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防范论文

2022-04-18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化时代已经悄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计算机领域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新的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云计算和云存储等新型功能问世之后,云安全技术也随之诞生。目前很多的杀毒软件都已经将云安全的病毒查杀纳入到了病毒查杀的范围之内。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计算机病毒防范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计算机病毒防范论文 篇1:

浅谈“云安全”在计算机病毒防范中的应用

摘要: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各地高职类院校计算机病毒防范工作中对于“云安全”的应用展开了一系列分析与研究,希望可以为高校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机房的应用于管理安全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云安全;高校机房;计算机;病毒防范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显然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通用技能符号,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将计算机技术水平纳入招聘考核的内容体系当中,可见,高校对于学生进行计算机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的逐渐提高,其在人们生活与企业生产等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作用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应用该项技术的过程中,网络病毒的防范就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问题。

1关于“云安全”的简要介绍

云安全是以计算机应用为基础而保障系统运行安全的一种广义上的操作平台,也是云计算体系当中的主要构成之一,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应用范围的逐步扩展,它在目前网络防病毒领域中已经得到了用户的广泛应用。云安全可以对网络系统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监测,针对存在的各种病毒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并将其排除。

2应用云安全所带来的改变

随着云安全应用的普及,我们的计算机系统应用环境也随着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病毒查杀。目前云安全已经冲破传统束缚而无需网络客户端保留病毒的基本特征,所有的云端信息资料都将存入在互联网云盘中,因此,用户在任何地点,只要连接有效的网络就可以通过云安全系统针对相关病毒以及网络的异常状态进行自动识别,防止计算机工作系统受到恶意软件或者各种病毒的侵袭。其次,主流云安全病毒防御软件分析。现阶段我国高职类院校的计算机教室基本应用WRS、ERS和FRS等几种基础类型作为网络云客户端的主要架构体系,这样可以将危险性文件直接存储于云数据库当中,从而经过长期积累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病毒库,继而实现病毒的灵活性预防以及相关病毒信息的使用,还有部分高校应用瑞星科技的云安全系统,这种云安全系统是凭借对于客户端应用而对网站中各个软件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将存在的病毒信息传输到终端服务器,然后直接由服务器对其进行查杀。再次是云安全时代杀毒软件的性能分析。虽然云安全属于云计算中的重要體系,但是云计算的杀毒软件却是与云计算相互独立存在的,云计算杀毒软件在运行的状态下与病毒以及恶意程序等进行“殊死抵抗”,然后将更加安全的系统运行环境提供给广大用户,它需要与云计算平台紧密配合,但云安全时代的杀毒软件的本质性区别就是它不再依赖于病毒特征库,而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通过病毒、木马软件、恶意程序的技术和服务引擎进行工作的。

3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室的危险因素

1)来自于用户操作方面的危险因素。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网络游戏以及网络应用平台开始渗透到各地校园,很多学生在计算机教室内应用教学网络系统下载各种文件,当中就有很大一部分资源来自于非正规平台,导致资源中隐藏的病毒传播到校内网络系统中。还有一些学生无视机房正确使用规则,私自安全利用简单的黑客技术,对机房硬件和软件的破坏,例如植入病毒等,对机房的运行状态造成了威胁。甚至还有少数高职院校的机房管理人员工作素养严重不足,工作态度不够端正,投机取巧,致使机房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受到木马病毒以及一些恶意软件的侵袭,严重时会使整个系统瘫痪,造成了学生宝贵课时的浪费。

2)来自应用网络以及软件方面的危险因素。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进行数据信息的交换操作,学生在操作时要将外存储器上的各种文件放置到计算机的网络服务器或硬盘上面,这样一来就会大大降低系统的运行效率,同时也可能引起相关病毒对系统的攻击,继而使整个计算机教室的运行环境受到污染,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3)计算机硬件设备出现故障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企业的主要用人方向也在逐步发生一些转变,高职类院校在持续扩招的过程中,还对本校的专业进行了一些调整,计算机实验室课程设置的增多、使用人数的增加及使用时间的增长,这些因素都大大提高了计算机教室相关设备的故障问题发生率,例如显示器以及硬盘的损坏问题以及主板插槽松动接触不良等问题。同时,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学生私自移动主机位置,在这一过程中就很可能造成计算机内部硬件被碰坏或者出现松动等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硬件设备被损毁而无法提供正常服务。

4)计算机教室的环境因素。近年来学校扩张、专业调整,这些都大大增加了计算机教室的使用量,使计算机教室的系统运行受到更大的压力,例如计算机教室的面积不足、每一台计算机设备之间的距离过小,无法保证有效的通风散热,部分设备以及部件发生磁化现象等,导致应用系统的部分功能失灵,此外还存在学生机房进行安全操作距离受到限制的问题,为实验室内的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4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室云安全的主要途径

为了针对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室的病毒防范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通过查阅了大量的材料并进行了多次调研,发现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室所发生的云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来自上述几方面原因,因此本着重在预防的工作理念,应把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切实落到实处,使高校机房更好地提供教学和科研服务环境,总结了提高院校机房云安全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点:

1)建立健全的计算机教室使用制度。针对校园计算机教室使用不当而导致系统运行状态受到影响这一问题,一方面应面向学生用户进行机房安全使用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同时使其明白机房安全操作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保证校园机房的健康运行,应建立健全的计算机教室使用制度,以制度的形式对学生的上网操作加以规范。制度中应明确体现出禁止学生私自下载不明来源文件,包括视频文件、游戏文件以及其他无运行许可的网络文件,必要情况下可设置相应的惩处制度,加强对学生上机操作的约束,全面防止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状态受到攻击,影响教学活动。管理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加强对于云安全的理解与灵活应用,针对可能会对系统安全造成问题的因素进行全面性的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计算机教室应用系统的运行安全,继而为学生营造更好的计算机教学环境。此外,管理人员还应不断对自身综合技能进行定期的审视和完善,通过管理工作经验的积累来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己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确保计算机实验室安全、高效运行,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2)加强软件系统运行安全及网络安全管理。以进一步避免计算机系统和外存储器之间产生病毒感染现象,我们在进行计算机的实际应用活动中,一般都会应用对应的密码技术对一些重要的系统信息和资料进行加密处理。目前我国所有的高职类院校都普遍实现了计算机教室的网络互联,而互联方式有些是开放式网络,有些是应用校内的局域网络。管理员平时可以对计算机中的重要数据进行备份,此外,计算机中安装实用的查毒和杀毒软件,如免费的360杀毒与360安全卫士软件、防火墙软件来实现对计算机病毒的防御。对于计算机教室的应用软件管理工作,一般我们都是通过硬盘的应用对相关软件進行保护,现阶段有不少高职院校都引进了Ghost硬盘“克隆”软件来对各自的硬盘设备实施保护,这种权健在其运行过程中凭借其硬盘信息复制速度快的特点将软件安装的时间进行了有效控制和缩减,使计算机实验室的安装和维护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可以利用局域网对整个计算机实验室进行恢复Ghost备份。

3)提高对于硬件设备的管理力度。与个人专用计算机设备相比,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室设备由于应用时间长,应用频率高等,其硬件设备的受损率也相对较高,为了防止系统由于硬件设备受损而受到安全问题的威胁,首先应以相关硬件设备的具体应用情况为基础,对其使用流程加以规范。做好硬件设备的使用、维护以及更换等信息记录。定期对常用硬件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耳机等。其次,保证用于计算机教室安全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促进系统应用安全度的提高。对机房设施进行全面性检查,过于陈旧落后的设施应进行及时替换,并且增加用于机房防盗、防火、防爆等安全措施方面的资金投入比例,安装必要的检测、监控设备,以便及早发现隐患,防止安全事故问题的出现而造成数据信息的流失。

4)加强计算机教室的环境建设。随着社会上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的逐渐增加,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室的应用时间与应用频率都在增加,为了确保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防止计算机教室的系统运行受到更大的压力,有必要保证计算机教室的应用环境。首先应为机房的建设提供足够的使用面积,使其能够容纳足够数量的及其和设备。其次,保证每台及其之间的距离,提高设备之间的通风效果,防止硬件设备由于过热、消磁等问题而引发系统运行问题,使网络运行状态受到病毒威胁。

5)增加保护性的软件和硬件。(1)在资金允许时,每台计算机增加硬盘保护卡,用于保护硬盘数据。如果资金不允许时,亦可使用类似还原卡的还原软件对重要的硬盘分区进行保护起来。(2)用软件和硬件构成防火墙,极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各种威胁。总之,使用多种软件和硬件组合对高校机房进行多层次的保护。

5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各地区高职院校的“云安全”在计算机病毒防范中的应用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无法很好的保证计算机教室的系统运行安全,这就对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此,我们还应加强对自身工作的认识,找出相应的问题,将这些问题采取对应措施进行逐一解决,通过建立稳定的计算机系统运行环境而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作者:王刚 李家齐 高娟娟

计算机病毒防范论文 篇2:

“云安全”在计算机病毒防范中的应用

[摘 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化时代已经悄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计算机领域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新的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云计算和云存储等新型功能问世之后,云安全技术也随之诞生。目前很多的杀毒软件都已经将云安全的病毒查杀纳入到了病毒查杀的范围之内。

[关键词] “云安全”;计算机;病毒防御;应用研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01. 062

0 引 言

云安全是现代科学技术发达的新型产物,更是当今网络时代信息科技的成果体现,云安全融合了对已知病毒的处理、对未知病毒的行径进行判断以及对网络计算等一系列网络科技新兴技术与新兴概念,实践证明通过大量客户端构成的网状用户群,云安全能够对网络中各种软件的运行行径进行跟踪性的实时监测,一旦发现软件的异常行为就能够及时地获取到互联网中正在运行的木马程序和恶意程序的最新监控信息,然后将所获取到的信息会传到终端服务器,由终端服务器进行分析与处理,处理完毕后就会自动将已经处理的木马及病毒程度处理方案告知每一位客户端,一旦再次出现已经处理的病毒和木马程序,云安全系统就能够及时地处理,从而保障了每一个客户端网络的安全运行。

1 网络云安全的概念含义分析

云安全是基于网络云计算的商业模式所应用的安全软件开发、硬件开发利用、云安全机构设置、云安全用户以及云安全系统操作平台的总称。云安全系统是云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应用在目前网络防病毒领域中已经得到了用户的广泛应用。

云安全能够对网络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地获取各种病毒、木马程序的运行状态,并在第一时间内对病毒进行杀毒处理,它能够让整个互联网变成一个无限大的超级杀毒软件。云安全是我国企业自主研发创造出来的网络新型产物,它对于国际的网络云计算领域有着很大的影响。

2 云计算带来的改变

2.1 云安全时代的病毒查杀模式

云安全时代的病毒防御技术操作形式已经不再需要客户端对病毒特征进行保留,所有的云端信息资料都将存入在互联网云盘中。无论在全球的哪一个地方,只有用户连接到互联网之后,与互联网的云端服务器进行连接,保持实时的网络畅通,云安全系统就能够自动识别用户的计算机终端设备或是在操作软件过程中对网络的异常行为或是病毒恶意软件程序进行监控,一旦发现风险项目时,云安全系统就会自动将恶意软件或是病毒木马程序发送到云端服务器中,通过云安全系统对恶意软件或是病毒木马程序进行分析、处理。

2.2 主流云安全病毒防御软件分析

我国目前的网络云安全工作原来主要分为瑞星科技和趋势科技两种软件系统。趋势科技工作的云安全软件主要应用于企业类的产品中,它以WRS、ERS和FRS三种基础类型作为网络云客户端的主要架构体系,它能够把带有病毒的文件通过保存到互联中的云数据库中进行存储,构建成一个网络病毒的黑名单数据库,以供用户对病毒的防御和查询使用。瑞星科技的云安全系统主要是通过大量的网状客户端,通过实时对网站中各大软件的异常行为进行监控,把实时监控到的木马和病毒程序信息会传到终端服务器,终端服务器就会自行对木马和病毒程序进行查杀解决,解决后将解决方案回传给用户的客户端。

2.3 云安全时代杀毒软件的性能分析

2.3.1 云安全时代的杀毒软件独立于云计算之外

云安全时代的杀毒软件独立于云计算之外,它的运行主要以云安全系统微操作平台,通过与不断涌现出的病毒文件、恶意程序、木马软件等进行“殊死抵抗”;通过云计算平台,为广大用户提供更为优质、更为安全的服务,它需要与云计算平台紧密配合,但云安全时代的杀毒软件的本质性区别就是它不再依赖于病毒特征库,而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通过反病毒、木马软件、恶意程序的技术和服务引擎进行工作的。

2.3.2 云安全时代的杀毒软件是云计算安全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安全时代的杀毒软件是在云端之外运行服务的,它是云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云端数据安全、云风险管理、云端硬件安全设施等构成了云计算安全运行服务的一部分。

云端具备强大的信息存储和处理能力,云端操作能够有效地保护用户的信息是同步反馈的,目前大多数的杀毒软件都不能实现对病毒、木马软件、恶意程序的快速分析处理,一般都是先上传到服务器,经过服务器的分析处理之后再将反馈结果反馈给用户。对于大规模的病毒软件、恶意程序来讲,服务器对其的分析处理能力就会降低,对其的分析、拦截能力就会减弱,还有一些病毒是杀毒软件也无能为力的;对此,云安全时代的杀毒软件就能展示出独具特色的亮点功能。

3 云安全系统建立面临的困难分析

建立云安全系统对于网络病毒及恶意程序对用户的攻击是非常有必要的,建立健全的网络云安全系统能够有效地保障广大用户的安全,对于网络安全建设也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要建立起完善的网络云安全系统,仍旧存在着一些困难,急需解决。

3.1 建立云安全系统需要大量的硬件设施

在建立网络云安全系统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终端设备、要有足够的终端服务器,才能够满足处理大量的数据。只有拥有大量的客户端,才能够及时地对互联网中出现的各种病毒、木马及恶意软件进行实时的监控,这对于一个巨大的信息数据中心来讲,没有充足的终端服务器进行运行维护是无法实现云安全系统的正常运行的。

3.2 建立云安全系统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術支持

建立云安全系统还需要有充足的硬件设备,要想建立一个完善的云安全系统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去投资硬件设备和宽带网络;同时还要有专业的研究团队、技术人员团队和顶尖的技术操作水平。

3.3 建立云安全系统需要有丰富的反病毒处理经验

要想建立高效、完善的云安全系统就必须具有能够准确搜集各种病毒木马和恶意程序数据并且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上报给系统终端服务器,并由终端系统对这些病毒木马和恶意程序进行及时的判断处理,这样的一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在实际的运行操作过程中是非常复杂的,因此,要想建立一个高效、完善的云安全系统就必须要具备专业反病毒技术经验。

4 云安全系统在计算机病毒防御实践应用中的分析

4.1 云安全系统目前仍不能确保客户端用户的隐私安全

目前在国内开发运行的云安全系统仅是针对计算机用户中发现的疑似病毒木马恶意程序的文件进行自动识别上传到系统终端,在这个操作过程中却无法保证用户的个人隐私文件是否安全,病毒等恶意程序是否已经成功盗取了用户的隐私文件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是无法进行保障的,况且每一位用户的计算机中都会存有一些隐私性文件。

4.2 云安全系统的服务器安全性能得不到保障

云计算就是构建在巨大的网络基础上的,至今云计算仍不能被广泛地使用,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网络因素。对于云安全系统来讲,所受到的局限性比云计算还要严重。如果用户的计算机出现网络异常的情况,或者是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受到了病毒木马及恶意程序的攻击,那么用户就会无法连接到云安全系统,这种情况下用户受到的病毒木马及恶意程序威胁性就会非常大,计算机的安全风险就会逐渐增大。

从近几年我国的网络安全性能分析来看,现在的病毒木马及恶意程序对杀毒软件的攻击逐渐增多;当用户的安全服务内容转移到了云端之后,客户端电脑现有的杀毒软件怎样才能够保证自身的安全是一个需要去攻克解决的问题,一旦云安全终端服务器出现了安全漏洞,那么整个的云安全系统的安全性能就无法得到保证,后果则不堪设想。

5 结 语

云安全技术在计算机病毒防范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对于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仍需要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不断地研究改进,努力建设标准统一的终端服务器,从而实现自动化技术分析与人工化技术分析相结合的多样化操作技术,有效地提升终端服务器对可疑文件处理的准确性与高效性。同时,在使用云安全技术系统时还需要工作人员注意加强对传统型病毒的技术防范,在病毒防范和病毒查杀的同时能够有效地确保计算机用户数据的安全和网络空间的安全。目前,我国的网络云安全技术仍旧处于发展研究阶段,对于建立标准化、统一化的云安全技术系统仍旧需要网络专业技术人员的努力研究,才能够让网络更加的安全。

主要参考文献

[1]段洪君.“云安全”在计算机病毒防范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2):1.

[2]马芳.浅谈云安全在计算机防病毒中的应用[J].科学时代,2015(4).

[3]郭斯梦.网络时代的云安全技术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6,18(11):23-24.

[4]吳青.云安全技术在企业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6(18):87.

作者:白竞雄

计算机病毒防范论文 篇3: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安全与计算机病毒防范

摘要:21世纪,互联网已深深融入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但很多用户对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和联网所面临的安全风险认识不足,对用户自身构成重大安全隐患。为此,分析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病毒的时代特征与严重危害,提醒人们关注网络安全风险,树立网络安全意识,重视计算机病毒防范,培养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计算机病毒造成的网络安全风险。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安全;计算机病毒防范

0引言

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及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从微观角度看,网络信息技术已深深融入并改变着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从宏观角度看,网络信息技术已日益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各领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强大技术支撑。随着人类对网络信息技术的依赖不断加深,计算机病毒作为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负资产,对人类的危害也日益增大。本文从互联网用户的微观视角,探讨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及其防范策略,为用户维护和保障网络信息安全提供参考。1互联网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办公、网络教育、网络媒体、网络社区、电子邮件、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网络支付等等,人们足不出户即可实现办公、教育、理财、购物、聊天、娱乐等需求。随着4G移动互联网的到来,“无时不网络、无处不网络”即将成为现实。人们在尽情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应清醒地认识到,网络应用涉及用户的账号密码、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等方面,加强计算机病毒防范,确保网络信息安全对互联网用户至关重要。2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与危害

2.1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传染性、潜伏性、隐蔽性、破坏性等基本特征,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病毒还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2.1.1技术水平更高,破坏能力更强

计算机病毒出现三十多年来,病毒制造技术始终紧跟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脚步,在各个时期都融入了最新的编程技术。目前,模块化技术、加壳加密技术、反调试技术、内核级HOOK技术、ROOTKIT技术等最新技术都已被病毒所应用[1-2]。基于这些技术制造的病毒功能更加强大,对抗反病毒技术的能力更强,破坏能力更强。比如,病毒应用ROOTKIT技术可以深入系统内核,与杀毒软件抢夺系统驱动的控制权,使杀毒软件失效,而病毒自身为所欲为,对被感染用户危害极大。

2.1.2传播途径更多,危害范围更广

早期的计算机病毒主要通过软盘等存储介质以感染文件的方式传播,传播途径单一,影响范围有限。当今互联网环境下,移动存储设备、网络下载与浏览、电子邮件、局域网、文件共享、即时通信工具、第三方软件漏洞等都已成为计算机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传播方式更加多元化。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年度调查报告显示,自2008至2012年,我国互联网用户计算机病毒感染率分别为85.5%、70.51%、60%、48.87%、45.07%[3-7]。感染率虽呈逐年下降趋势,调查结果仍令人触目惊心,可见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范围之广。

2.1.3牟取经济利益,产业化特征突显

随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病毒表现出逐利性特征,以远程控制他人计算机、窃取个人隐私信息、获取非法经济利益为目的的木马病毒、间谍软件增长迅速。尤其是出现了Zeus、Spyeye、Citade等被称为“网银大盗”的木马黑客工具包,并在互联网黑市上被大肆销售,不法分子利用这些工具包入侵各类网站和个人计算机,窃取被感染用户的网银账户等信息,获取非法经济利益。形成了以牟利为目的的木马病毒的生产、销售和实施犯罪的地下黑色产业链。对互联网用户的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江苏理工学院学报第20卷第6期于新峰李岚: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安全与计算机病毒防范

2.1.4移动互联井喷,防病毒面临挑战

2009年工信部向三大电信运营商发放3G牌照以来,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3G智能手机迅速普及。各种互联应用如即时通信、网络新闻、网上银行、网上购物、网络游戏等迅速延伸至移动互联网络。与此同时,针对智能手机的木马、病毒、恶意软件也迅速增长。同PC感染病毒类似,网页浏览、电脑连接、网络聊天、存储介质、电子邮件等成为智能手机感染病毒的主要途径。如今,4G网络即将进入人们的生活,4G以其超越百兆的带宽优势,必将推动移动互联应用又一个发展高潮,智能手机也将成为计算机病毒的“新宠儿”。目前,因主流移动操作系统仍缺乏完善的安全防范机制,且很多用户对手机感染病毒认识不足,疏于防范,移动互联网将成为计算机病毒肆虐的又一重要区域,用户网络信息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2.2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病毒的严重危害

2.2.1影响计算机或手机正常运行。

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抢占系统资源、影响计算机系统运行速度、破坏计算机系统软硬件、破坏用户数据资料等。对智能手机的危害主要表现为造成手机死机、关机、删除用户资料、向外发送垃圾短信或邮件、恶意拨打电话、窃取用户个人隐私、消耗资费与流量等方面[8]。

2.2.2危害互联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

计算机病毒能被不法分子用于干扰破坏网络和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网络拥塞、服务中断、信息系统瘫痪等严重后果。如,2009年5月19日,因暴风影音网站DNS系统受到网络攻击发生故障,致使电信运营商递归DNS服务器收到大量异常请求而引发拥塞,造成江苏、河北、山西、广西、浙江等省发生网络拥堵和大面积网络瘫痪[9]。此外,计算机病毒也被广泛用于国家间带有政治、经济、军事等目的的网络间谍或破坏活动,甚至作为未来网络战的重要武器。

2.2.3危害用户个人隐私和网络财产安全。

随着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计算机病毒以逐利为目的,突出表现为不法分子利用木马等病毒窃取用户个人隐私、网络账号密码、盗取用户网上资金等。基于互联和移动互联网络的聊天工具、网游、网银、炒股、网络支付等账号都已成为它们的攻击目标。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13年中国网民信息安全状况研究报告》,2013年上半年,全国74.1%的网民遇到过信息安全问题。在遭受安全事件的人群中,13.1%的人重要资料或联系人信息丢失,8.8%的人遭受了经济损失。在遭受经济损失的人群中,人均损失509.2元,全国因信息安全遭受的经济损失达196.3亿元。这些统计数据警醒人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加强计算机病毒防范,才能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和网络财产安全。3互联网时代应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病毒防范

3.1树立网络安全意识,筑牢防病毒的第一道防线

3.1.1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公民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

欧美国家非常重视网络安全意识的培养,在中小学阶段就开始普及网络安全知识。美国政府于2010年4月启动“国家网络安全教育计划”,教育对象涵盖全国所有互联网用户,旨在提高全体网民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我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全面加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增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加快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增强国民信息安全意识”。2014年2月,成立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把网络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加以应对。

3.1.2每个公民都应关注网络安全风险,自觉树立网络安全意识。

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病毒的严重危害和历年频发的网络安全事件提醒我们,在享受网络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应充分认识潜在的安全风险,即用户计算机可能因感染病毒或遭受网络攻击,致使个人隐私泄漏、重要资料被窃取、网上财产被盗等。调查表明,网络安全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缺乏技术手段,而是由于用户安全意识淡薄,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不到位及网络使用不当所致。因此,树立网络安全意识是确保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只有牢固树立网络安全意识,积极学习和应用反病毒知识,预防和阻断计算机病毒的感染与传播,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安全风险,保障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

3.2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努力降低网络安全风险

3.2.1及时修补系统或软件漏洞是确保网络安全的首要措施。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调查报告表明,“未修补网络(系统)安全漏洞”是导致我国网络安全事件频发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及时修补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漏洞对于保障网络安全、降低病毒感染风险至关重要。互联网用户应养成良好习惯,及时安装操作系统漏洞补丁,及时升级应用软件,尤其是各种常用软件如即时通信工具、下载工具、播放器软件等。

3.2.2安装反病毒软件是防范病毒入侵的重要保障。

目前,主流防病毒产品大都采用了行为分析检测、虚拟机脱壳、预加载、云安全等最新技术,软件功能也日益丰富,除具有查杀毒这一基本功能,还整合了实时监控、防火墙、U盘扫描等功能,实现了对计算机系统的实时、全面、立体防护。互联网用户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及时升级,开启实时监控、防火墙等功能就能有效防范病毒感染和网络攻击。

3.2.3防范U盘病毒、设置密码保护、做好数据备份是安全防范的重要内容。

移动存储设备(U盘、移动硬盘等)多年来一直是计算机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预防U盘病毒感染与传播应关闭操作系统的自动播放功能,并养成打开U盘前先扫描杀毒的习惯;设置密码保护是网络安全的重要一环,应为操作系统管理员账户及电子邮箱、网银、即时通信工具等不同的互联网应用账户设置不同的密码并定期修改。密码设置不宜简单,建议采用由多位数字、字母和特殊字符组合成的复杂密码,使其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从病毒与反病毒攻防博弈的视角看,互联网世界没有绝对安全,合理的防范措施可以将安全风险降至最低,但不能完全杜绝安全风险。因此,为防止数据资料丢失或被恶意破坏,做好数据备份非常必要。通常可用移动存储设备或刻录光盘进行数据备份。

3.3安全理性上网,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调查报告显示,自2008年至2012年,网络下载或浏览连续五年占据我国计算机病毒传播主要途径的首位。因此,自觉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能够显著降低计算机病毒感染风险。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理性访问WEB站点。不浏览非官方、非正规网站,特别是游戏网站和低俗网站。这些网站大多是病毒、木马的宿主,若访问则极易感染木马等病毒;重视软件下载的安全防范。下载软件应尽可能到官方网站或大型专业网站,下载后务必先查杀病毒再安装。不随意下载安装可疑插件;谨慎使用通信工具。收到陌生电子邮件不要打开,应直接删除。不要打开即时通信工具里的不明网络链接或窗口,不接收由即时通信工具传来的可疑文件;警惕网络钓鱼等诈骗活动。不轻信莫名的网上中奖信息,不在网上泄漏个人重要资料等。4结语

在互联网应用深入而广泛的时代,为避免成为计算机病毒的受害者,需要主观意识上加强警惕,提高安全技术水平;及时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打补丁,堵住安全漏洞;安装防病毒软件和网络防火墙,强化安全保障;重视密码保护、U盘防毒、数据备份;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只有思想上高度重视,防范措施到位,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网络安全风险,保障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参考文献:

[1] 曹鹏,张健,陈建民,等.我国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现状及发展趋势[J].信息网络安全,2011(9):116-119.

[2] 任建中,张鑫.2012年计算机病毒发展情况及反病毒技术发展趋势[J].信息网络安全,2013(10):211-214.

[3] 张健,杜振华,张鑫,等.2008年中国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技术分析报告[J].信息网络安全,2008(11):86-89.

[4]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检验中.2009年中国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技术分析报告[J].信息网络安全,2010(3):75-77.

[5]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2010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及移动终端病毒疫情调查分析报告[J].信息网络安全,2011(11):94-96.

[6] 梁宏,孟彬,舒心,等.2011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及移动终端病毒疫情调查分析报告[J].信息网络安全,2012(12):92-96.

[7]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2012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及移动终端病毒疫情调查分析报告[EB/OL].(2013-10-10)http://www.antivirus-china.org.cn/diaocha2012/report2012.pdf.

[8] 吴俊军,方明伟,张新访,等.基于启发式行为监测的手机病毒防治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0,32(1):35-38,112.

[9] 工信部.关于5月19日部分地区互联网网络故障情况通报[EB/OL].(2009-5-20)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3907/n11368223/12365340.html.On Network Security and Computer Virus Prevention

作者:于新峰 李岚

上一篇:高职计算机应用论文下一篇:黄遵宪诗界革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