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毕业论文范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答辩毕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毕业答辩音乐会是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重要的环节,是全日制音乐表演专业本科生四年的学习成果是否达到学位条件的必要考核内容,更是对该专业学生能否将其所学知识和技能灵活、恰当而完整地展现于舞台的综合检验。普通高校音乐院系对毕业答辩音乐会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学生的升学情况,并对毕业生的整体质量有着重大影响。

第一篇:答辩毕业论文范文

帮扶学业受挫群体,实施毕业德育答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摘 要】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90后大学生,高校的德育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和任务。以学生为主体,关心帮扶学业受挫学生,积极开展德育答辩工作,形成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果。以目标教育为主线,以校训精神发掘培育点,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与继承、德育答辩与深度思考等活动为载体,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氛围。

【关键词】受挫群体 德育答辩 全面发展

实施推进目标教育,身体力行全面成长

2008年西安工业大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始实施大学生目标教育工作,重点从价值目标、健康目标、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四个方面推进,将思想道德目标内化到价值目标教育中去,采取分阶段、分层次、分模块的形式,使目标教育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力抓手,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在实践中,结合价值目标开展“成人教育”、结合学业目标开展“成才教育”、结合健康目标开展“成长教育”、结合职业目标开展“成事教育”。目标教育开展四年来效果显著,全校学生已经形成“人人有目标、目标促成才”的良好氛围,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做到“人生定位不缺失,前进发展有方向,努力实践能成才”。目标教育开展以来,全校20000多名学生均制订了个人目标,并且在不断实践中修订目标,全面成长。

帮扶学业受挫学生,形成合力强固身心

贫困学生、学业受挫群体学生、心理问题学生等特殊群体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形成了全体教职员工关爱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氛围,专业教师、辅导员、公寓管理员等教育工作者为他们伸出援手,在学习上积极引导、在生活上无微关怀、在思想道德上耐心引导,通过开展贫困生强心工程、阳光技能培训、教师党员与贫困学生手拉手,心理健康月活动、学业受挫学生转变典型事例宣传教育等工作,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家庭三者形成合力,引导学生转变观念,提高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强固学生身心。

学业受挫群体学生由于自我认知、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能力相对其他学生不足,是特殊群体学生中数量较多和思想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出现留级、降级等学业受挫的情况多集中在大学一二年级。针对学业受挫群体学生采取了一系列的思想教育活动,旨在通过教育引导、因材施教,关爱感化、心理辅导等工作帮助学业受挫学生自觉提高学习意识、树立学业目标,促进学业受挫群体学生奋起直追,健康成长。

辅导员及带课教师关注学业受挫学生的成长经历,帮助学生分析产生问题原因,制订个性化的帮扶策略。对不能适应大学生活,不能掌握学习规律的学生,重点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在学业上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采取专业教师、学生党员结对帮扶的方法,解决学生学业问题;对因自制力不强,自我教育约束能力较弱而沉迷于网络等原因产生问题的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经常与学生谈心进行疏导,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和班级活动的形式帮助学生重拾学习兴趣,逐渐戒除网瘾;对于因人际关系、情感、家庭突变产生问题的学生,各学院分析学生个体和成长环境,了解学生产生学业问题的深层原因,加强心理辅导,让学生担任学生干部或辅助辅导员开展力所能及的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融入集体,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在经济上给予资助,解决学生后顾之忧,教育学生正确应对挫折与困难,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各学院主管领导及辅导员与学生家长定期沟通,共同促进学生自觉转变,健康成长。许多学业受挫学生有文艺、体育等方面的一技之长或业余爱好,由于把握和控制时间的能力较弱或过度专注于业余爱好,由此产生了学业问题,辅导员老师帮助学生总结自身优点和存在不足,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帮助学生树立学业目标,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和驾驭时间,做到学业和特长爱好两不误;学校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设立学习进步单项奖学金,充分肯定学业受挫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了学校对于学业受挫学生的人文关怀。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学业受挫群体学生帮扶转化工作,帮助学生自觉提高责任意识,内化学习需求。学校重视发掘学业受挫学生中成功转化的案例,树立学业受挫学生成功转化的典型,搜集整理学生转化的心路历程、奋斗经历、取得的成绩等典型案例,以《跨越成长的烦恼》为主题,编辑学业受挫学生典型事例汇编。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和感化学生,帮助更多的学业受挫学生重拾学习兴趣、重建自信心,引导他们融入新的集体。近年来,通过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共有340余名学生成功转化,比率达90%。许多同学获得奖学金、被评为“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部分学生还加入了党组织或考取研究生。

近年来通过开展学业受挫群体学生帮扶工作,产生学业问题的学生人数年均下降10%,学业受挫学生的成功转化率逐年提高,考取研究生和顺利毕业的学生人数逐渐增多,教育效果明显。

德育考评量化指标,德育答辩深度思考

德育考核和评估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制订《西安工业大学大学生德育考评办法(试行)》,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量化考核。通过学生自评和班级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评定学生德育成绩,指标量化促使学生主动审视自己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得失,班级讨论有效帮助学生自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评奖评优规定德育成绩一票否决,体现了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创新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和手段,2009年起在全体毕业生中开展德育答辩工作,德育答辩成为毕业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印发《西安工业大学毕业生德育答辩实施办法(试行)》,将德育答辩列入教学计划,占1学分, 设计《西安工业大学毕业生德育答辩评审表》、制定《西安工业大学毕业生德育答辩评分参考指标》,旨在通过实施德育答辩使毕业生系统、认真地梳理四年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感受,对大学生活进行一次全面的回顾和总结,查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展望美好愿景,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学校要求每一个毕业生以大学学习生活的收获与体会、人生价值目标审视与调整、个人成长经历与身心健康素质提升、毕业体会与感受、就业经验展示等为主题撰写德育答辩论文,通过撰写论文深入思考,总结提高。

各学院成立德育答辩工作委员会,答辩委员会由学院党政领导、教师代表、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代表组成。设答辩委员会主席1人,人员不少于5人,主要负责本学院德育答辩工作的宣传、组织、实施和总结工作。

实践证明开展德育答辩工作,将德育答辩作为毕业生就业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增进了师生感情,是对学生进行爱校教育的又一举措;参与答辩的教师帮助学生查找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类关系,调整学生就业心态;此项工作开展的同时检验了我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水平,学校及时总结教育规律,调整教育内容;通过德育答辩树立先进典型,用身边的事例和榜样的力量影响教育低年级学生。

开展德育答辩工作以来,近15000名毕业生认真思考和梳理自己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得失,在即将离开学校之际重新审视、及时调整自身的职业生涯目标和规划,给学生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学校将优秀的德育答辩论文汇编成册,各学院将毕业生的成长成才历程和全体教师的毕业祝福制作成精美的纪念册和视频资料,许多学生还制作了精美的视频和PPT对自己的大学生活进行全面展示和总结。德育答辩成为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全方位立体化思想道德教育的最后一环,为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思想道德教育画上圆满的句号。

彰显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实践证明,立德树人创新实践,帮扶学业受挫群体学生,开展毕业生德育答辩工作,积极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果。近四年来,有6700余名学生加入了党组织;有6000余名学生被评为“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有9400余名学生获得各类奖学金;涌现出一批宿舍全体成员均考取研究生的 “考研宿舍”;有12000余名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近500名学生参加西安世园会志愿者服务活动。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一等奖49个、二等奖87个、三等奖133个。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高,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就业率一直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涌现出自主创业的典型。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陕西西安

作者:任慧英 牛迎宾 张英 姬洪波

第二篇:毕业答辩音乐会的现状与教改思考

【摘要】毕业答辩音乐会是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重要的环节,是全日制音乐表演专业本科生四年的学习成果是否达到学位条件的必要考核内容,更是对该专业学生能否将其所学知识和技能灵活、恰当而完整地展现于舞台的综合检验。普通高校音乐院系对毕业答辩音乐会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学生的升学情况,并对毕业生的整体质量有着重大影响。文章将结合现阶段普通高校音乐院系毕业设答辩音乐会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对应提出教学改革建议。

【关键词】毕业答辩;音乐会;普通高校;音乐表演学科;音乐教育

在我国普通高校中,大部分音乐院系检验与评估即将毕业的全日制本科生是否达到合格甚至优秀毕业生的标准,是否达到学位所要求的学术水平并授予其学位,一般采用学位课程考试与学位论文答辩结合的形式进行考核;其中音乐表演(包括舞蹈、声乐、器乐等专业)学科因其舞台的实践性、技艺性和专业性特点,各级高校的音乐院系也普遍规定须通过举行毕业答辩音乐会的形式,检验音乐表演学科的毕业生艺术质量是否符合相应的学术要求。比如音乐演唱,只能通过其演唱发出的具体音响来体现毕业生学习成果的品种、质量以及表演所具有的技术水平和艺术效果。只有全面掌握舞台表演的技巧,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将广博的文化知识与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融入于真正的舞台实践当中,才能准确、完整地诠释和表达音乐作品的内涵,使毕业生的专业技巧能够通过舞台表演具象、全面地展现出来。因此,对于音乐表演学科专业的学生而言,如何从毕业答辩音乐会设计到实施进行改革,提高毕业答辩音乐会质量,并使毕业生从中受益,达到全面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目的,是普通高校音乐院系表演学科专业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需重视与思考的问题。

一、普通高校音乐表演学科毕业答辩音乐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毕业答辩音乐会有名而无实

普通高校音乐表演学科的本科生毕业答辩音乐会普遍存在名不副实的情况。音乐表演学科因其专业的限制性、就业范围相对其他文理专业较窄,因此往往在普通高校学科设置中容易忽视,因此所谓的答辩音乐会质量差强人意。一场高质量的音乐会,应当呈现出来的是学生演唱的完整性、曲目搭配的科学性以及音乐会本身的高规格(包括舞台形象、舞美设计等),但大部分普通高校音乐表演学科的本科毕业答辩音乐会过于形式化,并没有达到一场真正的音乐会应有的质量水平和教学目的,比如因师资力量不够,声乐器乐不分考场,作曲作品质量远远不够,部分专业(如流行演唱专业)需要使用电声设备却因硬件限制无法使用,毕业生答辩曲目总量不够、演唱质量不高、曲目搭配不合理等问题屡见不鲜,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本科毕业答辩音乐会的整体质量,使一场音乐会有名而无实,本身的观赏性和教学价值远远不够。

(二)学生对待毕业答辩音乐会缺乏重视

对于非专业音乐院校的音乐表演学科的学生而言,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通过本课的课程学习,自己已经掌握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毕业答辩音乐会的设计和实施不过是获得学位的一种必然形式,加之大部分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鲜有关注和考察毕业生答辩音乐会的质量问题,学生由此便认为答辩音乐会的好坏与就业关系甚微,也就不愿花更多的精力进行音乐会的筹备事宜;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只要站在舞台上,按照学位要求演唱(演奏)完相应数量的作品就可以轻松毕业,无形中降低了对毕业答辩音乐会的自我要求。

(三)毕业答辩音乐会设计质量不高

众多普通高校音乐表演学科的学生抑或老师会认为,毕业答辩音乐会的设计比音乐会本身容易许多,于是形成了学生和教师在音乐会设计上花费的精力远远少于舞台现场表演的准备工作。毕业答辩音乐会由舞台表演和现场答辩两个部分组成,之前应该有详尽而科学的毕业答辩音乐会设计方案。事实上,一份全面而科学的音乐会设计报告对一场答辩音乐会的质量高低影响重大,它可以指导学生在整个音乐会筹备过程中各环节和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是全面、确切、综合检验表演专业学生学习成果的必要条件。而目前有一些普通高校音乐表演学科的教学工作者和学生都对音乐会设计重视度不够,因此在许多细节上出现问题,其中以曲目的选择与搭配不够科学、提问答辩质量不佳等方面尤为突出。

(四)毕业答辩音乐会各项工作疏于管理与规范

由于毕业生答辩音乐会普遍安排在大学第四年的第二学期进行,大部分学生因找工作、实习等情况致使大部分时间无法归校,由此,前期的音乐会设计方案很大程度上需要指导教师加强指导与监督;但确有部分教师因无法或不便与学生取得更多联系,最终导致毕业生音乐会设计的格式、曲目的选择与确定等问题出现差错,从而无法达到教学要求。同时,在答辩过程中,形式化的答辩模式普遍存在,主辩教师在答辩前没有仔细阅读答辩学生的设计方案,答辩提问过于随意,对学生回答不置可否,甚至没有安排答辩环节等现象也层出不穷。在对毕业生答辩成绩评定时过于宽松,使学生对答辩音乐会没有任何压力与危机感,从而无形之中降低了答辩音乐会的总体质量。

二、普通高校音乐表演本科毕业答辩音乐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毕业答辩音乐会的教学定位不够科学

普通高校音乐表演学科的本科毕业答辩音乐会,实际上是对学生本科四年的教育质量与教学成果的综合性考核,它能以最直观的角度检验学生学位知识是否能够学以致用,技能培养是否能够在舞台实践中高质量体现。因此,要提高本科答辩音乐会的总体质量,就必须从本科教育的全过程人手,建立一套完善、全面的教学系统。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普通高校对音乐表演学科的教学定位缺乏科学性,对毕业答辩音乐会的教学更为匮乏,大部分学校仍然将其视为一门课程,甚至没有针对性地对毕业答辩音乐会开设相应课程,比如舞台形象设计与塑造、舞美设计、音乐会设计、答辩音乐会书面设计教学课程等,几乎都没有开设,取而代之的几乎是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指导类的课程。毕业答辩音乐会与毕业论文写作完全属于两个学科,这个理念大部分普通高校音乐院系和教学管理者不够清楚。

(二)缺乏毕业答辩音乐会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院校音乐院系对本科生的答辩音乐会从教学到设计方案审核再到音乐会运行,几乎都按照“毕业论文指导+院(校)级普通音乐会”的模式进行,没有建立完备而有针对性的管理机制来确保音乐会的质量。具体表现为:首先,缺乏答辩音乐会的针对性教学系统,使老师和学生对答辩音乐会(包括音乐会书面设计方案)概念模糊,甚至有毕业生在毕业前夕仍然不清楚正规的答辩音乐会设计方案应包含哪些内容,一场答辩音乐会的流程到底如何,一线教师也对如何提高答辩音乐会的质量不够全面,仍然停留在基本的技能层面;其次,指导教师在指导答辩音乐会的设计时,缺乏对其教学过程的检查与监督,导致答辩音乐会的教学工作没有强有力的保障机制;再次,未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毕业答辩音乐会教学的评估与激励机制,使指导教师没有充分的责任感和积极性进行毕业音乐会设计指导,学生也普遍认为答辩音乐会只要按时提交音乐会设计方案、表演完作品即可,其质量的好坏并不影响毕业和就业的错误观点,因此在音乐会的整个流程中,学生态度比较“走过场”;最后,为提高学生就业率,大部分学校对学生在临近毕业学期找工作采取过于宽容的态度,面对对正常教学秩序冲击的问题,未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也为教师的指导工作增加不少难度。这些均是毕业答辩音乐会质量迟迟无法提高到新台阶的重要因素。

(三)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普通高校音乐院系因其专业考核的制约性,使得在进行招生工作时身不由己,面对不同地区的生源因地方教育政策的制约而无法实现学生与学校的双向需求性选择。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改革进行的深入,普通高校的大学教育在形式上多数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造成教育上不可逆转的局面;尽管教育改革让更多学子进入大学,完成他们的大学梦想,得到进一步学习的机会,但不同高校的音乐院系受入学标准的制约,使得本应作为技能化、专业化、素质化的音乐教育逐步演变为被入学标准扼住咽喉的学科,一些原本有音乐素养的高考生却因文化几分之差与自己心仪且适合的高校失之交臂,替代他们的是部分音乐能力普通、文化成绩“过关”的学生,这对普通高校音乐院系的本科音乐教育本身增加难度。另也有部分高校因受地方招生制度的限制,面临生源质量较高的地方招考指标不足、生源质量较差的地区指标有余的情况。音乐修养的“先天不足”导致音乐表演本科教学难度增加,其中以技能教学尤为突出,从而影响学生毕业时的技能能力要求,使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力整体质量不高,毕业答辩音乐会的现场展示质量自然难上新台阶。

(四)本科毕业生逐年扩张规模,师资力量匮乏

在普通高校,以艺体类院系为主的师资力量匮乏和本科毕业生规模扩张的矛盾未从根本上得到缓解,甚至有些院校还有更为严峻的情况。近年来,因国内各高校本科扩招,每年本科毕业生都在大幅增长,使得原本与其他学科相比师资力量较弱,教师队伍规模较小的音乐院校教学压力逐年增加,面对全面扩招,师资力量的补充速度步伐缓慢,意味着音乐院校的本科毕业生指导教师在毕业指导工作方面工作量增大;与此同时,大多数的指导教师还要肩负教学与科研等教学任务。面对重重压力,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音乐会的指导和审核工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必然压缩,从而直接影响毕业答辩音乐会的整体质量。

面对诸如以上的问题和原因,如何从根源上人手,解决问题和困难,提高普通高校本科音乐表演学科的毕业答辩音乐会整体质量,除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之外,各地高校和教学主管人员也应当对此展开相应的改革性举措。

要从根本上提高毕业答辩音乐会的质量,就需要强化其在教师和学生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明确其教学与教育的定位。国内的普通高校音乐表演学科教师以及音乐会指导教师都应该认识到,毕业答辩音乐会并非走过场,它是每年一项的教学成果,也是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的重要汇报,是学生步入社会前最后一次在校技能舞台展示的机会。因此,它应该是一场视听饕荔盛宴,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教学方式,建立年年毕业音乐会,场场高质量演出的理念,针对问题,对症下药。例如,针对音乐会教学系统的匮乏,各级高校音乐院系可以开设独立的音乐表演学科学生毕业音乐会设计和指导的课程,使学生更加明确毕业答辩音乐会的意义,规范毕业答辩音乐会的整体流程,提高音乐会质量;针对指导教师师资匮乏的问题,可以在学生大学学习的第四年分批进行答辩音乐会,将学生按能力及学生本人意愿先后分时间段进行答辩,这样既能解决学生因寻找就职单位时间段不同而无法保证持续性在校的问题,也能减轻指导教师以及答辩组的工作压力。最后,各个地方的教育部门应协调和发展对普通高校音乐学科的教学,做好监督工作,指导各个学校建立较完善、针对性强的音乐表演学科毕业指导工作和质量监督细则,从根本上保障和解决目前普通高校音乐表演学科答辩音乐会等相关毕业工作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同英.改革毕业设计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7(3).

[2]张俊霞.重视和抓好毕业音乐会是保证作曲及表演专业研究生质量的重要环节[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0,(4).

[3]柯颖.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对策思考[J].学术论坛,2008,(10).

[4]樊蕾.普通高校流行音乐教育的思考[J].音乐创作,2010.(1).

作者:程柯楠

第三篇:浅析建立我国民事强制答辩制度

摘要民事答辩制度是相对于起诉制度而言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该制度的运用直接关系到民事诉讼“两造对抗”的实现程度。文我国现有的制度,分析建立我国民事强制答辩制度的价值及其主要内容。

关键词答辩状强制答辩程序公正

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全面修改已提上立法议程,因此,关于我国民事诉讼中存在的较大问题也再次成为了学界讨论的热点。其中,制答辩以完善我国的民事答辩制度,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一、 答辩制度简介

从广义上来讲,答辩就是一方当事人针对对方当事人提起的诉讼予以回应和防御,包括被告的起诉答辩,被上诉人的上诉答辩,辩和第三人参加之诉的答辩。而狭义的答辩一般就是指被告针对原告的答辩,本文仅讨论在此意义上的答辩。

强制答辩是指,如果被告不答辩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这个后果与实体利益密切相关。强制答辩制度为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是实现程序的正义和效率两大价值的保证。以德国和英国为例,两国都确立了强制答辩制度,如果被告不答辩则应承担相应法,该后果直接涉及到被告实体权利的损失。不过由于两者诉讼模式的差异,他们的在答辩期间和不答辩的后果方面的规定仍有差异性。如关于不答辩的后果,德国规定的是失权制度,即被告不答辩不产生缺席判决的效力,而是排除被告在后来的诉讼中防御方法,也就是说这里的“失权”是指失去相应的诉讼权利;而英国规定的是如果被告不答辩,或导致诉讼终止,或导致法做出缺席判决。

二、 强制答辩的理论基础和价值

强制答辩的直接理论基础源于诉讼法中的诉讼当事人平等原则和辩论原则。当事人在强制答辩程序中,被告人的答辩和原告的起一对力量均衡、机会均等的诉讼权利。如果不规定强制答辩程序,原告对被告的证据和主张就没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被告很原告进行诉讼突袭,这种情况下就很难保证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平等。在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下,辩论是当事人参与诉讼、推进程的唯一因素。在强制答辩制度下,被告必须对原告的起诉做出相应的回应,否则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这样一来就会充分发挥推动诉讼进程的作用。

强制答辩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确立强制答辩制度有利于实现程序公正,这一点主要体现为其防止被告人的诉讼突。强制答辩制度要求,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必须对原告的诉求给予相依的回应,否则就要承担影响实体权利的法律后果。强制答辩制度能使原被告双方在审理前明了案情和对方的主张,并做好充分的诉讼防御,还能防止被告对原告进行诉讼突袭,告因举证不充分而影响到审判结果。第二,确立强制答辩制度有利于实现诉讼效率。被告答辩能使案件的争点在原被告之间的中逐渐凸显,有利于审前争议的整理、审理对象的明确化和审理进程的顺利进行,还有利于促进案件的集中审理。如果只有原而没有被告的答辩,被告将大量的事实和证据材料全部在庭审中出示,就会加重庭审的负担,还会因证据问题而延期审理,直诉讼进程。

三、我国民事强制答辩制度的建立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原告起诉后,被告是否答辩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也就是说,我国并没有确立强制答辩制度,符合民事诉讼法平等和辩论的基本原则,也有违程序正义和效率。从我国现有的民事答辩制度来看,建立起强制答辩制度主要辩内容和不答辩的后果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确定被告答辩的内容。我国现行法律指规定被告要提交答辩状,至于答辩状的具体内容则无下文,这就导致被告要么答,要么简单了事。笔者建议,应当规定被告的答辩要针对原告的诉求或者与原告的诉求相关,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这样能告充分行使辩论权并为开庭审理做好应有的准备,同时能让案件争点尽快明了,实现诉讼效率。

其次,规定不答辩的法律后果。我国现行法规定被告不答辩,不影响法院的审理。很显然实际上是没有关于不答辩后果的规定。答辩的后果,主要有以德国为代表的“失权制度”和以英国为代表的“胜诉制度”。前者指被告不答辩会使其在后续诉讼中丧的诉讼防御权;后者则指被告不答辩,法院可经原告请求做出缺席判决,否则诉讼终止。笔者认为,无论是哪种制度,都会牵告的实体权利,不过胜诉制度会更快地结束诉讼进程并直接导致被告实体利益的损失。既然答辩是被告的一项诉讼权利,其自的后果应该也只涉及其诉讼权利的丧失方为合理。而且被告在后续的诉讼中丧失相应的诉讼防御权时,也可以使原告获得应有。所以,笔者较为赞成对不答辩的后果采“失权制度”。

四、结论

民事强制答辩制度已为世界多国所采用,作为一个走上法治化道路的世界大国,我国的立法趋势理应与国际接轨,而且强制答辩制其存在合理的理论基础和制度价值,因此,我国应当尽快完善民事答辩制度。民事答辩制度的完善本身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只是因强制答辩制度有所启发而作,很多地方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完善。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 法学院)

参考文献:

[1]谢怀栻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徐昕.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3]蔡国芹、黄 宣.中外民事答辩制度之比较.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年2月.

[4]陈玲.论民事诉讼中的答辩失权制度.西南政法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7年4月.

[5]张世全.民事被告答辩制度的实证分析.现代法学.2005年7月.

作者:苏雪莉

上一篇:生态消费论文范文下一篇:娱乐消费论文范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