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规划资料清单

2023-03-22

第一篇:乡村振兴规划资料清单

坚持规划先行 推进乡村振兴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有幸与各位党员干部坐在一起,共同探讨乡村发展的问题,我主要就农村违法违规无序建房、村庄规划以及下一步乡村振兴战略跟大家谈一谈想法,交流一些体会。

近年来,农村发展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日益重视,从过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现在的实现城乡一体化,不同时期,国家对农业农村的发展都会做出相应的部署。十九大报告中,针对农村的发展,又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就成为新时期指导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行动指南,制定村庄规划,明确村庄分类,统筹安排村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置,划定村庄建设用地边界,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加强规划引领,推进乡村振兴势在必行。

一、制定村庄规划的背景因素 2013.12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014.05 国务院《关于改善居环境的指导意见》 到 2020 年建成一批各具特的美丽宜居村庄 2015.04 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的讲话 通盘考虑城乡发展规划编制,一体设计,多规合一,切实解决规划上城乡脱节,重城市轻农村的问题 2015.09 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编制统一的空间规划,实现规划全覆盖 2017.10 十九大报告 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2018.01 2018 年中央 1 号文件 是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2018.05 习近平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护大会的重要讲话 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2018.09 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工作进行部署,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要求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 2019.01 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 明确把村庄规划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因地制宜,详略得当规划村庄发展,与当地经济水平和群众需要相适应 2019.02 2019 年中央 1 号文件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 二、村庄规划编制的意义 1、规划引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要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明确总体思路、发展布局、目标任务、政策措施,有利于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利于凝心聚力,统一思想,形成工作合力;有利于合理引导社会共识,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合理引导农村人口适度集聚,开展旧村改造,推进自然村整合。引导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旅游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强道路、电力、给排水等基础设施配置,商贸、医疗、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整体推进山水林田湖村路综合整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让群众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2.是长期以来村庄无序建设引发的必然管控手段。随着

经济社会日益发展,农村无序建房逐渐增多,造成许多镇村道路狭窄、行车不便、采光较差、安全隐患增多,群众生活居住环境受到严重影响,严重影响了乡村规划实施,损害了村庄发展形象,开展农村无序建房整治,成为制约乡村振兴战略的障碍,是长期以来村庄无序建设引发的必然管控手段。

XXX 在《全市整治乡村违法违规无序建房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也提到要充分认识乡村违法违规无序建房的严峻性,当前曲靖市乡村建设无序问题突出,已经到了必须出重拳整治的地步。一是规划普遍缺失。二是宅基地管理失控,导致农村建房星星点点、杂乱无章、无序无畏,犹如“撒豆子、种房子”,既浪费了土地资源又破坏了生态环境。至 2018年底,XX 市村庄建设用地面积 83081.77 公顷,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约为 430 万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约为 193.2 平方米。2019 年,xx 镇村庄建设用地面积 974.5 公倾,我镇户籍人口 3.5 万人左右,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278 平方米左右,我镇农村人均建设用地实际面积远高于全市水平。三是违法违规建房普遍存在。乡村建房违法占地、未批先建、少批多建、批东建西等问题的大量存在,导致乡村建设“有新房、无新村”现象十分突出,与传统乡村风貌格格不入,使农村失去了韵味、留不住乡愁,造成了永久的遗憾。

3、助力精准扶贫。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关键时期,以村土地利用规划为引领,协同划定建设用地拆旧

和建新地块,统筹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助推扶贫攻坚。制定村庄建设规划有利于统筹引导城乡建设用地,有效筹集扶贫资金,优化调整村庄用地布局,保障扶贫项目用地,节约建设用地指标,提高脱贫攻坚成效。

4、促进多规合一。目前,土地利用规划之外,还有土地整治规划,集镇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乡镇政府没有一个统一整合的规划文本,县级各部门分歧的事情时有发生,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在空间规划的体系下,需要规划融合,多规合一,化繁为简。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对农村各项土地利用活动进行了安排,但由于比例尺较小、内容安排相对粗疏,无法具体指导开展相关工作,难以应对新的形势和要求,需要新增村级规划,纳入规划体系。

三、规划原则 (一)统筹兼顾原则 落实乡级规划要求,统筹考虑村庄建设、生态保护等相关规划在土地利用上的需求,结合村域特色,合理安排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各业用地规模、结构和布局,建设美丽乡村。

(二)有限保护原则 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空间,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要求,维护农村历史文化和村庄风貌,保护特色乡土风貌。

(三)节约集约原则 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因地制宜推进村庄建设适度集中。

加大村庄建设用地挖潜力度,改造提升低效用地,细化用途空间类型。

(四)公众参与原则 规划编制各环节要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五)简便易行原则 制定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方案,规划成果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村民了解和实施。

四、制定村庄规划几点思考 (一)清楚区分规划对象 本次村庄规划涉及的村庄为城镇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的所有自然村。已经被城镇建设用地覆盖的村庄不再编制村庄规划,纳入城镇建设管理。以村土地利用规划为依据,制定适宜村的建设和发展目标,控制村域内建设用地总量,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方式实现产业发展和振兴;用好土地综合整治平台,引导聚合各类涉农资金,整体推进山水林田湖村路的综合整治。

(二)做实村庄现状调研

村庄规划应凝聚多方智慧,做好开门编制规划,尤其是自然资源所和基层村委班子成员更应带头主动思考,组织好调研座谈,参与人员应多层次多类型,包括基层群众代表、党员代表、乡村有识之士、能工巧匠,驻村工作队员、村小组、村委会班子成员等,做实村庄规划的基础调研工作,积

极开展无序建房清理整治,如实填写各个自然村人口、经济、设施建设、发展诉求等方面的内容,开展村庄一户一宅的排查落实,估算村庄未来宅基地建设需求。今年 5 月份,镇党委、政府召开全镇城乡建设规划管理工作会对开展一户一宅摸排工作作了安排,目前,全镇 7 个村(居)委会摸排工作已全面结束,上报到镇党委、政府。

(三)村庄规划一般要求 村庄规划一般包括村域、自然村两个空间层次。村域注重落实上位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和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生态保护红线、村庄建设边界和规模及其他目标和指标,并优化国土空间用地布局,统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整治、村庄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防灾减灾等内容。

1.自然村建设规划 自然村突出对农村建设空间重点内容的细化和安排,包括历史文化保护、空间布局指引、自然村建设管控、特色风貌引导等内容。

(1)房屋建设规划 ① 原则上一个自然村一个风貌,一个自然村不超过3 种户型方案。

② 新批准农村宅基地每户建筑基底面积坝区控制在120 平方米以内,山区控制在 150 平方米以内,建筑面积控制在 300 平方米以内,建筑层数不超过 3 层,根据功能需要

可以增设梯间和功能用房,3 层部分建筑高度不大于 11 米,设梯间和功能用房的建筑高度不大于 14 米。新建住房统一按照已经批准的规划图纸建设,不得擅自改变规划。

③ 新建住房应做到“人畜分离、厨卫入户”,老旧建筑应逐步改善居住条件。

(2)建筑风貌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 色彩:应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建筑单体主要色彩不宜超过 3 种。

② 围墙:新建住房不宜单独设置围墙,确需设置的,高度不宜超过 2 米,须采用通透式围墙。

③ 屋顶形式:根据当地特色采用适合的屋顶形式。如坡屋顶、平屋顶等。若使用平屋顶,平屋顶檐口部分宜进行装饰处理,屋面要有一定坡度以排除雨水,考虑安全要求应设置女儿墙。伸出屋面的楼梯间应与建筑形态整体协调一致。避免使用彩钢板、石棉瓦、钢丝网等材料,保持村庄内建筑风格协调统一。

④ 墙体、墙面、墙裙:墙体建筑材料应立足于就地取材,如木、石、砖等地方材料,且应与建筑结构形式相匹配。

(3)建筑退线要求 ① 退道路红线:新建、改扩建建筑、构筑物及围墙必须按要求退让,退公路按公路级别参照相关规定退线,最少不小于 5 米。退村内道路不小于 1.5 米。

② 退公共空间绿线:村内规划为公共活动空间的绿地和活动广场用地,新建、改扩建建筑、构筑物及围墙必须按要求退让不小于 1.5 米。

③ 退市政设施黄线:新建、改扩建建筑、构筑物及围墙必须按市政设施类别参照相关退让要求退让。

④ 退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线:新建、改扩建建筑、构筑物及围墙必须按要求退让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线,最小不小于 3 米。

⑤ 退水域蓝线:新建、改扩建建筑、构筑物及围墙必须按水域所属类别参考相关要求退让,最小不小于 10 米。

(4)安全与防灾减灾 “三堆”(草堆、柴堆、粪堆)禁止在村内堆放,村内道路上禁止晾晒谷物,堆放杂物,堵塞消防通道。

(四)准确判定村庄发展类型 按照《X XX 市村庄规划导则》文件要求,村庄类型划分共有五种:

集聚提升型 、城郊融合型 、特色保护型 、搬迁撤并型 、暂不明确型。不同类型的村庄,规划内容应当有所侧重。

集聚提升类村庄 :是指现有规模较大、发展条件较好的中心村、重点村和其他仍将存续的规划发展村庄,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规划应科学确定村庄发展方向,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激活产业、优化环境、提振人气、增添活力,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引导周边零散分布的自

然村村民向集聚提升类村庄集聚,建设宜居宜业美丽村庄。

城郊融合型村庄:

:是指城市近郊区及县城城关镇周边,具备成为城市后花园的优势,距离城市 15 分钟车程可达的自然村。规划应积极承接城镇人口和功能的外溢,加快推动与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进城乡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双向流动。

特色保护类村庄 :是指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是彰显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规划应深入挖掘村庄历史文化与特色要素,统筹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保持村庄特色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强化特色保护和空间品质规划设计。

搬迁撤并类村庄 :是指因避灾避险、脱贫攻坚、生态建设、重 大项目和城镇规划建设等需要搬迁撤并的村庄,以及人口流失特别严重的村庄。规划应严格限制新建、扩建活动,突出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空心房”整治、废弃地的复垦利用等项目的安排。

暂不明确类村庄 :是指目前看不准、暂时无法分类的村庄。村庄分类首先明确上述四类看得清、能确定发展方向的村庄,其他在城乡发展进程中难以看清的村庄应纳入“其他一般 村庄”中,留出足够的观察和论证时间。规划应重点统筹村民建房需求和人居环境整治。

按照上述条件,我镇果河村委会大撒卜龙村、水塘村

委会水塘村、小坝村委会小坝、新庄村委会、他官营村委会他官营村可考虑按照聚集提升类制定村庄规划。果河村委会新果河村、老果河村、小坝村委会鱼体村等可考虑按照城郊整合型制定村庄规划。他官营村委会上赛村可考虑按照特色保护类制定村庄规划。

各位领导,同志们,以上,是我对当前做好村庄规划,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一些粗浅解读。有不妥之处请各位同志指正,谢谢!

第二篇:XX乡村振兴发展规划

一、 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XX辖区面积5000多亩,耕地2800亩,现有户数60户,人口170人,人均土地16.5亩,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

(二)建设规模:建成文化活动室1处150

,住房60套,养殖圈舍60套。住房及羊舍为砖混结构,其中:住房建筑面积66

,凉房面积16

,院落面积168

,羊舍面积8

4,活动圈面积108

,活动圈遮阳棚面积16

二、发展思路

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以组织振兴为保障,以产业振兴为引领,以人才振兴为支撑,以文化振兴为抓手,以生态振兴为主题,提出“五大振兴”发展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乡村振兴建设步伐,把XX打造成乡村振兴示范村。

二、 发展模式

(一)组织振兴:一是突出政治引领,在加强政治领导中实现组织振兴。围绕发挥领导核心、政治核心作用,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和运用机制,不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引领基层党组织聚焦中心任务,

聚力全面工作,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强化责任落实,严格督查考核述职评议,推动党组织书记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构建良好的政治生态;二是突出主体作用,在建强基层堡垒中实现组织振兴。围绕脱贫攻坚,加大产业型党组织建设力度,实现覆盖最大化,设置最优化,功能最强化。提升组织生活质量,严肃党的组织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基本制度。创新组织生活的形式,探索体验式、开放式组织生活,积极推行创意组织生活,切实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突出队伍建设,在锻造骨干力量中实现组织振兴。高素质基层带头人队伍是实现组织振兴的关键支撑。大力实施农村“火车头”计划,建立健全导向鲜明的村居党组织书记考核奖惩机制,拓宽选人渠道、拓展发展空间、明确退出机制、提升履职能力,不断壮大“项目书记、产业书记”队伍,着力培养乡村振兴主力军。

(二)产业振兴:一是以产兴村和产业振兴为引领,大力发展区域优势、绿色、特色农畜产品,充分利用XX示范村养殖园区为优势,种植纯绿色无污染小麦2000亩,打造巴美肉羊养殖、特色养殖(鸵鸟、狍子、七彩鸡等),以绿色特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同时带动

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二是在新村建设食品加工厂,用当地的绿色小麦加工成无任何添加剂的健康食品(羊肉泡馍、早茶果丁馍丁)。以党支部牵头,村集体经济运作、电商宣传、食品公司包销售为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实现提升当地农畜产品的增值,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三是打造农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农畜产品稳定衔接机制,大力建设具有广泛性的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步伐。

(三)人才振兴:一是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为支撑,鼓励引进与主导产业关联度高、产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加快培养造就引领乡村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人才队伍,发挥人才引领作用,补齐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人才短板。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可通过“一事一议”方式予以政策支持;二是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要将青年人才作为产业发展的未来,加强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在项目经费、成果转化及学术交流、培训学习等方面加强对技能人才的引进和认证,扶持和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致富能人,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充分发挥引才主

体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运用市场化的手段开展人才工作,激发主动开展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参与人才工作,加强人才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组织建设,探索建立委托专业机构进行人才项目评价的机制办法,实现人才振兴。

(四)文化振兴:一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换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二是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吸引社会力量投入乡村文化建设,鼓励支持村民自筹资金兴办农民演出队、农家书屋等,使农民也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三是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要因地制宜,进一步丰富文化传播形式,多采取诸如文化墙、宣传栏、印发文化手册,微信、微博等传播形式,开展送戏下乡以及文明乡村、文明村户、文化能人评比等活动,让乡村文化建设接地气、聚人气,真正取得良好成效,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五)生态振兴:一是落实责任、加大投入、严格考核。签订《乡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

分立,做到责任明确到人,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安装垃圾桶,制定具体的考核细则,增强农民保护生态、保护环境意识;二是强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促进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建立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出台《卫生管理制度》、《卫生清洁员职责》、《卫生保洁队伍制度》、《垃圾集中处理制度》等制度,设立垃圾集中处理场,设专职管理人员,配备垃圾流动车,定期清理,实行城镇化管理。落实河长制,加强对河槽、河道内的垃圾清理工作,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和主题。三是加强控水降耗,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膜提效“四控”,加快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发展步伐。

第三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央广网北京6月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2018-6-1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会议认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形成了今后5年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框架。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思想认识,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各地区各部门要树立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理念,抓紧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做到乡村振兴事事有规可循、层层有人负责。要针对不同类型地区采取不同办法,做到顺应村情民意,既要政府、社会、市场协同发力,又要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目标任务要符合实际,保障措施要可行有力。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稳步推进,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的举措,构筑了全党全社会扶贫的强大合力。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大把脱贫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出全面部署。未来3年,还有3000万左右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再接再厉、精准施策,以更有力的行动、更扎实的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贫困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确保坚决打赢脱贫这场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

会议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大扶贫工作格局,坚持脱贫攻坚目标和现行扶贫标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突出问题导向,优化政策供给,下足绣花功夫,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着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着力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切实提高贫困人口获得感,确保到2020年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

会议强调,要集中力量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着力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条件,着力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群众特殊困难,着力加大深度贫困地区政策倾斜力度。要强化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举措,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全力推进就业扶贫,深入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加强生态扶贫,着力实施教育脱贫攻坚行动,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强化综合保障性扶贫,开展贫困残疾人脱贫行动,开展扶贫扶志行动,树立脱贫光荣导向,弘扬自尊、自爱、自强精神,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要完善脱贫攻坚考核监督评估机制,提高考核评估质量和水平,切实解决基层疲于迎评迎检问题。要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加强对脱贫一线干部的关爱激励。要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集中力量解决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突出问题,坚决依纪依法惩治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强占掠夺等行为。要深入宣传脱贫攻坚典型经验,宣传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第四篇:某乡村振兴行动规划路线图

振兴乡村行动路线

第一部分 文件说明

一、指导思想

根据党的十九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精神,围绕“人、地、钱” 三大核心要素,以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乡村为目标,本着科学审慎的态度制定本村的行动路线。

二、文件作用

本路线是乡村发展规划的行动路线,虽然不是具体的规划操作,但本文件是乡村发展规划的行动指引,是乡村发展规划的指导性意见,文件内容的实施将吹响乡村发展的号角。

第二部分 行动路线

一、路线步骤

包括明确方向、搭建机构、起草文件、审批立项、资源整合、启动运作等六个步骤。

二、明确方向:

聘请相关咨询机构指导,拓展工作思路进一步形成3方面内容

1、 振兴乡村的发展方向

2、 公司制运作的方式与产权规划

3、 盘点现有资源、形成发展规划行动方案

三、搭建机构 目的是形成项目运作载体,为项目提供可靠的抓手

4、 向利益关联方沟通相关计划

5、 通过后成立相关运作主体

6、 组织开展各项筹备工作,拟定相关方案,配备相应资源

四、起草文件

目的是对规划的实践探讨、研究形成科学的方案

7、 聘请并配合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农村产业发展规划调研

8、 根据调研报告进行利益关联方内部评审(咨询机构指导)

9、 由第三方专业机构提交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可行性报告

五、审批立项

这是增强项目权威性、公正性,获取各项资源支持的有效途径

10、开展各项村民动员、公司动员等宣传活动,开展相应的资源公关活动,

11、向相关政策主管部门、资源主管部门、资金提供部门提供相应报告

12、组织相关内部力量完善各项内务配套工作

六、资源整合

调动和整合各项资源是项目取得质量、效益的根本保证

13、由咨询机构编制战略发展规划

14、整合各项到位的人财物根据规划配置到相应部门

七、启动运作

三分部署,七分执行,执行是关键,也是通过实践检验调整方案的主要办法

15、组织筹备并召开振兴乡村产业发展启动大会

16、启动实施乡村五年发展规划

第三部分 关键要素

一、一个核心

领头人就是核心,核心是灵魂。这个核心要求坚定有力、包容大度、思路清晰。

二、一套班子

村集体的领导班子是龙头,龙头不舞,龙身僵化。领导班子要求坚强团结、真抓实干。

三、一个公司

启动前成立的公司是项目的孵化器,是运作的平台。公司要规范严谨、务实进取。

四、一笔资金

行动路线是起跑线、定位线,必须科学调研,精准把控,这是打地基工作,绝不能省钱。

第四部分 项目价值

一、经济价值

乡村的居民收入稳步提升,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乡村的资源得以有效配置利用,乡村产业结构体系逐步形成,项目的实施必将为乡村培养其一个现代化的优质大型乡村产业集团公司,将为当地政府创造更多的税收收入。

二、政治意义

正值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起步探索阶段,项目的实施不仅会得到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乡村的率先垂范也必将成为阳曲县乡村发展的先进典型。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必将让乡村的领导集体和村民在十九大的新征程上再立新功。

三、社会价值

充分挖掘乡村现有资源,传承乡村特有文化,带动周边乡村发展,解决城乡劳动力就业。敢于争先,创新发展的新时代精神必将树立起创业典型,对全社会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第五篇:吉林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吉林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 年)

——打造乡村振兴的“江城样板”

修改稿

2019 年 年 03 月 月

录 序

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 规划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重大意义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二、振兴基础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现代农业三大体系更为完善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更为有效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农村民生改善更为显著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农村社会文明更为繁荣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五)乡村治理体系更为全面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机遇与挑战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总体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指导思想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二、基本原则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三、战略定位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四、发展目标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五、远景展望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优化乡村振兴格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统筹城乡发展格局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健全现代农业区域布局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完善城乡布局结构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五)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合理布局乡村空间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统筹利用生产空间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合理布局生活空间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严格保护生态空间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分类推进乡村发展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集聚提升类村庄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城郊融合类村庄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特色保护类村庄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搬迁撤并类村庄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二、实施“两区”划建管护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三、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四、提升农业机械化和设施化水平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五、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六、健全粮食安全保障机制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七、大力提高良种供应保障能力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 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优化升级农业结构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坚持质量兴农战略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打造吉林市“名牌航母”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促进“冷资源”转化利用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五)推动农业对外交流合作 ..........................................................错误! 未定义书 签。

二、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扶持小农户生产与现代农业连接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构建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加快发展数字农业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加大对农投入力度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深化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提高农业风险保障能力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五、加快推进万昌、孤店子先导区建设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 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流通业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三、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推进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区)建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提升温泉休闲农业节点镇品质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凸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特色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引导发展乡村新业态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五、促进乡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 打造美丽宜居新乡村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强化农业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推进农业清洁生产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推动村庄“六清”工作常态化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坚持镇区“六提升”工作机制化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强化美丽乡村建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打通水路“最后一公里”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满足农村电力需求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提升农村居住条件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实施绿美乡村行动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探索生态资源有序利用新路径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五、完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体制机制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建立完善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防控监测体系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 繁荣发展乡村文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振兴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加强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重塑乡村文化生态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供给 ......................................错误! 未定义 书签。

(三)开展多种形式群众文化活动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作用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体系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责任与保障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深化村民自治实践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提高农村基层法治水平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提升乡村德治水平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夯实农村基层政权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积极创新基层管理体制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健全农村基层服务体系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

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深度推进精准脱贫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培育壮大创新创业就业群体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完善创新创业就业服务体系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健全创新创业激励机制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统筹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五)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错 错误 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加强乡村振兴用地保障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落实新增用地保障机制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三、强化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坚持财政优先保障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加大资金整合力度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章

规划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加强组织领导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二、强化实施保障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一)坚持规划引领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强化法治约束保障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配套人才队伍保障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四)完善投入保障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动员社会参与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四、落实监督考评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五、有序实现乡村振兴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专栏索引 专栏 1: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主要指标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专栏 2:农业生产能力提升行动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专栏 3: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行动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专栏 4: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 .................................错误! ! 未定 义书签。

专栏 5:建设美丽宜居新乡村行动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专栏 6:乡村文化繁荣兴盛行动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专栏 7:乡村治理有效提升行动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专栏 8:乡村民生改善提升行动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专栏 9: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行动 ...................................错误! ! 未定义书签。

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吉林市地处长白山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气候适宜,地貌类型多样,自然基础条件优越,是吉林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和农业特色化产业发展基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省工作的部署,认真履行“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注重打造农产品品牌,推动由大粮仓变成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的重要指示精神。对标国家和吉林省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围绕吉林市“五谋五建”和“五大举措”核心,充分发挥吉林市寒地、黑土、天蓝、水绿等资源环境优势,以“1+6 工程”、“三新行动”、“一十百千万工程”等扎实工作加快推动乡村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用新时间观、新空间

观、新作风观积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江城样板”。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 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的通知》(中发〔2018〕18 号)、《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吉发〔2018〕1 号)等文件精神,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和《吉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等上位规划,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结合市情农情民情和地貌风貌村貌,对吉林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总体设计和阶段谋划,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政策措施、推进机制,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本规划作为吉林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纲领性文件,既是对国家和省乡村振兴战略各项重大部署的细化落实,也是全市各区县、各部门编制地方规划、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的重要依据。

规划基期为 2017 年,规划期为 2018—2022 年,远期展望到2035 年和 2050 年。

第一章 规划背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贯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举措。全市上下务必切实把握其深刻内涵和战略要求,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振兴东北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优势,在更高标准、更高层次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坚决完成好打造乡村振兴“江城样板”的重大任务。

一、重大意义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吉林市发展全局和群众切身利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 “ 两个一百年 ” 奋斗目标的 现实需要。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基础和潜力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使广大农民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七个率先”推动实现“五个振兴”,为实

现新一轮全面振兴、建设现代化强市奠定坚实基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是 打造“江城样板” 的重大 历史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对吉林省做出了“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示。打造乡村振兴的“江城样板”是吉林市对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的扎实落实。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乡村振兴的奠基工程和开篇之作,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抓稳抓实产业兴旺这个根基,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全省的乡村振兴进程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 实现充分平衡发展 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从内涵到外延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加凸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进农民福祉,加快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农工关系,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全面振兴,为建设“业兴村美”的新吉林提供更加强有力的动力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农村经济是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离不开农业农村的现代化。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

面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吉林市“寒地、黑土、天蓝、水绿”的资源优势,建立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升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实现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吉林市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振兴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定位不动摇,不断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

现代农业三大体系 更为 完善

突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全面实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战略。除传统粮食生产之外,园艺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产业逐渐充实传统农业产业体系。园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果蔬、食用菌、柞蚕、人参、林蛙、紫苏、芦笋、月苋草、苗木花卉、甜粘玉米等十大特色产业产值稳定增长;农产品加工业进程加快,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到299 个,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突破 740 亿元;休闲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2 个、全国最美休闲乡村 3 个,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 500 户。

农业生产体系逐渐向信息化、技术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信息技术加快推进,现代设施装备、先进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 77.7%;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全面改善,建成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 40 万亩,农作物良种化全覆盖。“互联网+”现代农业加速实现,“信息网+农业”、“物联网+农业”、“电商网+农业”、“三网”联动工程稳步实施,可视农业成为我市数字农业发展新品牌、新亮点。

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基本形成以新型经营主体经营为方向的经营格局。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国有农场土地确权等重点事项。累计发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1.7 亿元,土地流转面积占承包地面积的 34%,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增长 40%和 89%。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形成宇丰、棋盘社会化服务中心的“四川共营模式”。

(二)

农村生态环境 治理 更为 有效 大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通过保护碧水、青山、黑土地,实现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展好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推进县级以上集中式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实施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工程,完善松花江吉林市江段 22 个水污染防控断面应急防控措施。持续开展“绿盾”自

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严肃查处保护区内违法违规开发行为。

实施黑土地保护重点工程,农田、林地、湿地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森林覆盖率达到 53.16%,化肥施用量趋于零增长,农药施用量减量增效,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5%。扎实推进“六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起来,创新农村垃圾绿色收运体系建设,农村垃圾处理初见成效,污水治理和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覆盖率显著提高。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正在成为农村生产生活的基本模式。

(三)

农村民生改善 更为 显著 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2017 年达到 13096 元。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开展“携手扶贫”活动和基层基础工作精准化行动,省级贫困村脱贫产业项目实现全覆盖,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和健康扶贫成果显著,农村脱贫攻坚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实现46个贫困村脱贫退出,有22407户共计38523人脱贫退卡,贫困发生率由 2.5%下降到 0.7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三包三责”落实率达到 90%,绿化美化村屯 412 个,改造农村厕所26050 户。在全省首推农村公路“路长制”,建设和绿美“四好农村

路”1358 公里,农村公路实现“村村通”。4G 网络覆盖所有乡(镇),农村电网全面升级。县(市、区)全部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累计建设改造重点村 252个,创建美丽乡村 50 个,绿化美化村屯 412 个,改造农村厕所26050 户。

(四)

农村社会文明 更为 繁荣 深入实施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工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加大传统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公序良俗宣传教育和行为养成,持续开展江城好人、引领风尚主题实践活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弘扬优良村风民风家风。建设农村文化大院,综合文化站实现乡(镇)全覆盖,“吉剧振兴”、“吉林印记”、“农民文化节”、“文化惠农直通车”等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打造了一批文化品牌,“满族鹰猎文化”“朝鲜族民俗”等已成为展示吉林市形象的名片。

(五)

乡村治理体系 更为 全面 全市 1378 个行政村及各类乡村组织党的建设全覆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加强,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彰显,村干部创业致富引领作用不断凸显。党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全面建立并得到有效贯彻,农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全面保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断建立健全。普法

教育和平安乡村建设实现常态化,推进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托“警民联合”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形成打击遏制的良好态势,有力维护了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

三、机遇与挑战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乡村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倡议、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等的整体谋划,为我市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空间。全省“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长吉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为我市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空间载体。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中高端、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现实环境,为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新型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与质量提升阶段,城市辐射带动农村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民非农化进程加快,乡村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现实挑战。充分利用两种市场、两种资源,对于提高农业竞争力、妥善应对市场风险、抵御国际农产品贸易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使保供给与提质量、增收入与优生态面临诸多挑战。现阶段的城镇发展,使农村空心

化、老龄化、凋敝化问题日益突出,延续乡村文化血脉、保留乡村乡愁记忆、完善乡村治理体系、重塑城乡关系的任务十分艰巨。资金不足、人才短缺、科技含量不高等长期制约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依然存在,如何破解这些问题将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

总体看,我市农业农村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和重要转型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把“三农”工作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第二章 总体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准确把握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吉林市实际,既要精准谋划近期目标路径,又要科学描绘远景蓝图,构筑乡村全面振兴的制度框架,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筑好基、布好局、引好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党

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党的工作重中之重,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善治之路、中国特色减贫之路。结合全省加快实施“三个五”发展战略和协调推动中东西“三大板块”建设,以“1+6”工程、“三新”行动计划、“一十百千万工程”为有效抓手,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各项改革,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二、基本原则 。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共同意志、共

同行动,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农民潜能,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把农业农村农民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统筹谋划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注重协同性、关联性、系统性,整体部署,协调推进。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严守生态

保护红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循序推进。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按照全市平原区、山区半山区、环城区的不同特征,因地制宜,注重规划先行、分类施策,突出重点、典型带动。既要积极作为、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久久为功,持续推进。

坚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以产业兴旺为重点,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建设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为抓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战略定位 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任务导向,以特色化工程为有效抓手,打造乡村振兴的“江城样板”。将吉林市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智慧农业和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基地,争当全国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在全省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四、发展目标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到 2020 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

基本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江城样板”的模式与内容初步建立。全市农业现代化 31 项指标基本完成,永吉县全域及城市周边 36 个重点乡镇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 110 亿斤阶段性水平,粮食主产县基本实现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服务社会化、物质装备科技化、资源利用生态化、产品产出优质化;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和 GDP 增速,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三年行动取得丰硕成果,实现由村容整洁向生态宜居的深化拓展;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逐步增强,释放出新的发展活力;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切实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以争创“五好一满意”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

到 2022 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江城样板”成为成熟的区域模式得以确立。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质量提升、效益增加,粮食生产向优质、高效转型,绿色水稻种植面积逐步增加,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地位更加稳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深入,粮食、畜禽乳、水产、园艺及

山林特产品加工业呈现集群发展态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生态安全食品供给基地建设基础更加稳固。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脱贫攻坚成果更加巩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持续改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村生态建设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能力普遍提高,党对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建设与振兴发展模式,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县乡村典型。

栏 专栏 1 :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主要指标 分类 序号 主要指标 单位 2017 年基期值 2020 年目标值 2022 年目标值 2022 比2017 年增〔累计提高百分点〕 属性 责任 单位 产业兴旺 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万吨 554.5 550 550 — 约束性 农业农村局 2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58 60 61.5 〔3.5〕 预期性 农业农村局 3 农业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4.2*

4.7*

5.5*

1.3 预期性 统计局 4 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 — 1.63 2.4 2.5 0.87 预期性 农业农村局 5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 万人次 14 20 28 14 预期性 农业农村局、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生态宜居 6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 67*

80 82 15 约束性 农业农村局 7 村庄绿化覆盖率 % 16.67*

30*

32*

〔15.33〕 预期性 林业局 8 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村占比 % 42*

90*

>90*

〔>48〕 预期性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9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 81.51*

85*

>85*

〔>3.49〕 预期性 农业农村局

分类 序号 主要指标 单位 2017 年基期值 2020 年目标值 2022 年目标值 2022 比2017 年增〔累计提高百分点〕 属性 责任 单位 乡风文明 10 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 % 70*

95*

98*

〔28〕 预期性 民政局 11 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和乡镇占比 % 35*

50*

>50*

〔>15〕 预期性 民政局 12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 66.2*

67*

68*

〔1.8〕 预期性 教育局 13 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 % 12.67*

12.7*

13.6*

〔0.93〕 预期性 统计局 治理有效 14 村庄规划管理覆盖率 % 30*

(含修编)

80*

90*

〔60〕 预期性 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15 建有综合服务站的村占比 % 50*

50*

53*

〔3〕 预期性 民政局 16 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村占比 % 80.2*

>81*

>81*

〔0.8〕 预期性 组织部 17 有村规民约的村占比 % 78 100 100 〔22〕 预期性 民政局 18 集体经济强村比重 % 1.98*

8*

9*

〔7.02〕 预期性 农业农村局 生活富裕 19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 28.2*

28*

27.5*

〔-0.7〕 预期性 统计局 20 城乡居民收入比 — 2.18*

2.15*

2.13*

-0.05 预期性 统计局 21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 68.17 73 >73 〔4.83〕 预期性 水利局 22 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道路硬化率 % 100*

100*

100*

— 约束性 交通运输局

指标说明:

1.本指标体系中非特定称谓的“村”均指村民委员会所在地。

2.集体经济强村是指年经营收入 50 万元以上的村。

3.带* 的数值为省级数值,请相关责任单位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填写 2017 年基期值,研究确定 2020 年、2022 年目标值。

五、远景展望 到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型、产业兴旺型、美丽宜居型、文化兴盛型、

“三治”结合型、共建共富型乡村蓬勃兴起。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基本实现。

到 2050 年,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全面实现,建成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市。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产业更加兴旺、生态更加宜居、乡风更加文明、治理更加有效、生活更加富裕,农业全面升级实现现代化、农村全面进步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农民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我市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市全面建成。

第三章 优化乡村振兴格局 ——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乡村开发格局 空间结构优化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方...

上一篇: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方法下一篇:现代教师课堂语言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