三、情感升华。

词人辛弃疾生活在战火连天的金国,一直没得到朝廷的中用,他看到这么温馨的场面,他会说什么呢?

唉,外面也像这里一样温馨美好,该有多好啊!

四、总结。

心中有情,眼中才有景,所以词人眼中辛弃疾才有这样诗情画意的场景,辛弃疾笔下的温馨、美好,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追求,希望这种温馨的画面、生活一直延续下去!。

五、板书设计:

清平乐 • 村居

第三篇:《清平乐村居》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联想,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一、导入:

你觉得我们该怎么学习一首词?→预设:读正确,翻译、读出意境、了解背景

二、读词。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辛弃疾的一首词,谁来读课题?为什么不读lè?(1清平乐是词牌名2古代乐曲名)

2.再读课题,从“村居”感受到什么?有了自己的感受,这个词就有了形象,有了画面,有了生命......齐读课题。读出自己的感觉。

3.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读的时候,你觉得有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根据学情聚焦生字新词)

(1)翁媪(wēng

ǎo)

意思:老年夫妇

(2)剥bāo:用手去皮,剥香蕉、剥花生、剥橘子。

苹果:削xiāo,用器具去皮。两个字连读:剥削,bōxuē,白白地占有别人的东西。)

二、想画面。

.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呢?再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自由交流)

(1)茅草房子放在我们城市的大街上合适吗?放在什么环境合适?→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美)

(2)教师引读:作者走到乡村,远远的看,看到了什么。(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作者走近一看,看到了——(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2.作者环顾四周,看到了——(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三、提问理解。

.在理解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些词语或句子需要提出来讨论一下?

(1)醉里吴音相媚好:

①媚,出示文字媚,喜欢;相媚,相互喜欢;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谁?(年轻夫妇、男女朋友)在文中形容谁?他们在干什么?(交流)

相媚好:

像这样喝着小酒,说着家常,唱着小曲,过着小日子,就是——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②吴音:诗人写到的地方(江西上饶)古代属于吴国,吴语软柔。辛弃疾是山东人,觉得吴地的方言非常好听,就觉得——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我们还可想象辛弃疾喝了点酒,路过这样一个村居,村居前有一对不知是谁家的老夫妇,用吴地方言说着家常,这就是——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2)最后一句,无赖

齐读: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①很多人微笑着读这句话?为什么这个表情?体会“无赖”

②卧:趴,这是个什么样的孩子?(顽皮,可爱)

四、寻找词眼。

.理解之后,再读课文。(指名读,配乐齐读)②配乐朗读。

2.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自由说)诗情画意,令人向往.......

3.词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词人和你们所说的感情?

①小组讨论

②教师点评

醉点评:

这里的“醉”仅仅指的是醉酒吗?

这里的“醉”还指词中老夫妇俩“沉醉”了。

体会得真好!老两口陶醉在和睦、和美、和谐的村居中。课文中还有谁在醉?

作者辛弃疾!

(点播“诗词教学必须抓住“诗眼”,补充“诗眼”“文眼”„)点拨:词眼、诗眼、文眼

五、体会情感。

.通过读书,我们看到一个村居老人辛弃疾。其实,每个诗人都有自己常用的几个字。

2.补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你看到了怎样的辛弃疾?(爱国,英勇,无奈)

教师过渡:辛弃疾梦里的战场再也回不去了,他只能把自己的心寄托在那安静和谐的村居里。

3.回到“清平乐”,配乐朗读。

教师总结:清平乐村居这个声音从九百多年前的南宋传来,这个声音还将继续传诵下去......

第四篇:课文《清平乐 村居》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借助朗读、想象、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重点难点:

图文结合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农村,农村生活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2、农村生活有着许许多多的优点,在8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物质条件比现在差得多,那时候没有现在的水泥、柏油公路,没有车辆,交通落后,农村成了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当时社会动荡,连年战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目睹着这一切,他渴望见到农村平静、安宁、幸福的生活。今天,他来到了农村,终于找到了他向往的地方。

投影清贫乐·村居图

3、图上是怎样的景象,你能按一定的顺序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对照画面学生练说)

4、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你准备用什么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呢?诗人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清贫乐?村居。配乐朗读。

二、初学诗意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正音)

3、集体交流检查,指名同学读文、点评。(指正读音bāo剥)

4、男女生赛读,齐读。

5、再读课文,对照图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

6、交流收获:(注意学生多元理解)

茅檐低小草最喜小

大儿锄豆二儿

7、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翁媪老年妇女

卧剥伏在地上剥东西

吴音吴地方言

8、对照插图说说整首诗意。

9、指名学生试说,集体练说。

10、再对照诗意再现画面,说说你眼前呈现出了哪些画面。

三、分块品读

1、教师引导过渡,出示清贫乐?村居分解图。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场面来理解、想象、解说。

3、学生自由选择准备。(想象要丰富)

4、集体交流。(体会与指导读书相结合)

(1)小儿卧剥莲蓬。我似乎看到了、听到了

(2)大儿锄豆溪东。

(3)二儿正织鸡笼二儿会怎样想

(4)醉里吴相媚好,翁媪

这一对老人会聊些什么?(大儿、二儿、小儿以后的生活)

指名读这二句话,想象这是一幅什么景象。

四、延伸:

1、如果我们继续往里走,还会见到什么画面?

2、同桌互说交流。

3、指名说。

4、辛弃疾看到这样的景象,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5、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五、再读课文,品味情感,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小结、作业

选择刚才你选择的画面,把你想写的话写下来。

第五篇:清平乐村居教案

清平乐 村居

一、导入新课,理解课题。

1.师: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历来被称为“诗词国度”。老师知道你们已经积累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好诗,谁愿意给大家来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

2.师:同学们积累得真多,背诵得趣味盎然;唐诗、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板书:词)。

3、齐读课题,正音“乐”

师:读了课题,你发现了什么?

“清平乐”是词牌,后面的“村居”才是词的题目。 师:你懂得真多!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曾经学过卜算子 咏梅)(可能有同学还知道“醉花阴”“浣溪沙”“虞美人”也是词牌)

师:词牌与词题中间要空一格 读时也要有停顿。(再读课题)

师:题目村居你是怎么理解的 (乡村生活,居住在农村院落,农村的家庭,农村的居民,农村的住处,乡村人家)

师:那这首词向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乡村生活呢,我们来听听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播放录音朗读欣赏. 2师:你们发现了吗?这首词和我们以前学的诗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诗只有一段,而词有上下两段呢!教师导:上下片,上下阕

我发现诗中每句话的字数都是相同的,要么五字,要么七字;而这首词的每句话字数不同,有多有少。 教师导:所以词也称作“长短句”。

师:词虽然不像古诗那样整齐划一;但读来却另有一番丰富多变、节奏明快之感呢。想自己试一试吗? 那就打开书本,大声自由地朗读,注意把字音读准,读流利,可以多读几遍。

3师:现在谁愿意自告奋勇,大声地读一读上阕。 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听他能否把字都读正确。 正音:相媚好 翁媪(齐读) 师:谁还愿意来读读?

4、师:上阙我们读正确了,那谁来读读下阕呢 正音:剥 多音字 莲蓬(后鼻音)

1 师:短短的几分钟,同学们就读得字正腔圆,真了不起。就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词正确地读一遍。(齐读)

三、再读词句,理解感悟。

1师:.一首优秀的词,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而且词的内容也引人入胜。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词中,边读边想,可以借助课文中的插图理解,感受词人所描绘的景色。不懂的地方作好记号。

2、师:同学们自学得很认真,你可以把你读懂的和同桌交流交流。交流的时候要注意倾听。

3师:大家交流得很热烈,那就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吧。谁先来说?

(一)、交流下阙

①大儿锄豆溪东 理解:锄豆。联系“锄禾”

②中儿正织鸡笼 理解:织

③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无赖:这个词最有意思。平时说的“无赖”是什么意思?它和我们平时说的意思相同吗?究竟是什么?调皮可爱。

师:除了“无赖”这个词,还可以从那个词刊出小儿的调皮、可爱。“喜”字上体会到。

4、师:谁来读读这两行,读出小儿的调皮、可爱。 师:你的朗读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小儿在溪边剥吃莲蓬的样子,你看到他是怎么吃的吗?

我仿佛看到小溪边,一个顽皮的小孩正趴在地上,专心致志地剥莲蓬呢。 调皮可爱的小儿子正趴在池塘边,剥开莲蓬吃莲子,不时啧啧地咂着小嘴。 他翘起两条小腿,摇头晃脑的,边剥边随手把壳往上一扔。 师:这几个同学通过他们的想象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充满情趣的画面,这是学习词的好方法。(板书:想象 悟境)

5、师:让我们充分发挥想象,好好地把下阙读一读(齐读)

(二)交流下阙

师:你还读懂了什么?

①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茅檐:茅草屋。 低小:低矮,狭小(结合插图) 师:这些熟悉的景象充满生机盎然,谁来读读?

(指读)师:让我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画面呢。

我仿佛看到清清的小溪流向远方,河塘里面荷花竞相开放。(你很会想象,学词就应该这样来学)

我仿佛看到岸上长满了碧绿的青草,还闻到了泥土的芬芳。(青青的草地,淡淡的芳香真是一幅秀丽的图画)

2 一条小溪在青翠的小草间蜿蜒而过,溪水淙淙流着,好象唱歌给出溪边的小草听。 ②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吴音:吴地的方言。吴侬软语。 翁媪:从图中看出, “翁”就是指年老的男子。媪:指的是年老的妇女,从“白发”这个词说明是老人。翁媪就是一对老年夫妇。

师:那从图上看出这老两口在干什么呢

老两口非常亲热,头靠着头,在说悄悄话呢! 老两口面色红润,老婆婆还有些害羞呢,他们亲热地头靠着头,在说悄悄话呢!

师:走近了,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呢?

老公公说:“老太婆啊,今天我喝多了!高兴啊,你看豆子眼见一天天大起来,到秋天我们就要准备大袋子喽!”

老婆婆说:“老头子,我也开心,我们就喝个痛快„„你看我们的孩子多懂事啊,他们在辛勤地忙着农活,我俩可以安享晚年了。我们的小儿子真是让人喜爱。”

师:说得真好,把老两口的神态表情活灵活现地表达出来,给人美好的感受。这就是‘相媚好’的意思 师:你还读懂了什么?

醉:喝了点米酒,老两口有一点微醉。

追问:只是喝了点酒而醉吗?还为什么而醉?(板书:醉)

这样美好的环境,这样闲适的生活,让老人自得其乐,陶醉满足,虽然他们喝了点儿米酒,但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为什么而醉?

两位老人醉的是他们的日子虽然清苦,但是非常幸福,非常安宁。

我说老两口是被周围清新优美的环境陶醉了。

2、师:是啊,一家人其乐融融,醉在这乡村清新优美的景色(板书:清新优美) 让我们也陶醉其中吧。(齐读)

3、师:陶醉的仅仅是老两口吗?还有谁?(词人也陶醉了)为什么? 师导:当时词人是一种怎样的处境?(可以让学生说):

生:辛弃疾是一位爱国诗人,一直主张抗击金兵,可是遭到朝廷的排挤而贬职,当时隐居在江西上饶,心中有些伤感,也有些担忧。 师:是啊!诗人他忧国忧民,满腔报国热忱,却怀才不遇,被贬江西。看到眼前这对与世无争的老夫妇,听到他们的聊天,更加渴望这样的生活。词人向往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生活呢?

宁静、祥和,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自在的生活。

4、师:是啊,词人辛弃疾向往的就是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板书:悠闲自在)

师:让我们醉在向往中,最再词中。(齐读)

六、写:(机动)

1师:这样的景、这样的人,让人陶醉。再读读词,联系插图,加上想象,把最打动你的景或最喜欢的人用几句话写下来。我相信大家不比辛弃疾逊色。(写后交流)

七、配乐吟诵

师:词和诗不一样,可以配乐吟诵。让我们和着音乐来吟诵这首词。(齐读) 师:你们的朗读悠远而绵长,真好,乡村的美景仿佛历历在目,让我们再来吟诵这首词,能背就更好了。

七、拓展:

师:辛弃疾一生写过不少词,老师再介绍一首他写的“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范读)

师:同样的青山绿水,不同的情怀抱负。同学们有兴趣的话,课后还可以找找他的词来品读品读。

八、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清平乐 村居”。

2、抄写课后词语。

3、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或者请你想象一个局部场景,把它写下来。 板书: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词

清新优美 想象

悠闲自在 悟境

太阳快落山了,晚风习习,大儿子阿虎还干劲十足呢!你看。田间的杂草在他锋利的锄刀下乖乖投降了。豆苗呢,在淡红的晚霞下跳起舞,好象在感谢阿虎。阿虎笑了,汗珠一滴一滴落进泥土„„

在一个幽静的小村落里,有着一户人家,他们居住在一个矮小的茅屋里。一对白发夫妻坐在门口闲聊,老爷爷微微醉了,东倒西晃,不时要老伴儿扶着。“老婆子,如„„如今我们生活美满„„哪!”“是啊,我们白头偕老,又有三子为伴,真是赛过活神仙哪!”

篱笆后边,有一片翠绿的竹林。芭蕉叶影投在了篱笆上。一亩见方的豆田上,大儿子正辛劳地锄苗,汗滴禾下土。二儿子心灵手巧,正用薄竹片专心致志地编织精致的鸡笼。庭院上种植了一棵老枣树,苍劲有力,垂挂在枝杈上的绿叶丛中,

4 长着令人垂涎欲滴的红枣。树阴下,调皮可爱的小儿子正趴在池塘边,剥开莲蓬吃莲子,不时咂着小嘴。池塘上泛着绿意,溪中流水淙淙。硕大的荷叶衬映着水上芙蓉——荷花,泛着淡淡的红晕。

多么令人向往的乡村世界啊!

在幽静、清新的小村子里,居住着一户人家,是那么温馨、和睦。他们的房屋十分小,茅屋门口,一对老夫妇,带着醉意,操着吴音在闲聊呢!他们是那么融洽,那么亲热,感情可好哩!门前,有一棵枣树,树干苍劲有力。枝繁叶茂;隐隐约约,还可以从油亮的绿叶中发现几颗红枣正在随风摇晃呢。屋后,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叶片青翠欲滴。一旁的几棵芭蕉,充满活力。再放眼望去,一大片豆地映入眼帘,老夫妇的大儿子正在锄草。二儿子呢?正坐在空地上用竹条编织鸡笼。最顽皮的小儿子伏在地上,天真地玩弄着莲蓬。小儿子的前面,是一个荷花塘,巨大的莲叶生机勃勃,一阵风吹过,绿叶摇摆着。唱着歌曲,连亭亭玉立的白里透红的莲花也随之翩翩起舞。

多么朴素的一家呀!

夏天的乡村,草木丰茂。一条小溪在青翠的小草间蜿蜒而过,溪水淙淙流着,好象唱歌给出溪边的小草听。溪边有一座茅屋,屋檐低低的,

上一篇:化学与生物工程范文下一篇:九不准学习记录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