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提升计划范文

2022-05-26

时间如同白马过隙,我们总是在和过去告别,在新的征程中我们要做好计划,那么该如何书写计划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高考提升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高考提升计划范文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

(三)

【请你试试】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歌德的《叙事谣曲》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了马蹄铁,又用它在铁匠铺那儿换了3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18颗樱桃。出了城,师徒继续赶路,二人经过的茫茫荒野。耶稣猜到彼得一定会很渴,就让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粒,彼得一见,赶忙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18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彼得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后来没完没了地弯了那么多次腰了。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

材料中“彼得懒得弯腰”,主动放弃了捡马蹄铁的这一“弯一次腰”的“机遇”,从而导致他“后来没完没了地弯了多次腰”的结果,由此看来,机遇是不可失的。请以“机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思维启导:怎样对待机遇,抓住机遇有何重要意义,当是本题写作的主要内容方面。法国著名作家拉伯雷说:“机会之神的头发只长在前额,一旦放她过去,光秃秃的后脑便什么也抓不住了。”材料中彼得拒绝捡马蹄铁,他没有抓住“机会之神”失去了“机遇”,从而导致虽不情愿,但也要接二连三地弯那么多次腰。由此看来,抓住机遇、把握现在,善于处理目前的事情,完成最近的工作任务,是对未来的最好策划。因为,成功的秘诀就是要养成迅速去做的习惯,要趁着潮水涨得最高的一刹那,非但没有阻力,并且能帮助你迅速成功。否则,“该出手时不出手”,势必错过良机,即使后来付出再多的气力、做出再大的努力,也难以弥补曾经的损失。可参考以下立意或文题:①该出手时就出手;②抓住机遇,把握现在;③先舍不得小的努力,必将花费出更大的付出;④放弃机遇,必贻后患。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心灵后花园》中有这么一段话:经常说将来自己要当科学家、要当将军、要当领袖的人,一定是孩子,因为孩子们的理想与梦想是混在一起的。而一个成年人的理想是与现实分不开的。

我采访过一个年过六旬名叫李世伟的老太太,她家贫如洗,没有电视没有冰箱没有洗衣机。可她却靠开着个小食杂店的收入收养了12个孤儿。我去采访前,一心想写出她的伟大。可我在采访过程中发现,这12个孤儿都是黑龙江省明水县、拜泉县两个县的,没有一个别的地方的。老太太说她自己小时候是个孤儿,解放后是明水、拜泉两个县的孤儿院收养了她,所以她要报答这两个县的恩情。作为一个诚实的记者,我如实地写了李世伟。几家报社的编辑都说是格调太低,可惜了这么好的事。

我还采访过一个84岁的老人孙德阳,他在美国有两家大酒店,还有房地产公司,可他把这一切都交给了儿孙们——他在美国共有儿子、女儿、孙子、曾孙22人。他一个人回到沈阳定居,他的理想也很简单:“我生在沈阳,我想我应该死在沈阳,把根留在生我的地方„„”本来是一个很高大的壮举,理由却极其渺小,可我仍然如实写了,因为我应该写出老人的真实想法。

请就“理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思维启导:这个世界上有多种理想,即使许多个人的理想与追求是非常渺小的,我们也应该承认,因为那是每个人生存的基础。有一种人,他们永远有理想——远大的理想,但从来不实施自己的追求,还怨天尤人,好像自己永远是受难者。09高考作文冲刺指导(命题作文1)

【命题作文一】 以"冷和热"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体不限;(2)题目自拟;(3)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1、圣诞礼物 虚拟一则故事,表现对生活冷热的感受。

托尼在圣诞节前向爸爸要求一匹小马,爸爸满口答应。然而圣诞节的早上,托尼却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的小马,他的心凉透了:原来他是圣诞老人讨厌的孩子。正在这时,有人骑马经过,又折回来问托尼家在哪里。托尼茫然地回答了,那人指着小马说:"喏,这是你爸爸为你买的圣诞礼物。我找错地方了,实在对不起!"托尼看着这从天而降的小马,心中涌起幸福的热浪。

2、冷热的辩证 从冷与热之间的辩证关系入手,写一篇议论文。 冷与热是辩证的。北极可谓冷矣,但相对于月球晚上的温度则是热的;重庆在夏天是个大火炉,但与太阳外缘的温度比起来却不过只像是冰。冷和热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冷的事物可以变热,如一度被冷落的唐装现在热了起来;热的事物也可以变冷,如八十年代的文学热让位给九十年代的经商热。

3、探病 通地工业局王局长的两次生病来反映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

王局长位高权重,是位炙手可热的人物。有一次王局长偶感风寒,住进了医院,来探病的人排起了长队,甚至影响了医院的正常工作。王局长家人亲属也组织起了专门队伍,往家运送那堆积如山的礼品和营养品。事隔仅两月,王局长又住进了医院,这次是严重的肝硬化。可这次王局长的病床前却冷冷清清,他望穿双眼也不见有人探望。儿子无奈只得告诉他实情:省里的批文已下来了,王局长退休,李副局长扶正,这几天人们正忙着去新局长家贺喜呢。

4、冷热大家谈 采用采访录的形式,采访不同学科的人对冷热的看法,以表现人们认识的差异。

文学界的人认为冷是"屋漏偏遭连夜雨",热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学物理的认为冷热是温度的升降,是物理变化;搞政治的则认为冷就是经济军事等的封锁,热则是两国领导人亲切握手„„

【命题作文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将自己的希望变成别人梦想的种子; 有这样一些幸福的人,他们把自己的痛苦化作他人的幸福;

„„„„„„„„

以"做一个幸福的人"为题,写一篇不省于800字有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做一个幸福的人,要解决几个问题,一是怎样的人是幸福的,二是为何做幸福的人,三是怎样才能做幸福的人。先找到自己所认为的幸福的内涵,比如:感恩、奉献、乐观、知足、尊严、信念、坦然、梦想、意志坚强、心怀梦想、胸襟宽广、兼爱、博爱、大爱等等,这些也就是文章的立意点,然后再构思文章的结构,选择素材。

【例文赏析】

做一个幸福的人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当我们读到海子的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时,我们甚至很难与一个最终卧轨自杀的人联系起来。在我们这些乐观的人想来,海子的死显然是一种消极式的逃避,甚至我们可以将之定为"懦夫"。

我并不肯定海子的做法,但如果我们能真正读懂他的内心世界,也许我们发现他还是情有可原的。

海子是一个诗人,一个当代诗人,一个活于80年代旺盛青春的诗人。他也想过做一个幸福的人。然而他的身份与性格决定这只能是幻想,连梦想和理想都称不上。

鲁迅曾经说过,诗人是痛苦的。诗人的痛苦显然来自于心灵层面。诗人是一个时代中最清醒也是最迷惘的一群人。说他们清醒,是他们比之我们常人,也即庸人更为敏锐的触角去探察在我们身边极易被我们忽视的生活细节与生活真实,但往往便是生活残酷的真相。生活是美好的,这只是片面之辞,不可否认的是,其中夹杂罪恶、欺骗、卑贱等等我们都冠以之丑恶的东西。但确实这些是我们生活的现实。诗人是生活在理想天堂与现实地狱的矛盾体。诗人写诗的终极目标引起大众心灵共鸣,是为了大众灵魂的救赎,使之弃恶扬善,从而达到至臻至善的境界。但完美是不存在的,有时候甚至连美都显得那么渺小。现实欲望的洪流裹挟的是太多的利益与追求,作为诗人,其目的肯定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因为恰恰纯正的当代诗人是远离我们庸俗之人所孜孜以求的东西。

于是我们看到在幻想中追求幸福的海子在现实中是那么的无奈无助。当生活的贫困日益围迫他,当爱情的烟火熄灭之后,当周围之人冷眼旁观以白眼相待之时,我们能清楚地感受到来自他内心深处的那份寂寞与孤独。诗人不怕孤独,但却不能长久地忍受孤独,精神的完美与现实的挣扎注定将类似于海子这样的诗人推进人生的两种境地:一种随庸人们逐流,向现实妥协,继而为自己的人生开创出另一片天地,换种说法,不做诗人或做不纯正的诗人;一种是继续孤守精神的阵地,在人生的绝望中痛苦地如顾城们死去,这样他们还是诗人。

海子选择了后者,于是"所有的明天"所透露出来的信息便是对"今日"的绝望,所有"祝愿"就是对现实的嘲讽与无奈。而他给我们留下一具孤独的背影,独自面对大海,面向"春暖花开的精神乐园",追求幸福。

对于海子自己来说,他用死亡去寻找"做一个幸福的人"的路径。有些异类,而且无法被我们这些常人所理解。

【命题作文三】 以"于无声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写作提示】 "于无声处"出自于鲁迅的诗歌,原句为"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意思是在社会沉寂无声的时候,自己浮想联翩,心系国家,透过变幻的风云似乎听到了惊雷之声,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希望。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诗说"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是在无声之处体会到了另一种深深的情感。这就告诉我们,"无声"不等于"无有",而是蕴涵者无穷无尽的事物、情感,可以观、可以感、可以品、可以思,"无声"有时是可以胜过"有声"的。

既然如此,我们就完全可以"精鹜八极,神游万里",把世间的一切纳入到"无声"之中去,联想的天地是无限广阔的。我们可以在"无声"中思考宇宙、人生,也可以在"无声"的事物里感知真情、体悟哲理,更可以在"无声"的体味之后,发出有声的呼唤甚至呐喊。

"于无声处",我们可以看到宇宙、天地、自然、山川、田园、花木虫鱼、历史遗迹、现代风物„„它们可以告诉我们许多许多;"于无声处",我们可以思考科学、文化、艺术、生活„„它们可以引导我们不断的探索;"于无声处",我们可以感受亲情、友情、人间情、思乡情、民族情、爱国情„„它们可以温暖我们鼓舞我们。例如明月无声,可以勾起海峡两岸团圆情,也可以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雄心(嫦蛾一号);又如夕阳下的虎门古炮,可以触发我们的民族情感,激发我们中华崛起的壮志;再如雷锋雕像无声,可以启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历史无声,可以作我们的镜子,悟透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题材是极其丰富的。

【例文赏析】

于无声处

情到深处,无言以喻,留下一片无声的细痕待心编织成一张柔软细腻的网,将这散于无声处的星星零零的情感收拢。

依稀记得很小的时候,第一次聆听乐团演奏的《梁祝》,当时我不曾深谙这曲调背后的深意,却为其中的无声之处而动容。只听得所有乐曲齐鸣时的将英台为山伯的殉情推向高潮。而后忽得无声无息,一种情感流淌散发之时,悠扬又起长笛独鸣,细腻温和又缠绵无尽铺出一幅化蝶得瑰丽和动容,也让我久久无忘这灵动的"于无声处"。

于无声处的情感,大抵是一种无言却无尽的交融。友人间的执手相看泪眼,无需言喻,因为一切尽在不言中。似乎这时在道些什么已无意义。无声的境界便是情感超越距离任载时空的永恒。联想起住宿时的一个清晨,朦胧醒来,睡眼望出窗外,远处的田野竟是紫霞的色彩。我心头一紧,不禁叹道:或许这无声无息的时刻便是我的苍茫中舆,是我的世界我的境界。此时依微闻得室友甜甜的酣眠声,于无声处是那么美。视线近了,便是母亲送我走入中考考场的一刻,她拉着我的手,我以为她要说什么,却半响无语。鼻子一酸,我明白这一刻的无声是千言万语道不尽说不明的爱。无需在说什么,无声或许真是情到深处的境界。

中国文化也追求无声。于无声处并非真是无声无息,而是思绪的延伸,想象的发散。日落尽,人影独立斜阳,大多是古来文人追寻的无声之境。我们时常惊叹诗中词中一人一景,静谧往往缔造更幽远深邃的意境,如同中华书法中那黑字白章间独特的留白,恰若书法中的无声之处,体现一种心胸的博大,文化的精神。

于无声处,更是一股道劲,它冲击心灵的力量,甚至胜过千军万马。你可曾见过蓝天下的挚爱中聋哑孩子手执蜡烛的无声的歌唱,虽然没有一丝声响却穿越一切地震撼心灵。你可曾见过黄山绝壁的石缝中挺拔而出的苍树,可曾讲过江湖河畔的冬梅一枝,它们的无声的坚韧在妙笔丹青者笔下便是傲然霜雪,铮骨绝唱的坚贞与豪迈,怎又能说"无声"是无声!于无声处,同样是意志与精神的绝唱。

当苍穹被第一缕阳光照射,树影斑驳撒在前方的路上,到处是无声无息萦绕着行路的人们,感知这于无声处,人生的奇妙境界。

【命题作文四】以"寻找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补全题目;(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写作提示】

你可以"寻找"一件毫无感情寄托的物品,也可以"寻找"一般的人,而这些是低层次意义上的"寻找",它注重的是"寻找"的结果。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去"寻找"高层次的东西,比如友情、亲情、真理、奥秘„„它更多的是注重"寻找"的过程。

1、追寻不曾拥有的。寻找成了一种向往、追求、进取,为了渴望而探索。人的一生是个找寻的过程,郑和舔风破浪,找到了异域的文明;哥伦布不畏险阻,开阔了既有的视野;布鲁诺用生命寻找到了真理,杨利伟用忠诚和勇气找到中国的地位和尊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找回曾经拥有的。寻根,寻找是一种呼唤、一种精神的回归,一种坚守、一种珍藏。

3、寻找得到的已非自己曾经的追求。 寻找自我,学会放弃,找准自己的位置。"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追寻是获得的前提,踏破铁鞋才能得来全不费工夫。/最美好的就在身边。熟悉的地方就有风景。生活不一定在别处。

5、每天寻找新的东西,同时也必然失去一些东西。追求成熟,却失去了童真;追求知识的富有,却失去了过去的单纯„„ "寻找"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寻找"的过程,是我们"寻找"的本身就带着的思考,体现的人生的境界。寻找中把握拥有,且行且珍惜。这才是最有味道、最有价值的"寻找"!

【例文赏析】 寻找精神的故园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苍山无语,不问光阴。我生来便在寻找,寻找那精神的故园。我知道一个理想的城穿越了时空向我低喃,而我正伫立茫然的渡口。"渡向何方?"我寻找着声音的来处。"渡向何方?"它再度响起,沉重,像寒风般无孔不入,让我纤弱的身躯颤抖不止。

"我在寻找。"我告诉它。

它便让我在寻找的道路上遇上了你们,那些被埋葬在历史淤泥之下的寂寞灵魂。我知道你们也在寻找,寻找那精神的故园。

那多情的光阴,请渡我,渡我到泛黄的春秋。孔子,在一条沙尘飞扬的小道上,我看见了你。六十三岁的你依然瘦小,九年周游列国的经历耗尽了你的心血,却未能让你功成名就。"发愤忘食,乐以亡忧,不知老之将至。"你笑着形容自己。纵使风尘已经改变了你的容颜,而我知道你的一生都在寻找。那"仁政"的理想已在九年车轮的碾压中化为沙砾,而你坚持着,寻找着,

于是后世连同你的儒学,记住了你湮没在斜阳古道里的身影。

那多情的光阴,请渡我,渡我到遥远的大唐。杜甫,在那安静而破败的草堂里,我寻到了你的身影。艰难苦恨染得你两鬓如霜,连绵的战火与生活的窘迫终于拖住了你一生寻觅的足迹,却无法遮蔽你的炯炯目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明白,那沧桑凝泪的双眼,为何只向着你梦里的桃花源。寻找的结果是国破山河在的破败,我看见你疲惫了。满树红枫如泪般落下,染红了护城河的水。

那多情的光阴,请渡我,渡我到黯然的晚清。王国维,看那清华园满池的荷花,在你生命的滋养下开得多么绚丽。他们说你的自沉"是殉清,是尸谏",而你已经说过:"五十之年,唯欠一死,至此事变,义无再辱!"他们怎么知道,你殉的不是清王朝而是清文化。你是为学术而生,为学术追寻一世,最后为学术而死!北伐军在"万方鼓角"中势如破竹,你仿佛看到了你的理想连同故清的象征被连根拔起。"生灭元知色即空,眼看倾国付东风。"我凝视着昆明湖的一池碧水,我想问,王老,你可曾寻到--那精神的故园?

我仍伫立在那茫然的渡口,我看见人们匆匆走过。他们都在寻找。他们的目的地也许不尽相同,无论幸福、爱情、亲情、财富,但我知道,那一切终归属于他们精神的故园。

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它让我看见你们孤独追寻一生的宿命,你们的灵魂因寻找而回归,因而永垂不朽。

我们依然在寻找。然而即便寻得的只是一抔精神故园的尘土,也将耗尽我们的一生。 【作文点评】

全文一字一句均显作者深厚扎实的语文功底。作者平日在文学阅读方面的不懈积累以及语言训练方面的刻苦细致在本文之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结构严谨,能够在遵守考场作文规律的前提下,不局限于条条框框,自己有所发挥,做到了"戴着脚镣跳舞"。本文化用孔子、杜甫、王国维三个例子,借以"寻找那精神的故园",从中获得人生前行的动力,此处可以看出作者精神世界的丰富和思想认识的深刻。

【命题作文五】以"细微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l)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写作提示】

命题作文的题目一般来说,大都是"虚"的。例如"细微深处"这一作文命题就是"虚"的,因为什么是"细微",大小难以把握;什么是"深",程度不好捉摸。作为考生而言应该运用化虚为实的方法,一定程度上扩大题目的内涵。就"细微深处"这一命题,我们就应该转化为实,扩大它的内涵:细微之处见真情,细微之处见精神,细微之处见艺术„„

【例文赏析】

细微深处

墙角的花儿开了!热烈的唇吻向每一滴雨露、每一缕清飔;我的心也随那火焰跳动,只想与全世界一同品呷这一秒的欣喜。

我的长寿花在居室一隅,怯怯地开着。那寂寞的小生命,在花潮侵袭之前,独挑着一朵嫣红,显得那样小心翼翼。是谁说一朵花藏着一个灵魂--那它的灵魂该是多么的倔强,一心一意要为料峭的寒春留下美的凭证。

而我,痛恨那些从它的身边昂首走过的人们,不肯向细微低头的人。绝不会发现生活的伟大之处。如此弱小的花朵在这巨大的时代中,显得无足轻重,谁还会拥有一颗"为花忧风雨"的心?可我相信,平凡的感动与深的思索,俱来自对生活,对人生最细微的体会。 想起日本女诗人加贺千代一次清晨的经历。她晨起穿花园小径去提水,走到井边发现"朝颜"蔓儿爬满了井口,她立刻转身到邻家提水,不加思索。后读到她为此写的俳句,我再也无法将目光从她的身上移开:一个肯为自然让位的诗人,她的心该是多么谦卑又多么高尚。清晨她的一个转身的细节,深深地牵动着我、牵动着一代人,牵着一个世纪的感动。而那"朝颜",只是平素不屑被人们收纳的牵牛花。

还有季羡林先生老年养的一只老猫。晚寝,季老都有个习惯,即在被褥上铺一层布。半夜一股暖气透过两层棉被扑到他的双腿上--老猫爬在他的腿肚处睡得正香。季老便僵卧着一动不动,即使又酸又疼也强忍着,免得惊了猫儿的清梦。"此时它也许正梦着捉住了一只耗子,只要我腿一动,它这耗子就吃不成了,岂非大煞风景。"读到这里,我忍俊不禁;而联想到当下有多少人,遇上黏人的小猫蹭上来,不是憎恶得一脚踹开?我不禁要落泪了。

泰戈尔绚烂的哲思,未尝不是由天地间一只飞鸟点燃。梁实秋闲适的情趣,又何尝不是由一枚小小的棋子敲开?生活,总向着细微之处;细微之处,又深含着人生。女诗人之于朝颜,季先生之于老猫,那份对生命细致入微的敬重,衔着人世间最深的秘密。

此刻的我明明只有十八岁,才将人生开启,对生命的意识还略显浅薄。然而,透过那生活中的风景,风景中的人格,人格中的美,我知道,生活的深义就在我低头的一瞬,在我花朵的蕊心,在我走向细微的入口。

懂得生活的人,吃完青菜留下菜心种在花盆里。我恍惚地注视着盆中的菜心,忍不住追问它:生活,细微深处藏着你梦幻的眼睛,对么?

当然,一棵菜心,只能深笑不语。

【命题作文六】请以"风景依稀似去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志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写作提示】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瑕的这首《江楼感怀》多少使人有些念旧伤怀,也使人想起了崔护的那首《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这个题目,以记叙文来文体的首选,以回首往事,思恋故人为主题比较好操作。

【命题作文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本色,指事物的本来面目或原本的颜色。看看眼前这个世界,天空的本色是什么,河流的本色是什么;再看看我们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本色应该是什么。

请以"本色"为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这是一个命意非常广泛的题目,我们既可以探讨什么是生命的本色,要不要保持生命的本色,也可探究如何保持什么的本色。

【例文赏析】

做真正的自己

在枫叶上的露珠,红红地闪烁,多美丽啊!在荷叶上的露珠,苍白地滚动,多凄凉啊!可这美丽,只是露珠凭借枫叶的烧红才得以闪烁;这凄婉,也只是露珠凭借荷光洁白的玉肌才显得动人。

露珠是透明的,没有颜色,只有附着在别人的身上,才能折射出光彩。可我们呢?我们有我们的精彩,我们也有我们的色彩!折射的光彩是别人的,自我散发了光彩才是真正缤纷的。朋友,让我奉劝一句:做真正的自己,莫要做透明的露珠。

做真正的自己,是自信的表现。陶渊明自称是飞脱樊笼的倦鸟,在喧嚣的世俗里打滚了三十年,最后却毅然离开世俗,回到了田园,回到了南山。一声"归去来分"让他重拾自我。

陶潜的自信,寄托在他那率真的性情上;做真正的自己,让陶潜享受到了"采菊东篱下"的悠然,享受到了"带月荷锄归"的恬然自得,享受到了"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归隐之乐。他的自信,让他的田园生活丰富多彩。

做真正的自己,是人生的大智慧。苏轼大半生淹流于异地,贬谪的失意本应使他意气消沉,让他不得不向那黑暗的世俗弯腰。可苏轼却神情自若,只把自己的失意换成酒和诗,旷达地高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何等的智慧之举啊!排遣失意,乐观进取,这在此时有谁能像他一样做到?

苏轼的大智慧,寄托在他那厌恶黑暗,满怀正气的自我上。做真正的自己,成就了"挥尽寒枝不肯栖"的苏轼,成就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成就了"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的苏轼。

做真正的自己,是时代的召唤。做真正的自己,让被人批评"过于造作"的朗朗成为了世界上最年轻的钢琴之王;做真正的自己,让那"过分嚣张"的刘翔屹立在跨栏运动的巅峰位置;做真正的自己,让那"不伦不类"的周杰伦唱遍天下„„时代需要有自我的人,需要有个性的人,需要敢于绽放自己光彩的人!

露珠只会折射别人的光芒,我们将它嘲笑;露珠只会依靠别人的颜色,我们将它否定。做真正的自己,方能光芒四射,方能五彩缤纷,方能为世人所赞同。

【命题作文八】 作文 等待,是一种智慧,一样胸怀,一缕情思„„ 等待,是一份无奈,一丝焦虑,一种渴求„„ 等待,是一种潜伏,一种积累,一个过程„„

生活中,有过无数次等待;等待中,有无数个等待的理由„„ 亲爱的同学,你经历过等待吗?你思考过等待吗? 请以"等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等待,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同学们根据材料所给的范围,选取其中一个方面来写就可以了。可以写自己等待的过程,可以写等待的经历,也可以写对等待的思考„„

【例文赏析】

等 待

江苏淮安某考生

今天是母亲的生日,由于我在外寄学,父亲母亲要专程赶来与我一起共进晚餐,庆祝生日,于是一放学,我便飞奔至食堂,等候母亲的到来。

可能由于爸爸公务繁忙,来得较迟吧,我坐了一会儿,他们仍没有到。以前都是父母等我,小学的时候,他们总在校门口等我放学,中学的时候,他们总在餐桌旁等我开饭,上高中后,每个晚上,他们总要等到我下自习安全的到家,才能安心休息。现在,是要我等父母了。

今天才感觉到等是如何的一个过程,才能真正地体味到父母等了我十七年的感觉。刚坐下来,我兴奋地左右张望,寻找父母的身影,五分钟后,没有找到,于是我开始盯着食堂门口望,每一个高大健壮的身影,我都会认为是爸爸,每一个纤弱的身影,我都会认为是妈妈。如此又过了五分钟,还没到!我开始用机械的目光看着过往的人流,脑子胡思乱想起来,是不是有事不来了?昨天下雨,路面积水未干,爸爸开车会不会„„?我被我自己惊出了一身冷汗,短短的几分钟里,父母的音容笑貌全都涌上心头,那风雨中在校门外矗立的身影,那餐桌关切的询问,在脑中一一闪过,望着周围来食堂送饭的父亲母亲,望着他们的子女满足的笑容,想到妈妈今年四十岁了!我的脑中又涌现了一个词:感恩!

是啊!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一辈子也无法报答,每一个有良知的子女都会有一番艰苦奋斗,将来事业有成,衣锦还乡,报答父母的宏志。可是我们却忽视了时间的残酷,忽视了人生的短暂!等到我们将来再去感恩,可能会落下终生的遗憾!人可以等,感恩却不能等! 我能做什么?我唯有从现在起,装上一颗诚挚的感恩之心,以努力的学习报答这永生的恩情,以对父母的体贴报答这无尽的恩情,感恩,这才是人性中最基本的成分!

爸爸妈妈忽然出现在眼前,拎着蛋糕,风尘仆仆,气喘吁吁,打断了我的思绪,已经六点了,即使今晚英语听力会迟到,我还是决定从容地陪母亲度她的四十岁生日。虽然妈妈不停地解释迟到的缘故,但我只笑一笑:"妈,咱们过生日吧,祝你生日快乐!" 我的嘴里啃着蛋糕,眼里噙着泪水,怀着感恩之心。我知道,我已不能再"等下去了。

第二篇:高考语文写作能力提升系列复习7

2010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

(七)

立论角度设置策略

要点:

·考虑论域(思考讨论的范围)、论题(思考讨论的问题)、论点(思考讨论的结果) ·考虑作文的可写性与可发挥性 ·考虑读者阅读的接受度

·选择角度由“合适”到“最佳”。

·事物的多义性决定思维的广泛性:“一树梅花万首诗”

·多角度思维:从6W入手,即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为什么、怎么办。 例1:话题:规则

肯定角度:“规则成就方圆”

否定角度:“规则锁住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中间角度:“规则需要完善,需要进步”

从主体出发:谁制定了规则,谁破坏着规则,谁在玩规则,谁来规范制定规则者„„ 从客体出发:规则束缚了谁、谁在规则下匍匐,规则解放了谁、谁在规则里自由穿行„„ 从时间角度:古代的规则(唐代的规则、清代的规则),现代的规则„„ 从空间角度:以西方的规则、东方的规则,校园里的规则,商场里的规则„„ 从身份角度:当官的规则,商人的规则,艺人的规则„„ 从事情的角度:游戏规则,球赛规则„„

例2:话题“忙”

官员:好官:忙百姓忧患,忙国家兴亡,忙集体利益,忙人类未来:孔繁森的忙

贪官:忙钱忙权忙名利忙地位,忙丢了百姓忙丢了性命:胡长青的忙

庸官:忙上司忙人缘忙报表忙统计忙汇报忙总结忙拆东墙补西墙 商人:儒商:忙企业形象?忙企业文化?

奸商:忙制假售假?忙假冒伪劣?忙坑蒙拐骗?

官商:忙权钱交易?忙行贿受贿?忙定购倾销? 医生:忙病人?忙红包?(正反) 教师:忙课堂?忙家教? 学生:忙学业?忙游戏? 艺人:忙赚钱?忙扶贫? 军人: „„ „„

什么时候的忙:远古、唐宋、明清、现代;上班时、下班时;童年的忙、青年的忙、中年的忙、老年的忙;„„

什么地方的忙:中、外;校园、社会;工厂、商场、战场;城市、乡村;„„ 忙什么事情:种田、打工、作业;旅游、聊天;做生意,演戏,作报告,„„ 为什么忙:生存,前途,命运,权势,国家,民族,未来,„„

怎么忙:有序地忙,无序地忙;快乐地忙,痛苦地忙;大刀阔斧地忙,鸡毛蒜皮地忙„„ (注:有多少种人就有多少种忙,如果再细到个人,那就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种忙,李白有李白的忙,乾隆有乾隆的忙。这么想下去我们的角度便丰富多彩了,如果我们再从地点、时间、事件、原因切分,角度更是无穷无尽。)

正反角度

赞成

忙:

忙好,忙出了前途,忙出了未来,忙出了充实人生; 不赞成忙:忙不好,忙丢了健康,忙丢了亲情,忙丢了宁静的心。

例3:话题:半与全 褒“全”贬“半”:

所得为半、行程为半、美貌为半、成就为半;学业为半、分数为半;生为半、业为半;家为半、友为半;吃半、睡半、喜半、梦半„„

——半为人生常态,但能因为身在半中,就放弃全、放弃完美了吗? ——人在途中,就能忘却远方的家园吗? ——命途多舛,就能抛弃美好的理想吗? ——屡战屡败,就能折戟而返吗? ——一遭受挫,就能半途而废吗?

不歌颂半,不停步于半,不沉湎于半,不汲汲于半: ——看岁半后的春天, ——看月半后的十五, ——看家半后的破镜重圆, ——看情半后的终成眷属 ——看银河上鹊桥连接的“全” ——看梁祝化蝶后双飞的“全”

——看苏轼竹杖芒鞋走过黄州惠州儋州的“全” „„ „„

褒“半”贬“全”: 审美观: ——朦胧美 ——缺陷美 ——距离美 ——对比美 ——映衬美 ——悲剧美„„ 文学观 绘画观 建筑观 园艺观 „„ 朋友观 家庭观 娱乐观 „„ 生活观 生命观 自然观 历史观 价值观 „„

——不强求、不夸饰、不逾越、不满不漫 ——闲适、恬淡、温和„„) ——中庸之道,中和之美,„„ ——不满不全,满则溢,盈则亏, ——酒半酣正妙,花开半为俏 ——犹抱琵琶半遮面 ——半江瑟瑟半江红

„„)

“半”“全”合一相生(无所谓褒贬): ——半乃全的一部分 ——半乃全的过程 ——半乃全的伏笔 ——半乃全的积淀

——全乃半的结晶 ——全乃半的终点 ——全乃半的指向 ——全乃半的明天

——半中有全,全中有半 ——半即全,全即半

——半为虚,全亦为虚(人生只是一个圆,既然可以一死生,齐彭殇,为何不能等全半?

例4“杨丽娟事件”(从材料中提炼观点) 杨丽娟:

——盲目追星的悲剧 ——家庭纵容的恶果 ——心理扭曲的追星一族 ——极端事件与偏执人格 媒体:

——媒体造星的弊病

——被媒体诱导(改造)的生活 ——信息时代的眼球经济 ——媒体的包装渲染与炒作 ——媒体的良知与道德底线 ——娱乐时代,谁在娱乐谁? ——谁吊起了大众娱乐的胃口? ——被媒体娱乐掉的真情与良知 社会:

——社会教育的缺席

——铺天盖地的漫骂与诅咒,是谁冰冷了这个世界? ——看客的愤怒与兴奋 ——信仰缺失的时代 ——精神病与社会病 ——社会干预机制与救助机制

——谁有资格对死亡(生命)说三道四? ——他们还有没有未来,谁给他们未来? ——如果这真是一场失败的策划

——不可理喻的事件主角和不可理喻的旁观者 刘德华:„„

例5:霍英东(从小吃过不少苦的霍英东聚财有道,但也热心公益,散财有道。多年来他对社会的各类捐助金额接近200亿元,单是在家乡番禺的捐助就超过40亿元,有报道称他是港澳地区为家乡捐赠最多的富豪。“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

提炼角度: ——聚散

——财富:钱的意义

有钱的生命价值

财富是社会的什么符号

仇富的背后

中国的富人们

财富的入口与出口

财富与人生 ——道:财富之道

人生之道

社会之道

因果之道

和谐之道

„„ ——传奇 ——穷与达 ——忧患与安乐 ——善行与善心 ——中国的慈善事业

例5: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心在东方: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提炼角度:

——智者、仁者与长者 ——知识分子的良知

——仁爱与恕道,独立与平等,中西文化的交融 ——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大家的“大”字 例6:林秀贞(30年来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用30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官员做这等事是本分,农民做这等事是伟人。这位农妇让九州动容。”

——温暖世道

——闲事与难事(闲心与爱心) ——公益是谁的事? ——一个农妇的活法

——在朴素教诲中成长的朴素人 ——做一时的好人与做一世的好人 ——做一件好事与做万千好事 ——一个农妇的目光 ——精神救助与物质救助 ——美德与胸怀

例7:黄舸:(行程1.3万多公里,当面感谢恩人的阳光少年。黄舸的生命也许就要走到尽头,但是为了能面对帮助过他的人说声谢谢,2003年,15岁的黄舸和父亲用一辆三轮摩托车踏上了“感恩之旅”,开始在全国寻访素未谋面的恩人。如今,父子俩已经走过了82个城市,行程1.3万多公里,向30多位当年给他们寄过钱的恩人当面道了谢。父子俩一路上感受着感动,也传播着感动。)

提炼角度:

——被命运丢弃的蜡烛 ——和死神赛跑的孩子 ——在悲哀中欢快地燃烧 ——被善良点亮的生命 ——被别人点亮与点亮别人 ——揣着梦想前行 ——生命之旅,感恩之旅

例8:微尘(“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扩散成一个爱心群体,再后来,扩展成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符号。以“微尘”命名的募捐箱、徽章,走进青岛的大街小巷,成为青岛一个体现爱心的公益品牌)

提炼角度: ——“微尘”大爱 ——渺小与伟大 ——城市的良心 ——微尘汇聚,细水成流 ——来自身边的“微尘”

——一个爱心符号的背后(社会道义、慈善、公益、奉献、公民素质、社会风气、帮助、城市救助、机制„„)

——与名利无关 提示1:

一、学习在同一个观点下、在同一个层面上找到合适的切分角度。

如责任可切分为这样并列的三个层次:对待社会、对待历史、对待自然;还可切分:对社会的、对父母的、对自己的;还可切分:抚养责任、教育责任、爱的责任等等。

二、学习给切分好的角度拟成相互照应的几句话,即分论点。以上面切分为例,可拟为:

1、责任是我们对待社会的一种态度;责任是我们对待历史的一种态度;责任是我们对待自然的一种态度。

2、责任是我们对社会的担当,对父母的承诺,对自己的交代。

3、给他温饱,是抚养的责任;让他明理,是教育的责任;使他有情,是爱的责任。等等。

三、在每一个分论点后,有足以证明的材料,形成稳稳实实的本论。框架如下:论点一,证明;论点二,证明;论点三,证明„„

四、并列展开的前后有总领和总结,构成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或者说序论(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提出问题;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说;明确主张;预示论点等)、本论、结论(综合论点;对论点反复强调等)

提示2:可以操作的一些小技巧:

一、拟小标题,使并列的角度更清晰。

二、注意过渡段、提示语的写作。

三、分说与分说之间形成呼应。

四、可以对照方式展开。 提示3:考生最常见错误:

一、 论证的角度不在一个平面上。

二、 论证的角度虽有不同,但有交叉的关系。

三、 角度重叠。

四、 角度提领语平板,少概括力。

五、 此角度与彼角度之间缺少呼应。

2009年高考作文压轴经典训练实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情热,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用心中七彩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 请以“为生命着色”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得抄袭或套作; (4)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写作提示]:“色”即颜色,颜色是丰富多彩的,颜色是有其象征含义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调出色彩、调出健康、调出好心情、调出自我的认识。“为生命着色”,就是让生命丰富多彩,就是希望拥有自己的生命色彩,就是渴望自己有对生命的个性化感悟。

色彩的象征含义,有热情的,有快乐的,有青春的,有理智的,有高贵的„„生命里可以有一种颜色,也可以有多种颜色。有的人生命里缺少色泽,一生毫无生机和美感可言;有的人生命的色调单一,或平淡,或单纯;有的人生命里五彩缤纷,有红,有蓝,有绿„„

审题立意的角度有:为什么着色,着什么色彩,着色(不着色)会怎样。可以写自己生命里的色彩,为什么会拥有这种色彩;可以写他人生命里色彩,他(她)为其奋斗思想、历程、结局等;可以抒发生命充满生机、色彩斑斓的情感;可以记叙、描写自我为着色的经历,可以议论为什么要让生命有色彩等;可以写正面积极的方面,可以写反面消极的内容。可以借鉴教材里素材,屈原为生命涂抹上汨罗江一般的颜色,司马迁为生命涂抹上黄土地一般的颜色,陶渊明为生命涂抹上秋菊一般的颜色等。

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小说都可写。

【例文展示】

1、为生命着色 生命是自己的画板,为什么要要依赖别人着色 ――题记 人一出生,便如白纸,生机盎然,傲对来世.随着岁月流逝,光阴轮转,白纸上会留下点点痕迹,红的,黄的,蓝的,白的抑或是春的万紫千红夏的浓荫绿树秋的金黄世界还是冬的洁白剔透

人生,恰似一幅画,画的色彩全由你自己掌握.如白色淡泊,如灰色沉郁,也如红色灿烂明艳„„

白,如东坡."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一蓑风雨平生任,踏雪飞鸿".东坡的一生极为坎坷,仕途的偃蹇,爱情的曲折,辗转的劳累与奔波.多少次,他的心里矛盾重重:放弃仕途,怎能报效祖国放弃文学,怎能跻身文坛最终,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之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所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走出,为自己的生命涂上一笔洁白的白色,纯美,高洁„„ 灰 ,如中国历代文人泥土般的朴素.他们以不羁的笔墨,内敛的性情勾勒出自己生命灰色的空间,似怀才不遇的陈子昂,似报国无门的陆放翁,似一贬再贬的杜工部,也如借酒浇愁的李太白.他们用那一抹浓重的灰色,让历史为之叹息,让文化在后人的眼里变得厚重起来,他们,在灰色的空间里成为风中飘摇的朵朵青莲! 红,如陆幼青,每当看到他强忍着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写下的文字时,每当看到他那株笑魇为面的向日葵时,我都会有一种欲哭无泪的酸楚.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选择了一种落叶的方式――用拼尽全力的翩舞来托起生命的辉煌像流星一般在最后一瞬间划出一道貌岸然最亮丽的光弧!他的生命因此而灿烂! 人生的境界在于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生命的画板,让我们自己着色! 活着,总会有一个位置,让你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也许我们并不卓越,但平凡并非没有自豪的理由,喧嚣之后,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目标,诠释自己的精彩!是小草就装饰大地,是参天大树就成为栋梁之材! 不要问什么是低,什么是高,在生命的蓝天中飞到你的极致,这便是最好! 蒙娜丽莎向你发出永恒的微笑,惠特曼的诗篇在召唤,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在为你的青春伴奏! 让我们拿起画笔,倾听心声,为自己的生命着色! 【点评】在众多的文章中,这篇自己站了起来,令人过目不忘.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一有材料,二懂材料,三懂用材."白色――东坡,灰色――陈子昂,陆放翁,杜工部,李太白,红色――陆幼青",色之性,人之性在淡泊,沉郁,灿烂中交融,这绝非是"妙手偶得",而是得益于长期的阅读与冷静的思考.

2、为生命着色

生命薄如蝉翼,脆如芦苇.让生命存在,而且是多彩的存在,这是我们全人类的责任. ――题记

纺衣车间的女工用单针走线来衡量她们的生命,所以她们生活的色彩是单调的;田间辛苦劳作而仍入不敷出的农民用耕耘的田的块数来衡量自己的生命,所以他们生活的色彩是黯淡而痛苦的;一个文艺工作者用还有多少期《泰晤士报》未读来衡量自己的生命,所以他的生活的色彩是充满憧憬的;„„

每个人的生命都涂着一种属于自己的颜色,无人能取代与更改,就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棵平凡的草一样,却有着各自骄傲的理由.是的,我们是幸福的,比起他们:当肆虐的海啸袭击那片土地时,那些惊惶而不知所措的受灾人民,他们的生命是什么颜色;当那些饥民由于长期没有进食,无力站立,匍匐在干涸的土地上.看到那双似鹰爪的小手又能让我们用何种颜色描述他们的生命;当求知的眼神通过那纯净而充满期待的眼神而展现我们面前时,我们是否读懂了他们生命的颜色;当井矿下塌,看到亲人被活埋于井下,老母或妻儿哭的死去活来,我们一定领悟得到他们生命的色彩. 于是在痛定思痛中,我们明白:为生命着色,不仅为自己,如果有余力,也应想到那些无力为自己着色的人们.德雷莎放弃了自己优越德的生活条件,走出高墙,走入贫民窟,将爱带到了世界上最黑暗的角落."一颗平凡的心,自由的给,自由的爱,直到它受到伤害„„"比起她,我们大可不必这么伤感,只需付出力所能及的一份.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我们恐惧死亡,那是因为珍爱生命的缘故.是的,生命薄如蝉翼,脆如芦苇.不仅让生命存在,而且让它存在的多彩,这是我们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很喜欢泰戈尔的这样一句诗: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于是,我给自己的生命涂上了夏花和秋叶的颜色――而明白行动就是这支涂色笔才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点评】套用一位扶贫大学生的话: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副担子,那就是让生命多彩的存在,不仅为自己,更为全人类.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小作者那颗坚强博爱的心,不禁被他感动,为他喝彩.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艾子游于郊外,弟子通、执二子从焉,渴甚,使执子乞浆于田舍。有老父映门观书,执子揖而请,老父指卷中“真”字问曰:“识此字,馈汝浆。”执子曰:“‘真’字也。”父怒不与,执子反以告。艾子曰:“执也未达,通也当往。”通子见父,父如前示之。通子曰:“此‘直入’两字也。”父喜,出家酿之美者与之,艾子饮而甘之,曰:“通也智哉!使复如执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 ——明·陆灼《艾子后语》

要求: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从某一个方面切入,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定,文体自选。

这则寓言故事看似荒唐,实则是对当时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黑暗现实的批判,是作者的愤激之语。这才是作者的真实意图。

“执”与“通”分别象征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执”意味着执着认真,有原则性;“通”则意味着通达、变通,有灵活性。那个古怪的田舍老父就是那种荒谬的社会现实力量的象征。现实是如此荒诞,如实念作“真”字的执子连一勺水也讨不到,而故意把它念作‘直入’的通子却讨回了美酒。这说明人们对客观真理的追求与对现实利益的追求存在深刻的矛盾:认真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吃亏,而想得到现实利益又时常以放弃原则为代价。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那么人们到底该怎样确立自己的人生态度?

一般说来,可以从三个角度立意:

一是肯定执子。这是一般的主流的态度。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追求真理、坚持理想,不惜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他们追求人生的真善美,信守自己的做人原则,不轻易为现实利益所动。这样的人,正是讨不到水喝也要认“真”的执子。可以说,执子的认真精神,正是使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使人类不断提高自身的巨大精神力量,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肃然起敬。相反,对于那些为了眼前暂时的现实利益而放弃真理、牺牲原则、以假为真、苟且偷安的实用主义人生态度,人们常常是鄙弃的。通子为了讨一口水,便圆滑的将“真”念作“直入”,是不值得称道的。在这里,“执”是“执着”是“坚定”,“通”是“圆滑”是“世故”。

二是肯定通子。换个角度,如果此时水对大家至关重要,没有水大家都会渴死,那么,为了从那个古怪的田舍老父那儿讨到水,权宜之计,把“真”字念作“直入”又有何不可?相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仍要认“真”,渴死也不改变,又未免显得过于迂阔、固执、僵化了。在这里,“通”是“通达”是“灵活”,“执”是“固执”是“死板”。 三是将两者统一。“执”“通”并非水火不容。如果说“执”代表了理想主义,那么“通”则代表了现实主义;“执”是仁,“通”是智;“执”是山的性格,“通”是水的品质。在一些人身上,执与通表现为单一的突出,而在某些人身上,它们却能和谐地统一。

【例文】

执子与通子

艾子得美酒而赞曰:“通也智哉!使复如执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啊。

静静品味这个颇有雅趣的小故事,只觉其妙不可言。短短数语,竟使两种人生的哲学突出于纸上,兀立于我的面前——“执”和“通”!由此,我便想到中国历史上的“执”与“通”之争,想到这悠悠千载中的执子们和通子们。

执子们具有的是不屈的精神,他们固守,他们追求,他们选择的是苦涩、壮烈而又凄美的人生。而通子们拥有的却是通达、超然的智慧,他们洞察,他们解脱,他们选择的是淡远恬静而又平和的日子。大约正是因为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有执子们的执着,有通子们的通达,中国的历史才被牵扯得如此摇曳多姿,演绎得这般精彩纷呈。

执子们是令人敬佩的,他们抱定自己的理想,他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们天真得可爱又执着得令人心酸。他们如雄鹰,在理想的天空里翱翔,又重重地撞在现实的绝壁上。头撞破了,热血飞溅出来,可心却还是向着九万里的重霄。瘦骨嶙峋,槁项黄馘的执子们不顾楚狂的凤歌之笑,不顾渔夫的好言相劝,他们不顾世俗之讥、小人之谤,他们“不辞镜里朱颜瘦”,他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他们执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境界,他们痴到了“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的地步。宁可痛苦也不甘放弃;明知路长,却依旧求索。直到铁鞋踏破,沈腰潘鬓消磨;功业未建,独怆然而泣下。是他们的热情点燃了历史天空中的云霞,是他们的血泪染红了文化车辙中的紫杜鹃。因此,这样的执子们总是使我们感于心,伤于怀,然后禁不住潸然落下千行泪。

而通子们呢,则是令人叹服的。那样的智慧,那样的胸襟,那样的气度。他们也许又有点狡猾:既然冷眼看穿了这个世界,就怀揣着一副热肠去用一种通达的态度来生活。于是潇洒是属于他们的,闲雅是属于他们的。他们垂钓于濮水,采菊于东篱,幽居于竹林,泛舟于赤壁。他们行吟高歌,他们临风长啸。他们之中有的也曾是执子,或许是不堪一勺水也不得吞,或许是在某个瞬间悟出了什么,于是他们就成了通子。通子们以为:宠辱何必看得那么重,凡事何必去认那个真?他们曳尾于途中,他们委心任去留。他们有“且乐生前酒一杯,何须生后千载名”的豪放,他们有“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闲情,他们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从容。因此,通子们总让我们感到生命的愉悦,感到这个世界还有宁静和美好。是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一种闲看花开花落,淡观云卷云舒的超脱,是他们让我们在黑暗中感受到光明的所在。

我敬慕执子,我也喜欢通子。执子们执着着他们的执着,通子们通达着他们的通达。这是不一样的选择,却是一样的美。朋友,你是愿意做执子,还是愿意做通子呢?不过,我暗暗地想:如果用执子的执着来追求美好的梦想,而用通子的通达来看待人生的得失成败,那一定又是另一种境界的美吧。

执子,通子。执耶?通耶?此间有多少世间的玄奥,人生的哲思啊!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自己的文章。

老子的老师叫长枞,长枞去世之前把老子叫到床前,伸出舌头问:“这是什么?”“这是舌头。”“牙齿呢?”老子回答:“掉光了!”长枞又问:“明白了吗?”老子想了一想,说:“谢谢老师,我一定记住老师的教诲。”长枞微笑着闭上了眼睛„„

老子的老师似乎是要告诉他“刚者早逝,柔者长存”的道理,请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方面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刚者早逝,柔者长存”的道理似乎与当今中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难以引起共鸣。但若将“刚”和“柔”细解,了解到它们的各个引申义,将会很容易得到三个立意:

1.不要太“刚”,要“柔”; 2.若无“刚”,有“柔”又有何用;

3.“刚”极则易折,“柔”极则易屈,“刚柔”并济方可无坚不摧。 如果说“刚柔”并济,便可从三个方面展开充分的论述: 1.“刚而无柔,刚愎自用,脆若折枝”; 2.“柔而无刚,奴颜屈膝,卑如蝼蚁”; 3.“刚柔并济,恩威并重,坚如磐石”。

若文中再用例证诸如西楚霸王项羽、司马迁、李陵、苏武、蔺相如、廉颇、触龙、秦始皇等,便可使文章气势雄浑、严谨缜密。文中如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切身体验表达独特感悟,将会受到阅卷教师的青睐。应根据自己对情景材料的感悟和理解,或者叙写对社会人生的体悟;或者描述评点生活现象;或者记叙阐述文化意蕴的内涵。总之,立意关键在于对“刚柔”理性的思考,思想不要偏激。

运用具体的典型的新鲜事例或掌故,论述观点,且能联系人生社会现实,必与高分有缘。考生的作文如果缺少必要的事实和名言警句,或者偏向新奇的构思,盲目追求“另类”,信马由缰,漫无边际,将不会有好的效果。

第三篇:2009高考写作能力提升系列资料(1)

2009年全国各省高考作文题及其点评

一、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卷

1、陕西卷

(一)作文题

材料作文: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于汗水。加油!呷呷!”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点评

全国卷

一、陕西卷的作文题为材料作文。材料的核心内容是小兔子和小松鼠学游泳最终没有学会。考生在审读材料的时候要抓住评论家青蛙和思想家仙鹤的感慨、评说,即“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 “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稍加思考,便不难把握材料的含意:(1)要善于抓住受教育者的特长进行相应培养;(2)每个人都有各自潜能,所能做是巩固、强化与释放。(3)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合起来就是,要善于抓住受教育者的个性特长施教。明确了这一材料立意,选取自己能把握的角度,按新材料作文“引——议——联——结”四步,不难写出相应文章。

二、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卷2

(一)作文题

根据阅读材料,自拟题目。

阅读材料:在一个圣诞节前夕,道尔顿给他的妈妈买了一双“棕灰色”的袜了作为圣诞节的礼物。当妈妈看到袜子时,感到袜子的颜色过于鲜艳,就对道尔顿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感到非常奇怪: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为什么妈妈说是樱桃红色的呢?疑惑不解的道尔顿拿着袜子又去问弟弟和周围的人,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以外,被问的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

(二)点评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首先要审读材料。从材料来看,它没有明显的主题词和主题句。但我们可以抓住这样一些短语并将它们与相应的结果结合起来并进行思考,如 “非常奇怪”“疑惑不解”“没有轻易地放过” “认真的分析比较”。于是我们可抓住故事的意义就是,真理的发现,离不开“好奇”“思索”“比较分析”,还可得出诸如“重视生活中的细节”“凡事要细心认真”等认识。有了这样的把握,相信只要扣住新材料作文的常规思路:引——议———联——结,是不难写出一篇中规中矩的材料作文。要想获得高分,一是看能否写出“识见”,二是看是否分析得深刻。

第 1 页 共 22 页

三、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北京卷

(一)作文题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二)点评

这是一个不错的作文题目。它能唤起学生的相关体验。如学生大都唱过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还能背下相关的歌词。这对学生写好该作文是有帮助的。这个题目,有个词可能会被学生所忽略,这就是“隐形”二字,而这恰是主题的关键所在。“翅膀”是比喻,是象征,它要受 “隐形”的限制。这就意味着这里的“一双隐形的翅膀”,可以是心中的信念,一种永不放弃信念,可以是心中的梦想,一种执著不移的理想,还可以是某种指导自己人生的精神或文化。若不能深刻地把握以上所说,就写不好这道作文。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卷的作文题是一个有一定难度,把学生引向心灵思索的好题目。

四、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上海卷

(一)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二)点评

上海卷今年的作文题由多年的命题作文,变成了材料作文。就这一材料来说,比较单一,就是“板桥体”现象。这一现象的表明艺术创造,不仅要模仿,还要重创造。不能失却个性与风格。书法艺术创作如此,其它亦然。只要抓住这一立意指向,所谈的方面和角度可自由选择。

五、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天津卷

(一)作文题

以“我说九零后”为话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800字左右。

(二)点评

这是一个有趣的题目。学生都会有话可说,因为评价自身嘛。不过它要求介绍评价的不是单个的自己,而是一代人。这就需要考生能从九零后的思想、性格、生活等方面抽绎出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进行评析。不能一味地夸或贬,要辩证分析。至于写法,可写人,以点带面,选取几个代表性人物,通过他们的小故事表现其思想、个性。还可写成洋洋洒洒的抒情散文,当然也可写成议论。

六、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重庆卷

(一)作文题 我与故事

(二)点评

重庆卷今年的作文题,是个关系式题目,其核心是故事,但又要写出我与故事的关联。我或许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或见证者,我或许是故事的另一个主观对象,故事对我有着触动,有着启迪。这一些是需要考生构思时深度思考的。另一方面,要思考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表现什么,我在故事中的地位与分量,这一些,也是不能不思考的。

七、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

(一)作文题

“人们追逐时尚,不是因为它适合自己的气质,而只是因为大家都是如此。”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第 2 页 共 22 页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二)点评

今年江苏的作文题,不再追求诗意与蕴味。导写方向出现了变化,它要求考生 “品味时尚”。在这里考生有两点要弄明白:一是“时尚”,生活中有些什么样的时尚,哪些算时尚;二是“品味”,在这里当理解为“仔细体会,玩味”。体会出什么,玩味出什么,是文章的重心所在,也是文章高下的分水岭。

八、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广东卷

(一)作文题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拟题目,自定写法,不少于800字。

(二)点评

此题提示明显,一是抓“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这是两个不同的思考与立意点。二是抓“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这一句子,实际是是辨文体。考生可根据自己的长项进行文体选择。

九、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浙江卷

(一)作文题

《绿叶对根的情意》这首歌中的一段歌词,根据歌词自拟题目作文。 《绿叶对根的情意》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 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那片云彩, 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 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唔......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 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不要问我 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 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二)点评

北京卷和浙江卷不同程度地关注到了当代音乐。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作题目中暗含歌曲名,而后者则是就歌词本身作文章,各有其特色。浙江卷的作文,其突破口是“你”的确定,“我”也要融进去。从文体来看似乎写为人物故事要好些,也可写成多片断体叙事散文,如把“我”设定为台湾同胞,具体可为余光中、连战等,写这些人对大陆母亲的情感。还可写成抒情散文。

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山东卷

(一)作文题: 见证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的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二)点评

山东卷的作文题是个独词,动作性很强。我们首先得揣摩其意思。《现代汉语词典》将此词注解为“当场目睹可以作证的”,或“指见证人或可作证据的物品”。可写的内容较多。

第 3 页 共 22 页

考生可用填补法,进行构思。如见证什么,什么样的见证。如可将作文题在具体的内容上扩展为“爱的见证”“中国真情见证”“历史见证”“谈司法见证制度” “见证爱情” “时间的见证”等。

十一、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湖北卷

(一)作文题

请以“站在——的门口”为题写一篇作文。

(二)点评

这是一个填充式的半命题作文。填充的内容就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可填些什么呢?可填具体的处所,如王大妈家、王老师家等,从而演绎各种具有生活味和人情味的故事,还要反映所站的人物的复杂情感。还可填抽象的词,如知识宝库、文化宝库、历史宝库、精神宝库等,从而表达对知识、文化、历史、精神的追慕与思索。

十二、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宁夏卷、海南卷

(一)作文题

以诚信和善良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二)点评

作为现代文明建设助推器之一,高考作文担负起了“传道”的使命,宁夏卷、海南卷再度把眼光放在学生的道德建设上。虽说有些陈旧。但能以材料作文的形式,并规定了表现“诚信和善良”的主题,仍然有创新的地方。他不再是单个方面,而是就人的本性中最应具备的两个方面作强调。无论是运思,还是立意,相对原来的“诚信”作文,难度增大了些,何况是材料作文。

十三、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西卷

(一)作文题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今年3月15日,在国人的强烈发对声中,佳士得拍卖行仍将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在巴黎拍卖。某艺术公司总经理蔡铭超高价拍下这两件文物。但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对此,舆论一篇哗然。有人称其为名族英雄,有人认为这是恶意破坏规则,有人认为„„

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成一篇文章。 (1)必须写议论文。 (2)题目自拟。 (3)立意自定。

(4)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合。 (5)不少于800字。

(6)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二)点评 “兽首拍卖”,曾一度成为全球主要是国人高度关注的事件。“兽首拍卖”大致情形是这样的:去年10月,佳士得宣布, 将拍卖圆明园鼠首和兔首铜像。消息传出后,引发中国民众热议,近百人组成律师团追索。2月24日,法国法院批准拍卖。2月26日,蔡铭超拍得铜像,但称因拍品无法入境而不付款。对这一热门新闻事件,可议点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法国人的做法,二是中国人特别是蔡铭超的举动。本文要求考生将重心放在后者。这需要学生既要有相关历史和文化背景知识,又要有卓见。并能做到议论独到,分析深刻。

十四、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辽宁卷

(一)作文题

名人代言。讨论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现象,有五种观点,材料作文。

第 4 页 共 22 页

甲:47%的人在同类商品购买中,会选择明星代言产品

乙:明星很无辜,他们可能不知道产品是虚假的 丙:略

丁:明星拿大量代言费 戊:监管不利

(二)评点

“明星代言”是学生熟知的文化现象。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现象的背后,暴露了相当多的问题。一是有的明星没有本着对广大民众负责任的态度,没有对产品与厂家进行考察调研,导致不合格产品走进人们生活,带来危害。他们有什么无辜?二是明星拿大量代言费的问题。对此要作辩证分析,明星代表品牌,他拿大量代言费说明了某一品牌的地位和价值;不是能不能拿的问题,而是是否真的做到了代言人的职责;若生产商以高利诱惑明星代言,恐怕明星和生产商都脱不了干系。三是监管问题。社会应怎样对明星代言品牌产品进行监控。四是人们要学会用“第三双眼睛”看待明星代言的产品,因为明星光环与产品品牌质量不一定有必然联系。这篇材料作文,主要的写法是评议,可按“摆现象——揭实质——讲危害—挖根源—说解决办法”这样的思路展开。在具体写作时,可全面论析,也可选其一点。

十五、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福建卷

(一)作文题 这也是一种_____

(二)评点

这同样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这”要靠后面所填的内容来定。横线前面有“一种”这个词限制,但所填的范围相当宽广,给考生自由驰骋的天地。可填“风尚”“精神”“气度”“品格”“风格” 等等。但也要注意选择,尽量往人类文化精神方面来想,来填。填的过程,就是立意构思的过程,要根据自身实际把握。

十六、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四川卷

(一)作文题 熟悉 命题作文

(二)点评

四川卷作文题和山东卷作文题一样是独词,前者是形容词,后者是动词。前者强调了解程度,后者强调“见证”这一动作状态。四川卷这道作文题的题目,考生从字面上都能把握,是“十分了解,知道得很清楚”的意思。但要实际表现则有些难度。从文体上来说,极适合写记人叙事的文章,这类文章要写好,务必写好细节,务必将“我”融进去,写我的情感起伏变化。还可写所“十分了解,知道得很清楚”的地方,像山水画那样写出某地地域风貌和文化特点,若 “面”上把握不住,可选街头里巷来表现,还可写自己所熟知的山村和自己的家等。还可以介绍所熟知的文化产品和物品。不管写什么,都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并用;二是要注意情感铺垫,场景渲染等,要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十七、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安徽卷

(一)作文题 弯道超越

(二)点评

这又是一道材料作文。写作时,首先要抓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如 “车手利用弯道超越对手”“弯道困难大,变数多”;又如“弯道广泛借用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弯道”喻指“社会进程中某些变化期或人生道路上的一些关键点”“这种特殊的阶段充满了各种变化的因素,极富风险与挑战,更蕴含着超越对手,超越自我的种种机遇”。其次,

第 5 页 共 22 页

要根据自身实际,建立相应联想,如由“车手利用弯道超越对手”可联想到在学习中、生活中、工作中如何成功实现超越;又如可根据“弯道广泛借用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的提示,联想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相关人和事。最后是确定角度和立意,动手作文。既可议论,也可写“弯道超越”者的故事,前者要注意议论分析,后者要注意“弯道超越”的种种因素的体现和“弯道超越”的意义揭示。

十八、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湖南卷

(一)作文题 踮起脚尖

(二)点评

湖南卷是命题作文。“踮起脚尖”可看作是一种动作情态,从预留的想象空间来看,适合写记叙文,写为什么“踮起脚尖”,因什么“踮起脚尖”。再者从“踮起脚尖”的象征意义来说,先要理解到如下象征意义:(1)举高望远。(2)抬高看清。(3)奋斗向上。(4)虚荣比试。等等。然后,从某一方面,联想现实历史,联想到他人自身,或评析,或议论,自然成文。

2009年高考评分细则与复习应对策略

学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对每个考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它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可能是几分、十几分、甚至更多。

如何使学生在高考中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阅卷老师认为,更主要的还是要从卷面上了解的学生暴露出来的、易犯错误的一些问题,并在平时备考中重视这些问题。

一、解读高考评分细则,从评分框架看高考

有专家说过:学习考纲看要求,推敲细则看方向。这说明研究高考评分细则与研究考纲是同等重要的。

1、制定评分细则的基本原则

(1)尺度原则:每道题根据试题的主要考查内容比照评分标准制订相应的评分细则。每一种解法的得分点必须一致。

(2)将错就错原则:对计算题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时,如果后续部分的解答未改变该题的内容和难度,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部分正确解答应得分数的一半;如果后续部分的解答有较严重的错误,就不再给分。注意:目前有的省市已经开始执行计算错误则整题不得分,所以更需要考生加强计算技能的训练。

在向我们咨询的学生中,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会出现计算错误,而有些类型的计算错误,其根源常常可以追溯到初中,甚至于是小学。从这里,也能深深地让人感到习惯的力量是多么的巨大和可怕。所以如果学生有系列博文《错题本制作与错误类型分析》和来自高考阅卷场的报告中提到的错误,必须马上着手进行调整。我们知道,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后悔药卖。

(3)整分原则:只给整数分数,选择题和填空题不给中间分数。

2、阅卷评分的基本要求

(1)多评制:网上评卷将传统的手工方式变为科学的“多评制”,一卷二评,甚至一卷三评、一卷四评,提高了阅卷质量,减少阅卷误差。

(2)误差控制:误差不能超过某个值,如4分,超过4分,则由电脑自动发给另一人再评,如还不符合要求,便进入小组长仲裁程序。

(3)回评制:每改一定数量试卷后,如2000份,电脑随机进行一次自我返回测评。

二、从高考试卷中看复习应对策略

1、重视过程完整,把握推理的严谨性

第 6 页 共 22 页

在学生答卷上,可以发现许多学生知道试题的解答方法,可就是在解题的过程中丢三落四。

对于解答题,即使过程比较简单,也要简要地写出基本步骤,否则会被扣分。从卷面上反映,不少学生(尤其是优生)解题跨度大,影响得分。

在评卷过程中,评卷组老师有如下共识:①当合理与公平矛盾时,选择公平,即用评分细则处理试卷,即使不太合理,为了公平,也得遵守。如,某考生的解答题只给出了答案且正确,也要给一分(不管他是如何得到的)。②保持学科特点,注重解题过程的严谨性。

应对策略: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就要严格养成表达完整、推理严谨的良好习惯,注意答题的规范性,必不可少的步骤必须写出来,以减少扣分。要让学生眼里有“过程”,并亲历“过程”。

2、抓好“三基”,侧重通性通法的落实 “三基”(“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思想方法)是一切学科能力的基础,离开基础去谈能力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对“三基”的考查是历年高考的重头戏。多数试题考查的是学科基础知识和通性通法。

在改卷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这方面的失分份量比较重。

例如,数学概率统计题满分为12分,有3个小题,每小题4分,评分要求几乎一样,一共四个要求:①分析事件;②事件间关系与所用公式;③计算;④结果。评分标准是每正确一项得1分。

又如,很多考生把线面角公式、点到面公式写错(从卷面上看应该不排除有相当一部分是优生)。这样的失分让人感到惋惜。

再如,简单题可用直观解法,只要我们平时对这样的通法予以重视,分数就可以垂手可得。

应对策略:由上面的例子,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抓好基本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仍是主线)。打好基础就能得高分。

3、抓好思维过程的展示,侧重能力培养

在评卷过程中,阅卷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思维比结果更重要,方法对了就可以得分。 例如如果一开始计算出错了,而接下来解题的思维方法没有错的话,每小问仍可得分。在阅卷中发现有考生知道应该怎样解,就因为计算出错,做不出结果就把些题给划掉(自动放弃),失去得分的机会。

应对策略:正确的做法是,停止计算,并把后面的步骤或公式等等接着写出来,只有写出了得分点,老师才能给分。

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有一个渗透和熏陶的过程。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不但使解决数学问题有特殊的思维方法和技巧,而且具有向其他学科领域进行迁移的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是在知识传授和学习过程中逐渐得到培养和发展的,需要正确地开发和引导。从高考改革的趋势来看,未来的高考试题会给思维能力强的学生留下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

4、书写讲究整洁,表达要有条理

从评卷的强度可看出这一点的重要性。以文科立体几何题为例,评卷老师每天要评1600份左右的试卷,阅卷平均速度是18秒/份(大多数题目阅卷速度比阅立体几何题的速度要快)。网上阅卷的形式容易使阅卷老师产生视觉上的疲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给出一个正确判断,阅卷的办法主要是找得分点。若书写整洁,表达清楚,一定会得到合理或偏高一点的分数,若不规范就可能会吃点亏。因为某道题的得分是两个阅卷老师的平均分。

有这样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试评阶段,有一个考生的卷面糊涂,答案正确,评卷老师在忙乱之中误判为1分,另一老师恰好在旁边查看,发现此题解答竟然全对,只是写得不整

第 7 页 共 22 页

洁,让人辨认起来确实吃力,应得12分。试评阶段的评分虽然不会影响学生的得分。但这一例错判,可以看出这是学生表达不规范所致。谁也不能肯定,在正式阅卷时,两个老师都不会同时发生类似情况,这你可不能怪罪老师。由此可见,书写要整洁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了。应该告诉我们的学生:字不一定写得好,但一定要写清楚,工整清洁很重要。

应对策略:高考评分的要求一般来说比较宽松。每问都是分步给分,可给可不给的分,一定要给。这就创造了给学生得分的机会。学生在作答时一定要有条理。在评卷过程中可以发现,当一题有几小题解答时,有的学生不标明小题号码,这样就会白白地丧失每问分步得分的机会。从前面的博文中可以看到,一道十几分的大题,结果最多占2分,一般得一分。详见高考答卷中的失分误区来自高考阅卷场的报告(5)。

5、统筹兼顾全局,合理支配时间

在制定评分细则时,为了更好地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也提高全省的平均分,往往每题在开始几步判分非常宽松,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得分。在高考卷面上不难看出有部分学生陷在某一个题目中,而其他的简单题却一笔未动,说明合理分配时间上出了问题。

例如,只要判断正确,就可以给分;又如,列出等价不等式组也可得分等等。而得出这些结论对于中等生并不是难事,需要的时间也很短,得到的分数又不少。因此在平时考试时要指导学生会统筹兼顾全局,做好会做的题、得到应得分的分数。

应对策略:在考试中要学会主动放弃,及时验证。使用游击战术等策略也能够得到不少分。在高考阅卷中曾对数学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平均分作过粗略的统计,发现选择和填空题的平均得分约占70%,所以对选择和填空题的强化训练是很有必要的。还要告诉学生在考试时得合理地分配做选择题和填空题的时间。

三、消除误区,从细节上赢得高考

走出误区,我们就可以在高考中赢得时间、赢得分数。 误区之一:苛求格式,浪费精力,关注无关紧要的步骤

规范格式答题,无疑是一直在教学上倡导的。在平时考试训练中,过于苛求注意格式,有时也会影响学生答题速度和效率。

对策:比如,高考评分细则对概率统计题的要求是不需要进行文字说明的,只要计算过程与结果正确,就可以得满分。平时在解概率统计题时,强调文字表达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会审题。有的学生在已经学会思维方式后,就可以适当放宽要求,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也符合高考评分细则的要求,使学生从“做题型”向“得分型”转化。

误区之二:浪费时间,重复本不该重复的过程

在高考阅卷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忙中出错,将答案写错位置。如将18题答案写在19题答案处,而19题答案写在18题答案处。学生发现写错了后,会将写好的解答过程涂掉,再重写,如此一来,耽误的时间可想而知。

对策:其实高考评分时并不是这样。阅卷老师如果看到这类情况会记载下来,作为问题试卷交阅卷题目组组长处理,该得多少分还是会得多少分。

万一高考出现这样的问题,且时间不够时,应注明该题是那一题的答案,本题答案答在何处。切勿盲目否定,浪费时间,重复本不该重复的过程。

误区之三:环节脱链,高考意识不浓

优秀源于习惯。但是,习惯的养成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高考意识的过程,在我们的高考意识中,还没有把习惯性行为导致的出错认为是一件大事,例如,有人会说我就是马虎了,不然的话,„„,这样一来,似乎马虎还成了一种值得骄傲的本钱(其潜台词不外乎就是:我还是很不错的,我还是„„)。所以,在高考试卷中随处可见学生习惯性致错的例子。

高考,细节决定成败!

第 8 页 共 22 页

作文阅卷组组长 考前教你写出好作文

本组撰文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

康青 春原

“康青,春原”乃何永康、骆冬青、潘大春、张中原是也。还有3天就要高考了,作为阅卷老师,咱们四人在这里推心置腹地叮嘱考生几句,想协助大家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江苏高考作文的分值,已高达70分,占高考各科总分(480分)的14.6%。它是重中之重,关乎全局之成败。加之,临场作文不同于平时作文,有许多变数和特殊性,故不能掉以轻心。

不要再指望拿“保险分”

有一种极其“危险”的说法:高考作文无须准备,只要写出800多字,就可以拿出一个“保险分”——48分左右。

这种话,在“纸质阅卷”年月还有一点点“道理”,因为几十万份考卷堆积如山,一旦判分即沉入“纸山”之中,根本无法再查。如今是“电脑”阅卷,一切皆在“网”上,抽查、调阅皆在几秒钟之间。“纸质阅卷”是两位老师面对面批阅,往往“后者”追随“前者”;“电脑阅卷”则确保2.5个老师背靠背独立赋分,谁也不能影响谁。不少作文可能是3人、4人、5人阅卷,更增大了阅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江苏还有一绝招:每位老师阅出100份作文之后,过一个多小时,电脑又从这100份试卷中随机挑出两份,再回到那位老师的电脑上,让他重新评分。若出现前后两次判分浮动太大,则“总监控”电脑就发出警示:这位阅卷老师有“问题”了,必须加以告诫和规范。

江苏作文阅卷点,为了根治打“保险分”的顽症,还自加压力,自找麻烦,成立了由30人组成的极为精干的“最终搜索队”,把已由多人评阅、定论的“中档分数段”作文(48分至55分),全部从电脑中调出来重阅,把误入“中档分”的优秀作文重新打上去,把混入“中档分”的低分作文毫不留情地打下去!这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举措,它基本上结束了“保险分”时代,粉碎了“保险分”的好梦!阅卷点上的其他老师,都夸他们是“功德无量的别动队”。我们在不泄密的前提下介绍了上述情况,就是为了强调一点:高中语文老师和考生们,切莫指望拿“保险分”了,切莫将高考作文训练视为可有可无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甭想再吃“一锅煮”的“大锅饭”了!

“审题”难度降低也不能大意

多少年来,作文阅卷点有一句“口头语”:年年有高考,年年话走题。走题,就是把作文考题“审”错了,跑到其它地方去了。这是很严重的失误,其得分只能是“不及格”!

自从江苏省自主命题以来,我们在这方面产生了某种共识:降低高考作文的审题难度,让考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投入正文写作;因为,说到底,高考作文“考”的是“作文”!是故,便有了“条条大路通罗马”的2006年的考题《人与路》,以及人人都能去念想的2007的考题《怀想天空》,——审题都比较容易。

现在,我们之所以在此“重提”审题之事,乃因为2008年出了审题问题。

应当说,08年高考作文命题者是不主张增大审题难度的,所拟文题《好奇心》也似乎是浅易的、容易把握的。故6月7日语文考试一结束,舆论界一片欢呼:这道作文题,好做!扬子晚报还做了测试,结果是小学生写的《好奇心》好于初中生,初中生好于高中生,高中生好于研究生。于是欢呼声更加惊天动地:连小学生都能写出好的《好奇心》,这道题太容易啦„„

然而!生活中常常出现“然而”。一旦直面试卷,大伙儿的“乐观”顿时烟消云散,因为许多考生都不能准确地、辩证地认识“好奇心”,驾驭“好奇心”——他们“跑题”了!

有人写道:毛泽东为什么能坚持万里长征?因为他有“好奇心”,好奇于“万水千

第 9 页 共 22 页

山只等闲”。

有人写道:苏东坡被贬黄州,为什么能保持旷达的心态?因为他“好奇”于黄州的美妙山水,山水使他的心平静了。

有人写道:在汶川大地震中,武警战士为什么能从瓦砾中营救伤员?因为他们“好奇”,这下面究竟有没有埋着幸存者。

痛苦啊,阅卷之心被折磨得既酸且痛。

一个悬疑铁铸般地摆在每一位阅卷老师面前:为什么小学生写《好奇心》不跑题,而堂堂的高三学子却离题万里呢?

经过样卷分析、反复讨论,我们终于明白了:这“好奇心”三字,是不能往“高”处、往“深”处、往“玄妙”处拔高的。“好奇心”只是认识的“初始阶段”,只是触发科学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一个“由头”。它的特征有二:一是“肤浅”;二是不断转移,即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小学生的脑袋不复杂,他们“低幼”地写“低幼”的“好奇心”,所以切题;高三同学的思考就相当复杂了,他们有意无意地将“好奇心”“拔高”“深化”,把认识的“由头”和“初始”直接挂向伟大的科学成果和革命实践,结果就令人啼笑皆非了:大帽子套在小脑袋上,一直套到脚后跟!

正因如此,去年高考作文中“苹果”大丰收,许多考生都写牛顿躺在苹果树下,苹果砸下来,砸出了“万有引力”。殊不知,这苹果砸到其他人的脑袋上是永远砸不出“万有引力”来的,因为,牛顿关于“苹果落地”的“提问”已经不是浅薄的“好奇心”,而是一种包含了“解答思路”的科学家的思维,一种面对自然现象的“科学顿悟”!假如别的科学家发问,问题可能就是:为什么苹果越落越快?大、小苹果落地时间一样吗?把“好奇心”与“万有引力”直接挂钩,固然很是浪漫的,却省略、忽视了太多的艰辛科学研究,是对牛顿精神劳动的可悲可笑的无知!

这是去年“审题”的一种“失误”。还有另一种“失误”,就是简单地把“好奇心”视为“好东西”,只要有了“好奇心”,万事好成功。殊不知,“好奇心”还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可能带来“万有引力”、“人类发展”,也可能造就一批又一批被鲁迅批评过的无聊的、可悲的“看客”!“好奇心”是一个“中性词”,切不可误读为“褒义词”!

在去年的优秀作文中,一些考生的思维就相当周密了。他们既没有“神化”好奇心,也没有“弱化”好奇心,而是辩证地、周到地审视好奇心,提出了切合题意的精彩论断:“好奇心,无疑是一颗希望知道自己所不知事物的心,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大多有这样一颗‘心’。”“好奇心是初始的,缺乏深度的,奶声奶气的。人们必须将‘好奇’的所得‘深化’,必须‘用心观察’、‘灵魂在场’、‘思想定位’,否则,无论多少个苹果砸下来,也砸不出‘万有引力’的发现,好奇心只会闭上心房的窗,落满灰尘!”“驱使牛顿探究出‘苹果为什么往下掉,而不是往上飞’这一问题的动力,是他作为一名可以名留青史的伟大物理学家而必备的能力„„于是,万有引力被抛出,画出了漂亮的孤线,飞上太空!”以上,皆是认真“审题”、冷静“审题”的结果。他们成功了。

解析08年江苏高考作文“审题”的得失,是为了发出一种警示:即使在我们有意识地降低“审题”难度的今天,每一位考生依然不能“大意”,不能“想当然”,必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切切实实地“审”好“题”,写出符合命题要求的作文。否则,一切皆为“泡影”。

如何写好临场议论文

尽管我们多年来一直“恳请”高中语文老师认真教好“记叙文”、高中学生用心练好“记叙文”,但是应者无几,令人感叹!

为什么要这般“恳请”呢?因为,根据我们数十年的阅卷体会,高考作文采用“记

第 10 页 共 22 页

叙文”容易得高分,而“议论文”则往往难秀于林,只得一个平平常常的分数!原因已经说烂了,在此不再重复。

寡不敌众。我们几个阅卷负责人掏心窝的话语敌不过千千万万人的习惯势力——高中阶段仍然用90%的时间去练那种只讲“公理”、“常理”、“大道理”的令人困倦的“议论文”!

我们“认输”。我们也来讲“议论文”。力图让今年的江苏考生写出一些像样的“议论文”„„

刚刚说了,高中生写议论文往往是千人一面、众口一腔,围绕命题重复一些尽人皆知的大道理,缺少新颖性的冲击力。怎么办呢?要让比较稚嫩的高中学生立论独到、语出惊人,是很难做到的,那么,学习一些“杂文”手法,找一个比较巧妙、醒目的“由头”,说不定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2005年江苏考《凤头·猪肚·豹尾》。我们问在北大读书的江苏籍学生:“此题如何?”他们说:“很变态!”如此评说有些过头,但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很难出新的庸常的命题。然而,有些考生很会动脑筋,他们在寻常大道理之前引了一个令人眼睛一亮的“由头”,顿时全文皆有生气了。请看这一年的顶尖之作《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

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

我只是一个书生,所以难免卖点书呆子气。每每看《西游记》,总觉得既然孙大圣可以日行千里,为何不背着唐僧一步西天,也省得一路上千辛万苦,还有这妖那精的惦记着唐僧肉。

如果一步西天,倒也爽快,只是师徒几人的关系恐怕也只能停留在“酒肉朋友”的层次上了。所谓“患难见真情”:八戒虽色,却处处念叨着师父,偷了个西瓜还不忘分给师父半个;沙僧虽傻,却任劳任怨,甘心做大伙儿的下手;悟空虽狂,可师父有难,不也是不顾生死,降妖除魔吗?战场上结下的友情才是钢铁铸成的啊!倘若一切都太容易,那悟空充其量只是个开路的,沙僧充其量只是个脚夫,八戒逗逗大家开心而已,便是一个太无趣的故事了。

如果一步西天,唐僧倒是可以省去一路担惊受怕的搅扰,安心地吃斋念佛,朝发夕至,取回佛经。可所谓“出门长见识”,唐僧若只随徒儿们在云里雾里日行千里,又怎知这天底下人间的百态?敝人不才,未曾念过佛经,可也听说佛从人间来,人间酸甜苦辣尝尽,才换来“佛”超脱尘世的感悟,写入佛经,贻养后人。不经历千难万险,唐僧又怎能真正领悟这佛经的精深蕴意?阳光总在风雨后啊!

真的可以一步西天,佛经取回,又怎么样呢?抑或,难道西天之行仅仅为了取回几本经书吗?

没有遇上白骨精,没有进过盘丝洞,又怎知世间的险恶?没有住过高老庄,没有下过龙王庙,又怎知世间的冷暖?人性中的怯懦如何除去,人性中的恶性如何摆脱?至性如何养成?高僧如何修炼?倘没有这一路历尽艰难的感悟,又怎可获得?

我们活在世上,总希望找这样的捷径,那样的捷径,叹为“一步登天”才是最大的财富。我们厌恶过程而只求所谓的结果,我们不管它是“猪肚”还是“蛇肚”,除了“豹尾”,我们什么也不要。

所以今天我们还要防什么作弊,防什么替考,防什么徇私舞弊,防什么假冒伪劣。

倘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条取经之路,以开放的心态迎接磨难,迎接考验;倘若每个人看到的不仅是鲜花掌声围绕的“豹尾”,更祈求一个丰富多彩的“猪肚”,那我们得到的又岂止是那几句赞美之词呢?

没有妖魔的取经之路,一条南辕北辙的路。

初读此文,我们就十分感叹:咱们小时候也曾痴想过,既然孙大圣一个筋头十万八千里,为啥不背上唐僧直奔主题呢?——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虽然“想”了,都没有深究,

第 11 页 共 22 页

没有看到这是一个可以引发许多议论的绝好的“话头”(杂文中称为“由头”)!这位考生以此为引发,立即生动、形象、不言自明地将好几个“大道理”“新颖化”了,如:患难见真情,疾风知劲草;尝尽人间苦,方能得真知;人性需磨炼,炉火出精钢;世上无捷径,征途即过程,等等。以上列出的这些“大道理”,人人心知肚明,倘若是在考卷上再解说一通,阅读者肯定觉的是“真理的重复”,颇感疲劳(当然,有些大手笔还是可以说出点名堂来的,但高中学生办不到)。

看来,平时多读书、多关注现实、多换位思考,认真积累一些好的议论“由头”,对于中学生来说是至关紧要的。

前年江苏考“怀想天空”,我们在阅卷时想到一个颇好的议论“由头”,并以“康青”名义在报纸上公布了:开元年间,年轻的李白进京见宰相,冀求入仕报国。宰相拒见这个无名小辈。李白叫看门的送上一“版”(名片),上书七个大字:海上钓鳌客李白。宰相好奇,于是接见。宰相问:“先生欲海上钓鳌,以何为钩,以何为线?”李白曰:“余以弯月为钩,长虹为线!”宰相又问:“这么巨大的钓竿,以何为饵呢?”李白逼视宰相曰:“以天下不义之人为饵,定能钓出天下大治的巨鳌来!”宰相倒抽一口冷气,下令逐客。——这段逸事,是李白研究专家郁贤皓教授发现的,知者甚少,很有新颖性;以此来引发“怀想天空”,“月亮”有了,“长虹”有了,一心报国的理想的“天空”有了,更重要的是“惩治不义、赢得大治”的信念也有了,几乎不要再作什么发挥,由此去摆开寻常“大道理”,读者的阅读心理也会畅快活泼的。

我们不厌其烦地介绍了上述二例,是为了强调一点:在你无法把“常理”说出“新意”的情势下,巧妙地、恰当地运用“由头”,是中学生写作议论文的一种“诀窍”,不妨一试。

中学生写议论文还有一个毛病:拼命举例,“理”不够,“例”来凑。有一年高考阅卷,我们竟发现一位考生在800多字中一口气举了6个例!如此用例,起不到“事实论证”的作用,只能是“猴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再掰一个,再丢一个。议论就是“分析”,分解、剖析各种人情事理。用例一多,你就会“偷懒”,抱一个“西瓜”说一声“好”,根本没有切割就丢了。如果只抱一个“西瓜”,那你就无法“偷懒”了,只好下决心去“切割”,去“分解”,去“剖视”。所以,我主张中学生写议论文通篇只用一例(当然是精选之例),认真地加以分解,看看它的“内部构造”和“外部联系”,这种“切割”本身就意味着“议论”已经启动了。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当成千上万的考生扑向一个“明摆着”的论点时,你千万不能随大流,最好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说得白一点、俗一点:秃子头上有一个虱子,明摆着。众多考生不假思索一窝蜂扑上,人人都拿这个“虱子”向阅卷老师报告:“你老人家觉得如何?”我们说,这是明摆着的,没意思,你说二三十万个同样的“虱子”一齐抓来,咱们承受不了!所以我们劝你,用一种最简单的办法换一换“视角”,即到秃子的“背面”看看,如果你能发现秃子脑后的一两根可贵的“青丝”,你就有“独家发现”了,你就高人一等了!这不是说“笑话”,咱们严肃着呢„„

十二点具体建议

第一:选材切忌“撞车”。高考作文与平时作文的重要区别,乃是在6月7日上午有数十万人(今年江苏近55万人)写同一道作文题,稍不留心,就会“英雄所见略同”、你写我写大家写,选材撞到一个地方去了。想想吧,当几十万考生反复向阅卷老师宣讲同一种“材料”时,那接受效果便可想而知了,只能是灾难性的!2007年考《怀想天空》时,本阅卷点向全国推荐了一篇“父子割麦”的优秀作文,它的第一个“拿人”之处,便是选材全国独一无二:在高考前两天的6月5日,这位考生竟然同父亲一起在烈日下割麦!苏南、苏北有吗?全中国有吗?没有!这时的高三学生均是全家的“重点保护对象”,爸爸要轻轻

第 12 页 共 22 页

咳嗽,妈妈要轻轻走路,“小乖乖,别动别动,当心感冒„„”哪里谈得上到骄阳下割上五六个小时的麦子?所以,当我们第一眼看到这则题材时,心弦霎时间被震动了!这位考生的成功经验,值得今年的考生记取。

第二:依然“恳请”多写生动鲜活的“记叙文”,而且要尽量写自己,不要回到古代、复述经典。只要把高中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原汁原味地写出来,就有可能打动阅卷老师,争取高分。

第三:不要受作文命题“提示语”的心理暗示,集体无意识地扑向同一个写作目标。由于上上下下的原因,目前这种“提示语”依然少不了。我们力主取消这种“提示语”,但是三五年内恐难做到。这种“提示语”有“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把艰辛地考完“语文知识”之后心理疲劳已十分明显的考生,不由分说地引向同一个去处,造成前面所说的“撞车”事故。譬如,2006年江苏考《人与路》,文题前有一段文字,第一句是“有人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是鲁迅的话,考生们一看便知,于是一二十万人一齐被这句话所吸引,下笔便是“鲁迅如何如何„„走啊走,踩啊踩,踏啊踏,路就出来了”。

这样的作文,能赢得多少好感呢?怎么办?我们曾劝某些考生不看“提示语”、只关心文题,但考生均声称“不敢”。于是我们说,那就在看了鲁迅的话之后,立马想到今年会有许许多多高考战友跟着鲁迅去“走路”。咱可不受这种引诱,一定要另辟蹊径,就是不写“鲁迅”,就是不写“踩路”,哪怕写巴金、茅盾、托尔斯泰,也一定要回避“提示语”中的内容!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提示语”的存在代表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命题“习惯”,你扭不过它!

第四:不要玩深沉,玩哲理,太含蓄,“犹抱琵琶半遮面”,跟阅卷老师捉迷藏。高考作文少用“碧螺春”,多用“二锅头”。

第五:不要写莫名其妙的“科幻作品”。

第六:少写“故事新编”。因为“故事新编”特别难写,成功者凤毛麟角。

第七:不要写跳荡不已、不停分段、空对空抒情的所谓“散文”。

第八:不要在文题下写“题记”。

第九:命题作文不得再自我拟题,话题作文应当设计一个新颖的有意思的标题。

第十:千方百计写好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让人“一见钟情”。

第十一:书写必须清晰、美观、规范,一汪清水。

第十二:70分的作文应当确保用50分钟至60分钟的时间来写作,切切不可失控:只留下20分钟写作文!!!

宣讲完毕。祝2009年江苏考生心情好、文思好、文章好、成绩好!

2009年6月3日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高考阅卷老师为考生传授答题技巧

从2005年起,我省高考所有科目(除小语种外)实行全科目网上阅卷,主观题、客观题的答案经扫描后,由老师在电脑上评阅。

那么,在往年高考中,考生易出现哪些非智力失分因素?如何科学答题,才能拿到理想分数?昨日,记者采访武汉部分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请他们为今年的高考考生支招。

语文:字迹工整清晰 作文要写题目

支招人:薛宏祖(十七中高级教师,2007年参加高考语文阅卷)

从阅卷情况来看,有4个不必要的失分点,考生要留心:1.错位答题。少数考生答案“错位”,再用箭头标注,这反而造成两道题全部失分。“因为高考是网上阅卷,老师只能看到扫描后对应的答题内容,若出现错位,两道题都会失分。”考生一定要把卷面的大、中、小题号对应好,防止答案错位。

2.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高考试卷的第15题是默写填空题,按照要求,只要写了一个

第 13 页 共 22 页

错别字,该空就没有分。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别字多,特别是同音(近音)错误字多。另外,有的考生笔墨太浓,扫描后字迹变成小黑点;有些笔墨太淡,扫描后很不清楚;还有的学生字挤得太紧,这些都给阅卷带来难度。

3.忘写作文题。有些考生的作文忘了写题目(高考作文题目没写,直接扣分),或字数明显不够,这些无谓的失分太不应该。

4.写作与材料“分离”。有的考生没有处理好材料和题目的关系,把材料和题目割裂开来,文章中找不到材料的“身影”,这些都有偏题之嫌。

答题技巧

1.考生一定要注意选笔,字迹清晰,不要写得太挤,答题不要出现错位。

2.阅读题注意在相应答题区间,筛选重要词句,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归纳概括,用自己的话作答,注意语言的连贯。

3.高考阅卷是分点给分,基于这样的评分标准,考生在答题时最好是分层作答,分条表述,把自己能够想到的意思尽量多的答出来,不要抓住一点就洋洋洒洒、尽情发挥,却不及其余。

数学:看题慢做题快 难题分步解决

支招人:李金枝(十七中高级教师,2007年参加高考数学阅卷)

从阅卷情况来看,有3个不必要的失分点:1.字迹不清晰。现在都是网上阅卷,若字迹不清晰,扫描到电脑上让阅卷老师看着很费力,看不清楚答案,容易造成不必要失分。

2.不按题目要求答题。如要求写概念和运算,而考生只写了结果而不写简要的过程。还有些考生不注意数学符号的表示。

3.格式不规范。解题格式一定要按课本要求,否则会因不规范答题失分。另外,会做能做的,一定不要放过,不能一味求快,如解概率题,要给适当的文字说明,不能只列几个式子或单纯的结论。

答题技巧

1.答题时,应做到看题慢做题快,审题要注意题目要求,尤其是关键词。

2.不要放弃任何试题,特别是小题,即使是蒙,最少也有25%的正确率。大题也不要轻易放弃,这些试题通常起点低,可拿步骤分。

3.难题不会做,可分解成小问题,分步解决,如最起码能将文字语言翻译成符号语言、设应用题未知数、设轨迹的动点坐标等,都能拿分。也许随着这些小步骤的罗列,还能悟出解题的灵感。

4.做题要避免“全而不对”和“对而不全”,表达不规范、字迹不工整等非智力因素会影响阅卷老师的打分。

英语:涂卡严格核对 作文重开头结尾

支招人:王艾云(一中高级教师,2007年参加高考英语阅卷)

从阅卷情况来看,有些不必要失分现象值得考生留心:1.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答题时超出边界等情况,都影响考生分数。

2.高考书面表达的评分原则有一条,词数少于80或多于120的,从总分中减去2分,可见写多写少都不行。考生一定要掌握好尺度,在试卷要求的范围内写作。

答题技巧

1.开头、结尾要写好。高考书面表达的开头句一般已写好,考生要做的工作就是分段缩进重起第二段。开头、结尾要写好,可多用一些有把握的高级句子,给阅卷老师留下好的印象。

2.要打腹稿。建议在时间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先打草稿,最起码要打腹稿,还要特别注意书写清晰和卷面整洁。

第 14 页 共 22 页

3.涂卡要核对。在填涂答题卡时,最好轻重大小都能一致。特别不能答题错位,考生一定要严格核对。

文综:合理安排时间 使用学科语言

支招人:徐凯(一中高级教师,2005年参加高考文综阅卷)

从文综阅卷情况来看,不必要的失分点有3大方面:1.错别字多,特别是专业术语写错字,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2.审题不清,有的考生没看清材料和题干,仅靠记忆的书本知识答题,因此得分不高。 3.答案不规范,口语化严重。有些考生盲目堆砌观点,不结合材料,要点答得太多,得分却很低。语言上,一些考生用口语,而不是历史、政治和地理学科语言答题,既不简洁也不规范。

4.有些考生畏惧难题,往往遇到大题不动手,留空白题,事实上,只要动动脑筋、动动笔,一定能得到分。

5.试卷做完后,检查时欠思考,轻易地否定自己,随意涂改,将正确的答案改错,许多时候让阅卷老师看着惋惜。

答题技巧

1.合理安排时间。文综试题内容多,阅读量大,书写量也相对较大。因此,在考试的过程中一定要松紧有度,合理安排时间。建议考生按照卷面的编排,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来做,遇到一时难以解答的题目,要快速地跳入下一题,不要过多地浪费时间。

2.审题要细,多用学科语言答题。有些考生答得很多,其实没有必要,并不是越多越好,回答的点要多,面要宽,话要短,没有必要分析得很深。最好将答案分成段落要点并排序,不要写成一堆。另外,材料题要注意提炼和概括,多用学科语言解答。

理综:审题抓住关键 答题完整规范

支招人:王卫宁(一中高级教师,2008年参加高考理综阅卷)

从阅卷情况来看,考生不必要的失分主要有3点:1.书写不规范,比如小数点不清晰、作图随意、分类讨论没有分类序号等。

2.审题不准确。考生不能理解物理、化学、生物情景,不能抓住题干中的重要含义,对已知条件读得不透,使运算、推理时缺少已知条件。

3.答题不完整。如果计算出现错误,阅卷者会考虑前面所列方程是否也有错,所以计算过程一定要完整。

答题技巧

1.先做会做的。解答题给分方式是“踩点给分”,“不写不得分,多写不扣分”,题目再难,每个题目中的条件总是可以推导出结论的,哪怕是只推导出一个结论,也是可能有得分点的,实在不行,写出题中应该用到的公式,也可能有得分点。

2.审题抓关键词。考场上,首先要认真阅读理解考题,找出关键词。明白问题与题干的关系,把题干和所学知识内容衔接起来;其次一定要规范表达,前后协调,计算结果准确。

3.用学科术语答题。作答时,考生要用正确的物理、化学、生物术语答题。

4.对于实验题,考生要注意在设计实验中,实验假设不可模棱两可,否则得不到分。不能将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混淆,实验步骤在控制变量时只能设置单一变量,否则难以得出实验结论。

意外问题,沉着应对——高考作文临考应急措施

临场作文常发生意外的情况,对此有一个心理准备,掌握一些应急措施很有现实意义。

问题一:看到作文题目心里就发慌

措施:

第 15 页 共 22 页

1、保持心理平衡

2、闭目养神做个深呼吸,让全身放松,冲淡紧张情绪

3、反复默念考试题目,及时记下头脑中迸出的思维火花。 问题二:担心跑题,心里没底 措施:

1、将话题背景材料,内容要点一一进行分解

2、把题目中暗示的内容补充出来

3、确定哪些要点是主要的

4、将话题关键词语扩展成一个判断句,以此为作文中心

5、在作文中反复出现话题中心词 问题三:一时不知如何拟题 措施:

1、从话题材料中找一个关键词或关键句作为标题,最好是能反映材料的主旨的

2、用文章的观点作标题,语言要简洁

3、暂定一个题目,等文章写好后再做修改

4、用切合文章主题的诗文名句做标题 问题四:不知选择哪一种文体 措施:

1、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

2、选择自己有材料储备的文体

3、平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记叙文

问题五:难以开头 措施:

1、记叙文从悬念起笔

2、议论文从观点起笔

3、从简明材料引述中起笔

4、用设问引出话题起笔

问题六:找不到所需要的材料 措施:

1、从课本中找材料,特别是语文、历史、政治等人文学科

2、从最近看到的电视、听到的新闻中找材料

3、从家庭生活中找材料

4、从身边生活中找材料

5、从语文教材中找材料

6、从眼前的语文试卷中找材料 问题七:想所创新,怕出差错 措施:

1、选择新鲜材料,给评卷老师以创新感

2、选择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日记、书信、小小说等

3、换一个角度思考。一般人总是从正面表现话题主旨,你可以试着从侧面出击

4、从一个新的角度引述分析材料

5、表述同一个意思,如果换一种廉洁,可以增添新意 问题八:不知语言如何出彩 措施:

第 16 页 共 22 页

1、采用短句子,句子过长容易拖沓,并且容易产生语病,短句显得精炼

2、多用修辞句,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反问、综合使用最好

3、多用对称句。注意骈散结合,显示抑扬顿挫

4、多用流行语。流行语活在广大群众的口语中,有亲切感,新鲜活泼

5、多引格言警句。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经过反复锤练,具有哲理性

6、多引古诗词

7、多用典故

8、多用描写。在记叙文中描写句多,语言就富有形象感,就会显得生动,有文学味道

9、多用抒情句

问题九:担心说理绝对,不深刻

措施:

1、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既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看到事物的那一面。在肯定某一观点时,兼及一下其他角度上的看法,附带一笔,注意不要自相矛盾

2、用联系的观点看世界上复杂的事物,用因果分析的方法来讲述道理

3、用发展的眼光去推测事物发展的未来。这件事发展下去会产生什么结果,以这种结果来显示看问题的预见性和深刻性

4、用哲理性语言揭示主旨,显示主题的深刻性

问题十:写到一半时想换一种写法

措施:

1、保留原有内容巧妙过渡

2、写议论文,想改写成记叙文,把议论文字转换为人物和心理活动或演讲、报告的内容,在关键之处加入适当的语言

3、写记叙文想改为议论文,以记叙材料为论据,把记叙内容转换为社会现象

问题十一:害怕写到中途卡壳

措施:

1、在草稿纸上列一个简单的提纲

2、确定好几个领起全文的关键词语或关键句

3、对提纲和关键句进行修改

问题十二:作文题和以前读过的范文内容相似或相同,想借用又不敢用

措施:

1、弄清楚考题与范文题目的裨是否相同,不能机械地套用

2、注意范文的时代背景和考题要求的差异

3、不拘泥范文,可借鉴形式、构思方式、语言表达技巧、关键句等,如果想借鉴故事情节,一定注意对原故事进行加工、改造,以免被判为抄袭。

问题十三:文章要结束了,字数还不够

措施:

1、从另一个角度写一段,这一角度的内容不能画蛇添足,要围绕中心(主旨)进行

2、对前文内容再进行挖掘或归纳。挖掘和归纳具有揭示文章主旨和总结全文意义

3、适当引用名言、歌词、诗赋等,为文章添彩

问题十四:做完基础题,时间不多,作文想写快一点

措施:

1、审题时注意勾画命题要点,提示自己在作文时突出这些要点

第 17 页 共 22 页

2、迅速列一个简要的提纲,避免在写作过程中思维中断,保证文意畅达

3、立即记下思维中迸现的火花,不怕不连贯。有了这引起闪光点,再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

4、选择好突破口,起承转合中各用一句话标出来

5、回忆以前读过的范文、写过的俄文想一想它们与高考试题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通之处

6、从最受感动、最有话说的那一点上开始动笔

7、提高思维和收发室速度,但要最大限度的保持卷面的整洁。

问题十五:写到中间,发现偏题

措施:

1、审视话题,审视自己已写出的内容,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

2、用概括句、转折句将所写部分与话题焊接在一起

3、在接下来的行文中,强化话题意思,在文段开头、文段结尾,文章结尾等处用多种手段和方式适时点明主旨。

2009高考考前必读议论文范文6篇 读书——生命飞翔的羽翼

著名苏联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一个知识的殿堂,是人类最好的精神食粮,也是人鸿鹄高翔的羽翼。(由名言引出论点,扣题。)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本中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读书是为了更好地获取更多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帮助自己创造,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战国时期,苏秦去秦国以连横说进行游说,多次给秦惠王上书也未被采纳。回到家中,父母妻嫂都不理睬他,于是他就找出许多书籍发奋研读。终于以合纵之策而身佩六国相印。(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一本好书能使一个人思想精密,见解精辟。道德高尚,从而塑造自己的性格。那些内容粗糙的“劣制品”完全可以省略不读。在这一方面,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就是一个典范。恩格斯虽然只上过中学,但是他发奋研读许多有价值的好书,因此十九岁就会有十二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在参加工作后依然多年如一日地勤奋学习更多的知识,终于成为一个知识广博的人,在后来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传播科学,共产党主义理论中有很大贡献。(怎样读书?读高质量的书。)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提高,与他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学习可以有很多方法,但是这种始终如一的学习态度是没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庄子说: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一个人活得再长也总有死去的一天,但是知识的海洋却永不停歇得奔流着。坚持学习让人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但若不能不断补充知识和积累知识,便会被失单的步伐所抛弃。著名作家歌德认为:谁落后于时代,必将承受那个时代所有的痛苦。在21世纪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里,若不能不断供给自己新的知识,将会被时代所淘汰。(怎样读书?始终如一地读书。)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可见,不同的阅读能开发人类不同的信纸,增长不同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更应该发奋勤读,让书成为我们生命飞翔的羽翼。(由名言作结,回扣题目。)

学会舍弃

鸣蝉奋力地甩掉了外壳,因而获得了高空中自由的歌唱,壁虎勇敢地挣断了尾巴,因而在危难中保全了它弱小的生命;算盘若填满自己的空位,变得“座无虚席”,将丧失自己的运算功能。(用自然现象起兴,引起读者联想。)

对那些不该拥有的东西,我们应该舍弃。(亮出话题及观点。)

现实生活是复杂的,而我们的承受力有限。如果大脑是一个仓库,不管仓库多大,一种东西充斥其中时,另一种东西定然无法进入。比如读书,当我们痴醉于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刀光剑影中,我们又怎能专注于复杂的几何方阵,怎能用心于浩繁的英语单词呢?想读的和该

第 18 页 共 22 页

)

读的,你必须在两者间作出选择。(结合现实生活,做一般性的话题阐释,人要学会取舍。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事情需要作出类似的选择。舍弃应该舍去的,你便是智者;舍弃不该舍去的,你就是愚夫。世界文豪高尔基在他的房间失火时,没有顾及家具、财产、衣物,甚至没有顾及生命,却从熊熊大火中救出了几箱书。舍弃了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了那些启迪心智、净化心灵的真正的财富。而有些人,终生抱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信条,追逐着金光闪闪的财宝。为了庸俗的追求,他们舍弃了人格和道德,舍弃了人性中的真善美。错误的舍弃,使他们的一生龌龊卑鄙。(以高尔基为例引出两种相反的舍弃,强调人生中需要学会正确舍弃,文意进了一步。)

正确的舍弃,往往需要青松秋菊般的高尚风格。据说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原本是张、叶两家争执之地。张家主人乃当朝宰相,张老夫人致信给他。他回信却说“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让出三尺。叶家深感惭愧,也让出三尺,便成了“六尺巷”。那位宰相舍弃了自己面子上的威严,以宽仁礼让的胸襟,大度能容的气慨,化干戈为玉帛,止争斗于未起。如果不是有超出常人的气量和胸怀,怎会作出如此的舍弃?(怎样取舍?联想“六尺巷”的故事,论述了正确的舍弃需要高尚风格,层次更进一步。)

正确的舍弃,不会像随手扔掉废纸团那样轻而易举,它还需要勇气、决心和果敢。赵武灵王废除旧制,提倡胡服骑射时,许多人反对阻挠,但他有勇气有决心,坚决果敢,最终创下名垂青史的千秋伟业。舍弃的过程是艰难的,尤其在忍痛割爱的时候。西蜀道上马嵬坡前,唐明皇赐死杨玉环,以政治家的眼光看,用一个贵妃的死换得半壁江山的暂时安宁,也算是值得的。可是,“宛转娥眉马前死”,“回看血泪相和流”,偏偏“君王掩面救不得”。此景此情,怎么不让人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呢?(怎样取舍?联想赵武灵王与唐明皇的事例,论述了正确的舍弃还需要勇气、决心和果敢。)

不是每一株幼苗都能长成参天大树,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生活要求我们必须学会舍弃。算盘要想具有运算功能,必须舍弃多余的算珠。你向往山居的清静,就必须舍弃都市的繁华;你仰慕奋斗者的成功,就必须舍弃安逸闲散的生活;你希望走遍千山万水,就必须舍弃乡土乡音的柔美与温馨。(排比句段,由自然而人事进行联想陈述,既是总结,又是强调。)

我们应该学会舍弃。(回归话题) 魂兮归来

没有核的果实无法在自然界生存,没有米粒的稻穗总是扬着无知的头颅。那么失却了魂魄的人呢?

在这个传媒众声喧哗的年代,在这个文化、伪文化鱼目混珠的年代,我们是否已被繁花迷了眼,丢了心?(由自然现象引出话题“传统文化的迷失”。)

康德有云:常有二理,在手心焉;敬而畏之,与日更新;上则为星辰,下则为德性。但是在今天,当我们只会坐在草地上,四十五度仰望空中生长的朵朵浮云时(郭敬明),谁还能理解昔日哲人心中的敬畏之情?当“简单”的《老鼠爱大米》唱红大江南北时,谁还会重拾“青青子矜(衿),悠悠我心”那般泛黄的感动?(摆出现象。)

当下的文化生活常流于简单、幼稚。无可否认,青春文学确实能带来梦幻般的感动,通俗歌曲也不失为茶余饭后的消遣,但倘若这一切成为文化的主流,当一个人沉浸于其中难以自拔时,很难想象他能直面现实,让心智与身体共同成长。(分析原因。)

当下文化生活的另一股暗流便是平庸、浮躁的喧嚣。每天,大量的娱乐新闻让人们津津有味地咀嚼名星的绯闻琐事,各类“速读名著”“小故事里的大智慧”常驻畅销书列。以至于有人不无忧心地说,当绿蒂主动投怀送抱时,维特还有什么烦恼?(分析原因。)

第 19 页 共 22 页

一个人可以忍受物质生活的贫困,却不能不追求精神生活的高贵。类似的文化快餐除了提供暂时的声色之娱,还有什么能留驻心田,在心湖里回荡几许波纹的呢?

个体的精神文化缺失令人遗憾,但当其成为整体性的精神信仰缺席便是可悲甚至是可怕的情形了。

中国旧有的三纲五常已被破除,新生的文化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我们,是否也成为了迷惘的一代?(论危害)

魂兮,归来。

所幸的是,人文精神并未完全流失。当年轻志愿者马骅在梅里雪山间失去生命时,便将诗人的理想主义带到了那里,成为了插在精神雪峰上的标杆。当昆曲在大学校园引起轰动时,不由让人相信,传统的文化经典对于麦当劳下长大的年轻人们仍有着磁石般的吸引力。

一个人仅仅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拥有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对于青少年而言,精神之魂也许并不在远处,而在被重重伪文化掩盖的内心深处。(提办法,表期望)

生活,需要经常地清点

我们都知道定期要对自己的物品清理查点,哪些是生活必要的,哪些又是对生活并不太重要的,以此来决定对它们的取舍。其实生活也是如此,需要经常地清点,我们在清点生活的过程中,清点着生命。(以清点物品起兴,自然地引出清点生活。)

人的生命是非常短暂而有限的,而我们渴望得到的东西,希望去做的事却是很多的,这个好,那个也不错,但是我们必须要清醒地意识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总该对自己要做的事有所取舍选择,将自己的精力放在自己最该去做,最想去做的事情上,专注而有目标,这样做事情才会有希望。如果一个人在一生中不能够经常地果断地舍弃一些不该投入精力的事情,什么都渴望得到,时时、处处都劳心劳力,其结果只能是让自己失望,所以,生活真的需要经常清点。(讲道理,重在阐释为什么要清点。)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小草舍弃了活在大树的浓荫里,才生长得更加坚韧;小鲤鱼舍弃了平淡地游弋在水中,逆水前行克服困难,才迎来了最终跃过龙门的成功;居里夫人舍弃对享乐的追求,潜心研究,最终为人类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陈景润舍弃了安闲自在地作一件平凡的事,而胸怀大志,在简陋的生活环境中埋头苦干,实现了他多年的目标——证明出了哥德巴赫猜想。他们之所以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都将自己的精力放在一件事上,一个目标中,全身心地投入对理想的追求。(摆事实,为什么要清点。)

每个人都是多梦的,对未来有着各种各样的设想,对要干的事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但要明白的是精力有限,总会有取有舍,有失有得,将自己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他的追求才会有价值,有希望,即使到头来没有鲜花和掌声,他也是成功的,因为,毕竟,他没有遗憾。(讲道理,为什么要清点。)

放弃了追求享乐,才能活得更好,更有价值;放弃了纷繁世事,才能集中精力去做大事;放弃了思绪乱飞,才能平和心境,追求自然; 放弃了世俗的偏见,才能寻觅到久已失去的自我。所以,生活,真的需要经常地清点。(清点什么,怎样清点。)

评点:本文篇首开门见山,旗帜鲜明地提出观点:生活需要经常清点。第

二、

三、四段谈为什么要经常地清点。第二段指出因生命和精力有限我们必须学会取舍,因而必须对生活进行经常的清点。第三段从自然界的小草、游鱼过度到人生的取舍,有力地证明了只有学会取舍才能成就事业和梦想。接下去具体写我们应该如何清点生活,哪些需要放弃,哪些需要保留,论证层层深入,结构清晰合理,最末三个排比段的运用,使结尾很有力度,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第 20 页 共 22 页

善良,成就你的蕙质良心

“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是的,世界很美,不仅是因为有春的烟波画船,有夏的朝云暮卷!,有秋的云霞绚烂,有冬的冰肌玉骨,更是因为有善良的滋润,有关爱的呵护,有理解的支撑,有祝福的陪伴。(由诗句引出话题。)

善良,不是容颜的闭月羞花,不是举止的温文尔雅,不是财富的腰缠万贯;更不是权势的叱咤风云。善良,是黑暗凄冷中的如豆星火,是干涸枯竭时的点滴甘露,是迷惘徘徊时的一句点化,是沉迷无助时的一把搀扶。真正的善良是来自心灵深处的真诚的同情与怜惜,无私的关爱与祝福。真正的善良,无须剪红刻翠,无须粉黛雕饰,它本身就是人们内心最原始的一种纯朴的纯洁的感情精华。(什么是善良。)

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在经历了太多的锤炼之后,我们在学会坚强的同时也逐渐变得冷漠起来。我们匆匆地在人潮汹涌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角色,漠然地与一切和自己不相关的人与事擦肩而过,我们似乎早已习惯了“各自打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处世哲学,而不愿再牵挂别人的任何困苦。于是,眼看着那颗曾经晶莹的善良之心在红尘碧红之中慢慢被尘土侵蚀包裹,而后结成厚厚的茧,于是,我又不得不负载着这颗结茧的沉重的心孤独地在冷漠中艰难跋涉„„ (反面论证,为什么人要善良,因为人丢失了善良。)

当岁月的风尘将皱纹刻上人们的额头,将雪鬓迁上人们的青丝,当我们不知不觉地在孤独与冷漠中逐渐老去时,在夕阳残照下,剥去心灵的坚冰,去打开心灵的一隅时,才忽而发觉没有了善良,没有了那颗原本容易受感动的心,而只剩下麻木的干枯的躯壳和永无止境的疲劳与困顿。(反面论证,为什么要善良,因为人发现了自己的善良缺失。)

善良,是人生大厦的基础,是人性品质中的瑰丽珍品。拥有善良的人才会懂得去感激,去回报,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才会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才会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执著,才会有“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样春”的坚韧和那份“宠辱不惊,闲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气度与胸怀。(正面论证,为什么要善良。)

善良的人,即使没有巍峨高山的冷峻与清峭,也可以有平川凡壑的踏实与稳健;即使没有牡丹玫瑰的雍容绚丽,也可以有芙蓉夕醉的高洁与典雅。善良的人,即使不能居庙堂之高来兼济天下,也可以处江湖之远独善其身。拥有善良,就拥有了生命的方向,即使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中穿梭,也会永远来去从容,两袖清风。

善良,不需要太多的诠释,它是寒风中的一只火把,失意处的一句安慰,痛苦中的一丝爱抚,无助时的一点支援。把善良给别人,也给自己,那么人类将与日月同辉;留一份善良给世界,那么世界将与星宇同寿。珍爱善良,拥有善良,洒播善良,那么,你将会开一树灿烂的红花,既使自己美丽,也使别人温暖。(进一步阐明,人要成为善良的人。)

小议"洋名热" 目前,一股"洋名热"正在我国悄悄地兴起,一些企业改头换面,为自己的产品打上洋名,什么"奥尼"、"奥丽丝"等标准洋名在市场上比比皆是;也有一些热心的父母为子女取上"海伦"、"杰克"之类的洋名。

为什么会出现这股新热潮呢?首先要归根于人们崇洋媚外的思想。早在旧中国,洋货充斥市场,人们便与洋货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前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们与"洋"又广泛接触,这洋包括洋货、洋人,当然也包括洋名,这样就加深了人们崇洋媚外的思想。一些厂家以"中外合资"的身份引以为豪,一些父母也以自己的孩子有个洋名而自觉不同凡俗,高人一等。

其次,由于人们崇拜洋名,某些企业乘虚而入,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特征,给自己的产品打上洋名,以迷惑顾客,打开销路。

洋名扬名者有之。日本"松下"、"索尼"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在中国很畅销;饮料"可口可

第 21 页 共 22 页

乐"也深受群众青睐。这似乎是洋名在发挥优势。但中国"茅台"五粮液是上乘美酒,"茅台"

举世闻名,"五粮液"誉满神州,而它们是地道的"土名"没有丝毫洋味。这样一来,洋名可以扬名,土名也可以扬名。

查取洋名无名者亦不乏其例。现在市场上某些产品的洋名,晦涩离奇,令人费解,甚至连它是食品名、服装名还是其他名都令人搞不清楚,这样的商品,人们只能敬而远之,更谈不上扬名了。当然也有些商品,名字又太土,令人自然不自觉地与过去那种落后产品联系起来(这当然是一种偏见),更重要性的是这些商品没有吸引人的独到的优点,因而没有扬名。

由上观之,无论洋名土名,它们都只是一个名称布局,其主要目的是将不同的事物区分开来,名是一个表面现象,是产品是否扬名的外因条件。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是事物的"实",它才是名与实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是内因。就一产品而言,指产品优劣;就一个人而言,指品德成就与贡献等。"松下"电器受青睐,这并非松下这一品名在起作用,如果单在脑中想"松下"这一音译名词,谁都会索然无味。但"松下"功能广、性能好、质量高,这一"实"才是松下畅销扬名的根本原因,即内因。再如"贵州茅台"香味浓而纯正,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从而扬名。我们总不能说这名声归功于"茅台"这两个很普通的字吧?

同样,一个人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与他的名字也一相干。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这些伟人的名字并无特别之处,但他们的成就、贡献是全世界人民有目共睹的,他们的英名将永远被人们记住。相反,一些父母即使给孩子取一个外国总统的洋名,他们的孩子也不一定就成大器。

目前这股"洋名热"实质就是人们过分追求"名"而忽视了"实",颠倒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这实际上是一种唯心主义,没有实哪来的名呢?名是建立在实的基础之上的,有了很强的"实"的基础,也必然就会有名了。但愿这些头脑发热的人尽快清醒过来,不要过分追求那没有多在实际意义的"名",把心思放到"实"上来,做到名副其实,有实而后有名。

第 22 页 共 22 页

第四篇:短时间提升高考英语“书面表达”有技巧

在复习迎考的冲刺阶段,如果能科学合理安排训练,并掌握一定的应考策略,那必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英语考试中书面表达部分的备考和应考策略,给考生一些建议:

一、备考方略

1、解读“说明”。书面表达既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词汇语法功底,又要求考生具备较好的语篇表达能力。今年《考试说明》在书面表达部分增加了一篇漫画示例,要求考生根据对所给漫画的理解,描述他们可能的做法,许多学生在做这类题材的书面表达时感觉困难较大。其实,这类题材的文章可采用3段式:第一段描述漫画,提出漫画中揭示的问题;第二段分析问题的成因或问题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第三段谈个人看法或建议。此类作文常用句式有:(开头段)From the picture we can see that __(描述漫画中的情景). What is illustrated in the picture is __(提出漫画所揭示的问题). (中间段) There may be__(2 or 3)__ reasons responsible for / accounting for/ contributing to this phenomenon. (结尾段)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__。

2、有效训练

要在书面表达中得高分,词汇是保证,语法是基础,句型是关键。

在短时间内提升谋篇能力和遣词造句能力的有效方法是:掌握必要的“启、承、转、合”常用词句。如:“启”——创造良好开端。常用表达“启”的过渡词语和词组有:in the first place等。 “承”——顺势承上启下。常用表达“承”的过渡词语和词组有:in addition;besides;in other words等。“转”——巧妙转折过渡。常用表达“转”的过渡词语和词组有:but, however等。“合”——完美结束段落或全文。常用表达“合”的过渡词语和词组有:in a word等。

二、应试技巧

有了前期的充分准备只是成功的一半,考生们还必须要有一定的应试策略才能确保最后取得高分。做题时考生们应该注意以下“五要”:

1、审题要准确。

2、构思要清楚。

3、语言要规范。

4、书写要清楚。

5、检查要仔细。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既需要正确方法的引导,更需要有一定量的训练。训练有助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只要准备充分,应试方法得当,考生们在书面表达中获得高分或满分也并非神话。

第五篇:【支招】如何提升高考英语作文档次,拿高分

高考圈-让你的大学对得起高三

【支招】如何提升高考英语作文档次,拿高分? 高考英语作文一般满分25分,如果作文达到19分,意味着已经把好些考生抛在后面了,那如何拿到高分呢? 一. 首先看一下高考阅卷老师如何评分

拿到你的作文,批卷老师大概读一下,会在心中确立一个等级,一等是21分到25分,二等是16分到20分,三等是11分到15分......最要命的是,一旦老师心中确立了你的等级,就不愿意再更改了!也就是说,接下来细看你作文写得好坏,也只是在相应等级内变动了!

所以说,老师的一念之间,作文就会拉开等次!

这就要我们想尽一切办法给老师留下一等文的第一印象!这样,作文的分数,一般只是在相应等级内变动了。 二. 如何提升作文档次

1.简单的改用一些单词也会有意向不到的效果:

用extraordinary代替very:十个人九个用very而你用extraordinary,那你不就与众不同了吗?用significant代替important

用as a consequence代替as a result 用therefore代替so,举个例子,I got up early,therefore i was late.写文章还是应该写一些实际的东西,不要空话连篇。这就要求一定要多用实词,少用虚词。我这里所说的虚词就是指那些比较大的词。比如我们说一个很好的时候,不应该之说nice这样空洞的词,应该使用一些诸如generous,humorous,interesting,smart,gentle,warm-hearted,hospital之类的形象词。

简单的替换一下,水平立刻显现出不一样了

2.善用连接词把短句改长句

如,一个句子+逗号+however+另一个句子,这里面however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就是表转折,但你可以用这招把两个简单句捏在一块啊!短句子成长句了!

都希望写下很长的句子,像个老外似的,可就是怕写错,怎么办,最保险的写长句的方法就是这些,可以在任何句子之间加and,但最好是前后的句子又先后关系或者并列关高考圈-让你的大学对得起高三

系。比如说:I enjor music and he is fond of playing guitar.

如果是二者并列的,我们可以用一个超级句式:Not only the furcoat is soft,but it is also warm.

3. 巧妙修改句式

举个例子,我不光唱歌,而且跳舞怎么说?i not onle sing ,but also dance,改动一下,not only do i sing,but also dance.倒装句!

I think that...... 宾语从句,老师批10张卷子看到8张里面有I think that不烦吗?如果一定要用宾语从句的话换一种说法:I have a thought that......别看只改动了一点,同位语从句!

同样I hear that谁都会用,不过同样谁都会用最好不要用!厉害一些的人会用:It is reported that......

牛人会用There is a piece of news that 同样的意思,但明显比I hear that要帅!

还有一种用并列巨额代替定语从句,不仅可以用来凑字数,还很醋。举个例子,我喜欢玩篮球,然后篮球有很多种特点,就可以把这些特点用定语从句的形式并列出来:I love basketball,which is......,which is......,which is.......

还有种用法叫后置定语有人感觉挺难吧,其实记住个例子就行了,穿着比基尼的女孩a girl who wears a bikini,变成a girls wearing a bikini就行了,这就是后置定语,很简单吧

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作文与众不用,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三.高考英语作文写作时的注意事项 1.减少误拼

高考答题时,尽量别出现单词拼写错误,要是比较长的单词拼错了还好说,那种最简单的单词千万不要拼错!扣的不是一分的问题,有可能影响到等级。 2.注意卷面清爽,不要涂涂改改

保持卷面整洁干净,切勿涂涂改改,给阅卷老师一个良好的第一影响!

上一篇:高考完祝福语范文下一篇:国际贸易考题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