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活动中的小学体育论文

2022-04-22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拓展,地方小学不单单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其中,在校园内普遍开展的阳光体育运动中的大课间活动,已经成为建设地方小学校园文化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大课间活动具有创新性和多样性,能吸引学生的兴趣,突破传统的体育运动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建设地方小学的校园文化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大课间活动中的小学体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课间活动中的小学体育论文 篇1:

浅析体育大课间活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摘 要: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部分身体素质,特别是爆发力、耐力素质及肺活量等指标持续下降,超重与肥胖学生的比例增加,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不足、体育活动时间不能得到保证是最主要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对学生在校期间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给予保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中小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本文主要针对我校大课间实施的情况和经验进行论述。

关键词:大课间活动;兴趣;健康

我校自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中小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体育老师的精心组织和安排及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得秩序井然、有声有色,达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并在历城区大课间活动展评获得第一名,市大课间展评获一等奖。我校大课间活动,受到领导、校外体育老师的一致好评。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还在积极探索,不断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使它更加科学合理。本文主要是对我校大课间实施的情况和经验进行论述。

一、目标明确,设计合理

(一)首先在设计上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生理特点等安排

每天活动时间为上午、下午各30分鐘。设计理念是我们本着“健康第一”和“把快乐还给学生”的原则,创造和谐师生关系,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以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高昂的热情去迎接每一天。上午的大课间,整个活动都在音乐的伴奏下,随着音乐的变化串联各项活动。准备部分是各班学生随音乐的节奏在操场上进行队列变化练习,基本部分由广播操和自编韵律操组成,配上动感十足的音乐融合现代舞的健身动作,充分表现学生朝气蓬勃、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结束部分由自编放松操(兔子舞),使学生由高潮慢慢进入低潮,达到整个课间放松的目的。

(二)分层进行活动

上午的活动内容主要以队列、广播操,健身操等为主,下午的活动内容主要以技能、球类、游戏等为主。我们根据体育新课程标准要求,分为五至六年级、三至四年级、一至二年级段,根据不同的年龄段,编制了不同的活动内容。为了使全校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采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活动,这样有利于统一管理,学生参与兴趣会更高,锻炼效果会更好。

二、提高认识,齐抓共管

体育大课间活动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我们成立了大课间活动小组,校长总负责,体育老师负责活动场地安排、技术指导等。班主任、跟班老师、体育委员负责活动、组织纪律,借还器材等。通过大课间活动小组人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制定了合理的活动方案和措施,为大课间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通过比赛,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大课间活动开展以来,学校每天对班级体育活动情况进行统计,每星期评出大课间优秀班级,每月进行班级比赛,并把获胜班级在学校宣传栏进行公布表扬。通过评比,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保证了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促进学生健康目标的实现

(一)激发兴趣,提高了身体素质

运动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活动内容、场地、人员编排上考虑更科学合理化,设计了每班的练习内容不重复,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练习项目,每月更换练习内容。这样利用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又发展了学生各方面的身体素质能力。通过调查,大部分学生越来越喜欢大课间活动了,学生的体育成绩,身体素质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二)通过大课间活动,获得了快乐

通过体育大课间活动,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变得开朗了,不喜欢体育活动的学生能积极参加活动,使学生在身体上得到了锻炼,心理上得到了满足,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享受体育锻炼的乐趣。

(三)通过大课间活动,丰富了课堂以外的知识

通过生生活动,师生活动,加强了友好交往与合作,增强了师生感情,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学到了技能以外的一些东西,丰富了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使学生受益匪浅。

实践证明,只要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就一定会有所提高。让我们共同努力,把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好,使大课间体育活动在校园里绽放,让学生在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杨贵仁.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在全国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现场研讨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刘清文

大课间活动中的小学体育论文 篇2:

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拓展,地方小学不单单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其中,在校园内普遍开展的阳光体育运动中的大课间活动,已经成为建设地方小学校园文化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大课间活动具有创新性和多样性,能吸引学生的兴趣,突破传统的体育运动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建设地方小学的校园文化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阳光体育 大课间活动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大课间活动旨在组织学生进行身体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而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的一个部分。运动既能够体现出人类的身体语言,同时也能表达一种人文精神,使得校园极具生机和活力。大课间活动出现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一出现便受到了多方的重视。教育部在1999年把大课间活动放在各个学校的课程计划之中,将其提升至第一层面,以促进大课间活动功能的发挥。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之余走向操场,聆听自然,感受阳光,呼吁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一、地方小学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小学校园的文化建设中,一般情况下,学生的课间活动主要以课间操的形式展开。这种形式较为单一局限,并不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达不到科学的运动强度。学生对课间操缺乏参与的热情,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展示,同时也达不到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将小学校园的大课间活动变得丰富多样,与传统的课间操相比,形式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增加,强度增大,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进行调节,让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对于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二、地方小学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特点分析

大课间活动并非是独立存在的,它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应该是相互呼应的。大课间活动能够直接体现学校的校本文化,主要的宗旨就是普及锻炼身体的思维,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实质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体现了互相促进的作用。大课间活动主要是通过课程化的实施方式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课间活动使得校园文化变得更为丰富,提升学校的美誉度,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

三、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在地方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尊重学生的选择权

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有利于发挥小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身体锻炼,增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让其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和意识。同时,一些创新的体育运动可以对学生的合作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感受到共同合作的魅力,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除此之外,阳光体育增设了学生大课间活动的项目类型,其中有一项是学生可以跟教师一起学习如何制作运动器材,这样的学习内容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还使得学生的潜能被开发,让其在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塑造和谐的校园氛围,促进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二)提高学校的场地以及运动器材的利用率

地方小学一般规模较小,可以提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场地并不多,不利于建设校园的体育文化。而开展大课间活动能够突破传统的体育运动模式,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对于专业性的场地要求较低,能够有效提升学校空闲场地的利用率。对于学校的一些运动器材也可以充分利用起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中。

(三)充分展现小学教师的特长,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阳光体育活动对于传统的专业性较强的体育活动进行了改变,增加了体育运动中的趣味性,这就对于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于一些传统的体育项目进行改进,使体育运动的可行性和趣味性提升的同时又可以达到规定的锻炼强度,还要保证学生的安全。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特长和想象力,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个性充分尊重,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和谐氛围的营造也能够推动校园内的和谐文化建设,使得教学环境得到优化和改善。

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在地方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小学生的全方面培养,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让学生能够在和谐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成长,让小学生能够从小养成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培养体育锻炼的意识,让其可以终身参与到运动中,以便让强健的体魄投身到祖国未来的建设中去。

参考文献:

[1]]王强.论大课间活动与校园体育文化的融合[J]. 科技资讯,2013,(7).

[2]段旭鹤.浅谈小学体育大课间和阳光体育活动有机结合之我见[J]. 赤子(上中旬),2014,(10).

[3]谷丽丽.浅谈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性[J].电子制作,2014,(5).

作者:钱万忠

大课间活动中的小学体育论文 篇3:

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

【摘 要】为了了解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促进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四所重点高中抽取的4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访谈法等,对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其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制约因素;对策;萧山区重点高中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它是在体育教师指导下,由校领导和班主任参与管理,有组织、有计划开展起来的一种体育活动课程,与传统的课间操相比,大课间活动时间一般多则40分钟、少则25分钟,平均达到每天30分钟。内容多、组织形式活、强度适宜,并将“快乐教育”、“养成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等现代教育理念贯穿于活动之中。随着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以及《全面启动参与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等文件相继出台,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大课间体育活动模式作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程理念,增强学生体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一种强有力的形式已经被广泛推行了五六年,在学校和社会上引起了极其强烈的影响。然而,在这关键的时期,大课间活动是否达到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这个预期目标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和专家的质疑。因此,我以萧山区的部分重点高中为对象,调查萧山区重点高中目前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便促进萧山区各所重点高中更好的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萧山区4所重点高中,在四所重点高中抽取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男生200名,女生200名),访谈相关数名体育教师。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系统及网络等检索,并通过对学校现有相关资料和体育类国家级核心期刊的检索,查找相关资料信息。

(2)问卷调查法。本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查阅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借鉴已有实证研究,形成《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调查问卷》,对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及其可能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68份,有效率为92%。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分布情况表

(3)数理统计法。通过回收调查问卷,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4)访谈法。走访萧山区各所重点高中体育老师及相关人员进行咨询。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

(1)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本次调查共抽样萧山区的四所重点高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情况见表2。

表2 萧山区重点高中开展大课间活动情况表

从表中我们了解到重点高中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情况较普遍。但是在重点高中学段,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本人都有较大的升学压力,这一压力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要抓紧一切时间进行文化课学习,从而忽视了身体锻炼,不能做到每天一小时的身体锻炼。更直接地说,学校、学生忽视体育活动的重要作用,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只是搞形式、浪费时间,所以造成了重点高中学段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只是敷衍了事的现象。

被调查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参与者都是学生,没有教师。通过各班体育委员汇报人数和体育教师抽查情况可以得出,除了个别身体有特殊疾病的学生、有特殊原因的学生和利用课间打扫卫生的学生以外,其余在校学生都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见表3)。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人数占97.3%,经常参加的占85.9%。

表3 抽查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情况表

图1 萧山区重点高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情况

从表3和图1可以看出,学校不是每天都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这可能是由于天气原因,可能有另外的事情冲突了,但只要是开展的时候基本上所有学生都要参与,体现出参加率较高。

(2)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了解情况。对一件事物,特别是像大课间体育活动这样的新事物的了解,会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主管部门和学校对这一事物的认识、理解和贯彻落实的情况。此外我们对学生问卷的填写情况进行研究,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了解情况。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了解情况请见表4。

表4 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了解情况统计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有91.9%的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有所了解的,但在对问卷填写情况仔细研究之后,感觉到大多数同学的了解还仅仅局限在表面形式,正是这种浅层的了解大大的局限了学生的兴趣取向,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学生作为主体却依然处在被动的位置,最终导致大课间体育活动只能流于形式。

(3)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因或动力,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人的动机多是需要的具体动态表现,人的一切行动都受一定的动机驱使,并指向于一定的目的。动机在体育运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是激励人们从事体育锻炼的内部动力。它重视挖掘人们从事体育锻炼的潜在能力和积极性。它引起和维持人体的活动,对人的运动行为具有推动力。体育动机影响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程度,因此,只有了解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动机,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措施调动他们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研究对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动机调查结果见表5。

表5 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动机统计表

由此表可以看出重点高中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动机依次是锻炼身体84.2%、调节情绪78.3%、应付达标考试74.2%、兴趣爱好66.0%、娱乐交友36.4%、提高技术33.2%、玩,游戏21.7%、其他8.2%。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和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来提高学习效率。从动机的调查结果看,我们可以感觉到重点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很繁重,需要及时的调节好情绪,有了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才能更好的学习,但是我们也看到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应付达标考试,不难想象他们的学习压力很重,觉得大课间体育活动都是在浪费他们宝贵的学习时间,而忽略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真正的作用,为了搞好素质教育那么就要改变这种状况。

(4)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满意程度。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强化因素,只有当学生对体育学习感兴趣时,他才能积极主动而又愉快地投入。因此对大课间体育活动学生的满意程度能反映出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兴趣,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满意程度见表6。

表6 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满意程度统计表

从表6可以看出,重点高中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不是很满意,说明重点高中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应该从重点高中学生的特点出发,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一方面教师要从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中挖掘其新颖和情趣因素,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借助于教师的各种引导来保持学生持久而深刻的稳定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选择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地方法来唤起他们的活动激情。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采取灵活机动的组织形式,来把大课间体育活动落到实处,避免其流于形式。

(5)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内容。大课间体育活动之所以受学生的欢迎,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项目多,内容丰富。对开展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学校进行了调查统计,主要的项目和内容有:①球类项目(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②体操类项目(自编校操、武术操、健美操、集体舞、兔子舞等)。③棋类项目(象棋、围棋、跳棋、军棋、五子棋、飞行棋等)。④民族传统类项目(跳绳、踢毽子、呼啦圈、跳皮筋、放风筝、滚铁环、竹竿舞等)。⑤新兴体育类项目(软式排球、滑板、轮滑、飞镖等)。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的喜欢程度见图2。

图2 学生喜欢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项目图

图2显示学生比较喜欢球类项目和名族传统类项目,这是因为球类项目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其本质的多样性、直观性,且具有娱乐、健身、教育的功能。而民族传统类项目在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中有很大的优势,形式多样的传统强体健身方式和健身活动流传至今。这些健身活动比较常见而且简便易行还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娱乐性、实效性,正因为这样很多的民族体育活动项目正渐渐被引入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来。

从调查结果分析,①球类项目是学生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是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中的首选项目。②民族传统类项目的引入为大课间体育活动锦上添花,而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但很好的传承了传统的民族体育活动还不断地延伸。完善、挖掘民族体育活动的价值。③如今科技时代越来越多的新兴体育项目正被人们发掘、使用。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容易接受新事物,新兴体育项目是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新鲜血液,值得我们好好利用。④场地器材匮乏的学校可以考虑几类项目进行分析及合理的改编、组合、搭配,不但丰富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也充分地合理地利用了人力物力资源。五、场地器材充裕的学校可以把大课间体育活动当做一个突破口,搞好大课间、搞有特色的大课间,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6)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的安排情况。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的安排相当重要,现今只有把大课间体育活动推广起来了,保证每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才能真正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活动时间,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安排见图3。

图3 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的安排情况统计图

从图3中可以看出现在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一般集中在25分钟到40分钟之间,平均在30分钟左右。这几所重点高中都把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放在上午两节课后,时间一般控制在30分钟,时间太长学生运动量太大,对学生身心发展不利,时间太短达不到活动的效果。学校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时还要考虑到其他文化课的时间安排。

(7)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场地器材情况。场地器材是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基本前提,决定着该校能否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材满足需要情况见图4。

图4 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材满足需要情况图

从图4中可以看出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学校中有61%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材不能满足需要。如何在有限的场地内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是眼下困扰不少学校最为突出的问题,也是萧山区重点高中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一道屏障,场地器材匮乏成为制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四点。第一,学校占地面积不足,造成运动场地有限。第二,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造成生均运动场地不足。第三,学校对体育投入不够,造成设施陈旧、器材不足。第四,由于学生年龄的增长,兴趣爱好发生变化。显然,想改变这种情况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支持。

(8)萧山区重点高中学校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雨天安排情况。大课间体育活动是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计划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不管在晴天还是雨天都需要按时进行,否则将达不到预期的锻炼效果。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在雨天的安排情况见图5。

图5 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在雨天的安排情况图

从图5中可以看出56%的学生所在的学校在下雨天都不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34%的学生所在学校在下雨天是安排室内活动的,还有10%的学生可能是做一些其他活动来代替。总体而言,在雨天基本上不能完成每天一小时锻炼的计划,要在雨天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需要更多的场地和更适合在雨天的运动,这需要政府领导和学校老师的共同努力。

(9)萧山区重点高中学校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视情况。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老师的指导和领导的重视,这样才能更好的督促学校开展好大课间体育活动,萧山区重点高中学校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视情况见图6、7。

图6 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大课间指导教师情况图

图7 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时领导的检查情况图

从图6可以看出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指导老师相当缺乏,只是有个别学校有几个指导老师,从图7可以看出学校的领导对大课间体育活动也不够重视,基本上不会去检查或者很少去,这势必将导致大课间体育活动只是搞搞形式,不会起到预定的成效。要使大课间体育活动更好的发展需要学校领导更加重视,每个学校必须培养专门的指导老师。

2.影响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

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调查中也发现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困难重重。在开展的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和矛盾有待我们进一步的解决。通过调查访问总结出有以下制约因素,见表8。

表8 影响萧山区重点高中生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

影响因素 人数(个) 选中率 排序

学校领导对大课间体育活动不重视

教师的惰性

场地器材匮乏

大课间活动的观摩学习、科研活动太少

组织管理和评价制度还不完善

从表8中可以看出学生们认为除了这几项影响因素以外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而在这几项影响因素中学校领导对大课间体育活动不重视是制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首要因素。各种影响因素所占比例都较大。

(1)学校领导对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影响

学校领导不重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原因有两点:第一、思想观念没转变,没有认识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意义,认为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弊大于利。第二、应试教育影响学校领导的决策。现在全国都在推广素质教育,但是迫于竞争压力还是有很多学校采取应试教育。因为学校没有好的升学率就招不到好的生源,没有好的生源学校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下,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很容易变成一种形式。因此,如何转变学校领导的思想观念,提高各级领导对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是关系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

(2)教师的惰性对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影响。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活动时间的安排,内容、组织形式的选择,场地的规划等基本都是由学校领导和老师来完成的,其中体育教师担当着重要的任务。体育教师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扮演着组织、管理、参与者等重要的角色,在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程度将影响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实施效果。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是个不小的工作,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会使体育老师的工作量明显增多,现在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人员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增加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难度,开展活动中的各种困难都影响着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3)场地器材对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影响。场地器材是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必备的基础条件,场地器材匮乏自然成为制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直接因素。一直以来许多学校在体育这一块投入的资金就比较的少,经费的紧张导致场地没法改造,设备没法添加,活动器材没法更新。要改变这种状况要学校领导去争取相关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入,对场地进行适当的改建,多投点资金在体育器材上。

(4)观摩学习和科研活动太少对萧山区重点高中生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影响。大课间体育活动要蓬勃发展离不开各学校相互学习和各种科研活动。科研活动的各种形式和方法是针对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的,科研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利于群体效应的发挥,有利于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通过各校的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借助教科研手段让大课间体育活动经验获得提升并进行推广和示范,应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观摩学习、科研活动少一方面由于观念上还没转变,各区教育局没牵头开展大规模的观摩学习、研究活动,这样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就限制在各自学校,教师就没有相互的交流学习和相互促进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大课间体育活动还没被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各学校的领导人不愿花太多的财力物力在这个方面。

(5)组织管理和评价制度不完善对萧山区重点高中生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影响。组织管理和评价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评价包括对学生、教师和班级的评价,对活动的效果质量、参与程度与效率的评价,也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体育课成绩及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大课间体育活动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组织管理和评价制度还不完善,我们必须不断总结经验,巩固成果,深化发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评价还处于实践摸索阶段,还没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按照层次目标管理的理念,大课间体育活动评价管理机制由教育行政部门、督导部门和教研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的,由各学校认真完成的。调查中发现地方有出台大课间管理制度的文件,大课间评价制度的几乎没有,还需要相关部门的不断努力完善。

三、结论与对策

1.结论

(1)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比较普及,所调查的学校都不同程度的开展了国家号召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但是各个学校开展的情况较不均衡。

(2)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在大课间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上有如下特征:男生倾向于球类项目和新兴体育类项目,女生倾向于体操类项目和民族传统类项目。

(3)萧山区重点高中的大部分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所了解,并且积极地参与到了学校组织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来,但是他们对学校组织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并不是很满意,他们认为场地器材也是基本不能满足他们的活动需要。

(4)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动机各不相同,排在第一位的是锻炼身体,说明重点高中学生大部分已经了解到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5)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间集中在25分钟到40分钟之间,活动的内容形式多样,但是缺少领导的重视和专业老师的指导。

(6)影响萧山区重点高中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因素有学校领导对大课间体育活动不重视、教师的惰性、场地器材匮乏、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观摩学习和科研活动太少、组织管理和评价制度还不完善等。

2.建议

(1)政府和行政部门加大关注和投入,加大管理力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还需要政府更多关注和投入专项资金,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要宏观统筹,深入指导督查,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各个区或全市举行每年一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拉练评比,对评比的结果进行通报,从而加大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

(2)重视学校领导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视。各教育行政部门对校长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学校领导要正确认识和看待大课间体育活动,积极转变观念,加深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对各校领导的培训力度,加大宣传力度,增加相互交流,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合本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3)建立完善的制度确保执行力度。学校任何事情的开展都少不了制度的保证,德育要落实到实处,要有相关的校纪校规,教学要有成效,要有相应的教学规范。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做到有效有序开展,也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进行保障,保证活动开展的数量、质量和成效。只有学校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才能确保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确保这一政策的执行力度。

(4)建立专人负责体系确保实施效果。有了制度要有人负责落实协调,必须形成一定的体系,从校领导开始都要有专人负责这项工作。校领导、主管部门、体育教研组这样一个三级体系的建立,才能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当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或者困难,也可以逐级反应,体育老师解决不了的,主管部门解决,主管部门解决不了的,校领导解决。这样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才能落到实处。

(5)体育教师要不断研究、更新活动内容。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的研究和开发,通过引入民间体育游戏、校外新兴的体育运动,让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各种体育活动源源不断地有选择性地提供给学生。不断充实、更新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无疑给大课间体育活动带来了生机,使大课间体育活动更加具有时代的气息。

参考文献:

[1]陈武.影响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效开展的原因及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9,(10):14

[2]单雨峰,罗军.郑州市城区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J].科技信息,2010,(24):269-270

[3]徐艳萍.甘肃省金昌市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10):79

[4]向阳.学校课间(操)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体育学刊,2002,9(4):95-96

[5]刘乃胜.关于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理论探析[J].教师,2008, (20):27

[6]魏各顺.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实践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 (9):64-65

[7]戴晓东.中学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及思考[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11(6):123-124

[8]李洪江.关于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0, (11):62

作者简介:

陆小娟(1978.4~),女,浙江人,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教一级。

作者:陆小娟

上一篇:ERP沙盘财务预算管理论文下一篇:教学内容有效性小学体育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