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统计生物教学论文

2022-04-20

摘要对学习成绩的考核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成绩考核模式的改革是决定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成绩统计生物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成绩统计生物教学论文 篇1:

生物教学中巧用Excel 2003实现成绩统计自动化

中学生物教育教学评价中经常会涉及到众多的考试,如周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等。面对海量的成绩数据,生物老师如何准确快速地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问题,是一线生物教师比较苦恼的事情。Excel 2003作为中学老师比较熟悉的办公软件,虽经常接触,但很少会使用其函数统计功能。下面通过笔者在年级生物成绩统计分析中的摸索和经验,以一个年级(包含4个班)成绩数据分析为例来介绍如何使用Excel 2003做好成绩分析模板,实现对历次生物考试成绩轻松进行分析,利于生物教师找出各班的差异以及几次考试成绩的相对情况。

1 成绩统计分析工作簿模板的建立

建立成绩统计分析工作簿模板,命名为成绩统计分析模板,其中包含两张工作表,一张重命名为成绩登分表,另一张重命名为成绩分析表。

1.1 成绩登分表的建立

切换工作表至成绩登分表,在第一行建立列名,依次为班级、姓名、生物1、生物1排名、生物2、生物2排名等。科目对应列中为学生的原始成绩,如果缺考就在相应的单元格中输入“缺考”。科目排名列中使用排序函数=rank(),如生物1成绩在c列,生物1排名在d列,在d2单元格中则输入函数=rank(c2,c:c),如图1所示。然后将鼠标移至单元格右下角出现“+”时向下拖曳即可得到生物1成绩在全年级相应的排名,其他依次类推,至此成绩登分表就建立完毕。为了方便对成绩列和成绩排名列的引用,如对生物1成绩列进行定义,单击插入菜单,依次选择“名称”—“定义”,弹出对话框如图2所示。在“在当前工作簿中的名称”下面的框里键入生物1,在“引用位置”下面的框中点选框右端的选择按钮,然后点选生物1成绩所在列C,在空白框中显示“=成绩登分表!$C:$C”。由于第一行为标题行,所以将“=成绩登分表!$C:$C”修改为“=成绩登分表!$C2:$C20 000”,根据学生人数可以相应调整其中20 000这个数值。当然值越小,分析速度越快,可以将其设置为稍大于学生人数即可。

1.2 成绩分析表的建立

1.2.1 表头的建立

切换工作表至成绩分析表,首先在第一行键入表头,如“高2016级生物历次成绩分析表”,接下来在键入成绩分析指标,在这里建立分析指标如图3所示。其中的上线人数1和下面的30指的是取前30名,上线人数2和下面的112指的是取前112名,上线率则是用各班上线人数除以各班参考总人数。30和112可以根据要求手动进行更改,变异系数=标准差/平均数,变异系数越大,表明个体差异越大。为了制作一张表中根据需要选择显示历次生物成绩,需要建立下拉单元格,具体操作:① 在一定区域如图4输入科目和科目排名;② 点选图3中生物1所在的单元格点击菜单数据选择有效性,在允许中选择序列,在来源下面的框右端点击选择图4中的左列中生物数据所在区域,即可制作生物历次考试下拉列表,同理制作生物排名下拉列表。

1.2.2 统计指标中用到的函数

在多条件统计人数时常用到的函数“=SUMPRODUCT()”。多个条件时,条件之间用*连接,如满足两个条件的计数函数“=SUMPRODUCT(( )*( ))”,其中的条件为真时返回值为1,为假时返回值为0,所以只要有一个条件不满足,结果就为0。最后将所有记录的所有的结果相加,即可求出满足条件的所有记录的个数。如在B5单元格中输入函数“=SUMPRODUCT((成绩登分表!$A$2:$A$20000=$A5)*(INDIRECT($C$2)<=B$4))”,下拉填充即可得到其他班级的数据,上线人数2的公式编辑同理。

为了使得分析数据随着点选下拉列表的变化而同步变化,用到了一个间接引用函数“INDIRECT( )”,如“INDIRECT($C$2)”的结果就是引用C2单元格中的值所代表的值,当C2显示为语文排名时,它执行的结果就是引用成绩登分表中语文排名中所定义的数据区域。

在F5单元格中输入及格人数统计函数=SUMPRODUCT((理科!$A$2:$A$20000=$A23)*(INDIRECT($B$20)>=$H$22))-SUMPRODUCT((理科!$A$2:$A$20000=$A23)*(INDIRECT($B$20)="缺考")),其中由于只用前半部分函数会将“缺考”单元格判断为无穷大而包含在内,所以用后半部分公式将缺考单元格去掉。

为了按照班级统计最高分、最低分和标准差,使用了数组函数,如求最高分在I5单元格输入函数“=MAX(IF(成绩登分表!$A$2:$A$20 000=$A5,INDIRECT($B$2)))”之后,同时按下“Ctrl+Shift+Enter”三键,就会在原有公式首尾出现“{ }”。同理在J5和K5单元格分别输入数组公式“=MIN(IF(成绩登分表!$A$2:$A$20000=$A5,INDIRECT($B$2)))”和“=STDEV(IF(成绩登分表!$A$2:$A$20000=$A5,INDIRECT($B$2)))”,分别求出最小值和标准差,鼠标向下拖曳可求出其他3个班的数据。

在H5单元格中输入平均分统计函数“=SUMIF(成绩登分表!$A$2:$A$20 000,$A5,INDIRECT($B$2))/M5”,其中M5为各班的参考人数,鼠标向下拖曳可求出其他3个班的数据。

在M5单元格中输入计数函数“=SUMPRODUCT((成绩登分表!$A$2:$A$20 000=$A5)*(INDIRECT($B$2)<>“缺考”))”。

在N5单元格中输入计数函数“=COUNTIF(成绩登分表!$A:$A,$A5)”求出总人数,鼠标向下拖曳可求出其他3个班的数据。

2 成绩统计分析工作簿模板的使用

2.1 原始成绩的录入及缺考标记

在成绩登分表科目列中登入原始成绩后,排名列会更新排名情况,缺考可能是全部科目都缺考,也可能只有某一门或几门缺考,在缺考考生记录相应缺考科目及排名单元格中输入“缺考”作为标记。

2.2 自动化成绩统计分析

在成绩分析表中,可以根据需要更改名次,如取前20名,则将30更改为20,上线分数2的修改同理。及格人数下面的90是针对150分满分设置的,如果是100分满分,则将其改为60即可。

比较4个班生物1成绩情况,可以在B2单元格下拉列表中点选“生物1”,在C2单元格下拉列表中点选“生物1排名”,结果如图5所示。要比较生物2则相应点选“生物2”和“生物2排名”,稍等片刻会计算最终显示结果如图6。由于有重名次,所以取前30名,实际的结果有32人。

3 成绩统计分析工作簿模板的注意事项

3.1 成绩登分表的保护

在每次考试时,由于有的考生退学或者全部科目缺考,这时为了不显示这些记录只能选定相应内容进行清除内容操作,而不能删除相应行或列破坏表格,一旦表格被破坏,所有有关间接引用的函数计算结果都会报错。

3.2 成绩分析表的保护

成绩分析表建立好以后,由于公式众多,为了保证公式不被失误操作而修改,可以点选相应的公式区域,然后点击格式菜单选择单元格,切换到保护选项卡,点选“锁定”和“隐藏”。确定后,点击工具“菜单”选择“保护”—“工作表保护”,即可保护公式的正确性,从而多次重复使用。

作者:赵亚特

成绩统计生物教学论文 篇2:

环境生态学成绩考核模式改革初探

摘 要 对学习成绩的考核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成绩考核模式的改革是决定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在分析环境生态学现有考核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考核模块,重视形成性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完善终结性考试、加强实验过程考核、建立课程反馈机制、加强形成性评价在课程成绩中的权重比例,建立模块化成绩评价体系等改革措施,形成了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成绩评价体系。

关键词 环境生态学 成绩考核 改革

Performance Assessment Model Reform of Environmental Ecology

LI Shan, GUO Guangpu, CHENG Zhou, YANG Xiaoling, ZHU Yunguo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ecology; performance appraisal; reform

课程考核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手段。①如何通过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对课程成绩进行准确、客观、科学、公正地评价,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也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成绩评价的改进、激励、发展功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也是目前高校大部分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环境生态学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②是我院开设的第一批生物技术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内容。在前期的教学工作中,笔者针对传统成绩评价方法仅窄化为期末考试分数,忽视对整个教学环节进行考核的现象,在合理分解考核内容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能覆盖整个学习过程,反映学生学习态度、操作技能、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的考核模块,构建了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考试共同组成课程成绩的模块化成绩评价体系,对课程进行全程考核。同时针对每一模块特点建立了个性化的评价原则、规范化的考核方式、多元化成绩评价主体和评价手段,力求对各模块成绩进行标准化、数字化管理。此外,完善了对成绩的统计分析,以利于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课程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1 原有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

以往对环境生态学成绩的考核方式单一,过多地强调期末考试分数,对其它考查方式不够重视。闭卷考试成绩所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较高,试卷中需短时记忆的内容多,需理解及联系实际问题的题目少,无法较好反映出学生真实素质的发展状况。尽管将实验成绩计入到总成绩中,但实验成绩所占比重较小,成绩来源主要依赖于实验报告,未将实验预习、实验操作过程、实验态度、合作精神等内容列入考核范畴,不能客观、全面反映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此外,学生到课情况、课堂上的行为规范、课堂上的表现、作业的完成情况、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等内容没有列入考核范围,考核内容尚未覆盖整个学习过程,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2 改革措施

2.1 建立考核模块,重视形成性评价

高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考试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然而以往对学习成绩的评价往往以期末考试为主,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针对上述问题,在加强对平时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的考核的同时,我们重视对学习态度、协作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考核,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使考核内容更全面、合理,有助于学生轻松学习,从容地面对考试,表现出较好的学习主动性。将形成性评价分解为考勤及行为规范、理论教学过程、实验教学过程及学生意见反馈等模块,对每一模块的考核内容、方法进行了细化。针对不同模块,制作了个性化、操作性强的记录表格,并形成电子化数据,不仅便于期末进行模块成绩的总评,也有助于总结教学经验、促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水平。

2.2 评价主体 “多元化”,关注团体作用与学生个体贡献的区分度

改变以往任课教师作为唯一成绩评定人的现状,引入实验员、学生等多评价主体共同参与成绩评定的模式,促进评价主体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由“他评为主”走向“我他结合”。 例如在实验教学成绩评价中,实验员对学生在实验器具借还、实验秩序、卫生维护等方面给予评价。环境生态学实验教学以小组为单位,部分实验成绩以合作小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以往因同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存在差异,出现“不出工不出力”、“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导致小组成员对完成共同成果的贡献大小不等,而在课程评价过程中未加以区别对待,有失课程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性。在此次考核模式改革中,我们引入总分等级区分法体现小组学习中的个体差异。先以小组为单位以PPT的形式对实验结果进行汇报,依次对部分实验成绩进行评价,并以此评价结果代表该小组的平均水平。以此小组的实验成绩乘以小组成员数,得到该小组该此部分实验的成绩总和。在此基础上,让小组成员对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评,并根据表现分出若干个等级,根据等级不同来合理分享小组所取得的总成绩,这样若小组中某个成员表现的十分优秀,并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可,可以获得明显高于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这种评价方法较好地引导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动性,体现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性。

2.3 完善终结性考试

环境生态学是生态科学与环境科学相交叉渗透形成的学科,注重生态学基础的知识与原理在人类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为了避免试卷中出现太多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使试卷成绩能够较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我们尝试对考试内容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建立了试卷素材库,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生态问题自拟题目,将其完善后纳入试卷素材库,加大试卷中对具体环境事件进行分析或通过理解即可获得正确答案的题目。一方面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另一方面有利于反映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4 加强实验过程考核,提高成绩评价合理性

实验考核是环境生态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也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而且实验考核制度也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评定,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③我们按照实验准备、实验报告以及课堂表现3个模块对实验进行全过程考核。对实验准备模块主要通过检查预习报告完成情况、课堂提问检测预习效果、学生在借还实验器具等方面表现的方式考核。实验报告主要考核实验报告填写是否全面、正确,数据记录是否合理,实验结果是否正确以及实验分析讨论的深度和广度。课堂表现模块主要考核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协作能力、操作规范性,引入学生自评和学生代表互评机制,综合带教教师的评价最终确定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成绩。

2.5 建立课程反馈机制,有效推进课程改革

在以往的环境生态学教学过程中,已在实验报告中开辟了“意见及建议”一栏,鼓励学生对实验内容、课时安排等提出建议和意见,绝大多数学生都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为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很多问题已在随后的实验过程中得到了解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这一模式推行到整个课程中,通过问卷调查、试卷中加入有关内容等方式,将其量化并体现在模块成绩中,尽管分值仅占总成绩的2%左右,但此操作一方面是对学生在此过程中付出努力的一种肯定,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另一方面可以收集到更多对教学内容、实验安排、考试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最直接素材。

2.6 加强形成性评价在绩中的权重,建立模块化成绩评价体系

以往环境生态学成绩主要由期末考试、实验成绩两部分组成,分别占总成绩的80%、20%。建立了模块化成绩评价体系后,我们加强了形成性评价在课程成绩中的权重,摸索了各模块成绩的合理权重比例,初步形成了新的成绩评价体系。在此评价体系中,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分别占总成绩的60%、40%。考勤及行为规范、理论教学过程、实验教学过程、学生意见反馈等4个模块依次占形成性评价成绩的10%、30%、55%、5%。这种成绩评定办法较为科学、公正、合理地评价出学生在整个课程中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将学习重点放在培养科学素养上,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3 结束语

实践证明,这种综合成绩评定方法改善了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靠考前突击取得成绩的现象,提高了任课教师给学生打分的科学性,能够较为科学、公正、合理地评价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重视教学过程将学习重点放在培养科学素养上,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肯定。然而这种评定方法依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同怎样保证高效的实施?怎样使各模块成绩比例更合理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围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这一高校课程教学主要目的,继续探索完善现有考核方法,推进教学改革进程。

基金项目(同济大学教学研究与建设项目基金,2000 104039)

注释

① 陈玉清.以学论教:学业成绩的教学质量考核价值及其实现[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

② 赵晓光,石辉.环境生态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③ 李珊,郭光普,程舟.在课程改革中提高生态学实验教学质量[J].科教文汇,2009(8).

作者:李珊 郭光普 程舟 杨晓伶 朱云国

成绩统计生物教学论文 篇3:

SPSS统计软件在生物统计及试验设计课堂及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生物统计及试验设计是高等院校植物生产类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性 、应用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根据生物统计及试验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将 SPSS 统计软件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在课堂教学及实验等方面多方位引入SPSS软件的学习和实践使用,开展应用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本着解决实际问题,以应用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应用软件的能力,为提升应用类课程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物统计及试验设计;SPSS统计软件;实验教学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19.070

Key words Biostatistics and experimental design;SPSS statistical software;Experiment teaching

基金項目 西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7JY060)。

作者简介 孙海艳(1975—),女,吉林长春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果树遗传育种研究。

收稿日期 2019-12-12

生物统计及试验设计是高等农业院校植物生产类、生物技术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生物学和农业科学领域研究中会产生大量试验与调查数据资料,该课程为试验提供基本的、常用的试验设计与资料分析的方法[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正确地设计试验方案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打下统计学基础,也为今后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农业技术推广等打好相应的基础。目前生物统计已成为生物学和农业科学领域研究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2]。然而,生物统计及试验设计课程的特点是课程内容多,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加上涉及公式和图表多、计算量大而繁琐,若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死记硬背一些公式定理,花费大量时间讲解公式的推导过程和计算步骤,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产生视觉、听觉和思维疲劳,且学习兴趣不高[3-4]。学生普遍反映生物统计及试验设计是一门难度较大、理解相对困难的课程。

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是世界上最早的统计分析软件,最新版本为IBM SPSS Statistics 25.0。SPSS for Windows由于其操作简单,具有强大的统计分析与数据准备功能,提供完善的数据分析服务方案和图表展示功能,SPSS软件提供了从简单的统计描述到复杂的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比如数据的探索性分析、统计描述、列联表分析、二维相关、秩相关、偏相关、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多元回归、生存分析、协方差分析、判别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非线性回归、Logistic回归等。SPSS软件分析结果清晰、直观、易学易用。而且可以直接读取EXCEL及DBF数据文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界面的友好性,现已推广到多种各种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上,它与SAS、BMDP并称为国际上最有影响的三大统计软件,已经在我国社会科学、技术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

为更好地增强生物统计及试验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目前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探索了应用SPSS统计软件的生物统计及试验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1 传统课程教学模式

生物统计及试验设计是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园艺等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目前课堂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并结合少量板书,主要以教师讲授方式为主。要求学生在实际应用中面对相应的数据时能采用正确的统计方法推断结果。课程公式多,计算比较复杂,每讲解一个例题或公式的推导步骤要花费较长时间。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学生需要完成课下布置的习题和作业。在计算过程中,学生需要记住或查找相应的计算公式才能进行正确计算,计算中也需要保证结果的正确性。为完成教学任务,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基本上是满堂灌,学生基本上是接受式、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再加上课程考查形式单一,一般以闭卷笔试为主,且考试内容主要注重于理论知识和基本统计方法的考核,无法反映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2 探索应用SPSS统计软件来辅助理论教学的模式

生物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工具学科,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应遵循既重视基本理论又重视实践的思路[6]。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生物统计及试验设计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发生了相应变化[7]。结合多年来从事生物统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实践经验,探索应用SPSS统计软件来辅助理论教学的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多方位引入SPSS软件的学习和实践使用,并兼顾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加强对SPSS软件的操作,增加学生软件运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技能。

2.1 课堂教学引入SPSS统计软件的示范与操作

在采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授课时,授课的内容为基本概念、原理、公式计算及推导,通过讲解例题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采用相应的统计原理和方法,通过统计量的计算结果,得到的相应结论。根据园艺专业的特点,果树多年生、树体大,且有些果树存在大小年问题,果树田间试验需连续多年重复进行,试验数据多而复杂,本着解决实际问题、以应用为主的原则,侧重讲解基本原理,重点讲解统计分析结果的合理解释,在让学生吃透统计理论的同时,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SPSS统计软件的示范与操作,在讲解例题的计算过程后,将例题的SPSS的操作步骤以多媒体课件形式呈现,使难以理解和记忆的数学统计公式用易于操作和掌握的SPSS软件辅助或替代,教学中减少对复杂数学统计公式的推导及其统计运算。计算、公式内容较多的课程部分,如样本平均数、样本标准差、u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直线回归和相关、正交设计等章节,建议学生将电脑带入课堂,学生直接在课堂上按照SPSS软件步骤操作,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获得试验结果,将复杂的数据运算过程简化,降低学生学习该课程的难度,通过现场练习可以加强学生对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学生在操作软件的过程中遇到相应的问题,教师同时也可与学生进行互动和答疑,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对生物统计学课程学习的兴趣。以理论教學为基础,统计软件为辅助的教学模式,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2.2 开展实践性教学

生物统计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工具课,其重要性就在于解决实际问题[5]。结合课程内容,增加园艺果树、蔬菜等科研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增设田间实验课,在校内科研基地的田间试验实习,一边让同学们认识保护行、小区等的形状及面积等,一边了解边际效应、生长竞争的同时,让学生亲自到科研实习基地调查材料获取原始数据,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选取学生规范的数据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讲解;同时,对调查不符合规范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讲,让学生了解如何采用正确的方式获取原始数据,并结合方差分析—数据转换这一节的内容,讲解如何将数据进行相应的反正弦等转换,以满足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条件,便于对数据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实践教学表明,在提高同学们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同时,使教学内容更适应园艺专业的特点。实验课中的软件上机实践操作部分,教师布置题目,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软件,学生要将实验的主要结果(图、表等)和最终结论(即统计推断的结果)以实验报告的形式呈现[8],整个的SPSS分析数据需要通过E-mail发送给教师,最后总结课上教师现场讲解并答疑。

2.3 实行“课堂+课后”双重教学模式

课堂上学生针对课程内容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每个章节布置作业供学生课后利用SPSS练习,同时建立在线QQ群,充分促进教师和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课程相关内容的交流与答疑,积极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将学生中出现问题多的部分内容分享在QQ群中,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来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9]。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操演练,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通过对期末考试相关SPSS分析的试题成绩分析可看出,绝大多数同学掌握了不同的问题应采用何种试验设计或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另外也能对SPSS软件的分析结果进行正确解读,得出正确的结论。课堂教学和课后交流的结合,实现教学内容与SPSS统计应用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 SPSS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与评价

通过以上方式开展SPSS软件的应用教学,学生对实践性教学的反馈效果最好,学生反映在教师带领下的田间调查观察,身临其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试验田的规划设计思路,切合园艺专业的实际需求,让他们对这个方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另外,在课堂上通过实际例子展示试验设计和分析的方法,比如研究甘蓝开花这一性状时,从最初如何规划田间试验种植图到开花性状如何统计以及统计结果的正确分析,加深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验证了一些复杂的统计函数仅仅靠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另外,通过实验操作课,借助于计算机和SPSS软件,同学们可以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同学们通过亲自动手,对软件操作有更深刻的理解。另外,学生通过练习解释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真实的结论,加深了对软件的理解并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

4 SPSS在该课程中进一步应用的构想及其展望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不断应用于教育领域,既有大型在线课程平台开发的海量在线课程资源,如国外的 Coursera 、edX、可汗学院以及国内的学堂在线、中国大学 MOOC、网易公开课等,其中中国大学 MOOC平台的“生物统计学”在线视频及 可汗学院的 “统计学”公开课(中文配音版)视频更适合地方农林院校使用[10-11]。各大高校基于Blackboard、Moodle、清华教育在线、超星泛雅等教学综合平台搭建的专业课程的网络教学体系,互联网资源与课程教学的融合,推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孕育和发展[11-13]。借助互联网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实现以“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主”“课堂为主”向“课堂课外并重”转变的模式[14],课程组还积极尝试采用目前更先进的“超星学习通”等现代化在线教学新手段,搭建教学综合平台,在相应的课程视频中有对应的SPSS软件的操作步骤讲解,便于学生在课后学习,视频学习因可反复回放,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重难点的理解,缓解了课堂学时有限导致的知识点 “消化不良”问题[10],同时在每一章节增设一些习题,丰富的习题类型可从不同途径巩固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强其独立获取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也为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支撑。

5 结语

生物统计及试验设计是高等农业院校生命科学领域内非常重要的一门应用课,在教学过程中,结合SPSS 统计软件辅助多媒体理论教学,开展应用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本着解决实际问题,以应用为主的原则,强调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实现生物统计及试验设计教学模式的灵活性、趣味性和高效性,使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将复杂、难懂而又乏味的数学公式转化为浅显易懂的SPSS菜单式操作,既注重专业特性又关注学生接受能力等个性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使教学内容更适应园艺专业的特点。一方面解决了当前学生学习该类课程的畏难情结,同时引导学生到实际问题中去,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 明道绪.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 秦立金.SPSS统计软件在生物统计课程中的探索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6):198-199.

[3] 陈莉,马沛勤,苏仙绒,等.生物统计教学、科研、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J].运城学院学报,2015,33(6):54-56.

[4] 谭启玲,任涛,党丽娜,等.SPSS 统计软件在提高生物统计学课程教学效果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1):245-246,251.

[5] 李昆太,程新.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初探[J].大学教育,2013(14):93-94.

[6] 高丽.Excel 和 SPSS 软件辅助生物统计学教学模式的探索[J].大学教育,2014(15):144-146.

[7] 徐辰武,章元明.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8] 白俊艳,徐廷生,张小辉,等.《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上机实验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18):247-248.

[9] 程新,魏赛金,江莉,等.统计软件R及其在《生物统计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统计教育,2008(4):29-31.

[10] 卢道设,王磊.在线课程在高职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16(5):57-58.

[11] 连玲丽,薛李春,林世强,等.基于互联网平台的 《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探索[J].福建农业科技,2018(5):57-61.

[12] 倪向东,李盛林,曹杰,等.网络教学平台在课程辅助教学应用中的利弊[J].现代教育科学,2010(8):70-71.

[13] 袁文业,彭惠茹,张洪亮,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生物统计学”教学改革及实践效果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4):478-482.

[14] 李喜焕,祝丽英,黄亚群,等.提高应用类课程教学效果的途径:以“生物統计与试验设计”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20(3):98-103.

作者:孙海艳 汤青林 魏大勇

上一篇:网络引导物理教学论文下一篇:农村班级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