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简介范文

2022-05-17

第一篇:象棋简介范文

国际象棋基本简介

基本简介

在所有棋盘游戏,国际象棋(英文:chess)是一种把战略战术和纯技术融为一体的理想游戏。和西洋双陆相比,胜负决定于骰子一掷,诚然是不由自己作主;和国际跳棋相比,棋子的规模化控制了技术上的胜负。和国际象棋在思想性上、科学性上和深度上可以相比的只有日本将棋、中国围棋、中国象棋。[1]

国际象棋棋盘及棋子

国际象棋几乎就是融艺术、科学、知识和灵感为一炉的一种游戏。分析对局时是一种逻辑的实验使用,而在攻王的战斗中和战略问题的运筹的时候,就需要有一种创造性的灵感。不过,国际象棋不是像纵横字谜那样单纯是一种文字智力的测试。国际象棋的竞争使双方投入一场不流血的战斗,是双方思想和意志的一场激烈尖锐的战斗以及体力上的坚韧不拔的较量。[2] 相关含义

国际象棋

世界上的4大棋类(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将棋)都与本国家的政治制度有关。国际象棋所反应的政治制度是西方的封建社会。与其他3种棋类相比,国际象棋政治色彩更加浓郁:

首先,反应出的社会等级性更加明显,棋子名称与社会阶层挂上了钩——比如:主教、骑士等。

其次,国际象棋里威力最大的棋子是皇后,突出了西方封建社会中皇后的地位及作用(因为政治联姻,故后代表第三方联合军的支援,另外中国象棋里根本就没有皇后)。 发展历史

1 渊源

国际象棋

据现有史料记载,国际象棋的发展历史已将近2000年。关于它的起源,曾经有过多种不同的说法,诸如起源于中国、印度、锡兰、波斯、阿拉伯国家等等。目前世界上多数棋史学家认为国际象棋最早出现在印度。18世纪时,W.琼斯指出:古印度是国际象棋诞生的摇篮。大约公元2~4世纪时,印度有一种叫作“恰图兰加”(chaturanga)的棋戏,内有车、马、象、兵 4种棋子,象征着印度古代的军制。在当时流传的印度叙事史诗《摩诃婆罗多》中, 有"四军将士已安排"的诗句。“四军”就是指军队分为车、象、马、兵 4个兵种。但作为今日国际象棋前身的这种“四方棋”,当时是由掷骰子的方法来进行的。游戏的目的也不是将死对方的王,而是吃掉对方全部棋子。 以梵语“恰图兰加”命名的“四方棋”在 6世纪时由印度传入波斯,由于语音上的讹误,古波斯人把“恰图兰加”误读为“恰特兰格”(chatrang)。不久,古波斯国被阿拉伯人占领,因阿拉伯语的字母中没有这一词的第一个字母,也没有它的最后一个字母,于是“恰特兰格” 就被阿拉伯人改称为“沙特兰兹” (shatranj),以后这种 “沙特兰兹” 在中亚和阿拉伯国家广泛流传。10世纪前后,阿拉伯国家已经出现了许多闻名一时的棋手。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中,就曾提及哈里发何鲁纳·拉施德的宫廷诗人里有一位著名棋手。公元 819年,在巴格达还举行过几个棋手的比赛。

国际象棋大约在10世纪以后,经中亚和阿拉伯传到欧洲的各个地区,先传到意大利,然后是西班牙和法国。11世纪末叶,遍及欧洲各国。在当时的文献中,将国际象棋列为骑士教育的 “七艺” 之一。“七艺”是骑术、游泳、射箭、击剑、狩猎、赋诗和下棋。法国的英雄史诗《罗兰之歌》中,也谈及这一点。

15、16世纪,国际象棋终于定型成今日的样式和棋制。现存最早的国际象棋谱,出版在1497年。

国际象棋

国际象棋的着法有过许多次变革。早先,王的走法虽和现在一样,但据说是可以被吃掉的。关于王车易位的特权是从16世纪上半叶才开始有的,这是欧洲人的一项创造发明。皇后的名称、 性别和威力曾经有过多次奇妙的改变。 在沙特拉兹时期, 皇后这只棋子表示“律师”、“大臣”或“将军”。后来法国人把皇后一字的形式稍稍变了一下,成了现在这样的女性。过去,皇后并不是最强的棋子,它只能斜走1格,与中国象棋的士非常类似。双方的皇后只能在不同颜色的格子上斜走,因此不能相遇。皇后具有现在这样强大的威力,大约是在15世纪中叶以后。“象”只许斜进2格,类似今日中国象棋里的象,但无“塞象眼” 的限制,如果中间格有棋子,“象”也可以越过。象的这种允许越子的走法在欧洲一直延续到15世纪,兵在过去只能前进1格,第1次走动时也一样,一直到16世纪初,兵的威力才提高到现在这样。兵到达第 8格,过去只能升变为皇后,不能升变成别的棋子。只有车和马的走法一直没有改变。至于国际象棋的棋盘,在13世纪以前是不分黑白格的。

后汉明帝时(公元 1世纪下半叶),中国与印度开始正式交往,隋唐之后,文化交流更形频繁。中国的象棋与国际象棋着法类似,渊源相近,在过去的发展历史中可能互有影响。直到今天,这两种象棋的车和马走法相同(只是国际象棋的马不受蹩腿的限制),基本规则也类似。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中国文物中有一幅北宋以前的饰有“琴棋书画”图案的织锦,表示棋的是一个8×8 格的黑白格相间的棋盘,和现代国际象棋盘完全一样;河南开封出土的北宋铜质棋子,“士”的图案为身穿戎装的女子,和国际象棋里的皇后性别一样。 中国国际象棋发展

国际象棋在中国是新项目,1956年起列入国家体育项目,1957年首次举行了国际象棋的全国比赛。1965年,中国年轻的国际象棋优秀选手曾战胜来访的苏联特级大师和象棋大师。1977年11月,中国棋手首次参加亚洲国际象棋团体赛,获第2名。1978年底中国棋手第1次参加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第23届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赛,在65个国家的66个队按积分循环制进行的比赛中,获得第18名。1979年11月,中国国际象棋队在新加坡举行的第3届亚洲国际象棋团体赛中再次获得亚军。1980

3 年2月,中国选手刘文哲和梁金荣在马耳他举行的第4届国际象棋等级赛中,并列第3名,同获国际大师称号,成为中国第1批国际大师。1980年3月,中国两名女选手参加在法国耶尔举行的女子国际象棋赛,18岁的四川姑娘刘适兰胜3名国际大师,平2名特级大师,以11局棋中得8.5分的优异成绩获第3名。1980年12月,中国国际象棋女队在第24届奥林匹克赛中,战平多次获得世界冠军的苏联女队,最后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队并列第5名。 1981 年又有 4名中国棋手由国际棋联批准,授予国际等级称号,戚惊萱、李祖年为国际大师,刘适兰、安艳凤为女子国际大师。从1977年起,中国每年一度的国际象棋全国比赛,在个人赛以外,又增加了团体赛、女子赛和少年赛等项目。 起源研究

关于国际象棋的起源一共有以下几种说法:

国际象棋

①根据历史传说记载,国际象棋起源于古印度,至今见诸于文献最早的记录是在萨珊王朝时期用波斯文写的.据说,有位印度教宗师见国王自负虚浮,决定给他一个教训.他向国王推荐了一种在当时尚无人知晓的游戏.国王当时整天被一群溜须拍马的大臣们包围,百无聊赖,很需要通过游戏方式来排遣郁闷的心情.

国王对这种新奇的游戏很快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兴之余,他便问那位宗师,作为对他忠心的奖赏,他需要得到什么赏赐.宗师开口说道:请您在棋盘上的第一个格子上放1粒麦子,第二个格子上放2粒,第三个格子上放4粒,第四个格子上放8粒„„即每一个次序在后的格子中放的麦粒都必须是前一个格子麦粒数目的倍数,直到最后一个格子第64格放满为止,这样我就十分满足了. “好吧!”国王哈哈大笑,慷慨地答应了宗师的这个谦卑的请求.

然而等到麦子成熟时,国王才发现,按照与宗师的约定,全印度的麦子竟然连棋盘一半的格子数目都不够.这位宗师索要的麦粒数目实际上是天文数字.得出的最后数字是:9223372036854776000. 4

许多学国际象棋的人都以为,国际象棋起源于印度。这源于英国人威廉·琼斯1790发表在《亚洲研究》上的“印度象棋”一文。西方学者大多赞成他的观点。因为那时候的世界文化就是英国文化。

关于国际象棋的产生,国际上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2000年以前,印度有一个非常残暴的国王。自己独断专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国王有个亲信大臣,他想拿“君王不能离开臣民而存在”的道理来劝告国王,但又不敢公开提出自己的意见。他想出了一个暗示的办法:在木制棋盘上,用骨制的棋子组成两支军队进行战斗;每一方面有一个首脑——王,另有车、马、象、兵四个兵种,组合成一个阵容的整体,王是最主要的棋子,王一死,战斗便结束;王同时又是很弱的一环,他只能依靠战友——即别的更有力的棋子保护,这些棋子必须在整个战斗过程中同心协力来保卫王。棋子里面比王还要弱的,要算是兵了。但如果善于指挥,使兵深入敌垒,走到对方的底格时,兵就可以变成最强的棋子。这就是第一盘象棋的产生,并很快就传播开了。它一方面往西传到波斯、阿拉伯和欧洲,经过改变,形成现代的国际象棋;另一方面往东传到缅甸、东南亚和中国。

②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情况才发生了变化。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所著《中国科学文化史》中明确提出,象棋是中国人的创造。他详尽地分析了中国古代游戏——六博与与天文、象术、数学的关系,他说:“只有在中国,阴阳理论的盛行促使象棋雏形的产生,带有天文性质的占卜术得以发明,继而发展成带有军事含义的一种游戏。”接着陆续有苏联学者发表文章,批驳印度起源说。1972年南斯拉夫历史学家比吉夫的专著《象棋——宇宙的象征》断定象棋首先出现在公元569年的中国(象戏),然后才逐渐传播开来。

国际象棋

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研究员切列夫考博士在1984年1月号的《苏联棋艺》上发表文章,根据他的研究,国际象棋起源于易经的思想:64格,对应八

八、六十四卦,黑白对应阴阳。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见到专家学者的反驳文章。可以认为,切列夫考博士“国际象棋起源于易经思想”的观点,在世界上已经站住了脚。

大约至少在公元前五千年以前,在中国出现了8x8的线图(甘肃永昌鸳鸯池遗址出土彩陶绘图)。在公元前10世纪以前可以断定已经有了“六博”这种古棋。公元前5世纪六博经过改革而成“塞戏”。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6年在世)曰:“不有博弈者乎”(《论语》)这句话里,博弈即指六博和围棋。史料记载公元6世纪(南北朝后期)北周武帝发明的“象戏”(公元569年)和唐代于地下发现的“百宝象棋”基本相同:8×8盘(64格),立体子,棋子摆在格子上面,也就是现代国际象棋的格局。

至迟于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象戏进入印度(不排除更早一些的“六博、塞戏”和“类象戏”进入印度的可能性),形成了“恰图朗兹”,进入中东形成了“沙特兰兹”。恰图朗兹和沙特兰兹译成中文都是“四色棋”(或“四方棋”)。考古的实物根据是8世纪以后印度才有四色棋的存在。最早的关于“四色棋”的文字记载是公元九世纪的克什米尔史诗《拉特纳卡尔》。“沙特兰兹”后来演变成“波斯象棋”并传入欧洲。大约在15世纪木定型为今天的现代国际象棋。

“印度起源说”产生于英国人,最好也是由英国人来否定“印度起源说”。1984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上,关于国际象棋的起源,还说是印度或中国,而且重点介绍印度起源说。但是,2003年在英国出版《国际象棋中国学派》英文版时,在英国最大出版集团编辑撰写的简介中,一上来就已经有了这样一句话:“虽然一些最早形式的国际象棋是在远古的中国被发现”。要让英国学者改变观点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啊。

今天人们探讨国际象棋的起源,是通过传说、假说、考古和逻辑这四种方式,来作出各种各样的结论。假说指明考古论证之方向,传说补充考古逻辑之不足。毕竟国际象棋产生的年代太古老了,象最古老的历史一样,真实的再现要经过极为漫长的过程。不过,从整体方面看,关于起源问题,有两点得到世界的公认:

1、国际象棋起源于亚洲,后来传入欧洲。

2、最初的规则是掷骰子来决定谁走棋。

此外,专家学者在起源逻辑上有几点似乎已经达到共识:第一,国际象棋是人造物。本质上是模型。第二,国际象棋是人类思想、意识的物化。本质上是模拟。第三,现代国际象棋是古代棋不断演变的结果。第四,演变的影响来自各个方面(包括各种棋相互之间的影响)。第五,演变的模式是渐变和突变。第六,演变和连续性共存。第七,起源的研究应从国际象棋结构三要素——棋盘、棋子、棋规——入手。第八,对于国际象棋的起源、演变和定型来说,棋盘、棋子、棋规担当不同的角色。第九,棋盘、棋子、棋规这三者未必是同时出现的。第十,没有“最初的发明者”。对此可以这样来解释:在现实世界中,时间是不可逆的。因此,时间可以创造历史,时间也可以消灭历史。从这种逻辑出发,我们永远不可能找到“最初的发明者”。只好无奈地满足于“社会的产物,智慧的结晶。”实际上,从许多方面看,国际象棋更象电影。

③关于国际象棋起源,还有一种说法是,国际象棋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因为人们今天熟悉的国际象棋是在波斯发展起来的。国际象棋里“战车”一词就源自波斯语。[3] 相关赛事

十九世纪中期,国际象棋开始成为正式的比赛项目。1924年曾被列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同年成立了“国际棋联”。国际棋联主办或委托成员国协会举办的重大世界性比赛有:国际象棋奥林匹克赛、世界团体锦标赛、男女个人世界冠军赛、大学生世界团体赛、少年世界冠军赛,以及各大洲的国际象棋团体赛。至于各种杯赛、邀请赛、大师赛、特级大师赛、等级分赛等更是不可胜数。 相关规则 基本规定

国际象棋由黑白两棋组成,执白先行,国际象棋的对局目的是把对方的王将死。

一方的王受到对方棋子攻击时,称为王被照将,攻击方称为"将军",此时被攻击方必须立即"应将"。如果无法避开将军,王即被将死,攻击方取胜。除"将死"外,还有"超时判负"与"和棋"。 棋盘和棋子

国际象棋棋盘是个正方形,由横纵各8格、颜色一深一浅交错排列的64个小方格组成。深色格称黑格,浅色格称白格,棋子就放在这些格子中移动,右下角是白格。棋子共三十二个,分为黑白两组,各十六个,由对弈双方各执一组,兵种是一样的,分为六种: 王(1)、后(1)、车(2)、象(2)、马(2)、兵(8)。

中文全称 国王 皇后 城堡 主教 骑士 兵卒

英文全称 King Queen Rook Bishop Knight Pawn

中文简称 王 后 车 象 马 兵

英文简称 K Q R B N P (P常省略)

在正式比赛中,国际象棋棋子采用立体棋子,非正式比赛中可以采用平面图案的棋子。 布子规则

对于初学者,摆棋时记住:王对王,后对后;白后站白格,黑后站黑格。黑王站白格,白王站黑格。

注意:比赛时为了便于记忆和记录,布置棋盘时总是让自己的右下角是白色格。 走子规则

· 王(K):横、直、斜都可以走,但每次限走一步。

(1)除易位时外,王可走到未被对方棋子攻击的任何相邻格子,且只能走一步.

(2)易位是由王已方任何一个车一起进行仍被视作王的一着的走法,其进行方式如下:王从原始位置向任何一位的方向横移两格,然后那人横越过王而置于王刚经过的格子.

(3)如果一方先触摸车一起然后再触摸王,那么他不能用那个车进行易位,这种情况须按以下A和B条处理

A:除上述上,如果行棋方有意识地触摸了同一方的一个或更多的棋子,他触动或吃掉所触措的第一个可以走动或可以被吃的棋子;或者一个已方的棋子和 个对方的棋子,他用前者吃掉后者;如果这种吃法不合规则,如果无法确定先触摸哪一个棋子,则以已方棋子作为已被触摸的棋子.

B:如果所触摸的已方棋子均没有合乎规则的着法(或者对所触摸的对方棋子均没有合乎规则的吃法),行棋方有权走任何合乎规则的着法.

(4)如果一方在准备易位时触摸了王,或者同时触摸了王和车,然后发现易位不合规则,他可以选择走王或者向另一翼易位,前提是向那一翼易位是合乎规则的,如果王没有合乎规则的走法,该方有权造反走任何规则的着法.

(5)不符合规则的易位: 王已经移动过,或者 用来易位的车已经移动过.

(6)下列情况暂不能易位: 王的原始格子或者将要越过的格子或者将要占据的格子正受到对方棋子的攻击,或者王和用来易位的车之间尚有别的棋子

· 后(Q):横、直、斜都可以走,步数不受限制,但不能越子。它是国际象棋中威力最大的子。

· 车(R):横、竖均可以走,步数不受限制,不能斜走。一般情况下不能越子。

· 象(B):只能斜走。格数不限,不能越子。每方有两象,一个占白格,一个占黑格。

· 马(N):每步棋先横走或直走一格,然后再斜走一格,可以越子,没有"中国象棋"中"蹩马腿"的限制。

· 兵(P):只能向前直走,每着只能走一格。但走第一步时,可以最多直进两格。兵的吃子方法与行棋方向不一样,它是直进斜吃,即如果兵的斜进一格内有对方棋子,就可以吃掉它而占据该格。 特殊着法

除了上面所有棋子的一般着法外,国际象棋中存在下面三种特殊着法:

· 吃过路兵:如果对方的兵第一次行棋且直进两格,刚好形成本方有兵与其横向紧贴并列,则本方的兵可以立即斜进,把对方的兵吃掉。这个动作必须立刻进行,缓着后无效。 记录时记为 “en passant” 或 “en pt”, 法语中表示 “路过”。

·兵的升变:任何一个兵直进达到对方底线时,即可升变为除"王"和"兵"以外的任何一种棋子,可升变为“后”、“车”、“马”、“象” 。

·王车易位:每局棋中,双方各有一次机会,让王朝车的方向移动两格,然后车越过王,放在与王紧邻的一格上。王车易位根据左右分为"长易位"和"短易位"。

在下面四种情况下,王车易位不允许:

王和车已经移动过;

王和车之间有其他棋子阻隔;

王正被对方"将军";

王经过或达到的位置受对方棋子的攻击。 胜、负、和

· 国际象棋的对局目的是把对方的王将死。比赛规定:一方的王受到对方棋子攻击时,成为王被照将,攻击方称为“将军”,此时被攻击方必须立即“应将”,如果无法避开将军,王即被将死。除“将死”外,还有“超时判负”与“和局”。出现以下情况,算和局:

·一方轮走时,提议作和,对方同意;

·双方都无法将死对方王时,判和;

· 一方连续不断将军,对方王却无法避开将军时,成为“长将和”;

·轮到一方走棋,王没有被将军,但却无路可走,成为“逼和”;

· 对局中同一局面出现三次,而且每次都是同一方走的,并且没有任何可走棋步的差别,判为和局。

·双方在连续50回合内都没有吃掉对方任何一子的,判为和局。

(说明:“没有任何可走棋步的差别”主要指没有过路兵和易位的区别,我记得见过一个NB的排局有一方就是在3次重复但对方车、王有移动后赢的) 等级分记分方法

国际象棋的记分方式实行级别、积分制。级别分别是无级别、30-1级。每个级别需要积 累100分。有关输赢后积分的详细计算方法如下(注意:输方扣分等于赢方得分):

·和局:双方现有积分相差10分以内,无积分;相差10-99分,则分低方得(10+差分/10)/2;相差100分以上,分低方得差分/4。

·低级别方赢:双方现有积分相差100分以上,则得差分/2;相差10-99分,得10+差分/10;相差10分以内,得10分。

· 高级别方赢:双方现有积分相差200分以上,无积分;相差100-199分,得2分;相差10-99分,得10-差分/12.5;相差10分以内,得10分。

· 下过50盘以后得分/失分会趋于稳定。[4]

9 等级设定

特级大师、国际大师、棋联大师、棋协大师、候补大师、女子特级大师、女子国际大师。 术语 棋子价值

国际象棋

每个棋手在分析局势、对比实力以及进行子力兑换时,需要明确各种棋子的价值。目前一般以兵为计算单位。兵为1,马与象为3,车为5,后为9。王不能兑换不给定值。各种不同棋子的实际价值,依其所占空间位置、与其他棋子协同作战的关系以及局面形势,以至对局经历的阶段,而发生实际的差异。比如兵冲到底线就可升格为后、马、车、象之一,当它接近底线时,价值可能明显升高数倍,相联的兵或并列的骈兵比重叠兵强,孤兵(或悬兵)在不同的发展中可能是弱点,也可能成为攻击的支柱,价值不同,象有好象与坏象之分,马在中心比在盘边强,中心铁象、铁马的阵地优点常逼迫对方用车去兑换它,在残局中异色格象比同色格象容易和棋,等等。棋子的实际价值是变动价值。对这种种变化所作的估计和判断是制定不同的战略战术计划的基础。 质差与补偿

兑换过程中棋子一般价值的损失(比如车换马、车换象、后换车马或车象),有时能换取主动权或在空间、形势、时间速度、子力协同方面取得一定补偿。这种补偿与质差相抵的得失,是估计局面、分析形势的重要因素。 双象优势

每次双象控制不同色格,相互补充,协同作战。兑换其一必然削弱与该象同色格的控制,任对方子力驰骋其间,因此双象一般比马象优越。

10 弃兵局

用牺牲兵为代价谋求出子速度和主动权的开局战略叫“弃兵局”。常见的弃兵局有中心弃兵、王翼弃兵、后翼弃兵等。 兵形

兵的走法是直进斜吃。由此特点常形成后面的兵保护前面兵的“兵的链条”,以封锁对方从正面突击的道路。“兵链”中落在最后无兵保护的兵为落后兵,是“兵链”的弱点。这种落后兵如处在半开放线上就更易受攻击,它前面的一格常为对方占据。c4-d5-e4这样的兵形为楔形兵。f7-g6-h7这样的兵形为龙眼形或堡垒形。 战术组合

各种简单战术如捉双、闪击、闪将、牵制、半牵制、引诱、诱离、消除保护、截断、封锁、腾空格子、转让走子权、底线杀、闷杀,第 7横排杀、破坏王前兵阵、强制兑换、兵升格、反击、过渡、等着等等的综合运用,是带有紧凑和强制特点的复杂连环计,常带出人意外地“弃”兵“弃”子性质,故有人称之为“连珠妙着”。 空间优势(地盘优势)

一方子力在棋盘中所占格子和所控制部位的数量上占优势,它与阵势结构的特点有关,是判断局面优劣和主动权的重要因素。 国际等级称号和国际裁判

国际象棋

国际象棋手如果在国际棋联规定的各种比赛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可获得国际棋联所定的等级称号。在面对面比赛中的国际等级称号有:特级大师、国际大师、棋联大师、女子

11 特级大师、女子国际大师等5种。特级大师是最高级称号,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参加世界冠军挑战者对抗赛的任何棋手;②国际大师或棋联大师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特级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为2450者。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获得国际大师称号:①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国际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2350者;②下列比赛的第 1名:世界女子冠军赛、大区赛、世界青年冠军赛、欧洲青年冠军赛、美洲青年冠军赛、非洲青年冠军赛。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获得棋联大师的称号:①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棋联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2250者;②中学生(17岁以下)世界冠军赛的第1名;③在世界冠军赛的一个循环中比赛局数不少于13局,取得1次棋联大师的成绩。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获得女子特级大师称号:①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女子特级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2250者;②在女子世界冠军赛的一个循环中比赛局数不少于13局,同时取得1次女子特级大师的成绩。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可获得女子国际大师的称号:①在局数总和不少于24局的比赛中,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女子国际大师的成绩,国际等级分至少是2100者;②在世界冠军赛的1个循环中比赛局数不少于13局,同时取得1次女子国际大师的成绩。

国际象棋国际裁判的称号,由国际象棋联合会根据以下条件授予:①精通国际象棋比赛规则和国际棋联的棋赛规程;②作为裁判员表现出绝对的客观性;③至少掌握两种语言,其中一种必须是国际棋联的官方语言;④至少在 4次重要的棋赛(指全国团体赛或个人赛,国际棋联的所有正式比赛、国际等级赛、国家与国家的对抗赛、不少于 100名棋手参加的国际比赛)中担任过裁判长或副裁判长。

第二篇:论中国象棋与国际象棋

象棋中对比,对比中发现:中国象棋代表中国,国际象棋很具国际特色。

昨天在学习国际象棋时的一个偶然地发现触动了我的灵感:明明是我吃光了对方所有棋子,国王也走投无路了的,理所当然是我赢了啊,为什么是平局呢?我一头雾水.在接下来的对战中,我小心了又小心,终于赢了一回,这下我恍然大悟!

原来是我把人家逼得太狠了。那步棋该人家走,但对方只剩国王一个了而且无论怎么走都会被我的兵吃掉,这样就打成了平局了。但在中国象棋中可不是这样。只用一个马和将去将对方,而对方只有一个帅的时候一定会出现这种情况。但这时却判定的是由马的那方胜,和国际象棋是不一样的。这就反应出了中国人在面对恨之入骨的人时会把他逼得走投无路的,而国际上处事时是不能把人家逼得走投无路的,否则,这算是“平局”。

晚上睡觉时,偶然间又想到这事儿。细细琢磨了一下,原来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中的“相”也是不同的。中国象棋的相只能在自己境内走“田”字,两个相也就那七个位置才能走 ;而国际中的相无论棋盘的哪个位置都能去得了,真正显示出一个做丞相的关心民生,爱护老百姓。同样,国际象棋中的国王也使棋盘中的任何位置都可去,尽管多数情况下是去避难的,但更是因为这样不就有了更多接触人民的机会了么?就像当时的拿破仑一样,虽是接触的一些难民,但以后他就依靠这些难民帮他打出一片了天下,征服了欧洲!

中国象棋中的“卒”和国上的一也是不一样的。中国的卒总是一往无前,甚至进入敌人的境地后还可以杀左右的敌人;而国际中的只有在邻近的对角线上有敌人是才杀,前面一旦有敌人挡住去路就走不动了,没有了中国士兵的一往无前。这就毫不奇怪在二战时,同样是对付日本为什么毛主席提出的“论持久战”能够获胜,而英国军队却被日本从这个岛赶到那个岛,连连失利,甚至国家都面临着危机。

马无论是在国际象棋还是在中国象棋中都算一员大将了。但国际上的马更厉害。不会出现水把它卡住,敌人的马能吃到它,而它不能吃到别人的马者种情况。这就没有了走中国的马难度大了。也难怪许多奥赛上获胜的都是中国人,因为脑袋瓜从小都比别人多绕了一个弯的啊!中国的“车”和国际上的是一样的,这一点总算和国际接轨了。但国际象棋中还有一个不切实际的王后,能耐大得让人难受,应为她所在的位置相当于该局中的一个相和一个车同时在那个位置。在我看来,她的存在就和上帝一样,可望而不可即。不过,这倒是给国际象棋增加了不少战斗力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少玩象棋的乐趣。

在国际象棋中还有一点玩的乐趣:1吃过路卒,这是一个仅在特定条件下用来攻击的。当一个卒在第五行,位于相邻列的对手的卒试图在第一步中移动两格吃过路卒。你可以将棋子延对角线方向移动到对手的卒的位置将其吃掉。2 王车易位,在王没有被将军,且王车之间没有棋子时,可将王侧向移动两格,而车移到王跳过的一格。3 卒晋级,将卒达到对方的底线时,直接晋级为车、马、相或者王后。这都是外国人所想出来的玩法,虽然有些小孩子的乐趣玩法的样子,但可以从中看到外国人具有更强一些创新力的一点原因了。

这就是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的不同。它们各具可以说是各具特色,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文气息均在棋中流露,你明白了吗?

此文纯属己见,有不好处请指教,谢谢!

第三篇:象棋策划书,比赛策划书,象棋比赛策划书

(电子系)拔河比赛策划书

一、 活动宗旨:

以棋会友,加强棋友们的联系;切磋棋艺,提高棋友们的水平;丰富生活,增添棋友们的乐趣。 提倡良好的棋德棋风,发扬高尚的竞技精神。

二、 活动目的:

象棋--智慧的体操,至今仍为现代人所喜爱,被人们誉之为“国粹”。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同学们能展示自己的智慧,在对决中证实自己的沉稳和睿智;同时也让更多的人领略“国粹”精深的风采。

三、 活动主题:纹屏论道,乐在其中;横车纵马,胜负你操

四、 组织部门:电子系学生会学习部、生活部.五、 活动地点:XXXXXXXXXXX

六、 活动时间:例(星期一到星期四下午3:40开始)

七、 活动人员:(电子系各班班级的成员)

八、 比赛规则:

1、开赛前决定开局者采用按抛硬币的方法,正面朝上

者有决定权选择先手还是后手。

2、棋手享有自愿放弃、自愿认输、求和全,在双方的一致同意下,产生和棋和局才生效。(注:必须是双方都没有赢的可能性)

3、触摸己方棋子,就应该走棋子,除非所触棋子按行

棋规定根本不能走,方可走别的棋子。

4、触摸对方的棋子,就必须吃掉那个棋子,只有当己方不论什么棋子都无法去吃时,才可以另行走棋子。

5、比赛过程中每位选手每步的思考时间不能超过2分钟,超过1次给予警告处分,2次的给予扣除选手成就分1分,超过3次的就直接鉴定该选手本剧比赛为输。

6、每场比赛划定时间为40分钟,一场比赛超时,按每步1分钟,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走棋子即判负。

7、摆正棋子必需事先争得对方同意,并且只能在自己走棋的时间内进行,不然以处子论处。

8、棋子走了之后,不得再予更改。落子生根。以离开棋子为准。

9、纠正先后颠倒棋子,被意外挪位等错误应及时进行,局后不受理。

七、比赛流程:

1、活动报名者以自愿方式报名为主,也可以以班为报名单位集体报名,报名者一旦报名,除了代表个人外也代表所在班级。

2、正式:赛程:

第一轮:小组预赛,获胜者进入下一轮比赛;

第二轮:小组复赛,获胜者进入下一轮比赛;

第三轮:小组决赛,取前四名进入下一轮比赛;

第四轮: 半决赛,最后两名将直接进入决赛;

第五轮: 决赛,将产生冠、亚、季;

八、结果颁发与赛后总结。

2010/12/

第四篇:象棋(大师)高手对象棋理论的理解与总结(来源于网络)

[转载]象棋(大师)高手对象棋理论的理解与总结(来源于

网络)

象棋搏杀之道在于攻马和击象(击象包括攻和杀)。攻马击象擒王构成了象棋搏杀的全程总体的手段和目标。笔者认为,擒王为目标,车炮为主力,攻马以争先,击象以成杀是象棋战争的总体战略。开局迅速出动车马炮,中局大多是攻马和攻象。攻象往往成杀,攻马往往较缓(一马换双象,其势必英雄)。如果在攻马的时候配合中炮击中卒或边卒,获得中路攻势或沉底攻势。就布局而言,五七炮成为万用布局,即几乎可以对付任何布局,是因为,一路瞄准中路,一路瞄准七路,中路可以瞄准中象和将帅,七路可以瞄准马象。一般而言,七路炮总能瞄准马象,因为,对方跳边马再飞起同一边的象,则阵形不协调,飞起边马则底象被瞄,飞起象则马被瞄,要么,飞起象后走拐角马,而拐角马极易受车炮的攻击。(另外,七路炮使得对方补士象时总存在着别扭的感觉,因为补七象三路象被七路炮瞄着,补三象将来炮七平八可将军,当然还是补三象优先,因为补七象被打闷宫的可能性较大,而七路炮平七再平八就是两步棋,一进一出,等于没走,而高手较量,一般不会给两步棋这样的机会。并且将军并不一定死棋)三七线的重要性也在于此,我方三七线占领了,则对方的三七线马象则受攻。如果避免马受攻而单提马,则中路防护薄弱。五八炮进三兵的思想也是这样,炮八进四,如果黑方象三进五,则炮八平三,如象七进五,则炮八平七。仙人指路对底炮:兵七进一的目的就是活通马,黑方卒底炮就是限制红方上马。如红方强行走马八进七,黑方卒3进1,这步棋具有强制性,否则卒底炮就失去意义了。

文清大师讲过:在所有的布局中,或多或少都有中炮对都有屏风马的影子(大意)。宇兵与侍群在其著作《象棋智多星-----21世纪象棋教室》一书中也有对屏风马的类似评论:红方用中炮进攻,黑方跳双马保护中卒,黑方马好像一扇屏风,故称为中炮对屏风马。综观象棋发展史,中炮对屏风马布局一直占据了布局领域的主导地位。从一定意义上讲,学习屏风马布局是研究其他布局的基础,任何布局的攻守规律,无一不和屏风马布局息息相关,屏风马布局是学习象棋布局的必修课。

因此,鉴于以上专家论述,笔者认为中炮对屏风马布局可作为破解象棋迷宫的“罗塞塔石碑”,所有类型的布局(炮马兵相类布局)都可以中炮对屏风马布局作为分析布局得失的起始参照系。

以上曾说过,五七炮是个万金油,中炮布局中都有它参与,只有为数很少的布局五七炮是吃亏的外,大部分布局它都能应付,因此获得了“先手万用布局”的绰号。但还有一类布局,先后手都行而没有明显“练门”的布局,那就是屏风马。

我们来看屏风马,在开局阶段,三七路的马不仅具有保护中卒的作用,还有加厚三七路的作用。此不仅针对车还针对具有穿透力的炮。因此屏风马中路和三七路皆厚。而屏风马,马跳三七路,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或多或少阻止了对方车炮是完全攻击。即,中路护住了中卒,兼护花心。三七路加厚,防止对方七路(或三路炮)一路到底或打相叫将,甚或杀象闷宫。二八路则防停止了车炮沉底。一九路则防止了边炮打卒偷袭。四六路亦有所兼顾。同它相比较的是单提马。虽然阻止了边炮的偷袭并保护了三七路卒中的一个,中卒也在另一只马的保护之下,获得了一定的安全。甚至单提马获得了“七宝连树”的美誉。但中路有所削弱,边马一侧的三(或七路)有可能禁不住对方弃七(或三)路兵并平炮瞄象的打击。虽然说子子有根,但没有重点的防御是很脆弱的。孙子兵法云:无不备者无不寡,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屏风马成为先后手皆宜的超级万用布局,并且成为布局典范并不是纯理论的规定,而是有着其内在的根据。其次反宫马(反宫马稍一调整就是屏风马),再次是炮局,炮局跳双正马,中路和三七路皆厚,但双相联系链条中断),最后是单提马,三七路一侧较厚,但另一侧和中路较薄。将帅是自卫,士为核心防御。象为中层防御。中卒为外层防御。三七路马兼外层防御和三七路阻击作用。车炮为机动力量。

总之,攻马以扩先,攻象以成杀(攻窝心马和攻象腰是比较特殊形式的攻马攻马和攻象)。马是攻击子,象是防御子,攻马主要是延缓对方的攻击,攻象是撕毁对方的防线。马是具有极大攻击潜力的棋子。因此攻马是削弱对方的进攻潜力,对攻王而言,具有间接性,而攻象则具有直接性。攻马具有普遍性,可以说所有的优势都是通过攻马获得,包括后来的攻象成杀。攻象具备特殊性。但大部分猛烈的攻杀都与攻象有关。这也体现南北风格。南重攻马,北重攻象。南方细腻,但细腻棋在时机成熟时也可迅速转化成大刀阔斧的攻杀。开局迅速出动车马炮,就如同围棋中先下具有最大战略价值的点位,然后逐步逐步依次减少。反正每一步棋在当前来说都是价值最大。这就是彭老所说的真先手。

在对方处于进攻状态,而我方处于防御状态时(大体上还是对攻时),如果同时存在攻马和攻象的机会,应当攻马以延缓对方的进攻的速度。

在布局阶段,如果对方炮八平七,如果补象,我方还是走象三进五比较稳妥。即使已经走了马二进一边马。因为如果象三进五并且走的是边马,则三路象始终在红方七路炮的威胁之下。如果边马受到威胁,实在不行还可弃掉它,在其他地方再寻求补偿。“伤车马炮势弱,伤象则势危”(贾题韬语,见《象棋指归》)

保护中卒的马往往还有保护中士和同侧底士的功能。另外,在一四路,有底士护底士,无底士则可垫将。这只马往往由另一侧炮来保护。攻击此马往往用两种方法:一是直接直接兑去此马,二是攻击或兑去保护此马的炮,夺去此马之根。此马还可能作为二路直车之根,有时兑去此马,用八路直车牵制其二路炮和无根车。

大体而言,护士用车马,护象用车炮(车立于田字另一点可同时护住双象,炮可在另一侧护住象腰)。马攻象护士,炮护象攻士。(张强:一炮一般换不来双士)

攻马主要针对保护中卒的马,一方面对三七路施加压力的同时,同时企图控制对方的卒林线,对中路也起到了间接的影响。控制对方的卒林线,具有限制对方马的出击,同时为己方的马的进攻建立桥头阵地。这对理解中炮过河车急进中兵布局有所帮助。

中相还有一些附带功能1,如飞的是三路相,并且跳起的是三路正马,此中相具有暗护此三路马的作用。倘如对方车攻击此马,此马可以退一(有时可退五,如果此马在七路大概退五是一条最灵活的路径了),然后再退至三路,而后可进四进至士角,相机再跃至相肩。2,保护三七路卒,3,为巡河炮提供安全点位,以炮来护马相。4,为三七路炮冒着对方车的火力进行转角机动提供中转站,或者拦截对方车马炮争取较大战场空间做出贡献。5,使得吃中卒的马再奔卧槽这个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塞的最短道路减少了四条。

残局阶段,对于车双炮对双车,车双炮若想胜,双士当然重要,但相也不能丢。因为丢了相,炮在中路就没有了根据地(胡荣华)。缺象就怕炮来攻,实际上,缺双象不仅怕炮,还怕马。这是因为缺双象,马可通过三路四五六七路多条路径并且配合其他子力进行卧槽,挂角,钓鱼马等各种攻杀。

在布局阶段,五九炮以攻马为主(实际上,对方也是以攻红方三路弱马进行反击),五八炮以攻象为主兼攻马,五七炮攻马兼攻象,五六炮则攻击力稍弱,无明显较强攻击目标,但有顶马串马塞象腰之功效。双中炮直接攻击中路,目标单一,近似爆破,因此效果并不理想。

中相位,在此位任何进攻性子力都可以发动攻击距离原位将最近而对方将不能自卫。有人说,中局多保卒,残局要占中线。而中象位正处于残局中央枢纽位置。中局中央枢纽位置是中卒位,是抑制对方马的重要阵地,是红方马过河后发动攻击的中转位置。需要车做前导先加以占领。卒林线和河界线是双方中局决战的场所,最重要的还是马的出路问题,因此有“卒林线车守最牢”的说法。其次是炮击中卒问题。进占卒林还为残局扫卒做准备。

我们在从起手看。赵庆阁大师在《楚汉风云》讲棋栏目中,曾讲过,第一手棋不能浪费。我的理解就是,第一手棋是战略方针表明棋手将采取什么样的进攻方针或防守方针。除仙人指路和进马局外,一般起手都表明了对该棋局的态度。中炮局最为直白,直取中路。黑方应手也是五花八门,在低手下棋中经常还出现应飞象的,但屏风马最为稳正。士角炮(炮二平四)其目的不甚明确,但攻守兼备,存在着攻方面可伸炮串打马炮,实际上延缓对进正马方面起到了守的作用。另外,如果前有车,对方背补士,这一侧无马守护,再配合出帅,炮必换双士。或有车在前,这一侧有另一沉底车配合,发炮打士,立见杀局。可进六塞相眼。守方面可炮4进2顶马,可配合3路兵阻断马的另一进路。可进一打双车,可进一顶马守住卧槽,在4路原位可守卧槽,退一可守两面卧槽。保留了飞相的可能性。对付这一炮二平四的起手,专家讲最好的着法就炮2平5。实际上,较早的有卒7进1,迫使红方马二进一走边马。如强行走马二进三,按照贾题韬的说法,黑方应以炮8 平7,红方立见窘迫(愚形)。(本人倾向于走马8进7,好多软件也是这样走的。因为,黑方走卒7进1,然后再走炮8平7,将来马路就成问题。要么马8进9,此马必定迟出。因为马9进8还要一手卒9进1,如进7,在开中局阶段也未必有好的出路;或者马8进6走拐角马,但拐角马正好迎着红方的士角炮。所以还不如马8进7来得干脆,围棋里讲补棋宜一手补净。如既补不净,又留有那么多疑问,其本身就不是一手好棋,不知我的讲法妥否,望高手指正)。现在这一手卒7进1在早期是一步行之有效的着法,但有了炮二平五更好的着法后,已不多见了。但其基本思想已被飞相局对士角炮应所吸收:相三进五,炮2平4,兵七进一,马2进1。总之,士角炮目的不那么直接,但用途似也不少,也不攻马或攻象的效用。

再谈仙人指路,前面曾提及,仙人指路进一着三七兵,虽有投石问路的意思,但其最直接的目的却活通马路。但黑方最有针对性的着法却是炮2平3卒底炮小当头,瞄住马兼瞄象。如红方强行进马:兵七进一,炮2平3;马八进七,卒3进1,马七进六,卒3进行吃兵,马六进五,象7进5,下一步马8进6攻击此马,如红马退回,则结果是人家马进一步红方自己马退一步,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另外,人家多一吃了兵的过河卒。这里仍然围绕的是马的问题。实际上,反宫马炮8平6的目的也是限制红方马8进7上正马。

在顺炮布局中,贾题韬先生曾提及:

可以归结斗顺炮的几个要点:

1、以直车应付横车,巡河车的布置,于攻于守,均极关重要。

2、无论防守或进攻,双马正出都比单提马式有力。

3、在相互双马正出的布置中,巡河炮成为系铃解铃的重要手段。

4、夹炮屏风马系顺炮移步换形时易于出现的局面,但有主动整形与被迫整形 之分。

5、在一方因换形而撤离当头炮时,另一方应注意挺进中兵、连环夹马的运用。

在这里提到了车马炮,巡河车是防止出现先手天马行空,亦有拦马之用。双正马护中之用,关键的巡河炮则是用来打马。在顺炮直车两头蛇对双横车布局中好像也存在着黑方攻马以争先的情况。

再谈飞相局,起手飞相,我想是因为,起手架中炮最大的弱点就是双相失去联系。这也是象棋的魅力所在,给了一方最大攻击力的同时,也给他留了一个最大隐患。我的一位叫严明的好友讲了他的一个心得:考量一个棋手中炮的实力就在于弃相的时机。另外,由此还可以得出一个推论:当中路中炮的进攻受阻,应当适当地卸中炮,这跟前面所第一手不能浪费的论断似乎相矛盾。其实并不矛盾,这是一个相反相成命题。第一手中炮进攻是方针,但中路和其他路进攻受阻,强攻不下。这时,就应该弥补漏洞,以便寻机待敌或轻松求和。因为在急攻过程中肯定是留有许多没来得及补的漏洞。稍一软手,便为敌方所乘。我认为就是棋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方针。也就是说,形势变化,方针也随之改变。这也是个时机问题。可作为严先生论述的一个补充。但这不能作为对攻中士相残缺的情况。士相既已残缺,表明消极避让卸中炮无异于自杀。回到飞相局这个话题,飞相局因为一手就补掉了中炮所具有的先天缺陷,即被掉黑方两面攻相的可能。这实际上就是反攻象的思想。由于飞相具有消极性,它的先手效率究竟发挥了多少?这是因人而异的事了,书上讲较量中残,我的理解就是效率可能不太高,即在布局阶段对不败有相当的把握,但对求胜却把握不大。的确体现了孙子兵法“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思想。有网友指出,第一步不飞象,前五步就不要再飞象。这句话也确实有一定道理。针对飞相,据说,最有效的着法当数应付飞相十八法(胡荣华语)中的士角炮:相三进五,炮2平4。按照《表妹乱谈棋》的说法,此步士角炮具有针对性。即红方相眼即成,平炮士角就有了潜在的塞相眼的权利。笔者认为就是有了攻相的潜在的权利。笔者要补充的是:当红方相三进五后,就有了马二进四再马四进六将来跃相肩的可能。而这一步平炮既可单独进四堵住它,也可配合其他子力,兑掉它。也就是具有了潜在的攻击具有极大威胁的可能卧槽的马的可能。也就是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的走法。体现了古人“守江河必守于江河之外”的战略思想。真如你打太极我走八卦,你抱球我跑圈,似乎文不对题,却又暗藏机锋。 至于士四进五上士局,黑方一手炮二平三卒底炮暗瞄底相。

至于炮二平六过宫炮,据说最好的应手就是架中炮出9路横车,然后车9平4攻炮,逼迫红上一手士,然后伺机进盘头马。看上去黑方是攻炮,实际上暗攻马。因为黑方攻过宫炮,使得红炮不能腾挪,上七路正马则子力倾轧。马被迫飞边后,中路空虚,黑马活跃,中路盘出,实际上达到抑制彼马发扬我马的作用。针对起马局马二进三,卒7进1,这勿庸赘言,直接制马。

再多一句,我认为起马还是最完美的起手。其实,先贤们早有论述,还是引用贾题韬的论述

:论“起马局”

这原是已故甘肃名手彭述圣惯用的局面(开局),现在已经颇为流行了。19

56年在北京举行第一次全国比赛时,笔者(贾题韬本人)和彭老共同参加裁判工

作,话次间曾谈过他所喜欢这一布局的理由,他认为:“起马局”和“仙人指路

”都含有试探对方企图的意味,但后者易于受到对方立即平炮射兵的迫击,有失

掉先手的顾虑;前者先跳马,取得进三兵或七兵的选择权,比较灵活多变。我认

为他这一段话,确系对起马局很好和说明。

前面已经讲到许多起手。对过宫炮再多几句。表妹乱谈棋中讲:进攻不如中炮,灵活不如仙指,稳正不如飞相,这可能是最近几年不火的原因。过宫炮的作用类似士角炮,偏于进攻,但易使子力雍塞,不如士角炮攻守兼备。

陈松顺《棋术与棋理》中提到,三七路的开放性是很重要的问题,实际上,就与下三路线和两相之间即三七路线之间构成的成杀区域有关。凡是成杀,如果对九宫不构成威胁,不可能构成杀局。而成杀,往往与破象有关或马卧槽。另外,三七路线是攻马以得先的重要目标。因此,不管是中局扭杀,或中局成杀,三七路线是很重要的。攻炮一般较难,因为炮在初期机动性比马大,不大容易捉死。

主帅在三楼角上机动性与在底线角上一样最小,即只有两种选择。但在三楼角上危险性最大,无士相保护。其次在三楼中间。在九宫中间机动性最大,可有四个选择,但危险性与底线角上差不多。虽然,只有一相保护的可能性,但其有高度的机动性,能迅速归位,所以还比较安全。底线中间机动性仅次于九宫,与三楼中间相同,有三种选择,但其危险性最小。因为有完全的士相保护。底线与三楼相比较,不仅有完全的士相保护,而且底线以外,即中线的延伸线外是绝对完全。因此,在完全的士相保护下,暂不考虑其他如车马炮诸子的作用,将帅在底线,针对对方最

强子车和强子炮而言,三面是安全的。而将帅在三楼,针对对方车,最多两面安全,而且还缺乏相的保护,炮可对其进行四面攻击。即使无车一侧,如以士以外其他子如车炮马保护。中线即存在闷宫的可能。即三楼之将帅,无士之侧,还不宜近距离保护。先手,即时间问题,即兵法上所讲的兵贵神速。争先手,即打时间差。遵循子先势杀的规律。子是最基本的要素,先是打时间差。势,即空间问题是一定的子力通过打时间差,占据重要的相比较对方有利的地理位置而形成的力量分配状态。杀即由有利的力量分配状态所产生的势能,在一定的时机所集中产生的动能。所以兵法云,机不可失。子先势杀,每一个都是后一个的必要条件。

先手的大小可以四方面来比较:1,布局阶段,出动子力的大小和出动子力的个数。明车为最大,通马其次。2,双方所威胁的子力价值大小,所威胁的子力越大价值越大,如将帅。2,选择越多,对方的选择越少,也就是威胁越多,对方给自己的威胁越少先手越大。如打将,自己对对方的威胁是个不确定数,而对方给自己的威胁几乎为零(因为存在解将还将,解杀还杀的可能,对方的应将反倒使自己处于被威胁状态),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高手尽可能避免被打将了。因而,打将是这两方面的集中体现。而成杀是集中体现的集中体现。子先势杀因而就可这样理解,势为杀服务,而势由先所造成。先手越大,所造之势越好,导向成杀的可能性越大。如果得子又得先如先手吃子打将很好理解。同理失子同时失先如上述的反例被吃子打将也很好理解。失子得先就需要权衡了。所有的弃子局就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最多的是弃马,其次是弃炮弃车。这样问题就归结为所弃之子与成杀速度来比较了。具体来说,在大子还剩四子以上时,得二先可以弃马或炮,先三先可弃车(三先相当于一马强一车弱),而得三先存四子基本可成杀。求其次是先弃后取,就是弃掉一子然后再得回,这样目标是一先。相当于兑子得先或先手得子。4,占领空间大小。占领空间大的先手。

虚必用奇,奇必精准,运子必速,临杀勿急(即林彪所说的三快一慢,准备要快,冲锋要快,追击要快,发动总要慢) 虚必用奇,在象战中即针对对方的弱点,通过运子,即机动,从而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虚者,即敌方的最重要的弱点,是切入敌方阵地,或借此切入对方阵地的缝隙,如果用正兵,虚也会变实。防御和佯攻一般为正兵.

孙子兵法讲,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还隐含着一点,即水的易变性,重在变。

势与形的区别与联系:势是一定的力量所组合后形成新的不同于原来力量相加的代数和,而是高于其代数和的所蕴含的能量。这种能量是看不见的。形即这种势在一定的时机所表现出来的攻击效果,是看得见的。在象棋中,杀形杀形,杀就是形。

势在战争准备期间完成,形在战争实施进行的,用一个公式来表达:势+机=形

虚实讲空间,奇正讲时间。

先手向势转化,是通过棋子的位置变化实现的,即通过不断的先手积累,形成处于某些位置下的子力之间的组合。位置蕴含着势能。因此,向有利情况转换的兑子即消去对方有利的位置,即消去有利的势能。

第五篇:象棋社计划

象棋社团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的

棋类游戏是科学、文化、艺术、竞技融为一体的智力体育项目。象棋活动有助于少年儿童智力开发,培养和促进逻辑思维和想象能力,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同时又能培养学生顽强勇敢、坚毅沉着、机智灵活、大局观等优秀的意志品质,增进友谊,陶冶高雅情操。本着“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我们继续开展象棋社团活动,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创建我校社团活动特色,发挥积极作用。

二、社团组建

初级队:招收

二、三年级队员,要求品学兼优,对象棋有一定兴趣,原则上每班3—4人,总人数不超40人。中国象棋、国际象棋混合组队,单周学习中国象棋,双周学习国际象棋。

提高队:招收四至六年级队员,要求有一定象棋基础,对象棋兴趣浓厚,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分别组队,每队人数控制在15人左右。

三、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初级队周二至周五下午夏令4:10—5:10冬令3:20—4:20 提高队周二至周五夏令下午12:20—1;20冬令上午7:40—8:40 活动地点:综合楼二楼象棋活动室

四、活动内容安排

中国象棋棋子的走法和价值,将军与应将,胜负与和棋。

中国象棋基本杀法

(一)(白脸将、双车错、重炮、闷宫、卧槽马、挂角马、八

角马、高钓马、钓鱼马、双马饮泉)

中国象棋基本杀法

(二)(铁门闩、闷杀、马后炮、天地炮、二路夹车炮、二鬼

拍门、大刀剜心、三车闹士、三子归边)

中国象棋实用残局(单兵、单马、炮士、单车、双兵、三兵、马兵、炮兵、车兵

残局)

中国象棋布局常型(当头炮对屏风马、反宫马、单提马、拐角马) 实用残局(兵类、马类、炮类、车类残局定式)

象棋妙杀第1至8局(愚公移山、与虎谋皮、唇亡齿寒、假途灭虢、一鸣惊人、

运斤成风、朝三暮

四、谁强谁弱)

基本杀法(对面笑杀、大胆穿心、海底捞月、炮战丹砂、空头炮、天地炮、卧槽

马、挂角马、钓鱼马、侧面虎、拔簧马、白马现蹄、双马饮泉、马后炮)

象棋妙杀第9至16局(不打是打、得陇望蜀、一叶障目、断头将军、鸠占鹊巢、

秋毫无犯、升堂入室、中石没矢)

开局方法

(一)顺手炮、列手炮、中炮对屏风马

象棋妙杀第17至24局(小儿辩日、刑天争神、鹬蚌相争、网开一面、望洋兴叹、

置之度外、沐猴而冠、荆轲刺秦王)

开局方法

(二)中炮对反宫马、中炮对单提马、飞相局、进兵局

象棋妙杀第25至32局(相如回车、担雪填井、拔苗助长、塞翁失马、出鬼入神、

左右开弓、虎和松鼠、小啄木鸟)

中局战术(运子、兑子、谋子、弃子)

象棋妙杀第33至35局(守株待兔、南辕北辙、兔子用计)

上一学年我们象棋社团活动正常,组织开展了全校首届三棋比赛,并在萧山区的小学生三棋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这固然有一份辅导老师、队员的辛勤汗水,更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全体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新学年里,我们象棋社团活动将开展得更广泛、更深入,希望能得到全体老师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与帮助,让三棋活动在新街三小开展得有声有色,蓬蓬勃勃。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象棋简介范文】相关文章:

象棋入门范文05-17

象棋协会范文05-17

教下象棋范文05-16

免费下象棋范文05-20

如何下象棋范文05-21

三年级象棋范文05-21

围棋与象棋范文05-21

象棋与文化范文05-22

象棋和做人范文05-22

象棋与管理范文05-22

上一篇:虚构作文范文下一篇:畜禽繁育范文