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荣八耻与行政文化建设论文

2022-04-29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指向是坚守社会主义制度,这与马克思主义精神是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对社会主义的制度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了对坚守社会主义制度的民族认同及其精神支撑和动力支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制度的道德认同和维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荣八耻与行政文化建设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荣八耻与行政文化建设论文 篇1:

浅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的新型行政领导模式

摘要: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领导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只有短短的二十几年,但其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却十分巨大。十七大提出要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指导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和精神支柱。如何以此为契机加强行政文化建设,培养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行政价值观,构建适应中国国情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的行政领导模式,大力提升政府领导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行政文化;行政价值观;领导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许多挑战。尤其是在政府等公共部门,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其对资源、信息的垄断和行政领导者自身管理能力、领导技术的低水平、简单化已不再适合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政府部门的行政文化建设,领导队伍政德的建设、管理能力和领导技术的提升更是刻不容缓。而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的新型行政领导模式无疑是一条捷径。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行政文化建设与领导干部价值观培养

在政府部门建设良好的行政伦理与行政文化,对加强领导者的政德建设,培养领导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整个政府的领导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行政文化与行政价值观

行政文化是与国家行政相关的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文化是在社会文化的基础上,在具体的国家公共行政活动中形成的,它通过行政行为、行政观念、行政体制等对任何特定的社会行政活动产生影响,是一个复杂的、多样的、潜在的过程。

行政文化的核心层是行政价值观。不同的人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价值观所具有的社会意义也就不尽相同。行政价值观从根本上决定了行政活动的走向,领导者的行政价值观关系到其所在政府部门的发展方向。树立一种民主与效率相一致、发展与稳定相协调的行政价值观,是促进我国行政改革的根本保证。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优化行政文化

中国领导科学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综合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以来斗争和建设工作经验而发展起来的。随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领导科学的发展应该在坚持自身特殊性的同时,博采众家之长。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领导科学的思想文化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证。

(三)领导干部应深入学习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树立正确的行政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行政文化有深刻影响,领导干部在行政文化中形成政德,政德影响干部价值观和领导观,又影响其领导方式。同时,领导者个人价值观对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认真学习、深入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对于领导者树立正确的行政价值观,进一步推动行政体制改革,提高政府部门的领导力具有深刻的意义。

深入学习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牢牢把握住其四个方面的科学内涵: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本的一点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要在实践中不断把中国式马克思主义推向新的境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其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显示出无穷的生命力。

2.牢固樹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能有效凝聚各个方面智慧和力量的共同理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坚定信仰和精神动力、基本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以及强大的精神凝聚力。

3.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开拓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要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培育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和谐社会构建的全部实践中,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4.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的高度概括,也是从总体上对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的生动表述。它确立了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应加强自身政德建设,端正自己的地位观、权力观、责任观、利益观、群众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一方面,在思想上要坚定信念,工作中要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作风上要诚信正派、见贤思齐,在生活中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纪律上要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另一方面,领导者还应用个人价值观积极影响组织成员,在政府部门内部建立起廉洁自律、坚持行政改革、优化政府职能、注重法制和效率、逐步走向开放、以民为本的先进行政文化,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推动整个政府部门的改革和发展。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的行政领导模式

(一)以核心价值观为本的领导理念

以豪斯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了“以价值为基础的领导学”理论。价值观领导者更多依靠其内在影响力,即领导过程从领导者内心的价值观出发,将领导者个人价值观传递给组织和下属,使个人价值观转化成为组织核心价值观。

以核心价值观为本的领导模式也遵循目标管理的理念,领导者将个人正确而崇高的价值观自上而下地移植到成员当中,逐步把个人价值观内化为组织价值观,使之成为全体组织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并在领导者和下属之间建立一种以共享价值观为基础的新型关系。

(二)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的新型行政领导模式

1.现实基础。以核心价值观为本的领导模式在政府部门同样适用,并具有很大的优势。这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由我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在中国政府部门中推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的新型行政领导模式,具有如下几方面基础: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一脉相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体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所认同的价值取向、价值理念、价值目标和价值实现方式,同时引导和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在现阶段,这种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升华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就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的新型行政领导模式提供了文化基础。其次,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的新型行政领导模式提供了思想基础。多年来,我党一直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解放思想,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中国化的创新,赢得了一系列的挑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内涵方面。最后,行政体制改革要求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的新型行政领导模式。新型的政府也要求有新的领导理念和新型的领导方式,传统的集权管理型行政领导模式已不再适合新型服务型政府的角色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的正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行政领导模式,并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核心不谋而合。

2.模式研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的新型行政领导模式是一个领导者与政府部门成员的互动过程。

首先,行政领导者应深入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并以此影响整个政府部门成员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再将组织成员共享价值观凝结、升华成为本组织特有的核心价值观,以此作为组织及其成员的思想标准和行为准则。其次,应在此基础之上清晰表达组织愿景。党和全国人民的最高理想即实现共产主义,只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指导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和精神支柱,这个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信不疑,树立榜样作用,激励下属对愿景充满信心。最后,行政领导者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鼓舞和凝聚组织成员,带领他们共同实现组织目标。虽然组织成员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了解组织所信奉的价值观,但领导者不断表达与示范可以起到强化和引起下属共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奚洁人.中国领导学研究二十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张荣臣.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lEB/OL]冲国网,www.china.com.

[4]吴维库,刘军,张玲.基于价值观的领导[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5]文国强.基于核心价值观的行政领导模式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6]刘益,吴维库.打造无形的紧箍咒——以价值观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叨,企业管理,2004,(12).

[7]吴维库,富萍萍,刘军.以价值观为本的领导行为与团队有效性在中国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6).

[8]吴维库,富萍萍,刘军.以价值观为本的领导行为与组织绩效在中国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1).

[9]李忠杰-从政也要讲政治,也要讲道德[EB/OL],前沿网,http://www.qy.swjtu.edu.cn.

作者:薛 丰

八荣八耻与行政文化建设论文 篇2:

试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指向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指向是坚守社会主义制度,这与马克思主义精神是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对社会主义的制度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了对坚守社会主义制度的民族认同及其精神支撑和动力支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制度的道德认同和维护。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 实践指向 价值层面

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仁、义、礼、智、信”,它要维护和发展以特权等级为核心的封建制度;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自由、民主、平等”,它要维护一个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理所当然要坚守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指向要堅守社会主义制度,这主要还在于其深刻的社会背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步深入,社会价值多元化的格局进一步形成,改革方向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价值层面上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取向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根本意义上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同。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人类生产方式运动规律中,发现了人类社会演进的“自然历史规律”,即由原始社会向共产主义演进的动态发展过程;从而揭示了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统治道德的、经济的和政治的根据及支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人类的解放和进步指明了正确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多年里,正是我们始终如一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才使中国在国际风云变幻莫测的形势下,战胜了各种各样的危机和灾难,逐步走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从现实性上讲,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通过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对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也在于必须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否则,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无从谈起。

其次,把坚守社会主义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指向具有更加突出的现实意义。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坚守社会主义制度,是现实形势的需要。就外部环境而言,苏联解体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全球化之机,凭借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把“和平演变”的矛头重点指向了我国。另外,在整个世界缓和对话的背景下,东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与反社会主义之间在进行着激烈的较量。就内部环境而言,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各方面尤其是民众的思想上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价值取向呈多元化的趋势已成为事实,个人主义、消费主义、自由主义正在成为更多人的指导思想。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遭受着空前的挑战。马克思主义在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从意识形态领域重申了中国现实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应对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挑战。苏东社会主义改革之所以由改革走向了“改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而当前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和平演变”策略的一个重要武器也就是图谋用民主社会主义改变中国。民主社会主义已经脱离了马克思主义轨道。在指导思想上,民主社会主义坚持多元化,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统一的社会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这与科学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根本对立。民主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社会历史进程,否认社会主义是具体的社会制度形式,否认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否认人类社会的远大目标;认为社会主义应兼容并包任何符合其改良主义、伦理主义的思想。

所以,“不论社会党人把他们的信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或其他的分析社会的方法上,不论他们作为是受宗教原则还是受人道主义原则的启示,他们都是为共同的目标,即为一个社会公正、生活美好、自由与世界和平的制度奋斗。”①实际上,在民主社会主义那里,马克思主义已经被放在了非常次要的地位。

第四,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还有防腐拒变的价值。必须承认,在当前世界潮流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对于我们认识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从理论角度整体否定民主社会主义思潮,防止我国改革的“民族社会主义”化和“民主党”化,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政治意义。江泽民同志在1989年党建理论研究班上强调,要“研究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各种观点,理直气壮地坚持正确的观点,批驳错误的观点,澄清糊涂的观点”。实际上就是要求对民主社会主义保持高度警惕态度。总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正如邓小平所言,“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中共党员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

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就马克思主义者而言,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及其表述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而且是从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开始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全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社会,是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是保证社会成员过上富裕、文明的幸福生活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将自己的个性建立在个人自由全面发展和共同社会生产能力上,人们将用这种自由取代迄今为止“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人提供健康而有意义的工作,给所有人提供充实的物质生活和闲暇的时间,给所有人提供真正充分的自由”。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做出了科学设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然而,我国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和文化基础之上,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不具备马克思主义设想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文化基础,因而在实践上只能从具体的国情出发,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回答了社会主义的诸多重大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重要结论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现实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如果改革造成了两极分化,失败了”。从这一思想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为了消灭资本主义的弊端,使广大的劳动人民能够生活在没有剥削、压迫的社会里,过上自由、平等、富裕、幸福的生活。现阶段的任务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使人民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到本世纪中叶,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了对坚守社会主义制度的民族认同

首先,两种精神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实践和理论规定。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针、价值取向、精神面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体现了爱国主义这一中华民族的伟大特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性,体现的是个体同自己所依存的民族的关系和对它的态度。现代民族是一个政治概念,指的是国家行政疆域内的所有人民,是民族国家的基础。中华民族在20世纪靠浴血奋战建立起了自己的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起本民族终极的安全保障。所以,民族精神视域内的爱国主义就是爱我们中国,就是在与其他民族国家关系里,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至上,这实质上是一种民族认同。

其次,民族认同在当前条件下包含着对社会主义的认同。一般来说,民族认同是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本民族的价值观念、以及民族本身的认可和确认。对内维护族群的自我认同,对自己的认可和自觉归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内的对内认可主要内容是认可民族国家的合法性和价值信仰认可;对外区分我族群体与他族群体的相互认同。在一国的生存和发展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的情况下,无论是对内认同,还是对外认同,目的就是要保护国家的安全,促进社会的发展。对内认同主要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体现的是对中华民族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共同文化的认同。

一定的價值观是处于一定经济关系之中的人们的利益和需求的反映,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也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否能够凝聚民心,鼓舞斗志,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再次,民族认同是抵御国家分裂和民族撕裂的重要保障。不仅如此,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文化独立和安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极其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的。从目前来看,全球化在本质上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和推动的,虽然不等于一元化和殖民化,但也决不是各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趋同、泯灭,恰恰相反,它要求各个民族必须更好地保持自己的民族品格、民族情操、民族韵味,这样本民族才不至于被全球化浪潮淹没。然而,随着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发展,各种思想碰撞和交织的机会越来越多,各个民族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已成必然。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肆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

事实上,个人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全盘西化在我国大有市场,并成为一些人对待民族精神的指导思想。江泽民曾经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失去了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如何抵抗这些“主义”的侵蚀,唯有充分发扬民族精神,展示民族形象。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的那样,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道德准则

第一,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公德,它要解决的是公民对社会的态度、公民与社会的融合问题,以便保证人们能够按照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作一个合格的公民。按照邓小平的“四有”新人的规格,合格公民在道德方面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做到“有道德”、“有纪律”。即是说,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就是坚守“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道德底线。道德底线,主要是相对于较高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来讲的,是指不管人们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或价值目标,都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的规则和不能逾越一些基本的界限。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着眼于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提出社会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及其评价标准,使之既成为今天的中国人应当选择的荣辱观和道德操守,同时又成为人们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

第二,“八荣八耻”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精神基石。社会主义荣辱观把握了时代所产生的问题的症结,指明了解决的途径。它不仅是一个普通的道德标准,而且也是一个包括法律、道德和信念三个层面的公民生活规范,反映了社会道德底线要求。在法律层面上,“八荣八耻”其中的一些重要部分是对于宪法精神的阐述,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就是如此。危害祖国不仅是一种羞耻,而且也是犯罪,因为它触犯了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八荣八耻”更直接地强调和呼吁人们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就是现代社会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在道德层面,“八荣八耻”所说的“荣耻”就是在召唤人们的良心,并让良心看守自己的言行,知荣明耻,自觉关心自己的行为后果及其社会评价,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向,以便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价值目标要求保持协调一致,争荣弃辱。“八荣八耻”不仅继承了传统道德,如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等,而且包括了现代道德,如崇尚科学等。因此,它丰富和发展了人类道德的基本内容。

一般而言,作为普遍的道德规范的最低原则(底线)是不伤害他人,它的最高原则是要关爱他人。“八荣八耻”既反对人们突破道德的最低原则,如损人利己,也希望人们达到道德的最高原则,如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团结互助等。在信念层面,“八荣八耻”的所有内容其实都涉及人的信念和理想。人生活在世界上有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就有一个精神支柱和寄托。一个人的信念和理想在根本上支配了他的道德和法律行为。“八荣八耻”所阐明的信念和理想就是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对于假、丑、恶的反对,是公民为人处世的精神指南。“八荣八耻”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确立了标尺,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科学总结。

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是旗帜和纲领,统领着其它三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基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源泉和根本原因;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道德认同和维护,是从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层面对共同理想、民族认同的体现和落实。它们层次分明,由高到低,由理论到实践,由思想到行为,构成一个完整的框架结构,共同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取向,是保证全体人民坚守社会主义制度在政治上、道义上、精神上团结一致,凝结智慧和力量,克服困难,创造未来强大的精神纽带和动力。

【作者为河南科技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2012年教改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优化和方式创新”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SJCLX213】

【注释】

①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哈尔滨: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页。

作者:赵元明

八荣八耻与行政文化建设论文 篇3:

提高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实效性的研究

摘 要:要使高校学生成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生力军,不仅要注重教育、实践,更要注重教育实效性,要研究和认清下列问题:提高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实效性的基本前提;创新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生动形式;提高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实效性的根本保障;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动力源泉。

关键词: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实效性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HTSS]2006-08-15

作者简介:徐志怀(1968-),男,福建莆田人,副教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它集中反映了社会的价值导向、人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的文明程度(引自《光明日报》)。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内容丰富,概括精辟。从公民个人的层面上讲,是一种人格品质;从社会的层面上讲,它体现了一种全社会应树立的社会风气;从国家的层面上讲,它是整个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倡导的价值观体系;从学校的层面上讲,它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指南。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面旗帜,它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战略高度,为高校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对引导和培养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在高校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大学生成为践行“八荣八耻”的生力军,不仅要注重教育、实践,更要注重实效性。要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普遍要求与不同层次大学生具体情况有机结合起来,既要教育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也要教会他们自觉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做到整体衔接、因材施教,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确保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入耳、入脑、入心。

一、系统理念:提高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实效性的基本前提

1.荣辱思想,一脉相承。在不同时期,一些思想家、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对荣辱思想做过重要论述。我国古代思想家强调知荣辱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恩格斯指出:“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2]毛泽东同志指出:“每个地区、部门、单位以至个人,他们应得的荣誉,都要以对革命事业和人民群众所做的贡献如何,作为衡量的标准。特别是共产党员应该把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和为人民服务作为无上光荣的天职,以无私奉献为最大荣誉。”邓小平指出“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江泽民强调指出,“要在全党和全社会大力提倡高尚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艰苦奋斗、勤俭朴素为荣,以铺张浪费、奢侈挥霍为耻”。今年3月,胡锦涛同志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他着眼于当代中国发展的全局,面向中华民族的未来,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针对性、实践性,是科学发展观在道德层面的具体化,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2.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全面、系统,包括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善恶界限鲜明,是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关系的根本指针。而且内容具有先进性和广泛性,既有先进性的导向,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党的崇高理想和根本宗旨;又有广泛性的要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鲜明倡导了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

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贵在进行全面、系统教育。为了提高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学校要综合地考察、分析、研究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外部条件,不断优化荣辱观教育的环境,整合教育资源,拓展教育渠道,积极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良好氛围;加强党对学生荣辱观教育的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行政切实实施,政工干部真抓实干,学校的其他职能部门的同志也从学生成人成才的大局出发进行积极配合,使荣辱观教育与学校其他工作协调一致发展,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等,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各方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

二、有机结合:创新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生动形式

积极探索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寓荣辱观教育于生动的活动形式之中,实现全面渗透教育的效果。活动形式的有机结合要立足整体、紧跟形势、不断创新,坚持“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1.加强荣辱观教育与大学生成才教育相结合。大学生是时代的精英,理应走在时代的前列,而在大学生的成才教育中,树立正确荣辱观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所以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成才先成人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要加强学生成才教育。要有真才实学,脚踏实地进行探索、实践,使自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2.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内容。它是一面旗帜,宣示了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全面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所集中体现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传统,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5]。3.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体现着我国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要因材施教,科学设计教育内容,注意渗透“八荣八耻”的内容,使德、智、体、美有机结合,教师要努力做到既教书又育人。4.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鲜明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主要内容,加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崇尚真善美,憎恶假丑恶,使他们懂得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耻辱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5.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同时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和最终目的。对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要把荣辱观教育与他们的专业实践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渗透到各种实践当中去,引导他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通过实践使大学生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教育中要强调点、面结合,全面渗透,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面向每个学生个体,全面、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真正达到我们的教育是以生为本的教育主旨的要求。

三、长效机制:提高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实效性的根本保障

长效机制建设是荣辱观教育取得实效性的保证。从机制建设入手,积极探索、研究,促使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大学生们的内在修养并逐步转化为他们自觉的道德行为。长效机制建设要注意系统性、有序性、科学性。1.建立道德修养的机制。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的内因在于修养机制。道德修养是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并逐步完善人格的必由之路(引自《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大学生荣辱观教育中,教育、评价是重要方面,但这是外在的力量,道德修养则是培养人们的内心信念的。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以“八荣八耻”为标杆,重视道德修养机制建设,经过长期的磨炼和高度的自觉修养,努力塑造自己优秀的品质,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使道德要求内化为信念,升华为道德理想,做到知行合一。2.建立有力的激励、评价、监督和约束机制。(1)要注重将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完善激励机制。学校应鼓励学生们积极进取,追求真善美,大力宣传、表彰、总结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进典型,积极树立学习的榜样,激励学生扬荣弃耻,见贤思齐。学生党员们要率先垂范,做“八荣八耻”的积极实践者。高校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必须加强师德建设,使教师们首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践行“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以身作则,用模范言行影响和带动广大学生。(2)建立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评价体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最终要体现在具体的操行中,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纳入评价中。在评价中要体现全面性、针对性、动态性。既要注重学习结果评价,也要重视学习过程和表现性评价;既要注重宏观要求评价,也要关注具体的标准评价;既要注意整体评价,也要重视个体差异的评价;既要注意现实的评价,也要注意适应形势发展的评价。(3)加强舆论监督,揭露、批评、制约有违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言行和现象。要加强执行制度的落实力度,充分发挥规章制度对学生行为的激励、约束和监督作用,大胆揭露、批评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和行为,营造好的行为人人扬之,坏的行为人人弃之的氛围。发挥法律法规对道德建设的保障作用,惩恶扬善,依法惩治违法乱纪现象,用法律手段引导和规范学生行为。同时要根据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修订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以适应现实社会的要求。

四、理论创新: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动力源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社会在发展,形势在变化,青年大学生特点也在变化。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荣辱观教育理论研究也必须与时俱进。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和理论研究优势,加强对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要不断从经济社会变革和文化创新中吸纳新鲜的道德建设素材,关注青年大学生所遇到的荣辱观教育上的新挑战、新问题、新热点,探究出有创见性的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等;要形成一系列极具时代特色的高质量的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研究成果,为加强高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供理论支持,指导和推动高校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深入开展,实现其为现实和未来服务。

提高对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主动担当起这一光荣任务。不仅要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更应成为大学生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导者。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层次大学生的不同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努力实现教育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吕冰.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突出三个重点[J].社会科学论坛,2006(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薛进文.将荣辱观教育融入高水平大学发展建设中[J].中国高等教育.2006(7).

〔责任编辑:张家恩〕

作者:徐志怀

上一篇: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探讨论文下一篇:电子商务支付安全性研究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