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建筑安装工程论文

2022-04-17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政府投资转向了大型国家工程领域,引发了如何对其进行综合审计的思考。试图通过对大型国家工程及工程综合审计相关定义、特点与内涵的研究,提出适合大型国家工程综合审计的由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三方共审的组织形式,并由此建立以系统集成研讨厅为基础的面向多决策主体的审计流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型建筑安装工程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型建筑安装工程论文 篇1:

BIM技术在大型建筑安装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安装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益,近年来BIM技术在国外安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BIM技术在中国的应用越来越成熟。施工方和施工方继续将BIM技术应用于大型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关键词:BIM技术;大型建筑安装工程;应用分析研究

1BIM技术的功能

(1)信息模型基于BIM技术,通过三维渲染、宣传展示,给人以真实感和视觉冲击力,从而提高中标率;通过分析统计、快速计算、准确规划、多计算比较,可以有效控制项目,降低材料消耗,实现成本控制。(2)BIM技术根据三维可视化的特点,进行模拟施工、碰撞检测分析比较,优化施工方案和空间管线布置,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和质量。(3)创建基于bim的实际成本数据库,进行多维成本分析,满足项目参与方和管理层的不同需求,减少预算工作量,节约人工成本。

2BIM技术的优势分析

2.1提高建筑物的可视性

在大型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中,BIM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的可视性,减少固有的问题,使整个建筑趋于良性循环。一般来说,BIM技术主要是通过多个专业软件的联合应用,在复杂的线路组成中,更清晰的分析,从而在大型建筑安装工程的框架中,使用三维物理图形来显示,这样,在直观形象方面将非常重要。此外,BIM技术的功能具有多样性,为确保工程施工可按前期竣工时间进行设置,在相同的构件中,实施交互式操作,提高大型建筑安装工程的透明度,可以直接纠正设计中的不足,在施工中的优化效果,得到了很高的分数,对于以后的工程使用,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2深化安装设计的深度

现代大型建筑安装工程数量众多,城市密度呈现快速提升的特点。如果你想在工作中取得更高的成就,你必须巩固设计的深度。BIM技术可用于大型建筑安装工程的综合控制,提供安全性和功能优化。BIM技术可以对大型建筑安装工程的设计进行分析,完成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综合考虑,实现动态演示效果的显著提高。例如,在大型建筑安装工程的内部组成中,利用BIM技术中的数据信息模型,可以完成每个房间、通道和角落的设计,具有非常显著的模拟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模拟的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尺寸必须达到比例的极限设计,并且不能超过固定的标准,否则容易造成严重的工作隐患。BIM技术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大大提高在协调工作中,针对每个施工环节的问题,以专业的视角来完成,即使员工在同一平台上,也可以在信息共享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当发现问题时,可以立即采取综合措施解决问题,避免激烈冲突。

2.3提高建设项目安装施工水平

BIM技术作为新时期的一项研发技术,在很多方面充分考虑了大型建筑安装工程的发展方向和工作要求。分析表明,BIM技术应用后,可以进一步提高施工工艺安装和施工水平,减少多方面的单体施工现象。总之,大型建筑安装工程在现代工作中,既追求速度又追求质量,而一般技术只能满足一个要求,BIM技术可以满足所有指标。例如,在大型建筑安装工程中应用BIM技术后,可以形成专门的施工信息模型,对建筑设计中的构件进行操作,对其性能和参数进行计算,都可以达到精确的目标,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实践,有更多的参考和指导,可以直接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这样,项目的一些指标就不会严重缺失。此外,在BIM技术的运行过程中,主观影响因素比较突出。例如,一些施工内容在实施过程中,人工操作并没有更好的实现方式,而是在使用机械设备操作时,必须制定更多的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BIM技术进行模拟和分析,从而掌握每项具体工作的要点,分析人工关节机械设备的具体方法,再加上外部因素的影响,可以得到具体有效的施工方案,对于有效率和质量控制,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BIM技术在大型建筑安装工程中的应用

与其他行业相比,在大型公共建筑领域,设备的安装施工效率还不是很高。尽管近年来安装技术不断更新,安装工艺不断优化,但大型建设项目的安装质量、施工成本和进度控制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BIM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安装施工中的应用,主要目的是利用该技术实现对安装工程成本、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整个建设项目的质量,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續发展。因此,应遵循全过程监督和控制的原则。

3.1规划设计阶段的应用

首先,在大型建设项目的施工设计和规划阶段,必须从宏观的角度对整个施工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并考虑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例如,通过实地调研了解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然后根据实际设计过程的要求,为工程造价预算和预期效益制定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案。当然,以项目可行性分析为目的的综合技术经济分析,借助BIM技术实现地理分析,并建立局部照明和风等早期实施的模型。在管道管理方面,应安排专业人员绘制管道,对各专业管道系统的施工质量进行综合分析,并利用BIM技术绘制管道预留孔图和剖面图,以确保施工区域的系统平衡,完成高质量的测试报告。在具体设计中,可以使用专业的BIM建模软件来展示预期的效果,不同专业的建筑设计师也可以帮助BIM模型实现信息沟通和协调,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缩短设计施工周期,保证后期施工质量。

3.2安装施工阶段的应用

在大型安装阶段,主要目标是根据设计方案将设计内容变成一个坚实的项目。因此,一方面要确保所有施工图纸和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而使用BIM模型可以确保建筑模型与实际的一致性,在建立模型时要反复审核设计图纸,以免增加后期的设计变更,还要保证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在正式施工前要进行一系列的技术准备、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这是保证工程顺利施工的基础。利用BIM软件模拟施工过程,优化安装方案,使各专业协调配合,提高施工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工期和成本。此外,在施工的每个阶段,技术施工人员应完成数据收集,并向项目负责人提交报告,供其审查技术细节。技术人员还应做好竣工阶段的BIM设计,建立项目设计的快速反应机制。利用BIM建模技术还可以实现对施工关键点的管理和控制。例如,建立协作平台,根据建模标准制定可持续的安装和施工计划,通过协调和合作控制安装难度。

3.3在运行和维护中的应用

大型建设项目建成后,高效的运行维护管理可以提高项目的使用寿命,同时为建设单位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BIM技术可以实现整个项目的可视化和动态管理。借助BIM模型和运维管理系统,可以快速定位机电设备的位置,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的问题,查询设备详细信息,生成设备维修清单,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制定维护计划。

4结论

BIM技术无论是在施工阶段管道的集成、优化和决策中,还是在管理、维护、监督、维护和维护中,都具有提高项目生产效率、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准确规划和有效控制的价值,建筑机电设备运行阶段的节能减排。

参考文献

[1]何志刚. 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7):74.

[2]陈旭康. BIM技术在公共建筑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 低碳世界,2017(31):210-211.

[4]李占鑫. 基于BIM技术的大型商业项目运维管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7.

作者:桂金凤

大型建筑安装工程论文 篇2:

大型国家工程综合审计组织模式及流程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政府投资转向了大型国家工程领域,引发了如何对其进行综合审计的思考。试图通过对大型国家工程及工程综合审计相关定义、特点与内涵的研究,提出适合大型国家工程综合审计的由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三方共审的组织形式,并由此建立以系统集成研讨厅为基础的面向多决策主体的审计流程。

【关键词】 国家工程;综合审计;组织模式;审计流程

一、大型国家工程及其特点

大型国家工程:是国家直接或间接投资形式兴建的,为了满足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并以增进社会福利为投资最终目标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非竞争性工程项目。大型国家工程,通常是垄断性很强的经营性行业,如大型电网电站、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大型桥梁、机场、码头等。大型国家工程同一般工程建设项目相比,拥有以下特点:

1.资金投入数额巨大,建设周期长。大型国家工程属于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一个大、中型的国家工程建设项目,少则数千万元,多则数亿元甚至数十亿元,在项目建设期间,项目本身不产生任何直接的经济效益,只是单纯的资金占用。另一方面大型国家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比一般建设项目周期要长,一般少则三两年,多则八年、十年,项目建设资金占用时间一般也很长。

2.工程目标不仅仅考虑经济效益。大型国家工程是政府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之一,其出发点是为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外部条件,大型国家工程项目的首要目标是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也是为了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实现国家战略发展等,不仅仅考虑项目本身的投资回报。

3.服务对象外部化、外部效益明显。公共工程建设所创造的产品和服务几乎是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共同需要,具有联合消费、共同受益的特点,有些产品的服务对象不像一般性行业的产品和服务那样可以自由选择或排斥,或实现这种排斥性的成本过高,表现出一定公共物品的属性,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4.经营的自然垄断性。所谓自然垄断性,是指由于存在资源稀缺性、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使该行业的企业占用的资源,在生产过程中要保持形态整体,不允许分割所产生一种自然的排他性,使该行业形成一家公司(垄断)或极少数公司(寡头垄断)的概率很高。

大型国家工程上述特性,决定着大型国家工程难以由民间商业投资,必须也只能由政府进行公共投资。它们投资风险大,项目所需求的资金巨大,超过一般投资人的出资能力,大型国家工程项目的建設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关系着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改善,大型国家工程的绩效审计不同于一般的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更多的是关注其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等。

二、大型国家工程综合审计内涵

理解工程综合审计,应该从受托责任出发,工程综合审计是投错责任有程序性责任发展到结果性责任的必然结果。从工程综合审计的整体职能来看,不仅是服务于组织内部管理当局的审计,也是服务于组织外部厉害关系人的审计,是批判性职能和建设性职能的统一。大型国家工程综合审计一般包含双重责任,一是代表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行为进行监督;二是代表政府主管部门了解政府行为目标与绩效的完成情况,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管理的建议和意见。

大型国家工程综合审计工作不仅仅涉及工程项目本身的经济和效益性,还要兼顾工程前期决策、设计施工质量、工期进度以及生产安全等内部管理因素。除此以外,还要考虑到与工程项目相关的政治、经济、科技、社会、生态等诸多外部因素。工程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复杂巨系统。由此,给出大型国家工程综合审计的定义:将现代综合审计理念融入大型国家工程项目的审计中,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接受委托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以政府为主导的大型国家工程的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安全性和环境性进行审查,做出客观、公正、独立的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的一种监督活动。其基本内涵是:

1.大型国家工程综合审计的主体是接受政府委托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不仅包括国家审计机构,或者在政府审计机构工作的审计人员,还包括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工程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

2.大型国家工程综合审计的客体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由政府财政出资兴建,或者以政府为主导,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兴建的大型国家工程项目,不是其他工程项目。

3.大型国家工程综合审计的目的是对政府公共工程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安全性和环境性进行审查和评价,以揭示公共工程项目在建设、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

4.大型国家工程综合审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这与审计的本质是一致的,即通过审计监督,促进大型国家工程管理部门加强管理,提高工程投资效率,更好地为全社会服务。

5.大型国家工程综合审计的原则是以事前、事中审计为主,事后审计为辅,重点审查项目前期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阶段的各项指标,从源头上加大对大型国家工程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安全性和环境性的监督、控制与管理。

三、大型国家工程综合审计组织模式

长期以来,由于大型国家工程均以政府为主导投资兴建,作为工程的主要业主,政府部门应成为审计委托人或授权人(第三关系人);国家审计机关作为法定审计主体(第一关系人),对大型国家工程项目(审计客体,第二关系人)行使国家监督审计权。在大型国家工程在较长的建设期内,工程审计的风险从可行性研究阶段就有可能发生,直到工程竣工决算结束,这一全过程说明风险发生的时间段是建设工程的整个周期,要控制建设工程审计风险,必须从决策阶段开始对设计、招投标、施工、工程竣工、决算实施全过程审计,从传统的事后结算审计转化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综合审计。在这一过程中,鉴于大型国家工程规模大、参建单位多、建设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等特点,由国家审计机关直接介入综合审计的每一个阶段是不现实的,这必然需要投入大量审计资源,也不能充分保证综合审计的质量,更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对于大型国家工程的综合审计应采取战略协作的方式,将工程综合审计的全过程分解,引入工程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作为协作主体,形成三方共同审计的新模式。在全过程审计中,国家审计单位作为法定审计主体,处于工程综合审计的主导地位,业主代理单位除了自己内部进行审计外,还可聘请有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中介机构对项目进行社会审计,即由国家审计单位、内部审计单位和社会审计单位三方对该项目进行审计。三方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即为国家节约建设资金,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审计,切实保证大型国家工程的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安全性和环境性。

(如上图所示)将大型国家工程分解为立项、建设、竣工、运行四个阶段,由国家审计机关作为法定审计主体,社会审计机构和工程项目内部审计机构作为协作审计主体共同负责。其中:

1.立项阶段。立项阶段的工程综合审计由国家审计机关负责,具体内容包括投资决策审计、勘察设计审计、资金筹集审计、开工前准备工作审计、招标投标与施工合同审计、环境评估审计等多项内容。

2.建设阶段。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机构共同负责建设阶段综合审计的具体工作,国家审计机关对其进行监督与及时的沟通,并把握审计工作的整体进度。具体审计内容包括项目准备阶段资金运用情况、项目调整概算情况、项目经济合同实施情况、项目概算执行情况、项目内部控制制度、项目建设资金来源、到位与使用情况、项目建设成本及其他财务收支、项目设备、材料采购及管理情况、项目税费计缴情况、项目执行环境保护法规、政策情况、施工质量情况、施工安全情况以及施工进度情况,以及对设计单位、项目施工单位、项目建立单位进行的审计监督等。

3.竣工阶段。由国家审计机关为主导,三方共同审计。具体审计内容包括项目竣工决算报表、项目投资及概算执行情况、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核算、设备投资核算、待摊投资、项目交付使用资产情况、收尾工程的未完量及所需投资、项目结余资金、建设收入的来源、分配、上缴和留成、使用情况、投资包干结余、项目投资效益等。

4.运行阶段。主要由社会审计机构负责工程投入运行之后的后续跟踪审计工作,主要包括工程运行绩效情况、项目对当地环境的长期影响情况、项目投资回报情况、项目运行安全评估等。国家审计机关在这一过程中随时了解社会审计单位的审计工作进展以及被审计单位的活动,确保被审单位对审计决定和建议的落实。

四、大型国家工程综合审计流程

大型国家工程是一个复杂巨系统,除了需要关注项目本身的投资收益外,还遵循国家战略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技术的发展,还要保证周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大型国家工程综合审计的三方审计模式,可通过综合集成研讨厅这种面向多决策主体系统有效的组织管理形式,建立大型国家工程综合审计的流程模式。以上提到的立项—建设—竣工—运行四个阶段中,各个审计阶段主要细分为指标体系建立、取证与信息搜集、综合审查评价三个层面,每一个层面都并非由固定实体构成,以虚拟组织的形式存在与整个工程综合审计的过程中。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工程综合审计的理论依据与核心

由于大型国家工程在设计施工方面的高度专业性,为保证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权威性与可操作性,拟通过综合集成研讨厅的形式进行指标体系的制定:

1.确定参与研讨的主体。以国家工程审计人员为主导,根据具体阶段的不同,联合工程投资方、工程设计方、工程各子系统承建方、工程监理、工程专家顾问以及社会公众代表、工程所在地方政府等。

2.建立服务于各主体的决策支持系统,记为DSS-1,DSS- -2,……,DSS-n,n为主体个数。

3.建立服务于指标体系制定研讨平台的技术支持系统,主要包括国家相关大型复杂工程的資料库,如(下转第162页)(上接第155页)工程立项决策库、资金筹集和使用库、工程管理资料库、工程招投标数据库、投资效果数据库、工程环境影响评估库等。

4.建立群决策议事规则、决策仲裁机制、研讨程序等。

5.建立驱动和运作上述研讨程序及相关支持系统的软件系统。

6.建立大型国家工程综合审计指标评价体系。

(二)取证与信息搜集是工程综合审计的资料来源

为保证工程审计的独立性,参与取证与信息搜集的主体必须为国家工程审计人员或接受委托的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人员,相关工程参与方必须无条件提供审计所需的全部资料。

(三)综合审查评价是工程综合审计的核心环节

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机构三者相结合,以综合集成研讨厅的组织形式,对工程项目的前、中、后期进行综合审计评价,并最终形成审计报告。

1.确定参与主体。国家工程审计人员、社会审计人员、工程内部审计人员、工程项目专家顾问。

2.建立服务于各审计参与主体的综合评价技术支持系统 。

3.结合以上两个层次的工作,利用已建立的大型国家工程综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对所采集的审计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审查评价。

五、总结

首先研究了大型国家工程综合审计的审计模式,通过引入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确立了以国家审计机构为主导,三方共同审计的新模式,综合审查大型国家工程的立项、建设、竣工和运行四个阶段内各项工程内容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安全性和环境性。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面向复杂系统多决策主体的审计组织体系,即系统集成研讨厅,有效的将各种数据、信息、模型和专家的经验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工程综合审计的微观组织构成。对解决大型国家工程综合审计的组织模式及流程问题给出了有益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韩晓梅.审计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研究》课题组.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研究[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3]邢俊芳,陈华,邹传华.国外最新绩效审计[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作者:熊亚明 程书萍

大型建筑安装工程论文 篇3:

大型石化项目工程保险中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工程保险是项目建设业主转移项目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从工程保险对大型石化项目的重要性入手,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目前国内工程保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国家政策、保险行业、企业等多层次指出完善工程保险制度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工程保险 问题 对策

由于大型石化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参与各方众多,潜在风险多等特点,重大工程项目系上“工程保险安全带”已成为化工工程行业共识。从国内知名的扬巴项目、南海石化项目、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煤制烯烃项目等,到国内其他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地铁建设项目、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项目等,均无一例外地引入了工程保险来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随着2008年11月国家宣布2010年年底之前投资4万亿人民币的财政刺激计划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保险在其中起到的为项目转移风险的作用不可小觑。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目前国内大型石化项目工程保险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工程保险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工程保险是针对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而造成的物质损失和依法应对第三者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提供保障的一种综合性保险。与普通财产保险不同,工程保险有如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工程保险承保的风险具有特殊性。工程保险不仅承保被保险人的财产损失风险,同时还承保其责任风险;同时,风险标的大部分都裸露在风险中,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大低于普通财产保险标的;另一方面,工程施工始终处于动态过程,大量的交叉作业,使风险因素更加错综复杂。

第二,工程保险被保险人具有广泛性。普通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比较单一,但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当事人较多,关系较为复杂,包括业主,总承包商,分包商,供应商,监理,设计单位,贷款银行等,他们均可能对工程项目有保险利益,成为被保险人。

第三,工程保险的保险期限具有不确定性。工程保险的施工期限一般是根据工期确定的,可能是几年,也可能是十几年。因此,工程保险的费率往往不采用年费率,而采用工期费率。

第四,工程保险的保险金额具有变动性。工程保险中物质损失部分针对的标的的实际价值,在保险期限内是随着工程建设的进度不断增长的,因此,在保险期限内,不同时点的实际保险金额是不同的。

第五,工程保险的保障具有综合性。除提供物质损失和第三者责任保险保障外,工程保险还能針对工程项目风险的具体情况提供保证期、试车期等特殊保障。

工程保险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如何在大型石化项目中有效运用工程保险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于:首先,引入工程保险是业主项目管理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业主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风险承担主体,而大型石化项目往往投资规模巨大,动辄上百亿人民币,完全依靠业主力量来承担风险,无疑是非常脆弱的,而工程保险是分散项目风险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支付少量的保险费,换取巨大的经济保障,是合理的。在发生了风险损失后,及时的保险赔付可以帮助业主迅速恢复工程建设,减少业主损失,避免项目投资的增加。其次,引入工程保险是工程承包制的需要。业主在进行风险分析时,往往会通过合同手段将部分风险转移给承包商。但这种风险转移方式有时会因为合同纠纷或承包商不具备经济承受能力而难以得到实质性的转嫁。如果发生风险,承包商不能承担损失,不仅预期收益难以实现,而且可能出现停工等情况。引入工程保险则可以较为有效地避免这一点。再次,引入工程保险是满足融资的需要。大型石化项目往往会通过银行贷款、金融机构融资等方式来筹措资金,而无论从国际工程实践还是国内行业惯例来看,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都无一例外地要求业主建设单位提供贷款抵押或工程保险来确保贷款资金的安全。最后,引入工程保险是完善项目风险管理的需要。风险管理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项目参与方对风险管理认识程度的差异,风险防范技术手段的掌握有限等因素,项目风险管理并非无懈可击。而引入工程保险,则可借助外部力量,利用保险公司风险处理的专业化手段,对项目风险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制定防灾防损措施,定期开展风险查勘,全面提高项目的风险管理水平。

二、大型石化项目工程保险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工程保险自1979年出现发展至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工程保险的发展仍属于需求拉动型,总体普及程度较低,由于恶性竞争等因素,工程保险总体费率偏低,保险公司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控制承保风险等。综合来看,大型石化项目工程保险中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从国家及政策层面看,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建设项目工程保险

目前,我国的《保险法》没有针对工程保险特点的具体规定,而作为建筑领域的基本大法《建筑法》也没有给工程风险管理问题以应有的地位,更多的是从事前防范的角度提一些要求,缺乏具体操作的细节。关于保险问题,仅在第四十八条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对其他风险均无明文规定。同时,工程建设项目的工程价格管理中没有工程保险费的列支渠道,成为制约工程保险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瓶颈。

而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完善法制环境是发展工程保险的重要途径。在美国,无论承包商、分包商还是咨询设计商,如果未购买相应的工程保险,则无法获得合同。法国于1980年颁布的《建筑职责与保险法》中明确规定,凡是涉及工程建设活动的所有单位,包括业主、建筑师、总承包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筑产品制造商、质量鉴定机构等均应向保险公司投保,保险范围包括新建、改建或维修工程,以及可能产生的第三者责任风险。

2、从保险行业市场看,工程保险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国内工程保险行业市场看,存在如下几个典型的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工程保险险种结构单一,强制险种少。在美国,涉及到工程项目的保险种类有承建商险、安装工程险、工人赔偿险、承包商设备险、机动车辆险、一般责任险、职业责任险、产品责任险、环境污染责任险、综合险、伞险等。而我国从西方引入工程保险的时间较短,保险条款西化现象严重,不适合中国国情,创新力较差,险种结构单一,如设计责任险等险种在市场上要么费率过高,无人问津,要么该险种无人承保。

第二,保险公司承保能力偏低,行业恶性竞争现象严重。由于国内保险市场发展时间短,资本金与公积金积累有限,对大型石化项目所能承担的最高保障较低,因此在项目实践中国内工程保险大多采用共保的形式。另一方面,由于大型石化项目投资规模巨大,保险费较高,且参与该类大型项目能提高保险公司的知名度,因此,大型石化项目的工程保险竞争异常激烈,甚至出现了恶性竞争的现象,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不计成本,降低费率,而不是在保险服务上提高竞争力。

第三,缺乏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工程保险的特点决定了从事工程保险的人员不仅要熟悉掌握保险和工程保险的有关理论和实务,还要了解工程建设与管理方面的知识,特别是针对不同项目、不同工艺、不同施工条件下的风险管理知识。然而,目前国内市场上这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缺乏,制约了工程保险的发展。

第四,工程保险中介市场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国外工程保险的发展经验来看,保险中介对于工程保险市场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我国工程保险中介组织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在承接业务阶段,保险代理人和经纪人仍习惯于利用社会关系开展业务,以价格优势为手段获取业务,忽视技术服务。在理赔检验阶段,保险公估人因多为工程背景的人员,缺乏工程保险的知识,直接影响了服务水平。

3、从企业微观层面看,工程保险意识淡薄

在目前国内工程保险市场,许多企业业主对工程保险缺乏必要的理解,保险意识不强;承包商为了降低成本,往往对业主要求投保工程保险的要求置若罔闻;另一方面,由于保险条款专业性强,如无相关知识,容易望文生义,难以理解,这也成为阻碍企业投保工程保险的一个难题。

三、对策研究

针对目前国内大型石化项目工程保险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借鉴国外工程保险业的发展经验及笔者实践经验,本文提出如下对策。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行强制性工程保险制度

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由国家出面,加快立法工作,完善现有的建设工程管理法律、法规,并适当补充工程领域相关政策、制度等。第一,对于大型石化工程项目,推行强制性工程保险制度,可考虑由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会同建设部等相关单位,规定必须投保的工程保险的工程项目类别及具体的险种、自愿投保的项目类别等。第二,参考FIDIC合同条款设置,在国内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引入保险机制和相关保险条款,规定业主、承包商的风险责任划分方式、投保方式等具体内容。第三,在工程概预算中明确保险费的列支项目,从根本上解决对工程保险制度的制约。第四,加强对石化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通过对大型项目的行政管理,包括施工合同的管理、安全质量管理等手段,进一步推动工程保险的普及。

2、培育健全完善的工程保险市场

培育健全完善的工程保险市场对于解决目前大型石化项目工程保险中遇到的问题至关重要。而一个健康、有活力市场的培育、健全和完善往往涉及到方方面面,不可一蹴而就。

第一,在市场上加大对工程风险管理意识的宣传和普及。工程建设项目,尤其是大型石化项目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风险相对集中,工程风险管理是确保项目成功的重要条件。但从目前国内形势看,大型项目参与方注重的是建设生产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关注的也多是事前的风险防范。风险防范固然重要,但是由于风险的特点决定了人们可以通过努力降低风险的产生几率及导致后果的严重程度,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风险。因此,风险转移是一個不可回避的问题。应在大型石化项目管理领域逐步建立一种风险分散机制,解决工程风险的影响,而工程保险是最好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作为监管角色的政府机构,还是保险行业以及各类项目参与人员,均应树立这样的意识,使整个社会加大对工程保险的认知程度。

第二,保险公司加大对产品、技术开发和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保险公司作为工程保险产品的提供者,应积极加大对保险产品的开发,具备根据不同石化项目的特点,“量身定做”不同保险合同的能力,从而为投保人提供更加科学和完善的保险方案,使之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保障。另一方面,保险公司“重承保,轻服务”的经营理念应发生变化,致力于为项目建设业主提供专业的风险管理技术来有效控制风险。只有通过提升服务水平,使被保险人认识到工程保险的益处,从被动到主动地接受工程保险。

第三,大力培育工程保险中介市场。保险中介机构在工程保险的发展中发挥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保险中介机构的地位决定了其能以更独立和公正的立场参与到工程保险经营中来,实践中,保险经纪公司多是作为投保人的利益代表出现的,他们能运用专业优势,帮助石化项目投保人制定更为完善的保险方案,选择保险公司。另一方面,保险中介机构能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保险公估公司不仅能为工程保险事故提供专业的查勘和理算服务,还能为工程保险的承保提供风险检验和评估服务。

第四,多种渠道培养既懂工程又懂保险的复合型人才。由于工程保险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求较高,因此应全方位地考虑这个问题。通过培训、研讨会、人员交流等方式,加强对现有保险人员项目管理知识的培训和再教育;在各类工程项目管理考试中增加风险管理和工程保险的知识与内容,提供项目建设人员对工程保险的了解。

3、项目业主重视工程保险,充分发挥工程保险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转移作用

从大型石化项目建设业主的角度来说,应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对项目建设成功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入工程保险,作为转移风险的手段,使其真正发挥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的作用。

第一,开展项目风险分析,合理划分风险及承担方,进行保险策略研究。根据大型石化项目的特点,深入分析项目中可能遇到的风险点,对风险进行合理划分,区分哪些风险业主自留,哪些风险通过合同模式转嫁给承包商,哪些风险可通过工程保险模式分摊出去。在制订工程保险策略时,综合考虑项目中的各种因素,确定哪些保险由大型石化项目业主投保,哪些保险由承包商投保。在工程实践过程中,一般来说,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由项目业主统一投保,将承包商、专利商、供货商、监理、设计单位等各相关方均作为被保险人,业主负责采购的设备材料,业主将自行投保货物运输线,而承包商则主要承担其自身人员的人身意外伤害险,施工机具险以及承包商负责的设备材料的货物运输险等。考虑到大型化工项目的投资金额巨大,国内保险公司市场承受能力等问题,一般大型化工项目的工程保险均采用共保的形式,由市场上实力雄厚的几家保险公司共同为项目承担风险。同时,由于保险行业的专业性,对于保单条款,项目建设业主与保险公司之间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为了避免由于信息不平衡带来的公平问题,大型石化项目的惯例是引入保险经纪公司,作为项目业主的代表,协助项目业主制定科学合理的保险方案,与保险公司开展谈判。

第二,采用竞争性谈判的方式确定保险公司,降低费率成本。只有充分调动国内外市场资源,鼓励竞争,才能选到质优价廉的保险公司提供保险服务。工程实践过程中,项目建设业主通常会开展资格预审,了解各家保险公司的优势劣势,通过开展多轮竞争性谈判的方式确定承保模式。

第三,重视对保险条款的谈判以及后期服务。保险合同专业性较强,结构较为复杂,通常保险合同的谈判主要集中在专用条款方面,对于保险解释较为模糊的地方,双方可以以备忘录的形式进行补充约定。保险合同谈判尤其要关注保险公司承诺的防灾防损、理赔等各项服务措施,力求详尽有致,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刘杰、孙智:论我国工程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保险研究,2002(1).

[2] 薛艳丽:工程保险:现实、问题与构建[J].金融与经济,2009(8).

[3] 王和:工程保险——工程保险理论与实务[J].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10).

作者:丁郡瑜

上一篇: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论文下一篇: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