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电气保护论文

2022-04-23

【摘要】综合布线系统是一套标准的配线系统,它综合了所有的语音、数据、图像与监控等传输应用,能将当前和未来的语音、数据、网络、互联设备以及监控设备很方便地扩展进去,是一种真正面向未来的先进技术,综合布线系统电气保护技术的认识与应用也需相应的加以重视。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综合布线系统电气保护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综合布线系统电气保护论文 篇1:

综合布线系统的电气保护研究

摘要:综合布线系统作为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布线相比,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经济性等多个优势。不仅能让数据、图像、语音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连接,同时也能让这些设备连接外部通信网络,也就意味着综合布线系统可以连接任何应用系统,整个过程是非常简单的,不需要使用额外的方法。减少电气故障可以实施综合布线系统的电气保护,同时还能够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就综合布线系统的电气保护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综合布线系统;电气保护

由于综合布线系统包括的传输应用比较多,比如数据、图像、语音及监控,所以是比较标准的配线系统,在和现代互联网设备的融合石呈现出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在信息时代下,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电气保护必须要加强对这一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要凸显其便于管理维护以及节省成本的优点。

一、综合布线电气保护的目的

综合布线电气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对线缆和设备的损害,电气故障发生概率的降低,也会避免对布线系统所连接设备或器件的损害。但如果系统周围存在电磁干扰源,也会让系统的运行变得紊乱,所以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都会通过屏蔽系统来抑制外在的电磁干扰。在防护过程中,如何正确选择线缆与配线设备是非常关键的工作,所以要及时了解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周遭的环境条件,当建筑物已经开始建设或者是已经建设好还没有投入使用时,需要测定周遭环境所产生的干扰厂全部,这样才能够确定合理的综合布线选型。同时还需要了解建筑物内部是否存在其他的电磁干扰源以及综合布线系统要采取何种等级类别,这些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照标准规定的各种指标,才能够选择经济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器材与设备,才能够保证防护措施的有效。如果是目前还处于改造扩建的工程,由于其基本要求基本和新建的建筑物相同,所以在现场也需要测定各种技术参数,选择合适的设备和器材,做好有效的防护工作。

二、综合布线电器发布的注意事项

综合布线电气保护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是防止电磁干扰,一般情况下电磁干扰按照能量传播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种形式,分别是辐射干扰和传导干扰,但总体上都属于应用系统的问题。如果是辐射干扰,一般情况下会采取屏蔽技术去消除,如果是传导干扰会使用磁性滤波器去消除。但是从目前防止电磁干扰所使用到的方法可以得知,抑制这一方法不仅有效并且还是最经济的,只需要将抗EIM元器件安置最接近干扰源的区域,這可以有效避免辐射干扰的产生[1]。

三、综合布线系统的电气保护研究

(一)电气保护

无源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的本质,与有源系统相比,综合布线系统的电气保护工作会更简单。加强电气保护设备,可以避免室外电缆遭受雷击,所以感应电势并不会产生,自然也不会影响到电力线路的接触。电气保护一般情况下分为过压和过流保护,这两种保护的装置在安装时,基本上都会在房间或墙面的位置上。在过压保护中,综合布线系统可以选择固态保护器或者是气体放电管保护器。前者更加适用于比较低的击穿电压,电压的范围基本在60~90伏,必须要保证电路中不能出现振铃电压。固态保护器适用于60~90v的较低击穿电压,并且这一电路中不能有振铃电压,主要是将电路中朋友的过量有害电压放置到地面,整个过程并不会影响到电缆的传输。由于固态保护器是电子开关的一种,所以只要没有达到击穿电压,线路都是稳定的,但如果超过击穿电压,他会立即将过量的电压引入到地面,所以固态保护器会综合布线系统提供的保护是非常良好的。气体放电管保护器利用的是断开或放电的间隙,有效限制导体与地面之间的电压,在放电间隙内,金属电阻会产生惰性气体,如果两个金属电阻之间的电位差超过250v的交流电,这时的气体放电管保护器会伴有电弧,并且还会为导体和地面这两个电极之间提供能够导电的通路。除了这两种保护器,还有一些具体的过压保护方法,一般情况下会择优选用。比如有些情况下会使用瞬态抑制二极管,一般情况下会应用在低压电路或者关口上的过电压,能做到一定的防雷保护,具有的优势是体积小,反应速度快,寿命长等,但是这一方法也具有通流量小的缺点。再比如压敏电阻也是会使用到的一种方式,会将其运用在电源端的防雷和过压保护中,具有的优势是通流量大,这与瞬态抑制二极管不同,通流量最高可达1800v,但是压敏电阻也存在残压很高及漏电流大的缺点。半导体放电管也是过压保护的一种选择,主要是利用通信线路实现设备的过压和防雷保护,与瞬态抑制二极管类似,优点是电容现象,通流量大,但是最大的优点还是可以保护多个线路[2]。除此之外,防静电保护器也是过压保护的一种选择,一般情况下会用于芯片前端或电路接口具有漏电流小电容性低的优点,也能支持多个电路的保护,但是缺点是价格过高。以上所有的过压保护选择既有优势也有不足,具体如何选择,还需要根据电气防护的实际情况。

(二)屏蔽作用

在综合布线系统中,电磁干扰与辐射是自始至终存在的,并且电缆引起的干扰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系统产生的辐射能量与发送信号的频率和电压有关,所以只有采取屏蔽措施,才能够在有干扰因素的环境下,也能保障综合布线系统的传输性能,具体来说是减少电缆本身向外辐射的能量或者是提高电缆抗外来电磁干扰的能力。若是综合布线系统周遭所处的环境具有强烈的干扰常强度,由于要遵循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原则,所以在满足各项指标的前提下,要确保电气防护能够使用屏蔽配线设备,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进行布线,这才能有效抑制外在存在的电磁干扰。影响综合布线系统整体性能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所应用系统中存在最薄弱的电缆、与之连接硬件的性能及所使用到的工艺。在这之中,系统中最薄弱的电缆主要是指插头与插座连接的部位或者是配线架及与之相连接的部位,由于这些部位会影响到系统整体性能的发挥,所以必须要采取屏蔽措施,确保电缆的屏蔽层不会产生裂缝,否则就会形成最薄弱的电缆部分。另一方面,为了真正消除系统产生的电磁干扰,除了要保证屏蔽层不会出现间断点,还必须要确保整体的传输通道能够达到360度的全程屏蔽,但实际上由于连接通道是点对点的特征,所以这种要求基本很难达到。再加上系统中的跳线和信息插口很难做到全部屏蔽,屏蔽层也会受到腐蚀或者是氧化导致的破损,所以没有一个通道能实现真正的全程屏蔽。与此同时,在面对一些低频磁场时屏蔽电缆的屏蔽层,所表现出来的屏蔽效果并不理想,并不能抵抗一些设备产生的低频干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采取屏蔽电缆的措施,也无法完全消除所带来的电磁干扰。从理论上采用屏蔽措施是能减少外界的一些干扰,但是屏蔽分为磁场屏蔽和静电屏蔽两种类型,并且屏蔽的主要原理是指屏蔽层在接地后,让这些干扰电流通过短路接触到人地,这就意味着必须要保证屏蔽能妥善的接地,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不能做到不仅不会消除干扰,反而还会让干扰大幅度增加。也就意味着必须要保证接地地点的正确安排,如果接近地阻过大,导致接地电位出现不均衡的状态,会在干扰电流接地后引起噪声,这时通道内某两点会产生电位差,会影响到金属屏蔽层并使其产生干扰电流,这时屏蔽层本身的作用并没有凸显,反而形成了影响系统的最大干扰源,这时的屏蔽传输通道具有的性能远远不足非屏蔽传输通道,所以为了保证屏蔽的效果,必须要确保屏蔽层正确且可靠的接地。而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能够尽可能的降低干扰程度,始终保持屏蔽层的完整,除了要确保屏蔽层能够可靠的接地以外,还需要保证传输通道周遭环境的良好,远离各种干扰源。如果综合布线系统所处的环境比较恶劣,并且所遭受的电磁干扰又很强,为了提高信息传输率,可以直接使用光缆,从而满足电磁兼容性的需求。

(三)系统接地

综合布线系统与其他有关硬件的接地,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这一系统的可靠性,抑制产生的噪声,从而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3]。这就意味着无论是从事设计的人员还是实际施工人员,在布线设计或施工之前,都必须要认真研究所有设备,尤其是那些应用系统设备具有的接地要求,还需要弄清楚地线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是因为接地系统的重要性,还以为如果无法妥善处理接地系统的各类问题,也会对系统的设备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比如影响到系统的运行,引起系统的故障,甚至还会损害系统设备,危害到操作系统人员的生命安全。根据作用的不同,综合布线系统机房和设备的接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分别是直流及交流工作接地、安全防雷及保护接地、防静电及屏蔽接地。在这之中,直流及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以及防雷接地这四种类型最好都采用同一组的接地装置,接地系统的目标是接地电流易于流动的部分,为了能够降低电位变化所引起的干扰因素带来的影响,这种情况下接地电阻越小越好,也就意味着在确定接地系统电阻值时,要以最小值为标准。若是防雷保护接地是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交流、直流工作接地和安全保护接地也要采取同一组的接地装置。与此同时,为了防止雷电击中的电压对综合布线系统或与之连接设备产生的反击,要保证防雷装置与其他接地体之间的有一定的安全距离,然而这一要求很难在工程设计中实现,比如在多层建筑中,防雷接地一般是利用主筋和基础底板主筋当做接地线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满足与其他接地体之间对安全距离的要求,所以反击还是可能会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严格确保建筑物内所有金属体以及进出管线接地的控制,要保证所有接地装置的共用和多处连接,这样可以保证防雷装置和与之接近的金属物体具有的电位尽可能一致,这可以有效预防雷电反击的问题,从而保证综合布线系统及有关设备的安全性。在建筑人口密集区或者是高层建筑的楼层配电间,都要根据国家规范的要求设置接地装置,必须要保证,所以入电缆的屏蔽层要连接到建筑物人口密集区的接地装置上,若是干线电缆屏蔽层,最好使用大于4mm2的多股铜线,并将其连接到配线间或交换间的接地装置,同时还需要确保其屏蔽层始终保持着连续的状态。多股铜线和接近母线的焊接式配线间接地的方法,之后再将焊接后的线路引到接地装置中。也可以将非屏蔽电缆敷设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内部,后者可以保持电器的畅通,只需要将其引接到接地干线上,同时要使用并联的方式,保证配线架等一些设备与接地装置相连,而不是串联[4]。

结束语: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综合布线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得更加完善和普及,与这有关的产品和工程,为了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所采取的措施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完善,这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在综合布线系统电气保护中,必须要保证系统具有的传输速率能满足基本需求,之后在确保系统能够向着可靠安全和维护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只有及时更新综合布线的产品,才能够真正实现系统的电气保护。

参考文献:

[1]董晓琪, 段得福.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中的相关问题探讨[J].  2022(9).

[2]陈东.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电气性能测试与研究[J].  2022(6).

[3]武奎. 综合布线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科学大众:科技创新, 2020(4):2.

[4]任杭. 綜合布线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展望[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0(6):1.

作者:钱进

综合布线系统电气保护论文 篇2:

浅谈综合布线的电气保护

【摘 要】综合布线系统是一套标准的配线系统,它综合了所有的语音、数据、图像与监控等传输应用,能将当前和未来的语音、数据、网络、互联设备以及监控设备很方便地扩展进去,是一种真正面向未来的先进技术,综合布线系统电气保护技术的认识与应用也需相应的加以重视。

【关键词】保护;目的;事项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套标准的配线系统,它综合了所有的语音、数据、图像与监控等传输应用,能将当前和未来的语音、数据、网络、互联设备以及监控设备很方便地扩展进去,是一种真正面向未来的先进技术,而且还具有结构清晰、便于管理、维护,节省系统维修成本等优点,因此在信息时代建筑物内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已成为了一个基本的考虑。而对综合布线系统电气保护技术的认识与应用也需相应的加以重视。

1.综合布线电气保护的目的

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的一部分,与传统的布线相比,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兼容性、开放性、灵活性、可靠性、先进性和经济性,它既能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讯网络相连接。可以说,综合布线系统犹如建筑的一条高速公路,有了这条信息高速公路,想上什么应用系统,都变得非常简单。而综合布线电气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减小电气故障对综合布线的电缆和相关连接硬件的损坏,也同时避免终端设备或器件的损坏,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综合布线系统一般会采用过压和过流等保护方式来进行电气保护。

2.综合布线的电气保护

就结构化布线系统本身而言,它是一个无源系统,而且,仅仅在信息模块、配线架等部位会存在一些PCB、电阻、电容等补偿器件,因此,和有源系统相比,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电气保护相对简单。各种室外电缆进入建筑物时,通常在经过一次转接进入室内,在转接处应当加装电气保护设备,这样可以避免因电缆受到雷击产生感应电势或与电力线路接触而给带来各种损失。电气保护主要分为过压保护和过流保护两种,这些保护装置通常安装在建筑物人口的专用房间或墙面上。主要使用的设备有:

2.1过压保护

综合布线的过压保护可选用气体放电管保护器或固态保护器,气体放电管保护器使用断开或放电间隙来限制导体和地之间的电压。放电间隙由粘在陶瓷外壳内密封的两个金属电柱形成,并充有惰性气体,当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超过交流250V或雷电浪涌电压超过700V时,气体放电管出现电弧,为导体和地电极之间提供一条导电通路。

固态保护器适合于较低的击穿电压(60—90V),而且其电路中不能有振铃电压。它利用电子电路将过量的有害电压泄放至地,而不影响电缆的传输质量。固态保护器是一种电子开关,在未达到击穿电压前,可进行稳定的电压箝位,一旦超过击穿电压,它便将过电压引入地,固态保护器为综合布线提供了最佳的保护。

具体的过压保护,下面几种选择,町择优选用:瞬态抑制二极管,主要应用于低压电路和端口上的过电压和防雷保护,优点是反应速度快,残压低,漏电流小,寿命高,体积小,缺点是通流量小;压敏电阻,主要用于电路的电源端的过压和防雷保护,优点是通流量大,电压可达1800V,缺点是残压高,漏电流大;半导体放电管,主要用通信线路或设备中的过压和防雷保护,通流量大,电容性小,残压低,可保护多路是其主要优点;防静电保护器,用于电路接口、芯片前端的一种抗静电保护器可承受直接放电8KV,体积小,有多路保护,电容性低,漏电流小是其主要优点,缺点是价格较高。

2.2过流保护

综合布线系统除了采用过压保护外,还同时采用过流保护。过流保护器串联在线路中,当线路发生过流时,就切断线路。為了维护方便,过流保护一般都采用有自动恢复功能的保护器。

常见的过流产品是自恢复保险丝。它常用于通讯设备,和各种控制板中,具有很好的抗浪涌能力,常与放电管搭配用来做电路防雷。优点是可自动恢复,缺点是对温度过于敏感,高电压的电流做的很小。(250V电流最大做到2A,600V最大做到200MA)。

3.综合布线电气保护需注意的其它事项

3.1防止电磁干扰

电磁干扰按其能量传播的方式可分为辐射干扰和传导干扰两种,是整个应用系统的问题。对于辐射干扰,采用屏蔽技术来消除效果最好;而对于传导干扰,采用磁性滤波器件来消除、抑制则是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并且将抗EMI元器件安置到尽可能靠近干扰源的地方,还可有效减少辐射干扰的产生。

采用屏蔽是为了在有干扰的环境下保证综合布线通道的传输性能。它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减少电缆本身向外辐射的能量和提高电缆抗外来电磁干扰的能力。综合布线的整体性能取决于应用系统中最薄弱的电缆和相关连接硬件性能及其连接工艺,在综合布线中,最薄弱的环节是配线架与电缆连接部件以及信息插座与插头的接触部位。当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在安装过程中出现裂缝时也构成了屏蔽通道的薄弱环节。为了消除电磁干扰,除了要求屏蔽层没有间断点外,还要求整体传输通道必须达到全程屏蔽。同时,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对低频磁场的屏蔽效果较差,不能抵御诸如电动机等设备产生的低频干扰。所以采用屏蔽电缆也不能完全消除电磁干扰。

从理论上讲,为减少外界,可采用屏蔽措施,屏蔽有静电屏蔽和磁场屏蔽两种。屏蔽的原理是,在屏蔽层接地后使干扰电流经屏蔽层短路人地。因此,屏蔽的妥善接地是十分重要的,否则不但不能减少干扰,反而会使干扰增大。

在实际应用中,为最大程度降低干扰,除保持屏蔽层的完整,对屏蔽层可靠接地外,还应注意传输通道的工作环境,远离电力线路、变压器或电动机房等各种干扰源。当综合布线环境极为恶劣,电磁干扰强,信息传输率又高时,可直接采用光缆,以满足电磁兼容性的需求。

3.2系统接地

综合布线电缆和相关连接硬件接地是提高应用系统可靠性、抑制噪声、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在进行布线设计施工前,都必须对所有设备,特别是应用系统设备的接地要求进行认真研究,弄清接地要求以及各类地线之间的关系。如果接地系统处理不当,将会影响系统设备的稳定性,引起故障,甚至(下转第187页)(上接第127页)会烧毁系统设备,危害操作人员生命安全。综合布线系统机房和设备的接地,按不同作用分为直流工作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防雷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及屏蔽接地等。

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宜采用一组接地装置。接地系统是以接地电流易于流动为目标,同时也可以降低电位变化引起的干扰,故接地电阻越小越好。因此,共用接地系统电阻值的确定应以其中最小值为准。

当防雷接地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交流、直流和安全保护接地应采用同一组接地装置。为了防止雷击电压对综合布线及连接设备产生反击,要求防雷装置与其他接地体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但这个要求,在工程设计中很难实现。 如多层建筑防雷接地一般采用建筑主筋和基础底板主筋作接地线和接地体,无法满足与其他接地体之间的安全距离要求,可能产生反击,此时,只能将建筑物内各种金属体以及进出线管进行严格接地,而且所有接地装置必须共用,并进行多处连接,使防雷装置和邻近的金屑物体电位尽可能相同,以防止雷电反击现象,保证综合布线和系统设备的安全。

综合布线系统接地的结构包括接地线。接地母线(层接地端子)、接地干线。主接地母线(总接地端子)。接地引入线、接地体六部分。

总之,综合布线系统的电气保护对于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起着重要作用。只有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才能使电气保护系统满足规范要求设备要求,保证综合布线系统的正常工作。■

作者:单辉

综合布线系统电气保护论文 篇3:

浅议高层建筑电气自动化设计要点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从中央控制室、监控系统以及电气保护三大方面,对高层建筑中电气自动化设计进行具体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高层建筑;电气自动化;设计

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与完善,再加上高新技术的支持,高层智能楼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当前建筑发展的主流所在。所谓智能建筑,主要指通过系统的集成中心,在建筑物中进行综合布线,以此实现自动化的建筑设备、建筑通信以及办公等功能,推动现代化建筑的自动化、信息化发展趋势。

1.中央控制系统

中央控制室主要通过变配电,直接实现回路供电的应用。在高层建筑的中央控制室中,需要配备专用配电盘,且负荷等级在高层建筑最高级别以上。一般情况下,系统的供电电源电压上下浮动不超过10%,频率变化在1Hz之内。在中央管理计算机中,配有不间断的UPS供电设备,其容量需满足高层建筑中的用电设备总和。另外,应尽量保持中央控制室与控制负荷中心接近,并和变电所、电梯机房、水泵房等保持一定距离。

2.运行监控系统

高层建筑中的电气监控系统,主要作用为监控设备运行情况以及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一旦设备出现故障,需及时停止工作,避免故障进一步扩大,影响高层建筑整个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电气监控系统的运行,主要包括以下要点:在系统的测量过程中,通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将运行参数输入到监控系统中,谨慎处理测量参数,并进行显示,将预设值与检测参数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掌控系统运行状况。如果电气监控系统经过逻辑判断,发现故障,需将保护信号输出并开启执行元件,以此保设备动作。在程序执行环节,可进一步放大逻辑信号,并参考预设指令信息,完成任务。应该注意的是,在电气监控系统中,需要监控诸多物理量参数,自动化水平较高,需要设置单独的保护装置,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电气保护系统

3.1交流接地

所谓工作接地,主要强调变压器的中性线接地或者中性点接地。要求N线为通信绝缘线。在配电系统中,需使用到辅助等电位的接线端子。并设置在箱柜中。在设置过程中,注意辅助等电位的接线端子不能同其他线路混接,也不得暴露在外。在高压系统中,如果采取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可准确进行继电保护接地方式,并将单相电弧的接地过电压完全消除。通过采取中性点接地,可以避免零序电压的转移,确保三相电压保持平衡状态,此时低压系统将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3.2安全接地

所谓安全保护接地,主要指电气设备中的不带电金属部分和接地体之间,保持一定金属连接状态。在高层建筑中,安全保护接地主要涉及用电设备和设备周边的金属构件,利用PE线相连接。随着高层建筑中电气设计的复杂化,需要安全保护接地的范围非常广,如强电设备、弱电设备、非带电导电设备等。如果设备没有进行安全保护接地,一旦绝缘破坏,外壳可能带电,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众所周知,在并联电路中,各个之路的电流值和电阻大小为反比例。也就是说,接地电阻量越小,则经过人体的电流就会相应减小,而由于人体内的电阻远远大于接地电阻,而经过人体的电流则远远小于接地体电流。如果接地电阻非常小,则经过人体的电流则可忽略不计。因此,通过设置接地保护,可有效降低接地电阻,一方面确保高层建筑的电气系统运行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保护建筑中的设备安全和工作人员安全。

3.3直流接地

在智能化的高层建筑中,包括各种计算机、自动化设备、通讯设备等。在电子设备中,需要输入信息、转换能量并传输信息,将信号无限放大,完成逻辑动作。在这一工作过程中,系统主要利用微电流或者微电位快速实现,设备之间通过互联网实现工作、因此,为了确保设备正常、稳定、精准运行,除了需要供电电源稳定之外,还应提高基准电位的稳定性。同时应用截面较大的绝缘铜芯线,分别与基准电位连接,并实现电子设备的直流接地。

3.4静电接地和屏蔽接地

一方面,在高层建筑中,防静电干扰作用非常重要。在干燥、洁净的房间中,人的行走、设备的移动或摩擦等,都会造成静电的产生。因此,将可能带有静电或者产生静电的物体,通过导体作用,和大地之间形成电气回路接地,即防静电接地。应用防静电接地,需要在干燥、干净的环境中,所有室内设施、设备外壳等和PE线实现多点连接。另一方面,在现代化高层建筑中,通过采取正确的屏蔽接地方法,可有效避免电磁干扰问题。实现设备外壳和PE线的有效连接。在设置导线屏蔽接地时,应实现PE线和管路两端的可靠连接。室内屏蔽则应实现PE线和多点之间的可靠连接。

3.5防雷接地

在现代化高层建筑中,涉及到大量布线系统、电子设备等,包括火灾报警系统、自动化通信系统、消防联动报警系统以及智能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保安监控系统以及相关布线方式等。在电子设备或者布线系统中,其耐压等级相对较低,且对抗干扰性能提出较高要求,极易受到雷电打击并造成损坏,严重情况甚至引发事故。无论是采取反击还是串击形式,都可能对电子设备产生一定干扰或损坏。因此,在现代化高层建筑中,应确保所有的功能接地,并奠定在防雷接地系统基础上,形成严谨、科学的防雷系统。由于智能化高层建筑是一级负荷建筑,因此结合一级防雷的保护措施实现电气自动化设计,以针带组合方式设置接闪器,在屋顶组成避雷针网格,实现网格和屋面金属构件的电气连接作用,并与建筑中的柱头钢筋作为电气连接,形成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防雷系统,既可减少外来电磁的干扰,也可保护建筑设备。

由上可见,当前高层建筑中已经广泛应用到电气自动化设计。应积极转变设计观念,结合现代化设备的实际应用状况,实现科学、合理、完整的电气自动化设计,把握设计要点,实现节约资源的目标,确保电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宏喜.浅谈电气自动化在楼宇自控系统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

[2]李孔华.建筑电气自动化设计及发展趋势的探讨[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21.

[3]许卫国.建筑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的关键[J].中国科技财富,2010.14.

[4]向雪华.探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

[5]董泉洋.楼宇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建筑科技与管理,2010.12.

作者:沈阳 李同明

上一篇:石油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下一篇:保险资金运行监管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