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系统通信设备论文

2022-04-16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构建基于三模冗余仿真系统的安全通信接口,通过冗余技术和安全通信协议的融合,实现对RSSP-II安全通信协议的仿真,对RSSP-II协议的通信过程以及系统故障进行观察,对研究安全系统和安全通信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安全通信接口,本文首先分析了安全通信协议和冗余技术。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仿真系统通信设备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仿真系统通信设备论文 篇1:

SystemView在《通信电子线路》仿真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为了提高“通信电子线路”课程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对该课程实践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改革,在原来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增加虚拟实验项目的开发,用SystemView软件搭建仿真系统,通过对相关参数的设置,分析了系统的波形和频谱,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通信电子线路;实践教学;虚拟实验

Research of Systemview Used in Simulation of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Circuit Course

MAO Hong-yan

(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Shenyang 110136, China)

Key words: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circuits; system view; simulation

通信電子线路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以“信号与系统”、“电路分析’,、“低频电子线路”等课程为基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振荡器、调制与解调器与混频器、反馈控制电路等的工作原理与分析方法。通过学习通信设备中常用电路的原理、组成、性能分析和设计方法,获得通信电子线路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有通信电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

以前的通信电子线路的教学方式,主要采用理论教学+验证实验的方式。理论教学完成在课堂上,对各单元电路的电路构成和原理、元件参数计算和设计等方面进行讲解。在验证实验中,学生通过各种高频通信实验箱,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连接,之后通过示波器、毫伏表等设备,观测输出信号,得出实验结果。在实验中,学生的主要工作就是将输入信号接入电路中,得出测量结果,而对电子线路的相关问题分析不深入。

我们对“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在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基础上,增加了虚拟实验项目的开发,将动态仿真软件应用于通信电子线路的实验教学中,从而为学生提供通信系统开发、设计、调试的平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通信电子线路原理。

1System View软件介绍

Systemview是美国ELANIX公司推出的软件,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设计、仿真和分析的可视化软件环境,利用此软件可以构造出各种复杂的模拟、数字、数模混合系统,可用于各种线性或非线性系统的设计和仿真。SystemView属于一个系统级工具平台,可进行包括数字信号处理(DSP)系统、模拟与数字通信系统、信号处理系统和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分析,软件配置了大量图符块库,用户很容易构造出所需的各种仿真系统,并可以分析时域波形图、眼图、功率谱、星座图和各类曲线。[4]

SystemView的库资源十分丰富,包含若干图标的基本库(MainLibrary)及专业库(OptonalLibrary),基本库中包括多种信号源、接收器、加法器、乘法器,各种函数运算器等;专业库有通信、逻辑、数字信号处理、射频/模拟等;它们特别适合于通信系统的设计、仿真和方案论证;并可进行各种系统时域和频域分析、谱分析,及对各种逻辑电路、射频/模拟电路(混合器、放大器、RLC电路、运放电路等)进行理论分析和失真分析[4]。

在系统设计和仿真分析方面,SystemView还提供了一个真实而灵活的窗口用以检查、分析系统波形。在窗口内,可以通过鼠标方便的控制内部数据的图形放大、缩小、滚动等。另外,分析窗中还带有一个功能强大的“接收计算器”,可完成对仿真运行结果的各种运算、谱分析、滤波。

2SystemView在《通信电子线路》中的应用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中,有一些通信和电子线路的原理不好理解,应用仿真软件做通信系统的仿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通信电子线路原理。在虚拟实验项目的开发中,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对所学内容进行模拟实验,我们在教学中使用的是SystemView。在通信电子线路课程中,像幅度调制、解调一章内容,可对各种调制、解调用SystemView建立系统分析。其它内容如:频率调制、解调、反馈控制电路、锁相环路、超外差式收音机系统等等都可用SystemView建立仿真系统来进行分析。

在仿真过程中,主要完成元器件和仪器的选择,设置相关的参数,并按照系统构成进行线路的连接,实现系统特性的仿真。通过此仿真软件,能非常方便地将系统原理图设计、仿真、运行等过程融为一体,组成计算机实验平台。SystemView具体的仿真步骤如下:建立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从各种功能库中选取或拖动图符,构建通信系统;设置系统的定时参数;据系统性能指标,对各模块参数设置并调整参数;行仿真系统,过分析窗口、波形、频谱来观察分析结果[5]。

3SystemView的应用实例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下面以通信电子线路课程中幅度调制、解调来进行仿真和分析,幅度调制、解调是通信电子线路课程的重要内容。

3.1 AM系统调制及包络解调仿真

在SYSTEMVIEW中,按照AM系统调制及包络解调流程图放置各个元器件,,设定其相应参数并连线,建立仿真系统如图1所示:设置载波的振幅为1V,频率为10HZ,调制信号振幅为1V,频率为100HZ,直流分量的设置:双击Source,选择Noise按钮,在出现的元件列表中选择PN Seq,设置幅度为0.5V,理想低通滤波器最低截止频率设定为100HZ,

图1 AM系统调制包络解调流程图

点击“运行”图标后运行系统,运行无误后,点击查看波形图标查看各部分的时域波形。各部分输出时域波形分别如图2所示:

图2 AM系统各部分波形图

由图2可以看出,在波形上,已调信号的幅值随基带信号变化而呈正比地变化;用相干解调法解调出来的信号(c图)与基带信号(a图)基本一致,实现了无失真传输。

3.2 DSB系统调制及相干解调仿真及结果

在SYSTEMVIEW中,按照DSB系统调制及解调流程图放置各个元器件,设定其相应参数并连线,完整的系统图如图3所示:

图3 DSB系统调制相干解调流程图

点击“运行”图标后运行系统,运行无误后,点击查看波形图标查看各部分的时域波形。频域波形各部分输出波形时域分别如图4所示:

图4 DSB系统调制、解调各部分时域波形图

由图4可以看出,在波形上,已调信号的包络不再与原基带信号的变化规律一致,不能用包络检波来恢复,用相干解调法来解调,解调出的信号与基带信号基本一致,只是在时域上有一定的延时,但也实现了无失真传输。

4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工程技术人员利用SystemView进行通信仿真很方便,只需要考虑系统的设计要求指标,不必花太多时间去编程来建立仿真模型。在设计过程中,能快捷地实现各种通信系统的仿真实验,根据各模块的对话窗口来设置合理参数,并对系统进行调试、通过分析窗口来观测相应的波形,从而验证系统的正确性。仿真实验比用硬件实验节省经费、易改变实验参数,在教学中采用仿真实验,可发挥学生想象力来设计实验,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改进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朱颖莉.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8(12).

[2]廖惜春.基于工程应用的“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4(5):12-14.

[3]毛红艳,苏苇,王蓉.基于MATLAB计算机仿真在通信教学中的应用[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7(3).

[4]孙屹.SystemView通信仿真开发手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5] SystemView使用手册[M].美国:Elanix公司,1998.

作者:毛红艳

仿真系统通信设备论文 篇2:

安全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构建基于三模冗余仿真系统的安全通信接口,通过冗余技术和安全通信协议的融合,实现对RSSP-II安全通信协议的仿真,对RSSP-II协议的通信过程以及系统故障进行观察,对研究安全系统和安全通信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安全通信接口,本文首先分析了安全通信协议和冗余技术。然后介绍了安全通信协议使用的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安全通信协议的安全防护流程,以及安全通信协议使用的相关算法等。接着以RSSP-II安全通信协议为基础,结合三模冗余技术,设计了安全通信接口的架构和各模块的功能。然后以VC++6.0为开发平台,实现了安全通信接口。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安全通信接口实现了RSSP-II安全通信协议,并在冗余系统故障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正常工作。

关键词:RSSP-II;安全通信;三模冗余

一、安全通信协议的相关技术

(一)信息安全。

信息是一种资源,它的增值性、普遍性、多效用性、共享性和可处理性,使其对于我们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信息传输的方式有许多,比如分布式数据库、互联网和局域计算机网,比如电子邮件、卫星电视会议、分组交换式无线、蜂窝式无线及其它传输技术。信息在处理、交换以及存储的过程中,都存在着泄密或被截收、被窃听、被窜改和被伪造的可能性。所以,简单的保密措施已经很难保证通信的安全,必须各种保密措施综合使用,即通过各种手段,实现信源、信号、信息三个重点环节的保护,以此达到信息安全的目的。

(二)RSSP-II协议。

RSSP-II协议是欧洲列车控制系统采用的用于地面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安全通信协议,适用于封闭式传输系统和开放式传输系统。

不同于无线通信接口协议SUBSET-037基于电路交换,RSSP-II设计之初是为了有线通信,因此基于分组交换的TCP/IP协议。由于ERTMS/ETCS标准的标准化和统一化,RSSP-II借用了SUBSET-037中的欧洲无线安全层,又增加了一个SAI(Safe Application Intermediate sub-layer)安全子层。安全应用中间(SAI)层是对欧洲无线通讯安全层的补充。当然,RSSP-II也可以用于无线通信的开放式传输系统。

(三)冗余技术。

容错技术是提高系统可靠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容错系统就是指在硬件发生故障或软件存在错误的这种情况下仍然能够继续正确完成指定工作的系统。它利用“冗余”的思想“容忍”系统中的故障,屏蔽故障影响,从而达到提高系统可靠性的目的。

从冗余的形式上可以把冗余系统分为硬件冗余、软件冗余、时间冗余和信息冗余。硬件冗余的方法从资源数量上看,又可以分为双模冗余、三模冗余甚至N模冗余。现代系统中常用的冗余手段往往不是单一的一种,而是变形或多种形式的组合。

二、安全通信接口的设计

(一)系统概述。

本安全通信接口是一个安全系统,在三模冗余架构的基础上设计实现RSSP-II安全通信协议。本系统的目标是将提高安全性的冗余技术和保证信息安全的安全通信技术结合在一起,因此,采用最基础的三取二结构,完成最简的RSSP-II接口。为对本系统进行实验,在RSSP-II安全通信接口之上,设计了简单的应用程序,以触发通信的建立和断开。

(二)架构设计。

按照协议栈层次从上往下,逐层将上层的数据封装起来。应用层包作为在SAI安全子层的用户数据,增加了一个SAI包头。SAI包在欧洲无线安全层,增加了一个欧洲无线包头和MAC后缀;欧洲无线安全层包在适配层增加了一个适配层包头,最后在通信层面,封装成TCP/IP包,在两个通信设备之间进行传递。

将设计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冗余层、表决层和通道层。三模冗余在冗余层实现,完成三个模块相同的逻辑功能。表决器在表决层实现,完成对三个模块输出结果的表决。安全通信协议的通信功能在通道层实现,完成基础的TCP/IP通信。

(三)通道层设计。

ALE(Adaptation & redundancy management Layer Entity,适配和冗余管理层实体)层作为适配和冗余管理层,以下简单称为适配层,主要功能是维护多个冗余的TCP/IP逻辑连接,并完成TCP层和欧洲无线安全层之间的适配。

系统接收外部设备的输入数据时,适配层从多个TCP/IP连接中选取一份有效的数据上传至表决器;系统向外部设备发送输出数据时,适配层从多个TCP/IP连接传送一份相同的数据。下图描述了适配层与多个TCP/IP传输通道的关系。在适配层之上,通信双方间的连接都是唯一的;在适配层之下,建立了多个TCP/IP逻辑连接,实现了通信通道上的冗余。只要多个TCP/IP逻辑连接的其中一个能够正常通信,双方的通信就能保持,据此来提高通信通道的可用性。

(四)冗余层设计。

冗余层有三个完全相同的TMR部分。每个TMR部分根据RSSP-II协议栈的分层,安全功能模块再细分为SAI安全子层和欧洲无线安全层。

(五)表决层设计。

表决器每周期首先向三个TMR部分发送自己的周期计数。若收到适配层的输入消息,不做任何处理,分别发送给三个TMR部分。

收到TMR部分的输出时对其进行三取二多数表决。当三个TMR部分都运行时,表决器检查三个TMR部分的计算结果是否有两个以上是一致的,并将其输出给适配层;若只有两个TMR部分在运行,表决器检查这两个TMR部分的计算结果是否一致,并将其输出给适配层;若只有一个TMR部分在运行,表决器不向适配层输出任何信息。

三、安全通信接口的实现

本文使用VC++6.0在Windows平台实现三模冗余仿真系统下的安全通信接口。整个仿真系统由TMR、表决器和ALE三个程序组成,在一个统一的仿真系统人机界面下被调用。

(一)配置参数。

仿真系统初始化时,各个程序分别读取ini配置文件中的配置参数。

TMR相关的配置参数,三个TMR部分分别配置:

是否启动标识:本TMR部分是否启动。取值为是或者否,默认取值为是。

周期计数参数:本TMR部分的周期计数与表决器的周期计数之间的差值。取值为正值,默认取值为0。

RSSP-II相关的配置参数,每个外部设备分别配置:

IP地址和端口号:与某个外部设备通信时,源和目的IP地址以及端口号。源和目的分别有两组IP配置参数。

ETCS_ID:与某个外部设备通信时,自身和对方的ETCS_ID。

发起方/响应方:与某个外部设备通信时,自身作为发起方还是响应方。

KMAC:与某个外部设备通信时的KMAC密钥。

(二)流程图。

TMR、表决器和ALE三个程序之间通过套接字进行通信。TMR与表决器之间的通信,表决器作为服务器端,TMR作为客户端。表决器与ALE之间的通信,表决器作为服务器端,ALE作为客户端。

1.TMR。

TMR程序启动后,创建三个线程,每个线程分别独立完成一个TMR部分的功能。TMR线程首先创建与表决器之间通信的套接字。若本TMR部分配置为启动,TMR线程继续执行循环功能,否则运行空循环。在周期循环中,TMR部分接收从表决器来的信息,包括表决器的周期计数值和来自适配层的消息。然后依次调用应用层、SAI安全子层、欧洲无线安全层的处理函数,最后将本周期的计算结果即欧洲无线安全层消息发送给表决器进行表决。

2.表决器。

启动表决器程序后,首先创建与三个TMR线程通信的套接字,然后创建与ALE程序通信的套接字,接下来执行周期循环功能,每周期自身的周期计数加一。每周期接收从适配层来的消息,然后向三个TMR线程发送。不论本周期是否有适配层消息,都向TMR线程发送自身的周期计数。然后接收从三个TMR线程来的计算结果,根据TMR的实际个数执行表决逻辑,当三个TMR部分都运行时,表决器检查三个TMR部分的计算结果是否有两个以上是一致的,并将其输出给适配层;若只有两个TMR部分在运行,表决器检查这两个TMR部分的计算结果是否一致,并将其输出给适配层;若只有一个TMR部分在运行,表决器不向适配层输出任何信息。

3.ALE。

启动ALE程序后,首先创建与表决器通信的套接字,然后进行周期循环功能。管理所有配置的外部设备的适配层连接,接收外部设备的TCP消息,接收从表决器来的欧洲无线安全层的计算结果,执行适配层的处理,然后向外部设备发送TCP消息,并向表决器发送经过适配层处理后的信息。

四、测试方法与实验结果

(一)实验目的与环境。

对三模冗余仿真系统安全通信接口的测试包括三大部分,其一是测试单通道环境下安全通信协议通信建立的过程是否正确;其二是测试信息在多个通道上传递的情况;其三是测试TMR发生故障的时候,设备之间能否正常建立通信。

整个环境包括两套PC机和一台交换机。每台PC机配备有一个独立的有线网卡,通过交换机连接到一起。PC机上运行仿真的冗余系统,PC机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其上安装VC++6.0和以太网抓包工具。

PC1作为设备1,PC2作为设备2。设备1和设备2的RSSP-II配置参数如下:

(二)测试过程。

1.单通道正常通信。

设备1和设备2均只配置1个有效的IP地址,组一个通信IP地址组,两个设备通过这1组IP地址建立一个TCP连接进行通信。对于设备1,配置3个TMR的周期计数均为表决器计数+0。对于设备2,配置TMR3的周期计数为表决器计数+1,其他两个TMR的周期计数为表决器计数+0。设备1是一个正常的三模冗余系统,而设备2由于其中1个TMR部分故障是一个双机比较系统。

在以上配置下,设备1和设备2在一条TCP通道上建立安全连接进行通信,可以在该TCP通道上获取安全连接建立的全部TCP消息。

(1)建立1个TCP连接。

TCP连接的建立是一个三次握手的过程。作为发起方的设备1启动TCP连接的建立,从下图可以清楚的看到设备1向设备2发送TCP连接请求SYN报文,而设备2向设备1回复ACK报文,最后设备1再向设备2发送ACK报文。至此,设备1和设备2之间的TCP连接正式建立。

(2)建立安全连接。

安全连接的建立包括9个TCP报文。首先是欧洲无线安全层建立连接的4个交互消息,然后是SAI安全子层建立连接的5个交互消息。

(3)时钟偏差更新消息。

安全连接建立成功后,每两分钟,设备1/设备2分别向对方发送空的应用消息,收到空应用消息的一方回复空的应用消息,发送方收到应答消息后,重新计算设备之间的时钟偏差。

2.多通道。

设备1和设备2均配置2个有效的IP地址,组成两个通信IP地址组,两个设备通过这两组IP地址创建两个TCP连接进行通信。对于设备1,配置3个TMR的周期计数均为表决器计数+0。对于设备2,配置3个TMR的周期计数均为表决器计数+0。设备1和设备2都是完整的三模冗余系统。

在以上配置下,设备1和设备2在两条TCP通道下建立安全连接进行通信,可以在两个TCP连接上看到设备间的消息。

3.TMR故障。

设备1和设备2均只配置1个有效的IP地址,组一个通信IP地址组,两个设备通过这1组IP地址建立一个TCP连接进行通信。对于设备1,配置3个TMR的周期计数均为表决器计数+0。对于设备2,配置TMR1的周期计数=表决器计数+0;TMR2的周期计数=表决器计数+1;TMR3的周期计数=表决器计数+2。设备2的三个TMR部分的SAI安全子层数据包中时间戳信息不一致,表决失败,无法输出SAI安全子层的消息。

在以上配置下,设备1和设备2可以成功建立无线安全层的连接,但是无法建立SAI安全子层的连接。设备1发出OffsetStart后,无法接收到OffsetAnsw1。超时后,设备1重新建立安全连接。

五、成果及结论

在本文中,作者对安全通信协议从协议功能,报文类型及其应用,层次结构,通信过程,协议状态机等角度对协议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并结合三模冗余系统的特点进行设计。最后对设计进行了实现,并依据实现做了相应的实验以证明实现的正确性。不足的是,部分RSSP-II安全通信协议中的参数并没有进行配置,而是采用了默认取值,期望进一步研究参数值的意义,并在实验中证明取值的合理性。另外,RSSP-II安全通信协议中对欧洲无线安全层的密钥采用了三级管理,本文使用了明文的密钥,后期希望对密钥管理继续进行分析,进一步保证通信的安全。

作者:冯松

仿真系统通信设备论文 篇3:

基于兵棋推演的通信网保障仿真软件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现代化互联网络的发展,兵棋推演早已经从纸上棋盘转变为数字化仿真系统,本文通过将兵棋推演系统与综合通信组网节点结合并对接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型通信网保障仿真软件设计思路。

关键词:兵棋推演  通信网保障  软件设计

1 通信网保障仿真软件研究背景及介绍

1.1 研究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兵棋系统所具备的模型和系统架构正在逐步成型,覆盖陆、海、空、天、电全域联合作战;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趋势下,各网系节点的各类通信设备在作战任务中承担着重要的通信保障任务,因此研发通信保障推演系统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1.2 软件简述

以智能军队、自主化装备和无人化战争为标志的军事变革风暴正在来临,基于此概念设计的通信网保障仿真软件将具有综合网系中各类通信节点和通信设备进行建模、仿真,用于查看节点间静态、动态的连接关系,战时通信态势分析和策略部署的功能。

2 通信网保障仿真软件运行机理设计

2.1 通信网保障仿真软件分类及安装需求,从应用结构上大抵可以分为

2.1.1 单机型

一般为单机部署,仅在本地安装,数据模型库均存储在本地硬盘,无需联网调用,仅更新数据或升级时需连接网络通过平台服务器进行模型地图等组件的更新,多用于单机对抗,人机练习,可调整模拟难度,可以应用于兵棋爱好者或入门教学的使用。

2.1.2 分布式型

采用B/S软件架构,部分模型也可安装在本地,用户可以通过登录程序连接服务器进行对战,可以用于人机互联,人人对抗,可以应用于兵棋推演大赛和实际作战指挥任务演练中。

2.1.3 人工智能型

通过人工智能程序,将既定设置的模式去进行推演,人工部署后自动进行,具有高效、快捷的优越性,也可以减少人为操作不熟练的失误,可以应用于计划、部署指挥演习任务的制定等。

2.2 通信网保障仿真软件所包含的要素

2.2.1 棋子

仿真软件中棋子主要是部队或武器平台与各综合组网中的基站,各种固定、机动台站,包含计算机台站、卫星、光纤、短波、长波等各类通信手段。

2.2.2 地图

仿真软件采用正六边形地图,也可以直接使用军用地形图。

2.2.3 规则

仿真软件推演规则是对推演者如何使用进行推演的说明,应该符合各网系中的通信标准,考虑到网络设备的专有属性,从流量、吞吐量、不可达比率、上下载速率等网络特有方向去综合设定。

2.2.4 想定

仿真软件中必须考虑到各网系设备的启动发送时间、工作时长、环境温度等,特别是想定不可以脱离电子干扰环境下的推演,不可以单纯只考虑到设备的性能参数,要考虑技术人员的规划,重拨,输入生效等真实环境中会出现的必要指标,在干扰环境下的指挥命令延误或错传,将从根源上导致战场局势的变化。

2.3 通信网保障仿真软件体系架构

设计采用B/S的平台化分层式的结构,分层式结构设计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结构,系统设计的逻辑模型表述如下图:

人机界面

2.3.1 地图层

用于显示地图上海陆空部署的各类网系通信站、基站等位置摆放,明确各个通信节点地理位置。地图层由航天、航空、地面、地下、水层、水层6个图层构成,各个通信节点要素分别部署于所在图层上,如卫星位于航天图层,战斗机位于航空图层,机动车台站位于地面图层,地堡通信站位于地下图层,舰船位于水上图层,核潜艇位于水下图层。

2.3.2 链路层

用于显示网系节点中的连接关系,链路连接完成后根据不同网络情况分别呈现红色、橙色、黄色、蓝色、绿色,红色代表链路状态有严重告警,橙色代表链路状态有重要告警、黄色代表链路状态有次要告警,蓝色代表链路状态有异常通知、绿色代表链路状态正常。以IP网络举例,红色为设备不可达或链路中断;橙色为重要参数配置错误,如SNMP读写团体字错误;黄色为网络状态欠佳,如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过高;蓝色代表链路状态的异常,如链路down掉,收到蓝色警告通知。

2.3.3 数据层

数据是计算机兵棋推演的核心之一,用于具体网络情况参数的显示和更改,如IP报文收发速率,网络吞吐量,各类性能指标等,用户可以结合数据和链路情况对网络的实时态势有一个整体把握,指挥官通过对现有各网系资源的把握结合战场情况变化的动态,高效的调用可用通信资源,对战场保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3.4 人机界面

人机界面,也就是系统的表示层,是系统直接与用户交互的部分,在这里层结构中,最理想的状态是不包含系统的业务层面的逻辑代码,仅仅只有关于界面显示的的代码。通过3D建模配合让用户可以更直观有效的对通信网络保障任务的完成进行更好的整体把握。

2.4 通信网保障仿真软件设计时需要的注意事项

2.4.1 大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只有采集各军兵种各网系的分布情况,各节点设备型号情况,各类通信设备的具体参数信息才能做出有意义的推演系统,脱离实际就变成了纸上谈兵。

2.4.2 加强电子干扰和复杂环境的模型建设

在目前的兵棋推演系统中对武器装备、军队编制等信息已经逐步建立,相关的作战模型也较多,但在电子干扰环境下对设备影响的情况还很缺少,复杂环境下需要考虑的种种细节因素有时候会成为决定战场成败的关键。

2.4.3 推演过程中的人为反应

目前兵棋推演系统培养的战争指挥策略往往忽略实际落实人员的操作情况,例如忽略在通信保障任务中,每一次数据通信的保障都需要考虑通信环境和各种人为反应因素,需要把人做出决策的时间和部署策略的时间考虑进去。

参考文献:

[1]杨伦.兵棋推演中地形量化算法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仿真,2008,25(9).

[2]王桂起.兵棋技术综述[J].兵工自动化,2012,831(8),,,.

[3]胡晓峰.战争模拟原理与系统[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9.

[4]韩志军.计算机兵棋推演系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1,28(4).

[5]方雄利.基于兵棋推演的海上攻防信息系統分析与研究[D].武汉:武汉工程大学,2018.

作者简介:余瑞丰,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试验训练基地教员,讲师,综合网络管理。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试验训练基地,陕西 西安 710106

作者:余瑞丰 赵乐 牛德智

上一篇:高校隐性教育分析论文下一篇:体育差异教学探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