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程改革论文

2022-04-17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和深入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开始了全面改革。在新课改的环境背景下,多媒体设备和信息技术作为当前新型教学手段和方法,它对我国初中课程知识的学习起到了无与伦比的作用,彻底颠覆了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然而万事都有两面性,只有科学合理采用多媒体信息教学设备和手段才能够促进初中教学改革和发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课程改革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数学课程改革论文 篇1:

如何深入开展初中数学课程改革

摘要:多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就没有停止过,作为基础中的基础,初中数学课程的改革更应该跟上时代步伐。深入进行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每位数学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注重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位教师教学活动中的根本目标,有效的课程教学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程改革

初中数学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和谐发展,从而使学生在认知上,由浅入深、逐步理解、循序渐进,这样就能帮助学生逐步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很多同学只重视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完成作业,而往往忽视了课前预习,有的根本就没有预习,当然这并不是少数现象,而是普遍存在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课前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可以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率,复习、巩固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性,增强独立性。初中数学课程依赖于数学思维,对课程的预习可以加强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初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预习时做到:了解将要学习课程的大概内容与知识框架,寻找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他们的基础知识,从而使得知识能够承上启下。其次,要引导学生养成注意听讲的良好习惯,如果课前学生能树立当堂学会的信心,那么上课的效率就会明显提高。但是,许多自认为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总以为上课听不听讲都可以,课下自己多学习一会就可以了。因此,上课的时候他们总是不专心听讲,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够认真思考,总觉得课下可以自己解决或者课下可以问同学。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学生不仅浪费了宝贵的与学生、教师沟通交流的时间,而且还增加了课下自学的负担。这不仅影响了数学课程的学习,同时,也会占用其他课程的学习时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数学没学好,其他课程也不行了。上课认真听讲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矫正学生的学习方法。只有上课认真听讲,学生才能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才能形成正确的学习思路。思路就是思考问题的线索,有了它,就能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使知识的领会能力进入更高级的境界。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好习惯。及时复习的优点在于可加深和巩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学过以后很久才复习,所学知识就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古人说“温故而知新”,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应该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我们就可以使用幻灯片播放地铁站台和深约11034米的马里亚纳海沟的图片,使学生们从直观上能感受到它们的深度,同时请大家动手折一折,一张纸折一次后沿折痕折叠,一层纸相当于一个地铁站的深度(假设10米),注意层数和折叠的次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们计算折叠多少次就相当于一个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这一独特的实例能使所有学生精神集中,思维活跃,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课堂教学空间形式的改革是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的初中数学课程强调的是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探索精神。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本身具有的逻辑特性,使用过程性、直观性的教学原则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素材,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充分实践、探索交流。在教学中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不简单地、一味地沉浸在教师一个人的教课活动中,而是要让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初中数学课程应强调独立思维和个性化发展

最新的初中数学新课标强调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性、基础性、普遍性学科的数学更是担负着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初中数学课程的改革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实现“学生活中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指导思想。这种不同的发展指的不仅仅是获取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还包括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其进行数学思考的能力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学生要实现这样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教师就要不断更新传统教学观念,大胆转变教学方式。

随着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不断深入,现在的教学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已经从过去教学活动中的权威者,变成了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合作者、组织者、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其中,才能让学生在体验、经历、探索中获取知识。只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不断地改进教学的情境、氛围及教学手段的方式方法,才能将初中数学教学改革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吕世虎,《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设计与特色案例评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綦春霞,《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责编 冯立伟】

作者:谢湘蓉

初中数学课程改革论文 篇2:

试谈传统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电教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和深入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开始了全面改革。在新课改的环境背景下,多媒体设备和信息技术作为当前新型教学手段和方法,它对我国初中课程知识的学习起到了无与伦比的作用,彻底颠覆了我国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然而万事都有两面性,只有科学合理采用多媒体信息教学设备和手段才能够促进初中教学改革和发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探讨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改革过程中,科学有效实施电教教学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改革 电教策略 分析

现代社会是追求创新和发展的社会,知识和技术仍然主导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市场更需要的能自主探索、适应性强、创新意识足的人才,因此我国教育部门早就对我国教学大纲、教学课程和教学目标进行了改革,积极倡导广大教育工作者培养多元化、创新意识人才。在这种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师要想达成其教学目标,就必须要改善传统教学方法,引进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不仅有利于提高数学数形结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重难点,动态显示数学几何知识,能够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爱上数学和数学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下面本文就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验,简要探讨传统初中数学课堂如何开展电教。

一、运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新课改环境下,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来营造活跃创新和自主探索的教学氛围。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就要充分利用课堂,灵活运用多媒体电教设备,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加强师生互动交流,才能营造舒适愉悦的教学气氛,从而激发师生彼此的热情。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初学教材、图形、图像进行动态呈现,采取声音综合处理,让数学知识直观呈现在学生眼前,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使得学生兴奋起来,乐于参与探索相关教学情境。在制作教学图形、动画时,教师要百分百呈现教学内容,确保其课件真实、有趣。例如,教授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课程时,就可以设计太阳初升的画面,并配上相关音乐,通过地平线和太阳位置变化过程引导学生领悟直线和圆在公共点个数方面的本质特征,然后继续探索直线与圆公共点个数变化与他们位置变化之间的关系等,让学生理解数形结合本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热情。

二、运用电教媒体帮助学生学会探索方法

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学会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化抽象为具体,化繁杂为简单,比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的增减性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充分运用CAI平移、翻折、旋转、透视等功能,设计相关二维动画片,将数形结合、数学化归思想和方法直观呈现渗透给学生,从而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逐步探究,逐步运用所学探索方法来养成自主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掌握科学探索数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和模式。

三、运用电教媒体引导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在初中时期,学生刚好处于化具体形象为空间抽象思维阶段,因此在学习立体几何和数形结合过程中,数学教师就可以利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空间几何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并提高其空间想象和处理图形的能力。如学习立体几何和平面图形时,教师就可以运用计算机直接展示正方体平面展开图和正方体立体图形,引出立体变平面的过渡变化,或者可以制作如何形成正方体变化过程的动画,学生观察完后就可以自己在脑中回忆想象,引导学生逐步建立空间思维,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图形表象结构,使得学生能够理解抽象性数学知识与形象数学思维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地观察学习和训练,能够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

四、运用电教媒体教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的实际应用功能最强,而新课改中也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在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很难创设实际问题情境,无法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而电教媒体则能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运用时,教师就可以引出当前人们手机话费充值卡的套餐,提供神州行和全球通两种电话套餐方案,让学生探讨那种套餐较为合适,如何选择,通过多媒体来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参与其中。学生就可以通过这种贴近真实生活的教学情境来进行教学实践,并通过这一过程来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学生也能够不断提高对数学知识本质的认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能力和解决实际生活能力。

五、运用电教媒体培养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在初中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少不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般学生是在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中训练其数学思维能力的,因此我国新课改也特别强调数学教师要重视数学知识发生构建和数学思维活动训练过程,从而培养并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养和能力。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就可以灵活运用现代电媒体设备将数学知识脉络网和数学思维空间充分展现出来,使得数学知识能够化繁为简、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声光形色来刺激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尤其是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思维角度来看待数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学会运用发散思维能力拓展数学新空间。比如对于二次函数的学习,不少学生很难理解二次函数与图形的关系,对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化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为具体直观,使得学生很容易理解数学中数形结合的真正含义及其本质,也很容易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形变化与其数值变化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此引发学生多元化思考,探究初中数学中还有哪些能体现数学数形结合思想的数学知识等,引导学生构建数学知识脉络网、锻炼学生数学思维训练的同时,也会逐步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质。

六、結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化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可以是多元化的,当然教师也可以充分结合其自身独特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的电教思路,只要教学效果颇佳,就可以充分合理运用。课堂上数学教师可以在灵活运用多媒体电教设备的基础上,直接提供学生生动形象的数学视觉效果,能够多方面刺激学生感官,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乐于参与其中,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加强师生彼此之间数学知识交流和互动,使得师生双方都能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参考文献:

[1]邹东琪.以“电教”激发中职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文理导航(中旬),2013,(2).

[2]罗冬梅.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8).

作者:王瑞福

初中数学课程改革论文 篇3:

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教学与教师角色转变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数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与必要性也日渐上升。尤其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本主义教学,个性教学,民主、公平、自主等方面的教学理念也不断被广泛提倡。而初中数学又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为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与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就有必要探讨初中数学教师如何转变自身角色,以期达到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率、高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教学与教师角色转变

1 引言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而谈到竞争,教育与科技竞争是竞争的核心。因此,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教育质量,改善教育方式,提高综合人才的培养力度。我国在此新形势下提出了新课程改革,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出色的复合型人才。新课程的改革范围囊括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等方面,而初中数学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新课程的改革促使初中数学教学转变教学方式,转换教师角色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本文就是基于此而开展讨论的。

2 课程改革后的师生关系与教师角色转变浅谈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施教理念,这就标志着教师的教学必须打破以往一贯以灌输知识为主,自主学习为辅的观念;而应站在学生角度,尊重学生差异性,培养学生自主、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一教学理念不仅有利于打造融洽的、友善的、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也对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以及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有着极大的帮助。

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不仅是新形势下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在学校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合作的一个法宝。同时,它也是看重学生差异性,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最大程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这样就改变了以前教师高高在上,学生缺少足够发言权的情形,使教师真正转变为引导者、辅助者,而不是指导者、灌输者。学生也有了接近老师、表达个人意见、展示个人特长的机会

3 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教学与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是学生人格、智能与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产所,所以,新课程改革为顺应这一潮流,就有必要让教师的角色从主导者变为引导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发展,让学生一跃成为课堂的主角。使其拥有表达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

转变教师角色是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性,促进学生最大程度发展的重要手段。世界上没有一样的事物,人也同样如此。为充分打造让每一个学生有发展自己、认识自己的平台,这就需要在课堂上改变教师以自己讲解为主与优秀生表现自我的情况,而真正创造平等的、公平的学习讨论氛围。转变教师角色无疑对达到这一目的意义重大。

4 做好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教学与教师角色转变的措施

其一,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深入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并仔细吸收、内化。因为,大多数教师已经固定在自己以往的教学模式之中,要突破这一限制就必须从思想上改变自己的认知,从而改变教师一贯的教学行为倾向。那么,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师首先就要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看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另外,教师作为传递知识的一个中介,他所担负的责任极其重大。而现在的社会知识每几年就更新一次,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及时添加新的教学内容,尤其数学又是一个思维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初中数学教师更应主动学习新的数学内容,通过自主学习、培训学习来增强自己的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与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其二,既然新课程改革要求打造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氛围,那么,我们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师就应接受自己的角色转换。从以往的指导者转变为引导者、观察者、发现者。这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学的老师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数学建模、探究性问题、数学文化”的理论要求,因为教育不仅仅只是为了灌输知识,它更深一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迁移、学会实际运用,真正让学生学会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较抽象的概念掌握开始,再到通过比较、归纳、综合来获得有关某一事物的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针对概念提出猜想、通过习题来验证,从而强化学生对这一理论的认识与理解。真正做到让学生理解、清楚明白,而不是只通过大量的习题与枯燥的讲解来让学生加深记忆。

其三,一直以来,教师都是作为一个出色的“表演者”而受到大家的认可,他们在课堂上眉飞色舞,生动的讲解着每一个概念、定义;但是,我们在感谢这些辛勤的人类园丁时,我们是否想到了学生在这种情形下居于何种地位。因此,要真正做到转变教师角色,就需要转变教师地位。新课程要求执行“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理念,因为,课堂不应该只是教师一个人的,它是师生共有的场所,因为知识的传递更应该通过师生互动,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这样不仅仅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性、创造性,更能使知识的传递在一个较为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所以,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的教师更应转变自己的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尽量减少自己课堂上的“戏份”,让学生成为“表演的主角”。真正让学生明白教师只是一位引导者、组建者、解惑者、合作者,而不是整個课堂的中心,学生才是课堂的核心。

其四,初中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主要环节,为此,初中数学的任课教师务必要在转变自己角色的同时,加强自己综合素质的培养,主动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新时代要培养新人才,这一重担很大部分落在教师的身上。所以,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师就要学习最新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文化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只有一位具有综合性知识的教师才能有更大的可能性来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同时,初中数学教师还要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因为有反思才能有提高,反思是总结经验的一个主要手段,尤其在现在这样一个需要转变教师角色的重要阶段,反思就显得更为必要。总之,打造出色的课堂少不了教师的及时反思与改进。

5 结束语

人才竞争是现今国际竞争的一个实质核心,为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实力,就有必要让每一个参与教学的教师深入贯彻学习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从而真正做到转变自身角色,将课堂还给学生。而上文对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教学与教师角色转变的重要性与应对措施的探讨并不全面,对它的完善还需要每一个奋战在一线的教师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周美芳,卢英,程其练,曾琼,邓红梅;转换教师角色,适应中学体育课程改革[J],山西体育科技,2004(03)。

[2] 王鸿翔,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3] 童莉,黄翔,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重点及基本思路探讨——海峡两岸数学课程与教学第三届学术研讨会综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作者:张生香

上一篇:边境地区初中政治论文下一篇:小学生多媒体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