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的问题研究论文

2022-04-23

摘要: 从教材定位的问题和成因入手,将教材定位于理念、目标、课程、读者四个方面。教材建设要在贯彻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引下,结合教材所处的学科、专业、课程特点和读者切身要求,定制科学性、适应性、针对性强的教材。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宏观经济学的问题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宏观经济学的问题研究论文 篇1:

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经济学与社会学解释

摘要:方法论所关心的问题是人们应当通过何种途径才能较好地理解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现象的真实本质,并指导着人们如何更加有效地把握行动的取向。纯粹性的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方法论都是有失偏颇的,哈耶克社会性的个人主义和舒茨的主体间性理论都能较好地说明方法论的新取向,也正是他们的开创性理论预示了现代西方社会学对社会学两大主题的融合问题所给予的关注,同时他们的理论也使社会学方法论显现出实践性特点。

关键词:方法论;个人主义;行动;时空

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科技哲学显现出两个清晰的轮廓性的组成成分:概念性基础和方法论,这两个因素是可以与被称为科学知识的纯哲学的和知识的基础相对应(劳丹,1986)。而科技哲学各分支能长期共存,可以说方法论是更为基础的因素,它也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基据或指导原则。在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自最初社会学从哲学分离出来而建始的孔德、涂尔干等早期实证主义社会学,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帕森斯功能结构主义,它们都强调经验和感性材料在对社会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没有本质区别,在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上采取的是整体主义(自然主义)范式;另一方面,自欧洲文艺复兴对人文主义的强调和人的理性观确立以来,首先是韦伯的解释学社会学对行动“因果多元论”的阐释,接着是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对社会学在方法论上的探求,以及符号互动论和常人方法论等人文主义(反实证主义)传统的延续,他们在方法论上走的“二元方法论”,认为应当通过对话和辩证的方式与被研究者的行动主体产生对话关系,最后通过归纳、比较与对照过程获得一致性,[1]85这是对微观的个体行动理论的有效支撑。

而在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他们的方法论路线是比较明确的,特别是经过马歇尔对古典经济学的综合与希克斯的供给-需求曲线的创设,他们对“理性人”概念的建构已经很完善。当然其中也有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社会理论、凯恩斯对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分离和当前分支经济学对理性人假设的“批判”,但是占据当前经济学方法论主流地位的仍然是“理性人”的个人主义路线,各学派之间的存在只是对理性人的探讨层次上的区别。而本文主要是通过对方法论个人主义在经济学中代表人哈耶克和在社会学中舒茨的方法论的梳理,以求对方法论在社会学的研究运用有一些启示,使得人们能够对行动做出更加有效的理解。

一、“真个人主义”行动及社会自发

秩序 哈耶克作为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佼佼者,他在方法论的立场上是个人主义的坚决捍卫者;而他的真个人主义是通过与伪个人主义相对照而体现出来的。

首先,哈耶克通过对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的吸收而认为在人类的认识方式和认识过程中也存在着“知识分工”的现象,他通过对吉尔伯特·赖尔和迈克尔·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的成果吸收,提出了“地方性知识”或“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等概念。哈耶克认为,“唯一能够存在的知识,就是分散于不同的人之间、经常彼此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的观点”[2],这就摆脱了纯粹集体主义或社会主义的认识方式;另外,他的个人主义知识观也绝不是单纯的个人独立行动,不是霍布斯的“丛林法则”的体现,而是具有社会性质的、个人互动性质的个人观。在《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这一文章中,他指出:我们必须对知识采取分散的方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特定时间和空间的知识得到恰当的使用(哈耶克,1945)[3]。这也突显出他对行动的认识上存在着一种实践性、时空差异性知识的特点。而且,所谓整个社会的集合知识只是作为一种比喻而已,个人的知识是以不完全的、有时甚至是彼此冲突的信念而分散地存在于社会中的。正因为我们只能肯定和明确地把握局部性的知识(因为总体性宏观层次的数据是相对平稳的,并且中央统一计划的实施形式是消除地方性知识自身的差异特性,这就使得中央规划者的政策经常忽视持续不断的微观局部变化),使得我们在认识和理解社会经济秩序及政治秩序时只能通过对知识和他人行动采取“类推”的形式,辅之通过对行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非意图后果而不断进行的“经验反思和总结”使得行动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这样也是我们的个人行动和社会进程得以进行下去的方式。

其次,在确立了“知识分工”概念以使得特定时空的知识得以恰当地使用后,个人应该具备多少的个人知识才得以调整个体的行动,以及社会整体是如何运行的。在这个问题上,哈耶克认为,人们是无法脱离生存于其中的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在经济社会秩序的运行中个人依靠的是市场和价格系统的作用发挥而得以调节人们之间的行动。因为在个人局部的小范围内,个人所需考虑的关于个人行动的信息量是集中在一起的,这样就可以通过对信息的逐个辨识而使个体能够重新安排行动的步骤,并对自身行动作出调整(哈耶克,1945)。而在社会层次的运行讨论上,哈耶克只是提出了适当的“一般性规则”这个术语,而未对其进行明确的定义。在《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一文中,他说:所有的真社会现象、语言、文化传统是我们社会科学的中心理论问题。他还引用阿尔弗雷德·怀特海的话:文明的进程依靠的是对我们无需对之进行思考的那些重要的行为方式的传播。我们不断地运用我们还未明了的惯例、象征符号和准则,对这些制度因素的使用有助于我们个人获得来自他人的知识。正是人们无法脱离生存于其中的社会制度和环境,所以我们通过形成习惯和制度来传播那些以前在个人生活圈中被证明是正确的行为方式。正是不断的试错“实验”和对成功“规则”的传承,使得集无数个人经验的大规模的“文化进化”在市场操作和行动中得到交流和相互学习。

从哈耶克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的进化理性主义观点是很显现的,也正是依靠“个人知识”的自由观、一般性规则和个体在市场中的行为三个要素的相互作用而衍生出了自生自发秩序原理,也可以看出他明显的自由主义倾向和对方法论个人主义的推崇,而伪个人主义是人的无限理性和不变偏好的代表,这正是由于哈耶克极力批判的,也是他的“知识分工”观点所不允许的。正是由于哈耶克提出知识分工的观点,因而使在随后的经济学发展中斯蒂格勒和阿罗所创立的微观信息经济学、西蒙的有限理性观点、斯蒂格利茨和阿克洛夫等对信息经济的研究得以有了较好的理论来源和依据。另一方面,他对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的来源及其“效用”无法作出较充实的确证,也没有提供给我们如何对前人的经验作出评价和提炼出精华的准则而相对主义的优缺点及改进甚至是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向成了拉卡托斯、劳丹等科技哲学家的研究主题。

二、生活世界及主体间性

舒茨关注的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主观因素,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社会事实的意义。他主张社会学应置身于生活世界中,研究互为主体性的人们之间的微观互动过程,认识社会的结构、变化和性质。

首先,舒茨对“意义”进行了界定:只有在事件发生之后对之进行反思的时候,事件对我们才有意义。从舒茨对意义的概念界定中可以看出,他跟哈耶克的相似点之一是对“空间”因素在理解人们行动的多元原因给予看重,正是不同教育背景或不同区域的人群,他们不同的生活经历、个人“知识库”的差异使得他们相对于我们(对他人行动进行观察和理解的人)是“局外人”的范围。对行动意义进行反思的范围应是具有共同类型或共同生活经历的一个群体;另外,为了理解不同群体或层级的人类行动的含义,使得舒茨借鉴韦伯的“理想类型”的概念,通过科学的二级建构,才得以实现对他人的行动进行理解。这就完成了社会科学的第一个方法论问题:“如何界定人们所要观察和研究的‘选择行为’的范围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的解答。[4]当有了对意义的界定之后,舒茨开始了对行动的探讨。

舒茨认为的行动是建立在“时间”的基础之上的,行动是作为人们的一种持续性的运作和规划(project),它可以是正在操作、正处于行动者的思考过程中,也可以是公开的或是隐藏性的;而行为是行动者持续性过程完成了的结果,是完成了的行动。在《行动规划的选择》一文中舒茨指出,行动是对实现未来预期的某一目标的步步思考和实现过程的想象,隐喻地说,是在“下笔”之前所需的对想法(idea)的构思;也就是说,行动者必须基于个人目前所具备的知识来在本人以往的已完成的行为表现中寻找典型化或类似性特征的行为。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在行动的进行过程中个人知识的不断增长, 就引申出了规划的内部不确定性特征,这也引申出了他对“目的动机(inorderto motive)”和“原因动机(because motive)”的区分。以语言形式来表达的话,“目的动机”是主观性的指向未来的仍在规划中的持续性过程;而“原因动机”是客观性的指向过去的规划的起源。这种混合了主客观动机和不同的短暂确定性的规划结构更是证明了时间是规划中的最重要因素,正是个人独有的一定量的“知识集合”使得在规划中才能使人感知到自身的目的动机[5]。也正是时间和空间在舒茨理论中的确立,使得生活世界的概念得以产生,也使得主体间性有了建立的基础。这就解决了社会科学第二个方法论问题:如何建立科学解释的“主体间客观性”。

其次,在确立了行动和“类型化”这两个概念之后,如何保证过去知识能够适应目前的规划,以及如何在利益及情境冲突的情形下进行选择呢。舒茨通过区分出两个建立在过去经验的集合来解释我们目前规划的合理性,其中之一是生活世界的集合。生活世界是个体经历的身体的社会经验、意见、信念、假设的集合,它在个体的规划中是理所当然的、给定的、高度社会化的结构;即从主体间的角度来看,人类所体验的各种客体与事件是共通的,并且对于所有“正常”的观察者来说基本上是相同的[1]85,168。生活世界中的经验、信念等在每次规划时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是相互兼容的,而是有其内在的不一致性;在依循旧有“知识库”而采取的行动之后,体验到与原先经历不同的新的非意图结果的时候,如何在下一次的行动中进行规划,这就进入了个人传记决定情境(biographically determined situation)集合的运用过程。个人传记决定情境,就是说在面对多种选择或行动结果时,人们会在以往主体个人经验的沉淀累积之下,会在个人的习惯、激励因素和利益取向的权衡下,及在个人力所能及的情形下进行选择。同时,舒茨在《行动规划的选择》中还评述了柏格森的时间视角对行动选项中自由行动的重要性,评述了胡塞尔的自发决定论和莱布尼兹意志力选择理论。在舒茨看来,这些前人的理论可以汇合在一起的一个基据,是他们的理论都是基于不断进行的自我意识流而做出选择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个体是不会回溯性地重建以往已经实现的决策。

在前文的介绍中,舒茨已经说明了主体间性认识的可能性路线和行动的规划及实施过程,他以利益的整体性或是系统性的观点来说明行动中多种可能性后果的选择问题。在舒茨看来,行动中的利益不是独立分开的,而是连续性的整合的、一环扣一环的实现的,规划涉及到个人以往的行动参考框架,涉及到后来的行动目的。因为在进行规划时对行动的预期是按步骤地一步步实施和调整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类似于经济学的完美理性(个体具备了行动所需的所有知识、稳定偏好的不变)的行动使得行动能够按部就班地进行的。对社会科学的两个重要的问题,也正是舒茨极力解决的问题,一个是主体间性的理解问题,对此舒茨已经给出了自己的解答;另一个是社会科学家的二阶建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舒茨也通过建构的四项基本原则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三、结语

从舒茨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生活世界的概念类似于哈耶克的社会秩序的“一般性规则”假定;而他们对时间和空间因素在个人行动和解释过程中的重视,使得他们成为方法论个人主义的典型代表。也正是基于时间和空间的独立性和差异性,知识分工得以建立,行动规划的系统性特点得以形成;同时,哈耶克的具有社会互动性的个人主义,舒茨的共同生活世界和合作者与同时代人的知识共享都显示了他们不是绝对的“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的方法论在韦伯的理解社会学中已经有了对实证主义和反实证主义的综合,但是真正把社会学方法论看做是研究事业的人是舒茨。他认为,社会是人们互为主体性的互动结果,对人们行动的原因、对现象所具有的意义进行深层的框架研究是社会学的任务,这就使他精辟地讨论了社会学在方法论上的可能性,并成为现象学社会学的创始人。

注重时空因素是对经济学理性人假设所进行的一个反思,人们越来越注重理解微观个体行动过程中的差别性。但是,这样的研究范式也可能掉入相对主义的陷阱。而社会性的个人主义使得知识分工成为可能,且促使了专业化的加深;同时为了降低互动双方因收集信息的成本,而使得人们的合作与交流也更加紧密。这就引申出了社会性的整体知识的含义,也促使了本体论研究向方法论研究的转向。正是哈耶克和舒茨一类持社会性的个人主义者对微观与宏观研究的综合,为西方社会学的理论家们(如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吉登斯的机构化理论、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在上世纪后期开始的微观与宏观、能动与结构两大社会学主题的综合开创了先河,也对方法论的实践理性取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48

[3]F.v.Hayke.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45

[4]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一个面向宽带网时代的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Alfred Schuetz.Choosing among projects of action.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1951,vol 12

作者:王振辉 钟小浜

宏观经济学的问题研究论文 篇2:

关于教材定位的思考

摘要: 从教材定位的问题和成因入手,将教材定位于理念、目标、课程、读者四个方面。教材建设要在贯彻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导引下,结合教材所处的学科、专业、课程特点和读者切身要求,定制科学性、适应性、针对性强的教材。

关键词: 教材定位,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读者

教材为谁而编,由谁来写,这是教材定位的问题,在教材市场上,同一课程有多个版本教材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学本科经济管理类的专业核心课、基础课程尤其如此。教材是如何在众多因素的作用下生成的,这是一个看似清楚而实际有许多误解,更缺乏深入探讨的问题。长期以来,教材的“不适症”成为教学中反映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本文就大学本科经济类教材的定位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供同仁们批评指正。

一、教材的定位:问题及原因

在教材定位中存在以下问题:

定位错位。一是教育理念错位,没有及时适应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型,依然沿袭传统教材的模式,“教”痕深刻,突出教师的“主人”身份,重灌输说教,轻循循诱导,在教学语言中多使用“应该是什么”的口语语境;二是难易程度错位,没有充分考虑读者的认知规律和知识逻辑,教材体系和结构设置不尽合理,或者攀高就难,使用超过读者知识背景或文化科学基础层次的教材,例如,本科教材中穿插相当于研究生程度的内容,高职高专的学生使用本科教材等。

定位模糊。定位模糊主要有两种:一是教材所包含的读者教学对象层次较多,涉及的学科和专业范围较广;二是教材并不直接指明使用对象,虽然这与作者对于教学内容普遍性关注较多有关系,但这将不利于真正读者群的及时发现,而且涉及的教学层次越多,越容易误导教学内容和计划的实施。

将学术专著等作为教材使用。学术专著是在各种学术观点集结与交汇的基础上,生成新观点的逻辑论述,不可能全面、系统地反映一门学科的整体发展概貌和理论“丛林”。它是一家之言,基本观点论述自主,无需考虑读者接受能力的问题,内容以学术创新为主旨。因而,学术专著作为教材尤其是本科和成人教材使用,与教学理念有冲突,其使用的局限性显而易见。即使作为研究生的教材,也需要相应地补充大量的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定位中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既有认识上的问题,轻研究、重制作;也有利益的驱动,急于求成、盲目模仿;还有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影响等。教材定位错位、定位模糊、将学术专著作为教材等问题的存在,使教材与教学要求脱节,导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错位,不仅影响了先进教育理念的传递,而且也容易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譬如,现在市场上西方经济学课程教材仅国内版本就不下几百种,而且质量参差不齐,使读者无所适从。

教材定位是教材建设的首要工作,教材定位是从读者(主要是指学生)的基本要求出发,再得到读者认同的逻辑过程。教材如何解读读者的需要,如何表达读者的合理需要则是教材定位的关键。

读者的合理需要包括既定的需要和内生的需要。既定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高职、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读者群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要深入研究同一层次、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内容、设置特点,需要根据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来定制教材;内生的需要则取决于读者群的实际要求。可以说,教材的定位的逻辑过程就是对读者的需求在各种因素的结合中逐层解析的过程。

二、理念、目标:统领教材

(一)教育理念是先导

教材是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展开与具体化,它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贯穿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协调发展的思想,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脑、手并用,大胆想象,主动参与,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科教育是对高中素质教育的延伸和拓展。素质教育不仅强调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协调发展,而且还要求学生将所掌握的基本科学文化知识内化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成为一个有思想、有觉悟、有智慧、有能力的国家所需要的各种规格人才。

现代教育理念要贯穿到教学中,落实到教材里,关键是如何在教材中呈现的问题。研究不难发现,无论何种理念、思维和能力,都必须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逐渐获得和发展,理念、知识的合理建构、和谐共生才容易培养出具有较高才能、全面发展的人。所以,素质如何养成,知识如何转化为能力,转化的途径和方法等都是教材建设及其教学过程中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高素质的人,是具有某种或几种专业知识和一定能力的人,教材就是为培养高素质的人而定制知识和储备能力的载体。当然,在当代中国普及大众教育的现实环境中,大批量地为单个人或极少数人群量身定制教材毕竟不太现实,只能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根据专业、行业等特点来定制,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类教材应该成为一种主流。

(二)培养目标是“统领”

教材建设因为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人才规格自然需要由不同的教材内容作为支撑,即使是同一学科下的同一专业也需要由不同教材内容来支持,这一点在不同教育层次的教材中也差异显著。

按照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就业去向将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类:Ⅰ.继续深造、研究型;Ⅱ.理论研究与教学型;Ⅲ.企业高级管理型;Ⅳ.应用技能型。在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下,教材建设主要应有以下特征:

Ⅰ、Ⅱ型主要是指以培养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导向,以“211”、“985”类高校、综合类大学占多数。这类教材偏重理论体系的严谨性、系统性,知识的学术性和前沿性,这类教材更注重理论基础的深厚、逻辑思维的严谨。例如,厉以宁的《西方经济学》(第三版)系统阐述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最新前沿成果,在教材第一章就提出,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给定假设、简化关系;放松假设、逼近现实”。

Ⅳ型主要是指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应用性本科、独立院校占多数。这类教材重视基本原理的应用,对于基本原理的推导和论证尽量简约处理,不求内容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基本原理的应用和操作。主要体现为:一是教材体例比较活泼,案例丰富;例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就是结合美国现实生活的典范;二是教材中案例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这是不同学科与专业教材的一个显著特征;三是强化应用性、技能性的原理与知识,这为“校本”教材提供了可发挥的空间。

Ⅲ型主要是指培养复合型人才,主要涉及专业性较强的本科院校和专业,例如财经类、农业经管类等。复合型人才要求掌握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基本原理与知识。在教材建设中要求基本理论的分析和掌握与其实践应用并重。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课程设置和学科专业的选择的主动权主要在学校,各种各样的学科与专业规格构成了教材建设中的多样化形态,但是现在市场上许多教材雷同并不是真实需求的结果。

三、课程:教材建设的基本依据

课程建设是直接影响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因素。课程是学校为学生设置的,在特定的理念支持下的学习路径、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课程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实施培养目标的蓝本,是教材建设的基本依据。

决定和影响教材的课程因素主要有:

(一)课程目标、内容和性质决定了教材建设的基本内容

本科课程的设置是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作为各学科课程总体目标,不同的专业又以各种课程群组成课程体系,这些课程体系建构学生合理知识结构和基本技能,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一次再组织与再创造,可以以不同的结构、体例和媒体语言呈现,它可以是课程内容的深化、拓展,也可以是一般性的细化。在一个大的学科分类之下,各种课程之间内容应该是相互衔接、补充的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

(二)课程的性质制约教材的深度与宽度

课程的性质是就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程度而言的。人们习惯上将课程大致分解为通识课(校级平台课),专业基础课(文理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必修课、选修课)。不同性质的课程对教材建设要求不同。通识课的教材要突出“基本”和“广博”,譬如,北京大学通选课“以讲授各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学术背景及前沿知识等内容为特色”。[1]山东大学的通选课是以“了解人类最基本的知识领域和思维方法、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2]为基本设置原则。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材,要求在学习和掌握基本原理和应用知识、基本技能中,形成基本的专业素养,突出“基础”和“深厚”,譬如,政治经济学课程就是要求学会用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和方法来分析思考问题。专业课的教材体现一定的专业方向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要凸现“厚重”、“融合”和“鲜活”。

同一课程的性质也可能会在不同的学科与专业背景下发生变化。从而,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方法、教学深度可能会有不同,这些都为教材建设留下相当大的发挥空间。举例来说,西方经济学课程在文科类经济学专业中可能开设为经济学基础、经济学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文科类管理类专业中可能开设为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而在理工科院校中非经管类专业可能开设为学校级别的平台课—西方经济学原理等,由此教材建设的基本内容、思维方法、深度和范围可能会有相当大的差异。

近年来,本科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包括课程设置、课程数量和课时安排等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调整,有许多大学强调“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思路,大力提倡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感悟力、想象力、判断力和观察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随之而来的变化必然会显现在教材建设中。

(三)单一课程对教材建设的影响

教材是专为一门具体课程设计的个性化的学习资源。这里的课程是指在一定大学里、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下,创建的一定的专业方向的课程,由此而制作的教材是专业学生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之一。

如果我们将教材的内容划分为基础性、原理性、应用性和技能性等不同知识模块的话。那么,作为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教材建设中必然需要加大原理性、应用性的分量和比重,而作为平台课程,则可能需要会强化基础性、应用性的分量和比重,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针对同一课程下的不同性质的课程教材,进行相应的内容和体系的差异化建设,是现代教育理念下的一个显著特征,既有利于提高专业培养质量,也有利于拓展教材的市场空间。例如,目前,高等教育出版社仅为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的本科生就定制了11种西方经济学教材,4种西方经济学学习辅导书,2种西方经济学智能题库系统。

综上所述,从课程视角,在教材定位中要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一门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教材建设和它在不同的专业背景下的教材建设的关系;一门课程针对不同的学科背景下的各类教材建设的关系。

四 、学生:教材的享用者

教材是学生的精神食粮,要合理表达学生的需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内生需要是关键。

首先,教材的编写者应优先考虑教学一线的资深教师,因为他们是学生的亲密接触者,最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近年来也有吸收实践经验丰富的实际工作者参与教材编写的倾向。其次,在教材中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留下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空间一直是国内教育界探讨的主题。尤其在当今社会独生子女众多、学生个性差异明显,不可能有一本教材是适应所有的学生,只有可能是适应一定层次和一些读者。因此,在教材建设中要考虑:

一是学生的知识背景不同。按照科学的认知规律,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积累状况,包括从小学到初中的基础教育知识素养以及高中的基础教育是文科的还是理科的背景,前期接受的国内教育还是国外教育等,将具体的学习内容以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形式恰当地呈现出来。例如,关于西方经济学课程中基本原理的公式推导,文科基础的学生比较难懂,理工基础的学生则相对容易些。

二是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的基础差异。这些差异,一方面来源于地区总体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和个人的差异。中国的教育发展很不平衡,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差距显著,在学生多、教师相对较少的情况下,优质教育资源长期不足,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尤其稀缺。即使在同一地区,教育资源的配置也很不均衡,具体到本科学生个体,思维与能力的差异性明显扩大。另一个方面,这种差异是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下经济承受能力的结果,具体涉及教材价格方面可能需要区别定价,或者让利销售等。

三是考虑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现在的学生是“E”时代的人,他们从小生活的环境丰富多彩,接受的信息量大,见识多,思维活跃,在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和唯美呈现等方面也要有所考虑。

教材建设是教育的价值观、教学观、师生观、人才观的集中体现,好的教材可以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好的教材可以成就一个好的教师、好的专业、好的行业,使人才辈出。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教材建设委员会:关于编写本科生素质教育通选课系列教材的方案[EB/OL].[2001–03–20]http://dean.pku.edu.cn/jiaocai/txkjc.htm.

[2] 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大学生素质教育通选课管理办法(试行)[EB/OL].[2004–03–15]http://202.194.40.16/web/show.jsp?A=7419.

[3] 陈学彬.国内金融学教育教学发展比较研究[D]//教材发展研究成果选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 林培英.课程标准:教材与教学关系的再认识[J]. 地理教育, 2002(2).

作者:权利霞

宏观经济学的问题研究论文 篇3:

统计调查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文章找出了在统计调查中常出现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调查对象;调查问卷;调查方式;统计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竞争进一步激烈。无论是企业、行政机构还是个人都会不定期、有针对性的开展统计调查,从而调整对策和战略,进而解决现金存在的问题或增强自身的实力。

从统计调查分析的整个过程来看,每一个阶段都存在容易忽略的、典型的问题,现从各阶段入手加以分析。

一、统计调查对象的确定

在统计专业术语中,统计调查对象是指研究对象的总体,它是根据调查目的而确定的。统计调查对象界定了某项调查的范围,但是在实际统计调查过程中,由于同一项调查在不同时间段或不同调查者对“调查对象”的理解不同,导致调查对象的范围时而扩大或缩小。

解决方法:

1.予以确切的定义。如,对全国城市社会经济状况进行调查,这里必须给“城市”下确切的定义,才能把城市与农村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城镇严格区分开来。为解决这类问题,可以参考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管理部门共同制定的统计标准,以保证统计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1]

2.经济内容一致。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有些指标的经济内容发生了变化。对于名称相同而经济内涵不一致的指标,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务必使观察值内涵一致。如,某学校招生人数这一指标,有的年份包括了成人教育的学生人数,有的年份则不包括。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一)问题数量适度

1.问卷中所有问题都要和研究目的相符合,无关的问题不要列入问卷中,答案尽可能反映调查问题的主要方面。

2.一份问卷回答时间尽可能在10~30分钟以内。题量多容易产生厌倦情绪,题量小不利于得到调查的基本信息。因此题目要精心设计,控制时间,保持被调查者的兴趣。

(二)问题的细节设计

1.问题应准确、简明、通俗、易答。问题的排列要由易到难,分类清楚、层次分明。开放型问题与敏感问题要放在问卷最后,问题的设计不要有暗示倾向,避免主观和感情色彩,不要涉及个人隐私太深。[2]

2.设计的问题及答案资料易于后期处理。

(三)调查表可以和调查问卷搭配使用,从而不但节约调查费用而且整理资料时更轻松、容易

在常见的情况下,很多企业或公司做调查时一个被调查者发放一份调查问卷,如果是调查1000个人就需要1000份调查问卷。在不是通过邮寄的情况下,调查者可以手持一份调查问卷和一张统计表(一张调查表可以同时登记若干个调查单位的资料),调查者根据被调查者选择信息在统计表上登记,这样可以节约很多调查问卷的费用。如,根据问题设计统计表如下:

1.优点。(1)节省费用。如上述的1000份,由5个人完成,按照常规的做法,每个人必须手持200份调查问卷;但是按照两者结合的方法,每个调查者只需要一份调查问卷,而节省了很多纸张。这种做法虽然有时候不太方便,但是符合创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同时也为环保做了一定的贡献。(2)节省时间及人力。按照这种做法,在对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的时候就更容易了。按照传统做法,收集回1000份调查问卷,需要对1000份问卷整理;但是按照新做法,只需要将5个人的一览表中问题一一统计就可以了,这样很简单。既节约时间又节约人力。

2.缺点。如果调查中设计的问题形式绝大部分以问答形式出现,这时候采用统计表起不了多大作用,还不如直接使用调查问卷。但是,在调查中只有一个或两个问答形式,可以在调查表的后面留一定空间供被调查者填写。

三、调查方式的确定

通常情况下,根据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来看,调查方式包括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这两种主要形式;非全面调查包括重点调查、典型调查、随机抽样调查等。

在实际调查中,除国务院批准的周期性普查:人口普查、工业普查、农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和基本统计单位普查按照固定间隔时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工业普查、农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每隔10年进行一次,分别在逢0、3、5、7年份进行;基本统计单位普查每隔5年进行一次,逢1、6年份进行)外,其余统计调查通常采用抽样调查,即重点调查、典型调查、随机抽样调查。

(一)常见调查形式的概念

1.重点调查:是从调查对象中选取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这些单位虽然数目不多,但是在调查的标志总量中占据绝大部分,他能反映出总体的基本情况。适用于调查目的是为了了解主要情况的发展趋势,而调查的标志总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少数单位时。

2.典型调查:根据研究的目的,从调查总体中有意识地选择一个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适用于从个别中了解一般,由个性了解共性,在实践中,常把典型调查和全面调查相结合,核对并验证全面调查中数字的真实程度。

(二)区别

1.调查单位的选取。前两种方式抽取单位时是有意识地选择符合标准的单位。而随机抽样调查是无意识的,不能受调查人员任何主观意图的影响而排除任何一个单位,即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是相等的。因为带上个人偏见,挑中那部分单位的标志值可能偏高或偏低,失去对总体数量特征的代表性。

(1)重点调查。选择重点单位时,要注意重点单位是可以变动的。即,一个单位在某一问题上是重点,而在另一个问题上不一定是重点;在某一调查总体上是重点,而在另一调查总体上不一定是重点;在这个时期是重点,在另一个时期不一定是重点。因此,对不同问题的重点调查,或同一问题不同时期的重点调查,要随着情况的变化而随时调整重点单位;重点单位应是管理健全、统计基础工作较好的单位。

(2)典型调查。如果是为了近似地估算总体的数值,可以在了解总体大体的情况下,把总体分成若干类型,从每一类型中按它在总体中所占比例的大小,选出若干典型单位进行调查;如果为了了解总体的一般数量表现,则可以选中等的典型单位作为调查单位;如果为了研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则可以选出先进的典型单位和后进的典型单位,或选上、中、下各类中典型单位进行调查、比较。[3]

2.选取单位的数量。前两种方式选取单位的多少是根据实际调查目的或情况而确定的,不能计算出具体数量的多少;但是随机抽样调查选取单位的多少要根据调查费用和调查目的确定,即可以计算出最少样本单位数。

四、统计整理及分析方法

(一)统计整理方法

在高频率、快节奏、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统计要想很好地满足社会对其信息的需求,除了进行及时、准确、完整的统计调查外,还必须进行快速、科学、有效的统计加工和整理。具体有两种方法:一是逐级加工整理而后汇总。这种方法最大弊端在于一级错误影响全局,而且想要检查出错的地方就必须从头来,这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二是统一汇总,这种方式避免了上一种方法的弊端,而且讲究时效性。

(二)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从根本上说有两大类,一是定性分析方法,二是定量方法。在统计分析中二者密不可分,应结合运用。

1.定性分析方法。定性分析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定性分析有两种不同的层次:一种是研究的结果本身就是定性的描述材料,没有数量化或者数量化水平较低;另一种是建立在严格的定量分析基础上的定性分析。从科学认识的过程看,任何研究或分析一般都是从研究事物的质的差别开始,然后再去研究它们的量的规定,在量的分析的基础上,再作最后的定性分析,得出更加可靠的分析。

2.定量分析方法。它是运用统计学中论述的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包括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结构比例、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的方法。如对比分析法、平均和变异分析法、综合评价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平衡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等。在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时要注意:

(1)要多项指标综合运用。现象内部以及现象之间存在复杂的联系并且在不断发展变化,每个指标只能反映现象一个侧面的情况,要全面认识某种现象就需要计算多种指标。1)将相对指标与总量指标结合运用。较高的相对指标背后的绝对量可能很小,而较小的相对指标背后的绝对量可能很大。如果要看两个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发展程度及管理效果,但是两个企业的生产起点不同:一个是大型企业,另一个是与作坊一般大小的企业。从生产的绝对量而言,肯定是大型企业的增长量大于另一个企业,但是从增长1%绝对值(速度每增长1%而增加的绝对数量)而言,未必是大型企业大于小型企业。2)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结合。平均指标一般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把不同因素的差别抽象化了,仅仅是一种代表值;加上统计上所计算的分组平均指标的方法,致使平均指标带有一定的假定性。只用平均指标忽略地区之间的差异,如果再结合变异指标,这时候不仅体现现象的一般水平,而且还能体现该现象中个单位之间的差别程度,从而利于措施的选择。如,某地区城镇居民的收入调查,平均收入反映一般收入水平的大小,结合高中低收入的分析,反映收入的差别程度。

(2)要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包括2种含义:1)在今天的调查中,很多把抽样调查中区间估计和最小二乘法有机结合,最后再用假设检验进行检验。但是在我四年来的教学和实践指导中发现,很多学生对预测值不进行假设检验,甚至有的同学根本不用综合方法来进行分析。2)学会软件方法的运用。在统计数据和分析数据时,基础的软件方法是EXCEL运用法,该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实用范围很广;其次是SPSS软件,现在很多企业和高校都使用该软件进行分析,效率高且数据分析准确。

【参考文献】

[1]孙文生.统计学原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研究性学习方法指导[C].2006.

[3]李洁明,祈新娥.统计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蒋桂容(1978-),女,四川眉山人,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助教,经济学学士学位,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学。

作者:蒋桂容 黄德霞

上一篇:基于系统的光无线通信论文下一篇: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