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士核心能力论文

2022-04-18

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急诊护士都应具备一定的护理技术和较强的护理能力。许多国家地区在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全球化通用框架的基础上,根据护士的专业发展途径以及专业不同岗位上的不同能力需求进行了核心能力分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急诊护士核心能力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急诊护士核心能力论文 篇1:

模拟演练对提高急诊护士应急能力的体会

[摘要]通过对36位急诊护士进行理论授课和单项技能培训后,进行情景模拟综合演练,使急诊护士在综合应急能力、急救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临床思维与判断能力和团队合作等方面有较大提高,确保了护理安全。

[关键词]模拟演练;急诊护士;应急能力

急诊护士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年龄不一的各种疾病人群,以及被动面临偶然和意外灾害事故所致的突发伤、批量伤病员的救治。因此,急诊护士的应急能力,特别是急诊护士能否在紧急情况下忙而不乱、熟练掌握急诊抢救流程、正确判断处理危急重症患者,反映了医院护理质量的高低。为培养一支训练有素的护士队伍,有效保障病人安全,减低护理风险,我院从2011年9月到2012年10月采用单项操作训练与模拟急诊真实病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情景模拟演练,对我院36位急诊护士进行系统应急能力培训,提高她们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取得较好成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9月到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工作的护士36名,均为女性,工作年限6个月至5年,平均(2.5±1.4)年。其中大专21名,中专15名,护士职称22名,护师职称14名。

1.2方法

1.2.1理论授课和单项急救技能培训

护理部组织急诊科护士长、急诊工作10年以上护理人员共8名组成培训组,负责理论授课和急救操作技能示教培训。理论授课内容主要为常见急救基本理论知识、危重病急救流程、医嘱执行流程、抢救药理知识、应对紧急救护情景时的护患沟通能力、护理相关法律法规、临床思维与判断能力、职业防护等。急救操作技能培训包括CPR、静脉留置针、吸氧、吸痰、约束带使用、病人搬运法等操作。抢救仪器的使用操作包括心电监护仪、洗胃机、除颤仪的使用及常见故障排除、呼吸机使用管理等。由培训组制定培训计划,护理部组织考核小组,负责对培训结果的考核,考核采用现场提问及集中考试。再分析护理人员存在的共性薄弱急救知识和技能,加强薄弱环节重点培训,采用PDCA管理方法,不断提高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使全体护理人员平均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分数大于等于90分。

1.2.2情景模拟演练

情景模拟是通过设置一种逼真的工作场景或管理系统,由被训练者按照一定的工作要求完成一个或一系列任务,从中锻炼或考察其某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培训小组结合临床设置模拟病例,如高处坠落多发伤、脑血管意外、集体食物中毒等,并设置多种障碍,如突发停电停水、仪器故障、家属情绪激动等,造成紧张的现场气氛。随机指定4名护士按照ABCD制抢救配合分工流程,各施其职,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将静脉留置、吸氧、心电监护、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呼吸机、标本采集和转运等基本急诊抢救技能措施融入到模拟演练训练中,并进行ABCD分工角色转换,以提高护士对各角色的适应及相互配合的能力。模拟训练过程中注重护患有效沟通、心理护理和个体化健康教育。并组织全体参演护理人员观看演练录像,共同探讨模拟演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流程改造措施,再实行反复强化练习、反复观看录像探讨细节问题,逐步提高急救意识与应急抢救的熟练程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团队合作能力。

2.结果

2.1急诊护士对模拟演练培训的评价

根据急诊护士综合应急能力的考量内容,自行设计问卷,对36名急诊护理人员进行模拟演练培训评价的调查,发放问卷36份,有效回收问卷36份,回收率100%(见表1)。

2.2对急诊科医生进行急诊护士抢救配合满意度调查,发放调查问卷21份,回收21份,回收率100%。对急诊护士应急抢救配合的认可率为90.5%。

3.体会

3.1强化了急诊护士综合应急能力

急救模拟演练将多项急救技能操作穿插于抢救中,重视抢救过程中的灵活性、条理性,使急诊护士对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和常见意外及突发事件应急流程有了全面的了解和综合运用,能较好地把片段知识融合起来。在应对患者危急情况时,学会快速评估、判断,科学安排,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挽救患者生命。

3.2强化了急诊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模拟演练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学习兴趣,积极引导护士主动探索,勤于动手,勤于思考,全方位、多层次锻炼护士的综合能力,促进护士在知识、态度、情感、技能技巧方面的发展,最大限度的把所学知识与临床接轨。

3.3强化了急诊护士的临床思维与判断能力

评判性思维能提高临床推理、判断和观察能力,自觉避免思维方法上的漏洞。以评判性思维判断抢救措施是否得当已成为评价临床综合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当代护士核心能力的方法之一。模拟演练注重以问题为导向,抓急救关键环节,要求护士严密思维,准确判断病人情况,迅速作出反应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措施。使每位护士明确自身知识的薄弱点和努力的方向,提高了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促进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了急诊护士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急抢救的自信心。

3.4强化了急诊护士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情景模拟演练中,采集病人信息、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与辅助科室的协调、与家属交代病情等,都需要护士充分运用有效的沟通交流技巧,灵活地进行沟通。同时加强团队合作,发挥强大的团队力量,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佳抢救效率。

4.小结

运用模拟病例进行救护演练,具有可重复性、科学性、选择性的优点,极大地满足了急诊护士临床急救培训的需求,对提高急救应急能力和处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减少护理纠纷,保障护理安全。

作者:韩亮

急诊护士核心能力论文 篇2:

急诊护士技能现状调查分析

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急诊护士都应具备一定的护理技术和较强的护理能力。许多国家地区在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全球化通用框架的基础上,根据护士的专业发展途径以及专业不同岗位上的不同能力需求进行了核心能力分析。目前,在急诊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面对急诊护士将遇到的各种急诊突发状况,急诊护士是否能胜任自己的工作,怎样在平时或者在校期间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培养,以适应当前的工作需要。我们对辽宁省内二级以上医院的168名急诊护士进行了急救技术排行和急救能力调查,旨在了解临床急诊护士应具备的急救护理技術的种类以及所欠缺的急救能力种类,为其开展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培训提供依据。

作者:王雨 陈丽

急诊护士核心能力论文 篇3:

急诊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48名在职急诊专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分析影响急诊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相关因素。结果:急诊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分值为(170.45±24.06)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职称、学历、专业兴趣度、工作年限、聘任方式是影响急诊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急诊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需加强低学历、年轻、低职称、工作时间短、非编制护理人员培训,以提升其核心能力。

【关键词】急诊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影响因素

文献标识码:A

核心能力是保障护理质量和安全的前提,是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其虽占护理人员个人能力的约20%,但影响80%的工作绩效,能集中体现个人能力,且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 1 - 2 ]。急诊专科护理人员是急诊基础护理和救护的具体执行者,是急诊科护理中坚力量,其核心能力将直接影响急诊专科护理安全与质量,影响患者康复。本研究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48名在职急诊专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分析急诊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48名在职急诊专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男2名,女46名;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37.14±2.46)岁。纳入标准:已获取护士职业资格证书的注册护士;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急诊科工作年限≥2年,近一年全职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排除标准:产假或长期休病假的护士;退休、返聘、进修人员;实习护士;身体状况不佳;调查期间因其他因素不在岗的注册护士。

1.2 方法

(1)使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评估入组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其包括临床护理能力、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领导能力、伦理/法律实践、人际关系能力、教育/咨询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等7个维度,共58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Likert 5级评分法评估,评分范围为0~4分,分值越高则能力越强,评分174~232分为高能力,116~173分中等能力,<116分为低能力。CIRN量表的各维度Cronbach`sα为0.79~0.86,总体Cronbach`s α为0.89,信度较高,内部一致性较好。

(2)收集入组护理人员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工作年限、专业兴趣度、文化程度、聘任方式、职称等资料,分析影响急诊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相关影响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核心能力 急诊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见表1。

2.2 影响急诊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2.1 单因素分析:不同年龄、职称、学历、专业兴趣度、工作年限、聘任方式的急诊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2 多因素分析 以急诊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总分作为因变量,单因素中有统计学差异变量作为自变量,实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称、学历、专业兴趣度、工作年限、聘任方式是影响急诊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见表3和表4。

3 讨论

核心能力能从不同角度阐述急诊专科护理人员的独立性、重要性和专科性,发展、培养急诊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能够优化其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对急诊护理事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3-4]。本研究中,急诊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分值为(170.45±24.06)分,提示急诊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我国应试教育使部分个体缺乏寻找真相兴趣,只对权威的正确答案关心,对护理人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缺乏;部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仅被动执行医嘱,依赖性、从属性较强,主动搜集资料少,对其批判性思维发展形成一定限制。另外,急诊专科护理工作单调、繁重,缺乏护理人员资源,受超负荷的工作影响,护理人员无精力和时间开展临床科研工作,其科研能力受到一定限制[5-6]。

本研究中,年龄、职称、学历、专业兴趣度、工作年限、聘任方式是影响急诊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在于:(1)年龄。随着年龄增长,护理人员专科实践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和沟通协同能力明显提高,临床护理经验丰富,核心能力表现越出色。(2)职称:专科护士职称级别评定涉及操作能力、学术水平、工作表现等多方面,职称越高的护理人员则意味着具有更强的沟通协调能力、专科实践能力等,核心能力也相应更强[7]。(3)学历。高学历的急诊专科护理人员对急诊护理理论掌握更加全面,专业发展能力和判断思维能力表现更为出色,在专科实践中能够努力提升自我,提高核心能力[8]。(4)专业兴趣度:对护理工作始终保持高兴趣的护理人员,专科实践积极性相对较高,能够促进护理技能提升,增强其沟通协调能力、领导管理能力能,同时能积极主动的选择自身不足,坚持专业学习,提升专业发展能力,核心能力相對较高。(5)工作年限:工作年限短的护理人员存在技术操作不熟练和专业理论掌握相对不高,与医生之前的配合默契度欠佳。因急诊专科护理工作多、强度大,护理人员常处于疲劳状态,容易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将直接对其自身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9-10]。随着工作年限不断延长,护理人员的护理经验、理论知识逐渐丰富,对专业发展认识更为全面,能够提高其临床护理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等。(6)聘任方式:非编制护理人员的职称级别低、学历低,工作福利待遇相对较差,缺乏社会认同感、公平感、工作稳定感,外出学习、进修机会少,领导能力、业务能力、创新力等核心能力相对较差。

综上所述,急诊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年龄、职称、学历、专业兴趣度、工作年限、聘任方式是影响急诊专科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独立危险因素,需针对各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的引导和培训,增强护理人员核心能力,以提高急诊专科护理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莎,欧艳,杨小莉.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华西医学,2017,32(8):1281-1284.

[2] 任伟,胡翎,张立新.班主任负责的年级制教学模式对提高急诊科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1957-1960.

[3] 孙颖,黄冬枚,季琴花,沈玉妹,吴燕.改变交接班方式对提升急诊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7,30(4): 124-126.

[4] 王燕,古满平.临床先导联合“三明治”教学模式在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5):368-369,378.

[5] 迟红丽,陈思,杨卓,梁佳.急诊科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211-214.

[6] 李月明,赵秀宝,梁露颖,韦敏俭,黄翠青,杨小兰,吴美花.初级创伤救治培训模式在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1):1257-1260.

[7] 刘红梅,孔淑贞,杨希文,吕静文,周晓荣,王明旭.西安市三级甲等医院注册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2):1623-1627.

[8] 张倍倍,张艳,王荣华,余自娟,张慧颖.实习护生老年护理核心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8,47(33):4274-4277.

[9] 王丽婷,唐浪娟,李韵涵,岳立春.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19,40(21):3092-3095.

[10] 张旭芬,姚晓丽,费晓琴.急诊护士岗位胜任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7):1062-1064.

作者:蔡俊伟 陈锋 梁财相

上一篇:护理计划临床分析论文下一篇:农学吸收研究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