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协议数据通信应用论文

2022-04-25

【摘要】介绍PMU技术发展及电厂侧同步相量PMU子站建设情况1、术语和定义相量测量装置phasormeasurementunit(PMU)用于进行同步相量的测量和输出以及进行动态记录的装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实时协议数据通信应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时协议数据通信应用论文 篇1:

基于Red5的Web实时数据推送组件应用研究

[摘 要] 本文以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为应用背景,针对目前油气田在线远程实时监测的实际生产需求,提出一种基于Red5的实时数据推送组件的设计方案。本方案采用分布式架构,用RTMP流媒体协议替代HTTP协议设计数据推送模型和独立的实时数据推送组件,提高了数据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关键词] 实时数据;RTMP流媒体;Red5;数据推送;油气生产物联网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01. 036

0 引 言

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是通过传感、射频、网络通讯等技术,对油气水井、计量间、油气站库、油气管网等生产对象进行全面的感知,实现生产数据、设备状态信息在生产指挥中心及生产控制中心集中管理和控制,搭建规范、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支持油气生产过程管理,进一步提高油气田生产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的数据用户主要在各级生产指挥中心层级。随着实时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在气田生产中的应用逐渐深入,用户对于数据的实时性需求越来越迫切,很多应用(例如实时趋势跟踪、安全报警等)都需要将系统后台所发生的各种变化主动地、实时地传送到浏览器客户端,而不需要用户手动刷新页面,向后台发起请求。

然而,传统的基于Web的实时数据监测系统在对实时变化的监测数据处理及显示上存在效率低、效果差以及操作不方便等问题,同时该类系统在监测数据图表化实时展示以及用户对变化趋势图形的交互操作处理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何提高数据的实时性及维护灵活性,满足油田企业对油气生产过程实时监测、分析、控制和管理的需要,是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1 现状分析

在油气田生产物联网系统中,由于监控层级和应用对象的多样化,需要在Web端实现工控机实时监测功能。传统的物联网系统设计方案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工控软件的IE(Internet Explorer)插件,二是采用HTTP协议定时获取实时数据。

1.1 采用工控软件的IE插件

常见的工业控制软件都自带IE调用插件。当工控软件要对调用的实时监测系统进行Web发布时,需要将调用的监测内容页面生成URL地址,远程监控系统通过嵌入该URL地址来达到远程访问监测页面的目的。如果采用这种工控软件的IE插件方式来实现远程实时监测,系统需要层层调用,不断地访问远端工控软件,会导致数据加载速度较慢,数据稳定性较差;而且,工控软件的制图工具比较简单,存在用户体验效果差的问题。

1.2 采用HTTP协议定时获取

定时获取实时数据并在页面显示,此种方案需要设计页面定时器或者建立HTTP长链接。典型的实现案例为采用PushLet建立HTTP长链接,此长链接一旦建立就如同开启一个长期的数据通道直到页面关闭。此种方案能够通过主动推送变化数据至客户端的方式实现远程监控系统无刷新、自动、及时地获取数据。但正因长链接的存在,当页面运行时间超过1小时或更长时间时,系统会出现数据通信阻塞的情况,导致页面稳定性问题。因此,该方案在数据及时性和稳定性方面仍然存在瓶颈。

2 实时数据推送组件的设计

为解决2.1和2.2提到的问题,提出了以Red5为基础架构,在此基础上设计实时数据推送引擎,用实时消息传输协议RTMP(Real Time Messaging Protocol)去替代HTTP协议,设计数据推送模型,按照分布式架构设计独立的实时数据推送组件。该组件负责实时数据提取并向所有在线客户端通过流媒体协议的方式进行数据发送,客户端采用约定的数据解码规则提取实时数据。

2.1 组件模型

实时数据推送组件由数据获取服务、数据传输通道和数据更新客户端三部分组成。其中,数据获取服务运行在服务器端,主要负责与实时数据库进行通信并从中提取实时数据;数据解析客户端运行在用户界面上,主要负责获取并解析服务端发送的数据流;而服务端和客户端进行数据交互的链路则由数据传输通道提供,该通道采用RTMP协议作为实时传输协议,充分保障了系统对数据传输的速度和稳定性要求。见图1。

2.2 服务端设计

数据推送服务端运行在服务器上,以一个独立线程的形式运行,运行频率可由用户自行配置。服务端系统主要完成从实时数据库提取数据并将数据推送到连接的数据解析器这两部分工作。服务端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三个步骤:开启客户端连接侦听、提取实时数据、推送数据到客户端。

开启客户端连接侦听:设计一个Red5客户端管理类,这个类继承了Red5的ApplicationAdapter类,并实现其中的appStart和appConnect方法。appStart方法主要进行启动初始化工作,appConnect方法是在客户端发送连接请求时自动调用,在此方法中可获取客户端的标志及连接对象并将它们存储到一个全局变量中;此客户端编号和连接对象是数据推送的基础。

实时数据提取:生产环境的实时数据库使用openPlant构建,通过配置实时数据库的实际IP地址、用户名和密码可实现Web服务器与实时数据库之间的通信。使用实时数据库的API函数实现数据的读写操作,如通过op2_get_history_byname()函数,可实现实时数据的存取,包括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

数据推送:通过第一步获取的客户端连接对象和编号,采用反射的方法直接调用客户端对外公布的公共方法即可完成数据从服务端向客户端的推送。

IServiceCapableConnection sc=(IServiceCapableConnection)connect;

sc.invoke(funname,params);

其中:connect即为保存的连接对象,funname为客户端公布的方法名,params为要推送给客户端的数据内容。

2.3 数据传输通道设计

数据传输通道主要是在服务端和客户端之间建立一个虚拟的数据交换渠道,该通道以RTMP协议为基础,其主要工作为发布服务端的地址和监控端口。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使用实际地址和映射地址进行工作。通过实验验证,在实时数据库服务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不能用映射地址进行通信,需要使用实际地址,否则Web服务不能正常启动。

2.4 数据解析器设计

数据解析器以SWF格式的独立文件发布,可以嵌入到任意的业务模型中(例如HTML页面)。解析器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Red5服务端连接、连接状态诊断、获取并解析数据。

Red5服务端连接:在连接前生成客户端唯一的ClientID标识码,按照rtmp://AppConfig.hosturl:AppConfig.red5port/AppConfig.hostname的格式组织连接地址,在进行连接请求时将ClientID作为参数传入服务端,此ClientID即可作为服务端识别特定客户端的唯一标识。该标识在数据分类发送的情况下可作为分类发送的依据。

连接状态诊断:连接上服务端后会生成一个连接对象,该对象生成后,解析器将此连接对象作为静态变量进行保存并监听其连接状态,该连接状态分为NetConnection.Connect.Success、NetConnection.Connect.Failed、NetConnection.Connect.Closed三种,当状态为Success时表明通道已正常连接即可开启数据解析监控。

获取并解析数据:数据获取及解析以公开方法的形式存在,该方法在连接成功的状态下由服务端不间断的调用,通过约定的数据结构将服务端发送来的数据进行提取,形成待显示的成果数据,用户的业务显示逻辑即在该方法中得以实现。

3 监控系统实现过程

监控系统数据处理流程可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分类、数据入库、建立预警模型、建立关联关系、数据发布六个过程。

数据采集:数据通信结构主要分三个层次,站级、作业区级、厂级。各站控系统是基础数据提供层,将实时数据传输至各作业区级监控系统。

数据分类:根据行业特点,将实时数据分为压力、流量、温度、套压等,以便和关系数据库建立联系。

数据入库:通过统一标准接口OPC将生产实时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实时数据库服务器,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数据库进行历史数据查询,并绘制曲线,以便对业务进行分析。

建立预警模型:根据业务需要,建立运输管线的不同状态,如:正常流动状态、预警状态、报警状态;根据罐体液位高度指标建立报警模型,如:处于正常液位高度则采用正常状态,高于报警高线则进行报警提示等。

建立关联关系:在关系数据库里建立实时数据库与页面flash变量命名的关系。

数据发布:页面显示采用Flash动画设计技术,遵循Red5组件的接口规范和数据组织结构获取数据,通过页面变量编号和点位编号的匹配显示实时数据,运输管线的流动和罐体液位高度采用状态帧的方式设计,保证数据显示通畅,页面美观。

4 组件技术应用效果

长庆油田数字化生产指挥系统中生产物联网监控采用了实时数据推送组件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解决了传统的定时器等时间片轮询方式所产生的不同客户端显示有差异的问题。

(2)解决了监控页面打开时间过长时,由于数据通道阻塞而导致页面数据停止更新的问题。

(3)采用组件化设计,实现了与业务逻辑相分离的模式,使得业务应用的扩展变得简单便捷。

(4)基于Red5和RTMP流媒体协议设计开发的实时数据推送组件,既可以增强数据获取的稳定性,又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实时监控界面的响应速度。见表1。

5 结 语

目前,实时数据推送组件技术已在油气田生产中被广泛使用。通过该技术可将实时数据由底层的电子巡井和站控系统调用,经过作业区级监控系统逐级推送至厂级调控中心。该技术是油气生产物联网的数据支撑的核心技术,为后续的数据分析、趋势实时跟踪、自动生成处置策略等功能的实现提供了实时、稳定、有效的数据来源。

主要参考文献

[1]贺超波,陈启买.基于Web的实时数据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3).

[2]郭晓军,秦旭达,等.基于Web实时数据自动传输和远端监控的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04(11).

[3]苏艺,何小玲.基于RTMP协议的Red5服务器集群方案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8).

作者:张亚斌 朱磊 赵睿

实时协议数据通信应用论文 篇2:

电厂侧同步向量测量PMU子站搭建

【摘 要】介绍PMU技术发展及电厂侧同步相量PMU子站建设情况

1、术语和定义

相量测量装置phasor measurement unit ( PMU )

用于进行同步相量的测量和输出以及进行动态记录的装置。PMU 的核心特征包括基于标准时钟信号的同步相量测量、失去标准时钟信号的守时能力、PMU 与主站之间能够实时通信并遵循有关通信协议。

广域测量系统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 ( WAMS )

以同步相量测量技术为基础,以电力系统动态过程监测、分析为目标的实时监测系统。WAMS 系统包括主站部分和子站部分,PMU 装置是WAMS 系统的子站设备。

2、PMU技术发展简介

近年来,随着全国联网、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工程的实施,电网规模逐步增大,电网成分构成日趋复杂。此外,电力市场化机制的建立将使电力公司为充分利用现有输变电设备的能力,而造成输电线路的负载会接近稳定极限。这些都对现代电力系统的分析、运行和控制技术提出了挑战。

电力系统同步相量测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被称为电力系统三项前沿课题之一。它能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的监测手段,极大提高电力系统的监控水平和稳定运行水平。

3、沙角C电厂PMU子站系统搭建情况

沙角C电厂PMU子站系统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生产的PAC200S数据采集单元、PAC2000G卫星授时单元及GPS及数据处理单元PAC2000P组成。

沙角C电厂现有3台677MW火力发电机组以及一条500kV线路构成,每台机组各由一台数据采集单元单独组一面屏柜,500kV线路数据采集单元与GPS授时单元以及数据处理单元共同组成一面屏柜,屏柜之间及PMU数据上送调度主站WAMS系统采用光纤通讯,如图1所示。

PMU子站数据采集

PMU数据采集单元采集数据量包括:

通过电压互感器及电流互感器直接采集发电机组及500kV线路电压UXV、电流IXV及频率ODF;

通过功率变送器采集发电机组及500kV线路有功功率00P、无功功率00Q;

通过电压、电流变送器采集励磁机励磁电压EFZ、励磁电流IFZ;

通过脉冲变送器采集发电机转速OMG;

通过数据采集单元开关量模块采集发电机组AVR正常、PSS投入及一次调频动作信号。

PMU子站数据同步集中采集

PMU子站四台数据采集单元与数据集中器之间通过光纤连接,数据采集单元通过光纤通信将采集到的数据集中到数据处理单元,同时GPS授时单元通过光纤通信对四台数据采集单元进行对时,保證所有数据量同步采集。

PMU子站逻辑判断录波、报警及后台显示功能

PMU子站数据集中处理单元采集汇总模拟量及开关量后,进行组态后具备以下功能:

录波功能:当数据异常时,PMU将进行逻辑判断并启动录波功能,数据异常包括:

频率越限、频率变化率越限;

幅值越上限,包括正序电压、正序电流、负序电压、负序电流、零序电压、零序电流、相电压、相电流越上限;

幅值越下限,包括正序电压、相电压越下限;

功率振荡;

发电机功角越限等。

告警功能:当PMU子站采集到数据出现:Tv/TA断线、直流电源消失、装置故障、通信异常、时钟同步信号异常时,相量测量装置发出告警信号发送到发电厂自动化监控系统进行报警显示并上送调度主站。

后台显示功能:PMU子站系统通过人机接口,对装置进行实时数据监视、数据文件分析、参数配置、定值整定,并能够监视装置的运行状态等信息。

PMU子站数据通信上送调度WAMS系统

PMU系统通信采用基于相量测量装置(PMU)所构成的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监测系统采用IEEE std C37.118 IEEE Standard for Synchrophasors for power Systems传输协议,包括实时数据传输协议以及历史文件传输协议。实时数据及文件传输协议应用范围包括:实时动态监测系统主站与子站之间、主站与主站之间的实时数据及历史文件的传输。

PMU子站采集的数据采用TCP通信协议向调度WAMS主站上传子站配置信息,并根据主站下发的配置信息将所需的动态数据实时传送到主站。在与主站建立通信的过程中,对于数据管道,子站为TCP连接的客户端,主站为TCP连接的服务端;管理管道,子站作为TCP连接的服务端,主站作为TCP连接的客户端。

PMU子站系统通过二次安防后使用调度数据网通道与主站通信时,管理通道和数据通道承载的实时数据使用调度数据网实时VPN传输,文件通道承载离线数据使用调度数据网非实时VPN传输,如图2所示。

4、总结

沙角C电厂作为大型火力发电机组,并且位于珠三角能源负荷中心,沙角C电厂PMU子站系统的投入,通过采集发电机组及500kV线路各种模拟量、开关量将电厂侧数据上送调度中心WAMS系统,为调度组建电网实时监测系统提供了必要的数据量,为广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创造了条件。

作者:陈文直

实时协议数据通信应用论文 篇3:

基于Modbus的供水自动化监控系统构建

【摘要】根据供水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应用需求,构建了一种有效的监控系统网络的模型,系统采用Modbus协议进行远程数据传输,监控应用层与现场层能实时的进行数据交换,进而实时在线的监控自动供水系统。通过对该网络模型的构建,说明了整个系统的构成,监控软件的相关设计和开发,以及Modbus协议的实现。实践证明,本方案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关键词】Modbus协议;监控系统;网络模型构建;供水自动化

Key words:modbus Protocol;monitoring system;network model construction;water supply automation

1.引言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新一代的工业自动化系统必将向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远程数据监控是保障工业生产正常进行的方法之一,其工作方式主要是通过远程智能仪表设备实时采集各项现场数据,并实时传输到上位机服务器中进行分析和处理,进而实现对现场设备的监视与控制。Modbus协议是一种开放性好、可靠性高的远程通信协议,基于TCP/IP体系的Modbus协议可以使用户摆脱非标准的、封闭的专用工业控制网络和现场总线技术的束缚,从而提供可靠和灵活的通信方案[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供水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城市现有供水系统中的通信协调、管网故障诊断、压力和流量的控制策略等方面的技术革新和工艺改进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本文将计算机控制技术、工业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应用于供水自动化监控系统中,构建了一种基于Modbus的供水自动化监控系统。该系统操作简便,功能完善,远程监控数据通信可靠,为保障城市供水提供了的重要技术手段。

2.供水自动化监控网络结构设计

2.1 Modbus通信协议

Modbus协议是由美国Modicon公司开发的一种通信协议,通过该协议各种控制器和其它相关设备之间可以进行透明通信。

Modbus协议只定义了设备能够识别和使用的消息结构和命令应答机制,没有规定物理层,故可以方便地在任何网络中进行通信[3-4]。Modbus协议采用Master/Slave技术,是一种应答方式的通信协议。控制器与智能设备在网络上采用基于Modbus协议进行通信时,需要确定各种设备的硬件地址,通过识别消息中的各种动作,进行数据反馈或数据处理[5]。一个Master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Slave,Master有地址分配权,能够为所有的Slave分配地址并进行初始化的询问。Modbus协议定义了一个控制器能识别的消息结构,它描述了控制器请求访问和应答回应其他设备的过程,以及错误检测和记录的规范,制定了报文字段和内容的公共格式。2002年5月施耐德公司又发表了Modbus/TCP规范。Modbus/TCP协议与Modbus协议主要的区别在于数据帧的校验方式上,Modbus协议需自行生产校验数据,Modbus/TCP协议借助于TCP协议本身有校验机制的优势,不用再次生成校验数据[6]。本项目结合供水自动化系统自身特点,应用工业以太网技术,对两种Modbus两种传输方式进行优势互补,为供水自动化系统提供了灵活的组网方式。

2.2 供水系统生产流程结构

供水自动化系统一般分为制水和供水调度两大部分。其中制水工艺一般包括:引水、混凝、给药、沉淀、过滤、消毒、供水、排污八个环节,涉及水厂生产和加压站处理两个主要过程,此过程中需要监控包括电压、电流等电信号和流量、水的品质因数、压力值等水信号。而供水调度部分则主要涉及供水管网分布点的压力测量采集,各测压点的数据无线传输,水泵机组的变频调速控制等。以上各种电信号、水信号以及远程控制数据都是通过Modbus协议在前端传感器和监控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交换。

2.3 监控系统网络的架构

供水自动化监控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需要对其进行组网设计,本设计提出了基于B/S模式,建立两级监控系统,实现了供水总公司对整个供水系统各部分的远程监控。两级监控系统分别为监控应用层和现场层。供水监控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由IP以太网和无线IP网组成,水厂生产和加压站处理采用的是IP以太网,应用Modbus/TCP协议与远程仪表通信;供水管网分布点的压力检测采用的是GPRS网络,GPRS模块通过PLC与现场自动化仪表、传感器等监控终端设备等连接,这样GPRS模块和监控中心之间就可以通过IP地址进行双向通信。其网络物理结构如图1所示。

在以上系统结构中,上位采集服务器主要负责把采集到的数据按照既定格式写入数据库服务器,同时充当Modbus主站,为供水管网检测点通过GPRS网络提供模拟的串口服务。

图1 供水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控物理结构图

图2 软件结构及描述示意图

3.通讯系统设计

3.1 Modbus通信模型的构建

现场层采用Modbus协议通信方式对现场数据进行采集,PLC设备作为主站,现场各种智能仪表作为从站设备。智能仪表以Modbus协议作为通信标准,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PLC上的RS485接口传输给PLC。智能仪表输入输出的电压、电流等模拟数据信号或是数字信号,需经过转换电路,才能与PLC内置的存储单元进行数据交换[7]。上位机通过Modbus/TCP方式对PLC存储单元数据进行定时访问,从而实时获得现场设备各种参数数据。

Modbus/TCP协议以TCP协议为基础,与TCP协议有着一致工作方式,需要经过“建立连接、通信和断开连接”3个操作步骤才能建立连接。

Modbus/TCP协议采用服务端/客户端模式,结合本系统大数据量、集中访问、多点连接的特点,在Windows XP平台中采用VC++异步非阻塞Socket封装类CAsyncSocket技术进行开发。其具体开发步骤如下:

a.服务器端,首先从CAsyncSocket派生一个新类CServerSocket,然后用这个新类定义CAsyncSocket对象,即定义一个该类的对象m_pServerSocket,调用Listen()函数进入侦听状态,重载函数OnAccept()。当客户端有连接请求时,服务器则建立一个新的Socket,以接受客户端发来的信息。

b.客户端,创建CAsyncSocket派生m_ClientSock对象并与服务器端建立连接,连接完成后,即可调用成员函数send()发送数据,当收到数据时,OnReceive()函数被调用接收数据,在该函数中调用m_nLength=Receive(m_szBuffer,sizeof(m_szbuffer))接收数据。

c.客户端CAsyncSocket类调用函数Create()函数完成创建后即可通过函数Connec t()和服务端建立连接。当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通信结束后,调用Close()函数关闭Socket。

3.2 通信控件的设计

ActiveX控件是一组可执行的代码,例如:OCX、EXE、DLL文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通信控件与其它ActiveX控件一样,也是用一系列的属性和用户接口,它使用户能够方便地访问Windows通信驱动程序的大多数特性,包括输入、输出缓冲区的大小及决定何时使用流控制命令挂起数据传输等。由于ActiveX是一种开放的技术,开发者可以在其他程序,甚至用其它语言编写的程序中重复使用这些ActiveX控件。本设计中将一个用VB编写的通信控件插入用VC++编写的程序中。其源代码如下:

4.监控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4.1 监控软件设计

基于Modbus协议的供水自动化监控系统的上位机远程监控系统是在Windows XP平台中利用VC++ 6.0开发的,它通过Modbus/TCP方式、GPRS网络对PLC存储单元数据进行定时访问,现场智能仪表通过Modbus协议与PLC通信,从而实时在线监控自动供水系统运行状况。

供水自动化监控系统数据传输通道主要依靠以太网构建,如果由于网络安全原因导致重要数据上传失真、智能控制装置发出错误动作信号或是引起系统异常等,将给供水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威胁,甚至产生灾难性后果。考虑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监控系统应从病毒防御、内部人员培训、网络设备加密等方面进行预防解决。

4.2 监控软件开发

VC++ 6.0开发工具提供了现成的窗口、控制与工具条的制作手段,大大简化了界面的开发过程,并且使得开发出的界面具有组态软件风格,使用起来方便、灵活、简单易学。监控系统拥有用户管理,实时监控,参数设置,报表打印,数据归档,实时报警及历史报警查询等多项功能。软件总体架构及描述示意图如图2所示。

监控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主要对监控部分、图形显示部分、数据库部分等方面进行组态。

a.控制部分:监控软件通过Modbus/TCP方式、GPRS网络对PLC存储单元数据进行定时访问,PLC又通过Modbus协议与现场智能仪表通信,从而实时在线监控供水自动化系统。

b.图形显示部分:通过对各种组态控件的编写,组成生动形象的人机界面,为客户提供实时数据、实时曲线、历史曲线及报警状态的显示,并提供设备信息的设置、修改及设备的添加、修改和删除等组态功能。

c.数据库部分:数据库是联系上位机和下位机的桥梁,在组态画面运行时,它含有全部数据变量的当前值[8]。在进行项目组态时,变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监控点连接的变量赋予不同的外部变量值的方法。根据系统要采集的外部变量建立相应的内部变量,而内部变量与画面上的监控点对象通过属性连接建立对应关系,将控制现场的PLC控制系统和上位计算机监测系统连接起来,形成完美的监控画面。

完成对上述几方面的内容的组态之后,就生成了一套完整的供水自动化的监控软件系统,运行主画面采用级连图形子菜单的方式实现与各控制单元之间的切换[9]。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制水自动化过程的实时监控以及供水管网水泵机组的启停等控制、历史数据的记录查询等等一系列功能,基本满足工业控制自动化的要求。主控界面如图3所示:

图3 主监控界面

5.结束语

Modbus协议由于其良好的适用性被广泛的使用。基于Modbus协议的供水自动化监控系统正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可以有效地满足供水行业对生产监控的要求。华北某供水公司引入了上述的方案,一段时间以来系统运行稳定,监控效果良好,同时也提高了工厂自动化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邓欣茹,丁建兴,杨翼,等.Modbus/TCP工业以太网的现状与发展[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4,7(9):14-15.

[2]邓卫平.基于Modbus协议的PLC通信控制模块的实现[J].软件导刊,2008,7(11):114-115.

[3]吴学文,王新光,周金陵.基于Modbus通信协议的水闸计算机监控系统[J].计算机工程,2005,31(13):195-197.

[4]汪献忠,刘巍,吕运朋.基于MODBUS协议的工业智能通讯模块的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6(6):47-49.

[5]卢文俊,冷杉,杨建军.基于Modbus协议的控制器远程监控系统[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3(6):54-56.

[6]姜斌,刘彦呈,孙凡金,等.基于Modbus/TCP的工业控制网络设计[J].低压电器,2007(13):30-33.

[7]刘晓玲,方彦军,李京丽.基于Modbus的PLC与多台电量智能仪表的通信研究[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3(1):24-26.

[8]林英芸,杨煜普.基于WinCC的网络化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微型电脑应用,2006,22(5).

[9]黄天戌.组态软件在工业监控系统中的二次开发[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9,32(2):77-79.

作者简介:

李长华(1986—),男,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从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方面的研究。

齐向东(1967—),男,山西原平人,副教授,从事电气自动化控制,铁路机车设备研制,舞美特效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曾主持并完成残奥会闭幕式CB草坪,国庆50、60周年山西国庆彩车等项目。

作者:李长华 齐向东

上一篇: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研究论文下一篇:检察机关信息网络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