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三下乡实践论文

2022-04-22

[摘要]立德树人强调“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所培养的时代新人更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实践理念的重构、实践逻辑机制的建构、立德树人与实践思政实践课实践方式的创新是新时期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实现的新探索,是增强思政课实效的新尝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09年大学生三下乡实践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09年大学生三下乡实践论文 篇1: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内涵功能与体系建构

摘要: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是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其实践场域,实践方法和实践逻辑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育人”和“正气”双向价值功能。在现实操作中,由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实施受到高校和大学生主体内在驱动和社会支持的外在维系的双重影响,还存在规划不足、形式单一、内容脱节、机制不畅等问题,亟待根据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应然实践逻辑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实施体系、内容平台体系、环境支撑体系、管理评价体系与服务保障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体系;构建

10052909(2014)02015705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是青年学生通过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既是开展现代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社会化,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又是价值承载,传递正能量的主题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时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要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1]。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学以致用,开展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既是党和国家提出的期望和要求,也是广大青年努力践行“中国梦”的责任和担当。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在理论上有支撑,在实践上有平台,在价值上有认同,在政策上有要求,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实践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内涵意蕴及价值功能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需要考察实践的主体关系,实践的空间场域,实践的工具方法,实践的操作逻辑等内容,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理论基础。康德实

践理性观点将人的社会实践作为“规范人的意志而支配人的道德活动”。布迪厄深入探讨了社会实践观,将实践作为构成社会结构和行动主体心理结构的基础,社会结构和行动者主体就结构通过实践不断互动,這种同步同质的互动,使得双重结构获得不断重建和更新,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动力源泉。因而,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需要主动搭建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这一载体和平台。

人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存在方式。“教育活动就是通过人的主体选择把人的发展中所蕴含的某一种(或几种)符合教育目的的可能因素从人的现实发展结构中呈现出来,并使它在整个发展运动中起支配作用,改变自然状态下的发展过程,以期形成为目的所规定的理想品质”[2]。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即是这种完善主体发展结构的有效中介之一。人才培养过程既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提升,更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多维目标的达成。实践是实现自我教育的基本途径。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寓教于乐,加强实践,是启发教育的来源,又是启发教育的指向。大学生教育教学活动,既需要让生活走进课堂,又要引导大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走向实践。人类的认识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要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实践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中将专业技能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实际环境中,在社会大舞台中开展教育,更好地把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并日益内化为人的素质素养。

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性”三个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主题实践的“适切行”,即适合社会发展规律、人才发展规律和实践推进的操作规律;主体的“多元体验性”,即通过扩展课堂教学,进入到社会体验环节,让学生在社会情境中产生更深刻的感悟,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社会与课堂的“融合性”,体现社会实践的巨大包容性,成为诸多教育主题活动的载体。诸多因素对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功能产生影响,如政策因素、经济因素、舆论因素、地理因素等。世界各国对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理解各不相同,主题侧重点也有差异,但都有类似的大学生活动。高等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称,“大学的活动必须适应周围社区发展的需要,这些活动的开展必须像社会秩序一样充满活力和弹性”[3]。在社会这个大课堂,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纳入人才培养的基本环节,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横向比较世界各国青年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价值诉求,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育人”,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人才;二是“正气”,即是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向社会传递积极的价值理念和正能量。各个国家在具体的追求上,各有不同,但有利于我们思考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应然价值取向和基本道德功能。例如:由于美国的实用主义传统,正如杜威的“做中学”理念一样,美国特别强调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的隐性德育功能,发展志愿者服务,以“助”为主题的各种志愿者,义工活动较多;日本开展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直接以提升学生社会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为目标,通过开展“体验式”就业等形式,提供社会实践机会;英国的绅士教育传统,强调对大学生能力素养教育,通过社会实践提高教育的社会相关度和适应度,主要开展以课程为基础的参观、调研和项目专题活动,以开阔学生眼界和职业经历。中国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对学生而言,长才干;对社会而言,做贡献。各高校在“以人为本”育人理念指导下,积极挖掘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立志、成才。具体表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价值;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的价值;提升能力,创新实践的价值。

总体而言,作为一种价值承载,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实现了大学生实践主体与社会的有效“对话”, “知” “行”得到结合, “知、情、意”得到凝炼提升,“信”得到巩固加强,“行”得到完美体现。纳入育人环节中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己成为现代青年深入了解社会、增才长智、品格教育、承担责任的重要方式,成为现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其内容、形式、范围、途径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历史回顾

早在194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发起创立非营利性的国际志愿协调委员会,以引导各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中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青年学生必须积极投身于学工、学农、学军实践活动的教育总方针。历届领导人高度重视青年培养工作,将社会实践作为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如,毛泽东主张知识青年成才和全面发展根本途径在于积极参与革命和建设实践、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他曾指出“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意义,就在于只有社会实践才能使人的认识开始发生,开始从客观外界得到感觉经验”[4]。青年学生除了学习专业外,要主动到基层,同工人农民打成一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邓小平也非常强调青年学生社会实践,他指出“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不然,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岂不是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5]?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和深入,江泽民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和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6]的要求。胡锦涛寄语青年“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希望大学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7]。积极倡导和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世纪之初,国家提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8]的指导方针。由此可以看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年发展和教育问题,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必然包括适应社会发展,体现时代要求,顺应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

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推行来看,真正意义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主要源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初级发展阶段(1980—1986年)。1980年,教育部要求在大学生培养方案中,应有两周生产劳动环节,重申学生必须参加劳动。清华大学率先吹响“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青春号角,其他学校也纷纷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把思想付诸实践,积极策划和组织开展“学雷锋、树新风”“送温暖、见行动”等活动。1984年5月,团中央向全国青年发出了“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号召,此阶段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是由自发进行发展到有组织的开展,形式由单一的社会调查逐步发展为多样化实施,范围也由校内扩展到整个社会。

深化提高阶段(1987—1998年)。在这个阶段,社会实践活动在组织形式、活动规模、活动内容和制度建设上都有了较大发展,逐步建立完善了从中央到各省市相对完整的推优评优制度。其标志为1987年5月,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入制度化、规范化实践阶段。

创新拓展阶段(1998年至今)。1998年,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正式组建,成为全国青年志愿者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从实践形式和实践载体的拓展上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实践的创新。之后,特别是随着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深圳大运会的成功举办,青年志愿服务得到公众广泛认同,并成为社会正能量传播的重要载体。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在新形势下得以不断创新发展。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了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实践的内容越来越贴近社会变革实际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实践的形式也不断改进、拓展、完善和创新,高校组织能力和社会支撑能力不断提高,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效性切实增强,同时,由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信息化建设的日新月异,社会需要的实践主题更新迅速;大学生尤其是80后、90后大学生群体主体特征发展变化很快,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重视不够,缺乏整体设计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科学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前提,目前,部分高校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作为在校教育形式的附加活动,可有可无。部分领导也存在着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或者作为临时的政治工作、或者作为大学生个体性行为、或者作为学生团体的活动方式等认识误区,很少有学校将其作为课程和學业的内容进行设计和实施[9]。部分学校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将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作为思政课程的实践环节,并未单独设置指导性课程,考核评价也流于形式。同时,由于市场经济对效益的过度追崇,企业部门片面追求生产业绩,担心大学生参与企业生产会影响企业的有序程序和经营管理,给企业带来生产的安全隐患,对大学生实践服务活动的能力缺乏信心。整个社会缺乏支持性环境,部分家长甚至担心课外实践将冲击课堂教学时间,支持度不够。部分高校缺乏相应的组织机构保障,实践活动的选题论证和实施研究缺乏整体规划设计,这些都直接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深入开展。

(二)形式单一,内容脱节依然存在

社会实践有要求,志愿服务无边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是一种需求导向模式,服务内容要紧密结合三种需求来源,即社会实际、学生成长成才、学生专业特点的需求。因而社会实践活动有多样性、动态性的发展特征,必须依托灵活多样的方式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单一,内容与社会脱节必然制约着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有效性。社会实践内容空泛、主题不清,针对性缺乏,与学生专业脱节,学生特长难以展示,志愿服务流于形式。很多实践服务活动看似开轰轰烈烈,气势十足,但实际存在能动性差,参与面窄的现象。部分高校甚至出现大学生社会实践变成应急、应景的活动,“宣传得多,实际做得少;临时响应号召做的多,经常主动做的少”。一些高校在组织安排上,也存在利用学生分散返乡、资助活动等,临时组织,缺乏严密的制度约束和管理,这种单一团队化、暂歇性的组织方式很容易导致整个活动方案流于形式、缺乏效用。

(三)体制机制不健全,管理比较散乱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项常态性组织活动,高校理应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组织、协调、管理和服务机构。高校也是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场所和平台,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在高校接受教育的一种特殊实践形式,需要受到高校教育体制的制约和调控。大学生个体和团体在对外服务形象上必然具有大学生的角色形象,因而,为了持续稳定地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必须建立健全组织管理运行体制机制,为学生有效全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保障和服务支撑。当前,大多高校社会实践主要依靠群团组织开展,缺乏其他职能部门配合;经费投入较为零散,缺乏专项资金配合,实践基地不够固定,志愿服务的业绩考核不够完善,评价主体不突出,评价档案和成果认定较为简单,社会实践的动力主要来自外部奖励,如奖学金评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评选、推荐就业等,对大学生主动参与的内部动力激发不够,严重违背了活动的初衷,影响了建设实效。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实施路径与体系构建

高校要切实发挥大学生实践与志愿服务的价值功能,既培养人才又服务社会,需要国家、地方、高校和大学生多元共同努力,明确目标,更新观念,优化体系,创新机制,完善管理,落实政策,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内部和社会大舞台外部之间的双向互动,相互促进。笔者认为,要充分把握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教育性与实效性,系统性与整合性,长期性与隐蔽性、稳定性与规律性”相互结合的规律和特征,积极探索其实施路径,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结构体系。

(一)科学规划,全员参与,建立统筹协调的组织体系

加强高校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构建起党委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学院、学生会、研究生会共同参与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管理组织结构体系,在充分吸纳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团队基础上,配备社团指导教师、班导师、社区指导教师等,构建指导教师团队。一方面突破时间限制,四年不断线,贯串全过程;另一方面,突破人员限制,全员参与,全员育人,坚持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全面组织和重点实施相结合,科学规划长假集中式和分散式专题活动,学校组织和社团组织相互衔接,打造人才保障队伍。力争部门协调、资源整合、机制合理、投入到位。 在目标导向和科学规划中,一是境界要高,旗帜鲜明,突出实践主题,加强政策引导,优化和细分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二是眼睛要低,找准定位,聚焦基层一线,强化体验教育,增强实践育人的生动性和感染性。三是目标要准,紧跟时代,采取点面结合、分散与集中并举的形式,使实践服务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志愿服务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

(二)更新观念,加强引导,建立完善校内外激励评价体系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更新大学生培养的观念,将理论学习、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热情,促进大学生对服务社会,参加实践的观念认同和情感认同。建立和完善校内外激励评价体系,完善管理评估机制,将教师指导大学生实践活动纳入绩效考评和教学工作量,充分调动干部、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将团委组织的“活动”纳入教学环节

,成立专门的指导委员会或相应的指导机构,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学分认定,并将活动参与的具体绩效纳入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指标。各级政府和基层组织及社会各方面积极支持和指导大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社会实践的效果纳入基层组织社会服务工作范畴。

(三)完善内容,健全机制,丰富分层分类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设计和环节设计。“深化选题评估,加强培训引导”,逐渐形成社会实践“主题+模块”、“平台+机制”、“开放+发展”的分层分类社会实践活动体系,使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变成促进学生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内化为素质的必要措施。积极发挥社团指导教师的作用,在选题评估上下工夫,实施社会实践活动“选题预审”制度,避免社会实践活动的盲目性和娱乐性,将“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整合原有寒暑假社会实践、周末社会实践、课余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广泛发动大学生积极参加“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活动,充分利用寒暑假实践机会,进一步明确實践服务的内容,打造学生喜爱的日常化实践服务模式。

(四)拓展资源,打造平台,科学构建服务保障体系

高校要主动与地方联系,建立相对固定的基地平台和服务站点,通过相对固定的基地平台积极开展和组织能体现志愿者个人专业特长、志趣爱好和自愿性的活动[10]。以服务促发展,以贡献促效率,加强校地合作,主动奉献,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积极探索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基地的平台化和多样化。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营造积极氛围,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定期评选表彰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示范基地,深入宣传报道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建设稳定的社区服务基地。构建“小政府,大社会,多元化”的组织机构。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化、平台化和课程化。建立投入保障机制,设置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等专项工作经费。实现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并重,组织网络志愿者,积极开展网络团日活动,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大力实施网络社会实践。鼓励支持社会各方面接纳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并为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有利的网络舆论氛围。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社会、学校各方面需要协同努力,构建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理论研究,指导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深入发展,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持续健康发展。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2013-05-04)[2013-05-04].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5/04/c_115639203.htm

[2]鲁洁.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J].教育研究,1998(9):55-63.

[3]胡树祥,吴满意: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理论与方法[M].第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271-273页。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江泽民.江泽民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1-04-24)[2011-04-24].http://www.gov.cn/ldhd/2011-04/24/content_1851436.htm.

[8]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2002-11-08)[2003-10-09].http://www.ce.cn/ztpd/xwzt/ guonei/2003/sljsanzh/szqhbj/t20031009_1763196.shtml.

[9]孙雅艳.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价值的确证困境及其应对[J].青年探索,2013(3:):61-65.

[10]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慈善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志愿服务与义工建设[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作者:张绍荣等

09年大学生三下乡实践论文 篇2:

思政实践课与立德树人实践逻辑机制的构建

[摘 要] 立德树人强调“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所培养的时代新人更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实践理念的重构、实践逻辑机制的建构、立德树人与实践思政实践课实践方式的创新是新时期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实现的新探索,是增强思政课实效的新尝试。

[关键词] 思政;实践课;立德树人

[

思政实践课主要围绕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问题展开:行动者在哪里活动、如何活动以及用什么活动。遵循这一研究理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立德树人的贯通对接为着力点,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

一、重构实践理念

惯习即“性情倾向”,可以使实践者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新的认识,并指导行动者的行为。惯习的能动性、生成性也预示着创新性。实践理念的重构为实践共同体的创新建立提供理论指导。实践观念即惯习的更新,有利于实践场域的完善和发挥作用。“大思政”理念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推进立德树人实践创新。

第一,挖掘价值意蕴。惯习既有和历史密切相关的“天生”性,又具有同社会结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第二天性”。“建构的结构主义”和“结构的建构主义”强调惯习是实现内化和外化的双重过程,是完成主观和客观、个人与社会双向共时运动的相互渗透过程,是行动者通过行动而外在化的社会结构的前结构,同时又是行动者的内心深层结构化,并持续影响着行动者的思想和行动。立德树人中“德”的形成需要大学生在理论课堂与实践平台的互动中形成。因此,要充分挖掘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引导学生真信、真传播、真践行马克思主义。通过“零距离、零时差”地向全校学生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关注人文情怀。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教学的总原则。深刻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新技能、养成好习惯。惯习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在互动过程中学生也会重新生成新的惯习,提高理论认识和水平。通过人文关怀推进“树人”。

第三,提高问题意识。以大学生的思想发展水平为切入点,以思政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基础点,以大学生关注的热点为焦点,以解决学生的思想和实际问题为重点,提高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

二、建构实践逻辑机制

思政实践课的实践机制与立德树人的实践机制之间存在共生性。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与思政实践课的开展之间存在实践制度的契合。

(一)建构“多平台协作”实践组织机制

布迪厄实践理论中的场域对于实践活动的展开有重要指导意义。场域意味着社会空间的建构、关系网络的完善。探索思政课“多平台协作”的实践机制,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载体,利于思政实践课的创新。“1+N”多平台协作实践组织机制陆续建立。课堂实践教学平台、课外实践教学平台、校外实践教学平台、网络实践教学平台、红色文化资源实践平台等的构建创新了实践的场域。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第一课堂、学生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网络实践课堂贯通对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根据校外社会实践基地的需求,将其与学校思政课实践主题对接,同时统筹安排各学生实践团队与校外实践基地及联盟单位的对接。

(二)打造“多元协同”实践教师队伍

构建思政课“多元协同”实践教师队伍,提升实践教师的能力。以“课程思政”建设的深度、广度、效度为立足点,协同推进,力争实现门门课程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局面。利用场域中关系位置的主次之分,发挥各自作用。贯彻落实“大思政”教学理念,整合各部门思政工作队伍,发挥其多元协同的优势。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行业导师抱团育人,形成合力。三师共建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对各门专业课程进行解构与重构,全面挖掘思政元素和多种资源。将德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之中。找准专业课程与思政实践课的契合点,注重思政实践内容和课程内容之间的同频共振,让“价值引领”的功能走向常态化。同时,建立思政课教师参与学生工作、团委教师和各部门思政工作教师队伍参与思政课教学活动的长效机制。

三、创新思政实践课与立德树人实践方式

思政实践课与立德树人在理念上的统一重构,实践逻辑机制的建构促进了思政实践课与立德树人实践方式的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了思政实践课与立德树人在实践方式上的契合。

(一)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强化体验与感悟,有效利用综合教学载体,通过师生项目化、专题式等合作方式,真正实现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實践关系网可以被定义为在各个不同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这些网络不是固定不变的,社会成员在各自所处的社会空间长时间活动,形成了一定的规则,获取了一定的社会资源。而这种规则和资源逐渐形成各自的场域,彼此独立的场域之间存在着竞争,矛盾意味着动力,场域充满活力。丰富的文化资本为思政实践课的开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多种形式场域的存在为思政实践创新提供了可能。

新的实践方式突出“互联网+”的应用,注重推行“互联网+社会实践”新模式,形成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把课程实践与社会调查结合起来,把课程专项实践同共青团“三下乡”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同大学生社团活动结合起来,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拓展教学载体,力争使专题教学有效果。

(二)推进学习方式改革。习惯是历史形成且固定不变的,它的使用是“重复的、机械的”。而惯习是在新的社会结构中重新建构而成的,具有生成性、创造性。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实现要打破习惯束缚,以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参与的方式,充分高效地利用社会大课堂,突出“实践特色”。突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践特色,凝练思政实践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大实践模式。着力构建“大实践”机制,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育人合力。本课程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的专业实习、生产劳动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充分发掘校园文化活动的德育功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延展网络教育资源,建立网络公共平台,搭建指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平台。

(三)探索教学评价改革。采用多元化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通过思政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形成新的惯习。

一方面社会实践周期为1年,有力地保障了社会实践的效果。另一方面,采取多次考核、多种方式考核、多个评价主体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突出对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工程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具体而言,社会调查实行项目专题制和学生自主选题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结合经济社会最新形势,每年制定社会调查选题,在教务处网站和思政部网站同时公布。社会调查选题编制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方面,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人专长和兴趣爱好自行拟题,但需经指导教师认定。在开展社会实践前,由任课教师对本课程进行整体说明,布置任务,重点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说明课程的目的要求、主要内容、成果形式、考核方式等。第五学期,学生上交社会实践手册,其中包括调查方案设计、两篇调查周志、一份5000字以上调查报告和调查证明材料。各实践个人和实践团队要特别注意留存实践成果。

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个人的兴趣点与能力采取多项选择制考核方式。多项选择制考核方式包括手册综合评分制和现场答辩制。手册评分制需要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社会调查研究成果,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结合学生前期的准备工作和课上讨论的得分,教师给出评价分数。具体分数分布是社会调查报告占75%、实践手册填写占20%、学生自评占5%。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考虑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实践课程的评价方式选取现场答辩制。学生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创新自己的社会调查结题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和成果采取多样式的汇报方式。

参考文献:

[1]郎玉林.布迪厄场域理论在全民阅读发展中的引入与思考[J].圖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10):38.

[2]宫留记.场域、惯习和资本:布迪厄与马克思在实践观上的不同视域[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79.

[3]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3.

[4]崔思凝.惯习、资本与场域:布迪厄实践理论及其对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研究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7(9):23.

(责任编辑:刘洁)

作者:于红丽 李丹

09年大学生三下乡实践论文 篇3:

探索服务学习视域下全面素质育人有效实施

摘要:服务学习是指学生在积极参与精心组织的服务中得到学习和发展的一种方法。“全面素质育人”是“四全”育人对“三全”育人理念的建设性补充,是响应党和国家新时期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和方针的有效教育探索。将服务学习引入全面素质育人,是对高等学校“四全”育人工程的全新探索,是对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新拓展。充分发挥服务学习在“四全”育人工程中的教育作用,将可能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突破发展瓶颈,最大限度地拓展其教育路径和模式的创新空间和创新维度,因此,探索服务学习视域下全面素质育人具有深远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巨大的实践价值。作为培养“美丽的青年大学生”的高等学校,应该肩负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任,建立健全“四全育人”機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高质量的、贴近实际的教育,并以此来满足广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愿望。

关键词:服务学习;社会实践;四全育人;全面素质育人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自身成长、人格完善,更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我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1992年6月,中宣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颁发《关于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高等学校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帮助学生了解国情,增进与工农的感情,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接受思想、政治、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实际锻炼,增强改革开放意识,提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培养全面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作用。2005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再一次明确强调,必须在巩固已有工作成果基础上,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使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奥运志愿者的优质服务,带动了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并彰显出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的群体优势,骤然引起大学生参与服务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潮,唤起我国社会和高校的重视。如今,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已日渐成为高校一项十分重要的育人路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大型志愿服务体系在我国仍处于初步建成阶段,体系尚不完善,还存在着一些诸如教育性、延续性、系统性不足等弊端,严重影响了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的发挥,亟待建立一种长效的志愿服务新机制。在美国,高等学校对于志愿服务和高等教育的结合所创造的服务学习理论和和实践为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服务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精心组织的服务进行学习并得到发展,这种服务在社区中发生并满足社区的需要,今天服务学习已经成为美国高校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学校服务潮流,世界各地采纳服务学习方式的国家和机构也越来越多。美国用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表明,服务学习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及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均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面素质”育人(以下简称“四全”育人),是新时期高等学校在迎接全球发展挑战、顺应我国发展趋势、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中应运而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本研究试图探索服务学习模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促进作用,发挥其在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走上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的发展之路过程中的重要价值。

一、服务学习内涵、要素及基本形式

“服务学习”一词首次出现于1966年,一经出现,就迅速成为美国富有影响力的教育创新举措之一。1976年,美国南部地区教育董事会(Seuthem Regional EducationalBoard)对“服务学习”进行了规范性的论述,并由此在美国各级学校推广并使用。1990年,美国《国家和社区服务法案》(National and Community Service-Act of 1990)将其解释为:学生在积极参与精心组织的服务中得到学习和发展的一种方法。它既能够迎合社区的需要,又能够增强公民责任感。同时,服务学习为学生或参与者提供反思服务经历的结构性时间,体现社区服务项目中的教育因素,整合与加强学术课程。国家与社区服务协会(the corpora-tion for national and community service)对服务学习做了相关界定:服务学习是一种教与学的方法,它将课程学习与有意义的社区服务联系起来。学生通过服务获得学术能力并且增强社区力量。它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包括提高学术成绩,增强学生参与能力和公民技能,使社区更强大。

由上述可见,服务学习其实就是将教师、学生、社区的需要和利益与学校专业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全面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育实践模式。服务学习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核心要素:其一,服务学习的主体部分是社区服务;其二,服务学习在本质上是一种学习方式。然而,纵观各类关于服务学习的文献资料以及笔者自身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的一些微薄经验,笔者认为,服务学习在中国的开展,不应该将服务学习局限于课堂,还应广泛开展非课堂性质的服务学习实践,真正地将服务学习理念运用于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尽管专业课程提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更便于我们把握和考核学生在服务学习中达到的学习效果,然而,通过精心设计和严格执行的非课程性教育指导也同样可以促使学生在服务学习中产生丰厚的学习效果。学校党委组织部、校团委、学生工作处、教务处相关部门也应为学生提供不同程度、不同内容的教育教学活动。

二、服务学习与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比较

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结合,这也成为全球高等学校盛行的教育模式之一。以社区服务为核心要素的服务学习是美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流教育模式,而在中国,这种实践教育模式则是我们大家众所周知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以团中央号召的“三下乡”最具代表性。正如“三下乡”指导思想所描述的那样,大学生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参与社会实践不仅仅要促进大学生知识、技能运用能力的提升,同时,还要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合作精神、奉献精神及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现将美国服务学习模式和中国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相比较,寻找异同,取长补短,借鉴美国优秀教育经验,以进一步优化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1.内涵及目标比较

美国服务学习是指学生在参与精心组织的服务中得到学习和发展的一种方法。它与学校、社区协调运行,整合学校相关课程与社区服务项目,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其反思服务经历,从而提高公民责任感。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高校为完成教育目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实践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比较两者的内涵,高校服务学习与大学生社会实践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采取的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从目标上来看,两者具有高度一致性,都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提升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两者的不同之处则在于,服务学习强调课程与服务两者的结合,它注重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反思和互惠。然而,我国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则注重大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给服务对象带来的实际利益,较之美国的服务学习,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以及高等学校自身从中得到的益处认识不够充分。除此之外,在我国社会实践活动中参与实践学生的主动探究性和自觉提高性不如美国学生充分。

2.活动形式比较

美国服务学习活动形式多样,众学者对其形式划分的讨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比较经典的分类方式要属美国学者Jacoby根据服务学习的组织方式不同而对其进行的划分,Jacoby将服务学习分为一次或短期的服务学习、长期的课外服务学习、与课程结合的服务学习、密集经验的服务学习。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学者根据服务学习活动是否直接满足被服务者的需要,将其分为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而我国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最初的社会考察、社会调研、社会服务等单一形式后,现已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拓展与创新,活动形式不断革新。比较中、美两国的大学生实践活动形式,很容易发现,美国的高校服务学习采用的是项目化的形式,学生参与的服务项目多元,涉及的学生参与面广,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根据其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服务学习项目。而我国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往往涉及的都是优秀大学生群体或部分特殊群体大学生,实践参与者相对受限,很难实现全员覆盖或较大范围的实践参与。因此,较之美国的服务学习,我国大学生实践无论在项目数量上还是形式丰富性上都略显不足。

3.实践效果比较

服务学习是美国教育界流行性较广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广泛的教育实践中充分显示,服务学习无论是对高校、学生甚至社区,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单纯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有意识地将社区服务与课程学习相结合起来的服务学习,能够充分架起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桥梁,提供践行理论、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参与技能的提升。经过服务学习,学生还可以对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方向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为将来的就业奠定良好基础。更重要的是,服务学习还能显著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而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给学生带来的实践效果多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实践自身理论知识等,就服务学习而言,学习性效果鲜有不足。比较服务学习和社会实践,其最重要的区别还在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我国国家政策文件中明确规定的,要在高等学校中必须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环节,而服务学习则是在服务学习活动中实现公民教育目标。

由上述可见,服务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大学生实践教育模式,值得我国教育者学习和借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照搬照抄。因为,我国的社会实践也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只是我们还需进一步充分整合社会实践与学术学习的价值、挖掘社会实践公民教育内涵、优化社会实践教育资源。

三、服务学习对“全面素质育人”的教育启示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面素质”育人教育理念是高等学校紧跟党的指导思想,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为满足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要求而发展起来的德育模式。其中,“全面素质育人”是对传统“三全”育人新的补充,是指在育人标准和教育内容上要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国的高等教育向来注重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供广阔平台。但是,在这些教育实践活动中,往往更多地强调学生要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做奉献,从而忽视了学生自身在实践中的主体发展和自我锻炼。这无疑会对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教育效果起到阻碍作用。而美国的服务学习,正可以给我们充分的教育启示,让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学生主体发展和素质提升的重要意义,进而保障“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面素质”育人工程的顺利实施。

1.通过完善社会实践课程设置,提高大学生专业及实践素质

发挥“全员育人”机制,将学校各个部门紧密联合,教务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一同讨论学生实践方案,共同开发社会实践课程,充分将高等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社会实践内容相结合,使社会实践和学生的学习密切联系。引导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研发实践教育课程体系,将社会实践真正纳入学校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深入专业理论学习,培养专业技能,让学生最充分地实现学以致用,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

2.通过完善社会实践形式,提升大学生能力素质

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成为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实践教育模式,力争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积极调动、积极尝试、自主探索、自主规划,从而丰富自身多方面的知识、技能。培养大学生在实践中善于发现问题,从社会宏观角度去理解问题,并能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帮助大学生构建自身认知体系,拓宽知识视野,提高能力素质。

3.通过拓宽社会实践路径,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

在社会实践的考察、调研过程中,能够积极引领大学生运用正确的思想、科学的方法、得当的技能,从而磨炼大学生的理论素质和思维能力。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大学生的组织协调及团队协作能力。在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后,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反思能力及归纳整理能力。参与社会实践是快速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和素质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4.通过提高社会实践参与深度,完善大学生品德素质

培养具备良好道德素质的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多从理论层面对大学生进行指导,缺乏一定的实践性。引导大学生深度参与社会实践,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意识的认识,有利于大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不断深化和实践社会主义道德观,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品德素质。

教育寄托着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且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然而,“美丽中国”要由“美丽的中国人”来建设与创造,特别是由肩负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大学生来建设与创造。因此,作为培养“美丽的青年大学生”的高等学校,应该肩负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任,建立健全“四全育人”机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高质量的、贴近实际的教育,并以此来满足广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愿望。

参考文献:

[1]王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学习研究[D].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马怀专.美国高校服务学习模式及其对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启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The National and Community Service Act of 1990[EB/OL].http:∥www.learnandserve.gov/cncs_stat-ute.pdf/2008-09-02.

[4]What is service learning?[EB/OL].http:∥www.si.unl.edu/involved/index.shtml/2008-06-05.

[5]戴勇,吳进.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的三种行为模式[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6):81-87.

[6]陈小娟.美国高校服务学习与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作者:宋佳东 刘佳

上一篇: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护理论文下一篇:农村有效性教学小学英语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