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油低碳经济论文

2022-04-17

2009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发表了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讲话。2009年底,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将在2020年实现将单位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的目标。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煤制油低碳经济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煤制油低碳经济论文 篇1:

神华“煤化工帝国”窘境?

内蒙古的十月天已微凉。作为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下称神华煤制油)的党委副书记,乔宝林一直忙得火热。随着这条备受关注的煤制油直接液化生产线的商业化运营,神华煤制油来访者越来越多,近月来就相继接待了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副局长吴吟以及各路专家、媒体。但无论是能源决策层、市场人士还是媒体,大家的问题如出一辙——煤制油的经济性。

从2008年年底宣布开车以来,对这条直接液化生产线的争议就没停止过,试车期间的开开停停也一度成为众矢之的。“当时就连国内一些知名的专家也说我们无法正常开车。”乔宝林坦言。

国家一些部门对煤制油一直也是态度暧昧,在叫停与放行间左右徘徊。当许多企业开始放弃煤制油、转向煤制气等其他煤化工新方向时,神华的做法有些与众不同,其直接液化项目抛开了最初的合作伙伴煤科总院,间接液化项目也和谈了十年的沙索分道扬镳,全部都揽在神华自己名下。

“我是支持煤制油的。”原國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态度很明确。目前,业界都一哄而上去搞煤化工,神华的煤制油路径相对而言“市场很大,至少不会有市场风险”。

但是,神华的煤制油之路亦并非一帆风顺,核心技术的缺失,仍然是其面临的重大难题。

曾经和神华有过合作的一位煤制油专家告诉记者:“神华说是自主研发,但与其说是研发技术,不如说是挖技术人员,从国内一些研究煤制油的科研院所挖了一些专家过去,这些专家是带着他们的科研技术过去的,所以对于神华来说并非从零起步。”

不管外界评价如何,神华对煤制油的布局一直在继续。神华煤制油鄂尔多斯的两条扩容线已经开始科研,300万吨的新疆黑山直接液化项目已经做完科研,另外宁东和榆林的间接液化项目还在继续推进。

“神华的目的很明确,想打造全国乃至于全球的‘煤化工帝国’。”煤科总院北京分院副院长陈亚飞说。

然而,事情并非如表面看起来的那么顺利,神华煤制油这个新宠儿正在遭遇着新的尴尬。

被质疑的经济性

在包府公路的边上,一座标有“中国神华”的加油站显得格外显眼,其背后就是神华位于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马家塔的煤制油基地。神华对外披露,这个自有加油站的消费群是鄂尔多斯市及神木县过往车辆。同时,神华西北油化品销售公司在包头落地。据悉,早在2010年2月,神华旗下两家煤制油企业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和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就获得了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

根据神华煤制油公司介绍,2011年其共销售油品80万吨,实现利润4亿多元。今年上半年,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共生产柴油24.89万吨、石脑油12.57万吨、液化气5.31万吨,实现利润2.7亿元。

“现在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项目已经进入商业化运营,作为一家成熟企业给国家缴税,经济性很好。”电话中,神华煤制油公司副总裁岳国颇有信心。

但业界似乎并不买账。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总工程师方德巍就直言:“赚钱不可能,投资太大,技术并不先进,污染问题至今都没能解决,或者说是无解的。”

不言而喻,质疑多集中在高成本。张维平曾经供职于一家山西的煤制油技术公司,后成立了自己的咨询公司,他提出,“按每万吨耗资1亿元计算,神华鄂尔多斯108万吨的项目应该耗资108亿元,实际上可能远远超出了这个数额。

对于业界猜测的数额,乔宝林坦言,投资的确达126亿元左右,而且不包括自备电厂的费用。面对巨额的成本,每年4亿元的利润显得微不足道。

对此,乔宝林是这样解释的:多数设备属于第一次制造和第一次使用,无法用一种成熟炼油企业的成本折旧方式来计算,究竟能使用20年还是50年并没有定论,计算出来的成本也相差甚远,而煤制油企业的主要成本就是固定资产的折旧;另一方面,国外的设备费用太高,一个阀门100多万元,甚至更多,而且无法照搬,再加上改造费用就不止100万元了。“所以,我们现在考量其经济效益有点为时过早。我认为现在工艺上基本过关了,设备方面还要不断改进,以后还会有问题不断暴露出来。”

乔宝林认为,生产线的改造不是一蹴而就的,设备一旦国产化将省去三分之二的费用,这样成本会大大降低。他还提出,适当地扩大生产规模也是必要的,因为有些部件无法改造,比如反应器,改造就意味着重建,所以可以继续建设新的生产线,来应用改进后的低成本设备。

另外一个影响成本的因素是税收。乔坦言,煤制油企业缴纳的增值税比传统炼油企业要多得多,煤制油企业每吨油的固定资产折旧约为传统炼油企业的十倍,缴纳的增值税也是其十倍。

还有就是土地使用,传统炼油是国土资源部门划拨的,国土资源部门有个目录,按此范围可以划拨土地,但是煤制油作为一个新品种并没有列入这个目录,所以并不给划拨,这部分的土地支出无疑使得神华煤制油成本陡增。

除此之外,中国能源网韩晓平也提到:“目前国际上越来越普及的碳排放交易,也将影响神华煤制油的盈利前景。”如果国际碳排放交易价从当前的10美元/吨提高到50美元/吨,煤制油的成本将提升30%以上。

“最令人担心、也是对经济性影响最大的一点就是能否稳定运行,一旦发生运行故障造成停车一次,就会造成少则千万多则上亿元的损失。”提到“稳定性”几个字时,陈亚飞不由地加重了语气。

一旦运行下来就不能轻易停车,哪怕是每年一次的检修都会对成本和利润产生影响。一些高压设备和磨损的地方都要更换;而且,加压的时候要一点点释放,不能突然停下来,而是从前往后有步骤地进行,仅检修前的停车就要耗时三四天,这种长达20天的检修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笔巨额支出。

如此细算,有多个方面的因素直接影响到神华煤制油公司的利润,但采访中,一些专家认为,对于神华而言,只要处理好,还是有经济性的,毕竟当前作为项目主要原料的煤炭价格一直在暴跌,这就提高了煤制油的利润空间。从中国神华上半年年报可以看到,2012年上半年该公司自产煤炭生产成本为149.9元/吨,煤炭销售平均价格为439.4元/吨。如果按照4吨煤生产1吨油的比例计算。4吨煤的价格为1800元左右,而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卖出的成品油价格高达7000-8000元,最高的时候到过9000元。

老问题依旧掣肘

除了对经济性的争议,一些老问题依然掣肘着煤制油的发展。

四年来,神华煤制油直接液化项目试车了很多次,以致很多人开始怀疑这项技术的可行性,连张国宝在最近的视察中也不断追问技术是否过关。

2007年年底,神华第一条直接液化煤制油示范项目在鄂尔多斯正式建成。2008年4月29日,神华的煤制油项目开车试运行,在50%的低负荷运行状况下,不到7个小时就发生故障。5月5日,在排除部分设备缺陷和调整工艺后,二次开车虽然成功运行了100小时左右,生产出了煤制油生产中极其重要的氢气,但同时也出现了平衡阀和蒸汽阀异常的问题。此外,在几次开车试运行中,还出现过备煤漏斗煤粉输送泄漏等问题。

方德巍是反对煤制油的代表之一,他始终认为煤制油的技术从二战时期到现在一直是停滞的,“我不赞成做煤制油,当时化工部时期就是坚决反对的,发改委放行煤制油时我也再三反映过,但是没有了后文”。

神华煤制油公司则否认了这种“技术停滞”的说法,“我们和二战时期的工艺不同,那时的压力更高一些。”

陈亚飞解释说,油的转化率、反应的压力、温度是衡量技术好坏的重要标准,如果场地是一样的,那么压力越低、温度越低,成本就越低,但是,降低压力和温度的技术难度也是非常大的,需要长期的研究、试验。

用水问题是掣肘神华煤制油的另一难题。岳国介绍说,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项目水源地位于100公里外,需要从沙漠里铺设专用管道引入厂区,成本高昂。实际上,为解决工业用水难题,鄂尔多斯正在与巴彦淖尔市、黄委会商谈跨区域黄河水权置换。

水权置换,就是工业企业为了取得用水指标,投资在国家黄河水利委员会确定的某一灌区内,实施农田节水改造工程,将该灌区节约下的用水指标置换到工业项目上。有媒体报道称,双方置换的条件是,鄂尔多斯得到一定规模工业用水,巴彦淖尔则可赢得一定规模煤炭资源。目前,相关方案还在编制之中。

据乔宝林介绍,最初,煤制油直接液化的吨煤耗水量高达10吨,当前改造后的结果是7吨,最佳的状态应该可以到5-6吨。使用最优化的技术,耗水也不会低于5吨。

“规模大直接造成了耗水量大,取水口的鱼都游不动了。”陈亚飞笑言,“也不是没有解决方案,如果把一个吸水孔分为十个吸水孔,那么对河流的影响将会大大减小。”

二氧化碳的排放至今仍然是煤制油项目争议的热点问题,并没有因为CCS的引入而停息。

煤制油直接液化排放的二氧化碳为什么这么多?乔宝林的解释是,煤制油制氢的时候要用碳,只要使用煤就不可避免地排放二氧化碳。一吨煤燃烧产生70%的碳,都要和氧气结合形成二氧化碳,关键要看是集中排放还是分散排放,分散排放更难处理,煤制油是集中排放,因此是可以集中解决的。

乔宝林口中的解决方案就是CCS,但神华煤制油项目的CCS一直处于示范阶段,可加以利用的二氧化碳少之又少。“我们主要是看技术和经济上是否可行,现在主要是经济问题。当前,国家对二氧化碳的排放没有明确的制度。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果产生矛盾,大部分企业都要选择经济效益。”

陈亚飞并不看好神华的CCS解决方案,“CCS做研究而已,不可能把二氧化碳全部收集起来,这么大的项目,收集几百万吨占比太少了。我认为CCS是个概念性的东西,不太现实。况且技术研发和实际应用的投入太大,本来是为了节能减排,把二氧化碳埋存起来,但是要打压到几公里深处,反而消耗了更多能量,得不偿失。”

除此以外,令神华煤制油始终纠结的一个新问题是验收,“煤炭协会组织过一次驗收,请了一些专家过来,但多为煤炭和化工专家,真正做煤制油的专家寥寥无几,环保部也做过一次验收,但是针对环境的、煤制油对应部门却迟迟没来验收。”多部门管辖下的煤制油企业竟然找不到一家真正的上级验收单位,不得不让神华煤制油和后来者略显尴尬。

试图一家独大

如今的神华,油品销售网络开始铺开,一部分销往本地,另一部分由中石油、中石化“两桶油”代销。神华对外说,鄂尔多斯加油站只是第一而非唯一,会继续向内蒙古及外省延伸。

神华集团公布的信息显示,中国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主要从事煤直接液化和煤间接液化示范生产,主要产品为柴油、液化气、石脑油等。总建设规划为年产油品500万吨,分两期建设。一期建成投产后,每年用煤量970万吨,可生产各种油品320万吨,其中柴油215万吨、液化气31万吨。

采访中,神华煤制油公司也表示,扩容是一定的,鄂尔多斯的煤制油直接液化项目第一期的土地和各种手续早已审批通过。

神华直接液化的阵营里还有刚刚做完科研的新疆黑山300万吨项目,预计是三条生产线,投资300亿元。

除了直接液化,神华在宁夏地区也一直致力于煤制油间接液化项目。据悉,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项目,已获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并进入科研阶段。此项目是宁东唯一一个列入《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的示范项目,也是我国最大的间接煤制油项目。

宁东项目是最为坎坷的,前后与沙索合作长达10年,但近期沙索退出,神华转而选择了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的技术路线。至于退出的原因,陈亚飞说,沙索技术要价高、还要中国政府的承诺,并提出占一定的股份,而对于股份比例一直未能达成协议,而且使用国外的设备比国内的昂贵。据悉,沙索在北京的办事处已经撤销。

神华鄂尔多斯18万吨间接煤制油项目也在进行之中,其他的煤化工产品,比如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甲醇等也在积极推进。“这些煤化工的技术都是贯通的,在市场和政府都淡漠的时候神华力挺煤制油,并趁机迅速占领市场,神华又舍得花钱,所做项目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新型煤化工,形成了规模效应,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做全国甚至是全世界的‘煤化工帝国’。”

但紧随而来的是又一轮的质疑声,这一次剑指央企的软肋——垄断。“从国家的利益上来讲,多元化应该是好的,但是作为一个原来已经掌握了一些资源的企业搞多元化就会被认为触角伸得太长。”上述与神华有过合作的煤制油专家如此说道。

的确,“三桶油”的格局早已形成,并在大众眼中构成了固定而又相互制约的模式,一旦神华煤制油形成一定的规模,有可能会影响这种平衡。采访中,“三桶油”也表示会介入煤化工领域,但暂时并未考虑煤制油。中海油新能源首席科学家肖钢提出,“煤制油对煤炭的要求很高,不是什么煤都可以用,石油公司没有合适的煤矿,做起来就比较蹩脚,但我们一直储备了相关专家。”

据神华介绍,煤制油直接液化项目对煤种的要求非常高,当初,神华做了很多试验,最后发现只有极少地方的煤品可以直接液化,比如黑龙江、神东,神华用的是神东的煤,运来后还要进行洗煤等工序。

既然“三桶油”暂时不来争市场,各煤炭企业显然无法与神华一争高下。擅长做坑口发电的中煤集团在煤化工领域的介入本来就少,一些地方煤炭企业如兖矿、山东能源、伊泰、兰花等虽然纷纷推出煤制油项目,但始终无法与产煤量高达4亿吨的“煤老大”神华集团相抗衡。这一背景下,一家独大、第二阵营簇拥的格局正在慢慢形成。

作者:张坤

煤制油低碳经济论文 篇2:

发挥高校独特优势 支撑引领国家低碳发展战略

2009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发表了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讲话。2009年底,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将在2020年实现将单位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的目标。这不仅表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勇于承担自己的国际责任,也表明发展低碳经济在中国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并上升为国家意志。可以预见,“低碳经济”将逐步引领21世纪世界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主导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面对全球低碳发展道路的历史方位,面对国家发展低碳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高等教育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教育部门应当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产学研等方面的优势,率先进行全局性、前瞻性战略布局,有效整合相关高校资源,形成技术联动、联合攻关的聚集态势,占据战略制高点;大力发展低碳教育,强化低碳人才培养工作,积极支撑、引领国家低碳发展战略。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面临着严峻挑战

“低碳”是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全新发展理念。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

发展低碳经济符合科学发展、实现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发展低碳经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国家责任的重要部分。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利于我国在国际政治与外交斗争中掌握主动权。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

1 发展低碳经济事实上是一轮由发达国家主动发起的新的国际竞争

首先,发达国家凭借其长期以来在产业、资金、技术等方面积累的优势,积极抢占低碳技术、谋求发展低碳经济的主导权,已经取得了先行优势。欧美、日本等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就把环保、再生清洁能源等作为国家战略产业加以扶持,近年来支持力度更大。欧盟于2009年3月宣布,在2013年前斥资1,050亿欧元,支持各国推行“绿色经济计划”,希望保持欧盟在环保领域的领先地位与竞争优势。美国联邦政府2000年以来共拨款120亿美元,研究开发新能源和低碳技术,主要包括捕集、减少和储存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技术和清洁煤、碳储存、核分裂和聚变能技术。2009年,奥巴马在能源政策中提出:未来10年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替代能源研究。日本政府则将在今后5年内投入300亿美元,开发低碳技术。

其次,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层位高、力度大,志在必得。这些国家都发布了面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国家乃至国家联盟层面的战略和计划。2008年12月,欧盟通过了“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2009年7月,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公布了能源与气候变化白皮书《英国低碳过渡计划》o 2009年2月,美国正式出台了投资总额达7,870亿美元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发展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2008年7月,日本政府通过了《建设低碳社会行动计划》。

再次,发达国家在低碳竞争中重视低碳舆论导向,谋求占领低碳舆论制高点。欧美、日本等国家高度重视对于低碳问题的研究,既是为了对国民进行低碳教育,更是为了在国际事务中占领舆论制高点。目前,关于低碳问题的研究许多是在西方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支持下进行的,许多研究结论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2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中国面临着严峻的经济、技术、社会等多重挑战

首先,我国碳排放总量已居世界第一,而且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继续增长。2006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了世界的20%。鉴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很低,我国的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至少仍将延续20年时间,公众的住房、交通等消费水平仍将上升,这将推动我国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上升。此外,受制于资源、经济、技术等多重原因,我国短期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所占比重高达69.5%,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0%。煤炭消费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高,致使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

其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任重道远。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相当一部分得益于房地产业高速发展和基础设施的投资拉动。这些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大大带动了电力、煤炭、钢铁、石化、水泥、有色金属等高耗能产业发展。从产业结构角度来看,我国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比重大致为1:5:4,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尽管我国政府很早就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水平,减少排放,但转变经济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涉及的面广,牵扯的问题复杂,在未来相当长时间仍将是一个重大课题,这将构成我国经济向低碳方向转型的障碍。

再次,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只有在CCS技术(二氧化碳捕捉和封存技术)得到广泛运用的情况下,2050年中国碳排放水平才能维持在2005年水平。由于技术水平落后,目前我国高耗能工业产品能耗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约40%,能源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约10%。

最后,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普遍存在认识误区,没有形成全民共识。在我国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与低碳经济、低碳社会要求不相符合的行为与认识。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好大喜功、劳民伤财、大拆大改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比比皆是;在社会公民消费行为中,奢靡浪费触目惊心,从日常生活中的“长明灯、长流水”,到住房面积、汽车排量的竞相攀比,这种无谓的能源资源消耗加大了碳排放。

低碳经济的竞争也是综合国力的竞争。面对严峻的挑战,面对越来越大的全球减排压力,如何迎接低碳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只有国家牵引,把发展低碳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动员全社会力量来破解这一难题,其中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中国高等教育在未来低碳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未来低碳国家战略中,高等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作用独特而不容忽视。普遍认为中国建设低碳经济的基本途径有:一是全社会要提高能源效率;二是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三是引导社会认识与公众消费行为。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中国高等教育的参与和支持。可以说,没有高等教育部门参与的低碳国家战略是难以想象的。具体作用主要表现在:

1 只有高等教育才能担负起低碳人才培养重任

低碳经济竞争实质仍然是低碳人才的竞争,A2"问题已经制约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发展低碳经济高校不

仅需要培养大量的从事低碳技术创新的科研人才,而且也需要培养大量的掌握低碳技术的各级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和低碳经济理论的各级各类经济管理人才。国际社会在培养低碳高端专业人才方面已经先行一步,如2008年英国爱丁堡大学商学院和地球科学学院开始联合招生培养碳管理理学硕士;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2008年面向低碳市场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战略碳管理MBA学位,针对商业、企业、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培养碳管理高端人才。因此,基于中国发展低碳现实需求和未来向低碳社会转型需求,提前做好低碳各方面人才培养以及人才储备工作的历史重任将责无旁贷地落在高校身上。

2 在传播低碳文化,普及低碳理念方面,高等教育扮演着特别重要的角色

我国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多年,节能减排也不是新课题,但成效不彰。其深刻原因之一在于缺乏社会文化、公众行为层面的支持与呼应。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改变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在公众活动的各个领域养成低碳发展的理念和行为方式,唯有如此,低碳社会、低碳经济建设才能落到实处。发挥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功能,培养符合未来低碳社会要求的社会公民,进而带动全体社会成员观念和行为的改变是教育部门在建设低碳社会中当仁不让的义务与责任。

低碳教育应包括环保意识教育、能源教育。高校应当把低碳教育纳入课堂。现代社会中高校不仅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而且也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阵地。从欧美等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来看,高校在低碳教育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高校同样可以在引导公众消费行为、促进社会风气转变、形成社会低碳消费意识方面发挥独特而巨大的作用,这也是教育部门在建设低碳社会中当仁不让的义务与责任。

3 高校科研力量是中国科技创新、缩短与发达国家在低碳科技领域差距的主力军之一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根本的出路在于科技创新。面对发达国家在低碳领域的经济科技先行优势,我国必须把立足点放在自主创新的基点上。我国高校已聚集了一支强大的科技力量,是中国科技的主力军之一,是中国科技自主创新不竭的源动力。在低碳经济最为重要的新能源领域,中国高校占有极为重要的角色。例如,清华大学电子系研制的“铝-氮-铝选择性吸收涂层”,是世界上性能价格比最好的太阳能吸收涂层,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科技原创性的技术。正是这一发明专利,奠定了我国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大规模普及的基础,从而使我国太阳能光热产业走在世界前列。上海交通大学在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制冷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学校的有关专家教授积极为上海市、江苏省、江西省等地的光伏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大大推动了这些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中国高等教育科研力量优势,必将大大推动我国低碳技术领域自主创新。

发挥高校综合优势,大力推动我国低碳社会建设

1 尽快启动“低碳化背景下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低碳社会构建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不仅包括经济和技术的创新,而且还涉及法律、社会、文化层面的变革,涉及社会公民观念的转变和行为的养成。实施低碳国家战略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性的重大课题,需要对于经济管理体制法律法规、公共政策、财政税收金融、运行机制、社会行为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如何应对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发展也是一个需要长期跟踪研究的课题。目前,各国已围绕发展低碳经济展开了话语权的激烈争夺,我国也应开展研究,以便牢固占领舆论制高点。高校作为现代社会中的思想库,理应为国家低碳战略决策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撑。

建议建立跨校跨学科的教育部低碳战略研究中心,尽快启动低碳国家战略、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教育的相关研究,发挥教育部门学科齐全优势、人才聚集优势,扩大教育部门在整个低碳社会建设中的影响力。

2 积极呼应低碳国家战略,主动调整高校学科建设,专业布局,人才培养规划

大学应该主动研究国家低碳战略下的关键共性技术的发展方向,积极预测和及时捕捉低碳技术信息,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主动进行战略性学科布局,使自己的学科专业结构能够体现出低碳背景下经济社会技术的最新发展方向,从而为国家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具有前瞻性的人才与技术支撑。恩格斯曾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当前,高校必须深刻认识到,低碳化是一个长期的不可逾越的全球性战略命题和科学命题,也是中国必须直面应对的严峻挑战。

目前,围绕发展低碳经济,各高校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主动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并且取得成效。例如,中国石油大学成立了新能源研究中心,主要针对天然气水合物、油页岩和油砂、代用天然气、生物质能、氢能和太阳能5个研究方向开展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积极发展煤化工、煤层气开发工程、多晶硅制造工艺等专业;在科学技术创新方面,积极推进煤炭高效气化技术、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煤制油技术、瓦斯与煤层气抽采与利用技术以及二氧化碳捕捉及存储技术等领域研究。华北电力大学组建了全国首家可再生能源学院,成立了生物质发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还先后与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十几家大型能源电力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创新联盟,共同组建“节能研发中心”“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建议国家应当围绕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这一主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系统规划高校的学科建设、研究方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尽快在高校设立节能技术、能源管理、新能源、环境工程、碳交易、碳金融等方面的专业和课程,迅速为建设低碳社会培养一大批“低碳”科研人才、“低碳”工程技术人才和“低碳”经济管理人才。

3 加强对低碳科研创新工作的领导和支持

加强对高校低碳技术创新的领导和协调。结合各高校传统优势,积极推动高校在低碳科技创新领域科研分工和资源优化配置,逐步形成低碳关键技术领域每所高校都有1个~2个优势学科。例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以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和IGCC技术为研究重点;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以能源新材料为研究重点;北京化工大学可以侧重研究燃料电池机理问题;中国矿业大学可以重点研究煤炭清洁开采技术和CCS技术;中国石油大学重点研究非常规石油资源开发;北京邮电大学等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高校则重点发展碳排放在线监测技术、智能化低碳技术。有关部门应当在科研项目立项、科研平台建设以及科研资金分配等方面加大对低碳关键技术领域创新的政策倾斜;教育等相关部门还应通过发布科研课题指南方式聚集人才联合攻关,从而引导高校低碳技术创新工作。

4 进一步整合高校科研力量,建立跨院校跨专业的高校低蕨科研协作联盟,积极构建中国高校低碳研究网

目前,我国高校多达2,000余所,应建立一套可行机制把这些学校的低碳研究人才组织起来,构建跨学科

跨院校的高校低碳科研联盟,在中国教育网基础上设立中国高校低碳研究网,其职能是定期发布科研成果、交流科研经验、推动科研合作、推广技术成果,还可以进一步与企业、风险投资对接,建立低碳技术产学研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随着低碳经济发展,碳排放的可检测、可测量要求势必提高,中国高校低碳研究网还可以发展成为带有第三方性质的碳排放在线监测网。中国高校低碳研究网建立工作可由教育部门出面组织协调落实。

5 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注重发挥行业院校的独特优势

为数众多的行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一个重要特色。在低碳技术创新领域,行业院校也具有独特优势。我国行业院校大部分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为适应国家工业化需要,当时行业院校直属于产业部门管理,这些产业恰恰多是今天节能减排的重点和难点领域。以划转教育部直属的原行业院校为例,38所行业院校覆盖了石油、煤炭、电力、化工、钢铁、建材、信息、交通、农林等产业,聚集了10万之众的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人员。许多行业院校已经在低碳技术创新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绩。例如,中国矿业大学在煤炭地下气化领域的成功探索,对发展煤炭资源清洁利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南大学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北京理工大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均居国内领先水平;华北电力大学开发的燃煤锅炉烟气脱硫脱硝、SEC高频斩波串级调速节能减排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我国低碳经济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传统产业能效提高。在此领域,由于历史联系、学科传统、品牌优势等方面原因,行业特色型大学有着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行业特色型大学具有敏锐的行业需求意识,积极参与行业及其企业低碳约束性指标的战略规划,积极开展行业低碳技术攻关,特别是要抓住行业基础性和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前瞻技术等重大科技问题进行主动的预先研究,为行业、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成为行业性低碳技术原始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因此,教育部门应加强对行业院校的支持,发挥行业特色型大学在低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低碳行业共性技术和低碳关键技术等前沿领域的重大支撑作用,推动行业院校产学研结合,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6 开发低碳教育课程和教材,开展全民低碳教育

教育部门要加强对低碳教育的领导。可由教育部相关部门负责,分层次开发低碳教育的课程和教材,从技术、制度、观念、行为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低碳教育,促进学生及社会公众低碳意识和低碳行为的形成,最终形成完整的低碳教育体系,从而使每个公民真正参与到低碳社会的建设行列中来,为低碳社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王亚杰等

煤制油低碳经济论文 篇3:

大陆煤制油面临多重考验

没有一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油价就这么一直跌下来了。

从2014年四季度起,国际能源市场上油价暴跌成为了主基调。受美国供应增速强劲、欧佩克保持产量不变以及全球需求疲弱等因素影响,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已经从2014年最高时的120美元/桶,跌到了不足50美元/桶,最低一度跌到了45.35美元/桶,创下自2009年2月以来的最低价。

作为世界能源第一消耗大国的中国,持续走低的国际油价让其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在半年内连续13次下调,汽油、柴油价格每吨分别累计降价2750元和2935元。

油价的下跌让依赖高油价而盈利的煤制油等煤化工产业备受煎熬,处于亏本生产状态。不过,众多煤制油业内人士所不满的,却并非是低迷的油价。

煤制油已经亏本

过去5年,在国际油价持续高企背景下,以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为主的中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洁净煤与综合利用部主任张绍强向《凤凰周刊》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实际已建成投产的煤制油4个项目、产能165万吨。另据媒体统计,各地上报给国家发改委欲获得“准生证”的煤化工项目更是多达104个,预计总投资额在2万亿元左右。

同时,去年6月7日,国务院发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坚持煤基替代、生物质替代并举,到2020年,形成石油替代能力4000万吨以上。

然而,自去年以来,受美国页岩油气革命、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开始动荡下跌。2014年6月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从120美元/桶下跌到了不到50美元/桶,跌幅超过60%。

中科合成油技术公司曾对煤制油项目进行盈利平衡点测算,在煤价为每吨400元的条件下,原油价格在80美元/桶时,煤制油仍盈利;但当油价下降到60美元/桶时,盈利变得较为困难。

神华集团高层2013年曾表示,按目前的运行状况,神华煤制油的盈利平衡点为国际油价60美元/桶附近。也就是说,只要国际油价在60美元/桶之上,神华的煤制油项目就有利润空间。神华是中国最大的煤炭公司,并最早在国内开展煤制油生产。

各方所统计的成本数据都明显高于当前的国际油价。张绍强表示,从中国各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投产运行实际情况看,西部地区现代煤化工产品的成本线在40-60美元/桶,中东部地区现代煤化工产品的成本线在70美元/桶左右。

“换句话说,目前50多美元/桶的油价,使得绝大多数煤制油等煤化工产品的成本优势荡然无存,企业早已无钱可赚,甚至亏损。”

暂未影响长远发展

不过,从长远来看,不少业内人士并未表现出悲观情绪。

在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教授田亚峻看来,无论油价如何变动,煤制油项目理应在中国能源体系中占一席之地。因为一旦中国石油安全受到战争等突发因素影响,煤制油将起到很好的战略补充作用。“它就像大楼中的消防栓一样,可以以防万一。”

另一些人给出的理由则是油价不可能一直保持目前的低水平。张绍强算了一笔账,大多数主要产油国和石油出口国的原油生产成本都在40美元/桶以上,而且即便是沙特等原油开采成本很低的产油国(约为10-20美元/桶),其维持政府预算平衡的油价也在70美元/桶左右。因此,目前这种超低油价不可能长期维持。油价会较快地回归到市场平衡点60-70美元/桶。

张绍强认为,这个平衡点正好也是中国煤制油气的盈亏平衡线附近,“所以从纯市场生产成本的角度看,现代煤化工还是有潜力的。”

同时,目前不少规划中的煤制油项目,因建设周期较长,一半左右要到2025年前后才能建成投产,且建设单位基本都有一定的资金承受能力,“所以对示范项目的影响肯定有,但还没有严重影响项目的推进。”张绍强说。

事实也在一定程度印证张绍强的观点。1月15日,《中国化工报》报道称,兖矿、伊泰集团以及神华等国内在建煤制油项目均表示“建设进度按计划稳步推进,企业表示发展煤制油信心不减。”

“人祸”高税负

如果国际油价下跌算是煤制油产业所遇到的“天灾”,在业内人士看来,油品税费调整则是“人祸”。

去年12月1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的通知》,将汽油、石脑油、溶剂油和润滑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由1.12元/升提高到1.4元/升。就在此前的11月29日,溶剂油消费税刚刚从之前的1元/升加征到1.12元/升。

相关部门给出油价上涨的理由是:“为促进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但不少专家直言这种税费调整“非常不合理”。

高额的增值税和消费税一直最被煤制油行业所诟病。来自伊泰16万吨煤制油项目的数据显示:2013年1-11月,伊泰合成油品柴油平均每吨售价 7670.8元,税负2380.5元,税负比例超过31%;石脑油平均每吨售价6105.6元,税负2672.3元,税负比例超过43%。

而实施最新消费税标准之后,业内人士测算,以一个产能100万吨/年的煤制油项目为例,在满负荷生产运营的情况下,生产柴油每年仅消费税的税务成本就超过13亿元。如果目标产品是汽油,消费税更是高达19.3亿元。总体来说,煤制油税负比进口原油进行炼油的税收负担还要沉重。

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认为,对于加税的原因,神华应承担一定责任,“现代煤制油属于高新技术行业,国家本应予以扶持,而神华却把煤制油行业形象搞坏了”。

煤制油工藝有两种技术路线,一种是直接液化工艺,简称“直接法”;另一种是间接液化工艺,简称“间接法”。二者相比,直接法的生产难度大,经济效益较低。

因此,目前中国80%-90%煤制油项目采用间接法。在建项目中,仅有一个采用直接法,即神华鄂尔多斯二期扩建到250万-320万吨项目;采用间接法制油的项目则有7个,总产能1190万吨 。

然而,中国煤制油领域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生产的项目采用的却是直接法。2004年,采用直接法的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项目开工。但其运行状态以及经济效益一直不理想,到目前為止,只能够达到80%-90%的负荷。

该专家认为,正是神华煤制油效益的不理想,让政府高层形成了煤制油技术不具经济性的印象,进而将其与普通原油炼化技术未加区分,并未加以重视。而与之相比,采用间接法工艺的内蒙古伊泰集团,其16万吨煤制油在2014年度仍然获得了1.7亿元以上的盈利。

一位来自神华下属研究所的专家部分同意上述观点。但他强调:“至少直接法的油品转化率在50%左右,还是要优于间接法的”。

污染环境 更严重的问题

不过,就算没有此轮油价下跌、高税负的影响以及生产工艺的争论,中国煤制油项目的发展也是起起伏伏,难言顺利。

2008年,国家甚至一度下发文件,要求“除神华鄂尔多斯项目和神华宁煤—沙索宁夏项目外,一律停止实施其他煤制油项目。”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是煤制油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

绿色和平组织2012年发布的《煤电基地开发与水资源研究》报告显示,1吨直接液化煤制油的耗水量约7吨,间接液化煤制油耗水约12吨。而目前中国已投产、在建或规划的大型煤制油项目主要集中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山西、宁夏、新疆等西部相对缺水地区。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金涌曾经在各种场合表态说:“耗煤太多,高耗水高排放,煤制油不应作为商业行为加以提倡。”

2013年,绿色和平组织又发布一份名为《噬水之煤: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项目超采地下水和违法排污调查》的报告,直指神华集团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煤制油项目导致当地水资源被破坏殆尽,同时涉嫌违法偷排工业污水。

在政策层面,国家对这项产业强调最多的也是要求其注意环境问题。

2011年工信部出台的《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则明确指出:煤制油等现代煤化工项目要按照有关产业政策,综合考虑煤炭、水资源、生态环境等综合条件……适度布局,并指出“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气联防联控重点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超标和节能评估审查不合格的地区,严格限制现代煤化工的发展。”

国家能源局去年7月则再次强调:“坚持量水而行、坚持清洁高效转化、坚持示范先行、坚持科学合理布局、坚持自主创新”的原则,申报的煤制油示范项目必须符合产业政策相关规定,能源转化效率、能耗、水耗、二氧化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等指标必须达到准入值。

因此,业内人士认为,环境污染才是煤制油产业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能心存侥幸,否则现代煤化工产生的环境问题对企业将是致命的。”张绍强说。

作者:邱锐

上一篇:园林项目管理论文下一篇:青年网络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