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勘察中计算机技术论文

2022-04-16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岩土工程勘察的数字化发展成为可能。现代技术的灵活应用,为勘察数据的获取提供了便利,也保证了勘察数据的稳定性,从而为岩土工程施工提供了数据支撑。如今,数字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各行业的发展,岩土工程勘察也是如此。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工程勘察中计算机技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工程勘察中计算机技术论文 篇1:

工程设计企业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

随着企业计算机网络的建成和生产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工程设计企业,近年来使用CAD绘图确实产生了大量与纸质文件相对应的电子文件。尽管档案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归档,但设计项目电子文件的归档还几乎没人去做,对今后的保管和利用十分不利。

众所周知,工程档案很重要,不仅起到历史凭证和工作查考的作用,而且是历年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管理体系检查中不可缺少的依据,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工程档案,尤其是电子档案,对于提高勘察设计工作效率起着极大的作用。因此,保证电子文件的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势在必行。

一、现状分析

1、目前,部分电子文件未归档,流失严重。以我公司为例,除勘察、测量项目外,港口、路桥、土建所有设计项目的电子文件一直没有归档,一方面设计人员嫌归档麻烦,另一方面怕自己的设计成果形成电子版后容易被别人窃用,因此造成大量电子文件保存于个人手里或已流失,对今后的使用造成很大的不便。

2、部分勘察、测量项目归档不及时、不齐全。

3、部分归档文件材料的标识出现不同程度的错漏:图纸更改但目录没有更改、计算书封面新旧版本不分、图纸版号错误、文字有效版本不详、签署不全、使用圆珠笔或铅笔书写等。

二、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以上主要问题,通过因果图进行分析,可以找出以下影响因素所在,如图1所示。

三、要因确认

从上述已展开的因果图中可以看出,七个末端的原因是影响电子文件归档的因素,但是有些原因并不是档案部门可以直接解决的。为解决电子文件归档中存在的问题,从档案工作的实际出发,我们确定了以下五个要因,见表1。

四、对策制定

针对以上要因,档案部门应制定以下对策,具体实施方案如表2所示。

1、针对设计人员重生产轻归档的观念,平时对归档或借阅的技术人员进行宣传教育以提高技术人员的档案意识;八月份配合人事处对新来的员工进行系统的档案知识及归档借阅事项培训。

2、针对设计人员认为自己的设计成果形成电子版之后容易被窃用的心理,档案人员耐心解释,并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制定了《电子文件归档办法》在OA网上公布,规范了电子文件名及归档格式、归档时间、网上归档路径及借阅利用,并把电子文件纳入“三率”统计范围。

3、严格执行归档制度,每月统计完工项目的归档率、完整率、准确率,在OA网上公示一周后交生产管理部门在项目核发奖金时处理。

4、加强检查力度严格把好归档关,坚持执行质量控制记录表及计算书未经部门内审二次把关签名认可不接收归档的做法,在接收的同时,认真进行清点核对,对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文件材料,比如计算书封面和质量控制记录本使用作废版本、设计修改但没有修改图纸目录、签署不全、图号错误等问题,档案科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在一周内进行修改,不按时修改的按准确率不合格处理。

5、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制订《生产管理办法》中“归档管理”的扣罚制度:项目归档每延后一个月,扣发该项目总奖金的5%,完整率、准确率不合格也各扣发项目奖金的5%,而且在项目完整准确归档之前不予核发奖金。

五、实施效果检查

在解决方案实施以后,一定要进行效果检查,以期发现新的问题。

1、通过归档严格把关,今年档案科在接收的过程中共检查出归档文件材料错漏达100多处,都一一通知了有关人员进行改正,大大提高了工程档案的质量,在外审检查中,证实已归档的项目尤其是港口设计错漏明显减少。

2、完工项目归档质量控制记录表和计算书自觉归档有了很大的改观。设计项目归档144项(2007年65项),比去年增长122%,文字共计798本(2007年269本),比去年增长197%;勘察、测量项目是188项,共计1006本。归档率达99.9%,完整率达99.9%,准确率达100%。

3、电子文件的归档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全年归档的设计项目电子文件共102项(以前是空白),测量项目共53项。

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抓好工程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保证归档率、完整率和准确率都达到100%的要求。同时,提高工程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开发图档管理系统软件辅助管理工程档案及电子档案,通过权限设置,实现网上查阅,部分档案经过有关领导审批后可以直接下载,在保证电子档案安全保管的前提下提高其利用率,方便生产一线使用。

作者单位: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作者:张丽君

工程勘察中计算机技术论文 篇2:

岩土工程勘察的数字化技术与运用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岩土工程勘察的数字化发展成为可能。现代技术的灵活应用,为勘察数据的获取提供了便利,也保证了勘察数据的稳定性,从而为岩土工程施工提供了数据支撑。如今,数字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各行业的发展,岩土工程勘察也是如此。大量实践表明,先进的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给岩土工程勘察带来了诸多便利,使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上了一层楼,从根本上提高了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从运营模式来看,数字化的引入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运营模式,有效推动了岩土工程勘察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不仅简化了勘察设计流程,还提高了运营的准确性。本文分析了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以促进我国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引言:

目前,我国数字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日趋成熟,并在许多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它在我国岩土工程勘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互联网技术与许多行业的发展已经融为一体。岩土工程技术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其数字化发展是大势所趋。这种发展模式的出现,改善了传统岩土工程技术的不足,更加准确高效地反映了地质工程与实际建筑工程的差异,为工程建设的安全稳定提供了保障,对建筑行业具有积极意义。在未来岩土工程技术发展中,应重视数字化勘探技术的应用,提升岩土工程勘探技术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1基于数字化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概述

1.1数字化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在岩土工程中,数字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不断将数字化模式引入岩土工程勘察,整合数字化系统流程,使数字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更加先进、准确。简单来说,这项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现代测绘技术等诸多先进技术的综合应用。以项目运行为基础,整合整合各环节数据,构建完善计算机辅助信息流,有效改造创新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1.2數字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特点

先进的数字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具有动态性、安全性和集成性三大特点。

首先,动态化。数字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可以说是时代的发展。

要求,也是行业整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勘察系统,从而随时随地进行勘察,改善岩土工程勘察的动态特性。此外,数字技术与监控技术的合理融合,可以实现对各种信息的及时跟踪,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显著提高操作的灵敏度。

其次,安全性。数字化的发展改变了人类信息传递的方式,应用静态监测可以提高数据安全防护的质量。通过在静态检测程序下扫描数字系统,用户可以及时发现数据库中的恶意代码,并实时跟踪相应的信号。静态检测扫描完成后,会及时向用户传递异常信息和安全隐患,协助用户完成安全防范。实践表明,动态监测与静态检测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使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精度更高。

最后,集群性。聚类是数字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最基本的特征,多功能是该项目的关键。分布式方法的日常数据检查会随着问题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调查的难度。为了更好地推动工作的实施,有必要在集群阶段对平台进行扩展,以有效应用计算机系统。

1.3岩土工程数字化的内涵

(1)岩土工程勘察

自1960年以来,人们在传统土木工程理论的基础上,梳理出岩土工程的内容体系,以解决岩土的实际问题,主要涵盖了大多数类型的地下工程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是大势所趋,建筑业在市场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岩土工程的应用成为工程建设的重点。岩土工程涵盖了工程地质、土力学、岩石力学等理论体系。,通过现场踏勘和测试技术实现岩土体的利用和转化。

另一方面,岩土工程勘察以岩土工程理论知识为基础,对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特征进行实地勘察。具体可概括为岩土工程的岩性、空间布局属性和工程特征、水文变化特征、地下水补给、蓄泄等。由于特色岩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勘察过程中应分析岩土工程与实际施工的符合性,并进行工程评价,以确保整个工程的稳定运行。

(2)数字化勘探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通信技术手段日益发达,传统勘探技术趋于数字化。这是在网络信息技术背景下衍生出来的技术产品,涵盖了CAD技术、计算机技术、测绘技术等技术内容。CAD技术逐渐取代传统勘探技术,改善了传统勘探技术的缺点,具有高效、准确的特点。由于数字勘查技术已经应用于功能强大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和图文识别系统,在处理图文信息时,可以及时以数字格式存储,其服务内容可以辐射到更多的调查类型和类别,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1.4数字化勘探技术的现实意义

(1)工程施工依据的来源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在不同的勘察阶段有不同的技术内容,主要包括选址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可以收集整理不同阶段的所有信息内容,给出综合评价,预测工程建设对岩土工程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设计方案和解决方案等。,这是工程建设的主要来源和支撑。

(2)准确地质评价的基础

不同的地质条件对工程建设的承载力和施工要求有所不同。建设项目应以无损施工为前提,确保整个项目的实施不会给地质环境带来长期不利影响。岩土工程勘察是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察的重要前提。通过分析评价地质环境与实际工程的符合性,对工程进行调整,以满足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数字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通过将地质条件和施工内容的信息数字化,然后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可以提高地质评价的准确性。

2基于数字化的岩土工程勘察系统的构成

2.1勘察流程

在数字技术中,整合分散的元素是关键部分。这项技术可以使分散的元素形成一个整体,具有整体性和协调性。在勘察设计阶段,需要结合应用。在应用数字化系统时,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来收集和应用信息。在数据集成过程中,需要对设计系统进行再次改进,使其能够再次升级和利用。

2.2测量系统的组成

在岩土工程勘察系统中,引入数字化技术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其多功能的必然途径。结合感应系统、传动系统、存储系统等实现完整的运行模式。

首先是传感系统。感应系统是体现该技术智能化特征的关键,在人工平台的引导和辅助下,可以实现调度工作的一体化。在该系统中,岩土结构勘察结构的智能化可以实现建筑、开发、生态等领域的自动化勘察。在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中,通过多样化的数据处理来调整传感器的工作范围。此外,在设计控制系统时,经常使用电子传感器,可以智能、准确地做出响应,提高鲁棒性。

第二,传输系统。其实,岩土工程勘察是一个技术论证的过程。在岩土工程中,不仅要提交问题进行处理,还要根据问题提出建议。但是在后续的设计中,数字化是这个领域的发展趋势,远程控制是通过网络实现的。

第三,存储系统。在分析地质数据时,数字平台存储可以根据不同的区域条件进行有效查询,为后期研究提供依据和数据。众所周知,岩土工程涉及面广,但经过数字化处理后,可以保存相应的信息,提高人工智能平台的保障。

3基于数字化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

3.1地方域数字化

岩土工程力学信息涉及的地理信息范围很广,包括区域的空间坐标等。岩土工程勘察需要基于地理信息内容进行分析评价,确保工程建设能够得到综合地理信息内容的支持。因此,地理信息系统是地质勘探的核心要素,而局部领域数字化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下的WebGIS。该技术体系运行成本低,信息覆盖面广,平台独立。它是一个分布式的应用结构,有很多学科的理论支持。它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等处理和存储数字信息。,展示了GIS强大的数据采集和空间分析能力,保证了图形信息更高效、更科学的分析和管理,为实际建设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与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相比,局部数字化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方面,数字化应用可以满足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内容复杂、形式多样的特点,通过精准的图文采集识别系统,可以建立完整的地质信息库。另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在采集数据的数量和质量上具有明显优势,为岩土工程的设计和方案规划提供了全面的信息支持。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中拓扑叠加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的操作效率,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3.2工程建模方法

自20世纪60年代岩土工程应用以来,衍生和发展了许多地质建模方法,其中地表建模方法是一种传统的、具有代表性的方法。通过对岩土体外表面的应用和分析,人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地质工程的实际情况,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建模方法。曲面法的数据来源于离散的测量点数据,包括集合特征数据和属性特征数据。技术人员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最终确定局部地质工程特征,最后得到一些属性相似的点,这些点连接起来形成网格面,最终得到其空间属性。有图形模型法、数字模型法等。对于场地调查中的表面显示,有多种不同的显示方法,如不规则网格法和图形模型法中的边界表示法。

3.3建立数据系统

数字化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可以构建更加全面、高效的数据体系,保证岩土工程分析能够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信息数据的获取涵盖以下几点:一是勘察区域包含的全方位地址的勘察数据;二是实际建设项目的基本内容,如液化等级、沉积作用、地层时代等。;第三,不同类型观测点经过科学合理的筛选和处理后獲得的地理物理力学、土壤物理力学、环境物理力学等指标信息。只有对以上三点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才能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建设步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一、概念模型的构建,数据库信息管理是数据库建设的基础,在数据库存储的复杂信息内容中,信息管理系统可以科学合理地解决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数据库的科学应用,构建应用数据库的表结构,实现概念数据模型的建立,实现地层信息的高效传输。其次是相应的数据库建设,数据库系统信息的分析和处理过程包括数据初始化、中间数据系统化和最终数据的处理和转换。这些分析处理过程与岩土工程勘察检测点、地层底层剖面模型等有关。通过采集和处理测量数据,构建三维曲面模型,并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输出图形数据,从而达到实际应用的目的。

3.4信号转换

在信号转换过程中,可以选择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实现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实际上,数字化测量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人工语言描述来指导测绘工作的发展,这就对数据转换提出了要求,要求其准确、快速地转换多样化的属性数据。数字技术在具体的工作应用中,系统可以借助数字信号,通过信号识别、处理、处理、输出等程序,对自然语言进行数字化转换。,从而保证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事实上,利用数字化平台开展调查工作,可以充分发挥系统优势,及时解决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减少各种因素的不利影响。

3.5数字建模技术

中国地图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岩土的形态和结构也是多样化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调查的难度。现代数字建模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侦查难度。当使用数字建模技术时,我们可以假设工程地质的同质性,然后实现地址面建模操作程序。获取建模数据时,您可以使用

离散测试技术;在采集和处理数据时,可以采用数据重构技术。据数据统计,应用数字建模技术可以缩短数据到结构的转换时间,使数据快速转换为曲面结构,进而进行地质地貌制图工作,使岩土层的空间属性得到有效刻画,从而推动后续调查工作。

3.6建立数据库

在勘察岩土工程时,往往需要收集大量的相关信息,这对工程的实施非常重要,但也很难处理大量的数据,因此可以采用数字化勘察技术。通过建立数据库组织各种数据资料,降低数据处理难度。在实践中,数字模型的构建需要与实体模型相结合,准确描述对象与属性之间的关系,这样构建的数据库才能进一步完善。

3.7安全监控

数字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大大提高了勘察工作的效率,但也存在一些信息安全问题。基于此,相关技术人员有必要不断更新完善数字化系统,采用信息安全技术优化数字化系统,确保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安全。在具体应用中,技术人员要明确数字技术的双重性,分析利弊,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应用策略,提高测量数字化应用的安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作为当代先进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技术先进性、智能化、科学化的优势,但在目前的技术应用中,仍需充分分析利弊,然后做好数字技术的分析和复用,并在实施过程中严格落实各项措施,实现岩土工程勘察的全面进步。切实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效率和质量,为顺利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大力推动岩土工程勘察领域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祁永辉.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技术与实现[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5):139-140.

[2]潘军.岩土工程勘察中物探技术及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06):90+53.

作者:谭劲平

工程勘察中计算机技术论文 篇3: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刍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迅速,新建工程项目数量日益增多,工程建设施工逐渐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对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科学性和实效性,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就现代工程项目而言,岩土工程勘察是其重要的基础工作,负责为工程设计和地基处理,提供直接的地质参考资料和技术参数,如岩土工程勘察质量不达标,就会直接影响工程的顺利施工和施工质量。目前,国内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岩土工程勘察数据科学性和准确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笔者从岩土工程勘察入手,就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问题;解决措施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带动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于岩土工程勘察科学性、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是现代建筑工程进行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的重要基础,承载着测量、提供详细地质资料和真实技术参数的重要职责,如岩土工程勘察存在质量问题,则会直接降低工程施工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现代建筑工程面临的岩土地形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对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质量,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标准要求。

本文围绕目前岩土工程勘察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就其问题表现和具体的问题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1.现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存在几点常见问题分析

1.1施工前的准备不完善

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如在施工前期准备阶段,不能根据工程施工需求进行全方位的施工准备,就会给岩土勘察、施工造成诸多困难和不便,从而导致无法使用准确的数值对施工项目场地平整度、标高高度以及结构形式等内容进行科学表示的问题,岩土工程勘察现场如图1所示。

另外,由于施工准备不充分,对于施工工程的详细信息也会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较容易对施工技术的应用造成干扰,降低工程整体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1.2实地勘察阶段的一些客观影响因素

除系统性、复杂性特征外,岩土工程勘察还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专业性特征,在岩土工程勘察实施阶段,存在着众多的施工质量干扰因素,具体问题如下。

(1)地质勘探测量点的确定缺乏科学性

根据不同的地质地形环境,科学确定位置合理的地质勘探测量点,是保障岩土工程勘察相关工作顺利进行,避免发生勘察质量问题的基础保障。但就目前国内岩土工程勘察来看,在勘测地点的选择和确定方面普遍缺乏科学性,尤其在一些工期要求紧迫的工程中,勘测点的选择往往没有科学的规划提供支撑,不仅降低了岩土工程勘察的科学性,同时拖慢了岩土工程勘察的整体进度。

(2)地质样本的采集缺乏全面性

一般情况下,为确保岩土工程勘察的准确性、有效性和全面性,在地质样本采集过程中,需根据现场实际环境合理控制采集多种地质样本。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地质勘测单位或部门,为缩减地质勘察工作周期、节约施工成本,仅采取少数几种地质样本进行检测,从而对勘察工作的最终成果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3)岩土工程勘察相关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勘察人员作为各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执行者和实践者,其个人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互联网通讯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且深入的应用,为岩土工程勘察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提供有效技术支持的同时,对于勘察人员专业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就国内岩土工程勘察发展现状来看,勘察人员综合素质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需重点加强勘察人员的责任意识、管理意识和质量意识,同时强化其实践能力,以确保各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有效落实。

1.3室内勘察缺乏规范性

室内测试也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工作环节,直接影响着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但目前相关岩土工程勘察部门和企业对于室内测试仍缺少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室内测试人员也很难严格遵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室内检测工作,工作随意性较大,甚至存在编造数据、数据造假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岩土工程勘察整体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促进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分析

2.1完善各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制度

系统、完善的制度是各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得以顺利、有序进行的基础保障。一方面,完善制度可以规范勘察人员的工作行为,通过详细、系统的标准规定,从根本上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完善的制度可以作为加强岩土工程勘察施工管理的根本依据,是加强对勘察人员各项工作行为科学评价和规范化管理的先决条件,可有效避免和防止不规范操作和勘察质量问题的发生。

2.2加强对勘察人员的专业培训

由以上分析可知,勘察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水平,直接决定了岩土工程勘察的最终质量和工作效果,并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对于勘察人员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因此,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全面加强对岩土工程勘察人员的专业培训,通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切实提高勘察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从而为岩土工程勘察的有效落实奠定扎实的基础。专业培训应从专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素质培训两个方面进行,专业技能培训配合制度完善工作,重点强调工作操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加强勘察人员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训练,全方位提高勘察人员的工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专业素质培训则以案例学习、经验讨论以及问题总结为主,侧重于提高勘察人员的管理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工作使命感等综合素质,从而从源头上减少工作质量问题的发生。

2.3加强现代高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

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复杂、系统,且具有鲜明专业性、实践性特征的工作,只有不断引入、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切实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科技水平,才能确保岩土工程勘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例如,在土质勘察过程中,可以引入静力触探实验或标准贯入实验进行评定;在地基土评价过程中,可引入波速测试方法等。

结语

综上所述,相关部门和单位需全面提高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重视程度,从既有的几点工作问题入手,通过完善工作标准制度、加强勘察人員培训、优化高新技术引入等措施,综合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而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李昌栩

上一篇:烟气脱硫技术节能减排论文下一篇:图书营销策划运用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