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季稻栽培技术论文

2022-04-18

川优673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10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45天左右。平均株高126.1厘米、穗长25.5厘米,根系发达,分蘖力较强,株型集散适中,茎秆粗壮,叶片厚挺,叶色淡绿,穗大粒多,后期转色较好。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单季稻栽培技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单季稻栽培技术论文 篇1:

山区单季稻无公害优质栽培技术

摘 要 当前,如何根据当地环境和现有的土地条件下生产优质无公害水稻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通过阐述生产无公害优质单季稻的必要性,进一步分析山区单季稻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水稻;单季稻;无公害栽培技术

1 生产无公害优质单季稻的必要性

1.1 人们对单季稻的口感的要求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对于食物,人们不在将重点放在吃饱方面,而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吃好方面,即更加注重食物的口感及食物的营养。用无公害优质水稻做出来的米饭,其颗粒饱满、饭粒油亮、香味浓郁,在口感上能够满足人们的味蕾,并带给人们以视觉、味觉上的享受。

1.2 无公害优质单季稻的优势

无公害优质单季稻的优势,从其名字中就可以体现出来:无公害、优质。单季稻的无公害培育,是现在环境污染,食品中毒事件频发以及部分黑心商家为了提高产量而滥用各种有害化学物质的要求,能够满足当今人们的健康水平的需求[1]。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无公害单季稻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同时,优质的单季稻做出的米饭,粒粒饱满,米香浓郁,吃起来有嚼劲。故生产无公害优质单季稻是十分必要的。

2 选择恰当的种植环境

无公害优质单季稻在种植之前,必须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的耕地进行种植。山区远离城市及工业区,生态环境良好,大气质量好,对于无公害优质单季稻的生产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选择山区种植该水稻有着天然的环境优势。但同时,在山区种植时,也应选择灌溉条件便利、土壤肥力充足、附近2 km以内没有污染源,且交通较为便利的地方。

3 水稻栽培技术

无公害优质水稻种植的第一步,应该根据当地的环境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目前,大多采用浙优1号、两优培九等抗病虫害能力强、生产稻米质量好的品种。之后,还应做到以下几点,才能提高无公害优质单季稻的产量。

3.1 认真育种

通常在育种时,采用的是浸泡的方法,即先对种子进行消毒,然后放入装有水的袋子中,当然,为防止种子应长时间的浸泡缺氧而死亡,需要每隔20~30 min把种子拿出来透气。经过浸泡后的种子,其出芽率以及抗病虫害的能力都会有所提高。在山区进行水稻育种时,必须注意温度的变化,过低的温度会降低种子的出芽率。

3.2 选择恰当的时机育秧

在进行种苗时,必须选择合适的时机。温度过低,会使幼苗冻坏;温度过高,又会使幼苗缺少水分,导致死亡率增加[2]。因此,最好的育秧的温度为12 ℃。当然,若温度一直处于气温变化不定时,可以采用铺地膜的方式进行温度的调节。同时,在育秧时,要注意均匀种苗,切不可密度过大。

3.3 培育壮秧,提高成活率

进行壮秧时,要选择早先翻过的冬季空闲的土地,同时,这些土地还要具备土质疏松、距离病虫害草源较远、田鼠及鸟雀活动少、水利设施较为完善、灌溉以及排灌条件好等几个要素。同时,进行壮秧的秧苗也应满足这样几个特点:秧根的根系较为发达,叶子颜色很绿,秧苗长出叶子早,且分布较为均匀。这样培育出来的壮秧,其抗灾能力较高,能有效提高单季稻的水稻品质。

3.4 合理的种植密度

在种植时,水稻之间的距离是非常重要的。水稻过密,土壤的肥力跟不上,而且不透风,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发生大面积的病虫害。但如果水稻过稀,就会造成肥料的浪费,单产也会下降。因此,在种植之前,必须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密度计划。一般来说,插秧遵循“稀植”的原则,一般行间距26 cm,每一株秧苗之间应相距17~20 cm。这样的密度,有助于培育优质单季稻,保证每株单季稻能够享有充足的营养,提高稻米质量。

3.5 科学施肥

在一些农民的思想中,肥料越多越好,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就像人吃饭一样,吃少了很快就会饿了,但吃得过饱,就会撑胀难受,只有吃得刚刚好时,才有利于健康。而水稻如果被施了很多肥,就会被肥料烧死。所以在施肥时,必须根据水稻的生长需求,科学施肥。

冬种绿肥是生产无公害单季稻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必须加大推广力度。在绿肥地种植,能够有效节约氮肥。同时,根据当地环境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调配土壤肥力,为单季稻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成分,一般按照氮∶磷∶钾元素比例为10∶5 ∶9来进行肥料的搭配。此外,应采用合理的轮作方法增加土壤肥力。其次,基肥必须充足[3]。冬绿肥应在秧苗移植之前的15~20 d进行制作,一般按照绿肥1 000 kg、碳铵15 kg进行搭配。

3.6 合理运用追肥技术

追肥分为早期的返青肥、抽穗肥等。在单季稻稻苗移栽后的2~3 d,要进行第1次追肥,即早期的返青肥,其施肥量为每667 m2,应施15 kg的复合肥或者4~5 kg的尿素,这样有助于缩短单季稻的返青时间。当单季稻的叶子呈现红色,就可以在晴朗的天气追施穗肥,这次施肥主要是补充单季稻成长所需的氯化钾以及氮等营养元素,其一般是在单季稻收割之前的30 d内进行施肥。当然,在施肥时,还应使用科学的施肥方法,试验证明,当稻田的含水量为70%时,是施加穗肥的最佳时机,这一时间段能够将肥料营养成分的流失降到最小,最大限度地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3.7 合理灌溉

在灌溉时,不能随意灌溉,应该讲究灌溉的科学性。在秧好苗后,就必须进行灌溉,以防水稻苗应缺水而干死。同时,还应该做到薄水分蘖,只有水分充足,水稻才能长好。

3.8 病虫害防治

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要遵循预防为主、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化学防治手段时,要注意科学用药,不可随意增加或者减少农药。同时,不能使用农药毒性大、残留度高、对人体危害大的农药,如钾胺磷等,要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如米乐尔、蹈瘟灵等[4]。当然,还可以运用物理防治手段,如夜晚采用灯来诱杀害虫等。此外,还可使用生物防治,对单季稻经常发生的病虫害进行观察研究,找出其天敌,使用其天敌来进行病虫害治理。

4 结语

生产无公害优质单季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是人们追求食品口感的需要。但要想生产无公害优质单季稻,就必须重视单季稻生产的每一环节,包括当地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稻种前的选种、浸泡育种、在适当的时机种植、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适量施肥、合理灌溉、采用科学的方法防病虫害等,只有这样,才可能生产出无公害优质单季稻。

参考文献

[1]朱井安.单季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19):152.

[2]刘家全,吴明.单季晚稻强化栽培不同有机肥配比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1):46.

[3]沈甘霖,林敏莉,梅雪华,等.高山区单季稻旱育秧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S1):254-255.

[4]陈飞.水稻大行密株高产栽插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S1):58.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陈学维

单季稻栽培技术论文 篇2:

优良杂交水稻品种

川优673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10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1.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45天左右。平均株高126.1厘米、穗长25.5厘米,根系发达,分蘖力较强,株型集散适中,茎秆粗壮,叶片厚挺,叶色淡绿,穗大粒多,后期转色较好。每亩有效穗数14.5万穗,每穗总粒数190粒,结实率77.81%,千粒重达29.9克。经原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糙米率80%,精米率72%,整精米率62.1%,粒长6.8毫米,长宽比2.7∶1,垩白粒率51%,垩白度8.1%,透明度1级,胶稠度83毫米,碱消值4.7级,蛋白质含量7.4%,直链淀粉含量22.8%。

该品种作单季稻种植,表现高产、稳产,抗倒伏,中感叶瘟、穗颈瘟,适宜在福建省作中稻种植。

2.栽培技术要点。在福建省永泰县作单季稻种植,宜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6月上旬插秧,8月下旬抽穗,9月中下旬成熟。1叶1心时,视秧苗情況,施好断奶肥。秧龄控制在35天左右,不插超龄秧。栽插规格为23厘米×23厘米,每亩插1.2万丛,每丛插2株,保证每亩基本苗5万~6万株。采取“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后期酌情施穗肥”与“多施有机肥,控氮肥,增施磷、钾肥”的原则施肥。

(福建省永泰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站 黄宝珠 邮编:350700)

单季稻栽培技术论文 篇3:

遂昌县西红花—单季稻高效轮作栽培模式

遂昌县是丽水市中药材生产主产区,中药材产业是遂昌县五大农业特色产业之一。近年,遂昌县积极开展中药材产业循环有机农业示范试点项目建设,探索并推进“药—稻”轮作等高效栽培模式。遂昌县农业农村局从2010年起开展西红花—单季稻高效轮作栽培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在遂昌县垵口乡桂洋村和云峰社后村创建了2 hm2西红花—单季稻高效轮作栽培模式示范基地。调查统计资料显示,该栽培模式示范基地每667 m2生产西红花干花丝550 g,新增西红花球茎250 kg,每667 m2产值约3万元;水稻每667 m2产量600 kg,每667 m2产值2000元。合计每667 m2产值3.2万元,净收入2万元,经济效益显著。该模式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还可克服中药材连作障碍,提高土地产出率,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遂昌县“药—稻”轮作重点推广的模式之一。

一、茬口安排

西红花11月中旬移植大田种植球茎,田间过冬,翌年5月上中旬收获球茎,球茎按大小分级后移至室内上架管理,10月中下旬开花收获花丝;单季稻在5月下旬播种,6月中旬移栽,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收割。

二、西红花栽培技术要点

(一)露地越冬繁殖球茎技术

1.施足基肥,及时耕翻土壤。西红花属须根浅根作物,喜肥,忌涝渍,要求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排水良好。栽种前15~20 d深翻土壤,起沟作畦,畦宽1.25 m,沟宽0.3 m、沟深0.3 m。整地时每667 m2施有机肥1000~1500 kg,45%施复合肥50 kg。

2.合理密植,控制播种深度。种植密度和深度与球茎个体大小相关,一般鲜球茎每667 m2用种量500~650 kg。深度一般为球茎自身高度的3倍,40 g以上大球茎为球茎高度的4倍,并根据不同情况相应调节。

3.分期追肥,叶面喷肥。在露地越冬繁殖阶段,追肥用量和时间视土壤肥力和田间生长规律而定。根外施肥应达到促根、长叶、保绿,延缓叶片衰老,增加子球茎质量等措施。追肥一般2~3次,第1次翌年1月上旬,第2次在2月中下旬,每667 m2追施稀薄人粪尿1000~1200 kg,第3次在3月中下旬进行,每667 m2施过磷酸钙30~50 kg,氯化钾10~15 kg。

4.适时收获。5月上中旬,西红花叶片完全枯萎后,选择晴天及时收获,并将球茎按质量大小分级装匾上架。

(二)室内无土栽培技术

1.分级上架。6月上旬球茎按颗质量10~15 g、15~25 g、25~35 g、35 g以上4级分盘上架,球茎顶端向上,个体间排列紧凑不留空隙。架高4~5层,每层相隔40~50 cm,底层离地面30 cm。

2.调控室内光、温度、湿度。6—11月室内温度由低—高—低的变化,球茎由叶芽分化—化芽分化—花器官形成—开花等生育过程。一般以人工调节为主,采用窗挂草席,白天关闭门窗,夜间开窗通风降温,水泥地板洒水等措施。要特别注意控制室内温湿度,开花期间,室内最适温度一般控制在15~18 ℃,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

3.留好顶芽,剥除侧芽。球茎有顶芽1~3只,萌发后能开花,其花柱上开花数量多。侧芽7~14只,萌发在顶芽之后,不能开花,仅消耗球茎体内养分,留好顶芽,剥除侧芽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

4.采花及加工。室内球茎在10月底始花,11月中旬终花,花期约15 d。当花瓣半开时柱头外露伸出花瓣下垂,此时,将花朵采下取花柱红色部分(不带黄色、白色),摘下鲜红色花柱随即烘干,烘干标准以花柱弯曲能折断为度,烘干率一般为鲜质量的18%~20%。取出即成为商品西红花药材,及时用塑料袋封存,在避光条件下储藏或出售。

三、水稻栽培技术要点

(一)选用良种

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高产稳产的水稻品种,遂昌县主栽水稻品种主要有中浙优1号、中浙优8号。

(二)适时播种

4月底到5月初播种,秧龄控制在25~30 d,秧苗处于5~6叶期插秧。

(三)合理密植

根据中浙优8号分蘖力中等、植株挺拔、穗大粒多、较耐肥等特点,一般移栽密度为26 cm×27 cm,每667 m2插1万穴左右。插植密度,壮苗穴插1本,弱苗穴插2本,力争有效穗在15万左右/667 m2。

(四)肥水管理

施肥遵循足基肥、早追肥,配合增施磷钾肥的原则。基肥每667 m2施水稻专用肥35~40 kg;分蘖期每667 m2施尿素5~10 kg;后期根据田间长势再决定补施肥料,同时,应避免追肥过迟过多造成倒伏。后期干干湿湿,切忌断水过早。

“西红花—单季稻”高效轮作模式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温光资源利用率,在发展经济作物的同時,又不耽误粮食生产,实现“一亩地,千斤粮,万元钱”。

作者:王杰 甘林叶 马方芳 张善华

上一篇:古诗文与文言文论文下一篇:陪读现象社会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