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乡村”命题

2022-09-10

十九大报告中, “乡村振兴”首次作为战略提出, 又因为今年的“一号文件”引发更多关注。其实, 细数习近平的成长经历和执政思想, 可以找到他关注“乡村”命题的既往脉络, 这整个构成了他的乡土“情结”。“乡村”命题成为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源自何处?

(一) 两种使命感的天然交织:党员本色和家国情怀

红色革命家庭出生的习近平, 父母都是一生追随共产党、追求真理的革命者。父亲习仲勋曾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 他历经革命, 无论身居高位还是身处逆境, 无论是在老区还是在特区, 信仰坚定不移, 革命风骨不改。习近平的母亲齐心同样也是转战南北, 一心向党、矢志不渝。[1]父母的奋斗经历, 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影响极其深远。这种“红色基因”, 已经成为总书记与生俱来的信仰根基。在成长过程中, 他又响应了时代号召, 上山下乡, 于乡野之中所见所闻都是实实在在的群众疾苦。他对农村情况了解得真实深刻, 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思索中国发展的出路。为劳苦大众谋利益的坚定信仰, 让他成长为一个纯粹的马克思主义者。承载了厚重历史文化的黄土高原, 也孕育了青年习近平敦厚品质和家国情怀。他钟情华夏的历史文化, 对国家、人民、民族的命运负有毅然的担当。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士大夫”精神气质。这两种使命感在他身上交织, 使他始终关注百姓疾苦, 关注到中国社会发展最深的向度。

(二) 乡土中国:引发关注的宏大底色

执政中国, “乡土”本身也是回避不了的命题。正如费孝通所描述的那样, 对于传统乡土社会的认识与分析是解读和把握中国农村社会历史发展的关键, 是理解中国社会的前提。“禹、稷躬耕而有天下”, 中国人天生有乡土情结。土地提供了衣食居所, “人们因土地形成联系, 对宗族达成高度的情感认同, 对乡土习尚礼俗进行沿袭。”[2]最后形成“一种独尚伦理的内倾的文化气质。”[3]中国人格外钟情故土。这种热爱生生植根于他们的血液里。按汪涌豪教授的说法, 中国人的故土情怀, 已经不止于对家人乡土和母国的思念, 更是对广义的历史和文化的眷恋。保护乡愁, 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保护我们独有的意识形态, 保护我们赖以生生不息延续的根脉。“要让大家看得见山, 望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这正是总书记心底的情怀。

(三) 忧心乡村文明凋零:振兴势在必行

全球的城市化进程以来, 世界各地村庄和农场逐步衰落。中国用3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 城镇化率早已突破50%。城市化急剧变迁中, 城市发展从农村抽取了大量的人力和资本, 宁静的乡村生机不再。近十年的城镇化进程中, 百万个自然村悄然消亡。这其中有很多是承载中国农耕文化的古村落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余下的自然村成了“空壳村”, 青壮年投奔城市, 只剩下零星的老弱病残据此留守。2017年岁末,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更明确的描绘出总书记的农村治理框架。尤其是明确了两大政策:一是延长土地承包年限, 让想流转的农户和农业大户都吃了定心丸, 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是政府要把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乡村振兴, 就是要振兴一个跟城市社会同样繁荣的乡村文明。充分发掘农民物质和精神需求, 传统农业功能扩大升级, 全面实现乡村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结构转型。“到2020年, 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 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 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 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 乡村全面振兴,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是振兴乡村明确的阶段性目标任务。总书记说, 农村稳则天下安, 农业兴则基础牢, 农民富则国家盛。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到一号文件的详实解读, 这张蓝图愈加清晰。

(四) 延续而非改造:乡村建设的理想途径

为延续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总书记尽力保留具有浓厚人文气息的乡土人情。他构想中的乡村, 不是一个贪大求洋的产物。他要建设一个具备人文气质、生态宜居的中国乡村, “让农村更像农村”。

习近平对于如何建设他理想中的乡村有许多经典表述。有“三农”发展的思想:“中国要强, 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 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 农民必须富”。有对于农民致富的殷切期盼:“小康不小康, 关键看老乡”。有对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指导:“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 不能大拆大建, 特别是要保护好古村落。”有对于乡村文明的解读:“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 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 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还有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金山银山, 不如绿水青山。”总的说来, 总书记的思想脉络是始终清晰的, 强调生态环境保护, 保留农村的风貌, 体现乡土味道, 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村。不能大拆大建, 搞城镇化、同质化, 最后落得让群众情无所依。乡村振兴是一个综合性概念, 包括乡村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振兴。总书记要求, 美丽乡村建设还必须下大力气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在农村广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文化。为人民保留一份浓厚的“乡愁”, 坚决不能让人们无“乡”可归, 要为群众筑起一条回乡之路。

二、去往何方?

(一) “产业兴旺”到“生活富裕”:增强治下农民获得感的朴实目标

总书记认为, 中国农村的形势, 决不能依靠单纯的城镇化兴起泡沫式的繁荣, 必须全面振兴, 真真切切把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摆在首位。这项工作难度巨大, 但他有锐意改革的勇气和智慧。“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 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习总书记全面布局乡村振兴的总目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在此之前三年, 他聚力干了一件大事:全国范围内的脱贫攻坚。一时间无数机关干部从办公室走出来, 到田间地头, 去重新认识中国最广袤的土地, 最基层的人民;去山乡之间进行建设, 去贡献他们的力量。因为干部直接联挂贫困户, 政府和百姓的隔阂消失了, 联系更加紧密。还有一些领导干部, 下派成为帮扶村“第一书记”, 常驻乡村指导发展。从过去走马观花式的调研到长时间身处其中, 直面乡村的贫瘠、落后、甚至矛盾, 他们加深了认识, 贡献了力量, 为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扫除积弊, 重塑新风。几年过去, 华夏大地的农村面貌为之一新, 风气为之一振。

全面小康的道路上, 一个也不能掉队。这就是总书记朴素又豁达的乡村发展观念。他要求贫困群众要达到不愁吃、不愁穿, 教育、医疗、居所都能有保障的总体目标——这些朴实的话语没有一句套话, 全部作为脱贫攻坚的目标纲领, 写入了文件。脱贫攻坚政策执行一段时间以来, 取得了许多重大的阶段性成果, 人民取得了最大的实惠, 拥有了真切的获得感。

(二) “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重塑乡风的治理手段

中国乡土社会下生活的邻里乡亲, 世代和睦相处, 守望相助, 宗族的自治和乡贤的德治相结合, 维系着一方乡土的和谐稳定。“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手段从桐乡试点推广开来, 作为经验写入十九大报告。自治为先, 这是基层民主自治的必然要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浪潮以来, 政府分权管理理论为大包大揽的传统政府管理打开了新思路。强化基层自治既是为政府减负, 也是为基层民主建设增添力量。

家风建设是近两年的新提法, 但重视家风教育古已有之。2015年习近平在春节团拜会讲话时谈到:“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 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 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家, 是社会的细胞, 细胞健康机体才有活力。中国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 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 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此三者逐步递进, 成全一个君子必备的素质。

说到“德治”, 不得不提近年大火的一词——“乡贤”。对此支持者说有利基层治理;反对者则忧心会导致基层家族垄断等现象的产生, 是法治的退化, 是封建制度的新变种。

不管“乡贤”最终如何定义, 新的社会阶层已经出现并且有强烈参与政治意愿都是不争的事实。与其将其妖魔化, 不如在改革容错机制的框架下进行一些探索和尝试, 试点探索将他们放置于某种地位, 给予某种程度的政治待遇, 这倒也不是一件坏事。然而学者的担忧也不无道理。近几年, 曝光的大量“村霸”现象正是“村贤”们政治地位跃升带来的负面效应。随着作风建设深化和监察委成立, 党政干部得到了全方位监督。但“村贤”们由谁来约束?总书记大力倡导“家风”建设, 意在将这些由新产生的阶层代表约束在道德的规矩框架之下, 逐渐摸索出“乡贤”的进入和退出机制。也就是说, 不管是自治还是德治, 都只是治理手段。它们用以强化榜样力量, 创新工作机制, 化解基层矛盾, 使乡风更加文明。但无论何种手段, 都必须在法治的框架下, 由党领导, 基层治理才能实施有效, 乡村振兴才能全面完成。

摘要:十九大报告中, “乡村振兴”首次作为战略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关注“乡村”, 他的“乡村振兴”意图是什么?通过厘清他的成长经历和执政思想, 可以了解到他“乡土情结”的渊源, 找寻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乡村”命题的最终去向。

关键词:乡村振兴,治理,乡贤

参考文献

[1] 特约评论员.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之路[N].学习时报, 2017-07-28.

[2] [3]汪涌豪.中国文化中的乡土意识与情怀[N].文汇报, 2010-04-18.

上一篇:浅析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下一篇:科学实施教学评价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