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施工管理论文

2022-07-03

摘要:在公路桥梁下部结构基础施工中以灌注桩居多。灌注桩能将上部结构荷载传递到深层稳定的土层中,从而大大减少基础沉降,是一种极为有效,安全可靠的基础形式。但是,灌注桩的施工大多是在地面下或水下完成,施工工序多,质量控制难度大,稍有不慎易产生断桩等严重缺陷。因此,灌注桩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检测就显得格外重要。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钻孔灌注桩施工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钻孔灌注桩施工管理论文 篇1:

论钻孔灌注桩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筑事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高层建筑、桥梁、公路等数量不断增多,它们多数采用钻孔灌注桩进行施工。钻孔灌注桩是隐蔽工程,成桩过程比较复杂,可能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因此,需要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严格管理和质量合理控制。本文主要分析了桩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及施工工序,进而有效的进行施工管理,并提出可行的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飞速发展,桩基础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目前,钻孔灌注桩在桩基础中应用的最为普遍,它的质量问题是桩基础施工的首要问题,但是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由于其施工管理过程不合理,常会出现断桩、蜂窝、堵管等质量问题,甚至出现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的精神和经济损失。因此,工程施工人员要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和工序进行科学的管理,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成桩质量,进而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

1、施工工艺的选择

钻孔灌注桩要严格按照项目的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施工工艺,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钻机和钻头,钻孔灌注桩选用正循环回转钻机和硬质合金简式钻头;其次,选择自然造浆泥浆护壁的成孔方法、钢筋笼的制作采用人工预制的方法、混凝土的浇筑,以及采用自然养护硅成桩。其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施工准备→桩位放测→桩位复测→设备就位安装→复核→钻进成孔→成孔质量检查验收→清孔→钢筋笼制作安放→钢筋笼孔口处搭接焊→安放浇注导管硅搅拌浇注→成桩硅养护

2、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

2.1施工准备阶段

钻孔灌注桩在施工前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为保证其良好的质量和工程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施工人员要详细了解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施工特点和施工步骤,如熟悉整个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图,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准备;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保证施工的质量。其次,施工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并对桩位进行定点放样。设置临时控制点,按照设计的顺序对桩位进行测量定位,保证其偏差在10mm以内,并做好相关的记录,正式施工前还要对其进行复核。最后,在全面了解施工现场之后,要做一定的试成孔试验,记录好试成孔的成孔、清空、钢筋笼的制作以及灌注混凝土的时间,并与设计方案进行对比研究,制定出最优的方案。

2.2成孔阶段

首先要对钻孔灌注桩的桩位进行复核,还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保证桩位放样的准确。其次,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建立坚实可靠的工作平台,选择合适的钻机、钻头和泥浆的配比进行钻孔,钻孔时控制好钻机的钻进速度、钻机转速以及泥浆的供应量和粘稠度等,保证钻济能及时排出,防止出现塌孔或者埋孔的质量问题;保证泥浆有一定的高度,若出现漏失现象要及时进行补救;在钻进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出现弯孔、斜孔、塌孔、扩孔等现象,保证成孔质量。

2.3清孔阶段

在成孔过程完成之后,桩孔内会残留沉渣,它是影响桩基的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对桩孔内的残渣进行清理。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两次清孔,第一次是成孔完成之后的清孔;第二次钢筋笼的制作和吊装完成之后的清空。首先要测量沉渣的厚度,主要的方法有电锤测量法、超声波法、电阻检验法,他们通过计算两次测量的深度差得到沉渣厚度,根据不同桩的沉渣厚度要求判断沉渣厚度是否满足要求,端承桩的沉渣厚度一般为50mm,摩擦桩的沉渣厚度一般为150mm,如果不满足要求时要及时进行清理。清孔过程中要重复清理,并且要提高泥浆的质量,其密度一般保持在1.10-1.15之间。

2.4制作和吊装钢筋笼

制作钻孔灌注桩的钢筋笼时要注意一些质量方面的问题。在制作前,要严格审核钢筋、焊条等相关材料,保证其满足设计方案的要求。在制作过程中,最好选择在硬化的场地上进行,按照钢筋笼的直径、长度以及质量要求进行制作,特别是在加强肋筋的间距设计时要根据吊装设备的高度和钢筋笼的长度合理的设计。在焊接钢筋时,要时刻注意焊缝的质量,焊完之后还要进行检查,防止出现裂缝、夹渣、漏焊等质量问题。在吊装钢筋笼时,要尽量避免钢筋笼碰撞到孔壁,导致孔壁坍塌或者使钢筋笼变形,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2.5灌注混凝土

钻孔灌注桩中最关键的步骤是灌注混凝土,它完成之后很难进行修改,因此为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成桩质量,要时刻注意灌注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首先,在确定混凝土所需的砂、石、水泥等的配比时要先进行试验,进而确定出最佳的混凝土配比。对灌注混凝土过程中用到的导管要进行水密性测试,防止导管内进水,引起混凝土离析甚至断桩。在灌注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防止出现堵管现象,同时还要注意成孔和混凝土灌注之间的时间间隔,如果时间过长可能会使孔底的沉渣厚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要重新进行清孔。首盘混凝土要埋没导管底部0.5米以上,保证桩基的质量。

2.6施工事故及处理对策

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出现质量事故时,要及时进行调查分析,正确判断事故原因,并提出合理的事故处理办法,撰写事故调查报告和事故处理报告,最后上交相关单位。它的质量事故一般出现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因为它的处理过程比较困难,因此要时刻控制各个环节的质量,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在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混凝土的离析和堵管现象。

离析是混凝土的砂、石、水泥发生分离,可能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甚至出现断桩的现象。当离析问题比较严重时,可以人工清除桩心混凝土,也可以用巖石钻或者钻芯机取出桩心混凝土,重新进行灌注。

堵管现象主要是因为刚开始灌注时,导管离孔底较近,使得导管插入沉渣中;混凝土中可能材料不够精细,可能存在较大的石子,卡在导管中,导致堵塞;混凝土的配比不合理,降低了混凝土的流动性;灌注过程不连续,导致部分混凝土在管壁上凝固等,这些问题均会出现堵管的现象。当刚开始灌注时有堵管现象,不要有侥幸心理,要采用反循环的方法及时取出导管内的混凝土,重新清理孔底,合格之后再进行浇筑。当灌注的深度不是很大时,采用长杆进行冲捣;当灌注深度很大时,可以反复提升导管进行振插,若振插仍无效,可以将导管拔起清理。

3、钻孔灌注桩的质量检测

钻孔灌注桩完成后,要对其进行质量检测,检测方法有静载荷法、动测法、取芯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动测法和静载荷法两种。静载荷法测量比较方便,但是测量的深度受到限制;动测法主要检测桩身的长度和完整性,测量误差小于300mm;取芯法是通过取芯来检测桩身的完整性,但它的取芯深度有限。在检测过程中,为了能够准确检测灌注桩的承载力,可以将静载荷法和动测法结合起来进行使用,保证检测质量。

4、结论

桩基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其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要严格控制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准备工作、成孔、清孔、钢筋笼制作和吊装、灌注混凝土等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只有这样,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才能达到安全、优质、经济的目标。

作者:肖平

钻孔灌注桩施工管理论文 篇2:

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摘要:在公路桥梁下部结构基础施工中以灌注桩居多。灌注桩能将上部结构荷载传递到深层稳定的土层中,从而大大减少基础沉降,是一种极为有效,安全可靠的基础形式。但是,灌注桩的施工大多是在地面下或水下完成,施工工序多,质量控制难度大,稍有不慎易产生断桩等严重缺陷。因此,灌注桩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检测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 施工 技术 质量控制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是在水下进行的,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开挖验收。施工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要求基础施工队伍在施工技术措施上要落实,并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密切注意抓好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力争将隐患消除在成桩之前。因此在施工前要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核查地质和有关灌注桩方面的资料,对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后制订出施工质量标准、验收实施方案和每根桩的施工记录,以便有效地对桩基施工质量加以控制。

1 成孔的施工管理及质量的控制

成孔是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质量如控制得不好,则可能会发生塌孔、缩径、桩孔偏斜及桩端达不到设计持力层要求等,还将直接影响桩身质量和造成桩承载力下降。因此,在成孔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1 采取隔孔施工程序

钻孔混凝土灌注桩和打入桩不同,打入桩是将周围土体挤开,桩身具有很高的强度,土体对桩产生被动土压力。钻孔混凝土灌注桩则是先成孔,然后在孔内成桩,周围土移向桩身土体对桩产生动压力。尤其是在成桩初始,桩身混凝土的强度很低,且混凝土灌注桩的成孔是依靠泥浆来平衡的,故采取较适应的桩距对防止坍孔和缩径是一项稳妥的技术措施。

1.2 确保桩身成孔垂直精度

这是灌注桩顺利施工的一个重要条件,否则钢筋笼和导管将无法沉放。为了保证成孔垂直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应采取扩大桩机支承面积使桩机稳固,经常校核钻架及钻杆的垂直度等措施,并于成孔后下放钢筋前作井径、井斜超声波测试。

1.3 确保桩位、桩顶标高和成孔深度

在护筒定位后及时复核护筒的位置,严格控制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mm,并认真检查回填土是否密实,以防钻孔过程中发生漏浆的现象。在施工过程中自然地坪的标高会发生一些变化,为准确地控制钻孔深度,在桩架就位后及时复核底梁的水平和桩具的总长度并作好记录,以便在成孔后根据钻杆在钻机上的留出长度来校验成孔达到深度。

虽然钻杆到达的深度已反映了成孔深度,但是如在第一次清孔时泥浆比重控制不当,或在提钻具时碰撞了孔壁,就可能会发生坍孔、沉渣过厚等现象,这将给第二次清孔带来很大的困难,有的甚至通过第二次清孔也无法清除坍落的沉渣。因此,在提出钻具后用测绳复核成孔深度,如测绳的测深比钻杆的钻探小,就要重新下钻杆复钻并清孔。同时还要考虑在施工中常用的测绳遇水后缩水的问题,因其最大收缩率达1.2%,为提高测绳的测量精度,在使用前要预湿后重新标定,并在使用中经常复核。

1.4 钢筋笼制作质量和吊放

钢筋笼制作前首先要检查钢材的质保资料,检查合格后再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验收钢筋的直径、长度、规格、数量和制作质量。在验收中还要特别注意钢筋笼吊环长度能否使钢筋准确地吊放在设计标高上,这是由于钢筋吊笼放后是暂时固定在钻架底梁上的,因此,吊环长度是根据底梁标高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应根据底梁标高逐根复核吊环长度,以确保钢筋的埋入标高满足设计要求。在钢筋笼吊放过程中,应逐节验收钢筋笼的连接焊缝质量,对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焊缝、焊口则要进行补焊。同时,要注意钢筋笼能否顺利下放,沉放时不能碰撞孔壁;当吊放受阻时,不能加压强行下放,因为这将会造成坍孔、钢筋笼变形等现象,应停止吊放并寻找原因,如因钢筋笼没有垂直吊放而造成的,应提出后重新垂直吊放。

1.5 灌注水下混凝土前泥浆的制备和第二次清孔

清孔的主要目的是清除孔底沉渣,而孔底沉渣则是影响灌注桩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清孔则是利用泥浆在流动时所具有的动能冲击桩孔底部的沉渣,使沉渣中的岩粒、砂粒等处于悬浮状态,再利用泥浆胶体的粘结力使悬浮着的沉渣随着泥浆的循环流动被带出桩孔,最终将桩孔内的沉渣清干净,这就是泥浆的排渣和清孔作用。从泥浆在混凝土钻孔桩施工中的护壁和清孔作用,我们可以看出,泥浆的制备和清孔是确保钻子L桩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对于施工规范中泥浆的控制指标:粘度测定17—20min;含砂率不大于6%;胶体率不小于90%等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不能就地取材,而要专门采取泥浆制备,选用高塑性粘土或膨润土,拌制泥浆必须根据施工机械、工艺及穿越土层进行配合比设计。

灌注桩成孔至设计标高,应充分利用钻杆在原位进行第一次清孔,直到孔口返浆比重持续小于1.10—1.20,测得孔底沉渣厚度小于50mm,即抓紧吊放钢筋笼和沉放混凝土导管。沉放导管时检查导管的连接是否牢固和密实,以防止漏气漏浆而影响灌注。由于孔内原土泥浆在吊放钢筋笼和沉放导管这段时间内使处于悬浮状态的沉渣再次沉到桩孔底部,最终不能被混凝土冲击反起而成为永久性沉渣,从而影响桩基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在混凝土灌注前利用导管进行第二次清孔。当孔口返浆比重及沉渣厚度均符合规范要求后,应立即进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工作。

2 成桩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2.1 为确保成桩质量,要严格检查验收进场原材料的质保书(水泥出厂合格证、化验报告、砂石化验报告),如发现实样与质保書不符,应立即取样进行复查,对不合格的材料(如水泥、砂、石、水质),严禁用于混凝土灌注桩。

2.2 钻孔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施工主要是采用导管灌注,混凝土的离析现象还会存在,但良好的配合比可减少离析程度,因此,现场的配合比要随水泥品种、砂、石料规格及含水率的变化进行调整,为使每根桩的配合比都能正确无误,在混凝土搅拌前都要复核配合比并校验计量的准确性,严格计量和测试管理,并及时填入原始记录和制作试件。

2.3 为防止发生断桩、夹泥、堵管等现象,在混凝土灌注时应加强对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因为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坍落采用18cm—20cm,并随时了解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入深度。导管在混凝土面的埋置深度一般宜保持在2m—4m,不宜大于5m和小于1m,严禁把导管底端提出混凝土面。当灌注至距桩顶标高8m—10m时,应及时将坍落度调小至12cm—16cm,以提高桩身上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灌注工艺和操作,抽动导管使混凝土面上升的力度要适中,保证有程序的拔管和连续灌注,升降的幅度不能过大,如大幅度抽拔导管则容易造成混凝土体冲刷孔壁,导致孔壁下坠或坍落,桩身夹泥,这种现象尤其在砂层厚的地方比较容易发生。在灌注过程中必须每灌注2m3左右测一次混凝土面上升的高度,确定每段桩体的充盈系数,《建筑施工操作规程》规定桩身混凝土的充盈系数必须大于1。同时要认真进行记录,这对日后发现有问题的桩或评价桩的质量有很大作用。

钻孔灌注桩的整个施工过程属隐蔽工程项目,质量检查比较困难,如桩的各种动测方法基本上都是在一定的假设计算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参数测定和检验,并要依靠专业人员的经验来分析和判读实测结果,同一个桩基工程,各检测单位用同一种方法进行检测,由于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的差异,其结论偏差很大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通过十几年来几十个钻孔灌注桩工程的施工实践,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加强桩基工程检测是一个手段,要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其关键还在于人。强调现场管理人员要有高度责任心,以防为主,对桩基各个施工环节要充分重视并精心施工,只有这样桩基的质量控制才能得到保证。

作者:单慧平

钻孔灌注桩施工管理论文 篇3:

对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研究

摘要:在公路桥梁下部结构基础施工中以灌注桩居多。灌注桩能将上部结构荷载传递到深层稳定的土层中,从而大大减少基础沉降,是一种极为有效,安全可靠的基础形式。但是,灌注桩的施工大多是在地面下或水下完成,施工工序多,質量控制难度大,稍有不慎易产生断桩等严重缺陷。因此,灌注桩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检测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是在水下进行的,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开挖验收。施工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要求基础施工队伍在施工技术措施上要落实,并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密切注意抓好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力争将隐患消除在成桩之前。因此在施工前要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核查地质和有关灌注桩方面的资料,对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后制订出施工质量标准、验收实施方案和每根桩的施工记录,以便有效地对桩基施工质量加以控制。

一、成孔的施工管理及质量的控制

成孔是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质量如控制得不好,则可能会发生塌孔、缩径、桩孔偏斜及桩端达不到设计持力层要求等,还将直接影响桩身质量和造成桩承载力下降。因此,在成孔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采取隔孔施工程序

钻孔混凝土灌注桩和打入桩不同,打人桩是将周围土体挤开,桩身具有很高的强度,土体对桩产生被动土压力。钻孔混凝土灌注桩则是先成孔,然后在孔内成桩,周围土移向桩身土体对桩产生动压力。尤其是在成桩初始,桩身混凝土的强度很低,且混凝土灌注桩的成孔是依靠泥浆来平衡的,故采取较适应的桩距对防止坍孔和缩径是一项稳妥的技术措施。

(二)确保桩身成孔垂直精度

这是灌注桩顺利施工的一个重要条件,否则钢筋笼和导管将无法沉放。为了保证成孔垂直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应采取扩大桩机支承面积使桩机稳固,经常校核钻架及钻杆的垂直度等措施,并于成孔后下放钢筋前作井径、井斜超声波测试。

(三)确保桩位、桩顶标高和成孔深度

在护筒定位后及时复核护筒的位置,严格控制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大于50mm,并认真检查回填土是否密实,以防钻孔过程中发生漏浆的现象。在施工过程中自然地坪的标高会发生一些变化,为准确地控制钻孔深度,在桩架就位后及时复核底梁的水平和桩具的总长度并作好记录,以便在成孔后根据钻杆在钻机上的留出长度来校验成孔达到深度。

虽然钻杆到达的深度已反映了成孔深度,但是如在第一次清孔时泥浆比重控制不当,或在提钻具时碰撞了孔壁,就可能会发生坍孔、沉渣过厚等现象,这将给第二次清孔带来很大的困难,有的甚至通过第二次清孔也无法清除坍落的沉渣。因此,在提出钻具后用测绳复核成孔深度,如测绳的测深比钻杆的钻探小,就要重新下钻杆复钻并清孔。同时还要考虑在施工中常用的测绳遇水后缩水的问题,因其最大收缩率达1.2%,为提高测绳的测量精度,在使用前要预湿后重新标定,并在使用中经常复核。

(四)钢筋笼制作质量和吊放

钢筋笼制作前首先要检查钢材的质保资料,检查合格后再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验收钢筋的直径、长度、规格、数量和制作质量。在验收中还要特别注意钢筋笼吊环长度能否使钢筋准确地吊放在设计标高上,这是由于钢筋吊笼放后是暂时固定在钻架底梁上的,因此,吊环长度是根据底梁标高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应根据底梁标高逐根复核吊环长度,以确保钢筋的埋入标高满足设计要求。在钢筋笼吊放过程中,应逐节验收钢筋笼的连接焊缝质量,对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焊缝、焊口则要进行补焊。同时,要注意钢筋笼能否顺利下放,沉放时不能碰撞孔壁;当吊放受阻时,不能加压强行下放,因为这将会造成坍孔、钢筋笼变形等现象,应停止吊放并寻找原因,如因钢筋笼没有垂直吊放而造成的,应提出后重新垂直吊放。

(五)灌注水下混凝土前泥浆的制备和第二次清孔

清孔的主要目的是清除孔底沉渣,而孔底沉渣则是影响灌注桩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清孔则是利用泥浆在流动时所具有的动能冲击桩孔底部的沉渣,使沉渣中的岩粒、砂粒等处于悬浮状态,再利用泥浆胶体的粘结力使悬浮着的沉渣随着泥浆的循环流动被带出桩孔,最终将桩孔内的沉渣清干净,这就是泥浆的排渣和清孔作用。从泥浆在混凝土钻孔桩施工中的护壁和清孔作用,我们可以看出,泥浆的制备和清孔是确保钻子L桩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对于施工规范中泥浆的控制指标:粘度测定17—20min;含砂率不大于6%;胶体率不小于90%等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不能就地取材,而要专门采取泥浆制备,选用高塑性粘土或膨润土,拌制泥浆必须根据施工机械、工艺及穿越土层进行.配合比设计。

灌注桩成孔至设计标高,应充分利用钻杆在原位进行第一次清孔,直到孔口返浆比重持续小于1.10—1.20,测得孔底沉渣厚度小于50mm,即抓紧吊放钢筋笼和沉放混凝土导管。沉放导管时检查导管的连接是否牢固和密实,以防止漏气漏浆而影响灌注。由于孔内原土泥浆在吊放钢筋笼和沉放导管这段时间内使处于悬浮状态的沉渣再次沉到桩孔底部,最终不能被混凝土冲击反起而成为永久性沉渣,从而影响桩基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在混凝土灌注前利用导管进行第二次清孔。当孔口返浆比重及沉渣厚度均符合规范要求后,应立即进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工作。

二、成桩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一)为确保成桩质量,要严格检查验收进场原材料的质保书(水泥出厂合格证、化验报告、砂石化验报告),如发现实样与质保书不符,应立即取样进行复查,对不合格的材料(如水泥、砂、石、水质),严禁用于混凝土灌注桩。

(二)钻孔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施工主要是采用导管灌注,混凝土的离析现象还会存在,但良好的配合比可减少离析程度,因此,现场的配合比要随水泥品种、砂、石料规格及含水率的变化进行调整,为使每根桩的配合比都能正确无误,在混凝土搅拌前都要复核配合比并校验计量的准确性,严格计量和测试管理,并及时填入原始记录和制作试件。

(三)为防止发生断桩、夹泥、堵管等现象,在混凝土灌注时应加强对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因为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坍落采用18cm—20cm,并随时了解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人深度。导管在混凝土面的埋置深度一般宜保持在2m—4m,不宜大于5m和小于1m,严禁把导管底端提出混凝土面。当灌注至距桩顶标高8m—10m时,应及时将坍落度调小至12cm—16cm,以提高桩身上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灌注工艺和操作,抽动导管使混凝土面上升的力度要适中,保证有程序的拔管和连续灌注,升降的幅度不能过大,如大幅度抽拔导管则容易造成混凝土体冲刷孔壁,导致孔壁下坠或坍落,桩身夹泥,这种现象尤其在砂层厚的地方比较容易发生。在灌注过程中必须每灌注2m3左右测一次混凝土面上升的高度,确定每段桩体的充盈系数,《建筑施工操作规程》规定桩身混凝土的充盈系数必须大于l。同时要认真进行记录,这对日后发现有问题的桩或评价桩的质量有很大作用。

钻孔灌注桩的整个施工过程属隐蔽工程项目,质量检查比较困难,如桩的各种动测方法基本上都是在一定的假设计算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参数测定和检验,并要依靠专业人员的经验来分析和判读实测结果,同一个桩基工程,各检测单位用同一种方法进行检测,由于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的差异,其结论偏差很大的情况也时有发生。通过十几年来几十个钻孔灌注桩工程的施工实践,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加强桩基工程检测是一个手段,要保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其关键还在于人。强调现场管理人员要有高度责任心,以防为主,对桩基各个施工环节要充分重视并精心施工,只有这样桩基的质量控制才能得到保证。

作者:陈 华

上一篇:启发教学式中学语文论文下一篇:伦理原则下医学检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