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答辩的探讨论文

2022-04-21

摘要:针对地方新建院校石油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事实,从毕业设计选题、开题答辩、中期检查、论文评阅以及答辩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毕业答辩的探讨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毕业答辩的探讨论文 篇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本文从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教学内容、教材更新、考核方式等方面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和教学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院校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各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入门基础课程。适应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各行业对计算机能力的要求,满足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计算机信息素养和计算机技能是衡量大学生是否合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重视学生差异,实施因材施教

由于高校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各地区文化水平和经济水平不同,造成了各地计算机基础教育普及程度的差异,因此,学生在中学所接受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应用能力都有所不同,导致高校新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计算机教师的教学方式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保证计算机水平较好的学生除了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外,还可以通过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学习ACCESS数据库、网页制作、动画制作、CAD制图等高层次的应用软件;层次一般的学生通过学习可以掌握计算机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会使用常用的计算机应用软件,了解网络应用基础,参加全国计算机能力一级考试并获得优异证书;无计算机基础的学生,主要学会常用软件的使用,争取获得计算机一级考试合格证书,结合自身的需求和兴趣进行学习。

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电脑实际操作能力,既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素养的培养,更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等。因此,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的上机实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新知识及时消化吸收,提出问题,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良好的教与学的互动。

要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必须提高教师的教学和实操水平,把过去理论授课和实操截然分开的教学模式改为授课和实操同时进行的教学模式,授课教师应既有理论水平又有熟练的操作演示和指导能力,从而保证在教学中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

三、针对学生的专业设置课程内容

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进度,能确保学生达到均一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但忽视了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不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任何一门课程都有两个目标,一是学习对象应获得知识、学会技能、提高能力;二是为后续的课程预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再局限于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而是操作、使用和应用三项相结合,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综合应用计算机知识、开发工作领域中计算机系统的能力。对不同的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要求不同。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讲授时要满足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两方面的要求,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主要以实际应用为目的,计算机基本理论少讲。

例如,对计算机专业方向的学生,为了延续后续专业基础课的需要,在讲解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时应着重讲解计算机硬件配置、数制之间的转换、原码、反码、补码的转换以及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对非计算机方向的学生,这部分的内容可以略讲,简单明了,侧重让他们了解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及不同应用领域的特点,了解信息技术理论的基本概念,在使用计算机时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及应该具备的防护意识。

四、与时代接轨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频率加快,而高校受到配套使用教材、硬件环境等因素限制,教学内容更新迟缓,从而导致社会需求与学校培养相差甚远。此外,一些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局限于WORD、EXCEL和WINDOWS,根本达不到就业单位的期望值,并且学生所学知识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能学以致用。

为适应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方应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与课程配套的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课件、习题集和试题库的建设,将新技术、新知识融于日常教学中,保证教学与计算机发展的水平基本同步。

五、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针对教学内容多而课时不足等情况,《计算机应用基础》宜采用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把网络辅助教学模式融入常规教学中。网络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的网络教学平台,把教师制作的课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基本要求、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实验素材、模拟试题等放在教学平台上,提供给学生使用,同时,学生遇到问题时,也可以在教学平台上留言,由专职教师予以回复,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

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可采用多种方法,精讲多练,针对当前计算机应用发展的特点,结合学生将来就业岗位的需求,实现与当前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接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实验内容,采取任务驱动方式并及时考核和点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突出知识应用及技能训练。另外,课外作业应选择相关的实操内容,如学完WORD文字处理软件后,让每个学生自己制作一份艺术小报;学完PPT演示文稿的制作后,让每个学生制作一份毕业论文答辩的演示文稿;学习Internet的综合应用后,让学生搜索与学生就业相关的信息,再进行数据处理(可运用Word、Excel、PPT等常用办公软件),或者让学生了解常用聊天工具的用途,如腾讯、微信、易信的使用等。教师对课外作业进行讲评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通过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评价,让每个学生相互交流,互相比较,找出差距和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考核方式多样化。

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要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学生的成绩不是单一的期末考试成绩,而是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组成。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课外作业、课堂提问和上机操作等,重视实操和应用能力,可以考虑在考核中加重能力平方的权重。将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计算机一级考试相结合,在学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计算一级考试证书,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不懈努力、不断创新,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计划,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建设网络教学平台,进一步实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级、分类及模块化教学,推动整个《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刘英,高锁军.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0,(15).

[2]朱云溪.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探讨[J].天津市财贸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0,(1).

[3]曾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研究和探讨[J].科技信息,2011,(14).

作者:刘希平

毕业答辩的探讨论文 篇2:

石油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

摘要:针对地方新建院校石油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事实,从毕业设计选题、开题答辩、中期检查、论文评阅以及答辩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毕业设计选题从题目的深度、广度以及工程性方面进行把握;通过组织开题答辩,从内容的深度、广度以及课题的可行性再进行把握;通过中期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毕业设计顺利进行;通过进行匿名评阅,防止出现放水现象;在答辩环节实行“形式复查、异组答辩、匿名答辩”有力地保证了答辩的客观和公正。2013届毕业设计的结果表明所采取的措施有力地保证了石油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毕业设计;改革;实践

毕业设计是工科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大约占总实践学分的27%。石油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在规定的15周内,独立完毕业论文。首先是指导教师申报毕业设计题目,当然如果有合适的题目学生也可以自主申报;接着毕业生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双向选择确定毕业设计题目;然后是学生在两周内独立完成与毕业设计题目相关的外文文献的翻译,外文原文不少于2万字符,译文不少于1万字;接着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查阅国内外与所做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并进行消化吸收、分析归纳,利用两周时间完成开题报告;然后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设计或实验工作,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的编写;最后,经指导老师和评阅老师评审通过的论文就可以参加答辩。笔者自2009年以来连续指导了五届石油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明显感觉毕业设计质量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主要有基础理论与知识不扎实、论文重复率偏高、编程论文比例逐年降低等。管理、教师及学生三个方面的原因都导致毕业设计质量的下降[1-4],管理方面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的问题,教师方面存在选题不恰当、不负责的问题,学生方面由于生源的变化以及社会大环境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抄袭成风等问题。针对造成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这些原因,狠抓选题、开题、中期检查以及答辩环节,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一、严格毕业设计选题

为了选出适合于培养目标为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石油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避免以往的题目重复率高、内容偏多、难度较大的问题,在毕业设计选题时,石油工程系首先组织指导教师学习学校和学院有关毕业设计的管理文件,领会文件的精神,结合石油工程系的实际,组织编写了石油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选题指南,分指导教师版和学生版。指导教师版指南详细指出了每个老师可以申报的题目方向和数量,要求了内容和题目与往届的重复率;同时,对题目的内容和深度也做了明确的要求,最后详细图解了在毕业设计管理系统中申报课题的过程。学生版选题指南主要图解在系统中选题的过程,特别强调不能跨专业方向选题。在指导教师申报完题目后,系上审核环节主要关注题目的重复率、题目的广度、题目的深度以及题目适合的专业方向。对不符合我校石油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虽来源于现场但题目偏难内容偏多的、内容与往届重复等情况的题目则退回指导老师重新申报题目,直到题目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在学生选题前,举行了石油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动员会,学院主管领导从毕业设计的目的、意义等方面对全体毕业设计学生进行了动员;石油工程系采用实例详细介绍了选题过程和步骤,特别强调不能跨方向选题等注意事项。最后,学生在网上选题后,指导老师在网上确认,系上进行二次审核,主要看是否有跨方向选题。

石油工程2013届毕业设计采用上述选题过程进行选题,指导教师申报的题目合格率达到90%,学生错选率不到10%,未出现过难和过宽的题目。

二、规范开题答辩

2013届石油工程专业共有414位学生获准进入了毕业设计环节,按重庆科技学院实践教学规范及石油工程系石油工程专业2013届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开题答辩放在第六周。在第四周,在广泛征求指导老师和毕业设计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石油工程系制定了开题答辩方案,并传达到所有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毕业设计学生,同时做好开题答辩准备。

由于是首次搞开题答辩,因此随机抽取了毕业生总数的20%分油藏、钻井和采油三个组进行答辩。答辩分两个阶段:汇报和提问。在汇报阶段,毕业生从目的意义、国内外发展现状、主要内容、工作条件和工作计划等方面阐述自己的课题;在提问阶段,答辩老师着重从题目的适用性、国内外现状的阐述、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工作思路等方面就课题与答辩学生进行交流,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的修改建议和意见。总共有82位毕业生参加了开题答辩,建议修改题目的有15名,建议修改研究内容的有20名。同时,未参加答辩的学生也按时完成了开题报告,做好了开题答辩的准备。通过开题答辩,使学生能及时与指导老师协商,完善题目和内容,理清工作思路,保证了后续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中期检查

2013届毕业设计在中期检查时,发现了进度滞后、题目宽、内容多、难度大以及实验条件不满足等问题,分别采取强化指导、调整题目和内容、补贴实验课题经费的方法来解决,保证了毕业设计的按时完成。

四、严格评阅

2013届毕业设计论文评阅采取“双盲评阅、异人评审”模式。在开展评阅前,石油工程系制定了2013届石油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答辩方案,详细规定了毕业论文的评阅标准、时间节点等,并传达到所有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和毕业设计学生。评阅的具体做法为:答辩前一周,学生提交隐去指导老师和毕业设计学生信息的论文,然后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系统中评审“双隐”的毕业论文,只有指导老师评阅成绩大于等于60分的论文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交叉评阅。在交叉评阅前,系上根据每个课题的具体学科方向,在系统中预先指定研究方向与课题相同或相近的老师作为论文评阅老师,只要需要评阅的论文通过指导老师评阅,交叉评阅老师就会在毕业设计系统看到相关论文。交叉评阅根据学校实践教学规范的具体要求,从完成的工作与任务书的符合度、工作量、内容深度和广度以及格式的规范性等方面对看到“双隐”论文进行评阅,给出恰当的评语和成绩,只有评阅成绩为60分及以上的论文才能进入答辩前的预审阶段。这种评阅方式,避免了评阅时指导老师的干扰,保证了评阅结果的客观公正。

交叉评阅结束后,2013届毕业设计学生有34位同学的论文未通过交叉评阅,不能进入答辩环节。

五、改革答辩

答辩是毕业设计质量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往届答辩时,自己指导的学生在老师所在的答辩组答辩,答辩多媒体和毕业论文上都有指导老师姓名,存在一定干扰因素。因此,2013届答辩总的原则为“匿名答辩、异组答辩”,匿名答辩要求学生答辩时所用的材料(毕业论文和汇报多媒体)必须隐去指导老师姓名;异组答辩是指学生只能在非指导老师所在的答辩组答辩。答辩分组时,采用按方向分组原则,不管指导老师的学科方向,只认毕业设计课题本身的学科方向,按课题学科方向分组,同时尽量避免分到指导老师所在的答辩组。在答辩前,系上组织人员进行二次形式复查,对照学校关于工科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对提交的“双隐”论文进行格式审查,格式规范的论文则直接进入答辩分组环节,格式严重不规范或未进行“双隐”的论文直接判定为不合格,进入补答辩。答辩时,答辩学生用多媒体从绪论、主要工作、结论等几方面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限时8分钟;然后答辩组就论文本身以及相关专业知识提5~8个问题,答辩学生即时回答,答辩组根据回答情况并结合论文本身给出答辩成绩。在答辩过程中,答辩小组秘书对论文进行一致性检查,检查完成的内容与任务书内容的一致性,发现内容不符则立即停止答辩并视为不通过。同时,如果发现答辩材料未进行了匿名处理,则直接进入二次答辩。

2013届石油工程毕业设计答辩前,有10位同学未通过石油工程系组织的形式审查,共有370位学生进入了答辩环节。经过两批次共计4天时间的答辩,油藏有4人、采油5人、钻井14人共有23位学生未通过首次毕业设计答辩,其中包括3位未对答辩材料进行匿名处理的毕业生。随后组织了两次补答辩,最终有8位同学未通过毕业设计答辩,未按时取得毕业资格。

六、结束语

毕业生质量的高低与毕业设计的好坏息息相关,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从现在开始,持之以恒地常抓不懈,才能逐年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同时,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不能仅靠指导老师,它需要学校、学院、系、指导老师和学生的相互协作才能实现。对学校层面,首先应该保证生源,重点严格控制转入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质量和数量,要让学生一进校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从学院层面来说,严格执行毕业设计标准,强力推进毕业设计改革,改变毕业设计百分百通过的现实,同时,加强对驻地子弟和石油子弟的管理;对系上层面来说,加强过程控制,严格答辩环节,及时堵住各个环节存在的漏洞;对指导教师来说,要从学生的前途和学校的声誉出发,从严要求,坚决将滥竽充数的学生挡在校门之内。只要这四个层面都做好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就会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肖丙刚,王秀敏,赵吉祥.本科生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4).

[2]方振江.地方高校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思考[J].福建高教研究,2009,(4).

[3]孙玉利,左敦稳,李军.高校理工科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0).

[4]高明生.工科本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2).

作者:焦国盈 裴苹汀 杨斌 程柯 扬李俊

毕业答辩的探讨论文 篇3:

探索提升博士生科研能力之路

博士生培养质量,始终是一个值得有关各方花大力气探讨的问题。数年前,华中科技大学周光礼教授在专著《中国博士质量调查》中,集中提出了博士生的培养质量问题,并就此进行了深度分析,以至于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时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饶毅教授则表示,博士生培养的质量问题是一个体制环境下的“慢性病”,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1]

中国在博士生培养方面,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亟待解决的问题,也确实是患有“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的“体制环境下的‘慢性病’”。但在体制环境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有博士点的学院以及博导们是否可以认真做些什么,以对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有所推动呢?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

不可否认,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与理工农医等所涵括的学科,在博士生培养方面是存在诸多差异的;但无疑也存在着共通之处。提高培养质量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点是: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在这一点上,可说是毫无二致。

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涉及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及考核、平时研习与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研究与写作、论文预答辩及正式答辩等一系列环节。其中,哪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博士生教学是相对自由和开放的,如果在课程阶段除了授课就别无相应的安排,博士生教学就很容易流为“放羊”或“放养”。而无论是“放羊”还是“放养”,均与疏于指导无本质区别。

我国的博士生教育制度,与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制度差异甚大。我国无资格考试一说,博士生培养中一般不讲淘汰率。在没有淘汰或基本不淘汰的情况下,如果导师平时疏于指导,博士生的质量实在无法保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加大人才培养“后端”的抽查力度,在博导及授权点的头上始终悬着一把剑,这不能说没有效果(此举的震慑力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更为积极的办法是,鼓励和推进博士生培养单位及博导们在人才培养的“前端”增加投入,围绕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这一重要命题,探讨如下问题:确立哪些理念,通过何种路径,如何进行持之以恒的努力,从而使这一并不简单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因为种种原因,以自己的授权点招收和培养博士生,起步较晚。客观地说,尚缺乏积淀和经验。但近期学院在虚心学习兄弟院校成功经验基础上的某些创新之举,旨在有效提升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值得重视。

自2013年10月始,学院每周举办一次具有沙龙性质的“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第一季已举办25期。这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一个极具特色的学术交流平台,主要以2013级全体博士研究生为核心志愿者”①。《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18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第一季)》则是其25期内容精髓的集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自四面八方的嘉宾,纷纷做客“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他们的报告可谓异彩纷呈。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程曼丽教授,作了题为《新闻史研究心得——以〈蜜蜂华报〉研究为例》的学术报告。“程教授从回答‘为什么要研究《蜜蜂华报》而不是别的报纸’为由头,介绍了论文选题的缘起,这里面既有导师方汉奇老先生的钦点和期许,也有自己补白新闻史研究的志向和抱负。选题确定后遭到了很多人的不解,在资料搜集中也遇到过不少麻烦,写作过程中曾因领域较新而无法和同行交流,幸好在导师的支持与鼓励下才最终完成了这一论文生产过程。”

时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的张志安教授,作了题为《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南方都市报〉个案研究(1995-2005)》的学术报告。他“首先介绍了研究问题的寻找和确认,提出要有辨别真问题和假问题的能力,并从否定性视角出发,从资料搜集、对象、概念、理论和对策等方面去辨析伪问题的种种表现。他强调博士论文写作要注意四个研究层次,即描述、阐释、应用和追问”“在研究方法上,他谈到了田野观察时的入场身份确认、信任关系建立、观察范围选定等经历”。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刘海龙副教授,作了题为《宣传:观念、话语及其正当化》的学术报告。他从“一般的‘宣传’的观念在什么语境下产生?中国的宣传观念如何产生及发展?宣传的支持者如何使之正当化?宣传是否会消失?”等四个问题出发,开展了自己的学术研究。他发现,宣传的话语分为日常话语、操作话语、政策话语和学术话语四个层次;而话语本身又具有文本维度、话语实践维度和社会实践维度等三个维度;关于宣传有两种知识存在着,一是宣传技术的知识,二是将宣传正当化的知识。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的夏雨禾教授,作了题为《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三农”议程设置研究》的学术报告。他谈及“‘阿卡普尔科(Acapulco)模型’对议程设置研究的四种总结”,而他“尤为关注竞争模式、自然史模式,自发模式和认知图像模式因针对个人议程而未做涉猎。由此形成了自己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三农’议程在《人民日报》总体议程中的地位及变化情况如何?《人民日报》‘三农’的议程构造如何?《人民日报》‘三农’议程中各议题的地位及变化情况如何?”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导李红涛博士,作了题为《国家、单位与知识生产:以中国传播领域学术期刊为中心的考察》的学术报告。他“深度揭示了学术场域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下的依附性知识生产,认为:传播学核心期刊在现存单位体制下运作,在学术场域内外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力量多重挤压下,其自主性空间受到抑制,期刊场域呈现出低度自主的特征;借由对传播学核心期刊为主的考察,进而推论出我国学术期刊普遍存在着依附性知识生产这一实践逻辑”。

南台科技大学信息传播系助理教授张煜麟博士,作了题为《野性的媒介创业者——台湾有线电视系统先驱者口述传记研究》的学术报告。他“介绍了台湾传播研究的历时性转向和跨学科趋势,表示博士论文是对硕士期间所做研究的一个延伸,是从口述历史研究切换到口述传记研究的一次尝试,也是自己在跨领域学习后完成的一个初胚。在对台湾有线电视媒体的发展做了简介后,他带领大家一起寻找被遗忘的台湾有线电视系统发展史——共同天线系统的故事,并逐步推导出自己的研究问题”。

由于篇幅所限,精彩报告的题目,恕不一一标列。嘉宾中,有资深教授和本身已经担任博导的多年前的博士,也有刚毕业不久的年轻博士。

“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有着明确的宗旨。“在学术午餐会上,研究生们可以了解到最新的学术热点,学习到前辈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可以与实力学者面对面探讨科研问题。据学术午餐会召集人之一郑欣教授介绍,‘这种学术交流形式今后将常态化举办’。”

纵观整个学术午餐会,我发现它具有如下特点:

特点之一:有新颖的理念。

首先是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的理念。从一定意义上说,博士生进行学术研究有赖于良好的氛围。良好的学术氛围,对处于其中的博士生们有着不容忽视的浸润作用和熏陶作用。氛围影响所及,是博士生们的精神和心理层面。在一个缺乏学术氛围或氛围不佳的环境中,很难设想博士生们的科研能受到无形的激励和感染。而人是需要激励的。缺乏激励的氛围,一些原本有着成为才俊资质的博士生有可能成为庸才,表现平平;当然,依靠自身的意志力、韧性、正确的方法和路径,“咬定青山不放松”“板凳甘坐十年冷”,最后成为成就斐然者也不乏其例。但是在一个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己任的高校院系和研究机构,有良好的学术氛围比没有良好的学术氛围,肯定要优胜得多。

其次是实行涉猎多个学科的理念。博士生的学术视野应当是开阔的,而在某个研究方向上又应该是专精的,从而构成“博”与“精”的统一。“博”是“精”的坚实基础;“精”是基于“博”的、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无论是“博”还是“精”,都和多个学科的交叉、交融不无关系。“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所安排的讲座,不仅涉及新闻学和传播学,而且涉及哲学、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学科。大致可以说,是以新闻学与传播学为核心,向多个学科辐射,从而形成了多学科理论、知识互补和融通的格局,这对拓展博士生们的学术视野和启发其学术思考,是很有裨益的。

有学者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多元化发展,在分类日趋细化的各学科体系内部,很难独立完成对问题的处理。因此,研究者们需要将多学科内容联系在一起,得出具有综合性、拓展性、开放性的结论。正是跨学科研究的特性,使得它拥有了更为突出的科学创新表现,更容易催生符合现实需要的创新成果。”[2]“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顺应了当今时代科学创新的发展趋势。

最后是激发学术思维火花的理念。博士生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思维的能力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学术思维能力,似乎很抽象、很难琢磨,然而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就学术思维能力而论,既有天赋的因素在起作用的方面,又有通过后天努力可以提升的方面;既可以有独自研习的路径,也可以有借助相互之间的思想碰撞、激发火花、实施思维训练的路径。后一种努力、后一种路径,不可谓不重要。“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始终贯彻了激发学术思维火花这样一个理念。

正如有的论者所说:“培养博士生的目标完全不同于本科生和硕士生。本科生只要学会解决一些相对明确的问题就足够了,硕士生能够解析并与人合作去探讨分析问题就可以了,而博士生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连问题都没有,也就是说,博士生面对的是一个研究的方向,而具体的科研课题需要自己来探索、发现和定义。”[3]而激发学术思维火花,则有利于博士生们从源头上解决“连问题都没有”的问题。

特点之二:有精心的策划。

“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包括大的策划和小的策划。

大的策划是:每一次讲座,都不是一般的讲座,而是“通过邀请学科领域内外的专家学者,给研究生讲授博士论文出炉过程,来促进研究生研究视域的扩展和思维模式的创新”,由作讲座者讲“自己博士论文背后的故事,特别是准备过程中遇到的选题、角度、方法和数据来源等方面的困境”,以及最后获得的成功。他们“在报告中不时穿插着谈自己的研究心得”,使听者从中获得启迪。从这样的安排中,可以看出组织者的良苦用心。对于作讲座者而言,这是回顾自己人生旅程中一个重要时段的辛劳耕耘及其中甘苦的过程,是一个与听众分享自己的精神劳动和学术成果、学术智慧的过程,甚至也是面对质疑并回答他人挑战的过程;对于听讲座者而言,这是一个大量吸收过来人科研经验和学术睿智的过程,无异于可以密集摄取养料的精神饕餮。

小的策划是:讲座的环节设计。请哪些人来作讲座,这是需要精心策划的。因“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并不是靠行政的力量组织听众的,故了解谁做了大家感兴趣的选题和论文达到的水平及能给人带来的启发,是策划中至关重要的内容。由谁主持和进行点评,也是经过精心策划的。特别可贵的是,确定主持人的人选,不搞唯资历论;教授、博导可以当主持人,术业有专攻的助理研究员也能当主持人。在互动环节,听众与主讲人之间会直接进行思想碰撞。有后学者对先学成者的虚心请教,也有后者对前者的善意提醒,还有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切磋探讨,甚至有不同意见之间的商榷和交锋。相信这是双方都可以从中获益的环节。

特点之三:有持久的努力。

探索提升博士生科研能力之路,如果有了新颖的理念和富于创意的策划,也进行了具体实施,然而仅是偶一为之,或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是不可能产生实质性效果的。博士生科研能力的提升,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不可能指望立竿见影产生效果。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都不应该是“作秀”和心血来潮。

特点之四:有热心的听众。

这些听众中,有不少都是“老面孔”,他们本身是教授、副教授,是博导,或是博士生、硕士生。他们是“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的基本听众,是“学术‘志愿者’”。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学术共同体的某种雏形。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25期“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上时常有“老面孔”、有“回头客”,说明讲座的内容中确实有很多吸引人的东西。

特点之五:有学术有午餐。

在一次主持讲座时,我曾调侃说:本人很赞同“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管吃管喝”的举办方式,它同时解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交流起来效率很高。其实,所谓“管吃”,是指提供汉堡包;所谓“管喝”,是指提供矿泉水。利用的是师生们的午餐和午休时间,是上午的课后和下午的课前这一时段,做到解决吃饭问题与研究学术问题两不误。借用一个非新闻传播学的术语,这是“性价比”相对较高的一项举措。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已经举办了“第一季”,接下来将有“第二季”“第三季”……我坚信:坚持数年,必有好处。期待着“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在提升博士生科研能力方面的效果逐渐得到显现,期待着它“百尺竿头,更上一层”。

注 释:

①本文中的引文如未注明出处,则均引自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编印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418博士之家·学术午餐会(第一季)》,余不一一标列。特此说明。

参考文献:

[1]马多思,陈俊宇,崔晓火.博士生沦为“博士工” 中国博士培养制度反思.中国新闻周刊,2010(36).

[2]张清俐.多所高校推进博士生跨学科培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8-04.

[3]牛玉静.博士生培养的核心是创造力和哲学思维[N].科技日报,2005-09-22.

(作者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编校:郑 艳

作者:丁柏铨

上一篇:气候变暖对农业影响论文下一篇:学生高中计算机教学论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