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教育实践广播电视技术论文

2022-04-30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教育事业腾飞的30年,也是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30年,更是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工作深入发展的30年。在高等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这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在促进高等学校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开展教育实践广播电视技术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开展教育实践广播电视技术论文 篇1:

坚持科学发展观 开创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工作新局面

一、深刻认识蓬勃发展的教育技术给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十五”期间,我国教育技术得以蓬勃发展。在进入“十五”之时,我国基础教育开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并逐步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需要教育技术,素质教育也需要教育技术。教育技术作为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和制高点,在教育界形成广泛共识。

2001年10月,陈至立同志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并部署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五年过去了,第一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工作会议提出的三项任务得到良好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

“十五”期间,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实施(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开始有步骤地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这两项工程进一步推进了我国教育技术工作的深入发展。缩小东西部或城乡教育差距,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用常规的方式是难以得到解决的,现代教育技术为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亨提供了可能和条件。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就是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科技文化,送到边远的山区、牧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切实解决广大大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匮乏、师资短缺等问题,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促进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现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经在20个中西部省份顺利开展,建成近8万个教学光盘播放点、近5万个卫星教学接收点和7000多个计算机教室。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目标是,重点向偏远农村的小学教学点中510万名小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基本满足中西部农村小学中8000多万小学生对优质教育教學资源的需求,普遍提高约占全国小学生人数6 7%的农利小学的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使3000多万农村初中在校生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接受基础的信息技术教育。要达到这一目标,大面积地应用和应用效益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当中,既有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问题,又有教育教学方法的变革问题;既有制度建设、经费投入的问题,又有队伍建设、技术保障的问题。今后,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将是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实施的重点。从事教育技术研究工作的同志应当高度重视并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应用问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效益如何,核心是应用,不仅要高质量地建设好,还要高效益地应用好,真正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益上见到实效。

2004年,教育部成立了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基础教育资源建设的规划和协调工作;收集并发布基础教育资源需求信息;组织基础教育资源征集,引进、开发和整合工作等。在现代教育资源建设和服务方面,全国电教馆系统付出厂极大的努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广大中小学校依然感到:满足教学需要的,实用、好用的优秀教育教学资源还是太少。因此,在资源建设和应用方面还的确有许多问题需要去研究,资源建设仍然任重道远。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对广大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为此,教育部师范司制定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目前,《教学人员(初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已正式颁布,并已根据《培训大纲》开始实施培训教材,培训基地的建设及系统的培训工作。教学人员(中级、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大纲》也下在修订中。今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的培训任务将更加繁重,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

“十五”期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着力推进的重要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都十分重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到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高度来认识。陈至立同志多次强调要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用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周济部长经常深入到偏远农村中小学校指导教育信息化工作,并多次强调要重视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效果,重视“三种模式”的教学应用,要研究并总结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教学应用模式和应用效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各地中小学以及电教馆系统在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初步形成了“西部地区的学校开展‘三种模式’的教学应用;中部地区的中小学积极开展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应用;东部地区的学校广泛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的实践活动”的良好态势。

为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和质量,各地相继开展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评优活动。从这些评优活动的组织。过程和结果来看,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对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效果和质量,对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我们必须把握发展机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推进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从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是教育技术研究工作的重要课题,是各地电教馆系统需要常抓不懈并努力推进的工作。

综观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山,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教育技术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十五”期间,我国教育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是其中一个很重要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技术特别是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在相当程度上也推动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十五”期间、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实施、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现代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我们看到卫星电视通讯、互联网通讯等等所有这些新技术及新产品,在教育中的应用相当广泛,也相当活跃。技术发展是不会停滞的,新技术不断取代旧技术,新产品不断淘汰旧产品,技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如同长江的波浪,后浪推前浪。由衷地期望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从事教育技术研究的同志,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的更新,努力把握好技术发展的趋势和产品更新的周期,了确看待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对我国教育技术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我们要支持高科技企业,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我们要努力研究、学习、掌握和应用新技术,这是教育技术工作者的职责。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从整体规模,水平上相对而言,在世界范围还是处于前列的。但我们毕竟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教育技术的应用上也还是在努力追赶发达国家,在创新和应用上,还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肩负的责任,把握发展的机遇。

二、“十五”期间,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工作的主要成就

“十五”期间,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工作非常活跃,也卓有成效。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类型、课题研究的效果、课题研究的规模,在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工作的历史上是空前的。

(一)“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与应用研究”取得新进展

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过程中,各地同志开展了农村远程教白—工程“三种模式”的研究、资源建设与资源传送的研究,教学应用模式的研究、工程支持服务体系的研究及西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研究等,取得了一批成果,初步形成了“三种模式”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应用模式,构建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的标准、评价的标准和传送的平台。

(二)“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取得新突破

“十五”初期,数字化学习的理念风靡全球,许多教育工作者和中小学校积极开展了数字化学习的研究。许多专家和学者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开展了混合学习法的研究。经过大量实验,许多学校在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中取得突破,在混合学习环境建设、资源利用、学习模式的研究等方面有所建树,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三)“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绩斐然

“十五”期间,中央电教馆在全国教育技术实验校开展了《网络环境卜的教与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从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人才的培养,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校际间的合作学习、专题学习网站建设与应用、优秀教合资源的远程传送与共享、中外信息技术教育的比较、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评价研究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构建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理论与实践的基本框架,形成一批专著、网站、课件、教学应用案例等研究成果,对推动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四)“现代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取得实效

教育技术研究促进了现代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全国电教馆系统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和实际,研究开发并推动应用了一大批适合各地中小学教育教学需求的现代信息媒体教育资源。目前,一批关注并着力研究中小学校和广人教师、学生需求的教育软件企业,开发了相当数量的教育教学软件或产品,也深受中小学校的青睐。还有许多优秀的教学软件、学习软件、管理软件,网络课件、网络课程、学习网站都是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的成果。面向农村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教学资源应用的课题研究也取得了实效。许多在课题研究中取得的成果,特别是资源类的成果呈现出良好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事实证明:“十五”期间的教育技术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并有效地推进厂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但毋庸讳言,在教育技术研究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课题研究不够深入,课题研究目标和效果不明确。课题研究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形式主义和形而上学现象等等。这些是需要认真加以改进的。

三、科学规划,坚持创新,认真做好“十一五”教育技术研究工作

如何做好“十一五”教育技术研究工作,我站在中央电教馆的角度谈几点想法。

(一)发挥电教馆系统整体优势,进一步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

我国电教馆系统机构建设相对是比较健全的,电教馆系统的优势十分明显。电教馆系统是能够组织力量,发挥系统优势干事业的。“十五”期间,参与中央电教馆组织的课题研究的学校有5000所。“十一五”期间。参与课题研究的学校还会继续增加。我们已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联系,并征得他们同意,尝试建设在一个系统内开展课题研究的组织模式。按照这些设想,拟订了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办法,中央电教馆和省市电教馆设立课题领导小组以及办公室,进一步加强对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提高中央电教馆“立项课题研究”在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权威性、针对性、实用性和影响力,增强电教馆系统教育技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全国各地电教馆系统的整体优势,营造以电教馆系统为主体的教育技术研究立项课题的晶牌和形象。

(二)依靠专家力量,进一步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

教育技术的研究与成功应用需要理论的支持,离不开专家的指导。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技术研究工作得到来自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一大批专家、学者,教授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保证了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效果。我们诚恳欢迎扦积极倡导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教授承担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关注和指导中小学开展教育技术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中小学教育技术研究的质量和水平。现在,有一大批高校的教授、科研院所的专家,经常深入到中小学,贴近实际指导中小学的教学和科研,取得了实效,深受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爱戴。

(三)认真抓好一批重点课题,推动教育技术研究工作广泛开展

在《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指南》里,我们列出了重点课题、专项课题和青年课题。“十一五”期间,将坚持加强基础研究;重视远教工程;倡导教学应用;开拓攻关项目:关注中外比较;抓好重点课题的总体发展思路,进一步推动教育技术研究广泛开展。

1.大力加强教育技术基础性理论的研究

在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开展我国教育技术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这些方面的研究包括: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发展基础状况的调查研究、教育信息化发展理论研究、教育技术基础理论研究等。基础研究的成果可以直接为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提供有效、科学的决策依据,为各级各地政府部门决策服务,为中小学的教育现代化服务、为社会各界支持基础教育教学服务。

2.重视农村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研究

充分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技术优势,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均衡配置和有效传播,积极探讨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科学管理、技术支持和服务体系,研究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应用保障体系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建立切实有效的评价体系等方面问题。中西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是当前研究工作的重点。要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并开发“三种模式”下的典型教学应用案例。我们要从我国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和全局出发,深刻认识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大意义,用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为推进工程健康发展竭尽力量。

3.积极倡导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学应用的研究

围绕基础教育改革的总体部署和目标要求,结合新课程标准,教育技术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走进课堂、面向学生、注重发展”的方针。深化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和创新研究,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改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重视实际效果,始终是教育技术研究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在中小学大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新技术知识不仅仅是中小学生的学习对象,更重要的是要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工具。用信息技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已成为一个发展趋势,正在改变着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传统模式,其重要作用和意义日显彰著。要认真探讨在不同年级,不同课程中系统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尤其要重视能够体现课程特点和重点的深层次整合研究;探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研究有助于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与发展模式;探讨有助于课程改革和发展学牛高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

4.集中力量开展攻关性研究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各地在中小学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丰硕的成果。在新形势下,需要不断研究新问题,要有推进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要有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要重视引进和吸收,更要注重不断开拓和创新;积极采用先进技术,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并获取最佳效益,在资源共建,共享和开发等方面,要集中力量并且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攻关性研究。

5.关注中外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比较研究

教育信息化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潮流。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需要了解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追踪世界范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轨迹和趋势,关注国际上教育技术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影响和作用,积极开展中外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方法、教育技术的比较研究。只有了解世界,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在这方面要切实下工夫。

(四)重视队伍建设,保证科研质量

课题研究能够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实施“十一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之初,应该设计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的基础培训。要准备实用的培训教材,要总结成功的研究案例,要制定不同时期的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培训要有日的、有针对性,要讲求质量和效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就要重视对教师科研队伍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保证科研的质量。“十一五”期间,要争取出一批有影响、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五)坚持开拓创新,总结推广成果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教育技术研究内容需要创新。研究的机制也需要创新。教育技术研究的机制不变革、不创新,不会有更新的出路,也不会有更好的前途。“十一五”期间,要对许多在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认真研究的内容进行总结,要切实注意对研究成果的总结推广工作。研究成果的总结与推广也需要创新,过去有许多很好的课题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了,原因虽然有多种,但实际上这也反映了我们对科研成果的淡漠,也是一种责任感的缺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十一五”教育技术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对“十五”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推广。

四、扎实工作,讲求实效,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和全国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示范和辐射效应

(一)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和全国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已取得的成绩

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是教育部在“十五”期间启动实施的。目的是要更好地推进“校校通”工程的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进一步发挥区域优势并能体现出整体效益,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几年来,现有的91个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在现代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校校通”工程的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等方面取得了—些成绩,在区域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过程实施.成果提炼和推广等方面成效更为显著。

全国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是教育部在“九五”期间就开始实施的一项旨在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战略举措。八年来,961所经正式批准的全国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按照项目实施的预期目标开展工作,主要在制定全国实验校发展目标,建设数字化教学环境、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积极开展教育科学实验研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全国实验校的示范和辐射作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二)对国家级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和全国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的一些思考

首先,充分认识设立国家级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和全國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重要意义,实验区和实验校工作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认识信息技术在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巨大促进作用,特别是农村远程教育上程的实施,必将促进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缩小数字鸿沟。实验区、实验校工作要有发展的新思路和紧迫感。

再次,实验区和实验学校应该建立滚动发展的评估机制,有竞争才能更好地促进发展。已经确认的国家级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和全国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在新的发展时期要有机遇感和危机感。

最后,实验区和实验学校应勇于站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制高点上,成为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和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排头兵,在新的发展时期再上新台阶。

“十一五”期间,如何开展实验区,实验校工作,需要我们探索和思考。现在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需要实实在在抓工作、出成效的关键时期,如果沿着以往套路走下去,继续以名气为重,以荣誉为重、以表彰为重,就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我们应该勇于换一种思路想问题。实验区、实验校的发展也要以人为本,要体现为这些地区、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服务,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教育信息化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和发展变化;要体现科学发展观,建设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在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上做文章,把实验区,实验校工作推向新阶段。

我国教育技术研究工作在“十五”期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和累累硕果。未来的五年,我国教育技术将进入一个更新、更快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问题。我们要齐心协力,把注意力聚焦到“十一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上,坚持科学发展观,引领教育技术研究工作,用更加辉煌的成绩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作者:王晓芜

开展教育实践广播电视技术论文 篇2:

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工作30年回顾分析与展望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教育事业腾飞的30年,也是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30年,更是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工作深入发展的30年。

在高等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这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在促进高等学校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育技术工作30年的历程,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确立了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促进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教育技术繁荣的背后仍存在着思想贫乏和现实的无奈,目前尚有部分地区和高校对教育技术理解不够,致使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停滞不前,有的甚至还出现滑坡的趋势,不少教育工作者处于彷徨苦恼、不知所措的处境。

21世纪的今天,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机构应认真思考自身在未来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职能。

高校教育技术工作回顾

1978年,我国电化教育重新起步。20世纪80年代,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研究与使用电化教学手段的高潮。特别是高等学校,相继设立了电化教育中心,购置、自制了大批电化教育器材,壮大了电化教育队伍,在学校中推广电化教育,大力发展了广播电视教育。电化教育的机构职能也由原来的硬件服务扩展到应用培训和软件的制作服务。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科研成果问世,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学科知识体系,高等院校的电化教育中心确定了其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职能和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持续深入开展,高等学校对电化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能和任务,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这一时期,随着教学设计理论的引入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发展迅速,教育技术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学者接受,电化教育事实上成为教育技术的重要部分。这一改变不但反应了教育观念的发展,也使高校电化教育机构的职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了重大改革,他们开始深入教育教学过程,参与教学改革,开展教育技术的研究工作。

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机构30年

发展的经验总结

改革开放的30年来,教育技术为高等教育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在实践中建立和形成了一套理论,造就了一批教育技术人才,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观念适应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高校教育技术工作能有今天的成绩,源于观念的更新。原来的电化教育中心只是学校电教设备的维护者和保管者,但由于发现音视频教学在实践中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电教工作者认识到,制作教学用音视频教材是电化教育发展的方向。于是,高校电化教育中心的职能开始从简单的设备保管和维护转向直接为教学提供服务。如培训教师使用电教设备,采购、制作教学所用声像材料等,从而确立了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职能和作用。

二、明确了建设现代教学媒体教材体系是工作的重点

20世纪80年代末,根据我国电化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重硬轻软”、缺乏与文字配套的电教教材的情况,确定了开发与文字教材配套的电教教材的工作重点,同时提出了电化教育要“深入学校,深入课堂,深入学科”的理念,高校电化教育中心围绕这一理念,拍摄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所需要的电视教材,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服务,事实证明,这一发展策略符合当时的国情,促进了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开展教育技术研究是发展教育技术的先导

无论是教育理论还是应用技术,都需要去研究和探索。高校中的教育技术机构,具有教育技术专业人才,有配套的硬件设施,有30年的电化教育的积累,为能够开展教育技术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管理工作中,更加能够促进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

高校教育技术工作存在的

问题分析

高校教育技术工作改革与发展的30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也存在了很多的不足。如部分地区和高校缺乏进取精神和改革力度,有的甚至是止步不前,特别是在20世纪的90年代初,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影响我国,卫星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及虚拟现实技术等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些高校的教育技术机构理不清思路,看不准方向,完全使业务偏离了为教学、为科研服务,使得教育技术事业停滞,机构萎缩,功能被收编或被取消。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高校决策者的因素制约了教育技术工作的发展

高校的教育技术工作发展状况,与学校的信息化主管领导有直接关系。由于主管领导的认识水平不一致,教育技术机构的工作状态千差万别。大多数领导对教育技术工作很重视,但即使重视,如果对教育技术工作开展的内容的理解存在很大的片面性,那么教育技术工作还是难以开展。

有的领导对学校教育技术的认识停留在硬件环境的建设和使用上,而对学校教育技术的科研工作,教育技术工作人员的专业理论研究以及广大教师的教育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明显不足。有些领导只把教育技术机构当作视频宣传部门设置使用,完全忽略了教育技术应深入教学、深入学科的中心职能。

二、教学媒体资源、教学软件建设、管理机制有待发展

教育技术工作30年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教育技术的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资源和教学软件的建设。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使用多媒体上课的教师就如“无米之炊”;没有相应的软件,再好的硬件作用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而在软件硬件齐全的情况下,没有好管理机制和措施,也就如好的乐器和乐师,却没有好的指挥,一样弹奏不出动人的曲子。

硬件、软件、管理机制建设在各高校发展不均衡,许多高校建设了资源库,但在应用管理上较为薄弱。而在运行管理体制上,现代化教学观念强的学校,将教育技术机构与高校的教务处(部)平等对待,配齐所需资源,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配备能力强的管理干部,并直接由教学校长管理,能够统筹管理全校的多媒体教学,促进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提高。

三、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教育技术素养普遍较低

近年来,高校普遍认识到,开展多媒体教学必须先对教师进行多媒体知识的普及和提高,但学校没有认识到也必须同步开展管理人员的教育技术发展管理的相关培训。一线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如果只依靠教师的努力和认识,势必增加一线教师的压力。管理人员削弱了自身应该为教师提供资源、创造环境的服务和创新管理的职能,从而也没有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这种形式势必影响到多媒体教学工作的开展。

高校教育技术工作的展望

21世纪,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及虚拟现实技术快速发展并将应用于各行各业。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正在深入开展,高校教育技术机构也将随着改革的潮流接受洗礼和考验。虽然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教育技术工作的发展步伐也不一致,但其根本作用是一致的,那就是为学校的现代化教学服务。认清了这个方向,就应继续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明确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一、高校需要建立CIO(信息技术主管)负责制

CIO,即信息技术主管,负责全校的教育技术工作、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科研、多媒体开发,多媒体成果的推广与应用等相关工作。CIO作为学校的领导层,有机会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可以提出对学校发展的建设性意见,可以为学校贯彻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上下联动,从长远和整体上统筹规划。

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的教育技术工作之所以做得不好,与其运行体制有很大的关系。学校没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全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非常分散,而教育技术机构在学校没有位置,或者可能只是多媒体教室的保障部门,而非职能部门。在缺乏协调的工作环境中开展相关工作非常困难。

二、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教育技术培训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进入21世纪,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尤为迅速,但建设的重点仍在基础设施的构建与资源的建设与规划中。在建设过程中,国家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应用的情况却不乐观。教师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发展的主体,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个群体没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化基础知识,如何推动学校的现代化教学的发展。管理人员是教育信息化的管理者、引导者和推动者,如果他们没有掌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质,只能给一线教师增加压力,无法引导、鼓励和推动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工作的开展。

因此,今后我们应继续加强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要重点办好三个班,一是教师使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的培训班,消除教师对多媒体设备的畏难心理;二是办好教师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教法、课件制作的培训班;三是对管理人员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发展管理理念的培训班。20世纪80年代初,各种制作培训班的举办就很有成效,现在我们举办这些培训班,其意义更加重要。

三、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师多媒体技术支持平台的建设要加强规范和应用推广

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核心是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进行现代化教学所必需配置,因此积极、全面、系统地开发和建设多媒体资源仍是当务之急。建设多媒体资源应分三步走:一是结合目前教学需要,对原有的音像教材进行选择、分类、汇编,对音像资源进行二次开发;二是组织教育技术人员、学科教师、专业学生设计、开发各种类型的多媒体课件和电视教材;三是建立和管理好教学资源库,方便、快捷地提供给教师使用。

多媒体技术支持平台的建设和规范,是提高教师多媒体应用水平的保证,平台必须由学校支持建设,因为单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研究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势必增加教师的负担,多媒体课件的水平也就不能提高。

四、要为优化学生的学习做好服务

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不但研究如何为教师的教学服务,还要研究如何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有的学校花精心准备了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但学生的使用效率过低,导致这类教学资源利用率非常低。这类资源使用率过低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大部分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的模式过于简单化,没有好的多媒体教学设计,没有丰富的多媒体素材,大部分课程内容都是文字和一小部分的图片,降低了学生使用资源的欲望;二是学生使用网络的情况还不普及,电脑还不是学生的必需学习工具,大部分学生并不能经常上网学习。

基于此种情况,教育技术机构应加强网络教学资源模式和学习者基于网络学习的兴趣点的研究,力求制作学生喜欢的资源模式。在现实的情况下,好的资源模式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的上网查看与书本内容相同的知识内容。另外,学校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多地提供便于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场所和设备,从而促进学校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以上是对高校教育技术工作历史的简要回顾、总结经验和查找不足,并结合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几点希望和建议,以期能够使教育技术工作更好地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使教育技术事业的明天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荣曼生.高校教育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4(5)

[2]刘万年.高校教育技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电化教育研究, 2000(5)

[3]张丽霞,俞凤茹.对我国电化教育历史的回顾与未来的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2000(4)

[4]黄娟.邓小平与中国教育技术[J].西华大学学报, 2004(12)

(作者单位:1 河南工业大学;2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我国高校的教育技术工作经历了30年的风风雨雨,有过辉煌,有过彷徨,但也实实在在地促进了高等学校现代化教学的发展。本文回顾了高校教育技术工作30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分析不足,以便更好地确定今后工作的方向。

关键词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回顾;分析;展望

高等学校教育技术机构应认真思考自身在未来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职能。

当前,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它的应用扩展了现代教育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

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教育技术素养,是高校教育技术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作者:谷创业 王春锋

开展教育实践广播电视技术论文 篇3:

从技术哲学角度解读媒介素养教学

摘 要:当今社会,人与媒介的传播互动塑造着公共生活中的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共同体。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公众的媒介素养能力,使其能自如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世界,提高自身媒介素养的教育。本文在对技术哲学的产生和发展追溯与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把技术哲学作为媒介素养教育最深层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提高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拓展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视角;从关注媒介传播技术的工具属性到关注其实践媒介素养教育教学的活动属性的转变,实现媒介素养教育和教学的独创性。

关键词:技术哲学 媒介素养教育 工具 活动

一、对技术哲学产生和发展的追溯与分析

技术哲学的产生是与人们对技术概念的认知及其本质揭示的过程紧密联系的,它从诞生到发展一直处于摸索当中。随着技术教育在欧洲各国轰轰烈烈地开展,各国的学者开始把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认识对象加以研究,德国地质学家、哲学家E·卡普及其代表作《技术哲学纲要———用新的观点考察文化的产生史》现在分别被学术界公认为技术哲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作。20世纪70年代以来,技术哲学进入了自主发展时期,在1979年国际第16届科技大会上正式肯定了技术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对技术哲学历史背景的研究,首先需要明确界定对象,即什么叫技术哲学。“技术哲学可以意味着十分不同的两种事务。当‘技术’作主语的所有格、表示它是主体或作用者时,技术哲学就是由技术专家或工程师精心创立的一种技术的哲学。当‘技术’作宾语的所有格、表示被论及的宾语时,技术哲学就是哲学家认真把技术当作系统反思的主体的一种努力尝试”。[1]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工程的技术哲学”和“人文的技术哲学”。考察技术与科学的异同,可以发现技术哲学的两个传统即工程学传统与人文主义传统曾经对立,目前正竞相发展,在二者互补融合的道路上产生了很多有意义的思想,例如从存在本体论的维度来把握技术,深入探讨技术与人的关系,追问究竟是什么要素不断强化着我们的“技术决定论”。正是技术使人与周围环境建立起实际联系,使人从抽象中走出来成为现实的行动者,不同的技术造就了人的不同现实生活世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的技术性活动决定了人的存在及其本质的具体内容,规定了人性自身的不同本质内容。如果说自由是人的本质属性,那么技术便将人的本质形成的无限可能性予以释放。这些观点不仅表明当代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不断展示出人的自由力量的无限性,而且昭示了人的本质的无限可能性。

教育学术背景对于技术哲学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首先将技术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的是法国。法国人从17世纪继承了两个优秀的传统:一是源于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二是源于皇家科学院的实用化传统。18世纪的法国是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这主要归功于法国政府在技术教育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改革。在拿破仑时代,法国科学技术明显偏向于应用和试验方面。拿破仑很重视技术学校和技术教育。但是当时法国的科学远没有制度化。科学家作为教师,主要还是一种“闲职”(类似于政府文职人员的工作),他们的科学研究还像大革命前那样,属于私人活动。

法国教育模式曾深刻影响过其他国家,特别是德国;但是,德国人通过众多学者的改革,超越了法国模式。近代德国的教育改革,最主要地集中体现在改革普鲁士的学校体制。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在初等教育阶段推行强迫义务教育制,发展国民教育。第二,在中级教育阶段,开办实科中学,调整课程设置,增设与技术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第三,在高等教育阶段,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鼓励教育和生产相结合。第四,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兴办各类技术学校。通过这些措施,德国既将技术纳入了国家教育体系,又提高了国民的整体素质,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高素质的劳动力。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哲学基础

将技术哲学和教育哲学作为媒介素养教育最深层的理论基础对于提高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回顾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以技术哲学的视角考虑问题,有助于研究视角的不断拓展;在反思媒介素养教学的过程中,技术哲学强调科学的建构性、多样性角度,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与理论联系到一起,并且凸显了实践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重要性。

媒介素养教育强调教育内容的传媒性、方法手段的技术性,这是它和普通教育的区别。它往往以媒介作为分类,并针对某种媒介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技术性很强的能力培养,以便达到所需要的传媒知识和基本传播媒介技能的要求。普通教育往往以学科作为分类,强调教育内容的稳定性、方法手段的科学性。因此,对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高级知识应进行系统性的教育,以便在一定的期限里达到对某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可以教授某个学科知识,还可以有效提高个体内在媒介素养。从教学方式来看,媒介素养教育的技术特点明显,而普通教育主要体现在其学术特点。因此,技术哲学成为在确定媒介素养教育的哲学基础首选要素。对于媒介素养教育领域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建立一套可以指导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理论体系的必经之路,这样才能提高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和目的性。而从科学角度认识媒介素养教育和教学,就应该从哲学方法入手,以哲学的高度去总结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规律。目前,我国学术界基本上将技术哲学和教育哲学作为教育技术最深层的理论基础。[2]

三、从技术与人的关系看媒介素养教学的本质

把技术作为工具在当今时代显然已出现了巨大的局限性。技术不再是卡普眼中的那些简单工具,现代技术已同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更与人密不可分。正像德国技术哲学家拉普所谈的:“实际上,技术是复杂的现象,它既是自然力的利用,同时又是一种社会文化过程。”[3]作为社会文化的技术,它在人的社会生活中更多地表现为人的活动,是人对客观世界、社会关系乃至人本身的认识和表现,是人性的具体外化,我们现在思考的问题正在从“技术能干什么”向“人要用技术干什么”或“人将如何使用技术”转变,技术内在的社会性、民族性、文化性等人文属性正在成为人所关注的焦点,例如埃弗里特.M.罗杰斯认为技术是人“对工具性行为的设计,这种设计可以减少在达到预期效果的过程中因果关系之间的不确定性”。[4]很显然,罗杰斯认为技术不是工具,而是人对工具的目的性认识和实践活动。塞特勒认为,技术的重点在于“工作技能的提高和工作的组织,而不是工具和机器”。[5]这一观点更是明确了技术与人的活动是密切相连的,其所表现出的活动特性要比其工具特性重要得多。

在当代,认识技术已不能简单地从自然科学出发,而应该遵循技术和社会研究一体化的原则,对技术进行有意义的批评分析,不能封闭地从技术内部认识技术,而要开放地从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上认识技术,所以,认识的对象也就不再是技术具体的物化形式——工具,而是技术产生影响的根源——人的活动。技术固然是有意义的,但是这种意义却是由人的活动来决定的,如波兰哲学家柯塔宾斯基所指出的:“它代表了人类对行动效率的追求,但人的意义却不能由技术来决定。”[6]人使用技术的活动,不是对技术影响单纯的机械反应过程,而是人作为主体主动对技术进行价值赋义的活动,即:技术必须、也只能通过人的活动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的意义是由人的活动决定的。技术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既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和工具,更是人类对整个世界(包括人本身)的认识方式和价值判断。正如马丁·海德格尔所意识到的:“技术其实一开始就不是那些器具所代表的东西,实质是真理的开显方式。”[7]对技术的认识,必须树立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认识方式,才能深刻把握技术的本质和技术与人的关系。

因此,从技术与人的关系来看,媒介素养的教学本质就不应该是一种简单的物化工具,媒介传播技术所代表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以不同于传统学习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所开展的主体活动。只有在活动的技术观下,才能够充分认识媒介技术的教学本质和教学价值。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方式较传统教学方式有其独创性和创新性,其本质特征不是使用了媒介传播的技术,而是在应用了这种技术之后所带来的教育转变,这种转变包括师生关系的变革,教学活动结构的新变化和针对媒介学习态度的转变等。媒介传播技术并不会自动地带来新教学,任何一种技术都是人的技术,人对技术的认识水平决定了技术在人的活动中的作用水平,从这个意义上看,要促进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就必须树立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技术观。关注人的发展比关注技术的发展更重要,只有高水平的教学人员才可能创造性地设计和组织高水平的教学活动,并在新的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技术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C.米查姆.什么是技术哲学[J].哲学译从,1987,(5).

[2]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J].电化教育研究,2003,(11).

[3][德]F.拉普著.刘武译.技术哲学导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57.

[4][美]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奇.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北京:中央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30.

[5][美]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奇.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北京:中央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29.

[6]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2.

[7]吴国盛.哲学中的“技术转向[J].哲学研究,2001,(1).

作者:尚 倩

上一篇: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中学语文论文下一篇:新生代农民工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